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卜算命的几点理性思考

2024-04-30

占卜算命的几点理性思考(共4篇)

篇1:占卜算命的几点理性思考

关于占卜算命的几点理性思考

当前,在我国占卜算命可以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几乎到处都有.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揭露其不科学或反科学的实质,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命运观,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作 者:刘建卓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局党校刊 名:科学与无神论英文刊名:SCIENCE AND ATHEISM年,卷(期):“”(4)分类号:关键词:

篇2:玉树地震理性化报道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地震报道,理性,思考

2010年4月14日, 在距离汶川地震将近两年的时候, 我国青海玉树又遭受了一场地震的摧残, 各路媒体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发布最新的地震消息, 让全世界人民及时了解灾情, 充分发挥了媒体的宣传作用。和汶川地震报道相比, 玉树地震报道秉承了自汶川地震以来的科学制定、充分准备、利用网络和办公自动化各种设备及时报道新闻的报道精神和方式。除此之外, 玉树地震新闻报道的理性化思维是此次报道的最大亮点, 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理性的灾情报道内容

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认为, 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 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 (即拟态环境) ;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 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 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 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 成为一种“拟态”的现实。因此, 面对突发性灾难, 媒体的报道内容将对受众的思维、情绪产生重要的影响。

地震报道在任何时候来说都是一件悲痛的事情, 早在汶川地震的时候, 我们的报道为了体现真情, 在报道上更多的是真实地还原了人的感情, 地震灾害是人类难以抗拒的, 数万生灵顿死, 数十万人受伤。传媒在及时报道救灾进程的同时, 大量的镜头和文字都集中在救灾行动中的人、受难的人身上, 闪现出人性的光芒。一个个动人的瞬间镜头, 一篇篇感人的文字报道, 留住了无数人的目光, 产生了巨大的“众志成城”的力量。然而为了追逐“以情动人”的报道方式, 很多媒体情感的流露过于感性柔软, 媒体关注得更多的是地震中的“情”, 而忽略了公众的情感走势是依赖媒体报道的, 媒体以怎样的情绪报道灾难, 公众就会以怎样的情绪对待灾难。如果媒体过于悲恸, 那么公众的情绪就会更加悲伤。 (1) 所以, 媒体对于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内容、报道模式将对公众的舆论走向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在这次的玉树地震报道中, 媒体所扮演的角色更多地类似于“做事者”。在表达悲恸的同时, 更多的是以从容的姿态去面对这场灾难, 很多媒体以理性的姿态出现, 有节制地控制着悲伤, 将更多报道内容集中在了救援方式上。

玉树不同于汶川, 特殊的地理情况、特殊的天气情况、特殊的经济条件, 这些都决定了救援方式的特殊性。所以, 远离玉树的我们除了想了解灾区人民震后的生活细节之外, 更想了解救援方式的不同。这次的媒体不但给了我们“玉树不哭, 玉树人哭出来”的情感宣泄, 还给出我们“用理性拯救每一个生命”的报道。在玉树地震期间, 很多媒体都本着理性的姿态呼吁:“特殊时刻, 请各方、各界尽一切努力, 让专业人士先行。每多一个专业救援队员的到达, 或许就能多救出几个生命。”媒体这种理性与感性并重的报道方式是突发性灾难报道的一个进步, 使得媒体的责任天平没有失衡。理性的报道内容将使公众客观、全面、冷静地看待灾难, 迅速、周密、妥当地进行灾难救援。

宽松的外媒采访条件

汶川地震之前, 我国媒体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 信息公开总是做得很差, 外媒采访总要受到种种条约上的限制, 以至于在2008年“3·14”西藏事件的舆论中我们显得很被动。而汶川地震后, 我国政府吸取了之前许多事件的教训, 落实了“国务院477号令”。公布《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 宣布从2007年1月1日开始, 到2008年10月17日北京奥运筹备和举行期间, 放宽外国记者在中国采访的限制。在中国新闻发展史上, 这是一件具有标志意义的事情。新规定包括九条, 最大的突破是其中的第六条和第七条, 即今后外国记者在华采访, “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 而不像之前需事先申请并经过批准之后才可进行。这一点采访自由基本实现了。“外国记者可以通过外事服务单位聘用中国公民协助采访报道工作”, 之前这种做法被认为是不允许的。 (2)

这个号令公布之后,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 有80位境外记者获得了与境内记者同等的待遇, 在第一时间赴第一线采访, 有近百位西方媒体记者到灾区采访, 全面报道中国抗震救灾的进展。境外媒体记者在第一时间赴灾区采访。

上述事件说明汶川地震后, 媒体的信息公开度和透明度加强了,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 外媒虽然可以相对自由地来华采访了, 但是毕竟只是在2007年1月到2008年10月, 其他时间的话照样有限制, 而且即使是在此期间, 也还要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同意才能采访。所以自然不是实质上的公开和透明, 只是放宽了一点限制而已。

与汶川地震不同的是, 这次的玉树地震, 灾情发生后的第二天, 青海省就已启动《青海省外事办公室破坏性地震涉外应急预案》, 以做好玉树抗震救灾期间境外记者采访服务管理工作。

预案中讲到:“允许境外记者, 包括外国常驻记者、临时来访外国记者、港澳常驻记者、临时来内地参访的港澳记者, 以及台湾记者持合法采访证件采访抗震救灾工作;境外记者采访时应当随身携带并向地方外办和公安执法人员等出示有效证件, 外国常驻记者持外国常驻记者证, 短期采访外国记者持短期采访记者证 (J-2签证) ;港澳常驻记者持港澳新闻机构常驻内地记者证, 短期采访港澳记者持港澳记者采访证;台湾记者持台湾记者采访证。”也就是说, 这次的地震, 国家对外媒采访报道不设任何限制。 (3)

所以, 这次的外媒报道舆论倾向比汶川地震时更加积极, 为我国塑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 可以说这是我们国家媒体政策更加理性的倾向。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更加理性的做法, 才使得我们不会再重走以前的老路, 吃以前吃过的亏, 蒙受以前有过的委屈。理性使我们的媒体更加开放和公正。

温和的捐款舆论环境

汶川地震后, 面对满目疮痍的灾区, 发动捐款本无可厚非, 但是媒体的宣传却使得这个本该是奉献爱心、点燃希望的举动变了味, 中宣部联合数十个单位举办了抗震救灾晚会, 于5月18日8时播出, 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赞同, 好评如潮, 甚至连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也表彰了文艺工作者对抗震救灾工作所做的贡献。这看似不起眼的表彰, 给中组部带来了无形的压力。

不久, 中组部便发起了缴纳“特殊党费”的活动, 随之而来的是“二次捐款”。然后是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 许多人把一个月的工资全部捐出, 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爱心。但当面对这具有强制意味的“二次捐款”的导向时, 群众到底是捐还是不捐?

央视的赈灾捐款晚会, 将捐款人的姓名和捐款数额都一一公布, 使得捐款成为富人炫富的舞台以及企业打广告的契机, 虽然捐款都是美其名曰自愿性质的, 但是舆论的力量使得这个自愿变成了强制, 虽然媒体也可以出来喊冤说是政策的导向, 但是媒体作为引导大众舆论传播的工具, 并不能因此而推卸责任。

这次玉树地震, 虽然也发起了捐款的倡议, 但是与汶川地震不同的是, 民政部发出声明:对此次青海玉树地震, 拟不发动全国性的救灾捐赠, 社会各界可通过民政部公告开展救灾募捐的15个社会组织和公募基金会捐赠, 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各地也可通过当地民政部门公告的有关捐赠程序, 向玉树地震灾区奉献爱心。

虽然央视照样搞了两台晚会筹款将近20亿元, 但是相比汶川地震的时候毕竟是进步多了, 而且在这里表现出媒体理性的地方是, 在捐款的浪潮中, 有很多不一样的声音被提了出来。当然, 只要有新的更加理性的声音, 那么就可以理解是媒体报道新的进步。因为只有新的进步才会有媒体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的可能, 我们才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看到一个真正“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的媒体, 而不仅仅只是党的耳目喉舌。

“理性”的意义在于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 一个理性的媒体将会用自身的全部甚至超过自身的使命感来担负起整个社会的责任。我们的媒体还在这条路上走着, 而且会走得更远。

注释

1 新浪博文, 《媒体记者该怎样面对玉树》, http://blog.sina.com.cn/u/1736170181

2 凤凰网,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qinghaiyushudizhen/

篇3:占卜算命的几点理性思考

一、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的内涵是什么, 目前学术界对此还缺少挖掘和梳理。一般意义而言, 以学生为本有以下内涵:一是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 确保学生的安全;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 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三是帮助学生实现价值、获得成功;四是重视吸收学生参与班级与学校建设, 使其可以充分地分享班级与学校建设的成果;五是充分利用和调动各种资源, 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和适应社会、胜任职业的能力,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就高职教育而言, 坚持以学生为本, 因学生本身的特殊性, 工作重点应有所不同。高职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家庭背景复杂多样, 多数学生为“非本意”入学, 相对于普通本科学生, 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学习主动性较差甚至不爱学习,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他们对新事物感兴趣, 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基于此, 在高职教育中就衍生出两个理念:第一, 高职教育不应是“补短”教育, 而是“扬长”教育;第二, 不要把高职学生当“产品”、当“顾客”, 而要看成合作伙伴。把学生当“产品”, 在教育过程中, 不管对什么材料, 教师都用一个模子 (教育模式) , 力图制造出一个标准的产品。这种理念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 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理和职教特有规律, 不可取;把学生当“顾客”, 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需要,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但容易使教育的社会功能受到限制, 也有缺陷;而把学生当作合作伙伴, 即把学生的需求、优势与学校的供给、优势对接起来, 把个性培养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实现学生与学校合作的共赢、学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契合。笔者认为这是应该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先进职教理念。

二、人人是胜者

与上述问题相联系, 如何看待高职学生?通常认为, 高职学生除了不爱学习外, 还爱攀比、怕吃苦、自私等。教师抱怨不好教, 辅导员抱怨不好管, 教育者享受不到为师之乐。部分学生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没考上一本、二本, 迫不得已才会上高职, 以一种失意者的心态开始学习生活, 享受不到学习之乐。

实际上, 高职学生人人有特点, 人人有优点, 人人皆可成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B·A·Cyxomjnhcknn) 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人有智商、情商、财商、健商, 总有一“商”较为发达, 高职学生也如此。因此, 教师应该是学生优点的发现者、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学生学习问题的解决者和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帮助者, 不应只是充当知识传授者、训导者和管教者的角色。

“皮格玛利翁效应” (Pygmalion Effect, 亦称“期待效应”) 启示我们:赞美、情感、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 它能改变人的行为, 即“说你行你就行, 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行也不行。”心理学研究证实:胜利者会像胜利者那样行动, 失败者会像失败者那样行动。“彼得原理 (The Peter Principle) ”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心理总是趋向于上升到他不能胜任的位置。错误基本归因理论说明:一个人总愿意把成功归因于自己, 把失败归因于别人。这些研究发现对高职教育具有特殊的实践价值。教师只有学会发现、学会欣赏、学会激励、学会调动学生,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 参与创新创造, 才能让学生发现自我, 增强信心, 增强成功感和成就感。

坚持“人人是胜者”的教育理念, 就要对高职教学, 特别是财经类教学进行深入改革。改革的重点就是因材施教, 重视学生专长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现由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转变。在教学改革中,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引领者, 应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 采用项目教学等形式, 使学生参与设计与策划, 参与制作与实施,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势, 实现“研学结合”,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上班式”课程的提出与实践, 就是财经类教学模式由“工学结合”向“研学结合”转变的一种有益探索。学院基础部以数学建模的方式引导学生“研学结合”, 学生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全国大奖;金融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获得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这说明学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潜力, 只要因材施教, 加强个性培养, 给学生更多的机会, 帮助学生成功, 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素养比技能更重要

谈起职业教育, 大家都会把目光放在技能培养上, 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职业教育是“德技并济”的教育。教书育人是一个过程, 教书是教知识教技能, 育人是育品德、育素质, 韩愈《师说》中就提到:“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因此, 职业教育既要传“技”, 更要育“德”, 二者不可偏废。

尤其是面向现代服务业的财经类高职教育, 更应该把素养教育放在首位。学院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财贸素养教育体系”, 就是解决财经类人才培养缺陷问题的有效方法,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 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成功的道路。

素养不是单一的知识, 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良好行为习惯。所以素养不能单纯靠课堂进行培养, 更多的是通过环境熏陶、典型引领, 通过组织大量的活动, 强化社会道德与法制意识教育,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财贸素养不是单一的“职业素养”, 是适应职业需要的全面素养。因此, 我们主张先教做人, 然后教做职业人。没有基本的伦理道德, 就不可能遵循职业道德, 财贸素养就没有根基。因此, 财贸素养教育需要深化, 一是形式要深化, 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起来, 在教育方式上创新。二是内容要深化, 在倡导“有爱心、讲诚信、负责任”的基础上, 推行感恩与敬畏教育。因为爱心源于感恩, 不知感恩, 就没有大爱;诚信与责任源于敬畏, 缺乏敬畏之心, 在职业生涯中, 诚实的信仰与价值观就树立不起来, 更谈不上负责任。因此, 感恩与敬畏教育应成为财贸素养教育的基础内容。三是评价方式要科学化, 创新采用“财贸素养卡”等新的形式, 以全面考核素养教育的成效。

另外, 在推行财贸素养教育过程中, 要研究财贸人才的特质。有关研究证实, 用人单位最需要的人才, 第一让人喜欢, 第二让人放心, 第三有技能。让人喜欢的因素除了外貌以外, 气质、穿着、行为举止都至关重要。戴尔·卡内基 (Dale Carnegie) 在《人性的弱点》中谈到, 让人喜欢的秘密有六条:尊重并真诚关心他人;保持微笑;牢记别人的名字;善于倾听;迎合他人的兴趣;让他人感到自己很重要。这六条看起来很简单, 但做好了不容易。这也是财贸人才最需要的素养。所以, 教师应主张财贸学生要学会微笑、学会赞美、学会给别人掌声。怎样培养财贸人才的这些素养, 这既需要注重课堂教育, 更需要发挥团委、学生会等组织的作用, 加强学生特色社团建设, 通过组织班级、系级及全院性的比赛活动, 把学生引向操场、教室、实训室、图书馆, 组织到博物馆、到企业实践大课堂去参观, 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 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与交际能力, 因为课外教育是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师生共同成长

在信息时代, 教师知识的系统性、独享性、权威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即使在古代, 先哲们也坚信“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集儒家思想之大成的《论语》, 也是由孔子及其弟子合力而成的, 换句话说是师生互动的产物。今天的教学更应如此, 只有师生互动, 才能共同成长。尤其是财经类专业, 与工科相比技术性、技能性较弱。因此, 在信息化不断推动服务业向前发展的今天, 这类专业需要更多的创新才能立足社会。90后学生接受新理念、新事物、新做法的能力和获取新信息的能力都非常强、非常快, 往往走在教师的前面。毫无疑问, 很多青年教师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很高的学历, 学术功底和基础理论水平大大高于学生, 但在对新事物的感知和实践创新方面未必高于学生 (整体) ,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坚持教学相长的原则, 才能实现共同成长。在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上也应如此, 即坚持把提高学生素养与师德建设统一起来, 教师要求学生有爱心, 自己首先要有爱心行动;要求学生讲诚信, 自己首先要恪守诺言;要求学生负责任, 自己首先要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二者统一为一个过程, 才能实现爱的传递、诚信的循环、责任的良性互动。

在高职院校倡导师生共同成长的理念, 目的在于推动教学改革,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推动教师深入接触学生、当好学生的学习顾问, 帮助学生成长;推动教师深入实践, 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校文化建设中, 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建设的主体, 师生在建设学校文化中共同成长, 共建精神家园, 共享道德成果。

五、高职教师是行业专家

对高校教师的一般要求是: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 好的高校教师还应是学科带头人。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向是如此, 职称评审的要求也是如此。而对高职教师, 应该强调理论与实践、专业与职业的结合, 好的高职教师应该是行业专家, 具有行业技术功底、行业气质和专业能力。衡量一名高职教师是不是行业专家, 就看他在行业里有没有发言权, 有没有咨询服务能力, 即能否为企业出谋划策、解决实践问题, 能不能在应用型科研、技能性教学方面取得成果, 进而得到社会同行认可和学生爱戴。

怎样成为一名行业专家, 唯一答案是必须与行业、企业打成一片。高职院校必须引导并激励教师深入企业, 因为深入企业是高职院校教师成长的必由路径。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不断地在变化, 教师不深入企业就不了解企业的状况、需求和运行规律, 不能掌握企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实践技能, 教师讲课就没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就不可能培养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学院教学科研讲究“上顶天、下立地”, “顶天”就是要了解新形势、新理论、新政策以及发展趋势;“立地”是指要深入企业、深入行业、深入实践, 发现新问题, 通过科研与为企业提供智力服务, 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实际上,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与创新活动的意义多数体现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上。企业是生产力的直接组织者, 企业在组织生产力过程中的做法、经验恰恰是社会科学发展的源泉, 因此企业是教师与学生创新活动的最好土壤。

教师深入企业必须经历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仰视企业”, 即虚心向企业学习, 带着敬畏、仰视企业的学习态度, 利用带学生顶岗实习、咨询服务、培训服务等各种渠道与方式深入企业, 向企业学习;第二境界是“平视企业”, 即在深入企业、熟悉企业、学习企业的基础上, 与企业沟通对话、研究实际问题;第三境界是“俯视企业”, 即运用自己的专业理论和经验, 发现企业运行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诊断出问题的原因, 并能提出解决方案。经历这三个境界, 使深入企业实践、教学与科研形成良性互动, 企业有问题、有难题时就会找上门来。教师在为企业解决问题过程中, 把各种不同的问题进行提炼、深化, 就有可能升华为新的理论, 用于教学与科研。当然, 深入企业应该是既要“下得去, 又上得来”, 即能从复杂的经济活动中找出规律, 总结出经验与理论, 站在企业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去看, 指导企业的实践。实践证明, 在高职院校, 无论什么专业的教师都需要深入企业, 只有通过深入企业, 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才能确保学生的培养质量, 突出学校文化特色, 增强学院整体竞争力。

摘要: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准确定位教育目标、选择科学教育发展战略的前提。高职教育因其内涵的特殊性, 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人人是胜者的教学理念,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同时, 还要注重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循环, 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经类高职教育,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王成荣.转型时期财贸高职院校发展战略选择[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12 (2) .

[2][美]乔塞尔森.皮格马利翁效应[M].高榕, 温旻 (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3]李宇红, 胡丽霞等.财贸高职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2.

[4][美]戴尔·卡内基.人性的弱点[M].袁玲 (译)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

篇4:占卜算命的几点理性思考

现象1:在《青春舞曲》一课的教学中, 从课的导入开始, 教师就设计的花样繁多, 自己充当“导游”带领学生到“新疆”旅游, 真正做到了以情感入手, 从心灵深处打动学生。但接下来的教学却让人觉得开始变味了, 教师让学生一会儿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新疆知识、一会儿学做新疆舞的一些基本动作 (翻腕、动脖子等) 、一会儿学说几句新疆话、一会儿模仿手鼓的演奏、一会儿学习骑马动作……真是热闹极了, 学生玩得很开心。然而这节课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准确、有表情地演唱《青春舞曲》, 可一堂课下来, 真正学会正确演唱歌曲的人却寥寥无几。

反思:注重了兴趣爱好, 忽视了音乐本体。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 如何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呢?音乐来源于生活, 只有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才会让他们产生共鸣, 才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 有的老师就想到了安排一些与歌曲内容有关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这对于活跃课堂气氛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种情况, 那就是和音乐的关系越来越远了。其实, 音乐课应该紧紧抓住音乐最本位的东西来进行教学, 如果抛弃这些最主要的东西, 过分地追求音乐的趣味性、娱乐性, 把次要的东西当作正餐, 那么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教学下, 何谈什么审美能力的提高, 又何谈什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呢?

现象2:在《荧屏之声》中, 一位教师在讲述了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之后, 为了加深学生的感受, 安排了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要求学生用手中的打击乐器为一小段动画片配音乐。顿时, 教室里如同炸开了锅般乱作一团, 有的上讲台抢乐器;有的兴奋地、使劲地敲打着手中的打击乐器;还有的在大声喊叫……老师好半天才恢复了正常的课堂秩序。

反思:注重了学生主体, 忽视了教师主导

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而言, 对音乐与画面的关系了解不是很多, 在学生还不太熟悉如何正确使用各种打击乐器的情况下, 就贸然让学生进行所谓的“配乐创编”, 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教学效果。假如教师能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逐步进行渗透教学, 讲清各种打击乐器的效果和适合表现的意境, 在活动的安排上再讲究些方法技巧, 那么这节课便不会出现类似的尴尬局面。真正好的教学, 并不是两种孤立的教学模式, 而应该是主导性教学与主体性教学二者有机的、完美的结合, 是教师为了营造合适的氛围而恰当运用各种方法的教学, 教师的主导一定要适时、关键, 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现象3:如在《七子之歌》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设计了很多的教学环节, 先由教师深情朗读诗歌导入新课, 然后和学生交流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再和学生交流澳门的一些相关知识, 因课前下的工夫大, 每位学生表现得都很投入。由于这首歌曲学生已经非常熟悉了, 教师也就没有安排专门的学唱, 只是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聆听, 但每次教师都没有提什么具体的聆听要求。

反思:注重了审美素质, 忽视了知识技能

实施新课程后, 很多教师却片面地认为双基的学习不重要了, 以至于在课堂上不敢涉及音乐知识, 连最基本的识谱、节奏、听觉练习等也被舍弃了。不用说从歌曲的重、难点入手, 体会歌曲的意境美、思想美, 只泛泛地问学生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在强化审美性的同时却忽视了音乐基础知识的工具性;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又舍弃了知识与能力, 其实质是对音乐课程改革新理念认识的偏差。

现象4:在欣赏《百鸟朝凤》这首乐曲的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为这首乐曲取名。于是学生就起了《鸡打架》、《鸟类音乐会》、《鸟类运动会》、《鸡叫》、《鸡飞狗跳》等名, 最后, 教师的评价为:同学们取的名都很好, 都溶入了个人的情感, 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了思考, 体现了一定的个性, 但却与作者的创作意愿相差甚远。此时, 教师在肯定学生积极思考、创造的同时, 不仅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愉悦感, 也要引导学生走出浅层审美的局限, 对音乐内容、内涵、情景进行美的升华。

反思:注重了个性发展, 忽视了作品本意

新课标中所提倡的“尊重学生个性”绝不是放纵学生、放任自流。“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 享受音乐的乐趣, 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表达个人的情感……”这是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经常会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音乐的看法, 或者让学生用动作进行表演, 为学生提供了发展, 张扬自己个性的广阔空间, 老师往往鼓励学生随意地说、表演, 因此课堂上经常看到有的学生海阔天空地胡侃、随意地乱表演, 或者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置音乐本身的形象内涵于不顾。

总之, 在教学中, 我们教师应多一些踏实的作风, 少一些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多一些理性的思考, 少一些盲目的追风。这样我们的音乐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学生既热爱音乐课, 又能在音乐课中实现对生活、对艺术的热爱,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

摘要:随着音乐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师在实践新课标过程中呈现出对课标精神把握不准, 吃得不透, 而在追求新形式、新潮流上做文章, 忽视了音乐课的性质及精神的落实。因此, 我们音乐老师在实践中必须要处理好发展与继承的关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占卜算命的几点理性思考】相关文章:

占卜算命范文05-18

算命占卜范文05-17

八卦占卜范文05-15

占卜方式范文05-18

占卜算卦范文05-18

易经占卜入门范文06-03

周易初级占卜入门07-29

扑克牌占卜范文05-20

周易占卜的基本方法09-19

占卜元旦感情是否会升温04-25

上一篇:电大微机组装与维护下一篇:质量体系培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