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设计》第02章 学习者特征分析

2024-04-28

《现代教学设计》第02章 学习者特征分析(精选8篇)

篇1:《现代教学设计》第02章 学习者特征分析

《现代教学设计》第02章

学习者特征分析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

1、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学说,我国的初中生处于哪个认知发展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哪种程度的动机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

A、较强 B、中等

C、较弱 D、3、根据奥苏贝尔的思想,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D·诺瓦克提出了一种判断学习者认知结构的技术,这种技术叫做什么?

A、组织图 B、思维图

C、概念图 D、认知图

4、具有哪种学习动机的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满足,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好奇心,喜欢挑战,在解决问题时具有独立性?

A、自我提高内驱力 B、内部动机

C、外部动机 D、附属内驱力

5、哪种方法是了解学习者已有知识基础的有效方法?

A、访谈法 B、观察法

C、编制预测题 D、问卷调查法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

1、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抽象运算阶段

2、Keller开发了一个动机模型,叫做ARCS模型,其中包括哪些方面?

A、注意力

B、趣味性

C、自信心

D、满足感

E、关联性

3、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哪些特征?

A、知觉的集中倾向性

B、符号性

C、不可逆性

D、自我中心主义

E、逻辑性

4、奥苏贝尔认为认知结构的变量包括哪些?

A、抽象性

B、可利用性

C、可分辨性

D、稳固性

5、从学习动机的内外维度划分,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内部动机

D、外部动机

E、附属内驱力

第三题、判断题

1、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是一种内部动机。

正确 错误

2、学习动机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正确 错误

3、对于场依存型的学习者,最好使用诸如分数这样的非社会性奖赏来激发动机。

正确 错误

4、如果问题有一定难度,沉思型认知风格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正确 错误

5、奥苏贝尔指出,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是分层次的。

正确 错误

答案:DBCBC

ABCD

ACDE

ACD

BCD

CD

错对错对对

篇2:《现代教学设计》第02章 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同盟会的建立;同盟会的性质和政治纲领;三民主义;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内容和作用;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

2. 能力方面:

(1)通过对三民主义及其评价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及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3. 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内容及其评价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族、民主革命主张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正议之声,而保皇派反对革命的观点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民族利益的不义之言。

(2)通过对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摧毁一个旧制度需要经过艰苦斗争,是非曲直付出鲜血和生命代价的。学习革命党人为了革命事业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激发学生的家国主义情感。

4. 学法指导方面:(1)引导学生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和董事会任务变化的宏观角度,分析三民主义的内容,训练学生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2)引导学生联系维新派与顽固派争论的史实,阅读有关革命派和保皇派论战的课文及楷体字,训练学生辨别、分析不同材料和观点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分析:

(1)同盟会的建立是重点。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在宣传、组织和具体筹划革命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成立使“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中国的民主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理解和认识这一点,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辛亥革命的发展过程。

(2)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重点。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孙中山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学习和掌握这一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辛亥革命的性质、功绩及失败原因的理解。

2. 难点分析:如何评价三民主义是难点。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他们难于理解对三民主义的评价。教师应联系同盟会的十六字政纲讲清三民主义。使学生明确三民主义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同明会政纲的关系。认识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课堂教学设计

师:(引导学生回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等内容并思考、回答有关问题)

生:(回忆、思考、回答问题)

师: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各地革命团体的相继建立和反清武装起义的尝试,在思想上、组织上和政治上为中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各革命团体的成员,组建了全国性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板书第二节课题)

一、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

1. 同盟会的建立

师:同盟会是在什么形势下成立的?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什么要创建同盟会?(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同桌讨论,找出同盟会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生:(阅读、讨论、回答问题)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简要说明)同盟会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建立,革命时机日益成熟的形势下建立的。随着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分散的、地方性的革命团体已不能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客观形势要求组建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政党。下面,我们看一看同盟会是怎样成立的?考察一下同盟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生:(阅读、思考同盟会建立的有关情况)

师:(在学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简要说明)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不同于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它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领导机构;有明确的章程和政治纲领;且具有全国的规模(出示《同盟会国内支部和分会分布》投影地图和电脑教学软件):有机关刊物《民报》。这些说明了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肩负起了领导全国革命运动的历史使命。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师: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制定了政治纲领: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这个政治纲领反映了同盟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让学生结合初中所学知识,思考、回答问题)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鞑虏”这里指的是满族人。(设问)“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仅仅是要赶走满族人,恢复汉人的统治吗?

生:(思考)

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其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主张独立,推翻“洋人的朝廷”,暗寓反帝的意愿。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他们的反帝旗帜不够鲜明,只是将对帝国主义的仇视集中于清政府的身上,而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师:(设问)“创立民国”是要创立什么样的国家?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创立民国”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二是批驳保皇君主立宪的谬论,立誓推翻清王明后,决不建立汉人的君主政体国家。

师:“平均地权”是什么意思?孙中山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主张?(让学生阅读课文课后“阅读与思考”中的材料,并思考)

生:(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师:针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孙中山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希望通过“核定地价”的办法,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资本主义的“土地国有制”这种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实现“土地国有”,进而解决土地问题的办法实际上是难以实行的。但它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2. 三民主义及其评价

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历史材料并由一位学生朗读有关三民主义概念、内容及其与同盟会政纲有关的4段课文)

生:(阅读、朗读并找出同盟会政纲与三民主义对应关系的内容)

师:(着重强调)三主义是孙中山先生对同盟会政纲的展开表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从字面上看,它与兴中会的纲领没有两样,但是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一,孙中山把反对清朝统治同反对帝国主义瓜分的斗争进一步结合起来,指出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其二,孙中山把“驱除鞑虏”的民族斗争同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政治斗争进一步结合起来,民族主义反对的不是整个满族,而是以皇帝为中心的满族统治者。“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这是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的核心问题,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政治思想最重要的发展,也是其经济思想的核心和社会革命的主张。“核定地价”的办法及后来提出的“土地国有”政策,反映了他对农民的同情,包含着逐步取消封建土地所有制,代之以资产阶级国家土地所有制,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经济的要求。在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是前提,民权主义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纲瓴有其历史的进步性,同时也存在着严惩的局限性。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让学生阅读有关课文进行思考,并与周围同学讨论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阅读、思考,发言中有不同的看法)

师:(归纳学生的观点)三民主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半殖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并试图用革命手段予以解决。它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三个方面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因而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但是,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二、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1. 论战的起因

师:(启发学生回忆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时期的主张和观点)

生:(与教师共同回忆)

师:20世纪初,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已成为当时中国历史之主流。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站在维护清朝统治的立场上,成为保皇派。他们大肆攻击革命派,阻碍革命的发展。这必然引起革命派的反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2.论战的内容

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插图:《立宪派与革命派之激战》书影及楷体字,掌握或了解论战的时间、主要阵地、焦点及具体情况)

生:(阅读,在课文上作标记)

师:(强调)革命派关于民族、民主革命的政治主张,是适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而康有为、梁启超在实践上已经证明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之后,仍然顽固维护清朝专制统治,他们已成为阻碍革命发展的保皇派。革命派以《民报》为阵地同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双方论战的焦点是什么?

生:(让一名学生朗读双方论战的三个主要问题)

师:应该指出,革命派在论战中也暴露了自身的局限性。如:革命派在驳斥保皇派的革命将招致列强干涉的观点时,天真地认为:中国的革命绝不会引起帝国主义的干涉。他们还奢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赞助。表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关于要不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论战中,革命派对于保皇派提出的革命将引起“内乱”以及诬蔑中国人民的反动言论,没有进行有力的批判。而且,革命派本身也存在着不信任劳动人民的倾向。因而不可能依靠劳动人民把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在关于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的论战中,革命派对于保皇派提出的“土地国有”为“夺富予贫”的指责,不但不敢予以有力的回击,反而进行极力辩解,这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的革命派对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妥协性。

3.论战的作用

师:这次论战起了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回忆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情况并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生:(回忆、阅读、回答问题)师:(视学生的回答情况,强调)前边讲过的维新派与顽固的论战是资产阶级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而这次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从历史的角度看,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关于斗争方式、斗争手段和政权形式之争。通过论战,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师:资产阶段革命派以武装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奋斗目标,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插图:《秋瑾》、《徐锡麟》并将几次起义的情况列成表格。项目包括:起义名称、领导人、时间、结果等)

生:(阅读、按要求列表)

师:(出示自制《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主要起义形势》投影地图或电脑教学软件,指图案简下列几次起义的情况)

1.萍浏醴起义 师:萍浏醴起义是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由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联合当地的会党发动的,参加者达3万余人。范围波及湘赣两省,它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让学生阅读课文和插图:《时报刊登的萍浏醴起义的消息》)

生:(阅读、了解起义情况)

2.浙皖起义和镇南关起义师:萍浏醴起义后不久,各地反清起义迅速掀起高潮。(让一名学生参加投影地图简介两次起义的情况)

生:(简介起义情况)

师:(适当补充秋瑾、徐锡麟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感人事迹,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黄花岗起义

师:在同盟会成立后的一系列反清起义中,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影响最大。(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插图:《广州黄花岗起义指挥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碑亭》)

生:(阅读、归纳起义概况)

师:广州黄岗起义是同盟会领导和影响下的诸次起义中准备最为充分的一次。孙中山吸取了以往起义失败的教训,在起义前作了认真的准备工作。早在1910年,他就约集赵声、黄兴等在槟榔屿(今马来西亚)开会,制定起义计划;并亲赴欧、美各国在华侨中募款,支援起义;同盟会还在香港成立了“统筹会”,作为起义的领导机关;在广州还设立了30多个秘密据点;在起义前,同盟会还组织了“敢死队”,作为起义的中坚力量。如此充分的准备,其结果竟惨遭失败,其原因何在?

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师:(归纳学生的发言)黄花岗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同盟会领导上的软弱,他们始终没有深入群众做思想发动工作,对各地分散的群众斗争没有作必要的联系、组织和配合工作。最终导致起义的失败。然而,这次起义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孙中山先生对其做了高度评价。称这次起义与武昌起义具有同等的历史意义。这是为什么?

生:(引导学生阅读楷体字,并由一名学生朗读历史材料:“是役也,……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试解释历史材料的意思

师:(视学生的解释情况,着重强调)这次起义尽管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反统治。这次起义以后,两广总督张鸣岐除了奏报朝廷外,还三次电告各省督抚,建议他们小心防范。此后,各省官员只要一听到革命党起事,就惊恐万状。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也更加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这次起义失败后不到半年,武昌起义便爆发了。可以说,黄花岗起义为辛亥革命高潮的到来和武昌起义的胜利,作了重要的准备。

小结

师:请大家依据板书归纳本节内容。

生:(归纳发言)师:(视学生归纳情况,进行小结)在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的基础上。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此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保皇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与此同时,革命派组织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这些,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的高潮的到来。

【简评】用问题解决法来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是常见的。本课的执教者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在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及其评价三民主义上,并主要以师生共同研讨的形式完成教学。这一教学过程有以下特点:

一、注意引导全体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和阅读课文及补充材料,做好了“论从史出”的准备;

二、提出的问题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彼此碰撞,互有启发;

三、教学民主,学生的不同观点都可以在课上得以展示;

篇3:《现代教学设计》第02章 学习者特征分析

1 茶楼的室内空间设计的分类和特点

目前,设计者在对茶楼室内进行设计的时候,往往会结合茶楼所在地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进行设计,很多元素的选择都具有代表性,这就使得不同地区的茶楼设计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这些风格大致包括中国古典式、现代式和异国风情式。

1.1 中国古典式

以中国古典式风格为主的茶楼设计,对家具的选择大多选用明式桌椅,壁架采用立体浮雕或空心雕刻,在中国书画的基础上,辅以盆景和插花作为摆设。中国古典式风格的茶楼有很多种类型,常见的有宫廷式、厅堂式、书斋式、庭院式和民俗式。宫廷式茶楼的室内设计沿袭了唐朝的宫廷茶道遗韵,无论是设计元素选择还是物品摆设装饰,都按照当时的宫廷风格设计,甚至有些茶楼还是模仿皇帝寝宫来设计的。所以,宫廷式茶楼是目前茶楼设计中最讲究、最豪华的。厅堂式茶楼的特点主要是高贵、典雅,建筑外形和内部陈设是模仿古代贵族的祠堂模式,虽然规格上无法与宫廷式茶楼相媲美,但营造出来的品茶氛围却并不比宫廷式茶楼的氛围差。书斋式茶楼将读书和品茶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室内设计主要以古代书房模式为主,古朴雅致,尽显“书卷”味道,喝茶的人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来阅读,喝的是茶,品的是文化。庭院式茶楼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在大自然的宁静、恬淡中体验饮茶的乐趣。所以,庭院式茶楼非常注重环境的营造,有的甚至直接设在著名的园林中。庭院式茶楼的室内设计比较随意,可简可繁,可朴可华,只要营造出“亭台楼榭”、“花港观鱼”、“小桥流水”的意境即可。这类茶楼风格更加适合现代人返璞归真、崇尚自由的追求。而民俗式风格的茶楼设计讲究乡土特色的体现,以不同风格的风土人情为主线,室内设计和装饰上主要选用独具民俗特色的元素,茶叶也多为民族特产或喜爱的茶叶,甚至茶楼服务人员的着装也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乡土文化。

1.2 现代式

与古典式设计风格不同,现代式茶楼设计注入了许多新鲜元素,例如,新材料、新工艺和全新的设计理念等。与此同时,茶楼设计还吸取了咖啡厅、西式酒吧的设计风格,使整个空间充满了时代气息。现代式茶楼同样可分为多种类型,首先是茶艺馆。随着饮茶人群的不断扩大,茶楼建设数量越来越多,作为近几年开设最多的茶楼,茶艺馆不仅可以品味茶文化、欣赏茶艺表演,而且还可以洽淡业务、对弈听书。因此,吸引了众多品茶爱好者的目光。茶艺馆的室内设计注重一个“雅”字,旨在通过高雅的文化熏陶或感染群众,达到推广传统茶文化的最终目的。其次是红茶坊。与茶艺馆相比,红茶坊的顾客多以年轻人为主,所以在室内设计上更倾向于年轻人的口味,以明快、爽朗、色泽鲜艳为主。茶楼室内通常用原木装潢,墙上用宣纸毛笔写的招牌、价目表、消费指南,还会有一只会唱歌的鸟和几盆翠绿蔓延的番薯苗作为装饰。最后是综合式茶楼。之所以称为综合式茶楼,主要是从经营内容方面讲的,这类茶楼的主营内容除了茶吧之外,还有网吧、布吧、陶吧和玻璃吧。对于这类茶楼而言,品茶已经不再是主要目的,所以这类茶楼的室内设计比较复杂,格局呈现出多样化。

1.3 异国风情式

异国风情式茶楼主要包括欧式、和式、韩式三种类型。就我国目前茶楼风格设计来看,以欧式风格居多,这种风格的茶楼室内设计会设置诸多卡座,擅长使用不同种类的花饰来进行装饰,整体风格追求华丽、高雅、浪漫。和式茶楼就是日本式的茶楼,室内设计风格简洁大方,室内仅有茶桌和坐垫,以日本特有的榻榻米铺地,以竹帘、矮墙和屏风作象征性的间隔,边上放一盏简简单单的白色纸灯,茶室整体设计给人一种朴素、柔和、文雅的感觉。在韩国,饮茶讲究的是“和”和“敬”,其中,“和”主要是指互相尊重,和平相处;“敬”主要是指尊重别人,以礼待人。所以,韩式风格的茶楼设计不仅要简洁质朴,而且要充满文化气息,从茶具到装饰元素,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2 人文特征在现代茶楼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中国是茶的故乡,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茶楼作为城市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茶文化的推广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我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不同,风土人情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风格的茶楼设计。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茶楼设计,都充分展示了当地的人文特征。笔者就四川、杭州、广州、北京的茶馆为例,探讨人文特征在现代茶楼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2.1 四川茶馆

因为蜀人是最早种植茶叶的人群,所以四川被誉为“茶叶的故乡”。正因为如此,四川茶馆数量很多,城市、小镇、渡口、桥头,甚至大道两旁都会看到独具特色的茶馆。受到前人的影响,使得大部分四川人既爱喝茶,也爱研究茶文化,更加注重品茶环境。因此,四川茶馆的室内设计十分讲究。茶桌和茶椅多用高低不等的竹子制成,茶具多用三件的盖碗茶杯,用铜茶壶冲茶水。近年来,随着茶艺馆数量的不断增加,茶馆室内设计也因此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茶桌由最初的小木桌变为小型玻璃圆台桌,并以小花瓶点缀。每个座位之间用盆景分隔,使得整个茶馆无论是在格调上、装饰上,还是景观与服务上,都有了显著变化,同时也传承了地方特色。

2.2 杭州茶馆

杭州的茶馆数量虽比不上四川,但茶馆的文化氛围却大胜一筹。提到杭州的人文特征,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西湖,没错,西湖的美景大大提高了杭州的文化氛围。西湖文化对杭州茶馆的设计更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湖的山水都是那种轻柔的线条,能够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这种安静的氛围正是当代人所追求的。与此同时,在观赏西湖美景的同时饮上一杯茶,更是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此外,杭州茶楼的室内布局主要以中华茶为主题,在古朴雅致的整体风格上点缀一些诗词和字画,充分体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使人们在品茶过程中能够近距离感受大自然。与此同时,杭州茶馆的设计十分注重内部装饰,注重文化氛围的形成。比如说,在茶楼显眼的地方放置一幅明清时代的家居场景图,让顾客在进入茶楼的一瞬间就能感觉到古朴的文化底蕴,这对增强茶楼室内氛围有很大作用。同时注意景与景之间的连接,符合古典园林上的移步换景。在茶楼角落放置一些具有装饰作用的小品,让整个茶楼能够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2.3 广州茶馆

将四川茶馆、杭州茶馆和广州茶馆相比,广州茶馆的风格倾向于气派、富贵。在广州,茶馆通常被称为“茶楼”,每一茶楼都分为三层,茶楼四周均采用玻璃窗进行设计,室内悬挂条幅、字画等,同时还配有石坊画廊和假山叠石,茶楼整体给人感觉清幽雅致、宁静舒适。虽然广州茶馆的室内设计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对茶点和茶食的品种和品味方面却有着较高的要求,广州的茶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餐馆,所以在食物的选择上比较讲究,种类也是丰富多样的。

2.4 北京茶馆

北京的茶馆数量也很多,且茶馆形式各不相同,比如说,清茶馆、大茶馆、书茶馆和红炉馆等,不同茶馆有其不同的功用。其中,清茶馆的饮品主要以清茶为主,馆内主题比较突出,茶馆门前或棚架挂有木板招牌,室内设计相对而言比较简洁,仅有几张方桌,几把木椅。到这类茶馆来的多为老年人,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大茶馆是将社交和饮食相结合的一类茶馆,在这类茶馆中,人们不仅可以饮茶,还可以品尝其他食品。大茶馆的室内设计比较讲究,入门为“头柜”,负责外卖和条桌账目;过了条桌即“二柜”,管“腰栓账目”;最后称“后柜”,管理后堂及雅座。三层柜台各有界地,接待不同来客。有的后堂与腰栓相连,有的中隔一院。由于大茶馆除了饮茶还有其他食物,所以整体规格相对于其他茶馆来说要大,而且影响也比较长远。在这里,茶,确实仅仅是一种媒介,茶人之意不在茶,茶的社会功能超过了它物质功能本身。书茶馆数量在北京比较多,这类茶馆将品茶与听书结合到一起,饮茶只是媒介,听书才是主要内容。人们可以在这里边喝茶边听书,同时感受两种不同文化结合带来的快乐。既能够了解历史知识,又能达到消闲、娱乐的目的。书茶馆内部设计比较讲究,除了藤桌藤椅之外,墙上还要挂上书法字画,以此来营造茶馆内的文学氛围。

3 结语

从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茶楼室内空间设计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设计元素的选择,结构布局的设置都会对茶楼的经营造成直接影响。就我国目前茶楼室内设计的现状来看,除了要将我国茶文化充分体现之外,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从饮茶者的角度出发,选用适合的元素和物品对茶楼进行装饰,为饮茶者提供一个优质的饮茶环境。

摘要:随着我国茶文化推广与普及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品茶行列。为了给这些茶爱好者提供优雅、舒适的品茶环境,各类特色的茶楼应运而生。室内设计作为茶楼建设的重要内容,设计元素的选择至关重要,不仅关系着茶楼的氛围和品茶者的心情,而且对茶文化的推广也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我国茶馆室内空间设计的分类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现代茶楼室内设计中的人文特征。

关键词:现代茶楼,室内设计,人文特征

参考文献

[1]马天.探析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人文体现[J].现代装饰:理论,2014(8):37.

[2]陈忠和.浅论“人文”的概念在近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体现[J].中国包装工业,2013(12).

[3]陈玉发.杭州茶楼装饰装修设计的人文特征[J].科技信息,2007(21):195.

[4]王玉凤.中式元素在茶楼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12X):294.

[5]余国城.浅析现代茶馆空间中中国传统装饰元素的体现[J].赤子,2012(6).

篇4:现代室内设计的审美特征分析

【关键词】设计风格;审美趋向;多元化;美学特征

[文章编号]1619-2737(2016)01-11-574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需要自由地表达自我意志,寻求个性发展,审美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由于大众对建筑空间的审美也同样受到社会发展潮流与当代美学思想的影响,学术界也开始关注人的审美取向,而人们的审美取向则具有鲜明的主观主义色彩,受到人群的文化素质、美学修养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审美是一个思维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升华过程,只有当人群的文化背景比较接近时,审美情趣才可能趋向一致。自古至今,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通过无数次的生产劳动总结出一些共同经验,在人的内心深处积淀成审美的原型标准,符合这种标准的建筑形态可以激发出人们潜在的心理本能,得到群体的审美共鸣。

1. 室内设计风格与美学观念的互动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续、深化和发展。室内设计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与建筑设计流派在美学观点上是-致的,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息息相通的。由于室内设计是反映建筑空间的文化品味,因此,更独具特点和内涵。现代室内设计作为现代建筑文化思潮的反映,其艺术形态多姿多彩,以不同的风格和空间氛围展现出来:例如传统风格、后现代主义风格、地域风格、现代简约风格等,它们都反映着各自的空间装饰美学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有了极大的改变,室内空间也随之变化。随着时代的改变,社会结构、审美情趣、建筑技术、经济意识等大环境也在改变,现代人的行为需求、价值标准及美学观念都有了相应的变化,因此人们的审美趋势也随之改变。

2. 现代室内环境艺术的美学特征

现代室内环境艺术的美学特征体现在不同的设计风格之中。每一种风格都透射出了设计师对于建筑空间内涵的理解,对室内环境形态美学的追求。

2.1传统风格。

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主要体现在室内布局、色调以及家具、陈设、装饰纹样等方面,汲取传统建筑装饰语言中的“形”与“神”的特征,体现着传统建筑空间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建筑一直是以木质梁架结构传承下来,这种结构沿袭了上千年,室内的藻井天棚、斗栱、挂落、雀替等装饰构件以结构与装饰的双重作用成为室内艺术形象的一部分。室内设计风格受到木结构的限制形成了一种以木质装修和油漆彩画为主要特征,体现华丽、祥和、宁静的独特风格。室内除固定的隔断外,还使用可移动的屏风、博古架等与家具相结合,起到增加空间层次的作用。

欧洲的传统建筑风格,基本包括希腊古典主义风格、古罗马式风格、哥特式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等。古希腊建筑的和谐美、罗马建筑的华丽美、哥特建筑的升腾与神圣美、文艺复兴建筑的节奏与比例美、巴洛克建筑的动态美以及洛可可风格的精致繁琐美等各有不同。欧洲古典建筑内部空间较高大,往往以柱饰、柱头、山花、壁炉为装饰构件,室内装饰造型严谨,顶棚、墙面与绘画、雕塑等相结合。

2.2地域风格。

地域风格通常给人们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脉传承的感受,它使室内环境的设计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渊源的形象特征。给人以怀旧的思绪和审美联想。

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构思中,借鉴了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新馆与苏州古城风貌和传统的苏州建筑相融合,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给人的印象如同苏州园林所体现的空间意境:空灵、轻淡、含蓄、简约、淡雅。

2.3现代主义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起源于20世纪初,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德国包豪斯学派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这场改革运动则开创现代建筑的先河。包豪斯学院成立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强调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重视功能和空间的组织,一切皆以实用为装饰出发点,注意发挥结构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多余繁琐的装饰,构成了简约现代的美学特征。尊重工业材料的性能,研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自然效果,发展了以功能布局为依据的不对称的构图手法。包豪斯的建筑设计风格在20世纪的建筑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并成为当代设计的代名词。现代主义风格有着包豪斯建筑的朴实、无华、简洁、明快的审美风格。

2.4高技派风格。

常常被称为“高技派”或称重技派,它以表现高科技成就与美学精神为依托,主张注重技术展示现代科技之美,建立与高科技相应的设计美学观。由此,形成了所谓的“高科技风格”的设计流派。其设计特点是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暴露梁架、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如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香港汇丰银行大厦、北京鸟巢、国家大剧院等,这些作品都使用新型的高科技材料,表现出高度简洁化、结构化、现代科技化的设计特征,有强烈的时代风格,展示一种现代技术之美。

2.5自然主义风格。

建筑与室内设计中的自然主义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文学领域内的自然主义思潮的影响,它倡导文学“回归自然”,在美学上推崇自然,认为在当今高科技、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只有回归自然,才能使人们能取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受到这种思潮影响的室内设计,更多地采用植物绿化、木料、织物、石材等天然材料,显示材料的纹理,清新淡雅,通过室内绿化、循环水体、自然光照等构成生态化的空间意境,营造一种回归自然的田园氛围,体现文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审美追求。

2.6后现代主义风格。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是用来在文学上描述现代主义风格内部发生的逆动,特别是指一种否定现代主义心理,故被称之为后现代主义。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现代主义”文化衰落的情况下,也逐渐形成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受到60年代兴起的波普艺术的影响,后现代风格是对现代主义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体现了对现代主义美学体系的怀疑。后现代风格强调建筑及室内设计应当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提倡探索创新装饰艺术。

在室内设计中,后现代主义作品常把古典主义建筑的构件以抽象形式的手法组合在一起,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等手法,和象征、隐喻等美学特征,以创造一种融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室内装饰艺术。后现代设计反对简单化与模式化,追求人情味,崇尚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室内设计的装饰特点趋向繁复,大胆使用新的手法组合室内装饰构件,大胆运用图案和色彩,构成了复杂的、具有象征意境的美学体系。

2.7解构主义风格。

解构主义风格形成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是构成主义在现代建筑设计领域的沿袭;解构主义通常采用高科技的技术手段,通过追求建筑形体之间的冲突、破碎、扭曲、斜置、散乱、动感的美学效果,而塑造出与讲究和谐统一的古典传统美学相对立的新型美学体系;注重建筑的个性追求,而创造出新颖的建筑空间形态。

3. 当代室内设计审美的多元化趋向

新世纪之初普遍的怀旧情绪,以及新的人文背景下产生的复杂情感,代替了纯粹的功能性的审美要求。所有对现代的进步、信仰、理智和人类意识能力都已失落;人们对于类似绝对真理的信仰表示了质疑;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渺茫、暗淡,而徘徊、彷徨。人们渴求对人性的更大自由和彻底解放,而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使这种对自由的渴望降临人间,人们可以根据个性和爱好去选择属于自己的审美追求。

当现代建筑的审美标准发生变化以后,即使是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人群,也会对同一个建筑产生完全不同的审美感受,尤其是当代人强调个性发展,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建筑审美走向多元化,多种建筑设计风格共存已经构成当今社会的建筑审美特色,这也是近几年来对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鸟巢、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新楼的争论激烈的原因之一。这种审美倾向的普遍差异,除了源于设计理念上的变化以外,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也促成了这种局面。室内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深入和延续,室内设计的风格也和建筑设计风格遥相呼应,审美也呈多元特征。因此,当代“多元共存,和而不同”的室内设计美学就体现在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设计风格和大家的不同见解当中。

4. 结语

目前室内设计中审美的多元化趋向,反映了社会飞速发展的现实,迎合了现代社会不同层面的现实需求,这也为室内建筑设计师提供了展示设计才华的宽大舞台,不同的设计理念透过特定的空间意境展现在我们面前,满足不同的审美需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历史文脉所透射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印记,构成了当代建筑文化的人文特色——多元共存、和而不同。

参考文献

[1]杨志疆.当代艺术视野中的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篇5:《现代教学设计》第02章 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掌握在AutoCAD 2007中绘制二维图形对象的基本方法 ,绘制点对象,直线、射线和构造线,矩形和正多边形,以及圆、圆弧、椭圆和椭圆弧对象的绘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AutoCAD 2007中绘制二维图形对象的基本方法

绘制点对象,直线、射线和构造线

绘制矩形和正多边形

绘制圆、圆弧、椭圆和椭圆弧对象

绘图方法,绘制点对象,绘制直线,绘制射线,绘制构造线,绘制矩形,绘制正多边形,绘制圆,绘制圆弧, 绘制椭圆,绘制椭圆弧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使操作更加灵活方便,AutoCAD 2007提供了多种方法来实现相同的功能。例如,可以使用“绘图”菜单、“绘图”工具栏、“屏幕菜单”和绘图命令4种方法来绘制基本图形对象。

绘图菜单,绘图工具栏,屏幕菜单,绘图命令

绘图菜单是绘制图形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其中包含了AutoCAD 2007的大部分绘图命令。选择该菜单中的命令或子命令,可绘制出相应的二维图形。

“绘图”工具栏中的每个工具按钮都与“绘图”菜单中的绘图命令相对应,是图形化的绘图命令。

“屏幕菜单”是AutoCAD 2007的另一种菜单形式。选择其中的“工具1”和“工具2”子菜单,可以使用绘图相关工具。“工具 1”和“工具2”子菜单中的每个命令分别与AutoCAD 2007的绘图命令相对应,

默认情况下,系统不显示“屏幕菜单”,但可以通过选择“工具”|“选项”命令,打开“选项”对话框,在“显示”选项卡的“窗口元素”选项组中选中“显示屏幕菜单”复选框将其显示。

使用绘图命令也可以绘制图形,在命令提示行中输入绘图命令,按Enter键,并根据命令行的提示信息进行绘图操作。这种方法快捷,准确性高,但要求掌握绘图命令及其选择项的具体用法。

AutoCAD 2007在实际绘图时,采用命令行工作机制,以命令的方式实现用户与系统的信息交互,而前面介绍的3种绘图方法是为了方便操作而设置的,是3种不同的调用绘图命令的方式。

在AutoCAD 2007中,点对象有单点、多点、定数等分和定距等分4种。

选择“绘图”|“点”|“单点”命令,可以在绘图窗口中一次指定一个点。

选择“绘图”|“点”|“多点”命令,可以在绘图窗口中一次指定多个点,最后可按Esc键结束。

选择“绘图”|“点”|“定数等分”命令,可以在指定的对象上绘制等分点或者在等分点处插入块。

选择“绘图”|“点”|“定距等分”命令,可以在指定的对象上按指定的长度绘制点或者插入块。

“直线”是各种绘图中最常用、最简单的一类图形对象,只要指定了起点和终点即可绘制一条直线。在AutoCAD中,可以用二维坐标(x,y)或三维坐标(x,y,z)来指定端点,也可以混合使用二维坐标和三维坐标。如果输入二维坐标,AutoCAD将会用当前的高度作为Z轴坐标值,默认值为0。

选择“绘图”|“直线”命令(LINE),或在“绘图”工具栏中单击“直线”按钮,可以绘制直线。

射线为一端固定,另一端无限延伸的直线。选择“绘图”|“射线”命令(RAY),指定射线的起点和通过点即可绘制一条射线。在AutoCAD中,射线主要用于绘制辅助线。

篇6:《现代教学设计》第02章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下列主题学员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  优化缺陷

优化缺陷并不是说要优化缺陷本身,而是指优化缺陷报告,在介绍到这一概念的时候,需要使用一个简单的案例和通俗的描述,向学员讲解什么是优化缺陷的过程。

 PPT第1~3页:

 回顾上一章内容,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并简要介绍本章的学习目标。

 PPT第4页:

 内容进度页,向学员介绍本次课程的进度安排。

 PPT第5页:

 说明什么是软件缺陷。在阐述软件缺陷的定义时,侧重于“什么是软件的缺陷”,而不是“软件缺陷是什么”。软件缺陷不仅仅特指那些我们常见的程序错误,那些“不符合设计要求”和“不满足用户需求的”的问题也是缺陷,而且是更加严重的缺陷。

 讲解过程中强调两个观点:

 有些问题看似错误但不是缺陷。 有些问题看似正确但却是缺陷。

阐述这两个观点的时候,教师需要组织一些例子来说明,最好是自己在实际测试过程中碰到的类似问题,也可以参照如下提示的例子:  看似错误但不是错误

 提款机的吞卡行为。吞卡本身是对用户的一种保护措施,但如果没有提示就是错误的了。

 登录某些系统时,如果输入了错误的账户,系统的提示为“密码错误”。这是一种保护措施,用于迷惑那些企图盗用别人帐号进行登录的人。 使用Photoshop在计算机上编辑好的颜色,输出到打印机时发现颜色发生了变化,有些颜色甚至打不出来,这不能说是Photoshop软件本身的缺陷,参照案例2-3进行讲解。

 看似正确但却是错误

 安装某个软件成功,但它破坏了操作系统的功能或其他软件。

 软件卸载过程中没有完全卸掉它的组件,有些会降低系统运行的效率,有些会导致升级版本无法安装。

 软件需要支持大多数的硬件配置,例如迪斯尼狮子王游戏的教训,虽然软件本身没有错误,但是却影响了多数用户的使用。

 另外需要强调的观点是,同一种现象在不同的环境和系统中,可能是缺陷也可能不是。例如,在性能和精度等方面的要求上,民用产品与军用产品有很大的区别;在系统易用性方面,普通用户与专业用户对产品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异。 总结:判别软件缺陷的最终依据是“能够满足目标群体的使用需求”。

 PPT第6页:

 通过案例2-1引导学员理解缺陷产生的原因。 演示案例2-1,演示过程采用互动的方式,具体如下:

 首先向学员介绍案例背景,包括:软件的三个版本、用户的需求即要实现的功能。并强调:这不算是一个完整的软件,只是为了说明“缺陷”这一概念而故意编写的一个非常小的程序。

 在白板上列出exe1和exe2的需求。

 演示程序exe1,在演示过程中提问学员,如果要测试这个软件是否符合要求,都应该输入什么数据。然后补充,最后输入的数据包括:0、99、大于99的正整数、0~99内的小数、负数、字符。

 提问并总结exe1版本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强调“需求不明确”是软件缺陷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 说明测试人员提交了exe1版本中存在的错误后,开发人员进行了修改,然后提交了第二个版本:exe2;接下来测试一下这个版本,看看程序员修改情况如何。然后运行exe2,使用与测试exe1时相同的输入。

 提问并总结exe1版本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强调“程序员太自信”也是软件缺陷产生的一个原因。

 说明针对exe2版本中的错误,测试人员提交了缺陷报告,并指出对于非法操作应有相应的提示信息给用户。这时用户有了新的需求,要求程序运行的界面应该更加友好,增加图形界面。针对新的需求,程序员采用了新的技术,设计并提交了exe3版本。讲解时要在白板上添加exe3新增的需求。 演示exe3,使用与测试exe1时相同的输入。

 提问并总结exe3版本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强调“新技术的引进”会带来新的缺陷。

 接下来切换到幻灯片,总结缺陷产生的原因:

 人员之间的沟通问题,交流上有误解。例如,开发exe1版本时程序员并没有真正理解用户的需求。

 文档不完善。例如,如果在开发exe1版本时有详细的文档,或许可以更好的帮助程序员理解用户的需求。 需求的不断变化。例如,exe3相对exe1和exe2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程序员为了满足用户新的需求,必须使用新的技术,编写新的代码,这极可能带来新的错误。

 参员人员的过度自信。exe1开发的失败与程序员的过度自信有一定的关系,程序员在完成自己的编码后,首先应该进行自查,这能够发现很多显而易见的错误,可以看出,exe1版本包含了很多的低级错误,似乎并没有经过程序员“自查”这一过程。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通常状况下资深的程序员比新手写的代码更让人放心,当你在测试过程中了解某部分代码由新手开发后就更要认真细致的进行测试,这或许可以帮你发现更多的软件缺陷。以上是结合案例的分析,接下来说明和解释其它原因:  程序设计本身有错误,有些错误是从设计阶段带来的。 软件复杂性,一个简单的加法计算器的程序,产生缺陷的可能性自然比一个使用DES算法的加密处理程序小得多。

 工期短,任务重,时间压力大,这是不可避免的,工期缩短,一般不会压缩编码时间,但是会减少程序的优化和检查的工作。 软件开发工具或系统软硬件自身含有缺陷,软件开发工具中的编译器通常会导致不少缺陷,特别是编译器设计中的一些自作聪明的做法导致很多在调试状态下没有的问题出现在Release版中。系统硬件错误可以介绍案例2-2。

 PPT第7页:

 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教材说明如何判断软件缺陷,同时穿插讲解一些自己的项目测试经历,如:

 参考文档包括:软件需求说明书、系统用户手册、系统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行业软件标准、竞争用户相关资料等。 通过了解行业背景,能够判断用户对系统不同模块的关注程度,对用户非常关注的功能或性能问题,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小问题,也要作为缺陷上报。 对于一个新的测试成员来说,“沟通”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沟通收到的成效有时甚至大于阅读相关文档,沟通对象包括所有和测试内容相关的人,如项目经理、测试组成员、用户、开发人员等。

 PPT第8页:

 根据实际授课情况,对缺陷的识别进行小结,回顾以上三张幻灯片中的内容。

 PPT第9页:

 内容过渡页,做好知识点之间的过渡。

 PPT第10页:

 介绍什么是优化和再现缺陷,以及优化和再现缺陷的必要性。 关于优化缺陷的概念,即使是有一些测试经历的学员也不经常接触,在这里学员可能会首先提出问题,教师应该首先向学员介绍,我们这里所讲的再现和优化缺陷是什么含义,可以参照教材中相关内容进行举例说明,讲解时侧重于“怎么做是在优化缺陷,怎么做是在重现缺陷”。

 接下来重点介绍如何理解那些“随机”出现的软件缺陷,需要包括如下几个观点:

 没有随机出现的缺陷。

 那些所谓“随机”出现的缺陷要给予高度重视。 排除所谓“随机缺陷”的方法就是优化和再现。

 最后总结优化和再现缺陷的意义,可以参考教材中的内容。

 PPT第11页:

 介绍再现和优化缺陷的常用方法。需要提醒学员的是,这里所介绍的方法不是专家总结的理论知识,而是大量的测试工作者经验的总结,它对于一个初级测试人员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类似这样的经验在本书后面的章节还会很多,这是本门课程的特点之一。幻灯片中的每一条内容都需要讲解,最好能够列举简单案例进行说明。

 PPT第12页:

 根据实际授课情况,对再现和优化缺陷进行小结,回顾以上两张幻灯片中的内容。

 PPT第13页:

 内容过渡页,做好知识点之间的过渡。

 PPT第14~20页:  介绍编写高质量测试报告的重要性,以及有效记录缺陷的常用方法。

 首先需要强调:有效记录缺陷的前提是,缺陷已经被有效地再现和优化。优化后的缺陷是通过测试人员撰写的测试报告被项目组其他人员知道的。一个合格的测试人员必须具有编写高质量测试报告的能力。 接下来将每个记录缺陷的方法展开介绍:

 保证重现缺陷

目的是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判断引发缺陷的原因,开发人员拿到缺陷报告后,能够根据测试人员描述的步骤再现缺陷。一个缺陷能否重现,对于开发人员能否修复该缺陷是至关重要的。

 分析故障—使用最少的步骤重现故障

精炼的步骤容易提取出引发缺陷的关键步骤,加快缺陷重现的速度,提高更改效率。

 包含所有重现缺陷的关键步骤

与方法2呼应,需要精简描述缺陷的步骤,但不能影响缺陷重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很多测试人员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丢掉一些他认为“想当然”的步骤,编写的缺陷报告在他本人阅读时是可以重现缺陷的,但是交给其他人阅读就无法重现。原因是他忽略了自以为是“无关紧要”的步骤。 方便阅读

分步骤描述,一个操作占用一行,概括性的标题,使用书面的语言。 尽量简单,一个缺陷一个报告

即使一个操作引发了多个缺陷,也要单独写缺陷报告。一个报告中包含多个缺陷的问题:

 阅读者不容易分清重现某一个缺陷的关键步骤。 当其中的某个缺陷被修复后,该缺陷报告无法处理,无法用“修复”和“未修复”来简单区分。

 某些缺陷可能会被开发人员忽略掉而不进行修复。 注意自己的语气

例如:

“这个问题在上一个版本中已经修复了,怎么这次又出现了呢?” “这个错误太低级了!” “我觉得这样不行!”  值得注意的经验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历讲解一些其它经验,但至少需要包括如下观点:

 报告不能重现的缺陷。 不能夸大缺陷。

 小缺陷(甚至建议)也要报告。

 引用别人的报告时,不能修改,可以添加批注之类的补充评论。

 PPT第21页:

 根据实际授课情况,对如何有效记录缺陷进行小结,回顾以上六张幻灯片中的内容。

 PPT第22页:

篇7:《现代教学设计》第02章 学习者特征分析

2.1 TnPM推进准备

第80问:推进TnPM管理体系的前提是什么? TnPM是一项领导参与的管理工程。推进的前提和关键环节:

1)建立一个直属公司的专门推进机构; 2)设计合理的目标、计划和推进程序; 3)要建立系统的考核、评估和激励体制。第81问:什么是PDCA循环?

在TnPM改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起: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环节构成的PDCA循环。PDCA循环又称为戴明环,可以应用在任何过程,自然也成为“改善”的持续运作手段,以达成“维持规范”和“改进规范”的目标。

第82问:什么是NDCA循环?

任何一个新的工作流程,其开展初期都会呈现不稳定的状态。开始进行PDCA改善时,必须先将任何现有流程稳定下来。此稳定过程可称之为:规范化(Normalize)→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即NDCA的循环。

在工作过程中,每当发生异常,管理者必须先反问自己下列问题:失误是否因为没有规范而发生?是否没有遵守规范而发生,亦或是因为规范不适当而发生?唯有建立起规范,并且切实遵守规范,将运行中的流程以“规范”形式稳定下来,才能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

第83问:规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代表最优、最容易、最省力及最安全的工作方法。

规范,是集合员工工作多年的智能和技巧的结晶。是在工作实践中锤炼出来并以文件形式确认下来的。改善,往往是一种新的优化。

2)提供了继承某种技巧和专业技术的最佳方法。

.24.规范,往往是某一个或一些员工所创造最佳方法的总结,把这些知识拿给大家分享,把它标准化、制度化避免因人而异,或因人员的流动而流失。

3)提供了衡量和评估员工绩效的方法。

对员工绩效的评估,一是依赖于员工“规范”执行的优劣,二是依赖员工改善“规范”这些创造性活动的多少。

4)是维持与改善的基础。

遵守“规范”即为“维持”,提升“规范”水准,即为“改善”。反过来,如果没有原来的规范,我们就无从知道是否在改善。管理的最主要任务是维持现有规范。一旦做到规范确定、流程完全受控,管理者就要计划今后的挑战:改进和提高现行规范,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第84问:TnPM推进的三个阶段如何划分?

第一阶段:建立组织,培训人才,确立目标,制定计划。

第二阶段:6S切入,难题攻关,样板规范,全面推广,合理提案,现场改善。第三阶段:考核量化,指标评价,员工激励,循环前进。第85问:TnPM包括哪三个层面的内容?

事前管理:问题假设-问题分析-问题确认-预防措施-行为规范; 事中管理:执行规范-检查效果-记录改善点; 事后管理:

1)突发事件:事件调查-临时措施-分析原因-给出规范 2)正常运行:研究改善点-优化行为-给出新规范。第86问:TnPM推进目标制订有哪些总要求?

TnPM的发动和组织者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给企业设定半年、一年乃至三年的推进目标和推进计划,要设计合理、科学的推进程序、方法和手段。TnPM的推进,既要有战略设计,又要有战术设计,既要包含长久的框架计划,又要有短时期、具体的实施计划。

第87问:TnPM评价和激励体系建立有哪些基本原则?

.25.首先是考核评价体系的透明公开。建立TnPM的评估体系对于这项管理工程的推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评估体系之中,既应重视对日常6S活动、规范化行为的评价,又应重视阶段经济指针的评价。评价层次性是分明的,对管理部门、办公室的评价与对生产现场的评价,其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评价的重点在于团队,而不在于个人。另外,要将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有效地结合起来。

第88问:什么是现场五步管理方法? 1)每天到现场,有问题更应该先去现场; 2)检查现场发生的一切;

3)当场与现场人员协商改善或问题处理的临时措施; 4)研究现场不合理的真正原因,并加以排除; 5)规范作业行为

以防止再发生。

第89问:如何通过TnPM引导下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 第一步:管理科学化; 第二步:行为规范化; 第三步:考核评估化; 第四步:运行制度化; 第五步:网络信息化。

第90问:公司内部的管理基础不同,是否一定同步推进?

不一定。有时同步推行反而不好,战线太长没有突破点。应该先立突破点做示范单位。借鉴80/20分布率,永远通过20%先进单位引领其它的80%部门前进。

第91问:引进TnPM某一个细节来优化企业是否足够? 不足够。效果有,但不明显,不能持续发展。

TnPM管理体系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因此,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对TnPM管理体系定期实施管理评审,依审核结果、过程绩效、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检讨TnPM管理方针、目标及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识别改进的机会,以确保TnPM管理体系实现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达到持续改进。

.26.2.2 TnPM推进步骤

第92问:TnPM的推进主要包括哪些步骤? TnPM的推进由以下步骤构成:

0)起步:领导认识,导入培训,概念开发;

1)第一步:企业全面调研,认识基准和起点,树立目标; 2)第二步:建立组织,成立TnPM专职机构;

3)第三步:制定公司TnPM目标、推进计划和实施计划; 4)第四步:TnPM发动;

5)第五步:以6S为切入点,开展TnPM; 6)第六步:“六源”的解决;

7)第七步:以规范化为主线,创建样板机台; 8)第八步:样板示范,全面推广;

9)第九步:现场改善、合理化提案和OPL活动;

10)第十步:展开“员工未来能力持续成长”活动——FROG; 11)第十一步:建立TnPM考核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 12)第十二步:与其他标准化体系衔接。第93问:TnPM起步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TnPM的导入是认识、了解、认同TnPM的基础。为了使这一管理模式顺利推进,首先应在公司各层面进行TnPM知识的培训。

良好、全面的TnPM培训是后续一切工作的基础。第94问:为什么领导要清楚认识TnPM? TnPM是一项领导参与的管理工程。是一个从上而下的推进过程,在推进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挫折等不如意情况,如果领导不清楚认识TnPM就不能持续推进。

组织最高管理者的决心、重视与支持,是实施TnPM管理体系成功的关键。高层管理者是TnPM管理体系运行的舵手,须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制定适合自身的TnPM管理方针和目标,为有效运行TnPM管理体系做出承诺,并从管理承诺、.27.方针目标、体系策划、管理评审、机构和职责、内部沟通等活动的开展来证实承诺。

第95问:为什么TnPM特别强调培训?

1)有利于理论上下关系,全面掌握技能,调动员工参与; 2)有利于持续改善生产现场的工艺流程、设备状况和产品质量; 3)有利于以科学合理的PDCA循环,完善对人员和生产系统的改进。第96问:各层次人员TnPM知识培训的重点有什么不同?

公司最高层进行TnPM的导入培训:以一天的培训为宜,培训内容主要说明TnPM的作用、意义、主要内容和开展方法,只有最高管理层真正了解TnPM并对此深信不疑,全公司的推行才成为可能;

执行骨干层的TnPM培训:培训对象为各部门的主管,包括各职能部、室,各生产单位的主管、领班、组长、生产线长(拉长)、维修骨干、技术人员等。这些人将成为未来TnPM推行中的中坚骨干人员。培训时间3-4天为宜,培训要偏重于开展技巧、方法、组织、小组活动、提案活动等技术措施。要有讨论和互动,要启发思维、引导创新;

全体员工进行TnPM的导入培训:培训对象为各部门、各生产线普通员工,涉及到全公司的每个角落,争取无一遗漏。培训时间1天为宜,培训则注重讲述TnPM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鼓舞士气、调动员工参与TnPM的热情和积极性。

第97问:TnPM开始前的调研重点包括哪些?

在企业开展TnPM的目标管理,首先要对全厂的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的内容包括:

1)企业各个部门的设备状况,设备是处于初始故障期、偶发故障期还是耗损故障期;

2)各部门设备的平均OEE、TEEP水平;

3)各部门的设备管理组织结构,全厂的总体组织结构;

4)公司是否通过ISO9001,9002认证(汽车行业通过QS9000,VDA认证,.28.制药、健康产品行业通过GMP认证)其中关于设备维修管理的内容、规定、规程、管理表格、执行文件是什么?

5)全公司的6S基础、环境状况如何?

6)各部门的员工参与设备维护、保养、维修的状况如何? 7)全年全公司的设备维护、保养、维修费用是多少? 8)设备备件库存资金占有是多少?

9)设备的故障停机小时是多少?各部门设备的故障停机小时是多少? 10)其它基本指标等。

除此之外,还要进行企业文化、员工士气方面的调研,调研的过程也是TnPM可行性研究的过程。

第98问:TnPM的效果如何体现? 绩效测量和监视的绩效数据反映了TnPM管理体系其他每个要素的执行情况,组织需不断地对过程进行绩效测量和监视,如果发现不符合或不期望的情况则应及时采取相应地纠正和预防措施,使过程符合策划的结果并持续改进。

组织应定期开展TnPM管理体系审核,以评估组织的TnPM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发现改进的机会。审核涉及TnPM管理体系所有要素,是对体系要素执行情况的总结和评价。

第99问:什么是TnPM主计划?

TnPM的推进计划又称为框架计划或主计划。所谓的框架计划即指在公司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下推进TnPM的主要阶段和主要活动计划。在制定推进计划之前,首先要确定TnPM的发展目标。TnPM的目标要服务公司的远景和宏观目标。

例如某公司的远景目标是:一流的企业,一流的员工,一流的品牌,最佳的供货商。

这个公司的宏观目标是:超越客户期望,成为市场领导,长期稳定获利。第100问:什么是TnPM中期计划?

除了TnPM的主计划之外,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还应制订TnPM的实施计.29.划,即中期计划时间表。TnPM的实施计划以3个月或者6个月为一个周期,在时间表中应体现目标(任务)、执行人、检查人、执行任务和完成目标的时间。优秀的时间表,甚至可以反映任务之间的逻辑联系。实施计划的制订,要做到可执行、可检查、可追溯。同时,要以视板形式公布,置于全体员工的监督之下。图3-29给出了一个以3个月为周期的实施计划(日程表)。

第101问:什么是TnPM短期计划?

还有一种短周期的实施计划,描述一个月左右的工作流程,或者描述一个反复操作的周期工作安排,牵涉到各个部门和部门之间的逻辑联系。这类的实施计划更具体、更可操作、逐步从框架计划过渡到6个月实施计划,再过渡到微观管理。

第102问:TnPM的发动大会如何组织?

一般,公司要召开TnPM全体员工大会,会议由TnPM执行负责人主持。在会上请公司最高领导做一个动员报告。会议还请有关专家或本公司熟悉TnPM的的人对TnPM活动的宗旨、意义、内容精髓和主要过程作一介绍,以引起员工对TnPM活动的兴趣,调动广大员工参与的热情。会上还请员工代表发言,表示参与的决心。公司的TnPM大会最好能邀请企业的协作单位、合同单位、合作伙伴、以及客户代表参加。一方面可以让这些单位了解本公司的活动,增强合作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把公司置于这些合作单位的监督之下,给自己增加压力,促进本活动的推进。

第103问:公司宣传部门在TnPM推进中的作用如何发挥?

公司的宣传部门,各区域看板的主管都要把介绍TnPM作为宣传的主题。把TnPM的内容、要点、意义、目标、主要展开步骤、主要方针介绍给员工。宣传栏目要图文并茂,要结合企业实际,简单明了、主题突出。分期介绍不同的侧面,成为TnPM推进的回响。

第104问:由于倒班,有些员工参加不了TnPM发动大会怎么办? TnPM的动员大会是启动此项管理的重要环节,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因为这.30.一活动可以让TnPM深入人心,传播到每一角落。有的企业实行三班运转或四班运转。可以分两次或三次召开这样的大会,或将大会现场做全程录像,及时播放,以便做到人人都有机会参加会议,做到信息的传递无一遗漏。

第105问:宣传造势有什么形式?

利用标语、海报、现场管理看板等方式,营造推行的气氛。应充分发挥网站、电视台、报纸等多种宣传手段的优势,从不同侧面介绍TnPM有关知识、推进进展、先进单位/人物风采等。

第106问:TnPM理论宣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6S标语、文章征集活动;自己制作宣传标语、海报、专栏;(也可自己拟定内容,设计格式,委外制作)外购宣传标语。

为了激起全体员工参与,可向全体员工发公告有奖征集6S活动标语、漫画、征文等。这些方法能促进广大员工积极参与。请参考本章后面企业6S案例内容。

第107问:实施TnPM推进时如何迈出第一步?

实施TnPM管理体系的切入点是开展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活动,开展的同时实施设备现场管理及运行控制的其他过程。在TnPM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中,组织需开展持续改善活动、合理化提案、员工成长活动,以增强TnPM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这是提升现场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第108问:TnPM为什么以6S活动做为突破口?

TnPM的推进,最好的突破口或切入点即是6S活动。6S活动也是最容易见到成果的活动,同时也是TnPM的基础。

6S要真正取得成功,首先要取得管理者——最高领导的支持。同时,要广泛发动,让全体员工彻底了解6S的精髓与重要意义。6S的推动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为了使这一工作能够稳定、持久,要明确目标,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第109问:6S活动的关键是什么?

6S容易做,但不容易维持。所以从一开始,公司的管理者就要有一种持续开展、永不停滞的心态。而且要不断地深入现场,鼓励和参与到员工的6S活动之.31.中。

6S的推进是循序渐进的。首先从3S开始,即做好整理、整顿、清扫,逐渐发展到清洁和素养。6S在开展中,要制定部门的基准,要有程序和方法,要有规则,要有督导和评估,要有检查表,红标签等等方式的管理。

6S容易做,但不易维持,切忌急功近利,要保持一个持久的心态。6S活动的事情虽然平凡、细小,但仍然要有程序和规则,体现5W2H。要使6S活动坚持下去,一定要有检查评估。6S活动推行的时机也是影响推行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不要在生产最繁忙的季节推行,最好在生产的淡季开始。

第110问:6S活动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1)最高领导的认同和支持:

2)要让全员彻底了解6S的精髓与重要性; 3)以团队方式来推动; 4)要有6S活动目标; 5)要有评价考核体系; 6)循序渐进,但要坚持不懈; 7)灵活运用技巧和手法;

8)设计生动的视板进行宣传和目标管理; 第111问:6S活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6S活动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最高领导不支持或支持不够; 2)中级管理层不予配合; 3)作业人员及基层干部抵制; 4)推进人员决心和能力不够; 5)6S推进方案不完善;

6)评估考核不合理、不公平或不能日日见报;

7)没有充分运用视板宣传、激励来制造高潮和目标管理;

.32.第112问:TnPM推进初期,为什么6源的解决非常重要?

在6S活动中,通过清扫,会使很多的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浪费源、缺陷源及安全隐患源暴露出来。6S中的红标签活动,即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预备工作。红标签可以提示现场员工,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解决这“三源”问题,是现场改善的重要环节。从理论上讲,现场改善、解决六源问题是持续不断的工作。但在TnPM推进之初,因为6S活动刚刚展开,遗留解决的问题会比较多,也比较突出。所以解决好这些“六源”问题就显得重要而且迫切了。

第113问:解决6源有哪些方法可以借鉴?

解决六源问题,同样需要全员的参与,有些项目可以由操作工自行解决,也有的需要立项,由一个小组、团队协作解决。大一点的项目,还可能要有设备维修人员的协作,需要一些技术改造措施才可能根本解决。解决“六源”问题,可以与员工的合理化提案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在员工工作强度较大,员工对设备技术知识了解甚少的情况下,建议成立由车间技术员(工程师)、技术骨干、维修工、优秀员工共同参加的技术攻关小组,按照重要度、紧迫程度进行排序,然后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在解决“六源”问题的活动中,可以采用灵活、短周期的目标管理方式。例如,以视板展示近期需要解决的“六源”名称、解决方法、执行人、完成日期。只有可以落到实处的推进方案,才会产生真正的效果。“六源”的解决(当然不可能是100%)会让员工拥有明显的成就感。这对于TnPM下一步的推进,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114问:创建“样板机台”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在生产现场建立“设备工艺作业规范”和“清扫点检维护保养作业规范”两个作业指导书;在维修部门建立“设备维修作业规范”和“设备点巡检作业规范” 两个作业指导书;其他部门建立相应的作业规范,形成事事讲究,规范一切,一切规范的管理体系。规范从选择的样板机台(装置)开始,样板的选择注意典型、带动性和机台责任者的参与热情。

第115问:“样板示范”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33.领导主持召开样板机台的示范和推广会,以点带面,促进全公司规范化体系的建立。

与此同时,设备管理与维修部门开始进行SOON体系的总体设计,包括维修模式的选择、资源配置比例的确定、流程组合维修模式设计以及相关管理流程策划。

第116问:现场持续改善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设计改善合理化提案和员工“单点课程”(OPL)的管理闭环流程,调动员工的参与意识,深入挖掘员工的智力资源。

第117问:FROG体系的重点是什么?

通过员工能力分析、成长约束分析、积极思维的引导、自我成长计划、四维培训计划以及单点课程体系的建立,让员工同企业一同成长。

第118问:TnPM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的重点是什么?

全面设计变权的TnPM绩效考核评估体系,依此建立员工激励机制,以变化的权重引导TnPM的良性发展。

第119问:TnPM体系标准化的重点是什么?

将TnPM与企业相应的质量、安全、环境与健康标准化体系衔接,将TnPM的相应文件融入各类标准化文件,与各类标准化体系无缝连接。同时建立以设备为中心的五阶六维评价体系。

总结第一阶段推进成绩和经验,制订新目标和新计划,总结第一阶段成果,表彰先进团队,研究经验教训和改善之处,制定新目标和新计划。

2.3 TnPM推进的组织机构

第120问:为什么必须建立一个直属公司的专门推进机构?

不少企业的实践证明,没有一个直属公司最高领导、具有整体协调能力的专门推进机构,一项管理工程就很难持续进行。企业推进TQM,贯彻ISO体系都是如此。TnPM的专门机构,可以称为TnPM执行委员会,也可以称为领导小组,或叫做TnPM推进办公室。这个专门机构的成员应该是精明强干、善于组织、对.34.设备体系和生产现场熟悉的管理人员。人数不必太多,视企业大小而定,多则五、六个人,少则

一、两个人。

第121问:什么是TnPM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 1)条件设定能力; 2)条件维持能力; 3)异常发现能力; 4)异常临时处理能力; 5)异常原因分析能力; 6)行为优化能力; 7)制定规范能力; 8)继续改善能力。

第122问:TnPM专职机构的职权是什么?

TnPM专职机构不必有很多人,但应该独立于其它部门; 最好直接隶属于公司的TnPM推进委员会或者总经理;

TnPM专职机构是公司TnPM推进委员会的执行机构,负责实施公司的TnPM推进计划;

在各个部门最好设立TnPM协调员(联络员),起到上传下达、促进的作用。第123问:TnPM推进目标如何传递分解?

在TnPM的推进中,高层的目标是框架式的,即要求公司在某一阶段,进行何种推进活动,达到何种目标结果。真正的目标源是集中在生产车间一级的中间层。中间层要细化TnPM的计划,推进时间表,人员培训初期动员、建立组织、6S活动、目视管理、难题攻关、建立规范、树立样板或先行机台、合理化提案、系统评估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而且要把车间的目标分解到小组,把车间的目标繁衍到工程部门、人力资源、财务部门、品质部门等等。中间层目标每一时期的升级,都会影响着各个层面、各个部门的目标变革。

篇8:《现代教学设计》第02章 学习者特征分析

远程教育始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已由最初以信件为主要通信方式的函授教育发展到今天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阶段。现代远程教育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以及传播理论基础之上,以资源共享、交互性、网络化等为基本特征,是实现教育终身化、个性化和社会化的有效手段,而网络教学将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主流发展模式。网络教学就是借助先进的因特网技术和音频视频技术将课件内容传输到客户端,由客户端读取相应内容、获得知识,从而达到传授知识接受教育目的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它提供了一个交互的探讨环境,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

本文在基于网络教育迅猛发展的这一背景下,以远程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为主线,将展开关于其一般特征的分析以及有关其分析方法的一些新构想的阐述,并对网络教学中远程学习者的角色进行新定位,据此提出为适应网络教学远程学习者应具有的素养和能力,以便网络教学中与学习者有关的环节顺利开展,优化教学设计,使学习者认清自我,提高学习效率。

2 网络教学中远程学习者的一般特征

2.1 生理特征

生理特征是对学习者的学习产生影响的生理特点,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基础性因素。因为“物质决定意识”,个体的身体状况是进行其他活动的先决条件,主要包括学习者的年龄、性别、视听能力及健康状况等。

1)网络教学中远程学习者的人群构成特点,即年龄状况:主要有三种人群:一是工作人员;二是没有考上高校的高中毕业生;三是各网络教育学院招收的攻读本科的高中毕业生。这些网络远程学习者年龄跨度大,多为成年人,参加学习的人来源广泛、数量很大。随着电脑的普及,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远程学习这一行列,现在广大青少年和中老年也乐意这一学习方式,年龄段明显向两边延伸,使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初露端倪。

2)性别差异:有研究表明性别差异对学习者智力有很大的影响。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是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大与女性。也就是说,很聪明的男性和很笨男性都比女性多,智力中等的女性要比男性多。男女的智力结构也有差异,男性的视知觉能力优于女性,女性的听觉能力由于男性,男性偏于抽象思维,女性偏于形象思维等。

3)健康状况:健康状况是影响学习方式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接受信息方面,要求学生的感觉器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以及嗅觉等器官发育正常。生理上有缺陷的人,如近视、色盲甚至盲人、聋哑人等将影响教育信息的接受。感觉器官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应保持先天赐予的感觉器官处于正常的状态。远程学习者有一部分是弱势群体,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各种情况,设计出符合不同类型学习者的课件或者学习软件。

2.2 心理特征

包括网络教学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动机、对待学习内容的态度、对待媒体技术的态度、学习风格、兴趣、情绪、信念等。

1)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分析: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远程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明确,希望通过学习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状态或水平层次,这种学习需要就有效的刺激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2)学习者的动机分析:动机就是个体行为的内部动力,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学习动机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是通过制约学习积极性实现的。奥苏贝尔将学习动机划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驱动力和附属驱动力三方面。远程学习者动机明确,参与学习或是基于自身求职的欲望和兴趣,或是基于个人职业进展的考虑,或是为了顺从或满足外界的要求或期望。远程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促使其以积极的态度自主学习。

3)对待学习内容和媒体技术的态度: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包括情感、行为、认知三种因素。网络教学中的学习者以自学为主、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所以他们对学习内容大多是认同而且比较有学习兴趣的,一般表现为积极的态度。网络学习者利用e-mail、BBS、MSN、Webquest等进行学习,新型学习媒体可以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使其保持对媒体的主动积极的态度,这有利于他们利用现代网络远程教育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水平。

4)学习风格:学习风格即学生的认知风格,是学习心理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信息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现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主要分为: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和冲动型;整体型和序列型;辐和型和发散型。不同学习风格与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媒体的选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5)兴趣、情感、信念等非智利因素的特征:远程学习者对知识和技能的兴趣比较稳定、单一和持久,而且与自身的社会角色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学习目的明确,追求学以致用,比较现实。情感主要包括情绪和情感两方面,学习的知识要真正对人的行为起到引导作用就必须通过调整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情感,运用直接感染和间接感染的方法,使其深入人心,才能达到目的。由此看来,把握人的情感过程是实现远程教育的关键环节。信念是坚持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的行动的个性倾向。网络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辅助条件,没有学生的自觉主动学习,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这就要靠信念的支撑。远程学习者大都有坚定的信念,在无教师监控的情况下也能主动认真的学习。

2.3 社会性特征

1)教育水平:受教育水平总体是参差不齐的。总体上以成年为主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差;记忆力比较弱但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强;能理论联系实际。有研究表明网络环境下计算机水平是制约学习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与学历高的可接受的新事物就可能多,对网络了解相对也多,而如果是文化程度偏低的人,受教育水平制约,不利于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此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的人,经验丰富,思考问题能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有利于学习,但在校学生则不具备这种能力。

2)地域性特征:中东部人多、城市多于农村。要想为一切学习者服务,就必须关注、研究学习者的地域性特征,寻找为不同地域学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效服务的策略和方法,认真研究、重视当地学习者的学习条件、学习困难,就一定可以寻找到并提供最适合这些学习者的服务。

3)社会地位:网络学习者大多为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在我国,虽然网络已经家喻户晓,但是真正拥有它使用它的人与总人口相比还很少,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多数,广大偏远、贫困的地区真正发展起网络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网络教学中远程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方法

3.1 建立一个完善的学生信息电子档案库

内容包括学习者的一些个人资料,包括以往的学习经历、学习成绩及社会背景资料或学习者以前的自身特征分析结果的记录等。电子档案库主要是为网络远程学习者特征分析工作提供必要的提示,它的构建既面向教师也面向学生。教师浏览档案库可以为其教学设计工作带来方便,使教师在远距离授课前可以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以便因材施教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学生浏览档案库可以增加对自身特征的了解,有助于其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在远程学习中的自律性。

3.2 建立学习者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分析库

传统教育中对于学习者知识基础的确定一般使用“分类测定法”或“二叉树探索法”,对于认知能力一般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来确定,采用“逐步逼近法”来测量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而网络远程教育中学习者的教育水平不同,其认知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远程教学中可以根据学习内容来确定学习者所需要的知识基础,由学习者自己选择符合自身水平的学习内容。远程教育中,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教师对学生的控制能力也随之减弱,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对其自身特征的分析。首先,要以教师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特征成功分析的经验作为蓝本,以学习者的知识基础为主要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类。其次,按照这些分类确定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教学起点,并且针对不同类型进行不同的教学策略设计,将教学内容制作成适合远程教学的课件。在建构性的学习中,应想方设法来引导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主动建构,让学习者通过自己主动学习训练来达到下一次课的要求,而不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认知能力而改变教学策略。这样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真正贯彻了建构主义的学习思想。

3.3 建立学习者心理特征分析库

开发出相应的基于差异的测评软件,测定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媒体态度、学习的风格,兴趣爱好信念等。并把这些特征记录下来。并以传统的班级教学经验为蓝本,以学习者的不同知识基础为起点,针对不同的学习类型设计出最有利于他们学习的教学策略并制作成适合远程教学的课件。在这一模块中,针对一些典型特征的学习者,可以开发相应完善的评价系统以及策略指导系统,提出不同的教学策略以资借鉴,这些策略也是以往分析工作的经验总结。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的学习内容可以以阅读一些文字资料为主;对于小组学习倾向性很强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学生处于孤立状态。参与远程学习的学习者类型多样,而远程教育自身的操作也很复杂,设计出符合每一部分特征类型的学习课件,让学生在学习时自己选择,收效一定显著。

3.4 建立完善的师生交流反馈信息库

通过使用网络中的社会性软件,构建师生双向交流的平台。在这里,教师可以进行学习者分析经验的交流,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萌发的改革性想法、建议记录下来,以备其他教师采纳、实践并进行修改;学习者可以反映远程学习的效果,同时可以对远程学习提出自己的想法,让教师更加了解学习者的需要,其反馈信息可以成为分析学习者特征的重要依据,向学习者提供参与空间,可以让学习者体验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和主体地位,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探索、钻研学习内容,理解、吸收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真正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4 网络教学中远程学习者应定位的新角色

21世纪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已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根据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的个别化、合作化、内容的整合化、交往的平等化等特征可将网络时代的学习方式分为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互动学习三类。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以及数字化等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也使教学手段有了全新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主宰,而学习者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要实现角色转换,寻求新的角色定位,以便更加高效的学习。

4.1 学习者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导者

理想的学习应该是自我驱动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计算机网络为学生从所研究的问题出发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实践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条件。网络教学应以学生探究性的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主动运用信息与学习伙伴、教师或者其他网上协作者交流学习能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基于计算机的研究性学习离开这些环节根本无法进行,能够成功开展网络研究学习的学习者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

4.2 学习者是学习资源搜集者、拥有者、选择者

基于师生分离的教学模式,很多相关资料学生都要自己去查找汇总,不再仅仅从教师口中或教材中获得信息。因特网为远程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学生不仅可以自由的获取信息,而且针对网络中的大量学习资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认知风格和学习能力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

4.3 学生不单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新知识的创造者

信息技术支持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信息时代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所以学习者是主动的建构新意义的学习者。网络为人们提供了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使教育社会化、生活化,网络教学中的各种社会性软件通过软件工具构建“人网”,使知识的分享从人机对话的显性知识交流到人人交流的隐性知识交流。对知识传播而言,学习不止发生在课堂里,能随时随地发生。与更多人交流的过程是新知识传播的过程,也是知识创新的激发时期。所以,学习者不再单纯以知识的消费者的身份而存在,他也是新知识的创造者。

4.4 学习者应成为积极的合作者和学习活动的评价者

计算机网络教学打破了原有的班级界限和交流方式,师生分离,时间地点都会出现异步,而学习者会碰到一些个人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学习者是协作的、研究的和互助交流的学习者,使其可以通过网络就所研究的问题同一切可能的合作者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体验到网上合作学习的乐趣。而且传统教学中学习有个反馈体系,为下一步学习提供借鉴,但网络教学中师生异地,教师无法直接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学习者自己要学会自我剖析,自我鉴定,做学习活动的反思的评价者。

5 远程学习者为适应新时代的网络教学应具有的素养和能力

5.1 学习者必须具有主体意识

学习者要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有主体意识,做学习的主导者,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能够自主学习、会自主学习、乐于自主学习。既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学习才能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所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在教师的帮助和学习伙伴的协助下,顺利完成学业,提高个人素质,从而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实施“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前提条件就是学习者要具有主体意识。学习的主体意识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点:首先是要对学习有正确的动机和强烈的需求;其次是要能敏锐地感觉、发现和迅速地取得与学习有关的信息,有用这些信息巧妙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意识,保持主动学习的动态;再次,这种意识是时时刻刻保持着的,不是感兴趣的时候或者业余时间宽裕的时候有,不感兴趣的时候或者工作与学习矛盾尖锐的时候没有。

5.2 学习者要具有很强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学习的能力

能够敏锐的感觉、发现、和迅速的取得与学习相关的信息。因为在信息时代成功的机会决定于能否获取有利的信息并转化为知识应用。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最起码的信息素养就是能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的网络操作技能,如网上信息浏览和查询的技能,网上交流和沟通的技能、网上信息发布和信息管理的技能等,并能使用一些常用的远程学习软件。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方面:信息知识、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

5.3 学习者应具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

现代远程教育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的过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及自我调节的意识和能力,应该加强元认知培养,积累自我管理知识,自我强化,加强意志锻炼。

5.4 学习者要有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在学习中充分运用个人的学习权利。例如,有获得所有必要的学习资源的权利,获取必要的学习支持服务的权利和反映学习中的意见及咨询的权利等。要行使好这些学习权利,就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现代远程教育的有关政策,教学、教务管理的规定,及时了解课程资源和教学方面的相关信息,了解所在学习组织机构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内容和方式等,可以向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提出合理的学习方面的要求,也可以向有关学习的组织部门反映教学或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希望、意见和建议等。

6 结束语

在网络教学中,远程学习者特征分析是整个远程教学的基础性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下一步远程教育系统设计的方法策略以及学习者学习的最终效果。对网络教学中远程学习者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构建培养和提高远程开放教育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模式,帮助受教育者了解和认识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觉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改善远程教育质量的目的并且能够促进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的全面启动和实现,是顺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才战略的。

参考文献

[1]陈庚,李亚春,安玉洁,郐红艳.远程学习者特征研究的现状[J].中国远程教育,2005.11:13-14.

[2]南国农.电化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235-250.

[3]陈晶,李玉斌,刘家勋.网络远程学习者特征分析方法初探[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5:39-42.

[4]张剑平,熊才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59-289.

上一篇:遭受挫折后范文下一篇:一二·九运动演讲稿精选公众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