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赞美孩子

2022-07-13

第一篇:如何正确赞美孩子

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者素质的提升,教育的本质是亲子关系的改善,如何改善亲子关系呢?

一、 尊重:目的是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成人对孩子的尊重,就是给孩子种下一颗自

尊、自重和尊重别人的种子。要尊重孩子,要做到:

1、 接受孩子的全部;

2、 谨防家庭教育中的变脸,不要伤害你最亲近的人。

3、 孩子之间不要做比较,要比的话,要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这次和上次比,比

出自尊和信心。

4、 遵守诺言,要说到做到:a、不要随意瓣哄骗孩子;b、不要对孩子轻易承诺;c、承诺

兑现不了要及时道歉;

5、 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尊重是教育的前提;

二、沟通:走过孩子的心灵

1、 心平气和、平等交流------态度决定一切;

2、 多听少说,避免唠叨,只动嘴的教育是最差的教育;

3、 是商量建议,不是命令,孩子与你不是上下级;

4、 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5、 沟通的内容不要仅限于学习,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压力;

所以,多听少说,想好再说,不起作用的话不说。

三、放手:教给孩子生存的本领;

四、克制:是教育必备的素养

克制的原则:

1、自己情绪不好不教育孩子;

2、孩子情绪低落时不强迫他做事;

3、无伦在什么时候,不要和孩子对立;

4、静默三十秒离开

注意:

1、不要把工作情绪带回家,事业是为家庭服务的;

2、面对重大事情更需冷静,父母是孩子永远的保护神;

五、影响:奠定孩子一生的品行,

六、学习: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功课:

1、家长要养成阅读的习惯:

2、溶入孩子的世界,向孩子学习(比如网络)

第二篇:如何正确批评孩子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因为你不会批评!

这个一个网友发给我的一篇文章,很值得一读!

批评为什么不管用-----孩子犯了错,上帝都会原谅。家长之所以总不能原谅孩子,大概是因为离上帝太远了吧!每个人都会犯错,可惜在现实中,只有孩子犯了错可能更容易招致批评。

为什么呢? 因为孩子常犯错?不对! 因为孩子小不懂事情,容易犯错?不对! 因为我们父母的眼光总是跟随着孩子的身影。是啊!孩子所有的举止基本上都不能逃脱父母的掌握。一不留神在地上摔倒了,母亲就会说:“怎么这么不小心!”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有声音响起:“你看看,怎么考的这么差。”倘若不小心丢了东西,就会有个声音说:“怎么搞的你,总是丢三落四的。”对于刚遭受了打击的孩子,还没有从难过、委屈、痛苦甚至耻辱的情绪中走出来,往往就紧跟着一阵暴风雨一样的批评,心中甚觉不快,可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也只能默默地默默地忍受,胆大的或许会顶几句嘴,但这更会招来痛骂,实在委屈了也许会抽泣一下。哦!这下可更不得了,父母又会嚷着“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而您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您从早到晚总是不停地批评?为什么常常会对同样的问题进行批评?难道就是因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毛病太多?您有没有想过:您的批评为什么不管用?有人感叹,做人难!做女人更难!我想您现在一定还想说,做母亲更难更累啊!我每天都到传达室去取订阅的杂志和报纸。有个值班人是一位老太太,她的孙女下学后也常来这里。有一天,我照例去取报纸,进去后看见那个小姑娘正趴在桌子上写作业,而老太太正在教训她的小孙女:“唉!你是怎么搞的,写的字都这么难看!这个重写,那个也得重写!”边斥责边用手愤愤地拨拉小女孩的手,似乎对小女孩用橡皮擦的动作都嫌太慢。而那个小女孩紧紧地抿着嘴唇,眼里还默默地噙着泪,很不情愿地擦掉刚才写过的字。我好奇地上前看了看,原来是那种练习生字的作业,每个字要求写很多遍,而且是把生字写在米字格里,看得出来,这个小姑娘刚上学不久。有的字写的还不错,有的字写的就确实比较难看,不是在米字格里倾斜地挂着,要不干脆就把“腿”钻出去了。我心里暗想,写成这样也难怪,刚开始嘛!我和老太太比较熟,连她的这个小孙女的名字我都知道,叫莺歌。于是我就说:“大娘,您别着急,我和莺歌说说。”老太太很高兴地说道:“对,你是搞教育的,你和她说说。”我说:“莺歌啊,做作业呢?我看看!”小姑娘似乎还在不愉快中,闷闷地应声说:“噢!”我拿起她的作业本说道:“噢!是练习写生字啊,写的还真不错啊。”小姑娘仿佛一下来了精神,便伸着头一起与我看她的本子。我接着又问道:“对了,你给我指指看,哪个字你写得最好?”小姑娘赶紧浏览了一下,快速地用稚嫩的手指按住其中的一个字。我一看那个字的确还是不错的,接着又问道:“噢,那哪个字又最不好看呢?”我拖长了声音问着,还未等把话全部说完,小姑娘快速地从我手中夺走作业本,把其中一个写的不好的字赶忙擦掉了。我赞许地点点头讲:“莺歌,我想你一定可以写出一个比那个最好的字还好的字来!是吗?”小姑娘用力地点了点头,在本上很快又写出了一个字,是那种很饱满、顶天立地的好字。我轻轻拍着她的头说:“好极了!你慢慢做吧,奶奶的话你不要不开心啊!”没有三分钟,小姑娘的表现判若两人。老太太惊讶地说道:“赵老师,这丫头怎么这么听您的话?”我对她讲:“骂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啊!鼓励比批评效果好得多啊。”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对于孩子来说亦是如此。

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错误的原因,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

但实际上,许多家长有这样的体会,和孩子好好地说、讲道理不管用,批评也不管用,着急了打一顿也还是不管用,怎么做效果都不好!反正就是:说不听,骂没用!打一顿,管一阵!现在又是家长思考的时候了。孩子犯错了,到底该如何管?如何教育孩子?错了就该批评吗?

1无用的批评让我们先看看家长在批评孩子时的几种现象与特点。

(1)批评情绪化

一旦孩子出现过失的时候,家长的表现通常是情绪激动,脸色发青,手舞足蹈,念念有词,眼睛发直,声音分贝高,语言速度快,一阵狂风暴雨,真可谓酣畅淋漓!好了,说完了,骂完了,心里也痛快了,也平衡了。而您可能不知道,当家长大费口舌的时候,大多孩子心里算计的却是:“现在是骂到一半了!”“再忍耐一下,就快骂完了!”家长在呵斥孩子的时候也会突然停下来问:“你听明白没有?”孩子马上反射说:“听明白了!”“记住了没有?”“记住了!”“以后还犯不犯?”“不犯了!”这时候如此痛快地敷衍只是为了早点结束这场暴风雨。如果有摄像机的话,家长看看自己的表情和表现,真可以说是不堪目睹啊!而孩子对您说的话往往不是能倒背下来,就是根本不知道你说过什么。只知道一点:我错了,所以你骂我!就连错误带来的愧疚、不安也随着批评的咆哮声烟消云散了。因为他们很明白一点,骂完了一般也就没事了!孩子惟一做的和感兴趣的事就是等待,等待这番责备的结束!最后的结果就是“口服心不服”,“你骂你的,我做我的”。您能指望这种更多带着个人情绪化的宣泄,主观的批评有多大作用呢?其实,很多时候,沉默远比这样的批评更有效。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理解和接受正确的建议,并在行动中改正。作为对一次过失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非常理性的。在这个过程中,发点脾气难免,发点牢骚也能接受,发泄就有失分寸了。试想,这样的一种情绪如何博得孩子的尊重,如何使孩子信服,又如何能让孩子听从呢?

(2)批评泛滥化有时候,我们的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声音慷慨激昂,语速飞快,大脑活跃,思维跳跃,联想丰富,上纲上线。比如说本来就是个打了碗的事情,就能从这件事想起从前丢钥匙、丢钱、丢面子(因为测验考砸了),还能扯到打架、看电视、玩游戏等。总之,只要能想起来的事就可以像电影镜头一样重放。真可谓,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直说得孩子眼皮一翻,嘴角一撇,脖子一扭,脑袋一低,心想:你爱说啥说啥吧!也不

嫌口渴?哼!批评要有针对性,对当前的问题有什么说什么,就事论事就好了,而绝不可责备这次过失,连带以前老账也一并算上。这种把“陈年老账”重提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对家长感到厌烦、讨厌和憎恶,而且由于其他事情拉扯得太多,冲淡了当前主题,主要矛盾就容易被弱化和忽视。令人失笑的是,往往有家长说着说着就停下来了,怎么了?原来是一下子忘了该说什么了!只好自我解嘲地说道:“哼,看看你,把我都气糊涂了!”试想,这样令孩子怀恨又游离主题的批评怎么可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批评简单化很多时候,孩子犯错后,家长的表现往往是该批评的时候不批评,不该批评的时候乱批评。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赖床的现象,往往是一边催促,一边数落,而孩子却把这当作是背景噪音。根本没有起到批评的作用。因为孩子很清楚一点,如果走着上学会迟到的话,家长一定会有办法让孩子按时到学校的,有车可以送,没车可以打车啊。曾有个家长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我说很简单,你不管他就完了,迟到了自然会有学校批评他。就是因为你有种种办法可以不让他迟到,是承担孩子赖床后果的挡箭牌,所以他才有信心地沉着地赖床,你骂他何用?像这类的情况有很多,就是家长只对现象做批评,而没有采取实际有效的解决办法。

(4)批评急躁化有许多时候是这样的,孩子甚至还没意识到错误即将或已经来临,还不能深刻意识到错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的家长却已经急不可耐,气不打一处来,通常是眼到、口到,甚至手也到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者“不知者还不为过”呢!人犯错误是正常的,而头一次经历某些事情的时候犯错更是正常的!但家长却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错误,尝试挫折,孩子甚至都不知道犯了什么错,批评和责备就已经接踵而至。这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急躁冒进的批评,往往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为什么有很多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呢?就是由于家长在学习活动中过早地干涉、过多地介入、频繁地干预、琐碎地品评、莫名地批评,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厌倦和逆反的心理。

2什么时候批评当孩子第一次犯错误后,您只需要告诉他为什么错了,怎么做是对的就行了。在指导的时候,对孩子保持尊重的态度可以让他也尊重您的意见,耐心细致的讲解让他明白错误的原因及后果,善解人意的情绪让他不会被失败的阴影束缚。如果孩子再次犯了类似的错误,也许是孩子还不太熟悉正确的方法,也许教训不够深刻让他

忽视。我们首先应该对他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果是前者的话,就要讲清楚,把事情说明白,再给他机会去做;如果是后者的话,才应该对他做适当的批评。

3应该批评什么在孩子开始或接触新的事物的时候,由于认识不深,准备不足,行为表现不太合理,出了偏差和错误也在情理之中。这时候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批评!第一次错了可以理解,第二次错了可以谅解,再错就不能容忍了。在这个时候进行批评是合理的!我很喜欢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错误频频出现就是更多是由于态度的问题而产生的。所以批评是针对态度的,不是针对事情本身的;批评是针对重犯和再犯的,要给孩子第一次改错机会。但是我们的家长往往表现在首犯时就批评,这会让孩子感觉很委屈!而当错误和问题再次出现后,比如不理想的成绩单拿回来后,家长不是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更多是对成绩本身进行埋怨,为自己的不满向孩子发泄,而这种盲目的批评是很不利于孩子接受和改正的。

4怎么进行批评让我们举个实际的案例来说明,有个初中的男孩很爱玩电子游戏,经常逃课,为此很影响功课,家长非常着急,那么该怎么办呢?

(1)首犯要说理这个孩子虽然学习成绩还可以,但自制力比较差,对后果预见不足,所以在有可能的时候就想跑出去玩游戏。当出现这种情况后,家长应该耐心说明这样做的后果,还要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和期望。重要的是要孩子明白这样的做法有什么不当之处!而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约翰·洛克说的“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就是这个意思。

(2)重犯要约定可是这个孩子又遇到能出去玩游戏的机会,而禁不住诱惑,又偷着跑出去玩游戏。家长就应该严厉告诉他这样做是不行的。鉴于他再一次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就要和孩子约定一个方案,并要求孩子作保证,并表示如果再犯,他将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当然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同样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在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的是,孩子要比大人更讲“义气”的。在这样的信任和尊重下,孩子很难再犯,即使想玩,事先也会与家长打招呼的。

(3)再犯要惩罚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又犯错了。但家长有两种选择,

一是保持沉默,并让他明白您已经知道发生的一切,并告诉他你保留采取惩罚的权利,但现在还不打算实施。或是根据约定,让孩子践诺,接受惩罚,并再次让他说出如果再犯,他该怎么办!同样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通过以上的做法,孩子哪里好意思再犯错!当然,我曾和这个男孩谈了很多,了解到他的父母根本不让他玩,所以我与他的父母也做了协商,就是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容许他玩游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情况也有过反复,但过了不久,孩子就不再旷课逃学了,就连规定时间内的游戏也玩的少了。后来,这个同学告诉我,他以前去玩游戏不仅是因为高兴,而且还是想气气他家人!在前言里我就谈过,孩子的错误更多是由于家长教化不当造成的。因为错误和失败,孩子已经受到了惩罚,已经感受到痛苦和不幸了,做家长的不找自己的原因,怎么还好意思向孩子发火?所以出了问题后,家长的反应和表现非常重要,如果更多的是主观愿望的责备,情绪失控、生气和打骂,那么是很失礼和无能的,是缺乏风度、缺乏理解、缺乏信任、缺乏教育能力的表现,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看不起。所以所谓的批评还是以对话和交流为主,不过是更偏重于对错误的思想和行动的思索和检查,为了解决问题和避免错误再次发生,批评也是一场有约定和要求的对话。

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应该先想想自己有什么不对!自己有什么做得不足?所以我经常建议家长,能否和孩子先说一声“对不起”。有很多家长听取我的建议,后来告诉我说,当对孩子说了“对不起”后,在表达了对孩子的内疚后,批评教育的效果特别好,甚至母子抱头大哭,那一瞬间,所有的不快和隔阂都也被这泪水冲洗掉了。

只要家长说得在理,那时候孩子想不听您的话也难­

第三篇:如何正确地表扬孩子

近些年来,赏识教育非常流行。可以说,适时适度地表扬和夸赞,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塑造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但是,夸奖孩子也有一定的原则章法。如果夸奖被滥用,不仅达不到鼓励孩子的目的,还有可能让孩子变得骄纵和自大。要使夸奖达到良好的效果,应遵循下面这样几个原则:

原则一:表扬要具体

父母要很具体地指出孩子什么地方做的好,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不能走过场泛泛地说你做的不错,要继续努力。表扬得越具体,孩子就越清楚什么是好的行为,比如客人走了之后,妈妈可以对孩子说:“今天叔叔给你东西的时候你马上说谢谢了,真有礼貌。”孩子写完字后挑出几个写的比较好的对他说:“妈妈喜欢你写的这些字,每个都干干净净,没有出格。”孩子和小朋友玩的时候,告诉他:“你让小朋友玩你的玩具了,你肯和小朋友分享你的东西真是好宝宝。”孩子对于真诚的有内容的夸奖是来者不拒的,具体的表扬会让孩子明确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得到真正的满足和行为强化。

原则二:表扬孩子付出的努力、进步而不是结果

如果孩子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夸奖孩子:“你真聪明!”是不合适的,应该夸孩子用心看书、很用功、考前做了充分准备等等。因为一个人聪明与否是天生的,孩子自己无法改变,而努力认真却是孩子可以通过自律做到的,表扬强化了他认真准备的行为,下一次他会再接再厉。

过多强调孩子的聪明,孩子会自忖聪明,而不去努力,甚至以卖弄聪明的方式来讨大人的喜欢,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自大浮躁,进而看不上不聪明的同学,而当遇到比自己更聪明的人时,又会产生自卑感。如果重点放在奖赏孩子认真努力的行径上,他会意识到好成绩是由踏踏实实的准备而来的。

原则三:在孩子失败后鼓励

很多父母的习惯定式是孩子取得了成绩给予表扬鼓励,失败了要批评责难。实际上当孩子失败了的时候,更需要父母的支持和肯定,这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时刻。

有一个孩子参加一场很重要的柔道比赛,他竭尽全力了,但在最后关头以微小差距输了,孩子下来累得都要虚脱了,这时候爸爸没有露出丝毫失望之色,上来使劲搂住他说:“儿子,好样的!和对手拼到了最后一秒钟,我为你勇敢顽强的精神而自豪!”这个孩子因为爸爸的鼓励,在比赛场上变得越来越敢打敢拼,后来得了州少年比赛的冠军,最大的收获是他在做其它事情时也是充满了不畏失败,坚韧不拔的精神。

父母要鼓励孩子不害怕失败,不追求完美,敢于尝试直至成功,从失败中的建立起来的成功会让孩子变得自信强大。

原则四:公开场合表扬孩子好的行为

第 1 页 共 2 页

中国父母常常喜欢在人前夸别人孩子,贬低自己孩子,这是最损伤孩子自尊心的做法。想让孩子有自信,一定要在人前表扬他,诚心诚意地把孩子性格中的闪光点,行为上、习惯上让人欣赏的地方提出来,让孩子感到你为他骄傲。人前表扬,即使是很小的一点点小事,比如孩子很贴心,出门会帮妈妈拎东西,对强化孩子的良性行为的效果都极大。

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开场合表扬的一定是孩子性格与行为上好的地方,不是孩子取得的任何成绩或者荣誉,若是后者,性质就变了,成了炫耀,同时也违背了原则二,夸奖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结果。

原则五:少用物质奖励。

不少家长喜欢采取物质奖赏的办法,许诺孩子如果考试得了高分,或者弹钢琴考过了级,便给孩子买贵重的物品或者领孩子去旅游等等,可结果却往往不令人满意,为什么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心理学家挑选了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将他们分为两组,老师对A组的孩子们许诺,“只要画得好,就给你们奖品”;而对B组的孩子们只是告诉他们“我想看看你们自己创作的画”。两个组的孩子们都画了画,但是心理学家通过暗中观察,可以看到A组的孩子们大多都是被动地画着什么,他们绘画的兴趣明显地被降低了,而B组的孩子们却都是兴致勃勃地在创作。最后的结果是,B组孩子的画充满了创意,平均水平明显高于A组。这个实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龄组里都进行过,得到的结论完全一样。

按常理推断,对孩子们的绘画成绩给予奖励,会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和水平,然而事实却正相反。心理学家解释说:奖品虽然可以强化某个行为,但它会使人的兴趣集中在奖品上,而对行为本身失去了兴趣。画画属于短暂的一次性活动,物质奖励尚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对于需要孩子长期努力才能见效的行为,比如学习,物质奖励就更不适宜了。真正想让孩子学业上有长劲,就得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精神,让他们对探索未知世界、解决难题本身有兴趣才行。

最后要说的是,大人表扬孩子的态度和语气有时候比说的话更重要,夸奖孩子时一定要真诚,要发自内心,实事求是,不能明夸暗讽、言不由衷和夸大其词。

第四篇:如何正确的表扬孩子

每一位孩子在父母心中都是最棒的,每个人拥有自己的天赋和特点,每一次进步都是父母眼中最大的成长,父母就会不停的表扬孩子。但是怎样适度的表扬才能使孩子不断的成长呢?天艺乐童告诉您!

表扬宝宝的正确方法

方法一:表扬宝宝的具体行为

指出宝宝做得好的地方加以表扬,要具体明确,不要用简略的“宝宝真棒”一概而论。例如: “宝宝真棒,能自己穿衣服了。”。就事论事表扬他,让宝宝明白是因为自己能够自理而得到了表扬。表扬越具体,宝宝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方法二: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表扬

不要为表扬而表扬,觉得表扬会让宝宝开心而盲目的表扬。也不要受大人心情的影响,不要总想到宝宝的坏习惯和小毛病,即使宝宝前一分钟做了让你生气的事,这一刻如果做了值得表扬的事情还是应该表扬的。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表扬,让宝宝觉得意识到自己的长处,不断努力。

方法三:表扬要及时,要有一致性

在宝宝有好的表现时要马上表扬。及时的表扬是宝宝表现好的行为后所期待的,不要让他失望,而且表扬要体现出一致性。让宝宝很容易领会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

当然,表扬和批评要并存,缺一不可,正确的表扬和批评是宝宝成长中必不可少的教育方法。大量的溢美之词并不能帮助孩子树立长期的自信心,反而会让孩子沉浸在父母的表扬声中自我陶醉。事实上,除了孩子自己,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孩子建立真正的自信,他们必须懂得只有努力才能带来成功这个道理,只有当孩子能够自己克服困难的时候,家长的表扬才真正有助于孩子增强自尊和自信。

表扬只是一种方法,而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还是要靠父母的帮助,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着孩子,父母应该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第五篇: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学习围棋?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学习围棋?

引导孩子学习围棋应该从三个方面谈起;

一,引导孩子学习围棋的目的;我们应抱着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学习好围棋将来考高中或大学能成为特长生,在挫折教育中成长,培养孩子在学习中的稳定性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围棋的目的。我们发现每个孩子都各具特点,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学到4

段或5段。所以,我们家长首先不能目标定的太高,那样会适得其反。

二,孩子开始学习围棋要积极的引导;学习围棋要让孩子感到它是很好玩儿的游戏,我是学习围棋进步很快的,我总是胜多负少,我比爸爸妈妈学的都快,大家都关注我的胜利。能够

达到上述的方案,孩子的兴趣就会不断的提高,进步也是最快的时期。

三,引导孩子学习围棋的方法;刚开始学习围棋时,家长可以表现出对围棋的强烈兴趣,但是下起围棋时要让孩子吃到你的棋子,你可以表现出吃惊但不服输的状态,我必须要赢你,我下盘还想要赢。孩子一般都是越下越上瘾,但你要控制好比分,这点很重要。(比如;下十盘吃子他赢6盘你就赢4盘,要让他感到赢你越来越不容易)我们漫漫的可以总结出很多

经验,来调节孩子的兴趣和节奏。

围棋 > 智的开启、美的熏陶

在中华民族悠悠的文化长河中,围棋可谓是一颗耀眼夺目的璀灿明珠,它是一门启迪智慧、陶治情操的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体育项目,是中国的传统棋种,有着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学校 从一九九四年夏天开设了围棋这门课程,并

制订了教学规划,旨在开启智慧、陶治情操。

一、智的开启

黑白世界中演变出无数有声有色的“战局”,包含着无形的数学知识:下棋时,要求棋手们判断形势落子,精算、估算就是少不了的最直接的方法,无形中训练了孩子们计算能力,而下棋时,估算、精算都要在自己的大脑中进行,对棋手的抽象思维有了高的要求,加快了学

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的过程。

事实也证明,五年多来我校围棋队的小棋手数学成绩都名列前茅。而参加围棋队以后,一些原本在老师眼里聪明却顽皮的孩子安静多了,通过下围棋,把棋手的注意力集中在每招每势上,慢慢地静下心来,这样经过不断地对局和各种考试磨练,收住他们的性子,起到了潜移

默化的作用。

下围棋,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随着年龄的推移,学生从模仿性和表现性过渡到想象的概

括性、逻辑性。在过渡中就需要我们为师者很好地引导,创造各种条件、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对弈时,对形势的判断,洞察对方落子的目的,分析对手落子的趋势,无形中发展了棋手的想象力。如五(3)中队的朱颢,人聪明,数学学得好,就是作文是“老大难”自二年级选入校围棋队,在教练指导下,不仅“文静”了许多,想象力也大大发展了,写作

时就象在脑子中放电影。作文再也不枯燥无味了。

二、美的熏陶

英国著名艺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认为艺术在教育中具有极高的价值,它能给儿童一种意识,使意象与概念、感觉与思想发生交互关系和统一。围棋正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它能净化心灵、陶治情操,修身养性,发掘儿童创造潜能,帮助他们审美心灵的定性,形成健康的人格和精神定位,弥补片面集中技术的发展、知识的获取。而忽视潜意识、非逻辑思维可理解方面状况,使学生形成较高品位的审美素养。如五(3)班的朱颢,生就一副急躁脾气,又爱计较,原来 是班上的“惹事王”,二年级入选校围棋队后,刚开始还不能定下心来对弈,往往由于急躁,没走几步棋便败下阵来,围棋水平老是上不去,在家长和教练的耐心教育及稍带强制性训练后,他比以前“乖”多了,上课时也能规规矩矩地坐上40分钟,学习成绩又提高了,这表明长期下围棋,能重塑儿童的性格,以静制动达到人格、才能、心智的

和谐

发展。

我校的围棋特色已走过了漫漫的五个春秋,五年来在国手常昊、市围棋教练邱鑫及市围棋协

会等各界人士的支持指导下,我校的围棋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结出了累累硕果。

上一篇:如何注意面试陷阱下一篇:如何做好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