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地区县市经济发展和金融状况的调研报告

2024-04-16

边界地区县市经济发展和金融状况的调研报告(精选4篇)

篇1:边界地区县市经济发展和金融状况的调研报告

《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注重发展壮大省际边界地区中心城市。作为“湘北门户”的**市,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在边界城市发展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笔者于近期对鄂赣边界地区县市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这些县市在金融经济发展环境上与我省同

处边界地区的县市相比存在明显优势。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借鉴外地经验,发挥边区优势,推动边界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调查总结,我发现鄂赣边界地区县市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状况呈现出以下四大特点:一是地方财政收入相比较富。2009年,**市和修水县分别实现财政收入8.2亿**5.5亿元,并且,主要是来自于地方的工业税收。而**市同期财政收入仅为2.96亿元。二是园区经济发展相比较快。2009年,**市和**市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138亿**56亿元,上缴税费分别为4.35亿**1亿元,上交税收过千万的企业分别达到8家和3家。而**市仅实现了工业总产值35亿元,上缴税费只有0.4亿元,上交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也只有1家。三是企业信贷投入相比较大。**市和修水县2009年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39亿**28.2亿元,当年新增贷款分别为12亿**10亿元,其中9成以上都投放到了中小企业。而**市2009年各项贷款余额仅为21亿元,当年新增贷款为8.6亿元(2007年各项贷款余额为13.3亿元,新增贷款为零),投向中小企业的贷款仅有1.4亿元。四是经济发展环境相比较优。**市自2004年以来连续6年被评为**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县实行了全县中小企业“一卡制”收费,修水县对中小企业的证照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而**市虽然大力加强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但由于历史原因年度考评一直位居**市的中等。

笔者认为,我省边界地区在金融经济发展环境上与邻省边界地区之所以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在四个方面:在发展理念方面,邻省边界地区县市都十分重视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均由省社科院或综合性大学负责编制,还聘请第三方专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善于因地制宜,挖掘资源优势,坚持工业园区错位发展,做好支柱产业发展文章。比如,**的旅游业、**的水产品养殖和加工业、修水的钨矿产业等都成为了全国很有影响的产业。在行政效能方面。邻省边界地区县市在实行“县财省管”的同时,均实行“乡财县管”,大大减少了行政管理性支出。同时,这些县市早在3年前就实行了县(市)委书记由省委直接任命。特别是**市委书记由**市委副书记兼任,**修水县委书记还进入了**市委常委班子,大大增强了工作的推动力和执行力。在优惠政策方面。邻省对其边界地区县市的政策支持都相当明显。比如,**省在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下发了支持省际边界县市优先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在税收、土地、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给予了优惠政策支持,特别是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对其省际边界城市的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很大,市、县也有较多的资金配套,这一扶持政策使不少中小企业受益,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融资平台方面。邻省边界地区县市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以及各种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也较为健全。比如,**市有花旗银行,**市有商业银行,修水县早在2008年就组建了村镇银行,等等。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比较研究,结合**实际,要实现边界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要着力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在实现县财省管的情况下,边界地区县市要稳步推进“乡财县管”,加快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机构和人员,全面提高行政管理效能。要理顺工业企业管理机制,整合工业管理行政资源,形成由主管(县)市长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的工业管理新格局。二是要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议省委、省政府要不断加大对省际边界地区县市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财政、税务、土地、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要予以政策倾斜。要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不断加大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金融发展的奖励力度,着力完善涉农贷款奖励制度,促进代币信贷合理投放。三是要大力构筑企业融资平台。边界地区县市要尽快组建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从源头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要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加快组建商业银行。大力引进外资商业银行或组建村镇银行,发展小额贷款,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四是要切实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要大力整治社会信用,加大金融生态城市和信用乡镇、村(社区)创建力度。要尽快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通过大力开展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银行、信用社贷款清收、打击企业逃废金融债,以及金融胜诉案件集中执行等工作,促进社会信用环境根本性好转。要规范融资评估和中介行为,降低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成本,扩大信贷需求。要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发展环境,坚持科学招商引资,大力倡导“回归经济”,促进边界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篇2:边界地区县市经济发展和金融状况的调研报告

乌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它地处黄河上游。是东北、华北通往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同时还是“宁蒙陕”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 是新疆、甘肃、宁夏开发运行的大通道,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中小企业已成为乌海市国民经济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主体, 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等方面,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加快, 经营规模迅速提升, 经济社会贡献突出, 从事行业产业广泛,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显, 由此我们对乌海地区的中小企业进行了关于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的调研。

一、基本情况介绍

截止2011年末, 乌海全市注册的各类市场主体共22753户, 同比增长6.7%, 按照国家新型《中小企业各行业划型标准》, 约99%的市场主体属于中小微企业, 且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的多个行业中。其中, 从事第一产业的有235户, 占市场主体总数的1.03%;从事第二产业的有1705户, 占市场主体总数的7.49%;从事第三产业的有20813户, 占市场主体总数的91.48%。

乌海地区中小企业遍及一、二、三产业, 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 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乌海市经济发展的, 重要经济来源和主要的经济形式。据不完全统计, 2011年乌海市非公经济中小企业有886户, 从业人员47904人, 总产值4767537万元, 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4838295万元, 年度上缴税金307306万元, 本年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690000万元, 成为乌海地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乌海地区中小企业经营涉及煤炭 (开采、洗选、焦化) 、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物流、冶金、纺织、家具、医药、食品、运输、酿酒、旅游、信息等各行业。本次调研发放调查问卷100家和访谈企业10家, 共110家企业。其中煤炭行业14家、冶金业9家、化工业15家、房地产业4家、交通运输业11家、住宿餐饮业8家、建筑建材业12家、金融业8家、零售业15家、其他服务业12家, 基本涵盖了乌海地区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 保证了调研数据的全面性。在发放的100调查问卷中, 回收100份, 回收率为100%, 其中有效问卷96份, 问卷有效率为96%, 无效问卷4份, 保证了调研所得数据真实有效。

二、乌海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访谈和对问卷的数据整理分析, 在与相应的文献信息参考印证之下, 从数据中能够最直观地反映出乌海地区中小企业在经营状况和经营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1. 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匮乏, 融资较难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 目前全市只有乌海市盛达投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着担保业务, 2011年担保贷款约1.6亿元。仅一家担保公司担保能力弱, 远远不能满足数千户中小企业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生产经营的融资贷款需求。而国有银行门槛高, 基于中小企业的诸多实际, 融资更难。在调研的110家企业当中约占67.07%的企业出现融资困难的情况, 只有3.66%的企业不会出现融资难的现象, 而这些企业中只有37%的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进行企业融资。银行贷款门槛高, 银行贷款困难, 中小企业贷款有风险, 中小企业信用度不高, 几乎成了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进行融资贷款的最头疼话题。中小企业缺少资金扶持, 发展更为缓慢, 甚至出现财务风险, 导致企业信用更低, 银行更不会倾向贷款, 致使中小企业融资陷入一个无法挣脱的死循环之中。

2.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亟待健全完善

乌海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中小企业相关配套的服务体系亟待健全, 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少, 涉及领域不宽, 综合服务手段不强, 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尤为突出。在调研过程中, 关于社会服务方面的调查显示, 约有70%的企业很少或者没有接受过政策咨询、技术服务、信息服务、行业协会服务、担保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等社会服务方面, 约67.4%的企业对各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了解很少或几乎不了解。同时, 在调研过程中还了解到2012年6月由乌海市中小企业局申报的《乌海地区中小企业“窗口”公共服务平台》方案, 已经同自治区中小企业局同意并签订了承建协议, 有望在2013年划拨专项资金建成窗口服务平台。此服务平台将为乌海地区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将是乌海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完善的重要一步。

3. 人力资源隐患问题突出

由于相比较于大型企业或者事业单位, 中小企业薪酬低, 缺乏必要的福利待遇以及发展前景等, 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着人力资源隐患, 企业员工流动性大, 企业招工难, 企业人才难留, 企业员工缺口大, 企业员工文化水平平均水平较低等等一系列因素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正常发展。根据调研结果显示, 11.7%的企业存在招工难的现象, 13.3%的企业存在人才难留的情况, 36.8%的企业面临人才流失的情形, 12.3%的企业甚至存在招聘问题。其中招工难和流动性大现象以宿餐饮业行业最为严重。在统计的调查问卷中, 虽然有87%的企业偶尔或者经常进行企业培训, 但是仍然有56.9%的企业认为其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需要培训。调研企业管理人员中只有15.4%的管理人员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53%的管理人员是大专学历, 31.6%的人员在高中水平以下, 人力资源水平偏低成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 部分中小企业在学历或者年龄上降低用工标准, 从招聘来看, 大多数员工为本地招聘, 特别是在住宿餐饮和物业服务行业内, 新员工很多未经培训或者简单培训就直接上岗, 这必然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另外, 中小企业企业规模小, 发展空间不足也难以吸引大企业或者高质量的人才加入。

4. 中小企业内部机制亟待完善

在调研过程中, 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内部机制不完整, 有的企业部门缺乏, 有的企业层级混乱, 管理混乱, 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基本企业制度或者中长期规划。根据调研结果显示, 只有35.8%的企业拥有人力资源部门或专职人员、33%的企业拥有采购部门或专职人员、90.6%的企业拥有财务部门或专职人员、45.3%销售部门或专职人员, 这固然与企业本身特性或者业务有关, 但还是存在部分企业其所有企业活动均由一人处理, 这种家长式的管理必然会降低企业的运行效率, 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员工积极性。在调研的企业中, 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 大约83.7%的企业无企业网页, 59.4%的企业无内部网络, 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 企业仍然固守着传统商业的模式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调研的110家企业中, 企业管理制度健全的只占62%, 还有着6.7%的企业面临着制度起草的困难, 27.4%的企业存在着营销策划困难, 8.5%的企业存在着绩效考核的困难, 没有齐全完善的部门分工, 没有健全的内部机制, 这无形当中限制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

5. 中小企业对地方暂时优势依赖过重

乌海地区是一座资源型城市, 地区各种资源丰富, 外来人口较多, 人流量较大, 这给乌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但同时也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乌海地区中小企业大多数集中在依托资源的煤炭化工冶金行业和依赖大量流动人口的住宿餐饮业, 在机械加工制造和产品零售行业中小企业相对较少。资源相对于人类需求来说是稀缺的, 依托资源毕竟不是企业长期发展之道, 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当前环境下, 国家政策暂时还没有对国家资源开发利用有较多的钳制, 一旦政策有变, 最先冲击的无疑是这些资源为依托的中小企业。最明显的例子是, 在乌海地区近一年来经济发展受国际大环境影响, 人流量大减, 直接导致乌海地区的住宿餐饮行业遭受巨大打击。由此可见, 寻求机会进行企业转型升级或进行多元化经营, 摆脱企业对原始资源的过分依赖, 方能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乌海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针对乌海地区中小企业在经营状况和经营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特别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措施: (1) 完善政策法规, 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和公开的法律环境; (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积极营造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环境; (3) 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和信用体系的建设, 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4) 创造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务环境; (5) 认真执行国家鼓励创业的相关政策, 悉心培育创业环境。

结合自治区出台的发展政策, 乌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在自治区政策的扶持下, 积极完善各方面的不足, 促进企业的发展。

1. 大力改善乌海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

为促进乌海地区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首先就必须得改善乌海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 政府应继续出台一系列大力发展经济以及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 促进已经建成的三区经济开发区和正在兴起的乌海市经济开发南区的快速发展, 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除了组建了乌海市氯碱协会、乌海市能源协会等一批行业协会、清理淘汰了一批60万吨以下焦化项目、降低和取消了一批收费项目, 大力整顿和规范经营市场秩序外, 应当继续减少不合理费用的收取, 减轻企业税负负担,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步入更加良性的发展轨道, 积极致力于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改善企业投资环境, 增强乌海地区市场活跃程度。

2. 构建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

融资困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是长期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一个能够保障中小企业正常发展的融资体系。构建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体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应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 特别是在民间贷款这块灰色地带设置专门法律法规, 从法律上保障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减少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第二, 政府应该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设立专门为其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相对于大型企业, 中小企业有着较低的信用等级, 较高的放贷风险和较小的贷款金额, 导致中小企业在大型国有银行贷款非常困难, 有着这种金融机构的保障, 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状况。第三, 加大扶持小额贷款公司, 作为金融市场上的一部分, 小额贷款公司能够帮助中小企业缓解其融资难度, 政府应积极调整金融政策, 放宽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规模限制等其他方面的限制, 使得小额贷款公司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3. 健全企业内部机制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

中小企业若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 必须强化企业自身应对市场冲击的能力, 必须强化企业内部机制, 完善企业内部各项职能, 中小企业应做到有着明确的部门分工, 完善的福利和保险制度, 有着自身的绩效考核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 员工培训制度, 在完善的规章制度基础上建立自身的企业文化, 增强企业凝聚力, 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中小企业应该多进行校园招聘, 在就业压力突增的今天, 将会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中小企业, 这对中小企业提高人员素质, 改善人力资源状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 积极调整企业经营, 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乌海地区的中小企业过度依赖资源生产和外来人口的弊端在过去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暴露明显。产业链短, 技术含量低, 依赖流动人口等问题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乌海地区中小企业应尽快寻求新的突破口, 摆脱这种劣势, 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中小企业中已经形成规模的稍大型企业应尽快转型升级, 调整企业结构, 提升企业服务,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相对较小的中小企业应当积极推进行业集群发展, 施行优势互补, 以整体力量对抗市场冲击, 增强企业生命力。

结论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中小企业的存在不仅活跃了市场经济, 也对我国经济转型起到了促进作用。只要政府能够一如既往的、恰当的、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中小企业发展, 积极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机制, 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各项问题, 中小企业必将为地方或者国家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本文在对乌海地区中小企业调研的基础之上, 通过对所得数据统计分析, 指出中小企业在经营状况和经营环境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 并根据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乌海地区,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经营环境

参考文献

[1]梁婧.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2012

[2]乌海市中小企业局.乌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R].2013

篇3:边界地区县市经济发展和金融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进口产品结构;进口特征;行业融资依赖;地区金融发展;外国直接投资

一、 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经济开始出现不平衡。近年来, 全球经济失衡的程度和范围不断扩大,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长期的贸易赤字,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则呈现长期的贸易盈余,不仅中美之间,英国、日本、德国也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贸易赤字严重的国家美国和冰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全球经济失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呈现着很不平衡的状态,且盈余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攀升,巨额的贸易顺差使得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很大压力,同时也加剧了我国同美国等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

二、 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对于国际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出口贸易上,而对进口贸易的关注则比较少,甚至始终被认为是国民收入一个漏出的量,是经济增长的减量因子。这主要是因为出口贸易相对于进口贸易而言,对一国的实际产出、规模经济水平、产业竞争力等提升更为直接和明显。然而我们并不能忽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作用。因此,对进口需求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认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滞后、金融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国内进口需求,从而导致贸易顺差不断扩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中国金融市场固有的信贷偏向的本质特点出发,来刻画金融市场效率。并借鉴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成果Melitz(2003),通过微观的产品层面把进口总值分解为广度边际(产品种类和进口来源国)和深度边际(单一产品进口进口额)来深入研究金融约束对二元边际增长结构的影响,这样能更深入的了解金融约束对于进口及进口结构的影响机制,也能更好的发现其背后的福利含义。许多研究证实了二元边际特别是广度边际对经济有着积极的福利含义。本文研究发现,金融约束对进口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进口广度来影响的,即影响进口产品的种类和进口产品来源国的数目。这不但造成了国内消费者的福利损失,抑制产业和贸易结构的升级换代,而且也是我国经济增长长期的失衡的主要原因。

三、 特征事实

为了更为细致地分析中国的进口结构,我们考察的进口总价值可以分解为进口深度(Intensive Margin)和广度(Extensive Margin)。目前,对贸易的二元边际没有统一的定义标准,总体上可分为产品、企业和国家三个层面(陈勇兵和陈宇媚,2011)。虽然各种界定方法有不同侧重,但对贸易深度的界定较为一致,表现为现有进口企业和现有进口产品在单一方向上量的扩张,而贸易广度则表现为新产生的产品种类和进口国来源上。

1. 我国进口产品的结构分析。我国进口贸易的几种主要方式及其所占比率数据来源于2003年《海关统计年鉴》。我国的进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很大比重,这与加工贸易型FDI为主的贸易格局是分不开的。但主要的进口贸易还是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占26.5%,一般贸易占46.5%,其他贸易占10%左右。

另外,根据联合国 《按经济大类分类 》(BEC) 的划分方法 ,可以把进口产品按类别分为中间品、消费品和资本品三个大类。首先我们把进口产品数据的HS六分位编码与BEC代码合并,得到的产品分类一共4 621种,其中,中间品种类最多,达2 904种,资本品652种,消费品1 051种。另外,按进口额来看,中间品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重达74.7%,资本品的进口额占19.2%,消费品进口额仅占3.1%。而且,无论从进口总额、广度边际、深度边际来看,中间品的进口都占了很大比重。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进口主要还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加工贸易企业主导的。剔除了加工贸易之后,计算只包含一般贸易的进口产品特征,其结果和包括加工贸易类似。这说明,无论是加工贸易还是一般贸易,中间品仍然是我国进口的主要产品。进口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2. 地区的进口特征。在我国,东部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及经济发达等诸多优势,一直占据着对外贸易的主导地位,进口额、进口广度和进口深度都是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其中北京、广东和上海的进口比率都在10%以上,这些城市和地区滨临港口,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经济较中西部地区发达,大多中小企业也都集聚在东部地区,因而东部地区的进口也大幅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金融业较为发达,其中不乏很多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进驻,国际化程度也较高。因而在这些地方,企业较容易获得信贷等外部融资支持,对于企业的进出口具有很大的支持作用。

3. 行业融资依赖特征。参照黄玖立,冼国明(2010)的做法,本文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中直接获取了产业投资的资金来源作为行业外部融资依赖特征变量,一共66个行业。为减小波动,我们选取2003年~2005年的平均值。具体分为国内贷款、财政拨款、债券、FDI、自筹资金和其他来源,我们把除自筹资金以外的资金界定为外部资金,并分别计算各资金来源在总资金来源中的比率。

外部融资比率集中在20%~50%之间,其中外部融资比率最高的为高科技资本密集型产业,如电子计算机及其设备制造业、电子设备电子元件制造业,外部融资比率分别达65.1%和55.4%,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两个产业的FDI融资比率也很高,分别占45.9%和35.3%。另外还有合成材料制造业,外部融资比例占54.8%,FDI融资比例占23.3%;化学纤维制造业,外部融资比例占48.5%,FDI融资比例占23.1%。而较少依赖外部融资的产业,如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外部融资比例17.5%,FDI融资比例0.92%)、烟草制品(外部融资比例12.25,FDI融资比例0.05%)以及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其FDI融资比例也较低。从中可以看出,外部融资和FDI有较高的相关性,这些依赖外部融资的产业大多都为外商密集投资的产业。观察贷款融资比例可以发现,国内贷款融资比例较高的行业多集中在大规模国有垄断行业,如煤炭开采(贷款融资比例17.48%)、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贷款融资比例28.4%)以及石油和核燃料加工产业(贷款融资比例占17.7%)。而一些规模较小的制造业,如玩具制品制造业(贷款融资比例4.9%)、水产品加工(贷款融资比例占8.75%)、金属制品业和家具制造业(贷款融资比例6.9%),这些产业的贷款融资比例都比较低。如表1所示。

更进一步,通过计算进口总量及二元边际和各融资依赖程度的简单相关系数。可以发现,外部融资程度同进口总量、进口广度都是正相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43和0.22。而贷款融资依赖同进口总额、进口广度、进口深度都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8,-0.22和-0.049。这是由于进口企业通常依赖于外部融资,因此外部融资依赖和进口总额以及进口广度都呈正相关,特别是广度边际尤为明显。但另一方面,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完善,缺乏效率,贷款融资依赖程度明显抑制了相关产品的进口。可以发现,其影响途径主要也是通过广度边际来表现的(相关系数为-0.27)。这表明我国的金融市场未能有效地支持依赖外部融资的进口产业的发展,抑制了进口需求。

4. 地区金融发展特征。要研究金融发展对进口的影响需要控制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表2报告了国内31个省及自治区的金融市场状况。数据取自《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取2003年和2005年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平均值。

信贷规模上西部省份明显高于东部省份,例如,青海、宁夏信贷规模最高,分别达10.2%和8.9%。信贷规模最低的是广东和上海,分别为2.19%和2.26%。相对应的信贷偏向指标中,西部省份也普遍高于东部省份。从经验上我们知道,西部省份的国有企业比重比东部较高,而银行部门的信贷资源主要投向了大型国有企业。因此,信贷规模和信贷偏向就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例如贵州、甘肃等省份的信贷偏向达80%以上,这些地区同时也是国有大型企业密集的地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东部地区开放程度较高,金融市场和各项服务比较完善,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资金支持。另外,我们发现FDI也是一个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从FDI密度这一栏数据可以看出信贷规模和信贷偏向较低的东部地区FDI密度明显高于西部省份,例如,FDI密度最高的广东和福建省,分别达55.6%和50.4%,而西部的青海和甘肃只有1.94%和1.46%。这表明,FDI成为了除银行贷款之外的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补充。

此外,我们把地区信贷规模和信贷偏向同进口总额和进口二元边际进行了简单的相关性分析。从省区的层面来看,信贷偏向明显抑制了产业进口需求。而且信贷偏向对进口广度的负相关系数最大(-0.726),这说明信贷偏向主要是通过影响进口的广度来影响进口需求的。地区的信贷投放未能很好的支持企业的进口需求,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四、 结论

本文利用海关HS6分位贸易数据,工业统计年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等产业数据,共涉及31个省,66各行业,从地区和行业两个维度。分析了金融抑制(信贷偏向)对中国制造业进口的影响。在控制了地区要素禀赋的情况下,我们发现,依赖外部融资的行业在信贷投放密度较高的地区进口反而少。这是由于中国的银行体系偏向于服务大型国有企业,而对充满活力的非国有中小企业支持不足,抑制了他们的进口需求。从依赖外部融资的行业在信贷偏向严重的省份进口较低的特征事实也印证了本文的观点。此外,国内的金融抑制状况给FDI的进入提供了机会,我们发现依赖外部融资的行业在FDI密度较高的地区进口较多。FDI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信贷偏向的资金不足,在我国的进出口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1] 黄玖立.对外贸易、区域间贸易与地区专业化[J].南方经济,2011,(6).

[2] 黄玖立、冼国明,金融发展、FDI与中国地区制造业出口[J].管理世界,2010,(7).

[3] 吕炜.体制性约束、经济失衡与财政政策解析1998年以来的中国转轨经济[J].中国社会科学,2004,(2).

[4] 钱学锋,熊平.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因素决定[J].管理世界,2010,(1).

[5] 钱学锋.企业异质性、贸易成本与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J].管理世界,2008,(9).

[6] 徐建炜,姚洋.国际分工新形态、金融市场发展与全球失衡[J].世界经济,2010,(3).

[7] 徐光耀.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2).

[8] 余永定,覃东海.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J].世界经济,2006,(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项目号:13JJD7900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两大开放战略的协调机制与政策研究”(项目号:15ZDA057)。

作者简介:胡雁斌(1982-),男,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市场。

篇4:边界地区县市经济发展和金融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

1 辉县市基本情况

辉县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 太行山南麓, 隶属新乡市, 是河南省城镇化发展重点县,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列中部六省百强县, 总面积1 687km2, 总人口73.86万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型下降, 有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全市的7条季节性河流上游建有中小型水库18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贯穿全市。

2 辉县市的水资源状况

2.1 降水量时空分布特点

辉县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暖湿气流及太行山脉阻挡抬升作用的影响, 辉县市降水的年际变化较为剧烈, 多年平均降水量670.4mm, 丰水年最大降水量1 089.6mm, 枯水年最大降水量286.0mm, 极差值为803.6 mm。年内分布也不均衡, 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份的汛期, 为全年降水量的60% ~70%;冬季降水量较少, 1 月和12 月基本不降水[1]。

由于受山脉走向和海拔高度的影响, 辉县市降水量在境内有较明显的分带性特点。西北山区和南村盆地降水量相对较大, 多年平均为741.59mm;山前丘陵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9.28 mm;平原区降水量相对较小, 多年平均为598.82mm。总体上从山区到平原大气降水具明显变少的特点。

2.2 水资源量

辉县市水资源量主要由降水形成, 因此水资源量分布与降水量分布基本相一致。辉县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4.293 5 亿m3, 其中地表水2.676 7亿m3, 地下水2.714 4 亿m3, 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1.097 6 亿m3。全县平均产水系数为0.36, 产水模数为25.5 万m3/km2。辉县市2010~2012 年来的水资源量见表1[2]。

2.3 辉县市供、用、耗水分析

2.3.1 供水量分析

供水量指各种供水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水量, 主要分地表水、地下水两种水源, 地表水又分蓄、引、提三类工程。辉县市2010~2012年来供水量见表2, 可见辉县市的供水量以地下水源为主, 占总供水量的70% 以上, 而辉县市的地表水源供水量除2010年有少量的提水工程供水量, 其他年份全是蓄水工程供水量。

2.3.2 用水量分析

用水量是各用水户取得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用水量, 按农田灌溉用水量、林牧渔畜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城镇公共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生态环境用水量6类进行统计。辉县市2010~2012 年来供水量见表3, 辉县市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为总用水量的85%左右, 呈绝对的用水主导地位;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55% 左右, 工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30% 左右。林牧渔畜业用水、城镇公共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其他用水量较少, 占总用水量的25%左右。

2.3.3 耗水量分析

耗水量是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 通过蒸发、土壤吸收、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各种形式消耗掉, 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和地下含水层的水量。辉县市2010~2012年来耗水量见表4, 辉县市农田灌溉耗水量为总耗水量的70%左右, 工业耗水量为总耗水量的15%左右, 其他用途耗水量很少。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根据辉县市水资源量和供用水情况, 对辉县市2010~2012年地表水利用率、地下水利用率、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进行估算, 结果见表5。由此得知:辉县市地表水开发利用率在30%左右, 为中度地表水开发利用区;辉县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率在70%左右, 为高度地下水开发利用区;辉县市水资源利用消耗率在42%左右。可见, 辉县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而新乡市多年平均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为57.6%, 新乡市多年平均地下水开采率为87.3%, 新乡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利用消耗率为67.3%[3]。相较之下, 辉县市的地表水、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程度和水资源利用消耗率均低于新乡市。

2.5 用水水平分析

以2011年为现状水平年分析, 将辉县市现状水平年用水指标与全国、河南省、新乡市的用水指标做比较, 见图1。对比之下可知, 辉县市的综合用水指标低于全国、河南省和新乡市, 可见辉县市比较注重节水工作, 节水效果比较明显。

3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水资源紧缺, 地下水超采

以现状水平年2011年分析, 辉县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了62% 以上, 比国际公认的合理利用标准35%高出27%, 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其次, 目前辉县市已形成辉县市峪河—占城浅层潜水地下水漏斗区, 漏斗面积50.1km2, 漏斗中心地下水埋深11.67m。根据辉县市孟庄镇高村观测井的资料显示, 1995~2000年地下水位一直徘徊在5~10 m之间, 2000年之后已经超过了10m, 在10.00~12.15m之间徘徊, 地下水位明显呈下降趋势[4]。再次, 辉县百泉干涸断流。辉县百泉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全排型岩溶大泉, 是具有3 000年历史的著名的名胜古迹。自1978年以来, 由于泉域干旱少雨, 加上泉域岩溶水开采量迅速增加, 导致泉水干涸断流, 严重地破坏了百泉景观资源[5];同时, 造成辉县市百泉镇、城关镇、常村镇、南村镇、拍石头乡、高庄乡、张村乡成为岩溶水严重超采区。

3.2 水资源污染严重, 水环境日益恶化

随着辉县市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 以及由农业生产所带来的面源污染, 导致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 从而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质。

在现状水平年2011年, 辉县市6个水功能区中, 只有峪河辉县市饮用水源区在汛期达标, 全年和非汛期却不达标;其他5个水功能区, 全年汛期和非汛期均不达标。选用高庄乡、吴村镇和百泉镇3眼有代表性的地下水观测井, 用《地下水质量标准》进行评价, 高庄乡和吴村镇地下水质较好, 而百泉镇地下水质较差, 与2000年相比, 辉县市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呈恶化趋势, 其中以氨氮和硝酸盐氮恶化趋势最为严重。

3.3 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效果不明显

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和统一管理效果不明显, 各种水源、各类用户以及不同时期的用水水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合理性, 不能较好地起到鼓励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的经济杠杆作用, 特别是在洪水资源化、污水处理回用以及引用拦蓄过境水等方面做的不够。水资源管理理念需要改变, 需要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 加快水务管理一体化的进程。

4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1 严格水资源管理, 建设节水型社会

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要全面贯彻落实水资源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划定水资源管理“红线”,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要加快推进6个转变:一是要加快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在水资源开发、保护、规划、配置等各个领域中都要贯穿需水管理理念, 实行以供定需, 遏制过度用水现象。二是要把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先转变为节约保护优先。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放在首位, 统筹安排各领域的水资源分配, 形成科学、高效的用水制度。三是要加快从末端治理向首端预防的转变。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防止水体污染和水生态破坏的发生。四是要加快从过度开发向合理开发的转变。要通过大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发展节水技术, 减小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量, 保障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五是要加快从粗放型利用向集约型利用方式的转变。六是要加快从注重行政管理向综合管理的转变。

4.2 加大产业调整力度

针对辉县市今后一定时期内仍将出现不同程度缺水的状况, 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条件, 按照以供定量的原则, 加大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农业产业调整应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中心, 积极推广喷、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 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应积极推进高新技术, 不宜再发展耗水量大的印染、造纸、化工等产业, 对高耗水、高污染、低产出的工矿企业积极采取有效的节水、治污措施, 使工业用水总量保持较低水平。

4.3 加强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护

(1) 加强水资源保护。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 完善环境法制建设, 在各级企事业单位中明确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实行排污许可证证制度。加强重点地区地下水监测体系建设, 科学划定可采区、限采区、楚采区, 有效遏制地下水位下降趋势, 保护地下水源。

(2) 在水资源充裕地区和紧缺地区应打造不同的经济结构, 量水而行, 以水定发展。高耗水项目尽量设在水资源丰沛的地方, 而在缺水地区要注意产业结构, 多上低耗水、清洁环保项目, 尽量少上高耗水、重污染的产业。

(3) 大力发展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 将城市污水经过再生处理后直接回用于农业灌溉、工业、景观娱乐、市政杂用等方而。

4.4 做好南水北调的配套工程工作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在辉县市境内全长约7.7km, 辉县市年分配水量为5 370万m3。辉县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20) 规划2020年以南水北调水作为城市供水主要水源, 地下水作为补充水源。政府部门要积极规划其配套工程的建设, 探讨研究新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以利于不同水资源的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河南省辉县市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R].辉县:辉县市水利局, 1999.

[2]新乡市水利局.新乡市水资源公报[R].新乡:新乡市水利局, 2012.

[3]郑州均益水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新乡市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R].新乡:新乡市水利局, 2014.

[4]许运江, 任利芳, 王琦.辉县市城乡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的成因及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4 (1) :57~58

上一篇:四年语文家长会发言稿下一篇:一目十行-一目十行的故事-一目十行的寓意-一目十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