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六环节

2024-04-26

三步六环节(通用9篇)

篇1:三步六环节

物理“三步六环节”教学模式解读

西交口中心 边中爱

一、基本模式

“三步”课前自主预习、课中交流展示、课后反馈总结。

“六环节”目标引领、情景导学、自主学习、探究展示、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二、物理学科特点

物理课程是一门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强调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背景,以物理科学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规律和科学方法为基础,以科学探究为主线,以最新信息作补充。

三、“三步六环节”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目标引领:展示学习目标是一堂课的第一步,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习目标的设计要有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具体化、科学化。

情景导学:物理课程标准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学中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导学方案中问题导学部分,设置与知识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为解决问题而生发的求知欲,思考欲和探究欲,让学生能充分主动地为解决问题而去学习知识。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的课本导读。让学生亲历知识生成的过程,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知识,同时发现问题。

自学是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指导自学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在自学方法的指导上,教师给学生的指导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探究展示: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解答,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解决.对于导学方案中科学探究提出的问题,要按照题目的难易让每个小组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加强生生互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达到全体同学共同学习的目的。

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之后,学生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才由教师来解决;教师讲什么、讲多少,取决于学生掌握的情况,精讲包括规范学生的专业用语、解答疑难问题、多种解题思路、规律性的方法总结等。

归纳总结:本环节分为三段:当堂检测、总结回归、课堂评价。

①当堂检测。检测题要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来设计,题目不宜太多,结合导学案中自我检测进行。

②总结回归。总结应根据导学方案中自我小结的框架由学生来完成,要求扣准本节课的内容,尤其是具有规律性的内容或方法,教师回归学习目标。

③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课代表对本堂课各小组或同学的表现来做客观公正的评价,既评价优点,也要评价缺点。

拓展延伸:按照分层次教学的原则,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完成导学方案中深化拓展部分的题目。

课标导练的内容要求全体完成,有能力的学生同时要完成实践延伸的题目,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特别是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更要给他们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篇2:三步六环节

为了深入开展“惜时增效,轻负高效”,打造高效课堂的活动,我校全面推广实施“三步六环节”教学模式。通过深入研读此模式,做出如下实施方案。

我校根据“三步六环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公地位,通过导学案的设计,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带着问题进行预习。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性活动。

通过导学案设计一些有效的预习问题或是课堂的检测练习,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预习或检测,让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工作。然后学生可以在课内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以小组合作为形式的课内探究活动,然后,在导学案上,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从而做到课后训练,完成“三步六环节”中的“三步”。

(1)课前预习:根据课前预习的一系列要求,在课前要让学生预习所学内容,以便于掌握将要学习的大概内容,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通过导学案,设计一些预习的习题,让学生完成,这样可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我们在上课时,就会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课内探究:在讲课前要吃透教学重难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探究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还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明确哪些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要给学生做出正确有效的指引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乐学,好学。

(3)课后训练:课后的训练是重点,是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在作业的布置时,要体现作业的分层布置,这样,能照顾到那些程度不太好的同学,设计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习题,能够很好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作业的设计,既要保证大面积学生扎实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又要保证部分发展力较强的学生得到拓展提升。同时,在布置作业时,还要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对程度较好的可以布置一些拔高性的作业,或是一些实践性的,或是一些需要合作探究的问题,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课内探究过程,计划采用“预习检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评价总结——当堂训练”六个环节。

1、预习检测:采用查看导学案、课堂提问等形式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反馈检测,然后,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调整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2、自主学习: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或导学案上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然后让学生把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在小组内交流。

3、合作探究:学生把自主学习中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提交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然后,由小组进行问题讨论结果的汇报。最后,在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老师进行讲解。

4、精讲点拨: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交给学生做题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以后再见到就能够举一反三,力求做到“三讲三不讲”的原则。

5、评价总结:评价总结本堂课的知识点。

篇3:三步六环节

关键词:学启练,三步六环节,初中数学,应用研究

一、引言

学校在县教委教研室的指导下, 提出了“学、启、练”的新课改模式, 并且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 提出了“学、启、练”理论指导下的“情景导入、自学提问、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练习反馈、拓展迁移”三步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成功申请并被批准为重庆市级研究课题。下面就本校的数学学科组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启、练”三步六环节主体导学模式应用研究的情况做一个简单介绍:

二、何为三步六环节:

所谓三步六环节是指在“学、启、练”理论指导下的“情景导入、自学提问、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练习反馈、拓展迁移”课程改革模式。

1.“学”的步骤:这一个步骤包括自学提问和合作探究两个环节,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多项式一节为例:

“自主学习”这个环节就是在引入课堂后, 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学, 认真阅读教材, 先是粗读, 即对这一节的内容有一个大概轮廓, 并让学生理出这一节讲的什么问题, 以问题的形式罗列出来, 比如:什么叫做多项式?什么叫多项式的次数?什么叫多项式的项?什么叫常数项?这里的多项式与前门学习的单项式有何区别与联系?什么叫整式?学生讲这些问题提出后, 再让学生细读并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小组内可互相讨论, 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教师可在旁边提供一些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合作探究”这个环节也是学生自学的过程, 并且是学生精读教材的过程。只不过这个过程是同学们一起互相学习的过程。合作探究包括两个同学讨论 (对学) 和小组讨论 (群学) 两个环节。这个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的步骤。这个步骤包括情景导入和精讲点拨两个环节, 即启发思考的过程。

“情景导入”非常关键, 一节课学生是否有激情, 就要看教师怎样开头。比如本节课可以先让学生回头看看章首问题, 并与上节课的单项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同时还可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让学生感受到除了单项式, 还有几个单项式之和的情况,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精讲点拨”是指教师的讲评和点拨要到位。过去传统的教学法是教师怕讲少了或者没有讲透, 学生没有听懂, 做不来题。现代的教学法是教师不能满堂灌, 只能是精讲。教师要做到“三讲”和“三不讲”, 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混点, 并着重讲考点。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懂了的不讲, 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 学生通过自学就能懂的不讲。在本节课中多项式的次数与单项式的次数必须要讲, 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必须让学生弄清楚。

3.“练”的步骤。这个步骤包括练习反馈和拓展迁移两个环节。

这个过程就是为了练习知识点和考点, 练习重点和难点。也是为了检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个过程要精, 并且能及时地发现问题, 而不是为了练习而练习, 避免多而杂的倾向, 特别要注意不要那些简单重复的内容。也不要那些深、难、怪、偏题, 要求少而精。

通过练习反馈这个环节, 教师才知道学生“学”的情况和教师精讲点拨的情况, 及时地做出修正和补充, 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时时注意发现问题, 也先搞一些小小的测试。但测试时, 题不能太多, 要能及时地发现问题。

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采集知识又要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达到迁移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要做适当的拓展延伸。

但要注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不是知识深度的拓展而是知识广度的延伸, 如数学发展史方面的延伸, 如陈景润、华罗庚、苏步青等数学家的成长故事, 既可以延伸学生的数学知识, 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列方程解应用题、函数问题、几何图形、统计等就是把数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问题去的生动的例子。

三、“学、启、练”三步六环节主体导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

(一) 备课上下真功夫, 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1.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 传统备课中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动词描述教学目标, 学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 需要准确了解, 并能准确的用行为动词去表达它。备课时应尽量用“知道”、“说出”、“会解”等这样的行为动词。

2.有效备课要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 真正的吃透学生,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 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并不只是一张白纸, 现代社会中, 孩子的信息渠道已经不再单一, 已经有了一定的积淀, 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 有效备课更要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高度的热情”, 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 而在于求知热情,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远高于对知识的追求。

3.有效备课要求吃透教材并有效利用教材, 还要“再度开发”教材。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 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给予重视, 充分利用教材, 进行教学设计。但是, 再优秀的教材, 不一定适合于每个学校、每个班、每个学生, 但传统教材中, 教师一般主要是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 教材重难点, 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而有效备课应更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 即对教材内容重新选择、组织和排序, 也就是说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 对教材的处理是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水平”的。

(二)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1.有效提问要求问题保持大众性。提问能引起大多数同学的思维共鸣, 学生跃跃欲试, 争先恐后要求回答, 课堂气氛可立即活跃, 提问要向全体学生发问, 抽答面要广, 所提问题必须具有大众性。提问之后要留有时间给学生思考, 在适当的时候, 可以适当增加提问的难度, 但难度不可过高, 教师可以相应引导。

2.有效提问要求问题有一定的价值, 并且难度有一定的梯度,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参与的价值。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在教材中找出标准答案的问题是常见的。有效提问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让问题提有所用, 有学习价值。这些问题的设计,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有效提问要求避免“满堂问”。曾经的教学是“满堂灌”, 新课程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把课堂还给学生, 于是“满堂灌”的现象少了, 但我们的课堂又遭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难点, 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也限制了学生思维。

(三) 精讲点拨, 有效讲授

1.有效讲授首先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讲授首先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方法一是创设情境;方法二是把学习目标告诉学生。创设情境, 老师们都注重, 但是不能花费的时间太多, 要求在1-2分钟就完成。时间多了, 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2.有效讲授要求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难点,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学习。

在传统的讲授中, 教师只有讲到重难点内容时, 才会提醒一下。但由于目前的课堂教学中, 采用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可能会造成学生只关注形式的热闹和参与的开心, 却抓不住核心内容, 所以有必要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时、进行中和结束时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难点。

3.有效讲授要求保持一定的节奏。好的讲授总是保持一定的节奏, 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 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得轻松, 且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到记住, 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

4.有效讲授要求控制教学过渡。当教师在改变话题, 活动时出现的教学过渡, 教师应保证过渡有条理、简洁, 并且要预先准备好与过渡有关的材料。

5.课堂小结, 回顾学习目标。回顾学习目标, 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一个重要手段, 当学生实现了学习目标时, 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 可以获得一种心理的满足。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新华社.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 2010.07.29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篇4:三步六环节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8-092-01

1. 情境创设

教师以重新命名全班合照的图片作为引入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高度关注。

师:同学们,有些同学在重新命名后图片打不开了,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那要怎么样才能打开这张图片?生:(七嘴八舌地讨论怎么办)

师:(把不可用的图片和可用的图片显示在屏幕上)你们发现了这两个图片的区别吗?

生:打得开的图片的文件名多了后面的jpg.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为什么要多出这三个字母才能打开图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件及其类型》这一小节。

教师利用学生观察比较上述答题卡中存在的问题引出了新课,让同学们对新课和旧知识之间感受到了联系,带着疑问进入到新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

让同学们自学课本,找出文件的定义和属性,思考问题:网页是否是文件并填写文件的各种属性的作用。

3. 合作探究

学生按照教师的探究任务要求,分组合作完成本组的任务,利用百度搜索或者查看书本来进行任务的查找,教师随机调查学生存在的问题。探究的任务一是查找每一种扩展名代表的文件类型是什么,任务二是找到老师存在同学们电脑里的文件,任务三是解决如何打开一个虽然有扩展名但是仍然打不开的文件。规定每个小组8分钟时间进行讨论和归纳。除此之外每个小组适当的分配一些容易的任务,这样做可以照顾到小组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要认真巡堂,一起讨论刚才学生在探究任务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商讨解决的对策,分享优秀同学的经验。也可以让个别已早学会的学生来协助教师,帮助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4. 课堂展示交流

探究结束后,教师让各组组长展示本组的探究结果,然后让同学们比较有没有不一样的答案。如果有,就把有问题的地方写在黑板上,每个小组展示交流之后,本人引导其他小组评价该小组的回答是否正确,不完整的再进行点拨,最后归纳。

例如任务一:有一组认为swf格式是图片,有一组认为是动画,教师请认为是动画的一组的代表上台利用白板用百度搜索,并得出答案是动画。教学片段实录如下。

师:这组同学认为swf格式是图片,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呢,第三组有,是动画,很好,你们是如何得到动画这个答案的?

生:在百度搜索的。

师:请问你们组是如何搜索的,关键词是什么?能上台给我们演示吗?

生:(上台打开百度)我的关键词是“swf是什么格式”,这里有几个词条都说swf是动画。

师:非常好,那我们要看权威的百度百科,对了,就是动画。做得很好。

任务二:教师请同学们总结“D:\信息技术\2015\匀加速直线运动.swf”里的“\”的意义。

任务三:请一位同学上台来输入关键词,查出答案。

5. 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本人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最后全部小结,解答。学生的讨论结果一般是不全面、不系统的,大多数讨论结果是建立在偶然与巧合下产生的。所以教师这时可通过设疑,根据学生特点,提出一些学生们未能考虑到的条件。

6. 测试评价

教师的测试题目是进行各种文件类型的归纳,例如哪些是音频,哪些文件是视频,哪些是文档。

在学生实习操作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及时对成果进行总结和反馈,全面综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并让评价成为对学生的激励,促进学生的学习。这也是对教学重点的再次强化的一个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更多精力放在知识的延伸上,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举一反三,使有些学生能脱颖而出,发展和培养特长生。

总之,通过“三段六步”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合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并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反思:

1.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大部分的同学已懂得信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也能较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的一般特征,亦能从身边简单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但针对从网络中获取信息,同学们有些可遇不可求的感觉。所以,本节课是从网络中的文件开始学起,逐步揭开从网络中快速获取信息的神秘面纱。总体而言,同学们对于这一节的学习能够保持很高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来说,对很多学生而言,理性知识好像要占多一点,为此,本人通过对教材编写主线的分析,结合前面讲的利用搜索引擎(百度)来找出本人提出的问题,通过合作探究找出答案。

篇5:三步六环教学模式

一、概述“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1、传统的“教”与“学”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

“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2、先学后教

“先学后教”是就教学关系和教学顺序而言的。

“先学”中的“先”字,其含义应该是更多的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希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先入为主,主动探究。以自主学习、生生合作等方式,为“课堂教学”建构一个前置性平台。

“后教”中的“后”字则更是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绝对权威的弱化,它更多的是强调教师要转变角色,走下讲台,以服务者、促进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打破以往老师教学生学,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僵死的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的实质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像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的使用权还给农民一样,这是学习方式重建和课堂教学重建的“支点”。

3、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是就教学的原则和要求而言的。

“以学定教”要求教师的“教”,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在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作适时、适当的引导、点拨,以实现课堂教学时间有效运用、高效运用,从而避免教学的低效和无效。

二、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平定三中现有教职工128人,开设教学班30个,学生2400余名,平均班容量超过了80人,教学环境属于大班额,而且生源基础不平衡——来自全县不同区域、成分复杂、基础不等,面对如此的现状,为了贯彻“以人为本,教书育人,以学定教,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了全面实施“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优化、异步达标”的教学策略。我校先后组织教师到各地课改名校考察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让我们耳目一新;他们成功的课改经验,让我们振聋发聩。如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中有一个环节就是优生带后进生。优生帮助后进生,实行“兵”教“兵”,对后进生有帮助,对优生也有促进。学校安排优生、后进生同桌,组成学习小组,要求优生随时随地关心后进生,帮助后进生,既密切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又提高了自己,起到了教师起不到的作用,这个环节中也体现了合作学习。

山东杜郞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中,课堂分为“预习、展示、反馈”三种课型,呈现出“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类特点,预习课分“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个环节。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充分发挥了合作学习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实,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并没有什么奥秘,主要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据学生、发展学生,教师与学生一起研究教材、拓展教材、升华对教材的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悟、生成及推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体验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课堂,真正发挥学生内在学习的欲望与愿望。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尊重学生的表现欲、成就感,把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当作课堂教学的追求。

我省忻州七中的“自然、质疑、点拨、强化”四个环节教学,学生学习在前,教师点拨在后,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和学习模式的转变。翼城五中“课前预习,决战课堂”的“六六六”自主学习模式要遵循的六原则是:主体性、探究性、参与性、开放性、多维性、互动性。教师主导教学的六环节为:确定目标、指导预习、组织交流、梳理归纳、引导探究、达标反馈。学生自主学习的六环节为:明确目标、课前预习、交流合作、展示反馈、拓展延伸、达标测评。它吸取了多种教学法之精华,能够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此基础上,我校借鉴兄弟校之经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引领下,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结合本校的实际,确立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大班小班化”的教学思路,逐步形成了“大班额条件下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三步六环节”教学法。为有效的解决“面向全体”的课堂实际,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模式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三步六环节”教学法,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能力的培养。课标对于这一做法的设计,利用学生喜欢交流和互动的天性,喜欢探索和发现的年龄特征,借助于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动”起来,“活”起来,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三步六环节”教学法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实践中共同探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式。合作意识的培养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但是这种能力的培养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在准确把握各科教学的特点上强调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的能力,应用与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检验类化过程的方式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与学方式发生根本改变的课教方法,符合学生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去探究知识生成,主动去质疑,自己去解疑,体现出合作,探究式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教学模式的形成

在以课题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边学习——学习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国内外前沿理论;边研究——研究学生学情、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边实践——借鉴前人已有的教学模式;边总结——不断比对,不断思考,逐步将新的好的适合的教学方法融入课堂,不适合的效果不好的舍弃。逐渐了一套适合我校校情:“大班额条件下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三步六环节”教学法。

“三步”即依据目标,定内容;自主合作,巧点拨;分层训练,查效果。

“六环节 ”即出示目标导学——自学寻求疑难——合作探究解惑——教师适时点拨——分层优化训练——目标检测反馈。

模式解读如下:

(一)总体设计

第一步:依据目标,定内容——就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内容。

第二步:自主合作,巧点拨——就是针对给定的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寻找问题;再通过交流互动,展示自我,各抒己见。其间就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点拨,解答疑难。

第三步:分层训练,查效果——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计训练,检查小组学习的效果。

(二)具体操作

第一环节:出示目标导学——就是为了顺利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为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导入课题后直接出示本课教学目标,让学生更有激情去完成教学任务并更有的放矢地完成本节课的所有任务。

第二环节:自学寻求疑难——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有自学指导,自学指导包括自学内容、自学范围、自学时间、自学要求、尝试练习。自学指导越具体越具有针对性,效果将会越好,效率将会越高。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查、询问,要不断调整教学思路,学生的疑难要通过展示以及其他方式最大限度暴露,共性问题要进行归纳。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解惑——针对自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要分类解决,能在小组中解决的用“一帮一”的方式在小组中交流解决,共性问题要在组与组之间交流,有些问题以学生的知识面是不足以出现答案的,只限于交流。第四环节:教师适时点拨——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是有限的,教师必须做到适时点拨,并以典型问题将本节知识整体展示,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有整体认识。

第五环节:分层优化训练——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到选题好、分层查。选题好是题要具有以下特点:概念例题习题化、习题模仿例题、公式重运用、课本习题要变形、重点基础要重复。分层查是对学生要有不同要求,起点低,无封顶。起点低做到各尽所能,无封顶做到尽其所能。使课堂真正成为所有学生的学堂,没有一个人落队,能力强的要尽其所能,充分提高。

第六环节:目标检测反馈——课堂效果如何?学生是否很好的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必须要用2至3个紧扣教学目标的题目进行基本检测。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进行下节课的教学安排。

五、教学模式实施情况

“三步六环节”教学模式是“十一五”期间,我校立项的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之研究成果。模式的实施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探究完善。经过两年的语、数、英三科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此模式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大班环境下课堂的教学质量。第二阶段,巩固推广。2011年始,此模式在全校课堂教学活动中全面推广,效果明显。2012年中考我校优生率、合格率、全A率较上一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三率指数均居全县第一。第三阶段,调整深化提升。自本学年起,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我们对模式进行了修正,要求教师进一步开放课堂教学,一切以学生为本,务求做到:

第一、充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的实施,从表层看,是教学中的一些传统做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下达指标、增加课时、统一考试、成绩排名等;从深层看,一些长期以来左右我们教学工作的操作模式、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评价标准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潜能,关键在于激发。相信学生才能激发学生,才能挣脱传统教学思维。

学生自主学习:

(增强)意识

(培养)能力

(善于)指导

第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是指导学生会阅读、会思考。阅读:重点是教科书 ;思考:理解和质疑

第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须确保学生课内课外独立学习的时间。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独立充分的自主学习基础之上,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推进、巩固独立学习行为,深化独立学习效果的活动。

第四、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的前置性学习。举例:以备课组为单位提前一周备课,周五印发下周学习内容的自主学习提纲,学生双休日集中自主学习,周日下午收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意见,教师二次备课,组织以答疑互动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指导—自主—反馈—释疑—巩固”

第五、重视研究,在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处花力气。

新课改背景下的研究是占领教学制高点的关键。要研究《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考试说明》,要研究教学内容的易错、易混、易漏点,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习惯、方法。

篇6:三步六环课堂教学模式(共)

六个教学环节:课前自学→导课明标→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总结提升→反馈延伸

第一环节:课前自学(第一次先学)

教师提前下发预习单,学生根据预习单进行自学,并完成上面的练习,第二天早上交给老师,经教师批阅后于课前下发。任课教师根据完成情况对各小组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公布在教室内的小组评价表上。

第二环节:导课明标

通过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师生应明确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弄清楚,需要在课上重点讨论。而后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在检查学生自学情况的基础上明确学习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着目标来学习。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第二次先学)

预习单中存在的问题或学生的疑惑是这一环节研究的重点,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与解答的基础上,小组内学生对于自主学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合作探究,基本完成学习任务,为展示交流做好准备。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由组长反馈给老师。此时,教师的任务是深入各个小组,主要是点拨、答疑、发现亮点以及评价。

第四环节:展示交流 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各小组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展示交流,小组间、师生间进行质疑、答疑,完成学习任务。可以通过朗读、讲解、板书、表演等形式进行。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点评、补充、质疑、辩论。教师的任务是激励、引导(深度、方向、节奏)、评价、适时点拨和讲解。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适时予以小组或个体评价。

第五环节:总结提升(后教)

学生在展示交流中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或错误,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纠偏,答疑解惑。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交流和展示的资源,一方面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和提示,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示范、点拨、分析、讲解等手段,促成展示过程中问题的化解。既要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点、难点,也要兼顾动态生成的问题,解释学生的疑惑。点拨过程要力求简洁、透彻、明了。

第六环节:反馈延伸

篇7:三步六环节

课堂评价标准

祁仪一初中

2011.9

祁仪一初中“学探测”三步六环模式教学课堂评价标准

根据县教研室课改模式要求和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学探测”三步六环模式教学课堂评价标准,满分为100分。

一、学

1、出示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明确具体5分;

2、引学导读:激发对新课学习需要、自学方法指导5分;

3、问题生成与解决:老师和学生生成相结合,具体、有效5分;

4、展示:以组为单位,代表展示、补充积极、充分5分;

5、点拨:重、难点理解提示,过程方法方法提示到位5分;

6、自学评价:书面问题答题赋分或其他评价办法具体有效3分。

二、探

1、探究问题生成:在“学”的基础上生成值得探究的问题5分;

2、合作探究活动:活动安排有序、实效、充分,活动效果好5分;

3、展示:以组为单位,代表展示、其他补充充分5分;

4、点拨:理解提示,思路方法引导到位5分;

5、质疑拓展:在展示基础上师、生共同质疑,引导拓展5分;

6、合作学习评价:师生共同对学习情况评价准确恰当2分。

三、测

1、出示检测题:题量适中,梯度把握好,分层要求5分;

2、以考代练:组织考试,教师收集反馈信息具体5分;

3、点评示答:公布答案,错的多的题思路点拨精到3分;

4、自评互评:赋分量化,可以互改2分;

5、矫正纠错:师巡视指导2分

6、达标总结:师或生对所学内容达标程度总结,以“我学到了什么”形式3分。

四、综合评价

1、问题生成质量:“学”有问题生成、“探”的问题质量高5分;

2、教师引导质量:课堂结构紧凑,调动充分5分;

3、学生学习状态:学生学习投入、参与度高、面宽5分;

4、目标达成度:80%以上达标,解决达标训练题5分;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你看到的变化5分。

以上各项由听评课人员根据授课人对照各项逐环节打分得出总评分数,其中80分以上为优秀,70——80良好,60——70过关,60分以一视为不过关。

篇8:三步六环节

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首要的是重视教育观念转变的先导作用和教学方法改革的载体作用, 其核心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突出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唐河县积极实施“学、探、测”三步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就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教学模式

1.学

教师根据学情书面出示学习目标, 以引学导语 (引学情境) 形式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引发学生学习情感;或出示问题让学生感到用以前的知识不易解决或让学生感受到学了本课知识后, 解决起来更便捷;或创设情境 (包括实验) 提出新的问题, 让学生自主解决本课的问题, 并进行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知识提示等 (3分钟) 。在问题生成环节, 先出示自学提纲, 让学生在自读教材 (学材) 的基础上解决自学提纲上的问题, 在体验、理解、思考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 (生成·学生) , 交流工作经验在展示环节一并展示, 教师点拨 (10分钟) , 由师、生站在不同角度进行自学评价, 并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 后转入下一步。以课堂为单位划分知识块儿, 注重知识体系和脉络, 知识点、知识形成过程、方法等用问题覆盖, 教师指导学生按先后顺序解决不同的问题, 可以采取先重点探究, 再通过自学解决系统的问题, 即可以先“探”后“学”———系统化。仍遵循每步的六环, 六环也不是绝对的, 是一种理念的指导。每一节可能要分为几个活动单元, 活动安排和落实要到位, 学生才能学得扎实有效。预设要到位, 知识脉络要清晰, 要为学生思维设置必要的“支架”, 问题安排要有梯度, 围绕重点能够生成值得探究的问题。

2.探

教师在每一步的基础上提出探究的问题 (1~2个) , 安排探究活动, 提出小组合作、展示、评价办法, 在展示过程中关注参与度, 关注学生学习状态, 进行必要点拨, 质疑拓展。展示原则:以小组为单位, 代表展示、组员补充, 其他质疑, 进一步探究。展示出错率高的、多解的、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合作学习评价, 重点是合作学习文化引导和提升, 鼓励合作出新的小组、合作氛围好的小组, 量化记录并存档 (15分钟) 。

3.测

目的是对学习目标达成度的检测, 也是对“学”和“探”两步完成质量的反馈检测, 是学生学习情感的升华。利用4~6题 (10分钟) , 突出自主完成, 注重量化评价。

二、教学原则

1. 循序渐进原则

自主学习时, 教师引导学生对已学相关知识进行回顾, 为新知做好铺垫, 进行方法指导, 为自学提供帮助, 因为从“学”到“探”是一个由低级进入高级的学习过程。在“探”的步骤, 教师要提供相应的探究基础, 自然引出探究问题, 由易到难。在“测”这一步骤中, 按由易到难安排, 分三个层次提出完成要求, 即基本问题、中档问题、有一定深度的问题。

2. 情感调动原则

三步六环模式中的第一步即安排了“创境引学”环节, 这在心理学中主要是为了克服“前因效应”带来的影响, 通过教师引导, 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到需要学习的内容上来, 调动学生想学的情感, 常用“创境激趣”等策略。这样, 能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 加强师生、生生交流, 在合作学习中共享差异资源、形成合作文化, 实现师生情感的陶冶。

3. 创新原则

围绕学习内容, 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观察、分析、归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创新思维的标志, 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可贵品质。在教学内容学习的“学”“探”环节, 对创设情境、问题生成、质疑和拓展, 重视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等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探究性原则

大部分问题可以通过自学或分组讨论解决, 有些问题的解决要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对知识从不同侧面进行把握和相互关系的梳理和“透视”, 把“默会”的转化为可以表达 (翻译) 的“显化”知识, 把普通的语言表述转化为学科语言。有的需要以一定方式再现事物发展过程, 做出可能的预测, 再通过深入探究, 还原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5. 全体性原则

三步骤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教师作为组织者, 组织要面向全体,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面向全体, 防止在学习活动中的少数“霸权”。安排展示时要照顾不同层次学生, 具体指导, 大声鼓励“学困生”的每一点学习进步和积极表现。

6. 终身发展原则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的探究学习, 并成为一种自觉习惯, 借助学习材料的学习, 培养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的品质, 借由学科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向处理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和问题迁移,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鉴别事物的能力, 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学会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 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 做好必要的知识和品德准备,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注意事项

篇9:三步六环节

[关键词] “三步六环”;中年级;数学

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课堂教学改革的要义即是要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能力。笔者在学习、总结、反思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挥集体的智慧,建构起了“三步六环”课堂教学模式:即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堂清巩固这三个步骤,自学质疑、互动探究、交流展示、精讲提升、回顾总结、迁移巩固这六个环节,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方式,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点“人”,特别是要把学生看作重要的资源因素,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和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

一、开展多维互评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关键的渠道。教师要注意转变观念,建构和谐、多维、平等的评价方式,把着眼点放在关注孩子们的情感、态度、体验上来,转到关注孩子们的能力形成上来,转到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上来,获取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维度评价信息,建构起科学合理、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评价模式。

学习数学知识的效果如何,学生自己心里最清楚。但是中年级学生心理年龄还不够成熟,如不加以引导,很难形成对自身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能够形成评价的初步准则,对自身的学习目的、学习进度、学习效率等有了自己的认识时,他才是真正地学会了学习,才会对自己的知识学习、能力提升等负责。自我评价的目的就在于明确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目标指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一)努力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互评”是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指导者之间相互的评价和反馈,可以自由地针对别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还可以对别人的想法进行补充。这里的互评包括学生之间和教师之间的互相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由于要对别人的回答阐明自己的见解,所以课堂上会进一步集中注意力,反思别人的答案。同时,在自己发言过程中,能够发现他人的优点,认识自身的不足,有利于共同学习,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协作共进。

二、丰富对学生的考核形式

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已经显而易见:评价方式单一、刻板,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考核时笔者进行了改革。在考试时,不应只是测试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等,更应重视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试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给出答案背后的想法与思考。总之,尽量用那些能够检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展现学生个性的试题。

例如,四年级上学期学习过“条形统计图”后,笔者让学生进行调查和实验,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对数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加强数学与外部的联系。笔者是这样进行设计的:

1.请你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调查表,并记录自己家里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数量,要求每天都有记录;2.小组合作,记录并统计本小组一周内所有家庭每天及一周总计丢弃塑料袋的数量;3.为以上数据做一张统计图;4.分析收集的数据,对全校同学的家庭1周内、1年内丢弃的塑料袋数量进行估算;5.测算一个塑料袋的大概面积,估算全班同学的家庭1周内丢弃的塑料袋大约占多大面积,是否能够铺满一间教室。

把这样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调查、实验、分析,可以全面考查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综合数据以及推断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这样贴近生活、便于操作的任务还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在长期过程中坚持不懈的精神,为教师评价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品质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领悟到丢弃太多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顺便进行了环保教育。

三、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

“成长记录袋”是学生个人的成长记录,记录袋里呈现的是考试检测不到的内容。它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学习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它可以反映学生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反映学生的毅力、上进心、自我反省和认知的能力,可以说记录下了学生们一个个真实的“成长故事”。

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教师们可实行学生自主管理的方式。由学生自己给记录袋取名,“我的成长我做主”“我的进步袋”等。教师再向学生说明,记录袋里可以是对一道题的独到看法,对一节课的心得体会,可以是一次进步的痕迹或者一个小小的收获。每一阶段再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并留下教师、家长的关爱和期盼,使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自己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自己有更明确的要求。

四、使用数学周记促进知识理解

数学周记是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记录生活的一种创新。笔者班级的语文老师要求学生每周写三篇日记,于是,笔者跟语文老师约定,每周五的一篇日记让学生写数学周记,也算是三篇中的一篇,用专门下发的日记本来记录,周一收齐由笔者来批阅。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很不习惯,也不知道写什么,笔者就引导让他们写自己学得最好的知识点以及对此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写自己还不懂的地方,或者写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渐渐地,学生写得越来越好,如下是笔者班某学生三年级时利用“除法笔算”的知识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今年国庆长假,10月5号,爸爸妈妈为我过十岁生日,邀请了外公外婆、舅舅舅妈等亲戚。他们先来到我家,玩了一会儿。到了吃饭时间了,我们起身准备去饭店。可是只有一辆车,怎么去饭店呢?舅舅自告奋勇说:“我送大家去饭店。”说到这里,他停下来对我说:“请你帮我算算我要往返几次才能把大家全部送到饭店?”

我数了一下不假思索地说:“27÷5=5(次)……2(人),一共要6次才能全部送到。”这时,妈妈走过来说:“你再想想,计算错啦!车子上原来可没有驾驶员哦,车子是空的!”

我这才明白过来,车子上没有人,每次舅舅都要来回接送,而且舅舅也是这27人里的一员……突然,我茅塞顿开,想到了解题的办法:先用27-1=26(人),再用26÷4=6(次)……2(人)。“一共要7次!”我大声说出了答案。舅舅问我是怎么想的,我胸有成竹地说:“舅舅的车子是空车,没有驾驶员,所以要舅舅一直在车上开车,减去你之后,每次只能坐4人,一共有26人,你也能在最后一次接人时和最后一批人一起到饭店,所以就是7次啦!”

看到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笔者感到很欣慰,并推荐他的周记参加区里“数学与生活”的小论文比赛,获得了二等奖的成绩,这对他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五、完善作业评价,彰显激励功能

作业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个方面,又是学生复习巩固、教师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开展“我跟自己比一比”活动

我们的数学作业目前有评价手册和补充习题这两套。评价手册一般是让学生带回家去写,补充习题作为课堂作业来完成。但有些学生回家后作业不够认真,第二天来批阅的时候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小错误。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笔者在班级实行每月作业评比活动,看谁补充习题和评价手册上得到的“优秀”多,不过这个比较是跟自己比。只要本月比上个月得到的“优秀”多,就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这样,学生就会以认真、自觉的态度去完成作业。这样的评价方式,我们遵循的是“进步多少,奖励多少”的原则,不受名额、数量限制,只要学生跟自己过去比有进步就值得肯定和表扬。

(二)开展“日日清”活动

学生的作业只要是全对的,就在在后面打上“优秀”,有创意的答案写上一些赞赏式的评语。如果有错题,则做一个小小的记号:有时是一个“?”,有时是一个“△”。有的学生在发现错误后及时改正,也有的学生因暂时不理解,无法改正,可以在教师讲解后进行改正,实现“日日清”,只要当天改正了均可得到“优秀”。

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放在关注学生学习的特点上,把评价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放在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上来,注意灵活机动,协调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让考查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让评价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龙尾驿妇人图,龙尾驿妇人图温庭筠,龙尾驿妇人图的意思,龙尾驿妇人图赏析下一篇:没什么最后,也没什么永远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