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中中心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2024-04-20

申中中心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5篇)

篇1:申中中心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申中中心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一、食堂必须持有卫生许可证和餐饮许可证,到期及时更换。

二、食堂要制定卫生管理制度,有相应的防蝇、防鼠、防尘、更衣、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物的设施。保证学生的膳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三、从业人员按要求如期进行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定期培训,持合格证上岗。从业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和口罩。

四、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干净、无杂物;室内地面清洁、无油垢、无异味,垃圾及时清运。

五、各种工具、容器、机械定位存放,用毕及时洗刷干净,达到物见本色,各种防尘布洁净并有正反标证。

六、不制作冷荤食品。肉类、蛋白、蔬菜等食品要留样48小时。

七、各种食品要做到生熟分开,没有明显标记。菜墩、砧板用毕洗刷干净,要求各面洁净,物见本色。

八、不采购、不加工腐败、变质、霉变、虫蛀、搀杂、使假、标识不全及过期食品。从正规渠道采购食品,并索取合格证。

九、必须采购使用国家卫生标准的食品添加剂。

十、库房食品分类存放,防鼠防潮,不混放,冷藏食品放置方法正确,卫生。严禁存放有毒物品和杂物。

申中中中小学

二0一二年二月

篇2:申中中心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申中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是在申中中心小学的基础上新建的一所寄宿制学校。2007年为贯彻落实上级教育部门关于“教育资源整合”有关文件精神,从山区地域特点和人口分布现状出发,由湟源县教育局规划建成的。该校服务范围辐射五个行政村和一个自然村,最远10公里,多数偏远山村交通不便。寄宿制学校的建成解决了学校布局分散,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上学难问题。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和学习生活的阳光乐园!

校园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三部分。学校开通了校园网、宽带网,实现了班班通教学,教学装备实现了现代化。教学区装配有规格的微机教室、图书阅览室、实验室等专用教室;生活区分为学生宿舍、食堂、两部分;教学区外为3000多平方米的运动区,有标准篮球场和娱乐器材。

篇3:申中中心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1 临床资料

2006年7月—2008年7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家庭输液1 508例次, 病人年龄60岁~90岁;无一例发生输液反应或护患纠纷。

2 家庭输液的安全管理

2.1 社区护理人员要求及培训

①护理部严格按照要求, 指派合适的护理人员进行家庭输液的护理工作, 被指派的护理人员应有国家护士职业资格并注册;通过地 (市) 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岗位培训;应具有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经历[1]。②健全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以及各项规章制度, 对社区护理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护理部根据相关要求制订了社区护士家庭输液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等。社区护士上岗前必须接受社区护理制度、流程和预案的培训, 经考试合格者才能上门从事家庭输液的工作。

2.2 家庭输液护理制度相关内容

由于输液的环境是家庭, 可能有预测不到的事情发生, 安全系数比医院小, 风险大[3]。因此, 应高度重视家庭输液的风险性, 为降低风险, 家庭输液护理制度规定如下。

2.2.1 电话联系必须有陪护

社区护士接到家庭输液注射证明单后, 首先进行电话联系, 确认家中留有陪护后约定上门时间。

2.2.2 认真进行护理安全告知

上门后与病人及家属签订一份静脉输液协议书, 包括可能发生的危险、预防方法、紧急处理及联系电话等。

2.2.3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输液反应与输液速度有着密切关系, 有致热原的器具或药液不一定会导致发热反应, 而必须输入量在单位时间内达到一定的阈值时才能出现反应。输液速度加快, 单位时间内输入热原反应物质增多, 达到反应阈值的机会也会增高[4]。护士应向陪护说明输液速度过快可能发生输液反应或老年病人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为了防止病人自行调节输液速度, 采用5号针头输液, 这样既可保护血管, 又可使液体在螺旋夹完全放开的情况下速度也不会超过每分钟60滴[5]。有特殊要求的药物除外。

2.2.4 教会陪护拔针的方法

社区护士静脉输液操作完毕后, 应观察15 min~20 min, 在观察期间, 指导陪护拔针方法及按压穿刺点的时间。

2.2.5 做好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工作

根据上海市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工作要求, 规定进行家庭护理的每位社区护士都携带1个较小的密闭硬质 (储物箱) 的医疗废物收集箱, 内置1个小号锐器盒、1把剪刀、1个感染性废物收集袋 (黄色, 有医疗废物标志) 。输液护士每天收集前1 d使用过的输液瓶、输液管和当天在操作时产生的医疗废物, 按感染性、损伤性废物分类收集带回, 与中心医疗废弃物暂存处人员交接。

2.2.6 静脉输液规范操作

“三查七对”是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执行的, 不论操作是在治疗室还是在病人家中, 都要认真执行“三查七对”的操作原则, 严格把好药品质量关。在治疗输液处置过程中, 治疗室及病室环境的清洁状况和空气洁净程度与输液质量有直接关系[6]。家庭输液的环境, 受条件限制, 特别在寒冷的冬天, 病人所在房间进行开窗通风有一定困难。因此, 我们采用小范围开窗通风,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7]:室内小面积开窗通风30 min, 空气中细菌总数较通风前下降50%, 通风2 h, 空气中细菌总数可较通风前下降80%, 而室内温度仅下降2 ℃, 对病人的影响较小。

3 体会

随着卫生工作的不断改革, 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已逐渐显现。为确保家庭输液的护理安全, 社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社区护理工作中的特点和规律, 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等, 通过社区护理管理提高社区护理工作的质量, 保证社区护理工作的安全。同时社区护士应有一定的慎独精神, 严格规范操作。

摘要:总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家庭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 包括社区护理人员的要求及培训措施, 建立相应的家庭输液护理制度等。

关键词:家庭输液,安全管理,社区护理

参考文献

[1]李明子.社区护理管理[J].护理学杂志, 2006, 21 (2) :223.

[2]吴文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管理现状与对策[J].上海护理, 2005, 5 (2) :62.

[3]李建文, 钟爱珍.家庭风险防范[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1) :69.

[4]李阳纯.输血输液发热反应原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 1993, 9 (4) :28.

[5]吴春华.家庭静脉输液病人的安全护理[J].护理学报, 2007, 14 (4) :80.

[6]罗金秀.导致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因素及其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10) :636.

篇4:申中中心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一、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1.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制度。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制定学校饮食卫生安全制度、饮食服务岗位职责、食品质量考核标准等制度,完善采购制度、食品检验制度、卫生检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使学校饮食卫生工作迈入制度化的轨道。

2.完善学校食堂监督领导组织。加强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成立学校食堂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做好分工,明确任务,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签订责任状,使食品安全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3.严格执行相关卫生制度和条例。学校食堂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经营,食堂从业人员按照程序进行招聘、录用,并且每年必须体检一次,持有效的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凡有传染病者或不符合从业要求的人员,坚决予以辞退。

4.建立食品安全突发应急预案。总务处为处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部门,直接由校长领导,如发现食物中毒事故,及时如实上报,在第一时间对中毒人进行救治。并保护食品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和处理。

5.建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奖励机制。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签订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责任书。校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后勤领导为直接责任人,食堂管理员为具体责任人。加强监管,对出现管理漏洞、失职行为或违规操作等问题,实行责任追究制。

二、强化培训,规范行为

加强学校食堂负责人及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学校领导和食堂负责人按上级要求学习食品安全操作、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等知识;卫生部门加强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考试。各个学校每月定时召开教职工、后勤人员会议,深入学习《食品安全法》,经常进行营养、卫生、职业道德和法治纪律教育,尽可能提高从业人员的饮食营养搭配水平,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法制意识,树立爱岗敬业、服务师生的精神,做到人尽其责,安全警钟长鸣。

三、严格把关,规范程序

1.采购。食品采购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大宗食品实行定点采购,对向学校食堂提供食品原辅材料的经营户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健全进货登记、查验、索证管理台账。不买腐烂变质变味原料,如大米、面粉、食盐、食用油、调味等的采购要严格把关,认真查看产品质量、产品等级、检验单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坚持产品采购索证制度。

2.储存。(1)保管员不收腐烂变质原料。(2)食品储藏严格按照分类、隔墙、离地的原则,防止交叉污染,定期检查、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隔离存放做到:主食与副食隔离、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品隔离、食品与老鼠药、苍蝇药、蟑螂药隔离,不得混放。(3)原料、成品、刀、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或容器必须写上标志,并做到分开使用,用后清洗干净,定位存放。

3.消毒。食堂用具实行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定时做好餐具消毒工作,即食堂的所有餐具要餐餐消毒,并放置于干净的专用器具中存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的餐具可以由正规合格的餐具消毒中心配送。生、熟食刀案及冷荤配餐用具必须分开专用,并有明显标签记号,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存放于固定的位置。

4.清洗。认真冲洗操作间灶具和地面,擦拭餐厅地面和桌椅,每星期集中大扫除一次,重点清洁操作间墙壁、天花板、灶台、案板、饭台、橱柜、餐具、容器,学生用餐间地面、桌面等,用具摆放有序,防尘、防蝇、防鼠设施要齐全,保证食堂内无鼠、无蝇、无污染、无杂物。餐厅地面、门窗、玻璃以及周边环境保持洁净卫生。向学生供应开水时,装开水的器具要上锁,且天天进行内外清洗,防止污垢存积。

5.加工。食堂饭菜一定要煮熟煮透,凉拌菜要洁净卫生。加工人员不加工变质或有异味的蔬菜、肉、鱼、蛋、禽等原料,不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原材料,不使用有异味或污染不洁的米、面、油、馅等原料,加工程序要合理,生熟、荤素要分开。加工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加工前必须将手洗净,加工食品时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子和口罩,佩戴服务牌。加工人员个人卫生要做到:勤洗手、勤修剪指甲,勤洗发、勤理剪发;勤洗衣服和勤换工作服。不得在工作期间抽烟,不正对食品咳嗽、打喷嚏,不随处吐痰。

6.销售。学校食堂销售安全卫生的食品,不卖腐烂变质食品。特别是配送的早餐,米粉、面包、馒头、豆浆一定是当天现做,烤包、饼干、牛奶等要新鲜,不能超过保质期。待销售的食品要存放于干净的器具中,用专用盖子盖好,做好食品保温以及防虫防蝇工作。销售食品前销售人员必须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佩戴干净的帽子和口罩,销售食品时,必须使用干净的售货工具,防止食品不受污染,确保食品干净卫生。

7.留样。坚持食品留样管理制度,做到专人、专具登记管理,留样食品独立装袋,贴上标签,注明食品名称和加工时间后存放于专用的冰箱内,放置48小时。

四、合理布局,完善设施

为了给广大师生一个干净、卫生、安全的就餐环境,学校应对食堂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选址合理,远离污染源,食堂周围一百米范围内没有猪圈、厕所、垃圾池,没有卫生死角,食堂周围的水沟、地面常清扫消毒,保证食堂周边环境卫生、水沟保持畅通清洁,食堂墙面、天花板洁净卫生,地面铺设耐磨、防滑、无毒、易清洗的材料。

五、加强监督,注重防范

1.自觉接受上级领导、社会各界以及学生的监督。从业人员每年都要自觉参加体检和卫生培训,平时积极配合、主动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定期或不定期与学生代表座谈交流,每月或每两个月进行一次食堂卫生安全问卷调查,让学生不记名如实填写,对食堂就餐作出总体评价(很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听取学生意见,做到有反馈、有措施、有改进。

2.学校领导要经常检查饭菜质量,抓好卫生制度落实,保证学生就餐安全,防止病从口入。每天都要对食堂管理、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后勤服务等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检查,查找不足,反馈通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

3.严禁闲杂人、生人进入食堂。应当把学校食堂食品加工场所列为重点保护的场所,对需要进出的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和控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进入者,值班人员要严格进行登记、并指定有关人员陪同监控,防止投毒等人为事故的发生。

由此可见,要抓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应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加强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认真履行管理职责;食品采购严格审查把关,保证所有采购的原料新鲜、合格,达到卫生安全标准;规范食品加工流程、完善食堂配套设施、加强食堂监管力度,特别是食品要煮熟,并做好清洗、消毒、保温、保洁等工作,加强管理,层层把关,重视防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确保师生的就餐安全。

篇5:申中中心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茭陵中心小学食品安全管理迎检汇报材料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我校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预防和杜绝了食品食物中毒的发生,维护了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把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真真落到实处,我校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首先,我校成立了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切实把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纳入工作职责,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明确专人具体抓的工作责任制,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责任到人。二是领导经常深入校园进行检查,督办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监管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提出整改意见和制订方案。三是积极采纳学校、学生、家长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学校把学生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管理纳入学校议事日程,纳入常规管理的轨道,将卫生安全、学生健康与教育质量同等对待。

二、健全制度,完善设施

首先,严格按照有关要求,相继制定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制度、饮食卫生安全制度、饮食服务岗位职责、膳食质量考核标准等各项制度,完善了集中采购制度、食品检验制度、卫生检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使饮食卫生工作迈入了制度化的轨道。其次,严格按照区教育局安监科的要求,积极做好食堂升级改造工作。

三、严格把关,规范程序

在餐饮日常管理工作中我校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卫生工作,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精神,每个批次的蔬菜,坚持农药残留检测,做到严把五关,即采购关、食品贮存关、生产加工关、保质供应关、从业人员准入关。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从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和食物中毒等恶性事件,很好地保证了我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

四、注重培训,加强教育

定期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参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学习。每年组织一次关于卫生知识等内容的综合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还就灭虫、灭鼠和防投毒等专项工作聘请专业人员进行专题技能培训和指导。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突出“爱岗敬业,服务师生”的主题。同时也密切关注食堂炊管人员的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状况,对有不良行为苗头的和有心理问题的职工,及时进行教

育和疏导,不断增强职工的服务意识,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

五、加强领导,强化监督

积极组织开展“透明化厨房”、“厨房开放日”等活动,发挥家庭、社会监督作用。我们每周召开食品卫生安全专题会议,采取晨检制。学校还采取领导和教师首尝、陪餐制,同时我组织学生成立伙事管理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抽查食堂卫生、服务情况,按照制定的“食堂管理实施细则”逐一进行检查考核,督促改进伙食管理,提高饮食服务质量。

篇6:申中中心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三甲乡中心小学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廖慧

副组长:梁育群 肖景华 钟文己 成员:全体班主任老师 食品安全管理员:梁育群

篇7:申中中心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一、校园建设方面:

1、申中中心小学新教学楼已竣工,全体师生于10月份搬进新教学楼办公、上课。继续着重对各室、楼道加大力度精心布置,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老师在舒适优美的环境中学习、工作。对多功能教室进行装修,购置相关的教学设施。

2、冬季将至,督促施工人员尽快安装锅炉及配套设施,进行检修、试水,按时供暖,不让一个学生受冻。

3、精心规划教学楼周围学生活动场地的平整和硬化工作,使学生能在活动场地正常活动,消除安全隐患。

4、积极多方争取资金,把旧教学楼改造成寄宿生宿舍、食堂、餐厅。

5、积极争取项目在李大小学修建学生宿舍楼和餐厅。

6、加强学校整体规划,使申中乡各校规划更加合理化。

二、寄宿生管理方面:

1、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改善寄宿生的生活条件,让他们住的暖、吃得好、学得好;丰富寄宿生的课余生活,减轻课业负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2、多方联系,积极争取,精心策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保证寄宿生安全,解决寄宿生上学、回家难的问题。

三、教育教学管理方面:

1、规范健全制度,推进人本管理。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和学校部门工作常规管理制度。突出人本管理,学校常规工作要让教师民主参与,将教师被动接受检查改为主动参与,变领导只作检查为带头参与,让“管人”成为“自管”,调动广大教职工自觉遵守各类规章制度的积极性。

2、完善评价机制、改善评价氛围。教师评价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此,要在深刻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我校的实际,努力探索教师评价制度。不断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3、课堂教学主要围绕 “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一条主线:深入实施 “生本教育” 理念,探索“高效课堂”的办学实践模式,满足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高品质要求。两个重点:一是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

4、加强校本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全面提升我乡各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5、利用多种渠道学习理论知识,加强学校管理,学习兄弟学校、全国名校先进的管理经验,发掘学校的隐性资源,使学校踏上特色发展的路子。

四、着眼长远发展,重视学前教育,积极采取措施,规范各村学前教育。提前规划,争取在申中中心小学原寄宿生宿舍的基

础上,改造并申请创办申中乡首所学前幼儿园。

五、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合作协调,做好庙沟、卡路小学的撤并工作。

六、学校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教育时时抓、刻刻抓。经常开展学生安全教育,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检查,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积极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实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总之,学校管理要随着教学改革需要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完善,要做好这一工作,需要今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和谐校园、特色学校的建设。

申中乡中心学校今后工作思路

篇8:申中中心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网络化管理,实验教学改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现有本科教学实验室1800m2,10万元以上大型实验仪器设备46台(套),总值1760余万元。“示范中心”共承担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葡萄酒学院等的43门本科教学实验课程任务,每年平均承担35万人时数的实验实习教学任务。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本科生实验、实习课程比重增加,尤其是2008版培养方案实施以来,每年实行暑期教学实习,中心承担的实验课程数、实验项目数、实验学时数和实验人时数逐年增加。2009~2010学年度“示范中心”承担的实验项目223个,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其中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门数占实验课程总门数的比例达到了67%。近年来“示范中心”承担了我校7个本科专业的实验实习任务,已成为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之一。现围绕“示范中心”建设,就深化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改革创新的尝试进行一些总结和探讨。

1 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努力实现制度创新

“示范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根据学校《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实验室管理员职责》等实验室管理文件,“示范中心”配套制订了相应的工作细则,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管理办法。

1.1 制订了实验室耗材使用管理办法

实验室“耗材”包括原材料、试剂、玻璃小件易耗品等,为了规范耗材管理,保证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示范中心”制订了实验室耗材使用管理办法,规范了耗材使用的出入库操作流程及财务工作流程。采购时,先由实验技术人员根据所开设的实验课需要和现有库存耗材情况,填写耗材使用申购单,交由“示范中心”耗材管理员审核,管理员首先在各实验室之间进行调配,对于各实验室都没有,需要购买的耗材种类、数量经审核后再提交学院主管领导审批,最后由耗材管理员统一采购。中心耗材管理员对所有耗材进行登记建账,各实验室管理员在耗材管理员处办理领用程序做到分室管理,同时耗材管理员又掌握全中心的耗材总数也便于对其进行统筹调配。在每学期初由耗材管理员统一借款,学期末由耗材管理员统一报账,这样不仅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库存,而且在方便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的同时,也减轻了实验技术人员采购、报账的诸多事务,提高了“示范中心”的工作效率。

1.2 制订了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日志管理办法

实验室管理人员每学期开学第1周制订学期实验室管理和建设工作整体计划,然后每周就实验室建设及管理、教学运行、计划执行情况、实验技术人员考勤情况等进行记录;实验室管理人员每日填写工作日志,就所管理的实验室每天进行的教学、设备使用及维修、实验课准备等情况进行记录,期末进行工作总结和考评,并与年终绩效津贴分配挂钩,有效地激励了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1.3 构建网络服务平台,打造高效的实验室运行机制

开放式实验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提供给学生更大的思考与选择空间,能够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效结合,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积极的效果和作用,“示范中心”对全校师生实验实习全天候开放。

为了方便快捷、客观记录和统计实验设备使用信息,“示范中心”使用了高校实验设备管理系统,给各级管理员分配不同的权限,实行动态化管理。“示范中心”对开放式实验实行网上预约的工作方式。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前进行网上预约登记,这样便于管理员在第一时间了解各个实验室和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并根据需要在各实验室之间进行调配安排,同时也方便进行各种资料的统计查询。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整个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条件以及当前使用情况,同时也方便师生互通信息和进行网上答疑解惑,从而提高“示范中心”仪器设备利用效率。

1.4 制订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测算办法

为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示范中心”制订了实验室设备利用率的测算办法,制订了相应的考核标准,并与实验技术人员年终的业绩津贴挂钩。具体如下:

科研平台公共仪器设备利用率=学年实验人时数/(设备台套数×1600),其中1600含义为每学年按40周计算,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工作8小时。

教学实验室专业仪器设备利用率=学年实验人时数/(设备台套数×800),其中800含义为每学年按40周计算,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工作4小时。

2 积极探讨实验教学改革创新

作为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改革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突出体现在“三个强化及三个能力”上,“三个强化”,即:(1)强化对基本实验原理的理解,(2)强化对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3)强化标准化操作技能的训练;“三个能力”,即:(1)食品新产品研究与开发能力,(2)食品质量安全监督与控制能力,(3)食品企业管理技术与创业能力。针对上述原则,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

2.1 提高实验课时比例

在制订本科2008版培养方案时强调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公共实验教学、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专业实验教学三级实验教学平台,已形成了基础性实验、专业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并在实验教学实践中日臻完善。确保了实验课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主渠道作用。

2.2 加大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管理力度

逐步加强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管理力度。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8~36学时的实验课程至少有1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36学时以上的至少有2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中以7选4或5选3等方式增加选做实验项目,在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实验的空间和时间。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撰写设计方案,教师审阅后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及实践方面均得到了较大提高。

2.3 制订实验课成绩考核办法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不断改革实验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实验原理的理解、对规范化操作程序的掌握、对基本实验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提高了学生设计性实验的成绩比例;要求学生进实验室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实验前由指导教师检查后当场给出预习成绩;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和监控,实验过程中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不断检查,并根据学生现场操作情况当场给出其实验操作成绩;实验结束后1周内须上交实验报告。学生最终的实验课综合成绩由实验操作成绩、设计性实验成绩、预习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组成。

2.4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实验教学按学校教务处要求严格执行,期中、期末组织教学督导专家检查实验教学开设状况;召开学生教学反馈座谈会;实行学生评教管理机制等措施,形成由中心领导、督导专家、教研组、学生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队伍,有力地促进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3 结束语

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行人员、实验室统一建设,统筹规划,将学院所有仪器设备融为一体,每位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同时承担教学任务和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实现了资源共享,使实验室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同时实验室管理还有许多方面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探索与建立科学的、现代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对于发挥实验室作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现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努力探索更多新型的有效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使实验室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适应实验室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芝英.高校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创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2

篇9:日清(上海)设立食品安全中心

此次,日本日清食品株式会社独资设立外商投资研究开发中心——日清(上海)食品安全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这意味着日清成为第一家在中国设立食品安全检测分析研发中心的方便面企业。该公司专门对食品安全性进行检验检测,并且研究开发必要的新分析手段,严格保证日本日清在中国的原材料和食品生产中的安全性及品质。同时,充分有效引进日本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人才和技术,作为中国对于食品安全的认识日益提高的平台,努力广泛地开展例如:农药残留污染、兽药污染、微生物污染等更多关于食品安全的技术、信息、公众认知的普及工作。公司以“食品安全确保人类未来健康”为方针,积极展开运用先端技术的委托业务。

为了在更高水准上管理产品质量,日清食品自行研发了检验农产品原料中的残留的农药(约450种)、畜产品及水产品原料中的残留兽药(约100种)的独立分析系统(NASRAD·550)。其在检测的精确度和速率上都有相当程度的优势。日本政府检测部门有时也会参考日清研发公司董事长山田博士的专业意见。而此次在上海建立的研发公司一期首先开展的是对于残留农药、兽药以及微生物方面的检测,半年后还将扩大至食物的过敏性物质以及重金属、霉菌等食品危害物质的检测项目,并将接受来自日清食品以外的企业的检测委托业务。

篇10:申中中心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我校现有师生近1100名,近200人中午在校就餐,为应急处置我校内可能发生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食物中毒预防及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组 长:陈来顺(校长)全面负责指挥,及时和上一级部门联系。副组长:顾义蛟 俞建(后勤负责人)负责检查食品进货渠道,把好质量关,和镇防疫中心联系,组织召开预防食物中毒的有关会议

组 员:尤玉兵 张石成 李戟 在组长指挥下,处理具体事务。1)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校内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任务。控制事态发展。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定期组织校内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总结、研讨,形成评估和反馈意见,并负责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考核与评价。重大问题及时向教育局请示报告。

2)医疗救护组:组长 俞建 沈丛俊 陈大江 当发生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求援,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二、强化日常工作 预防事故发生

1、完善制度。在教育局下发有关制度和工作意见的基础上,要求对本校食品卫生安全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完善。健全食物中毒报告制度,食堂要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食品卫生以及关于《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的精神,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加强培训。学校食堂主管领导要要求食堂人员严格按《食品卫生法》及《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操作执行,采购食品渠道清楚,严格按规定索证。认真组织每天进货食品的检查、验收。认真组织食品卫生检查,层层落实卫生安全责任制。

3、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黑板报,宣传画和实物标本等各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关的卫生知识,提高食物从业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4、强化督查。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以各项食品卫生制度落实为重点,结合我校其它安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结果以通报形式反馈到学校。

5、落实职责。校长为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聘任俞建同志为学校食品安全监督员,安全监督员为直接责任人,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

6、加强教育。加强对家长、学生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丰富卫生知识,增强卫生意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7、添置设备。学校要对照配备标准,逐步完善和提高食品卫生设施的配备。

8、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1)防止细菌对仪器的污染:食堂应对食品加强卫生管理,特别是肉类,鱼类和奶类等动物性食品,要防止在加工过程中的污染,要重视个人卫生,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不适宜从事食堂工作的病患者或带病者,应及时调换工作。

(2)控制细菌的污染,控制细菌生长繁殖措施,主要是低温保藏。按照食品低温保藏的卫生要求贮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3)杀灭病原菌。杀灭病原菌的措施主要是高温灭菌,当肉类食品深部温度达80度时,经12分钟可彻底杀死沙门氏菌。隔餐的熟食品和剩菜饭,在销售或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三、事故应急处理

1、报告制度。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师生发现少量(5人以下)轻度症状(如呕吐、腹泻)及时向组长报告;发现较严重食品卫生事故(指出现严重食物中毒症状者或出现5人以上相同症状的群体发病情况,下同),应立即向教育局或卫生监督局报告,同时立即启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

2、救援措施。一旦发生较严重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由校长负责救援指挥。校长应当机立断,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按照预备方案,各就各位,组织救援行动。初步摸清症状,群体发病的还应彻查事故原因,排查发病人员,并建立动态性名册,防止遗漏。

3、医疗救援。学校发生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和卫生防疫部门发出医疗求援,并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4、联系家长。学校发生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及时与发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5、病源保护。学校发生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封存食堂菜肴样品、可疑食品,以便及时查找致病原因。

6、人员调度。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校长办公室具体安排,必要时可向卫生防疫部门抽调人员支援事故处理。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听从指挥,确保到位。

7、信息公开。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四、善后处理

篇11:申中中心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卫生和饮食安全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而保障学校的卫生和饮食安全则是其中的基础。作为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为进一步加强全镇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措施和管理责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切实维护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费政办发明电[2013]81号)精神,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以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要求各校要高度重视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探沂中心小学中心学校学校突发食品卫生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曹政伟

副组长:赵振永

成员:张

赵邦友

曹晓晓

赵爱军

张振军

赵森林

李宝业

张桂国

王兴军

丰佩鲁

沈德国

钱兆华

颜京友

寻明江

二、工作原则

1.全程预防、全程控制:本预案所称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是指在学校食堂餐饮等环节中发生食源性疾患以及学校负责组织提供的集体用餐导致的学校师生食物中毒事件。造成以上食品安全事故时启动应急预案。

2.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学校按照“校长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落实各自职责。

3.科学决策、群防群控:学校建立组织,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学校日常监测、坚持群防群控,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4.及时反应、快速行动:学校对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故发展和势态蔓延,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救治、处理及整改工作。

三、救助体系

1.学校根据上级要求,成立学校食品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出现安全事故时,由食品卫生管理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有:

(1)启动学校重大食品卫生安全事件应急预案;(2)领导、组织、协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3)负责事故应急处置事项的决策;(4)负责上报与事故相关的重要信息;(5)审议批准学校应急处置工作报告等;(6)向县教育局报告事故救援情况。

四、工作要求

1.各小学幼儿园要认真搞好校园的环境卫生和绿化工作,保持整洁、幽静、良好的校园环境,要建立卫生扫除制度。

2.要按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3.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制度,每年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学生健康状况档案。4.教育学生不随便吃零食,培养学生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5.食堂工作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半寄宿制学校和幼儿园的食堂工作人员要经过培训,每年要体检一次并取得健康合格证方可

上岗。

6.食堂食物要求专人管理,专库存放,要建标立卡。严把食物采购关,要认真落实伙食管理程序,填写伙食流程表,坚持饭菜留样。食堂禁止出售变质食品、四季豆、野生菌和凉拌菜。各校(幼儿园)要加强对饮用水的管理,坚决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7.要保持食堂卫生。食堂用的各种炊具、用具、桌、柜、地面等要时时清扫,做到干净整洁,无蝇蚊、蟑螂等。学生餐具要按要求消毒。

五、食物中毒应急反应运行体系

1.各校(幼儿园)要认真落实“三查”制度,值周教师或班主任如发现学生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

2.各校(幼儿园)要建立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领导组,校长(园长)任组长。3.及时报告。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向学校校长(园长)报告,由学校校长(园长)报中心学校备案,中心学校及时向镇政府、教育局报告。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报告时间不得超过事发后1小时,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报告程序是班主任——各校(园)长——中心学校校长,同时由办公室向当地政府和卫生疾控部门报告,以便及时施救)。

4.救援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在接到中心校指令前由校长(园长)负责救援指挥。各校校长(园长)应当机立断,以人为本采取果断措施,安排教职工各就各位组织救援行动。同时要摸清情况,如果是群体发病的还应彻底排查发病人员,并建立动态名册,防止遗漏。5.医疗救援。学校(幼儿园)发生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卫生院)发出医疗救援,并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想尽一切办法及时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并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情况。

6.联系家长。学校发生事故,应及时与发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要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耐心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尽力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7.病源保护。学校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封存食物样品,保护好现场,以便有关部门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取证、采样。

8.人员调度。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中心学校领导组组长统一调度,必要时可向所属各校抽调人员进行支援。所需人员要听从指挥,确保到位,落实职责。

9.要保障广大师生及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并根据情况定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不谎报,对一些谣传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10.协调各方力量做好学校稳定工作,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11.食品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学校事故应急小组总结分析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报送教育局、卫生局和食品卫生药监局。

六、其他

1.学校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处置突发事件成绩显著的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处置工作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个人,视情况可分别采取检查、纪律处分等方式追究其责任;对处置不当,贻误战机,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人,要劝其引咎辞职或责其辞职,或给予免职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2.学校对全体师生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最大限度减少学校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3.本预案由学校负责解释。4.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篇12:中心小学食品安全知识讲座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中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更受到家长的重视,保障祖国儿童食品安全是各级卫生监督部门的义不容辞的责任。11月2日,在我寺沟乡食品安全办的组织下,在中心小学举行一次儿童食品安全知识讲座活动,目的让学生掌握一些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食品,改变自身的不良饮食习惯,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远离病痛。

活动现场,讲座人员伴随视频效果就最贴近儿童生活的一些问题进行讲解和宣传,小学生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问题?应注意哪些饮食卫生习惯?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如何正确选购饮料等等。尤其是预防食物中毒一些案例吸引了孩子们及家长的注意力。

篇13:申中中心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 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 是决定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 具有内在性、系统性、客观性、自动性、可调性五大特征。管理机制以客观规律为依据, 以组织的结构为基础, 由若干子机制有机组合而成的, 是加强科学管理的依据。

教育部体艺卫司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民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将体育课改名为“体育与健康”课, 突出“健康第一”的教育起点。要实现身心、人际交往、道德的完好状态, 仅靠体育教学中的身体练习是不够的, 还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饮食生活卫生, 同时与其所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中小学教育是一个特殊时期, 是学生良好态度形成的关键期, 足以影响其一生。其实, 对学生来说, 他们的安全、健康不仅是在校期间的安全健康, 而是一辈子的安全, 学会规避危险的知识以增强抗危险的能力才是最根本的。因此, 做好这一时期的体育、卫生、安全教育工作, 对于顺利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生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抽取长沙市32所中小学校 (小学20所、中学12所) , 以抽取学校的领导 (32人) 、教师 (32人) 、校医 (32人) 、门卫 (32人) 、学生 (160人) 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288份, 收回有效问卷288份, 有效应答率为100%。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 查阅相关专著、专题、论文等, 为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提供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采用自编的“长沙市中小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校环境卫生调查问卷”和“学校安全满意度调查问卷”, 由学校领导、教师、校医、门卫、学生匿名填写问卷。问卷发放前, 聘请11位专家对问卷进行了检验, 具有较高的效度。问卷回收后, 抽取调查对象的10%进行重测, 两次测验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月, 两次测验的可靠系数为0.862, 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3) 调查访问法。对长沙市学校领导、教师、校医、门卫、学生座谈、讨论, 并召开了中学部分学生座谈会。

(4) 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问卷运用Excel、SPSS软件进行统计检测。

三、中小学体育、卫生、安全教育开展现状

体育、卫生、安全教育的协同是追求“1+1﹥2”的整体效应, 但是所设置的机制能否实现这一美好归属, 还需反观运行状况, 包括学校教学目前所拥有的资源现状, 即人、财、物在量与质方面的状况, 以及学校教育现有发展水平, 找出与体育、卫生、安全教育协同应达到的理想水平之间的差距,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效应。

2005年关于安全教育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受过安全自护方面教育的未成年人仅有不到5%的比例, 未成年人中有较强危险辨别能力的不到10%。其实, 我国曾颁布《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明确了中小学安全教育的重点, 但其开展的过程还存在不少问题。第一, 安全教育形式化。不少教师和学生都反映学校进行的安全教育不过是“浮光掠影”, 没有实质性、系统性内容, 有的甚至局限于少数的演练。第二, 安全教育成就“安全管理”。中小学每学期都会安排一次户外郊游学习的活动, 但是有的学校由于害怕学生走出校园会出现安全事故, 便会取消这样的活动, 通过这样的管理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第三, 缺乏专业的教学资源。其中就包括缺乏专业的教师, 而教学方法手段过于简单, 会使学生学习失去兴趣。如此种种因素导致了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开展的不顺畅, 也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四、中小学体育、卫生、安全管理问题与分析

(1) 喜爱项目广泛、锻炼时间太少。中小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范围较为广泛, 学生运动项目主要为球类运动。根据问卷结果选择羽毛球为50%居首, 可见其适应性、可行性和趣味性较强, 值得大力推广。篮球、足球比例也很高, 为激烈运动, 多适合男生, 其他则包括乒乓球、排球、跑步。但在锻炼时间上安排太少, 68%同学为每天1小时不到, 小于教育部规定的每天至少1小时合理锻炼时间, 过少的锻炼时间直接带来的影响是运动量不够。

(2) 文化课作业布置太多、锻炼坚持不够。调查结果显示99%的学生认为文化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但在“如作业繁重时是否会挤出时间来锻炼”的问题上, 有86%的同学选择会, 只有14%的同学仍持“以学习为主, 牺牲活动时间奋战在书本的海洋里”的态度。我们认为, 正确的学习方式应是劳逸结合, 应做到学习时认认真真, 活动时同样专心致志, 从而达到最大效率。但能够坚持天天锻炼的人数不到10%, 90%的同学都是视具体情况而定, 不能做到有始有终。原因是升学压力太大, 而老师作业布置太多, 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锻炼。学生的积极性, 意志力不够成了体育锻炼正常开展的难题。

(3) 体育器材不足、运动面积太小。根据调查, 有10%的学校体育器材只是基本达标 (指能基本满足大纲必修教材的需要) , 70%的学校体育器材缺少, 5%的学校几乎没有体育器材, 而且校与校之间的差距较大。同时, 现有体育器材大部分陈旧、破损, 其原因为保管不善、修理不及时, 这为正常的体育教学埋下了安全隐患。城区体育场面积太小, 体育运动没有保障, 因为人均面积不到2平方米, 学校做广播体操分两批还做不了, 由于受体育器材短缺和运动面积太小的限制, 30%的学校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4) 专业教师缺乏、师资培训淡薄。从调查情况看, 有80%的学校专业教师短缺, 中学请代课教师, 小学就是文化教师上体育课。大部分学校都未能制定详细的师资培训计划, 也未能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开展各种各样形式的培训活动, 致使大部分体育教师的知识、技能及思想意识停留在一个较低水平。这是造成中小学体育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难以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5) 体育经费短缺、缺乏激励机制。由于经济发展滞后、财政支持乏力的因素, 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从学校领导的调查表明, 60%的学校经费不足, 40%的学校因经费困难不能对体育进行投资。原因是体育不是高考科目, 好坏不会对学校造成很大的影响, 对体育教学和训练方面成绩显著的个人, 也没有配套的激励机制, 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由于学校不重视, 加上经费短缺, 部分体育教师思想不稳定, 从事第二职业或对本职工作不认真对待的人数很多。

综上所述, 我国中小学体育、卫生、安全教育的开展没有专门的管理机制, 也没有专门的制度。这样的教学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且效果还不佳。体育、卫生、安全教育管理机制的各子机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共同发挥其各自的功能, 最终实现协同目标。形成机制是起点, 实现机制是过程, 控制机制是结果, 环环相扣。形成机制是实现协同的前提部分, 实现机制就是在形成机制的基础上, 通过各要素的整合, 以及各部门的协调、督导、配合, 进而保证整个协同过程能有序、稳定地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存在诸多问题。中小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状况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公共卫生知识相当缺乏、公共卫生观念淡薄等方面, 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小学生整体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中小学校安全与应急管理现状较差, 不同学校安全设施及制度建设方面存在差异, 其中安全制度和培训工作普遍较差。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卫生,安全,管理机制,现状,研究

参考文献

[1]于荣华.对学校体育改革的反思[J].安徽体育科技, 2000 (02) .

篇14:申中中心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价值

随着教育事业的拓展,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学校的生源人数逐渐增加。特别是在环境、制度等方面的影响下,在学校食堂就餐的人数逐渐增加。2011年4月22日,发生在榆林市榆阳区鱼河中心小学的学生集体事物中毒事件敲响了食品行业的警钟。在榆阳区,有公立、民办中小学十余所,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虽然初见规模。在2014年,榆阳区就已经对区内10余个在建学校进行卫生监督大检查。在市十四小、市二中等学校食堂建设项目上,进行全面的强化和深入。但是,在整体监督策略的实施中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在监管部门职责、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检验等方面,需要广大食品行业工作者进行全面的完善。

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现状

食堂承包管理制度松散。在榆阳区,中小学食堂的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由私人进行承包。在整体运营模式汇中,食堂经营管理人员的理念决定了食堂的运行制度。但是,一些学校管理者对于食堂的管理存在明显的疏忽,在学校诸多工作中,对教学工作的关注明显要高于食堂、后勤等工作。这无形之中给一下不良的食堂承包者以可乘之机,一些食堂工作人员在售卖价格、食材成本、营养搭配上做文章,以伤害强少年的身体健康牟利的基础,使一些中小学校食堂的制度陷入了“不良循环”中。

缺乏专业的营养指导人员。俗话说“病从口入”,饭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了学生的生命健康。从整体上说,中小学生食堂和社会上经营的餐馆、餐厅这有明显的差别。它需要直接对数百名学生负责。因此,在食堂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塑造上,学校管理者的理念不够科学,在食堂工作人员的聘请上,临时性和流动性较大。

如何提升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发展体系

建立一个科学的食品监督管理体系。首先,榆林市教育部门要制定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策略。榆阳区内的学校管理者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增加对学校食品卫生行业的重视程度。要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纳入学校的议事会议之中,确保食堂管理者能够本着“负责”的工作态度,建立一套安全的校内食品安全体制。

相关负责人要加大对食堂食材、半加工食品的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规范食品采购工作的整体流程,特别是要加大对食用油、碘盐等调味品的卫生许可证件和检验报告,确保食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对食堂负责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的形式,进一步加大学校对食堂的监管力度。对于未能达到合理水平的食堂管理者,要在一定时期内予以整改、规划、调整,对于屡次教育不改的食堂承包者要采取法律手段,进一步构建一个科学的食品监督管理体系。

增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在榆阳区中小学食堂人员的培训工作中,学校要加强卫生监督管理的管理力度,联合教育、卫生、行政等部门,对违法违规的行为进行严肃的查处。加强对食堂从业者的教育培训,充分维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要对食堂人员进行充分的管理。例如,在榆林市第三中学,学校管理者就是通过对食堂人员进行定期的教育培训,来增进大家对食品安全卫生的监管意识。在2016年10月10日联合食药检部门进行的安全大检查上,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同。

除此之外,还要从采购、验收、加工、操作等各角度,规范食堂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增强食堂从业者的安全意识,加大他们对“营养食品”的设计,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促使食堂内部建立一个卫生、科学、安全的膳食设计意识和安全发展意识。

做好食堂安全监督管理的风险预警。学校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食堂食品安全的硬软件的建设。要通过校园板报、广播、讲座等方面,使全体师生都能够树立“健康饮食”的发展意识。加大对健康食品的监督和宣传力度。要进一步落实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度。进一步强化食堂工作人员和教师对“食品风险事故”的掌握工作,避免“4·22”食品事故再次发生。

要配备专门的卫生责任检查小组提前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警制度,对中小学食堂卫生工作进行定期或突击检查。进一步加强采购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相互协调,并成立专业的采购督查小组,确保食堂的事物价格经济实惠、发展合理。要使食堂的利润掌握在可控的范围内,形成全面的食品卫生监督。

综上所述,对于出处在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来说,他们在食堂中进食的事物是否营养健康、是否经济实惠、是否干净卫生已经成为教育事业、卫生事业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广大食品行业工作者要立足中小学生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树立健康、绿色、美味、经济的食堂发展意识,逐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和发展水平。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篇15:板桥中心小学食品安全自查报告

我校为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卫生工作条例,杜绝学校学生食物中毒等突发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本着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目的。学校长期以来始终把食品安全卫生工作放在第一位,把食品安全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平时,重细节。根据教育局的要求,学校本着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我校食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的食品卫生工作展开了全面、认真的自检自查,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4月22日下午,学校组织了师生灶炊管人员、学校领导及相关人员在学校会议室观看了“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影像,要求认真做好笔记,特别是炊事员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学校管理人员按照制度、要求做好晨检、早中晚三查并认真做好记录。

一、成立领导机构,强化责任意识

为了加强对学生集体用餐、食品卫生的安全,确保师生身体健康,进一步加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明确管理责任。学校成立了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高增勤校长为组长,刘书贵副校长和后勤主任段选民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实行分工负责,层层落实。领导小组分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每学年初,学校专门召开食品卫生工作会议,明确职责和具体分工,针对各项具体安全工作制定计划明确责任。同时召开学校教职工、后勤人员会议,学习上级颁发的文件,要求学校后勤人员提高食品卫生工作意识,增强食品卫生常识,切实认识到学生安全卫生工作的重要性,保证把孩子教育好,管理好,保护好,让家长放心地将孩子交到我们的手中。

二、健全卫生、食品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人。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责任到人,搞好食品卫生宣传,由学生后勤处做好对食堂每天三查的检查,做到奖惩分明。

三、把好关口,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1、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要求确保饮食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和卫生合格证。

2、健全卫生、食品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配备了食品安全管理人 员落实工作监管部门提出的整改要求。

3、严格执行原材料和加工制作要求,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工作。

4、把好消毒关。盘、碗、餐具药物消毒,饭勺、盆每天定时消毒,严格按消毒流程操作。

5、我校严格按照餐饮服务许可证要求,加工热菜和主食,从不加 工冷菜、凉菜和豆角、豆芽、韭菜之类的菜。

6、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坚持按量化分级管理的标准规范化管理学校食堂。

四、整改措施

为有效的控制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做好各类事故隐患监控,切实保障学校师生员工健康安全。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学校卫生室、食堂要通过课堂教育、板报、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教育力度,使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深入人心,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维护自身健康。同时,也使食堂的工作人员自觉按照《食品卫生法》进行操作营业。

(2)、加大管理力度,杜绝校门流动摊点的食品流入学校;食堂生产加工加强卫生监管,严格操作规程。加大奖惩力度。

(3)、全面停止使用一次性碗、筷和塑料袋,杜绝白色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4)、学校通过健康教育,告诫学生不吃霉变食品,不买三无产品,不喝生水冷水,教育学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三是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专题讲座,开展健康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加大对学校周边饮食摊点的监控力度,禁止学生到无证摊点就餐或购买副食、饮料等商品。

5、建立食品安全日志台账,专管员每日一签、校长每周签字确认。

总之,要持之以恒做到上述几条,才能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我们一定在本学期中再接再励,把食品卫生工作做得更好

板桥中心小学

上一篇: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下一篇:给朋友的光棍节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