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

2024-05-23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共11篇)

篇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二课时 2号导案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熟记物理性质包括的内容。②掌握一般描述化学性质的方法。③初步学会“闻气味”的基本操作。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信息获得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演示实验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导学重点:物理性质包括的内容 导学难点:化学性质的理解

导学教具:火柴、一瓶二氧化碳、一瓶氧气 课

型:自主学习课 导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和激趣导入:(约1分钟)提问: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引入:物质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也会表现出某种特性,例如:火柴梗能够燃烧,说明它具有可以燃烧的性质(可燃性)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物质的性质

二、出示目标:(约2分钟)1.熟记物理性质包括的内容 2.掌握一般描述化学性质的方法 3.初步学会“闻气味”的基本操作

三、自学指导:(约2分钟)

自学内容:阅读课本第7页至第8页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部分内容 自学方法:阅读、归纳、总结、记忆

自学要求:找出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概念,熟记物理性质包括哪些内容 自学检测:完成课本第10页习题4

四、自主学习:(约15分钟)

15分钟内完成自学指导中的内容。

五、质疑解惑:(约5分钟)

1.说明熟记物理性质所包括内容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学会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

2.解释化学性质的概念以及一般描述化学性质的方法:一般用“…能和…反应”来描述化学性质。

六、归纳提升:(约10分钟)演示实验1-5:

通过小组讨论:

1、记录实验现象

2、尽量多的描述O2和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正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

学生总结:

1、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

2、O2和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师补充完善。

讨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提升:学习物质性质的目的是要了解物质的用途,所以学习化学主要是服务于生活。

七、课堂检测:(约10分钟)

1.氢气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通常状态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一种气体

C、具有可燃性 D、难溶于水 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纯铁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B、石蜡可燃

C、食盐有咸味 D、铜绿受热可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3.下列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水在4℃时密度为1g/cm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镁条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E、胆矾是蓝色固体

4.氮气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化学性质的是()

A 常温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B 在低温高压下能变成无色液体或雪状固体

C 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能与氢气作用变成氨 D 极难溶于水 5.近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

3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将苯定为强致癌物质,①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性气味的液体;②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③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④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氢气、溴、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⑤苯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6.从阅读材料中寻找:

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露时,人们可以根据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露,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 g·L-1,比空气密度略小。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冶金工业上,通常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碳元素还原出来。请你根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 _____。(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 ____________。7.探讨如何区分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8.下列表达的是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

(1)木柴燃烧 木柴能燃烧

(2)铁生锈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胆矾溶于水 胆矾易溶于水

八、作业

根据所定资料留下相应的作业。课后记:

篇2: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导入 请同学们说出自己通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活动所感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什么实质上的不同?再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投影:

1.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需要加热就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D.伴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汽油燃烧

C.菜刀生锈

D.酒精挥发

一、物质的化学性质

【讲解】上述提到的汽油燃烧、菜刀生锈,这种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归纳】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提问】在生活中,哪些性质表现出物质的化学性质?

【点拨】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煤和木材中的碳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胆矾的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等。

二、物质的物理性质 【迁移】上述提到的滴水成冰、酒精挥发以及无纸的颜色、状态、气味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归纳】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物质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哦呵密度属于物理性质。【点拨】物理性质通常包括直接被感知的(如颜色、气味、状态)和直接测量的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阅读】学生阅读有“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 【归纳】⑴熔点和沸点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注意】液体的沸点是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的。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越稀薄,那里的大气压强越小。⑵密度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注意】固体的密度较大,气体的密度较小。密度单位是㎏/cm3或g/cm3,气体密度单位是g/L或g/mL。

【注意】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是很重要的。物质的熔点、沸点、密度以及大气压强等数据,在物理、化学等手册上一般都能查到。

三、正确描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探究活动】实验1-5“展示集气瓶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注意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讨论交流】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点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①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②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则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区别方法:①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熄灭是二氧化碳,烧的更旺则是氧气;②向集气瓶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变浑浊的是氧气。

【迁移】我们在生活中了解到很多事实,如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水灭火,乙醇(俗称酒精)可作燃料,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这些事实都表明,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

【小结】发生物理变化的一定具有物理性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一定具有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也体现了物质的性质。巩固练习

1.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属于镁条的(D)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2.下列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能使食物腐烂

B.氧气能使钢铁生锈 C.氧气能供给动物呼吸

D.氧气能液化成淡蓝色液体

3.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篇3: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系新课标人教版8年级下册第19章的第一节内容。主要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它是研究线段、角相等的一种重要工具, 它为探究其它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 学生已经学习了四边形的概念与性质以及三角形和平移等相关知识, 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既是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 也是后续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坚实基础, 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还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另外, 本节课也注意了在图形变换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能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 对于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探索、体验数学思维规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平行四边形作为最基本的几何图形, 作为“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它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图案, 还包括其性质在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实际应用。因此, 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并会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方法与过程目标:

(1) 在知识探究过程中, 能进行简单的推理,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 在知识归纳过程中, 能够有条理的思考,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在知识应用过程中, 获取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新的数学方法, 加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运用小组合作模式, 使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勇于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 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探究与运用。

2.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探究以及用规范、简明的语言论证性质, 运用性质。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探索发现。

五、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设计说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通过观看学生习以为常的平行光线在室内的投影片, 让学生感受到平行四边形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同时, 把思维兴奋点集中到要研究的平行四边形上来, 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创造了良好开端。

问题1:同学们, 你们留意观察过阳光透过长方形窗口投在地面上的影子是什么形状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可能回答:平行四边形、矩形、四边形……

教师点拨:太阳光属于平行光, 窗口在地面上的影子通常是平行四边形。

问题2:爱动脑筋的小红观察到平行四边形影子有一种对称的美, 他说只要量出一个内角的度数, 就能知道其余三个内角的度数;只需测出一组邻的边长, 便能计算出它的周长, 这是为什么呢?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大家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今天, 我们来共同研究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

【教学说明】通过两个问题, 依托生活, 设置悬念、布下疑阵, 激发探究兴趣, 在学生的答问中引出议题, 自然顺畅、充满挑战。

(二) 游戏引路, 定义现身

【设计说明】学生在拼图游戏中可以获得丰富的感知, 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 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通过拼图游戏, 让学生经历了平行四边形概念的探究过程, 自然而然地形成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避免了以往概念教学的机械记忆, 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同时渗透了类比思想。在比较中学习, 能够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概念本质的理解。最后通过动手画图操作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及其相关元素获得丰富的直观体验, 为下面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对角线以及从这些基本元素入手探究图形性质打下坚实基础。

问题1:你能利用手中两张全等的三角形纸板 (如图2) 拼出四边形吗?

生:能。并不止一种。如下图3-6:

问题2:观察拼出的这个四边形的对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试着给出分类?说说你的理由。

生:一类是两边都平行的;一类是两边都不平行的。两边都平行的, 我们小学学过, 叫平行四边形。即: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问题3:黑板上展示的图形中, 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呢?

生:图3、4、5是平行四边形。

问题4: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答案不拘一格, 但一定要紧扣定义, 能展现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教学说明】通过问题1的拼图游戏, 诱动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留意观察, 然后请学生将可能拼出的六种形状不同的四边形展示在黑板上;通过问题2, 对拼出的这些特殊四边形进行观察, 进行归类, 联想小学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突出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点, 给出平行四边形定义;问题3让学生对黑板上拼出的四边形进行识别, 再次突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而问题4, 通过学生画图, 亲身感悟平行四边形。作为教师要画图示范。结合图形介绍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对角线等元素及平行四边形的记法、读法, 并注意强调定义的两方面作用:一是可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二是平行四边形具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性质。

(三) 合作探究, 认证性质

【设计说明】 (1) 按照要求, 设置合作探究活动, 增进学生的参与, 在直觉与逻辑的双重动力推动下, 发现并认证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 (2) 回扣课始导言, 体现了教学的连贯性, 也体现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1. 组织合作探究活动, 发现“个性特色”。

[活动要求] (1) 请你适当选用材料袋里的学具; (2) 可以采用度量、平移、旋转、折叠、拼图等方法手段; (3)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 (4) 把结论写在自己的练习纸上。

师:请大家一定要先看清要求, 再动手操作, 结论写在自己的练习纸上。[活动程序]

(1) 学生利用学具 (全等的三角形纸板、平行四边形纸板各一对, 格尺, 量角器, 图钉) 小组合作探究。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深入到各小组中, 了解学生的探究过程并适当予以指导。

(2) 汇报:学生展示实验过程, 相互补充探究出的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探究出的结论按照边、角进行归类梳理, 使知识的呈现具有条理性。

(3) 请大家思考一下, 利用我们以前学习的几何知识通过说理能验证这两个结论吗?若能的话, 请同学们先尝试完成?

生:能。 (证明略)

教师小结:连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是我们常做的辅助线, 它构造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从而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熟悉的三角形问题, 充分体现了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由繁化简的数学思想。

(4) 共同总结本节发现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性质1: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性质2: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5) 教师小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 通过实验、说理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它为我们得到线段相等、角相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教学说明】鼓励学生探究方式、结果、表示方法的多样化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 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做到既着眼于共同发展, 又关注到个性差异。

小组合作探究结果的展示, 从多个方面完善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认识,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 让学生体悟到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但完成了学习任务, 而且还学会了与人交流沟通的本领, 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

注重直观操作和简单推理的有机结合。把几何论证作为探究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然发展, 使学生的实践精神, 创新意识和自觉说理意识得到提高。在开放式探究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活动后, 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由此达到数学教学的新境界——提升思维品质, 形成数学素养。

2. 回归课始, 前后照应。

解决课前提出的实际问题 (赋予课始问题的具体数值) :

某时刻小刚用量角器量出地面上平行四边形影子的一个内角是60°, 就说知道了其余三个内角的度数;又用直尺量出一组邻边的长分别是40cm和55cm, 便胸有成竹的说能够计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你知道小刚是如何计算的吗?这样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教学说明】通过本环节的教学, 增进学生学以致用的体验,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是有趣的、丰富的、有价值的, 同时复习巩固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四) 例练联手, 砥砺思维

【设计说明】设置例1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它携手反馈练习意图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让学生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同时能训练学生“能清晰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做到言之有理、言必有据”的推理意识。

[例1]如图9, 小明用一根36m长的绳子围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场地, 其中一条边AB长为8m, 其他三条边各长多少?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问题1:例1若去掉“其中一条边AB长为8m”的条件, 问有多少种围法?

生:无数种。

问题2:承接问题1, 若其中一条边长为17 m可以吗?18 m可以吗?试探测边长的取值范围?

其中一条边长为17 m可以, 但18m则不可以。设任意边长为xm, 则0

反馈练习: (1) 教材P93的练习1。 (2) 教材P93的练习2。 (3) 教材P93的练习3。加问:若两纸条所夹的锐角为54°, 求重叠部分形成的图形的每一个内角? (4) 已知平行四边形相邻两个角的度数之比为3∶2, 求平行四边形各个内角的度数。 (5)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最大角比最小角大100°, 求它的各个内角的度数。

提升练习:

如图10, 王大爷开垦了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荒地, 他想知道这块土地的面积, 但由于AB边临水不易直接测量, 只测得BC=13m, CD=5m, AC=12m, 聪明的同学你能帮助王大爷解决这个问题吗?

答案:16;38°, 14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可知ABCD是平行四边形, 则AD=BC。四个内角分别为:54°, 126°, 54°, 126°;1 08°, 7 2°, 108°, 72°;140°, 40°, 140°, 40°。

【教学说明】例1就是教材P93的例1, 它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实际应用, 题目比较简单,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时, 可以让学生先来尝试解答, 后交流。问题1、2是针对例1提出的, 是为了深化认识“性质1”, 反馈练习紧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2, 能检测对性质的认知水平, 同时通过提升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磨炼。

(五) 反思小结, 观点提炼

【设计说明】对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能够促进理解, 提高认识水平, 从而促进数学观点的形成和发展, 更好地进行知识建构, 实现良性循环。这是一次知识与情感的交流, 浓缩知识要点, 突出内容本质, 渗透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自主发展的意识。

可以师生共同小结的方式进行:

1. 回顾知识:

(1)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且平行;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2. 提炼思想、方法:

(1) 转化思想: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有关问题, 经常连对角线将之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

(2) 建模思想: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教师结语】本节课, 我们通过实验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又从理论上进行了验证。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体会到处理问题时, 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 这是方法的不唯一性;同一条件下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 这就是结论的不唯一性。所以, 将来处理任何问题时, 我们要想到不同的方法;同时, 对同一件事情要想到几种不同的情况。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掌握好这些思想和方法, 灵活地运用到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关于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还有很多, 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和研究。

(六) 分层作业, 各有所获

必做题:教材P99-100习题19.1的第1题、第2题。

选做题:教材P100习题19.1的第6题。

六、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 以问题为载体, 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实施开放式教学, 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问题, 使他们有足够的的机会显示灵性、展示个性。教师成为课堂问题的激发者、有序探究的组织者、学生错误的澄清者、多角度思考的促进者, 使师生成为“数学学习的共同体”。基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真正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笔者将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内化与整合。

首先, 打破了原教材的知识结构, 构建成一个新的教学体系, 分为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这样两部分, 本节课是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样安排能很好地体现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然后, 将教材中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活动完全开放, 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动手实验, 动脑思考。力图构建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平台, 使学生真正成为实践的探索者、知识的构建者、愉快的收获者。

最后, 把一道命题证明的练习题改编成实验操作型问题。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教具制作成模型, 让图形动起来。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在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去发现其中不变的关系, 从而发现图形的性质。

总之, 教材处理力求在深挖概念内涵;拓展性质外延;深化练习效用的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的。具体操作如下:

1.创设情境, 把学生置于问题的建模过程。

本节课以学生习以为常的“平行光线在室内的投影”为情境引出课题, 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走入数学王国, 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

2.实践探究, 把学生置于结论的发现过程。

首先, 将枯燥的概念教学赋予有趣的实际背景, 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更鲜活。通过拼图游戏, 让学生经历了平行四边形概念的探究过程, 自然而然地形成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通过对拼出的四边形分类,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其次, 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 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加工, 将教材中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活动完全开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 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 激发了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

3.变式训练, 把学生置于创新思维的深入培养过程。

把书中一道命题证明的练习题改编成有趣的实验操作型问题, 做到源于教材, 活于教材。使学生学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发散性、灵活性, 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活跃思维,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

4.反思小结, 把学生置于知识系统建立的过程中。

篇4: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氯气能部分溶于水,掌握氯气跟水的反应,了解氯气可用来漂白杀菌,掌握次氯酸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制订研究方案、动手做实验,培养其表达、观察、分析能力。让学生掌握分析、制订实验方案、抽象概括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增强同学们对身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氯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氯气与水反应后产物的检验。

三、设计思路

从氯气的重要用途引入,使学生明确氯气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起到的重要作用。从氯气用于自来水处理出发,展开氯气与水的反应,进而延伸到氯气与碱溶液的反应。

四、教学过程

[导入]由表示氯气主要用途的树状图片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对象——氯气,通过对图片的简单分析,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氯气的。对图片作简单解释。

[过渡]氯气为何与水处理有联系呢?在实际生活中,氯气又是怎样与水处理建立联系的呢?大家通过接下来的学习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首先回忆一下氯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

[板书](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板书](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与金属单质

与非金属单质

[设问]那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不大呢?

[演示实验]用一支100mL针筒抽取80mL氯气,然后抽取20mL水,振荡。

[思考与讨论]学生观察现象,并进行描述。

[板书]氯气能溶于水,常温下,一体积水约能溶解二体积氯气。

[过渡]氯气溶于水中是和氧气溶于水一样,还是和二氧化碳溶于水会有一部分生成碳酸类似呢?

[学生小组实验]利用桌上的试剂和仪器装置完成P42活动与探究的实验,并记录现象及结论。

[交流与讨论]展示学生记录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得出结论:是一种新的物质,具有漂白性。学生通过实验推出可能具有漂白性的是一种新的物质。

[叙述]这种未知的物质就是HClO,我们叫它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它能够使一些有机色素褪色,还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很多地方使用的自来水就是用氯气消毒的。

[设问]既然氯气和水能够发生反应,为什么新制的氯水还会是黄绿色的呢?

[思考与讨论]猜测可能的原因。

[叙述]氯气在与水反应的同时,它们反应生成的盐酸和次氯酸会反应重新变成氯气和水,像这样的化学反应,我们叫它可逆反应,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把“等号”改写成“可逆符号”。

[板书]氯气与水反应(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过渡]生活中一般不会直接使用氯气或次氯酸进行消毒。

[媒体]氯水光照分解的实验录像。

[板书]次氯酸见光分解(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由于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多用次氯酸盐和碳酸、盐酸等发生反应制取次氯酸。

[过渡]如何将氯气转换成次氯酸盐呢?

[思考与讨论]学生可能猜测将氯气与碱固体或溶液反应,或其他。

[板书]氯气与一些碱溶液反应(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叙述]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就是我们熟知的漂白粉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反应制取漂白粉的。

[设问]我们夏天去游泳池游泳,游泳池就是用漂白粉消毒的,生活中用的84消毒液能够杀菌、消毒。这些次氯酸盐怎样在使用过程中变成次氯酸呢?

[思考与讨论]学生猜测次氯酸盐转变成次氯酸的可能途径。

[板书]漂白粉生效(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板书](三)氯气的用途

[叙述]氯气的用途,呼应开头。

[过渡]现在大家可以为自己解释氯气为何能与水处理建立联系?在实际生活中氯气又是怎样与水处理建立联系的呢?

[思考与讨论]根据氯气的物理、化学性质解决该问题。

[交流与讨论]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养鱼的人都是把自来水盛放在容器中,放置几天,甚至是在太阳下晒一晒,这是为什么呢?

2.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中所含有的物质相同吗?

[练习]

1.如果我们在做实验时,或工业生产中,由氯气作为尾气排除,我们该怎么办呢?

答案:可用碱液进行吸收。

2.氯气是有毒气体,曾被德国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侵略战争。当这种毒气弹顺风爆炸时,通常可选用的防御办法是( ②④ )

①人躲到低洼的地方去 ②人躲到较高的地方去

③多饮豆浆和牛奶 ④用沾有肥皂水的软布蒙面

3.下列微粒中,能起漂白的作用的是( D )

A .Cl■ B.Cl- C. HCl D.HClO

4.要得到干燥的氯气,应使氯气通过( A )

篇5: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

[1]城市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B.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C.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 D.用催化剂将水变成汽油

[4]小红做酸的性质实验时,不慎将盐酸溶液洒到大理石地板上,立即发出“嘶嘶”响声,并冒气泡。该现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某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1)以煤为燃料,煅烧石灰石;(2)用饱和Na2CO3溶液充分吸收(1)中产生的CO2气体,发生的反应为:Na2CO3+CO2+H2O=2NaHCO3;(3)使步骤(1)中产生的CaO和水发生反应;(4)第(3)步得到的产物与Na2CO3溶液反应。则该厂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氧化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E.复分解反应

[6]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A.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C.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7]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自燃、燃烧,其共同点是()A.都放出热量 B.都发光

C.都达到着火点 D.都必须是气体

E.都很剧烈 F.都要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

B.燃烧、自燃和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

C.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 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 E.缓慢氧化一定引起自燃

F.白磷在温度高于它的着火点时也不一定燃烧 G.由于白磷的着火点低,所以白磷一般保存在水中

[9]在高温下普通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与铁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相同)和氢气。该氧化物在高温下被纯净氢气还原为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就会燃烧,俗称“引火铁”,是一种准纳米材料。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铁粉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引火铁”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燃烧,属于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10]从H、O、C、Cl、Cu 5种元素中选取适当的元素组成物质,按下列4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各写出1例化学方程式。要求在所列举的各个反应中一定要有水。

(1)化合反应 ;

(2)分解反应 ;

(3)置换反应 ;

篇6: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认真阅读教材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完成下列练习并核对答案(定义一定要记清楚)1.化学研究的内容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提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理论的是(D)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拉瓦锡

D.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3.物理性质是

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教材、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把握能力和记忆能力。4.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_熔点、沸点等。5..解释下列物理性质:

(1)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3)压强:物质在单位体积上所受的压力(4)密度: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6.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通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7.化学变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8.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无色(颜色)无味(气味)气的体(状态)。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木条燃烧快,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燃烧的木条熄灭。

9.下列成就不属于化学学科的研究领域的是(A)

A.研究生命的起源、进化

B.合成新药物

C.超导体材料的研制

D.开发氢能源

参考答案

1.答案: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2.思路解析:门捷列夫提出的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道尔顿是原子学说的奠基人;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的组成;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概念和原子、分子的区别。该题的题干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故选D。答案:D 3.答案: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能表现出来 4.答案:颜色 状态 气味 硬度 熔点 沸点 密度 5.思路解析:理解和掌握教材中有关物理性质的意义。答案:(1)物质的熔化温度(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3)物质在单位体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4)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6.提示: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答案:有其他物质生成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7.思路解析:理解化学变化要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以及能量变化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答案:能量 吸热 放热 发光

8.思路解析:氧气和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常见的物质,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它们的性质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答案:无色 无味 气 木条燃烧更剧烈燃烧的木条熄灭

篇7: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金沙中学 陈忠兵

课堂训练

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剩饭馊了 B.液化气燃烧

C.水沸腾了 D.菜刀生锈

2.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海啸,在海啸灾难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树木折断 B.房屋倒塌

C.铁轨生锈 D.道路冲毁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就一定能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

B.点燃和加热是不一样的C.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如制火药,烧瓷器

D.发光、发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成语被誉为中华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死灰复燃 B.云消雾散

C.滴水成冰 D.积土成山

5.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6.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相同,这种变化是()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7.在蜡烛燃烧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

A.物理变化 B.只有化学变化

C.只有状态改变 D.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8.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下列物质的应用决定于它的物理性质的是()

A.用天然气、煤气、液化气做民用燃料

B.用金属铜制导线

C.用氧气供给病人呼吸

D.用水制取氧气

9.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 B.可燃 C.沸点 D.熔点

10.下列铁的性质叙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铁能传热、导电

B.铁能与酸反应生成H2

C.铁生锈 D.细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巩固与深化

1.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雪花

B.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

C.食物腐败

D.用电热壶烧开水

2.日常生活中常遇到下列变化,其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 B.家庭自制冰激凌

C.苹果榨成果汁 D.牛奶变酸

3.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不同,这种变化是()

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B.被雨淋湿的自行车车圈上出现锈渍

C.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D.水放进冰箱一断时间后结冰

4.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百炼成钢 D.大浪淘沙

5.在一些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词汇,其中的颜色不是用来描述物质真实颜色的是()

A.蓝色晶体 B.黑色粉末

C.绿色食品 D.银白色金属

6.下列生活中的一些作法,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不锈钢制炊具 B.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物理现象

C.米酿成醋 D.榨取果汁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固体酒精用于燃料 B.用铝做成锅

C.用石墨做电极 D.用铜制造导线

8.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A.颜色 B.状态

C.硬度 D.可燃性

9.需要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来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白醋和水 B.铜和铝

C.食盐和蔗糖 D.煤末和黑火药

10.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③⑤

11.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C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减小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物理变化

D.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化学变化

12.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气态。请你按要求各举两例:

⑴固态物质:冰 石蜡 0

⑵液态物质: 水

⑶气态物质:水蒸气

13.下列文字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铁矿石冶炼成铁⑤钢铁能变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请分析: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1 2 3(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4 5 6 ;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123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456。

14.通过下列那些性质可以鉴别下列各组物质?请将有关序号填在横线上。(提示:鉴别的方法不一定是一种哦)①颜色 ②气味 ③味道 ④状态 ⑤硬度

⑴水和白酒 23 ;⑵白醋和酱油 12 3 ;

⑶白糖和食盐 3 ;⑷酒精和碘酒 1 ;

⑸冰和水 45 ;⑹金刚石和玻璃 5 ;

⑺民用煤气和氧气 2 ;⑻黄金和铝合金 15 ;

15.举例说明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灯泡通电也发光、放热,但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所以属于物理变化

16.有两瓶液体,分别盛有蒸馏水和酒精,请设计2~3种合理安全的方法进行鉴别。

尝味道,闻气味,测密度。

⑴测密度;⑵加食盐,观察溶解情况;⑶闻气味等 趣味阅读

为科学献身的化学家莫瓦桑

莫瓦桑是法国著名化学家,他在1886年制取了单质氟(F2),因此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1906年,瑞典诺贝尔基金会宣布:把相当10万法郎的奖金授给莫瓦桑,“为了表彰他在制备元素氟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表彰他发明了莫氏电炉。”同年12月,在巴黎大学的会议厅里,隆重举行庆祝大会,庆祝莫瓦桑制取单质氟20周年。会上,54岁的莫瓦桑即席讲演,他在演讲的最后说:“我们不能停留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上面,在达到一个目标之后,我们应该不停顿地向另一个目标前进。一个人,应当永远为自己树立一个奋斗目标,只有这样做,才会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不断前进。”在科学的事业上,莫瓦桑曾取得过重大的成就,是一代科学巨人。然而,他成才的道路十分坎坷,亲历许多困难和危险。

课前准备

1.科学探究的一般要素有:提出问题→ 作出猜想 →制定计划→ 收集证据(实验步骤)→ 观察结论(包括观察到的现象、测定到的数据或其他资料)→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和交流组成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自已在家中尝试研究哦)

⑴点燃前:观察蜡烛的性质: 白色(红色)圆柱 固体。

⑵燃着时:⑵①熔化。②黑烟。焰心;内焰;外焰。③外焰,内焰,外焰。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情况。④水珠。浑浊。

⑶点燃。石蜡固体小颗粒。

①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蜡烛点燃后,灯芯处蜡烛 中央,持续安静地燃烧,不会发出声音,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②观察火焰:蜡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 水蒸气 生成。蜡烛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层:最里面一层火焰较为暗淡,底部呈淡蓝色,为 内焰 ;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为 中焰 ;围绕在最外面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为外焰。

③火焰三部分温度的高低比较; 外焰 温度最高,中焰 温度其次,内焰 温度最低。我得到这个结论的方法是 观察实验。

④燃烧后,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过一会儿,烧杯壁有 小水珠 生成。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其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 浑浊,说明了蜡烛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⑶熄灭后:熄灭蜡烛时有白烟产生,用燃着的木条与白烟接触,蜡烛将重新 燃烧。思考白烟是什么物质: 一氧化碳CO。

3.我们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实验,试讨论下列有关内容:

⑴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说明呼出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填“强”或 “弱”)。

⑵比较呼出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小的方法是: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均变浑浊,但前者用肉眼(实验时间内几乎观察不到)而后者白色浑浊更明显,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更 多(填“多”或 “少”)。

⑶比较呼出与空气中氧气含量大小的方法是: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放入燃着的木条,进行比较,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持续燃烧,而在呼出气体中木条火焰变小或熄灭,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 少(填“多”或 “少”)。

篇8: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

1. 下列仪器进行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

A. 蒸馏、蒸发、萃取、过滤

B. 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C. 萃取、过滤、蒸馏、蒸发

D. 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2. 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试剂和方法错误的是( )

A. HNO3溶液(H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

B. CO2(SO2),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洗气

C. KNO3晶体(NaCl),蒸馏水,结晶

D. C2H5OH(CH3COOH),加足量CaO,蒸馏

3. 不能鉴别AgNO3、BaCl2、K2SO3和Mg(NO3)2四种溶液(不考虑他们间的相互反应)的试剂组是( )

A. 盐酸、硫酸 B. 盐酸、NaOH溶液

C. 氨水、NaOH溶液 D. 氨水、硫酸

4. 某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操 作\&现 象\&结 论\&A\&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有SO42-\&B\&加入2滴KSCN溶液,再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不显红色,滴氯水后溶液变红\&有Fe2+\&C\&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有Na+,无K+\&D\&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无NH4+\&]

5.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 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 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D. 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例如苯和水

6. 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 B C D

7. 下列实验操作中: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取液体试剂;⑤取固体试剂。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

A. ①②③ B. ④⑤ C. ①④ D. ①③⑤

8. 为了得到高级工业用的盐(NaCl),必须将盐卤中的Mg2+﹑Ca2+﹑重金属阳离子﹑SO42-等可溶性杂质进行沉淀分离,现有下列药品可供选用:H2SO4(稀)﹑HCl﹑HNO3﹑Na2CO3﹑石灰乳﹑BaCO3﹑BaCl2﹑NH3·H2O﹑K2CO3,分析后回答:

(1)所选用试剂的先后顺序是 。

(2)实验室需要纯净的NaCl溶液,但现有的NaCl晶体混有少量Na2SO4和(NH4)2CO3,请设计实验除去杂质,并回答问题:

①除去(NH4)2CO3是加热好还是加强碱后再微热好?你选择的是 ,其理由是 ,判断(NH4)2CO3已除尽的方法是 ;

②除去SO42-的方法是 ,判断SO42-已除尽的方法是 。

9.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

[海藻][海藻灰][海藻灰

悬浊液][残渣][含I-的

溶液][含碘水

溶液][含碘水

有机溶液][晶态碘][晒干

灼烧][浸泡][②氧化适量Cl2][①][③][后期处理]

(1)指出制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 ,③ ,写出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

A. 甲苯、酒精 B. 四氯化碳、苯

C. 汽油、乙酸 D. 汽油、甘油[水][水]

(3)如右图所示,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液,还需要经过蒸馏,指出右图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

① ;

② ;

③ 。

(4)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的原因是 ,最后晶态碘在 里聚集。

10. 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它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中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③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确定的溶液是 (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

(2)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

篇9: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说课教案(3)

活 动 探 究 实验1、水的沸腾 实验2、胆矾的研碎(展示厨房中磨碎物质的器具) 实验3、研碎前后胆矾的溶解 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4、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实验1由师生共同完成;实验2和实验4第一个反应由学生分组完成,其余由教师演示。 教师引导学生由实验3得出两个结论:实验2中的.粉末是胆矾;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是新物质。 分组实验 学习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与生活中对水沸腾的印象比较,体会观察应更准确和具体。 这是书上的第一批实验,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不够,教师完成有危险和有技巧的操作,可以起示范作用,同时又尽可能多的给了学生动手和清楚观察物质的机会。实验1、2与生活经验联系可拉近学生与实验的距离。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分 组 讨 论 比较归纳上述四个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本节最重要的知识由学生总结,记忆深刻。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由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调动个性化和开放性思维。 学 以 致 用 [视频]两个变化,由学生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学生思考判断 先学会简单运用所学知识 头 脑 风 暴 尽可能多的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对于学生举的复杂例子,可留待以后学习或告知可通过网络学习。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结合,培养学生开放思维,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和网络学习的方法。 拓 展 讨 论 举例说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伴随的一个现象,[问]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还伴随那些现象?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了解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进一步说明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仅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篇10: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

课题分析

从本课题开始,学生将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首先认识物质的可分性——分子、原子的存在,然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本课题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水的蒸发、凝结和挥发)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接着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与现代结论联系起来。课时分配:2课时

整体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原子和分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及联系;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3)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

(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

(2)通过讨论分析能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对物质微粒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2)感受物质无限可分的哲学思想,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教学重点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难点

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具准备

200 mL容量瓶、烧杯、注射器、量筒、胶头滴管、温度计、浓氨水、酒精、水、酚酞、黄豆、小米、多媒体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分子及其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推进新课

[演示] 将蔗糖溶于水。

[提问] 蔗糖为什么看不见了?难道消失了吗? [回答] 水变甜了,说明蔗糖并没有消失。

分子及其特点

[分析] 蔗糖分散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一种粒子——分子。就像生活中有时我们能闻到香味,但是却看不到这种物质。[图片展示] 分子的图片

显微镜下苯分子的图象

显微镜下C60分子的图象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分析] 一滴水中就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假如有人问你:“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亿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需要多久才能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喝到肚子里去?”说出来一定吓你一跳。原来,按照上面所说的喝水速度,喝完一滴水,竟需要五十万年!2.分子的特点:(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实验] 已知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

图A、B烧杯中的溶液会发生变化吗?

(1)取一小烧杯,加水,加酚酞,搅拌,观察颜色。

(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颜色变化。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有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现象:(1)溶液为无色;(2)溶液变红;(3)A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B中溶液仍为无色。[提问] [回答] [提问] [结论] 为什么(3)中A烧杯变红呢? 氨水使酚酞变红。

是氨水使酚酞变红,但氨水并没有与酚酞接触呀?氨长“脚”“跑”A中去了?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实验] A组实验: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红墨水,观察现象。B组实验:取温度计两支,一支放入冷水杯中,一支放入热水杯中。

现象:A组热水中红墨水扩散较快;冷水中红墨水扩散较慢; B组中热水中的温度计水银上升快,冷水中则慢。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实验] 100 mL水+100 mL酒精混合

现象:观察到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 mL。

结论:分子间有间隔。

【实验】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再吸入等体积的水,用手指顶住针筒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现象:吸有空气的注射器比吸有水的注射器容易推进。

结论:气态物质粒子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隔比较小。

(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讨论] 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解释?

不同状态水分子的排列

[结论] 一定量的水,在它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数目、大小不变,分子间的距离(间隔)变化。

[分析] 钢轨为什么是一段一段的中间留有缝隙?这也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体积就会发生变化。

[课堂练习] 1.收获季节,一进入四会、广宁、德庆的橘园,就可以闻到柑橘的香味。这是因为()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还可再分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A.分子间距离发生了变化 B.分子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发生了变化

D.分子破裂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答案:1.A 2.D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物质的微粒性,并且可以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分子及其特点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特点:(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布置作业

1.上册课本P53页习题1、2、3 2.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体积极小D.分子间有空隙

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答案:2.A 3.C

教学反思

篇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

河北武安市康城煤矿子弟学校 王沛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复习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B.学习总结规律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B.学习通过对化学计算问题类型的对比分析,对信息的归纳处理,获取结论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发展求知欲和总结激情。B.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分析

金属和酸以及金属和盐反应时,物质之间质量量的关系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个规律,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计算 教学难点:设计“问题”和总结规律。

三、教学对象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讨论、总结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可以用“总结――讨论”的教学模式,完成对金属活动性的认识以及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四、学生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能够做一些简单的总结,能够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一定的思路完成制订的学习任务。学生对于计算问题比较不擅长于独立完成,缺乏信心。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师生总结讨论的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方面:提出讨论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认可学生的研究行为并鼓励学生尝试;引导学生的研究过程;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和提升研究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

2.学生学法方面:通过猜想、合作交流、搜集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并在技能、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的发展和学习。

六、教学策略

1.以讨论交流为链节,以问题的解决建构知识的阶梯,多层次获取规律与结论。

2.利用学习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探究,组间互动评价,使学生才智展示与评价激励和谐发展,创设积极探究的氛围,形成严谨的思维品质。

七、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它们是如何排列的? 生:(回答)

教师对学生回答做出评价,把正确的顺序写在黑板上。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问题激疑

1.在上面的排列中,那些可以置换出酸当中的氢?枚举出来。2.在上面的排列中枚举出可以在水溶液中置换出银和铁的金属。

3.等质量金属(镁、铝、锌、铁)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你能计算出来吗? 师生互动 教学片断:

师:化学计算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生: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写出已知数、标出未知数,对齐列比例式,计算。

师:在上述的题目中,没有要求我们根据何种酸来计算,请男同学计算硫酸和这些金属的反应结果;女生使用盐酸来计算,计算完毕交流一下。男生女生:顺序为Al>Mg>Fe>Zn。概括提升、得出结论

通过所有同学的计算,可知:等质量金属(镁、铝、锌、铁)无论跟跟足量常见的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都一样为Al>Mg>Fe>Zn。

拓展自我

请你动脑筋,设计问题情景,证明如下的规律: 在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中:

a.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b.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c.在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在金属和盐溶液反应生成新金属和新盐中: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小结

学习化学,同学们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总结意识,学会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规律,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还要学会对比的方法。

八、教后反思

上一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房车露营基地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下一篇:酒水类商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