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弘扬中华文化

2022-07-10

第一篇:努力弘扬中华文化

大力弘扬中华慈善文化 努力开创慈善事业新局面

慈善文化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青铜峡市公证处 陈立国

慈善事业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和慈善文化的建设。党的十七大首次将慈善事业写入了工作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高度,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繁荣,突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范围的宏伟目标。

一、了解慈善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慈善文化是善的文化、爱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慈善事业的思想道德基础。没有慈善文化的大繁荣,就没有慈善事业的大发展。当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人们呼唤道德良知的觉醒。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对净化心灵、深化思想及凝聚共同信仰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弘扬慈善文化,能够提高民众的慈善意识,增强社会的慈善氛围,凝聚各种慈善力量,团结社会各阶层人士积极投身到慈善事业中来,以推动和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弘扬慈善文化,有助于树立人帮人的社会风尚,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弘扬慈善文化,有利于促进以德治国、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全民族以善为核心的道德素质的确立。一个用善和爱武装起来的国家和民族,一定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弘扬慈善文化,就是向人们心中撒播德性的种子,把大家引向道德提升的正途,懂得做人要与人为善的道理。

慈善文化体现的是仁爱思想。仁爱的核心是爱人。怜悯心和同情心是人性中的自然情感,同情是对他人苦难的关切并产生爱心和慈善行为。如果人与人之间充满同情心和爱心,整个社会就会做到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病有所治,社会就变得和谐,就能构建一个慈善的国家。

慈善文化反映的是民众观念。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人们既是道德的客体,又是道德的主体,人民利益是社会主因道德的基础。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维护人民利益,关心人民疾苦,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帮人民之所需。慈善就是帮助弱势群体,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度过困难、摆脱困境,也是党和政府亲民爱民的一种具体表现。

慈善文化具备的是奉献精神。奉献是为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而贡献自己的财力、物力、体力乃至生命的高尚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金钱至上、道德滑坡、不做奉献、只求索取。今天更需要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善款的募集、活动的开展就无法进行,慈善事业就无从发展。

慈善文化彰显的是平等意识。无论慈善的主体还是客体,双方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慈善组织或慈善行为的捐助人,其所实施的一切慈善行为不是恩赐、不是施舍,而是基于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互爱互助的高尚体验,是通过人道关怀而达成的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也是对社会应尽的一份责任。接受慈善行为救助的社会成员,也就是受益者,并非就低人一等,而是作为社会平等成员在自身遇到困难时,所应受到的社会救助,也是应享有的一份权利。

二、弘扬慈善文化,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弘扬慈善文化是软实力,发展慈善事业是硬道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1、要结合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完善慈善方面的政策法规。组织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有实践经验的慈善工作者系统撰写有分量的文章,在主流媒体和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围绕专题举办若干论坛,将高质量的发言汇集成册,组织或结合培训精选宣讲;编印通俗读物,告诉民众什么是慈善,为什么要做慈善,怎么去做慈善。做到在形式上让民众喜闻乐见,内容上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2、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加强网络建设,要把中华慈善网办成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快捷敏锐、公信度高、权威性强的官方网站。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结合慈善项目进行宣传,善于捕捉新闻热点,扩大慈善项目的影响力。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开辟“慈善大家谈”专栏,回答民众对慈善关切的问题,解惑释疑,调动民众参与慈善的积极性。

3、大力表彰先进典型 ,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作用、示范作用、号召作用,举起一面旗帜,影响各个方面。办好两年一届的“中华慈善贡献奖”和“中华慈善新闻奖”评选颁奖活动。开展“每月一星”的宣传活动和中华慈善典型表彰会。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

4、要充分运用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等群众文艺形式传播慈善理念、增强慈善氛围,讴歌慈善事业取得的成就和英雄模范人物。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家拓展、创作、拍摄以慈善为主题的电影、电视及组织专题晚会。组织专业人才创作以慈善为主题的优秀文艺作品,征集中华慈善总会会歌。开展义演募

捐。

5、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队伍文化交流,促进慈善文化的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慈善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包容性,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慈善事业基本情况、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慈善事业文明、开放、进步的形象。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发展慈善项目,在共同的工作中,传播和促进慈善文化的交流。组织国际慈善论坛。举办海峡慈善论坛,设立海峡慈善基金会。

6、 发展慈善产业,建立慈善商店,举行慈善拍卖、慈善物品变现,扩大慈善资源,深化慈善的影响力。

第二篇:青年干部应努力弘扬新风正气

--读《对青年干部成长的一点思考》有感

最近,连续拜读了公司领导批转的湖南永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周德睿撰写的《对青年干部成长的一点思考》的文章,该文通过‚以理想指路、以素质强身、以勤奋成业、以修身立世‛四个部分,阐述了青年干部应如何立志、成长、成才、做人、做事,读后感受颇多,收获很大。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干部是优秀青年的代表,是青年中的佼佼者,青年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关乎个人形象,而且影响着青年成长,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特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环境下,青年干部更应该坚守好宁静与清贫,保持好对事业的挚着和坚定,守好良心底线、道德底线和原则底线,带头弘扬新风正气,在促进社会风气好转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青年干部带头弘扬新风正气,要“说理”

周德睿部长的文章指出‚现在我们有些干部,什么都敢说,就是不说理‛。他道出了当前部分干部身上存在的一种不正常现象。笔者认为,青年干部带头弘扬新风正气,首先要‚说理‛。这种‚理‛至少包括了‚法理、伦理和事理‛。一个人特别是青年干部首先要讲‚法理‛,这是最基本的立业规则,只有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去行事、去干事、去创业,才能保证我们不出事,如果不讲‚法理‛,目无党纪国法,胆大妄为,我行我素,

1 不仅害人害己,而且贻误前程,贻误事业。因此,青年干部首先要讲‚法理‛,如果每一名干部都能遵法守纪,严于律己,不仅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向好,而且会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也将产生重要影响。其次,要讲‚伦理‛,它是道德的范畴,周德睿部长在文章中指出‚修身、治国、平天下,首先要修身,修身首先要修德,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形成了很多优良传统和美德,诸如‚勤劳俭朴、勇敢善良、诚实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尊老爱幼、尊师爱徒、男女平等、礼让宽容、妻孝子贤‛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和美德是做人的浅规则,也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内容,更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重要构成,青年干部要讲‚伦理‛,就要带头遵守、继承和弘扬这些优良传统和美德,它时代进步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不仅有益于社会风气的好转,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化解和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第三,要讲‚事理‛,笔者认为,这里的事理,主要是指‚管理‛,青年干部都有自己的事业,或管事,或管人,管人、管事都涉及管理,管理指管的是理,管的有理,观象明理才是管理者必须把握的重点。中国河南濮阳周易研究所吴铁铸教授在《周易与企业管理》一文中指出‚以理行事、以理安人、按照道理来管理,才能有序、有效、有功,管理要懂得哲理、事理、法理、伦理、物理、数理、情理、心理,有理才能走遍天下,才能成事成业。企业管理必须建立企业伦理,追求‚行业公理(行规、

2 法规),尽力把握真理(规律),这是现代企业管理必须重视的精神和理念。‛笔者在一篇文章中也看到这样的阐述‚管理要‘依理而管’。‘管’字拆开来是‘个个官’三字。可见‘官个个会管’!‘理’就不这么简单了。天理、物理、法理、伦理、情理、事理,是‘管’的依据,治理、情理、料理是‘管’的过程。条理、合理、在理就应该是‘管’的结果了。因此,青年干部要讲‚事理‛,要经常反思自己的管理是不是管在了‚理‛上,要出于公正、公平、公心,经常换位思考,特别是在利好方面,要多问与别人行,与己行不行。要通过理顺管理,转化结构和人心,顺天应人,成就事业。

二、青年干部带头弘扬新风正气,要吃亏

吃亏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境界,但时下,很多人都不愿吃亏了,吃亏是‚福‛似乎有些过时。正如周德睿部长在文章指出‚现在我们有些干部,什么都敢吃,就是不吃亏‛。有些干部在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立,有的不是为了工作和大局,而是为了自己能得到一点蝇头小利而不讲良心、正义和原则了。青年干部是整个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干部的价值取向影响下属,影响周围,影响社会。青年干部必须带头吃亏,带头奉献,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和影响周围的人,去干事创业,成就事业。河南豫剧《村官李天成》吃亏歌中唱到‚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自然就少是非;当干部就应该肯吃亏,肯吃亏自然就有权威;当干部就应该常吃亏,常吃亏才能有所作为;当干部就应该

3 多吃亏,多吃亏才能有人跟随;能吃亏、肯吃亏、不断吃亏,工作才能往前推;常吃亏、多吃亏、一直吃亏,在人前你才好吐气扬眉;吃亏吃亏能吃亏,莫计较多少赚与赔;吃亏吃亏常吃亏,你永远不会把包袱背;吃亏吃亏多吃亏,吃亏吃得众心归;吃得你人格闪光辉!‛我觉得这些唱词内容,应该是每一个青年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努力的方向。青年干部在涉及个人利益方面,要算大帐、算长远帐、算法治账,要敢予舍得,有‚舍‛才能有‚得‛,切不可只顾眼前,不讲长远,因小失大。

三、青年干部带头弘扬新风正气,要学好

周德睿部长在文章指出‚现在我们有些干部,什么都敢学,就是不学好‛。青年干部事关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健康发展,事关事业兴旺发达。青年干部带头弘扬新风正气,首先要学好。笔者认为,‚学好‛最基本的要守好三条底线,一是良心底线;二是道德底线,三是原则底线。首先是良心底线,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良心首先是一种对于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认知。一个‚有良心‛的人,实际上就是一个对自己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有理性和明确的自我觉悟的人。青年干部首先要做一个讲良心的人,有了良心,就有了对家庭的负责,对企业的忠诚,对他人的关爱,对事业的奉献,讲良心也是‚学好‛的基础和前提。讲良心首先要学会感恩,要

4 感恩于家人,感恩于领导,感恩于团队,感恩于企业。其次,要守好道德底线。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调节人与人(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集体、社会集体与社会集体)、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的伦理关系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道是产生万物、主宰万物之大本。德是自然万物永恒不变的规律和法度。青年干部要在认真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同时,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特别要讲‚官‛德。如果失去了‚官‛德,也接失去了为官之本,也就失去了民心,失去了权威。当前,五彩缤纷的万花筒世界对青年干部诱惑确实很大,这也是对青年干部‚官‛德的考验,青年干部必须明是非、辨美丑、抵歪风、扬正气,坚守好心里的道德底线,经受住个方面的诱惑和考验,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第三,要守好原则底线。原则简单说来是说话办事所依照的法则和标准,它规范着人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可以怎样,不可以怎样。大凡一个人,在想问题、干工作、办事情的过程中,都有一个讲原则的问题。青年干部或掌事权或掌人权或掌钱权,原则问题是青年干部应该也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常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这里大事是‚公‛(国家、集体、他人利益),小事是‚私‛(个人或局部利益),青年干部必须坚持原则,慎用权力,秉公办事,善待‚公‛、‚私‛。如果丧失了原则,拿原则做交易,在关系名利的事情上总想突破原则为自己捞取额外的好处,这种巧取豪夺,对人对己,于国于民,贻害无穷。青年

5 干部必须守好原则这道防线,不使自己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中箭落马。但也要注意原则性与方法策略性的统一,努力在坚持原则性的前提下,讲究灵活性,实现最佳效果。总之,青年干部既要做事,还要做人,社会、领导要求我们既要高智商,又要高情商,但作为青年干部自己必须在坚守原则底线的前提下,不断的加强实践锻炼,使自己成为各方面都能接受认可的好干部。

总之,《对青年干部成长的一点思考》是篇好文章,对照所论所述,经常省悟自己的言行举止,并不断修正、改进、完善和提高,将使人受益终生,希望它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第三篇:弘扬井冈山努力做一名合格党员

努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争做一名合格党员

----井冈山红色之旅观后感

7月25日—8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总行组织的优秀共产党员红色之旅---赴江西井冈山、南昌、庐山等地参观学习,开展了一次意义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缅怀老一辈革命先烈的战斗历程和丰功伟绩,几天下来,感慨多多,一言难尽!。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我们 默默的吟诵着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脚踏着革命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红土地,耳边似乎回响着密集的枪炮声、嘹亮的号角和震天的喊杀声,眼前浮现出满山遍野的革命者在猎猎红旗的指引下前仆后继、奋勇向前、勇敢杀敌的场景。

在井冈山我们瞻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长眠在那里的革命烈士致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茨坪毛泽东旧居、小井红军医院、黄洋界哨口;重走了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观看了场面宏大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实景表演;领略了井冈山巍峨雄伟、钟灵毓秀的山色风光;参观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广场等。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庄严、古朴,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身临其境,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了南昌起义的阵阵枪声,看到了三湾改编的党旗飘飘,感受了井冈会师的动人场面,闻到了黄洋界上的浓浓硝烟。深切体会了当年红军艰苦卓绝,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通过一系列现场体验,使我们对那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有了清晰的了解,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井冈山是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胜利的起点,是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精神传统的源头,是马克思主义

1中国化开篇的丰碑,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一句话,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精神要代代相传。

井冈山精神是指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过程中所培育和发扬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涵,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

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

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

艰苦奋斗、敢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

通过亲临井冈山,寻访英雄的南昌城和革命前辈战斗的遗迹,观看历史文物和图片,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们大家感触很深。八十年前,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的星星之火,创建了中国革命第一个红色政权,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做好本职工作;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的烈士们的光辉业绩和无私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我们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领悟井冈山精神,并把它发扬光大。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这次参观学习活动,使大家受到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我们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和感受井冈山精神,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没有精神支柱,势必走向沉沦。新形势下,我们要大力发扬井冈山精神,学习革命先烈,

继承先辈遗志,发扬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踏着红军足迹,高举伟大旗帜,认真刻苦学习,勤奋扎实工作,加强实践锻炼,勇于开拓创新,清正廉洁自律,自觉无私奉献,履职尽责,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新时期新阶段,作为一名金融工作中,弘扬井冈山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像革命前辈那样,坚定革命信念,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面对当前金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任务,要立足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勇于创新,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深入研究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和海内金融工作的新变化给银行工作带来的新课题,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进一步创新金融工作的思路,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经济金融工作全局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我区金融事业和宁夏银行的新发展做出新贡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以毛泽东同志一段话共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

支行党支部王登孝

2009年8月5日

第四篇:弘扬时代精神学习先进典型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检察院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欢迎仪式,欢迎被授予“全国模范检察院称号的东宁县人民检察院”载誉归来,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及各兄弟部门对检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东宁县人民检察院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从一个边陲小院成长为全国模范检察院,并先后受到高检院

、省委政法委、省院、市政法委的多次表彰,这当中固然凝聚着东宁县人民检察院领导班子和全体干警的辛勤汗水,但同时更离不开各级党委及兄弟部门对东宁县院乃至全市检察机关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借此机会,我代表市院党组对多年来关心支持东宁县人民检察院及全市检察工作的各级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在全国上下大力弘扬时代精神,争做时代楷模的新形势下,东宁县人民检察院被授予“全国模范检察院”称号,这不但体现了时代精神的内涵,同时更为全市检察机关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回顾东宁县人民检察院三年多的成长历程,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东宁县人民检察院之所以能在新时期检察工作中大有作为,并在全国3000多个基层检察院中脱颖而出,关键是有“五个好”。

首先,有一个好的执法观念。东宁县院的执法观念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执法公正、一心为民”的政法工作指导方针和“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他们在执法活动中自觉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相统一,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相统一,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始终坚持做到打击不忘保护、办案不忘服务,始终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维权作为第一需要。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共查办职务犯罪案件50多件,没有一件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他们出台的《刑事诉讼权利保障卡制度》,对各个诉讼阶段、各个诉讼环节的人权保障问题都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一制度对保障人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得到了省院姜伟检察长的充分肯定。

其次,有一个好的工作思路。东宁县院之所以能被高检院授予“全国模范检察院”称号,关键就在于他们始终遵循、并努力实践着一条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工作思路。他们在工作中能紧紧围绕新时期检察工作主题和总体要求,抓住以业务工作为中心这一根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了连续三年来所办的刑事案件起诉、不起诉、批捕、不批捕准确率,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结案率、起诉率和有罪判决率均达100的目标。同时他们围绕业务工作为中心这一根本,积极创新办案机制,他们创造的对简易审案件动态监督,建立的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案件数据库,有力地促进了业务工作的发展,带动了东宁县院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第三,有一支好的队伍。好的队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有一支好的队伍,关键就要有一个好的班子,有一名好的班长。班长更要有一种好的精神状态。首先是体现在检察长张坤明同志身上。作为一名年轻的领导干部,在抓工作时能自觉把“零经验”的弱势转化为不断创新发展动力的优势,用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敢于突破传统的勇气和魄力,带领东宁县院摸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其次是体现在东宁县院领导班子的创新意识上。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东宁县院就推出了20多项创新成果,占全市创新成果的三分之一强。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这与东宁县院领导班子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分不开的。再次是体现在队伍的整体创优能力上。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年年占据了全市拔尖人才、岗位能手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年年有精品案件、创新成果,并先后有5个科室荣记集体三等功;37人次、15个集体受到市级以上表彰。正是这支过硬队伍的整体创优能力为东宁县院的工作夯实了基础,实现了创新发展。

第四,有一个好的管理手段。他们依托现代化网络系统,用信息化手段管理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检务保障。他们实行的队伍全员个人有关资料上网备查,为领导了解和掌握干警的心理脉搏、生活状况,进而开展有针对性地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依据。他们实行的干警工作业绩展示,为优秀干警脱颖而出搭建了平台。他们实行的干警参与的民主管理,有效地增强了干警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收到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好效果。他们实行的主诉检察官动态管理,将竞争理念引入干部管理之中,有效地调动了干警工作热情。他们实行的业务工作网上讨论、网上考核、网上监督,对于提高业务工作质量,规范执法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们实行的工作网上管理、网上督办、网上反馈,有力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推进和完成。

第五,有一个好的执法环境。东宁县院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获得这样的荣誉,离不开东宁县好的执法环境,离不开县五大班子和有关部门的领导、监督、关心、支持。正是有了这样的执法环境,才为东宁县院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注入了动力,提供了空间,搭建了舞台。

总结东宁县人民检察的先进

第五篇:弘扬中华文化

敬爱的党组织:

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正如xx大报告指出的这样,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更多的国民需求从物质需求转向文化需求,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的日新月异,使外来文化不断进入中国社会,并日益对中国社会尤其是社会的精英阶层和青少年产生重大影响。

近几十年来,外来文化已深入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一些角度上看这此外来文化是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社会文化,繁荣了社会经济,但从深层次讲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远不至这些,外来文化的主要影响是表面看不见,反应在国民的心里,如这几年外国的一些影视作品尤其是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火爆中国,而这其中有一些作品并不符合历史事实,而国内许多观众并不完全了解历史真相,这就为这此外来文化误导观众提供了方便,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任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不断蚕食,就会从根本上动摇民族的文化基础,从而威胁国家赖以生存的国民精神支柱。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排斥所有外来文化,其根本在于如何弘扬我们固有的传统文化,使之具有旺盛的生存力和战斗力,在与外来文化的竞争和斗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xx大报告中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全面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来自)首先要使国民正确全面的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从面培养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我们在学习、研究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时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方向。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需求的增长,文化市场空前繁荣,普遍民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望开始显露出来,书店里有关历史的图书开始畅销,有关历史的各种讲座开始受到喜欢,媒体开始谈论“国学”,小学里开始讲授《论语》,连广告词里也出现“上善若水”的字样……。这些现象证明历史作为精神财富是一个文明社会所不可缺少的。

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时,也要反思传统文化。在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的同时,也要正视传统文化的严重缺陷和不足。也就是说,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传统有优秀与不良两种性质,我们要弘扬的是优秀传统,对不良传统则必须舍弃。区别优秀与不良两种文化传统,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和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从实质上来说,也就是看其是促进社会的进步还是阻碍社会的进步。但这两种传统的存在往往不是纯粹独存、绝对对立的,而是交叉互渗的。我们在继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扬弃不良传统思想文化时都要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产生过的历史作用。而不是简单的去划分哪些传统文化是优秀的哪些文化是不良的,而是要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而不是简单的取舍。

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融入了中华各民族的智慧和汗水,弘扬传统文化的前提就是要全面正确了解中华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弘扬中华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国家的骄傲,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保持自尊心自信心的思想前提,是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生命力的思想基础,也是今后中华民族屹立世界各民族之林的根基。

汇报人:xiexiebang

上一篇:酿公开课教学设计下一篇:努力奋斗的励志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