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古诗基本知识

2023-02-17

第一篇:诗歌鉴赏古诗基本知识

诗歌鉴赏:能让学生开窍的几首古诗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诗中术语:拟人、化无形为有形、反衬、以乐景写哀情、色彩对比鲜明、借景抒情。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表现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嗟叹”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新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术语:拟人(春未老)、化无形为有形(风细)、对比反衬(超然台上不超然)、夸张(一城花)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诗中术语:托物言志、自喻、象征、双关、反问、呼应、反讽、反语。

8、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

8.答: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是承“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哪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9.答: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是自比、自喻,是自身的象征。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压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庆历新政)正处于低潮,个人生活中,梅尧臣妻子谢世后次子病逝。②“青帘”指酒旗。

诗中术语:叠词、动静结合、点题、拟人、移情、想象、双关、衬托、象征。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梅尧臣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抽象的“春寒”的。(6分)

8.(5分)答:诗歌表达了作者内心感情的凄苦、心情的悲凉。(2分)诗人借景抒情,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颔联“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尾联 “病”字既写了身体状况,也流露出诗人此时的心情。(3分)

9.(6分)答:中间两联,通过具体物象,来表现春寒,(1分)三四句写因寒气袭来,蝴蝶收敛双翅,花蕾无力舒展,这是选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蝶和花写天气之寒。(2分)五六句写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翻动,足见风很猛;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表明雨势之急。(2分)这四句从不同视角形容春寒,这一派峭寒,使天宇充塞着凄冷寥落的气氛,这就把春寒真切地刻画出来。(1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画鹰①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 绦镟③光堪摘,轩楹④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这首题画诗大概创作于开元末年(741年),是杜甫早期的作品。②愁胡:一种说法指胡人(西域人)碧眼,其深而大,似一副发愁的模样。③绦(tāo):丝绳,指系鹰的绳子。镟(xuàn):金属转轴,鹰绳另一端系的金属环。④轩楹:悬挂画鹰的堂前窗柱。

诗中术语:色彩对比鲜明、想象、虚实结合、联想、象征、呼告。

8.作为一首“题画诗”,本诗既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之鹰,又写到了诗人心中所想之鹰,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5分)

答: 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8.诗人这是运用了虚实(实写与想象)结合的手法。实写如“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的描写展现了画中鹰威猛敏锐、气势不凡的特点;(2分)虚写(想象)如“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通过想象雄鹰与凡鸟搏击的激烈景象,展现了鹰傲视群鸟、英勇不屈的特点。(2分)这样的写法使鹰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1分)

9.(1)通过画鹰神采飞动、气势非凡、呼之欲出的描绘(分析1分),表现了诗人对画家高超技法的赞美之情。(情感1分);(2)通过画鹰欲取猎物的描绘,展翅搏击的想象(分析1分),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情感1分);(3)“凡鸟”喻为误国的庸人,通过画鹰搏击凡鸟,其毛血洒落原野的想象描写(分析1分),表现出诗人鄙视平庸或愤世嫉俗的情感(情感1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完成8~9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①,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②,流落在丰城。

【注】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②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有紫气,识宝之人挖地四余丈,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诗中术语:衬托、想象、拟人、移情、借景抒情、用典、比喻、象征。

8.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5分)

9.古人评此诗“一个‘嗟’字,自然蕴藉,写尽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诗进行具体分析。(6分)

8.颔联寓情于景(1分)。“河桥不相送”:与好友别离固已难堪,但作者又因病不能相送,寂寞感伤之外,又增添一种遗憾之情。(2分)“江树远含情”:想象送别情景:友人远去了,唯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无穷无尽,运用拟人手法。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2分) 9.一个“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一写惜别之情,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二写伤怀之情,为故人不得志而感伤。用孙楚、屈原的典故,借他们的身世遭遇喻友人仕途之坎坷,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三写对友人的抚慰与希冀,以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喻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每点2分)

六、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近试上张水部 酬朱庆馀 朱庆馀 张籍

洞房昨夜停红烛, 越女新妆出镜心。 待晓堂前拜舅姑。

自知明艳更沉吟。 妆罢低声问夫婿, 齐纨未足时人贵, 画眉深浅入时无?

一曲菱歌敌万金。

诗中术语:从对面落笔、比喻、衬托。

8、在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运用上这两首诗有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5分)

9、有人说这两首诗“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话,流誉诗坛”,试从两首诗的内容方面对此加以说明。(6分)

8、都运用了"比"的手法(1分,答其他手法都不给分)。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2分);张诗,以越女和采莲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作品(2分)。

9、《近试上张水部》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不安和期待的心情(2分)《酬朱庆馀》表明张籍对朱庆馀才能的肯定(2分),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2分)。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可谓珠联璧合。

第二篇: 初中古诗词鉴赏基本内容

(一)、题材内容与主旨情感:

(1)咏物诗:以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局部特征着意描摹,运用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手法,表达某种精神或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修辞,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例如王安石的《梅花》,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2)思乡怀人诗:古人行旅在外,常有思怀之情,或羁旅之思,或故乡之思,或亲友之思,这类诗歌主要借助悲凉萧瑟的意象传达作者内心的感伤。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崔颢的《黄鹤楼》。

(3)送别诗:离别是中国人的特殊情结,古人常设亭送别、摆酒饯别、吟诗话别,因此送别诗成了古典诗歌的永恒主题。诗人通过托物寓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深深的惜别和伤感之意表现的淋漓精致。此类诗歌有的是谢别之意,例如李白的《赠汪伦》;有的是离愁之感,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有的是劝勉之情,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山水田园诗: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到唐代发展为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此类诗歌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和隐逸生活为主,表达出对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喜爱,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5)边塞诗:盛唐时期积极用世的时代气氛,催生了边关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这类诗歌通过对军旅生活、边塞风光、战争场面的描写,抒发了对建立功业的渴望,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

(6)怀古诗:这类诗歌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结合,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历史人物的议论、历史陈迹的描绘,用以讽刺当朝统治的黑暗,或抒发个人的沧桑之感,有怀古惜今、借古讽今的作用。例如杜牧的《赤壁》、《泊秦淮》,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7)闺怨诗:哀怨之作分为“宫怨”、“闺怨”、“春怨”等几类,主要以女性的的口吻,表现对征夫的思念,对战争的厌恶,对易逝青春的哀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例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李清照的《武陵春》(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8)即事感怀诗:就是针对某件事情或某个场景生发感慨,常见的有怀亲、送友、思乡、赠别、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例如杜甫的《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9)哲理诗:顾名思义,表现作者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歌,此类诗歌将抽象的哲理蕴含在鲜明直观的景象当中,深沉而含蓄。例如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二)见意象及其含义

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梅花 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有诗云:“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松柏 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杜鹃 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云:“枯藤,老树,昏鸦。” 猿啼 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郦道元《三峡》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关山 关塞山河。关,关隘;山,山河。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羌笛 由于发音凄切,有凄凉之意。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

水 和愁丝连在一起,比喻忧思和愁绪。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鸿雁 与雁书、鱼雁等泛指书信、音讯。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月亮 对月怀人,表现浓浓的思乡之情。李煜《虞美人》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柳树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李白诗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青鸟 传书的信使。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艺术技巧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见的有: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学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有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诗歌阅读鉴赏力,正确表达出我们的鉴赏感受。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

(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以动衬静、虚实结合、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白描、工笔、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忧国忧民等。

(6)语言特点:浓墨重彩、惟妙惟肖、诗情画意、朗朗上口、富有哲理、淋漓尽致等。

(7)语言风格: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形神兼备、简洁、洗练、浅显、平淡、质朴、清新、淡雅、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雄健、深厚等。 (8)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等

(四)、锤炼语言

1、古诗的语言特点 (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清新之风常见于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潜的诗的特点主要是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再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2).平淡 或称质朴,其特别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它是用语上的返朴归真,是将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平淡而有思致往往体现了作家的真功夫。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如梅圣俞《东溪》“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于浑朴中见清秀,语言质朴、平淡。 (3).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再如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句,前一联色彩清淡,形象优美;后一联则色彩绚丽,形象生动。 (4).明快

其特别是直接,明朗,爽快,泼辣。就是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明快莫过于白居易。例如他的《忆江南》。 (5).含蓄

有时也称蕴藉,其特别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再如《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一句,表面上是对桥边芍药发问,实际上含蓄写出金兵入侵的战火过后扬州的萧条冷落景象。 (6).简洁 其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中把问话----“师往何处?”、“采药于何处?”等全都省略,用答句包含问句的手法完成了全诗,全诗仅有二十字,相当简练。 (7).精练 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去表达丰富的内容,用语要准确、生动、形象。如陈子昂《送魏大从军》中“雁山横戈北,狐塞接云中”句,一“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的重要,它横亘在代州之北;一个“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是与云中郡连成一体的。语言相当精练。 (8).生动 使用的词语将某种情景写得活灵活现。如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写出了春日枝头、红花盛开的景象,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美丽热闹。“闹”字使用得相当生动。 (9).隽永 语意深长,耐人咀嚼。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0).工丽 “工”是对偶工整,“丽”是有文采。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好像一幅彩色工笔画,清新秀丽

2、常见作家语言风格 :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苏轼的豪放旷达,辛弃疾的慷慨悲壮 郊寒岛瘦

3、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

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1、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简史

一、春秋战国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四言为主的句式和重叠反复的章法,是这一时期诗体的主要特色。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又兴起一种新的诗体——楚辞。楚辞是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以屈原为其杰出代表。楚辞句式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字。 《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并称“风骚”,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两个典范,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二、汉魏

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由西汉的乐府机关和东汉的黄门鼓吹署在民间搜集而来。乐府诗长于叙事,和《诗经》是一脉相承的,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实现了四言诗向杂言、五言的过渡。汉乐府中著名的篇章有《十五从军征》《陌上桑》《羽林郎》《有所思》等,当然最为著名的还是《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

但乐府诗来自民间,直到东汉,文人才在乐府民歌的影响下试作五言诗。班固的《咏史》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东汉末年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长于抒情,善用比、兴手法是《古诗十九首》最大的艺术特色。

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籍、应旸、刘桢)为核心,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并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最后转变。这一时期著名的诗篇有曹操的《短歌行》,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赠白马王彪》《白马篇》,王粲的《七哀诗》等。其中,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对七言诗的形成功不可没。 曹魏后期的正始年间,“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中的嵇康和阮籍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阮籍的代表作《咏怀诗》82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进一步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 此外,汉魏流行的文体还有赋,其体式源于荀子的《赋篇》,并吸收了楚辞的某些要素而成。著名的篇章有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班固的《东都赋》《西都赋》,以及曹植的《洛神赋》等

三、两晋 西晋太康时期,诗歌创作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讲究形式,辞彩华丽,描写繁复。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三张(张协、张载、张亢兄弟)、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两潘(潘岳、潘尼叔侄)、一左(左思)。只有左思的诗歌骨力遒劲,承传了建安文学的精神,其《咏史》诗开启了咏史和咏怀相结合的新道路。 东晋末年的陶渊明为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五言诗在他的手中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他开创了田园诗,其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陶渊明诗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是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派受其直接影响。

四、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又一发展时期,这表现在又一批乐府民歌集中地涌现出来,与汉乐府诗前后辉映。南朝的民歌多清丽柔婉,代表作是长诗《西洲曲》。北朝的民歌则多刚健豪爽,其代表作《木兰诗》,与汉乐府中的《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在文人诗方面,南朝的谢灵运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沈约等人创立了音韵严格的“永明体”,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主张要讲究诗歌的音韵美。“永明体”的代表诗人谢朓,山水诗写得清新圆熟,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他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鲍照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五言和七言乐府诗,《拟行路难》十八首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隔句押韵的七言歌行为七言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北朝最有成就的是由南入北的诗人庾信。他的诗赋集南北文学之大成,成为唐代诗风的先声

五、唐

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初、盛、中、晚各期都有名家辈出。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及稍后的陈子昂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创造了新体诗——律诗;五律在宋之问、沈佺期手上最后定型。 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外,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等人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李白的诗歌豪放飘逸,号称“诗仙”,其名篇有《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等。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号称“诗史”,其名篇有“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时期,诗歌创作延续了盛唐的高潮。刘长卿、韦应物的山水诗,是王维、孟浩然一派的继续;卢纶、李益的边塞诗,是高适、岑参一派的余绪。白居易是这个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倡导了一场新乐府运动。元稹、张籍、王建都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诗人。白居易名篇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除新乐府运动之外,这一时期还另有一派诗人与元白诗派齐名,这就是以韩愈、孟郊、李贺等人为代表的韩孟诗派。韩孟诗派以才学为本,以议论见长,作诗力避平俗而求生硬奇险,开了后世宋诗的风气。其中李贺的诗风更是独树一帜,有“诗鬼”之称,其名篇有《苏小小墓》《梦天》等。

晚唐时期的诗歌感伤气氛浓厚,其代表诗人是杜牧、李商隐,世称“小李杜”。杜牧长于写七绝,可与盛唐“七绝圣手”王昌龄并肩,其名篇有《山行》《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李商隐长于写七律,其七律用典精巧,对偶工整,名篇有《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

词在唐代已经出现,是随燕乐而兴起的新诗体,起源于民间。敦煌曲子词是现存最早的民间词。唐末的温庭筠第一个专力作词,他的词词藻华丽,被后人称为“花间派”。五代时,中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问世于西蜀。这个时期的词人中成就最高的是南唐后主李煜,其名篇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

六、宋

经过了唐诗不可逾越的高峰,宋诗无以为继。但是宋代诗人另辟蹊径,重在理趣,也走上了诗歌的另一高峰。北宋大家有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其中黄庭坚与陈师道一起开创了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而南宋的陆游,酷肖李白的才华,更是堪称宋诗第一人,其名篇有《关山月》《示儿》等。与他同时的还有以“田园杂兴”诗而出名的范成大和以写景说理而出名的杨万里。文天祥是南宋最后一个大诗人,其代表作是《过零丁洋》。

源于唐代的词,在宋代达到了鼎盛。唐诗、宋词,堪称中国文学的双璧。北宋著名的词人有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等。柳永开创了长调的慢词,使词的规模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代表作是《雨霖铃》(“寒蝉凄切”)。苏轼作为词的革新家,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使词成为独立的抒情诗体。这就是所谓的“以诗为词”;其名篇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苏轼的词启迪了南宋豪放词派的诞生。秦观善作小令,而周邦彦不仅写词且善作曲,他创造了不少新调,对词的发展贡献很大。在南北宋之交,还出现了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女词人李清照。她的词意境深厚,感情宛曲,造语清新,尤其是南渡以后的作品如《声声慢》(寻寻觅觅)等,将国破家亡的悲愤与身世漂泊的伤痛融合一气,缠绵抑郁,感人心魄。

进入南宋,词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当推辛弃疾。他继承苏轼词的豪放风格并加以发展,把词的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其名篇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千古江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等。南宋后期最著名的词人是姜夔,他继承周邦彦,走上了尚风雅、主格律的创作道路,其名篇有《长亭怨慢》。

七、元明清

到了元代,散曲流行,诗词乃退居其后。曲可以说是词的另一体,但它跟词除了咏唱时的伴奏乐器不同以外,在语言上也更加接近口语,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加衬字。 这个时期著名的人物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世称“元曲四大家”。

明代诗歌是在拟古与反拟古的反反复复中前行的,没有杰出的作品和诗人出现。 清代诗词流派众多,如娄东诗派的吴伟业,其《圆圆曲》成为了“梅村体”的代表作;虞山诗派的钱谦益,学得杜甫神髓,风格沉郁悲凉。但大多数诗人均未摆脱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套子,难有超出前人之处。

清代最著名的词人当属纳兰性德,他的词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王国维评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其名篇有《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等。清末的龚自珍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后一位伟人,他的诗直接描写心灵,表现物我冲突,代表作有《秋心》《己亥杂诗》等。

自此之后,中国古典诗歌再无高峰。五四运动合上了中国数千年古典文学的大门,同时打开了现代文学的崭新天地

2、诗歌文体知识和重要诗、词人生平

诗歌文体知识和重要诗词人生平的考查,在中考语文试题中从不单独命题,也不纯粹考一些死记的知识,但它灵活地穿插在诗词赏析题中。词的术语“下阕”、“下阕”。当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时,我们就要对词人的生平、志向、思想有大致的了解。若缺失了这一部分知识,对诗词的理解和答题就会形成障碍。因此,适当对这一部分进行复习还是很有必要的。

(1).关于诗歌文体知识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从诗的体式上分,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古风、楚辞、乐府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从内容和表达上,诗又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古诗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源于《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如杜甫的诗、白居易的诗。源于《离骚》的浪漫主义传统,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夸张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情。如李白的诗。 古诗也有各种流派:

①唐诗有山水田园诗派(如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如王昌龄、岑参);

②宋词有豪放派(如苏轼、辛弃疾),婉约派(如李清照)。

词,又称为长短句。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上阙、上片,第二段叫下阙、下片。

曲,又称为词余。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又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我国古代诗歌不仅取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不同的诗体各有特色,如古风、乐府多为民歌;律诗体制严格;词或豪放,或婉约;散曲有严肃,有诙谐。

2.关于著名诗人、词人。

要了解作者所处的年代、人生经历、志趣、思想和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要把作品和作者当时的心境联系起来。 (2)、诗词鉴赏常用术语

字词特点:浓墨重彩 惟妙惟肖 平淡无奇 诗情画意 富有哲理 形神兼备 简洁 洗炼 质朴 清新 雄浑 夸张 比喻 拟人 形象 生动 对仗 双关

表达技巧:含蓄委婉 耐人寻味 画龙点睛 直抒胸臆 以小见大 开门见山 衬托 烘托 渲染 对比 象征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呼应 照应 浑然天成 虚实相生 思想内容: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言近旨远 意在言外 言在此而意在彼 言有尽而意无穷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不落俗套 感情细腻 感情真挚 乡情 伤离 怀古 忧思

第三篇:高考古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和规律总结

一、 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我国的诗歌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古典诗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的诗歌,它包括诗、词、曲;现代诗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它包括新体诗和以旧体诗形式反映现代生活思想感情的诗。

古典诗歌中的诗又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近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一般指唐以前出现的诗歌,又称古诗、古风。其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押韵较宽,可一韵到底,也可中途换韵。广义的古体诗还包括乐府诗,如“歌、行、吟”律限制。句式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不讲究平仄、对。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亦称“今体诗”,因在音韵格律方面有严格要求,又称“格律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

一、二句)、颔联(

三、四句)、颈联(

五、六句)、尾联(

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需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

二、

四、

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9-90字)、长调(91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以上有关诗词体裁的知识,掌握这些诗词知识,不但要记住,还要会使用。

二、 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送别诗、哲理诗、爱情诗等等

1、写景诗:一般通过写景表达自己美好志向,或通过写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通过写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等等。如:王维的《山居秋瞑》通过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赞美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写出了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刘禹锡的《石头城》通过对金陵古城萧条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国运衰微的感慨。

2、记事(咏怀)诗:即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春望》、陆游的《书愤》、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

3、咏史(怀古)诗: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多表达的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对昔盛今衰的感叹。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等,均为名篇。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表达的是面对越宫遗址的凄凉景象所产生的昔胜今衰的感慨。

4、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即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作者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自己孤高自守的高尚节操。王冕的《墨梅》通过作者画梅花以追求色彩鲜艳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于谦的《石灰吟 》借诗人对石灰的吟咏、赞美,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险、坚贞不屈、为民众利益甘愿牺牲的高尚精神。

5、山水田园诗:通过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来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通过对田园景象和闲适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弃官归隐的决心。

6、边塞诗: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大约有反映三个方面的内容:表达对塞外风光的热爱;或表达戍边战士的卫国豪情;或表达战士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送别诗: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几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很注重送别。士大夫送别,不光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来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州》(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8、哲理诗:它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9、爱情诗:就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三、 明确考纲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从2002年开始,高考诗词鉴赏的考查主要是对古代诗歌的考查。考纲要求有两点:

1、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两点要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1)鉴赏评价古诗的形象,既包括人物形象(既包括英雄、名流、亲属、友人,还包括诗人自我形象),又包括景物形象。(2)鉴赏评价古诗的语言,既包括谴词造句的特点和语言的表现力,也包括语言的风格等。(3)鉴赏评价古诗的表达技巧,既包括象征、渲染、衬托等表现手法,又包括抒情方式和修辞手法等。(4)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看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态度。下面具体做出分析:

(一)、分析形象

读一首诗,首先要看它运用了什么样的语言,塑造了什么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分析人物形象时,可抓关键词作为切入点来分析,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可抓住“独”“佳节”“遥知”等关键词来分析,该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思念亲人的孤独游子的形象。异乡异客,形单影只,再加上又逢佳节,就把诗人内心的孤独情绪鲜明的表现出来。再如杜牧的诗《初冬夜饮》通过“客袖”“侵霜”“烛盘”等词勾勒出一个在灯光下自斟自饮顾影自怜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2)分析景物形象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色彩、空间、气势等来看塑造的是哀景还是乐景。如: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它通过初春最常见最具有特征的景物来勾画出春天灿烂阳光照耀下的明净绚丽而阔远的图景。再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就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场景。分析景物形象还要的是要抓一些特殊意象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意境。所谓意象,简单说就是作品为抒发某种感情所描写的一个个的物象,而意境则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二)品味语言

鉴赏评价古诗的语言,既包括鉴赏语言在句中谴词造句的特点和语言的表现力,也包括语言的风格等。前者就是要品味诗人练字的妙处和诗中重要语句的作用,后者指语言的特点和流派。

品味诗人练字的妙处和诗中重要语句的作用,就是看诗中哪个字,哪个词,哪个句用得准确、生动。即抓住诗眼(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如王维的《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冷”二字,就是诗中的诗眼。尤其抓动词、颜色词、叠词、拟声词、修饰语及词类活用等。

1、 动词

(1)“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特别是“闹”字,写出了盎然春意,蜂蝶纷飞的情景。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怨”字使用拟人的手法,既表达了曲中之情,有显现出吹笛人之心。

2、 颜色词(主要用来表现人物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碧”字写出草的碧绿,增强了色彩感和画面感,表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船泊瓜洲》)“绿”活用作动词。传说王安石作此诗时,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几个词,觉得都不恰当,最后才选用了“绿”字。此字在句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将江南阳春、花红柳绿的景色和作者的心境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了。仔细品味便可发现,“绿”字较“到”诸字更活泼、更有色泽感和生命力。

3、 叠词(叠词的使用能增强不仅增强语势,而且增强语言的韵律美)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写行为,“冷冷清清”写状态,“凄凄惨惨戚戚”写心情。这三句全部使用叠字,写出了诗人从“寻”到“空”到“悲”的心理历程、行动经过和感情变化。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的《黄鹤楼》)“萋萋”这一叠字,写出了晴空下远望所见树木、芳草的茂密和清晰。

4、 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的《琵琶行》)“嘈嘈切切”以叠字摹声,把琵琶声描写的生动逼真。(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的《登高》)萧萧写出了落叶的声音,滚滚写出了流水的声音]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品味语言,要了解语言的特色,反映语言特色的词语有: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品味语言,还要了解语言的风格特点,反映古诗总体风格的词语:清新、凄美、绚丽、明快、含蓄、简洁、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缠绵、豪放、婉约等。

(三) 鉴赏技巧

赏诗歌最主要的还要鉴赏它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行文构思、表达方式等。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包括联想、想象、象征、渲染、铺垫、过渡、伏笔、照应、抑扬、虚实关系、动静关系、情景关系等。

(1)烘托渲染:借鉴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技法,即用周围的景物来烘托渲染画面上的中心事物以深化意境,渲染氛围,突出主题。如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一连串的意象烘托渲染出“断肠人”相思之苦。

(2)象征:即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相似,使被象征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的表现。如:矛盾的《白杨礼赞》用白杨树象征北方的军民.。

(3)虚实关系:这是古人论文常用的概念,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拖为虚„„„虚实结合可以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前三句描写的眼前所见,是实写,“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虚写。

(4)动静关系:以动写静,以静写动,往往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用蝉的叫声来衬托山的幽静。

(1)直接抒情手法: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作者不需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激昂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2)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和借事抒情。作者对某种景物或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予此景此物中,通过描景表现出来,就是借景或借物抒情。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就是借梅花的高洁来抒写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修辞手法: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特别要注意用典的运用。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因为典故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把握典故的思想,就需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熟悉典故的来历。如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5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这些典故就因为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和这首词的思想情紧密联系的,所以,辛弃疾来北固亭就很容易想起这些典故,并借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古诗中多用的是描写和抒情。

(四)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文学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具体的就是判断某一篇文学作品的政治内容,思想倾向。我们可以采用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以知人论事。古典诗歌所表现的主题多为: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古伤今,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忆友怀旧,昔盛今衰等。

总之,对诗歌的鉴赏,要全面掌握这些必备的知识,并加上自己的感悟理解,做出合格的答卷应该不在话下。

第四篇:诗歌鉴赏知识储备

常用的表达技巧等,再加上相当多的考生对一些诗词的风格和表达技巧方面的术语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复习起来倍感艰难,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对其进行举例归类。请注意以下术语!

1、语言风格:精炼、含蓄、简朴、清新、明快等。

2 、思想内容: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即事感怀、怀古咏史、羁旅生活,惜春伤春、闺怨诗、爱国诗、爱情诗、乡愁诗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3、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描写可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明暗相衬、粗笔勾勒和工笔细描;描写顺序有:所见,所闻、所感;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景、近景、上下;现实和神话相结合等。

一些常用的修辞格有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排比、反问、设问、衬托、反复、反语、委婉、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兴手法,如《孔雀东南飞》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象征手法,如李白《行路难》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托物言志(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还有对比、烘托(映衬)、反衬、抑扬、想象、联想、照应、铺垫、借古讽今、情景交融等,不一而足。其作用有: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4、诗歌的个人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例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牧的清健俊爽、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建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郊寒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陆游的悲壮爱国等。此外词还有婉约、豪放之分,曲有通俗和幽默之分。总的来说,诗词曲的特征分别是“诗庄”、“词媚”、“曲俗”。

5、篇章结构:常用的术语有层层深入、首尾呼应,有总有分,详略得当,巧妙过渡,伏笔照应、铺垫、卒章显志,以小见大。

语文诗词鉴赏答题套路及解题歌诀

一.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 忧国忧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 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

3. 同情人民地疾苦 4. 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 建功报国

1. 建功立业的渴望 2. 保家卫国的决心

3. 报国无门的悲伤 4. 山河沦丧的痛苦 5.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6.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7.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思乡怀人

1. 羁旅思乡之情 2. 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3. 边塞思乡之情 4. 闺中怀人之情 ● 长亭送别

1. 依依不舍的留念 2. 情深意长的勉励 3. 坦陈(吐露)心志的告白 ● 生活杂感

1.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 昔盛今衰的感慨 3. 借古讽今的情怀 4. 青春易逝的感伤 5. 仕途失意的苦闷 6. 告慰平生的喜悦 二.五种种答题模式: (一) 分析意境型:

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2. 答题步骤:

① 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翻译——忠于原文)。

② 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以下4组)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 ③ 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时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 分析技巧型:

1. 提问方式:怎样的表现手法?怎样的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手法)?怎样抒发感情的? 2. 答题步骤:

① 明确告诉其手法。 ② 结合诗句说明为什么。

③ 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情感。 3.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骆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时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位方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

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三) 分析语言型:

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艺术? 2. 答题步骤:

① 从以下六个词中选一个或几个:雄浑豪放;委婉含蓄;华美绚丽;朴实简练;运用口语;叠词互用。 ② 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③ 运用这种语言表现作者因---而产生的---感情。 3. 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特点是清新自然,运用口语。 (四) 炼字型:

1. 提问方式: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给出一字,是否同意。 2. 答题步骤:

① 解释此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 翻译此句(忠于原文,语言优美)。

③ 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是指回望。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

寸断。此字然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 别的酸楚。 (五) 诗眼型:

1. 提问方式:关键;不能删掉的词。 2. 答题步骤: ① 解释词义。 ② 点名中心。

③ 是全诗的关键。起到了总领全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 3.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一“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相思之情是从听到“折柳”引起的。承上启下。所以是全诗的关键。

三、古诗鉴赏歌诀

古诗鉴赏不畏难,考纲要求烂心间。表达技巧和形象,思想内容加语言。 素质修养固根本,神游于古想联翩。诵读咏叹兴会至,语言突破发先端。 平仄对仗适格律,押韵也使语序缠。语言风格有特质,术语种类要记全。 质朴清新别绮丽,简练隽永意味先。

诗中意象无限广,主客相融滋味长。离愁别绪托折柳,望月怀远尽思乡。 竹菊梅兰君子范,春草无涯友情芳。燕飞世迁夫妻苦,杜鹃啼血寄凄凉。 蝉鸣高洁虫悲误,鱼传尺素鸿雁忙。凡此种种难尽举,骚人寓意话衷肠。 分门别类条理化,意境初解识诗章。

抒情方式要记清,直抒胸臆显爱憎。更兼触景生情意,融情入景风雨惊。 托物言志诗魂寄,尽吐块垒见真情。侧陪正面静衬动,乐景哀情反相成。 烘云托月手法老,虚实结合更鲜明。双关互文兼对仗,铺陈排比并比兴。 跨过表达技巧隘,评价顺水有乘风。

思想内容怎评价? 胸存类型不驳杂。写景寄旨表不群,咏物抒怀写高雅。 羁旅行役寻常见,思亲怀乡拟不差。故道长亭别情重,多言不忍少旷达。 怀才不遇思明主,舒啸山水访道家。咏史写人堪自比,借古讽今漫叹嗟。 边塞风火燃诗意,或欲建功或挞伐。对号入座须谨慎,莫让定式缚自家。 古诗浩淼如烟海,读品思评四步法。如今识尽个中味,居高临下六分抓

经典试题]

秋过松原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赚得行人错喜欢”一句,有的版本作“赚得行人空喜欢”,“错”与“空”哪一个字更恰切?请说明理由。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1)“空”比“错”恰切。“错”字只表明了“喜欢”是一种错误;而“空”字不仅包含了这一层意思,还突出地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形象感更强。

2)这首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全诗用下岭比喻人生之路。本以为下岭比上山容易、轻松,

而当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又遇到一个山头,发现自己正处在万山围绕的圈子里,才恍然大悟:下岭的过程同样会有一系列的艰难险阻。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求知的艰难,却忽略了另一种艰难。第四句“放”“拦”两字将山赋予了人的思想、性格、行为。全诗表达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在取得成绩时,万不可自满自得,而应不断进取。 还记得上次小报------《诗词鉴赏经典题目解读》(20011.5.16)吗? 里面的题目与今年全国各省高考题何其相似也!! 找出,利用这三天假期读一读,学一学!!! [( ([(

(

第五篇:诗歌鉴赏知识荟萃及基本题型

诗歌鉴赏知识汇萃

一诗歌类型及思想内容

1,写景诗:借景抒情

2,咏物诗:托物言志 3,咏史诗:借古讽今,怀古咏史

4,送别诗:离愁别绪

5,闺怨诗:思亲怀人 6,羁旅诗:漂泊愁苦

7,边塞诗:壮志豪情

厌战思乡 二,意象

意象是带有作者情感的物象,在中国诗歌上,有些意象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 柳:送别;

草:离情;

月:怀人和思乡 雁:思乡和漂泊;

菊:高洁,隐逸 竹:正直,谦虚;

落叶:悲秋,失意 柳絮:愁苦,飘零;

阑干:思念,寂寞,离愁 流水:叹息

三,思想感情

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

恬淡,欢乐,仰慕,乐观,豪迈洒脱

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怀乡思亲„„ 四,景色特点术语

清新明丽;明净绚丽;恬静优美;清丽幽远;孤寂冷清; 雄浑壮阔;雄奇壮丽;萧瑟凄凉

景色特点+什么季节+写景画面

如:描绘了一副恬静优美的初春湖光山色图/美景。 五,分析表现技巧(手法)

表现技巧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 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即事抒怀) 2间接抒情包括

借景抒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寓情于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托物言志:“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托物寓理:哲理诗《读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情景交融答题思路:景——但又不是纯粹写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情

描写手法常有:

(1)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反衬有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 (2)想象和联想,又叫虚实结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白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4)对比。 动静结合答题思路:静景——动景——既写动态,又写动态,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描绘了„„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

古诗鉴赏常见设题模式

常见设题模式有分析意境,分析技巧,品位炼字,抓关键词等。

(一)分析意境

1,提问方式:

(1)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答题步骤:

(1)抓住诗中主要的景物(尽量引用原诗)

(2)分析总结,再现画面

(3)分析思想情感 举例1: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 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 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黯乡魂):思念家乡,黯然销魂。

(追旅思):羁旅的愁思缠扰不休。追,追随,纠缠。 问:这首词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本词通过写“碧云天”、“黄叶地”、“绿波”、“寒烟翠”、“无情芳 草”,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黄昏秋景图,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和浓 郁的思乡之情。

举例2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与情 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本诗写诗人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又树有山,有花有鸟, 可谓是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是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 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山中 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孤寂之情。

训练: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问:晚年杜甫客滞江汉,诗中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 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二)

品味炼字,炼句

1,提问方式

(1)某联中最生动传神是哪个字,为什么?

(2)某字/某句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他好在哪? 2,答题步骤

(1)如有修辞等手法先点明,并说明本身作用

(2)把字放在句中,简单分析诗句。(词不离句)

(3)字在本句中的作用

(4)分析总结图画

(5)分析思想感情

常用到的修辞有(表现技巧/表现手法) 1,比喻:生动形象的描绘了„„

2,拟人: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赋予人的情感,

3,曲笔(婉曲):运用曲笔进行侧面描写,构思巧妙,委婉含蓄,更富有想象力。 4,反问:运用反问,来表达肯定语气,说明„„ 5,对比:运用对比,将„„和„„相比,更加突出了 6,设问:运用设问,自问自答。 …… 举例1: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问:在诗歌中,那些字眼最能表达思想感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都”,表示普遍性,新年了都没有花木发出芳香,表达了对春来的过晚,花开过迟的遗憾和抱怨之情。 “惊”,到了二月才第一次惊喜见到草芽,表达了诗人在久盼的春色终于来临后的新奇惊喜之情。 “嫌”,“穿”,运用拟人写春雪,赋予雪以人的情感,也在嫌春色来的晚,也穿过庭树当作飞花,要给人带来春的气息,为诗增添了浪漫气息,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白雪飘飞图,渲染了一种热闹和欣喜之情。

例2:

江村即事

司空曙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问:你喜欢句中哪个词语或句子?简要说明理由。

答:喜欢“纵然”和“只”。“纵然”是让步假设,“只”表示为一结果。且不说尽也没有风,即使有风也不会出现恶果,最多会把船吹到浅水边。运用这两个虚词,表达了渔人悠然自得,心情放松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安静优美的景色。

训练1: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hu)皱 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历来成为千古名句,尤其是“闹”字,王国维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分析鉴赏。

答案:整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绿杨如烟笼罩,虽是清晨,寒意却轻,红杏在枝头闹春光。一个闹字,生动传神的写出了杏花的茂盛,整句描写了生机盎然的初春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训练2: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树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释:安禅,佛家用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是“咽”“冷”。流泉由于山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森幽暗,似乎让青松更加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的显示出山中幽静寂静的景象。

(三)

表达技巧

1提问方式

(1)本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有什么表达效果?

(3)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

2 答题步骤

(1)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

(2)结合诗句阐述怎样用的这种手法?2

(3)分析此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2

例1

西江月 黄陵庙

张孝祥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问:本词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答:本词用了想象的表现的表现手法。

把船只被风所阻而留滞,作成是水神者说要留他看夕阳的景色,把波涛声想象成水府在演奏悦耳的乐曲《霓裳》,2表达了作者面对困难/挫折仍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

例2

雨后池上

刘颁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扬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

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唐雨后 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用“忽起”“垂扬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发 出的“万点声”,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了静态 又写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景,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 塘春景图。(模糊答题法:雨后池塘美景图) 训练 1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问1:有人说“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极富匠心,令人倍感愁意。试从艺术手法上作简要分析。 问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通过写被贬流放途中的所见所想,表达了诗人远离京师的悲凉心境,以及对自己仕途坎坷的不平和忧郁。

训练2: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试简析之。

训练3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 问: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表现手法)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花草树木以人的情感,能知能斗能解且彼此有高下之分,描绘了一幅五彩缤纷万物争艳的万春风光图,使晚春景致更加生动有奇趣。

四:抓关键词

1:提问方式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答题步骤

(1)该词在突出主旨上起的作用。

(2)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举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乡情。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送别怀远。同意折柳是全诗的关键。这首诗从最后一句看是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之情,而这思乡之情正是通过听折柳曲引起的。

简介诗词常见风格

雄浑,豪放,沉郁,悲慨,俊爽,冲淡,旷达

(一)_雄浑

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二)豪放

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 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苏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 "大江东去"二句,将在广阔悠久的空间与时间中活动的人物一笔收尽,气魄恢宏,"故垒西边"至"灰飞烟灭"是咏古,感情高昂而浓挚,而"乱石穿空"数句,将峥嵘的态势,鲜明的色彩,巨大的音响,融于一体,气势磅礴,给人以"挟海上风涛之气的感觉"."故国神游"数句转到自己,感情也由高昂跌入沉郁,全词的音调豪壮,"须关西大汉,执铁板"而唱. 秋浦歌(其十五)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三)_沉郁

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沉则不浮,郁则不薄."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 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四)悲慨

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诗人怀着壮志难酬的极度悲愤,登上城楼,泫然流涕,感慨万端.面对着悠悠苍天,茫茫大地,用如椽之笔,勾勒出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绵不断的时间图卷,描绘出辽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画面.其悲壮歌声,响彻云霄,慷慨之气,横绝太空.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五)_俊爽

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代表诗人是杜牧.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矫健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如《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含蓄讽刺的笔调,深刻揭露了唐玄宗纵情声色,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六)_冲淡

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如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砦》)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了.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七)_旷达

代表作家是苏轼.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_(《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的色彩.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人生现象与自然现象,人生哲理与自然规律等量齐观,泯灭了时空物我的界限.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上一篇:手工泥工兴趣小组总结下一篇: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程序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