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古城导游词

2024-04-13

湖北襄阳古城导游词(精选6篇)

篇1:湖北襄阳古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我是大家此次的导游员罗丽,大家称我小罗就好了。 俗话说的好:相逢既是缘!各位朋友,我们能够从13亿人口中相聚在这里,这定是上天莫大的恩赐。相信大家定能珍惜这难得的缘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相互帮助,相互体贴,共同完成我们此次的快乐之旅。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相信各位朋友一定很熟悉王维的这首《汉江临泛》,那么我们今天呢将要参观的便是此诗所描绘的襄阳古城。 据郦道元《水经注》载:“垒城载县北,城北枕沔水,即襄阳之故城也”,“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也”。楚国曾与此地置北津戍;汉时置县,汉献帝十三年(公元2)置襄阳郡;东汉末年,荆州刺史刘表把州的制所从湖南汉寿迁到襄阳,使其成为辖两湖、两广及贵州、河南一部大片土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为州、郡、路、道、府的制所。

史载,至汉末,襄阳盛况空前。襄阳古城不仅以其历史的厚重而为世人瞩目,且以其依山临水,山青水秀而饮誉中外,我们熟悉的金庸先生更以一个郭靖守襄阳的故事,使其声名远播。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听了我对襄阳古城简单的介绍,大家对它的兴趣是不是更浓了呢?现在九请紧跟我的步伐,让我们一睹古城的风采吧!大家请看,眼前的这便是襄阳古城墙了!它是我国众多的古城墙中保存最好的,始建于汉朝,当时是用土夯筑而成,到了宋朝才改建为专城。

整个城墙四周略呈长方形,全长7322米,历史上曾有6座城门(东门曰阳春,南门曰文昌,西门曰西城,小北门曰临汉,大北门曰拱宸,长门曰震华)。每座城门都设有瓮城或子城,城的四隅设有角楼,城墙沿线设有警铺,城墙上有垛堞4000多处。城墙最低处7米,最高处可达11米多。城墙北段尚保留着拱宸、震华、临汉三座城门。

环绕着古城墙的有一条河流,它便是襄阳护城河了。襄阳护城河平均宽280米,最宽处250米,是我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被称为“华夏第一城池”。我们可以看到护城河河面宽阔如湖泊,碧波荡漾,绿柳垂阴,风景秀美,它好似一天绿色的巨龙环绕着古城,更保护着我们襄阳古城。 沿着护城河向前走,我们便到了一个城墙拐角。大家请看这座城墙上有一女子像:她面容姣好,白衣胜雪,衣袂飘飘。

您可知道她是谁?在古代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戴,并塑像纪念,流芳百世的女子可不多!相信我们很多游客定有耳闻吧!那么哪位游客愿意在此为我们讲这一段历史趣事呢?(......)好了,非常感谢这位游客朋友,正是这样的,这位女子呢便是韩夫人,它是保护我们襄阳的一个功臣,为了纪念这位巾帼英雄,襄阳百姓就立了这座塑像,这座城墙呢后来也被人们尊称为“夫人城”。

从这里东行300米就是临汉门了,我们沿着城墙边走边讲。临汉门上有一建筑,它始建于唐,重修于清,为歇山式三开斗拱砖木结构。整个建筑没用一颗钉子,且外表装饰精美,轮廓清晰完整,颇能显现当年荆楚建筑特色。站在临汉门上,我们可以清楚的观察到襄阳古城的险要地势:它东北面以汉江为天堑,西南以群山为屏障,东、南、西三面又被宽阔的护城河所紧紧环绕。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1800多年前的冷兵器时代,襄阳古城以其险郡的地势,守城将领的精诚团结,想要攻破它是很难很难的,因此历史上素来就有“铁打的襄阳”之称。

进临汉门向南,我们便走进了古色古香的襄阳北街了。北街长及千米,两边是仿明清式建筑。这条街呢汇集了我们各种各样的襄阳地方特色,大家可以在这条街上选购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大街南端式巍峨雄伟的昭明台,它是为纪念昭明太子萧统而修建的。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今天的襄阳古城之旅到此就要告一段落了,大家就在北街自由活动,再次感受一下襄阳古城的独特魅力。半个小时以后,我们昭明台集合,继续游览参观,前面的风景更精彩! 谢谢大家!

篇2:湖北襄阳古城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这湖北第二大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襄樊游览观光!我是大家此次襄樊之行的导游小杨,正如俗话所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相逢即是缘分,预祝各位旅途愉快!

襄阳城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国家重点保护单位。地处湖北省北部,位于汉水中游南岸,襄樊市襄城中心。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与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是襄樊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一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古城。因“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也”。《汉书·地理志》谓:“襄阳位于襄水之阳,故名。”战国时楚置北津戌,始为军政重邑。汉时置县,三国时置郡,此后历代为州、郡、府治所。汉唐两代,襄阳城处于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荆州记》载:东汉时襄阳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城南一带号称“冠盖里”。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为荆州刺史,将州治从汉寿迁至襄阳,使襄阳城由县级治所一跃升为京城以下州的首府,地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的一部分,成为当时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唐代襄阳城为山南东道治所,辖区扩及今陕西、四川的部分地区。明末李自成攻占襄阳城,并在此建立国家政权,自称“新顺王”,改襄阳为襄京。

襄阳不仅是历代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一座古今闻名的军事重镇。因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自东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上下30,襄阳一直是群雄角逐的重要战场,战争的硝烟不断弥漫在它的上空。如今,这里尚存许多军事遗迹。襄阳城始筑于汉,唐宋年间改为砖城,增设垛堞,新建城楼。现为明洪武(公元1368-13)年间重筑,并在城的东北角新添一段城墙,取名新城。

在历史上襄阳城共有六座城门,万历四年,知府万振孙为六门首提雅称,东门曰阳春,南门曰文昌,西门曰西城,小北门曰临汉,长门曰振华,大北门曰拱辰,在明清时,古建筑保存较为完整:六门城楼高耸,四方角楼稳峙,王粲楼,狮子楼,奎星楼点缀十里城郭,与鼓楼(昭明台)、谯楼相映生辉,金瓦琉璃,高墙飞檐,十分壮观,整个城池都和谐地融为一体,给人以古朴典雅的感受。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少见的,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之说。如今,雄伟壮观。古朴典雅的城地,与新近修复的仲宣楼、昭明台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襄樊市政府近年来下了很大功夫修复古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持了襄阳古城墙古朴的原貌。大北门也叫瓮城,因西门是朝拜真武祖师庙的必经之路,故又称为“朝圣门”。襄阳城每座城门外又有瓮城也叫屯兵城。古代城垣设施不仅修建敌楼、箭楼作用武之备,还修建魁星楼以祭把主宰文运之神魁星。 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设有角台,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全城周长7322米,城墙最低处 7米,最高处11米,墙体高约10米,厚1.3—1.5米。环绕襄阳城的古护城河是古城美景之一,堪称华夏第一城池。它的平均宽度在180米,最宽处超过250米,是我国最宽的护城河,现被原样保存。而且它是一条流动的河,与汉江是联通的,绕城泛舟而游,但见城垣高筑、垛堞处处;垂柳掩映、灌木葱茏,仿佛置身于画中,美不胜收。

襄阳城北、东、南由滔滔汉水环绕,西靠羊祜山、凤凰山诸峰。城墙始筑于汉,后经历代整修,现基本完好, 襄阳城,是座巍峨雄丽的古城。她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文物古迹,壮丽的山川河流而闻名遐迩,古往今来不知有过多少骚人墨客在此留步,写下了许多呤诵她的动人诗篇。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泛舟汉江,怀着对襄阳的深厚感情,写下了富有感染力的诗篇《汉江临泛》。

古城历经沧桑,现仅剩临汉、拱宸和震华等三座城门。在临汉门上尚保留有一座始建于唐、重筑于清的重檐歇山式城楼,砖木结构,经维修后完整无缺,整个城楼在建造上采用了古代建筑上的传统手法,全部采用了组接、桙(mou)榫(sun)的方法,没用一颗钉子,绕城泛舟游览,只见城墙高筑,垛堞处处,垂柳掩映,灌木葱茏,这里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固若金汤,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美称。真乃旅游的好去处。

站在高11米的城头上举目远眺,南边的终南山、北部的渭水河遥遥相望;俯首四顾,城内城外市容尽收眼底,据山临水,蔚为壮观,明人李言恭诗赞“楼阁依山出,城高逼太空。”城下环以护城河,平均宽度180米,最宽处250米,人称“华夏第一城池”。整个襄阳城布局严谨,形势险要,不愧为“铁打的襄阳”。城上还陈列青铜大炮,守城将领塑像,城脚到护城河之间的环城绿化带,成了襄城最大的绿化公园,茅屋瓦舍,仿古亭廊,诗碑雕塑,应有尽有,供襄樊市民和中外游人参观。

大家看城墙北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瓮城外还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城公园地带歇息,等候开城门再进城。

篇3:襄阳古城北街的历史风貌保护研究

现今国内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呼声很高,而对北街这样的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不够重视,针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少。如何保护北街的历史风貌,从而维持襄阳古城的整体文化特征,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襄樊市的保护工作重点是放在陈老巷这样的历史街区,很多专家都致力于这些历史实物遗存较多的地方,而对于北街这样的历史风貌区重视不够,这种保留了历史的肌理和功能性质的街区,对城市传统风貌的保护有重大的意义。

1 北街历史风貌的控制原则

风貌保护涉及到街区的建设和活动的各个方面,从内部的本源设计延伸到外在风格特征,即如只有内部组织合理的生命体才能焕发真正和永恒的光彩。要保护襄阳北街的历史风貌,首先要确立风貌保护的控制中心,分析各控制要素,然后围绕控制中心,确立保护原则和策略,在保护北街历史肌理的基础上求发展。通过评价各要素的历史价值及重要性和影响力,将昭明台和临汉门作为风貌控制的中心,风貌区中的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的保护与控制都要围绕这二者系统地展开。

2 北街历史风貌控制要素的组成及控制策略

2.1 物质要素

1)建筑。

北街的建筑整体上保持着鄂西北民居的传统风格。从青砖白灰的建筑材料,到“如翼斯飞”的层层山墙,无一不体现着汉水中游传统建筑的精粹。

按照历史价值分类,北街街区内的建筑可分为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与历史风貌协调的现代建筑、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现代建筑和仿古建筑。其中,文物建筑包括临汉门、大成殿、状元桥和昭明台。

文物建筑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有着较高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在文物建筑保护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三者的最佳结合点进行保护,特别是其历史价值方面。文物建筑与历史建筑的保护要遵循全面保护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存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原存部分的原则,尽量保存建筑本身的原真性。

北街两侧的商业建筑基本都是仿古建筑。对于与历史风貌协调的现代建筑和仿古建筑,基本保持它们的现状,但在今后的街区风貌保护建设中可作适当调节。

由于近些年现代建筑无规划地杂乱建设,北街历史风貌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现代建筑,这些建筑有的在风格上与整个街区的风貌格格不入,有的在建筑高度上对街区的天际线造成了破坏。对这类建筑,在风貌保护建设中应采取拆、改相结合,从建筑高度、立面乃至结构上改变其现状,使其与街区传统风貌相协调。

按照建筑性质分类,北街历史风貌区内的建筑可分为商业建筑、民居和其他公共服务建筑。商业建筑都是仿古建筑;传统民居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存民居基本都是近几十年建的平顶房,比较杂乱。在风貌保护过程中,要结合建筑的历史价值与性质,综合考虑,实施保护。

2)空间。

改变现有的略显单一并且缺乏情节性的街巷空间形态,结合外部环境塑造空间的连续性、多样性和整体性。通过对建筑外部的材质、色彩、尺度、形式等对比变化的有机组织,借助室外绿化、小品等环境设施的设置,建构有韵律的外部空间。

保持步行空间的连续性是维持空间完整性的基础,而空间的连续包括界面的连续和尺度的连续。综合考虑建筑界面和空间尺度,将外部空间划分为若干单元,合理组织单元关系,使其形成有韵律、导向性强而又连续的空间序列。街道南北贯穿800 m,如何塑造空间的多样性,是吸引市民和游人,激发北街活力的关键。

街道空间漫长又缺乏中心,会由于凝聚力太弱而显得整体感不强。应加强控制中心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增强街区空间的整体性。

3)环境。

外部空间环境是影响街区整体形象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绿化及其他(节点小广场、照明、建筑外立面和外装修、铺地及雕塑等环境设施)。这些物质性的元素,经过人的认识、感知,在人的心中形成了对这一环境氛围的印象,街区的环境文化就形成了。目前北街的环境建造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街道绿化系统不健全、广告牌随意张贴且风格不统一、休息设施配备不足、照明系统缺乏内涵和特色、街道设施缺乏系统性、标准化设计、整体性较差。这一部分是由于北街建造之初规划工作的不足,另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后来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无秩序和无条理操作。

改变现状,创造满足安全性、舒适性和私密性的空间环境,塑造怡人的环境艺术,是建设街区环境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兼顾很多方面,既要精心布置树木、草地和水面,铺设材料和色彩与街区协调的铺地,设立符合营造传统风貌要求的广告牌,提供舒适的、供人驻足的休息设施,创造文化内涵深厚的雕塑,改造夜间照明设备与照明方式,又要引进民俗文化到街头小巷,从而强调作为活动主体的“人”的感受,体现古城古巷原汁原味的生活和文化气息。

4)市政设施。

包括公共设施和居住设施。污水排放系统紊乱,供气没有实现,消防车无法进入小巷致使防火存在隐患,这些市政设施方面的问题急需解决。

市政设施的更新是为了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保护与更新是为了能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是有机的保护,所以基础的设施应该在建设与改造的初始阶段就布置好,为今后健康持续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市政设施改造的目的至少应该使居民享有目前市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5)边界及面积。

北街历史风貌保护区的范围包括从昭明到临汉门及其两侧区域,总面积6.32 ha。

2.2 非物质要素

1)业态。

北街历史风貌区的周边遍布旅游资源,有襄阳城墙、夫人城、米公祠等历史遗迹以及汉江等自然景观。在历史上,北街是襄阳城商业和经济中心——十字街的一部分,而北街自身也是襄阳城内重要的码头,商业繁荣,经济发达。对于现代襄阳而言,北街拥有的不仅仅是它的商业和经济地位,更重要的是其历史地位所赋予其特殊的文化意义。

2)聚居形式。

北街历史风貌区保护的最终目标是真正维护街区中居民的利益,因此应该对居民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这些居民的生活背景、职业、收入、家庭状况等都较为相似。

2.3 人文环境

襄阳古文化是楚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襄樊自古以来不仅是军事重镇,而且是商业重镇,历代名人辈出,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遗作和历史痕迹,造就了襄樊所独有的人文环境特色。要将北街的风貌保护融入古城整体的人文环境之中。然而目前北街周围的人文气息正慢慢减弱,传统的码头经济与文化已经消失,江边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正在被现代化的进程所同化和吞噬,北街的保护与建设对于带动这一带乃至整个襄阳城传统文化的复苏有重要的意义。

3结语

北街的风貌保护不仅有利于保存襄樊的地域文化与传统特色,而且能够激活当地的经济、文化和旅游,对于塑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形象意义深远。探索出一条北街风貌保护的正确道路,可以为今后我国历史风貌区的保护提供借鉴经验,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历史风貌保护理论的空白。

参考文献

[1]湖北省襄樊市编纂委员会.襄樊市志[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3.812.

[2]襄樊市建设委员会.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20.

篇4:值得一去的古城襄阳

书法大家米公祠

第二天一早,首站便来到了米公祠(国家级文保单位)。米公祠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小时候学习书法就知道米芾的大名,这次终于能够亲临祠堂,真正感受书法名家的文化魅力了。

襄阳米公祠是纪念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的祠堂,坐落在樊城柜子城内,隔汉水与襄阳小北门相望。米芾(公元1051~1107年),人称“米襄阳”,擅诗文,工书画,精鉴赏,酷爱收藏,其书法得王献之笔意,博采众长,不守陈规。宋徽宗召其为书画学博士,官至礼部员外郎,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大书家”。

米公祠原名米家庵,始建于元,扩建于明,后改名为米公祠。自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先后由米芾第十八代孙米瓒、十九代孙米爵、二十代孙米澎重建,清同治四年(1865年)再建。祠内有纪念性建筑拜殿、宝晋斋、仰高堂等,并珍藏有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其后裔摹刻的米芾手书法巾四十五碣、其他碑刻一百四十五碣。

米芾有个外号叫“米颠”,这一外号是怎么得来的呢?据传,宋徽宗赵佶非常欣赏米芾的书法,有一次召米芾入宫,令他以屏风作纸,用御砚磨墨表演书法。只见米芾抬腕用墨,一气呵成,顿时龙走屏风,雷鸣电闪。宋徽宗看呆了,还没等他回过神来,米芾捧起那方端砚对皇帝说:“此砚经臣法濡染,不堪复以进御,取进止。”胆大的米芾竟敢向皇帝索砚,好在赵佶正在兴头上,便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谁知米芾端起那方砚,竟然“舞蹈以谢之”,余墨洒满官服,赵佶见状道:“颠名不虚也。”于是,这“米颠”的绰号便不胫而走了。

隆中者,空中也

下一站来到了古隆中,作为襄阳市知名度最高(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景点之一,古隆中位于西山环拱之中。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声。”隆中因此而得名。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兴汉蓝图“隆中对策”都发生于此。

当然,最有名的莫过于这里曾是三国时期诸葛亮青年时隐居的地方。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幼年失去双亲,十七岁随叔父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全面分析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提出一统天下的谋略,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现在的古隆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二百零九平方公里,包括古隆中、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等五大景区。

我们去的时候,除了景区重要古建筑在进行修缮外,隆中的相关硬件设施也在重新改造。“抱膝亭、武侯祠、六角井、三顾堂等建筑都在进行相应的修缮,同时对躬耕田、莲池也在进行改造。”一位工作人员对我说,“年底前景区的大规模工程将陆续完工,全国首家竹木结构的草庐露天剧场将正式对外开放,市民除了能够观看演出,更能在附近的商业区享受其他服务。”

行文至此,我有些遗憾,设计规划者似乎不是在把古隆中修旧入旧,而是修旧如“新”,这不禁让我等旅游者大跌眼镜。

从韩国找回自己的民歌

湖北的音乐家朋友前不久给我传来了一首襄阳当地民歌《襄阳歌》,据说是刚刚从韩国寻

找到的已经失传千年的李白《襄阳歌》原曲。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这首诗是我国著名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在襄阳漫游时所作,曾广泛传唱于湖北大地。诗歌触事遣兴,借景抒情,喻人写己,抒发了蔑视功名富贵、追求自由生活的思想情怀。

诗中提到的“白铜”是古乐府曲牌名,也是梁武帝萧衍在襄阳民歌的基础上创作形成的一种歌舞形式。

《襄阳歌》曾一度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后被韩国翻译成韩语,改编为《李朝十二歌》之一,在韩国襄阳郡被传唱,如今它已成为韩国优秀的传统歌曲。

为了重拾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关人员联络到韩国文化界代表,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历经周折找到了《襄阳歌》的原曲,并在当地采集录音传回中国。

对襄阳人来说,梁武帝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在襄城十字街正中高高耸立的昭明台,就是为纪念其长子“昭明太子”萧统而建造的。萧衍镇守襄阳期间发生了一件事,促成了萧衍创作后来的乐府——襄阳白铜鞮。当时流传着一首童谣:“襄阳白铜蹄,反缚扬州儿。”在过去的战争中,很多将帅都十分迷信,在开战前往往都要祭旗祷告,还要找一个借口,萧衍也不例外。听到这首童谣后,萧衍认为时机成熟,便招兵买马,联合义师,起兵征讨当时的昏君萧宝卷,之后一举攻占了建康(今南京),建立帝位,恰好应验了襄阳童谣。

梁武帝是位文学杂家,诗词曲赋、经史子集无不精通,并与谢眺、沈约等人合称“竟陵八友”,特别是在乐府创作上颇有建树。称帝以后,梁武帝时常想起当年镇守襄阳时听到的儿歌,因为这首儿歌为他称帝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便怀着感恩之心,对襄阳儿歌进行了改编,创作了新的乐府《襄阳踏铜蹄歌》。

萧衍创作了三首铜蹄歌后,觉得不足以表达对襄阳的思念与感恩之情,又下令让自己的丞相沈约和诗三首,并制成曲目,配上舞蹈,加以传唱。沈约是南朝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音乐家,接旨后,当即奉和了三首《襄阳踏铜蹄歌》。就这样,襄阳白铜鞮从民间走进宫廷,从而传唱天下,襄阳也因此名声大噪。

顾名思义,铜蹄者,原是有钱人为马钉的蹄掌。马蹄踏地“嗒嗒”作响,清脆悦耳,后人歌舞时便踏足而舞,摹仿其形,此种说法也符合梁武帝制作该歌的初衷。但也有人考证,跳舞者身上绑缚铜铃是为了增强节奏感和音律感。

中国最宽的护城河

我从相关资料上看到,全国像襄阳这样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已经不多,像襄阳城这样宽、这样深、这样完整的护城河则更少,因此,有专家认为襄阳城的护城河是当今全国最宽的护城河。

行走在护城河边的古城墙下,怀古沉思的同时,很容易产生联想。从古至今,襄阳向来是文人墨客荟萃的地方,也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在中国,许多城市有襄阳街或襄阳路,如此说来并非偶然吧?

篇5:襄阳古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这里旅游。

襄阳城位于汉江南岸,襄樊市中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一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古城。因“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也”。

襄阳城雄据汉水中游,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城池始建于汉;周长7公里;护城河最宽处250米,堪称华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之说。如今,雄伟壮观。古朴典雅的城地,与新近修复的仲宣楼昭明台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襄阳城共有六座城门,即大,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

襄阳城地处汉江南岸,与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是襄樊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不仅是历代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一座古今闻名的军事重镇。因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自东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上下3000年,襄阳一直是群雄角逐的重要战场,战争的硝烟不断弥漫在它的上空。如今,这里尚存许多军事遗迹。襄阳城始筑于汉,唐宋年间改为砖城,增设垛堞,新建城楼。明洪武年间重筑,并在城的东北角新添一段城墙,取名新城。全城7322周年米,原有6座城门,分曰:阳春、西城、临汉、拱宸、震华。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设有角台,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城墙最低处7米,最高处11米。

襄阳城六门城楼高耸,四方角楼稳峙,王粲楼、狮子楼、奎星楼缀十里城垣,与鼓楼(昭明台)、谯楼相映生辉。整个城池和谐地融为一体。

环绕襄阳城的古护城河是古城美景之一。它宽度180米以上,最宽处超过250米,是我国最宽的护城河,现被原样保存。绕城泛舟而游,但见城垣高筑、垛堞处处;垂柳掩映、灌木葱茏,仿佛置身于画中,美不胜收。

襄阳城是湖北省重点保护单位。

襄阳城每座城门外又有瓮城也叫屯兵城。

万历四年,知府万振孙为六门首提雅称,分别为:阳春门,文昌门,西城门,拱震门,临汉门,震花门。因西门是朝拜真武祖师庙的必经之路,故又称为“朝圣门”。

襄阳城在明清时,古建筑较为完整:六门城楼高耸,四方角楼稳峙,王粲楼,狮子楼,奎星楼点缀十里城郭,金瓦琉璃,高墙飞檐,煞是壮观,整个城池都和谐地融为一体,给人以古朴典雅的感受。襄樊市政府近年来下了很大功夫修复古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持了襄阳古城墙古朴的原貌。

襄阳城北、东、南由滔滔汉水环绕,西靠羊祜山、凤凰山诸峰。城墙始筑于汉,后经历代整修,现基本完好,墙体高约10米,厚1.3—1.5米,周长7.4公里,据山临水,蔚为壮观,明人李言恭诗赞“楼阁依山出,城高逼太空。”城下环以护城河,平均宽度180米,最宽处250米,人称“华夏第一城池”。整个襄阳城布局严谨,形势险要,自古誉为“铁打的襄阳”。

这里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固若金汤,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美称。城墙始筑于汉,时兴时废,保留至今的是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重筑的新城。全城周长7322米,原有城门6座,横匾于书阳春、文昌、西成、临汉、拱宸、震华6个城门名。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设有角台,城墙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

襄阳城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地处湖北省北部,汉水中游。《汉书·地理志》谓:“襄阳位于襄水之阳,故名。”战国时楚置北津戌,始为军政重邑。汉时置县,三国时置郡,此后历代为州、郡、府治所。汉唐两代,襄阳城处于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荆州记》载:东汉时襄阳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城南一带号称“冠盖里”。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为荆州刺史,将州治从汉寿迁至襄阳,使襄阳城由县级治所一跃升为京城以下州的首府,地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的一部分,成为当时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唐代襄阳城为山南东道治所,辖区扩及今陕西、四川的部分地区。明末李自成攻占襄阳城,并在此建立国家政权,自称“新顺王”,改襄阳为襄京。1950年5月1日,襄阳与汉水对岸的樊城合为襄樊市。

襄阳城,是座巍峨雄丽的古城。她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文物古迹,壮丽的山川河流而闻名遐迩,古往今来不知有过多少骚人墨客在此留步,写下了许多呤诵她的动人诗篇。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泛舟汉江,怀着对襄阳的深厚感情,写下了富有感染力的诗篇《汉江临泛》。

古城历经沧桑,现仅剩临汉、拱宸和震华等三座城门。在临汉门上尚保留有一座始建于唐、重筑于清的重檐歇山式城楼,经维修后完整无缺。城墙最低处7米,最高处11米,周围环绕着护城河。古老的护城河主道宽180米,最宽处250米。绕城泛舟游览,只见城垣高筑,垛堞处处,垂柳掩映,灌木葱茏,真乃旅游的好去处。

好,游客朋友们,今天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古隆中导游词

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历史文化名城襄樊 襄樊是我们这次三国之旅的第二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古战场 希望我的导游能进一步加深大家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也希望我的导游能使大家玩得高兴 玩得开心

三国故事湖北多,这可不是吹牛 三国演义120回,其中的75回就发生在我们湖北,而这75回中又有44回发生在襄樊 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就是天下闻名的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诸葛亮躬耕十年 以待明君的古隆中

隆中在襄樊城西13公里处,因 有山隆然而起 得名 三国演义 中对隆中是这样描述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

隆中之所以天下闻名,原因有三个:一是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二是刘备在顾茅庐的所在之地,在是著名的 隆中对策 的提出之地 从晋代开始,仰慕诸葛亮大名的人们就在这儿修建了纪念诸葛亮的建筑 它们是:三顾堂 草庐亭 草庐碑 六角井 躬耕田 抱膝石 梁父岩 老龙洞 半月溪 小虹桥 武侯祠 野云庵等,被称为 隆中十二景 这些建筑记载着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情况和有关传说

诸葛亮,字孔明,山东琅琊阳都人 今山东沂水县人 父母早亡,从小便随叔叔投靠荆州刺史刘表 叔叔逝世以后,诸葛亮就在隆中盖了几间草房住下,他 昼勤四体,夜诵经书,躬耕自食 古隆中内有数十亩 躬耕田,据说便是诸葛亮当年耕作的地方 躬耕田旁有梁父岩,相传诸葛亮在劳动之余喜欢咏唱 梁父吟,以寄托志向 诸葛亮的活动,渐渐引起了荆州有识之士的注意 徐庶 崔州平等有才识的青年,和他相交甚厚 德高望重的襄阳名士庞德公品评诸葛亮为 卧龙,蛰伏的蛟龙一旦腾飞,前途将不可限量 而沔南名士黄承彦更是把自己的宝贝女儿许配给他 虽然隆中有人说 莫学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其实,这是一个误会,黄承彦的女儿叫黄月英,小名叫阿丑 阿丑小姐不仅不丑,而且聪明 貌美,是一个不可多是的才女 她不仅是诸葛亮的贤内助,而且在诸葛亮的千秋功业中志了不小的作用

公元207元冬天,在徐庶 司马徽的推荐下,刘备带着关羽 张飞,三顾隆中茅庐,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良策 这就是千古传名的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的遗址,就在 三顾堂 上 它是诸葛亮的故居,也是隆中胜迹的主体部分

刘备的 三顾 和平等 坦诚相待,使诸葛亮改变了 苟求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的初衷,当即提出了著名的 隆中对 在 隆中对 中,诸葛亮冷静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刘备集团的施政纲领 那就是取荆州,占益州,联东是,抗曹操,三分天下,进而统一中原的战略方针 真可谓: 未出茅庐,先分天下 从此,诸葛亮离开了隆中,为实现他在 隆中对 中提出的施政纲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正是诸葛亮过人的才智 胆略,才使刘备迅速由小到大 由弱到强,建立了三分天下的蜀汉政权,刘备曾欣喜地对关羽 张飞说: 我有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一样

诸葛亮一生的业绩,在 三国演义 中被渲染得极其生动 壮丽,甚至带上了几分神话色彩,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崇拜,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日本经济界掀起了一阵 三国演义 热,成书的专著 专辑有 三国的人际关系学 三国的智慧 三国 商业学的宝库 等等 更有一位教授,言之凿凿地说,松下幸之助就是因为就善于运用诸葛亮的谋略,才使松下电器公司在世界崛起 不知我们有何感想

由于积劳成疾,诸葛亮于五十四岁壮年病逝,安葬在汉中定军山 现在的陕西省敏县南部 诗圣杜甫曾写有一首诗追悼诸葛亮,其中有这样几句: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逝世后,老百姓对他十分思念,这是因为诸葛亮不仅是劳动人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更是劳动人民心目中的一代勤政廉洁的名相 因而,凡是他到过的地方,纷纷为他立庙 各地的武侯祠就有七座 然而纪念地太多,就难以分辨真假 从古到今,为谁是诸葛亮正宗纪念地而发生过不少争议 其中尤以湖北襄阳古隆中和河南南阳卧龙岗两地的武侯祠谁为 正宗 之争最为有名

两地的武侯祠,历史悠久 隆中的建于晋代,保留着古朴的风貌 南阳的建于唐代,更显得宏大堂皇 两地都以诸葛亮的躬耕地自居,为武侯祠的正宗而争 为此,还打不少笔墨官司 隆中派 以 隆中对 之 隆中 为证,南阳派 以 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为证,争得不亦乐乎 直到清代咸丰年间,襄阳人顾嘉衡出任南阳知府时,这场争论更达到了高潮 南阳人认为:襄阳人来南阳做知府,可要处事公平,不能向着家乡,将武侯祠的正宗桂冠判给襄阳,否则叫他这个知府坐不稳 襄阳人认为,既然是家乡人到南阳为官,一定要为家乡人伸张正义,将古隆中的武侯祠判为正宗,否则不要他回家乡 两边互不相让,要等顾知府表态 顾嘉衡听了双方的意见,没有立即表态,请大家下堂休息,说是第二天再判 第二天一早,双方又来到府衙,等顾知府的评判,只见顾嘉衡拿出文房四宝,提笔写了一幅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此联一出双方心服口服,都佩服顾知府的才智,从此这场争论才告一段落

那么,诸葛亮躬耕之地究竟在何处呢 只要了解当时的历史地理知识,就不难辨别 隆中在汉时属南阳郡所管辖,于是诸葛亮便称自己 躬耕于南阳 明代以后,隆中才划归襄阳,而襄阳 南阳又分属湖北 河南两省,因此才有了以上的争论 事实上,诸葛亮的躬耕之地只有一处,那就是古隆中

景点名称:隆中风景区

联系方式:地址:位于襄阳城以西15公里处 景区门票:40元

景区荣誉:aaaa级景区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开放时间:

位于襄阳城西13公里处的群山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襄樊市近郊文物风景区,总面积十二平方公里,景区内有隆中山、乐山、大旗山、小旗山及其所属的谷地。主峰隆中山海拔306米,隔谷相望的大旗山,一头高昂,一头缓缓下垂,型如卧虎;山上茂林修竹,郁郁葱葱,望之巍然深秀;山下泉水、池塘,山涧小溪流水潺潺。诸葛亮17岁随叔父诸葛玄从山东到襄阳,隐居隆中长达10年。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都发生在这里。隆中诸葛亮故居是诸葛亮的重要纪念地之一。这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隆山耸翠,旗山旋峙,现有三顾堂、武侯祠、三义殿、草庐亭、抱膝亭、六角井、野云庵等,还有躬耕田、小虹桥、半月溪、老龙洞、梁父岩、抱膝石等名胜古迹。近年来又兴建了吟啸山庄、汉文化景区、龙泉居等旅游风景点。

隆中已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4a国家级旅游景区。

古隆中为主景区,她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古隆中这样描述。今天的古隆中的自然景观似乎变化不大,只是增添了许多纪念性建筑,还有庭院深处那四人径围的古桂树,每当8月,满树金花,芬芳沁人。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我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十七岁随叔父诸葛玄到襄阳,隐居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也都发生在这里。隆中诸葛亮故居是纪念诸葛亮的重要地之一。自从西晋镇南将军刘季和于公元304年到隆中为诸葛亮故居立碣表里以来,历代人们都把隆中的一切遗迹视为珍贵的文物古迹,陆续修建了武侯祠、三顾门、三顾堂、古柏亭、抱膝亭等纪念建筑;又把诸葛亮的一些重要遗迹定了名称,如躬耕田、小虹桥、六角井、抱膝石、梁父岩、半月溪、观星台、琴台等,逐渐形成了以隆中十景为主体的隆中风景文物区。

在隆中的山林中有大量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留下的遗迹和历代修建的纪念建筑。每处遗迹都反映了诸葛亮的重要活动,或反映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保存和修复的纪念建筑面积共占地十三亩(不包括庭院),有庄严的殿堂,有依山傍水的亭、廊、楼、榭,建筑风格朴实,具有浓厚的鄂西北民居风味。武侯祠始建于晋朝,隆中文物风景区的形成,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隆中诸葛亮故居,现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之一。多宝佛塔话珍奇距隆中一箭之遥,有一座寺庙,叫广德寺。它离山不远,在一片空旷的田野上。南望,是巍巍清山,北眺,是滔滔汉水。寺院方方正正,四外有整整齐齐的护寺河,除东山门外,别处进不了寺院。这恐怕是其它很多寺院所没有的。此寺以刹深殿高而著称于世,更以颇具特色的多宝佛塔而名闻遐迩。

古隆中形成文物风景旅游区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明代已经形成了“隆中十景”:草庐亭、躬耕田、三顾堂、小虹桥、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龙洞、梁父岩、抱膝石。建国后,又先后修建或新建了隆中书院、诸葛草庐、吟啸山庄、铜鼓台、长廊、观星台、棋盘石、琴台、孔雀寨、猴山等众多景点,近年又新建了“千古名相诸葛亮彩塑展”、上山滑道和山顶标志性建筑----腾龙阁,进一步完善了景区旅游服务功能,丰富了文化景观,扩大了景区容量。山峦叠翠,溪水潺流,一派田园淡泊风光。罗贯中在 《三国演义》中描写隆中的景色道:“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生前给隆中题词:“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胜迹永清幽”。江泽民总书记曾于1999年5月27日视察隆中,并欣然题词:“古隆中诸葛亮故居”。

古隆中的武侯祠,系明代重建,并在嘉靖,万历及清康熙时重修,乾隆时定名为“汉诸葛丞相武侯祠。武侯祠系四进三院的四合院建筑,山门以高矗的仿木结构砖雕牌坊构成。祠内建筑多采用木步架与硬山砖墙组合,屋脊多施雕饰,其风貌在朴实素雅中又显得多姿多彩,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祠前有石狮一对,造型十分生动,雕作极其精美,须弥座式的基座上还有奔马,舞风等浮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穿过巍峨的方丈殿,一出后门,独具特色的多宝佛塔便呈现在眼前。它通高十七米,分塔座、塔峰两部分。塔座高7米,成八方形,东、南、西、北各设一券门,并有甬道入内。座上建5塔组成完整的塔群,主塔为典型的喇嘛塔,高10米,围绕喇嘛塔建有4座六角形密檐攒尖顶式砖塔。整个佛塔上下内外共嵌石雕盘坐佛像45 尊。塔弯有古银杏树一株,高30余米,可4人合抱。明嘉靖年间曾被襄阳王赐以“大将军”封号,清乾隆25年(公元1760年)更立“感应大将军树碑”。古树奇塔交相辉映,蔚为壮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篇二:襄阳导游词

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襄阳观光浏览,我是大家此次襄阳之行的导游员小杨。

首先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襄樊市的概况:襄樊市是湖北的省辖市,位于我国中部,湖北省的西北部,被人们誉为汉江上的一颗明珠,是一座有着28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它因襄阳、樊城二城合称而得名。襄樊有南漳、保康、谷城3个县,枣阳、老河口、宜城3个市,襄阳、襄城、樊城3个区,国家级高薪技术产业开发区、鱼凉州旅游经济开发区和东风汽车产业开发区。襄樊面积1.97万平方千米,人口580万,其中市区面积360平方千米,建城区面积80平方千米。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惟一的大城市,秦巴经济走廊的中心城市。

襄樊交通畅达,长江最大的支流横贯全境,公路纵横交织,汉丹、襄渝、焦枝三条铁路交汇于此,为中国腹地交通枢纽之一;地势险要,东瞰吴越,西控三峡,南跨汉沔(mian),北接京洛;特产丰富,稻麦棉油,山货水产,工业原料等,几乎应有尽有,江山秀美,巴山余脉逶迤(weiyi)西来,浩荡汉水蜿蜒东去,山临山,水临水,山色青黛,水色鸭绿,沙洲处处,白帆片片,江鸥点点。因此自古为兵家比争之地,文人必至之所。

襄樊不仅自身名胜济济,而且是中国中部旅游的交通中心。方圆几百公里内,东有武汉、文武赤壁,北有西安兵马俑、华山、洛阳牡丹、少林寺、西有武当山、神农架、南有张家界、葛洲坝、荆州城、三峡、不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襄樊是必经的落脚之地。从襄樊出发,可顺利到达各旅游景点。

今日的襄樊不但很好的保存了古代的文化遗产,更能体现今日襄樊风采的是它飞速发展的经济。在襄樊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市新建了高新产业开发区,一大批新科技在此处成长,火炬大厦点燃了襄樊新希望。经襄棉、襄轴为龙头,建有大型工业区,以渔梁洲为基础新建了旅游开发区。东风集团在我市兴建了花园式生产基地,内设完善的生产线,一流的工艺流程,设备齐全,技术先进;更建有亚洲一流的汽车试车场。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想各位对于我们襄樊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上午我们参观闻名中外的襄阳古隆中。下午参观襄阳护城河、襄阳古城墙、夫人城。

现在我们行驶的地方是襄城西大街,距离隆中大约十三公里,前面不远处我们将经过檀溪,我想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于这个名字会比较熟悉,因为这里就是刘备马跃檀溪的遗址。

现在我们行驶的路段就是檀溪,在古时候这里曾经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当时叫做檀溪湖。当年,蔡瑁在襄阳城设宴谋杀刘备,襄阳的东、南、北门都有重兵把守,中因西门外是滚滚檀溪阻隔,虽有“万之兵,不易过也”因此蔡瑁未派兵把守西门,刘备恰从西门逃出,被追到檀西边。当时檀溪有数丈宽,波涛汹涌,根本无法渡过。刘备勒马回首,却见来路尘土大起,追兵即至。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纵马下溪,还没走出几步,他的坐骑“的卢”前蹄突然陷入河泥中,无法拔起这时刘备急的加鞭大呼:的卢、的卢!今日妨吾。刚说完这句话,他的“的卢”突然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因用立甚猛,在山石上踏下深深一个蹄印,一尺多深,直至今日,仍完好如初。刘备马跃檀溪后,慌不择路,一路狂奔,最后到一个山青水秀的庄园,并在着座庄园遇见一位隐士——司马徽,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当时襄阳德高望重的学者,他与刘备一见如故,彻夜长谈,司马徽对刘备说:“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史实。现在我们将要进入隆中风景区,风景区中心景区目前的面积为十二平方公里,这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密。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天下奇才诸葛亮就在此隐居十年。诸葛亮的生平:字孔明,是三国时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生。诸葛亮十三岁时为避战乱,随其叔父来到湖北襄阳避乱,初来襄阳时,诸葛亮在襄阳城内学业堂读书,十七岁时,他叔父去世,于是诸葛亮在隆中一处依山傍水的村庄,过着边耕边读的田园生活。这就是胡曾在《南阳》一诗中所咏的:“世乱英雄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诸葛亮躬耕南阳,与古代一些逃避现实的隐士是不同的,十年期间,他发奋读书,广交士林,认真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史实,以“观其大略”,还密切注视着天下形势,自比管仲、乐毅,视社会的安定与动荡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有人把他与当时一位杰出人物——庞统,并称为“卧龙”和“凤雏”。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古隆中风景区了,请大家随我一起到景区里参观。

汉江: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从陕西宁强县发源,穿过祟山峻岭,奔腾呼啸,流入湖北,在丹江口以下进人襄樊市境,变成了一条能承载300吨级船只的黄金水道。汉江南岸的大巴山和北岸的秦岭山,从陕川甘接壤地带自西向东,在襄樊的西界走到了它的尽头。襄樊的东部,桐柏山连接大别山,绵亘千里,把河南与湖北两省截然分开,襄樊联南携北,把中原大地和江汉平原连接起地形与气候:襄樊市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属于我国地形的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西部为荆山山脉放武当山余脉的山区,东部为大洪山和桐柏山之间的低山丘陵区,北部地处武当山、桐柏山之间,素称“鄂北岗地”,汉水流域及南部地区为较开阔的冲积平原。全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16o c,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具有我国南北过渡型的气候特征。

历史文化:襄樊市1987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市域内现已查明各时期的文化遗址200多处,有些文物古迹堪称世界之最。1990年至1992年在枣阳市雕龙碑发掘一处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距今约6000年,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属一种新的文化类型。秦汉以前,襄樊市为艰、卢、鄀、罗、鄢、谷、厉、随、唐等诸侯国之城,随后为楚境,秦汉以后又是三国文化的中心区域和历朝历代的重镇。

襄樊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cctv中国魅力城市评比中,襄樊从600多个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入围“十大魅力城市”。襄樊已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华夏第一古城池保存完好。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在襄阳城西13公里处的古隆中寓居10年,成就了著名的“前后出师表”和“隆中对”,闻名中外的《三国演义》120回中,有44回发生在襄樊这片大地上。米芾、孟浩然、张继、宋玉等一大批文人名士使襄樊大地更具人文底蕴。境内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区36处,其中古隆中为国家级4a风景区。

音乐:襄樊历史上堪称是音乐文化之乡。早在传说中的炎帝神农、尧舜时代,炎帝就发明了瑟,创作了“丰年之詠”,舜帝创作了“熏风歌”。有专家认为,枣阳雕龙碑古文化遗址,就是炎帝神农、舜时代的部落生活遗存。襄樊的音乐源头,确凿的可追溯到《诗经·汉广》。《汉广》是规整的四言诗。这是北方民歌的特点,句尾用助词“思”,相当于“兮”,这是南音的标志。这南北方音乐文化融合的结晶,是楚辞的先声,是襄樊音乐南北风格特点兼而有之的滥觞。篇三:襄阳古城导游词

襄阳古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这里旅游。

襄阳城位于汉江南岸,襄樊市中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一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古城。因“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也”。

襄阳城雄据汉水中游,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城池始建于汉;周长7公里;护城河最宽处250米,堪称华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之说。如今,雄伟壮观。古朴典雅的城地,与新近修复的仲宣楼昭明台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襄阳城共有六座城门,即大,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襄阳城地处汉江南岸,与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是襄樊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不仅是历代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一座古今闻名的军事重镇。因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自东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上下3000年,襄阳一直是群雄角逐的重要战场,战争的硝烟不断弥漫在它的上空。如今,这里尚存许多军事遗迹。襄阳城始筑于汉,唐宋年间改为砖城,增设垛堞,新建城楼。明洪武年间重筑,并在城的东北角新添一段城墙,取名新城。全城7322周年米,原有6座城门,分曰:阳春、西城、临汉、拱宸、震华。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设有角台,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城墙最低处7米,最高处11米。

襄阳城六门城楼高耸,四方角楼稳峙,王粲楼、狮子楼、奎星楼缀十里城垣,与鼓楼(昭明台)、谯楼相映生辉。整个城池和谐地融为一体。

环绕襄阳城的古护城河是古城美景之一。它宽度180米以上,最宽处超过250米,是我国最宽的护城河,现被原样保存。绕城泛舟而游,但见城垣高筑、垛

堞处处;垂柳掩映、灌木葱茏,仿佛置身于画中,美不胜收。

襄阳城是湖北省重点保护单位。

襄阳城每座城门外又有瓮城也叫屯兵城。

万历四年,知府万振孙为六门首提雅称,分别为:阳春门,文昌门,西城门,拱震门,临汉门,震花门。因西门是朝拜真武祖师庙的必经之路,故又称为“朝圣门”。

襄阳城在明清时,古建筑较为完整:六门城楼高耸,四方角楼稳峙,王粲楼,狮子楼,奎星楼点缀十里城郭,金瓦琉璃,高墙飞檐,煞是壮观,整个城池都和谐地融为一体,给人以古朴典雅的感受。襄樊市政府近年来下了很大功夫修复古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持了襄阳古城墙古朴的原貌。

襄阳城北、东、南由滔滔汉水环绕,西靠羊祜山、凤凰山诸峰。城墙始筑于汉,后经历代整修,现基本完好,墙体高约10米,厚1.3—1.5米,周长7.4公里,据山临水,蔚为壮观,明人李言恭诗赞“楼阁依山出,城高逼太空。”城下环以护城河,平均宽度180米,最宽处250米,人称“华夏第一城池”。整个襄阳城布局严谨,形势险要,自古誉为“铁打的襄阳”。

这里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固若金汤,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美称。城墙始筑于汉,时兴时废,保留至今的是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重筑的新城。全城周长7322米,原有城门6座,横匾于书阳春、文昌、西成、临汉、拱宸、震华6个城门名。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设有角台,城墙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

篇6:襄阳古城导游词优秀

襄阳城每座城门外又有瓮城也叫屯兵城。

万历四年,知府万振孙为六门首提雅称,分别为:阳春门,文昌门,西城门,拱震门,临汉门,震花门 。因西门是朝拜真武祖师庙的必经之路,故又称为“朝圣门”。

襄阳城在明清时,古建筑较为完整:六门城楼高耸,四方角楼稳峙,王粲楼,狮子楼,奎星楼点缀十里城郭,金瓦琉璃,高墙飞檐,煞是壮观,整个城池都和谐地融为一体,给人以古朴典雅的感受。襄樊市政府近年来下了很大功夫修复古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持了襄阳古城墙古朴的原貌。

襄阳城北、东、南由滔滔汉水环绕,西靠羊祜山、凤凰山诸峰。城墙始筑于汉,后经历代整修,现基本完好,墙体高约10米,厚1.3─1.5米,周长7.4公里, 据山临水,蔚为壮观,明人李言恭诗赞“楼阁依山出,城高逼太空。”城下环以护城河,平均宽度180米,最宽处250米,人称“华夏第一城池”。整个襄阳城布局严谨,形势险要,自古誉为“铁打的襄阳”。

襄阳城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地处湖北省北部,汉水中游。《汉书·地理志》谓:“襄阳位于襄水之阳,故名。”战国时楚置北津戌,始为军政重邑。汉时置县,三国时置郡,此后历代为州、郡、府治所。汉唐两代,襄阳城处于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荆州记》载:东汉时襄阳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城南一带号称“冠盖里”。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为荆州刺史,将州治从汉寿迁至襄阳, 使襄阳城由县级治所一跃升为京城以下州的首府,地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的一部分,成为当时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唐代襄阳城为山南东道治所,辖区扩及今陕西、四川的部分地区。明末李自成攻占襄阳城,并在此建立国家政权,自称“新顺王”,改襄阳为襄京。1950年5月1日,襄阳与汉水对岸的樊城合为襄樊市。

襄阳城,是座巍峨雄丽的古城。她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文物古迹,壮丽的山川河流而闻名遐迩,古往今来不知有过多少骚人墨客在此留步,写下了许多呤诵她的动人诗篇。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泛舟汉江,怀着对襄阳的深厚感情,写下了富有感染力的诗篇《汉江临泛》。

汉江临泛

唐·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题襄阳图

唐·徐贞安

画得襄阳郡,依然见昔游;

观山思驻马,汉水忆回舟。

丹壑常含霁,青林不换秋;

上一篇:年 春 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下一篇:应数学院学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