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多边形原教学设计

2024-05-15

认识多边形原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认识多边形原教学设计

认识多边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 图形,能判断一个由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几边形,能按要求围出或剪出多边形。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图形,以及观察、实际操作等数学活动,进一步感受分类的思想,积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初步经验;体会不同图形边数 的特点,发展相应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出多边形。

教学准备:师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根,钉子版1 个,四边形纸片2 张,正方形纸片1张,剪刀1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了解了图形的一些特征,本节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通过数边的条 数判断几边形,学生应该很容易认识、理解。

一、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有趣的“图形王国”去游一游、看一看。请看,这里有一些我们学过的图形(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追问:正方形、长方形有几条边?三角形呢?我们知道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边数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根据一个图形的边数来认识它是什么图形,小朋友有信心能很快认识这些新图形吗?

二、探究交流

1.出示例1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图案,窗格上有些什么形状,对这样的窗格你有什么感受? 2.分类认识。

(1)找图形。把找的边数相同的图形描一描。和同桌说一说,你找到的是几条边的图形。全班交流:指一指,你找到哪些图形,各有几条边,教师分类画出不同边数的图形。

(2)认识四边形。老师黑板上画出的图形有你认识的吗?(三角形)指出: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板书:三 角形 小组交流:(指着四边形)老师为什么把这些图形画在一起呢? 指名汇报得出: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师板书:四边形 追问:为什么把这类图形叫作四边形?还能从窗格图案里找到一些四边形 想一想:我们认识的图形中有四边形吗?长、正方形为什么也是四边形呢?自己试着画一个四边形。

(3)完成“想想做做”第1 学生各自判断后交流,并说明为什么三个图形是四边形,而另一个不是。(4)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小组讨论:黑板上还有各叫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由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就叫几边形。3.回顾反思。今天又认识了哪些图形?这些图形是按什么分类的? 指出:这些图形都是按边数来分类的,这里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这样的几边形,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作多边形,这节课学习的就是认识多边形。板书课题:认识多边形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 题.2.指名学生说说图里围出的各是什么图形。小组合作: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图形,并说说自己围出的是几边形。用最少的小棒搭出四、五、六边形,看看搭出这些图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3.完成“想想做做”第3 先数一数,照样子写在图形上,再填表。

4、完成“想想做做”第4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评析,指出错误方法,并帮忙改正。

5.完成“想想做做”第5 学生先独立找一找,数一数,然后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找的。

总结方法:先数最小的四边形有几个,再横看、竖看由两个最小的四边形连成的四边形有几个,最大的四边形有几个,得出一共有9

四、全课总结交流: 今天我们又去了图形王国,你有哪些新收获?你是怎样掌握这些新知识的?

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第7

篇2:认识多边形原教学设计

2011-2012学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2-3-1 上课时间:2012.3.5 教学目标:

1、熟练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学习的习惯。

重点难点: 熟练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课前准备: 展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出示虾池的情景图,回顾平行四边形有关知识(特征和面积计算公式)

2、出示统计表中的信息:根据有关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回顾前面所学知识,为运用本信息窗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二、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要解决“虾池能放养多少尾虾苗?”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想法

2、独立解决,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算法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教师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 设计意图 己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

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

1、自主练习第 6 题

2、自主练习第 9 题

3、补充练习:(1)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高和面积(a、都比原来大 b、都比原来小 c、都与原来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 3 倍,高缩小 3 倍,面积(a、扩大 3 倍 b、缩小 3 倍 c、不变 d、不好判断)

4、自主练习第 10 题(1)观察三个平行四边形,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2)独立计算各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交流发现

(3)小结: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四、回顾全课,交流质疑 在本信息窗中你收获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三角形的面积(14)

2011-2012学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2-2-29 上课时间:2012.3.6

教学目标:

1、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经历探索三角形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 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3、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课前准备: 展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张大爷家的蟹池。张大爷家有两块蟹池,(出示情 景图及 1 号蟹池的示意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1、猜想:(1)要求 1 号蟹池的面积就是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请你猜一猜三角形的面积可能 与它的哪几部分有关系?(2)怎样找到三角形的面积与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3)小组交流(4)小结:同学们有了很好的推导公式的初步想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

不管你转化成什么图形,都 是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找到图形间的联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验证:(1)选择你们喜欢的三角形按照转化的思路来研究。小组中分工合作,明确本组 的研究步骤,互相帮助。比一比,看那个小组的方法多,动作快!

(2)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参与指导。

(3)学生汇报成果,教师深化点拨:

3、归纳总结: 老师太高兴了!同学们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运用这一公式 我们就可以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了。这一公式我们可以整理成: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如果用 a 表示三角形的底,h 表示三角形的高,用 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怎样用字母来 表示?

4、解决课前问题:1 号蟹池的面积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

1、自主练习第 1 题。独立利用公式进行计算。通过练习明确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 计算时,底和高一定要对应。

2、自主练习第 2 题。(1)指导学生作高。(2)测量相对应的底和高(3)利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3、自主练习第 3 题。(1)叙述正确的解题思路(2)独立解决,可以用方程,也可以用算术法。

四、课堂总结,回顾提升 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多边形的面积信息窗2三角形的面积练习(15)

2011-2012学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2-2-29 上课时间:2012.3.7

1、能熟练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展台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引入:张大爷家中的 2 号蟹池今年丰收了!

1、你看他非常自豪地告诉了我们什么?(出示 2 号蟹池的有关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教师提问:能不能直接求出 2 号蟹鱼池今年能产多少千克蟹?应该先求什么?

2、观察 2 号蟹池的图形,说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交流想法

4、独立解决,教师巡视

5、组织交流算法

三、巩固练习,强化应用

1、自主练习第 4 题。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2、自主练习第 5 题。先弄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然后独立解决问题。

3、自主练习第 7 题。不但要判断出对错,还要引导学生说出理由,然后把错误的 改正过来。

4、自主练习第 8 题。(1)独立计算图形的面积(2)交流发现(3)小结:等底等 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四、总结回顾,交流质疑 在本信息窗中你收获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总结。

梯形的认识(16)

2011-2012学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2-3-1 上课时间:2012.3.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梯形的特征。

2、认识各部分名称及作高。教学难点:作高。

课前准备: 展台

教学过程:

一、利用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参观了虾池和蟹池,今天我们一起 到甲鱼池看看。请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教师相机选择“1 号甲鱼池是什么形状?”板书。并把它画在黑板上。谈话: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你认为它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基本上能说出是梯形,但说不出完整的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课题:梯形

二、分组合作,自主探究 分组合作,1、谈话: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梯形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完成课题 的板书:(的特征)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中的梯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梯形的特征。请同学 们回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什么?我们是怎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的? 学生进行交流。下面我们就象研究平行四边形那样研究一下梯形吧。

2、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梯形的特征。谈话:哪个组先来交一下你们的发现?

4、小组交流完后,教师总结: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并板书。有一 组直角的梯形叫直角梯形。板书:直角梯形

5、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都有各部分的名称,其实梯形也有各部 分的名称,你们知道吗?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样介绍的?学生自学并在自己的梯形 上,标上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自学完后,教师再进行简单地讲解。结合板书的图形说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 边叫做梯形的底,根据图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习惯 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同位互相检查标出名 称是否正确。

6、谈话: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都可以作高,梯形高的画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 形中高的画法相同.你认为梯形的高应怎样作?你能试着给梯形作条高吗? 指名学生上台作高。下面的同学评议。谈话:根据学生的作高情况进行总结:从上底的一个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 垂足之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学生在自己的梯形上作高。

谈话: 这样的高有多少条?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 呢? 引导学生明确: 梯形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 线.

7、谈话: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中 2 号梯形,你们能发现它的腰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书:等腰梯形

三、联系实际,拓展运用。

1、找找生活中的梯形。谈话: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梯形,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的面是梯形的?

四、交流评价,总结升华

谈谈你的收获及感想。

教后反思

梯形的面积(17)

2011-2012学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2-3-1 上课时间:2012.3.9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推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2、会正确、较熟练的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在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考 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渗透数学迁移、转化思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会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梯形面积公式。

课前准备: 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进行铺垫。

谈话: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怎样计算?

2、我们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是怎样推导的? 小结:我们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梯形的特征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二、串联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甲鱼池参观,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看,问题口袋里还有问题呢!你想知道吗?(出示问题口袋里的题目)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1 号甲鱼池的面积是多少?

谈话: 1 号甲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就是求什么图形的面积?那么怎样求梯形 求 的面积呢?这节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计算。你们准备怎样研究? 小组讨论。

2、交流汇报。师归纳汇总:

从同学们汇报情况看大致有三种:

a 把梯形划分成 两个三角形;

b 把梯形划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c 把两个完全一 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从我们的知识水平来看,老师提一个建议,用拼成大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来计算,这样比较简单,那么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 相同的梯形都能拼成大平行四边形呢?

3、小组合作推导公式 谈话: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试试看!想一想:拼成图形与梯形之间有何联系?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并填在发现卡上。

发现卡: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高等于--------------。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梯形的面积=--------------。

(老师巡视辅导学生,了解学生探究的情况,鼓励有因难的学生,并适当加以引导。)

5、学生拿着拼图汇报展示,师注意引导。

6、师生归纳出公式(完成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提问:(上底+下底)×高 算的是什么?为何要除以 2?

7、师说明字母公式。

谈话: 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一样梯形面积也有字母公式,谁能用字母表示?说说 每个字母分别表示什么? 板书: S =(a + b)× h÷2

8、阅读课本,并把梯形面积公式填写在课本 89 页相应的位置。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运用知识,1、现在你能算出 1 号甲鱼池的面积了吗?请学生填在课本上。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

2、想一想,填一填: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如果梯形的面积是 12平方厘米,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3、做自主练习的第 3 题。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后反思:

组合图形的面积(18)

2011-2012学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2-3-1 上课时间:2012.3.12 教学目标:

1、掌握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能正确将一个组合图形进行割补。

课前准备: 展台

教学过程:

一、回忆呈现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你能说一说你知道的面积公式 吗?用字母怎样表示? 学生回答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谈话:看来,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继续解 参观甲鱼池时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出示水产养殖场情境图:2 号甲鱼池能放养多少只甲鱼苗? 谈话:我们要先求出什么问题? 谈话:甲鱼池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们 怎么计算甲鱼池的面积。(要求说出方法,不用计算,可以借助手中工具)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汇报。学生出示研究结果(实物投影出示)

2、谈话:刚才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在思考过程中,在图上添加了一些线。请通过“线”这个工具来帮助解题的同学举手。谁说一说你为什么要添加这些线呢? 学生交流 谈话: 这个图形是由我们熟悉的图形组合而成的,我们把这样的图形称之为组合图形。(板书:组合图形)使用画线工具解题的人,不但我们小学生在使用,大学生、数学家也在使用。人们把这样的线叫做辅助线。板书:辅助线)(板书:辅助线),需要注意它一般用虚线表示。谈话:请同学好好想想,刚才的几种辅助线的功能是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能不能给他们分类呢?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A、一种功能是将大图形分割成小图形的,然后将所有的小图形加起来得 整个面积。(板书:割)板书:

B、另一种功能是将大图形补成一个更大的图形,然后用大图形的面积减 去补的图形面积,得所求面积。板书:补)(板书: 谈话:同学们,回答地很好。现在如果让我们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你可能使 用什么工具?(辅助线)它有什么功能(割,补)。谈话:现在你能不能计算出甲鱼池的面积?

3、出示课件: 谈话:小组选择喜欢的方法合作完成甲鱼池面积的计算。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注意对学困生的指导。全班汇报计算情况。

谈话:你喜欢那种方法?

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认为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在计算中需要注 意些什么呢?我们已经学会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完成课题的板书。(的面积计 算)学生回答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谈话:刚才同学们解决问题的速度真快,这不?老师这儿又接到几封求助的 信件,同学们你们愿意帮他们吗?

谈话:我们打开看一看,里面有些什么内容? ①来自小红家的求助:(求不规则车库的面积)

②来自农民伯伯的求助:(求不规则土地的面积)

③来自工人阿姨的求助:(求不规则布料的面积)

谈话:看完了三封求助的信件,你有办法帮他们解决吗?好的,这可是一次 乐于助人的好机会啊,现在我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个小组帮助的人最多,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多。小组分任务完成后交流,集体反馈

2,出示自主练习8 学生分析数据独立解答交流思路及方法。第二个图教师 引导学生用简单方法计算,如分割成 9 个边长为 2 厘米的小正方形,用 2×2×9 的方法计算。

四、回顾反思 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对组合图形面积的学习,今后在解这样的题目时,你有什么心得或对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

教后反思:

回顾整理(19)

2011-2012学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2-3-7 上课时间:2012.3.13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特征和面积公式的理解,进一步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2、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 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

3、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特征和面积公式的理解,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展台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到水产养殖场参观都看到哪些有趣的问题?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二、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1、独立思考,拓展延伸

谈话: 刚才同学们回顾了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和面积公式,那么这些图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自主整理,师巡视指导)

2、组内交流,补充完善

3、全班进行组与组的汇报交流,教师适时总结提升。(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整理的知识网络)谈话:你们认为哪个同学的整理方法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谈话:老师这儿也有几副整理好的网络图,请同学们看一下:可以用集合图来 表示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梯形 正方形

谈话:在推导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时候,我们运用平移、旋转的思想,将它们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使我们体会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基本练习基本练习

1、综合练习第 1 题:你能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吗?应注意什么问题?(生: 先测量,再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综合练习第 2 题:填表,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这两道题是利用图形和表格形式来巩固面积计算公式的基本练习,达到让学生熟练掌握面积计算公式的目的。

四、拓展应用

1、综合练习第 3 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交流。提醒学生计算梯形面积不要忘记除以 2。

2、综合练习第 4 题 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帮助计算实际问题。

3、综合练习第 5 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生说应注意什么问题?

4、综合练习第 11 题 先指生读题,然后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谈话:通过做这道题目,你了解到哪些知识?你想对同学说什么?

小结:既然一公顷树林一天能释放 350 千克氧气,吸收 460 千克二氧化碳,那 么为了净化周围的空气,我们都要做到爱绿、护绿,从而更好地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五、课堂小结:通过练习,这一单元所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我学会了吗(20)

2011-2012学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2-3-7 上课时间:2012.3.14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2、通过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重点难点: 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展台

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节主题

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已接近尾声,那这一单元我们学得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一测,看看自己学会了吗?(板书课题)

二、联系生活 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听说过“特色经济园”吗?今天我们去参观一下好吗?(展台出示“特色经济园”情境图。)

谈话:同学们,在美丽的“特色经济园”里,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独立思考后,学生提问题,教师有选择地把有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1)绿色小麦区的面积是多少?每年可以生产多少千克优质小麦?

(2)蔬菜区

(一)每年辣椒的产值约为多少元?

(3)果园

(一)的面积是多少?

(4)花卉区每年的产值约为多少元?

(5)蔬菜区

(二)每年辣椒的产值约为多少元?

(6)果园

(二)的面积是多少? „„

2、解决问题 1 出示第一个问题:绿色小麦区的面积是多少?每年可以生产多少千克优质小 麦? 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路。

3、解决问题 2 同学们算得可真快!让我们继续解决第二个问题(课件出示)蔬菜区

(一)每年辣椒的产值约为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解决方法。做完这道题,你想说什么?学生交流:(1)计算梯形面积的时候不要忘记除以 2。

(2)计算的结果要保留 2 位小数。

4、从剩余的题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题独立解答,做完后小组交流,说说用本单元的哪个知识解决了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及时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强化练习拓展提高

1、你能在下面的平行线中画出几个三角形,使画出的三角形和给出的三角形 面积相同?通过做图,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独立画图,全班交流。

2、我校的实践基地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试验田,如下图所示,计划种满 西红柿,每平方米产量为 5 千克,你能试着求出这块试 验田的总产量吗?

四、丰收园里谈收获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自己都有哪些收获?(学生畅所欲言)

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21)

2011-2012学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2-3-7 上课时间:2012.3.15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巩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及小数四则运算、统计、测量等知识。

2、经历观察、调查、测量等活动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及分 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应用意识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及分 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 展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提出问题

谈话: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据 此我校开展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校园活动,能告诉老师你们都在什么 地方活动吗? 生交流 谈话:看来校园的楼外空地、操场、楼内大厅、走廊、教室等都是同学们喜欢的活动场地。活动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 谈话: 现在许多学校学生的活动场地都很小,学生活动空间的问题已经引起了 有关部门的重视,那么国家规定的小学生的人均占地面积是多少?我们学校学生的 人均占地面积达到标准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关注我们的活(板书课题: 动空间)

二、搜集资料 汇报交流 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小学生活动场地的要求的资料”,谁愿意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谈话: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想看吗?课件出示: 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小学)生均占地面积要求

谈话:你都了解了哪些信息?(生答)谈话:我们学校有 36 个班,想申报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根据刚才获得的信息,你能推测出我们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大约应该是多少吗? 生

进行交流 谈话:说说你的理由。生进行交流 谈话表扬: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学生。

三、合作测量 解决问题 谈话:我们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达到这个要求了吗? 生进行交流 谈话: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生进行交流 谈话:用哪些方法可以得到活动场地的面积呢?下面我们以操场为例进行研 究。(师生一起到操场)谈话: 仔细观察操场是什么形状的?要知道操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需要知道那 些数据? 生进行交流 谈话:用什么方法能知道生进行交流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生进行交流 谈话:谁有不同的方法? 生进行交流 谈话:用步量一量就是步测,步测时要注意什么? 生进行交流 谈话:一步的长度指什么? 生进行交流 谈话:怎样确定一步的长度? 生进行交流 谈话:由于一个人走一段路,每一步的步长不均匀,因此就需要先测量出一步 的平均长度。先用卷尺量出一段距离,再用均匀的步子沿直线走上三、四次,记好 每次的步数,然后用总距离除以总步数就是一步的平均长度。小体验:每组测量计算一个学生的平均步长。

谈话:除了用卷尺测量、步测外还可以目测,你知道什么是目测吗? 生:用眼睛看一看,用眼睛估一估。谈话:目测就是用眼睛估量一段距离,目测时先用卷尺量出一段距离,在每隔 10 米的地方站立一个同学,看看 10 米、20 米、30 米„„距离各是多远,注意观 察不同距离上的同学的大小特征有什么变化。

小体验:练习目测,交流观察感受。

谈话:刚才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测量方法,当测量结果要求不十分精确时,可以步测或目测。下面我们分组测量并计算出不同的活动场地的面积。测量是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 分组:

一、二组:操场;

三、四组:教室

谈话:前面我们推算出我校要达到省规范化学校的要求,生均占地面积应为22平方米,根据刚才计算的结果看达到要求了吗?我们学校学生的活动场地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你有什么好建议能让同学玩的更尽兴。

第二单元测试(22)

2011-2012学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备课时间:2012-3-8 上课时间:2012.3.16

教学目标: 通过测试,及时了解学生对多边形面积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整策略,对症下药,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重点难点: 灵活利用多边形面积的知识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试卷

篇3:“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前准备]

1.教材分析

四边形的认识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从教材编排体系看, 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有了一些与图形有关的知识学习, 即第一册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第二册体会了“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第三册认识了“角与直角”, 第四册认识了“钝角、锐角”。本节课的学习是对看似熟悉又并不深刻理解的平面图形中四边形概念的归类整理。同时, 教材其他地方没有单独安排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教学, 应当在本课中安排教学。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看, 本课应该能为后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及周长的计算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

2.学情分析

因为跨年度上课, 所以三上的内容在二年级下学期的班级进行试教。课前对杭州市长青小学二年级的一个班 (32位学生) 进行了学前调查与测试, 100%的学生都听说过四边形, 有31人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 其中有13人还知道除长方形、正方形以外的其他图形 (4人画出了梯形, 12人画出了菱形) ;在回答“怎样的图形是四边形”时, 有23人只知道有4条边, 4人写了4个角, 只有1人知道有4条边和4个角。

调查结果分析:

(1) 96.9%的学生对四边形的认知起点只停留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

(2) 71.9%的学生认为四边形只有4条边, 12.5%的学生认为只有4个角。96.9%的学生不能综合两个角度来描述四边形的特征。

(3) 对四边形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与概念之间的类属关系比较模糊, 如何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比较、归纳, 得出四边形概念的本质属性 (四条边和四个角) , 然后又从本质属性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演绎得出特殊四边形的4个角和4条边的特殊性, 成为本节课知识教学上的难点。

(4) 能从两个维度 (边和角) 来把握四边形的特征, 从而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知方式,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这是作为几何图形课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

3.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综合分析, 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 经历概念形成的学习过程, 能区分、辨认四边形, 掌握它们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知道它们的特征;

(2) 通过选一选、分一分、辨一辨、找一找等活动, 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 通过多种活动, 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分类、比较等活动加深对四边形概念的类属关系的理解。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了解起点

1.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四边形。 (板书:“四边形的认识”)

2.在你的头脑中四边形是怎样的图形?

预设:有4条边, 有4个角, 长方形、正方形是四边形……

看来小朋友对四边形已经有了一些认识, 但是不是就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 到底怎样的图形是四边形?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与四边形有怎样的关系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唤醒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题引领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二、初步分类, 归纳四边形的特征

1.学生独立尝试辨认四边形。

在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下面打上“√”。

2.反馈交流。

(1) 找出了几个四边形?其他的为什么不是?

(2) 少选了哪几个?现在你认为这几个是四边形了吗?为什么?看上去它们的形状都不相同, 为什么都可以叫四边形呢?

(3) 现在再让你去辨别哪些图形是四边形, 你会了吗?怎么辨认?

3.归纳提升。

(1) 这8个图形都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 所以它们都是四边形。

(2) 这些四边形中哪些你已经认识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纸片:长方形、正方形、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

其实在这么多的四边形中, 像这些“长方形、正方形、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都有自己另外的名称, 都是一些特殊的四边形, 而像6号这样的四边形称为一般的四边形。

(3) 那这7个四边形特殊在哪儿呢?

反馈:对边相等, 四条边都相等, 对角相等, 有直角、钝角、锐角等等。

尽管这些都是四边形, 都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 但是它们的边和角都有不同的特点, 因此它们的形状也就千姿百态。

[设计意图:在初步分类过程中, 通过对不是四边形的图形的分析, 得出四边形的本质特征:4条直的边和4个角, 完善了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又通过对不同形状的四边形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研究, 让学生经历了归纳、演绎的推理过程, 并且在此过程中, 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 对图形进行刻画和描述,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平面图形。同时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形变而本质不变, 进一步加深对四边形概念的理解。]

三、再次分类, 归纳特殊四边形的特征

1.这么多各种各样的四边形, 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你打算怎么分?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学具袋:8个四边形)

3.反馈。

按角分:按边分:

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不一定不一定

也可能出现这样的分法:对边相等、四边相等、四边都不相等。

(对学生不同的分类进行肯定和鼓励, 重点突出两种分法:一是按对边相等与否来分, 二是按四个角都是直角与否来分)

4.通过分类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这些四边形的特点:

长方形是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菱形是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分类, 让学生深入观察四边形边和角的特点, 进一步加深对四边形的认识, 体会到特殊四边形就在于角和边的特殊性, 也凸显了综合两个维度来描述四边形特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巩固练习

1.判断题。

(1) 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都是四边形。 ()

(2) 正方形的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

(3) 有直角的四边形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

(4)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就是正方形。 ()

(5) 四边形的四条边不一定相等, 四个角也不一定相等。 ()

2.找生活中的四边形。

请你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跟几号四边形比较像?为什么?

[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四边形的生活原型,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另外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生活原型与抽象的图形之间建立联系, 让学生在具象与图形之间回返, 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3.拓展。

(1) 刚才我们按边的长短来给四边形分类, 以后还可以根据边的位置关系来分类。

(2) 我们刚才把这些四边形按角分, 发现四边形中有1个直角、2个直角、4个直角, 那么四边形里会不会出现3个直角呢?会不会四个角都是锐角呢?或者都是钝角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尽管今天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但都是基于现有的知识基础上的分类, 以后随着知识的增多, 对四边形的分类也有所不同, 不给学生一种思维的定势。还有引导学生通过分类引发思考和探究:为什么不会有3个直角?会不会出现都是锐角或都是钝角?借助问题进行想象和思考, 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同时渗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 你对四边形有什么新的认识?还有什么问题吗?

[课后反思]

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心理建构要经历四个阶段:操作——过程——对象——概型。这四个阶段反映了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真实的思维活动:通过操作活动亲身体验、感受概念的直观背景和概念间的关系;过程是对活动进行思考, 经历思维内化、压缩的过程, 学生在头脑中对活动进行描述、比较;对象——概型 (经过学习建立起与其他概念、规则、图形等的联系, 在头脑中形成综合的心理图式) 。作为一节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概念课, 既要遵循学生学习概念的一般规律, 也要注重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思维以及空间观念的培养。从课前的调查分析到几次课堂实践的不同感受到课后的反思, 从课时目标定位的基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的追问艺术到如何有效应对学生的回答等等, 针对如何把握空间与图形的概念课, 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1.基于“共性”凸显“个性”, 注重概念外延的拓展

本节课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学习各种不同的四边形之前先给学生们建立一种知识体系和方法上的提示, 即通过这节课的认识, 学生不但要懂得判断哪些是四边形, 还要知道四边形一共有哪些, 研究四边形的方法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所有的四边形都可以从边和角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把握特征) 。

因此, 这节课教给学生的应该是网状的知识, 而不是零散和孤立的。所有的个性 (特殊性) 都要基于一个“共性” (四条边和四个角) , 只是四条边和四个角的特殊性决定了四边形形状的特殊性。本节课应该以认识四边形的一般性为主, 而不是一味强调不同四边形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应以“联”显“异”, 基于“共性”的背景下研究“个性”, 进一步拓宽“四边形”这一概念的外延。

2.基于“起点”正视“问题”, 注重经验的引导和提升

在第一次分类之后, 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进行辨别, 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多数学生不能综合两个维度去判别四边形, 教师课前能够充分预设, 教学中正视学生的错误和问题, 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辨析与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引导和提炼, 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你少选了哪几个?现在你认为这几个是四边形了吗, 为什么?为什么它们的形状都不同却都可以叫四边形呢?现在再让你去辨别哪些图形是四边形, 你会了吗?怎么辨认?”最终提炼出辨别四边形的依据 (即有四条边和四个角的图形) , 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并加以引导和提升, 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3.基于“观察”促进“思考”, 注重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当分出四边形之后, 再让学生从一般的四边形入手, 观察到四边形的形状跟边和角有关, 从而引导学生从边和角来观察和描述一些特殊的四边形。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 发现了特殊四边形的特性, 如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有两个钝角和两个锐角、有四个直角、四条边都相等等等。基于学生对图形的观察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有哪几个?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有几个? (正方形、菱形) 基于观察和思考, 有利于学生对各种四边形类属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形象而直观地理解概念之间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4.基于“数量”刻画“图形”, 注重空间观念的培养

篇4:《认识多边形》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本节课是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常见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认识,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经验和方法。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能识别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2、使学生在围、搭、折等实践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能识别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学生准备正方形、长方形纸片一张、小棒10根。教师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地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大家想看吗?在欣赏的时候小朋友可要睁大自己的眼睛,找一找其中有哪些你熟悉的平面图形。(指名小朋友回答)

[设计意图:由平面图形构成的小屋图片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找出自己所熟悉的平面图形学生参与度很高,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认识多边形的求知欲望。]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认识四边形

师:小朋友们真棒,(师出示地砖实物)师:老师带来了几块地砖,请你们观察这几块地砖,它们的面分别是什么图形?(根据学生回答:贴出长方形、正方形。)师:小朋友们,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几条边呢?(学生能一口说出有四条边)师:小朋友拿出长方形纸摸一摸它的边在哪儿?(要引导学生摸出完整的边)再数一数长方形到底有多少条边。(学生交流,老师巡视,注意学生数的方法,加以指导。)师:你们数好了吗?谁愿意数给小朋友们看一看。(请学生上台数一数)你们是不是这样数的?师:长方形有几条边?(指名说一说)你们数的和他一样吗?(汇报交流时,要引导学生摸出完整的边,并强调数边的方法。)师:(出示正方形纸)谁来帮老师指一指它的边在哪儿?共有几条边?师: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几条边?(再指名一名学生数一数)你们数的和他一样吗?小结: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板书:四条边)在数学王国里我们把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都叫做四边形。(板书:四边形)师:长方形是几边形?正方形呢?追问:四边形都有几条边呢?小朋友你们认识四边形了吗?那老师考考你们。

2、试一试

下面哪些图形是四边形?是的在括号内画“√”

( ) ( ) ( ) ( )

师:它们各有几条边?三角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

3、找一找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都是四边形,请你们找一找。(学生交流,指名回答)师:小朋友真棒,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四边形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由四条边围成的平面图形是四边形,在数学大家庭中,还有一些图形,我们要先摸一摸它的边,数一数它们的边的条数,你能把它们分类吗?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教者充分依据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的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和认识到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而且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4、自主学习五边形、六边形

(1)同桌学生拿出信封中(两个五边形和两个六边形)的图形,通过摸一摸,数一数的方法一起把这四个图形分成两类,并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教师出示第二道例题中的四个图形,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这四个图形的纸片随意地贴在黑板上。)(2)师:大家分好了吗?请你说一说你是如何分类?师指着黑板上的四个平面图形说:“同学们,黑板上的图形和你们手中的图形形状一样吗?(一样)现在老师请你把这四个图形分成两类,好吗?”学生分类。(3)分好了两类,师:(指着五边形的两个图形)你为什么把这两个图形分成一类呢?(找3~4名学生回答)现在你能不能给这两个图形起个名字?你是根据它们的什么来起的?(边)再指名学生认识六边形。小结:刚才,我们去了图形王国,认识了三种图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有五条边围起来的图形是五边形;有六条边围起来的图形是六边形。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者充分利用学生学习探索四边形所积累的数学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通过完成“你能把这四个图形分成两类”,在“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的知识基础上不断对五边形和六边形进行知识建构,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

你想和哪些图形交朋友呀?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五边形和六边形吗?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2题。想一想、搭一搭,再来看一看,数一数。师提问:搭一个五边形,至少要用几根小棒?搭一个六边形呢?请小朋友自己动手用小棒搭一搭。(师巡视,并加以指导)指名学生上台展示。2、想想做做第3题。数数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边,照样子写在图形上,再填表。教师示范,学生自主练习,并统计图形个数

。3、想想做做第4题。教师示范折纸,学生自主折纸并填写数学书27页第4题。4、想想做做第6题。课件出示,学生观察剪纸的特征。并说说剪去一个三角形后,剩下一个图形是什么图形?(指名学生说说)。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紧扣课题,不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深化,而且使学生在练习中思维得以发展,创新素质得到锤炼。]

四、课堂总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交了哪几位新朋友?你能把它们介绍给大家吗?

五、课后实践

在生活中找一找我们认识的图形,并告诉爸爸妈妈它们分别是几边形。

篇5:二年级《认识多边形》教学反思

本课的内容比较简单,是学生直观的理解矩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常用图形的教学基础。这个课程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多边形,知道通过边数可以判断是几个多边形。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过看,计数,分类,初步了解多边形;然后通过折,切和点,以加深学生对多边形的理解。我认为这是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所以这个课程我设计了一个突破性的游戏,通过各种操作活动,如折叠,折叠,剪切等等。让学生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体验图形图形的特点,感受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发现一些有趣的几何现象或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孩子是大脑和手,充分调动学习的兴趣,他们可以积极投入学习,学习更顺畅。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觉得做5有一些困难。第五个问题是这样的:下面的每个图形被分成三角形,至少可以分为几个?(产生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虽然我让学生仔细阅读主题,但也强调指出必须是三角形,而且数量最多 少了,但学生还是没有很好地理解意义。拆分词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可以做正确,但在亚五角形,六边形感觉有些没有开始。特别是在试验时,我让学生来谈谈点怎么说,孩子们不会用语言来表达,也就是说,成对的孩子不能说为什么有理由来。通过几次尝试努力改进,在最后的教学中为这个问题,关键是抓住两点:首先,我们应该专注于辅导第一个四边形,抓住学生的错误答案让他们明白:要求子三角形是最少的,至少是线不能越过线,画线至少三角形最少,为后面的五边形奠定基础。然后,在五边形以下,抓住一些学生画一条线的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情况,让学生理解主题要求分为三角形,现在还没有完成,那么你可以使用点四边形子法继续完成子活动。并且,通过划分四边形和五边形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时间可以从一个顶点开始,每次一个三角形,你可以使三角形的数量最少,为后面继续为六边形提示帮助学生们 知识学会了串在一起。事实上,学生的错误也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资源,作为老师,应该很好地用来指导权利。在课堂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注意动手操作,在后面的主题反馈感觉有点仓促,在未来的教学中将进一步改进。

篇6:“多边形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准备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有幸得到余校的指点。首先教学过程中,动手描一描学生的参与度和注意力都非常的高,可是后面的定义,教师自己讲述的太多,导致学生听得不耐烦,可以提出四边形的定义(像这样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四边形)再让学生试着举一反三,说说五边形,六边形,多边形的定义。随后,谈话激趣:认识了这么多的多边形,下面能不能很快地找出四边形(出示第1题),接着再次谈话激趣:会找不算什么,你们能不能自己动手画一画多边形,最先画好,坐端正的同学可以上来展示。最后,让学生迅速标数字,填多边形的表格。后面的操作题,可以让孩子们先做第5题,观察有多少个四边形,最后一期验证数一数。接着动手操作,便于课堂的.管理,整个流程比较紧密,学生不容易走神。

其次教学前的准备不够:教具不够,所以没有用到钉子板,原先打算让学生在草稿本上自己动手画一画多边形,教师在巡视指导学生作图规范(也可以提前沟通好,调整使用钉子板),还应该事先布置好,让学生准备好相应的卡片,便于在课上用(第5题的图形卡片),,此外,要求学生必须带尺子,以及作图的规范。最后还得事先跟学生定好使用和收放学具的良好习惯,制定口令,并严格执行,便于管理,和课堂时间的高效。

一节有效率的课,需要很多条件,教师的充分准备,教学内容完全诠释,学生的高效配合与理解把握,课堂时间的高效利用。我深知自己有很多的不足,需要点滴积累,不断的学习反思。

上一篇:领导者创新能力下一篇:检测中心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纪念大会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