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参保证明

2024-04-12

无参保证明(精选8篇)

篇1:无参保证明

无 工 作 证 明

兹证明

,身份证号码,系户籍在我辖区的居民,无工作。

特此证明

社区或单位(公章): 经

人: 联

话:

****年**月**日

篇2:无参保证明

兹有XXXX,XX,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XXX,原系我单位职工,首次参加医疗保险时间为XXXX年XX月,医保暂停时间为XXXX年XX月。

特此证明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篇3:无参保证明

一、在婚姻管理制度方面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实行的都是一夫一妻的婚姻管理制度, 能够在无配偶证明中以准确的语言体现其单身状况, 如SINGLE, DIVORCE, WIDOW/WIDOWER, BACHELOR, SPINSTER, CELIBACY;伊斯兰国家实行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 在婚姻状况证明中有配偶数目的选项;此外有的国家还承认同性婚姻, 如芬兰、荷兰、比利时, 以芬兰为例, 在其出具的无配偶证明中, 婚姻状况栏共有五个选项, 除未婚、离婚和丧偶外, 还有Dissolved from registered partnership between persons of the same sex和Widow (er) of registered partnership between persons of the same sex, 即同性伴侣离婚和同性伴侣丧偶两个选项, 同性婚姻被认可并写进婚姻法规, 享有与异性婚姻同等的法律地位, 这是文化传统与婚姻习俗在不同国家间差异性的体现。

二、在婚姻登记与无配偶证明的管理机关方面

一是有的国家实行婚姻与户籍相统一的管理模式, 如日本、韩国的婚姻管理机关均为户籍机关, 结婚、离婚记录均在本人的户籍上有详细的记载, 出具无配偶证明的也是户籍机关;二是婚姻登记及无配偶证明由国内的专门婚姻登记机关管理和出证, 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由婚姻注册处, 澳大利亚、新西兰由出生、死亡和婚姻登记处;三是由国内的公共服务部门、人口登记及内政部门进行登记及管理, 如丹麦、瑞典、埃及等;四是婚姻登记机关并不直接出具无配偶证明, 而是通过本人声明的方式, 如美国的MARRIAGEABILITY AFFAVIT、加拿大的AFFIDAVIT、澳大利亚的STATUTORY DECLARATION、英国的DECLARATION等, 通过声明本人无配偶, 体现责任自负的原则, 我国现在也采用以声明代替证明来证实自己的婚姻状况符合婚姻登记的条件, 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接轨的重要表现。

三、在无配偶证明的出证格式方面

各国无配偶证明出证格式各不相同, 但其中体现着各国婚姻管理的文化特征, 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声明类, 如:MARRIAGEABILITY AFFIDAVIT (美国) , STATUTORY DECLARATION (澳大利亚、新加坡) , AFFIDAVIT (加拿大) , AFFIDAVIT OF CELIBACY (孟加拉) , 以声明的方式郑重陈述自己的婚姻状况是单身;二是证明类, 如证明书 (日本、俄罗斯) , 结婚能力证明 (德国) , CERTIFICATE OF NO RECORD (菲律宾、新加坡) , CERTIFICATE OF NON IMPEDIMENT (英国、比利时) 等。声明类的无配偶证明充分体现了责任自负的原则, 是社会进步、公民素质提高的重要体现, 是完全依赖公民个人意识进行的松散型管理, 但其背后必有完备的法律监督和管理系统为依托, 许多国家都有专门的宣誓法案, 做出虚假声明必定受到法律的严惩, 同时也为社会道德所不容, 是在社会法制的制约之下的。证明类无配偶证明由有权机关对当事人的婚姻状况予以证明, 是公共职能部门对公民婚姻状况进行依法管理的一种体制, 可以充分体现管理的严肃性, 做到真实准确。

四、在英语类证明材料的语言表达特点方面

无配偶证明作为涉外公文, 在语言表达上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措词严谨、准确, 简明、扼要。因为有权机关制发证明的目的在于体现发布者的立场、观点, 在措词上应准确明晰。二是用词正式, 用语庄重, 且多古体词,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所发布的证明文件, 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和法定性。因此在选词、用词上都较为正式, 并且多使用一些较为古雅的词 (如hereinafter, hereof, herewith, hereunto, whereof等) 。三是普通词多有特定意义。如presents通常指"礼物"、"赠送", 而在公文中则指"文件"。四是长句、复杂句较多, 逻辑严谨, 表意准确, 经常出现整段内容以一句话结束。

综上, 无配偶证明经各国有权机关制发, 由本民族语言文字构成, 传达着本民族的文化特点, 在对外交往中起着文化传播的作用。当交际双方分属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时, 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在了解一种民族语言的表达特点时, 也就是在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包括法律制度、价值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无配偶证明是法律制度和社会习俗的产物, 更是语言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 涉外文件在国际交往中起到传达、交流的媒介作用, 通过涉外婚姻证明材料可以透析各国的婚姻文化、语言特点、公文管理流程及其社会管理制度, 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功能, 充实和丰富彼此间的语言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婚姻登记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7号2003)

[2]潘晓慧.《试析跨文化交际能力》[J].外语学刊, 1996年第2期.

篇4:无证明星如何继续当主持

国内主持人一般受过专业培训,持“播音员主持人证”上岗,许多少年宫和传媒院校都有给孩子们开设的“主持人班”。类似主持人的行当,一直可以追溯到明朝,昆曲中的“副末”就是专门介绍剧情的角色,而在清朝中期兴起的京剧中不再出现,报幕功能由戏单、水牌替代。这么说来,出于行业传统,把嘉宾和主持人定位成两个工种,并没有太大问题。

然而出于明星效应,当下由嘉宾主控全场已经很普遍,比如《欢乐喜剧人》里的吴秀波、《最强大脑》里的蒋昌建以及《我是歌手》里的羽·泉和张宇,担任的都是主持人的角色。

最早使用明星主持人的其实是央视,脍炙人口的1983年春晚就由姜昆、马季和刘晓庆担纲主持。在冯小刚任导演的2014年春晚上,有过多次晚会主持经验的张国立也来客串了一把。他们没有主持人从业资格证书,和电视台不存在雇佣关系,都算是“嘉宾主持”。

这一次整改,真正受到冲击的是使用明星主持群模式以及由“无证人员”把控全局的节目,对于这些节目来说,如何才能为无证明星正名呢?

吴秀波也得考证 根据广电总局2004年发布的《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对主持人实行资格认证,主持人需要通过考试,注册并取得执业凭证。

两本证书是关键—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一般要求一级乙等,国家级和省级得达到一级甲等)和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普通话考试任何人都能参加,语言功底还不错的人如果认真准备,通过的难度不大。福建人和国际友人可能需要额外下一些苦功。

取得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则得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一年以上),让吴秀波去电视台实习一年确实也比较为难。

想要拓宽星路的年轻艺人则容易解锁这个新的挑战,最好在校期间就考下主持人证书。毕竟中国的电视人背负着推广普通话的使命与义务。

给嘉宾配上有证的助理 自带粉丝的明星的确对节目收视率贡献良多,比如羽·泉在《我是歌手》里口误后自罚做俯卧撑就增加了节目笑点。汪涵曾经在《我是歌手》总决赛上开玩笑说,主持人的饭碗都要被这样的明星主持人抢走了。

如今许多真人秀、选秀节目当中,作为导师或者评委的明星嘉宾往往是现场的真正把控者,主持人几乎只充当报幕员的角色,这使得嘉宾的言行对节目的影响逐渐吃重。乐嘉在《超级演说家》录制现场醉酒并口吐不雅词语,就一度造成现场失控。

最直接的处理方法是剥离嘉宾在节目中的串场、引导等功能,去除他们的主持属性,让有资质的主持人行使这些职能。没有持证的艺人如果串场交流算违规,不妨给每位明星搭配个有证的助理,替明星说出以下的串场词:

“请看大屏幕!”

“有请张艺谋导演,有请!”

“请出护宝锤!”

没有主持人,或者,根本没有人 对主持人的资质清查和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可能跟一些负面新闻有关。

不久前吸毒后坠亡的边策生前担任央视电影频道《世界电影之旅之资讯快车》节目主持人。不过他并非央视的在编人员,按照央视电影频道的说法是—“没这个人”。

《金星脫口秀》将这一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该节目制片人李建中认为,他们的节目从来就没有主持人一说,“金星名字出来时,从来不会打‘主持人’的字幕”。

另一种办法是推出初音未来这样的虚拟人物,或者干脆用动物,熊猫和喵星人都是不错的选择。最近在日本SBK电视台担纲新闻主播的,就是一条日本柴犬。

篇5:参保证明

以下××名(人数)人员截至××年××月社会保险缴费状况为在保,所属单位为公司名称交纳社保,单位编码:社保编码。

特此证明

社保机构盖章: 日期:

篇6:参保证明

性别(身份证号: ),自 年 月 至今在我处办理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缴费正常,未有间断。特此证明。

XXX

XXXX年XX月XX日

篇7:参保证明

兹有重庆钢运置业代理有限公司都市桃源分公司(单位编码:20014292)职工等 1 名员工已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社会保险局参加

特此证明人员名单如下:

被证明单位名称及公章

篇8:无参保证明

关键词:南京,全民参保登记,做法

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人社部制定了“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作为试点城市之一,南京市自2014年启动全民参保登记各项工作。全民参保登记源于“登记”重在“参保”,只有明确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的目标,认真分析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难点,创新思路积极应对,才能建立起稳定的参保机制,真正发挥社会保险基金作为社会“稳定器”和“安全网”的作用。

1 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的目标

1.1 全面动态掌握用人单位和个人参保情况

通过参保登记对未参保人员、重复参保人员进行梳理,实现对单位和个人的精确管理,对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和个人进行跟踪服务,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奠定基础。

1.2 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保参保登记信息数据库

通过开展参保登记, 整合养老、医疗等各险种信息资源,清理重复、无效信息,实现对人社、公安、民政等各部门信息的共享共用,强化信息动态维护,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政策制度体系建设、促进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提供基础信息支撑。

(单位:人、%)

(注:按人统计,险种之间不重复计算)

1.3强化社会保险基金风险控制

通过对信息数据库的动态监控,为社会保险基金动态分析、预测评估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为科学确定社保基金中长期运行目标提供依据,实现全市社会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全民参保登记初步结果分析

2.1 数据比对结果分析

利用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各职能部门按照统一的数据字段对数据进行收集,确保数据归集的全面、高效和精确。汇总的基本数据,横向与市社保信息系统中现有的登记信息进行比对,纵向与部省有关社保平台数据进行比对,全面摸清单位、人员在市内市外、省内省外的参保状况,建立起包括859.5万人员和33.86万户单位的基础数据库。通过数据比对,大大缩小了需要入户调查的范围。截至2014年底,共汇集2680.82万条个人信息数据和52万条单位信息,与部、省、市金保工程中参加社会保险信息数据比对后,抽取17.39万名未参保登记的人员进行入户重点调查,形成了已参保登记和未参保登记两类信息数据库(见表1)。

对未确定参保登记的人员通过入户调查来核实人员的基本信息、就业和参保状态等,同时摸清未参保原因。本次入户共调查了17.39万人,其中有单位就业的2.13万人,占12.26%;无单位就业的(含暂时中止人员)14.37万人,占82.61%;0.89万人无法联系或不配合,占5.13%(见图1)。

有就业单位的2.13万人中,单位未予参保0.45万人,占有就业单位人数的21%;已参保身份证号错误0.04万人、已参保登记0.29人、新农合0.03万人、省级机关或事业单位0.4万人、部队干休所或随军家属0.1万人、异地参保或退休0.66万人,这一群体实际已参保或有相应保障,占有就业单位人数的71.57%;其他0.16万人,占7.43%。也就是说在未确定参保的有就业单位的人群中,实际有保障的占了七成以上(见图2)。

无就业单位的14.37万人中,暂时中止及老农保6.02万人,政策不了解0.07万人,无缴费能力0.36万人,个人未参保1.8万人,在校学生3.24万人,参军0.1万人,出国0.45万人,判刑0.05万人,死亡0.14万人,其他2.13万人(含离退休或已领取待遇人员)(见图3)。

在入户调查的人群中真正属于应保未保人员2.68万人,占调查人数的15.4%。其中:单位未予参保0.45万人,占16.72%;无缴费能力0.36万人,占13.34%;个人未参保1.8万人,占67.33%。政策不了解的0.07万人,仅占2.61%。

2.2 对全民参保的影响分析

根据各个险种信息比对和入户重点调查综合推算,南京市社会保险参保登记覆盖率在98%左右,参保扩面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但是中断缴费人员总量还很大。全市中断缴费人数有107.13万人,其中本市户籍人口15.35万人,占全部断保人员的14.33%,主要是部分年轻人流动性较强,在寻找下一份工作期间导致社会保险出现暂时性中断。还有一些人对社保政策理解存在偏差,认为缴满15年就行了,特别在部分征地保障人员中存有这种模糊认识。非本市户籍人口占全部断保人员85.67%,占外来人员参保登记人数的42.8%。主要原因是部分外来人员不了解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政策,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未办理相应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导致断保后大部分养老关系仍保留在本市。如果非本市户籍人员断保后没能在我市找到新的就业单位,就无法继续参保,将始终处于中断状态。完成参保登记只是整个工作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对成果的运用。我们将经过比对确定的15.3万名社保关系暂时中断人员和比对出未确定参保的单位名单分解到各区,由各区组织开展续保扩面,带动全市2015年五项保险参保净增45万人。今后利用全民参保登记的动态数据,可以长期针对性地指导扩面工作。

3 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对策措施分析

3.1 采用多种比对方式突破海量基础数据处理的难点

南京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如果单纯采取入户调查方式开展登记,工作量大、周期长、成本也高。在金保工程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手段已相对成熟的条件下,采取以公共信息资源数据比对为主、重点入户调查采集为辅的工作模式,发挥信息比对便捷高效和人工调查真实直观的优点,可以提高全民参保登记的效率和质量。

3.2 增加单位参保登记库突破流动人口数据变化大的难点

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的核心是“全民”,包括所有居住人口,其中户籍人口相对稳定,数据来源准确,但流动人口数据变化非常大。2014年南京市登记的流动人口超过200万,这部分外来人员流动性强,就业单位和居住地都不稳定,数据难以保证真实有效,给实施参保登记和后期入户调查都带来较大的工作难度。根据现行政策,外来人员如在南京市工作,应该在单位参加社会保险。抓住单位这个根源,即可为这部分人员的参保登记找到抓手。利用工商、税务信息,建立单位参保登记信息库,与个人参保登记信息库结合为建立稳定的参保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3.3 建立数据处理平台突破信息管理“碎片化”的难点

南京市社会保险分属省、市两级经办管理,市级层面的经办管理已经统一,但是省里还是分险种管理。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发现,由于多部门的信息管理“碎片化”和各自为政给前期协调、数据采集以及后期数据维护都带来很多困难。如全市的大(专)学生学籍、高校教职工名册管理权限分属部、省、市,卫生的新农合数据分散在各区,协调难度较大,难以准确采集到数据信息。只有建立统一的数据处理平台,统一数据格式,明确数据交换时点,才能保证全民参保登记数据库的准确和长期的生命力。

3.4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突破入户调查的难点

在传统的调查方式中基层人员的工作量很大,在上门入户的同时还需要填写纸质登记表,不但数据难以及时更新,在录入过程中还容易发生差错。本市开发了“智慧社区”数据采集APP,利用智能手机上门采集信息。“智慧社区”信息采集系统汇集了全市民政、计生系统掌握的南京市人口基础信息。利用该信息平台,将需要入户调查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住址信息以社区为单位全部分配到社区工作人员手机上,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智能手机下载自己需要入户调查的名单直接上门入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通过手机确认后反馈给信息系统,系统处理汇总后,每天将全市入户调查情况传送给市社保中心。整个流程既避免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盲目入户,为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了便捷准确的调查信息,又改变了传统纸质资料的信息采集所带来的不便。而且所有采集信息栏目中仅有一项通过汉字输入,其余均为选择项,大大缩短了调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投入少、效率高、数据准的优势,避免了人工登记可能出现的费时、费力、投入大、效率低、差错率高等不足。

3.5 营造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氛围

为让市民了解、配合和支持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更为下一步建立稳定的参保机制打好基础,我们制作了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宣传片,以每天32次的频率在所有公交车、地铁1号线上,通过8000块屏幕连续进行播放;印刷了1万份《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宣传海报》,编印了10万份《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宣传指南》和入户宣传品标贴,社区工作人员在上门调查同时宣传参保登记,引导未参保人员进行参保登记。

4 建立稳定参保机制的思考

4.1 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全民参保登记是一项全区域范围内的系统性工程,仅靠人社部门的努力,难以顺利完成任务,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南京市将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列为市委、市政府第二阶段重点改革目标任务之一,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南京市全民参保登记管理办法》。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上,建立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市公安、编办、工商、民政、发改委、教育、卫生和质监等部门负责各自相关数据的整理报送;市信息中心根据比对需求负责接收、汇总各部门信息,并将相关数据整理汇总后上传市人社局信息中心,与全市参保登记数据进行比对。市人社局、市社保中心负责数据比对和数据库建立。市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社保经办机构负责对所辖的用人单位未办理社保参保登记情况进行重点调查,各区安排街道、社区根据比对后未参保登记人员信息进行入户调查,了解和掌握未参保原因等情况。

4.2 建立资源库数据动态更新维护机制

按照“准确性、有效性、共享性”的原则,通过建立全民参保登记动态维护机制,确保全民参保登记基础数据准确、有效,并在部门间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实现对参保登记单位、人员的全员管理、动态管理、精确管理。开发全民参保登记电子地图,通过对未参保登记单位及人群、中断缴费人员或参保险种不全人员的跟踪和地图标识,更好地指导扩面征缴工作的开展。

4.3 挖掘对社会保险基金的预测分析功能

通过对人员和单位信息的分析,进一步发挥全民参保登记对基金监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社会保险基金动态分析、预算编制、预测评估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为科学确定社会保险基金中长期运行目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黄华波.把握和完善全民参保登记的四个机制[J].中国医疗保险,2015,76(1):8-10.

上一篇:教导处简单总结下一篇:给时间涂上一抹色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