传统文化传承教育

2024-05-22

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共8篇)

篇1:传统文化传承教育

一、班会主题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二、设计背景

现在的媒体中充斥着大量虚幻的爱情,暴力和血腥的场面,崇尚武力、崇尚金钱的价值取向,对中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中学里,学生学的科目多达十几种,对传统文化的涉及少而又少。偶尔涉及,也是以古文的形式出现。我们有的中学生、甚至于大学生,必须经过翻译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再怎么发展,也只能成为别人的文化附庸;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再怎么粉饰,也只能是一盘散沙。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2、讨论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四、活动形式主题班会

五、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同学们在你们的理解中,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呢?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教师出示幻灯片,简单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书法文化思想著作诗词文化铸造文化绘画作品雕刻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传统美德

教师在介绍传统美德时注意区分两个“恭”的区别第一个是“恭敬”第二个是“谦恭”。

3、归纳中国传统文化的几方面内容。

(1)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2)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

(3)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

4、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传统文化,具体又应该学什么?5、教师: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讲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传承千年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6、教师揭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绝对不可以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我们必须去挖掘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7、下面我们从“礼”“孝”两方面讨论如何学习传统文化(1)案例分析:某个学校在进行了传统文化学习后,规定,学生每天都要向孔子像行礼。同学与老师见面时必须行礼,同学与同学见面也必须行礼。对这件事,同学们有什么看法?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教师引导:中国的传统礼仪中蕴含了什么样的中华民族精神?在这里我们看一下古代先贤的一些观点。

“礼者天地之序也”“礼之用,和为贵”“礼者,敬人也”第一句话讲的是礼的原则:平等对等,有序有位第二句话讲的是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第三句话讲的是礼就是要尊重他人。

综合这些我们不难发现在礼仪文化背后所蕴含的就是四句话:平等对等,有序有位,尊重他人,以和为贵。这就是中华礼仪文化的核心精神。

那么我们学习中国的传统礼仪,就要去挖掘这种礼仪文化所蕴含的核心精神,并将它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这样才算是真正的理解中国的礼仪文化。

目前世界上最讲礼仪的国家之一是日本,二战时的日本士兵们在国内也是非常讲究各种礼仪规范的,但是当他们来到我中国。带来的是野兽般的暴行,令人发指。这是为什么,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礼只是徒有其表,他们并不理解礼的核心精神。所以说,学习中国礼仪文化,不去挖掘核心精神,注定只是徒劳无功。反过来说,当我们理解并将这种精神做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时,无论你用哪种方式去呈现,你都做到了礼。比如说见到别人,不一定非要行礼,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招呼都是礼。

(3)下面我来讨论一下“孝”,首先大家看一下弟子规“入则孝”篇。共168个字,从很多方面规定了子女与父母相处的方式和方法。有的同学甚至可以将弟子规全部背诵下来。那么你真的学明白了弟子规了吗?大家先看一个问题:你觉得孝顺中的顺就是要求子女顺从父母的意思吗?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发言后,老师播放幻灯片,看孔子与弟子的一段对话。孔子的弟子曾参问孔子:冒昧的问您一下,子女顺从父母就可以说是孝吗?

孔子立刻回答道: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当父母有不义的地方,就要设法婉转的去劝阻他们,这样才能使他们不会陷入不义之中。如果一味的顺从,使父母陷入不义之中,这样又怎么能够称为孝呢?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孝呢?孔子曾经说,对于供养父母,如果心无恭敬,那么与养猫养狗又有什么区别呢.

结合孔子的话和我们会发现孝的精髓所在:那就是以恭敬的心、感恩的心,与父母相处,使父母心宽康泰,自己做事做人要端正,不给父母牵累,不让父母操心,父母有了错,也要婉转的直言不讳.这才称得上孝.当我们真正了解了孝的含义后,我们再重新学习弟子规“入则孝”篇,我们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

8、同学们,通过这堂班会课,你们在今后会怎样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呢?

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1、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2、要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必须去挖掘文化背后蕴含的民族精神。

9、课外思考:1、通过网络等途径查找资料,了解京剧的产生与发展。2、分析在京剧的整个发展历程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本次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篇2:传统文化传承教育

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潮,使我深深的感受到国学的宽广,知识的无穷,不是像有的人说的那样封建,而是中国上千年文化的精髓,它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国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悄然兴起,并有发展之趋势。

什么是国学?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国学就是中国的本土文化,是以儒学为主兼有道学、佛学、兵家、先秦诸子百家、易学等为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基本信仰和信念。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以孔子儒学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世界文化的“轴心时期”,即公元770年~公元220年间,世界出现一大批思想家和哲学家。孔子、孟子、释迦牟尼、亚里士多德等,同是产生了儒学、佛教和圣经。中国孔子提出“仁爱”的思想;孟子提出“忠义”的主张;韩非子提出“权术和法治”的思想;墨子提出的“侠义”;庄子的“无为”;老子的“无为是为有所为”等理念,长期以来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特别是形成了中国人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根基,同时也奠定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形成它合理的内核。国学是当今人文教育的源头,其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世界的东方,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也在吸取中国的传统智慧以求发展。孔子学院在全世界已拥有20余个,孔子的思想渗透到世界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和政治思想中。国学,不仅仅是中华人文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和推动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象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优秀中国人伟大心灵的体现。

国学的兴起使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教育在当今中国公众中的流失和淡化。国学的兴起是在抢救国学在公众中的.精神主宰地位。人类二十一世纪要想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从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因为那是智慧的源泉,是精神财富的家园,在那里去知晓修身齐家平天下的道理,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和向往。华夏民族复兴,首先需要我们民族有一种凝聚力、向心力,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就是民族文化的认同。华夏民族从远古走到现在,代代相传,不变的文化便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这个传统就像一条无形的链条,连着你我他的心灵,使我们汇聚到华夏这个大家庭之中。作为民族的成员,不能没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华夏文化必须是遵循华夏的过去、现代和未来。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塑造着我们的民族魂,效法天地之道。敬奉天地祖先,中华民族的历史凝聚着优秀的传统、灿烂的文化、民族的精神。国学的兴起是文化、教育的回归,国学是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基础和来源。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的文化背景,民族心理沉淀,不同的政治国度会形成不同的文化需求、思想精神。国学已沉淀在民众的人生价值中,沉淀在民俗的追逐和崇尚中,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精神支柱。当今要振兴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培养和弘扬这种民族精神,就要回归国学的原始精神上来,去了解中华文化的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以价值为中心的人生观的核心儒学。国学教育是从最早的天地人的人文教育开始的,传承到今已深深扎根在中国文化的沃土之中,但是新时期的义务教育观念或高等教育阶段在国学的学习和普及中还有很大的缺憾,都是缘于应试教育和某些西学的理念,使得国学快成记忆了。应试教育学箍咒的收紧,使得青年一代品德的形成,人生观的树立,价值取向都存在一定困惑,以至诚信都有误区。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好多青年人没有礼仪的思想,不知感恩,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青年人却以我为中心、自私、刻薄、偏执,恃才傲物,使我们的校园教育、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大打折扣。当代教育在理念和模式上形成的某种缺憾,如今国学的复兴和回归,在教育的认同上,理念的填充上,教育模式的完善上都给予了有力的补偿。

国学担当着继承民族传统,凝聚民族之心的责任,担当着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政治清明的责任,国学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担当着反对霸道强权,造福人类,天下太平的责任,担当着华夏民族自尊、自信、自爱的责任。人类世界正跨入素质经济时代。在日常生活中,生产工作中,商品经济中,人的各种素质在磨练、诞生、演变、交流、转化,我们不能让国学在现代文明中丢失,在科技文化兴起中殆尽。要珍惜我们民族教育和文化,珍视几千年来积累的巨大精神财富,给国学以真正的定位,这不仅仅关系到教育文化的问题,更主要关系到民族信仰和精神追求的问题。近些年,中国传统文化愈来愈居于“退守”地位,人才需求的市场化、教育的应试模式以及商品经济的全球化,使国学被束之高阁,其实国学正是工商化的社会文化缺乏的最重要那一部分,在现代化工业文明的社会里,文化精神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风俗、习惯、礼仪及思维形式,需要中国人在生活中实现中国文化,影响中国的发展,影响世界的进程。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的文化,同时也是世界的文化。

篇3:语文教育要传承传统文化

语文无论在哪个阶段的教育中都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而语文相对于其他语言或者文化类的教育课程, 如英语, 有着独特性。

国语汉字博大精深, 而且历史源远流长, 除了古埃及、古希腊以及古拉丁文之外, 几乎比现在世界上任何一种常用语言的历史都要久远。而其长久的历史在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和文化的传播之外, 也带来了一些现在教育中的难题。不但汉字几经转变, 就是语法和文法也经历了许多转变和周折。从古时的文言文到新文化的近代文, 再到现代的现代文和诗歌, 语言、文法以及其中的内涵都各不相同。而语文教育, 特别是从中学语文教学开始就有了比较全面的文法, 如文言文、歌词诗赋、现代文等, 这诸多的信息和文化都糅合在一起灌输给学生, 这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难点。

首先是文言文, 至少我相信大部分学生包括老师也都是这么想的, 这也是语文区分于其他语言教育的最大区别之一。文言文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晦涩难懂。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甚至老师都对文言文感到头疼, 学生学不明白, 老师教起来也感到头疼。文言文中的语法更为生僻, 文字中的信息量大, 因此相对于习惯了现代文章的学生来说, 理解起来不够清晰和透彻。然而, 这恰恰是中国古代文化精辟、简练、包罗万象的精华所在。

其次是近代文。新文化运动吹响白话文的号角, 但是白话文新兴的时候难免还会带有一些古文的影子, 形成了独特的近代文。以胡适、鲁迅为标杆的一代近代文人的作品常年活跃在中学各年级的课本里, 并且在各级考试中都会占有一席之地。然而, 近代文最大的特点在于与时代相结合。同样的文字置于近代文中, 所传达的意义有可能大相径庭。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 让生长在红旗下的学生去理解, 自然要花费一点心思。

最后是现代文, 现代文是比较合乎大部分学生和老师口味的一种课文, 也更符合现代人的思维, 看起来似乎很简单, 没什么特点。但是, 现代文的分支众多, 诗词等, 抒发的感情也更有特点。虽然字面上理解起来并不难, 但是现在的考题往往会要求刨根问底。由于没有了古文之前的精辟、简练, 现代文大多段幅较长, 叙述和表达思想所用的文字载体更多, 这对关键词句的提炼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一个考验。

基于以上几点, 我们能看出语文教学并不像看起来这么简单。“看见的都不一定是真的。”这句话用在语文教学中正好合适。学生往往看到题目的表象, 但却并不能分析出题目所需的答案。

那么, 究竟该如何让语文教学顺应传统文化, 又突出新时代的特色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现在的语文教学, 除了做题之外, 背课文是几乎万年不变的一种教育方式。这就导致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 即很多学生可以大段大段背诵很多文章, 但是却无法答对考试的题目。对于背诵课文, 固然理解能力强的同学更容易些, 但是这仍然是一种记忆行为, 对于加深文章理解的作用有限。举个例子, 对于一篇没有讲过的课文, 记忆力不错的学生可能花个一两个小时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 但是这时候让学生总结中心思想, 学生往往答不出来。这就说明了, 在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意义要大过单纯的记忆, 这在现代文的教学中尤其明显。

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教师要从课文入手。不是所有的题目都需要深度解析, 有时候, 想的太多往往会导致学生在简单的题目中丢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关键段落。字句时要有意无意地提醒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并且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会有助于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和考试中加深对段落的理解, 深化思维, 避免陷入题目所设下的“陷阱”。

除了分析和理解能力, 文化背景的教育也极为重要。往往很多文章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文化或者社会背景作为铺垫, 学生了解了这些, 再去理解课文就会事半功倍。如古代的文人经常会在各种各样的情绪或者国情的背景下写作, 或是抒发情感, 或是针砭时弊。这些背景是学生理解文章的重要工具, 尤其是对文言文和近代文来说。举个例子, 在学习鲁迅的文章的时候, 教师可先花一点时间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国家状态, 这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

除去以上两点,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 就是让学生理解记住一些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在现在的教学中越来越少见了, 但是却不能否认这些文化元素对语文教育所起的化学作用。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很难一下子说出十二生肖, 离开手机就不会计算日期节气。当一些教学过程涉及这些知识时, 学生难免云里雾里。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妨每天每节课分出一点点的时间, 给学生传授一些经典的传统文化知识, 哪怕只是一个小的成语故事。在讲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经据典、贯穿古今, 给学生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文化的机会。久而久之, 学生会积少成多, 这会对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目前好多学校都在开展精典颂读, 这确实不错, 尤其对语文教学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在精点颂读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了解更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文化。所以, 在精典颂读中教师要多加以引导, 通过精典颂读, 使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拓展。阅读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把它与我们的语文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使其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综上所述, 语文教学更应该是文化教学, 因为学生通过语文教学除了学习语文知识之外, 更是在接受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传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应该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为目标, 养成各自的理解、分析习惯。只有将文化贯穿在语文之中, 才能做到顺应传统文化, 又顺应时代潮流。

摘要:在当代语文教育发展中, 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 “恢复传统, 传承文化”的呼声越发高涨。与此同时,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 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的传统文化, “汉语热”“国学热”遍布全球。然而, 在全世界都在关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 我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状况却不容乐观, 热衷网络、漫画等娱乐, 迷恋影视歌明星、追求名牌服饰、哈日哈韩等现象屡见不鲜,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 他们知道得却寥寥可数。如何加强中国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全面培养其语文素养, 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篇4:新马华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启示

绪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空前繁荣,可与之极不相称的是,社会精神文化问题日益彰显:幸福感下降、道德滑坡、缺乏信仰、社会风气浮躁、拜金主义等等。是什么原因引起目前这些社会问题?在学校教育国际化的今天,学校在校园文化等的培育上又该如何作为?现笔者结合新加坡、马来西亚教育学习考察的所见、所闻、所感,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初浅思考,以供分享。

暑假期间,有机会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学习考察活动,见闻颇多、感受颇多、学到颇多,但给人最强烈的冲击感受莫过于新马华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

1新马华族传统文化教育环境的天壤之别

1.1自由、宽松环境下的新加坡华族文化传承教育。 新加坡国民构成:华族占70%,马来西亚族占20%,印度淡米尔族占9%,其他为原住民和其他外来族。国家独立后,为了搞好民族融合、避免民族间文化冲突,新加坡实行双语双文化教育,即:把英语作为学校教学媒介语言,同时,不同民族学生再学习本民族语文。在此政策下,新加坡各民族可以很宽松、很自主地传承各自的民族文化。华族在传承华族传统文化方面也就没有限制。因此,新加坡现有几所顶级华文中小学校,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学就是四所这样的华文中学之一。

当我们一行人走进德明政府中学时,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所中国味不逊于任何一所中国自己学校的学校:孔子像矗立在教学大楼前草坪上,草坪四周小石碑上分别刻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草坪就是该校的“正心园”。该校所有主要建筑物名称都来自儒家经典中。该校的校训“忠勇诚信”解读、道德教育校本教材等也无不彰显出浓浓的儒家文化气息。该校的华乐(中国民乐)教育在新加坡也是家喻户晓的特色项目。

南洋小学是另一所新加坡知名学校。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深入细致了解该校。但从校长的介绍和校园文化建设上,同样有着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氛围。

1.2马来西亚华族传统文化在抗争中传承。 马来西亚政府实行的“单一文化”政策,对占总人口24%的华族和比例更小的其他民族来说,本族文化传承教育就失去了政府的支持,从而变得异常的艰难!从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以来,华族为了坚守本族文化进行了艰苦的抗争,甚至付出了血的代价!现在马来西亚共有1100多所华文小学,每所学校只能获得政府4%左右的办学经费支持;有60所华文独立中学,所有经费全部靠华侨赞助、学校募捐和学生学费。经费严重不足、师资短缺、教师流动性大等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的发展。但他们任然在坚守、在抗争!尊孔独立华文中学的副董事长骆先生的一句话,真有如雷贯耳、振聋发聩之感:“不传承华族传统文化,华族在这里就要亡族灭种!”

2新马华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启示

启示一: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核心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内核

海外华人比任何大陆上的中国人都更能体会到: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民族文化消亡了,就是这个民族被外族同化、“亡族灭种”了!我们大陆中国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感受不到海外华人那种被外族文化包围、挤压、甚至围剿的感觉,所以也就没有了“亡族灭种”的担忧。

但事实上,我们真的没有担忧吗?在饱受屈辱的一百多年间,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受到西方文化的直接强烈冲击,另一方面被错误地一次又一次当着阻碍国家发展、民族发展的替罪羊而遭到批判、打倒、甚至抛弃!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严重断层。而今,还有多少人了解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被西方文化蚕食、淹没!与海外华人不同的是:我们还在高枕无忧!

现在,“道德滑坡”、“缺乏信仰”之类的言论不时见诸各种媒体,丧失道德、缺乏责任、没有良心的事、人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局面呢?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还有民族核心价值观吗?如果有,是什么?如果没有,为什么?

传统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原有的民族核心价值观在受到各方面冲击下支离破碎、消失殆尽。一个没有良知、没有道德的人,就是没有了灵魂的“空壳人”;一种没有了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是不是成了“空壳文化”呢?在“空壳文化”里成长的人是不是“空壳人”呢?“空壳人”缺乏信仰、道德沦丧是不是必然的呢?这些是我个人的思考,我迫切希望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

启示二:传统文化传承断层也许是当今我国道德伦理“乱象”的根源

由于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凌辱,一百多年来,精英们在苦苦寻找导致国家落后、民族羸弱的根源时,纷纷把矛头指向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新文化运动”,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遭到了从表面到深层次的否定,西方文化的人权、平等、民主核心价值观大行其道、广为宣传。可是,当时的精英们却忘了这样一个事实:西方的泊来品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思想文化、宗教文化、乃至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当时的中国根本没有这些基础,这些泊来品也就没有了生长的土壤。“孔家店”被打倒了,可是西方泊来品又没有被“立”起来。这种“破而不立”的后果也许就是我们缺乏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原因之一!

再者,民族文化的传承,可以是通过正式的学校教育方式(如:历史上的私塾、太学等),更多的人是通过口传身授方式受到教育。无论是哪种方式,都离不开受教育者接收、内化的过程,否则不可能成为受教育者个人的价值观。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更是如此。过去的精英们力图把西方文化的泊来品作为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谈何容易!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遭到破坏的时候,西方文化也难以成为其替代品!“破而难立”成为必然!

那么,如何来确立当代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呢?如果人为割裂传承了5000年的传统文化去建立新的价值观,是否可行呢?从新文化运动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了,在这百年中,那么多的先哲们都在民族传统文化之外苦苦寻找、探索,为什么都没能成功呢?我想也许是“文化”的特征——包容性和排他性——决定的。(包容性就是文化对于具有相似特征属性和相似基础的外来因素,经过磨合后接纳为自己的组成部分的特性;排他性就是文化对与自身对立的外来因素的排斥特性。)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回到传统文化中去继承优秀的、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和理念的合理要素来重塑我们的民族核心价值观。

启示三:国家现代化、国际化与民族文化传承并不冲突

说到传统文化,容易跟“落后”联系起来。现在我们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当初的“戊戌变法”也罢、“新文化运动”也好,把传统文化视为阻碍国家发展的“绊脚石”有多么的荒唐、错误!当今的日本、韩国、新加坡,无论是现代化程度还是国际化程度都是有目共睹的。而他们对儒教文化的传承、发扬是作为其发祥地的中国内地望尘莫及的!这些国家的发展说明:传统文化不仅不会阻碍国家的现代化、国际化,而且对传承民族核心价值观、维护民族文化特色发展、维护国家稳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支撑作用。

启示四:有生命的传统文化是发展的,其发展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任何一种有生命的文化,都是随着时代变迁而发展变化的。这个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让那些适应时代需要的成分发扬光大,抛弃那些落后的、不合时宜的成分,补充新时代产生的新成分。这个吐故纳新的过程,就是文化的新陈代谢过程。就拿儒教文化来说,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之后,已远非孔子当年的那个样子,并且,经专家考证,后来的大大小小儒学家们要么在原有基础上注入了许许多多的新东西、要么对孔子言论做了很多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注解。(还有很多违背孔子思想的错误注解呢!)同样,同为儒家文化的日本、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早已根据各自民族特点和国家各历史阶段的需要,注入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成分,从而形成了它们的民族传统文化。

因此,我们认为,当代中国就应该对传统文化采用“扬弃”的方法和态度,抛弃那些不合时代发展的东西(如,君臣之道,忠君思想),继承那些优秀的品质,来重塑我们的民族核心价值观。

篇5: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

——腾克中心校民族教育发展情况

腾克中心校成立于1913年,是一所有着九十多年历史的民族学校,民族学校教育不仅是传递文化知识的活动,更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带有双重性质。因此,我校作为达斡尔族学生为主体的民族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形成对本民族文化与历史的认同感,从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自2005年3月迁入新校址时起,我校在传承和保护达斡尔族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传递和延续民族文化;通过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活动来改善作为民族学校却忽视少数民族文化的现状。

一、校园文化建设彰显达斡尔族民族特色。

为了让学生了解并尊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校用图板、照片等形式介绍达斡尔族过去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生产劳作、文化体育,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在历史上,达斡尔人在生产力不高、生产方式落后的情况下,怎么样生产、生活,为什么会形成勤劳、勇敢、善良的民族品质;通过展示曲棍球比赛、乌春表演、鲁日格勒舞蹈的图板,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悠久传统文化和体育竞技活动,更加热爱本民族,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

1、文化艺术活动以民族文化作为载体开展活动。近几年,不论是校园文化艺术节还是艺术展演活动都以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为主,如:“民族民间广场舞比赛”、“扳棍、劲力比赛”;“达斡尔族歌曲大赛”等等,不仅让学生收到了艺术熏陶,更重要的是通过此类活动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艺术展演活动中,孟志娟老师和学生合作的歌伴舞《四季歌》、吴永明老师的乌春表演、学生的舞蹈《鲁日格勒》等作为学校的保留节目、品牌节目曾参加过旗庆等多次全旗大型的文艺汇报演出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更以民族艺术为主要内容。我校一直成立有文艺队,合唱队,有计划地排练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如:鲁日格勒舞、达斡尔族歌曲演唱。

我校的绘画小组开展的活动也以民族艺术为主体,如:“哈尼卡制作”、“剪纸”等都是绘画活动小组的主要教学内容,活动小组的艺术作品布置了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活动室。

3、作为曲棍球基点校,我校积极开展曲棍球运动项目,校曲棍球队成立于2004年,虽然开展时间短,校代表队积极参加旗举办的各种比赛,2006及2007年全旗曲棍球比赛中荣获道德风尚奖,并为上级输送了2名优秀运动员,通过参加各种比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主动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从而推动了学校体育传统项目,也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三、以开展课程文化的途径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任务。

1、我校编写的校本教材,以思想教育为主轴,介绍达斡尔族的历史、人物、文化、体育、服饰、风俗习惯,在授课时,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如:讲故事,演讲,曲艺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中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到达斡尔族的发展史,更加珍惜今天得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培养坚韧、积极向上的品质,并树立自己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2、2009年4月,我校还增加了达斡尔族语言的课程内容。达斡尔族语言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趋于消失的势态,因此民族学校有责任开设达斡尔族语言传授课,让每一个学生都达到会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会用本民族语言讲故事。

四、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今年,我校担任了自治区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题研究的子课题研究任务,我校申报了“达斡尔族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整合”及“达斡尔族鲁日格勒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两个子课题,虽然处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但是已经尝试着将剪纸艺术和鲁日格勒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及学校各项活动中。此项活动的成功开展必将会打造更具民族特色的品牌学校。

五、教育教学质量取得进一步发展

学校坚持“对学生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领先,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科研兴校”方略,建立并实施了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教、修、研”一体的校本教研制度,以及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制度,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总之,民族文化传承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一种教育过程。但在这个传承过程中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民族文化的创成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腾克中心校所有师生必定会拿出我达斡尔族人具备的坚强不屈的品格,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一代一代传承、发扬光大,为民族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腾克中心校

篇6:让艺术教育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让艺术教育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云南省永胜县期纳镇中心校 胡光华

【摘 要】艺术教育,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中小学艺术教育要大力推进艺术教师三个方面的专业化建设,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要注重人文性、愉悦性与游戏性、创造性等几个方面。要通过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三种主要方式:音乐教育,舞蹈教育,美术教育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篇7:传统文化传承教育

王洪斌

朱效刚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湖南湘潭

411201 摘要: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艺术用生动、形象的独特方式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艺术教育为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并通过人才培养、科研与创作、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等多种方式来现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艺术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方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新形势下,要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要现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凝聚现实中国梦的强大内心力量。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见,如何传承和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我国正在探索、建设一个多元支撑、全方位、分阶段进行的艺术教育体系来强化中华优秀文化。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文艺作品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清水活源,文艺要结合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艺术教育担负着重要责任,它通过特有的方式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强化艺术类课程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建设

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在艺术类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增加比重,使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艺术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方面,其本身就包含了艺术教育的部分内容,如艺术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既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艺术教育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中国画所体现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谐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画面上配有的诗、词、篆刻印章等都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印记。中华艺术之所以能在世界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元素之所以能风靡全球,主要是因为其具有独特的文化基因。因而在艺术教育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既符合艺术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有益于促进艺术的发展,同时也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在艺术教育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中,除了在国本艺术教材和课程中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各地各学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将独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如传统民居、传统服饰、传统民间工艺、地方戏剧、皮影、等引入课堂、教材,这些传统文化独具一格,对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当然,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过程中,要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和教育特点,根据不同年龄段和知识结构,注意分学段有序推进。

此外,在物联网快速普及的信息时代,要通过协同创新,组织最优秀的艺术、传统文化专家、学者,构建共享的慕课(MOOC)大型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开放在线课程。学生能通过慕课自主学习,不仅能提高艺术鉴赏力,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感受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而且通过学习,可以接触和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风尚,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1]

二、推动艺术创作、科研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传承

在文化艺术全球化的今天,在西方现代艺术潮流席卷全球的趋势和背景下,如何使中华艺术更多地走向世界,占据世界艺术的制高点,是艺术家们一直探索的重要主题。中国艺术要想得到大繁荣,大发展,我们需要借鉴、学习西方先进的艺术观念、思潮、技法等,但绝对不能仅仅依靠模仿和翻版西方艺术,中国艺术不能脱离甚至是背离传统的审美原则和人文精神,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必须与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艺术创作、科研必须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

历史上的艺术名家,其之所以历久不朽,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和艺术品格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折射和反映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气神,例如魏晋时期的顾恺之的绘画非常注意自由精神的表达,这也符合当时玄学主张的自然审美潮流。五四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度被否定被打倒,而面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冲击,又没能很好地吸收借鉴。当我们重新审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时,发现很多作品缺少艺术感染力,究其原因,缺少中国传统文化基因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艺术创作中要自觉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和背景题材,以鲜活的人物造型,生动的艺术语言与形象,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来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呈现中华民族的精气神,重点突出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如在人物画的选题上,徐悲鸿、蒋兆和、黄胄、周思聪等正是沿着这样一条线索,他们的代表作《愚公移山》、《流民图》、《洪荒风雪》、《矿工图》等都体现和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2]在艺术创作上,现代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要向前辈大师学习,做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人文理想的传承者和倡导者。

在科学研究上,要将艺术教育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促进艺术学科与人文科学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交叉。通过科学研究,一方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艺术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艺术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与方式,创新艺术教育方法和手段,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在科学研究中,还要建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充分吸收中外优秀文化艺术成果的批判理论、批判模式与批判方法,以促进艺术、艺术教育的发展。

三、实现社会服务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活化

社会服务是学校的基本职能之一,艺术及艺术教育也通过独特的方式承担着这一功能,艺术教育必须通过社会服务来求发展,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社会服务,在发挥艺术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活化。

一是要请进来,要深入开展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邀请传统文化艺术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工艺美术家等进校园、进课堂,这些人往往不仅具有某方面的艺术才能、技能,而且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某个方面有较高的造诣,通过课堂教学和观摩,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兴趣。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艺术教育资源,或者与外单位合作共建传统民间艺术和文化研究、教学基地,开设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乡土文化能人等的培养渠道,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文化艺术人才,从而普及传统文化与艺术。

二是要走出去,艺术教育与培训要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艺术教育要主动与相关的动漫公司、文化传播公司、文化艺术产品企业等在订单式联合培养人才,科研技术攻关等方面无缝对接。充分挖掘与开发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元素,使之时尚化、现代化并运用到生产实践之中,不仅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而且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与推广。例如将木偶、皮影、传统戏剧等传统文化元素创造性地运用到动漫的制作中,将唐装、旗袍等传统服饰元素运用到现代时尚服饰制作中,将绘画艺术应用到瓷器生产中等。艺术与传统优秀文化在现代产品中得到很好的结合,通过这些物质、文化消费品来促进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

四、开辟校园活动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

学校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是实现文化传承与思想引领,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外,校园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传承和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必须要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校园艺术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是开展高雅艺术特别是传统艺术进校园活动。通过艺术巡演、巡展,专家讲座等方式,将中国与外国,古典与现代艺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汲取艺术精髓的同时,感受文化的魅力。中国传统艺术如京剧、昆剧、话剧、民族民间音乐、地方戏曲等艺术形式本身就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雅艺术进校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拉近了学生与传统优秀文化的距离,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例如经典话剧《立秋》通过演员精湛的表演,不仅剧情极具艺术性、观赏性和思想性,而且话剧的主题厚重,寓意深远,充分展示和宣扬了中华民族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价值观念,倡导的是“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些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3] 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学生团学组织的积极作用,在繁荣校园文化艺术生活的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社团、团学组织是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推动者,这些团体在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往往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因而也更受学生关注和喜爱,很多文化艺术活动成为学校的重要品牌,也成为了文化艺术育人的重要途径。在促进、鼓励这些团体做大做强、健康发展的同时,要对其进行引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使其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更加具有文化底蕴,发挥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引领的作用。如“中华诵”经典诗歌朗诵会、五四文艺晚会、纪念一二·九征文、诗歌大赛等经典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展示了学生才华,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广阔舞台,而且通过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

五、构建协同作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格局

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基于社区的艺术教育,高度重视网络艺术资源,构建一个协同作用的多元、立体的艺术教育格局,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社区资源为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艺术教育中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画廊、文化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社区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写生,提倡和鼓励学生多创作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文艺作品,学生身临其境,更能充分了解、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在信息时代,利用艺术教育强化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离不开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建设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网络教育平台,将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形象的艺术作品视频化、数字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艺术精品佳作。例如豆沙包漫画团队制作的系列片《绝对忠诚》,某高校与动漫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研发的动漫电视连续剧《雷锋》等作品,都是通过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利用生动形象的艺术作品,借助新兴媒体来传递正能量的。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教研教改项目,高校绘画专业传统文化意识的研究与教学(916/G21304)

参考文献:

[1]《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载于教育部网站,[EB/OL].http://?fr=aladdin.《十八大报告》全文,载于《新华网》,[EB/OL].http://.[4]《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载于《新华网》,[EB/OL].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tj/2013-11-14/c_118121513.htm.The Patterns

of Heritages of Fine Traditions of Chinese Culture by Art Education

Wang Hong-Bin Zhu Xiao-Gang School of Arts,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China Abstract: Art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e, ar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heriting Fine Traditions of Chinese Culture by its vivid image.Art education provides rich resources for strengthen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rough personnel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reation, social services, campus culture and so on many kinds of ways to Inherit Fine Traditions of Chinese Culture.Key Words: Art Education;Fine Traditions of Chinese Culture;Inherit;pattern

作者简介:王洪斌,男,1977年出生,博士、讲师,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艺术史论与艺术教育研究。身份者号码:***738,联系电话***

篇8:传统文化传承教育

关键词:平凉回族,民族传统文化,经堂教育

陇东重镇平凉地处陕、甘、宁三省 (区) 交汇的特殊域中, 东邻陕西咸阳, 西连甘肃定西、白银, 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 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 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 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全市有人口200多万。少数民族中回族最多, 有近16万人, 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8%。回族聚居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1%, 主要分布在九个回族乡及城区和其他九个乡镇。

一、平凉回族的来源

回族来到甘肃, 与丝绸之路上中外商贸的繁荣, 元朝政府在西域安置亲军, 以及回族军士在西北垦荒种植密切相关的。[1]在唐代, 平凉为“丝绸之路”所经之地, 当时的阿拉伯人, 波斯人沿着这条古道, 来往于长安等地经商。其中有的留居平凉境内, 这是平凉回族先民的一小部分。13世纪初叶, 由于成吉思汗西征而被东迁的中亚波斯人, 阿拉伯人和其他信仰伊斯兰的民族, 以及当时自愿来东的商贾人士, 来往或定居平凉境内的日益增多。元九年 (1272年) , 安西王忙歌刺驻守六盘山时, 统帅的十多万蒙古兵编驻各地, 平凉为其屯兵重镇。忙哥刺死后, 由其皈依伊斯兰教的长子阿兰达继位, 阿兰达在部下的蒙古兵中传布伊斯兰教, “所部士卒十五万人, 闻从而信教者居半”。后随着战争的减少, 大多受命于各地“随处入社与编民等”, 成为境内穆斯林定居者, 故有“元时回回遍天下, 及时居甘肃者居多”的记载。[2]加之穆斯林和当地汉族的通婚, 以顺教为首要条件, 加速了繁衍生息, 这些人是平凉回族先民的主要组成部分。

至明时, 平凉境内已有不少穆斯林居住, 他们和汉族错杂而居, 初步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2]清乾隆年间, “宁夏至平凉千里尽是回庄”。同治元年, 平凉城东关一带住的回民很多。由于在同治年间陕西回族的抗清斗争中, 穆斯林伤亡惨重, 外流较大, 导致平凉穆斯林人口剧减。历时十年多的反清回民起义结束后, 一部分陕西回族被安插在西北四省, 甘肃最多, 据《左宗棠年谱》《甘肃通志·民族志》中记载, 被安置在甘的回族主要有:同治十年 (1871年) , “平凉县大岔沟、那家沟、北塬安插陕回数千, 给以帐料。”同治十一年 (1872年) “迁陕回杨文彦一起二百五十三名于平凉谢家庄、姚家庄。迁陕回张代雨一起二百九十一口于平凉之张家庄、曹家庄。同治十二年, 1873年, 将“西宁陕回老弱妇女壮丁合计两万有奇, 悉数迁移平凉、清水、秦安诸处”, 分别予以安置。同时, 又将河州的陕回三万有余迁移到平凉、会宁、静宁、定西等地。[1]

民国初年 (1912年) 后, 山西、宁夏等地经商的回族来往于此地, 部分留居平凉。抗日战争爆发后, 大批逃难的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回民落户平凉, 这部分人中以河南孟县桑坡村人最多;上世纪40年代后由宁夏同心、西海固地区迁人平凉的商人, 这些人长期在平凉做生意, 大多落户平凉。[2]

二、平凉回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

来自各地定居于平凉的穆斯林, 为当地的文化、经济、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自清朝同治年间陕西回族起义失败后, 由于左宗棠的安民政策, 在中国以讲经论述精细严谨而著名的经堂教育陕西学派的大批著名经师迁往平凉。陕西派经堂教育自此在平凉回族经堂教育中占居统治地位, 至今不可撼动。起义失败之后, 被最早安置在平凉的陕西学派的许多著名经师中, 以普洱马阿訇最具代表性, 他对平凉回族经堂教育的发展以及陕西学派经堂教育的延传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普洱马阿訇, 名马寿清, 字仁山, 云南普洱县人。[3]陕西回族起义失败之后, 普洱马阿訇被安置在平凉上扬翟家沟, 在平凉定居之后, 普洱马阿訇先后在平凉老庄、大秦、化平等地任教, 期间培养了一大批弟子, 其中以老云南马、柴墩岭、马良俊最为著名。普洱马阿訇在开学期间, 学风严谨、仪容高贵, 为人一生守贫不贪, 呕心沥血培养了百余名弟子。受到内地和新疆各族人民拥戴, 尊称“口外太爷”的马良骏大阿訇就曾在平凉南塬开学挂帐的, 马良俊阿訇二十多岁从张家川来平凉求学, 师从普洱马门下深研认主学, 逐渐继承了胡太师创立的陕西学派。德高望重的兰秀斋阿訇, 字月俊, 平凉北源冶家堡人, 是著名阿訇马良骏的门徒, 精通阿文, 称兰三阿訇, 先后在平凉北大寺、汉中、包头、康、张家川等地开学, 是格底目教派著名阿訇, 曾当选为省伊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一代经师王二爷, 字善明, 师从兰秀斋阿訇, 秉承先师陕西传统, 受益颇大, 在改革开放后, 改变了教门20年青黄不接的现象, 培养了大量弟子, 延传和发展了陕西经堂教育的学风。至于在平凉学成尔林, 回返故里开学执教的著名阿訇不计其数。

三、平凉回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1. 平凉回族传统经堂教育的变化

首先是经堂教育的教材与课程的变化, 其教材的选用更加现代化, 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十三本经”, 主动引进一些当今和国外的教材;而且课程设置变得合理化, 学生的课程有了充分的考虑和安排, 效率得到提高。平凉回族经堂教育教学设施与教学方法也有所改变, 教学设施不断与时俱进, 软硬件设置不断更新, 多媒体的运用范围扩大;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师生面对面教学之外, 网络教学也逐渐受到欢迎, 本地满拉不仅可以接受本地阿訇的教导, 也可以通过网络关注和请教他的阿訇。

其次, 平凉回族经堂教育管理制度也在逐步完善, 招生与毕业制度得到完善, 学生入学年龄有了规定, 不再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影响教学质量;学生考试制度也得到完善, 这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减少学生学业不精、蒙混过关的可能。最后, 平凉回族经堂教育模式有了拓展与创新, 北大寺各大清真寺几乎都开展了寒暑假学生假期班, 这主要是对小学生基本念词和宗教基本常识的教授, 可以说是传统经堂教育中小学部的变体;妇女学经班和成人学经班分别对妇女和男子教授《古兰经》的标准阿拉伯语的读法;近几年网络学经班也逐渐新起, 平凉穆斯林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加深了与全国各地穆斯林的交流与了解。

2. 传统经堂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成果

在全市穆斯林的支持下, 平凉阿拉伯语学校于1984年成立, 又于1996年最终确立了其校址。该校是一所民办性质的全日制正规化阿拉伯语中等专业学校, 以培养新世纪穆斯林实用人才为宗旨。学校条件优越, 设备齐全, 师资力量雄厚, 实行男女分班上课, 封闭式管理。学校历年培训业余班学员一万多名, 专业班学员一千多名, 出国留学及在国外、广州、义乌从事翻译工作的近百名, 在清真寺或其他院校深造或任教的不计其数。新一届董事会成立以来, 对学校的教学、办公设备进行了添置和更新。学校在近几年规范了招生制度, 学校管理进一步改进、逐渐正规。

四、平凉回族传统文化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平凉回族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改革开放后努力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积极的探索宗教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出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出现和存在很多问题。首先, 在尝试新模式的过程中, 倾向于照搬他地的办学模式, 忽略本地的真实情况。其次, 在学校管理上层, 没有清晰统一的管理制度, 校长在实施自己的管理政策时困难重重, 学校管理较为混乱。

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 人们过多的关注物质财富, 忽略精神财富。很多平凉穆斯林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 对其子女的教育方面往往忽略或彻底忽略传统文化教育, 只一味重视国民教育, 将念书和念经彻底视为对立面, 认为二者不能兼得, 回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普通穆斯林中面临着断裂的危险。而且一些阿訇和满拉对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 其不再是单纯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更多的将宗教教育作为一种获得生计的手段。在教与学这两方面, 彼此态度敷衍、浮躁, 不能静心教授和求知, 导致培养的下一代宗教教职人员学艺不精且数量不断减少, 这是平凉回族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致命伤。

在全球化的今天, 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在承受着剧烈的冲击, 对于回族尤其严重。很多传统穆斯林家庭, 甚至阿訇世家, 在下一代的教育上, 都面临念书或念经的两难选择, 且更多的向念书妥协。虽然在外部与内部都存在不少问题, 但是平凉回族在面临这样的情况下, 一直没有放弃, 积极探索一条共存、共同发展的道路, 尽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缺少经验、思想不成熟走了弯路, 但是越来越多的穆斯林支持和参与本地传统文化教育开拓新的发展道路和模式, 在不抛弃传统模式的同时, 勇于借鉴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 齐心协力为平凉回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做出努力与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奇, 杨三佛.浅探甘肃回族的源流与变迁[J].社科纵横, 1999 (5) .

上一篇:按揭流程告知书下一篇:整理会计电算化实训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