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播电视新闻论文

2022-04-18

摘要人文情怀在当代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渗透,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主要从人情怀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缺乏人情怀的表现和渗透人文关怀的措施进行了探究。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人文情怀电视新闻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当代广播电视新闻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论文 篇1:

“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呈现出的新特点及策略探析

摘要:“互联网+”时代,在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情况之下,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迎来一个关键时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与。互联网+”的相结合,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应该好好把握。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新特点也对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未来提出相对应的新要求。本文就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现如今,首先分析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发展的新特点,然后着重探寻在“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有效策略,并给出合理化建议,以供社会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新特点;策略

在高新技术的有效推动下,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进入发展的关键期。“互联网+”对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带来很大冲击,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挑战中求发展。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广播电视新闻都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和传播广泛性,因此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应该满足新闻的要求,要在“互联网+”大背景之下,进行一些必要的改进。

一、“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发展的新特点

(一)新闻采编的平民化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在发展过程中更加趋向于平民化。因为在以往的广播电视新闻中,观众或者听众只是单方面地接受,不能进行互动。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在亲民化这一方面有待改善,而现阶段,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的信息收集,很多都是从人民群众来,到人民群众中去,因此广播电视新闻要更多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考虑。比如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用智能手机和计算机网络的人群逐渐增多,广播电视新闻的受众对象更多,人们了解新闻的途径也不断增多,所以在信息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开展也更加方便。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中,很多新闻都是来源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而新闻也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对新闻的采编过程也需要体现民情。

(二)新闻采编方式的多样化

以往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都要进行实地收集相关的素材,可是在“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的素材采编非常便利。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智能化设备已经进入日常生活当中,比如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等一系列能采编新闻素材的高科技现代设备。人们获取新闻途径增多的同时,也给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带来发展的机遇,例如人们现在所使用的微信是一个社交办公的软件,也是群众观看新闻的一个好平台,人们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实时观看新闻,还可以参加新闻话题讨论,参与相互交流,既可以充分发表一些代表个人的观点,又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新闻资讯。还有,现在年轻人比较喜欢玩的微博,也是一个大型的公众平台,微博信息传播速度比较快速,这样一来可以让新闻采编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拿到相关信息,而且微博还有“热搜”功能,就是根据微博用户的浏览次数排名,实时更新,这样的采编方式更能体现广播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而且以这样的方式参与新闻话题的讨论,也可让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相关工作人员收集到更多实用的新闻素材。

(三)新闻传播途径的新颖化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相比过去的新闻传播方式,“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途径也要比过去先进。如在过去的广播电视新闻中,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广播聆听或者电视收看,可是这些都是要提前录制好的,新闻传播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在一般情况之下不能很好体现新闻的时效性。而“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新闻传播的途径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体现在新闻的传播主要以直播的方式,如在现代科技发达的社会,人们几乎人手一台智能手机,在获取新闻的时候比较方便,而且新闻以直播的方式,一方面方便第一时间了解新闻动态,直播者可以与观众进行实时的互动,观众有问题可以在讨论区直接提问,直播者也能及时答复。另一个方面就是减轻相关新闻采编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因为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过程是很复杂的,要进行视频剪辑和字幕编辑等一系列繁琐的工作,而采用新闻直播的方式,就可以省略很多工作步骤,在提高新闻采编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减轻新闻采编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二、“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技巧以及相關策略

(一)提高新闻采编的亲民性

人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新闻是百姓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对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也是对人民生活的真实反映,因此更要对此进行高度的注意。新闻采编对象要更加趋向于广大人民群众,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应该把“一切新闻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的理念落实到位。

比如,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工作人员在对信息进行采集时,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视角出发,多收集一些关于人民生活的素材,新闻就是人民真实生活的写照,要将人民在生活中的真实样貌表现出来,也要充分展现人民群众在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而问题的提出也能反映人民的心声和需求,以寻求最优化的解决方法。在“互联网+”时代,新闻采编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也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这样才能让广播电视新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发展下来,而且会发展得更好。

(二)不断丰富新闻采编的途径

在社会不断更新换代的时候,“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信息时代让人民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家门之外所发生的事情,甚至现在的新闻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过去,人民群众获取新闻的途径主要以广播和电视的方式,现阶段,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一个家庭中都有计算机网络,加之智能手机已经是当代人们生活通信的必备品,这也为新闻采编工作提供了多种途径,也方便了新闻采编工作者收集相关材料。新闻采编途径要创新,不能依靠单一形式的采编,单一的采编方式比较容易让重要的信息遗漏,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新闻信息采编,比如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还有各大官方平台进行新闻采编,多样化的新闻采编更加吸引更多的新闻浏览者。

(三)保证新闻采编的时效性

新闻就是对现在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实时的播报,新闻讲究时效性,假如新闻事件在发生很久之后才被报道出来,那这条新闻是比较滞后的。可是过去因为受到相关设备和传播方式的限制,只能采取录播的方式。要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就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比如在这个信息传播和传输都很快速的时代,记者在外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就要通过网络第一时间发回编辑手里进一步制作,这样新闻才能在事件发生之后第一时间被人民群众所知道。

(四)精化新闻采编的后期工作

新闻的后期编辑工作也非常重要,也是吸引受众眼球的关键环节。在信息化的时代,新闻的后期编辑工作更要缜密进行,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新闻浏览量。而新闻后期的工作是复杂的,包括对收集到的视频的美化剪辑、加入文字、重要信息的提取等一系列比较繁杂的步骤。因为一个文字错误,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的事件屡见不鲜。因此新闻信息采编的后期工作一定要严谨对待,不能马虎,一定要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强大的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广播电视新闻在网络技术发达的现在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因此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非常重要,它也是社会各层人士关注的焦点问题。而“互联网+”时代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术仍然有待提高。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改革要从发展趋向、传播途径、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以及新闻采编的后期处理着手。

作者: 朱树英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论文 篇2: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要强化人文情怀

摘 要 人文情怀在当代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渗透,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主要从人情怀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缺乏人情怀的表现和渗透人文关怀的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人文情怀

电视新闻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媒体需要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家园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帮助。在笔者看来,人文精神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工作中的渗透,是对提升新闻报道品位,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1 人文情怀的基本概述

1.1 人文关怀的概念

人文关怀主要指的是一种尊重人的自身价值,尊重人们的思想态度和精神生活的一种精神观念。它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所涌现的人文主义精神观的表现形式。在我国社会领域,人文主义观念是个体自由意志的保障。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保障也是人文关怀的一种表现形式[1]。我国社会所倡导的人本思想就是我国最基本的一种人文关怀形式。

1.2 广播电视新闻领域中的人文情怀

广播电视新闻领域中的人文情怀,主要指的是媒体从业人员从新闻媒体的角度入手,来看待人本思想的工作态度。从新闻报道内容来看,对百姓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追求等问题的关注,是新闻媒体对人文情怀进行渗透的一种表现。这样,在新闻报道中,人要在报道中居于一种主体性的地位。

在对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进行报导的过程中,媒体从业人员也需要对新闻报道的人文情怀进行渗透。对于新闻媒体而言,精神关怀和报道关怀是新闻媒体彰显人文情怀的主要方式,在对民众的人格尊严进行有效维护的基础上,对百姓的生存状态进行关注,可以让人文情怀在新闻报道中得到有效

渗透[2]。

1.3 人文情怀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从人文情怀在新闻报道中所发挥出来的作用来看,它是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的一种表现,可以让新闻报道更符合受众群体的心理。对人文情怀的展示,也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有效方式。在新闻记者把对人的关注置于中心地位以后,新闻报道会更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因而人文情怀也可以让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在对人文情怀进行充分发挥以后,新闻媒体可以对疏导社会矛盾的社会责任进行充分发挥。从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来看,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和尖锐化已经成为了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大众传媒的自身作用的发挥,已经成为了疏导社会矛盾的一种方式。基于人文情怀的新闻价值体系的构建,可以通过对受众的信息需求进行充分满足的基础上,對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展示。

2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缺乏人文情怀的表现

2.1 对困难群体缺乏关怀

从我国当代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工作的现状来看,对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的保护意识缺乏关注的问题,往往会让新闻媒体在工作中表现出忽视上述两大群体的自身感受的问题。因而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也需要通过对弱势群体彰显人文关怀的方式,对新闻报道的人文情怀进行强化。

2.2 过于无情化的批评现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生新闻开始受到的新闻媒体的关注。舆论监督权利是新闻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大重要权力,在这一权利的行使过程中,新闻需要在遵循善意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呼吁和提醒的方式来行使这一权利[3]。

2.3 新闻内容侵犯隐私

对公民个人隐私权的侵犯问题是当代媒体报道中的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在新闻的实际报道过程中,新闻记者往往会对当时人的感情问题和个人生理问题等诸多个人方面的因素进行披露,这种毫无保留的信息报导方式往往会给当事人的家庭和日常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对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过程中,新闻记者可以通过对有关单位进行报道的方式,让群众对这一事件的处理结果进行公示。一些新闻媒体为了对当事人的隐私进行维护,在新闻报道中让当事人处在一个刻意构建起来的阴暗场景中接受采访。但是一些媒体在未对受害者面部进行马赛克处理的情况下就对新闻进行了报道的做法,会让缺乏人文关怀色彩的报导反而对受害者造成了二次伤害[4]。

2.4 新闻报道的冷漠化

职业道德是新闻从业人员所要遵循的一大底线。但是在广播电视媒体内部和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关系逐渐激烈的情况下,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为了对新闻的猎奇性进行强化,也表现出了忽视自身职业道德的问题。在对一些涉及事件冲突场景进行报导的过程中,在新闻现场当事双方处于情绪失控的状况下,记者要在第一时间与当地派出所取得联系,并通过让警方及时介入的方式,帮助当事双方化解矛盾,而不应采用一种冷漠的态度进行报导。

3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渗透人文关怀的措施

3.1 充分维护新闻媒体采访对象的自身尊严

对他人尊严的维护,是让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进行强化的一种有效措施。在新闻采访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媒体人员需要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对新闻当事人所面对的状况进行了解。在新闻报道涉及到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以后,新闻媒体需要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报导。在对人的价值尊严和内心的真实感受进行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引导人们对社会和个人进行正确对待,可以有效拉近新闻媒体与社会大众之间的距离。对新闻报道的人文情怀的强化,也会让新闻报道对当事人的影响进行有效降低。

3.2 媒体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

为了让人文关怀在广播电视新闻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得到充分展示,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也需要而对自身的人文素质进行有效提升。对自身的新闻道德的优化,是对新闻报道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进行强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对此,媒体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进行保证。除此以外,作为精神产品的一大创造者,新闻工作人员还需要向新闻受众提供积极向上的文化观念。在新闻语言的措辞方面,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也需要对被报道者和广大受众群体的情感与感受进行充分尊重。

3.3 对新闻客观性的偏差认识进行纠正

客观性是我国广播电视新闻的一大主要特性。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为了对新闻的客观性特征进行强化,往往对新闻领域的情感表达有所忽视,很多媒体记者在新闻报导的编写过程中都会产生这样的认识:“情感因素在新闻领域的渗透与新闻自身的客观性之间存在着矛盾。”在笔者看来,在新闻报道中对自身情感进行刻意压制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做法。情感是新闻内容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新闻报道中掺杂一些自身情感并不会对新闻的客观性造成影响。对此,新闻记者需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自身的情感进行含蓄性的展示,以便让新闻报导的人文关怀特征得到强化,为了让广播电视新闻报道更好地对人文关怀进行展示,新闻媒体在对一些显而易见的新闻实施进行报道的基础上,也需要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正面剖析[5]。

3.4 依托平民化的语言和人性化的报道视角,彰显人文关怀

对于新闻编辑人员而言,平民化的语言和人性化的报导视角是新闻报道工作中所要遵循的两大重要原则。在新闻题材的选择过程中,新闻媒体要遵循贴近群众生活的特点,也就是说,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要深入群众生活、深入企业基层范圍,对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进行关注,在新闻镜头的拍摄和剪辑的过程中,媒体从业人员也需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入手,将人文关怀作为自身的职业道德,进而在新闻工作实践领域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4 结论

人文情怀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渗透,是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文情怀的渗透,要求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要从人民群众的视角入手对新闻事件进行观察分析,在对个人的隐私权进行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对新闻的报导尺度进行充分把握。只有对人文关怀进行有效的彰显,才能让新闻媒体在吸引受众群体关注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报道收视率。

参考文献

[1]褚蔓.论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新闻世界,2013(10):142-143.

[2]李侬.试析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5):137.

[3]刘明.人文关怀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渗透研究[J].新闻传播,2014(5):197.

[4]余红玉.浅谈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以武汉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全报道》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4,8(16):65-66.

[5]李玫.人文情怀: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新突破——以厦门电视台、广州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为例[J].今传媒,2011,19(6):91-92.

作者:徐洋 王子默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论文 篇3: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编辑工作的多样性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提出了挑战。以此为背景,广播电视媒体应做出改变,实现广播电视编辑工作的多样性。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编辑;多样性

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其对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产生了较大冲击。基于此,广播电视应当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正确认识,结合先进的新媒体技术,逐步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与技术,以求提高竞争力。同时,还应当完善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工作,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积极同当代人们的审美观念相结合,进而开展新闻节目的创新,提升人们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度。相关人员在制作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应当多加运用先进的媒体技术,尽可能地丰富新闻信息内容,将文字、音频等内容衔接得更为流畅,借以在保证真实性的新闻信息的前提下,增强信息的可观赏性,促使观众收获良好的观感与听感。

二、全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多样化面临的诸多挑战

(一)多媒体的融合不利于电视新闻编辑工作

各类信息传播媒介,即报纸、电视等平台在传统媒体时代,各自所服务的对象以及涉及的范围各有不同,彼此之间的界限十分清晰且发展互不干扰。但是,在全媒体时代之下,改变了信息传播媒介之间的关系,各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呈现出了融合的趋势。考虑到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设备的功能越来越齐全,以此有利于新闻信息的高效传播,人们在获取新闻信息时,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而拓宽了信息的来源渠道,改变了以往人民只得依赖广播电视才能知悉新闻消息的途径,以此减少了受众群,对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二)新闻节目缺乏鲜明的特色

新媒体凭借其独具一格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人民的喜爱,并以全媒体时代为背景,不断创新,致力于打造出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凭借对新闻信息的高效传播和角度新奇的新闻点评,促使自身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相对比之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受制于环境的影响,难以同时代的发展需求相适应,无法创新自身的节目风格,不利于新闻节目的长远发展,对此,亟需发挥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特}生予以改善。

(三)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主导地位不保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致使网络媒体得到了飞速发展,一些诸如微信、微博等类的信息传播平台也在不断涌现,此举便于人民参与新闻信息的制作与传播。在上述平台中,人们可以及时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还可以就某一事件进行点评。这样一来,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的新闻参与度,使得新闻信息编辑的相关工作不再只是专业工作者才能胜任,从某种层面而言,削弱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话语权,动摇了广播电视新闻播报的主导地位,进一步阻碍了新闻编辑工作的发展。基于此点,务必要提高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性,以期吸引受众群体的关注。

三、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方法

(一)使用个性化的新闻编辑方法

新闻编辑工作者应当考虑到新闻节目同其他节目的差异性,使用多元化的编辑方法,在确保群众可以及时获取各类新闻信息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节目的受关注度,进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推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以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新闻信息。

(二)丰富节目的策划形式

对于推动新闻编辑多样化而言,丰富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形式也是一种方式。借助加大节目的创新力度的方法,可以不断提高新闻节目的吸引力,进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与公众的积极参与度。公众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参与到节目中来,此举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转变以往的新闻播报模式,通过与观众在播报的过程中进行互动,得以使观众对接收到的新闻信息可以记忆得更为深刻,以此在考虑到观众感受的前提下,开展多样化的新闻编辑工作。

(三)增强消息类新闻编辑的多样性

通常情况下,广播电视新闻播报中的大部分都是消息类新闻信息的播报,并且这类新闻自身具有较强的政治严肃性,主要是针对一些重要的事件进行新闻报道。因此,在播报该类新闻时,要始终强调信息本身的精准性、真实性以及客观性。同时,在编辑此类新闻信息的过程中,为了显示出新闻编辑的多样化特征,新闻工作者应当在保證新闻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多种编辑方式,借以使新闻播报变得更加生动化、具体化,不断赋予新闻新的内涵,继而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和显现出新闻播报的核心价值。

(作者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事业部)

作者: 陈邦华

上一篇:反授权的数字电视论文下一篇:技术应用数字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