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审查备案

2024-05-13

施工图审查备案(精选10篇)

篇1:施工图审查备案

一、事项名称:施工图审查结果备案证明

二、设定依据: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三、收费依据:无

四、收费标准:无

五、所需资料依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

六、所需资料细目:1)工程设计审查记录单2)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报告书3)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4)审查不合格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企业和注册执业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问题。

七、申办程序:受理→审查→备案

八、承诺时限:资料齐全即时受理备案

九、办理地点:

十、联系电话:

篇2:施工图审查备案

一、加盖施工图审查机构公章的备案申请书一份;

二、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审查人员资格认定证明;(加盖审查单位公章的复印件,每年检首项目提供一次);

三、审查合格文件(包括:审查报告原件一式四份;审查意见书一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

四、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同一份(加盖审查单位公章的复印件);

五、不良记录情况登记表;(无不良记录实行零报告)

六、承诺书。附:

承 诺 书(格式1)

本公司承诺在钦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办理由XXXX(勘察单位)勘察的XXXX(建设单位)XXXX(项目名称)勘察报告审查备案手续时,保证所提供的复印件均与原件相符。如有不实,本单位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承诺单位:(单位公章)XXXX年XX月XX日

承 诺 书(格式2)

本公司承诺在钦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办理由XXXX(设计单位)设计的XXXX(建设单位)XXXX(项目名称)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手续时,保证所提供的复印件均与原件相符。如有不实,本单位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承诺单位:(单位公章)XXXX年XX月XX日

申 请 书(格式1)

钦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我公司对XXXX(建设单位)由XXXX(勘察单位)进行勘察的XXXX(项目名称)进行勘察报告审查,现审查合格,申请备案。

XXXX(审图机构盖章)

XXXX年XX月XX日

申 请 书(格式2)

钦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我公司对XXXX(建设单位)由XXXX(设计单位)设计的XXXX(项目名称)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现审查合格,申请备案。

XXXX(审图机构盖章)

篇3:浅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这一制度发端于宪法, 经过几十年发展逐步成型。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有权改变和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或者国务院违宪违法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撤销的程序。2007年监督法更进一步, 对备案审查予以专章规范, 一是扩充监督主体, 将备案审查权赋予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二是扩大监督对象, 备案审查范围不仅包括法规、条例、规章, 还包括政府其他的决定、命令, 也即通常狭义理解所称规范性文件;三是细化程序, 设定了主动审查和被动审查两种模式。

一、充分认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的重要性

随着监督法出台, 我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正式确立, 其价值主要有:

(一) 权力制约。

追溯这一制度的形成背景可见, 1982宪法框架下,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较大市获得了制定法规规章的权力。由于天然权力冲动以及当时国家层面法制不完善的客观现实,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制定了大量法规规章, 数量超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制发规范性文件更是数量庞大, 缺乏约束。为了控制立法冲动带来的弊端, 由权力机关对同级行政机关和下级权力机关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是防止权力滥用的有力手段。另一方面, 地方立法和制发规范性文件的主要作用是填补上位法空白、适应本地经济社会生活需要, 但2010年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 这种内在必要性随着国家法制日益完善严密而逐步降低, 重心应转向对已有法规、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完善上。从这一点说, 备案审查制度对于制约权力, 发现问题并完善规范性文件, 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

(二) 法制统一。

监督法规定备案审查制度, 有利于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下位法挑战上位法和政出多门的现实问题。我国在建设法治社会进程中, 长期面临法律体系混乱、自身违法、以及规范性文件僭越法律的严峻问题, 不能不说是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缺失或者不完善的结果。监督法作了完善化规定, 在地方各级人大系统内建立了自上而下、纵横有序的严密的立法监督体系, 对于梳理我国的现有法律体系, 实现法律系统化和规范化, 指导后期立法和制定规范性文件合宪合法, 可视为我国迈入法治的突破口, 对今后法治建设将具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三) 权利救济。

备案审查制度对政府抽象行政行为违法提供了新的救济渠道。规范性文件的发文对象是不特定公民和法人, 一旦存在瑕疵, 将损害影响一大批人的合法权益。但行政诉讼法明确将政府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可诉范围之外, 公民和法人无法通过行政诉讼解决抽象行政行为对权利的侵害。行政复议法前进了一步, 规定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 可以一并对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提出审查申请, 也即存在现实侵害以及因果关系的前提下, 可以提请附带审查。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则不仅规定人大常委会应当接受报备, 主动履行审查义务, 更规定法定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社团、企事业组织以及公民有权提出审查申请, 较之行政复议法, 一是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监督轨道, 提供了新的救济渠道;二是由人大常委会开展审查, 避免了政府“既当运动员, 又当裁判员”的弊端, 一定程度上公信力更高;三是此种渠道“依职权”和“依申请”相结合, 更有利于保证审查效率和效果。

二、进一步开展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一点想法

监督法实施后, 多地人大常委会为了推动工作开展, 设立专门机构, 制定条例或者办法细化有关规定, 由此,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在地方人大得到了蓬勃的实践和发展。几年来, 关于发文主体、审查范围、审查模式在认识上日趋一致, 这一工作逐步迈上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但客观而言, 该项监督权的行使仍然偏于疲软, 依然存在一些空白有待在认识上理清、实践中完善。本文着重探讨以下几点:

(一) 完善被动审查程序。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开展审查的程序, 监督法授权省级人大常委会制定。从实际看, 目前各地的细化制度, 大部分程序规定侧重于明晰内部分工, 而对审查方式, 尤其是被动审查涉及的外部程序则缺乏必要的细化。例如, 审查申请的转送、申请书副本的送达、中止审查和终止审查等程序, 目前都难以看到具体的规定。对审查申请受理与否, 是否予以回应, 存在程序空白。在审查机关最终作出处理决定的情况下, 是否将该处理决定直接送达申请人, 各地对此亦未统一, 有的规定可以根据需要答复, 有的则未予规定。因此, 有必要健全被动审查申请程序的“回路”, 从程序上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申请权利。

(二) 科学把握审查标准。

地方组织法和监督法均规定了备案审查的标准是围绕“同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与“不适当”两方面进行。各地制度也按此作类似规定, 即:合法性审查标准和合理性审查标准。合法性是规范性文件得以施行的首要条件和刚性标准, 由于有法律、法规依据, 判别其是否合法在操作层面容易把握。合理性标准相对柔性, 是对规范性文件内容是否客观适度, 是否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念, 是否符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的审查, 体现了对实质正义的追求。一般来讲, 规范性文件的合理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动机、目的和具体规定符合法律的目的、原则和精神;二是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符合公正、合理、客观、适度的一般要求, 包括:相似的情形给予相似的处理;相关因素应当考虑, 不相关因素不予考虑;对具体问题的规定符合客观情势;采取行政措施不超过必要的限度;符合信赖保护原则等。

(三) 审慎处理审查结果。

篇4:施工图审查备案

笔者认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需在规范性文件生效后方可进行,属于“事后监督”的范畴,人大常委会不宜“提前介入”。

其一,“提前介入”与备案审查的本意和法律的规定不符。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编写的《监督法辅导讲座》第七讲“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中指出,“备案审查,指的是规范性文件在生效之后,要按法定期限报法定的机关备案,由接受备案的机关进行分类、存档,在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期间,依法对其监督审查的活动”。可见,备案审查是在规范性文件生效之后开始的,属于“事后监督”。而且立法法第五章第八十九条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监督法第二十九条也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出的不适当的决议、决定和本级人民政府发布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的程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立法法的有关规定,作出具体规定。”综上所述,“备案审查”只能在规范性文件生效后才能进行,不可以“提前介入”。

其二,“提前介入”与“被动审查为主,主动审查为辅”的原则相悖。《监督法辅导讲座》第七讲指出,制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撤销规范性文件的程序,应当掌握好三项原则:一是严格依法办事;二是集体行使职权;三是以被动审查为主,主动审查为辅。其中讲道:“各类规范性文件较多,事先一一審查,接受备案的机关难以胜任,也难以发现实质问题。除少数规范性文件必要时可主动审查外,绝大多数应是在有关单位和人员提出审查要求后予以审查。”可见,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不宜于推行“提前介入”,而应是“被动审查为主”。

其三,文件草案可以“征求意见”,但不意味着备案审查就可以“提前介入”。政府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把文件草案送交人大常委会征求意见是可行的,这样可以充分听取人大常委会及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改完善文件的内容,使文件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这种做法,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但是,人大常委会对文件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并不意味着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就可以“提前介入”。

(作者单位:山东省信阳县人大常委会)

宪法与法律规定的许多公民权利与国家机关职责,实际上已经经过了立法博弈,是利益平衡的结果。因此,立法机关有责任通过进一步立法进行详细的规定。立法机关如果不积极履行立法的义务,不仅会使得这些权利与职责有落空的危险,并且也违背了人民赋予其的职责。

篇5:施工图审查备案

1、监理单位应按以下要求对承包单位的报审文件进行审查: 1.1 审查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组织是否满足工程建设安全 文明施工管理的需要;

1.2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危险性较大的 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安 全工作规程的要求;

1.3 审查安全文明施工策划方案(或实施细则)是否满足安全 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重点审查施工总平面布置是否合理,办公、宿舍、食堂、仓库、道路、施工用电等临时设施及排水、防火、防雷 电、防强风等措施是否满足安全技术标准及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1.4 审查现场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是否满足安全施工及工程 承包合同的要求;

1.5 审查承包单位分包管理是否满足有关管理规定; 1.6 审查进场设备、工器具、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的安全性 能证明文件是否符合要求;

1.7 审查承包单位的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以及应急救援预 案和应急救援体系是否有效;

1.8 组织施工图内审,审查设计文件是否满足工程建设标准强 制性条文、施工安全操作及安全防护的需要。

2、审查要点 2.1 程序性审查

是否有编制人、审核入、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认并加盖单位公章;专项施工方案须经专家认证、审查的,是否执行;不符合程序 的应预退回。2.2 符合性审查

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必 要时应附有安全验算结果;须经专家论证、审查的项目,应附有专家 审查的书面报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还应有紧急救援措施。2.3 针对性审查

篇6:法规备案审查不是违宪审查

法规备案审查室只是一个办事机构,连工作机构(如委员会之类)都不是,更不是一个有违宪审查权的权力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有这个权力)。那么,成立办事机构能不能对违宪违法审查有所作用,是否有利于加强违宪审查呢?我认为,目前加强违宪审查不在于是否成立这个机构,而在于是否能建立一套违宪审查的工作程序并公开之,把公民提起的违宪审查建议按程序审查并给予公民一个回答。当然,成立了办事机构可以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违宪审查,但办事机构协助搞法规备案审查并不是现在才开始,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如果这个办事机构还是像过去那样工作,法规违法违宪的问题依然不会得到太大改变。

法规备案审查工作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六届全国人大法规是只备案不主动审查。七届、八届全国人大期间对备案法规主动审查,七届全国人大以前法案是由办公厅联系局承担,八届和九届全国人大是由办公厅秘书局承担。不过到九届全国人大特别是《立法法》制定后,法规便只备案不做主动审查了。过去对备案法规进行主动审查工作,由于不提交常委会进行实质审查,结果是劳而无功。

因为这种审查劳而无功,因此在九届全国人大期间,对备案法规主动审查这一繁重工作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立法法》设定的被动审查原则,即通常所说的“不告不理”。真正违宪审查的机制通常是不告不理的。

《立法法》规定了“告”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由国家机关提出的审查“议案”,一般是必须审查的事项;另一种是由单位和个人提出的审查“建议”,要经过法规审查办事机构筛选以后,决定是否再送专门委员会审查,专门委员会可以审查也可以不审查。但是,这里“理”没有进入实质阶段。现又回到主动审查的老路,而不启动“理”的实质程序,可能不一定有效。

首先,法规备案审查室是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下面的一个办事机构,它没有撤销法律法规的权力,发现违法问题要由法工委提出审查意见报告,而人大常委会的惯常做法是让地方人大常委会自行纠正。由于审查意见没有法律效力,地方人大可以考虑,也可以不考虑,法规备案审查室同样可能像以前一样陷入无人理睬的`尴尬。

其次,不管审查工作部门有多少人,而每年通过的地方法规有时多达1000件,还有国务院的法规也要报备,件件主动审是审不过来的。何况光看法律条文很难找到冲突,只有在实施中才会暴露出问题来。

篇7:岩土勘察报告审查、备案指南

一、审查、备案程序

第一步,审查登记——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审查机构开展勘察文件审查工作,填写《南宁市建设工程勘察文件审查登记表》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

第二步,资料送审——建设单位递交勘察文件等资料到审查机构进行审查。第三步,审查备案——经审查合格的项目,由审查机构或建设单位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勘察文件审查备案手续。

二、所需材料清单及注意事项

(一)第一步,审查登记 办理地点:

金湖路59-1号南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13楼科学技术科1309室(电话:5521567)。

材料清单:

1、《南宁市建设工程勘察文件审查登记表》原件2份(可从附件下载,填写后加盖单位公章);

2、工程建设报建表(复印件1份);

3、当年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批文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复印件1份);

4、建设工程设计红线图(复印件1份);

5、《项目岩土勘察报告》(原件1套);

6、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规划设计方案阶段节能审查意见(复印件1份);

7、勘察单位和审查机构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1份); 注意事项:

1、建设单位选择的审查机构必须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名单中确定,审查机构不得与所审查项目的建设单位、勘察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2、项目的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须在我委的建设行业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从南宁建设信息网http://进入)中填写完善本单位信息,作为企业在我市办理招投标、资质变更、资质核查、竣工验收等各项工作的基础数据,因此,各单位应高度重视系统信息的填报和更新。如果未按照要求及时、准确地添加及更新有关信息,对经营造成的不良影响,由各单位自行承担。

3、勘察单位和审查机构属于外省进桂企业的,勘察文件登记及备案时还需提交区建设厅出具的《入桂承接工程勘察设计任务备案通知书》(原件1份)。

(二)第二步,资料送审 材料清单:

1、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盖章的《南宁市建设工程勘察文件审查登记表》(原件1份);

2、工程建设报建表(复印件1份);

3、当年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批文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复印件1份);

4、建设工程设计红线图(复印件1份);

5、勘察单位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1份);

6、《项目岩土勘察报告》(原件1份)(内附勘察单位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企业法定代表人声明》(可从附件下载,原件)、《****项目岩土工程勘察管理报告》(可从附件下载,原件)、旁站签证资料(复印件));

(三)第三步,审查备案 办理地点:

南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13楼科学技术科1309室(电话:5521567)。材料清单:

1、《南宁市建设工程勘察文件审查报告书》(可从附件下载,原件5份,由施工图审查机构出具);

2、建设项目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材料,要求集中装订成册,包括:(1)工程建设报建表(复印件1份);

(2)经建设主管部门盖章登记的《南宁市建设工程勘察文件审查登记表》(复印件1份);

(3)当年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批文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复印件1份);(4)建设工程设计红线图(复印件1份);

3、勘察文件审查结果及审查意见、答复意见,要求集中装订成册,包括:(1)勘察文件审查初审意见(原件1份);(2)勘察企业针对初审意见的答复(原件1份);(3)建设单位与审查机构签订的审查协议(原件1份)。

(4)《南宁市建设工程勘察文件审查报告书》(原件5份,由勘察文件审查机构出具);

4、经审查合格的《项目岩土勘察报告》(原件1份)(内附勘察单位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企业法定代表人声明》(可从附件下载,原件)、《****项目岩土工程勘察管理报告》(可从附件下载,原件)、旁站签证资料(复印件))。

注意事项:

以上资料均应有完整的签字并装订成册。

附:

1、《南宁市建设工程勘察文件审查登记表》

2、《南宁市建设工程勘察文件审查报告书》

3、《企业法定代表人声明》

篇8:施工图审查备案

一、备案审查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局限性

在立法监督制度中, 备案审查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督方式, 在我国的《立法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中在《立法法》第5章中规定了完善的监督制度, 也体现了作为国家在制度上对于备案审查制度的重视。备案一词, 在司法实践中使用频率很高, 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在立法活动程序中作为一项法律法规要通过和生效所必须经过的程序。换言之, 即经过备案, 法律才能生效, 才能发挥作用。这是间接的立法监督, 是直接的立法活动, 也可称为事前的审查。二是作为立法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式, 备案不影响法律的生效, 只是作为事后的一个监督形式, 包括报送、登记、统计、存档等环节。对于备案的两种情形, 是择一而行, 还是二者兼顾, 《立法法》中回避了这个问题。因此, 现实中存在很大争议。

我国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悖的现象不少, 相关机关给出的解释竟然是备案工作机构力量薄弱, 仅能从事存档, 没有能力开展更进一步的工作。尽管备案制度在《立法法》中有了详尽和具体的规定, 但在现实的操作中, 这些程序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二、备案审查制度存在的不足

基于上述的不协调现状, 结合《立法法》第89-92条之规定, 其具体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备案机关, 就审查的主体而言, 其实也是立法的主体, 不过是上下级机关之间的领导关系。内部的自我监督, 丧失一定的约束力和正当性。我国的备案机关很多都是兼职的, 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很多在于立法, 而不是立法监督。在2004年5月成立的“法规审查备案室”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专门备案机构, 而且《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目前仍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和效力, 并没有因为《立法法》的施行而被废除。同时, 备案机关缺乏专门的工作人员, 难以发现法规规章与上位法及同位法之间的冲突, 无法按要求实施备案。此外, 一个自上而下的单一监督体制, 形成一个单向性的自我监督模式, 很难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二是, 备案程序。相关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 规定得比较原则和笼统, 也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可依。三是, 备案保障制度。相应的程序性保障机制, 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并没有在制度上确立下来。

因此, 正是这些制度上原因和传统上的因素, 才造成了我国备案审查的立法监督制度与现实立法状况及其现实实体操作不相切合的后果。

三、备案审查制度的完善

针对上述分析的原因, 完善的备案制度期望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如下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1. 引入司法审查机制, 强化外部监督的作用。

例如其他组织或一般民众对于立法监督的启动权, 新闻媒体对立法监督的宣传等等。特别是借鉴外国的经验, 引入司法审查的机制。同时, 基于备案产生的微弱效果, 需要采取其他监督方式进行补充, 发挥民众参与立法、立法监督的积极性, 真正落实全民参与和全民收益的效果。

2. 设置专门的立法监督机构, 设置专门的备案审查部门, 细化备案审查的工作, 使其独立于立法机关。

注重对相关工作人员职业化和专门化的培训, 进行定期的职业教育和思想教育, 让立法监督跟得上立法的步伐, 跟得上社会的发展。

3. 完善备案审查制度的具体程序, 专门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来规定这些问题, 排除行政等其他机构超越权限争夺权力。

特别是对于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效力位阶做定期的清理和整合, 减少各种规范性文件之间的冲突。严格把握和控制备案监督制度的底线, 坚守一定的原则和程序, 让其符合实质上和程序上的正义与合法。

4. 设置相关的保障性机制和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

使得怠于行使职责的相关机构受到一定的处罚, 并承担相关的责任, 给由此受到伤害的民众一个稳妥的保障。由此层层的监督和保障, 以实现在立法层面上的法治目标。

总之, 我国在立法监督层面上的努力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也是在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任务完成之后, 我国的立法机关需要重视和进行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2]周新楣.法规规章备案制度的价值及局限[J].北京:社会科学研究, 2002.2.

篇9:施工图审查备案

第三部分:预混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持证企业备案情况

一、备案审查合格的企业及证号

岳阳市云溪区文桥化学助剂厂添加剂分厂

饲添(2012)3083

湖南尤特尔生化有限公司饲添(2012)1062

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兽药分公司

饲添(2009)2663

湖南利尔康生物有限公司饲添(2009)2633

平江县吉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饲添(2010)2873

岳阳亚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饲添(2012)3080

长沙金立矿冶化工有限公司饲添(2011)0275

长沙兴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饲添(2010)0278

长沙兴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浏阳分公司

饲添(2011)1758

长沙蓝马生物饲料有限公司饲添(2011)1879

浏阳乐佰有机营养有限公司饲添(2011)1925

湖南普菲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添(2011)2993

英杰(长沙)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湘饲添(2014)H01001

长沙市拜特生物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饲添(2012)2182

湖南润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饲添(2012)2183

湖南美可达生物资源有限公司饲添(2009)2574

湖南泰谷生物兽药有限公司饲添(2012)2589

湖南先伟实业有限公司饲添(2010)2824

宁乡县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添(2010)2891

湖南光大牧业科技有限公司饲添(2011)2913

长沙市龙润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饲添(2011)2932

长沙五福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添(2011)3035

长沙施比龙动物药业有限公司饲添(2011)3026

长沙博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添(2011)3037

湖南省五季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饲添(2012)3084

长沙丰润化工有限公司湘乡分公司饲添(2010)1907

湘潭市环鑫化工有限公司饲添(2011)0979

湘潭县响水饲料添加剂厂饲添(2012)2307

湘潭埃索凯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湘饲添(2014)T03001

湖南圣雅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添(2009)2664

衡阳市泰利饲料添加剂厂饲添(2010)0604

衡阳市西城中宝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添(2010)0605

常宁市星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饲添(2010)0677

衡阳市珠晖区京成天宝饲料厂饲添(2012)1032

衡阳天信化工实业有限公司饲添(2012)1220

衡阳市坤泰化工实业有限公司饲添(2013)T00061

衡阳市石鼓区华地饲料添加剂厂饲添(2010)1800

衡阳市东大化工有限公司饲添(2010)1902

湖南省绿衡化工有限公司饲添(2009)2605

常宁市华兴冶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饲添(2011)2100

耒阳市京山化工有限公司饲添(2011)2184

衡阳百赛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湘饲添(2014)T04001

湖南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添(2010)2848

湖南恒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添(2011)2921

湖南顺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添(2011)2963

衡阳市力泓化工实业有限公司饲添(2012)3066

湖南衡阳新澧化工有限公司饲添(2013)3279

株洲市霞湾绿环有限公司饲添(2012)3260

湖南中成化工有限公司饲添(2012)0996

湖南经仕集团实业有限公司饲添(2012)1342

湖南金田锌业有限公司饲添(2012)2306

株洲市石峰区大围山饲料添加剂厂饲添(2012)0284

株洲唐人神油脂有限公司湘饲添(2014)T02001

株洲市中南饲料原料厂饲添(2009)1755

株洲智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添(2012)2210

株洲金程实业有限公司饲添(2012)2347

株洲兴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饲添(2011)2985

株洲市鑫湘饲料添加剂有限公司饲添(2012)0277

邵阳市天龙化工厂饲添(2011)0997

邵阳三佳饲料添加剂厂饲添(2009)2656

邵阳天泉矿物饲料添加剂科技有限公司饲添(2010)2778

湖南鸿鹰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饲添(2010)2884

湖南湘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添(2011)2960

湖南省泸溪县隆祥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饲添(2010)2799

泸溪县顺天冶化有限责任公司饲添(2010)1924

泸溪县经达化工有限公司饲添(2012)2263

泸溪县晓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添(2011)2961

桂阳瑞丰饲料有限公司饲添(2010)1934

桂阳杰鹏金牧发展有限公司饲添(2012)2212

湖南省永达锰业有限公司饲添(2012)3121

湖南华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添(2011)3036

nlc202309012209

张家界恒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添(2009)2632

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饲预(2010)0816

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饲预(2011)0817

岳阳岳泰集团科技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1)0818

岳阳泰氏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0819

岳阳市九岳饲料科研开发有限公司饲预(2010)0820

湖南岳阳楼氏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0821

岳阳市洞庭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1)0822

正大岳阳有限公司饲预(2010)0823

岳阳长江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0824

湖南宏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饲预(2011)0825

湖南旺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0826

岳阳市富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饲预(2010)1241

岳阳宏泰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2)2917

岳阳市屈原管理区丰田饲料厂饲预(2009)3742

岳阳市求实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09)3819

岳阳鸿佑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09)3859

岳阳市屈原管理区首一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饲预(2010)3772

岳阳市新宏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4118

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华源盛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4207

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新世纪饲料厂饲预(2010)4347

岳阳正得利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4253

湖南湘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饲预(2012)5120

岳阳市天勤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2)6665

岳阳康利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4044

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兽药分公司

饲预(2010)5795

岳阳联大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5819

岳阳正昌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1)6196

汨罗市建勋饲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饲预(2011)6238

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强神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2)6664

湖南鑫广安农牧股份有限公司饲预(2010)0830

湖南华大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0831

湖南新达康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0834

长沙兴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浏阳分公司

饲预(2011)0835

长沙新起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0836

湖南中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1)0838

湖南农大追求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0839

湖南龙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饲预(2010)0840

湖南华仕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0844

长沙科利康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0850

湖南省浏阳河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0851

湖南华加科技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0853

长沙鑫源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1)6314

湖南晶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饲预(2012)0857

湖南农泰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09)0856

湖南伟业动物营养集团有限公司饲预(2011)0859

长沙金土地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0861

长沙富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饲预(2012)2877

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2977

长沙美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2)3197

长沙伟嘉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2518

湖南百宜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3)00104

长沙湘金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1)6210

湖南荣宁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2)2520

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生物科技分公司

饲预(2013)00085

长沙美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2)3343

湖南创益饲料有限公司湘饲预(2014)01001

长沙旺森畜牧实业有限公司饲预(2012)2659

长沙拓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饲预(2010)4007

长沙金河饲料有限责任公司饲预(2010)3608

长沙树人牧业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3630

湖南中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饲预(2009)3631

湖南天一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3773

长沙广业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4042

长沙依赛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4045

长沙英泰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1)6402

湖南牧达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4210

长沙华普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4209

长沙伟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饲预(2010)4313

长沙万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1)6213

湖南普菲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1)6306

英杰(长沙)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饲预(2013)00086

湖南三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1)4690

湖南优久农牧有限公司饲预(2011)4693

nlc202309012209

湖南湘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1)4588

湖南大成科技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2)4900

湖南昌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1)4770

长沙维吉尼亚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1)4815

湖南大北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2)6639

长沙百联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2)5030

海斯谷润(长沙)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2)5065

长沙拜特生物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饲预(2012)4955

长沙旺牧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2)5177

湖南丹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2)5178

长沙天阳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饲预(2012)5064

湖南赛福资源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09)5567

湖南美可达生物资源有限公司饲预(2009)5614

湖南帝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09)5728

长沙粒丰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09)5692

长沙施比龙动物药业有限公司饲预(2009)5693

长沙卡地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6033

长沙微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6060

长沙世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5785

湖南益生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5820

湖南汇大生物饲料有限责任公司饲预(2010)5828

长沙阿切曼斯特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5874

湖南惠泉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饲预(2012)5875

长沙希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5960

长沙伟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5961

长沙君辉博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6013

湖南五季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饲预(2011)6185

长沙成农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1)6197

赛法特(长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饲预(2011)6211

长沙五福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1)6239

长沙道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1)6368

长沙博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1)6459

湖南汉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2)6483

长沙大唐牧业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2)6614

长沙金凯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2)6683

湖南佳和生物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2)6811

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博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饲预(2013)00050

湖南君辉国际农牧有限公司饲预(2013)00116

长沙佰福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饲预(2012)6640

湖南农泰饲料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饲预(2010)0862

泰高营养科技(湖南)有限公司饲预(2011)2449

湖南伟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3)00059

湘潭市蒙生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1)5468

湖南圣雅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09)5738

湖南湘正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2)6663

湖南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饲预(2012)0863

株洲智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2)4901

湖南威克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1)6186

衡阳亨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饲预(2010)0867

湖南环球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饲预(2010)0868

湖南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0870

湖南省展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饲预(2012)2661

衡阳市富矿饲料添加剂有限公司饲预(2012)2563

衡阳迪迈科技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4389

湖南湘泰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4481

衡阳县旺财预混合饲料厂饲预(2011)4764

帝斯曼维生素(湖南)有限公司饲预(2013)00068

衡阳市久牧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饲预(2010)5958

衡阳康地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6063

衡阳市凯鑫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1)6305

湖南新发展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2)6812

湖南德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饲预(2010)0871

益阳金山生物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0)4077

益阳叁松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4226

益阳双羊科技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09)5699

深圳康达尔(邵阳)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0878

湖南省太平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0879

湖南威亚牧业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2)4982

湖南飞力格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2)4983

湖南恒惠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0880

二、未进行年度备案的企业及证号

路凯(湖南)科技有限公司饲添(2008)2494

常宁湘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饲添(2010)0602

湖南瑞冠生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饲添(2009)2649

nlc202309012209

泸溪县金宇化工有限公司饲添(2010)1813

邵阳市烨青化工有限公司饲添(2009)1527

邵阳市东宝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饲添(2009)1580

邵阳市海丰化工有限公司饲添(2009)2513

湖南荣成化工有限公司饲添(2010)2849

郴州金怡泰锰业有限公司饲添(2012)3159

岳阳市屈原管理区中顺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饲预(2009)5698

岳阳市华湘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4282

岳阳市湘辉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09)5700

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湘源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饲预(2010)5932

湖南长沙军科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0849

长沙科力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2)2450

长沙亚维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饲预(2011)4606

长沙市开福区壮大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2)5204

长沙名源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1)4691

路凯(湖南)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08)5469

长沙湘汇栏之宝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09)5595

湖南湘久阳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09)5737

衡阳择优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11)4348

岳阳市红太阳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09)5701

长沙正海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0848

三、拟注销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及证号

长沙县黄兴镇奇世饲料颗料加工厂饲添(2012)1214

湖南省常宁松柏冶炼化工有限公司饲添(2008)1525

衡阳市科思化工实业有限公司饲添(2008)1526

衡阳市隆盛冶炼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饲添(2008)2359

衡阳市翔达化工有限公司饲添(2008)2453

海盐调味品(福州)有限公司津市分公司饲添(2012)3168

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江大饲料厂饲预(2008)3231

湖南康大生物药品有限责任公司饲预(2008)5303

湖南中大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08)3408

长沙牧大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10)1889

浏阳市永泰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08)3456

长沙长农生物科技发展有限饲预(2008)5419

长沙绿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08)5537

长沙金方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08)5443

湖南博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预(2008)5440

湘潭市雨湖区美虹饲料厂饲预(2008)3457

韶山如意兽药有限责任公司饲预(2008)3346

长沙市雨花区特新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08)3524

农标普瑞纳(长沙)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08)5284

长沙赛大汇科饲料有限公司饲预(2008)5481

篇10: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

第一条

为了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贵州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可以反复适用的文件的总称。

第三条

下列规范性文件应当依法报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一)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规定、办法、通告、公告等;

(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制定的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审判和检察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三)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发布的决议、决定等文件;

(四)其他规范性文件。

第四条

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发布(印发)之日起的30日内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市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含市辖范围内的省垂直管理部门)制发的规范性文件,应在发布(印发)之日起30日内送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在15日内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备案材料应提交备案报告、规范性文件正式文本、起草说明及相关法律依据等材料,并按规定的格式装订成册,一式5份,同时报送电子文本。

起草说明的内容应包括:制定的目的,法律法规和上级规范性文件或事实依据,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第五条

规范性文件审查的基本原则

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应当坚持依法办理、集体行使职权的原则,实行事后审查和被动审查为主、主动审查为辅的方式。

第六条

规范性文件审查的提出

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和各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认为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需要进行审查的,应向市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报告;认为其他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需要进行审查的,可以向市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建议。

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对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建议的,应提交书面审查建议。审查报告、审查建议、规范性文件正式文本、规范性文件制定的法律、政策依据及说明等有关材料应装订成册,一式5份,同时报送电子文本。

第七条

对下列规范性文件,市人大常委会可以进行主动审查

(一)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的;

(二)涉及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利,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

(三)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的;

(四)市人大常委会认为需要进行主动审查的。第八条 对规范性文件主要审查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一)超越法定权限,与宪法、法律、法规及上级或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有关决议、决定相抵触;

(二)与其它规范性文件就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

(三)违反法定程序;

(四)其他不适当的情形。第九条

规范性文件审查的程序:

(一)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应当在收到规范性文件审查请求和审查建议之日起5日内,将审查要求分送市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工作部门进行审查。

(二)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工作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承担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工作。

(三)在规范性文件的初审过程中,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工作部门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参与相关审查工作,也可以要求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说明情况或补充材料。

(四)审查一般应在收到审查要求或审查建议之日起3个月内完毕,形成书面意见,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统一回复审查提请单位或个人。

(五)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在规范性文件审查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将备案审查材料统一归档。

第十条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备案文件的接收、登记、分送、归档;

(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联系;

(三)承办其他相关工作。

第十一条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应在接到规范性文件后,及时登记、归档,并将规范性文件按职责分工,分送市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工作部门进行审查,同时送交分管的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

第十二条

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工作部门经过审查后认为规范性文件存在本规定第八条所列情形的,应在30日内提出审查意见,经市人大常委会分管负责人审签后,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交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修改。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应当自收到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意见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处理意见送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第十三条

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工作部门认为规范性文件应当修改或撤销而制定机关不予修改或撤销的,应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向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提请撤销或废止该规范性文件的议案。

撤销或废止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应向社会公布。

第十四条

常委会会议审议撤销规范性文件的议案时,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应当派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第十五条

对修改后的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应当重新发文和公布,并按照规定报送备案。

第十六条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应当在每年第一季度,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各工作部门书面报告上一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统计、处理情况。

第十七条

不按照本规定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的,给予通报批评;拒不执行市人大常委会决定的,依法追究有关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铜陵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关于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2005年6月21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通过)第一条

为切实做好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加经法律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安徽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监督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和市辖县、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第三条

下列规范性文件应当依法报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以下简称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一)市人民政府制定和发布的决定、命令、规定、办法、通告以及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制定的指导审判、检察工作的规定、办法等;

(三)市辖县、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就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作出的决议、决定。

第四条

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发布(印发)之日起15日内,由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文件起草机关负责报送备案。第五条

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备案报告;

(二)规范性文件正式文本;

(三)规范性文件制定的法律、政策依据以及说明等有关材料。

上述文件材料应装订成册,一式5份。

第六条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负责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第七条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做如下处理:

(一)对文件进行登记、分类、归档;

(二)按照职责分工,根据规范性文件所涉及内容送市人大常委会工作;

(三)规范性文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应同时分送各有关工作。

第八条

市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审查:

(一)制定规范性文件是否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上级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决议、决定相抵触;

(二)制定规范性文件是否违背法定程序;

(三)制定规范性文件是否超越法定权限;

(四)同其他规范性文件之间对同一事项规定是否一致;

(五)规范性文件内容是否适当。

第九条

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负责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初审,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协助初审工作。

在规范性文件初审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参与相关审查工作,也可以要求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就有关情况作出说明。

第十条

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经过初审认为规范性文件存在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情况,应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由主任会议责成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自行纠正或者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

第十一条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责成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自行纠正的,由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根据主任会议的意见,拟定《规范性文件审查意见书》。

《规范性文件审查意见书》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或秘书长签发。

第十二条

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在接到《规范性文件审查意见书》后,应在30日内,将处理情况报市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对《规范性文件审查意见书》有异议的,可在15日内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议决定。

第十三条

本市各级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及公民,认为规范性文件,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以及上级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的决议、决定相抵触或者不适当的,可以向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书面提出要求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的申请。

第十四条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在收到要求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的申请后,应在5日内书面通知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有关工作应在30日内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初审,并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出初审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查情况,由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于5日内告知申请人。

第十五条

要求对市人民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的申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在收到申请后5日内转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应在30日内,进行审查并答复申请人,同时将审查情况书面报送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备案。

第十六条

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应于每年1月31日前,将上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报送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条

不报、漏报、不按期报送备案的,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应通知其限期补报。

对拒不报送备案或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机关和人员的责任。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上一篇:中药营养与保健资料整理下一篇:零基础英语初学者的五十个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