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是不是诗歌的一种

2024-05-17

古诗是不是诗歌的一种(共4篇)

篇1:古诗是不是诗歌的一种

春天,最美的事

不是赏花,而是一个特大惊喜

一觉醒来,整个城市

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银色王国

路边的花草、树木

穿过它们的灵魂。脚下

像软软的白云,山顶如白银宫阙

堆积如山的寂寞

被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赶走

深一脚浅一脚,踩上去松软而踏实

可爱的小精灵

有纯洁的抒情方式,多像——

轻盈的玉蝴蝶在翩翩起舞

高贵的白天鹅轻轻抖动翅膀

一群穿着纱裙的小舞女

舞着,旋转着,跳着动人的舞蹈

目光,是净的

青松的针叶上

像是一树树洁白的秋菊

落叶乔木的枝条上

宛如一株株白玉雕的树

灌木丛都成了洁白的珊瑚丛

还有……就这样

西宁的三月美成了天堂

潇洒自然,体柔骨净

景色美丽至极的春雪谁能抵得?

下午,天空湛蓝

一伸手就能触摸到笑意的云朵

这些都约好了,让我们一天内都赶上

篇2:古诗是不是诗歌的一种

态。

【每日意图】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

塞涅卡说: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

人们的一般观念中,总是将青春跟年轻联系在一起,青春即等于年轻,年轻即等于青春。明亮的眼睛,柔软的身躯,光洁的皮肤,富有光泽的头发,都是青春的象征,这确实跟年龄有关。但青春的最大标志是拥有激情与活力,这跟年龄没有必然关系。

以下几方面,是青春与激情的标志:

梦想:每个热爱生命的人都爱做梦,幻想并设计未来,随时准备跟梦想一齐起飞。

进取心:一棵仍在继续生长的千年大树,仍然焕发着青春;一棵停止生长的幼苗,无论多么“年轻”,都已经衰老了。拥有青春的人,永远追求知识的进步、事业的成长、品格的完善和生活的改善,成长是青春的最显著特征,而停止成长是衰亡的标志,冒险精神:冒险可能招致失败,可能让自己变得一无所有,但拥有冒险精神的人,从来不会因为害怕失去而停止尝试。

好奇心: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每天以惊喜的眼光观察着世界不断发生的新变化,对绝大多数新变化持欢迎态度,而不会因为害怕变化而痛恨新生事物。

求知欲:对新知识始终保持兴趣,随时更新头脑中的观念。许多头脑僵化的人,今天的观念跟10年前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可见生命处于停滞状态,青春早就离他远去了。

创造力:每天都会产生一些全新的、富有创造性的想法,有些想法只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而有些想法的背后却隐藏着某个重大的发现。

行动力:拥有青春活力的人,不仅有想法,也有尝试新想法的兴趣和能力,他们积极行动,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但艰难的脚步后面,留下的是一串串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

积极的生活状态:懂得如何享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对坏事也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无论顺境、逆境,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并且深信凭自己的努力,可以创造未来更美好的生活。——节选自《缺失的哲学课》(胡卫红著)(图片来自topit.me。青春之火不是被时间的流水浇灭的,而是因为能量的耗尽而逐渐消逝,当一个人的心灵充满激情与活力时,青春就时刻伴随着他。而生命的真谛是思想,思想陈腐了,生命之光便暗淡了;思想不朽,则生命永驻。)

【每日意图】有些人吝啬金钱,也没有变得富有。有些人吝啬微笑,就越来越不快乐。

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这样的“微笑实验”:一个人对着来往的人们微笑,另一名研究人员偷偷观察人们的反应。

他们发现,一半以上的人看到别人的笑脸后,会回应一个微笑。这是因为人们会不自觉地主动模仿周围人的面部表情,从而让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因此,微笑是会传染的。一个自然流露的微笑,胜过千言万语,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彼此之间倍感温暖。

微笑,是人类最高贵的表情。或许我们不知道:在我们嘴角上扬的瞬间,便把美好的心情传递给了那些独处在孤独中的心灵。如果你微笑,全世界的人都会和你一起微笑。

微笑,是人生最好的名片。谁不希望跟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交朋友呢?微笑能给自己一种信心,也能给别人一种信心。真正懂得微笑的人,总是容易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总是容易取得成功。微笑的实质便是爱,懂得爱的人,一定不会是平庸的。

微笑,是上帝赠予人类最高贵的礼物。它是免费的,却是最昂贵的赠与。生活中的你,是否也曾从别人的微笑中感受到尊重、肯定、接纳、关怀、友善……又是否将这种温暖传递下去呢?………………

图片来自@长颈鹿但丁漫画。但丁是在网络上窜红的卡通形象,具有当下年轻人普遍拥有的特质与心态。它代表了这个族群的一种幽默方式,一种生活态度。

但丁告诉我们:当微笑真正成为一种人生态度时,那是对生活巨大的热忱和豁达。你对世界简单,世界便对你简单;你对生活微笑,生活便让你快乐。

保持“微笑”的心态,人生会更加美好。让我们乐观一点,再乐观一点。【每日意图】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站在305米深的大峡谷面前,多数人会选择站着合影留念,可昆明小伙王佚铭却是纵身跃过去!最近,他的一张“飞跃大峡谷”照片在网上疯传,无数网友被他的勇气震撼,赞叹“这是用生命在摄影”。

“这底下是305米高的峡谷,当我有飞过这个峡谷的念头时,我瞬间很激动,可当我走到悬崖边观察可行性时,我腿软了。因为我知道,这一跳稍有闪失,这就是遗照了。但我还是按下了快门,10秒的倒计时,我内心依然挣扎在悬崖边。快门声毕,我成功落地!于是,我上瘾了,这张是飞了20多次后最成功的一张!”在王佚铭的人人网相册中,照片“飞跃大峡谷”惹人注目。从照片下部的三脚架阴影可以看出,这是由相机定时自拍的。

王佚铭今年22岁,这张“飞跃大峡谷”的照片拍摄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马蹄湾”。“从照片上看,这个峡谷挺宽的,其实只有一两米。”但是面对305米的深渊,“第一次跳还是蛮担心,只敢盯着对面的落脚点看,心里默念一定可以的,结果很轻松地跳过去了。”因为峡谷两侧不是很平坦,起跳前,他专门把起跳点附近的碎石和渣土都弄干净,以防起跳时打趔趄。另外峡谷左边比右边高一点,也就是起跳点比落地点高,这也有助他顺利跳过去。………………

图片来自王佚铭的相册。

王佚铭自述:“9天时间,我一个人开了4178mile(6685公里);平均每天徒步走5个小时,最多的一天走了8个小时; 其中三晚睡车里,两晚睡帐篷,其余住在motel,为了看日出,我平均每天睡6个小时。9天里,我经历两次死里逃生和多次意料之外的惊险时刻。这一切只为追一个梦。这也是20+次的成果之一,在马蹄谷。”

“太多人说羡慕我,太多人说佩服我。但其实不是你们不能像我这样跳过去,只是你们身上的包袱太重,当你们把这些包袱卸下后,梦想会带你起飞!”

篇3:古诗词审美教育的一种有效尝试

【关键词】古诗词 语言教学 三把钥匙 审美能力

“新课程精选了许多著名诗人词人的优秀诗篇。这些诗词语言简洁精炼,节奏音律优美,全是千古吟诵的名篇佳作。指导学生感悟诗词内容,感受诗词语言优美……才能极大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无庸讳言,古诗词成了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语文教师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语文审美教育中的核心角色。

近一年,我在立项课题的教改实验中,目标锁定在古诗词的语言教学上。因为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要教好它,显然比其他文体难得多。但我把它作为一亩三分的“承包地”,含辛茹苦,默默耕耘,努力探究其特殊性,找出其规律性,终于找到了三把钥匙,可以让学生赏心悦目地走进古诗词艺术的殿堂了。

钥匙之一:揣摩同义词选用的意图

一般文体,在具体语境中,面对词汇意义相同或有细微差异的一组近义词,只要选用一个能恰当表达作者所反映的思想内容的词就行了,但古诗词则不同,它除了思想内容的表达要恰当外,还要注意其格律——押韵、对仗、平仄等。如不合乎格律要求,就得更换词语。纵观古代很多名家写的古诗词,他们能写出许多不朽的佳品,能把内容和格律二者完美的结合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掌握的同义词特别丰富,能在具体语境中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词来表达。

比如,古诗词中写“舟船”:

(1)小雨夜复密,回风吹早秋。野凉侵闭户,江满带维舟。(杜甫《夜雨》)

(2)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杜牧《旅宿》)

(3)松根净扫弹琴石,柳下常维钓月槎。路狭不容车马到,只骑黄犊访烟霞。(元·叶颙颥《题幽居》)

(4)图书簑笠载轻舲,雨雨风风去不停。(明·王若之《江行》)

(5)买得吴江七尺舠,南来十日九停桡。(清·江沆《舟行阻滞聊城,见远山》)

(6)此地—为别,孤篷万里征。(李白《送友人》)

(7)长江—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8)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吴伟业《圆圆曲》)

以上(1)—(5)句中的“舟”“船”“槎”“舲”“舠”都是同义词,选用时作者特别考虑了押韵,它们分别与加“·”的词同一个韵脚。这韵律,饱了读者耳富,增强了作品的声音美。(6)—(8)句中的“篷”“帆”“桨”与“船”是同义词,在一般文体中不能用来代替船,但在古诗词中却可以,这增强了修辞效果,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另外,诗人选用同义词的标准,还考虑了平仄和对仗。

(9)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辞》

(10)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有怀》)

(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乡心新岁月,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13)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14)溪叟相看私自语,底事区区,若要为官去?(苏轼《蝶恋花》)

很显然,(9)与(10)互为同义词,但“朔气”是仄仄,“北风”是仄平;(11)与(12)互为同义词,但“天涯”是平平,“天畔”是平仄;(13)(14)互为同义词,但“何事”是平仄,“底事”是仄仄。

在教学实践中,指出这些特殊性的规律,让学生认认真真去领悟古人写诗填词如何在选用同义词上下苦功夫这种精神,揣摩严密的格律不仅能增加作品形式上的优美,更能充分表达诗人的情思美。这的确是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语言的一条有效途径。

钥匙之二:赏析词语反常搭配的精妙

一般文体,词与词的配合是约定俗成的,不能任意改变。如果把不能配合的词强拉在一起,读者是不能接受的。但古诗词这种特殊的艺术文体,作者可以运用想象创造性地使用词语,可以不受一般搭配的限制,在看似反常的搭配中,可以玩赏到其中的意味。

像杜甫在《月》一诗中的两句: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用“吐”来表明山与月的关系,而不用“出”或“现”,突破了一般搭配规律。唯有“吐”生动形象,赋予了人的情感,让人玩味不已。下句中水和楼的关系,用“明”,使动用法,突破了一般习惯。这表明了楼前一片池水,把接受的月光反射到楼上,使整个楼更加明亮了。如果换用“映”,虽然合乎常规,但既不合格律用“平”声字的要求,又很难达到如此“绘色”的效果。

再如杜甫在《返照》一诗中的两句: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

上句说返照的阳光射到江面上,江水把阳光又反射到石壁上,把石壁照亮了,故“翻”有“反转”“反射”之意,而非“翻动”之意,它是反常搭配,不能按一般习惯解释。下句用“拥”和“失”更是反常搭配,照常规“云”与“树”与“山村”的关系,用“罩”“遮”“蔽”等都能恰当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但这样显得淡而无味了,表达不出诗人的特殊感受。特别是“失”字,让人感到了山村的失去,足见“云”之浓厚密布。

像诗人杜甫这样运用词语的反搭配关系,写出的佳句举不胜举。在教学中,抓住这规律,让学生去品味以下诗词中加点的词,太有意思了。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杜甫《登岳阳楼》)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孟浩然《洞庭》)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破山寺》)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秦观《踏莎行》)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钥匙之三:品评语序倒置的表达效果

一般文体,遣词造句应遵循正常词语的排列组合顺序,不得任意颠三倒四,否则,读者会感到云里雾里,但古诗词这门语言艺术很强的文体,它可以不管词语排列的正常顺序,即冲破常规的语序束缚,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内容,只要合乎修辞和格律(押韵、平仄、对仗)的要求,将词语组织起来就行了。

掌握这一条规律是品味古诗词语言魅力的一把重要的钥匙,会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审美水平。

1.颠倒和拆开

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它作为一个整体,一般文体中不能颠倒和拆开,否则不合规范,但古诗中,为了适应格律要求,就可以颠倒和拆开。

教曹操的《短歌行》一诗,其中: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实际上,上句是“慷慨”一词的颠倒和拆开,这样,既押韵,又合乎平仄。而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的: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这让学生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了。

再如,教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像“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显然,这是“横向”“倾倒”的颠倒和拆开。由此,可品味以下诗词中加点的词: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七律·送瘟神》)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鲁迅《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平沙细草荒芊绵,惊鸿脱兔争后先。(苏轼《书韩幹牧马图》)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如果将上述加点词还原成正常语序,顿觉诗味全无。

2.冲破正常语序

(1)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腾王阁》)

正常语序应为:南浦云朝飞画栋,西山雨暮卷珠帘。

(2)鹤舞千年树,虹飞万尺桥。(陈子昂《春日登九年华观》)

正常语序应为:千年树鹤舞,万尺桥虹飞。

(3)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丝屋角晴。(张耒《夏日》)

正常语序应为:午蝶花枝晒粉衣,晴蛛屋角添丝网。

如果按正常语序,就索然无味,而冲破正常语序后,诗味隽永。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品评下列诗词的语序倒置情况:

(4)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屈原《离骚》)

(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中秋瞑》)

(6)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

(7)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妖.赤壁怀古》)

(8)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国古典诗词,对继承发扬祖国的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中国是一个伟大的诗的国家,古典诗词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代表古代文化的精华”,既然如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指导学生去品味语言的精妙,而古诗词语言有时不管常规语序,作者通过词与词的自然联系,让读者经过细心体悟,就可以心领神会了。

在中学语文审美教育中,主要体现在文学欣赏上,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的语言更具特殊性。上面所读的交给学生品味古诗词语言的三把钥匙,旨在引导学生鉴赏作品时一定要从语言出发,领会诗词的思想内容,再回到语言,从而形成语言能力,进而达到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诗词教学与审美教育相结合,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根本目的。

所以,我在教改实验中,一直牢记“课文的整个美都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学生必须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感知理解课文美的语言,才能受到美的教育。”

篇4:古诗是不是诗歌的一种

一、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对话的起点不是终点

传统诗歌教学奉“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为圭臬,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教学目标就定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广深。有人认为:“孟子所提出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主张,是中国古代思想中释义学的权威方法论,它们强调读者与文本的交流,这能使文本与读者之间产生对话的交流感。确实,这种文艺观在很长时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不管方家如何解释,“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本质是基于作者中心论的。即使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正如《孟子·万章上》所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强调读者对作者意图的揣测为目的。

这种作者中心论的局限已经有不少专门论述。虽然,“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有它自身的意义,但这是诗词阐释的起点,不是教学的终极意义。它仅仅客观上对阐释避免走向相对主义或虚无主义提供了保证,可并不是文本丰富意义的全部。既然是“诗无达诂”,谁来界定解读正确的标准?作品能否展现真实的作家,从来就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在专制社会的环境里,文人创作是否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志?

英文中,解释(explanation)与阐释(interpretation)是不同的,其实,英文中还有一个paraphrase,解释的自由度更大一些。对话的本质更接近阐释。正如巴赫金说所的那样,真正的对话只存在于历史性和个人理解之中。诗歌教学中,尤其是古诗教学中,实现理想的对话不能仅仅追求知人、论世,逆志不应该成为对话教学的终极目标。

1.认识作者的困境:“隐含作者”和“真实作者”

以《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为例:大多老师依据“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几句“以意逆志”,由此得出“李白是一位蔑视权贵、追求独立人格自由精神抗拒世俗的高傲的知识分子”这一结论。这种分析不能算错,但把李白思想的复杂性肤浅化了。实际上,李白身上体现出多重性格。一方面他热衷功名,渴望建功立业;他的种种不拘任性的名士风流,放达潇洒自傲的背面隐藏着他对出人头地“王者师”的追慕。李白不少诗歌是肉麻媚权的,他万年的悲剧也证明了这一点。光从“知人论世”还是“以意逆志”,都有可能对李白产生片面的理解甚至误读。

同样,如果你一定要说《将进酒》那个叙述者就是李白。这不过是一种实证态度,不是一种人物研究,更不是文学立场。暂时忘记李白,可以将《将进酒》的审美价值最大化。

美国著名批评家W.C.布思提出“隐含作者”概念,挑战了“知人论世”的确定性:

在他(作者)写作时,他不是创造一个理想的、非个性的“一般人”,而是一个“他自己”的隐含的替身,不同于我们在其他人的作品中遇到的那些隐含的作者。对于某些小说家来说,的确,他们写作时似乎是发现或创造他们自己。

“隐含作者”和“真实作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隐含作者这个概念自从被提出以后,一直颇受争议,但却一直沿用至今。究竟什么是隐含作者?提出隐含作者有没有必要?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又有何内在的联系?

一种观点认为,“隐含作者”实际上是对“真实作者”的补充,它揭示了作者思想感情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复杂性。在创作中,表面的真实作者背后可能隐含着一个甚至多个隐含作者。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的关系可以是相似的的,也可以是对立的。作家在一部作品里的出现前后决然背离的矛盾观点和作家所处的环境和心理,所谓“言不由衷”者是也。

海德格尔说:“一首诗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它能掩盖诗人这个人和是人的名字。”

2.过度诠释的争论:认识传统和评判现实价值

对白居易《琵琶行》的教学存在这个问题。陈寅恪先生倡立基于比较研究和文史学家视野,开创性地的提出了“历史文化法”“诗史互证法”“比较联系法”等研究方法,在其代表作品《元白诗笺证稿》中予以后学巨大的启发,影响深远。教学《琵琶行》时,有的老师、学生认为“琵琶女夜登他人之船不可信或不合礼节”,显然是对唐朝风俗的不解。白居易对女性的观点也是矛盾的。

以《再别康桥》为例:严家炎先生于1984年提出的“热烈、真挚、轻柔、细腻又略带飘逸”的“对母校的深情”说,蓝棣之于1988年提出的”隐秘感情世界的浪漫遐想、旧梦珍惜“说,姜耕玉于1996年提出的“无限依恋、虔诚守护、甜蜜体验、纯粹美感”说,孙玉石于2001年提出的“宁静与和谐交融、潇洒与深沉结合、爱与眷恋与自然之美熔于一炉”说,孙绍振于2003年提出的“独享的甜蜜、无声的独享、悄悄回忆的美妙秘密”说。我们不能否定这些见解的意义,但孙绍振等老师以此否定“凄婉哀绝的作别”,“幻灭的“愈来愈凝重的离愁”,“万分沉痛”“沉重的痛苦”的说法,笔者绝不同意。

考虑徐志摩的留英背景,在剑桥,他深入研究了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拜伦和济慈的诗作,深受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据廖钟庆的研究:“柳”,在英国文学中有“遗弃”“背弃”的意思。在英国文学里,远在莎士比亚的《奥赛罗》(Othello)中的黛丝泰蒙娜(Desdamona)临死时曾唱过一首“柳树歌”,就表达了她的悲哀和暗示了她的死。丹麦安徒生童话中的《柳树下》(Under the willow tree)也是写在柳树下死亡。可见,中西对于“柳”的意象含义的解释并不相同,不能简单地用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意象含义去诠释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徐志摩的新诗。

实际上,徐志摩《再别康桥》更像是一部多声部复调的协奏曲,而不是单一旋律的主调。《再别康桥》中的“我”,就不能说是生活中的徐志摩,而是一个虚拟的影子。即便徐志摩坐飞机、别康桥有案可稽,但出现在诗中的那个“轻轻地”走了的“我”,却是以艺术的变形出现的。“我”所说的话是不可以、也不必实证的伪陈述,它不是作为一个事实存在,而是作为一个审美意象进入读者视野的。

因此,“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可能会对文化、传统产生颠覆,并不靠谱。对传统的认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是外在的文化背景的历史事实,这个层面是客观的。其次是文本自身的结构和释义以及诗人创作的出发点和依据,这些也是可以考据的,基本上是由史实来证实的,不需我们申述;第三层含义,即对传统意义和价值的评判,所有的读者,包括教材编者、教师本身的选择标准、前理解都具备自主性和差异性,往往是独立于诗人本身的原初意图。比如朱子对《关雎》的阐释,这种价值判断可能背离诗文的原始触机或者高于创作者的理解高度,从而实现了对传统的意义和价值的超越。“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实际主动拒绝了这种可能。

二、考据赏析、揆情度理:对话教学的继续和深入

陈寅恪、贺麟的“同情的理解”,是为在教学层面,教师如何“道”而弗“牵”提供理论基础。不“道”,而为师何用?而“弗牵”正是对学生个体现状与自身基础的正视,对学生自身生长力量有信心。“考据赏析、揆情度理”使教学对话得以继续和深入。“考据”体现了对作者的尊重,“赏析”体现了对读者的尊重,“揆情度理”强调“按照情和理估量推测”,体现了对文本和历史、传统的尊重。

1.从解释走向阐释

加达默尔指出,诠释的难题之一是如何克服文本与读者距离的疏远,即一个从它的原始文化和历史环境中分离出的文本如何与当代读者沟通,被当代读者理解。加达默尔指出了一个问题,文本存在一个“以意逆志”的困境:揣度文本本身的多义性和诗人本身的复杂性只是一种假设的理想,揣度诗人的“志”只是解释的阶段,不是阐释的目的。“按照情和理估量推测”不可能是唯作者是从的,它必然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不同读者的不同价值判断。

2.误解或具有创见而引人入胜

或许有人担心“揆情度理”引发误读,这种担心其实是多虑。

首先,对文本的误读可能为创造性误读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一如钱钟书说“误解或具有创见而引人入胜”。19世纪美国女诗人艾米丽·迪金森写了一首诗人对权威性的“大多数人的阐释”的反抗和讥讽:

你如果有独到的眼光

看似荒唐的误读反而是珍宝

是满纸荒唐言,还是一把辛酸泪?

多数的看法难道就还真理?

此也罢,彼也罢,还不都是这样—是普遍性,还是特殊性?

顺从大多数人的看法——你就是神志清醒——服从大众者,你就是聪明的

如果你保持异见——

你将成为囚徒。

讨论误读,这是一首绝妙的好诗。在前两行,诗人倡导有洞见的误读——-被视为“最荒唐的解读恰恰最辉煌”,后几行,诗人一语道破所谓的“大多数人”,其实就是权力拥有者;对权力拥有者的阐释,顺者昌,逆者亡。

其次,“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容易导向话语霸权。以《诗经·硕鼠》的教学为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参和老师“阶级分析”的观点解读它,意识形态的语言和思维形成了解释霸权,把统治者当成“硕鼠”,这首诗当作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反抗。近年来,有人提出“弃妇”说,认为是被抛弃的妇女对负心男子的控诉;有人把它读成遗弃老人对不孝子女的控诉,其实“乐土”“乐郊”可以视为人类的终极关怀,代表人们对现实的愤怒绝望之后的终极追求。只有打破这种长期在教参占极端话语霸权的意识形态式的解读,这首诗的教学才能获得意义。

三、消除霸权,意义重构:从理解的实现到同情的理解

陈寅恪曾经率先提出“同情之了解”之说,他认为读者对文本和作者的理解要持有“了解之同情”,尽量消除“隔阂”。早在1943年秋,哲学家贺麟谈及思想的方法,其一是“逻辑的方法”,二是“体验的方法”,三是“玄思的方法”;而所谓“体验的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要了解一物,须设身处地,用同情的态度去了解之”。

事实上,任何理解和阐释都不可避免带上读者的先行之见。“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理解的前提和基础,而理解的实现可以通过“考据赏析、揆情度理”来达成。

笔者以为,诗歌教学中的过度诠释有以下类型:由空间距离造成的文化误读;由时间距离的对传统的误读;有意识误读和无意识误读。不能用简单的对与错来衡量评判,过度诠释有时是难于避免的,甚至是有价值的,要警惕一元思维和二元对立思维,警惕文本阐释“话语霸权”。诠释无止境,曾经的过度诠释可能就是适度阐释。

经典诗歌或其他文学文本,在某种意义上是从未被“正确”阐释的文本,他们是那些经受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读者反复阐释的作品。正如卡尔维诺《为什么阅读经典》所言,“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现实是多样的,多刺的,而且层层相叠,就像朝鲜蓟。对我们而言,在一部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将它剥开,像是一颗永远剥不完的朝鲜蓟,在阅读中发现愈来愈多新的层面。”

1.拒绝话语霸权

文本解读中的话语霸权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传统的道德教化。二是时政环境。三是教参意识。四是教师主导。五是舆论干涉。

话语霸权意识形态之下的文本阅读是一种独断、专一的,预定的、偏见的“误读”,往往将预定的观念附会到文本之上,完全回避文本理解多元多变的实际可能。阿尔都塞在《哲学和政治》提出“教育的意识形态化和刻板化,是我们无法面对真实的教育的原因”这一观点,尤其值得我们深思。

2.理性对待“误读”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李商隐《锦瑟》更是如此。由于“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影响,历代文人纷纷解读,都离不开“索引派”的结局:“令狐青衣”说、“悼亡”说、“自伤身世”说、“自序诗集”说,“咏瑟”说、“政治影射”说、“寄托不明”等说不一而足。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诗的神秘性和一种迷离的追忆似水年华的情感美,是普世的,凡是符合这个特征的解读,都算是一种可接受的“揆情度理”。

在一定意义上说,被误读是诗人和诗歌无法抗拒的宿命。“揆情度理”不是要颠覆解构,“情”和“理”要符合诗歌文本自身逻辑和诗人精神世界的历史逻辑的,是一种客观的尊重文本尊重诗人的理性的阐释,是解脱迷信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尝试。

许多被传统认为正确的阐释被师生当做圭臬无条件地强制接受,形成一种不容置疑的话语霸权。走出一元论的文本理解或者二元对立非对即错的预定偏见,绝不强迫和灌输。尤其是意识形态话语洗脑式的、压制式的所谓政治正确的解读,本身就可能是对文本的颠覆和篡改,比普罗大众的误读走得更远更离谱。诸如《水浒传》是“投降主义的教材”等等。诗人的感情往往是复杂的,创作的环境往往是不自由的,表达的方式常常是多样的,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终将赋予文本新的阐释,惟其如此,经典才是不朽的。反之,后果将是在自我封闭中窒息语文教学的生命活力。

事实上,几乎所有优秀的诗歌都有无限诠释的发展空间,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的人会给予不同的解读。有的解读不免被作者或源文化读者视为误读。有限和无限将反复交织、碰撞,原有的界限将不断被修正。“误读”不是望文生义、信口开河;不是拘泥于个人“现存之见”(如伽达默尔“未能觉察自我的偏见”,对文本的“异己性”或“他性”缺乏敏感)。没有误读就没有诗歌欣赏和批评。“考据赏析”是必要的理解和诠释基础,“揆情度理”将引领师生实现诗歌教学走出预设和生成的困境。

“考据赏析、揆情度理”是对“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超越和完善,走出作家中心论的误区,走出话语霸权式的解读,奇妙的文本解读和生成有活力的真实对话风景将得以展现。

[本文系2014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B类社科课题(基础教育研究专项)“基于接受理论的高中诗歌教学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编号JBS14598]

上一篇:小微企业风险分析下一篇: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