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方舟教育

2024-04-22

上海新方舟教育(通用4篇)

篇1:上海新方舟教育

各位新方舟人,今天是2018年1月1日,我在这里,我代表新方舟向大家致以新年的问候,祝大家元旦快乐,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2017年过去了。对于有些人来说,过去的日子就过去了,就没有了,留下一地惆怅和失落;对于有些人来说,一年的时间为自己留下了一些故事和果实,为自己新的一年提供了养分和积累,让新的一年过得更好,更加充实。对于个人是这样,对于新方舟也是这样。时间过去了,我们总要留下点什么。

2017年,我们新方舟做了不少事情,每个加盟校、总公司和部门都付出了全力以赴的努力!我们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2017年,我们最大的收获不是收入上的,而是心态上与综合实力上的。2017年,我们期待与希望的旗舰店创立完成。我们更加清晰的理清我们的教学产品,并坚持做好教学产品、教学服务,我们努力坚持教学质量和老师素质的提高,我们努力为学生提供成长服务。我们大部分的管理者,不再把心思放在天天所谓备课上,而是放在如何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更好的服务上,家校交流等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同时,我们的NOP、CES、(小升初、新高

一、初三高三全托辅导、地生精品班课)家庭教育、自主招生、高考志愿、游学留学、素质拓展、作为阅读、速记单词、英语口语、练字、艺考、魔方等产品开发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不少地方可圈可点,并且北京新方舟成立了中小学辅导教育联盟,为我们未来的加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许2017年新方舟除了旗舰店外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吸引眼球,但我们确实做到了脚踏实地,并且坚持做了正确的事情。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财务系统都实现了电子信息系统化。我相信,一个公司伟大的事业一定不是在飘渺或喧嚣中能够做到的。伟大的事业需要足够的耐心、忍辱负重的心态、坚定不移的决心,以及沉静厚重的定力。过去也好,现在也好,将来也好我们要把重功德,轻功利作为信条,产品多要做拿手的,不要口子开的太大,我们必须培养优秀的人,为孩子一生奠基,培养出人才是一个机构的强大的标志。

2017年的新方舟,我们变得更加成熟了。成熟意味着方向正确,成熟意味着心情平和,成熟意味着深谋远虑,成熟意味着愈挫愈勇。但成熟不意味着世故,不意味着狡猾,不意味着放弃初心,不意味着放弃追求,不意味着安享现状。

我们的脚步前行,是为了远行。我们每一次的追求,失意、得意、失败或者成功,都是为了我们能够有更深邃的眼光、更广阔的胸怀,更伟大的事业。在这里我要感谢1000多新方舟人,是在大 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2017年的日子没有白过,我们走在正确的,走向伟大事业的道路上。

面向2018年,新方舟会有更多的机遇,也会有更大的挑战。中国的社会与教育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管如何变化,有两件事情一定不会改变:人类努力学习,奋发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不会改变;人类互相之间通过竞争和创新不断替代陈旧体制的努力不会改变。追求美好是人性,新陈代谢是规矩。面向这一时代,我们唯有坚持竭尽全力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新方舟才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我们唯有坚持不断变革不断创新,才不会被颠覆和淘汰。新方舟的发展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传道授业解惑,第二个阶段为以新方舟为平台中心的发展,第三个阶段达到能引导、设置的程度。教育和学习是有区别,教育是自上而下的,以‘老师’为核心;学习则是自下而上的,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本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现在很多孩子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是现有的教育制度、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造成的,并非学习本身。

新方舟2018年的首先就是稳定发展,稳住自己然后发展加盟,发展加盟是大事,要拿出大于65%的精力去做加盟。

我们不仅要紧跟时代的脚步,我们还要努力引领时代的发展。我一直认为,引领时代发展一直是新方舟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同时,我们深刻意识到,任何一件事业的发展,都是人才聚集和充分发挥才能的结果。有了孙悟空,才能够西天取经;有了108将,才有了梁山聚义;有了张良萧何,才有了汉朝天下。美国和中国的竞争,本质上是一场持续不断的人才争夺的战争。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未来。新方舟也不会例外。过去的几年,由于新方舟变革的缓慢和思维的僵化,导致人才发展缓慢。同时,我们很多才华横溢的管理者、老师和员工,依然在新方舟的舞台上充满激情地努力和奋斗,和新方舟共同成长!面向2018年和未来,我们将会把人才的留引和发展工作,当作新方舟重中之重的战略。我们不会为了既得利益委屈人才,我们会努力为人才打造可以充分展示才华获得回报的空间和舞台,让有理想有才华的人和新方舟的事业共同发展。

没有什么日子是容易过的,努力或者不努力,日子都会过去。努力也许需要更多付出,但必有回报;不努力也许轻而易举,但必留空虚。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让过去的日子值得我们回忆。我们的生命走过日子,不仅仅需要雁过留声,更加需要脚踏实地,留下生命深深的脚印,一路走过我们要不断播撒春华秋实的种子,让中国因为我们灿烂,因为我们美好,因为我们更多一份希望和梦想。希望2018年新方舟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对祖国、对家庭、对自己交出一份更好的答卷;希望2018年因为我们自己足够的努力而泪流满面。

2018年,我们一起沿着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努力前行!我们一直相信,闯过风雨必有彩虹,翻过高山必有远方,我们的人生本来就不应该平淡!

陈凡旭

2018年1月1日

篇2:上海新方舟教育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为《爱在上海诺亚方舟》新书发布会致辞。陈俭馆长为新书作序,并称“小说串起了一个个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中犹人民风雨同舟的大爱篇章。”

《爱在上海诺亚方舟》一书的作者于强老师发言。讲述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和心得,并且对各方对此书的支持表示了感谢。

全景式反映犹太难民在上海避难的长篇小说《爱在上海诺亚方舟》首发式最近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举行。作者于强在首发式上说,他现居住在位于提篮桥社区的住宅,曾是日本当局设立的犹太难民“隔离区”范围,他常看到许多犹太人怀着深情和虔诚前来寻觅犹太人留下的踪迹,深深地被感动,萌发要写一部反映犹太人在上海避难的长篇小说,用生动的文艺形式表现出那一段不寻常的历史,但这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于强在虹口区区委、区政府的关心下,在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帮助下,阅读了数百万字的资料和书籍,走遍了曾是犹太难民居住的石库门屋,他也得到在沪犹太难民后裔、作家沙拉女士和一些热心朋友的帮助,经过两年的艰辛努力,终于完成30万字全景式反映犹太人在上海避难的小说《爱在上海诺亚方舟》,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被评审为2014年度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在该书序言中写道:“通读这部作品,可以全景式地了解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犹太人在上海避难的历史,小说串起了一个个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中犹人民风雨同舟的大爱故事。这里既有犹太人与中国人之间炽热相恋的爱,也有大劫难中人们舍身忘死的爱,还有逆境中犹太同胞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更有饱受战火蹂躏中的中国人民对另一个需要帮助民族的人们所给以无私的大爱。”

书中以几个犹太人在“水晶之夜”后家破人亡从欧洲乘坐邮轮来上海避难为主线,其中三位青年与上海三位青年产生的爱情,经过种种曲折,生生死死的考验,直至二战结束犹太难民离开上海,他们的命运有美好,有遗憾,有悲惨,可歌可泣,十分感人。

书中歌颂了二战期间中国人民与犹太人在艰难困苦中建立的珍贵友谊和超越国界的大爱,告诫人们不要忘记中国人民和犹太人被纳粹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摧残、蹂躏、屠杀那一段骇人听闻的惨痛历史,决不允许历史的悲剧重演。

该书有几大亮点:1.可以说是犹太人在上海避难的真情实录,真实地反映了那一段难忘的历史;2.爱贯串始终,尤其是中犹人民在大难中产生的超越国界的大爱,感人至深,催人泪下;3.反映了犹太人的感恩,也是中国人与犹太人在患难中所建立的友情的延续。

于强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对写涉外题材小说情有独钟,曾经撰写出版过5部涉外题材长篇小说,其中有4部在中日同时出版,小说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遗留下的阴影和恶果,倡导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世界要持久和平。

篇3:再续犹太人“上海方舟”传奇

上海画家刘小曼女士的家庭聚会很特别。2010年4月10日一早,她与同辈亲友纷沓而至上海长阳路62号的摩西会堂,这里有一套她提供的欧式餐桌椅正在展出。亲友们纷纷赶来,看老家具或许还在其次,重要的是他们可借“观看”回顾一段历史,重温发生在上海的那段犹太故事。

摩西会堂,又称“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

1938年,希特勒开始大规模“反犹”、“屠犹”。纳粹狂热分子走上街头,疯狂捣毁犹太人的店铺和住宅,烧毁他们的教堂,迫害、凌辱,直至大肆逮捕犹太人,一大批本已在欧洲安居乐业的犹太人顷刻间无家可归。

不计其数的犹太人千方百计想要逃离令他们生命受到威胁的统治政权。然而,当时许多国家拒绝接纳犹太难民或制定犹太人入境限额。就在这绝望的关口,犹太人发现了上海。1937年至1939年的秋天,上海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座外国人无需签证和担保就可进入的大都市。于是,犹太人带着他们唯一可携带的物品——护照,流亡上海,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在一个叫提篮桥的地方度过了一段艰辛而又不乏温情的岁月。

如今,摩西会堂中,摆在刘小曼那套老家具周围的,还有当年避难上海的犹太人的居住证、结婚证、祈祷经书等,它们作为3月初举行的“犹太难民上海情系列活动”的陈列品一同展出。而这些分属26位难民的珍贵老物件,也牵出了一个个上海人与犹太人之间的患难故事。

家具传情

严格意义上讲,刘小曼应算她提供的那套欧式餐桌椅的第二位主人。其原来的主人是当年避难上海的犹太难民,后来成为美国实业家的杜德纳。

刘小曼回忆,当年自己家与邻居杜德纳一家并无深交。1949年杜德纳全家在国际犹太人遣返委员会的帮助下移民美国,刘小曼家则搬进前者的住所——昆明路60号。杜德纳家离开时,很多家具被留了下来。刘小曼至今还记得老邻居家典型的欧式陈设,“一进门右手边是衣挂区、深色的衣柜大橱、3尺多宽的单人床,一看就不是中式的,花纹很特别。”另外,这些犹太家具都是会木工手艺的杜德纳父亲亲手打造的,几十年后,当刘家人想移动它们时,巨大的衣橱根本挤不出大门。

除了留下的家具形成某种关联外,两个中犹家庭此后一直各自生活,并无往来,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后,刘家突然到访一批批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人,这对刚刚迎来开放的中国人而言是件令人费解的怪事。但刘家人很快明白了,他们并非唯一一户接待外国游客的上海人家。那些坚持在他们家中每个房间依次拍照的外国人,或是自己、或是长辈曾经在提篮桥生活过。多年后,他们是带着感恩之心再回上海,感念故人,探访旧居。

到了1999年,刘家那套老家具的主人也回来了。

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上午,杜德纳带着女儿重返上海,满头白发的老人熟门熟路地走进昆明路上一个不起眼的沿街门洞,摩挲着狭窄楼梯的扶手,登上二楼,来到他曾经居住的小屋前,叩响房门。

那天不是公休日,家中本不该有人。但似乎冥冥之中的安排,刘小曼恰巧有事回家。门开了,老人被现在的屋主热情迎进房,当他环顾四周后,目光最终停留在那套颜色斑驳的旧桌椅上,雕花木椅的椅背造型如花瓣,中间还有一个镂空的桃心。犹太老人满目含泪,“这是我50年前用的家具。”老人几度哽咽,不再说话,他女儿抹着眼泪,泣不成声:“我终于见到了爸爸生活过的地方。”

临别时,杜德纳挥着手,用上海话对刘小曼说:“再会,明朝会。”此后,刘小曼与杜德纳不断书信来往,犹太老人寄来明信片、贺卡和自己在滑雪胜地度假的照片,刘小曼则寄去了自己的国画作品。

其实,住在虹口区提篮桥的很多上海居民都和刘小曼家一样,与犹太难民有过或多或少的接触。

已故上海画家陈逸飞是较早关注“上海犹太难民史”的人,他先后完成相关题材电影《逃亡上海》、《上海方舟》。《逃亡》一片讲述了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手童年避难上海、拜师学艺、最终成为艺术家的经历;而在《方舟》一片中,陈逸飞则以纪录片方式,描绘了17位上海犹太难民故地重游的情景。

陈逸飞拍摄《上海方舟》的缘由在于,1990年他在纽约举办第5次个人画展,其间遇到一位外国老妇人,她竟用地道的沪语与他打招呼:“侬好!侬阿是上海人?”陈逸飞震惊不已,老妇人随后向他叙诉了在上海避难时的往事。老人的讲述,打动了陈逸飞。于是,他飞到世界各地找到了17位当年的欧洲犹太难民,让他们重回上海故地。这些犹太人虽离开黄浦江畔已有50年,但一踏上这片使他们获救的土地,便都热泪盈眶。

这些“老上海”走进石库门,来到梧桐树下,爬上小楼屋顶,他们回忆当年在上海生煤球炉、吃大饼油条的乐趣。片中一对名为保罗的夫妇说,为了纪念在上海的这段历史,结婚时,他们特别用犹太和中国婚俗分别举行了两次仪式。

《上海方舟》里还有这样一处细节,曾住在舟山路的马丁,按过去的地址寻找上海老家,但因为他出生得晚,离开上海时尚不谙世事,所以很多事记不清了。然而,就在他迷糊乱撞时对面走来一个老妇人,一见他就兴奋地喊起来“你是马丁?”之后,两位老人紧紧拥抱。

根据学者大卫•克兰茨勒在其研究著作《日本人、纳粹和犹太人——1938~1945年的上海犹太难民社区》中的记载,和马丁一样,幼年时就离沪的犹太难民至少有500人。但犹太作家索妮娅却认为数量可能更多,因为她自己就没被大卫统计在那本专著里。

索妮娅1939年10月26日出生在上海,离沪时刚满8岁。

家乡陌生,异乡却美好

当4月10日刘小曼一家正在摩西会堂聚会时,索妮娅再次重返“故乡”上海。她专程赶来参加“犹太难民上海情系列活动”的读书会。

当年避难时,尽管生活拮据,但上海却给索妮娅一家带来无可比拟的安全感。“我爸爸妈妈后来曾跟我说,万一有什么事,你随时可以回到上海,因为你有上海的出生证。”

二战结束后,索妮娅一家回到德国,她学习教育学,之后成为德语和英语老师。一直以来,索妮娅都会向学生讲述自己在1939年至1947年间的经历,她把对上海的感觉概括为两个字——感激。

索妮娅曾给学生们朗诵过一首诗,“你们终于要出发了,离开了这么久,这么遥远,再到达你们都不熟悉的家乡,你们不应该忘记上海,不要忘记你们在这里见过的稻田、宝塔和中国帆船。欧洲同龄的孩子会为此羡慕你们,因为这些年他们只有恐怖的岁月……” 索妮娅说,每每读到这儿,她都会满面泪水。

同样在上海长大的,还有杰瑞•摩丝。当年,杰瑞的父亲在历史上最丑恶的迫害犹太人暴行“水晶之夜”中被投进监狱,他母亲决定拼死一试,带着三个孩子去见盖世太保指挥官,求他准许在自己和孩子们的出境许可证上盖一个章。“让我去上海,或开枪杀了我们。”最终,勇敢的母亲带着当时7岁的杰瑞、13个月大的弟弟和9岁的姐姐成功逃亡到陌生的东方。踏上外滩的土地,杰瑞觉得这里堪比天堂。至今,他还记得和中国伙伴一起踢毽子、跳房子的情景。

丹尼尔•雅各布森同样也在上海长大。多年后回忆往昔,丹尼尔带着股孩童般的顽皮:“从学校回家只要走几分钟,但我总要逛上好几个小时,因为好多人在街上做好玩的事,在马路上还有人耍大刀、跳舞卖艺,我是如此着迷。”

在上海长大的著名生物学家卡尔•贝特汉姆,年老时重返“故乡”时,指着提篮桥地区著名的街心公园霍山公园说:“这是我们的公园。我们家住在许昌路,可以走路来。”和杰瑞、丹尼尔一样,贝特汉姆也清楚记得当年和中国伙伴玩耍的情景——“有次玩捉迷藏,我躲得实在太好。过了很长时间都没被发现,当我自己走出来时,大家早就在玩别的游戏,他们都以为我已经回家去了呢。”

或许,当年上海紧张的战争气氛会让杰瑞、丹尼尔、贝特汉姆这些来自西方的犹太孩子物质生活不如以往。然而,他们却在中国度过了一个单纯快乐的童年。尤其和留在国内的同胞们相比,他们更是幸运儿——1945年纳粹投降后,上海犹太难民开始通过国际红十字组织打听亲人的下落,结果是,所有没能逃离欧洲的家族成员几乎全部被屠杀,死在集中营的犹太人达到600万,而逃亡来到上海的犹太人,除病老死亡外,都奇迹般地生存下来。

萍水相逢,缘分难尽

如果说,上海当年无需签证担保便可进入的政策,为数万犹太人打开了一扇生命之门。而让犹太难民能够真正安定下来,更多还是依赖上海民众对他们真心的帮助。

随着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殖民者把上海推入更黑暗的深渊,同时受到波及的还有避难上海的犹太难民。虽然1942年德国向日本施压准备屠杀在沪犹太难民的“梅辛格计划”没有实施,但从1943年2月起,日本当局还是建立起“无国籍难民隔离区”,命令所有1937年后抵沪的犹太难民迁入,这个隔离区约包含有15个街区。隔离区内那些狭小、破旧的弄堂房子,在灰色的天幕下显得死气沉沉,隔离区内挤满了来自德国、奥地利、波兰、匈牙利的犹太难民。

“我们这一层里的16个人只有一个卫生间,顶楼另一个卫生间12个人共用。”犹太作家伊•贝蒂•格列宾希科夫在自传《我曾经叫莎拉》中回忆。

不过,在犹太老人弗雷迪•赛德尔的记忆里,“隔离区”的生活也有好的一面,“没有中国人对我们说,‘我们还吃不饱饭,滚吧’。” 在那段最艰难的岁月里,与“隔离区”犹太人杂居在一起的上海民众给予了前者无私的帮助——让出房间安置犹太难民居住;帮助他们寻找工作;安排犹太儿童同中国儿童一起学习。弗雷迪记得,1945年7月,一场空袭造成31名犹太难民死亡、250名难民受伤,当时周围的中国居民同样伤亡惨重,却仍奋不顾身冲入火海营救他们。

而当年的“隔离区”一带,至今也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两条犹太人居住最密集的弄堂,一度被日本人在出口焊上铁栅门,禁止出入达一年之久,被困在弄堂里的两千余人,最后大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是居住在周围的上海市民,采用“空投”,将面饼等食物掷过去而救助了他们。

“在战争阴霾下,用‘患难与共’来形容上海人与犹太人恐怕最贴切不过。两者来往并不密切却饱含深情,萍水相逢而又缘分难尽。”作家索妮娅这样对记者说。只是,当年究竟发生了多少上海人与犹太难民的患难故事,已无人说得清。与此相关的资料不多,亲历那段历史的上海老人如今在世的也不过几十位。

或许今天,我们尚能听到这样的故事——老人王发良时常回忆曾住隔壁的一对犹太老夫妻:“他们带着一个孙女,由于家境贫困,很少点灯。”当时王发良在美孚公司做事,时常会拿些煤油接济他们。“虽然这样,我们依旧很少说话。但有一次对话让我印象非常深。”那位老先生问王发良,“What is the mightest strength in the world?(什么东西在世界上最有力量?)”王发良愣了一下,“Is nature?(自然界?)”犹太老先生则回应:“Nothing!”王发良说,他到现在才明白,这是一个难民对权力世界的感慨。

今后,随着一个个历史见证人的离开,当年发生在上海的那段犹太传奇,其点点细节终将离我们远去。或许,这正是许多中国人、犹太人一次次集体怀旧的原因——就像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奥斯威辛集中营幸存者埃尔利•维泽尔所说:“每一个今天倾听的人,将来则是一个见证人。”

(本文部分人物故事素材选自“犹太难民上海情”展览)

中国“辛德勒”

何凤山,这位1938年至1940年间的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为犹太人签发了多少张“生命签证”,至今仍是个谜。据一些档案资料估算,平均每月500多个,有时达900个。但何凤山生前很少提起这段在奥地利任领事时的经历。1997年,定居美国的何凤山在加州逝世,其女儿在报纸上登了一则讣告,其中一句话提到父亲在维也纳的工作。历史学者及曾经受帮助的犹太难民这才注意到他。

犹太难民辗转登上“上海方舟”

当年,欧洲难民主要经由两条线路逃往东方,大部分人从法国辗转意大利,登上轮船,穿越苏伊士运河,最终抵达上海。而另一部分难民则坐上火车,穿越茫茫的西伯利亚,向东行先到日本,再转到上海。

1938年,犹太人以每月1000人的流量涌入上海。他们一点都不了解这个城市,包括这里的气候。在潮湿的天气里,他们穿着不合时宜的厚大衣,等走出码头时,浑身已是汗水淋漓。

篇4:打造新课堂方舟 拉动课堂需要

在提倡高效课堂的今天, 我们如何打造自己的新课堂, 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呢?本人在教学时, 曾经试图依托网络资源, 通过多媒体手段, 以“提问—思考—发现”的方式,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营造学生高参与的课堂氛围, 实现与时俱进的大教育、优课堂。

下面结合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上的应用, 来浅谈如何“打造新课堂, 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让信息化资源走进课堂, 有效利用优质资源, 实现快节奏课堂教学

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精华, 传承着中华文化光彩夺目的传统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们以往的教学注重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 教师往往更乐意将知识嚼得碎碎的喂给学生, 期望学生都能获得知识。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知识的灌输, 学生掌握知识离不开死记硬背。当信息化技术走进课堂后, 我们优质的课堂资源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充实, 也从此打破了我们的传统教育, 使其随互联网的洪流迈进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以信息化资源来弥补教材的不足, 来丰富课堂学习的资源, 从而在语文教学中以快节奏课堂教学来实现学生的高效阅读、高效求知和高效发展。

由起初的远程教育资源共享, 到今天班班通的实现, 我们更多的感悟是:信息化时代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教育。原来只要一支粉笔、一本书就可以上完一节课, 而现在, 我们用电子白板、多媒体、优质资源来完成一堂课。白版的多功能使用, 多媒体的多角度感触, 优质资源的共享让我们的课堂更直观、简洁、快捷地完成教学。

快节奏课堂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我们的课堂中应该以快节奏方式来维持一定的学生参与度, 让学生们感到课在不断地推进, 总觉得有事要做、有问题要思考。信息化课堂, 就是将优质资源用信息技术与我们的教学内容相整合, 给学生更宽更广的学习空间, 学生在享受优质资源的同时, 以快节奏完成一堂课的学习。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草原》时, 我从优课资源中打开电子课本《草原》, 并把下载好的相关课件、视频, 以及作者、涉及草原的资料拖到电子课本中。首先, 利用视频带学生走进草原, 体验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 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 边欣赏边听有表情朗读感受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然后, 用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进行个别或小组讨论, 请求老师用百度查找, 或在阅读资料中查找, 来解决一个个问题, 了解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 赞美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一堂课下来, 充分利用了信息资源, 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让智能化引领课堂, 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 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正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校讯通、班班通也落户学校。调查显示:我县 (嘉鱼县) 90%的学校实现了班班通, 56%的老师实现了电子备课、多媒体上课。各班级的电脑、电子白板、投影仪、音响等电子设备虽然齐备, 可是不少老师患上了“技术焦虑症”, 一想到要用智能化设备去教学都发憷, 自己制作课件备课时间少, 往往效果不是那么好。但是, 智能化课堂的打造, 为我们使用校讯通、班班通提供了更便捷的资源支持。智能化课堂是指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课堂教学的应用, 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智能化, 正确创建、利用、开发智能化课堂将成为现代教育课堂的主流。

如这学期, 随着云平台的搭建, 我们学校结合“一师一优课”活动, 尝试一起编写电子教案, 引入大量教学资料, 制作“微视频”。每个班级、每个学科捆绑优课资源, 实现同班级资源共享。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曾尝试着用电子白板实现课堂的无尘化, 利用多媒体的音、像等实现学生感官的多元化参与, 以电子白板与优课资源的整合, 以课件与自创性微课相结合实现课堂智能化, 点读笔、触摸指、鼠标、键盘等都可以引领学生进行他们的自主学习;在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中, 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实现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学生通过资料和视频进行自主学习, 将老师的“技术课堂”变成了学生的“技术课堂”, 从而大大推进了高效课堂的有效运用。我们通过从感觉到记忆再到思维这一过程, 打造智能化课堂, 创建学生的“技术课堂”的教学模式, 从而实现了语文高效课堂。

三、让学生多元感官参与课堂体验, 实现高效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教学中, 我们运用多媒体教学, 让学生多元感官参与课堂体验, 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吸引学生高参与, 实现教学质的飞跃。多媒体教学, 是教师综合利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与课堂组织相配合, 使教学知识体系直观化, 大大提高信息传输的速度和质量, 增大信息量, 有效缩短讲授时间, 又能够充分发挥其本身固有的形、声、色变化与发展等特长使知识体系直观地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促进知识的有效吸收。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 控制教学过程, 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参与课堂, 体验课堂, 我还把“提问—思考—答写”自始至终贯穿于课堂, 引导学生高参与。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的教学中, 我截取“猴王出世”视频, 让学生一边看视频听讲解, 一边感受课文文字, 之后再默读课文, 提出问题, 然后用课件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视频中, 见闻了“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发现了水帘洞, 群猴进入水帘洞, 拜石猴为王”等一幕幕课文情境, 使学生学习过程气氛活跃, 有声有色, 直观性明显增强, 把学生难以弄清的花果山、水帘洞场景等问题简单化、浅显化, 把猴王发现水帘洞等过程具体化、形象化, 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 大大提高了学生语言的学习效果。

四、翻转课堂, 实现互动式教学的延伸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 布置家庭作业, 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 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 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 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 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随着学校班班通、校讯通、互联网的普及, 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 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课堂和老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初步尝试使用翻转课堂, 我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信息传递”。在教学《窃读记》时, 让学生抓住很有情趣的“窃读”二字, 找出作者所采用的窃读方式, 如:换一家店窃读、“贴”在大人身边、借躲雨窃读, 让学生找出描写林海音动作的词汇, 划下林海音描写窃读时心理活动的句子。对于不懂的问题, 提供几个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 鼓励学生和家长利用技术在家学习, 包括使用电子书、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 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 还提供在线的辅导, 提出一些问题等实现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从而让学生在《窃读记》这课的学习里, 紧密结合视频,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通过形象的视频来完成教学内容, 完成高效阅读与学习任务。

在后来的教学中, 经常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从而实现了互动式教学的延伸, 使课堂教学更具时代性、高效性。

总之, 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 也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 积极运用现代化手段, 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语文的兴趣, 用智能化课堂引领我们的教学, 以翻转课堂引导学生, 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 才能达到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目标,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师中心>同步教学资源>>教师用书>>五年级下册《草原》[EB/OL].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jiaocan/xy5x/201103/t20110314_1027055.htm.

上一篇:中秋节的祝福语句简短下一篇:国际贸易专业个人英文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