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荆州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

2024-04-26

关于提高荆州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共8篇)

篇1:关于提高荆州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

关于提高荆州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

作者:黄孝荣文章来源:荆州市农业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抓紧实施粮食战略工程,推进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加快落实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以县为单位集中投入、整体开发,今年起组织实施。荆州是一个以水稻生产为主的粮食大市,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也是全国优质水稻优势产区。全省46个粮食生产大县荆州市占了7个。全市常年粮食总产占全国7‰、占全省16%左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从实际出发,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提高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粮食生产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一、主要成效

为推动荆州市粮食生产发展,近年来,以“荆州粮食走向全国”为目标,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粮食生产取得了明显成效,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1、粮食面积稳中有增,生产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746万亩,比“十五”期间最低的2003年增加132万亩,增21.5%。

2、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近六年来,国家投入近40亿元资金对我市的大江、大河、水库进行了整治,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全市农田抗灾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有效灌溉面积和排涝面积达64%,粮食产区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由原来的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

3、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国家通过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等综合措施,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4、实用技术大面积推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一是近几年来全市共选育、引进、示范、推广粮食作物新品种30多个,到2007年,以两优287、丰两优香1号、Q优6号、两优培

九、中9优288、金优928等为主的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发展到460万亩(其中国标二级以上300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85%以上。二是水稻轻简栽培达到310万亩,其中,早、中稻直播100万亩,早、中、晚稻旱育抛秧140万亩,早、中、晚稻免耕栽培10万亩,机械插秧60万亩。三是稻田高效种养模式面积达到200万亩。其中,虾稻连作90万亩,鸭稻共生50万亩,稻田养鱼10万亩,油瓜稻、麦瓜稻、油豆稻等50万亩。四是测土配方施肥应用面积达到600万亩,其中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360万亩以上,占水稻面积的65%。五是全市机动喷雾器社会保有量超过10万台,水稻植保机防面积达到1500万亩次,达70%以上。六是今年全市共建成并通过“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优质稻生产基地90万亩,累计达到400万亩,占稻田总面积的75%。全市有40个稻谷加工产品通过ISO、HACCP国家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80个优质稻米产品获得“三品”标志。七是水稻机耕面积达到80%,机整面积达到80%,机插面积达到10%,机收面积达到90%。

5、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粮食经营方式发生较大转变。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湖北福娃集团、湖北洪湖浪集团和湖北汉科生物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三大粮食加工转化工业园区,打造了一批市场知名的粮食品牌,其中福娃牌大米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二、存在问题

1、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据统计,2003年末全市耕地面积比1995年减40.6万亩,平均每年以4-5万亩递减。近两年,随着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耕地面积虽有所增加,但从长期来看,土地刚性减少的趋势仍未改变。

2、农业生产设施老化。主要是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涵闸、泵站等排灌设施不配套,大多数中小沟渠淤塞严重,部分农田沟渠不通。目前全市沿江、沿湖和骨干排灌渠道的病险涵闸达五分之二,排涝泵站及机电设施老损率达70%,26处大中型灌区的骨干建筑物坏损率近40%。

3、种粮比较效益较低。初步匡算,近几年水稻平均亩产550公斤,市场收购价每公斤1.6元,一亩水稻毛收入880元,扣除种子、农药、化肥等开支280元,纯收入只有600元;棉花籽棉平均亩产250公斤,市场收购价每公斤5.6元,一亩棉花毛收入1400元,扣除种子、农药、化肥等开支400元,纯收入1000元;水产品每亩纯收入1400元以上;蔬菜每亩纯收入1500元以上。2008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较大幅度上涨,增加了粮食生产成本,减少了种粮收益。

4、品种品质结构不合理。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发展不够,全市常年需要饲料粮10亿斤以上,但目前本地玉米、大麦等饲料作物生产总量不足3亿斤,远远不能满足本地饲料工业的需要。品质结构不合理,尽管全市稻谷品质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但国标一级以上的高档优质稻仅占10%左右,绝大多数仍为普通优质稻,同时不同品级粮食的混种混插,导致粮食品种异化、纯度下降、品质提前退化。

5、技术推广难度增大。一是种粮比较效益低,粮农增加投入、精管细管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农村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增多,在家种田劳动者科技素质下降;三是基层农技推广力量不足,科技到户率不高;四是对单项新技术进行组装整合不够,缺乏从种到收的一整套复合技术。

6、稻米加工多而不强。目前,全市现有粮食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实际加工量只占加工能力的50%左右。这些加工企业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只有29家,数以千计的加工主体是遍布城乡的组合米机和黄谷米机,由于加工设备简陋,加工档次低,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产品缺乏竞争力。同时,在精深加工方面,还存在食用粮加工多、以粮食为原料的系列食品开发少,主产品加工多、副产品加工少的现象,精深加工潜力远远没有挖掘出来。

三、基本思路

提高荆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思路是:认真贯彻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综合效益和增加粮农收入为目的,以水稻生产为主体,以产业发展为重点,扩大种植面积(主要是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再生稻、实行旱改水),优化品种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壮大产业增加效益,努力实现品种优质化、种植规模化、操作轻简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到2020年力争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90万亩,总产达到100亿斤,比2007年增产30亿斤左右。主要增产途径是:一是发展超级稻面积200万亩。二是调减棉花扩大粮食。三是扩大早晚稻连作面积。四是发展中稻再生稻60万亩。五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六是实行以薯代麦。

四、对策措施

1、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的新“圈地运动”。将基本农田保护落实到农户和田块,不准擅自改变其用途。引导农民科学调整结构,向水面、林地进军,切实解决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争地的问题。强化土地专项资金征收管理,严格执行耕地“占一补一”制度,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2、改善粮食生产基础条件。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科学规划,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3、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一是优化粮食区域布局。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配置资源,实行科学化布局、区域化生产。二是优化品种结构。适应市场变化,不断调整粮食品种布局,逐步建立起“三粮”分离、比例合理的良性结构。三是优化品质结构。按照普及三级稻、发展二级稻、主攻一级稻的要求,突破性发展优质稻生产。进一步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不断提高稻米品质,着力打造“荆州米”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4、推广普及实用技术。深入实施种子工程。以中国名牌“荆楚牌”水稻种子为重点,积极培育、引进、示范、推广一批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特别是要加大超级水稻品种的选育和配套技术研发力度。认真组织实施“沃土工程”。加强地力监测,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秸杆还田技术,不断改良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切实加强植保工程建设。加强病虫害测报、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大力推广机械植保技术,实行机械防治、统一防治。大力推广轻型简化栽培技术。主要是水稻机械直播、旱育(抛)秧、免耕栽培、机耕机整机插机收等技术。大力发展优化模式。重点推广鸭稻共生、虾稻连作等种养优化模式。大力开展标准化生产。制定全程保优技术操作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

5、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切实抓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农民,努力提高实用技术到田入户率。

6、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一要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二要强力推进深加工发展;三要加快粮食产业链条的整合和配套;四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以福娃大米荣获“中国名牌”为契机,加大品牌资源的整合力度,形成具有荆楚特色的粮食品牌;五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开展订单生产,使龙头企业和农民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

7、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根据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突出水稻特色,搞好区域布局,建设一批优质水稻生产板块和专业生产乡(镇)村。

8、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建立长效扶持粮食生产的激励机制;二是提高种粮的补贴额度;三是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四是加大对种子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等项目的投入力度。(作者系荆州市农业局副局长)

篇2:关于提高荆州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

一、制约粮食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我们这个区域粮食生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地域、技术、劳动力等诸多因素影响,加快粮食生产发展步伐任重道远。

1、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严重不足。农村青壮劳动力逐渐向大中城市转移,常年在家务农种粮的劳力主体成为老人和妇女。种植技术的欠缺,新品种、新模式的增产技术运用难度日益加大,给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带来了潜在的隐患。

2、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农资价格上涨导致种粮比较效益不高。受市场和自然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农资价格不断攀升,粮食生产的效益仍然不高,且有下降趋势。据今年3月中旬对我镇农资价格调查,小麦种子价格平均上涨15%,化肥上涨20%,柴油、电费。上述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3、粮食单产水平提高不快。虽然粮食单产年年稳中有升,打破纪录,但增幅甚微,农民收入水平不高。14、部分农田基础设施年久老化导致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仍是粮食生产的最大障碍。

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议

笔者认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切实保护耕地资源,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2、积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高旱涝保收能力和高产稳产良田比重。

3、充分利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广泛运用机耕、机播、机收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4、加强基层农技体系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更好地开展农业技术服务,为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5、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增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办法,促进土地合理流转。不断扩大粮食生产规模经营,发展一大批粮食生产专业户和专业化合作组织。

6、努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条。以粮食加工企业为依托,把粮食生产、转化、加工、流通各个环节紧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提高粮食附加值,增强粮食产业的竞争能力。

篇3:关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

1 长春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

通常所说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是指一定时期的一定地区,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 由各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 可以稳定地达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投入和产出两方面的因素构成, 由耕地、资本、劳力、科技、环境等要素的投入能力所决定, 由年度的粮食单产和总产量所表现。耕地、资本、劳力、科技、环境等要素每年能投入到粮食生产中去的质和量, 就决定了粮食产出的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衡量我市农业生产总体水平和农村经济实力的主要标志。

1.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的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在近5年国家取消农业税, 实行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的推动下, 长春市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条件和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 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也在不断积累、建设过程中有了明显的提高。全市粮食总量由20世纪70年代的不足250万吨, 到2008年粮食总产量已达到884万吨, 相当于改革前2倍多, 30年间长春市的粮食产量已经跃上了3~4个台阶。在耕地播种面积没有较大变化的情况, 这标志着长春市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14万公顷,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0%,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48%左右, 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化肥总施用量达80万吨, 粮食单产水平显著提高, 2008年全市粮食平均产量逾9 000kg/hm2, 创历史最高水平, 比全国平均产量高出30%。

1.2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潜力相当巨大

耕地资源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载体, 没有耕地资源,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就无从谈起。在这方面长春市是具有优势的。一是长春市后备耕地资源较为丰富, 临时性耕地面积有10万公顷左右;另外, 还有近5万公顷宜耕后备耕地资源, 通过土地综合治理, 可增加基本农田面积10万公顷, 增产粮食50亿吨以上。二是中低产田改造潜力较大。全市现有中低产田60万公顷, 通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具有增产的潜力。三是全市现有50万公顷的高产田, 通过采取综合性增产技术措施, 全部建成高标准粮田, 粮食产量可以继续提升。

1.3 粮食产量年际间大幅波动, 表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不稳定性

近10年来长春市粮食总产由1998年的827万吨, 到2008年登上884万吨的台阶, 净增57万吨, 增幅为6.8%, 年平均增产幅度为0.68%, 榆树1998年粮食总产为235.6万吨, 2008年为282万吨, 净增46.4万吨, 增幅为19.6%, 年平均增产幅度也仅为1.96%, 最低年份总产只有162万吨, 与2008年相差120万吨。尽管天气自然灾害是引起粮食产量大幅度波动的重要因素, 粮食产量的波动已由波幅扩散式古典型波动型向波幅收敛式增长型波动转变, 但是无论从年际间增产幅度, 还是高低年份存在的巨大总产量的差异, 都说明长春市作为粮食主产区、粮食大市 (县)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相当的不稳定, 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反映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抗御自然灾害的水平仍然有限。

1.4 长春市具有提高粮食单产的潜能

潜在粮食增产能力是指在现实粮食产量水平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产量水平的能力。在不增加播种面积的情况下, 提高粮食产量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任务, 也是重要的衡量指标。

通过运用计算5年平均产量, 可以看出长春市粮食产量每隔5年有一较大幅度的提高, 并且随着粮食产量绝对水平的增加, 产量提高的难度也在加大, 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同时, 可以发现长春市粮食产量上升趋势是明显的, 只有在个别年份因受严重自然灾害, 粮食减产, 粮食产量的上升趋势受到影响, 但总体上升趋势没有变。目前长春市有平均产量7 500kg/hm2左右的中低产田33万公顷, 占耕地面积的30%;6 900kg/hm2以下的低产田27万公顷, 占耕地面积的25%;而仍有平均产量在7 950 kg/hm2以上的较为高产田50万公顷, 近年来还涌现出创每公顷单产十几吨粮的高产地块。这些表明在县际间、地块间单产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提高单产水平的空间和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的潜力很大。把专家的产量转化为农民的产量, 把小田块的高产转化为大面积的均衡增产, 长春市粮食增产的潜能就会得到挖掘和释放。

2 影响长春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实问题

2.1 土壤有机质减少, 耕地肥力不断下降

近些年来, 榆树市的土壤质量变化突出问题有2个方面:一是黑土层变薄, 平均每年流失黑土层0.3~1.0cm, 全市40%的面积腐殖质层厚度不足30cm;二是有机质下降较快, 1958~1981年的22年里, 有机质含量下降了0.06%, 而家庭承包以来的近30年里, 有机质含量下降了0.25%, 目前还在以每年0.01%的速度下降。许多农技人员反映, 土壤地力下降, 通透性变差, 水和肥存不住, 小旱地冒烟, 小涝水汪汪, 作物病害增加, 产量和品质都受到影响。

土壤肥力下降, 主要是肥料施用结构不合理, 化肥施的多, 有机肥投入很少。近些年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持续增加, 许多地方化肥的资金投入已经占整个生产投入的60%以上, 尤其是2008年。这虽对当前的粮食增产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重种轻养、重化肥轻有机肥, 土地越种越薄。九台市反映, 目前大多数耕地已有25年没有施用过有机肥。德惠市农业局反映, 由于农家肥施用数量减少, 秸秆还田几乎没有, 土壤中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含量在逐渐下降, 2000年以来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了近0.1%。据了解, 施用有机肥对粮食增产的作用, 普遍认为是十分明显的, 农安县开安、合隆、烧锅等乡镇有不少农户, 在运用常规种植技术的情况下, 多年坚持施用以鸡粪为主的农家肥, 正常年景玉米产量在15t/hm2以上, 而2008年长春市推荐全国的几个粮食生产大户, 玉米产量也仅在12t/hm2, 这充分体现出施用有机肥的作用。农户调查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农户有机肥投入减少, 一方面是农村外出务工的增多, 积肥追肥缺人手, 许多在家务农的也不愿再干这种又脏又累的“苦力活”;另一方面是村屯内无处积存农家肥, 施用成本高, 导致大田作物有机肥投入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 种植结构单一、小机灭茬、浅耕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对土壤地力的影响也很大, 土壤板结, 容重增大, 孔隙减少, 蓄水、保肥能力减弱。据九台市农机部门测算, 深耕22~25cm, 可增加蓄水90t/hm2以上, 而现在大多使用小型农机灭茬整地, 耕层只有10~15cm, 土壤板结越来越严重。

2.2 种子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起至关重要作用, 但良种供应上存在着品种繁多、价格过高等问题

调查的5个县 (市) 区都认为, 近几年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 良种良法的推广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榆树市基本上每3年粮食品种更新换代1次。基层的农业、农机部门同时反映, 虽然影响粮食增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归根到底, 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而良种又是关键中的关键。走访农户、农机调查也普遍认为, 下一步提高单产重点靠新品种。但各地也反映, 由于近些年粮食价格低, 卖粮难, 农民种粮由注重选择产量高的品种转向选择质量好的品种,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产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培育既高产又优质的品种, 实现增产和增效的统一, 是今后粮食品种培育攻关的一个重大课题。在种子供应上, 农民普遍反映玉米品种就达上百种, 让农民很难选择适合品种, 农业部门主推的一些品种还买不到, 同时好的品种价格特高。

2.3 农业科技对粮食生产能力的支持作用日益突出, 农业科技贡献率还较低, 推广工作缺乏亮点

科技促增产, 是影响粮食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 越来越被认识、接受和重视。这几年在国家和省里农业科技项目实施的推动下, 长春市依靠科技推动粮食增产的成效也是十分明显的, 但仍有不少项目仍没有真正落实到户、到田间, 有不少具有实用价值的增产技术推广普及率还不高。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以榆树市为例, 3年应用面积为6.7万公顷, 仅为该市播种面积的1/4。这2年全市每年玉米螟发生面积都在53.33万公顷, 而应用赤眼峰防治技术的面积普及率仅在25%左右, 仅此损失粮食80万吨。机械作业特别是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具有增产作用, 但这几年由于技术指导宣传等环节上的问题, 相当一部分地方用人工扎眼器取代了播种机, 投种量增加, 出苗并不十分理想, 这也正是农业技术推广不到位引发的问题。与此同时, 长春市农业科技推广缺少抓手和项目支撑, 没有比较明确的结合本地实际的确定主推技术。作为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最为有效的载体, 还没有引起重视而普遍开展起来。农业科技在粮食生产中的贡献率仅为48%左右,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 与发达农业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时, 农民科技素质普遍不高, 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差。目前, 长春市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7年, 农村劳动力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仍在40%左右, 农机手50%为初中以下受教育程度, 农民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不足4%。

2.4 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 大型农业机械配置不足, 制约粮食生产的持续增产

大中型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几年长春市农机装备在国家购机补贴和建设全程农机化示范区的拉动下, 一些乡镇大中型农机拥有量有较大幅度提升。但从全市看, 仍然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五多五少”的现象, 即小型机具多, 大中型机具少;动力机具多, 配套机具少, 全市机具配套比仅为1∶2.4, 产中机具多, 产前和收割机具少;质次价高的机具多, 科技含量高的机具少;靠补贴购买的多, 自主购买的少。近几年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下, 全市每年新增大型拖拉机300多台, 但36.75KW以上的拖拉机仅为5 345台, 占拖拉机保有量不足5%, 其中还有近20%是老旧拖拉机, 使用年限在在8年以上, 能耗高, 作业效能差, 动力不足, 难以进行深翻、深松等作业;还有一部分是从事运输的, 真正投入农田的大型拖拉机不到4 000台。而长春市大型拖拉机拥有量应在1万台以上, 因此大中型农机不能满足农田作业的需求。现有的机具如翻地犁、灭茬机等多为20世纪80年代产品, 技术性能落后, 保护性耕作和深松深翻的机具、精量播种、综合整地机具整体上看保有量少, 如节能型综合整地机全市需求应在4 000台以上, 而目前实际仅为2 000多台。由于国内现有的玉米收获机普遍难以适应长春市玉米秆高、粗、结穗大等特点, 作业质量差, 农民不接受, 也影响了玉米收获机的发展。到2008年底全市拥有玉米收获机可达300台数, 但仍不到山东省保有量最多的一个乡镇, 差距是十分明显的。

2.5 生产规模小, 大机械与小地块的矛盾依然突出, 对粮食综合能力构成经营体制和操作性约束

作为粮食主产区长春市人均耕地不足0.67hm2, 每个农户经营种植规模平均为1~2hm2粮食作物, 仍是长春市农业生产的主体格局。近几年国家粮食直补等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即使外出打工, 家里的土地仍不放手, 转包了出去的只是少数。现行土地流转方式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抑制了土地向种田能手户集中, 不利于提高粮食单位产和稳定产量。普遍采取自营农机自耕自种, 或农机大户在耕、播等生产环节上为农户提供部分作业服务。因此, 不同程度制约规模经营的发展。比如, 深翻耕地, 没有旋转翻地犁, 2个农户之间就存在堑沟的问题。前几年村上机动耕地可以补偿, 调剂解决, 现在村上机动地都已发包出去, 无法解决;再加上油料价格上涨等原因, 造成深翻深松耕地面积下滑。以产粮大县榆树市为例, 秋翻面积已由前几年的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 降至不足20%, 逐步被综合复式作业机或小机灭茬代替, 2008年推广深松作业有所改善。再如, 近2年来粮食产区机械播种发展速度明显放缓, 而人工使用推、扎播种器大量增加, 以德惠市为例, 人力播种器具已达数万台。前几年推行的耕地轮翻制、“统种分管”制等依靠乡村经济组织协调“大机器与地块”矛盾等有效的方法, 由于村级功能的弱化, 也无法实施, 现在是靠农机户与农户之间通过市场的调剂解决来完成。

3 提高长春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议

3.1 增强规划统领能力, 编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规划

保持长春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长期稳定提高, 就必须全面把握长春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变化的特点与规律, 以及作为粮食主产区的比较优势。同时, 又要认识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多种要素构成, 能力建设需有全面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实际产出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能力建设需有超前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动态变化的, 能力建设需有稳定性, 粮食综合生产的提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能力建设需有持续性, 必须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为此, 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 应组织编制长春市保护和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长期规划, 科学地做好长远规划布局, 以此为纲, 持之以恒, 加强长春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长春市应有的贡献。

3.2 增强系统投入能力, 制定行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行动方案

根据因子分析法对影响粮食单产能力进行排序, 科技进步水平是第一位的硬约束。各级种子农业和农机科研、推广、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等农业体系、部门都分别承担着提高长春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责任和重任, 每个体系、每个单位都应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长春市农业系统各相关部门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 主动参与, 全力投入, 积极实施。近5年, 要以增产150万吨粮为目标, 分析各体系、各单位所处的位置和担当的任务, 制定出本体系、本部门详实细化、具体操作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方案。方案应包括指导思想、行动目标、主要任务、工作原则、行动内容、重点工作、考核办法、保障措施等, 坚定不移、苦干实干、扎扎实实地把这件事做好。

3.3 增强集约运作能力, 形成合力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新机制

明确农业各体系、各部门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所应发挥作用的基础上, 针对一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全面性、关键性、根本性的问题, 整合部门、项目资源, 将同类项目资源、以增产为目标的项目, 在分别上报下达的同时, 在实施中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 统筹推动实施, 从而达到集约运作、资源优化、节约投资、增加效应的目的。要集中农业和农机科研、推广、植保专业人才资源, 吸收各体系专家投入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各项技术、措施研究与推广指导, 增强粮食增产的科技力量;集约重大项目资源, 与良种推广补贴、深松深翻补贴、高产创建、沃土工程、全程机械化、植保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玉米螟防治等惠农政策与科技项目紧密结合, 加强合作, 配套运作, 集约资源, 集成技术, 集中力量, 合力推进, 达到1+1>2的效果。

3.4 增强地力产出能力, 实施提高耕地质量建设工程

改善耕地有机质下降、土壤板结、犁底层变硬、蓄水保肥能力变差的现状, 采取多方面措施, 大力搞好地力建设。使地力等级提高1~2级、打破犁底层深度25cm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1%~0.3%、土壤蓄水能力增加10%、化肥利用率达到10%~15%, 使耕地资源提升到具备为单产增产5%~10%以上的能力。一是坚持组织实施好大型农机深松深翻作业补贴项目, 改变土壤耕层现状, 提高蓄水保墒能力。二是3年内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粮食播种面积的80%, 5年达到100%;推广机械深施肥技术, 全面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三是建设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 实行长期定位监测。四是实行秋送农家肥补贴, 增施有机肥, 3年达到100万公顷。五是结合长春市承担实施国家沼气建设项目, 发展有机肥源。家家有标准厕所 (水泥或缸) 、猪有圈、禽有舍, 家家有沼气池, 户户有掏粪工具, 对每个村屯进行规划, 设立堆沤场所。每个村屯集中组建有机肥资源发酵池, 使肥料充分腐熟, 同时产生沼气等有效能源。六是针对有机肥料有养分全、培肥地力、肥效长等特点, 但由于生产有机肥的成本相对较高, 工艺复杂, 地方财政资金短缺, 无力对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提供相应补贴的现状, 亟需长春市拿出立项报告, 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机遇, 积极争取国家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支持;鼓励各大养殖场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工厂无害化处理, 确保有机肥料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提高商品有机肥的市场占有率。

3.5 增强科技支持能力, 提升农业科技的贡献率

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科技进步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力量。要采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积极行动, 联动开展科技服务, 大力提高农业科技的到位率、入户率、普及率, 力争农业科技贡献率年平均提升1.2%~2.0%, 5年内达到60%的水平。一是加强推广体系建设, 完善运作机制。加大对县、乡两级农业、农机特别是县一级推广机构的扶持力度, 保证能够正常的开展工作。实现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计划, 解决基层农技人员知识老化问题。探索建立村级技术服务站点, 聘请农业技术指导员、农机作业指导员, 鼓励科技人员到农村开展科技承包。把项目技术补助资金, 直接分配到农户、地块, 农技人员与农户签订技术指导服务合同, 由农户向农技人员用补助资金购买技术服务。二是改变农业大市没有农业科技园区的局面, 集中资金、力量建设示范引领长春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流科技园区。三是加强科技培训, 提升农民素质。采用技物结合的办法, 加大科技示范户的培养力度, 使他们首先掌握和运用新品种、新技术, 再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 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培训机制要市场化。政府主要是筹措培训资金, 建立培训渠道和场所, 加强培训监管。具体的培训工作采取投标方式, 鼓励各类教育培训和技术推广机构通过竞争择优承担任务, 培训后授予资格。农民培训要与市场接轨, 培训形成有效的资格, 并在政策上实行鼓励政策。比如可享有贷款优惠、政府农业补贴优惠、创业优惠等。要形成培训管理体系, 建立农民培训长效机制, 使农民有需求时就有供给, 能够及时获得培训。四是加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创新, 使其成为农民获取农业技术、信息的重要渠道, 农民与农业、农机、植保、种子专家面对面互动型交流的平台。

3.6 增强农机装备水平, 加快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

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作业, 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 对增加粮食单产、降低生产成本意义重大, 好处很多。机械化耕整地、播种、施肥、收获对粮食增产的综合贡献率可在8%~10%以上。作为一个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平原区域, 长春市应紧紧抓住国家建设全程农机化示范区的机遇, 全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特别是粮食机械化的发展, 5年内全市玉米、水稻全程机械化面积达到33万公顷以上, 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超过50%。一是增加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机具的保有量, 加快发展水稻收获、机播和玉米播种、深松等机具, 大中型拖拉机总量达1万台, 农机具达3万台 (套) 。二是积极引导发展规模经营, 推动土地依法有序流转, 特别要总结和发展以机械化为依托的规模化经营模式, 走有本地特色的规模化经营的路子。三是搞好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的建设和服务。每年增加超过200个, 5年内这2类组织发展到2 000个。加强技能培训、农机生产作业的指导, 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 使其成为农机生产作业的主导力量、新技术推广使用的重要力量。四是针对粮食生产机械化的薄弱环节, 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 示范推广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技术, 提高粮食生产作业效率和种植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慧秋.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篇4:关于提高荆州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

关键词:农机深松整地;推广力度;提高生产能力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4.001

1 农机深松整地的主要成效

1.1 深松整地能够打破犁底层,有效提高地温

我省大部分耕地是“活硬软”三层结构,传统铧式犁耕翻耕层深度只有12~15厘米,而深松平均松土深度在25厘米以上,平均深度加深12厘米,耕层库容量扩大2~3倍。2012年4月15日,省农机总站在榆树市五棵树镇对深松地块与未深松地块进行监测对比,深松地块土壤容重为1.37克/立方厘米,土壤温度为1.6℃,土壤耕作层化冻达31厘米;未深松地块土壤容重为1.45克/立方厘米,土壤温度为1.3℃,耕作层化冻22厘米。监测数据表明深松能够降低土壤容重,提高犁底层通透性能,有效提高地温,使作物根系和微生物活动空间扩大一倍,加速土壤熟化和有效养分的释放,为农作物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促进作物早熟,提高粮食产量。

1.2 深松整地能够有效提高抗旱能力

2013年4月16日,在乾安县鳞字乡陶字村进行深松地块和未深松地块监测对比,深松地块土壤含水量为16%,土壤透水速度52毫米/分钟,松土系数55%~65%;未深松地块土壤含水量为14%,土壤透水速度为21毫米/分钟,松土系数33%~40%。监测数据表明深松整地抗旱能力明显增强,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要求,土壤孔隙度增加,充分吸收水分,形成地下土壤水库,土壤蓄水能力明显增强,能够切断土壤表层的毛细管,减少表层以下水分过度蒸发,不易形成径流和水土流失,土壤保墒能力明显增强。

1.3 深松整地增产效果明显

2012年9月30日,总站在榆树市先锋乡民权村,进行深松地块与未深松地块监测对比,深松地块作物主根52条,植株高259厘米,植株茎粗2.5厘米,平均秃尖长度0.3厘米,公顷产量11508.8公斤;未深松地块作物主根45条,植株高251厘米,植株茎粗2.2厘米,平均秃尖长度0.8厘米,公顷产量10418公斤。监测数据表明,深松整地能够使农作物根系充分下扎,根系数量明显增多,植株抗倒伏能力增强,叶片枯黄程度下降,茎秆粗壮籽粒成熟度好,果穗秃尖小,百粒重高,平均增产幅度10%以上。按每公顷增产1650斤计算,每年增产粮食约16.5亿斤。按玉米每斤收购价格0.9元计算,农民增收14.85亿元。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深松机具不足

由于我省农机深松深度指标调整为30厘米以上,目前,能够满足作业深度的大型深松机具数量不多,制约着深松面积的增加。

2.2 作业质量不达标

由于深松面积大、分布广,检查验收手段落后,人员数量少、素质不高等因素,限制了质量验收的科学性,个别地方出现虚报作业面积,降低作业质量套取补贴资金的现象。

2.3 资金兑付不及时

农机深松作业主要在作物苗期和秋季进行,检查验收和公示环节多,加之一些基层领导工作不能积极主动,使补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影响了深松补贴资金的及时兑付。

3 进一步加大深松整地推广力度

3.1 强化行政推力

农机深松整地工作涉及面广,要始终坚持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在检查验收工作中,要由乡(镇)政府组织,财政和农机等相关部门参加,验收结果有乡(镇)主要领导签字盖章,从而突出政府行为。

3.2 强化补贴程序

实施农机深松整地,要强化对“落实作业面积、签订作业合同、检查验收公示、补贴资金拨付”的四个操作步骤监管。要始终坚持政府推动、补贴引导、市场运作、农民自主、补贴到户,先干后补,定额补贴,公开透明原则;要坚持向粮食主产区、粮食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区以及黑土地治理、秸秆还田试点县倾斜原则以及优先安排整乡整村整屯推进,大面积实施深松整地的优先原则;要始终坚持《大型机械深松整地作业质量标准》和《大型机械深松整地作业质量检测方法》。组织技术人员跟踪检查作业质量,督促作业进度,指导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3 强化资金监管

为防止出现虚报作业面积,降低作业质量套取补贴资金的事件发生,要始终坚持“三级检查”、“两级督导”、“二公示”和“四签字”检查验收程序。要建立“作业、验收、兑付”跟进机制,及时将补贴资金由财政部门通过“一卡通”或银行转账方式直接兑付给农民,同时采取设立举报电话、作业补贴信息公示和资料归档阅卷等措施加强补贴资金监管。

3.4 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一是加大对农民购买深松机械的补贴力度,抓好农机具检修工作,确保农业机械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生产;二是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机人员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帮助农机服务组织和广大农机户解决农机化生产作业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四是强化监督检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把质量关,为确保机械化生产作业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3.5 强化舆论宣传

通过组织召开深松整地作业现场会、演示会和对比田等,展示农机深松增产效果,利用农机化信息网站、农机化信息简报和其他新闻媒体,面向社会广泛报道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工作动态、成效经验和先进典型。宣传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在抗旱保墒、土壤改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抵御灾害,保障粮食丰产丰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篇5:如何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郭武

当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耕地资源匮乏,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及水资源缺乏。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可采取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依法保护耕地及稳住种粮面积。要坚持耕地保护目标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土地管理法》、新修改的《农业法》、新制定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建立严格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的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目标责任制度。要搞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这部分耕地的生产能力;要有效管理和利用耕地,实行严格的耕地管理制度。要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各地要对土地二轮承包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违反法律和政策的坚决予以纠正,并追究责任。要下大力稳住粮食种植面积,稳住至少1.1亿公顷的粮食种植面积,这是我国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达到预期产量的基本保证。

二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农业物资装备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粮食生产后劲。要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升粮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要依靠广大农民和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资购买农业机械。当前要加大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补贴,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农机“110”热线和农机服务队的作用。要通过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粮食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加快防洪工程和大型控制水利枢纽的工程建设。

三是加大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提高粮食的单产水平。粮食农业是一个资源消耗产业,在有限的水土资源条件下,实现粮食的持续增产,根本出路是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单产。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扩大良种补贴的范围,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与生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宣传普及工作,而是一个复杂的由潜在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取决于科技成果过硬可靠和生产发展需要,一经推广使用便可能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果,同时还决定于外部因素,特别是相应的物资配套和政策环境。四是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也是粮食生产的利益主体,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就应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确保农民的利益,提高其积极性,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五是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和对粮食生产县的扶持。保护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是国家商品粮源的重要保证,是国家粮食供求关系稳定的关键。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改变商品粮主产区对国家提供商品粮多、贡献大,但地方经济发展缓

慢的状况,实现商品粮主产区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六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离不开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的服务作用,因此还要做好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荒漠化治理工程。

(作者单位:河北省粮食局直属机械化粮油储备库)

篇6:关于提高荆州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

一、夏邑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

近年来,我县抓住国家对粮食主产区和河南对产量大县资金倾斜扶持的机遇,乘势而上,先后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标准良田、土地整理、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生产条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截止2011年底,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23.8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达到123.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1.64万亩,配套机电井24813眼。每年治理沟渠200-300条,基本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沟相通、路相连、田成方、林成网的现代农业生产新格局,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有力地支持了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一是骨干河道及干支沟淤积严重,面上沟渠路坝多,防洪排涝能力大幅降低。干支沟上的配套桥梁损毁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二是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不配套,灌溉水平低,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三是水利工程管理滞后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乡村水利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现象依然存在。四是水利建设投入不足。各级财政用于水利的投资小、增长慢,缺乏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

三、建议

(1)加强领导、明确行政领导负责制,做到抓粮食生产不松懈,支持粮食生产不减力,明确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领导格局,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2)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稳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制定地方扶持政策,加大对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和粮食生产加工企业的资金倾斜及奖励,真正让种粮农民得到实惠。

(3)严格耕地资源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对新农村建设有一定规模的地方及时加大对老村庄的复耕力度。

(4)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建管机制。一是大力开展面上除涝配套工程建设。加大沟渠治理力度,全面打通主要排水通道,完善干支沟排水体系;做到科学规划,全面治理。达到沟沟相通,沟河相通,逐步形成完善的排涝网络,彻底解决内涝问题。二是着力提高灌溉保证能力。以新打机井、更新机井、修复旧井为重点,按照查漏补缺、消除空档、更新挖潜、确保质量的要求,结合重点项目工程建设,采取国家投资、股份合作、独资打井等多种形式,抓好机井建设,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加强对机井工程的管理与维护,建立健全各项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明确专人管护,真正做到有人打井,有人管井,有人用井,充分发挥机井效益。同时,积极发展节水灌溉,进一步提高农田灌溉水平,降低灌溉成本。三是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粮

食生产的抗灾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职责明确、管理高效、服务周到、充满活力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5)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6)加大财政投入,对产量大县、财政穷县的农业项目取消地方配套。

(7)综合资源,整合项目。

夏邑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夏邑县水利局

夏邑县农业局夏邑县财政局

夏邑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夏邑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夏邑县气象局

篇7: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再思考

关于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再思考

 

马方方

(江苏省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221200)

摘要:近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数学高考试题综合性强,逻辑思维以及分析判断等能力要求高,对我们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高三复习教学中,应以科学、系统的复习方式为基础,以问题解决的完整体现为途径,以及时反思和感悟作保证,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综合能力,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数学综合能力 复习完整体现 反思

数学综合能力是学生良好数学素养的一种体现。近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数学高考更加重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试题综合性强,逻辑思维以及分析判断等能力要求高,这对我们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一、科学、系统的复习,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基础

高三复习尤其要注意合理安排复习进度与速度的关系,不能因为赶教学进度而盲目加快教学速度。有的教师认为一轮复习早结束,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二轮、三轮复习,有更多的时间做综合试卷,可以更快地提高综合能力,其实不然。基础知识点落实好了,接下来的复习才会有显著成效,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才有保障。事实上,一轮复习恰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最佳时期。刚刚进入高三的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认识大多只是简单的堆叠,相互联系和整体概括的意识不强,教师的关键作用就是要引领学生逐一梳理各个知识点,然后加以分类重组,使其有序排列,将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纬、织成网,进而能够以科学的、全局的、综合的观念认识和应用数学知识。

高中数学教材为了适应知识学习螺旋上升的规律,同一知识体系的内容会放到不同模块中去介绍,高三复习教学应打破模块顺序,按照学科内在的知识体系,将分散在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同一知识体系的内容进行整合――要敢于打破章、节顺序,将有关联的知识组合在一起,集中、系统地复习,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条理化的知识结构。特别是在复习初期,教师应把教学中分散讲授的知识点、知识单元组织合成知识链,促使基础知识体系化、学科内容综合化。比如,复习三角函数部分时,可以把三角函数线与三角函数的单调性、最值、三角不等式等综合在一起讲解,以增强知识的横向与纵向的关联性。又如,面对代数中的“三个二次”(即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时,应以二次方程为基础,以二次函数为主线,通过联系解析几何、三角函数、带参数的不等式等典型问题,形成一个序列化、网络化的认知结构。

这种章节间顺序的重新规划和调整,还可以具体体现在一堂课中。比如,对复习课中使用的教辅材料、练习册,最忌的是按一页页、一题题的顺序讲下去。不妨挑选一个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精讲精评,然后让学生在本章节习题中把相同类型的题目一个个寻找出来,放在一起,共同去探究、解决,然后再对比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差别是什么、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这个寻找的过程,也是对一类问题的特征深化记忆的过程,同时,通过这种变相的变式练习和拓展引申,使学生在参与探究中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论文 )这样的知识复习、练习巩固才是科学的、系统的,必然能为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问题解决的完整体现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必由之路

学生总有这样的抱怨:“这个条件我原来也想到这样用太麻烦,怎么就没及时回头呢?”“当时我怎么把那么重要的条件忽略了啊!”总有这样的遗憾:“唉,我都做到这步了,但是就中间这部分算不下去了。”“看看这题,就差一点点就得满分了。”……

教师的解释往往是:这是数学综合能力不强的体现。

为什么学生明明已经掌握了基础概念、基础知识点,仍然会出现这种问题得不到完整解决的现象呢?相信教师是有责任的。课堂上,很多教师关注的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直奔问题的核心和关键。要知道,教师的知识水平、思维方法、逻辑推理速度毕竟是超出于学生之上的,对问题的观察有归类意识,能够很迅速地透过表面看清实质,寻找到相对常规和有效的解决途径;而学生的思考方向比教师更“宽广”,对问题中的每一个条件都充满疑问和思索,觉得它们背后都隐藏着大量信息,都是通向成功解题的方向。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学生会错得千奇百怪,有的问题学生却能独辟蹊径、出乎意料地予以解决。

问题解决要从分析人手。虽然教师都是从分析人手的,但总是“自然”跳过那么多学生认为合情合理的但事实上行不通的思路,其实学生更渴望知道的.是:我的方向能解决问题么?它为什么不行?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比较好的做法,是让学生的奇思异想展现出来、积极表达出来――这种开放性的问题分析方式也是学生发散思维发展的基础――然后,对于不可行的思路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此路不通”、“此路太过艰难险阻”的原因,从而否定自我坚持的想法,回头重新审视条件并另觅新途,避免误入“旁门左道”而浪费时间;而对于可行的思路,就要提示、鼓励、帮助学生在自己与众不同的思路下“披荆斩棘”,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即使这种思路也许是繁琐的,但要相信学生自己有对比和选择简捷思路的能力。

解题活动并非一个机械地执行事先确定好的“程序”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程序”的过程。思路、方向正确了,接下来的环节是如何衔接的,每一个条件是怎样恰到好处地应用的,甚至一些计算技巧的使用,都值得关注和推敲。但是教师如果仅仅是给出方向、方法,下面的工作就全部交予学生,不再过问,学生很可能会因为中间的某个小环节遇到阻碍而放弃,时间一长,学生的推理过程和计算求解能力就被弱化了。因此,课堂上不妨留下一些时间,让学生把一个问题完完整整地解决出来,或者由师生共同板演解题的推理、运算过程――最终的答案揭示,才让学生感觉学习是完整的,由此才有成就感。如此一举两得,同时也加强了学生解题的规范性。

数学综合能力在解题中的体现,就是尽快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向,并沿着这个方向畅通无阻地顺利到达终点。解题教学中,要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要知其不然、知其所以不然;要让学生知其始末,更要知其毫厘。学生的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等能力,就是由这样一个个透彻的认识、一个个完整的问题解决积累起来的。

三、反思和感悟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保证

许多高三学生往往表现出对基础知识的不求甚解(觉得简单无所谓),一味热衷于大量做题,却不善于从自己的已有知识中发掘宝藏,忽视对解题方法、数学思维方法的总结和对特殊问题中所包含的一般意义的概括。在高三复习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定期对已复习的知识进行再回顾。因为随着复习进度的推进,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提升,他们已经有意无意地自我总结了一些得失,构建了新的知识系统,此时对问题的认识也会有新的角度、新的高度。这种再回顾,不仅能够强化基础,也为知识的迁移和创新应用做了准备,并最终促使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同时,要引导学生不满足于完成解题过程,更要关注解题后的反思。不妨鼓励学生反思以前做过的题目中有哪些是同类型的,是不是同一问题的类比、拓展、延伸,实现“多题归一”;反思自己是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反思学习过程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应该汲取的经验教训,应该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上寻找原因,还是从思维策略的高度对学习或解题过程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推广、深化,优化已有的解题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胸中有竹自能画竹”,能不能在大脑中储存一些典型的题目,印象深刻到能清楚记得题目中的数据,遇到相似问题时可以考虑“对号入座”,这种及时有效的解题后的反思能够抓住题目的核心,提炼出其中蕴含的数学本质。

数学是属于思考型的,不仅在解决问题之前需要思考,在解决问题之后更需要总结和感悟――数学问题的存在和解决都是和谐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这个世界的诸多道理是息息相通的。比如,运算中“无欲则刚”、“欲速则不达”这种和谐的美,需要学生用心感悟和体会――这不仅是提高复习实效、提高综合能力的保证,也是减轻学习负担、摆脱题海战术、增强学习乐趣的明智之举。

篇8:对梅州市粮食生产的思考

1 梅州市粮食生产现状

1.1 着力发展粮食生产,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1991—2011年,梅州市的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实现粮食生产连续21年丰收,全面完成了省粮食生产责任考评各项指标。近年来,梅州市、兴宁市、梅县、五华县、平远县先后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2011年,兴宁市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201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1.8万hm2,粮食总产123.28万t,比2010年增加3.42万t,增产2.8%。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7.7万hm2,总产106.98万t,比2010年增加2.71万t,增产2.6%,实现粮食生产连年稳步发展。

1.2 粮食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1年,梅州市杂交水稻种植面积16.5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3.2%;全市优质稻面积达14.0万hm2,占水稻播种面积的79%;推广超级稻面积达7.0万hm2,占水稻播种面积39.6%,是全省种植杂交水稻和超级稻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之一;种植特用玉米5 400 hm2,占全市玉米总面积的60%。

1.3 粮食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

全市12家从事粮食生产加工的农业企业获得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称号,11家企业产品获得有机大米、绿色食品大米、无公害大米认证,5家企业8个大米产品取得省名牌产品称号。品牌大米的生产提高了该市粮食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带动了全市粮食产业的发展,增加了种粮农民的经济效益。

2 梅州市促进粮食生产的主要做法

2.1 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稳定耕地面积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以及《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条例》,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建立和健全保护管理和监督制度,层层落实保护责任制,切实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工作,稳定了耕地面积[1]。同时,积极开展查荒灭荒,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撂荒耕地得到恢复耕种,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21.7万hm2左右。

2.2 挖掘潜力,大力发展旱粮生产

梅州市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利用旱坡地、滩涂地大力发展玉米、薯类、大豆等,稳定了旱粮生产。2011年玉米面积8 926.7 hm2,总产3.67万t;薯类种植面积达1.87万hm2,总产9.13万t;大豆种植面积9 506.7 hm2,总产2.38万t。

2.3 大力发展冬种粮生产

充分地利用当地丰富的冬季光、温气候资源,大力发展冬种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全市冬种春收粮食作物面积达1.52万hm2,总产量达4.73万t。

2.4 科技兴粮,促进粮食生产大面积平衡增产

一是加强水稻、玉米等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审定、示范和展示工作。近年来,通过引进、试验,经梅州市品种审定小组审定品种达20多个,为梅州市水稻生产增加了新的品种资源;在兴宁市龙田镇和梅县南口镇建立水稻新品种示范和展示基地,通过示范和展示,加快了新品种推广步伐。二是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抗性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近年引进杂交水稻新组合30多个,全市每年推广优质稻面积14.01万hm2,推广超级稻面积达6.67万hm2,是全省超级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之一。对比其他品种,种植超级稻增产稻谷明显。全市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为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推广水稻抛秧、规范化栽培技术、超级稻高产栽培集成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2011年,全市推广抛秧面积15.86万hm2,推广免耕抛秧技术1.99万hm2,推广尼龙薄膜育秧技术7.55万hm2,推广施用配方肥面积7.53万hm2,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8.00万hm2。间套种技术2.92万hm2,秸秆还田10.48万hm2,病虫害综合防治32.50万hm2·次。四是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市政府成立了梅州市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市农业局成立了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专家指导小组,为创建活动提供技术支撑。按照农业部高产创建“十个一”的要求,认真制定《梅州市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狠抓方案落实,高产创建活动广泛开展。2011年,全市建设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示范点93个,面积1.57万hm2,其中建设了五华县、梅县、丰顺县国家级粮食(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共7个,面积8 700 hm2。在兴宁市刁坊镇开展整镇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镇1个,面积2 240 hm2;建设平远县、大埔县、蕉岭县省级粮食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区3个,面积3 753.3 hm2;建设市、县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82个,面积4 760 hm2。高产创建示范区为推动全市粮食平衡增产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全市粮食单产水平和总产量。

2.5 扶持引导,提升粮食产业化水平

梅州市通过实施产粮大县项目、优质旱粮项目和优质稻产业工程等发展粮食生产项目资金,加大对粮食生产、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粮食加工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开展优质粮种植、加工,创立自主品牌,带动农民发展种植优质稻,提高种粮比较效益,推动粮食产业化经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推动了全市粮食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2]。

3 取得的经验

3.1 加强组织领导是推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关键

为更好地抓好粮食生产,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梅州市政府重新修订了《梅州市粮食工作考评办法》,专门成立了由农业局、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统计局、粮食局和农发行为成员单位的梅州市粮食工作考评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粮食考评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同时,把粮食生产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内容,逐级分解落实考核责任,把省下达给梅州市的4项考评指标逐级分解落实,真正把粮食生产的各项任务抓紧、抓细、抓实[3]。

3.2 加强农田建设是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

加强对现代标准农田建设的领导,认真地实施省农田水利建设议案、基本农田整治、市县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改造中低产田等项目,落实责任,科学规划,强化监督,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关。根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5.5亿元,完成现代标准农田建设面积2.3万hm2。随着农田标准化建设深入的开展,梅州市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进一步夯实了粮食生产的基础。

3.3 加强惠农政策落实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

按照中央、省、市文件精神,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惠农补贴政策宣传,使种粮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国家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等惠农补贴政策家喻户晓。另一方面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不折不扣地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和中央良种补贴等惠农补贴政策,让广大种粮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热情,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起到积极作用。2011年全市落实种粮直补和农资直补面积18.84万hm2,中央良种补贴面积19.56万hm2,全市发放种粮惠农补贴资金总额达2.14亿元,其中种粮直补资金1 273万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1.582 6亿元、中央良种补贴资金4 347万元。

3.4 加强科技服务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进一步转变作风,强化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一是加强高产、优质水稻、玉米等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引导农民种植适宜生态区域的优良新品种;二是与气象部门紧密联系,掌握气候异常变化信息,及时指导农民做好防御各种自然灾害工作;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把各项粮食生产实用技术落实到户;四是加强各种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并通过宣传资料、电视、报纸等媒介指导农民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五是做好农作物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协调保障和日常监管工作,保证农业生产资料的保持保量供应[4]。

参考文献

[1]袁义强,李萍.徽县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做法[J].甘肃农业科技,2007(1):34-35.

[2]高亚娟,宫晓杰,梁汝艳,等.宁城县粮食生产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2):20-21.

[3]梁明.推进银川市粮食生产现代化的对策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6):14-15.

上一篇:对着书说抱歉散文下一篇:公文改错方法及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