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古诗背诵

2024-05-21

诗歌古诗背诵(精选8篇)

篇1:诗歌古诗背诵

四年级必背古诗

峨眉山月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朝代:唐代 作者:李峤 原文: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过零丁洋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原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江雪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三衢道中

朝代:宋代 作者:曾几 原文: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望洞庭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乡村四月

朝代:宋代 作者:翁卷 原文: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元日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选背

游山西村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四年级上册选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原文: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难着 一作: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论语三则编辑

原文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人教版七上

3出自《论语·子张》中是子夏所说。原文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为: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黄鹤楼诗词首推唐崔颢的《黄鹤楼》

昔 人 已 乘 黄 鹤 去,此 地 空 余 黄 鹤 楼。黄 鹤 一 去 不 复 返,白 云 千 载 空 悠 悠。晴 川 历 历 汉 阳 树,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

日 暮 乡 关 何 处 是,烟 波 江 上 使 人 愁。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1550人评分)8.9 朝代:明代 作者:杨慎 原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暮江吟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秋词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浣溪沙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原文: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生查子·元夕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泪湿 :一作:满)4

篇2:诗歌古诗背诵

本册教材在最后一组——“综合性学习”后面,安排了10首古诗词背诵,包括7首古诗和3首词。这10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不要求教师像以前教学古诗那样,占用教学时间来详细讲解。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自学时,要利用每首诗词下面的注释大体了解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家长或同学,重点放在读读背背默写上。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课外古诗的背诵,而很多孩子在前五年中已经形成了背古诗的好习惯,这十首中前六首大多数孩子都能背诵,因此老师们开学之初就可以有计划地安排背诵后面四首和其它的。适宜时间再安排专题性学习课如“古诗词赏析课”“古诗诵读过关课”“分类复习古诗词”擂台赛等。

附:分类复习古诗词

一、根据10首古诗词进行超联想,分类复习古诗词 送别诗──

《芙蓉楼送辛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联想到: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 „„

咏物言志诗── 《石灰吟》《竹石》 联想到:

风(解落三秋叶)李峤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 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 写景诗──

《鸟鸣涧》《江畔独步寻花》 联想到: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 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杜甫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甫 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

篇3:古诗记忆背诵技巧

江泽民同志说过:“无论什么语言, 都得背, 背诵使人受益匪浅。”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没有识记和背诵, 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能的。”古诗文是千锤百炼的美文, 流传两千多年不衰足于说明它有很强的生命力。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如何让学生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 得到古文化的滋润, 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 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呢?

在实际教学中, 虽然古诗字数很少, 但是学生常常在默写中会写上句写不出下句, 写了下句又想不起上句, 错别字也较多。在教学过程中我的体会是:在理解诗意基础上结合绘画的手段, 可以快速背诵并且记忆持久。

首先, 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在教学古诗时, 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 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 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和特定环境, 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现实生活, 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 拉近距离, 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以教学《山居秋暝》为例, 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 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 可以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伴随着古筝的清幽旋律和投影相关图片, 教师抑扬顿挫地范读, 把学生带入了清幽、静谧、清爽、湿润的一座山林之中。而古诗的大意则以故事形式导入, 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中所描写的内容, 让学生此时只是远远地在“听”景、“看”景, 在“入境”之前做好了这些准备, 学生对诗进一步的理解就有了大致的审美方向, 也有了对诗歌意境的联想和无限期待。四是丰富想象, 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

其次, 在对古诗“入境”之后, 快速背诵。诗歌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图画, 使教学直观性和抽象性相辅相成, 使学生的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 从而深刻地理解诗歌, 对诗歌记忆深刻久远。在课堂上出示诗意的画面, 就为学生感受美、领悟美提供场景,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美丽的画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 一切美的形象, 最容易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形象思维常与美的情感相贯通, 在教学中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 在教学古诗时, 教师可以画图辅助教学。用简单的几笔勾画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直观、形象、美丽。古诗教学尤为精妙, 每一首诗的意境都是美丽动人的画面, 不管语言表达得如何生动, 但总是比不上图画那样直观、形象, 主要是因为图画本身独特的功能。它可以弥补口头表达的不可见性, 使未见事物呈现, 让抽象事物直观, 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活动, 将教材内容形成鲜明的表象和观念。

在给诗作画的方法中, 我给学生的建议是:不要求精美, 不花过多时间, 关键要把诗中呈现的景、情以自己最直接、最快想到的事物画出来, 一般每句抓住一个关键事物画即可, 不需要字字顾及。对某些表达情感的诗句要是无法用画的时候, 可以用诗句中关键词语直接标注, 以达到记忆的效果。以《过故人庄》为例。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第一、二句, 可以画一只鸡 (只要学生知道自己画的是鸡即可) 和一个房子 (可以在“田”字上加个三角形代表) , 这样可以让学生迅速记住“鸡黍”和“田家”。通常一首诗的第一个词是最容易记住的, 所以一般不用画。第三、四句可以画树和山, 因为在第一、二句读完后, 学生往往会断点, 下句是什么呢?总想不起, 所以把句首事物画出, 学生印象比较深刻。后面四句看起来好像不好画, 第五句在房子前面画个大大的地坪, 可以写上“场圃”, 第六句画手拿酒杯。第七句在山顶画太阳, 最后一句在房子旁边画菊花。画完后照着画面朗读背诵, 学生能很快背诵并记忆深刻, 很少再会出现默写不出的情况, 因为这幅画一直刻在学生脑海中。学生在做题时, 一时想不起, 想想当时画的画儿, 也会记起。在十多年的教学中, 我作了调查, 我班的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古诗, 比同类其他班的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和默写能力要强很多。

在此基础上, 学生对古诗易理解易背诵, 但还有一点就是, 要帮助学生指出这首诗中易写错的字或难写的字。指出时, 不要简单地说这个字不要写成那样, 要对这个易写错的字进行延伸和联想, 以引起学生注意而印象深刻。

篇4:背诵古诗有技巧

背诵古诗时先要求做到读准字音,掌握好停顿,然后体会一下朗读时的重音,反复读几次,直到顺口。背诵要把高声朗读和默看结合起来。大声地把要背诵的古诗读出来,读出感情,读出古诗的韵味,可以帮助你集中注意力来记忆。默看就是一边思考诗句的意思,一边默写。这样做,可以记得更牢固,也可以发现自己在理解和书写上的一些错误。

为了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增强背诵的效果,现展出几种具体的背诵方法:

一、诗句接龙法

诗句接龙法亦是游戏背诗方法之一种。先是教师读诗的第一句,学生接第二句,这样接完一遍之后,便让学生读第一句,教师接第二句……如此互换位置地接龙,可促进学生把一首诗的所有诗句读熟记住,我称这种接龙法为“接小龙”。 这种形式可以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减轻一时遗忘造成的尴尬,增加学生背诵的信心。

二、巧设情景法

巧妙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设置生动形象的场景,让学生通过直观画面来背诵。如学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以按照课文内容插图制作课件,让学生根据画面的描绘与诗句对照,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地感受到此词美妙的意境,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的熟读成诵。

三、配乐诵读法

对一些抒情性较浓的诗词名篇,可利用学生唱歌的天性,鼓励他们打破思维定势,激励他们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用自己喜欢的乐曲为这类课文配乐。对那些已经谱成曲子的诗词,如李清照的《月满西楼》)、李煜的《虞美人》等教师可以播放乐曲,让学生跟着唱,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很好的领悟到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也能准确长久的记住这些诗词名句。

四、对比背诵法

有些诗文的内容及写作对比十分鲜明,遇到这样的诗文,就可要求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背诵。如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中有对动景的描写,有对静景的描写 ,学生可以对比着背诵。

五、朗诵竞赛法

每学完一个诗文单元,就可组织开展一次相应的诗文朗诵比赛。背诵前要制定规则,方式是:小组比——班内比——全校比。背诵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表达、积极参赛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竞争中达到背熟、背准的目的。

六、限时背诵法

在限定的时间内,给出一定的内容,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背得多。有时还可采用讲一行限时背一行的方法进行背诵训练。实践证明,这种方法非常符合人的记忆规律。每当学生准确背诵一行诗歌的时候,及时的给予表扬。这样做能较好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把较难背诵的长篇变为容易背诵的片段,很好地化长为短,化难为易。

七、分类别背诵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复习课。在指导学生复习背诵时,可要求学生按作者归类背诵,如背诵有关李白的诗;也可按朝代归类背诵;还可按诗中描写的景物归类背诵,如背诵以“花、月、风”为描写对象的诗词等等。

篇5:古诗背诵

1、赠范晔(南朝 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2、八阵图(唐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3、登幽州台歌(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读书(宋 陆九渊)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5、观书有感(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冬夜读书示子聿(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论诗(清 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8、出塞(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从军行(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0、秋词(其一)(唐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1、秋词(其二)(唐 刘禹锡)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12、己亥杂诗(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3、己亥杂诗(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4、商山早行(唐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5、黄鹤楼(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6、无题(唐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17、无题(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yin)勤为探看。

1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9、浣溪沙(宋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20、采桑子(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1、虞美人(唐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2、醉花阴(宋 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3、钗头凤(宋 陆游)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五年级(下学期)

经典诵读:《笠翁对韵》 古诗文背诵篇目:

1、山中(唐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红叶飞。

2、终南望余雪(唐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3、登幽州台歌(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竹枝词(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5、夜雨寄北(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离思(唐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7、赠别(唐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8、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9、赤壁(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题都城南庄(唐 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1、过华清宫(唐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2、登科后(唐)孟 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3、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4、渡荆门送别(唐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5、旅夜书怀(唐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6、过零丁洋(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8、过故人庄(唐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9、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20、望岳(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1、卜算子·咏梅(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2、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3、朝天子·咏喇叭(明 王磐)

篇6:课外古诗背诵

Ⅰ.课外古诗背诵

【原文】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赏析】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景。沙白似雪,映白了回乐城旁边的烽火台,月色如霜,笼罩受降城。后两句抒情。不知何处响起芦笛声,引起征人的悲伤,整夜地盼望归家。本诗真切地再现了征人凄楚痛苦之情,感人至深。

Ⅱ.课前准备

一、生字识记

骘(zhì):安排;定。如:评骘。

辟:1.(pì)①开辟。如:各家开辟出绿地。②透彻。如:精辟。③驳斥或排除。如:辟谣。2.(bì)①排除。如:辟邪。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如:辟举。本文取此义。

谒(yè):谒见。涿(zhuō):地名。辄(zhé):总是,就。

便(biàn):1.方便,便利。如:轻便。本文取此义。2.非方式的,简单平常的。如:便饭。3.排泄屎、尿。如:大便。

悫(què):恭谨,诚实。

藉:1.(jiè)垫在下面的东西。如:枕藉。2.(jí)①践踏;侮辱。②盛多;杂乱。

二、词语识记 辟:征召。

当:当„„时候。举:推举,选拔。之:往,到。

迁:晋升或调动官职。故:从前。遗:赠送。或:有人。厚:优厚。

便宜:指对国家有利的事。方:比作,比拟。虽:虽然。用:任用。竟:整。

选举:选贤任能。

三、预习效果反馈

1.“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的理解。2.用现代汉语表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3.如何理解“岂可谓无私乎?”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①举茂才: ②不受私谒:

③吏人奏记及便宜者: ④时人方之前朝贡禹: 5.填空。

①《四知》选自于,作者,史学家,字。②《私心》,选自于,主人公是,是复姓。

Ⅲ.课堂跟讲

一、背记知识随堂笔记

1.范晔,字,南朝宋时著名,主要作品。

2.《后汉书》以 为体例,与、相同。它分、、,合为百篇。

二、整体把握板书设计

(一)板书设计

四知

拒收下属贿赂——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拒绝为子孙开产业——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私心

(二)段落层次 《四知》

1.开头到“密愧而出”:。

2.“后转涿郡太守”到“不亦厚乎”:。《私心》

1.开头到“亦以此见轻”:。2.“或问伦曰”到结尾:。

(三)写作特点 《四知》

1.短小精悍,人物形象鲜明。本文只有146个字,非常鲜明地突出了杨震廉洁无私的品质。

2.语言刻画形象传神。“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短短八个字形象刻画出了杨震拒绝贿赂的坚定态度。

3.写作借鉴:个性化的语言,非常鲜明地刻画出人物形象。如杨震的“四知”、“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私心》

1.用反面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用第五伦自己承认有“私心”,来衬托他的真无私。2.语言朴实、发人深省。“岂可谓无私”发人深省,让读者扪心自省。

3.写作借鉴:发人深省的语言,促人自省。如第五伦有“私心”的两件事,使人扪心自问,促使每人都来挖掘自己深处的私心杂念。

三、古文今译

四 知

(原文)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译文)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他的子子孙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说:“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私 心

(原文)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之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译文)第五伦奉公守法竭尽忠诚,说话办事没有违背法规的。儿子们有人常劝止他,他就呵斥他们并赶走他们,官吏陈述的书面意见有利于国家的,他都封好上报,他就像这样毫无私心。他生性诚实,缺少文采,做官时以清廉著称,当时人们把他比作西汉时贡禹(那样明经洁行的人)。但是他缺少宽容,又不整饬自己的威严,也因此被有些人看轻。有人问第五伦说:“您有私心吗?”他回答说:“老朋友中有送给我千里马的,我虽然没有接受,但每到朝廷选拔官吏时,我心里总不能忘了他,可始终也没有任用他。我哥哥的儿子常常生病,我一夜里十次去探望,回来却安安稳稳地睡下;我的儿子有了病,我虽然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像这样,难道可以说没有私心吗?”

四、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

(一)重难点句子

1.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本句中“故”是“从前”的意思。“茂才”为“秀才”。译文是“从前推举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本句为后文王密夜访作了铺垫。

2.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本句中“虽”表示转折,是“虽然”的意思。“竟”是“整、从头到尾”的意思。译文为“虽然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本句用第五伦的人之常情来突出他的真无私。

(二)对《私心》的诠释

本文首先用两件事来正面表现第五伦的奉公无私。一是“诸子或时谏止,(第五伦)辄叱遣之”,二是“吏人奏记便宜者,亦并封上”。然后作者用第五伦自己的话来证明他的真无私。一是对故人的友情。二是对儿子的亲情。由此可知第五伦所谓的“私心”是人之常情。这样写,第五伦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可信,这样的“私心”更能突出他的真无私、真正的公正廉洁。

Ⅳ.当堂练习

1.解释加粗词语。

(1)闻其贤而辟之(2)辄叱遣之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1)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2)时人方之前朝贡禹。【同步达纲练习】

Ⅴ.课后巩固练习(60分钟 85分)

一、基础题(8分)

1.解释加粗词语。(8分)

(1)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2)君不知故人

(3)吏人奏记及便宜者(4)然少蕴藉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4分)(1)何谓无知?

(2)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3)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4)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二、整体感悟(6分)

1.杨震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2分)

2.你知道“清官”还称什么吗?你能举出两个古代的“清白吏”吗?(2分)

3.你认为杨震拒金的故事,今天对我们有教育意义吗?请简要分析,不少于50个字。(2分)

三、课文阅读题(21分)

阅读课文《私心》,完成下列问题。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3分)

(1)吏人奏记及便宜者()(2)然少蕴藉()(3)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2.解释每组中加粗的词语。(8分)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4分)(1)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2)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4.本文题目是《私心》,而文章意在表现第五伦的公正无私心,你认为题目恰当吗?请简析理由,不少于20个字。(3分)

5.你有私心吗?请你用一段一百字左右的文字把它表述出来。(3分)

四、类文阅读题(11分)

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祁黄羊,晋大夫,名奚,字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解狐,人名)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1.给加粗字注音。(2分)

(1)解狐可()(2)国无尉()2.解释加粗的词语。(3分)

(1)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2)解狐非子之仇邪?(3)外举不避仇。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2分)(1)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2)午非子之子邪?

4.试评述祁黄羊、杨震、第五伦三人的共同之处。(4分)

赏析:《去私》和《古文二则》都是讲古代清官的故事。这三个人物有共同特点,就是没有私心。在对人物的刻画方面,祁黄羊主要是通过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两件事,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他的无私;《四知》通过写杨震拒收贿赂和不为子孙开产业突出他的没有私心;《私心》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来突出第五伦的无私。这三篇文章的主人公都是我们做人的楷模,对中学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五、中考题(9分)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店铺),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久而不闻其香”与“广起,夺而杀尉”中“而”字的用法相同。

B.“与善人居”和“居五日”中的“居”意思相同。

C.“鲍鱼之肆”代指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D.“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可译为:因此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必须慎重地选择和他相处的人。

2.根据文义,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近朱者亦,□□□□”。(3分)

3.对这个成语所包含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3分)

六、创新片段作文题(30分)

杨震拒金,第五伦无私,这些清官都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你以“无私”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事实确凿,语言流畅,有说服力,文体不限。

Ⅵ.合作探究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2分)(1)曾子之妻之市。(2)为女杀彘。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语句。(2分)(1)婴儿非与戏也(2)子而不信其母

3.你同意曾子的教育方法吗?简析理由,不少于50个字。(3分)4.你的父母对你的许诺都实现了吗?假如你是做父母的,你会怎么对待自己对孩子的许诺?(3分)

参考答案

Ⅱ.三、1.杨震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2.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

3.本句用反问句式表达了第五伦的公正无私。在别人眼中是人之常情的事,但第五伦却认为是自己的私心。这样写,更能突出第五伦的无私。

4.①推举,选拔。②拜见。③指对国家有利的事。④比拟。点拨:词语解释要放在原文中理解。

5.①《后汉书·杨震列传》 范晔 南朝宋 蔚宗 ②《后汉书·第五伦钟离宋寒列传》第五伦 第五 点拨:注意“晔”的写法。

Ⅲ.一、1.蔚宗 史学家 《后汉书》

2.纪传 《史记》 《汉书》 十纪 十志 八十列传 点拨:不要写错别字,如“纪传”中“纪”。

二、(二)《四知》1.杨震拒收下属贿赂 2.杨震拒绝“故旧长者”提出的“为开产业” 《私心》1.正面描写第五伦的公正无私

2.以第五伦自己认为有“私心”衬托他的无私 点拨:层次划分以主要事件为依据。Ⅳ.1.(1)征召(2)就

2.(1)到了晚上,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银子来拜访杨震。(2)当时的人把他比作西汉贡禹那样明经洁行的人。点拨:不要写错别字,译文时重点词语要翻译出来。

Ⅴ.一、1.(1)晋升或调动官职。(2)汉代人在门生故吏面前,自称故人。(3)指对国家有利的事。(4)宽和,宽容。点拨:词语解释要准确无误,不要写错别字。

2.(1)怎么说没人知道呢?(2)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3)老朋友中有送给我千里马的。(4)我虽然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

点拨:译文时,要把握准确文言实词的语义。

二、1.同意。因为留给子孙好的名声比丰厚的遗产更有价值。点拨:要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2.青天 包拯 董宣(符合要求的答案都可)点拨:你所举的例子必须是公正无私的官吏。

3.略 点拨:可从我国的现状、中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三、1.(1)biàn(2)jiè(3)xǐng 点拨: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句中的读音

2.(1)就 当即(2)比拟,比作 方圆(3)虽然 即使(4)长,这里指身高 整饬 点拨: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有不同语义,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3.(1)第五伦奉公守法尽守节操,说话办事没有违背法规的。(2)像这样,难道能说没有私心吗? 点拨:注意“依违”和“若是”的意思,“岂”字开头的为反问句。

4.恰当。因为本文意在通过第五伦坦言承认自己有私心,而这私心又是人之常情,通过他自认为的有私来突出他的真无私,这样更有说服力、感染力。(意思对即可)

点拨:根据文章主旨考虑。

5.略 点拨:可以表现自己的私心,用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来刻画;也可以仿照课文写,符合题意即可。

四、1.(1)xiè(2)wèi 点拨:多音字应根据不同语境确定读音,“解”字作姓时读“xiè”。

2.(1)做。(2)仇人。(3)举荐。

3.(1)你是问谁可以当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2)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 点拨:词语解释要据上下文思考,译文中重点词语要翻译出来。4.要点:公正无私,不受贿赂,为国家大事考虑,不作个人打算。点拨:找三个人“无私”的共同之处。

五、1.B 点拨:“与善人居”中的“居”意的“居住”;“居五日”的“居”意为“停”。

2.近墨者黑。

3.符合题意即可。点拨:答案不统一,但观点必须明确。

六、作文思路:以“无私”为主要内容,列举古今中外公正无私者的事迹,加以评论,最后启发每一个中学生都要做无私的人;或是分析、评价古人的无私,是真无私还是沽名钓誉;或联系当代无私者的实例,启迪每一个中学生都要养成美好的品德。

例文: “无私”之我见

常听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来就是自私的”。果真这样吗?试想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中华民族是什么状况?(点评:问句发人深省。)

纵观中国历史,曾出现了多少公正无私的仁人志士啊。杨震拒金,“四知”传美名;第五伦自省,无私令人赞;为了法律的公正,包拯忍痛铡了自己的亲侄子,才会有《赤桑镇》的历演不衰,海瑞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敢当殿骂昏庸的皇帝。他们在正义面前,丝毫不考虑个人的利益,没有丝毫的私心杂念„„俱往矣,这些人物都已作古,在今天,焦裕禄为了兰考人民走上富裕路,不顾自己身患绝症,时刻为着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忘我工作;任长霞,这个河南登封市的女公安局长,她坚决拒绝了黑社会头子的重大贿赂,毅然把他们绳之以法„„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真正的无私无畏者。(点评:引用学过的课文作论据,说服力强。古今事例结合。今天的事例更有说服力。)

总评:本文事实确凿,包容量大,说服力强。不足之处是结尾力度不够。

Ⅵ.1.(1)到,往。(2)同“汝”你。点拨:“之”字在句子中做动词用的时候,必须是文中没有其他可以做动词的词语时。

2.(1)小孩子不能跟他开玩笑。(2)孩子就不信任他的母亲了。点拨:要准确解释重点词语。

3.略 点拨:理由可从要信守承诺角度思考,言之有理即可。4.如假如我做父母,我会信守对孩子许下的诺言并去实现诺言,从小让孩子养成言必行的好品质。点拨:符合题意即可。

ext style=“LAYOUT-GRID-MODE: char;TEXT-INDENT: 21pt;LINE-HEIGHT: 150%”>(1)曾子之妻之市。(2)为女杀彘。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语句。(2分)(1)婴儿非与戏也(2)子而不信其母

3.你同意曾子的教育方法吗?简析理由,不少于50个字。(3分)

4.你的父母对你的许诺都实现了吗?假如你是做父母的,你会怎么对待自己对孩子的许诺?(3分)

参考答案

Ⅱ.三、1.杨震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2.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

3.本句用反问句式表达了第五伦的公正无私。在别人眼中是人之常情的事,但第五伦却认为是自己的私心。这样写,更能突出第五伦的无私。

4.①推举,选拔。②拜见。③指对国家有利的事。④比拟。点拨:词语解释要放在原文中理解。

5.①《后汉书·杨震列传》 范晔 南朝宋 蔚宗 ②《后汉书·第五伦钟离宋寒列传》第五伦 第五 点拨:注意“晔”的写法。

Ⅲ.一、1.蔚宗 史学家 《后汉书》

2.纪传 《史记》 《汉书》 十纪 十志 八十列传 点拨:不要写错别字,如“纪传”中“纪”。

二、(二)《四知》1.杨震拒收下属贿赂 2.杨震拒绝“故旧长者”提出的“为开产业” 《私心》1.正面描写第五伦的公正无私

2.以第五伦自己认为有“私心”衬托他的无私 点拨:层次划分以主要事件为依据。Ⅳ.1.(1)征召(2)就

2.(1)到了晚上,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银子来拜访杨震。(2)当时的人把他比作西汉贡禹那样明经洁行的人。点拨:不要写错别字,译文时重点词语要翻译出来。

Ⅴ.一、1.(1)晋升或调动官职。(2)汉代人在门生故吏面前,自称故人。(3)指对国家有利的事。(4)宽和,宽容。点拨:词语解释要准确无误,不要写错别字。

2.(1)怎么说没人知道呢?(2)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3)老朋友中有送给我千里马的。(4)我虽然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

点拨:译文时,要把握准确文言实词的语义。

二、1.同意。因为留给子孙好的名声比丰厚的遗产更有价值。点拨:要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2.青天 包拯 董宣(符合要求的答案都可)点拨:你所举的例子必须是公正无私的官吏。

3.略 点拨:可从我国的现状、中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三、1.(1)biàn(2)jiè(3)xǐng 点拨: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句中的读音

2.(1)就 当即(2)比拟,比作 方圆(3)虽然 即使(4)长,这里指身高 整饬 点拨: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有不同语义,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3.(1)第五伦奉公守法尽守节操,说话办事没有违背法规的。(2)像这样,难道能说没有私心吗? 点拨:注意“依违”和“若是”的意思,“岂”字开头的为反问句。

4.恰当。因为本文意在通过第五伦坦言承认自己有私心,而这私心又是人之常情,通过他自认为的有私来突出他的真无私,这样更有说服力、感染力。(意思对即可)

点拨:根据文章主旨考虑。

5.略 点拨:可以表现自己的私心,用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来刻画;也可以仿照课文写,符合题意即可。

四、1.(1)xiè(2)wèi 点拨:多音字应根据不同语境确定读音,“解”字作姓时读“xiè”。

2.(1)做。(2)仇人。(3)举荐。

3.(1)你是问谁可以当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2)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 点拨:词语解释要据上下文思考,译文中重点词语要翻译出来。4.要点:公正无私,不受贿赂,为国家大事考虑,不作个人打算。点拨:找三个人“无私”的共同之处。

五、1.B 点拨:“与善人居”中的“居”意的“居住”;“居五日”的“居”意为“停”。

2.近墨者黑。

3.符合题意即可。点拨:答案不统一,但观点必须明确。

六、作文思路:以“无私”为主要内容,列举古今中外公正无私者的事迹,加以评论,最后启发每一个中学生都要做无私的人;或是分析、评价古人的无私,是真无私还是沽名钓誉;或联系当代无私者的实例,启迪每一个中学生都要养成美好的品德。

例文: “无私”之我见

常听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来就是自私的”。果真这样吗?试想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中华民族是什么状况?(点评:问句发人深省。)

纵观中国历史,曾出现了多少公正无私的仁人志士啊。杨震拒金,“四知”传美名;第五伦自省,无私令人赞;为了法律的公正,包拯忍痛铡了自己的亲侄子,才会有《赤桑镇》的历演不衰,海瑞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敢当殿骂昏庸的皇帝。他们在正义面前,丝毫不考虑个人的利益,没有丝毫的私心杂念„„俱往矣,这些人物都已作古,在今天,焦裕禄为了兰考人民走上富裕路,不顾自己身患绝症,时刻为着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忘我工作;任长霞,这个河南登封市的女公安局长,她坚决拒绝了黑社会头子的重大贿赂,毅然把他们绳之以法„„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真正的无私无畏者。(点评:引用学过的课文作论据,说服力强。古今事例结合。今天的事例更有说服力。)

总评:本文事实确凿,包容量大,说服力强。不足之处是结尾力度不够。

Ⅵ.1.(1)到,往。(2)同“汝”你。点拨:“之”字在句子中做动词用的时候,必须是文中没有其他可以做动词的词语时。

2.(1)小孩子不能跟他开玩笑。(2)孩子就不信任他的母亲了。点拨:要准确解释重点词语。

篇7:如何快速背诵古诗

购买古诗相关书籍最好选择带图片,纸质质量好的,这样孩子更愿意去翻阅。晨读之前要给孩子喝一杯牛奶,可以增强记忆力,不然孩子早晨刚起床不久大脑供氧不足,记忆力会下降。

讲故事一定要找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女孩子可以讲李清照这是种婉约派诗人的故事;男孩子则可以更多的选择边塞诗或者是爱国诗。另外讲故事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了解历史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有说不尽的好处。

2怎样才能快速把古文背下来

学教材中的文言文,不少是要求背诵的。这些课文都出自名人之手,有很强的代表性,把它们熟练地背诵下来,对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写作能力,培养语感是大有裨益的。在背诵课文时,不少同学只是反复地机械地从头到尾多次朗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背下来,待到要回忆其中某一句时,往往又要从头开始;或暂背下来,时间一长,又全部忘记了,也就谈不上运用了。

怎样才能既背得快,又记得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这除了具有顽强的学习毅力外,讲究科学的背诵方法是提高忘记效率的有效途径。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背诵文言文的方法。抓住关键词语背诵 这里所说的关键词语,一是指句段的领头字,背诵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篇已能背诵的文言文,再次背诵时往往在某一段的开头卡住。

篇8:谈古诗词背诵指导

1. 榜样引领, 背诵古诗词。

要当先生, 先当学生。要指导好学生背诵古诗词, 教师必须自觉背诵古诗词, 经常吟诵诸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千家诗》或编入课文的古诗词, 逐渐培养自己的背诵兴趣和背诵能力。教师在古诗词方面的积淀, 必然会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来。如, 教育学生刻苦努力, 往往脱口而出:“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描述早春原野, 自然想到:“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见桂花随风飘下, 不禁吟诵:“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教师对古诗文的热爱不知不觉中会感染学生, 机不可失, 就教孩子们背诵吧:“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师生共爱, 师生同背, 书声琅琅。

2. 零敲碎打, 背诵古诗词。

时间对任何人来说总量不变, 但“具量”却是变化的。也就是说, 三五分钟的空余时间人人有, 经常有。学期初始, 老师便要有个统筹安排, 这学期要背诵多少首古诗词。当然不光课内的, 也还有课外的。用除法细分到周, 然后写上小黑板, 摆放在显眼地方, 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能看见。谁先做完作业, 就鼓励谁读背, 谁到校早, 就鼓励谁读背, 课间不出去休息的学生也鼓励他们读背, 晨读夕诵, 见多了自然熟悉, 读多了自然会背。这叫古诗词随身“带”, 见缝插针, 有空学起来。

古诗词背诵要持之以恒, 在朝读夕诵中, 诗词里那些精神理想、道德情操、儒雅书卷, 会“润物细无声”, 成为学生的思想底色。童年受到的诗教, 会影响孩子一生。

3. 方法多样, 背诵古诗词。

新颖有趣的方法才能激起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兴趣。教学中不妨采用配乐吟唱、背诵擂台赛、诗词故事会、猜诗谜等形式来进行。

(1) 配乐吟唱。学了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可用《阳关三叠》的曲调来吟唱:学了《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可用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的曲调来吟唱;诵读了陆游的“湖上新春柳, 摇摇欲唤人。多情今夜雨, 先洗马蹄尘”, 可用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谱来吟唱。教师还可以把当地的一些民歌曲调移植过来, 套用在古诗词中进行吟唱, 也可以自己动手来谱曲。

(2) 背诵擂台赛。教师担任擂主, 确定一个时间, 让全班同学做好准备, 全体参赛。学生背出一首诗词, 教师相应背出一首。教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才能打胜这个擂台。但从策略和教学角度讲, 还是让学生赢, 把奖品颁发给他们为好。

(3) 诗词故事会。许多诗词背后, 都有故事作背景。譬如《七步诗》, 是哥哥曹丕为了王位之争而借作诗威逼弟弟曹植。如果不是弟弟思维敏捷, 才高八斗, 接下来就是血淋淋的谋杀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跟“安史之乱”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于谦的《石灰吟》这首言志诗, 数十年后, “土木堡之变”印证了诗人高尚的气节。陆游的《钗头凤》词写的就是诗人和表妹唐婉凄美的爱情故事;《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本身就是故事。教师讲, 也让学生到书报或网上收集了来讲。通过诗词故事会, 进一步增进学生学习和背诵古诗词的兴趣。

(4) 猜诗谜。猜谜是一项益智活动, 很受学生欢迎。教师说诗谜让学生猜, 学生也可说给老师猜。如唐朝李峤关于“风”的诗谜:“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还有关于“雪”、“画”、“梅花”、“雨”等的诗谜……这样做, 谜也猜了, 诗也背了, 趣也生了, 一举三得。

4. 创设情境, 背诵古诗词。

上一篇:大学副班长主要事迹下一篇:企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