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 感想

2024-04-26

中华文化 感想(通用14篇)

篇1:中华文化 感想

第三讲 中庸之德,素位而行有感

对我来说,中庸之德,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词,因为从小到大,在书本上,语文课上会看到这几个字;但是又很陌生,因为我在上这一节课之前,完全都没有理解这四个字的内涵。其中对老师您讲的素位而行,有一点切身的体会感想。

就像您在第一节课上就讲了,哲学常常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件“庸言”“庸事”。我身边的人,也包括我自己曾经都有过违背“素位而行”此般想法。我妹妹现在还经常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就是:“姐,我们俩换一哈就好了,我去上大学,你来上小学,不过家庭不换。”我没有问她为什么,因为我完全了解她的心态。她正值小学六年级,五月份就要开始各种择校考试了,被各种补习,而她看到我假期从来没作业,也不会被父母逼着学习,所以就想和我换一下。我听了她的话,只是简简单单的笑了一下,说了一句,“现在你最应该想的是怎么样让自己进一个好的学校,好的班级,不许想这些有的没的。”现在回过来想这件事,原来身边真处处存在哲学啊!我妹妹的言行不正是有违“素位而行”吗。

下课后我想了很多,一个人的出身是自己不能选择的,我们也不可能选择绕过某些事,就如中考,高考直接步入大学。就拿我妹妹来说吧,她想直接跳过所有她觉得很困难的事,不想经历各种考试,直接上大学。想自己人生一帆风顺,不经历任何考验就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这样的想法我想很多人都会,只不过只有小朋友才会把他所想的讲出来罢了。我认为只有经历了某些历练,挫折的人生才是完整的,我们才能优先于其他同龄人长大。我们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就应该做什么阶段的事,愚笨的人遇到坎坷,就会产生一些非分之想,而只有聪明人在遇到磨难时,才会勇敢的担当起被赋予的一切,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一切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每个人都应该素行其位,踏踏实实走好我们脚下的路!

2011级

化工学院

工艺6班 姓名:卢帆

学号:1143084196

篇2:中华文化 感想

到了刘奶奶家,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映入了我的眼帘。窗子上,墙上,都贴满了剪纸和中国结,真是提前感受到了过年的气氛!

到了刘奶奶的卧室,更喜庆了,房间基本上都是过年时的景象,桌子上放着一堆美丽的剪纸,还有没剪好的雏形,那可真是漂亮!

好了,我开始学剪纸了。刘奶奶首先叫我从简单的学起,先剪一个花。首先,在剪得时候,一定要把纸对折,然后在纸上根据自己的喜欢剪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不过一定不能剪透了,最后,见剪到最后最小的时候,把纸摊开,细细的剪,这样,一个美丽的剪纸就做成了。

我第一次见了一朵花,还算挺成功。我边剪就边在本子上记,生怕漏了哪一步。一朵花剪得算成功。刘奶奶开始教我学真正的难的剪纸了。剪这个那可需要功夫了。首先,你得先在对折的纸上画出要剪得图形,之后,拿小剪刀慢慢剪,这可不只需要手艺好,还得需要好眼神呢!剪了一会儿,我眼睛都模糊了,这简直可真是难啊!

刘奶奶说:“剪纸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需要天长日久才可以,我现在是学不会的!”我沮丧的低下了头……刘奶奶说他要剪一个小老虎头送给我,我立马就提起了精神,看着刘奶奶剪,看着剪刀在刘奶奶手里那么听话,我真的是太敬佩刘奶奶了!

篇3:浅谈对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感想

近年来, 我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 尤其是“十二五”期间, 把完成我国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转变作为重要任务之一, 并相继出台了扶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极大地鼓舞了有识之士投身文化产业事业的激情。

以长春市为例, 长春市文化产业近几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 汽车文化、电影文化、雕塑文化、生态文化、萨满文化以及演艺文化等, 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开发, 文化旅游业、文化会展业、教育培训业、休闲娱乐业等都形成了规模并产生了规模效益, 创意产业、动漫产业、原创产业更是发展势头强劲, 发展前景无法估量。

在省会长春市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带动下, 省内其他城市也都紧跟潮流, 把抓文化产业作为政府的重要经济工作之一。以白城市为例, 白城市地处吉林省西北部, 虽然地理位置偏远, 但市委市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以地域特色和地方资源为依托, 实施并规划了很多文化产业项目, 在此就不累述。这次文化产业发展研修班, 白城大安市的主要领导也来参加研讨, 足以证明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探求文化产业发展的欲望。

我从事广告传媒业多年, 通过自身的发展历程和了解同行业以及其他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过程, 深深体会到中国文化产业大起步大发展的机遇期已经到来, 如何抓住机遇、促进文化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我的感受是小文化离不开大文化, 地域文化离不开国家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纷繁复杂, 没有中国文化产业的振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可能走得长远。所以, 中国文化产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 乃至中华民族都十分重要。因此, 需要下大力气去发展中华文化产业。

首先, 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文化属社会意识, 是上层建筑范畴的概念。因此, 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决定什么样的文化产业, 所以要发展文化产业, 首先要有个良好的经济基础。文化产业是文化需要的衍生产品。要走一条良性的文化产业路子, 必须有对良好社会文化的巨大需求。因此, 必须引导文化消费, 各地方政府要想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引导人们进行适量正当的文化消费。

其次, 文化产业有多种衍生, 需要进行选择。我们发展文化产业, 就需要立足中国, 根据地域特色、挖掘地方文化, 民俗文化, 稳稳地实践, 不能操之过急。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地方文化经济模式, 更不能拿外国的糟粕文化当做学习的范本, 要体现中华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特特点, 才能发展得更快更远。

文化是一种精神需要。文化产业的发展折射出经济发展的背景。文化产业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特点。关键是文化的发展能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才是有益的。

再次, 凡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 必须进行规范文化产业, 建立良好的文化市场经济秩序, 使文化经济的发展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文化产业发展有个重要的问题, 就是文化与人的结合。有文化的人, 就具有比缺少文化素养的人有价值。这个提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是个真命题。有文化素养的人能更好地贯彻领导交办的工作, 处理的事务更贴近人性, 因此, 能更获得市场的青睐, 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是, 人和人在本质上是平等的, 无论正常人、残疾人, 有文化还是没文化, 都是平等的, 这是宪法的原则。那么, 如何体现有文化素养的人与没文化素养的人的差别呢?不能简单化处理, 这就需要建立文化市场,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经济。以使有文化素养的人能够发挥一己之长, 为更多的人服务, 带动提高全民素质, 得到社会的认同。

我个人认为发展文化产业, 各个城市和地方的经济基础和环境不同要采取不同的模式, 探求不同的发展方向, 对如何发展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科学的探索。因此, 需要实事求是地从自身实际和需要出发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不要搞一些形式的东西、形象的工程而美其名曰文化。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发扬。

因此, 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是无限光明的, 但是如何在这条光明大道上走得更好、更快、更远, 值得各地发展文化产业人的思考。也只有本着脚踏实地的态度, 挖掘本地文化, 发挥本地优势, 才能真正让文化产业得到发展。当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汩汩细流, 汇入中华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长河中, 中国文化产业必将形成蓬勃之势, “文化大国”变成“文化强国”就一定会实现。

摘要: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是无限光明的, 但是如何在这条光明大道上走得更好、更快、更远, 值得各地发展文化产业人的思考。

篇4:中华文化 感想

对于这份财报,已成历史,无法改写。因此,华为应卸下包袱,兼听则明。但是,诸多遗留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公司未来,因此,应冷静分析和思考自己的企业文化,从而寻求更好的转型思路。

先听听华为高层对财报的解读。华为CEO徐直军称,因为电信业普遍衰退以及供应商压价的结果。华为利润下降是华为核心业务从单一平台(运营商市场)向多平台(企业网与消费者业务)迁徙必须付出的成本,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从华为2007年到2011年四年财报(如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出营收和利润情况。由于2009年、2010年中国三大运营商拉开了3G网络大战、部署光纤入户,招标采购突飞猛进,华为2010年达到利润顶峰。同时,我们看到在这十年中,全球电信设备业规模始终维持在1300亿美金上下,几乎没增长。中国市场物价居高不下,电信业却在“提速不提价”的口号下,日益萎靡,难道华为遭遇了“多收了三五斗”?

但是,只要仔细研究管理和市场,不难发现,两年来华为“动荡”,走马灯似的“轮值CEO”,就会发现“谷贱伤农”仅是一个表象,华为利润走低有其自身先天因素。因为这与其管理、企业文化以及决策密有着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华为是一个跨国企业,国际化程度早已超过了60%。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3G网络以及光纤宽带投资减少,对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有限。主要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总是以国家安全为理由,肆意阻挠华为进军国际企业网市场。此前,澳大利亚政府禁止华为对数十亿澳元宽带网设备项目投标,就是典型。我们过多去责备西方国家的“双重标准”,对华为等跨国企业不公。其实,华为历史上的床垫文化,狼文化,对外不透明等问题折射出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是不能回避的内因。因此,有人对本次华为财报“公开透明”津津乐道。不过,既然进军服务业,就是服务性公司,公开透明是最基本生存法则。要彻底消除国际上的误解和政治标签,需要华为更人性化的管理与强化对媒体的透明度。

其次,在转型企业和消费市场过程中急于求成。仅去年一年,华为新增员工达到了3万人,为目前全体员工数(14万)的21%。华为进军企业网、转型互联网,打破“永远不进入服务业”的基本法,这是任正非最为明智之举,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也是自我救赎的必由之路。譬如,转型医疗行业、餐饮、物流等行业一步一个脚印,不像联想那样“沉迷酒色”不务正业。但是,华为盲目扩张以及互联网事业部的“动荡”,足以显示出管理层的浮躁与缺乏耐心。在制造业领域,与全球第一的爱立信营收,仅一步之遥,没有人敢质疑华为赶超世界一流的能力。但是在互联网、云计算领域,华为还是一个“小学生”。此前传闻,任正非和马云谈合作,马云仅给其3%的股份,虽然是谣传,但从侧面告诉人们,和阿里巴巴、腾讯、盛大这样的互联网大鳄相比较,华为还是菜鸟。

再次,在终端、研发、企业网投入不惜血本,但是品牌观念依然传统。在企业网方面,和IBM、思科这样的巨人拼杀,华为仍然需要苦练内功。在终端领域,华为和中兴是并驾齐驱,同为中国两朵奇葩。昔日里其上网卡和平板电脑手机、遍布中国,远销非洲。华为预计今年其手机出货量超过1亿部,在智能终端、平板电脑华为都有所斩获。但是,面对苹果突如其来的冲击,iPhone、iPad横扫全球,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HTC等巨头增量不增收,国产手机“千元智能机”更是赔本赚吆喝。据华为终端董事长余承东微博透露,在某次会上常小兵狠狠批评一些终端手机厂商,“做了那么多款手机,名字都复杂得很,没有人能记得住,没有像苹果那样少而精。”将功能手机时代的坏习惯带到了智能手机时代。

技术含量暂且不提,新上市的Ascend P1,连外国人都不便于记忆,何况是中国人。此前,笔者在深圳采访华为平板电脑时,曾提出产品名称的质疑,据说产品编号是为便于工程师记忆。一个面对消费市场的企业,工程师竟然比消费者优先,让人哭笑不得。

最后,新兴互联网产业后来居上,传统制造业、终端产业“城头变化大王旗”,苹果仅仅在中国市场日进5.5亿元,就连全球第一的中国移动都望尘莫及。因此,转型互联网和精品工程成为众多传统企业转型目标。而华为至今仍然在路上。“难道华为会有神仙相助?你以为我们会超凡脱俗,会在别人衰退时崛起?”——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华为2011年报“总裁致辞”中的追问,也是外界对华为的追问。我们不应该对华为过分渴求,因为它已非常优秀了。尽管速度慢下来,但是仍然没有触及“天花板”,仍然有纠错的机会。只要冷静反思自己企业文化与管理,开辟出一条稳妥之路,才不至于继续滑坡。

篇5:宿舍文化感想

大学生宿舍是用来干什么的?“宿舍不是单纯住的地方,它是一个文化的聚合”。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大学生在以宿舍为主要空间的共同学习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和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校园是一部活的教科书,使每堵墙都会说话”,美国教育家布莱森曾经说过:“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地对孩子们发表演说,而且孩子们的确会注意它,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荀自。劝学》中也有这样的话:“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相对于课堂和其他集体场所相比,寝室具有叫大的自由空间和宽松和谐的气氛,充满个性与创意的布置随处可见,每个宿舍门上,同学们为自己的家取了一个个新颖别致的名字,如“绅士书屋”、“艺术之家”、“月光阁”、“翠竹亭”……这里,一个个温馨的小屋布置好了,同学们更愿意在自已家里生活,一起探讨人生和理想,一起欣赏艺术,其乐融融。学生们还积极动手折千纸鹤、叠幸运星、自己动手挥毫泼墨装点小屋。开展宿舍生活摄影作品展,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形成共建良好公寓文化的氛围;开展书法与绘画比赛,创建“宿舍读书角”,开展宿舍·家主题征文比赛,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开展“我行我秀”、举办文艺晚会,展现青春风采、创建宿舍文化,激发大学生青春蓬勃气息,展现大学生阳光、动感、健康的精神风貌,培养大学生锻炼身心的兴趣。

“心太软”红透男生冲凉房,到“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到“泰坦尼克号”主题歌,这个“唱文化”可谓广泛,谁都是当中一分子,只要你要冲凉的话;宿舍有时兴致激昂的话也是会自己动手煮东西吃的,煲粥,煮面或煮饺子,都有,通常是碰上生日喜事,找借口搓一顿,乐一乐;几个人围着沏功夫茶,谈古论今,有的是静静看书的。清清淡淡,亦是文化。

篇6:企业文化培训感想

经过一上午紧张而又充满生动趣味的培训。这不仅是公司对企业文化的又一升华,也是让我们员工再次重审了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工作的态度。

首先张红军校长一上午滔滔不绝的脱稿演讲,风趣幽默又思路清晰,让我很受鼓舞,一个企业的老总不顾不顾教室小、人多、闷热,来给我们新员工贯彻企业文化,这就说明张校是一个我们值得跟随的人,值得我们信赖的人。一上午下来张校连一杯水都没有喝完,但是毛巾却湿了,衣服却湿了,中间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还得抓紧看文件,签字,这是一个多么热爱工作的人啊,我真的要学习这种精神,我也深刻体会到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要在大山继续下去,这就是领导者的人格魅力。

通过张校的演讲,我了解了大山人的精神,了解到了为什么大山会发展迅速并且这么快成为郑州市培训机构的龙头老大,更加坚定一个信念我要在大山生根发芽。现在回想起来之前四年的工作经历,觉得自己根本不算什么,就像张总说的一句话,我就是温水里面的青蛙,失去了挣扎的念头,现在我很庆幸自己是大山的一名员工,因为我又重新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力量,找到了奋斗的勇气。不是一个人在做事,我们是一大家子在做事,有总校强大的后盾,有区域的支持,更有我们值得信赖和尊敬的主任,我坚信五里堡校区暑期第一根本不是梦,而是势在必得。在这里,我们所有的人就像是在家里一样,是一家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但是谁又离不开谁,又是一体的,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奋斗。我之前不知道什么是富人思想,看到富人也很羡慕,总想别人为什么会那么成功呢,但是我从现在起我要有富人的思想,要时刻保持着激情,快乐,上进的心态。虽然我现在是从头开始,但是我会用心做好,配合好老师的工作,积极的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跟学生成为朋友,跟同事好好配合,这也是我现在正在做的。

大山上面有这么优秀的领导,下面有这么多愿意跟随的员工,想不成功都不行,大山一定会越做越大的,必定!

篇7:企业文化感想.

在企业界,有这样一句话:“制度是砖瓦,再好的设计也会有缝隙;文化是泥浆,见缝插针,无处不在。”通过近半年来对企业文化的学习,使我对“秉和效之道,走卓越之路”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的企业文化简练、清晰,关注于怎样利用企业文化来进行管理,进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这方面,我内心充满了自豪。我认为我们的企业文化虽简单,但深刻,“和效”两个字准确的概括了我们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

企业文化包括3方面内容: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使命是说一个企业是干什么的;愿景是指企业要到哪里去,也就是要实现什么目标;价值观是指用什么方式实现目标。在这里,最关键的是价值观管理。我所理解的价值就是一个事物的不可替代性。比如,我们树立创新为自己的价值观,就代表创新是最能引导企业实现自己目标的价值取向,是别的东西无法替代的。

理想的企业文化都是简练清晰,能帮助企业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观。国外很多著名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很简单的,一般只有2至3句话,至多4个要点,但是却非常有效地体现和贯彻了企业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就是最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东西。我们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简

单但很清晰:人本人和人正,求实求效求新。这些也经常的反映在我的日常的工作中,对待工作不随便,马虎,报表中提到的指标、数据等必须逐一验证,这是对工作的负责,更是对工作的尊重。

企业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企业的变化而变化,以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但是企业文化的变化应该遵循“核心不变,始终在变”的原则。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境况,企业可能会调整企业文化,但是核心的理念不会变,这也是企业具有良好适应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表现。

以上是我对公司企业文化的一点理解,希望生机勃勃的和效文化伴随着、促进着鄂电的快速成长。

篇8:中华文化 感想

在认真聆听《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及现代管理发展新趋势的讲座》之后, 体会到无锡自主选择、转变思维、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 了解到自改革开放后无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 回想我局多年发展所经历的辉煌和所历尽的艰辛, 在强化管理、实现个人价值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上, 全局广大干部员工顾大局、共命运, 同舟共济、扎实工作、改革创新, 实现了企业一年一个新台阶、几年一个新变化的跨越式发展。

———自1958年建局开始, 湾林的建设者们, 在天保工程实施前的40年, 强化管理, 节衣缩食, 顾祖国建设之大局, 累计为国家提供了200多万立方米的木材, 极大地支援了国家建设。

———在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天保工程的实施后, 湾沟林业局局却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过量采伐, 木材产量急剧下降, 逐渐失去了产品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生存发展陷入了困境, 面对积困积贫的局面、严峻的形势和瞬息万变的市场商机, 我们转变思维, 抓住机遇, 实现了早转快上, 于上世纪90年代起, 全力发展了水泥产业, 通过强化管理, 提前实现了“三年脱困、五年振兴”的奋斗目标。

———进入二十一世纪, 全局上下深化改革、严细管理, 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职工收入在第一个十年里, 翻了两番, 实现了湾林人想脱困、谋发展、盼振兴的良好愿望。

———“十二五”开局之年, 局党政与时俱进, 紧紧围绕集团“三六九八”发展战略, 科学谋划、严密实施了我局“二三五五”发展战略, 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可以说, 从建局以来的每一个重要阶段, 无不凝聚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的集体智慧和力量。

在现场教学参观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典型———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及海澜集团后, 我个人也切身体会到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无不体现了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在“以人为本”基础上, 相互融通、促进, 形成了企业文化优势, 这是企业战胜困难, 取得战略决策胜利的无形力量。

———以人为本, 凝心聚力。中国古代的儒家, 倡导以人为本, 以德为先, 以和为贵, 中庸之道, 以实现修己安人之目的, 这也不可不理解为古代经营中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之理念。在现代学者眼中, 非常突出地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企业哲学和价值导向, 这是企业和员工获取共同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实践活动。在湾沟林业局局所经历的改善积弱积贫局面和艰苦创业的艰辛及每一次决策发展过程中, 无不凝聚着湾林人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力量, 也正是这种力量的凝聚, 练就了一支团结向上、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率先垂范的领导班子;练就了湾林人同舟共济、同呼吸、共命运的企业主人翁意识;练就了一支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的干部员工队伍, 这是湾林实现未来不断、可持续、更好更快发展的宝贵财富。

———以人为本, 坚定信念。企业文化溶于企业管理之中, 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对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认识的深化, 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又是以经济力量的竞争、抗衡、较量的变化为背景。早在上世纪50年代, 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就有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 如“鞍钢宪法”, 大庆“铁人精神”等, 而湾沟林业局局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也提炼出了“青松”精神、“拼搏、创新、务实、奉献”的企业精神,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无不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目前, 在集团“为国效力、为民造福”的核心价值观感召下, 在湾沟林业局局“二三五五”发展战略号召下, 全局上下将秉承吉林森工集团柏广新董事长“得道义利自来、得人心企自兴”之箴言, 发扬踏实工作、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 结合经济工作, 进一步提升全员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将企业文化内化为全局上下每名干部员工做好本职工作、总结经验、爱岗敬业、献计献策的具体行动上来, 真正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 最终实现了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

谈了感想, 还要有所作为:

———要有恒心。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 非常认真的做好它, 就是不容易。我们所从事的岗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或多或少是有些重复的, 关键是要在重复中能不能探查到一贯性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端正工作的态度, 借鉴好的工作方法, 为我所用, 为局所用, 积少成多, 以实现学有所获, 做有所得。

———要聪明、勤奋、忠诚。建设好我们赖以生存的湾沟林区, 发展好我们的企业, 作为一名中层干部, 要有智慧, 更要有知己之明、知己之智。但也要勤奋, 虽不至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但也要不断地总结工作, 反思不足, 以利进步。更要忠诚, 忠诚于岗位、企业、家人, 这是一种情感, 而这种情感终会化成内心的无尽力量, 让我能够在企业的可持续及个人发展过程中, 实现有所作为。

篇9:在芬兰的感想

在当代生活中,由于飞机误点和汽车塞车而失约是最容易被谅解的。然而,芬兰的朋友无不遗憾地告诉我,由于我迟到一天,错过了赫尔辛基大学为我在一座古堡里准备好了的别具风情的欢迎仪式。据说我当時可以在那里洗桑拿。

这使我吃了一惊。我跑了那么多国家,还没听说用洗桑拿——让客人裸一次并给蒸汽蒸得像煮熟的海螃蟹那样通红——来欢迎客人。

然而,对于芬兰人来说,洗桑拿是他们的骄傲。因为他们是这种刺激又过瘾的、像扒一层废皮那样快乐的洗浴方式的发明者。他们视桑拿为“国粹”,就像我们的“元青花”。

我想,激发出芬兰人这种发明灵感的,大概是它地处北半球极地那种直钻到骨头里的寒冷。其实对于芬兰人来说,寒冷并不可怕,从古代烧炭烤火到当今的电暖气都是人们足以驱寒的手段。可怕的是这里缺少阳光。芬兰北部一年至少五十天完全没有阳光,南部一年也有一个季度每天只有三个小时能够见到阳光。漆黑一团的生活,难免磕磕碰碰,减缓速度,更影响人的心理。想一想一天天全在闷罐似的夜里、一觉醒来还在夜里是什么滋味?

我和赫大的教授高歌先生面对面吃饭时,发现他很少说话。他的相当不错的汉语足以与我交谈,但他一声不吭埋头吃着冰岛烤鱼。后来我发现其他芬兰人的话也不多;他们习惯缄默,性格含蓄,耽于安静。但安静并不沉闷,而是一种习惯了的适然。人的气质就是城市的气质。芬兰是安静的。不像法国人激情四溢,巴西人总在不停地摇动,美国人匆匆忙忙,动不动张着嘴巴哈哈大笑。

据说我来到芬兰的六月是他们“最好”的时候。直到晚间十时半了,朝西的景色依旧给阳光照耀得明媚夺目,有的树给照得像光鲜的翡翠一般。这时候,芬兰人绝不会待在家里,或坐在广场上,或躺在河边,享受着太阳神一年一度稀有的恩赐。人总是缺少什么渴望什么。大自然总是给你一半的同时叫你还想着那一半。不满足是生活的本质,也是人的本质。

然而对于大自然不同的是,古人充满敬畏,更多是依赖;人对于大自然的要求只是生活之必需。可是被高科技武装起来的当今人类却变得欲海无边和胆大妄为了,有限的地球资源正在被挥霍。人们并不知道为了满足自己而预支了明天。我们不是正在疯狂地剥夺我们的后代吗?

芬兰人与大自然太密切了,一千八百个围着海水的岛屿加上一千八百个陆地上的湖泊构成了他们的疆土。为此,他们国旗的颜色是蓝和白,很单纯;蓝色象征着湖水和海水,白色象征着大雪覆盖的大地;而这大地上还有百分之七十是黑压压的森林。谁也无法把自己隔绝在大自然之外。然而,他们却不会填湖造地,再炒地开发;从赫尔辛基到图尔库这些城市也不去搞什么公园化,“打造”什么“花园城市”,而是遵从大自然的天意,连草地都是自然生长出来的野草,草里开着野花,很少铺设人工栽培的草皮。一句话,他们更欣赏天然而非人为。还迷恋着先人留下的一种生活方式——湖边桑拿。在今天,拥有一座祖先遗留下来的湖边木屋的人,便被视为“富翁”。所谓“富”,就是可以在假期里来到湖边,全家人钻进这近乎原始的充满木头气味的房子里待几天,吸足了大自然醉心的气味。在今年被评为“欧洲文化之都”的图尔库市,有一种向客人们一半推荐一半炫耀的特制的水杯,是用树皮包着一个素白的瓷杯。显然他们喜欢手指接触树皮——这种自然生命的触感。

芬兰和瑞典一样是讲究艺术设计的国家。他们在一切生活用品上都崇尚新颖与创意的设计。但他们的设计很少商业化的花里胡哨与挤眉弄眼,而是一种与大自然的谐调,现代的简约,以及他们质朴与喜欢单纯的本性。

在刚才提到的芬兰人沉静的性格里,还有一种韧性的东西——这离不开他们的历史。由于地缘关系,他们地处俄罗斯与瑞典两个强国夹峙之中。虽然早早立国,但很快就称臣于瑞典,时间竟长达六百年,随后又成为瑞俄战争的胜利者沙皇俄国隶属的大公国。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才宣布独立。六七百年来受制于他人,还会有自己吗?在如此漫长岁月等待着国家光复而从不言弃的芬兰人靠着什么活下来的?是一种坚忍顽强、令人钦佩的国家精神。我在他们民族英雄马达汉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了一句话:

世上的爱国者都是人民心中的圣人。

芬兰人心中另一个英雄是驰名世界的大音乐家西贝柳斯,他的《芬兰颂》就像法国人的《马赛曲》和中国人的《义勇军进行曲》。这是一种真正融化到人们血液里的灼热的音乐。能进入人们血液的音乐才有生命,绝非那种我爱你不爱的哼哼唧唧。

其实,精神一直为芬兰人所尊崇。

在芬兰文学协会,我看到他们收集和整理的自己民族的民歌25万首,全都井然有序地陈放在书架上和编入数据库中。这个协会成立于1831年,远在他们国家独立之前。这件事告诉我,在他们国家没独立时,他们的文学、他们的精神一直是独立的。

我知道,芬兰是世界上人均拥有大学最多的国家。散步在赫尔辛基大学绿荫重重的校园里,当我听说这里有40000名学生和500名教授,产生过5名诺贝尔奖得主,一时觉得学院里的空气都饱含着精神与学术的氧了。

有一种说法,说芬兰是“知识分子治国”,也有人反对这种说法,说“芬兰人差不多都是大学毕业,官员也都学历很高”。其实有知识和知识分子并非一码事。所谓知识分子是具有知识分子独立立场的人。在芬兰,即使一些知识分子成为国会议员,依然保持其批评性。

批评是思想的生命方式之一,也是寻求科学与真理的最重要的途径。

在赫尔辛基海边码头上,我看到一些芬兰人坐在简易的木椅上晒太阳,成群的海鸥在他们头上飞来飞去,从海上吹来的凉爽的风撩动着他们的额发与衣袂。他们有的捧着笔记本电脑上网,有的饮着本地人酷爱的咖啡,大多缄默不语,静静地享受着自然、传统,还有现代的文明——这便是我看到的芬兰最平凡的图画。

篇10:茶文化感想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总觉得和亲朋好友,齐聚一堂,一起喝茶品茗,谈笑风生,那画面定是质朴,却又是生活最原始而又幸福的旋律。——题记 一直对茶有种莫名的热衷,不知所起,却一往而深。但是,对茶的认识却是比较浅薄、零碎的。看到茶文化这门课,心中不禁泛起丝丝涟漪,说不出为什么,就欣欣然的报了。果然,它给我很多惊喜:首先是我们的老师,她是我见过的最恬静温婉的老师,在上了她的课后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茶方面的知识,满足并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而且老师淡雅、静默成诗的内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茶文化》这门课程,让我学到的不仅仅是茶,还有礼。自从现在慢慢学习茶文化,了解茶艺,开始明白茶的韵味:静谧,但又充满活力;平淡,但又有着无穷的智慧。一开始,茶叶只是小小的干枯状,当热腾腾的水注入茶杯之中,茶叶升腾起来,慢慢散开自己的叶子,再缓缓沉淀下去,散发出醇香浓郁的芬芳。如人,起初,我们都还很单纯、懵懂的,渐渐的我们走出了校门,踏入了社会,经过职场的磨练,我们告别了昨日的青涩,日渐成熟起来。同时,年轻的我们又对明天充满了无尽的期许,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努力奋斗,我们倾尽所有的力量,做最好的自己,我们要发挥我们的光和热,尽情的在人生的画纸上挥毫泼墨,演绎绚烂的色彩!很难想象,只是简单的一杯茶,却是对生活的领悟与沉淀!茶,从古至今,历久不衰,我想,主要原因是,茶不仅仅是饮水,更是一种艺术,一门关于人生的独特哲学。饮茶时,茶的品质不是最重要的。泡茶人的心情,同饮人的心境,是决定茶道高低的根本。一人得智,二人得慧,三人就只能得趣了。手握一盏杯,嘴角浅抿,闭目凝神,茶香四溢,心清神爽,浅浅的尝,心事说尽,茶也在此起彼伏的心境中,尽显人生百态。茶的韵味,是由心的味道决定的,所以佛家常讲“茶禅一味”。禅意太深,但弄茶时,专注于安处自在的深处,常常会带人们走入青灯古寺的宁静。在袅袅的茶香中,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孤独,喜悦,但更多的是笃定。无论在都市的喧嚣中,还是在空谷幽静的山野,那杯盏之间发出的清脆,有如钟罄之声,让人洗尽铅华。苦涩绕于舌间,情境的惬意与美好,却牵着你我慢慢走近茶的深邃......《茶文化》这门课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白族的三道茶。第一道茶,称之为“苦茶”。寓意是“做人要能吃苦,或有吃苦的准备,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是历经各种磨难,才能成就大业。”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它寓意“人生在世,做什么事,只有吃得了苦,才会有甜香来”。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这“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是白族人民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的体验,寓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是啊!人生莫过于如此!这是我们都懂的道理,但要真正去体会时,又有多少人明白个中的哲理?

是的,不是每个人都懂。而今物欲横飞,思潮泛滥,信仰紊乱,虽居闹市,品佳肴,住新房,享清福,然不快不乐,不爽不安,昏昏沉沉,惶惶而不知所以。且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什么都追求快捷、方便,像茶这样需要时间、心境,细细体味的艺术,已渐渐被淡忘了。越来越多民族的精髓,开始褪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这自然不能不算一大损失和遗憾啊!

所以,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将茶文化所赋予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发扬广大,让中华的茶文化响耀世界!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都变得更加有意义!

篇11:孝文化感想

中国有句古话,“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这句话很引人深思。这种亲情让我们的心灵无限感怀。如果没有母亲的羽翼,孩子的生命就难以保全。母与子的联系,实际上是用生死来印证的。人是多么善忘啊。我们感谢在人生路上给自己奉献一箪食,一瓢饮的人,但常常忘了感谢给予了我们生命的人。我们把父母的爱视之当然,不断索取,但心中却不思报恩。在追溯人生意义的时候,我们要问一问自己:到底应当怎样对待给予自己生命的人?我们要不要孝养,要不要恭敬,要不要感恩呢?天是人之始,父母是人之本,人要经常返璞归真。想要偿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真是天下的道理,但是我是怎么样一生也是难以报答的啊!父母的恩你能报答吗?你想的是,他们不就是生了我吗?但是,生你,对你的爱,怀你的苦楚,对你的养育、对你的担忧,多少的爱和烦忧才能抚养你成人。我们有时候听到或者看到很孝道的一些消息或者事件的时候都会泪流满面,上次我们看到“感动中国”里,一个做儿子的,为了自己的母亲捐出了自己的一个肾。他一直瞒着母亲,因为他告诉母亲以后,母亲一定不让他这样做,而他非要这样做,很令人感动的。

以前我们在讲道家的时候,道家其实是讲天地自然的,都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这样一些。就是生在这个世界上,是寄存在这个世界上,而死去才是真正的归于大道。但是,儒家不会是这样的想法,虽然儒家也有一颗超脱的心,但是我们人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想着自己怎样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怎样对父母尊敬、孝敬,对长者尊敬,对兄长恭敬,等等方面的关系我们都要处理,我们疾痛惨怛的时候也要喊父母啊,劳苦倦极的时候也会喊天啊,所以说,人活在这个城市和人群之中,人和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道家能够临尸而歌,人死了,他认为是归于大道,鼓盆而歌。但是儒家绝对不这样想。过去父母死了以后儿女要守三年的丧,孔子的学生宰予认为三年时间太长了,三年礼乐都不做,都礼崩乐坏了。孔子那么重视礼乐的一个人,在孝这个问题上他是绝对不让步的他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予亦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圣人五情是与凡人相同的,有情有义,有孝有敬。孝为儒家文化起点。如果说道家是天地自然的道,而儒家的道是人文的道,社会的道,道德的道。我们理解儒家的孝道一定要从人生之道、人伦之道上来思虑和考量。

孝道从心开始。孩子对父母一定要爱。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他是不会爱天

下人的,一个人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他也一定不会爱天下人的。儒家讲孝道特别讲人情味,他特别讲血缘人情。血缘关系表现出人情味,血缘之爱、亲子之爱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吧,所以,儒家坚持亲子之爱是最最根本的。爱人爱物都要首先从爱父母开始,只有具有这个亲子之爱之后逐步地外推,才能把这个爱是从同胞、兄弟、家人、族群,这个心慢慢来体会,来逐步向外推导。所以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就是说他人有的心,我能想得到,体会得到。所以,一个人他能孝顺的话,“他亲吾亲,以及人之亲,长吾之长,以及人之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很自然的,最后才能大人君子抚爱万民,养育万物,从这里头引申出来的,所以,不爱父母、不爱老者、尊者,怎么爱兄弟?怎么会爱同事朋友?所以,冷酷的心常常是由不爱身边的人慢慢生发出来的,冷酷的情感就是从这里产生出来的。所以,若是教小孩,一定要从感恩、从亲情、从孝顺这个地方生发,这是德性和教养的根苗。就像一棵大树一样,从幼苗慢慢才能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没有亲切的话语、没有思念的感觉,好像是一个累赘一样,把钱寄去就完了,那么这个不能叫做是孝。因为孝它不仅是在于这个形式,最重要还是你的心对你的父母要敬爱。不是饮食的问题,不是金钱的问题,而是你心中割舍不了的亲情、割舍不了的爱。孝敬父母的观念一定是普适性的,没有一种文化是叫你不尊重父母,不怀念父母的,不挂记父母的。所有的文化都是,西方的世界都是这样讲的,没有爱、没有尊重的话,这个人完全不称其为人,这是最基本的东西。感恩心是人类美德。孝是普适性的,我们今天讲孝道与感恩,是因为感恩心是我们行孝道的重要的推动力,内在的力量,为什么强调感恩?因为天是人之始,父母是人之本,人要知道生命与血缘的来源。《诗经》上也说了:“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所以,感恩心永远是来激励我们行孝道的。今人为何要尽孝道。我们经常捧读《论语》或者聆听圣人言,尽管从书面上看语言离我们很远,但事实上这些道理却无时无刻地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内心。中华文化是充满了人情味和人性关怀的文化,孝敬的理念已经渗透进我们中国人日常的生活,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还是行为方式都与其息息相关。不管时代怎么变迁,人类的基本东西是不会变的,中华文化对我们的人生信念也有深刻的影响,也形成了中国人的特质,很多人受这个文化的影响。所以,我希望大家真的能从中得到启发,来重新审视我们的亲情、人情,来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道路。

魏晋相承,以孝治天下。虽然以孝治天下远不如清谈玄言那样引来议论纷纷,但在那个时代孝是非常被倡导的。孝既是朝廷倡导的道德规范,不孝当然成了严重的罪行。《世说·赏誉》注引,“每见国家赦书,谋反大逆皆赦,孙杀王父母、子杀父母,不赦,以为王法所不容也。”可见晋时不孝之罪甚于谋反,可谓重矣。因此,在魏晋时代要整倒一个人,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扣他一顶“不孝”的大帽子。魏时孔融、嵇康被杀,表面的罪状都是“不孝”。晋明帝司马绍为太子时,王敦看此人颇有才能,继位后会碍自己的手脚,“欲诬以不孝而废焉”。后来谎言被温峤当众戳穿,此事未行。由此可以看出,魏晋孝文化的重要地位。

纵观古今文人名士,无不重孝之行,节孝之义,孝文化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传承,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我们呢应该学习和继承的文化传统。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更多的了解孝文化,做一个孝义之人。

篇12:企业文化感想

来到××工作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我很庆幸我是幸运的,很庆幸能够加入到一个团结和睦的团队,庆幸能够遇到对员工关怀备至的领导,庆幸拥有这么多亲切热情的同事。虽然时间还不是很长,但领导们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同事间友好和谐的工作态度……这些公司良好的企业文化让我感觉到加入公司工作是正确的选择,在这样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工作,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工作会更有激情,更加努力和投入。

作为一名进入一个全新工作环境的新员工来说,尽管在前期准备中,已经对公司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但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还是对周围的环境感到好奇和陌生,然而这种紧张情绪在公司领导、同事及企业文化的关怀、帮助和感染下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进入新部门,我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是热情的欢迎,来自领导的,来自各个同事的,每一张热情洋溢的笑脸,都给了我内心一份温暖。一种强烈的企业文化氛围扑面而来,这也正是我所向往的。

在这段时间里,我充分感受到了在××大家庭里大家团结一致、精诚合作的良好工作氛围,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大家彼此相互合作和关心,工作上相互支持,无论什么时候向领导或同事请教问题,得到的都是耐心细致的解答,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工作,我有一种身心放松的感觉,可以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在××的企业文化中,务实、不张扬、踏踏实实工作的特点体现得非常突出,在领导带头的示范作用下,××的每一个员工都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为企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是由于这些年来对扎扎实实、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的坚持,××才会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处于稳步发展的轨道,这是一个长期努力和积累的过程。作为一名××团队的成员,踏实认真地工作是对自己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非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不仅每月安排固定时间对全体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主题培训,平常还会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为员工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通过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完善员工的知识结构,同时可以推动员工不断地加强自身各方面的学习,提高员工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升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达到员工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篇13:四级辅导感想

关键词:单词,听力,作文,快速阅读

对于当前的大学生而言, 英语已非专业技能, 而是必备的素质与能力。对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主要任务就是四级考试。而学生在备考四级的过程中, 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 基于这些问题, 我谈一谈对四级辅导过程中的一些感想:

首先, 单词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对四级考试来说, 也不例外。单词量直接影响着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 听力。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鉴于此, 我决定每节课都进行课本中四级词汇听写, 听写范围不单限于本学期所学课本, 把去年学过的课本上的四级词汇也重新听写一遍, 以旧带新。虽然学生和老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但比较有效果, 而且大部分学生表示愿意继续。

除了背已学过的课本上的四级词汇, 背历年真题中出现的四级单词也是迅速, 有效掌握四级词汇的好办法之一。

其次, 听力是四级考试中的重点与难点。在改革后的四级考试中, 听力部分的比例由过去的20%跃升为现在的35%, 题目的类型、数量、时间全部增加。在听力过程中, 很多学生反映许多单词听清了, 却反应不上他们的意思;或是似乎每个单词都听懂了, 但整句话或文章的意思却似懂非懂。而且近几年的听力考试, 答案往往需要经过推敲和揣摩后才能得到, 这更加剧了这种“听得清, 做不对”的现象。为什么在听力过程中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根源在于听得太少, 并且没有掌握正确的听力方法和应试技巧。

以短对话为例。短对话一直以来都是四级考试中比较有规律的也是短期之内能够有较大提高的一类题型。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话本身兼顾了文化背景常识与语言考察点两个部分, 所以考试时一般不会出现听到什么就选什么的情况。因此, 四级考试的短对话部分产生了一些固有的套路和思维模式。反推法:首先看选项, 大致推测本题的考点, 做到心中有数。在听力过程中, 还应该着重把握听力关键词, 比如but, although等。所以, 每周的语音室教学, 我都会对学生进行四级的短对话专项听力练习。要分类练习, 如, 语音语调练习, 虚拟语气, 因果关系, 否定关系, 时间与数字练习, 比较关系练习等等。每类练习都会给学生讲解解题技巧, 以历年真题为例, 告诉他们此类题出题的倾向, 和容易出错的地方, 并辅以练习。

篇章题则以议论文、说明文和记叙文三大体裁为主。在听力过程中, 主要把握文章的主旨。就考点本身而言, 议论文的考点集中在论点、论据, 作者的态度等方面;而说明文主要关注说明的对象及其各方面的特点等;记叙文则以短小故事类为主, 主要考察故事六要素。

听力中的听写部分也是难点, 每节课的单词听写已经为这部分打下了基础。听力中的听写部分放三遍, 我要求学生在听这部分之前, 先把整篇听写材料快速阅读一遍, 判断所要听写单词的词性, 这样在整个听写过程中, 对单词就会做到心中有数。

无论是短对话, 篇章, 还是复合式听写, 听力考试万变不离其宗, 就是考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掌握程度。学生单靠课堂上的听力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主要还得靠课下反复的练习。

再次, 作文部分, 我要求学生每两周写一篇作文, 并且我会按照四级判卷的要求给学生打分, 从结构, 语法, 语言等方面进行评判。并且找出具有典型错误的作文, 利用课上时间跟学生一起, 对作文进行纠错。

对于四级作文要求的字数, 对学生来说一直是个难点。如果写的过多, 不但不加分, 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浪费了多余的时间, 更为关键的是, 写得越多, 越容易暴露自己语言上的弱点。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达到字数而又不至于写得太多呢?所以我要求学生作文分三段式。而且一定要做到层次分明。比如说, firstly, secondly,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等等这些表示层次的词一定得有。并且要求学生每一段中写上四句, 即主题句加两三句扩展句和一个结论句就可以了。这样全片在十二句左右, 每一句十多个词, 就120-150个字了。

网络中也有一些满分作文, 或是作文模板。有些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背这些作文, 可自己作文的水平却涨幅不大。我的建议是只要把这些好作文的写作思路掌握, 并且把作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 表示层次的词掌握。也就是说要知道这些作文好在哪里, 并且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尝试着去用。

最后, 快速阅读是考查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做题技巧也是首先看题目, 根据题目设想一下文章可能涉及的主题, 然后花一两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文章每段的首句, 了解主题所涉及的方面。之后就是看题干, 按照出题顺序在文章中快速找到答案。有些词汇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答案所在位置。比如题干中所涉及的人物姓氏会以首字母大写的形式出现, 还有时间, 数字, 比较长的单词等。这些词汇都是在阅读文章查询信息过程中重要的提示。

例如:试题中:“National standards for paved roads were in place by 1921.”

这一题的“1921”是比较明显的查询定位点, 提示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特别留意。

对于其他题型, 比如十五选十, 完形填空, 翻译等题型, 则是利用小教室时间, 一边讲解解题技巧, 一边讲解真题, 把技巧应用在解题过程中。

由于经验和时间有限, 对四级的辅导还不能做到面面俱到, 以上就是我对大学二年级学生四级进行的一些辅导工作的体会和感想。

参考文献

[1]http://www.hjenglish.com/zcyy/page/9340/

篇14:合作学习之感想

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会培养学生的合意识,团队精神,会给课堂注入活力。就因为这样我发现合作学习在我们的课堂处处“开花”,学习生字,小组合作;阅读课文,小组合作;只见学生四个一组,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发言的一直在说,不说的孩子始终一言不发,好像这都跟我无关。这样的合作学习不就流于形式,如何让合作学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一、合作形式合作学习的形式很多,但小组合作是合作学习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之一。小组一般是4人一组,分好组后,一定要明确分工,小组里要有组织者,这一般由组内组织能力最强的孩子担任一定要让组内每个成员都要讨论,参与活动,组织者;要有记录员,记录组内讨论结果;要有发言人,就组内讨论在全班发言;还要有监督员,监督每个孩子是否都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去了。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分工,每个人都有事做,合作学习就会是全员参加的。二、合作准备在合作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不是个人思考被代替,而是要把自己的所想,说思,所悟用清晰的语言有条理的表达出来;而听的孩子一定要学会倾听,在听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得到启发,甚至是提出质疑,共同探讨都行;别人的发言如果和自己的想的一样,可以进行补充发言。教师设计的合作学习的问题一定是价值的,值得探究的,而不是浅显的,答案就在眼前的问题。三、教师的作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做好组织和指导的作用。教师在学习中要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随时做好点拨,甚至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合作讨论中,带动学生学习的气氛。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什么时间合作学习,那些组需要教师多参与,学生讨论出的结果那些是有价值的,那些方面学生没关注到,教师要给予引导。四、合作时间在听课中,我常发现,有些老师把问题一出示,说一声可是学习吧,没过两分钟就会叫学生进行汇报,学生还没来得及在一起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是只有一个学生发了言,合作学习就被叫停,这样的学习能被称为合作学习吗?所以,合作学习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进行真正的合作。五、合作的评价合作的评价,一定是激励性的,发展性的评价,是在将大家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广泛的交流后进行的。要让学生在听了评价后,乐于参加合作学习,并有所收获。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努力创设条件,是学生的合作学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上一篇:若,人生只如初见散文下一篇:b站礼仪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