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人才观

2024-04-30

蒙牛人才观(通用8篇)

篇1:蒙牛人才观

1999年,白手起家,全国排名居1119位;2010年,跻身世界乳业16强,开启全球乳业的“中国时代”。这就是蒙牛,是什么让蒙牛稳健长跑?

“一个爱护消费者的企业,一定要首先爱护自己的员工。”在蒙牛的企业文化里,“人本”作为科学发展的核心,从来都是放在首要位置。众所周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并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然而在倡导和践行过程中,蒙牛则更进一步将“人本”思想特色化,提出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成就企业的同时更成就员工的价值,致力于打造人才的天堂。

蒙牛选才观:科学选才温情留才

为了保证选才的科学性,从招聘环节开始,蒙牛便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主张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不仅是为企业招到合适的人才,更要负责为优秀的人才选择恰当岗位。为此蒙牛除了不断引进360°评估及反馈等国际最先进的人才测评技术,还一直保持并不断深化与对口院校的联系,为学校提供实习的场所,帮助学校改进教学体系,选拔知识结构更全面的大学生。

2009年,蒙牛再度获得“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称号,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蒙牛人才战略的科学性。蒙牛为员工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金,除此之外,蒙牛更吸引员工的则是人性的福利政策。除了午餐补助、生日贺礼、为员工子女缴纳商业保险之外,蒙牛还特设“夫妻团圆假”,并出资100多万为168对新人打造集体婚礼,总裁杨文俊亲自驾车当司机,至今仍是蒙牛人最为津津乐道的“温情福利”。

蒙牛用才观:创造环境成就人才

在蒙牛特色的“用才观”里,企业的科学发展同样依靠人力资源的不断增值,而不断通过持续学习、培训,开发和提升人才价值,是企业“人本文化”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蒙牛始终坚持“培训”是对员工最大的福利,并将岗位培训工作制度化。从入职开始,蒙牛便通过系列培训引导员工尽快熟悉工作,之后更是定期、定向的开展新知识、新技能补给,鼓励专业型员工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而对于有志于提升专业素质的员工,蒙牛更是积极地提供平台支持。为方便员工深造,蒙牛商学院主动为员工联系网上授课、网上考试的上学形式,09年商学院还选拔40名与公司主营业务紧密相关的中层管理干部参加中欧商学院的EDP培训。在员工身上花费如此大的投资值得么?蒙牛人有自己的解释,在“以人为本”,“以员工为本”的指导思想下,蒙牛公司付出的是较多的薪酬和投入,但收获的却是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向心力这样的无价之宝。人才,正是蒙牛腾飞的最终推动因素。

篇2:蒙牛人才观

蒙牛特仑苏有机牧场

“环保、和谐、天然”,一直是蒙牛特仑苏有机奶所倡导的核心价值和蒙牛集团品牌理念。在蒙牛集团为蒙牛特仑苏专属设有机牧场,依靠沼气能源环境工程可节能减排。蒙牛特仑苏有机奶终端陈列均采用环保材料制作,并发起“环保公益旅”计算并购买碳排放.蒙牛集团以多种形式积极推广环保理念,全力打造乳业“低碳绿色产业链”的典范。

当年,蒙牛集团为了蒙牛特仑苏牛奶给寻找这片“世外桃源”可谓煞费苦心。国际上规定,如果一片土地要申报成为有机土地,需要提交完整的土地使用历史。应确保它浑然天成、自然而不雕琢的品质。但蒙牛特仑苏对此的评判标准更加严格,草场必须优质,依山傍水;环境必须与世隔绝,草木丰茂;水源纯净„„如此严格的标准,再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的奇妙聚合,使得塞北有机牧场拥有了完美的品质保障,这也从源头上确保了每一滴蒙牛特仑苏有机奶的天然纯正。

世外桃源一般的蒙牛特仑苏塞北有机牧场。出产于此的蒙牛特仑苏有机奶,在为消费者奉献顶级品质的同时,也与更多的时尚人士一起,共同开启国人的“有机人生”

蒙牛特仑苏-远离污染 天然天成

这片原生恩赋的塞北有机牧场,被中国高端奶缔造者蒙牛特仑苏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远离城市、远离现代工业、远离喧嚣。在35万亩的天然草场上,奶牛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生活着:它们吃的是天然、富含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牧草、燕麦;喝的是纯净、清甜的天然溪水。天地精华滋润着有机牧草,有机牧草饲养有机奶牛,有机奶牛生产有机牛奶——一个天然天成的生态流程呼之欲出,绿色循环得以完美地实现。

35万亩被草场、森林覆盖的世外桃源,封闭的水文环境使这里的溪水格外纯净、清甜。蒙牛特仑苏有机牧场的牧草、燕麦悠然享受着大自然的恩宠,天然、有机;

篇3:牛根生:蒙牛速度

>品牌至上

“西部企业、深圳速度”, “他是一头牛, 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外界对蒙牛的这些评价毫不为过, 从最初创立时的“一无工厂, 二无奶源, 三无市场”的困境到“一有全球样板工厂, 二有国际示范牧场, 三有液态奶销量全国第一”, 完成这个转变, 蒙牛仅用了5年的时间。在最初创立的1000天内, 蒙牛在中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名跃升至第4名, 以平均一天超越一个同行的成绩, 牛根生带领蒙牛跑出了在国内引人注目的“蒙牛速度”。如今, 蒙牛已成为全国乳业总冠军, 并成为全球售奶量最大的企业。

蒙牛有一个著名的“品牌飞船定律”, 他认为, 不是在高速中成长, 就是在高速中毁灭。如果达不到环绕速度, 那么只能掉下来;只有超越环绕速度, 企业才能永续发展。

牛根生认为, 对于办企业的人来说, 第一任务就是怎么样保证品牌不死。因此, 从蒙牛创立的那一天起, 牛根生就把创立品牌作为首要任务。首先在“蒙牛”这个名字上, 牛根生专门组建团队, 花了两个月时间, 百里挑一。牛根生说, 这是一个会说话的名字, 以至后来上海人都把从内蒙古来的牛奶称为“蒙奶”。

他深懂“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1999年, 蒙牛总共筹集到1000万资金, 牛根生决定拿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做品牌。他认为, “把钱存在什么地方的增值也不如存在品牌上”, 以前的企业都是走一步喊一嗓子, 那是徒步行走的时代。而现代企业依靠电视网络的传播, 大大缩短了传播的时间。但是现在成千上万的企业还在走, 舍不得花钱做品牌。实际上百年之后, 一个企业还能剩下什么?厂房破了, 机器旧了, 真正能留下来的也就是品牌。“但是有一点, 当产品的品质、品位达不到全国级水平的时候, 千万不要做宣传、做品牌, 千万不要做大平台媒体的传播, 因为一旦传播出去之后, 那麻烦就大了。所以我想企业要做品牌, 而且当你品牌的身份到什么程度的时候, 你找的那个媒体一定得跟你相匹配。”

蒙牛1999年1月草创, 2月份开始宣传, 4月份推出产品, 6月份企业品牌形象就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屏幕上。事实证明, 牛根生的远见是正确的。

按照传统思维, 创办企业应该是先建工厂, 后建市场。然而牛根生却逆其道而行之。他认为, 在计划经济下, 企业就是生产车间的代名词。而当今做企业, 完全可以先建市场, 后建工厂。品牌拥有者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品牌、市场、科技等优势, 把许多企业联合到自己名下, 只进行资本运营。蒙牛就在这种“虚拟联合”中起步, 当年便建起了自己的工厂。

创立初期, 势单力薄, 要想让品牌迅速扩张谈何容易。对此, 牛根生再次拿起了“借力扩张”的武器。众人皆知, 当时内蒙古乳业的第一品牌是伊利, 那第二品牌是谁呢, 没人知道。牛根生便提出了“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创意, “甘当内蒙第二品牌”、“向伊利老大哥学习”成为蒙牛人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常用的两句话。他表示, 这就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把其他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在产品打造上, 蒙牛采取了避实就虚的策略, 当时, 伊利的主力产品是高价的利乐砖包装的牛奶, 光明的主力产品是低价的塑料袋杀菌奶, 蒙牛就生产价格居中的利乐枕包装的牛奶;伊利的主战场在二三线城市, 蒙牛就首先从一线城市深圳、北京、上海、香港等高端市场做起……在内蒙古看似扮演着一个跟随者的角色, 但在全国市场中, 却“高端开花”, 完全是领先者的气势与胸怀, 并仅用三四年时间先后成为京、沪、港的第一品牌。在一次次的品牌创意下, 蒙牛成功地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营销添翼

从助威奥运申办到“神舟五号”, 从“央视标王”到“超级女声”, 蒙牛的事件营销一直走在国内企业的前列, 同时也为其他企业在营销策略与品牌运作方面提供了启示和借鉴。牛根生说, 凡是跟国家、民族有关的大事, 都不能少了蒙牛。

2003年, “非典”疫情爆发后, 蒙牛成为国内第一个捐款捐物的企业, 并以1200多万元的捐赠拔得了头筹。

2003年10月16日, 中国首座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飞上太空,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大事, 一时举国瞩目。对于营销来说, 这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搭载机会, 蒙牛正是抓住这一机遇, 成为唯一的航天员专用牛奶。以“举起你的右手, 为中国喝彩”为口号, 蒙牛推出相关广告, 并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的路牌和建筑上;蒙牛的电视广告也出现在全国几十家电视台的节目中, “发射——补给——对接篇”在中央和地方台各频道同步亮相;印有“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标志的蒙牛牛奶全新登场, 出现在全国各大超市卖场。一时间蒙牛宣传攻势锐不可当。

2005年蒙牛酸酸乳赞助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节目, 在业内不啻于一个轰动性的营销案例。不仅捧红了一批歌坛新秀, 更让蒙牛随“超级女声”一起唱响大江南北, 蒙牛的品牌价值水涨船高。

蒙牛酸酸乳的产品定位是“酸酸甜甜”, 跟超女给人的视觉感觉非常吻合, 二者的结合可谓天衣无缝。“超级女声”具有极广泛的覆盖平台, 将电视、短信、互联网、报纸等所有媒介整合起来, 再加上各地区的宣传、巡回表演, 持续时间长。从头至尾, 整个活动为蒙牛搭建了一个广阔的传播舞台。据了解, 蒙牛在合作过程中的投入只占了销售额的6%, 而销售额则由2004年的7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25亿元。

蒙牛发布的2007年年报显示, 蒙牛成为中国首个年度营收超过200亿的乳业企业, 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213.181亿元, 较上年增长50.717亿元, 增幅为31.2%。同时, 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中心和中国商业联合会日前公告发布的数据表明, 蒙牛在中国乳业市场占有的总体份额稳居第一, 已经连续4年占据液态奶市场冠军。

>慈善理想

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 牛根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中国有一句古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一个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最基本方式, 就是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带给别人, 不给自己生活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我觉得, 对于当今中国的企业家来说, 要求应该更进一步, 那就是‘己所欲, 施于人’——如果你自己希望在生活中得到帮助, 那么就要给予别人帮助, 如果你自己也希望生活在和谐、清洁、友好、没有贫困与疾病的社会中, 那么你就要把自己所拥有的拿出来, 致力于改变这一切, 与全社会一起分享你自己的人生果实。这就是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

他认为, 从无到有, 满足个人, 这是一种小的快乐;从有到无, 回馈社会, 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大的快乐。“财聚人散, 财散人聚”。他称自己的财富观念为“轮回式财富观”。

2005年, 牛根生将其持有的所有蒙牛股份全部捐出 (其占蒙牛总股本的10%) , 成立老牛基金会, 致力于发展公益和慈善事业, 一时间成为“中国捐股第一人”。老牛基金会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企业家出资创立的慈善基金会。据了解, 该基金会的宗旨是“发展公益事业, 构建和谐社会”, 公益对象是“三个面向”——面向三农, 面向教育, 面向医疗。而牛根生的家人对股份不享有继承权, 妻子儿女只领取不低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平均工资的收入, 作为生活费。

据统计, 从2005年至2008年初, 老牛基金会已为社会公益事业捐助了5000多万元。

关于与其他基金会的合作, 牛根生在接受《华盛顿观察》采访时说, “老牛基金会过去与李嘉诚基金会以及NBA基金会合作, 联手支持中国的篮球培训, 在汕头送大米和牛奶, 以及帮扶学校的慈善活动。下一步, 我们希望同美国的基金会有更多的合作, 共同支持中国的慈善事业。因为我们的理想是共同的, 那就是慈善。”

篇4:蒙牛人才观

产品全新上市,王珞丹代言

推广时间:2010年6月13日—8月21日

推广目标:推广产品营养性的卖点,把蒙牛早餐奶打造成“早餐主角”

二、借助广告主角王珞丹人气,在互联网上力捧蒙牛早餐奶成为“早餐主角”

• 选择“最佳时段”进行投放,吸引更多关注。

• 选择“最相关媒体”进行投放,覆盖更多受众。

• 选择“最强内容组合”进行投放,传递更多产品信息。

1、最佳时段:在王珞丹主演的电视剧热播期间投放广告,为品牌吸引更多关注。

2、最相关媒体:选择王珞丹和蒙牛相关度最高的优质媒体,覆盖更多受众。

• 选择产品目标受众和王珞丹粉丝集中的优质媒体进行广告投放。

• 针对性的媒体策略大大提升了蒙牛早餐奶的广告效果,点击率超出行业平均水平20%。

3、最强内容组合:创意结合电视广告和产品动画,传递更多产品和品牌信息。

• 在大面积动画拓展中突出营养元素,凸显产品卖点。

• 播放王珞丹电视广告提升品牌形象、吸引关注。

• 创意有效吸引了受众对产品营养性卖点和王珞丹的关注。

三、在互联网上造势成功,实现成为“早餐主角”的目标

• 数千万覆盖

超过1600万人看过广告,超过预期人数300%以上。

• 数十万关注

实际点击率6万,超出预期值390%以上。

• 数倍销售提升

篇5:蒙牛人才观

盲人们在摸象的时候,每个人摸到的都只是一部分,都不是大象,只有把各自感受到的部分综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大象,

只有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才能得到真相。

【阐释】

盲人的尴尬缘于观察能力的限制,而各执己见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无法知晓大象的真实形状。面对世间万象,我们也会如同故事里的盲人,在各个方面表现出不足,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很可能无法认识到事情的真相。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导致接触到的关于事情的信息也都是有限的,即使接触到了关于事情的全部信息,也会因为个人的偏好和偏见,选择“对自己胃口”的信息,而将一些“不对自己胃口”但重要的信息自动过滤掉,失去发现事情真相的机会和能力。

正确认识事物会有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也可能会存在一个从错误到正确的过程。因此,每个人都不应局限于自己所接触的那一点点,而是要充分考虑别人的意见,综合大家的看法。

如果把经营企业或是解决企业中遇到的问题比作是盲人摸象,则从问题的一个角度出发,你会觉得大象(问题)是一根柱子(大象的腿);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你会觉得大象是把扇子(大象的耳朵);再换一个角度,你会觉得大象是一堵墙(大象的身体);如果你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你就不会觉得大象是柱子,不会觉得大象是扇子,不会觉得大象是墙,说不定把大象当成什么了。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更何况诸葛亮考虑问题也有失误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或是自己熟悉的业务等。决策者为了避免“盲人摸象”而给企业带来决策上的错误,就要尽量吸取不同的观点和建议。

沟通是最好的方式。沟通能使人走出“局限思考”的迷宫,用更科学的“系统思考”来处理事务,解决问题。沟通将引导一条新路,使人们由看到片段到看到整体;从对现状做被动的反应,转化为创造未来;从迷失在复杂的细节中,到掌握动态的均衡搭配。沟通将让我们快速有效地发现问题的症结,知道分寸和界限,找到细小而有效的问题的解决点,产生以小搏大的力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内部局域网,根据不同的职位设置了信息阅读权限,同时建立了“员工论坛”、“学习园地”等栏目,通过内部媒体,员工与公司进行互动交流。

意见箱是很好的上行沟通方式,企业员工对公司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与企业及领导进行沟通。作为企业,要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对员工的意见或建议及时反馈。

此外,决策者还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电话、命令、文件、会议、业务报告、宣传栏等方式与不同的人沟通。

蒙牛遵从“民意”

为了避免公司的决策有失偏颇而给公司带来损失,蒙牛提出了遵从“民意”的口号。只要是有利于公司发展、决策的任何意见、想法,公司的任何人甚至是清洁人员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

末,牛根生在液态奶客户大会上的讲话中曾经说过,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变大,人和人不仅见面的机会少了,连沟通都变得难了。刚开始的时候,我跟每一个客户亲自见面都没有感到有困难。但是,企业发展到今天,如果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30多个分公司轮流见面都是我不敢奢望的了,

这就好像相声里面说的:“你忙我也忙,难免看不见。”看不见怎么办?我希望今后我们大家能

够在网上沟通,“理”上“网”来。

为了建议的顺利传递,蒙牛公司动用了一切可以沟通信息的方式,互联网、信箱、会议都为信息的快速传递起到了作用。同时,公司还设立“反对意见奖”--鼓励那些对决策提出反对意见的人,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避免决策的失误。

韦尔奇的“无边界”管理

韦尔奇的成功是被世界承认的,但是与其说韦尔奇拥有无穷的智慧,不如说他拥有催生智慧的方法--那就是不断吸取从不同渠道、不同员工来的建议。韦尔奇把奠基于此的企业文化称为通用电气持续增长的“驱动燃油”。

韦尔奇总是非常主动地征询员工的意见,甚至亲自到现场与一线员工接触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建议。韦尔奇把这种做法定义为“ 深潜”,按照他自己的解释那就是一个猛子扎进去,一直到最基层,跟最基层员工在一起工作。

“深潜”保证了决策者从更具体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制定出相应的策略。而不止是局限于研发部、客户等部门经理来的建议。

为了从一线员工吸取意见,韦尔奇不仅“深潜”,还实行“听证会”制度,鼓励每个员工畅所欲言,保持自己独特的棱角,倾听

他们的发言,集思广益。

韦尔奇为了想出好的思想,经常与员工就某个问题的不同看法一起“打滚”。“打滚”在韦尔奇看来就是放下管理者的身架,与员工平等的讨论问题,同时不局限于讨论地点的选择。管理者放下“架子”,能让员工感受到管理者的平易近人,就能放松心情无拘束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例如他发现GE某个公共关系出了问题、环境出现了问题或有了一大笔交易,这时意见不统一,韦尔奇就到会议现场跟大家一起无拘无束地研究,中间甚至开玩笑或骂人,有时甚至不需要纸和备忘录。在这个无拘无束的过程中,诞生了很多好的点子和思想。

韦尔奇的“打滚”实际上就是在传统的会议这种管理沟通方式上运用“深潜” 思想的一种创新,韦尔奇认为这个做法很好,对这种方法的效果也是深信不疑。大家一起开动脑筋,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集思广益。

附:盲人摸象

据《大般涅经》三二记载:“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Y,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说的是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镜面”的国王,命令大臣领一头大象,叫盲人们去摸。盲人们有的摸到了象鼻,就说大象和车轱辘一样;有的摸到了象牙,就说大象和杵一样;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耳朵,就说大象和簸箕一样;有的摸到了象头,就说大象和鼎一样;有的摸到了象背,就说大象形同土丘;有的摸到了象腹,就说大象和墙壁一样;有的摸到了象腿,就说大象和柱子一样;有的摸到了象尾,就说大象和绳子一样……等等。他们争着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互不相让。

国王见此情景大笑,说道:“诸盲人群集,于此竞诤颂;象身本一体,异相生是非。”意思是说,盲人们坚持自己的认识而互不相让,都认为自己的说法正确,其实大象本是个整体,即一合相,大家说的都是它的局部特征。

篇6:蒙牛人才观

如果将财散给其他人,那这些人就会聚集在你的身边,而如果你将财聚集在自己的手里,那么,将没有人跟随你,人们就会象水一样离开。

【阐释】

钱财是什么?

钱财是一种资源。作为资源,往高处说,它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往低处讲说,它可以让拥有它的人们买车、买房,过上幸福的生活。

人们为什么要聚集在你的周围?

往高处说,人们聚集在你的周围是因为希望你可以带领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往低处说,人们聚集在你的周围是因为他们希望可以支付幸福生活所需要的资源,而这种资源,以钱财为最典型代表。

因此,如果将财散给其他人,那其他人就会聚集在你的身边。而如果你将财聚集在自己的手里,那么,将没有人跟随你,人们就会象水一样离开。

其实,“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只是前面的半句,完整的表达应该是这样的:财聚人散,人散财散;财散人聚,人聚财聚。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奇怪,你拼命想抓住一件东西,却必须首先放弃它,而你拼命抓住的东西,却往往消失得更快。这大约就是辩证法和对立统一规律吧。

钱财也一样,拼命想抓住,一丝一毫都不放过的人,却从来就不能获得什么真正的财富。对于这种人,我们乡间有一种形容老母鸡找食的说法非常适合他们。

在乡间,每家几乎都有一个院子,都会在院子里放养一些牲畜,而鸡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家畜。老母鸡是非常勤奋的,在冬天,往往可以看见老母鸡在院子的坪里爪子、嘴巴齐上阵,不停地在地里刨着,希望可以找到一点点食物。老乡们叫老母鸡的这种行为作“抓抓挎挎”,也就是一点点小利益都拼命寻找的意思。

那些聚财的人,就犹如这老母鸡一般抓抓挎挎,他们不放过一点点的利益,却错失了更大的利益。因为他们太专注于一点点的利益,太专注于眼前的蝇头小利,以致于没有时间去考虑更大的获利方向,也没有时间去为获得更大的利益储备资源、能力和素质。他们永远只能在小利的陷阱中挣扎,最终迷失自己。

广东人有一种说法:人旺地旺,地旺财旺。人旺是说大家都聚集到一个地方,而如果大家都聚集到一个地方,则这个地方就“旺”起来,也就是发达发展起来,而地“旺”了,则钱财自然滚滚而来,也就是财“旺” 了。

在广东人的说法中,我们看到,人旺是财旺的前提,财旺是人旺的自然结果,只有人旺了,只要人旺了,则财才能“旺”,财也自然能“旺”。

财聚人散,人散财散;财散人聚,人聚财聚。其核心与“人旺地旺,地旺财旺”是一样的。你将财散了,那些跟随你的人才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知道你是可以跟随的,因而就更加愿意跟随你,你自然能够“人聚”,有人聚集在一起,还有什么事业是做不成的呢?因此,财聚只是下一步而已。

同理,你将财都聚集在自己的手里,跟随你的人辛辛苦苦和你一起打天下,拼命的干活,最后却没有什么好果子,这会让跟随你的人心寒,人心不齐,这样的队伍什么都做不成。你的钱财也不过是现有的一点,再没有办法增长,财散也只是下一步而已。

散财的人将天下财作为自己的财,所以他们不怕散,因为他们的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聚财的人将自己的财看作是天下财,所以要聚,怕天下人从自己这里夺走财。所以,他就无法获得天下财。全球捐股第一人

底~初,一条消息在报纸、网络等媒体上迅速传播,它改变了很多人对中国企业家的看法,也让蒙牛再次成为事件的中心。这条消息就是蒙牛董事长、蒙牛最大的自然人股东牛根生要将自己持有的约10%的蒙牛股份全部捐献出来,创立保障蒙牛百年发展的“老牛专项基金”。

具体的操作分成两步:第一步,在牛根生有生之年,将股份红利的51%转为“老牛专项基金”,其余49%的红利依旧由牛根生自己支配,在牛根生卸任董事长之后,表决权授予继任者;第二步,牛根生天年之后,股份全部捐给“老牛专项基金”,家人不享有继承权,妻子、儿女只领取不低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平均工资的收入,作为生活费,

牛根生成为全球捐股第一人。

其实,牛根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散财”了,也不是蒙牛第一次散财。在非典期间,蒙牛第一家捐献抗击非典资金,数额达100万元;在抗非典之役结束后,蒙牛又向教师免费赠送蒙牛产品;为了敲开各个市场,蒙牛多次使用“散财”的手段,如免费品尝、先尝后买等,都实现了“财散人聚,人聚财聚”的目的,仅上海一地,

蒙牛为了打开市场,就送出了价值约800万元的蒙牛产品。

而蒙牛的创业者们之所以在当时做出看似弃“明”投“暗”的举动,很大程度上恐怕与牛根生“散财”的作风有关。

蒙牛除了“ 散财”给消费者,也“散财”给企业的职工,为企业职工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安心为蒙牛工作。继续创造蒙牛的辉煌。冯谖客孟尝君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愚,沈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

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沈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古文观止》)

(要翻译全部的文字没有必要,其中有一段意思是说孟尝君有一个门客叫冯谖,替孟尝君到属地薛去收租。但是冯谖不但没有收到租,而且将一些借条、租约什么的全都烧了。孟尝君非常生气,但等到齐王委婉要求将孟尝君解职后,只有薛地的人们夹道欢迎孟尝君。

篇7:蒙牛企业文化

1、董事长的座右铭: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认真做事,诚信做人;.小胜凭智,大胜靠德;做正确的事情,然后把事情做正确,有所为有所不为。

2、公司的宗旨:为每一个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优质奶食品。

3、公司的事业定位:百年蒙牛 强乳兴农,做一个致力于人类健康的牛奶制造服务商。

4、公司的使命:

1、为国家创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企业。

2、为民族创建一个具有百年发展力的世界品牌。

3、为提升消费者的健康品质服务。

4、为员工搭建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5、公司战略目标:不断开拓进取、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创新、整合全球有效资源,把公司办成中国和世界乳品业制造商的领先企业。

6、公司的发展战略:科学管理,确保质量,拓宽市场,提高效益。以品质优势、服务优势去赢得市场及品牌优势,努力把公司办成享誉全球的“百年蒙牛”。

7、公司的承诺:对消费者:提供绿色乳品、传播健康理念。对客户:合作双赢、共同发展。对股东:高度负责、长效回报。对员工:教育培训、成就人生。对社会:依法经营、强乳兴农、保护生态、回馈大众。

8、公司的企业精神:精诚团结、勇于拼搏、学习创新、追求卓越,与时俱进,报效祖国。

9、公司的用人原则:公开、公正、公平;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10、公司的管理理念:用文化凝聚人心,用制度驾驭人性,用品牌成就人生。

11、公司的追求:培养一流的员工,建设一流的队伍,使用一流的设备,实行一流的管理,生产一流的产品,提供一流的服务,塑造一流的品牌。

12、公司的管理方针:服务、协调、指导、监督、考核。服务--上级为下级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员工为客户和消费者服务。协调--协调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兄弟单位、企业内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关系。指导--整体上的指导、业务指导,当教练不当运动员,不越级管理。监督--对下属部门和人员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和检查。考核--实行全员、全方位考核,并同工资挂钩。

13、公司的质量目标:产品出厂合格率达100%。

14、公司产品的特点:卫生、天然、纯净、优质、新鲜、健康、时尚。

15、公司企业文化的精髓:(1)讲诚信,上级对下级讲诚信;下级对上级讲诚信;企业对客户和消费者讲诚信;企业对政府讲诚信;企业对合作伙伴讲诚信;人与人之间讲诚信。(2)与自己较劲,发现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进行自我超越。

16、蒙牛“;前管理”;理念:一切机遇,都在来临前把握;一切隐患,都在爆发前铲除;一切竞争,都从设计时开始。

17、公司员工行为规范: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服务周到,语言文明,爱岗敬业,照章操作,质量第一,精益求精,艰苦奋斗,厉行节约,仪表端正,讲究卫生,团结同志,诚实守信,爱护公物,讲究公德,齐心协力,共建文明。

伦理篇

1、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2、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积累。

3、金钱能使人生而复死,精神却使人死而复生。

4、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

5、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6、人的成功是靠自己的改变,不是靠别人的改变。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君子记恩不记仇,小人记仇不记恩。

8、这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世界,也不是有钱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成功从简单的重复开始。

9、财散人聚 财聚人散

10、有信心一定会赢,没有信心一定会输;有行动不一定会成功,没有行动一定会失败。

11、今日你以蒙牛为荣,他日蒙牛以你为荣。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13、很多时候往往我们并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14、铁饭碗的真正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都有饭吃。

15、听不到奉承的人是一种幸运,听不到批评的人却是一种危险。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话多么尖锐;阿谀奉承没有牙齿,却能吃掉人的骨头。

16、骄傲的后面是毁灭,狂妄的后面是堕落。为了放射自己的光,无需吹熄别人的灯。世界上最空虚的,就是满脑子只装着自己的人,只有心灵中装着事业的人才可以忘掉自己。

17、能吃苦者乃为志士,肯吃亏者乃为仙人。

18、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19、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可以把人带入坟墓。

20、世界上80%喜剧和钱没关系,但是80%的悲剧和钱有关系。

21、超乎常人想象的关怀,是明智;超乎常人想象的冒险,是安全;超乎常人想象的梦想,是务实;超乎常人想象的期望,是可能。

22、蒙牛发展靠我们,我们生存靠蒙牛。

23、领导给员工送钱,这叫对员工的关怀;员工给领导送钱,那叫对领导的行贿。

24、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25、要埋怨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

26、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修养不够。

27、管理是严肃的爱,培训是最大的福利。

28、能弄制度弄制度,没有制度弄规定,没有规定弄说法。

29、用辅导代替领导,用服务代替行销,用期许代替要求。

30、房子上面漏雨,只有下面的人才知道。

31、看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32、品牌的98%是文化;经营的98%是人性;资源的98%是整合;矛盾的98%是误会。

33、如果你有智慧,请你拿出智慧;如果你缺少智慧,请你流汗;如果你既缺少智慧又不愿意洒下汗水,那么请你离开本岗位。

34、要赢得好声誉需要20年,而要毁掉它,5分钟已足够,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你做起来就会不同了。

人才观

1、没有人才的质量,就没有企业的质量,也就没有产品的质量。

2、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3、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

4、尊重人的品德,重视人的智慧,承认人的价值,珍惜人的感情,维护人的尊严,提高人的素质。

5、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信任人。

质量观

1、质量目标:产品出厂合格率达100%

2、品质 品位 品行的优劣,决定品牌的优劣。

营销观

销售是98%的了解人性,2%的产品知识。

工作观

1、把生活和工作理解成一个学习创新和创造意义的过程。

2、只要思想不懒惰,办法总比问题多。

理念篇

1、想过成功,想过失败,但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2、弱者坐等良机,强者创造机会。坐着没有机会,走着有一个机会,跑着有两个机会。

3、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注入图利息,员工参与为收入,合作伙伴需赚钱,顾客购买要实惠,父老乡亲盼税收。

4、讲奉献,但不追求清贫;讲学习,但不注重形式;讲党性,但不排除个性;讲原则,但不放弃灵活;讲公司利益,但不忘记国家和员工的利益。

5、消费者的利益、中间商的利益、企业员工的利益不可一日不思。

6、以质量求生存,靠信誉求发展,凭薄利多销求壮大,以客户满意为宗旨。

7、聚精会神搞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

篇8:规划和蒙牛

“有德有才 破格重用,有德无才 培养使用,有才无德 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这是企业家牛根生先生的著名观点,并且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蒙牛有今天的骄傲成绩与牛根生先生的个人魅力是分不开的,而他的个人魅力最闪亮的一点就是他身上德的品质。如何将这种美德变化成整个蒙牛企业的企业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并能持续发展下去,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因为企业的持续发展不单单只凭现在牛先生的个人魅力而实现企业更高的价值,总有一天牛先生也是要退位的,很多人都会问:公司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是最符合公司要求的?“有德有才 破格重用,有德无才 培养使用,有才无德 限制录用,无德无才是坚决不用。”其实牛先生的这句经典名言是相当符合公司普遍性需要,是对人才的基本需求框架,但是要达到这样的基本要求并不容易。几乎每个公司在招聘的时候都要将德放在首位,那德的标准是什么?职业道德的基本标准是什么?每个公司对德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德与才之间如何去平衡?职业道德与个人社会道德,个人信仰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有德行的人才又如何去对待?于是又延伸出很多的专业试卷先来考考应聘者,尽可能将德去量化,其实德是很难被量化的。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这样的人才是相当难遇的,伯乐与马都极为重要,还需要有些缘分,伯乐更需要把握时机,不要放过。而马多半在伯乐提携下快速成长,这是相互互动的关系,这是一种人才运用的完美境界。“有德无才,培养使用”,这部分人员在公司应该占有相当比例,无才并不是说就真的一点才干都没有,而是指不够全面,或者不够专业,也许不能创业,但是能很好的守业,能将她/他所管理的部门工作扎扎实实的做在深处,并且坚持下去,任劳任怨,其实这已经是才与德并存了,这类人才如果给予更好的培训,更好的支持,就是公司的中坚力量,他们能与公司并存亡。“有才无德,限制录用”。这里用了一个词“录用”,就是说在经过试用后就要慎重再慎重考虑这种人在公司的位置,是公司在某个特定的时期需要的某类人,他们在个人能力上可能具有较强的一面,但是在职业道德上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出卖公司、出卖同事、欺上瞒下、拉帮结派、蓄意延迟他人产出,“不听我者亡”等等,这种人一旦发现就必须限制使用,控制在一定的比例里,逐渐淘汰。“无才无德,自然是坚决不能用。”

公司有了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如何有配套的人才安置与人才管理,这里面包括物质(薪津、各种物质待遇等)、专业(各种培训、交流学习)、未来前景(公司的未来前景、团队的未来前景、个人发展空间等等)、精神(荣誉与自豪)。好的人才管理会得到更多的有德有才之人,而那些有才无德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环境与管理框架下同样会得到抑制与转化。

你制定好毕业五年的职业生涯规划了吗?

2008-05-09 | 文章来源:百度空间

毕业后的第一个五年,是关键的五年,这个时期是人生职业的起步点,是从离开校园开始迈向而立之年的时期,也是职业生涯打基础的时期。如果提前制定了职业规划,锁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具体职位,将在职业生涯中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后面的职业之路开辟一条广阔的前景;如果不做职业生涯规划就闯入职场,东撞一头,西撞一头,撞来撞去,等三十来岁的时候,而立之年,难立大业,回头看过,职业生涯脚步紊乱,轨迹为一条弯来弯去曲线,甚至三十多岁以后,饶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二十多岁起步的原点。再想向前,却步履维艰,无所适从。还有人奋斗了几年之后又回到当初起步点,彻底迷路。经常发生渺茫、彷徨、瓶颈、无奈,站在十字路口,左右摇摆,迈不动步,赔上时间成本,浪费掉的青春再也找不回来。

职业顾问案例1:

张倩是学计算机的,这个专业是父母为她选择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计算机是人类的未来,搞软件的人肯定吃香。可是,在大学里,张倩觉得自己逻辑思维不强,不是搞软件的料,学习劲头不足,成绩也很一般。2002年毕业后,还是通过关系进入一家私企软件公司,做了二年程序员,但自己在程序这块做得实再不好,计算机更新太快了,自己也没那么多精力去求进,一个是觉得自己年龄不小了,技术还是停滞不前,对于IT业来讲又是一个吃青春饭行业的,自己是一名女性,技术并不是强项。听到同学做ERP销售不错,心想自己口才好,爱交朋友,沟通能力强,应该去做销售,于是就开始做起ERP销售来,可是,开创市场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那个同学比自己早做两年,市场面大,业绩自然好于自己,张倩心理也很不平衡,再加上年龄在一天天向30岁靠近,婚姻问题、宝宝问题,就摆在眼前,再做销售已经力不从心,自己感觉真的没什么前途。五年时间飞快的过去了,一些同学已经做到主管的位置、一些同学成了软件行业的主力军,而自己下一步将做什么工作,该如何安排自己?张倩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于是来到宏威职业顾问,请咨询师帮助解决问题。

职业顾问分析:

张倩出现“职业瓶颈”的原因主要有三:

1.没有第一个五年计划,五年之痒、职业困惑就在眼前。职业是人生最大的大事,试想:还有比职业更重要的吗?职业最怕没有规划,没有规划的职业生涯会是前程光明吗?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专业的各个职位都有所不同,要早日做好职业规划,做适合自己的。不能做迷茫一族,盲目做事,走了弯路,赔上时间成本和青春后悔不及。可是有的人到了大学快毕业了,甚至毕业后已经做了

一、两份工作了,还没有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也没有制定出第一个五年计划自己的职业定位将做什么?将如何执行,每个台阶怎么上?怎么能不迷茫?怎么能不出现职业困惑?

2.IT业行业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行业,加上张倩的基础理论学的很一般,所以,无论从职业兴趣还是工作能力上她都不是一个佼佼者,再加上计算机行业飞快的发展,自己很难与之同步发展,所以,第一个职业出现危机,职业瓶颈到来的就更早。

3.女性的具体问题困扰,如:婚姻问题、宝宝问题,使本来就不出色的第二个职业又发生了障碍。

职业顾问案例2:

陈晓学的是机械专业,在学校成绩不错,毕业后前三年工作也很出色,在公司里技术成熟、独挡一面。可是,这些年机械行业的慢牛动作,使他感到压抑,沉闷,薪水与自己的几个做IT的同学相比,低了一大块。于是,自己总想转行,看到IT人士知识含量高,技术含量高、工资也很可观,真是羡慕死了,每天都想着如何才能进入IT行业,最后想了个办法,没有技术,去做销售,或者往生产管理上转,也试着去应聘几次,可是面试机会都没有,毕竟专业知识欠缺,心理又不塌实,所以,是否坚持改行,一直犹豫不决,举旗不定。在彷徨中又过了二年,于是在2006年来找宏威职业顾问,咨询师为他做了分析后,坚决不同意他改行,而且,告诉他,机械行业是黎明前的黑暗,很快就要火起来,2007年沉睡了多年的机械行业果然大有起色,陈晓也从沉睡中醒来,焕发了精神。

职业顾问分析:

陈晓的问题是外部原因导致内心的不平衡,而引起职业脚步差点错乱的原因:

1.每个时期都有各个时期不同的发展平台,找工作最好按照发展方向,应该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某一个平台。然后脚踏实地,一个平台、一个平台的往上走,逐步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每个人的职业主要根据个人的实际不同找到职业切入点,否则,糊里糊涂找份工作,不适合自己,导致职业错位,职业处于游离状态。竟在边道上晃悠,始终没有步入正轨。由于方向不对,越走越错。几年之后回头一看,职业生涯走出一条蜿蜒小路,曲曲弯弯,来回周折。

2.每个人在经济大潮里游泳,机遇与风险并存,每个从事的行业都象一只股票,高高低低,既随大势,又有自己的独特走势,但是,行业又不能象股票那样可以随时买进卖出。因为隔行如隔山,新的行业里你没有优势,很难进入。就是进去了,你也要在师弟师妹们后面爬行,心中很难平静,必然引发再次跳槽改行,造成职业生涯脚步紊乱。在你的行业里,你行但行业不行,你还能顶一阵;改行之后行业行而你不行,那可就惨了。改行的阵痛和枯涩,验证了“隔行如隔山”是真知灼见的道理。“隔山放炮”,没有准头,对老的行业的积累全部清零,对新的行业从头再来,知识跟不上行业、企业要求,甚至表现出了基本行业常识的缺乏,所以朝阳的行业不一定给你带来的是阳光,必须理智的对待自己的行业和工作。

职业顾问案例3:

薛明小的时候,常跟爸爸妈妈外出旅游,看到那些各式建筑,就特别喜欢,想当个建筑大师,如愿以偿的考上建筑设计专业,毕业后通过关系,按照父母的意愿,进了家乡的国企建筑公司搞建筑工程,每天就是在施工工地上,最能发挥才能的就是帮助领导分析一下图纸,建筑设计根本不用,提出几次意见,领导却认为他有点狂枉自大,薛明很烦闷,忍耐着做了一年半,听说做房地产非常赚钱,于是跑到南方做起了房地产营销,效益还不错,自己也在南方买了房。可是,每次想起自己自己的设计专业,想起自己童年的梦想,自己的心就在作痛,再加上今年房地产下滑,于是又辞职去重新找工作,很想回归自己的专业,设计出理想的建筑。可是,想想自己转眼毕业五年了,自己没有现场实地经验,专业还能拿的起来吗?也没有经常去学习现代设计风格,还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吗?在苦闷中,薛明走进了宏威职业顾问。

职业顾问分析:

薛明的问题,是典型的没有做好第一个五年规划,职业起步点没有锁定在合适的位置上的问题:

1.职业起步点的工作,一定要做自己适合的工作,看发展前景。“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另很多年轻人向往,可是当你不去演奏这个音乐,职业就变的凝固了。同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是各个职位不同,差别很大,所以,作好第一个五年职业规划,锁定职业的起步点,是极其重要的。从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来看,需要经历五个时期:职业准备期、职业选择期、职业适应期、职业稳定期、职业结束期。职业生涯规划=知己+知彼+抉择。其中:职业选择期是实际选择职业的时期,人岗匹配,就是一个原则,毕业的第一个五年正好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选择、职业适应和刚刚跨入职业稳定的阶段。在职业的起步点必须锁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具体职位,必须是在充分、透彻、正确认识自身条件的基础上,科学地与职场当前形势、企业具体要求相结合,这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在拟订计划之前,先要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评估、自我定位,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缺欠、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行业、什么职位等问题。职业观,是指一个人在选择职业前所处的状态和具体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能力,也是指人才对职业的看法与领悟。

2.发生五年之痒,职业面临迷茫,那么如何设定新的职业目标,如何从边路回到自己的职业主干道,以及如何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发展方向,就是当务之急。必须抓紧制定好第二个五年计划,重新为自己定位,使自己迅速回归到属于自己的主干道上来。并且马上整合自己的所有优势,拧成一股绳,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准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在生涯规划中做到扬长避短。如果不抓紧时间做第二个五年计划,继续职业游离,那么职业必然走向不可救要的地步。

对症下药,根据自己在职业道路上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重新确定目标,重新找出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按照长期性、挑战性、清晰性、可行性、适时性、适应性、持续性的原则,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在规划路线时,你需要思考三个问题:你希望通过什么路线去实现生涯目标?你适合通过什么路线去实现生涯目标?你的组织能够给你提供什么样的路线让你实现生涯目标?

每个职业人,都将面对就业市场上“质”与“量”的双重压力。多寻找学习机会,抓紧时间为自己充电,迫在眉睫,尽量不要偏离中文专业轨道,不要转换事业跑道,除非自认“机会成本”是值得承担的。针对大学毕业10年的人,现在应该开始由“学习阶段”进入“深化和发挥阶段”。围绕自己的专业,适当学习其它方面的知识,工作极具挑战性,要使自己的工作多样化,首先技能多元化。

职业顾问郭策友情提示:

从上面三个案例可以看到,不论是哪种情况导致的“职业瓶颈”,都与没有制定第一个五年职业规划相关,在现代职场上,没有职业规划的人生,就像一辆没有发动机的汽车,要么只能走下坡路,要么就被人推着走。职业发展五年,如果通过第一个职业规划的定位得到健康发展,应该是坐到了部门经理或者主管的位置上,如果没有做职业规划而导致发展不健康,已经出现职业瓶颈、脚步紊乱,那就必须通过重新定位、转型或者转行来解决,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是不割伤疤不长新肉。经过第二个五年计划,使职业开出新枝、长出新芽,得到新的发展,是必经之路。如果你已经通过做出第一个五年规划取得了职业发展,那就赶快做第二个五年规划,求得更大的发展吧,如果你因为没有做过第一个五年规划,已经发生了五年之痒、“职业瓶颈”的问题,那就赶快做第二个五年规划,让你的职业回归到主干道上来吧!

一.×××大学毕业后的十年规划

(20010年-2015年,25岁至30岁)

美好愿望: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方 向: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总体目标:完成硕士、博士的学习,进入××著名外资企业,成为高层管理者。

已进行情况:读完硕士,进入一家外资企业,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二.社会环境规划和职业分析(十年规划)

1、社会一般环境:

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的重要角色。经济发展有强劲的势头,加入WTO后,会有大批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也将走出国门。

2、管理职业特殊社会环境:

由于中国的管理科学发展较晚,管理知识大部分源于国外,中国的企业管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国急需管理人才,尤其是经过系统培训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企业管理职业市场广阔。

要在中国发展企业,必须要适合中国的国情,这就要求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和环境动态适应相结合。因此,受中国市场吸引进入的大批外资企业都面临 着本土化改造的任务。这就为准备去外企做管理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很多机会。

三.行业环境分析和企业分析

1、行业分析:

本人所在××公司为跨国性会计事务所。属管理咨询类企业。由于中国加入WTO,商务运作逐渐全球化,国内企业经营也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因此这类企业在近年来引进中国后得到迅猛的发展。

2、企业分析:

××公司是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属股份制企业,企业领导层风格稳健,公司以“诚信、稳健、服务、创新”为核心价值观,十年来稳步在全球推广业务,目前在全球10余个国家、地区设有分支机构。

公司2000年进入中国,同年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经营中稳健拓展业务的同时重点推行公司运作理念,力求与发展中的共同进步。本人十分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但公司事务性工作太过繁忙,无暇进行个人自我培训,而且提升空间有限。但总体而言,作为第一份工作可以接触到行业顶尖企业的经营模式是十分幸运的,本人可能在本企业实现部分职业生涯目标。

四.个人分析与角色建议

1.个人分析:

(1)自身现状:

英语水平出众,能流利沟通;法律专业扎实,精通经贸知识;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思维敏捷,表达流畅;在大学期间长期担任学生干部,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很强的学习愿望和能力。

(2)测评结果(略)

2.角色建议:

父亲:“要不断学习,能力要强”;“工作要努力,有发展,要在大城市,方便我们退休后搬来一起居住生活。”

母亲:工作要上进,婚姻不要误。

老师:“聪明、有上进心、单纯、乖巧”,缺乏社会经验”

同学:“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适合做白领”。

……

五.职业目标分解与组合

职业目标:著名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1.2005-2008年:

成果目标;通过实践学习,总结出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企业管理理论

学历目标:硕士研究生毕业,取得硕士学位;取得律师从业资格、通过GRE和英语高级口译考试

职务目标:外企企业商务助理

能力目标:具备在经济领域从事具体法律工作的理论基础,通过实习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接触了解涉外商务活动;英语应用能力具备权威资格认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发表5篇以上论文。

经济目标:在校期间兼职,年收入1万元;商务助理年薪5万

2.2005年-2010年:

学历目标: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

职务目标:外资企业部门经理

能力目标:熟练处理本职务工作,工作业绩在同级同事中居于突出地位;熟悉外资企业运作机制及企业文化,能与公司上层进行无阻碍地沟通。

经济目标:年薪10万

3.2005年-2010年:

学历目标:攻读并取得博士学位

职务目标:著名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大学的外聘讲师

能力目标:科研能力突出,在国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 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有很高的演讲水平,具备组织、领导一个团队的能力;与公司决策层有直接流畅的沟通;具备应付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有广泛的社交范围,在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经济目标:年薪25万

六.成功标准

我的成功标准是个人事务、职业生涯、家庭生活的协调发展。

只要自己尽心尽力,能力也得到了发挥,每个阶段都有了切实的自我提高,即使目标没有实现(特别是收入目标)我也不会觉得失败,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本身就是一件失败的事情。

为了家庭牺牲职业目标的实现,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在28岁之前一定要有自己的家庭。

七.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方案

差距:

1、跨国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2、作为高级职业经理人所必备的技能、创新能力;

3、快速适应能力欠缺;

4、身体适应能力有差距。

5、社交圈太窄。

八、缩小差距的方法:

1.教育培训方法

(1)充分利用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在校学习的时间,为自己补充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参与社会团体活动、广泛阅读相关书籍、选修、旁听相关课程、报考技能资格证书等。时间:2008年7月以前。

(2)充分利用公司给员工提供的培训机会,争取更多的培训机会。时间:长期

(3)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时间:五年以内

2.讨论交流方法

(1)在校期间多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毕业后选择和其中某些人经常进行交流。

(2)在工作中积极与直接上司沟通、加深了解;利用校友众多的优势,参加校友联谊活动,经常和他们接触、交流。

3.实践锻炼方法

(1)锻炼自己的注意力,在嘈杂的环境里也能思考问题,正常工作。在大而嘈杂的办公室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训练。

(2)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生活习惯。每天保证睡眠6-8小时,每周锻炼三次以上。

(3)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条件扩大社交圈、重视同学交际圈、重视和每个人的交往,不论身份贵贱和亲疏程度。显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性。如何创造自己的价值呢?我认为重要原则是要“专注!专业!专家!”只有拥有成为别人不可代替的“专业价值”,才不会产生困惑,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因为专注才能积累优势,专业才能摆脱平庸,专家才有身价。因此,我要努力成为岗位上的专家,建立属于自己的专业价值。目前我正在参加锅炉专业的技师考试,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早日成为岗位上专家水平的员工。

五、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具体措施

(一)不断反思,克服缺点

随着自身年纪的成长,工作中往往会产生一种倦怠的感觉,会产生得过且过的心态,认为今日的所得,已经不错了,再努力也是白搭,这是一种职业疲劳现象。我要不断反省自己,努力克服这种职业倦怠,因为正是这种“温水煮青蛙”的东西,使人短期感觉稳定安逸,长此以往却会导致失去个人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同时感受不到工作的乐趣,工作中投机取巧、马虎轻率、嘲弄报怨,对领导分派的任务眼高手低、借故推脱,无所谓什么成就感,从而丧失了在企业中的竞争力。

(二)加强学习,充实自己

在充满竞争的今天,我清晰的感知到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与科学技术地飞速发展,不仅使原来所接受的教育知识及拥有的工作技能变得不太适宜,还使原有“合格”的人力资本快速贬值。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知识老化造成的自身贬值,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再教育”不断增加和积累自身的技能存量,更新和提高个人知识水平,才不会为企业和社会所淘汰。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将学习力转化为创造力,将创造力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对于个人而言,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汲取更多的知识,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对于企业而言,只有形成学习氛围,成为学习型企业,才能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立足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我要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升能力,与时俱进,为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增添知识动力。

(三)忠诚敬业,共同成长

忠诚,简单地说,就是他人优先,就是在精神上和行动上稳固而坚定地密切关注、高度重视他人的利益。对企业的忠诚表现为与企业共命运、爱岗、恪尽职守、克已奉公。忠诚体现在爱岗上,就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成一行,热爱自己的工作,能使自己从工作中获得无穷的快乐;敬业就是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精神享受的人生体验,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勤奋、主动、节俭、意志、自信和创新。敬业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一种是精神上的。前者仅仅是把敬业当作谋生的寄托,而后者则会让自己感觉到工作是一种精神享受的人生体验。敬业首先要对工作充满热情,这是敬业前提。其次,敬业要追求完美,这是敬业的关键。再次,敬业还要讲求奉献,这是敬业的根本。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共生体,企业离不开员工,员工更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发展依赖于企业的发展,只有企业发展壮大,员工才能更大程度地发展;而企业的成长,要依靠于员工的成长。每位员工的每一点进步都会推动企业的进步,当员工主动承担起推动企业成长的重任时,实际上就已经迈出了和企业一起成长、共同提高的步伐。企业是员工的船,船进,员工就有胜利到达彼岸的希望;船退,员工就失去前进的希望。所以,员工和企业是为互为一体的,利益是统一的,员工只有与企业同患难,才可能和企业同成长。我们公司多年来一步步发展壮大所经过的艰苦历程,就如同一艘驶往成功码头的大船经历的波折,因此,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是每个员工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要谨记这一点,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努力做到与公司共进步、同发展。

熟练处理本职务工作,工作业绩在同级同事中居于突出地位,能与公司上层进行无阻碍地沟通。加强对岗位的认识,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明确定位,术业有专攻,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熟悉企业运作机制及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文化。全力以赴,争做高级管理人才,要努力成为岗位上的专家,建立属于自己的专业价值。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最终在具备应有的条件后当上高级经理人,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我始终坚信在格力能实现我的理想。

确定自己的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职业生涯规划为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我们要认识自我,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激发兴趣,储备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专业的人才,坚定自己的脚步,持续不断的努力,克服一切的艰难险阻,追求自己的梦想。审视现在,创造未来,我相信,成功就在我们眼前!

上一篇:学习张丽丽汇报材料下一篇:中班教案动物妈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