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传统节日

2024-05-24

民间的传统节日(共9篇)

篇1:民间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七夕的民间习俗

传统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在今天的浙江各地,七夕节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节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

一般是在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浪漫又有趣。

七夕节的别称

“乞巧节”或“女儿节”,还有现在的情人节。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七夕情人节的意义

七夕节由来发展至今,已然成为歌颂爱情、表达心意的节日了。在这一天,恋人们从平淡相处的生活中抽离出来,纷纷向着心上人展现自己深沉的爱意。我最感动而难忘的七夕记忆是,当他举着实名定制的乐维斯戒指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我的时候,分明感受到那种“以我之名,冠你指间;一生相伴,一世相随”的承诺与深意。

我想七夕节由来的意义,对于每一个相爱的人们而言,莫过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信念了吧。

篇2:民间的传统节日

祭祖敬神

腊八节是农历十二月八日,腊八节在古代属于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而且除了祭祖敬神外,腊月初八被佛家奉为佛成道日,因此寺院都要举行纪念法会,并以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红枣、香菇、莲子等8种食物合煮粥供佛,并邀请周围山民共进圣餐,并施舍给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对佛祖的敬奉。

喝腊八粥

在古时候,每逢阴历十二月初八,中国间就流传着喝“腊八粥”,或者吃“腊八饭”的风俗。古文记载,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泡制腊八蒜

北京、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在这天泡制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旧时商号在腊八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账目盘点出来,算清楚这一年的收支盈亏。债主还会在腊八这天提醒欠钱人家准备还钱。腊月里人们讲究忌讳,所以就用与“算”字同音的“蒜”,来代替算账的“算”。也因此,腊八蒜虽然好吃,市面上却没有卖的。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并且也给自家算算账,看看这一年的开支,有多少积余,盘算该花多少钱置办年货等。

腊八节的别名是什么

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腊八节吉祥的祝福

寒冬腊月迎腊八,喜气洋洋过春节。腊八节到了,春节也即将来临,希望我的短信能给你带去一丝丝的祝福,祝你:身体健康,双节愉快,一生平安。

天寒地冻身体冷,腊八热粥送上手。吉祥如意放里头,万事顺利无忧愁。平安健康碗里有,身体健康病溜走。快乐幸福不可丢,夫妻恩爱到白头。祝腊八节快乐无忧!

腊八腊八要发发,事业爱情遍开花。腊八腊八要美美,家美人美生活美。腊八腊八要喝粥,兄弟今天不送粥,只送美满富有到永久。腊八节快乐!

民俗民风腊八节,文化传承最热烈。各种杂粮一锅熬,撒上一把辣椒叶。红汁辣粥暖身体,全身冒汗寒气离。不惧严寒傲风雪,浑身是劲无病疾。愿腊八节吉祥!

篇3:民间的传统节日

安徽传统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一个分支, 既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 又具有安徽传统文化的个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 深深的打上了安徽地域浓厚色彩的烙印。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的嬗变并从四个角度阐述了传统民间艺术的再现。

一、传统民间艺术的起源

第一, 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安徽的历史文化发源较早, 所以当时人们对自然、科技知识的认识层面还比较低, 因此人类对于大自然有一种敬畏感, 但是祖先们将自然界中人类不能解释得现象归结于神灵等。

第二, 起源于安徽的民俗习惯。一方面安徽地区的民俗文化为民间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形式, 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 民间艺术的不断发展, 丰富了人们的地域文化内容。

第三, 起源于各种各样的喜庆色彩节日。在喜庆节日里, 地区间流露着一种祥和、幸福的氛围, 人们为了庆祝喜庆节日, 会选择一些形式进行庆祝, 营造或增添幸福、祥和的气氛, 长此以往, 传统民间艺术逐渐形成和发展。

第四, 起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才能。民间艺术反映了基层人民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 也能够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水平。第五, 起源于人们的发明与创造。安徽地区的人民经过长时间的发明和创造, 促进了许多新事物的新生, 从而推动了民间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除了以上这些原因之外, 还有许多原因, 虽然不是固定的因素,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有安徽地域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二、传统民间艺术的民间嬗变

安徽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和历史, 所以民间艺术在安徽的起源和发展较早, 随着时间的演变, 民间艺术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和壮大, 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首先, 萌芽阶段。早在原始社会时期, 安徽的传统民间艺术就已经有了萌芽, 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 技术与社会的发展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 安徽传统民间艺术代代相传, 生生不息, 形成了有安徽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

其次, 发展阶段。从秦朝起始, 直到唐代结束, 这段时期安徽传统民间艺术有了较好的发展, 在唐代时期, 民间艺术的发展一度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

再次, 兴盛阶段。在北宋时期, 出现了利于商品交换的纸币, 从而促进了商业发展的繁荣, 而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达到兴盛阶段, 许多安徽地区的人们, 为谋生计会发挥自身的才能和技能, 制作工艺品等,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和民间艺术的发展。

最后, 压力时期。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无数次的融合与发展, 传承至今, 面临过巨大的考验和挑战。需要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合, 以促使传统文化能够迅速提升, 以新的精神面貌面临现阶段的挑战。

三、传统民间艺术的艺术再现

传统民间艺术经过不同时期的考验和挑战, 以顽强的生命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其艺术的再现具有四点特征。

首先, 具有历史传统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发展至今, 虽然融入了一些现代色彩, 但是仍然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其次, 具有生活娱乐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主要来源于生活实际, 因此, 民间艺术更彰显生活的特色。此外, 民间艺术的创作体现出创作艺人的情感。再次, 具有多样性。安徽地区的各地各县的多种多样艺术门类都不断融合, 使安徽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多样化。最后, 具有独特性。随着安徽地区传统民间艺术的不断发展, 徽式特征更加凸显。

结论:

随着传统艺术的不断交流和融合, 形成了有地域特色的安徽传统民间艺术, 在其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萌芽和发展时期, 也经历了成熟和压力的时期, 在这一过程中, 传统民间艺术并没有消退于历史舞台, 而是以其特有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摘要:我国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艺术的大繁荣, 离不开全国各地区文化的共同发展。安徽传统民间艺术是一种具有系统性、地方性的艺术文化,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生生不息,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主要论述了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的起源、民间艺术的嬗变以及民间艺术的再现。

关键词:传统民间艺术,民间嬗变,艺术再现

参考文献

[1]徐华颖.传统民间艺术的现代关怀——民间艺术保护过程中的一点思考[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08, 8 (31) :30-31.

[2]林爱芳.论林风眠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J].嘉应学院学报, 2006, 8 (28) :145-146.

篇4:民间的传统节日

那么如何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开展原色民间体育游戏的优势呢?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在生态理念下借助传统节日开展原色民间游戏的实践

(一)挖掘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有效资源。

挖掘和开发蕴藏在我们民间的、适合于幼儿开展的民间游戏,不仅是继承和发扬我们民间文化遗产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丰富幼儿各项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譬如元宵节的踩高跷,舞狮子,耍龙灯,端午节的赛龙舟这些传统节日里的风俗习惯都是原色民间体育游戏的有效资源,在幼儿园可以借助传统节日的锲机搜集、设计、创编、突出幼儿的主体性,紧扣年龄特点,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幼儿园与传统节日相结合,使其发挥其独特的魅力,使孩子们在原色民间体育游戏中,得以锻炼。

(二)开展原色民间体育游戏的指导途径

1、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丰富幼儿对原色民间游戏的认识。

原色民间体育游戏怎样才能被如今的儿童广泛接受,如何借助传统节日将幼儿对其的认识加以丰富呢?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我们通常会创设一定的环境来影响孩子们,使其对传统节日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比如元宵佳节,我们会布置很多的灯笼在活动室里,然后会布置主题墙墙饰,上面张贴有关舞龙舞狮、踩高翘的图片,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到元宵佳节的民风民俗,并且会邀请来优胜村委的老年舞龙队来园表演,让孩子们欣赏,对元宵佳节有了更深的体会。又如在端午节,我们会播放划龙舟的表演给孩子们欣赏,让孩子们了解到民俗活动里的一些竞技表演,不是仅仅决出一个胜负,更多的是为了交流。

2、传统节日与原色民间游戏相结合,形成具有园所特色的文化氛围。

传统节日与原色民间游戏相结合,我们创编适合孩子的体育游戏,具体尝试如下:

尝试1:龙是炎黄子孙的象征,是中国人心中神圣的形象,《舞龙灯》也是元宵佳节流传下来的众人皆知,又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活动。老师在创编时,关注实际,在舞龙灯时用到了大鼓、大钹、金钹等打击乐器,这些乐器音量宏大,色彩丰富,气氛热烈,浑厚有力,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孩子舞龙灯的兴趣,使舞龙更加生动形象,场面更加热闹。孩子的情绪尤其高涨。教师在材料的选取上,利用了废旧物———平时孩子吃的饼干箱制作成了龙头、龙身和龙尾,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两人一组的配合,增加了舞龙的难度。活动过程中由易到难的设计,先是由两人合作舞一段龙身,再由四人舞龙头、龙尾,最后尝试多人根据龙珠的走向进行跑龙、盘龙,孩子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舞龙灯的玩法。教师适宜的支持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在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到了舞龙的意义,体验到了舞龙灯的乐趣,增强了团结协作的意识。

尝试2:赛龙舟是端午节里典型的一个风俗习惯,我们将此活动进行了改编,将赛龙舟从河面上迁移到了幼儿园里,我们尝试将几个滑板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艘长长的“龙舟”,五名孩子跪坐在“龙舟”上,每个孩子手持一把浆,凭借孩子们齐心协力的努力,“龙舟”慢慢地驶向目的地,当孩子们学会划“龙舟”后,将孩子们分成若干组,大伙就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赛龙舟比赛,在游戏中培养了幼儿互相合作的良好品质,有利于合作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

尝试3:中秋节的风俗习惯,除了吃月饼、赏月的习惯外,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跳月等特殊风俗。其中有些风俗只要稍作改动,就可以为孩子们所用,如跳月这一风俗,我们便尝试将这一跳月风俗与跳竹竿融为一体,形成了原色民间游戏“跳竹竿式的跳月”,在进行这一游戏前,孩子们对跳月这一风俗先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学会了唱《撒尼娃娃跳月来》———“月亮爬上东山来岩,撒尼娃娃跳月来,跳月来,手拉手呀,肩并肩,舞步跳得多欢快,多欢快,月亮姐姐开口笑,开口笑,赛洛赛洛赛洛尼,赛洛赛洛赛。”这首歌是编者根据《阿细跳月》的音乐特色改编,使音乐更具童趣。

二、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原色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幼儿期是幼儿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弱。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原色民间体育游戏,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融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气质和文化素养,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活动之一。它伴随着孩子们童年快乐的时光,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民间游戏种类非常丰富,走、跑、跳、钻、平衡等技能在游戏中能很好的发展,而且民间体育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游戏,每个幼儿都愉悦地投入游戏之中,使幼儿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例如:大班的《舞狮》中,幼儿根据鼓点作出相应的蹲起、慢跑、快跑等动作。这不仅训练了幼儿的反应能力,而且锻炼了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由于原色民间游戏中需要伙伴之间的相互合作,因此孩子们在相互联系和交往中经常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的同时,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增强了。

自开展了原色民间体育游戏,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原色民间体育游戏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它既是增强孩子体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又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更是培养孩子良好意志品质的摇篮。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它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我们要充分的整理和利用原色民间体育游戏,巧妙地将传统节日的元素融入原色民间体育游戏中,让它们今后像璞玉般散发出奇异的光彩。

篇5:民间传统的故事初中

黄帝是少典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字叫轩辕。据说他一生下来就有非同一般的表现:七十天时会说话,几岁大的时候就懂得了许多道理。成人后,更加朴实敦厚、机敏神灵,且知识渊博、明辨是非。

黄帝的部落最早分布在我国西北的姬水附近,后来迁到河北涿鹿,开始发展畜牧业和农业,并且定居下来。和黄帝同时期的另一个重要部落的首领是炎帝,他和他的部落最早居住在我国西北的姜水附近。据说炎帝和黄帝还是近亲,只是黄帝的部落正在兴起,炎帝的部落却渐渐衰落。

这个时期,还有一个重要的部落,就是九黎族。他们的首领叫蚩尤,带领部落生活在今天的河北、山东、河南交界的地方。传说蚩尤十分强悍,黑脸、红须、碧眼,力大无比,性情残暴,经常带领他的八十一个兄弟攻打弱小的部落。

他的八十一个兄弟被传得更神,个个具有猛兽的身体,长着铜头铁额,吃的全是沙石。他们随着蚩尤一起向黄河一带扩张,没有哪一个部落能够战胜他们。

蚩尤侵入了炎帝的地方,炎帝奋起反抗,但不是蚩尤的对手,被蚩尤打得节节败退。

黄帝分析形势,认为蚩尤战胜炎帝之后,一定会和自己开战。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于是,他先在涿鹿的郊野与炎帝开战,迫使炎帝归顺自己,与自己的部落合二为一,渐渐融合成华夏族。这就是“炎黄子孙”说法的由来。

两股合力一形成,黄帝就和蚩尤在涿鹿广阔的原野摆开了战场。黄帝希望蚩尤向自己投降,可蚩尤哪里肯听,他一声号令,向黄帝的人马展开了攻击。

据说黄帝平时驯养了熊、罴、貔、貅、、虎等六种野兽,打仗的时候就把它们放出来。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可遇到训练有素的黄帝的军队,便不是对手了。

很快,蚩尤败下阵来。

蚩尤见势不妙,慌忙带上残兵败将,落荒而逃。黄帝一见,哪里肯轻易放过,带着人马便追。追杀中,忽然天昏地暗,黑雾迷漫,沙飞石走,风雨雷电,致使黄帝的队伍无法继续前进。原来,蚩尤请出了“风伯雨师”前来助阵。

黄帝哪肯示弱,请来天女帮助,驱散了风雨,刹那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黄帝的军队在指南车的引导下,很快就追上了蚩尤,终于把他给杀死了。

从此,黄帝统一了中原。

中原统一之后,黄帝并未就此停手,他继续扩大自己的版图。向东,他抵达了海滨,登上了有名的泰山;向西,他到达了今天甘肃省境内的崆峒山;向南,他到达了长江边,登上了湘山;向北,他踏进了北方少数民族聚居之地。

他还在位于今天河北省涿鹿县境内的釜山接受了各部落首领的朝拜,从此成为华夏大地上的一位。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有许多发明创造,如造车、造船、制作五色衣裳等等。虽然不一定都是黄帝一个人发明的,但后人也乐于把这一切归功于他。

黄帝居住在一座名叫“轩辕小丘”的小山旁,娶了嫘祖为妻。据传嫘祖亲自参加劳动,并教妇女们养蚕、缫丝、织帛。

黄帝还有一个史官名叫仓颉,据说文字就是他创造的。

黄帝共有十五个儿子,他和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叫青陽和昌意,他们的后代都分别掌控过整个华夏大地。

篇6:冬至的民间传统习俗

早在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记载,说民间要向玄冥和祖祢供荐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记载,至宋代多起来。《东京梦华录》讲京师最重冬至节,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武林旧事》说以馄饨享先。明清时代冬至祭祖盛行。嘉靖《江阴县志》记载:“节朝悬祖考遗像于中堂,设拜奠,其仪并依元旦。”在宗族制度兴盛的南方地区,祭祖往往在祠堂进行,嘉靖江西《南康县志》:“冬至祀先于祠,醮墓如清明。”福建省流行冬至祭祀始祖的风俗,如万历《建阳县志》说:“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礼。”福建祀祖用专门制作的粉米圆子。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于家,祭于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样,在家庙祭祀祖先。

2: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中国民间将冬至叫做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开始,每9天分为一个“九”,共分9个“九”,数到81天时便“九尽桃花开”。

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经已到来。

3:吃饺子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过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在冬至这一天中国南北方会有不同的习俗,北方大部分地区会吃饺子、南方会吃汤圆,还有谚语:冬至到,吃水饺,以及关于该节气的诗词和影视作品。

4:吃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另有一种说法: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馄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馄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

5:喝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伏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6:吃汤圆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还有一种解释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7:吃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赤豆和糯米为1:2.5的比例,将赤小豆放入沸水锅内(赤小豆与水的比约为1:5)。煮至八成熟时捞出。另将糯米淘净后,用煮过赤小豆的汤浸泡一夜。次日把糯米和赤小豆搅拌均匀后,上笼屉蒸大约40分钟,即可食用。

老一辈的长沙人都知道,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糯米饭。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

若是能用上黑糯米,那就更好了,黑糯米有助于产妇滋补产后造成的身体虚弱,有利于增加乳汁,哺乳婴儿。这道食谱糯米喷香,腊肉油而不腻,赤豆和花生都焖入味了,特别好吃。若是想吃得更为健康,可减少腊肉的比例,增加多一点豆类杂粮亦可。

8:冬酿酒

冬酿酒原来叫冬阳酒,因为冬至过后阳气上升而得名,农历认为,冬至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因为这一天过后,阳气上升,万物开始慢慢复苏。一直到近年,商家从《吴歙》“冬酿名高十月白,请看柴帚挂当檐。一时佐酒论风味,不爱团脐只爱尖”发掘出“冬酿”两字,才称之为冬酿酒。

9:冬至做节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10:冬至赠鞋

冬至节,民间习惯赠鞋,其源甚古主要体现在孩童身上,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过去主要是手工刺绣。送给男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绣的也是猛兽。送给女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凤形,鞋上刺绣多为花鸟。现在则多数是从市场购买,形式紧跟着时代的潮流。每逢节日,大人们总喜欢抱着小孩串门子,夸耀舅姑赠送的鞋帽。

<<<返回目录

冬至吃汤圆的由来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

<<<返回目录

冬至祭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冬至祭祖,这是一个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

冬至又名“冬节”、“至节”、“长日”或“长至节”,冬至这个节日缘于上古的“腊祭”,究其实是缘于古人的原始信仰。猜测古人因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于是就把它们归于上天神灵的操控,认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星斗河汉、日蚀月亏、大旱洪荒、海啸地震等自然现象,全都是上天神灵所为。因此,古人特别重视以祭祀活动来娱神祭天,祈求上苍与神灵的保佑。从宗教的角度看,冬至祭祀其实就是古人娱神祭天的一个盛大的宗教节日。

<<<返回目录

冬至祭祖是哪里的风俗

浙江绍兴的人们在冬至时为祖先做出了牺牲。那些拥有祖堂和庙宇的人必须聚集部落,在祖堂中朝拜他们的祖先,这被称为“冬至”。合肥,巢湖,安徽等地在冬至前后都有“做冬至”的传统。

在浙江绍兴和新昌等县,冬至时拜访了大多数祖先的坟墓,为坟墓添加泥土,除草和地基修复,以在这一天破土动工。否则,可能无法预测。内蒙古也称冬至为“鬼节”,并在坟墓中载有香纸。在江西,长宁,湖南等地,他们冬至时也去坟墓,仪式与清明相同。在山东临沂,人们认为冬至是给死者穿冷衣服并加固房屋的日子。每个家庭都剪纸衣服,在坟墓前焚烧它们,增加土壤来种植坟墓。

在广东沿海地区,例如饶平海山地区,当地渔民必须在清朝捕鱼前赶紧拜祖先,这意味着要神灵和祖先保护渔民安全出海。在广东惠安,除了在冬至时拜祖先外,还有一些与清明节类似的习俗。

篇7:有关节日的谚语民间谚语

2、交春落雨到清明,清明落雨无日晴。

3、清明节降水较前有增加,一般年份仍干旱。

4、清明晴鱼上高坪,清明雨鱼埤下死。

5、棉花播下锄梦花,提温保墒效果显。

6、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

7、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8、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9、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10、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11、家鼠田鼠一齐灭,保苗保粮疾病减。

12、有的年份连阴雨,寒潮侵袭倒春寒。

13、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14、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15、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16、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17、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18、三月清明不用忙,二月清明早下秧。

19、看天看地把种下,掌握有急又有缓。

20、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21、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22、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23、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24、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25、涝洼地里种高粱,不怕后期遭水淹。

26、牲畜配种抓火候,畜禽防疫要普遍。

27、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28、春雷日日阴,半晴半雨到清明。

29、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篇8: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

奥运会不光是经济上的影响, 其对本国的教育, 尤其是体育方面的教育影响更大。

2008年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必将带动全民体育运动的开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体育运动项目丰富多彩, 既有娱乐性, 又有较强的竞技性。发展民族体育, 增强民族体质, 加强民族团结, 振奋民族精神,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民族传统体育既是学校体育课程开发和利用的重要资源, 同时,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开发又将对振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文化的珍贵资源, 但其流传的局限性制约了它的发展, 为此, 国家大力提倡将其引入到学校体育中, 给予它滋生、发展的土壤和空间。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具有民族特色,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要有助于形成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程的学习内容紧密相连。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或经过改造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 这类体育课程的内容可以把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一种形式直观表达出来, 使得古老的民族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此外, 这类课程内容还有助于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历史悠久, 内容丰富, 这是未来体育与健康课程将着力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经过千百年来的流传, 各有各的特色, 它们都具有良好的健身价值, 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活力源泉。

抖空竹和摔跤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是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 它通过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来增强体质, 培养意志, 一直受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在体育教学中, 如何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下, 把抖空竹和摔跤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部分, 恰当地在体育教学中安排抖空竹和摔跤项目, 笔者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抖空竹、摔跤教学的特点, 对在抖空竹、摔跤体育教学中谈些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保持寓教于乐的原则。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在练习中体会快乐, 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抖空竹运动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大家庭中的一块亮丽的瑰宝, 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项集趣味性、游戏性、健康性于一体的民间体育项目。我校将抖空竹这一民间体育项目引入体育课堂, 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尤其是女生的喜爱。摔跤运动也是我国具有民族民间特点的一项流传广泛的体育项目, 基于我校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男生比例大的特点, 将摔跤运动引入体育课堂, 自此, 课余时间我校男生常常集在一起练习摔跤, 女生集在一起练习抖空竹, 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又使学生强身健体。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可以自由选择教学模式, 课题教学中学生互动, 师生互动, 教学相长。使学生在练习中既锻炼了身体, 又弘扬了民族体育精神,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民族的灵魂, 教育在培养民族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基础教育中体育教学, 内容十分丰富, 不仅能改善学生的体质, 更能磨炼他们的意志。人的创造力除了智力以外, 还有许多别的构成成分, 如丰富的想象力, 广泛的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等, 体育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品质的培养发挥着直接的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多种多样, 既富有趣味性又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单就抖空竹来说, 无论个人技术还是多人组合, 学生都可以根据空竹的传统组合, 举一反三, 创编简单的组合和花样。如:在进行“钢丝跳”这个动作的教学时, 学生根据“钢丝跳”这个动作加大了跳的高度的尝试练习, 做出了高抛这个动作。并且还利用这个动作结合我们学过的跳绳动作做出了好几个高抛跳绳动作, 由此可见, 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新舞台, 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在丰富了学生课余活动的同时还加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还拿抖空竹来说, 由于不受场地的限制, 孩子们不论是在学校、公园、院子随处可以拿出来玩一玩, 练一练, 课下几个同学凑在一起, 大家比一比, 赛一赛。“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为了在同伴中一显身手, 技压群伴, 课余时间很多同学苦下工夫练习动作, 还花费心思去揣摩创编组合动作, 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拉近了伙伴之间的友谊, 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起他们的比、学、赶、超的精神。由于抖空竹不受年龄大小的限制, 寒暑假许多家长也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练习、一起玩耍, 改变了以往家长式的教育模式, 拉近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我国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有很多内容,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我们不能完全照搬所有的内容, 要选择既适合学生年龄特点, 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又符合本地本校特点的项目。

总之, 在体育教学的舞台上, 我们要充分开发利用体育资源, 让我们的体育教学充满青春、充满活力。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要有助于形成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紧密相连, 让我们的体育教学充满青春、充满活力。

关键词: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学校体育

参考文献

[1]于立照.民族民间传统体育[J].河北广播电视报, 2007 (4) :22.

篇9:民主的传统在民间

很多人认识孟宪实,是从他上《百家讲坛》讲唐史开始的。《百家讲坛》如同一座学术明星梦工厂,一批学者像易中天、于丹、刘心武、阎崇年、王立群等人都通过《百家讲坛》迅速打响了自己的知名度,成为炙手可热的“学术明星”。

上《百家讲坛》讲唐朝那些事儿

谈到上《百家讲坛》,孟宪实说纯属偶然。2006年6月份,孟宪实的夫人在家中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工作人员,想请孟宪实老师去《百家讲坛》讲唐史。对于不熟悉机构的邀请,孟宪实一般是拒绝的,夫人直接推掉了。等夫人告知,孟宪实却说:“《百家讲坛》平台不错,可以试一试啊。”

过段时间,《百家讲坛》的工作人员来人民大学,在他为学生授课的时候拍了几张照片回去。“我估计他们是要先了解一些我的台风什么的。”孟宪实说。之后,他算是走上了《百家讲坛》,先讲长孙皇后,后讲唐太宗。

跟易中天和于丹等人追求语感上“汪洋恣肆”不同,孟宪实走的是沉稳的学术路线。换言之,这位曾被网友戏称为“肥版裴勇俊”的唐史学者,并没有易中天、于丹那样“油”,举手投足中带有几分羞怯。

讲到唐高宗的时候,有粉丝反映,孟的风格已经悄悄地有所转变,相对于前期平稳流畅的表述,孟宪实的表达逐渐变得口语化,也增加了幽默感。但他仍然没有走到易中天那么“远”,像“诺,就相当于是现在的OK”这样的句子,他还是不说。“作为我个人来讲,我是想通过对历史的讲述,让大家获得历史学的启发。不一定非得一本正经,但必须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分析,让人获益。”

孟宪实对唐史的解读,既尊重历史的真实,又在此基础上有不一样的阐发,可谓别开生面。历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杀害兄弟,逼父亲退位,但他又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对此,孟宪实也有他的见解:“当然,从道德评判上这有些残酷。我们评价一个人不是看他没干什么,而是看他干了什么。谁都想控制权力,但看他最后用权力干了什么。像李世民,他就把权力用得非常理性,非常和平。”“李世民从谏如流,而且很谦虚,比如他对魏征说,我就是一块璞玉,你就是雕琢玉的人;我就是矿石,你就是采矿的人,把我开采出来,我才有今天。这很难得。” 孟宪实在唐史研究中浸淫多年,对于史实的敏感度自然胜过普通人。他擅长在人们熟知的历史说法中找出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如果唐高宗真的软弱,他怎么敢去勾搭他父亲的女人?他怎么能够力排众议、废王立武?

在这些精彩解读的背后,是他多年的史学功底。而他扎实的学术根基是从南开大学开始打下来的。

在历史研究中思考现实问题

1979年,孟宪实作为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进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学习,自言“赶上了一个思考的时代”。

当时的人们正对“文革”进行深刻的反思,对中国向何处去有深广而持久的探讨和思虑。南开大学有一个很好的学风,主张做学问要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学历史不是沉浸在故纸堆里,而是用来解释现实,理解现实。孟宪实说,对他思想触动很大的是苏联问题。当时有很多国外揭露的文章被翻译过来,有一本书叫《斯大林时代》,披露了肃反运动的内幕,历史的悲剧性让人触目惊心。大家很自然地联想到,我们离苏联有多远?

孟宪实说,他在南开一边思考现实问题,一边读书,看待历史和现实开始有了一种深刻、严肃的态度。他说,在当时的大背景之下,他们这一代人养成了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喜欢思考大问题的习惯。那个时代,每个人的心里都感觉个人的一切都跟国家和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都是积极向上的。

在南开大学四年,孟宪实说自己受益匪浅。南开云集了一批优秀的教授,有讲《殷周史》的王玉哲,讲《元史》的杨志玖,讲《史学史》的杨翼骧,讲《目录学》的来新夏,讲《思想史》的刘泽华,还有讲明清专题的冯尔康等。这些老师讲课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精彩,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给学生启发,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问题。孟宪实最喜欢的是刘泽华先生,他的专制主义思想史课程很吸引人。

研究吐鲁番学,转向社会史

1983年,大学毕业后,孟宪实去新疆做了一名大学老师。在乌鲁木齐,他一边和诗人喝酒,一边作诗。没想到酒越喝越多,诗却越做越少。苦闷之余,他开始将目光投向学术。

毕业时,刘泽华先生对他说,坚持思考必有所成;放弃思考,就会一事无成。孟宪实牢记这句话,始终不放弃思考。但是,当时新疆地处偏远,要做研究,资料非常有限。他开始探索本地的资料,发现了《吐鲁番出土文书》。这是古墓里出土的考古资料,没有经过史学家的整理,在史学界称为第一手资料。古时吐鲁番地区会把那些用过的公文书,做成鞋、腰带、帽子等葬具,埋入墓中,因为气候非常干燥,这些文书都保存良好。这些文书的时间大致在南北朝到唐朝,是研究唐代历史珍贵的资料。

接触《吐鲁番出土文书》之后,孟宪实的研究开始摆脱资料不足的限制,研究方向也逐渐从思想史向社会史转变。因为他觉得,思想史固然重要,但是思想如果不能和社会结合,就容易变得空洞。社会史才是反映整个社会面貌的根本所在。他一头扎在吐鲁番学里,在考据学里发现了新天地。

求学北大的“孟老师”

1991年,北京大学在全国招收助教进修班,孟宪实有意报考。当时,孟宪实因为参加了那个特殊时期的活动,不让上课,被“发配”到图书馆工作,幸好图书馆的领导对他“心有戚戚”,同意他去报考。在进修班学习时,新疆师大还有人给北大写信告发孟宪实,但北大的老师对于这种情况司空见惯,完全没有把告发当回事。

nlc202309030215

1994年,孟宪实以32岁之龄成为北大历史系硕士班的一名新生。他一方面跟随导师吴宗国教授做唐代制度史的研究,一方面跟随在助教班就结识的荣新江教授做敦煌学和吐鲁番学的研究。1996年到1997年,读研三的孟宪实获得一次去日本学习的机会,到日本新潟大学人文学部做短期留学一年,跟随关尾史郎教授做吐鲁番的研究。

1998年,孟宪实研究生毕业后,又考上了吴宗国教授的博士。北大博士赵孟回忆说,很多北大历史系的同学都称呼孟宪实为“孟老师”,后来,“发现孟宪实这个‘老师’不是白当的。虽然表面上是‘同年’,他的学识可比我们这群毛头小子强了太多,很多时候,就是他在讲,我们在听。孟老师分析问题极有见地,常常能够在一些看似寻常的历史表象中找到联系,总结出一些有趣的观点来,发人所未发。在全国观众听到孟老师的精彩演讲之前多年,我就常常享受这种待遇了。”

发现中国民主的传统

2001年,博士毕业的孟宪实到中国人民大学当一名教师。同年,他回到母校南开大学,进入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两年后的出站报告是《敦煌民间结社研究》。

孟宪实说,他在新疆的时候就下决心做社会史的研究,一直到研究敦煌民间结社问题,才算真正开始做社会史的深入研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敦煌的民间结社里,发现了中国民主自治的传统,这个发现意义重大。

我们以前都认为中国有两千年的专制主义的传统,没有民主的传统。中国近代历史上,无论是维新派的康有为,还是革命派的孙中山,都一致认为中国没有民主的传统。实际上,他们都错了。敦煌民间结社的研究表明,中国实际上是有民主传统的,只不过没有体现在皇帝的朝廷里,而是体现在民间的组织里。敦煌的民间结社,就是一个最典型的民主组织。

民主不是西方的专利

《学习博览》:敦煌的民间结社有哪些特征呢?

孟宪实:作为一个民间组织,敦煌民间结社是人群的自觉行为的结果,他们组织起来为的不是改造社会,仅仅是为了解决大家生活中的困难,增强生活的安全感,建立朋友式的友谊,在精神层面也能体现朋友之谊。他们有一系列的组织原则:

第一,自愿原则。它要求人们自愿参加,不能强迫。第二,社人大会地位最高。社人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所有的事情大家要一起商量之后再做决议,意见出现分歧的时候,少数服从多数。第三,社条为社内行为的最高准则。社条是集体制定,大家共同遵守。一旦有纠纷,就要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打开社条,看如何处理。即便社长犯了社条,也要受到处罚。譬如社条规定,开会迟到是要受罚的。我们看到的材料是,社长迟到了,该罚多少就罚多少。第四,社务公开。公开了,就有人民监督,不用再担心徇私舞弊了。社里内部的帐目是公开的,都有证人,不可能发生经济贪污问题。第五,社人平等原则。所有社人一律平等,大家都是平等的成员,多数都以兄弟相称。

以上这些原则,不都是民主的基本原则吗?民主说起来就是这些最简单的原则,追求公平正义。敦煌的这种民间结社普遍反映的就是民主的原则。

《学习博览》:可是在很多人眼里,民主看起来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要实行起来似乎不是那么容易?

孟宪实:你看敦煌的民间结社,他们制定那些基本原则,都是最基础的民主原则。这需要很复杂的程序吗?不需要。需要很精密的计算吗?不需要。凡是涉及人们自身的利益问题,他们的判断都不会有问题。所以,民主是比专制更简单的一个组织形态,它更容易建立,更容易说服大众,更容易运行。而专制是很难的,专制组织的建立需要太多的条件,耗费的成本也是很高的,如果没有暴力征服过程,专制体制的建立几乎是无从说起的。有人说,在中国实行民主很难,我们没有民主的土壤,这或者是因为了解不够,或者是因为故意蒙骗。一千年前的敦煌民间结社,证明在民间实行民主化管理并不困难,因为那个时期的国民文化素质不知道比现在差多少,很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他们却能够顺畅地运用民主这样的组织方式。

《学习博览》:根据您的研究,敦煌的这种民间结社是否有普遍性?

孟宪实:在隋唐五代宋这段时期,民间结社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不仅有互助性质、宗教性质的结社,还有行会组织等。

大家为什么都愿意参加结社?首先是需要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在组织里有一种归属感,譬如家中有大事小情,如果乡亲们都不出面帮助,那简直就是人生失败。如果能够结社,社里的人都会来帮忙,人性的社会性就有了展示途径。共同的消费,共同的宗教活动等,也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次,结社还能够帮助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加入组织了,平时互相帮忙。譬如谁家老人去世了,家中势力孤单,一个人的能力无法办丧事,社里大家会一人凑一个份子,就能把丧事办了。

其实,我们最基层的老百姓知道利用人类组织的形式来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民间结社是非常简单有效的一种民主形式,被底层群众广泛接受。那时候,很多老百姓都是不识字的,文化水平很低,但是他们照样能把这套民主的程序完成得很好。比如发会议通知,需要一家一户送过去,社员在接单子的时候需要在自己的名单上签名画押,很多人不会写字,就按个手印确认。事实证明,中国民间有自己的民主传统,民主并非西方特产。我们再不能愚蠢地推说,因为百姓素质低所以不能搞民主。

《学习博览》:我们的民间结社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孟宪实:民间结社有悠久的历史,一直都是民间源远流长的一个传统。早在先秦就有“社”、“会”之说。在春秋战国民间结社曾经颇为盛行,如墨家的团体就是有组织、有领袖、纪律严明的民间结社现象。东汉的党人、五斗米道、太平道也可以说是一种民间结社。

我曾经参加了一个社会史的会议,提交的论文是《论魏晋时期坞壁的组织原则—民间社会的民主传统个案》。在当时国家失序、天下大乱的情况下,一个村或者几个村子的民众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叫坞壁的社会组织,选举领袖、制定章程、分工协作以实现战时的自保目标。其中,领袖的选举就是通过选票选出来的,而且制定规章也需要讨论通过等程序。

nlc202309030215

为什么在战乱的背景下,国家丧失了固有职能,人民就会选择民主的方式建立组织?这说明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就一直秉持着这些最基本的原则,不过日常生活不用建立组织,这些民主原则就成为隐性的存在,是一种看不见的传统。有人说,发明出一些新的原则来选举领导,这是很可笑的,因为民主就是这些日常生活的基本原则,不需要去重新炮制一套,只要去遵循这些基本的规则即可。

《学习博览》:您的这个发现意义太重大了,完全颠覆了很多人的看法。

孟宪实:几年前有个法国《费加罗报》的记者来采访我,我谈到敦煌民间结社研究,他感觉非常惊讶,他说他们西方人一直也认为中国没有民主的传统。此前有一个人大的德国留学生,名字叫做马克斯(很特殊,所以记住了),他听了我的社会史的课之后,就找我说:“老师您改变了我对中国的看法,原来我们一直觉得中国没有民主传统,现在看来中国是有民主传统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实际上,中国古代国家和社会一直都是两种存在,他们之间有联系,但也有区别。国家政权通常只能管到县一级,乡以下基本上属于自治状态。这种自治传统之中,就时常会有民主的原则。我的导师刘泽华先生认为中国一直有着专制主义的传统,他是从国家层面考虑的。我发现中国民主的传统是在民间,在基层社会。这两个传统长期以来,是以并行的方式存在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传统。从文化观念上看,专制主义传统是大传统,民主传统是小传统;但是从国民人数上来讲,专制主义才是“小传统”,民主才是“大传统”;从未来发展来看,专制主义已经被淘汰掉了,而民间这种民主的传统更适合未来社会的发展,是我们建设现代国家更为重要的基础。

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学习博览》: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之初,您就调入工作了。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建设性的看法?

孟宪实: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不是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抛弃了这个基础,我们怎么发展?能把美国、法国等西方文化直接移植过来吗?肯定做不到。那么,我们只能立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回过头来重新清理文化问题,重估文化价值,一起讨论怎么继承,怎么发展,怎么扬弃,这样才能够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对于传统文化的缺失,产生当下很多的问题。我们没有了文化方向感,不知道怎么去引领人民和引导社会。另一个大的危害,就是社会普遍的道德缺失。我们可能会比较重视自然环境的破坏,但是忘了最要命的,是对道德环境的破坏。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我们的社会信任是零,我们卫星可以上天,蛟龙可以入海,但是却不能建一个合格的奶粉厂,是缺钱和缺技术吗?社会信任危机的根源是我们一直以来对社会道德环境的严重破坏。我们长期以来坚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甚至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都不敢坚持。没有了个人的道德休养,没有了家庭道德训练,没有了社会良知和道德品质,这个社会如何不发生信任危机呢?

系统的品德教育必须进行,而重拾传统文化的因子是捷径,没有必要重新创造新概念,应该承认,几千年形成的品德精神,本身就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过去,我们习惯地认为,只要生产进步了,一切都会改变,包括道德。现在看来,工具理性不管多发达,还是要服务于文化的核心需求,那就是社会的价值观。西方曾经乐观地认为,西方可以改造世界,但是哈佛教授承认,已经现代化的非西方社会的实践证明,它们并没有西方化(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现在的中国人,有人因为担心专制主义复辟,所以寄希望于在中国实现西方化。不必把政治当作目标,说到底,政治、经济都具有工具主义的功用,它们都会为文化服务的。也就是说,中国文化才是核心问题。

至于我们如何重估中国文化的价值,这并非一句话可以概况的,题中应有之意,那就是充分研究才是前提,不研究就无权判断。今天,至少我们可以这样说。

《学习博览》: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优秀的基因是否具有普世价值?

孟宪实: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是中国古人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当然具有普世性。普世性来自于人性,所谓人性就是人共有的特性或者相近的特性。人比动物高级的地方在于,人要追求一些正义美好的东西。否认普世性,就是否认人性,那么就会沦为人兽部分。普世价值有很多,并不是西方人的专利,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有很多的普世价值,譬如仁义、诚信、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发明于中国的价值观念,当然也是具有普世性的。我们应该提炼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并使它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上一篇:幼儿园绘画活动总结下一篇:南通三建组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