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hoon 网络课教案

2024-04-29

typhoon 网络课教案(共2篇)

篇1:网络备课与教案编写

一、网络备课的要求

网络备课应做到“三定”:一定内容。学期初,备课组组长应将本册教材的各章节划分给同年段的各位任课教师,分头备课,编写教学预案,然后上传到中心校网站上。二定主备人。主备人先要分析教材,吃透教材重难点,再预设教学轮廓式的母案。三定时间。各主备人在认真备课基础上编写的教学方案应提前一周上传到中心校网站上,供同年段、同学科教师学习、研讨,备课组组长或主备人再进行修改完善,最迟要在周五之前把下周教学方案贴在中心校网站备课栏上,供老师下载与借鉴。同年段同学科教师要依据母案进行个性化的修改。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教师不必要的机械重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研究、充实、改进,使之完善。

二、网络备课的步骤

1. 钻研教材,吃透教材。

这是备好课的前提。在网络的海洋里,不同的教师对教材有着多样的理解,但这些都不能代替我们教师自身对教材把握,这是教师对优秀教案设计筛选的“底线”保障。自己熟悉教材内容,明确编者意图。这样,在阅读借鉴他人的设计时才会摩擦出新的火花,拥有新的收获。

2. 网络查找,优化整合。

这是教师运用网络备课的关键。网络备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搜索、借鉴、修改、整合的过程。首先,从网络上查找对自己有启发的优秀教学设计不少于3篇。(一般说来,教师要在查阅了5篇以上教学设计后才能找出优秀的3篇。)其次,教师在查阅网络优秀教学设计后,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自己预设的初步教学程序,进行科学合理地整合,然后写出自己的教学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可能是利用网上A老师设计的新课导入,引导参与探究新知可能是利用B老师设计的教学流程,练习设计还可能是借鉴C老师所设计的习题等。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优势互补式备课办法,我们还应鼓励教师运用优化整合式的备课办法。

3. 上传网站,借鉴学习。

主备教师整合编写教学母案(以Word形式),上传到中心校网站上,供同年段、同学科教师学习与借鉴。同年级学科教师要依据母案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直接在下载的母案上进行修改补充,整合成适合班级学生的教学方案,从而减轻教师备课、编写教案的负担。

4. 互动交流,提升教学。

利用网页上的评论功能,教师可以对母案提出修改意见或将自己执教后的体会写在“评论栏”中。这样,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的同时,还可以阅读执教者的教学反思,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见解写在他人的教学方案之后,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讨论争论,实现良好的互动,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

三、教案要做好“三个预设”

预设方案只是一种轮廓,具有一定的弹性与可操作性,让教师修改与填补,充实与完善。

1. 预设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尽量要应用好课本的情境图,若需要更换情境图时,应该简约一些、实用一些。突出数学的元素,直奔主题。

2. 预设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是编排教学方案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教学流程的设计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的学习层面上,将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指导学生学习作为预设教案的重点。教学流程一般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探究→反馈学习情况→巩固应用与拓展。教学预设要求做到两点:一是思路要清晰。清晰的教学思路能够体现课堂教学的环节。二是思路要简明。简单明晰的教学思路便于操作。

3. 预设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所以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做到:①练习的针对性。一般以课本上的“做一做”与练习上的习题为主,适当补充。②练习的综合性。要设计一些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游戏或竞赛等题目,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③练习的开放性。设计要有开放性与拓展性的题目,拓展智力,培养能力。

四、教案改革的管理

教案改革之后应如何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 从校园网上查阅。

①数量检查。教导处要打开中心校网站备课栏目,查看教师上传的教学方案数量及是否及时等情况。②质量检查。主要突出检查三点:一看上传的教学方案是否经过主备人的修改与整合,是否符合要求。二看同年段、同学科教师在“评论栏”中评论研讨的情况。三看主备教师贴上的母案质量如何,能否操作,流程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完整等。

2. 随时抽查打印的教学方案。

教务处可随时抽查教师的书面教学设计,审查教学设计是否有需要进行修改与补充的地方,进行二度开发,预设更合理的教学方案。检查时关键看是否修改、充实,是否体现个性化教学方案。

3. 随堂听课了解备课情况。

校领导随时进入教师的课堂听课,了解备课情况与教学方案施教的效果。

4. 期终教案检查时主要查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教案是否是在母案基础上进行修改,修改量有多少?修改质量如何?二看教后反思的质与量。三看承担主备的课预设的母案质量如何?是否精心预设?是否可操作?四看网站上交流互动情况,提出了多少有价值的建议与修改意见等。

5. 开展以同年段、同学科为单位的评比活动。

学期结束时,学校将对每个年段每个学科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评比,一方面从教学方案的质与量上进行评比,另一方面根据备课组教师对在“评论栏”中所提的建议与意见是否进行修改与完善进行评比。评选出最好的语文、数学、技能备课组各一组,并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同时也评选出最佳语数主备课人各一个,最佳备课组长各一人,并将评选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价的依据。

五、重视教后备课

篇2:typhoon 网络课教案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络,电子教案,网络教学资源

高等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资源的建设, 是近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 在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今天, 新一代教学资源, 包括网络课件, 网络课程, 电子教案等的“开放性、灵活性、集成性、针对性、辅助性、重组性、交流性、持续性”特点及应用已引起大家探讨的积极性。

1网络环境下电子教案应用现状分析

信息资源的开放性是信息时代资源高度共享的必备条件之一, 开放型电子教材的建设是学校教学实现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开放性需要依托物理环境, 校园信息网络等硬件设备为电子教案应用提供了充分的支持。高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学校教学环境进行了优化改造, 建成了高效的校园网络系统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室,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初步建成, 为开放型电子教案建设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就高校而言, 网络教学已经很早在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方式的变革已经进行有效的尝试和发展。每项有益于教学的应用, 比如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和应用在投入使用前都进行认真的规划、分析, 在网络上开放的为教学服务, 得到共享, 它们为促进网络时代教学改革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整合学校网络教学资源的时候, 各高校拥有大量的电子教案教学资源, 这些资源是广大教师的心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体现多年教学的精华和精髓。电子教案资源目前处于封闭的零散分布阶段, 没有真正的具有开放性、交流性的特点, 没有整合在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下, 缺少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教案管理平台, 教师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教学效果并为得到最大化。急需要改变观念, 发生变化,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当然, 这些变化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教师对电子教案目前的认识深度和接受程度不一, 重形式轻内容。大多数电子教案制作工具单一、制作形式陈旧、信息的表达形式单一。

2.2电子教案资源存在“封锁”现象, 开放共享性差。目前校园网内存放大量本校教师自己制作或搜集的电子教案, 但教师与教师之间存在“封锁”现象, 开放共享性差, 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 既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又浪费了人力物力, 导致信息更新慢, 不利于互相促进, 取长补短。绝大多数教师主观上不愿意将自己的知识成果与人共享。教师对电子教案的知识版权意识已成为制约其共享、建设、发展的一个实质问题。

2.3缺乏鼓励政策, 缺乏精品电子教案。缺乏鼓励政策, 是部分教师不愿意上传电子教案与大家共享的主要原因。不少教师认为, 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教案放在网上共享, 其他老师不花任何力气就取得自己的辛劳作品, 对优秀教师不公平。

2.4电子教案资源应用停留于单向应用。不少教师认为在上课时使用了电子教案, 就完成了电子教案的功能, 其实这种应用是最基本的单向应用, 不是互动的。教师对于如何利用电子教案资源实现师生双向互动的方式应用或尝试不多。

3对策研究

校园网呼唤开放的教学资源, 资源开放性和高度共享是Internet的基本属性, 电子教案资源的发布方式向www的转变是基本趋势。新的时期需要电子教案的开放、共享, 但这种开放、共享的思想和现实应用中存在的认识有一定差距或者说矛盾,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必须实现以下变化:

3.1从思想上, 电子教案实现功能扩展上的变化, 深化电子教案的应用, 由传统的利用网上教学资源进行单向教学向双向互动教学转变, 既助教又助学。教师必须从思想上改变对电子教案功能的认识, 电子教案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案的功能模式, 如果教案仍停留于传统的功能和模式显然不能适应信息技术前进的步伐, 无疑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所以, 教案功能的创新应用应该引起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教案上网后, 不仅学生可以利用Internet随时随地了解老师教案中的内容, 轻松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增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在网络环境下, 同一教案还可以为更多的同行提供阅读、交流、评析的机会, 从而帮助教师提高教案质量, 改进教学。

3.2从内容上, 电子教案实现制作个性化的变化, 建设有特色的优质电子教案资源, 突破千篇一律的现状。制作电子教案需要很大的精力投入, 要求教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必须有全面细致的掌握和分析, 有的学院一门课程有多个教师进行讲授, 课程的重复性比较强, 年轻的或者没讲该门课程的老师会直接从有过讲授经历的老师那里直接把教案要过来, 这样的好处是减少了教师在制作教案时的劳动强度, 通过共享弥补了单个教师在网络环境下教学能力的不足和知识面的欠缺, 使得优质教学资源便捷地传输到学生终端, 使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内涵逐步趋同, 但最大的弊端是教案千篇一律, 没有特点, 没有个性。这样的教案对教师和学生都是非常不利的。这里我们强调的共享并不是拿来主义, 而是在共享别人长处的同时积极思考和实践, 制作充满个性化、人性化的电子教案。电子教案的应用需要全体教师的参与, 才能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 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3.3从管理上, 电子教案实现管理机制上的变化, 建立校内激励机制, 明确电子教案的知识版权, 推出精品教案。积极挖掘现有电子教案教学资源, 资源建设的主力军是“教师”, 要发挥教师的主力作用, 需要考虑两个主要问题:a.制定相关教学资源政策, 学习和借鉴国外和国内的一些保护知识产权政策的做法。b.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开发队伍, 应该提倡团队协作, 因为他们既是教学资源的主要开发者又是使用者。鼓励教师、学生积极使用网上资源, 及时发现资源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优化完善;鼓励技术人员积极研究开发网上教学资源有关理论和技术, 积极制作和搜集教学资源。

3.4从技术平台支撑上, 搭建开放的电子教案管理系统平台, 实现电子教案管理平台网络化, 促进电子教案应用的深入推广。通过建设开放的电子教案管理系统平台, 把学校分散的电子教案教学资源整合到统一的网络共享平台, 引导教师共建共享。加强管理平台功能建设, 做到实现科学管理, 快速检索, 制定使用策略, 满足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管理人员不同策略的教学模式, 方便教师使用和管理。平台的建设, 对教案应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基于上述对高校园网络环境下电子教案应用的探讨和分析, 对网络环境下电子教案应用进行在平台管理上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目的是通过该系统平台把广大教师的电子教案及其应用思想通过这个平台统一起来, 推动高校电子教案的应用, 争取在电子教案的应用上创出一条新路子。

上一篇:三必谈五必访制度下一篇:V-ing 的句法功能 (人教版高三英语下册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