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学概论论文

2024-05-10

广播电视学概论论文(精选6篇)

篇1:广播电视学概论论文

广播电视学概论论文

中国海洋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广播电视学概论

论文题目:《解读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的成功之道》 学生学号:100012010017

学生姓名:何疏思专业年级:2010级新闻一班辅导老师:伍新明

第1页

解读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的成功之道

摘要:电视既是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喉舌,也是各类艺术家驰骋的天地,艺术传播的中心。电视文化这种多元化的特点,使得各类节目都有了自己发展的空间,相亲类节目就在这种土壤下应运而生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无疑是江苏卫视的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非诚勿扰》。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办公室里的“剩男”、“剩女”们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而《非诚勿扰》,恰恰诞生于这个“剩男”、“剩女”数目急剧膨胀的时代。本文仅从四个角度解读该节目的成功之道。

关键字:电视 相亲 成功 《非诚勿扰》

电视叙事主题的宽广性和多声部的呈现方式,使电视展现出无限兼容的多维视角。从政治到艺术,从市井小事到国家大事,电视既是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喉舌,也是各类艺术家驰骋的天地,艺术传播的中心。电视文化这种多元化的特点,使得各类节目都有了自己发展的空间,相亲类节目就在这种土壤下应运而生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无疑是江苏卫视的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起初定位为大型婚恋交友节目,2011年初做出此改变)《非诚勿扰》。

其实,《非诚勿扰》并不是中国内地第一个相亲类节目。早在1998年,湖南

卫视与上海电视台就分别推出过《玫瑰之约》和《相约星期六》,但在当时,并没有像现在的《非诚勿扰》这样火爆。可见,《非诚勿扰》的成功必有其值得研究之处。下面我仅从四个角度解读其成功之道。

一、顺应时代潮流。

现在人们常说,这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的确,娱乐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整个人类文化进程中,充溢着某种游戏娱乐因素,电视节目出现后,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发生了某种革命性的变化,可以说,娱乐功能是电视文化的一个基本功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转型,中国电视文化也经历着从宣教文化向娱乐文化的转型,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同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节奏正逐渐加快,人们整天忙着工作,分配给社交的时间越来越少,生活圈子越来越窄,认识异性结交伴侣的机会也随之减少。因此,办公室里的“剩男”、“剩女”们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而《非诚勿扰》,恰恰诞生于这个“剩男”、“剩女”数目急剧膨胀,快餐文化泛滥的时代。用节目主持人孟非常常在节目中提及的那句话说,就是:“《非诚勿扰》只提供相识的机会,而不包办爱情和婚姻。”这就为整天忙于工作的人提供了结识异性的机会,并且节目并不煽情,男女嘉宾牵手成功不一定就必须要成为恋人,一切由嘉宾自主决定,这一切无疑充分迎合了现代人的婚恋方式。

在娱乐化的同时,当下的大众文化还呈现出一种“草根化”的趋势,西单女

孩、旭日阳刚以及筷子兄弟等人的迅速蹿红极好的体现了这一趋势。这表明,大众的眼光开始从星光熠熠的明星身上移开,转而关注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和事。《非诚勿扰》则准确地把握了这一趋势。

作为主角的男女嘉宾都来自普通人,同时经过了一定的筛选,具有较佳的外貌仪态,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表达能力,还拥有相当的、至少是稳定的物质条件,他们乐于、也勇于展示自我、了解异性,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他们都抱着成则喜,不成亦可的轻松心念,彼此之间平等对待,直率坦白,在交往中注重对方的人品、学识和情趣等内在的因素,注重双方心理和气质上的契合等等。这样一来不仅使节目具有“草根”的特点,还兼具一点理想主义的色彩,在贴近现实的基

础上迎合了观众的审美情趣。

二、节目形式新颖。

《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为

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完全体现新时代男女的婚恋观。节目中有24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方式来决定1位男嘉宾的去留,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男生权利”等规则来决定男女嘉宾的速配成功。

与其他的相亲类节目有显著不同的一点就是,《非诚勿扰》中女嘉宾占主导

地位,1位男嘉宾的去留由24位女嘉宾决定,这相较中国社会中的传统意识有了大胆的突破,能够唤醒当代女性的独立自主意识,吸引了许多女性观众;同时,台上24位单身美女本身也能够吸引许多男性观众的眼球。

节目形式的另一个亮点在于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互动。《非诚勿扰》邀请了

性格色彩学的创始人乐嘉和心理学博士黄菡担任节目嘉宾,现场点评男女嘉宾的行为与观念并给出合理建议,使节目在娱乐的同时也兼具了婚恋伦理探究的风格。而主持人孟非则更是凭借其优秀的现场掌控能力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为一档极易走上庸俗化道路的娱乐节目增添了几分厚重感。

三、善于制造话题。

不论是“愿意坐在宝马里哭”的马诺,目中无人的富二代,这些人们日常议

论纷纷的话题,皆出自《非诚勿扰》之手。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议程设置是媒介的一个重要功能,而《非诚勿扰》则很好地发挥了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

众所周知,《非诚勿扰》中的嘉宾都经过一定的筛选,而到底什么样的人才

能被选入参加这个节目呢?关于这个问题,节目编导给予了很明确的答复:“我们重点关注那些有故事的嘉宾,即嘉宾本身要具有一定的话题性,在VCR里能够展现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样观众更愿意看,同时也能为我们的节目增色。”也就是说,观众本身喜欢“故事”,喜欢从别人的人生里读出别样的东西。而那些有“故事”的人,肯定也具有一些不一样人生见解和婚恋观,许多观众会一边观看节目一边与旁人议论嘉宾的外貌以及他们与自己或相同或不同的观念,这样观众和嘉宾之间就能在无形之中产生思想的碰撞,有了思想的碰撞,话题也就产生了。

但另一方面,从电视文化的角度来说,《非诚勿扰》很好地发挥了电视的舆

论导向功能。作为最具影响力的传播方式之一,电视对舆论的影响力一贯收到重视。电视文化的一个重要角色定位是主流文化,这本身就意味着电视节目的生产与传播在很到程度上必须适应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意志。

虽然在节目创办初期,节目过分追求话题性和收视率,大胆播出了许多男女嘉宾错误的言论,使得广电总局下发了整改综艺节目低俗化的通知。但是改版之后的《非诚勿扰》,更加注意对男女嘉宾的筛选,力求选择那些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嘉宾上节目,使得其节目运行更加健康。同时,《非诚勿扰》并没有因为被下令整改而走向刻板化的道路,而是保留了其制造话题的风格,充分给予嘉宾发表自己看法的自由,在维持节目内容主流化的前提下,力争原生态地展现当代中国人尤其是80、90后的婚恋观,在娱乐的同时给予人们了解彼此和了解社会机会。

四、巧妙运用音乐。

当今的广播电视在内容上已经有了很多的创新,不仅努力借鉴“舶来品”,同时还结合中国文化新的发展方向创作出许多具有中国元素的节目,例如《百家讲坛》、《鉴宝》等。但是,在电视技术的运用上,例如灯光和音乐,还很欠缺。然而国外广播电视的实践早已证明,灯光和音乐等电视技术无疑会为电视节目增色不少。如果节目本身内容充实的话,再配以唯美的灯光和恰到好处的音乐,这档电视节目的质量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非诚勿扰》中的配乐则很好地实现了内容与音乐的结合。

在24位女嘉宾上场时,配以节奏轻快的女声英文歌,显得俏皮而活泼,符合女嘉宾青春靓丽的形象;在男嘉宾登场的时候,配以极富节奏感的男声摇滚,与男嘉宾阳刚的气质十分相符,同时能活跃现场气氛,带动观众兴奋的情绪;当男嘉宾遗憾离场时,则配以略显哀伤的梁静茹的《可惜不是你》,烘托男嘉宾的遗憾心情。另外,音响师还会根据场上的情况用不同的音乐即兴配合,使得即使不在现场的观众也能被现场的氛围所感染,让平面的电视节目具有立体的效果。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只要听见那首熟悉的男声摇滚,人们便会想起《非诚

勿扰》男嘉宾登场的环节,这种利用配乐对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方式,不得不说是《非诚勿扰》获得高收视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述四点《非诚勿扰》的成功之道是我个人对《非诚勿扰》这个时下流行的电视节目成功原因的分析,虽竭尽全力,但我深知仍有其浅显与不足之处,只希望达到与老师交流学习的目的,以期共勉。望伍老师对本文给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欧阳宏生 等著:《电视文化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2.黄匡宇 主编:《广播电视学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3.百度百科《非诚勿扰》词条:

4.百度文库:《透析江苏卫视新派交友节目<非诚勿扰>》、《浅谈新派交友节

目<非诚勿扰>的成功之道》

篇2:广播电视学概论论文

一、课程名称:广播电视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Broadcasting

二、课程编码 0500971

三、学时与学分:32/2

四、先修课程:

《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等相关课程

五、课程教学目标

1、学习有关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理论,建立广播电视学科的知识框架;

2、了解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史和趋向,初步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生产流程和多种样式;

3、强化广播电视专业思维与专业理念,为进一步的专业理论和实务学习打下基础。

六、适用学科专业

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及其他相关学科专业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导论(2学时)

一、广播电视——最大众化的现代媒介

二、广播电视媒介素养——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内容

三、广播电视学科——理论路径与实践指向 第一章广播电视的性质与作用(4学时)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物质属性

一、广播电视的物质基础

二、广播电视的物质属性

三、广播电视的传播优势

四、广播电视的传播劣势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社会属性

一、广播电视的阶级性

二、广播电视的大众性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作用

一、信息传播

二、环境监测

三、文化传承

四、怡情悦性

五、广播电视的负面影响 第二章 广播电视的发展(4学时)第一节 广播电视基本概念

一、广播的广义与狭义

二、广播电视的划分

三、广播电视的传输网络和制式 第二节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

一、广播的发展

二、电视的发展

第三节 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一、美、英等国的广播电视事业

二、我国广播电视事业

三、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趋势

第三章 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4学时)第一节 广播电视符号的划分

1.1.符号的含义 2.广播符号的构成 3.电视符号的构成

第二节 广播电视符号的表意

一、声音符号表意

二、画面符号表意

三、文字符号表意

第三节 广播电视符号的整合传播

一、树立广播电视符号系统观

二、掌握视听语言的语法与技法

三、追求多层次的传播效果

第四章 广播电视的节目构成(6学时)第一节 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

一、节目的含义

二、节目类型的划分

三、节目本位观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

一、新闻性节目的主体地位

二、新闻性节目的主要类型

三、新闻性节目的改革发展 第三节 广播电视教育性节目

一、教育性节目的地位

二、教育性节目的分类

三、教育性节目的改革发展 第四节 广播电视服务性节目

一、服务性节目的地位

二、服务性节目的主要类型

三、服务性节目的改革发展 第五节 广播电视文艺性节目

一、文艺性节目的地位

二、文艺性节目的主要类型

三、文艺性节目的改革发展

第五章 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制(6学时)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采制特点

一、新闻类节目的采制特点

二、非新闻类节目的采制特点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采制流程

一、新闻类节目的采制流程

二、非新闻类节目的采制流程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采制要求

一、新闻类节目的采制要求

二、非新闻类节目的采制要求

第六章 广播电视传者的素养(2学时)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者的地位与作用

一、广播电视传者的地位

二、广播电视传者的作用 第二节 广播电视传者的素养

一、理论素养

二、专业技能

三、职业道德

第三节 广播电视传者——主持人

一、主持人界说

二、主持人作用与素质要求

三、个性化主持风格

第七章 广播电视受众的需求(2学时)

1.1.广播电视受众的地位与作用 2.广播电视受众的地位 3.广播电视受众的作用 4.广播电视受众的构成 5.广播电视受众的特点 6.广播电视受众的构成 7.广播电视受众的需求 8.广播电视受众视听心理 9.广播电视受众视听需求

第四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

一、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内容

二、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方法

三、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应用

第八章 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2学时)第一节 广播电视体制界说

1.1.广播电视体制的含义 2.主要的广播电视体制类型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广播电视体制

1.1.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历史回顾 2.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

一、世界主要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动向

二、我国近年来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态势

八、教材及参考书:

1、吴玉玲:广播电视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徐志祥:广播电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3、李幸、刘荃:广播电影电视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蔡凯如、黄勇贤:广播电视传播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

5、吕萌、左靖: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合肥工业出版社,2004年

6、欧阳宏生:广播电视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7、黄匡宇:广播电视学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8、刘爱清、王锋:广播电视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

9、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施天权: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九、考试方法

结业成绩=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闭卷考试。

第一章 广播电视的性质和作用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物质性质

一、广播电视的物质基础

广播电视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传播声像符号信息的大众媒介。

广播电视传播技术及其媒介物是广播电视传播的物质基础。

二、广播电视的物质属性

物质属性,即由广播电视物质基础决定的性质。有学者也称之为自然属性。

广播电视的物质属性是即时形象性。

即时性是广播电视传播技术发展着的时效特性。

形象性是视听符号构筑的整体形象性。

三、广播电视的比较优势

广播电视的物质性质决定其传播优劣势

传播时效:及时性、实时性 传播的空间:无远弗届,“在场”传播

传播符号:视听兼俱,整体性形象传播接收:家庭接收,个人接收:“随时、随地、随身”

作业:结合一个个案,谈谈对在场传播的理解。互联盛典,钱塘观潮直播,雅安地震报道~蒋林

四、广播电视的传播劣势

线性媒介,传播的易逝性。

视听符号传播带来的信息的浅表性

接收的随意性

(数字技术和全媒体运用,使得传统广播电视)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社会属性

一、广播电视的阶级性

广播电视机构和广播电视事业具有阶级性,直接或间接地为一定的政党、阶级、或利益集团服务。

在我国,广播电视和其他媒体都具有党性,坚持党管媒体,坚持媒体的的“喉舌”性质

二、广播电视的大众性

广播电视受众面广

传播内容老少咸宜,雅俗共赏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作用

一、信息传播

传播信息是广播电视的基本职能,受众接触广播电视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

“新闻立台”,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的主干。(除专业频道外)

二、环境监测

三、文化传承

四、怡情悦性

五、广播电视的负面影响

用辩证眼光看待广播电视的正面运用与负面影响

信息过载造成的信息焦虑

简单理解文化传承功能,迎合低俗文化

煽情主义泛滥,满足于情感的宣泄,而少个理性的与行动的参与 第二章 广播电视的发展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

一、广播的广义与狭义

1、广义的广播,包括声音广播和电视广播

2、狭义的广播,仅指声音广播

二、广播电视的划分

三、广播电视的传输网络和制式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技术发展

一、广播的发展 经历三个时期:

1、初创时期: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电磁波的理论及实验;无线电波传送声音的实验;首座广播电台。

2、发展时期:二战前后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3、繁荣时期:上个世纪60年代末直到现在。技术不断发展,出现立体声广播、数字广播等;出现窄播趋势。

二、电视的发展

1、电视的诞生:

保罗尼普库的机械扫描法(盘)

被称作“电视之父”的贝尔德

首座电视台:BBC2、电视发展的主要阶段:

黑白电视阶段

彩色电视阶段:1954,美国

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阶段:1962,美国“电星一号”

3、电视发展的趋势:

高清晰度电视:1989年,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每天播出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国家。

立体电视

文字电视

交互式电视 网络电视

手机电视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事业发展

一、美、英、日等国的广播电视事业

二、我国广播电视事业

(一)我国大陆广播事业

1、旧中国的广播电视

境内第一家电台:1923年,奥斯邦在上海开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国人自己办的第一家电台:1926年,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

2、新中国的广播事业

(二)我国大陆电视事业

(三)港澳台的广播电视事业

数字时代 电视在节目的传输制作的新晋形态

第三章 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

第一节 广播电视符号的划分

一、符号的含义

1,定义:信息的载体

2,构成:能指+所指

3,表意:意指过程。它是一个双向的动态的传播、分享经验与文化的过程。

二、广播电视符号的构成

1,广播符号:有声语言、音乐、音响

2,电视符号:画面、声音、屏幕文字“其他符号形式(如:图画、动画、漫画、地图、图表、电子特技画面)”

第二节 广播电视符号的表意

一、声音的表意

1、有声语言:

包括结束吗哈、现场声音语言、同期声。

表意特点:

准确、不受现场时空的限制

交代基本事实

补充画面不足与不能

联结画面

2、音乐:表情功能、联结作用

3、音响:传达空间特征、渲染情绪、塑造声音形象(与音乐一道)

二、画面的表意:

1、影响画面表意的因素

构图

景别:全、中、近、特

角度与高度:平、仰、俯/正、侧、背

运动方式:推、拉、摇、移、跟等

2、画面表意特点

形象性:具体的人、景、物

纪实性:只能记录镜头前的人物、事件

运动性:镜头内景物的运动:镜头的运动等

多义性:含义模糊或多重意义

三、文字的表意

1、文字的运用(画内文字、后期加工上的文字)

2、表意特点

准确,清楚,可以由表及里跨越时空。介绍、解释、补充

争抢时效(单独使用)

结构作用

第三节 广播电视符号的整合传播

一、树立符号系统观

声画符号构成有机系统。

不同类型的符号相互匹配,扬长避短。

音乐、音响、画面是非语言符号,擅长表达情感、塑造形象。

有声语言、文字则是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抽象的思想、情感。

二、追求多层次的传播效果

不同符号组合获得多层次的含义。

直接意指,主要运用声画合一获得。

声画合一:声音和画面同时指向一个具体的形象的组合形式。分为画内声画合一和画外声画合一。具有声画同步出现,试听统一,高保真特点。

间接意指,主要声画对位获得

声画对位:指声音和画面围绕同一个内容中心,在各自独立表现的基础上,又有力地结合起来的表现形式。声音与画面具有一定的“信息差”,调动观众的参与。

三、掌握视听语言的语言与技法

声音语言:

物理性:音调、音量、音色

心理性:基于声音物理特性引发人们感知的心理因素

表情性:基于声音物理特性引发的情感色彩

画面语言:构图、景别、角度或高度,镜头运动方式,镜头的组接方式。

长镜头:已写实性见长,多用于新闻报道或记录片摄制;

蒙太奇组接:能够创造时空和节奏,多用于表现性风格的题材创作。第四章 广播电视节目的构成

第一节 广播电视节目的划分

1、节目定义

具有一定内涵,有相应名称,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传播的,由声音和图像等要素组成的电子符号系统。(这是从符号要素界定其系统,也可以从题材或类型方面界定节目。)

2、节目类型

(1)新闻性节目

(2)社教性节目

(3)服务性节目

(4)综艺性节目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

1、节目要素

2、广播新闻体裁

(1)体裁的划分(是否运用音响)

口播体裁:单纯运用有声语言来表现内容的新闻体裁,包括广播消息、广播通讯、广播特写、广播评论等。

录音体裁:运用的有声语言之外,还要运用实况音响素材来表现内容的广播新闻,包括录音报道、广播讲话等。

(2)广播新闻主要体裁例举

广播新闻(口播新闻)

录音报道:指采制新闻现场音响对新闻事实进行简明扼要的报道。

现场报道: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进行解释、访问和录音的新闻广播形式。具有迅速及时、现场感强的特点。

实况广播(现场直播):与新闻事件发生、发展以至结束同步直接播出的新闻报道形式。具有传播时间上的同步性、报道事件的相对完整性。

3、电视新闻体裁

(1)体裁的划分

消息类:口播新闻、图片新闻、图像新闻、字幕新闻、现场报道、访谈新闻、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专题类:专题新闻与专题报道、调查性报道、电视专访

言论类:电视评论、电视论坛、编前编后、即兴点评,等等。(2)体裁例举

电视现场报道。它是最能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报道方式。

电视新闻调查就某件新闻事件、某个重大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作深入调查的节目形式。《新闻调查》

电视专访:《高端访问》

电视评论:《焦点访谈》

4、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的发展

(1)早期新闻性节目:信息量小、时效性弱、形式单一

(2)新闻性节目的发展: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形式丰富

栏目化、杂志化;播新闻、说新闻、演新闻;民生新闻、公共新闻

第三节 广播电视教育性节目

1、特性

受教育者的广泛性

施教育者的权威性

教育内容的多样性

教学方式的形象性

2、作用

提高思想理论水平

普及科技文化知识

补充正规学校教育

3、类型 社会性教育节目

知识性教育节目、对象性教育节目、竞赛性教育节目

教学性教育节目

综合教学、专业教育、应用教学

第四节 广播电视服务性节目

1、服务性节目的定义

指那些实用性强、作通信息、作咨询、当参谋、反映群众呼声等方式,直接为社会各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为受众排忧解难,对受众的心理和生活需求产生直接影响作用的广播电视节目。

2、特性:实用性、能直接产生影响作用.3、类型:

独立形态的服务性节目:

单项性服务节目,如《天气预报》

综合性服务节目,如《为您服务》

非独立形态的服务性节目:指其他类型节目中含有的服务性要素

第五节 广播电视文艺性节目

1、文艺性节目的定义:

或是以音像形式传播其他文艺样式的作品、或是以音像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广播电视节目。

2、特性: 兼融性、渗透性、综合性、连续性

3、类型:

直播节目类型:音乐、戏曲、舞蹈、文学、电视小品、文艺专栏、综合性文艺节目

加工节目类型:电影录音剪辑、MTV、LTV

六、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

立足媒介特性,张扬形象传播优势

借助新媒介技术,追求更深度的参与互动

面对竞争压力,求得个性化生存

适应受众需求,打造多元化的节目类型

第五章 广播电视的采制流程

第一节 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制流程

一、采制流程含义

1、采制:即采访与制作的统称。相当于广义上的制作,指包括节目内容选取、采录、编辑、合成等环节在内的整个生产流程。

2、采制流程:(这里分作前期、后期。随着数字技术、卫星技术、光纤技术的运用,前后期界限越来越模糊,形成“制/播合一”流程。)

一般性制作流程:

前期:策划、选题、脚本(撰稿)、录制

后期:画面编辑、文字编辑、音乐音响合成,特技运用、节目包装等

新闻类节目采制流程 前期:选题、采访(前期采访)、拍摄(现场采访,也叫实地拍摄;现场报道)

后期:画面编辑、文字稿(解说词)编辑、音乐、音响(包括同期声、实况音响)的合成、播出。

二、采制的重要地位

1、采制手段和方式构成了节目传播形态。

2、采制手段与方式影响着节目信息承载的数量与质量。

3、采制过程与节目本身融为一体。

三、采制理念:采制既是技术手段,也是传播理念。“媒介即信息”用到这里可以说采制即节目。

1、时空观:实时在场

2、真实观:记录、再现、虚拟

3、节目观:策划、制作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的采制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录的特点

1、采录的含义:采访与摄像/录音的统称。

2、采录的重要性:

获得新闻事实的素材;

形成报道的基础;

直接成为报道的表现形态,如无剪辑拍摄、现场直播。

3、采录的特点

采访手段的多样性 采、编、播一体化

记录现场的原生态

建立采访者、被采访者和受众间的交流感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录的要求

1、精心选材:

衡量选题的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

一是新闻性:重大、影响,相关。国外有人将三“I”。

二是可视性或可听性,它是广播电视媒介个性优势所在,决定着题材的可操作性。

选题的来源:

相关文件、其它媒体(同行)、新闻线人(报料)、跑线记者常规性、突发性题材、部门提供线索、社会提供、企业、事业单位提供

2、访前准备充分:

采录设备检查与准备

文字及其他相关材料准备

3、现场采录:

保持过程性:

音响与镜头段落记录过程

传达现场感与真实感:

注意镜头运动与构图要有空间感

捕捉细节

记者采访: 准备访问提纲(有形或无形)

导入性交谈

问题间应有一定的逻辑性

问题可开可合,因人而宜

善于发现访问对象谈话中的问题

记者(出镜/出声)的特殊要求:

口齿清楚,完成现场评述

举止装扮得体,与环境相适宜,丰富非语言信息

把握报道思路,善于场面调度,结构报道

三、广播新闻采录的特殊要求

1、精心采录现场音响

音响的作用:真实性、可视性、现场感、说服力、吸引力(网摘)

音响的采录:

辅助性的音响:显明新闻发生的空间时间特征;显明新闻事件的某些特征;显明新闻人物的某些特征等。

主体性的音响:叙述事实、观点(人物访谈)

音响采录的原则:真实、典型、清晰、精当

四、电视新闻采录的特殊要求

1、电视新闻摄像的原则

真实性原则

现场采访,严守现场时间和空间。

对于时过境迁事与人物因采用现实的事与人为载体,载负起所述事与人。用画面说话原则

画面是一种语言,有它自己的词汇,修辞规律。

画面是思考的结果。

重视同期声原则

2、电视新闻的拍摄内容

介绍性镜头:交待新闻发生的基本要素

中心性镜头:交待新闻事实的主体

插入镜头:用于场景转换、节奏调整

3、电视新闻摄像的拍摄规则

注意遵守轴线规律

注意突出主体画面

注意画面的连惯性,如M句子

注意画面节奏,包括画面长度、镜头运动和主体运动、画面色彩影调

注意起幅和落幅

第三节 广播电视非新闻类节目的制作

一、电视制作方式 是否有后期划分:

先录后播

无剪辑摄制

实况转播

实况录像 现场直播

依据制作空间分为:

演播室制作

现场制作

“演播室+现场”制作

二、制作的任务

1、前期准备:策划、选题、脚本(撰稿)等;物资器材准备

2、中期采录:采访、录音、摄像等

3、后期合成:画面、声音、文字等的编辑组合三、制作人员的工作职责

各类制作人员:策划、制作与编导人员

(一)策划

1、策划:综合运用多学科、多专业知识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2、策划五要素:策划者、策划依据、策划方法或手段、策划对象、策划效果测定和评估

3、策划的内容:

创作策划——好点子

制作策划——节目风格形式

传播策划——定位和效果

经营策划——效益分析

实施策划——制作部分的优化组合(二)制片人

1、概念:从电影生产中借用过来,指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的主持者、投资者或其代理人。

2、职责:

主持节目的整体设计

参与节目的制作与管理

做好节目的发行与播出

经费预算、审核与管理

(三)编导(编辑、导演和导播)

1、任务:指导节目制作;编排审查播出节目;组织领导通联工作

2、编辑

广播节目编辑:驾驭广播语言、编写串联词、不同节目类型的不同编辑要求

电视节目编辑:驾驭图像编辑技巧、写好报道词(解说词)

撰稿人员:负责文字脚本

技术人员:负责摄像、录音、照明等

媒介人员:主持人、播音员

四、合成

1、含义:将编辑或挑选好的语言、音响、音乐与图像(文字)等节目要素,按一定的规律,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成为表现主题思想可供播出的节目成品。

2、特点:时间性、技术性、协调性、综合性

3、法则:主次律、互易律、分立对位律、听觉的相对完整律、淡出淡入律

第六章 广播电视传者的素养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者的地位与作用

一、地位

在传受双方关系与传受过程中显示的传者的地位。

主导性的、强势传者地位。“魔弹论”,传者中心。

平等的、适度媒介权力。

二、作用

1、内容采集

2、内容的加工

3、内容的传送与反馈 第二节 广播电视传者的素养

一、理论素养

政治理论水平、综合学科知识、专业理论知识

二、专业技能

笔头、口头、镜头的表达能力

三、职业道德

敬业精神、坚持“双为”服务原则 第三节 广播电视传者——主持人

一、主持人界说

在广播电视传播中策划或制作、串联把握一个栏目节目,以其个性方式 直接与受众进行平等交流的媒介人物。

二、分类 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

采编播合作的主持人(分离)

客串主持人

三、主持人作用

1、节目的参与者:参与节目采制

2、节目个性的体现者:使之形成有机整体

3、传受互动的实践者:情感与信息交流互动

四、主持人个性风格(相对独立稳定的外形及内部特征)

1、新闻节目主持人

2、综艺节目主持人

(采制一章中已较多地论述了记者的职能)

第七章 广播电视受众的需求

第一节 广播电视受众的地位与作用

一、广播电视受众的地位:受众主体地位

理论上讲:节目经由传者与受众的共同生产完成。

实践上看:受众即是市场,是媒介赖以生存发展之本。

二、广播电视受众的作用

1、参与传播:受众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节目制作和播出过程。

2、反馈信息:受众接收节目的反响,受众借助电话、短信、网络、书信等方式,表达对媒介内容的评价、建议。第二节 广播电视受众的构成一、广播电视受众的特点

1、受众分布的广泛性和地域性

2、受众构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受众接收行为的主动性和随意性

随着大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借助方便快捷的通讯工具,受众的媒介接触显示更鲜明的主动性和个性化特点。

二、广播电视受众的构成1、目标受众

2、基本受众

3、参照受众

4、潜在受众

在实际的媒介接触中,受众与媒介和传者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切中受众心理与需求的传播则有利于受众朝向理想受众发展。第三节 广播电视受众的需求

一、广播电视受众的心理

1、受众的心理特点:好奇、求益、娱乐、逆反、认同等

2、影响受众心理的主要因素:社会文化、个人兴趣爱好、自我期待等

二、广播电视受众的需求

1、使用与满足(使用与满足理论):上个世纪四十、七十年代实证研究成果:使用与满足的形式:感情释放(或替代性的感情经验);愿望的想像;有用的建议。

2、受众使用媒介和获得的满足与媒介的功能、媒介的特性、受众使用媒介的社会原因等有关。

第四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

一、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内容

收视/听率调查。视听率指某一时间、某一地区收看/听节目的户数(人数)除以同一地区拥有电视机/收音机的总户数(人数)的百分比。

受众群的构成。

受众对节目的评价,如节目偏好、认知、满意度等。

二、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方法

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量表法等。

三、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应用

节目制作、频道规划和广告经营等方面。

第八章 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

第一节 广播电视体制界说

一、广播电视体制的含义

1、国家管理广播电视业的制度、政策,广播电视业的构成形式和规范模式,它包括广播电视机构的所有制形式、隶属关系、组织形态、内部结构和人事制度等等。

2、广播电视体制包括多个层面:

宏观:指国家制订的有关广播电视的法规政策等;

中观:指广播电视机构的设置、经营模式等;

微观:指广播电视节目采制、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主要的广播电视体制类型 多种划分方式;

二分法:商业型和非商业型(公共型)。

三分法:国有型、公共型和私有型。

四分法:国有国营、公有公营、私有商营和混合型。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广电体制

一、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历史回顾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前(1949-1977)

第二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十四大会议召开前(1978-1991)

第三阶段:十四大会议召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92~2001)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

二、我国广电体制的基本特征

1、所有权和经营权可合可分的多样性公有体制

2、强调政治属性,坚持党管原则

3、一定的市场化取向 第三节 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趋向

一、世界主要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动向

1、私有商营化:私有化浪潮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到更趋明显。原来实行国有体制和公有体制的国家纷纷将广播电视私有化。

2、管制放松化:各国对广播电视事业的管制趋于理性化,对原来过于严格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

3、体制多元化:理顺意识形态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政府和广播电视行业的关系,管理体制的多元化是世界广播电视体制调整改革的一大趋势。

4、媒介集团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这些通过兼并、联合组成的媒介集团已越过国界,它们的联合模式、内部的管理体制等也随之扩散到世界各国。

二、我国近年来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态势

1、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体制。

2、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态势

宏观层面:建立新形势下党委领导的,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化有序运行的宏观管理体制。包括:转变政府职能,确立发展战略和提供法制环境。

中观层面:集团化是广播电视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篇3:浅谈广播电视概论教学改革

一、学校坚定教学改革信念贯彻执行

《广播电视概论》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新闻课程, 在课程改革中有着相对统一的模式, 而高校作为推动教学改革的有力推手, 需要的是充分理解基础上的信念的坚定和强有力的执行;无法否认教学改革存在着无数种可能性, 正因为如此, 高校必须承担起统筹引领的责任, 进行勇敢的尝试和科学的创新。在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 教学改革的成败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和学生的专业文化素质水平。为了实现向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的人才的教学目标, 《广播电视概论》的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 而高校更应该坚定教学改革信念, 成为促进这场课程改革进行的有力推手, 为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改革环境和坚实的基础。理念的形成为教学改革的进行提供的可能, 而强有力地贯彻执行才是实现教改的成功之路。

二、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的教师, 奋战在教学的最前沿, 也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军, 要真正理解承认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进而在行动上不断摸索创新, 探索出正确的教学模式, 有力推进教学改革。《广播电视概论》理论性较强,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 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提高知识吸收率, 其难度不可否认, 这就对老师的专业知识积累和灵活运用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提出了较高要求。

(1) 让学生参与课堂。广播电视概论作为一门理论课, 知识含量高但形式晦涩, 而伴随此种知识形式, 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也较之大打折扣。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课程实践, 其中的知识含金量不容置疑, 但都存在着曲高和寡的遗憾。“要想让学生全面的吸收知识, 就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 同时教师也在逐渐让出课堂, 教师让出课堂并不意味着老师的角色的退出, 而是教师实现了由课堂主导者到课堂组织者的转变, 让学生更大范围的参与进课堂”[1]而学生参与课堂最大的阻力并不是学生是否愿意参与, 而是教师如何实现由课堂主导者向课堂组织者的转变;这并不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而是教学能力的转换。

(2) 让学习主导课堂。目前《广播电视概论》的课堂教学仍以讲授法为主, 方法比较单一, 教师只是按照讲义进行讲解和演示, 听课、记笔记则是学生吸收知识的主要形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不利的, 学生被动地接受讲课内容, 难以达到理想化的听课效率。韩愈在《师说》中说道: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老师灌输知识时, 只是单纯的存在着听得懂和听不懂的差异, 学生自己难以形成困惑。没有学生的学, 就没有所谓的教师的教, 只有学生学习了才会产生困惑, 这样老师才能对症下药, 教学才有针对性。先学后教, 才会让教有针对性;以学定教, 才会让教有成效性。在教学改革走在前沿的课堂里, 有着一个相同的原则, 那就是老师讲述的时间都在减少, 相对应的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时间增多, 让学生在教师教学之前, 就主动地学习今天的教学内容, 然后才能主导课堂。

(3) 把学生组织起来。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 还需要教师有效地把学生组织起来, 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来营造互帮互助共同受益的学习组织和学习氛围。课堂中的学生并不是孤立的个体, 他们相聚在课堂之中, 那就意味着他们应该是一个被联合起来的群体, 他们共同的任务就是学习。事实上, 也只有联合起来的学生群体, 他们的创作活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4) 具体教学方法实践。1) 启发式。对于《广播电视概论》这项课程来说, 理论和实践同样重要, 而理论知识的教学则是课程的难点, 在课堂授课时, 教师应该不断地以新的知识点启发学生, 也可以以之前的知识线索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 或是提出宽泛问题, 引发学生的思考, 将各种知识串联起来形成新闻知识链, 加强学生思考深度和广度。2) 研讨式。在课程授课时, 对于课本中的关于主持或是经典案例回顾,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研讨真实还原案例, 角色扮演的同时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扩充, 这样就不仅巩固了书本知识, 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方式, 活学活用。3) 组织广播电视台参观。组织学生去广播电视台参观, 使学生实地考察广播电视台, 也能从他们的发展变迁中回顾书本知识, 这时老师也可以适当地提问学生, 在参观时提问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历史, 让学生把知识和实地联系起来, 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而形象, 同时也能使学生体验广播电视台的日常工作, 了解自身专业环境, 也为以后的见习打下了基础。4) 邀请资深记者编辑及主持人进行授课。广播电视学概论虽然是一门理论课, 但也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而邀请记者编辑和主持人到校授课, 一方面让学生课间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可以和新闻从业人士的实践经验相互交流, 既能加强知识的活学活用, 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能使学生了解到将来自己的从业方向, 确立目标, 从而激励自己更好的学习。

广播电视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关键是教师要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去学习, 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在了解学生知识基础, 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安排教学活动,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向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的人才的教学目标。

摘要:《广播电视概论》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新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其在新闻专业理论的地位举足轻重, 随着中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弊端日益显现, 《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改革实践势在必行。

关键词:广播电视概论,教学模式改革,高校

参考文献

篇4:日记学概论

(上接2015年第一期)2.江苏杂文作家乐秀良与从事中学日记教学成绩显著的中学日记教学成绩显著的中学特级语文教师程绍荣合写有《建立中国日记学》一文。全文就建立我国日记学问题,陈述一些初步构想。首先,作者认为,在我国建立一门日记学的条件已经成熟:①中国日记历史悠久、数量宏丰。②日记学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③日记研究气氛正在形成,专业和业余的日记研究队伍不断壮大。④写日记初成风气。其次,作者初步考虑到日记学要研究的课题有:①日记史②日记的理论建设③日记的分类④日记的价值和功能⑤日记的特质⑥日记的写法⑦日记的鉴赏⑧日记名家名著⑨日给与职业⑩日记的收藏与传播。综上所述,最后作者得出的结论十分肯定而明确:日记学研究的领域十分宽广的,是个开放的容易入门而大有开掘潜力的新兴学科。

3.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江苏淮阴市中专语文教师张文华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中国日记学的研究,成果显著。他曾写有《日记学初论》,该书稿起草于1989年春,1990年3月又做了一次修改。全部书稿共约38000余字,分为七大章:即日记与日记学、日记的特点、日记真实性深层次探讨、日记差异性探微、日记体式浅谈、日记写作片谈、日记的美学价值。他把《日记学初论》交我审读,希望我提点意见和建议。我读后认为该书虽不够全面完整,但论述能探其精微,笔势酣畅,别有见地,卓然可取,开国人深入研究日记学的先河,为今后推动日记学的深入系统研究,能起到一定的启迪推动作用。

4.南京日记研究专家乐秀良、江苏东台市中学特级教师程绍荣、张文华、山西太原《青少年日记》杂志前主编郭华荣等,多次商谈关于筹建“中国日记学会”的问题,并草拟《关于建立中国日记学会的方案》,广泛公开征求意见。国内许多日记研究专家及广大日记爱好者纷纷提出一些宝贵的修改意见及建议。令人兴奋地感到中国的日记研究队伍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中国日记学的讨论研究与中国日记写作的繁荣是大有希望的。江西九江作家秦川曾写有《“日记学”应作为大学公选课程来开设》的文章。作者认为,“日记学不但有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还应当在大学设置‘日记学’课程,并作为全校各学科的公共选修课程来开设。这样做不失为大学课程的一个突破,一种创新。”杭州《中国现代文史》研究者散木写有《“日记学”大有可为》的文章。作者认为“日记是时代的折射,丰富的宝藏,是一种稀缺资料源。要发掘历史的底蕴,日记不可忽略,有待开发和挖掘,大有可为。”浙江大学教授郭汾阳提出,有必要建立一门“日记学”。因为日记、书信和年谱是文史研究的三大基础,无一不是给研究带来巨大的财富,通过这一文献的宝藏来发掘历史的底蕴,正是“日记学”的任务。

二、建立日记学这一新兴学科体系的时机与条件日臻成熟

1.重新审视日记的“内涵”,突破了日记只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的见解,已引起日记研究者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2.中小学语文教师指导学生日记写作的日记教学,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3.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积极倡导日记教育,他把日记教育纳入了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他的日记教育思想正在产生影响,其实践成果丰硕。4.目前全国中小学校园内的“日记热”,再度勃然而起。5.南京师大《文教资料》出版的《日记学研究资料专辑》,及时地反映当今日记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动态。6.全国数家日记报刊出版发行,对日记与日记文学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7.数届“全国日记与日记文学论坛”的召开,对日记与日记文学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8.关于起草筹建“中国日记学会章程”的历史回顾。9.2009年,中国教育学会把“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确立为“十一五”教科研规划的国家级重要课题。把日记作为“课题”进行研究,主要从广义的层面上来理解。同年九月,这一课题的开题会议在北京召开。在推动过程中,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支持,更得到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长和老师们以及各地教育局教研员的大力支持。大家一致肯定的是,这个课题的实用性、操作性强。通过提倡、鼓励、表彰写日记,让青少年重新唤起对日记的热爱和兴趣,实现日记的多种功能,实现素质教育更好、更全面地推进。参加会议的各中小学接受中国教育学会领导授牌。目前的分课题实验学校多达200多所中小学校,还组织过多次较大的研讨交流活动。通过日记课题研究的手段,重新认识日记、重新审视日记在自我品德修养、智能训练、练笔、素材、治学、心理疗效、兴趣爱好、良好习惯的培养等方面具有多功能的综合效应。教师们都一致认为把“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作为国家级的科研课题来深入研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0.天津学人袁爽之设计日记“课题树”的方法,来分析研究作为对象的日记。袁老用日记树来说明“日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门“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陈左高)的学问。日记已从应用文之一的一株小幼苗,形成了一颗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参天大树。清晰地表明日记研究工作者把日记进行深入研究的道路,开拓得更加广阔了。在建立日记学这门新兴学科体系的今天,袁老的日记课题树具有重要的启发与指导意义。11.振奋人心的喜讯是,经过多方努力,中国日记资料馆暨中国日记教育与日记文史研究中心与2013年12月在山东蓬莱市挂牌成立并举行了开馆仪式。该馆(中心)致力于保护、研究、传播日记及日记文化,把日记教育与日记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为增加人们的自我修养、自我约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书香社会,积极创造条件,为国际间的日记教育与日记文史研究和文化交流贡献力量。该馆(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征集保存各种日记文本资料、日记古籍的整理出版、主编系列日记丛书、承担日记教学课题研究、青少年日记写作培训、日记理论研究、编撰日记大辞典、编辑出版《日记杂志》(全国公开发行)、运营中华日记网。《日记杂志》执行主编古农花了半年多的时间精心编选了“日记丛书”四种:即《日记序跋》《日记闲话》《日记漫谈》《日记品读》。该丛书收录海内各家围绕日记和日记文学的各种著述。妙语迭出,足资启迪,可以看做是为构建当代中国的“日记学”所作出的新努力。12.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年来文化建设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奋斗目标”,推动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日记既是文化现象,又是大有潜力可挖的文化资源。作为精神财富的文化产品之一的日记,具有认识、审美、教育等多种功能,对社会道德是具有影响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日记写作,能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丰富多彩的日记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情感的释放、道德祈求和精神需要。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在国内教育界、文化界、新闻界、出版界,不断涌现出来的日记写作研究、日记系列丛书的出版、日记新书的评介等有关的新动态、新成果、新经验如雨后春笋。处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好形势的今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日记学作为新兴学科构建的时机更加成熟,条件更加具备,理由更加充分,态势更加明朗,景象更加欣欣向荣。日记学要研究的领域宽,范围广,是极有开掘潜力的新兴学科,大有作为。总之,把日记作为一门学问来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的种种迹象,日益凸现,这正是大家多年来经过多次讨论后达成的共识。

篇5: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提纲

一、选择

1.中国电视诞生于1958年。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实验播出;

2.1906年圣诞节,费森登在马萨诸塞州的试验电台首次作试验性广播,广播从此诞生;为了推销收音机而建立的世界第一座广播电台:美国匹兹堡的KDKA电台;1925年英国人贝德尔制造出第一台电视机的雏形,1926年1月28日贝尔德在伦敦举行的电视公开表演,是世界上第一次使用电视进行无线传输;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众电视发射台。

3.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传播新闻、舆论监督、传授知识、提供服务、愉悦身心、宣传动能、社会教育功能

4.按节目内容划分节目类型:①四分法:新闻性、文艺性、教育性、公共服务性 ②六分法:新闻类、文艺类、服务类、教育类、知识类、言论类

5.广播电视节目形式:中央台模式、珠江台模式、东广模式(上海东方广播模式)6.我国电视广告最早出现在上海(“参桂补酒”,1979年1月28日),第一条外商广告(“瑞士雷达表”1979年3月15日)

7.广播语言系统的诸种构成模式:纯有声语言的构成模式(口播新闻、广播讲话、清谈节目即脱口秀、知识性节目、教育服务性节目等)、语言+音响类的构成模式(实况广播和录音报道)、有声语言+音乐的构成模式(娱乐性、综艺性、广播文学性节目)、有声语言=音乐=音响的构成模式(广播剧和少数专题性新闻报道)

8.广播电视管理:事业化单位,企业化管理。

9.广播电视改革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接轨;产业化趋势 10.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

11.文化对广播电视传播的影响,源自文化本身的维模与适应原理、优势扩散原理、传播圈层原理。12.1985年7月1日,城市电视台节目交流中心在广州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国内电视节目市场的出现。13.电视综艺的观念日益走向多元化、娱乐化和综合化。14.语言的最大特征是以时间顺序为思维的脉络

15.广播电视传播的界面人物:

1、广播电视记者

2、广播电视播音员

3、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

二、问答

1、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

影响体制的因素:政治和意识形态。地理面积、地形地貌、人口、经济、语言、文化传统等。在世界范围内,大致存在三种不同模式的广播电视体制: A、国营制度型(政府经营型):广播电视完全由国家控制。国营制度型电视传播,一般不从事商业性活动,是政府的直接舆论机构。我国的各级电台、电视台都属于“国营制度型”,分别由中央或地方的广播电影电视管理部门直接领导,我国各级电台、电视台都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俄罗斯、朝鲜、古巴、越南、法国、新加坡、印度、土耳其、西班牙、罗马尼亚、印度尼西亚等近50个国家)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特点: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没有广告或广告比例较小。

B、公共制度型:这一现象是电视传播管理的特有现象。国家不直接参与管理,电视台既不为政府所有,也不为商业财团所有,而是由国家特许的非盈利性公司或社会各界的联合体进行管理。广播电视通过国家立法而建立,受国家法律保护。经费主要或全部为受众缴纳的收视收听费,有的还从少量的广告中取得部分费用。(代表国家:英国、荷兰、瑞典、比利时等)

实行原因:实行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便是基于广播电视频谱资源的公共性和稀有性这样的传统信条,通过国家特许和委托公共机构经营广播电视媒介,以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特点:广播电视台(公司)由国家委托特许公共机构经营

公共机构经营型电视节目主要特点:新闻节目强调真实、全面、客观、公正,以公众代言人自居,对政府的方针、政策采取独立立场,娱乐节目比较健康、干净、重视受众调查,重视传播的社会效益。(BBC世界最早的公共广播机构;日本NHK)

局限性:首先,由于其不播或较少播广告,全部或大部分费用依靠收听收视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受众的经济负担;其次,“正统权威”的节目内容和单调死板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观众的收视兴趣。再次,在全部实行公共机构经营广播电视的国家,由于没有商业电视的竞争压力,广播电视缺乏活力和进取精神,决策迟缓,弱于应变。

C、商业制度型:按市场原则组建的。由财团或个人所有和经营,以广播电视节目和播出时间为商品,以受众为市场,以广告为主要收入(其财政收入来源于商业广告、节目销售和其他经营性收入),以赢利为重要经营目的。国家只是通过一定的法律和法规来进行管理。(这一模式最早在美国建立,之后,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香港、台湾、葡萄牙、卢森堡、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国都采用这一模式。)

商业台节目内容的基本特点:娱乐性节目的比例高于新闻、教育节目,品位不同的娱乐性节目的比例高于趣味高雅的娱乐性节目;电台业务受制于商业广告及某些财团,为取悦某些需要播出的内容往往夹杂着格调低下的东西;广告达到法规所容许的最高限度,无孔不入地插到各档节目当中(商业台对市场价值的追求压倒对社会影响的考虑);新闻节目力争报道迅速,消息来源多样,报道面开阔;对政府的方针政策持独立态度,在新闻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或赞成、或反对,甚至进行激烈的抨击;极为重视收视(听)率的调查。

激烈的商业竞争往往导致广播电视事业的兼并和垄断。垄断的方式有:(1)在兼并的基础上成立大型媒介联合企业;(2)通过其政治势力对公营传播媒介进行干预;(3)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费间接影响和控制其他中小媒介的活动。

2、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

在中国广播电视史上,从1940年春季中国共产党中央决定设立广播委员会筹建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既具有阶段性又具有继承性的中国广播(电视)制度就形成了。

我国广播电视大发展分为这几个时期:(1)、雏形期(1940-1949年)战争年代形成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广播(电视)体制的雏形。(2)、成形期(1950-1981年)广播电视形成了“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事业体制。(3)、发展探索期(1982-1990年)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广播电视纵向管理的体制转变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即广播电影电视部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的广播电视事业,指导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广播电视宣传。(4)、创新期(199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广播电视的产业属性也得到确认,广播电视体制的变迁呈现出集团化的趋势。

3、四级办台

提出: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召开,制定了“四级办电视”的方针;我国政府在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提出由中央和省级、地级市、县级四级一起办电视,实行混合覆盖的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电视事业的全面发展。

作用:彻底改变原来中央和省(区、市)两级办电视的事业格局,使中国电视事业结构向多级办台转变 成熟:我国广播电视制度发展最为成熟的时期,是从80年代初期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四级办”广播电视体制的形成开始的。除了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办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以外,凡是条件具备的省辖市、县,也可以根据当地的需要和可能开办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除了转播中央和省的广播、电视节目外,还可以播出自办的节目,覆盖该市、县。随之,还建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较完善的广播电视管理机构体系

体制:我国四级电视台基本上为国营体制:①国家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②省、直辖市所属电视台③市级所属电视台

④县级电视台和企业自办电视台

问题:①建台多,重复建设、重复投资

②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不平衡(总体覆盖率增长速度慢)③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不平衡 ④在节目转播中的广告收入问题

4、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概况 中国大陆的广播电视事业

(一)广播事业:从20世纪20年代我国广播新闻的初创,到今天广播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我国广播新闻事业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以新中国成立为发展界限。(1).新中国成立前的广播事业:

最早的公共广播电台成立于上海,由美国人奥斯邦创办于1923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1926年10月1日,由我国早期的无线电专家刘瀚主持筹建的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内容主要为新闻、音乐、演讲和物价报告。

(2)国民党统治下的广播事业:

国民党所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建立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规模及影响力:1932年,国民党建成新的广播中心,是当时亚洲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民营广播电台------1927年3月创办的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主要播送唱片并转播南方戏曲。从1928年到1946年,国民党政府在国内成立的电台达41座,形成了大规模的广播网络;在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的广播电台具有很强的正面意义。(3)新中国成立前的人民广播事业:

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于1940年。这是我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1947年3月更名为陕北新闻广播电台。在解放战争中,毛泽东曾在淮海战役中撰写了三篇广播稿,包括《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等,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4)新中国成立后的广播事业:

广播事业以对内广播为主。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对内无线广播系统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级地方广播电台共同组成的。1949年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China National Radio),简称CNR。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的受众发生了很大变化,广播的核心受众群正在由乡村转向城市;随着私家车的迅猛增加,受众由固定收听转向移动收听;由收听调幅广播转向收听调频广播甚至数字音频广播;受众的收听习惯也由以往的“固定收听”转向“移动中的清晰收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些大城市,先后建立诸如文艺频率、新闻频率、音乐频率、交通频率等专业化频率,我国广播开始进入“窄播”和频道专业化的探索实践。

(二)电视事业:我国的电视事业起步于1958年,到2003年,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4.4%,观众超过11.15亿人,全面进入到空前大发展的时期。

(1)初创期:中国的电视事业起步于1958年。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实验广播,这是我国一座电视台(央视前身),这标志着我国电视事业的正式诞生。9上海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分别成为我国第二座、第三座电视台。中国电视事业是在大跃进中开始起步的。

1958年6月1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自己拍摄的第一条电视新闻片(指图像报道)——报道《红旗》杂志创刊。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1958年6月19日,第一次现场直播体育比赛实况:“八一”男女篮球队的比赛;1960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彩色电视试验成功。

我国早期电视特点:a.节目形式简单,新闻以口播和纪录片为主。b.电影和戏剧转播在电视节目中占很大比重。c.节目的重播量非常大。d.特别重视宣传性和政治性。e.受众面非常小

(2)停滞期 文革十年,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很大挫折,进入停滞阶段。

(3)发展期(三次革命)从1977年开始,中国电视事业逐渐恢复,并进入迅猛的发展期,文革中停办的专栏节目得到恢复,同时又创办了一些新栏目

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试播彩色电视;1978年1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办《全国电视台

新闻联播》节目,标志着以首都为中心的全国电视广播网的初步形成。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定名为“中央电视台”,成为我国的国家电视台。(CCTV——China Central Television)*“台”时代----“栏目”时代----“频道”时代(三次革命):

第一次:中央电视台CCTV东方时空,记者身份播新闻,老百姓的事,制片人制和聘用制。第二次:湖南省湖南台《快乐大本营》,综艺节目 第三次:地面频道《南京零距离》,老百姓的事,民生新闻的出现。*电视新闻各项改革如火如荼:新闻业务的改进(电视同期声的增加,加强直播、与新媒体的互动合作等); 新闻观念的更新(时效性,监督功能);新闻体制的改造(产业属性); *名牌栏目相继开播:《观察与思考》1980年7月12日;《东方时空》1993年5月1日;《焦点访谈》 1994年4月;

(3)现状(特点)

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 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三)香港、澳门、台湾的广播电视事业(1)香港的广播电视

香港广播事业始于1928年6月30日香港电台的正式播音。香港电视事业始于1958年丽的呼声有限公司首次播出。

目前,香港共拥有三家广播电台和六家电视台,即香港电台(唯一政府所有)、商业电台(收听率最高)、新城电台,以及无线电视(最大、观众最多/翡翠台和明珠台)、亚洲电视(本港台和国际台)、有线电视、传讯电视(24小时)、华娱电视(无色情、无暴力、无新闻)和卫星电视(香港卫视中文台,凤凰的前身)。特点:国际性与开放性(播出语言:粤语、英语、普通话;时事新闻类节目); 社会性与服务性;(详尽、立体、多层面、连续展示)

节目来源:自制、购买(中国内地、英美、台湾、日本等)视听费:有的免费,有的收费;(2)澳门的广播电视事业

1澳门广播电视有限公司(TDM)、澳门广播电台(澳门最早的广播电台1933)和澳门电视台; 2澳门卫星电视台

语言:中文、葡文、粤语、英语;(3)台湾的广播电视事业

1、最有影响的两个广播机构:中央广播电台和中国广播公司(最大民营);

2、“三大台”:“台视(1962)”、“中视”、“华视”

3、“第四台”:利用录放像设备播放录相带节目,由电线将信号输入邻近订户家庭,供订户收看并收取费用的组织,称为“第四台”(娱乐节目、成人节目等)。

5.地球村

“地球村”这一概念事由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出的。他指出,电视和卫星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地球“越来越小”,人类已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信息在瞬间之间可以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而,地球已变成了一个小村庄。“村民”即指人类互相之间的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极为方便,人们虽距离遥远而联系日益紧密,几乎成为“四海一家”“天涯若比邻”。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再与世隔绝,游离于地球村之外。地球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使人们与外界乃至整个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人类相互间变得更加了解了。地球村现象的产生改变人们的新闻观念和宣传观念,迫使新闻传播媒介更多地关注受传者的兴趣和需要,更加注重时效性和内容上的客观性、真实性。地球村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电视传播的全球化,为人们开阔视野,丰富世界知识,迅速获知天下最新大事提供了有力条件,但同时也衍生出诸多问题。例如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麻醉现象、混沌社会风气等。

6、文化创意对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1)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

A文化:广义的文化是人类一切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时也特指精神文化,即所有的价值结构、规范结构、信仰结构等。有时,我们所指的文化,乃是个人或群体具备和体现出来的所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知识素养和层次、文学艺术修养。

B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者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与利用,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企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①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主要有:

a.文化创意产业以深厚的文化做基础,具有高知识性特征。b.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特征。c.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强融合性特征。②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

a.文化艺术,包括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乐创作等; b.创意设计,包括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等; c.传媒产业,包括出版、电影及录像带,电视与广播等; d.软件及计算机服务。

(2)强调文化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广播电视传播工具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广播电视所传播的信息的产生过程,但它不是信息本身,而只是一种促进。信息的产生必然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一言以蔽之,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制约下产生的。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也取决于作为信息携带者的人,而人是不能脱离其社会文化环境的。所以,广播电视的发展绝不能忽视人文因素,缺乏人文关怀;广播电视传播的资讯绝不可能脱离脚下的文化土壤。至于广播电视相关科技发展的实现需有相适应的文化环境,在当代广播电视传播状况下的一个显著表现,即一些现代科技无法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广播电视相结合而实现现代化。

广播电视的实现价值实现最终要落实到人身上,落实到文化层面上。

科技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基础,但是绝不可盲目神化它的作用;在许多人倾向技术崇拜的现状下,不能不强调文化创意对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影响。(3)狭义文化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A.公众文化素质与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的关系

a.居民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居民成为广播电视稳定受众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们携带的信息越多,文化程度越高,也就越会增强对信息的需求度,具体表现是成为大众传播工具的稳定受众。

b.受众的文化程度取向和品位影响节目的编排制作。B.广播电视的发展需要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传播者

a.传播者的文化修养是在“把关”过程和节目制作中的影响。

文化修养决定了人的知识面、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创意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又体现在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处理、把关的过程中。

b.广播电视呼唤文化底蕴丰厚的界面人物。(4)广义文化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A.文化本身对原有的文化模式的维护,使广播电视不得不调整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以适应广播电视传播指向的文化圈的需要。B.文化传播的优势扩散原理告诉我们,优势文化有利于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C.文化的圈层性使广播电视产生“窄播”和非群体化的发展态势。

7、受众(受众是印刷媒介的读者和电子媒介的听众、观众的集合和总称。)(1)受众在广播电视视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a.受众是广播电视所提供的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使用者,广播电视最终在受众那里实现节目价值,从而实现其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b.受众是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服务对象,是传播的目的地和归宿,是一个完整传播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信宿

c.受众是广播电视传播的参与者和行为主体之一 d.受众是广播电视传播的反馈者

受众作为构成广播电视过程的两极中的一级,作为从传播行为双主体中的一方面,是传播的重心,其地位和作用非常突出,以致构成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支点(2)受众大致具有下述七个特征:

①人数众多,不计其数(广泛性)②差异显著,层次丰富(复杂性)③没有组织,没有纪律

④分布散乱,个别接收(稳定中的流动性)⑤接收自愿,选择自由(自主性)⑥目的多,动机复杂

⑦时空分离,无缘见面(隐匿性)

(3)受众心理:A需求构成动机:认识外部世界;获得各种信息和知识;寻求娱乐消遣和刺激 B心理效应:微信效应、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晕轮效应、从众效应

C心理倾向:求新重快、求知重趣、求真重美、求富重乐、求深重活、求实重尊 D影响因素:气质、年龄、地域、职业、文化程度

8、广播传播的语言符合系统、特性及其构成(1)广播的语言、音响及音乐

①语言作用:播报信息;营造节目内容的过渡;提供艺术情境;营造作品情节 ②音响

A.效果——写实的,唤起情景想象的效果;象征性的,唤起情绪的效果;习惯性效果;印象性效果;音乐性效果

B.作用:a.原汁原味的音响能增强内容的真实感 b.特定音响能表现时间和空间 c.音响能渲染、烘托环境气氛

d.音响能表现新闻人物、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言谈举止,从而刻画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e.音响有时具有蒙太奇式的功能

③音乐功能:A.以独立的音乐节目形式存在,充实广播的文艺版块 B.作为一种有效的编辑手段,使广播节目系统连贯有序

C.音乐的美感效应能够渲染环境,使节目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2)广播语言系统的诸种构成模式

A.纯有声语言的构成模式B.语言+音响类的构成模式C.有声语言+音乐的构成模式D.有声语言+音乐+音响的构成模式

(3)广播传播对语言的要求

A.广播的语言必须是口语化的语言B.广播语言应力求形象化C.广播语言应该规范化D.广播语言应该具有清晰的感知性E.广播语言应简洁明快F.广播语言应是质朴的语言

9、电视传播的语言符号系统、特性及其构成(1)电视语言的视觉性子系统

A.造型语言:形体语言;表情语言;着饰语言;色彩语言;空间语言;图表语言;特技语言

B.文字语言:画面文字;屏幕文字(加强节目的记忆深度;保持节目的完整性;易于受众理解和接受

(2)电视语言的听觉性子系统:A.形象性的音响语言:音响;音乐 B.抽象性的新闻语言:画内语言;画外语言

10、声画合一

(1)电视画面和声音同时指向一个具体形象的结合形式。它的特点是声画同步发生、发展,视听高度统一,使画面和声音具有最高的保真性。

(2)声画合一是一种“高保真”的传播方式,也是最基本的电视大众文化的组合方式,真实可信,易于为受众所接受。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讲话、同期声音响、电视实况转播等,都是声画合一的组合方式。声画合一、统一的结构方式,符合一般观众的观赏收听水平,比较明白畅销,通俗易懂。(3)分类:画内声画合一(同期声讲话和同期声音响);画外声画合一(播音语言与画面的统一)

11、声画对位

(1)定义:电视节目中画面与声音对列,他们按照各自不同的规律,独自表现不同事物的信息,却又有机地围绕和表现同一内容。

声画对位中的声音和画面不是同步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声音和画面形像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各自独立发展,即在形式上不同步、不合一,但两者又彼此对列、彼此配合、彼此策应,分头并进而又殊途同归,从不同方面说明同一事物的涵义。这种声画结构形式,称为声画对位。它是一种声画结合的蒙太奇技巧,能产生声音和画面形像各自原来不具备的新的寓意,包括对比、象征、比喻等效果,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2)形式:声画对位有声画分立和声画对立两种形式。

①声画分立:声音和画面不同步,不对应,形式上互不相关,内容上统一于同一主题。

②声画对立:声音和画面的关系在形式上是对立关系,声音与画面在相互反衬的特殊情景中表现同一主题。

12、广播电视模式

(1)中央台模式:节目以录播为主,审查严格,制作精良,强调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同时穿插一些直播板块式节目。这种模式具有权威性高、分类清晰、制作严谨等优势;但也存在风格单

一、单向传播、缺少必要的反馈等缺点。

(2)珠江台模式:主持人中心制和直播大板块节目为代表。节目以直播为主,强调双向交流,具有风格生活化、节目容量大、操作手法灵活等长处;同时也存在节目分类不明确、粗放制作、内容随意性大等短处。

(3)东广模式:广播节目板块化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东方广播电台的节目设置是较完整意义上的板块式节目,采用主持人串联直播,基本实现主持人全天候直播。

13、广播电视节目的系统构成(按节目内容划分)

(1)六分法:新闻类节目;言论类节目;知识类节目;教育类节目;文艺类节目;服务类节目(2)四分法:新闻类节目;言论类节目;知识类节目;教育类节目

(3)不同:一是四分法把六分法中的新闻与言论两类节目归为新闻性节目;二是四分法把六分法中的知识、教育两类节目统归为教育性节目。比较起来,四分法显得更直观实用,国际上也以四分法为主。

14、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任务和编排特点)

(1)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设计策划阶段、实际制作阶段 具体流程为:构想、制作策划书、审查、形成脚本、制作、播出(2)广播电视节目的编排方式:

1、传统个体式节目编排: 即多个节目以简单线性顺序排列,而节目个体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和联结标志。

2、传统及板块混合式编排:即基本保持传统个体式节目编排方式,同时划出部分时段用以开办板块节目。

3、亚板块式节目编排:所播出时间划分若干比较小的时间单位,再设置针对不同受众及不同内容的节目。

4、大板块节目编排方式:按受众的收听(收视)习惯划分为若干个大的时间段。(3)*重点:文艺节目的编排

1、文艺节目的编排原则

1)协调一致的原则 2)服务听众的原则 3)繁荣文艺的原则 4)严格把关的原则

2、文艺节目的编排方法:同一法、对比法、拼盘法

(3)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方式、方法 按结合方式分类:

1、一体化采访(ENG):指记者将幕后采访与录音、镜前采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同一时段内既完成幕后采访任务,又完成录音、镜前采访的任务

2、分期式采访:是指将记者前期采访和录音采访、镜前采访分阶段进行,先进行前期采访,在掌握了新闻的基本情况后,再拟定报道计划和录音、拍摄提纲,进行录音、镜前采访。按采访手段分类:

1、问答式:一问一答的采访方式,用得最多。

2、座谈式采访:同时对多个采访对象进行采访。特点:节省时间、易于营造气氛 注意:选准采访对象、善于控制场面、引导话题

3、明察式采访:不能独立存在,是一种与访问相配合的辅助手段。

4、暗访式采访:正常渠道难以发挥作用时,记者采取的隐匿真实身份,深入现场采访的方式。西方称为“侦探式”。

5、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经过亲身体验,获得感受和体会,在新闻中进行陈述的方式。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

1、现场性强

2、协同性强

3、受客观环境条件制约性大

4、对采访者的要求高

5、既是一种采访手段,又是一种表现手法。

(4)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任务

1、对前期采访进行参谋和组织;

2、把好新闻流程的最后一关;

3、对广播电视新闻前期创作再加工(处理单条、组成单元、串编);

4、表明电台、电视台的立场和态度(5)电视新闻的画面编辑——蒙太奇的运用

1、蒙太奇的概念:(Montage)法语音译词,愿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之意,借用 到影视领域则是形式与内容的组合、构成的总称。蒙太奇最早是指在电影中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2、蒙太奇在电视新闻中的地位、功能和类别 地位:体现摄制人员的蒙太奇思维

功能:选择与取舍、概括与集中;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联想;创作独特的画面时间和空间;形成不同的节奏;组织、综合各种语言符号;表达意思、创作意境 类别:

叙事蒙太奇(叙述性蒙太奇)是按照时间流程、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它用以交待情节,展示主旨。

表现蒙太奇(对列蒙太奇)是以两个镜头的并列为基础,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一种单独镜头本身不具有或更为丰富的含义。它以加强内涵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为主旨。

3、蒙太奇在新闻画面编辑中的运用 1)熟悉素材、寻找感受、把握总体 2)控制节奏,按内容需要进行组接

4、电视新闻画面编辑的特有规律

1)不拘泥于镜头组接的现有规律,努力形成新闻画面组接特有节奏

2)强化“细节”意识

(6)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新闻组合、新闻排列、编写标题和新闻提要

1、新闻组合 同题集中 非同题集中(简讯集纳、关系组合、矛盾组合)配发言论和资料

2、新闻排列 精选头条、控制节奏和区分层次(峰谷技巧原理)

3、编写标题和提要 作用:提示新闻内容、区分不同的新闻特点:必须用实题、一般只有主题,没有副题和引题

15、杂志型新闻节目

板块式广播电视节目是指具有固定播出时段及周期,节目内容融新闻、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多种节目类型为一体,多采用主持人串联形式播出的大时段节目,亦称“杂志型节目”。(1)特点

A板块式节目编排集中,时间长度基本固定;传统节目编排结构分散,时间长度随意性较大。B板块式节目子栏目内容相互关联;而传统结构中节目内容基本独立,缺少联系。

C板块式节目内容具有多元化、多向性的特点;二传统结构的节目内容界定明确,指向单(2)板块式节目内容的组合模式

A内容集约模式:指将多数受众在某一时段希望获得的信息和普遍有兴趣的内容集中统一编排的板块式节目编排模式。(《朝闻天下》、《第一时间》)

B对象集约模式:按照节目的目标受众群的特殊需要来集中编排节目内容的模式。

C混合模式:以时段为标志,以多方面的内容来满足多方面的受众的需求,是介于内容集约模式和对象集约模式之间的一种节目编排的结构模式。

(3)广播电视板块式节目的传播优势:A板块式节目具有连贯性强的特点;B比较明确的选择性;C受众的接受兴趣集中,有助于收听(收视)率的提高(4)板块式、杂志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前景展望:

①新闻、信息类节目的比例将继续逐步增大;②服务类节目比例应继续增长;③教育类节目保持稳定发展;④文娱、体育类节目的专业频率频道会继续发展,而综合频率频道中的文娱节目稳中有降。

16、电视娱乐节目

(1)定义:电视综艺节目是以娱乐大众为目的,运用各种电视化手段,对各种文艺样式以及相关可提供娱乐的内容进行二次加工与创作,并以晚会、栏目或活动的方式予以屏幕化表现的节目形态。(2)分类:按播出样式分,可将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分为栏目与晚会两类。

(3)特点: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具有明确的主题思想、综合的艺术式样、广泛的参与性等特点。

A.作为综合艺术的综合性 B.作为传播媒介的媒介性 C.由直播性带来的现场感与参与性 D.作为亚艺术品种的艺术性

(4)存在的问题:1)形式、结构雷同,“克隆”问题 ;2)奢糜豪华、铺张浪费的问题 ;3)电视手段“过 剩”问题

4)媚俗和庸俗化的问题(5)基本样式

①按照播出样式分: A电视综艺栏目。B电视综艺晚会(春节联欢晚会)

②按照节目要素分:A娱乐资讯类 B娱乐谈话类 C综艺表演类 D游戏娱乐类E益智竞技类 F“真人秀”娱乐类

17、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第一语言(1)媒介地位

①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先导 ②新闻节目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纽带

③新闻节目在节目系统播出流程中占有主体地位 ④广播电视媒介竞争主要体现为新闻节目的竞争(2)优势和弱点

优势:时效性强、群众性强(传播范围广)、易受性强、信息量大

弱点:难以形成深度报道;有些声像无法再现;广播电视声音、图像稍纵即逝,诸多短时突发事件难

以获取第一时间的事态;广播电视新闻节目采取顺序播出、选择性差;广播新闻在语言表达上有着更为特殊的要求。如通俗易懂、口语化、不倒序插叙等。(3)功能:宣传功能、传播功能、引导舆论、传播知识(4)子系统构成

A.新闻:现场直播;记录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报道;追踪报道。

B.评论(广播电视评论是评论者、评论集体代表广播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意见和态度的一类新闻节目。)

18、文艺节目——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半壁江山”

(1)定义:以音像形式传播其他文艺样式的作品,或以音像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广播电视节目称之为文艺类节目。(2)媒介地位——半壁江山

娱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娱乐服务是各大传媒不可推卸的任务。因广播电视具有声、画优势,收听收看它们的文艺节目已成为人们寻求娱乐的主要方式。

(3)特性:兼容性;渗透力;受众的广泛性;节目播出的连续性(4)功能:提供娱乐(出发点);社会教育功能;普及文艺知识,提高受众文艺欣赏水平(5)子系统构成

A.按节目功能分:欣赏性;知识性;服务性;评价性

B.按节目来源分:广播电视独有的艺术品种;对社会文艺进行加工;对社会文艺直接播出 C.按艺术种类分:音乐节目;文学广播;戏曲节目;曲艺节目

19、有关记录片

(1)电视纪录片的定义

电视纪录片,以纪实手法摄制的、表现真实内容的电视节目类型。(是运用现代电子、数字技术手段,真实地记录人类社会生活,以现实生活的原始内容为基本素材,经过创作者的选择、重组、集中、强化,结构而成一种完整的电视节目形态。)

(2)纪录片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①纪录片是非虚构的电视作品.②纪录片是作者观察、思考、选择后的产物,具有艺术感染力.③纪录片在拍摄和布局安排上,各部分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使观众能够按一定的思路来思考、认识和想象。

(3)电视纪录片的特征A.真实性 B.纪实性

(4)电视纪录片的其他特性:A.它的主题是人。B.纪录片需要较长的时间积累和动态过程,重感受和体验的共时性。

C.纪录片要求自身有独立的严谨的结构和个性化的风格样式。D.纪录片需要较大的精力和资金的投入,较长的创作周期和个性化的操作方式。因此,难以在日常播出的栏目化生产流水线上操作。(5)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手法

A.利用先进的电视传播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始生活素材的完整性、完整的场环境和心理氛围。B.利用现代电视特技和摄像技术,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和镜头,拓展观众的视野。

C.纪实情节化。也就是把拍摄对象有意识地安排在某个事件中,用现在进行时作为表现载体,使作品具有情节性,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故事叙述。

D.务必保有思想性。思想性依然是纪录片等纪实作品的重要要求,但在表现手段上须尽量隐蔽。解说词在纪录片中往往不再担任主角,而仅仅作为从属部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或画面不能说明问题时起连接、延续的功能。(6)电视纪录片的题材

A.现实性题材;历史性题材;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题材

B.按照表现对象又可分为人物纪录片、历史纪录片和风光纪录片三大类

(7)纪录片的基本记录方式:参与式记录;旁观式记录

20、中国广播电视管理模式——条块结合(1)条块结合

条块结合,是指综合性地开展纵向和横向的工作。

条,是指垂直管理部门。比如省CDC(疾病控制中心)指导市CDC的工作。块,是指平行管理区域。比如,某市的CDC在该市的卫生行政部门管辖之下。

那么,对某市CDC而言,条块结合开展工作,就是指即充分发挥省CDC在业务指导方面的作用,又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具体开展工作。(2)广播电视的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体系是指国家各部门对政务或事物进行管理的总和,或指国家各部门行政管理系统的结构。广播电视行政管理包括行政领导、机关管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企业行政等,它们之间相互联系。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广播电视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广播电视行政管理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行政区域内的广播电视自律管理,并在国务院的指导下开展活动。

21、事业化单位,企业化管理

在我国,广播电视采用“事业化单位、企业化管理”。所谓“事业单位”,一般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的,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有公务员工作的单位,是国家机构的分支。

所谓“企业化管理”,即借鉴企业方式进行经济核算和开展多种经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媒介产业化程度在加深。

22、广播电视的立法管理

我国广播电视立法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对广播电视事业的规范和调节,虽然有法规和条例,但主要还是采用行政调节的方法。

1997年8月1日,国务院第61次会议通过了《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并于1997年9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广播电视工作已初步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

虽然制定了《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条例,但我国广播电视立法缺乏系统性。为了保证广播电视能够实现传播的目的,应健全法制。各省市也应结合《条例》制定符合本省市的有关条例,使广播电视走上法制化轨道。

23、栏目制片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新机制

一、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的内涵和产生的基本动因

从我国电视新闻的实际来看,栏目的制片人是电视新闻栏目化节目的负责人。制片人不仅要对完成节目负责,而且要对栏目政治影响、经济收入和支出负责;制片人是整个栏目的总策划和管理者。

动因:1从宏观上说,新闻栏目制片人制适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只有建立较灵活、完善的电视新闻管理机制,才能加快电视新闻宣传的步伐,满足受众日益需求信息的时代特征。制片人管理的实施,使人才、新闻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为电视新闻栏目发挥最佳效益找到了立足点;2从管理科学上看,栏目制片人制则是电视新闻组织结构、分级管理、统一目标和职权一致的现代管理科学的体现;3电视新闻激烈的竞争和电视新闻质量效率的要求推动栏目制片人制的实行。

二、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的的主要几种模式

(1)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栏目制片人制模式

特征:栏目设立总制片人制和子栏目制片人制。

突出表现在:

1.用人上除核心成员是台内业务骨干之外,记者编辑绝大部分向社会公开招聘;

2.经费上,采用承包制,“以栏目养栏目”。

3.制片人在人才的选用、选题的确立和经费支配中有一定的实权;

4.栏目内部竞争和约束机制较强;

5.栏目影响大、知名度高。

(2)广东电视台的“周末版”栏目制片人制模式

特征:栏目以内部承包制为主的制片人制。

主要表现在:1.用人上以台内现有人员为主,很少聘用外面的社会人员;

2.经费上一部分由台里下拨,由制片人支配,一部分从栏目广告获得;

3.制片人与工作人员实行双向选择,制片人没有解聘正式员工的权力;

4.栏目质量提高明显,但还不够稳定。

(3)上海电视台十四频道和八频道的栏目制片人制模式

特征:栏目实行频道总监负责下的栏目制片人制。

具体反映在:

1.栏目的责权管理层次清楚,效率较高;

2.用人上,制片人由总监直接聘任,栏目制片人有一定用人权,同时向社会少量招聘栏目工作人员;

3.经费来源采取全额下拨方式,实施切块承包、节约提成,栏目不必为经费操心;

4.制片人直接参与栏目中每档节目的选题审定;

5.栏目制片人制实施范围最广,制片人制已为电视台工作人员所广泛接受。(4)吉林电视台的新闻中心下的栏目制片人制模式

特征:栏目为强化同步式的一体化栏目制片人制。

主要特点有:

1.强调以新闻生产为中心,形成以新闻为中心,配套管理、经营的运行机制;

2.制片人成为新闻栏目的核心,所有栏目内的采编制作人员在制片人下共同参与制作;

3.用人上制片人自主权较小;

4.在经费来源及财务管理上,栏目从广告部手中接受栏目广告经费,而广告部只负责栏目广告的管理。

三、实施栏目制片人制的关键因素

第一,制度保证;第二,栏目制片人的能力素质

24、中国的娱乐节目如何提高自身品味?如何看待中国的限娱令? 如何提高自身品味

(1)首先,要弘扬主流价值观念,提高节目的社会效益。一档好的电视娱乐节目既要能让人释放个性,宣泄情绪,同时又要能传播主流价值观念,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否则,娱乐节目就会陷入低俗化的泥潭,一味追求感官刺激,甚至宣扬错误的价值观念,成为一种精神污染。为此,娱乐节目要娱乐有度,节目制片人在节目策划之初,就应该有一种“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运作理念,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格调高尚的娱乐节目,才可能走得更远。(2)其次,要避免一味“克隆”,积极创新思维。电视娱乐节目要发展,必须致力于实现本土化传播,让百姓大众参与其中。如果不顾中国国情和老百姓的收视心理,生搬硬套、一味“克隆”国外的做法,到头来,只会将电视娱乐节目带入死胡同。因此,加快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的本土化进程,应成为当务之急。比如,东方卫视制作的一档大型真人秀娱乐节目《中国达人秀》,其节目宗旨就是:国民的盛典,草根的狂欢,平凡人也可以成就大梦想!这档节目虽然来源于英国的《英国达人》节目创意,但节目本身则通过大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民间文化资源,使表演内容充分显示出本土色彩,从而取得了不俗的收视表现。

如何看待中国的限娱令

(1)“限娱令”的初衷是限制娱乐节目中无聊、低俗、有害的内容,目前娱乐节目太多太滥,以媚俗、无聊、搞笑等来争抢观众眼球和提高收视。从这点来说,限娱令也是一种无奈,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2)“限娱令”让观众失去观看更多娱乐节目的权利,这种单方面的做法有失妥当。“限娱令”的意义和价值应是基于满足广大观众需求和真正净化电视荧屏,应当考虑作为电视台的消费主体的观众的意见。(3)我们不排斥“限娱令”,只希望发布“限娱令”时多听听观众的声音,不要过于武断,如何促使省级卫视转型升级、提高节目质量,多出积极向上的精神作品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5、广播电视社教节目面临发展

专题化、对象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社教节目发展、成熟的必由之路。

一、电视社教节目传播内容的专题化与传播形式的多样化

在节目形式层面上的专题片化和内容的专题化。电视社教节目由于其内容本身的规定性,在节目形式上较其他节目样式而言,更适合以电视专题片的形式进行表现;专题化要求社教节目有非常明确的报道领域和选题范围。在主题、立意上相对集中统一,节目内容要专门化、专一化。从传播的过程看,专题化的社教节目因其内容的专业性,传播目的更为明确,从而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满足观众某一方面的信息需求;从观众的收视看,专题化减少了观众收视的盲目性,使观众的收视行为更加明确有序,因而更契合观众的收视心理。

二、电视社教节目传播目标的对象化

1、我国电视传播的非群体化发展趋势与电视节目的对象化

从电视传播中受传者在传播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电视传播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群体化传播阶段,非群体化传播阶段,乃至个体化、个性化的传播阶段。在群体化的传播阶段,电视节目播出的数量有限,观众选择的余地小,因而形成了传播的群体化特征,受众接收的信息基本上是由传播者决定的;在非群体化传播阶段,电视节目的数量剧增,观众的选择性越来越大,电视节目开始面向部分观众,于是受众不断被分化为越来越小的收视群,形成了电视传播的非群体化特征,受众选择性的增强使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提高;在第三阶段,即个体化、个性化传播阶段,人类社会进入新的媒体时代,电视传播将发生根本变化,即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传播,受众不仅可以在任意时间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电视节目,而且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越来越多地介入到节目制作的整个过程中,越来越成为传播行为的主导因素。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视业明显地呈现出非群体化的发展趋向。卫星广播和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使电视非群体化传播成为可能。电视传播的这种发展趋向要求电视节目不断加强节目的对象性。电视节目朝着对象化的方向发展。这在电视社教节目的领域申表现得最为明显。2.非群体化带来社教节目的对象化

实际上,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性别定位、社会定位、职业定位、家庭定位等等,相应地就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关注重点、不同的收视心理和不同的信息需求。90年代以来,当我国电视传播逐渐向非群体化阶段过渡的时候,电视受众群体的分化和细化成为现实,电视面向不同的观众群体,满足观众多样化的收视需求成为可能,这时候,讲求对象化、注重针对性的电视社教节目大量涌现出来。

篇6:物流学概论

第一章 物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第一节 物流的概念

一 国外经典的物流概念

物流理念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有关物流的概念朔源的探究从1978年物流概念传入我国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尤其自20世纪60年代后,各种物流的概念更是层出不穷。虎骨物流的发展过程和理解历史上经典的物流概念,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物流的发展规律,更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入理解物流的内涵。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从生产地点到销售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此概念是在物流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定义。

50年代中叶,日本在经济恢复中,十分重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1956年,日本生产性本部向美国派出了‘搬运专业考察团’,此举动对日本未来物流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日本于60年代正是引进了‘物流’这一概念,并将其解释为‘物的流通’,‘实物流通’的简称。日本通产省的物流调查会的定义;‘物流是制品从生产地道最终消费者的物理性转移活动。具体是由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信息等活动组成。

美国物流协会1963年对物流管理的定义为;‘物流管理是为了计划、执行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库存机制成品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而进行的两种或多种活动的集成。这些活动可能包括但不仅限于;顾客服务、需求预测、交通、库存控制、物料搬运、订货处理、零件及服务支持、工厂及仓库的选择、采购、包装、退货处理、废弃物回收、运输及仓储管理。这是从管理角度审视物流的经典。

美国物流工程是学会19947年的物流定义是;‘物流是与需求、设计、资源供给与维护有关,以支持目标、计划及运作的科学、管理、工程及技术活动的艺术。‘这是从工程视角对物流的省视。

1981年,美国空军的建议;‘物流是计划执行军队的调动与维护的科学。’奥找最全面的定义,物流与军队活动有诸方面的联系1.军队物资的设计与研发2,军事人员的运输与疏散。

进入21世纪后,由于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关于物流的人是越来越多的建立在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基础上,超越了以企业为便捷的阻值范围,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世界各国都在把国内物流的重点转向开饭时的国际物流。国内,国际物流网的建立与完善成为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国内,国际运输网络的和物流情报网络都建进一步优化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格局。

上一篇:mpacc各科复习规划下一篇:百度百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