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2024-04-10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共6篇)

篇1: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货币当局(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解读

自1994年起,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向社会公布央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但其目前报表的项目结构是逐步演化的结果,许多项目并非自始既有。

一、现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任何一个微观经济体的资金来源渠道无非就两种:自有资金或借入。其资产负债表当中的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就是分别对这两种不同融资渠道的综括。

不难理解,有资金的来源就必定会有资金的具体存在形式或运用方式。所谓资产,亦即资金的具体存在形式或者资金的具体用途罢了。可见,作为一个会计恒等式,“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这句话的含义,其实就是“资金的运用(或存在)的数量必定等于资金的来源数量”。

由于“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本依据,所以我们可藉由这一恒等式来追踪、分析特定经济体的一项具体业务在其资产负债表当中所留下的蛛丝马迹。当然,由于资产负债表属于存量报表,所以这些具体业务的规模必须足够地大。就此来说,资产负债表就像一面镜子,尽管不是很清晰、明亮,但我们仍可凭以观测到相应经济体的资金流在特定期间内大致的来龙去脉。

与一般的微观经济体相比,银行机构的自有资金在其总资产形成当中的占比极低,由此,银行机构的资金来源业务统称负债业务。

在中央银行(亦称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下的主要内容是:

1、国外资产:外汇(储备)、货币黄金、其他国外资产;

2、对政府债权:对中央政府债权;

3、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4、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

5、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

6、其他资产。

而其负债项下的主要内容是:

1、储备货币:货币发行、金融性公司存款(其他存款性公司、其他金融性公司);

2、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

3、发行债券;

4、国外负债;

5、政府存款;

6、自有资金;

7、其他负债。

二、关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理解

现代货币的基本形态是支票和纸币现钞。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货币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提供。其中由中央银行所提供的那部分货币量叫做银根或基础货币。这一部分货币最终形成 老百姓手中的现钞、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基础货币的投放体现为负债项下“储备货币”的增加。其中,“货币发行”展示的是现钞的投放数量。

而市场交易过程中所使用的支票货币则是由商业银行提供。商业银行通过派生存款的创造机制使得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总量以数倍于基础货币的规模增加。

货币当局基础货币的投放主要有如下四种形式:

一是向财政部门借出款项或允许其透支。财政部门则通过财政支出、财政投资或转移支付等形式将这一部分基础货币注入生产、流通或消费领域,最终转化成企业和家庭的货币收入。

在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向财政部门借出款项表现为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政府存款”的增加。然后经由财政资金的使用表现为负债项下“政府存款”的减少以及“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加。而财政的透支则会直接表现为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加。

但《中国人民银行法》已经不允许中央银行以这种方式投放基础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第三十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但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除外。二是货币当局以再贷款或再贴现等形式向商业银行授信。这部分基础货币经由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转账存款如此这般周而复始的派生存款创造过程,最终转化为众多商户或个人的支票存款和现金货币。

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这将表现为资产项下“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货币发行)”的增加。

三是货币当局买入外汇资产。这部分基础货币也将经由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派生出大量的支票存款和现金货币。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这将表现为资产项下对“国外资产(外汇储备)”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加。

在历史上,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但在目前,外汇占款已经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

四是货币当局经由公开市场业务买入有价证券。

由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以金融机构为交易对方,买卖的标的是国债,所以在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这将表现为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还通过央行票据的发行、正回购交易以及外汇掉期交易等途径调控基础货币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数量分布。在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央行票据的发行表现为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减少以及“发行债券”的增加;正回购交易中的第一次交易表现为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 融性公司存款)”的减少以及“其他负债”的增加;外汇掉期交易当中的售出外汇表现为资产项下“外汇(储备)”的减少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减少。

归纳起来,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各主要项目的含义大致如下:(当然,我并未找到关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上述各项目的权威解释或佐证。本文内容仅是我的推理。)

1、“国外资产”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央行所持有的外汇资产总量。其中,“外汇(储备)”这个项目的增加会直接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货币黄金”的增加不一定会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而“其他国外资产”的增加则一定不会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

2、“对政府债权”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央行经由公开市场业务而间接持有的国债余额。

3、“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央行再贷款、再贴现业务的余额。

4、“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央行所持有的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债券余额或再贷款余额。

5、“储备货币”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央行投放社会的基础货币存量。其中,“货币发行”这个项目反映的是正在社会各界流通着的现金存量,包括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库存现金”以及在金融系统之外的“流通中现金”(M0);“金融性公司存款(其他存款性公司、其他金融性公司)”这两个子项目分别反映的是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准备金存款帐户余额以及其他金融性公司的结算账户余额,这些存款的增加直接对应着基础货币的投放。

6、“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这个项目反映的是金融性公司在央行的除了“储备货币”存款之外的其他存款。这些存款的增加与基础货币的投放无关,也与派生存款的增加无关。

例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外国银行分行人民币营运资金的30%应当以人民币国债或者6个月以上(含6个月)的央行人民币定期存款作为人民币生息资产。

再例如,央行曾要求商业银行以外汇资金增补人民币存款的法定准备金。

另外,若存在非金融机构存款的话,也可放在本项或“其他负债”项下。

7、“发行债券”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央行未到期票据的余额。

三、基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对几个央行业务案例的解读 与一般经济体先有资金来源(亦即自有资金或负债)业务、然后才会发生相应的资产业务迥然不同,中央银行在逻辑上是先有资产业务、然后才发生基础货币投放这一负债业务。也就是说,基础货币的投放是中央银行实施相应资产业务的结果。对外净资产、对商业银行再贷款、对非货币金融部门债权以及对政府债权净额之和,再减去货币当局通过发行债券所回笼的基础货币数量,其最终结果非常接近于实际流通在外的基础货币量。

这就意味着,受制于资金来源的规模有限,一般经济体的资产总量不可能无限扩大,但中央银行却是唯一的例外,货币当局 6 的资产总量有无限扩大的可能。其资产总量的扩大过程即是基础货币的净投放过程。

有了上述逻辑,我们便可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具体资产业务操作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程度了。

例如,2003年12月,中央银行动用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注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这在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上将会体现为资产项目下“外汇资产”的减少以及“其他资产”的增加。

2007年8月,财政部首先向中国农业银行发行6000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一期),然后以所筹集到的人民币资金向中国人民银行购买等值的外汇,充作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的资本金。这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上首先体现为负债项下“金融性公司存款” 的减少和“政府存款”的增加,然后体现为资产项下“外汇资产”的减少和负债项下“政府存款”的减少。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又将卖汇所获得的6000亿元人民币经由公开市场业务向中国农业银行购买等值的特别国债。这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负债项下“金融性公司存款” 的增加和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加。

2007年9月,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从中国人民银行购买中央汇金公司的全部股权,并将上述股权作为对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的一部分,注入中投公司。中投公司从央行手中购买汇金公司的交易记录出现在2007年12月的央行资产负债表上。这一个月的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项下的“其他资产”项从 11月的11979亿元骤减至12月的7098亿元,减少了4881亿元,按当期汇率约为670亿美元。相应地,负债项下的“政府存款”也会发生相应的减少。

2007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以外汇缴存本币存款准备金,这使得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项下的“其他国外资产”从2007年1月至7月的1069亿人民币左右跳升到8月的2085.27亿人民币,到12月又升至9319.23亿元,累计增加8266.92亿元。相应地,负债项下的“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也会发生相应的增加。

综上所述,从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外汇占款、财政存款、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或再贴现、央行票据的发行以及央行回购业务的实施是影响基础货币投放规模的主要因素。

例如,今年上半年的外汇占款增加了9656.85亿元,这就造成了基础货币的投放。但上半年的财政存款增加了7049.13亿元,这又抑制了基础货币的增加。不过,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财政存款势必下降。如自去年12月至今年5月,伴随着政府支出的扩大,财政存款大幅度地下降,基础货币则明显地增加。

由于现行外汇政策目标以及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因,外汇占款和财政存款的变动非央行所能控制,因此为对冲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央行近年来逐步强化了央行票据发行和央行正回购操作等公开市场业务。

例如,今年上半年的央行票据存量下降了4570.99亿元,这意味着央票操作主要是净投放资金。而上半年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负债净增加了11474.95亿元,这应该是央行正回购操作 力度加大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央行通过正回购净回笼了基础货币。

可见,中国人民银行需要针对外汇占款、财政存款、央行票据和正回购到期资金的具体变动,采取综合平衡、动态调整的策略,以确保基础货币的平稳增长,藉以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标。

篇2: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解读

自1994年起,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向社会公布《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其中在1994至1999年期间按年编制发布,2000年之后则按月编制,并在月后4周刊登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目前《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报表项目结构及其内在含义是逐步演化的结果。其中的许多项目并非自始既有。有些项目的内在含义也并非始终如一。(本博主补注:例如自2011年1月起,人民银行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储备货币的定义,不再将其他金融性公司在货币当局的存款计入储备货币;同时,自2011年1月起境外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存款数据计入国外负债项目,不再计入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

一、现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运用复式计账法(亦即每笔交易同时在两个或以上项目登记),按照历史成本计价。

任何一个微观经济体的资金来源渠道无非两种:自有资金或借入。其资产负债表当中的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就是分别对这两种不同融资渠道的综括。

不难理解,有资金的来源就必定会有资金的具体存在形式或运用方式。所谓资产,亦即资金的具体存在形式或者资金的具体用途罢了。可见,作为一个会计恒等式,“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这句话的含义,其实就是“资金的运用(或存在)的数量必定等于资金的来源数量”。

由于“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本依据,所以我们可藉由这一恒等式来追踪、分析特定经济体的一项具体业务在其资产负债表当中所留下的蛛丝马迹。当然,由于资产负债表属于存量报表,所以这些具体业务的规模必须足够地大,大到足以抵消那些具有逆向会计记录特点的业务活动的抵消作用而有余,否则不足以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来。就此来说,资产负债表就像一面镜子,尽管不是很清晰、明亮,但我们仍可凭以观测到相应经济体的资金流在特定期间内大致的来龙去脉。

与一般的微观经济体相比,银行机构的自有资金在其总资产形成当中的占比极低,由此,银行机构的资金来源业务统称作负债业务。

在中央银行(亦称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下的主要内容是:

1、国外资产:外汇(储备)、货币黄金、其他国外资产;

2、对政府债权:对中央政府债权;

3、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4、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

5、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

6、其他资产。

而其负债项下的主要内容是:

1、储备货币:货币发行,其他存款性公司;

2、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

3、发行债券;

4、国外负债;

5、政府存款;

6、自有资金;

7、其他负债。

二、关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理解

现代货币的基本形态是支票和纸币现钞。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货币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提供。其中由中央银行所提供的那部分货币量叫做银根或基础货币。这一部分货币最终形成老百姓手中的现钞、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基础货币的投放体现为负债项下“储备货币”的增加。其中,“货币发行”展示的是现钞的投放数量;“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展示的是其他存款性公司在央行的准备金存款。而市场交易过程中所使用的支票货币则是由商业银行提供。商业银行通过派生存款的创造机制使得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总量以数倍于基础货币的规模增加。

M1=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库存现金+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支票货币(单位活期存款)。货币当局基础货币的投放主要有如下四种形式:

一是向财政部门借出款项或允许其透支。财政部门则通过财政支出、财政投资或转移支付等形式将这一部分基础货币注入生产、流通或消费领域,最终转化成企业和家庭的货币收入。

在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向财政部门借出款项表现为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政府存款”的增加。然后经由财政资金的使用表现为负债项下“政府存款”的减少以及“储备货币(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的增加。而财政的透支则会直接表现为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的增加。

但《中国人民银行法》已经不允许中央银行以这种方式投放基础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第三十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但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除外。

二是货币当局以再贷款或再贴现等形式向商业银行授信。这部分基础货币经由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转账支票存款如此这般周而复始的派生存款创造过程,最终转化为众多商户或个人的支票存款和现金货币。

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这将表现为资产项下“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货币发行)”的增加。

三是货币当局买入外汇资产。这部分基础货币也将经由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派生出大量的支票存款和现金货币。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这将表现为资产项下对“国外资产(外汇)”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的增加。

在历史上,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但在目前,外汇占款已经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

四是货币当局经由公开市场业务买入有价证券。

由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以金融机构为交易对方,买卖的标的是国债,所以在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这将表现为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或“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加。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还通过央行票据的发行、正回购交易以及外汇掉期交易等途径调控基础货币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数量分布。在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央行票据的发行表现为负债项下“储备货币(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的减少以及“发行债券”的增加;正回购交易中的第一次交易表现为负债项下“储备货币(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的减少以及“其他负债”的增加;外汇掉期交易当中的售出外汇表现为资产项下“外汇”的减少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的减少。

归纳起来,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各主要项目的含义大致如下:(当然,我并未找到关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上述各项目的权威解释或佐证。本文内容仅是我的推理。)

1、“国外资产”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央行所持有的外汇资产的余额。但以人民币计价。其中,“外汇”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央行因增持外汇储备而投放的人民币数量。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外汇占款余额。“外汇”这个项目的增加意味着央行增持外汇储备,其增加量也就是人民币基础货币的新增投放量;“外汇”这个项目的减少意味着央行抛售外汇,其减少量也就是人民币基础货币的回笼数量。

“货币黄金”的增加不一定会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例如在国际市场上使用外汇购买黄金等。

“其他国外资产”的增加一定不会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所谓其他国外资产,指的是央行所持有的除了外汇储备和货币黄金以外的国外资产。例如,商业银行以外汇缴存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便可能体现在这个项目里(也有可能体现在“其他资产”项下)。

2、“对政府债权”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央行经由公开市场业务所间接持有的国债余额。

3、“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央行针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再贷款、再贴现业务的余额。其他存款性公司指的是除央行以外的所有存款性公司。而与其他的金融机构相比,存款性公司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可吸收存款;二是大部分其他存款性公司都可以办理转账结算。(财务公司目前不能办理转账结算。)因此,存款性公司具有创造货币的能力。

4、“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央行所持有的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债券余额或再贷款余额。例如对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发放的信用贷款等。1999至2005年期间,中央银行向信达、长城、华融、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发放再贷款超过1.2万亿元,用于收购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导致该项目金额大幅度增长。

这里所谓的其他金融性公司,指的是除其他存款性公司以外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不具有创造派生货币的功能。

5、“储备货币”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央行投放社会的基础货币存量。其中,“货币发行”这个项目反映的是正在社会各界流通着的现金存量,包括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库存现金”以及在金融系统之外的“流通中现金”(M0)。“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准备金存款帐户的余额。其余额的增加要么对应着基础货币的投放,要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高的结果。不过,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余额的变化也可能是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余额变化的结果。

由于邮政储汇局改制为邮政储蓄银行的缘故,自2008年2月起,取消邮政储蓄转存款,将邮政储蓄银行缴存的准备金存款并入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准备金存款项下。

6、“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这个项目反映的是除其他存款性公司之外的金融性公司在央行的存款。或者其他存款性公司在央行的非准备金性质或非结算备用金性质的存款。这些存款余额的增加具有回笼基础货币的性质。例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外国银行分行人民币营运资金的30%应当以人民币国债或者6个月以上(含6个月)的央行人民币定期存款作为人民币生息资产。

再例如,央行曾要求商业银行以外汇资金增补人民币存款的法定准备金。这一部分存款可能放在本项或“其他负债”项下。

7、“发行债券”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央行未到期票据的余额。中央银行从1998年开始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公开市场回购交易调节货币供应量。为补充公开市场交易国债数量的不足,自2002年起,中央银行开始发行央行票据作为公开市场交易工具。

三、基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对几个央行业务案例的解读 与一般经济体先有资金来源(亦即自有资金或负债)业务、然后才会发生相应的资产业务迥然不同,中央银行在逻辑上是先有资产业务、然后才发生基础货币投放这一负债业务。也就是说,基础货币的投放是中央银行实施相应资产业务的结果。对外净资产、对商业银行再贷款、对非货币金融部门债权以及对政府债权净额之和,再减去货币当局通过发行债券所回笼的基础货币数量,其最终结果非常接近于实际流通在外的基础货币量。

这就意味着,受制于资金来源的规模有限,一般微观经济实体的资产总量不可能无限扩大,但中央银行却是唯一的例外,货币当局的资产总量有无限扩大的可能。其资产总量的扩大过程即是基础货币的净投放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增发钞票的过程。

有了上述逻辑,我们便可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具体资产业务操作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了。

例如,2003年12月,中央银行动用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注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为了具体管理这450亿美元资产,专门注册成立了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其股东单位为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董事长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央汇金投资将作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大股东,行使出资人的权益。这在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上将会体现为“国外资产”项目下“外汇”的减少。同时,可能使得“其他资产”增加。

2007年8月,财政部首先向中国农业银行发行6000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一期),然后以所筹集到的人民币资金向中国人民银行购买等值的外汇,充作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的资本金。这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上首先体现为负债项下“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 的减少和“政府存款”的增加,然后体现为资产项下“外汇”的减少和负债项下“政府存款”的减少。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又将卖汇所获得的6000亿元人民币经由公开市场业务向中国农业银行购买等值的特别国债。这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负债项下“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 的增加和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加。

2007年9月,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从中国人民银行购买中央汇金公司的全部股权,并将上述股权作为对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的一部分,注入中投公司。中投公司从央行手中购买汇金公司的交易记录出现在2007年12月的央行资产负债表上。这一个月的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项下的“其他资产”项从11月的11979亿元骤减至12月的7098亿元,减少了4881亿元,按当期汇率约为670亿美元。相应地,负债项下的“政府存款”也会发生相应的减少。2007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以外汇缴存本币存款准备金,这使得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项下的“其他国外资产”从2007年1月至7月的1069亿人民币左右跳升到8月的2085.27亿人民币,到12月又升至9319.23亿元,累计增加8266.92亿元。相应地,负债项下的“其他负债”或“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也会发生相应的增加。

综上所述,从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外汇占款、财政存款、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或再贴现、央行票据的发行以及央行回购业务的实施是影响基础货币投放规模的主要因素。

例如,今年上半年的外汇占款增加了9656.85亿元,这就造成了基础货币的投放。但上半年的财政存款增加了7049.13亿元,这又抑制了基础货币的增加。不过,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财政存款势必下降。如自去年12月至今年5月,伴随着政府支出的扩大,财政存款大幅度地下降,基础货币则明显地增加。

由于现行外汇政策目标以及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因,外汇占款和财政存款的变动非央行所能控制,因此为对冲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央行近年来逐步强化了央行票据发行和央行正回购操作等公开市场业务。例如,今年上半年的央行票据存量下降了4570.99亿元,这意味着央票操作主要是净投放资金。而上半年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负债净增加了11474.95亿元,这应该是央行正回购操作力度加大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央行通过正回购净回笼了基础货币。

篇3: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性质探讨

(一)资产负债表的涵义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把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予以适当编排,并对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数据进行高度浓缩整理后编制而成的,资产负债表集中反映了企业在该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经济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二)资产负债表的性质

随着会计理论的发展和会计实务的完善,人们对资产负债表性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从报表表现形式发展到报表信息本质。会计界最早将资产负债表看作“平衡表”或“余额表”,平衡表对应的是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就是按照“T”型账户形式设计,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将资产列在左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列右边,左右双方总额相等,也即左右两边保持平衡,故将其称为平衡表。而余额表对应的是报告式资产负债表,即根据“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垂直列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编制该表所用数据源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总分类账户在某一特定日期的余额,故将其称为“余额表”。20世纪初,会计界认识到了该表能够分门别类地提供资产、负债总体及构成的相关信息,我国将“Balance Sheet”翻译为资产负债表。2008年以后,会计界认识到资产负债表的经济性质,即资产负债表提供的是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通常认为,财务状况就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状况。国际上将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改成财务状况表(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五条也明确指出,“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由此可见,对资产负债表性质的认识经历了从报表构成形式,到信息类别,再到信息性质的一个过程。

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一般格式与内容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定

为了使各国相互了解彼此货币金融运行状况,国际货币基金定期编印《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Monetary and Financial Statistics Manual)》,以统一口径向市场提供各成员国有关货币金融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统计数据,其中包括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称作“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A Monetary Au-thorities Account)”,其主要项目表1所示。

(二)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格式及内容

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主要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格式和口径,因而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项目与结构基本相同,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格式及内容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左列的“资产”之下共有6个一级科目,它既表明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各项资产配置格局,也表明了中国人民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资金配置能力。尤其是“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两栏反映了中国人民银行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对存贷款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影响能力。右列的“负债”之下共有7个一级科目,它表明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各项资金来源。其中,“储备货币”由“货币发行”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两项构成,“货币发行”的规模及占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动性。

(三)对中央银行及其资产负债表的认识

中央银行是一国的货币当局,扮演了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这三个角色,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对国民经济和金融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有效发挥其职能,不仅对中央银行是根本性的,而且对推进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健康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中国人民银行各项活动所引致的资金来源分布状况和资金使用配置状况,它涉及到诸多复杂的经济活动和金融活动,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获得中央银行财务状况相关信息,那中央银行的财务状况又可以进一步反映出哪些信息,我们能否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性质有更深刻的认识?本文以下部分将围绕其职能对此进行探讨。

三、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构成对比

选择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构成比较,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同属金融业范畴,资金就是其经营的“产品”,围绕资金留存、划转、贷入贷出开展工作,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上,尽管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具体列示项目不同,但都表现出资产方以发放贷款类项目为主,负债方以吸收款项类项目为主的特点。二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有相似之处,而商业银行的顾客涉及企事业、个体工商户、个人等多个领域,社会一般对商业银行业务较人民银行业务更熟悉一些,与之比较,更容易理解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业务虽有相似之处,但中央银行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部门,以稳定物价、维护金融稳定等为目标,主要职能是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不片面追求盈利,而商业银行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主要职能就是盈利,职能的不同决定了资产负债管理的不同,表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两者列示的格式、会计计量、逻辑关系、项目内容等也不同。

(一)资产负债表格式不同

一是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左列(资产方)没有分为“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等一级科目,而且没有属于自己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这反映了中央银行的这些财产属于政府所有的特性;二是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右列没有分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个部分,虽有“自有资金”科目,但没有“所有者权益”的专项及其明细科目,这与央行的非经营特性相吻合;三是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及“负债”之下没有按照流动性列示科目,这与中央银行流动性风险较低有关。

(二)会计核算基础和计量属性不同。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机关,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的规定,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采用历史成本计价,而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采用公允价值、摊余成本等多种资产计量属性。

(三)资产与负债的逻辑关系不同。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具有货币发行垄断权,中央银行在逻辑上是先有资产业务,然后才发生基础货币投放这一负债业务,即基础货币的投放是中央银行实施相应资产业务的结果。对外净资产、对金融机构再贷款、对非货币金融部门债权以及对政府债权净额之和,再减去货币当局通过发行债券所回笼的基础货币数量,其最终结果非常接近于实际流通在外的基础货币量。而商业银行与一般经济体相似,先有资金来源(亦即自有资金或负债)业务,然后才会发生相应的资产业务。这就意味着,受制于资金来源的规模有限,一般经济体的资产总量不可能无限扩大,但中央银行却是唯一的例外,货币当局的资产总量有无限扩大的可能,其资产总量的扩大过程即是基础货币的净投放过程。

(四)存贷款业务的目的及对象不同。

从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存贷款业务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中央银行为维护金融稳定,向政府、金融机构等发放用于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的金融稳定再贷款,为国家宏观调控,依据专项政策向金融机构发放专项政策性再贷款,向金融机构发放用于满足其流动性需求的流动性再贷款,直接发放或委托商业银行发放的技术改造贷款、外汇专项贷款等。而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在兼顾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基础上,向社会企事业、个体工商户及个人等主体发放贷款,赚取利差。中央银行的存款主要包括各种金融机构存款,其中金融机构存款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根据金融宏观调控需要,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规模,并向金融机构吸收金融机构特种存款;而商业银行为获取资金来源,以开展信贷业务,吸收社会企事业、个体工商户及个人等主体的存款。

(五)资产负债管理的目的及灵活性不同。

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是为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服务,资产负债管理独立性相对较弱,如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报国务院批准后才能执行,对政府及金融机构的专项政策性贷款、金融稳定款需要国务院批准。又如为推动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被动购入外汇,不能灵活控制外汇占款的增量,而且巨额的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成为我国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使货币政策的制定受到外汇储备“绑架”,往往被动地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来回笼超额的外汇占款。而商业银行自主经营,在符合人民银行、银监局等监管部门调控要求的前提下,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自行调整资产负债规模及结构,资产负债管理的独立性较强。

四、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进一步认识

通过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反映出更多国家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内容,这与中央银行的角色有关,中央银行是货币和信用的基本供给者,物价与经济增长的监督调控者,也是危机时的最终借款人,对照这些角色,我们来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进一步认识。

(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反映国家货币政策的扩张与紧缩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通过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及负债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储备货币、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发行债券等项目规模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家货币政策的紧缩与扩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主要表现为一是增大贷款规模,放松借贷环境,推动金融机构贷款增长;二是加大货币发行量,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推动商业银行存款的增长并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贷款的增长;三是缩减发行债券规模,即中央银行回笼货币的力度减小,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增多,进一步刺激消费等经济指数;四是缩减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缩小交存范围等。与之相对应,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主要表现为一是缩减贷款规模,二是控制货币发行量,三是扩大发行债券规模,四是扩大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等方面。

另外不断上升的中央银行资产与GDP之比,表明中央银行资产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速和物价增速之和,反映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与GDP之比从1999年的39.40%开始逐年上升,在2009年达到最高值66.70%,虽然近几年稍有回落,但2012年为56.72%,仍然较高,这可能会导致货币迷失现象和流动性过剩问题。

(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反映国家的资产和负债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国家的资产负债情况,一方面资产方的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国外资产等项目,作为国家储备,体现了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时的应对能力和保障;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债权等项目,体现了对国内其他主体的调控能力。另一方面国外负债体现对国际市场的负债,货币发行体现国家对整个社会的负债其他存款体现对国内其他主体的负债。

(三)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反映维护金融稳定的成本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当金融机构遇到危机时,中央银行为其提供贷款,为促进金融发展与维护金融稳定提供强大支撑。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反映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和再贴现,其中金融稳定再贷款专门用于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反映中央银行对其他金融机构如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发放的信用贷款和债券回购,其中主要是向信达、长城、华融、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发放再贷款,用于收购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这些再贷款是维护金融稳定的代价和成本。

另外,为了应对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带来的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压力,人民银行采取了调整再贷款规模、发行央行票据、提高法定存款率等多种方式进行冲销操作,使实际流通中的通货在负债方占比逐渐降低,有效回收了过剩流动性,避免了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但同时支付了高额的准备金利息和发行债权利息,也构成了维护金融稳定成本。

(四)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外汇”规模过大、占比过高且增长速度过快已经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而巨额外汇储备的背后是我国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劳动力丰富,土地成本低廉加上国内收入较低,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因此选择了一条利用国外购买力开拓国际市场、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外向型发展战略,一方面以相对较低的出口价格占领国际市场,大幅增加出口产值,另一方面出台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持续增加外商直接投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保障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同时在这过程中,中国积累了巨额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

摘要: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信息的财务报表,中央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其资产负债表不仅综合体现了一定时点中央银行各项职能所引致的资金来源分布状况和资金使用配置状况,并且反映出许多涉及国家的经济活动和金融活动。本文通过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构成对比,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性质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性质

参考文献

[1]周海涛,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构成与分析,会计之友,2011年第1期

篇4: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关键词:美联储;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货币供应量

一、中美货币政策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一)人民银行总资产规模远超过美联储,危机期间资产增速保持平稳。从2007年开始人民银行资产规模已经超过美联储,资产总额为美联储的2.53倍。危机期间,美联储四轮QE的推出使资产规模大幅扩张,资产增速持续上升,而人民银行总资产自2008年以来并没有出现跳跃式增长,实际上是以前年度增长的延续。在总资产与GDP的对比中,人民银行一直位居高位,平均在60%左右,但近年呈下降趋势;而美联储仅为15%,且呈逐步上升。

(二)外汇资产是人民银行总资产增长的重要来源,美国财政部债券为美联储总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2007-2013年间,人民银行资产总额增长全部来自外汇增加的贡献;其他资产项目中,对政府债券持续减少;对存款性公司债权小幅增长,但该项目占总资产比重较小,不足以成为推动总资产增长的主要因素。美国财政部债券是美联储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该项目占比84.43%,此后在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资金运用初期下降到21.10%,但仍为占比最大的项目,此后逐步回升,到2013年该项目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58.63%。

(三)人民银行与美联储的负债构成及变化表现不同。危机前美联储最主要的负债来自流通中货币,2008年以后机构存款大幅增长,占总负债比重由2.36%持续上升至最高时期的65.57%,而通货仅小幅增长,占比由危机前的90%下降至2013年的30%。整个危机期间人民银行货币发行金额占总负债比重一直保持稳定,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持续增长。

二、中美货币供应量变化

首先,从货币涨幅看。中美基础货币的平均涨幅都高于M1和M2。其中:美国M1和M2涨幅大幅低于基础货币涨幅,2007-2013年间,美国基础货币、M1和M2的平均涨幅分别为37.02%、11.44%和6.02%;中国基础货币平均涨幅与M1和M2大体接近,分别为19.85%、14.50%和18.33%。

其次,从货币对GDP比率的稳定性看。2007-2013年间,美国无论是基础货币对名义GDP的比率还是M2对名义GDP的比率都相对稳定,且从基础货币、M1到M2与GDP之比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同一时期,中国基础货币、M1与GDP的比率并未上升,但M2与GDP之比则阶梯式增长。这种非一致性与美国的一致性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越是广义的货币,偏离GDP的倍数越大,且近年来偏离程度加大,反映我国货币创造机制的稳定性较低。

第三,从两国M2与GDP之比看。危机以来美国该比率平均值为61%,中国为178%,虽然M2与GDP之比与一国经济货币化程度和金融脱媒程度相关,但中国该比值水平明显高于美国,从一侧面说明我国货币供给对GDP增长的推动作用弱于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基础货币的创造能力较低效。

三、资产负债表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扩张的动因和工具不同。美联储宽松资产负债表政策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救助问题金融机构,稳定金融市场运行,因此选择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导致资产扩张,基础货币大量增加。美联储基础货币扩张主要来自联邦储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其规模大幅增加的原因除了美联储对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这一政策外,商业银行惜贷也是主要原因。中国情况则不同,金融危机中,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运行平稳,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主要是为了稳定经济增张。

(二)资产负债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传导路径存在差异。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可看出,美联储创新性、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美联储操作对象由金融机构扩大至非金融类公司和个人,突破传统货币理论中中央银行只与金融机构和政府进行资金往来的观点;二是美联储吞吐的证券由短期扩展到长期,目的是缩小外部融资利差,影响资产价格;三是美联储购入证券后一般不进行对冲操作,任凭基础货币增长,以体现量化宽松政策意图。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的原因与美联储不同,其资产负债表的扩张过程是缘于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制度安排,而不是作为反危机的非常规性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源于我国GDP的增长,GDP增长与央行资产规模扩张存在一条明显的传导途径,具体表现为出口拉动GDP→经常项目顺差→央行外汇资产增加→央行总资产扩张→货币政策被动调节。

(三)资产负债政策的调控效果不同。美联储通过市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调控能力要好于中国。但从实际效果看,我国的经济金融体制使调控效果更直接和快捷。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给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的流动性,但商业银行是否愿意多放款取决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客户风险的评估等,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这种形势下商业银行的私人股份性质使其会大幅提高贷款门坎,而不是主动配合美联储的预期。因此,美联储货币政策在商业银行体系的中枢传导过程中效力会大幅减弱。我国中央银行面临的市场环境与美联储不同,无论是资产规模位居前列的四大商业银行,或是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其国有控股的股权性质决定其还不是真正意义的市场主体。商业银行主导的巨额信贷膨胀表明中国政府在投资和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中仍具有重要影响,国家可快速地将政策传导到微观主体。

参考文献:

[1]徐以升.超过1万亿的代价——中国央行对冲外汇占款机制及成本评估与展望[J].国际经济评论,2011,(4).

[2]美联储官方网站:www.federalreserve.gov

[3]中国人民银行网站:www.pbc.gov.cn

篇5: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方主要有外汇资产、其他国外资产、对金融机构债权、对政府债权、对非金融机构债权、其他资产等科目。其中,外汇资产占比68.09%,对金融机构债权占比12.32%,对政府债权占比9.65%,三个主要科目总计90.06%;其它次要科目总计9.94%。主要科目中,外汇资产占比最高,政府债权占比最低,金融机构债权占比较高。

人民银行的负债构成。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是人民银行资金的“来龙”,包括储备货币、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发行债券、国外负债、政府存款、自有资金和其他负债等七个项目,储备货币项目下包括货币发行、金融性公司存款、非金融性公司存款三个小项。

人民银行的资产构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则体现了对资金的配置使用,是人民银行资金的“去脉”,资产包括国外资产、对政府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以及其他资产等六项,国外资产主要包括外汇、货币黄金、其他国外资产三项。

负债、资产构成的变化特点。

(1)负债、资产规模迅速扩张。人民银行资金总量从2001 年末的62401.04 亿元增加到2011 年末的280977.6 亿元,11年年之间增长了350.3%,后5年增长迅速,5年内增长年均增长近120%。与“来龙”的迅速增长情况相同,“去脉”使人民银行的资产规模11年间扩张迅速。

(2)负债、资产个别构成项目增长幅度大。在负债构成项目中,储备货币、发行债券增长幅度较大,其中储备货币下的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幅更是达到了699.7%。在资产构成项目中,国外资产、对政府债权增长幅度大,其中国外资产在2001—2011 年间,金额从19860.4 亿元增长到237898.06 亿元,增幅为1097.85%,外汇从18850.19亿元增长到232388.73亿元,增幅为1132.82%,对政府债权金额则从2821.33亿元增长到15399.73亿元,增幅为445.8%

银行职能变化

调控能力下降:从2001年到2011年,外汇资产占比上升迅速,在2001到2011年11年间,外汇从18850.19亿元直线上升到232388.73亿元,占比从30%上升到80.7%,迫使央行动用充足资金进行对冲,从而造成了对金融机构调控能力下降,“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的占比大幅下降,从31.8%下降到7.4%。存款准备机制大量应用:储备货币从39851.73亿元增加到224641.76亿元,增幅为463.7%,值得注意是,其中“货币发行”占储备货币从42%下降到25%,而金融性公司存款从42%上升到2010年的73.7%。“货币发行”指央行直接投放的现金,金融公司存款指各经融机构依法向缴纳人民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和超额准备。

公开市场业务快速发展:资产负债表中的可以看出“发行债券”和“政府存款”增长迅速,从发行债券以来,从2002年的1487.5亿元到2011年的23336.66亿元,增幅达1468.85%,占总负债从1.8%上升到8.3%,同样,“政府存款”从2001年的2850.49亿元到22733.66亿元,增幅达697.53%,占总负债从3.45%到8.09%。

与国外中央银行的比较

支票存款与现金占负债比重最高,2000年甚至达到了88.4%,在子项目中,流通中的现金又独占鳌头,可以看出在50年左右的时间内,美国的货币政策调控主要依靠货币发行机制,特别是次贷危机时期,联邦政府这一项目资金突然增大,可以看出在危机时期,联邦政府对美联储的支持,同时从2008年9-12月,准备金暴增也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对美联储的支持。

在10年中,货币发行始终是日本央行负债的重要来源,2007年达到73.04%,2008年下降到66.37%,但依然处于高位,与美联储类似,日本的货币政策调控主要依赖于货币发放,但于中国相反,日本的准备金比较稳定,在11年内,大约稳定在3%左右,所以日本较少使用准备金机制来调整债务性资金数量。

比较: 从负债结构来看,中国与美,日负债结构表的比较来看,中国“货币发行”在总负债中的比重过低,意味着中国在落实货币政策时可自主选择余地很窄。为了弥补货币发行量的减少,中国人民银行选择大幅增加“金融性公司存款”和“发行债券”,虽然解决了负债资金数量问题,但是不得不支付高额的利息,调控成本大。另外,按照汇率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与美国有较大差距,但中国人民银行的总负责却大于美联储,可以看出中国人民银行资金来源窘迫的状态,值得深思。

从资产结构表可以看出美国证券股回购和信贷市场工具发展迅速,从1952年225亿美元暴增到10667亿美元,增幅达464.09%。国外资产(黄金与外汇储备,SDR)从占比45.24%下滑到1.67%,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财政货币”上,比重从8.93%下降到1.70%。

日本的总资产增长缓慢,11年内仅增长了34%,相对于其他数据的稳定,贷款和贴现项目出现暴增,最高增幅达到194%,特别是贷款这个项目,从1998年的18618亿日元增加到2008年的265964亿日元,增长了1328.53%,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从2.04%快速上升到20.99%,反映出在这期间日本商业银行资金紧张的状况。

篇6: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管理问题逐渐成为经济界的一个焦点,不良资产的扩大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增长的一个毒瘤,对经济稳定增长造成严重威胁。

一、商业银行信贷现状及问题

据有关数据显示,近20多年来,我国金融体系的信贷资产增长速度极快,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间,信贷资产以平均19.52%的速度增长,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一方面说明银行借贷规模的扩大是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的加大。

2003年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信贷资产总量为158996.2亿元,其中,国家银行信贷资产总额为106155,93亿元,占总量的66.8%;同年四大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总量为94274.77亿元,占国家银行信贷资产总量的88.8%,占整个金融机构体系信贷总量的59.3%。这说明,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垄断,信贷主要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他非国有商业银行的地位没有得到实质的提升。

再看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90年代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利润率平均从0.68%下降到0.06%,下降幅度达91%。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在恶化,如果按20%的比例计算不良资产,03年其规模将达30856.9亿元,而同期四大银行的资本金只有6807.5亿元,意味着只能承受不良贷款中22%的损失。

我国商业银行大多数年份不良资产比率在10%以上, 到1988年接近15%,不良资产总量接近2000亿元。1989年-1994年,是不良资产的急速膨胀期,该时期末的不良资产总额达到了1 万亿元。也就是在这个期间的1992年,国家控制金融的成本首次超过收益,迫使我国启动更深层次的金融体制改革。2001年至今, 由于1999年之后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量。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5751亿元, 不良贷款率为15.57%。而中国银监会于2008年10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1173.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35%。虽然四大行的不良资产状况与往年比有较大改善, 但跟国际水平相比尚有差距。据调查,西方国家银行不良资产一般在5%以下。

二、中外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差异

(一)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手段上的差异

国外银行重视事前防范,外资银行十分注重将防范风险作为整个信贷业务流程的核心,在各个业务环节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金融风险。国内银行重视事后化解,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存量风险的化解上,风险的早期防范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二)授权审批程序、内部控制的不同

国外严密有效的组织结构和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做到职责分工合理,使银行能顺畅地运行和有效地执行领导者的管理意图。为防范各部门和银行员工因经营管理不善而产生隐瞒欺诈行为,一般还专门设立了独立于其他部门,仅对银行最高权力机构负责的内部审计机构。同样严格的授权审批程序使每一项交易一定要有不同的人进行审查和批准,任何人的权限都不能是无限的。在国内,由于国有金融资产的所有者事实上缺位,使经理层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

(三)财务管理制度、会计体制的不同

国外银行赋予会计主管或财务总监以特别的权力和地位。基于资产安全和经营稳健的考虑,十分注重按照审慎会计原则,在贷款的会计处理上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真实反映贷款的实际价值。对呆账准备金的提取有充分的自主权,不受财政、税收部门限制,在有计划地预提普通风险准备金的基础上,针对具体贷款风险提取专项呆账准备金,以使在实际风险损失发生时有能力自担风险。国内银行对贷款的会计处理主要按照《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执行,呆账准备金提取水平过低、方式单

一、范围过窄。损失发生后,由财政部门审批核销,对准备金的提取及核销缺乏自主权。

(四)人员制约及激励手段上的不同

国外银行重视人员激励,外资银行强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业务开展和管理中给予了信贷管理人员充分的自主权。有效避免了贷款的审批与发放过多受到行政干预,充分调动了信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国内银行重视人员控制,银行建立了信贷资产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不良贷款终身追究制度,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和严厉的处罚法。激励手段和措施单调,激励效果不佳。

(五)不良贷款处理策略上的差异

国外银行在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会主动参与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尽量帮助企业搞好经营,争取实现双赢目标。国内银行普遍存在“重贷轻管”的问题,贷款发放后的后续管理没跟上,往往要在出现问题之后才研究对策。手段单一,主要靠处置抵押物或诉讼。

三、从美国次级贷款思索我国个人房贷

美国次贷危机早已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这与美国当初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是分不开的。虽然当前我国并没有类似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但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同样有风险,并正逐步步入违约高风险期。并且在国家住房制度改革和持续扩大内需政策的引导下,我国房地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但房地产业是高风险性行业,其与金融业的联系决定了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必然存在。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既有来自房贷的过快增长,也有来自银行系统以及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自身缺陷、信用体系缺失、借贷者信息不真实、各银行信息互相不联通,都增加了房贷的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住房贷款面临的问题:

1、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增长过快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扩张了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同时也面临着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增长过快的问题。

2、转按揭贷款和加按揭贷款业务增长过快,潜在风险增加

转按揭和加按揭贷款业务的贷款成数一般随房产评估价值浮动,在经济上行、房价持续上涨的环境下,极易放大住房信贷规模,且信贷资金大多用于购买多套住房或进入股市,增加了银行潜在风险,加剧了房地产和股市泡沫成分。据有关部门调查分析,截至2007年8月末,16个城市主要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转(加)按揭贷款余额约410亿元,是上年同期的3.5倍。

3、贷款“三查”管理薄弱,存在“假按揭”贷款风险

贷款“三查”是指银行信贷人员对企业发放贷款时所做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少数银行的分支行为了增加经营业绩及扩大利润,对房地产贷款“三查”制度有所放松。甚至有些银行的分支行为了规避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政策规定,与开发商和中介机构共同虚构住房按揭贷款合同,将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开发贷款转换为住房消费贷款,将一些销售困难的楼盘以“假按揭”方式帮助开发商套现,导致少数人得利,却极大地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

四、完善我国信贷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信贷风险内控管理机制

从根本上改变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建立起合理的组织架构,形成二级法人体制,建立公司化组织结构,实现专业化管理。即将现在的每家

国有银行重组为一个控股公司或多个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二级法人结构。在内控操作上,按照贷款的“三查”制度,以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再造信贷审批的管理流程。建立“贷前调查权”、“贷款发放审批权”和“贷后稽核监督权”三权分立的贷款审查组织构架,从而在组织机制上实现信贷业务的风险决策,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

(二)完善人员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明确的业绩考核与评价体系。改变按行政级别分配,按人员平均分配的做法,形成以工资、奖金、社会保险、公积金以及股票期权和股票持有等多种方式在内的科学的收入分配新体制。对高级管理人员可实行重点倾斜,建立引导高管人员行为长期化的多维激励机制。

(三)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增加商业银行资产收益

不良资产处置的速度是关键问题,效率提高就会减少不良资产的继续损失,这就要求我们不管是政府还是个人都要在这个问题上下功夫。要增加不良资产的宣传力度,程序保证和相关人员等问题的解决,提高交易速度。

(四)预防美国次贷危机的中国重演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借鉴经验教训,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应该做到,一是注意金融市场的安全性,注意在发展个人信贷放出的安全性;二是金融监管应当随着市场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优化,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的协调, 建立社会统一的个人信用评级制;度三是国家相关方面应该对国内外市场做出迅速反应,实时采取财政政策保证利率汇率的稳定性。从形成次贷危机原因来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容易引发次贷危机。我们应该积极预防,避免经济下滑而产生资不抵债的次贷危机。

参考文献: 李扬,中国金融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2008

上一篇:管子语录下一篇:到社保局办事的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