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将相和 的观后感

2024-04-19

看 将相和 的观后感(共14篇)

篇1:看 将相和 的观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名叫《将相和》,我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文章主要讲了蔺相如、廉颇之间所发生的一些故事。蔺相如在廉颇不服气的时候,不仅没有生气,和廉颇撕破脸,而且为了赵国的利益,避免和廉颇发生冲突。廉颇听到蔺相如的话后,能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有没有错,并且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去蔺相如门下谢罪。他们在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都会顾全大局,不会光为争一口气去和别人闹意见,都会知错就改。 读完以后,我心中热血澎湃,脑中思绪万千,突然,我的脑子里浮现了这样一件事: 那是在去年的夏天,我一个人到公园里去散步。我走着走着,一下没留神儿,前面的一辆自行车也没留神儿,人和车就这样撞在一起了。

我的小腿上破了一个口子,鲜血不断地往外流。我的第一反应是:我不能让这个撞我的人跑了!我竟然对那个阿姨高声大骂。现在想起来,真是惭愧至极,既然蔺相如可以为了赵国的利益而“忍气吞声”,为什么我就不可以忍让一下呢?为什么我就不可以“顾全大局“呢?为什么我就不可以不让那个阿姨难堪呢?要是我当时连忙对那个阿姨说:“阿姨,对不起,我走路没留神儿,撞到您了。”那个阿姨接着说:“小朋友,是阿姨对不起你才对呀!来,让阿姨看看,撞伤了没有?”那个阿姨一脸惭愧地说,“呀,这么大的口子!快坐上来,阿姨带你去医院!”“不了,我的爸爸就在附近的医院工作。我马上就去,多谢阿姨关心。”我回答到。“真的没事吗?”“真的,真的,阿姨。谢谢您了,再见。”我边走边说。“再见。”只见那阿姨也上了车,一边挥手一边说。要是弄成这这样的局面该多好呀。 我以后应该做一个在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都会顾全大局,不会光为争一口气去和别人闹意见,并且会知错就改的好

[看 将相和 的观后感]

篇2:看 将相和 的观后感

其中《将相和》这个故事让我感触良多,受益匪浅。文中勇敢机智、顾全大局、不计前嫌的蔺相如和勇于认错的廉颇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他们团结一致共同保护国家,更让我钦佩。

这篇文章分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其中“负荆请罪”更能体现出他们之间的团结。事件主要描述的是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立了大功,赵王将蔺相如封为上卿,比廉颇的职位高,廉颇对此不服,因此对蔺相如步步紧逼,然而蔺相如并不斤斤计较,反而处处退让,使廉颇羞愧不已,于是便背上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之后他们两人,团结和睦、齐心保卫国家。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举行了拔河比赛。上了场,场上热闹非凡,都在议论和猜测谁输谁赢。比赛时间到了,全场鸦雀无声,我们各自进入“战斗岗位”,双手紧握绳子,脚顶着脚,屏气凝神。裁判一声哨响,我们都倾尽全力地向后拉,拉拉队也扯开嗓子的吼“1班,加油!1班,必胜!……”操场上顿时又激-情澎湃。我们听到拉拉队喊“加油,必胜!”,更加信心百倍,力气更足了。在大家齐心协力的配合下,经过几分钟的决战后,系在绳子上的红线慢慢地向我们这边移动,最后,红线终于越过了底线。全班同学欢呼雀跃,耶!我们赢了。当时那个高兴,什么都比不过我当时的心情,赵老师微笑地冲我们数起了大拇指,兴奋地说:“从这次拔河比赛中,我们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和团结就是力量,团结一心是可战胜一切困难的!”

在这篇故事中,廉颇以小人之心对待蔺相如,蔺相如却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因为他知道一旦他俩闹不和,别国就会趁机入侵,攻打赵国,使国家受到侵害。

读完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团结协作,和睦相处。就拿我们排球比赛来说:平时我们训练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训练团队配合,但是我们总不够重视,认为只要个人的技术水平高了,就可以在比赛中获得胜利。于是在一次对外的友谊赛中,我们就遭到了惨败。老师给我们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就是没有团结合作的精神。于是我们在训练中加强了合作,最终在全市中学生的排球比赛中我们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不管是故事中的蔺相如和廉颇,还是现实中的你、我。都需要有团结互助的精神。

篇3:看 将相和 的观后感

关键词:注重语用,适度拓展,开放的语文,微课课件

自从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 纵观当下语文课堂, 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的理解和诠释, 使语文教学从“非语文”、“泛语文”中走向重语言文字的学习实践, 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 我们也不能否认, 由于对“重语用”这个观点片面理解, 有些语文教师不敢再用美轮美奂的课 件、不敢再用动听的音乐;有些语文课堂表现出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的机械操练现象, 封闭而单调。这样的学习情景似曾相识, 那是十几年前的语文课堂。难道我们的语文又要走老路? 不是的,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这是语文课程建设的大势所趋。因此, 我认为语文不能排斥适度的拓展和多媒体辅助, 只重书本, 可能无意识中隔绝学生与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的联系。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如何 能得到有效提高? 这一点我在执教《将相和》案例中体会颇深, 从研读文本到教学实施、教后反思, 起承转折之间经历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心路历程。

1起 :贯 彻课标何处是 , 分寸把 握使人愁

人教版第十册《将相和》一课课后有一个选做题:如果有条件, 可以听听或看看表现“将相和”内容的戏曲录像。因此, 课前我搜集了不少《将相和》的京剧、戏剧资料。仔细辨别, 我发现京剧《将相和》选段非常丰富, 特别是唱词和独白很有韵味, 内涵也很丰富, 个人认为是非常不错的课程资源。但选择哪一段, 用在课堂哪个环节上却成了难题。全拿来吧就成了京剧赏析课, 耕了音乐老师的田, 荒了自己的地。好多老师也认为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 弄些乱七八糟的京剧、戏曲有什么用? 老师们的意见是中肯的, 可我一直认为语文本来是门最开放的学科, 与生活同在, 色彩斑斓。要想不使学生感到语文枯燥无味, 只有通过拓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深入研读, 脑中越想一团乱麻, 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多么想能有“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的灵感。

2承 :上 穷碧落下黄泉 , 两处茫 茫皆不见

正在纠结中, 小语会副理事长吴立岗在接受采访时的几句话让我眼前一亮。他说:“前两年多媒体课件运用得过滥了, 多媒体可以用, 但要运用得及时恰当。立足文本、简约有效才能体现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 不能出现课件牵着课堂走的现象。”

吴教授说得好, 只要抓住“立足文本、简约有效”这个原则, 我的教学就不会出轨。考虑再三, 最终选了《廉颇闻言暗思忖》这个选段的一段唱腔、一段独白。这一段录像说明廉颇明白了自己原 先的行为是会陷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个道理, 正如独白中所说“我老朽糊涂哇! ”表现了廉颇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不是个人的行为, 是一种关乎国家利益的行为。独白的文字很直观地展示了武将廉颇直爽的性子, 即意识到自己错了, 马上就改正! 这样, 一位对国家、对百姓负责的人物形象就自然而然树立起来。课文原文相对简单, 引入廉颇的内心独白, 可以与课文形成呼应, 是课文的生长点。如果它本身是文本的省略点, 再进行拓展就会适得其反、喧宾夺主。比 如, 如果把廉颇登门向蔺相如请罪的京剧唱词也引入进来, 就会剥夺学生想象的空间, 就会成为败笔。经过以上斟酌, 我坚定地认为本课京剧资源的引入恰如其分。

3转 :深 思熟虑效如何 , 课堂成 败见分晓

从课堂效果来看, 学生的情绪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负荆请罪”图, 特别是人物的动作与表情, 想象他们会想什么, 做什么, 说什么。学生充分交流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为了将他们的感受升华, 我播放了精心选择的京剧《将相和》选段《廉颇闻言暗思忖》。一段铿锵有力的对白 把廉颇那颗为国为民的心表达得淋漓尽致, 深深地引起学生的共鸣, 他们一致要求学一学这极具震撼力的京剧对白。“自古将相不和, 国家必受其累。那时秦王来侵, 我这无谋的老朽死不足惜, 可怜这千千万万老百姓, 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误国殃民之罪, 俱在我一人的身上, 我问心何安, 于心何忍。”听着这略显稚嫩的童音, 看着一张张一本正经的脸, 我怎能不相信学生们是真正理解了课文! 这不能抹杀京剧《将相和》音像资料的功劳。

4合 :回 首课堂来时路 , 岂无感 慨在心间

细思量, 我执教本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充分利用微课, 再现了课文情境。课文为了呈现情境在文中配了插图, 这其实是编者为课文教学留下的一个空白点。如果我们能找到比插图更丰富更准确的音像资料, 给学生带来的震撼就会更大。《将相和》中为“负荆请罪”一段的配图, 正是这样一条线索, 吃透编者意图, 学生成功地感受到了将相爱国情操的精彩一幕。《将相和》音像资料在辅助教学中的成功让我深信 语文课堂需要音乐、图像的衬托。文学作品的欣赏需要领悟, 小学生年龄小, 仅仅通过文字理解来体会意境的确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需要借助音乐, 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 唤起学生的想象, 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但语文课总归不是音乐欣赏 课, 因此我们需要精选资源。比如, 在教学《秦兵马俑》时, 可以播放激越的战鼓声创造战场气氛, 让学生在战鼓声中读出兵马俑战阵巍峨的磅礴气势。在战鼓声中写下自己的想象。而不能 用播放《兵马俑》纪录片来代替文本的品味感悟。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真没想到, 小小微课, 却给了我和学生立足文本、简约有效的课堂拓展。

参考文献

[1]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 2010, (11) .

篇4:对《将相和》教学创新的分析

一、读的训练三部曲

1.初读了解课文

我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大体上对课文内容有个正确的把握。这些问题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看课文互相提出的,如:将指谁?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后来为什么又和了?等等。学生带着简单的问题有目的地去初读课文更有助于全身心投入学习。

2.精读进一步理解课文

精读全文突出课文的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章语言技巧。特别是要求学生找出突出蔺相如的勇敢机智、爱国精神的语句,并进行推敲。这个环节,我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如范读、自由读、指定人读、赛读、分角色读等,读出课文中的意、形、情、味、神。

3.通读全文整体把握课文

课文已经熟读了,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正确把握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和文章的整体。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已经了然于胸,这时再让学生来评价人物的品质,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在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通过熟读精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感悟课文是一个好办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我采取学生提问与老师提问相结合的办法,问题大部分来源于学生,在鼓励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的同时,我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学生没有提到的问题。如,在学习“完璧归赵”时,我针对学生的提问和课文的重点词,启发学生从中选择三个有价值的问题:“蔺相如为什么要撞柱子?” “蔺相如真要撞柱子,还是以假乱真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个‘撞字有什么精妙之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小组中,学生通过读书、推敲、讨论、探究,甚至争论,确实都有很深的感悟。有的小组代表说:“蔺相如不是真想去撞柱子,这是他的计谋。他看准了秦王喜欢这块玉,不会让他把玉毁了,主要目的是吓唬秦王的。”有的小组代表说:“蔺相如不会真撞柱子,因为他答应赵王,要完璧归赵。”有的小组代表则认为:“蔺相如当时有两种选择:如果秦王答应给城,他就不撞了;如果秦王抵赖硬抢,他就会真的撞上去。”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感受思考,在思考和活动中有不同的感悟,这样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在读的过程中丰富语言的积累

在学习《将相和》一课中,我对学生的要求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读的过程中将书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即使是文中要求背的内容,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在理解的基础上“活记活背”。《将相和》里有许多词语如“撞、拼、负荆请罪、理直气壮、完璧归赵”等,都用得非常巧妙准确,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地诵读、比较、理解、抄写,进而记住它们。我还尝试让他们把这些词语换成其他词语,进行比较推敲,发现本文中作者用词的准确与巧妙之处。这些都是很好的语言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学生已经读了十几遍,早已熟读,这样也就慢慢地体会到了文章中的语言美。

四、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基本上没有廉颇的语言描述,我就引导学生想象廉颇此时此刻会说些什么,会怎样做,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想象以“假如我是廉颇我会说”为主题写一百字左右的小作文,各小组最后再将自己的小作文“表演”给大家。小组的设计各式各样,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创造力。一个小组中扮演廉颇的学生说:“蔺丞相,我不应该为了个人的一点所谓的面子,和你闹矛盾,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如果将相不和,秦国趁机来攻打我们,受灾受难的还是老百姓,我不就成了千古罪人吗?现在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请你用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扮演蔺相如的同学连忙扶起“廉颇”说:“廉将军快快起来,你现在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点不晚,让我们齐心协力保卫赵国,给赵国的老百姓一个永无战争的家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参与度极高。

在本课的结束,我用6分钟的时间开了个“后人评论《将相和》人物”会,我提出问题:“《将相和》里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同学们争先各抒己见,他们大部分都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心胸宽广;不喜欢秦王,因为他霸道欺负弱小;不喜欢赵王,因为他面对秦王的霸道软弱不够勇敢。

篇5:将相和的读后感400字

他,聪明。他不会知难而退。他的人生遇到过很多的难题,他从来没有认输过。她没有高贵的身份,没有高强的武功。但他会靠自己的聪明才华去争取。

他,勇敢。他的胆大无人能比。就连赵王也要怕他三分的秦王,他一点儿都不怕。他说的那句:现在我离你五步远,你如果不妥协,我就跟你拼了。无不时刻显现蔺相如的勇敢。他用常人无法超越的勇敢,为赵王挽回了脸面。这不禁让人感叹!

他,宽容。廉颇曾扬言让蔺相如下不了台,到后来廉颇认识到错误,负荆请罪,他毫不犹豫地原谅了廉颇。在很多人眼中,他的做法也许得不到认可。而我却非常赞同他的做法他。他在乎国家利益,他宽容。最终,他胜利了。他保卫了国家,他收获了友谊。

篇6:《将相和》的读后感500字

《将相和》有一部分讲述的是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立下了功劳,所以赵王封蔺相如做上卿,廉颇不满他的官职比自己高,就说一定要让蔺相如下不来台。但是蔺相如为了避免发生冲突,一直躲着廉颇。蔺相如对他的门人说,比赵国强大的秦国之所以现在不敢攻打过来就是因为有他和大将廉颇,若是因为一些个人的事情让他与廉颇闹不和,那么就会让秦国找到可趁之机。廉颇听说了这一番话之后,深刻反省了自己,觉得自己不应该如此,于是便到蔺相如的家门口负荆请罪。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蔺相如是一个十分能够容忍别人,胸襟开阔的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蔺相如在处理与廉颇之间的矛盾时,他并不是一味地去与之针锋相对,而是从国家大局出发,让自己退一步,用博大的胸襟宽容的面对廉颇,这样才让廉颇感动,进而负荆请罪。

篇7:将相和的读后感700字

这个故事主要讲廉颇认为自己是一个功臣,功劳比谁都大。可当他看到蔺相如只是说服了那些大王,就让赵王十分佩服,把他提拔为上卿,职位比他还要高时,便很不服气一直在背后说蔺相如坏话。他声称如果他遇见蔺相如,一定让蔺相如下不了台。这话被蔺相如知道了,他便一直躲着廉颇。他的手下实在看不过去了,便对蔺相如说:“你怎么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这么怕廉颇?”蔺相如回答,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有他和廉颇,若是他们俩起内讧,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他的手下这才恍然大悟。这话不知道什么时候传到了廉颇耳朵里,他十分愧疚,于是脱下战袍,光着上身,背上背了一根荆条,到蔺相如府前,跪在门前请罪。这便有了“负荆请罪”这个成语。从此,廉颇在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都会顾全大局,不会光为争一口气去和别人闹意见,都会知错就改。

读完以后,我心中热血澎湃,脑中思绪万千,突然,我的脑子里浮现了这样一件事:那是一个午自习,我手中拿到一份报纸,刚到手里还没看,午自习的铃声就响起了。同学小山看到我手中的报纸,便要收回,我说我暂时不看,下课看。他不肯非要从我手中把报纸拿走,我很气愤便跟他吵起了来,要强的我不服输,走到小山面前,在他后背捶了几下解气。正好班主任进来,看到眼前发生的一幕,于是把我们喊出教室,便问个究竟?最后小山被“无罪释放”,进教室上午自习,而我被罚站在教室门外站了一个午自习。我心里那个气的呀,恨不得把小山凌迟了才解气,委屈的泪水不停往下淌。下课铃响了,我终于“解放了”。这时,班主任把我喊到办公室,心平气和地跟我说了“将相和”的故事让我自己慢慢领悟。出了办公室,我心里想着想着,就很内疚,于是,我去向小山道歉去了…

篇8:《将相和》文本解读

一、从语言之间的联系着手,感悟蔺相如的智勇双全

读了《将相和》这个故事以后,许多读者对蔺相如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智勇双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对蔺相如来说,在别国的大堂上,他为什么还能够理直气壮,一心为本国利益着想,当仁不让,不卑不亢呢?这还要从文本语言之间的具体联系入手:首先,蔺相如是临危受命;其次,在与秦王交涉时,当蔺相如看到秦王毫无诚意的时候,就通过一个巧妙的办法让和氏璧重新回到自己手中,这样一来,玉在人在,玉碎人亡,这就是说蔺相如此时已经做好了随时为国牺牲的思想准备。再次,当秦王答应用十五座城池来换时,由于蔺相如对秦王心理的洞察,派人悄悄地把和氏璧送了回去。最后,再与秦王洽谈换城池的相关事宜,这样一来,蔺相如解决了后顾之忧,就可以大胆放开手脚与秦王对峙了。从文本语言之间的紧密联系入手,层层剖析,就使一位智勇双全的蔺相如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二、从语言的比较着手,体会人物形象的具体区别

继完璧归赵之后,蔺相如又在渑池之会上立了大功劳,这就让廉颇很不服气,我们看看廉颇是如何说的:“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从廉颇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把自己放在首位,显摆自己劳苦功高,从“他蔺相如”可以看出廉颇对蔺相如在语言上非常不敬,根本没有把蔺相如放在眼里,还表示出想处处为难蔺相如的意思。而蔺相如听到这些话以后又是如何应对的呢?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从称呼上来看,蔺相如称廉颇为“廉将军”,从“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可以看出蔺相如对廉颇的谦让,这与廉颇的居功自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为的是我们赵国啊!”充分表明了蔺相如不顾个人荣辱得失,只要是为了国家,个人利益根本不计较。从对语言的形式比较入手,我们对人物形象的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三、从语言的细节入手,认识廉颇忠心为国的志向

关于廉颇,许多人从他负荆请罪中都认为他是一个勇于认错的人,一个知错能改的人。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如果对人物的理解认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一点,从对文本语言的细节品味入手,就可见廉颇在负荆请罪中的用意也不仅如此。文中对于廉颇负荆请罪部分是这样描写的:“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许多人在阅读这部分内容时,大都把阅读的重点放在了“上门请罪”上,而对于文本中的细节部分“脱下战袍”缺少了应有的审视与思考,我们回想一下,在古时候战袍代表着什么?战袍代表着一个将士的荣誉、名利、地位,廉颇脱下战袍,也就意味着他在请罪的时候已经彻底地把自己的荣誉、名利、地位放下了,由此可见,为了国家,廉颇也是甘愿放下一切身外之物的。从文本细节入手,我们看到了廉颇忠心为国的志向,看到了他愿意与蔺相如携手报国的决心,这就是细节的魅力,也是文本语言的魅力所在!

在这篇课文中,从文本语言之间的联系、比较与细节着手对课文进行解读,可以使蔺相如与廉颇的形象更加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使读者获得对人物形象更加深刻的认知,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篇9:《将相和》

《将相和》一文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解决方案]

《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它们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彼此紧密联系。“完璧归赵”的结果是蔺相如被封为上大夫,这是他在“渑池之会”后晋升为上卿的前提;而蔺相如晋升为上卿,是将相产生矛盾的直接原因;有了将相之间的矛盾,才有了解决矛盾的“负荆请罪”。

[疑点揭秘]

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解决方案]

本文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而且以主要人物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记述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同时也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蔺相如和廉颇在文中同是光彩闪耀的人物。

[素养提升]

1.写一写:请默写出本文中出现的几个成语。(不得少于4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一说: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你知道被称为“战国七雄”的是哪7个国家吗?

篇10:《将相和》观后感

这次,我预习了《将相和》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完璧归赵”“绳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写了“将”和“相”由和到不合在到和的经过,表现了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维护国家尊严,顾大局,识大体,爱国的人;廉颇是一个英勇奋战,知错能改,爱国的人。

预习以后,我觉得我们一定要学习蔺相如、廉颇的`优秀品质。在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要顾大局,不能光为争一口气去和别人闹意见。当自己有错时,在指导自己的错误后,一定要知错就改,决不能只认错不改错,不让同样的错再次出现在自己身上。这样,就能更好的保卫集体的荣誉。

篇11:小学生将相和观后感

我很佩服蔺相如,在外交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用自己的智慧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在生活中,很多人因为一点小事毫不忍让,引发矛盾,发生争吵,闹不和,甚至愈演愈烈,大打出手,老死不相往来,不经意的遇见了,还要用狠毒的语言骂他、诅咒他。从一件芝麻大的小事演化成一件大事,这真是小肚子鸡肠。古人云: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发生矛盾,那双方都忍让一点,顾全大局,这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如果国与国之间发生矛盾,那就是一件难题了,那就要看谁给有理有据。就像中国、日本的钓鱼岛问题,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但日本企图以非法侵占的方式来夺取钓鱼岛,挑起战争,这势必会劳民伤财、影响一个国家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然后波及人民,导致两国人民致贫,最终受伤的还是人民。即使中国赢了,也是一个不好的结果。所以说,以和为贵,因为,这是血的教训铸就的。

篇12:《将相和》读后感

最近,我们学了一篇名为《将相和》的课文,使我受益匪浅……

《将相和》这篇课文主要讲战国时期,关于勇敢无畏、顾全大局的蔺相如和百战百胜、勇于认错的廉颇的故事。这篇文章讲了三个故事,它们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虽然表面看起来毫无关系,其实它们却是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它采用前因为后果的形式来写的,从中刻画了蔺相如不畏强暴、勇敢机智的形象,并表现了廉颇知错就改、敢于承认错误的品质。他们的精神和品质都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又想起了我们的班级与同学。是啊,如果一个大集体,都可以像蔺相如和廉颇一样,同心协力,宁可让自己让自己吃亏,也不要破坏了集体的荣誉,那该多好啊!想想我们平时,同学们为了个人的利益,就算一点芝麻大的小事都会争执不休,甚至大打出手。就算自己做错了,更不会有像廉颇那样拥有负荆请罪的勇气。这样,既破坏了班级的荣誉,还伤害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还会带来不少麻烦,又有什么用呢?还有时候,我们也应该像蔺相如那样宽容,让人三分,以大局为重,向共同目标而前进。大家团结一起,那不是更好么?

篇13:看 将相和 的观后感

阮美好名师工作室于2010年先后经广东省教育厅和东莞市教育局两级批准并授牌,是省、市首批名教师工作室,实现省、市、镇(街)三级共建,按照属地管理、服务地方的原则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所在学校进行管理,是集教学、教科研、培训于一体的学科专业发展团队。

工作室的研究方向是“走向言语对话的文本解读”,形成“课题带动,课堂推动,同侪互动,跨校联动”的研究与培训特色,已出版研究成果《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

【课前研讨】

一、文本解读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以人物描写为中心的传记文学作品,其中,“列传者,谓列叙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将相和》根据其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而成,主要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再现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形象。

本文作为改编故事进入教材,依然保留了《史记》记述人生命活动的传记特点,历史人物的情感、意志和追求得到充分体现。与此同时,原文内容经过处理、加工乃至增删,实现了从文言文到语体文的转变,历史人物传记与现代言语表达方式的高度融合,使故事带上了时代气息;人物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以全新的样貌出现在读者面前,这无疑让课文作为名著引读的功能得到彰显。

本文三个故事环环相扣,跌宕起伏,而又互为因果。明线是秦赵两国之间的实力较量,暗线是将相两人的人格较量,而支撑在人物言行举止背后的,是对人心向背公理的认同,是太史公“不虚美,不隐恶”的求实精神,是不畏强权、视死如归的游侠精神。

在层层蓄势、极尽渲染之能事的故事氛围中,人物的语言让人物的鲜明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蔺相如捧璧至秦,设秦理亏之局———“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施计完璧归赵,显秦理亏之实———“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以牙还牙,逼秦王就范击缶———“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忍辱退避,唤醒廉颇君子心———“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掷地有声的话语是人物精气神的流露。蔺相如的语言对于赵王是承诺,对于秦王是武器,对于廉颇则是唤醒的力量。人物语言如画龙点睛之笔,让故事不断往前推进,让人物形象血肉丰满,走进读者心间,浸润读者心田,从而引发还原历史的向往之心。

(团队研讨,整理:广东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阮美好)

二、文体特点

《将相和》是一篇历史人物传记。由节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故事改编而成。改编后依然保留了传记的特点:故事生动,描写细腻,形象丰满,个性鲜明。传记选材典型,所选取的关键事件,不仅可以表现人物一生的功过,还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进程及其联系。“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互相关联,互为因果,既反映了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又通过赵国举足轻重的两位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使他们的性格特征得到充分展示。

准确辨析文体特点,才能更好地发挥文本在教学中的最大价值,避免把文本教成一般的记叙文,防止“贴标签式”的人物形象讲解,防止生硬的“迁移人物写法”的教学。准确把握文体特点,才能运用适合文体特征和儿童认知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传记,在特定的故事氛围中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真切地感受历史人物形象。

(团队研讨,整理:广东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萧锦红)

三、学情分析

在阅读本文之前,学生已经先后阅读过同类作品改编而成的故事《孔子拜师》和《晏子使楚》,借助语体文故事,或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或体会历史人物语言艺术魅力。本文教学,旨在让学生借助已有阅读经验,还原历史故事语境,在特定的历史故事氛围中,感受人物的鲜明个性,感悟作者刻画人物之匠心,引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课文首先吸引他们的是一波三折的故事本身,然后是人物形象,再次才是言语表达。因此,阅读本文,首先是引导学生“经历”故事,在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故事中理清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其来龙去脉,感受传记的叙事魅力。其次是还原故事语境,让学生如临其境,“置身”于各种关系和矛盾冲突中,聚焦人物的言行举止,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角色体验,初步感受人物形象。再次是聚焦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如蔺相如在不同情况下说什么话,如何说;廉颇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如何说。并在演读人物语言中感受人物的鲜明个性,领略人物传记的魅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支撑人物言行背后的中华民族智慧和不屈精神,激活历史人物身上的正能量,让学生与道德高尚之人共舞,跟浩然正气之人为伴,感受历史传记的文化价值和精神魅力,从阅读文本中感受阅读历史传记的快乐。

教学本文,必须立足于五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抓准学生言语表达的提升点———体悟凸显人物鲜明个性的语言,在心中树立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从而提升语言感受力;避免单纯从故事内容的层面剖析人物品质,画脸谱、贴标签。

(团队研讨,整理:广东东莞市南城第二小学范水国)

四、备课构思

对《将相和》进行细致的解读后,我们计划用两课时进行教学,引领学生熟读故事、亲近人物、品味形象,引发学生阅读《史记》的欲望。因此,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1.认读7个生字,记住“璧、瑟、荆”的写法,结合故事语境理解“上大夫、上卿、大将军”等词语。2.读懂课文内容,归纳三个故事的小标题,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能发挥想象复述故事。3.能在互文对照中初感原著文言风貌。五年级学生已具备独立识字能力,能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故事,把握内容,因此,教学目标体现“扶”“放”“引”的过程,以目标2为教学重点,借助传记中的物品和细节,跟文本反复对话,在此基础上进行互文对照,便能让学生初步感受原著风貌,萌发阅读名著的好奇心。

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1.还原三个故事语境,重点聚焦蔺相如的语言描写,感受他大智大勇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了解秦王、廉颇的人物形象。2.在感知人物形象描写的基础上,感悟作者言语表达之匠心,激发阅读古典名著《史记》的兴趣。目标1是本课的核心教学目标,目标1落实到位了,目标2便水到渠成。教学时,可采用还原故事、角色体验的策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互置角色,引导学生走近蔺相如。在品读蔺相如其人其事时,网状般地把秦、赵等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把廉颇、秦王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一个梳理,这样既立起了蔺相如这个主要人物,也生动再现了其他人物,凸显“人物传记”的特点。

至此,学生经历了从笼统感知到深入体悟的过程,在聚焦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时,感受到了历史人物传记的魅力。课末,再适时补充名人名家对《史记》的评价,升华情感,激发学生阅读《史记》乃至同类古典名著的兴趣。

(团队研讨,整理:广东东莞市东城花园小学陈利玉;广东东莞市松山湖实验小学 郭武松)

五、对比借鉴

《将相和》收录于小学语文教材已久,由于其篇幅长、主题多元、内涵丰富、结构复杂、体裁多样,因此所承载的教学价值更多,故不同时期、众多名师都对其有不同的解读和设计。单从教学重点来看,最有代表性的就有三个方面:

第一,侧重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把课文直接当作故事,在读故事中理清人物的关系和故事发展的内在逻辑,思考人物的言行,品味历史人物的个性品质。教学虽有独到之处,但淹没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条主线。

第二,立足读写结合,聚焦于人物的言行,迁移仿写。单从蔺相如看,有的抓其言语“一张嘴”,有的抓其动作“撞”“拼”“避”。把课文简单地解读为一般的人物描写类文章,将其定位于“样本”类课文,教学过程衍变成指向习作的阅读过程。

第三,定位于感受人物形象,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这个教学内容,显然抓住了《史记》人物列传的文体特点,也顾及了单元训练重点,但在感受人物形象时,教师只是从“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具有什么品质,从哪儿看出来”之类的认同性和诠释性问题出发,将人物言行与人物性格简单对应,最后留到学生脑海里的只是标签似的概念化人物形象,原著也成了人物脸谱集。

我们借鉴并优化第三种教学定位:通过还原历史故事语境,让学生在演读中感受人物形象,为人物身上传递出来的正能量所感染;感悟人物语言对于凸显人物精气神的作用,激发阅读古典名著或名著改编故事的兴趣。帮助学生去除“标签式”定位人物形象的惰性,学会在层层深入的解读中发现作者颇具匠心的叙述方式———在特定的故事氛围中凸显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并以此积极推进故事进展;能够发现人物语言在故事语境中画龙点睛的作用,借助历史人物的个性化语言跟人物作深度对话,在语言的品味中逐渐建构起人物形象,获得审美愉悦,以彰显原著写作魅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团队研讨,执笔:广东东莞市东城第一小学 周春宝)

六、难点解惑

文本类型的定位往往决定教学内容的选取,《将相和》一文是属于“历史故事”还是“历史传记”?要厘清这个问题必须要基于教材的教学价值取向,从学理上进行分析。首先,如果侧重历史故事的话,《将相和》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三个故事的因果联系上,重点阐明将相和好的意义和价值———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要忠贞爱国。但是从教材的编写意图看,显然没有停留在这里,导读提出阅读要求“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那么,“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才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任务。我们认为,本文更应该是历史人物传记。其次,经典的学习在于教人见识经典,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受到审美情趣的熏陶,而《将相和》是根据名著改编的白话文,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样的课文呢?应该说,以“定篇”身份进入语文教材的篇目,能够满足塑造学生文化人格和人文底蕴的需要。从编者的意图看,本文可以按照“定篇”类课文去教,在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还原故事情境,凭借文本互证,感受人物形象的丰满性格,借文本人物言行触摸古人崇尚的“君子”之风,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将相和》属于“定篇”。但是,也正是由于本文为改编故事,在课文类型确定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加上教师对“用教材教”的理念理解层次不一,导致了很多“非定篇”的教学设计,比如,有的把课文定位为例文,让学生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有的把课文定位为样本,迁移人物描写的方法,现场练写。通过《将相和》一文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教学的重心当然应放在“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课文本身上。学生通过学习,真切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感受中华文化经典的独特魅力,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刻画里,在错综复杂的斗争关系中,领略“君子之道”是为人处世的立根之本,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是本文的价值取向,也是教师必须把学生带到的精神高地。

(团队研讨,整理:广东东莞市南城第二小学 范水国)

【课例呈现】

第一课时

执教:广东东莞市东城花园小学陈利玉

一、预习交流,学会提取信息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阅读《将相和》这篇课文。根据课前预习,你从题目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因为廉颇不满蔺相如凭着一张嘴,职位就比自己高,所以跟蔺相如翻脸了。后来听到蔺相如的话,知道自己错了,就向蔺相如认错,两人最后和好如初了。

师:“和好如初”这个词语用得好!你们读书的确动了心思。相信大家都会关注到课后的“资料袋”,你从中又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我从“资料袋”中了解到这篇课文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我很好奇,原著会是什么样的呢?“改编”会改哪些东西呢?

生:老师,我也很好奇,《史记》是用为人物写传的形式来反映历史的,这很难理解,历史是历史,人物是人物,人物跟历史又有什么相干呢?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会读书,还会思考!老师读过《史记》这本书,是汉代司马迁的著作。原著的话语方式跟我们之前学过的《杨氏之子》一样。

(生纷纷翻到《杨氏之子》:这篇课文很有意思;我们很喜欢读;杨氏之子太聪明了,能说会道;我还能背诵课文呢。)

师:老师也很喜欢这篇小小的文言故事,很佩服杨氏之子的聪明机智,能说会道!老师有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编写教材的叔叔阿姨为什么要改编原文的故事呢?

生:可能是原著篇幅太长,担心我们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我们能读懂,但太长就不行了。

师:的确有这方面的原因。那我们就先从改编故事入手,学会读“用为人物写传的方式反映历史”的传记故事。

二、梳理内容,学会归纳故事

师:课前,同学们读了几遍课文?读几遍与读一遍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生:读完一遍,我就被课文中所讲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感觉赵国总是被秦国欺负,赵国好弱小啊!赵国得到了无价之宝,凭什么就要给秦国呢?秦王太霸道了吧!这个秦王就好像是《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我很不喜欢他。

生:读完几遍后,故事中的人物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觉得赵国好在有蔺相如,要不是他,根本不可能“完璧归赵”,蔺相如就像是赵国的保护神。

生:我觉得蔺相如有点儿像《晏子使楚》中的晏子,他们都很爱国。

生:我觉得廉颇应该也很厉害,从他说的话和做的事中能感觉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师:看来大家课前真的很用心地读了课文,很有收获,而且还产生了满脑子的疑问,这是读书最可贵的!

师:(补充资料)《将相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有七个诸侯国叫“战国七雄”。(出示战国地图)其中秦国最强大,总想吞掉其他国家。《将相和》讲的是秦、赵两国之间发生的故事。

师:请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个小故事。可以用文中词语来概括。(板书:事)

生:第一个故事是第1至第10自然段,讲的是“完璧归赵”的故事。

生:第二个故事是“负荆请罪”。

师:只有这两个故事吗?这两个故事之间还有一个故事呢。

生:应该是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立功的事,但我不知道用哪个词概括。

师:渑池会上秦王、赵王会见,我们不妨就用“渑池之会”概括吧。

(生表示同意)

师: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有故事,根据人物行动概括故事的确是个好方法。

三、把握关键,引导对话文本

1. 借助关键物品,引导对话文本

师:要读懂故事,可别忽略故事里的任何事物,它们都对故事产生了关键作用呢。文中有几样关键的物品,能找出来吗?(板书:物)

生:能!第一个故事里有和氏璧,故事就是因它引起的。

师:对!(补充图文资料)相传卞和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鉴定结果说是石头,卞和的左脚被砍掉了。不久,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脚……在这个故事里,“和氏璧”在谁手中?引发了什么事情呢?

生:和氏璧在赵王手里。秦王知道了,就说要用十五座城去换和氏璧,结果就发生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

生:和氏璧是怎么到赵王手里的呢?我很好奇呀!

师: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原著当中找到,就放在课外解决,好吗?(生点头)

生:还有廉颇背负的荆条。不知道瑟和缶算不算?

师:当然算!(出示瑟、缶、荆的图文资料)一看图片,大家就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东西了:一种是乐器,一种是装酒的器皿,一种是有利刺的灌木。

生:荆条有利刺,会把人打得流血,廉颇背上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表示他很有诚意。这个我理解。但是,瑟和缶又有什么作用呢?

生:瑟是乐器,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很不情愿地鼓了。为什么蔺相如要秦王为赵王击缶而不是鼓瑟呢?为什么他们还要叫人记录下来?

师:如果是战场上两国交战,短兵相接,他们会使用什么?

生:难道这里的瑟和缶也成了秦王和赵王较量的兵器?(师竖大拇指)

师:这几样物品的名称,有我们需要掌握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生:“璧”是玉字底,“瑟”和“缶”都好写,“荆”是立刀旁。

师:那我们就用心写写,把它们记住。相信大家以后一看到这些字,就会想起跟它们有关的故事。

(生写字)

2. 把握关键细节,引导对话文本

师:有几个细节对故事推进也产生了关键作用,你认为是哪些呢?

生:我认为是第4自然段,赵王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推荐蔺相如,说他勇敢机智,可以解决难题。后来蔺相如果然就完璧归赵了。但这也说明蔺相如不是朝廷中的大官,他是从哪里来的呢?(师竖大拇指)

生:我觉得蔺相如撞璧的情节很重要,秦王就是怕拿不到无价之宝和氏璧,就让蔺相如有了完璧归赵的机会。

生:第14自然段也很重要,因为秦王知道廉颇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才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生:我觉得第18自然段讲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重要。

师:同学们都有双火眼金睛呀,发现了这么多关键的细节!

师:(出示“上大夫”“上卿”“大将军”)大家关注到这几个词语了吗?它们表示什么?请你把这些职位从低到高排一排。

生:上大夫———大将军———上卿。

师:“上大夫”中的“大”应读dà。现在你明白廉颇为什么生气了吗?

生:廉颇生气,是因为自己出生入死、战功赫赫才封为上卿,而蔺相如只是立了两次功,就升为右上卿,职位还比自己高。

师:发现了细节,你对故事是不是更加了解了?在小组里跟同学们复述你读懂的故事吧。

(生小组交流)

四、互文对照,引导对话文本

师:我们都知道课文是根据原著改编的,那么,它的原著是什么样子的?到底改编了哪些东西?大家想看一看吗?

生:(齐)想!

师:(发放《廉颇蔺相如列传》)请跟课文对照着阅读,能看懂大概的意思就行。

(生阅读)

师:能跟大家分享你的发现吗?

生:原著全部是文言文,如果没有课文帮助,还真的挺难读懂的。

生:我发现原文还讲了课文故事后面发生的故事,人物也多了不少。

生:我发现课文删除了一些情节,如完璧归赵后秦国还打败过赵国,怪不得赵王那么害怕秦王。

师:这样对照阅读,你们也有很多收获,你知道为什么要改编原著了吗?

生:是让我们更容易读懂历史故事,认识历史人物。

五、总结过渡,引发深入对话

师:回到课文,再读课题,想想三个故事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完成填空:(出示)

“完璧归赵”是“渑池之会”的(),“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又是“负荆请罪”的(),三个故事构成了()这一有名的历史故事。

(生填写:起因、发展、起因、将相和。)

师: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篇课文中,哪个人物发挥着关键作用呢?他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跟文本对话。

第二课时

执教:广东东莞市松山湖实验小学郭武松

一、还原语境,聚焦语言,走近蔺相如

师: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写了三个故事,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故事里面的主要人物大家也比较熟悉了,能说说他们的特点吗?

生: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廉颇战功赫赫,知错能改。

师:我们知道写人往往离不开写事,《史记》是用为人物写传的方式来反映历史。面对强大的秦国,赵国时刻都处于危机当中。可因为有蔺相如,赵国常常转危为安。老师发现,文中一共有11处对话,其中写蔺相如的就有8处。蔺相如说的每一句话都不简单,请画下来,思考这些话是蔺相如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默读,批注勾画。汇报。师出示: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生:蔺相如说这句话时,秦王正设了一个骗局,说是“换璧”,其实是“骗璧”。赵王非常为难,不想把和氏璧白白拱手送给秦王,但不给又怕秦国攻打自己。

师:你现在就是赵王,臣给你一个建议:秦王太欺负人了,就不给他和氏璧,打仗就打仗,怕他作甚!

生:不行啊,秦国国富民强,我们打不过他们呀!

师:何以见得?

生: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师:我再来采访一下秦王:你若想攻打赵国,直接攻打就行了,也能抢到和氏璧,干吗还写信,甚至拿十五座城去换?

生:我觉得无缘无故地攻打别的国家不太好……(说不出具体理由)

师:(出示“战国七雄”图)“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不能集中更多的兵力对付赵国,因此主要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同时,秦王也担心赵国与其他国家联手对付自己。

师:进攻,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这就是孔子说的“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不正言不顺,是做不成事情的。蔺相如何尝不知道这一点,因此,他要让秦王“理屈”,让秦王“名不正则言不顺”,不能发兵攻打赵国。再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

师:蔺相如怎样让秦王“理屈”的呢?我们继续聚焦蔺相如的言行,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听听他又是怎么说的。

(生汇报: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师出示原文片段: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师:把课文跟原文对照读读,你有什么发现?

生:原文用了“怒发冲冠”,我仿佛看到了蔺相如极其愤怒的样子。

生:原文中蔺相如说得更加有理有据。

师:假如你就是蔺相如,真的会撞璧吗?

生:不会!秦王要是真的让我把璧撞碎,那他说的以十五座城换璧就是假的,秦王怎么会让别人看出自己是骗子呢?

师:能通过细微处的描写猜出人物心理活动,不简单!蔺相如看出了秦王的心思,因此才敢理直气壮地说———

生:(读)“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师:我们古代有一句话叫作“宁为玉碎”———

生:“不为瓦全”!

师:蔺相如震撼秦王的是什么?(生:正气!)这样的蔺相如怎能不令秦王胆寒!读———

生:(读)“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师:好一个“怒发冲冠”!好一个“臣头今与璧俱碎”!这就是司马迁笔下的蔺相如!我们读读原文———(生读)

师:和氏璧已经回到自己手里了,如果是你会如何处理?

生:我会带着和氏璧连夜回赵国。

师:但蔺相如有没有这样做?好好读读他对秦王说的话,了解他的心思。(出示,生读。)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生:蔺相如若自己把璧带回赵国,那么赵国就不守信用了。

生:蔺相如叫手下人把璧送回赵国,自己却留下来,他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他知道秦国担心别人说他不讲信用。

师:我们听听原文中蔺相如说了什么———(出示)“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意思是说,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位君主,从没有一个是能切实遵守信约的。他实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和氏璧回去了……如此说来,蔺相如的话击中了秦王的什么要害?

生:不讲信用。

师:联系他对赵王说的话,你有什么发现?

生:果然是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师:因为“名正言顺”,蔺相如“完璧归赵”;因为“名不正言不顺”,秦王竹篮打水一场空。之前大家都知道蔺相如勇敢机智,现在通过朗读他的话体验角色,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之前没有留意他说的话,只是被他的举动震撼住了。现在,我发现他的话很有分量,不仅理由充分,把秦王说得哑口无言,而且还把事情解决得很好。

二、角色体验,形象对比,智勇蔺相如

师:几年后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他们有了第二次交锋。现在我们来到渑池之会上,老师当秦王,请你们当蔺相如,我们来一次交锋。

生(扮演蔺相如):请您为赵王击缶。

师(扮演秦王,态度傲慢):哼,我不击!

生:请您为赵王击缶。

(“秦王”态度依旧傲慢,不理会“蔺相如”。)

生(扮演蔺相如):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师: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生:秦王把我逼急了,我差点儿就冲上去跟他拼了!

师:为什么蔺相如这么一说,秦王就击缶了?

生:秦王害怕蔺相如真跟自己拼了。

师:蔺相如会怎么拼?

生:用剑去杀秦王,用缶棒去打秦王。

师:蔺相如会这样做吗?(出示原文)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意思是说,他离秦王这么近,如果秦王不答应击缶,自己就自杀,脖颈里的血可以溅在大王身上了!堂堂大秦之王,会在两国邦交中让对方大臣的血溅到自己身上吗?

师:听到蔺相如如此铿锵有力的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蔺相如怒目圆睁的样子,他太愤怒了!

师:是呀,透过人物的语言,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师:蔺相如不怕秦王,但是他好像怕一个人———廉颇。廉颇到底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呢?用心读,说发现。

生:廉颇很生气,他对蔺相如爬到他头上很不服气。

师:(补充资料)其实,廉颇生气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蔺相如本来是赵国一个宦官的门客,宦官就是太监,门客就是他手下的人。在廉颇心目中,蔺相如是一个没有身份的人,所以很瞧不起他。可是,廉颇最终为什么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了呢?到底是蔺相如的什么打动了他?

生:还是蔺相如说的话。(师出示两人的话)

廉颇: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蔺相如: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厉害?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师:请跟同桌合作朗读他们两人说的话,说说你的发现。

(生同桌合作读)

生:我感觉到廉颇非常狂妄,说“我廉颇……他蔺相如……”的;我觉得蔺相如说的话很有道理,为了国家宁愿自己受委屈。

师:难道廉颇不爱国吗?人正在气头上,往往会失去理智。当蔺相如的话传到他耳朵里,相信他心里也是经过了矛盾和挣扎,才最终说服自己的。现在,我们就来合作演一演这个过程。一、二组读廉颇的话,三、四组读蔺相如的话。一开始,谁的声音最响亮?谁的声音最微弱?

生:廉颇的声音最响亮,蔺相如的最微弱,因为廉颇觉得自己是对的。

师:好,我们就试着这样读。

(生分组读)

师:这两人的话不断在交锋,渐渐地,谁的声音越来越微弱,谁的声音越来越响亮?最后,谁的声音把对方的声音掩盖住了?

生:廉颇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最后是蔺相如的声音越来越响亮,把廉颇的声音掩盖住了。

师:好,我们再来读,要读出声音的强弱变化。

(生一遍一遍地读,廉颇的声音由强变弱,蔺相如的声音由弱变强。)

师:同学们读得真用心!我仿佛亲耳聆听到了廉颇内心的激烈斗争。跟老师分享你们的感受吧。

生:我感觉到要不是廉颇本来就有一颗爱国的心,他也不会被蔺相如说服的。

师:是啊!蔺相如用真诚唤醒了廉颇的一颗真诚之心、爱国之心。难怪司马迁在写《史记》时这样评价蔺相如———(出示: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师:读了这篇课文,相信蔺相如说的话会一直在你耳边回响,你会不断感受到“名正言顺”的力量。

三、梳理归纳,阅读拓展,抛砖引《史记》

1. 打开《史记》的窗

师:《将相和》的故事千古流传,蔺相如与廉颇的形象跃然纸上。今天,我们学习的《将相和》这个故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阅读《史记》的窗户。书中还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等着我们去了解,故事中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等着我们去亲近,关键人物的语言等着我们去感受。读着读着,你会从不同的故事中看到一个个充满正能量的中国人,你会发现我们身上还流淌着他们的血液。

2. 推动阅读的情

师:我们也要牢记这部书———《史记》。几千年来,无数人提到《史记》,提到司马迁,都赞不绝口、感慨不已———(出示对《史记》的评论。略。)

师:同学们,愿《史记》这部书能成为你们的良师益友!

【课后反思】

《将相和》的设计,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初次教学时,没有走出常规教学思维的桎梏,过分强调读写结合,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人物传记的特色。团队研讨后达成共识:教学要达成“还原语境,对话人物,走向名著”的课程目标,凸显本单元阅读名著的教学价值。

再次试教,我们做了四个大胆的尝试:其一是放手让学生交流阅读收获,努力做到顺学而导,珍视学生的每一个发现、每一个疑问,只要能引发学生对原著好奇向往的,我们都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快乐。其二是巧抓传记中的关键要素,引领学生与文本层层深入对话,体会人、事、物对故事的推进所产生的关键作用,感受传记特点。其三是超越空洞地理解智勇双全和顾全大局的做法,还原历史故事语境,结合当时故事所处的时代背景研读蔺相如的语言,感受其语言的力量。尤其在“负荆请罪”的故事中,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蔺相如语言的唤醒作用,我们尝试运用戏剧艺术的人物隔空对话,形象呈现廉颇内心的激烈斗争,让人物在双方语言此消彼长中进行人格较量,学生读在其中,演在其中,乐在其中,感受在其中,感悟蔺相如的智勇双全源于自先秦以来人们所崇尚的君子风范,这正是震撼并唤醒廉颇君子之心的力量,由此,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自然而然在学生心中“立起来”了。其四是大胆引入原文,让学生来一个“古今穿越”,进行课文与原文的互文阅读,让课文充满张力和想象空间。

当然,我们在执教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情境的创设不够自然,角色置换欠缺情感,课时容量偏多等。

(团队研讨,整理:陈利玉、郭武松、阮美好)

答疑解惑

《将相和》所在单元导读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定位为“感受人物形象”,而“本体性语文”教学以及2011年版课标要求语文课要在文章言语的表达方式的习得与迁移上下功夫,这两者是否矛盾?如何解决?

本体性语文教学和2011年版课标反对的是以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为主要目标,以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为主要线索,按照“初读课文—分段精读—总结提升”的流程组织的教学。特别是作为“样本”类课文,一定要在文章言语的表达上感悟、领会,并在现场练写中实现迁移内化。

但是,《将相和》作为“古典名著”单元的选文,虽然是改编而来,从编者的意图看,仍然属于“定篇”类课文,应该“教课文”,教学的重心不在一般化的人物描写训练,而是在故事本身,侧重于文学性,感受文中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聚焦理解和领会课文,感受经典的魅力。引导学生立足于课文内容本身,借助课文所描绘的故事情境,激活学生的内心视像,进行有感情朗读,从而还原人物形象,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篇14:《将相和》教学建议

《将相和》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深明大义、宽容大度和廉颇知错就改的特点。课文内容环环相扣,故事情节引人人胜,须重视内容的把握、人物的感受、写法的迁移,把语文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一、讲述故事梗概,提炼主要内容

抓课文主要内容,是高年级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为此,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为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加小标题: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在此基础上,根据本文特点,以讲故事梗概的方法引导提炼主要内容。为降低难度,减缓坡度,可以“完璧归赵”为例,先让学生尝试讲述故事梗概,然后教者示范讲述:赵王得到了一件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写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秦王得到璧后却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蔺相如便用巧妙的方法拿回了和氏璧,然后又叫手下人悄悄地将璧送回赵国。秦王知道后无可奈何。因为蔺相如立了功,所以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教师示范后,围绕“怎样用简单的话语讲清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明白:情节要完整,语句要连贯。然后让学生讲述另外两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讲述中要引导学生评议:故事情节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连贯?从而把这一训练落到实处。故事梗概把握后,让学生再把三个故事连起来说一说。这样训练,就将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融合为了一体。

把握主要内容后,还要说说故事间的联系。如学生感到困难,则提示他们运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接故事,如: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又因为他在渑池会上立了功,赵王便封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所以就发生了负荆请罪的故事。这样,把握了故事梗概,理顺了前后联系,就为学生阅读感悟奠定了基础。

二、品味文本语言,感受人物特点

对写人的课文,仅从文本叙述中抽象出人物特点,并没有什么实在的价值。须通过文本语言的品味,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真切感受人物,有效展示人物,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同步提高。为此,可抓住集中展示人物形象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想象情境,亲近人物,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展示人物的重点句段,再读读句子,想象情境,感受人物,写下自己的体会。然后引导学生交流,交流中教师重点点拨以下几个重点句子: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此句这样引导:蔺相如说的是真话吗?为何不直接要回?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这样引导,学生必然明白:蔺相如从秦王的举动知道他根本没有交城的诚意,便假说璧有瑕,且趁秦王赏兴正浓,顺利地要回了璧。而如直接要璧,肯定难以如愿。这样,对蔺相如要璧中蕴含的机智就理解得具体而深刻了。)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此句这样引导:蔺相如真会将和氏璧撞碎在柱子上吗?那他为什么这么做?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足以证明它真是无价之宝。他深知秦王对和氏璧喜爱有加,绝对不会让其破碎。这样,蔺相如便可以提出条件,赢得时间。可见,对撞璧的描写,既凸显了蔺相如的勇敢,也展示了他的智慧。)

到了举行典礼的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此句可这样引导:蔺相如安排手下人化了装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见了秦王后为什么竞还大大方方地说话呢?面对蔺相如的举动,秦王竞无可奈何,这是为什么呢?从而让学生明白:蔺相如对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而他所说的在情在理,更何况和氏璧已送回赵国,即使秦王恼怒也于事无补,且大将军廉颇已经在边境做好了防范准备。因此,秦王只能忍气吞声。这样,就能使学生具体而深刻地理解蔺相如的勇敢和机智。)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此句可这样引导:秦王不愿意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为何如此气愤,准备以死相拼且声色俱厉、咄咄逼人?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白:秦王和赵王平起平坐,秦王要赵王为他鼓瑟,自己却不肯为赵王击缶,真是欺人太甚,侮辱赵王就是侮辱赵国,为维护赵国尊严,他要逼秦王为赵王击缶,这就是他的勇气所在。且“鼓瑟”比“击缶”高雅,蔺相如这样做不仅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而且在他人眼中,秦王不及赵王,由此又可以看出他的智慧。)“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此句可这样引导:所以能够完璧归赵,能赢得渑池之会的胜利,除了蔺相如的勇敢机智,与廉颇有关吗?你是怎么理解的?如果廉颇不服时蔺相如与其据理力争,结果如果?你从中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表述时,可出示“家和万事兴”“家不和外人欺”“和为贵”等俗语供他们选择运用,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这样引导,就能让学生深度地感悟蔺相如的宽容大度。)

三、拓展课文空间。练写人物语言

文中的三个故事都在于展示人物形象,但方法不同,前两个故事重在人物语言的描述,第三个故事只是叙述事情,而无人物话语。为此,可引导从前两个故事中探究人物语言的描述方法,再将此运用到第三个故事的拓展中。

整体阅读、感受人物后,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蔺相如语言的句子反复阅读品味,体会人物语言对人物形象的凸显作用:在秦王面前,他的话语是理直气壮,针锋相对,具有很强的威慑力;在手下人面前,他的话语是意味深长,情真意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品味中,要抓住“如果……就……”“要是……就……”“所以……为的是……”“会……吗?”“您不……我就……”等,体会蔺相如语言的力度和分量!

接着这样引导:面对秦王,蔺相如是理直气壮,针锋相对,现在面对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廉将军,他会这样吗?肯定不会!但他讲的话会同样有力度,有分量!从而鼓励学生运用文中有关的句式,补写蔺相如和廉颇的对话,以拓展语言空间,升华人物形象。学生写好后引导交流,最后出示下列例文引导赏析:廉将军到了蔺相如门上,就单脚跪下,他低着头说:“蔺大人,我居功自傲,和您争名利,争地位,我真是个粗人。今天,我所以来负荆请罪,为的是让您把憋屈在心里的怒火发泄出来,请您用荆条打我吧!”

蔺相如见廉将军背着荆条来了,连忙出来,取下荆条扔到地上,然后伸出手去扶廉将军:“廉将军,别这样,快请起!”

廉颇摇摇头说:“蔺大人,我常在别人面前侮辱您,我真对不起您呀!您要是不打我几下,我就没脸站起来了!”

“廉将军,我会打您吗?过去的事就别提了,请起吧!”说着,蔺相如扶起了廉颇。

“蔺大人,开始我还以为您不跟我斗,是怕我。我还得意洋洋。后来听别人说,您所以这样做,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我听了,感到无地自容。您真是一个顾全大局、宽容大度的人啊!”

蔺相如笑着说:“廉将军,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真是太高兴了!走,里边请,为了赵国的平安,为了我们的友谊,我们痛痛快陕地饮几杯!”

可见,只要能坚持“用教材教”的理念,就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和运用教材的语文因素,把语文能力的培养渗透于阅读教学的始终。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看 将相和 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将相和04-29

《将相和》课件04-22

将相和教案范文05-20

将相和原文翻译04-11

读将相和有感04-26

将相和教案设计范文06-12

将相和讲课教案范文06-12

将相和公开课教案07-07

18将相和教案图文05-01

优秀教案将相和范文06-20

上一篇:活着就要开心点心情随笔下一篇:2011-2012第一学期国际金融学院学风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