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婚俗文化浅谈

2024-05-03

布依族婚俗文化浅谈(共6篇)

篇1:布依族婚俗文化浅谈

宁南布依族婚俗文化

第一部分 概述

宁南县位于凉山州东南部,北距西昌129公里,南临金沙江与云南省隔江相望。全县面积1666.6平方公里,辖6个镇,19个乡级行政区,总人口18万余人,其中以汉族、彝族和布依族为主。布依族主要聚集在宁南县新华乡中村村和西瑶乡拉洛村,布依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由农家自已纺织的布依土布久负盛名。男子喜穿对襟短衣、长裤、包头巾,妇女穿右衽大襟衣,着长裤或褶子裙,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首饰。布依族喜欢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一般是十几户或几十户为一寨,也有上百户至几百户的。住房有“干栏”式楼房、平房和石板房,最具特色的是石板房。

在布依族的婚俗文化主要体现在接亲、发亲、拜堂、坐家等四个部分组成的。

“浪哨”即谈情说爱的意思。布依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主要方式是唱歌,通过唱歌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增进感情,进而选择自己情投意合的伴侣。

布依族婚俗中的订亲

布依族普遍实现一夫一妻制。过去,青年男女之间交往比较自由,未婚男女可以利用节日、外出劳动等机会,聚集在一起对歌,表达爱慕之情,如男方同意,就可以盟誓订下终身。结婚的双方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为女儿择偶时,尤其看重对方的经济条件。还流行订“娃娃亲”(亦称“背带亲”)的习俗。目前,宁南布依族的婚姻多为自由恋爱和媒人说合相结合。青年男女相恋后,父母也同意,男子家要准备一坛酒及香、纸、糍粑(糍粑必须有12个,以10个送女方父母,2个送媒人)等礼物送到女方家。女方家以之祭家神,并请来家族长者、亲友一同喝酒,商议亲事,俗称“吃罐酒”,宣告双方正式订婚。姑娘的头发也要从中间分开编辫,表示已经许配人家。

布依族婚俗中的接亲

男方家准备五马三轿,猪肉(一方一肘),糯米粑6挑、米酒6担(表示六六大顺之意)。大小开合12封,糖果、点心若干。接亲队伍数十人,在唢呐声声、敲锣打鼓的一片欢声笑语中,在两个押礼先生的带领下,形成浩浩荡荡接亲队伍前往女方家接亲。女方家数十名青年男女用竹杆将迎亲队伍拦于进女方家的路口,双方对歌、敬酒,男方家唱赢、抛拦路粑,女方家才撤杆放行。到了女方家堂屋后,两个押礼先生将男方家所带接亲礼物(红糖、米酒、糯米粑、礼金等)点交给女方家。此后,女方家亲友虽然同意收礼了,但仍迟迟不摆酒席招待接亲客人,必须要等到新娘方将要去送亲的能说会道的女青年代表们与新郎方来接亲的语言丰富的男代表们“讨价还价”谈妥,接受了男方给的“青年钱”后,才允许开始摆酒席招待接亲客人。接亲的客人要在女方家住一夜。这一夜,女方家的女青年们吃过晚饭后,互相邀约来与接亲的男青年们对唱山歌,直到天亮要发亲前。随后,男方也要选择日子,带上礼品(烟、酒、茶、肉等,酒一般女方家要看她家亲戚多少而订,肉一般是“七方八肘”意为保垒肉不得少于七斤,猪脚肉不少于八斤),到女方家“敬家神”,称为“喜口茶”。以后,男方家要选择吉日到女方家去开取姑娘的生辰八字,并把它落到男方家的祖籍谱书中,以誓盟订终身,姑娘今后就是男方家的人了,只等另择良辰吉日,举行婚礼。这称为“开庚”。结婚年龄一般是18岁左右,人们认为男比女大1至2岁最好。结婚的前一天,男方要请一个能说会唱的“押礼先生”(亦称“迎亲先生”),带上礼物(酒、肉和一对奶妈布,奶妈布一丈二一件)一道到女方家迎娶。女家要用板凳或人将迎亲者拦在大门外,对歌、说“四言八句”、喝酒,“押礼先生”输了要罚酒一杯,赢了才放行,如此三关,才能进屋“敬家神”。布依族婚俗中的发亲

新娘出嫁的前夜须哭嫁,有的姑娘在嫁离娘家前要以唱歌的形式哭三天,内容多为叙述父母生下她后如何艰难将其抚育成人,自己是怎样舍不得离开父母、兄弟、姊妹及其他亲人,并骂男方来接亲者(当然是假骂)。如果不哭,会被人耻笑。哭嫁时,平时与新娘要好的同村的姊妹会前来陪伴,第二天早晨,女方家准备几桌酒席,组织数十人送亲队伍准备送亲。时晨将要到时,押礼先生走到女方家堂屋,面向高堂,两手作揖并高声请:“堂前有请,请亲爹亲妈发亲!”。发亲时,女方家先在堂屋将女方的年庚八字开给接亲的押礼先生,之后,女方家德高望重的长辈在堂屋前举行发亲仪式。新娘在一女长老的牵引下,从母亲的房间出来到堂屋的香火面前拜礼,表示辞别祖人和父母的意思。之后,在新娘哭嫁离开堂屋时,面朝大门,脚踩筛子,并手拿一把筷子,当跨出大门门坎的同时,将手中握着的一把筷子往后甩丢在堂屋里,并不得往后探望,此刻,新娘家亲哥哥或亲弟弟立刻迎上前来将新娘背到大门口上轿,接亲抬轿的人抬起新娘往男方家行进。新娘到达夫家之后,亦须通过院子门、堂屋门、卧房门等三道大门。新郎家的亲友会在每道门口设置障碍,每经过一道门口,新娘家亲人会被新郎家两个会唱歌的亲友拦住对歌。如答唱不起,就拦住不让进屋。到一定时候,另一处突然来人抹黑。送亲者对歌使夫家满意后,才让其通过。但新娘要先到邻居家暂时休息后,才被请进男方家堂屋拜堂。开宴时,送亲者不与其他客人混坐,主人要以双份菜招待他们。席间,送亲者与其他客人对歌联欢。第二天一早,新娘子要出来辨认公婆及男方家的老辈和小辈,还要献上新娘最拿手的针线礼品(布鞋、围腰、腰带等)。送亲者一般要住3天或6天才回家。婚后3天、7天或一个月时,新娘回门,礼品中也必须有12个糍粑,分别献给双亲和媒人。婚后3年内,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拜年,12个糍粑亦为礼品中不可或缺之物。

布依族婚俗中的拜堂

将新娘接到男方家后,由男方一长辈在男方家堂屋举行拜堂仪式。仪式为:由一男长老用扎成花的彩绸系在新郎手上,边系边祝福说:“一匹喜红长又长,外家买来挂新郎,左缠三转生贵子,右缠三转状元郎”。之后,一拜天地(对着男方主人香火拜)、二拜高堂(对着男方父母拜)、夫妻对拜(新郎新娘对拜)、进入洞房(由伴娘牵引进入新房间,新郎不入)仪式。之后,就在堂屋内外,摆起酒席宴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

布依族婚俗中的坐家

按照风俗习惯,新娘要在娘家住3—5年。在此期间,男方家或是农忙时节、或有什么大屋小事时,由新郎的母亲或妹妹接新娘来帮忙。在男方家期间,新郎新娘同吃同住,每次农忙活路、大屋小事结束后,新娘就返回娘家。就这样循环往复几年,一直到女方怀上小孩后,女方感到在娘家已不好意思,才正式到男方家“坐家”。在此期间,男方、女方还可与其他(她)的姑娘、小伙们或山野里、或山脚下、或竹林中、或田坎边“自由自在”地“浪哨”(谈恋爱的意思)。

布依族长期具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父母悉心抚养、教育子女,儿女尽心赡养、安葬老人。并且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与汉、彝、傈僳等民族皆能和睦相处。处理家中事务时,夫妻双方都有发言权,父母也比较尊重子女的意见。这是和汉族封建制的家庭大不相同的。长期以来,布依族流行的家庭结构是:婚后,儿女一般与父母分开居住。兄弟分家之后,父母一般与小儿子同住,也有父母与其钟爱的儿子同住,以照料家务。布依族待人热情、厚道,客人到家,常常奉上一小碗酒,或以葵花子等招待。打糍粑是他们迎接客人的尊贵礼仪之一。在宁南县新华乡中村村流行的民谣典型地反映了布依族热情待客的风俗,“兵该补喜吗党板,吭吭修修吗样元,梅又给麻吗待喜,指又好折待喜根„„”

布依族婚俗是布依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布依族人们代代相传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充斥着人们对两位新人的祝福,希望在他们以后的日子里能够幸福安康。

篇2:布依族婚俗文化浅谈

布依族是一个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民族。据史学家考证,它“是贵州的土著民族,秦汉以前称为‘越’,东汉六朝称‘僚’,唐、宋、元称‘番蛮’,明、清至解放前称‘仲家’”。[1]我国布依族主要聚居于贵州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市和贵阳市,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遵义市、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及云南的罗平、四川的宁南等地也有布依族居住。其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作为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布依族在婚俗文化方面独具特色。“传统农民的个体家庭,存在于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属网络中,亲属网络将个体家庭联系起来,使个人从属于共同体,而婚姻礼俗是形成和体现这种亲属关系的主要仪礼之一。”[2]今年寒假,我搜集了有关资料,并在我的家乡长顺县多个村寨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对布依族婚俗及这一习俗的现状进行一些粗浅的介绍。

布依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宗或同姓严禁通婚,也保有“姑舅表婚”和兄终弟及的转房制习俗。从前,在布依族聚居地区,一般不与外族通婚,就连外出打工回来的布依族青年也要与本族人通婚。但在布依族与汉、苗族杂居地区也有与外族通婚的,只不过通常多见布依族小伙子娶外族姑娘,鲜有布依族姑娘嫁给外族男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布依族人的婚恋观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当他们接受先进文化和思想后,传统观念逐渐淡化,布依族与汉族、其他民族通婚的现象较过去增多。

布依族婚俗很讲究,从恋爱到结婚一般要经过“择偶”、“订婚”、“要八字”、“结婚”等环节。他们恋爱方式独特,通常在赶场高潮过后,青年人留下来,身着艳装的姑娘和小伙各站一边,互相物色意中人。多半是男方的姊妹去说媒,称为“银雀”。如果小伙相中了某个姑娘,“银雀”就带着礼物“飞”到女方身旁,先对一首歌。姑娘不同意则回歌谢绝;如若称心则走出人群,与男子去附近山上对歌。这一活动布依语称为“浪哨”。“‘浪哨’翻译成汉语就是谈情说爱的意思,它是布依族青年男女交朋友、谈恋爱的一种特有的社交形式。”[3]贵州各地的浪哨歌内容包括“问姓歌”、“盘问歌”、“爱慕歌”、“思念歌”等等。这个社交活动不只限于未婚男女,结过婚的也可以参加。对未婚者来说是初恋,对“已婚”青年来说,如果他(她)对父母包办的婚事满意,那只是来炫耀唱歌的才能,反之,则表示对包办婚姻的反抗。

男女双方相识后,如果双方都有意,则可以自由恋爱,但是一般情况下都对双方的父母隐瞒,尤其是女方家。布依族青年男女谈恋爱可以说是躲躲藏藏,见面约会的时间也有一定限制。通常只能在农闲、赶集或者逢年过节才能见到意中人。当双方互赠信物,就表明他俩已盟誓终身了。等到了适婚年龄,则由男方提出结婚。第一次会请两名妇女去女方家拜访,并带上红糖。如果糖被收下,则表示女方同意提亲。第二次由两名男性带着上百斤的猪肉、米酒、糍粑上门,分发给女方家的亲戚。女方家则请客吃饭。双方对生辰八字,若不合则吹;若八字相合,则可以结合。第三次,男方请两名媒人去女方家通知酒期,送礼金、一只鸡、十多斤肉、酒、一包糖。礼金的多少由女方家决定,女方家要多少男方家里就要给多少,不过一般女方家也不会为难男方家,会看男方家境而定。这第三次就算是订婚了。定完婚后就选吉日结婚办酒。

结婚前一天,在女方家办出嫁酒席,主要招待女方家的亲戚朋友。男方家要送一头猪给女方家,同时还要带几百斤酒,不够喊补,多余的则不退。有些人家带不足的,男方请去的媒人还不能吃饭。这天下午,男方带着一对伴郎伴娘在女方家门口候着,看吉时进门。进门后,新郎和伴郎跪下拜岳父母、家神、和一些长辈。拜完后,新郎就可以接新娘走了。走之前,新娘不用对父母行礼,走时只带自己的伴娘和嫁妆。嫁妆一般包括:柜子,木箱子,被子,枕头,蚊帐,以及布上秀有东西的门帘。在布依族地区,一般都是山路,由于路途陡峭,所以新郎不背新娘,新娘自己走。不管天气如何,伴娘要给新娘打红伞。到男方家以后,新娘在当天晚上 12 点之前都不能进门。一直要等到晚上 12 点以后的某个吉时。

新娘进门后要拜公婆和家神。伴郎和新郎先拜,伴娘和新娘再拜。接着,伴娘和新娘入新房。从此时起,新娘就只能呆在屋里,哪也不能去,吃喝拉撒都在屋内。天亮后,屋外开始摆酒席,男方家用酒、茶招待前来庆贺的人。新郎必须亲自招待客人,向客人敬酒。此时院子里会响起热闹的喇叭声。一般人家摆两次酒席,早上 11 点至 12 点是午饭,下午 3 点到 5 点是晚饭。做菜的一般是家族里的男性,女性的工作主要是蒸饭、洗菜、添饭等。吃完晚饭后,新娘就可以出屋子了。但是不能走出家门,只能呆在自己家里。当天晚上,新郎不能与新娘同房,要陪家里的亲戚,招呼他们。

婚后第一天,男方家族的女性帮男方家做糍粑,做好了送去给女方家的亲戚。新娘呆在家里,什么也不干。中午和晚上吃饭的时候,男方还要喊家族里的人和同村人来吃饭。这时新郎新娘一起敬酒,新郎倒酒,新娘端酒盘。来吃饭的人顺手给新娘钱,随意给,少的给几毛、多的给一块两块、甚至几十块。这时新娘把钱放在茶盘和杯子里。饭后,新娘也要把平日里做的布鞋送给男方家的长辈们。这个过程叫“三交酒”。婚后第二天,新郎新娘要回门,即回娘家。不过,在回门之前,新娘要给男方家的所有亲戚都挑水,有多少亲戚就挑多少担水,伴娘在傍边帮忙。挑完以后, 带上若干酒、肉及喜糖回娘家。女方家则叫家族里的亲戚来吃饭、分糖。结婚以后,逢年过节,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春节时,男方要带着糖、糍粑、花糯米到女方家。

布依族婚俗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落夫家”。虽然男女双方已经结婚,但是夫妻双方并不同居。一般是女方住女方家,男方住男方家。过年过节时女方就去男方家,但如果双方不愿意则不勉强。当男方家里活忙时,女方也会回去帮忙。一直到女方怀孕有孩子,才能回男方家住,从此之后就一直居住在男方家。以上叙述的是贵州黔南长顺县一带的布依族婚俗。其他地区的布依族婚俗,程序上大致相同,但也有各地特色。如镇宁布依族的“戴假壳”。这相似于古代汉族的指腹为婚,或称为订娃娃亲。布依族父母们经过“相亲”和订婚仪式后,等到孩子有五、六岁大,就要为他们举行婚礼。婚后小新郎新娘都各自回家生活,继续过他们的童年。等姑娘小伙子到了“浪哨”年龄,照样可以去“浪哨”,“浪哨”对象也不受限制。这种婚姻叫做“背带亲”。为了尽早结束新娘这种不落夫家的生活,新郎在每年九月以后的农闲时,就秘密地制作一种撮箕形状,内衬笋壳,外包青布,后沿翘着六寸长尾巴的漂亮精美的帽子,采取偷袭的方式强加在新娘头上,以此表示她不得不回到夫家,停止外出“浪哨”。戴假壳那一天由新郎的母亲、嫂子或亲戚中的中年妇女共二、三人,偷偷地提着酒、鸡等,于黄昏时分上路,天黑时潜入新娘家中,躲在暗处,伺机出击。当新娘不备,单身一人经过她们身旁,其中一人便出其不意地上前将新娘拦腰抱住,另一人则强行解开新娘发辫,取掉她的头巾,并已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假壳牢牢地戴在新娘头上。到此为止,仪式就算告捷。新郎母亲立即将鸡、酒送给亲家,以表安慰。如果只抱住新娘,而没有戴上假壳;或者没有解开发辫就戴假壳;甚至新娘挣扎逃脱,那都是不算数的,男方只好扫兴而回,待来年重整旗鼓,再次进行偷袭。

除此之外,紫云县的“打接亲”也很有特色。紫云一带布依族在结婚时,男方家首先会准备好很多枣子,然后找两个聪明伶俐的漂亮小姑娘跟着接亲的人去新娘家接亲。这两个小姑娘快到女方寨门口时,早已在寨门口“埋伏”的人就会把事先准备好的枣子砸向她们。枣子粘在小姑娘的身上很难甩掉,于是小姑娘就会吓得到处乱跑。当地人把这种俗称为“打接亲”。

还有南北盘江地区的“丢糠包”。“糠包”顾名思义就是把谷糠放在一个颜色鲜艳的袋子里缝合而成的荷包。在浪哨活动中,几个女青年拿着各种颜色的糠包站成一排,丢向对面站着的自己中意的小伙子。哪个小伙子得到糠包,就可以和丢糠包的这个女子结为朋友。

在荔波,还必须要“猜八字”。布依族青年男女的婚姻,特别讲究生辰八字的搭配。虽然接亲前,男女两家都核对过“八字”,但在接亲时,男方家还得再次取走女方的生辰八字。男方家去迎娶新娘时,女方家便在自家门口摆张大桌子,桌上面摆八个大碗,每个碗都装满自家酿造的米酒,而八碗酒的碗底只有一只藏有新娘的“八字”。男方请来的接亲人开始猜“八字”时,如果猜不到藏有“八字”的那只碗,就必须把碗里的酒喝完,直到猜到为止。所以男方家在选接亲人的时候特别慎重,此人不光要口才好,还有酒量大。

婚俗是一种文化符号,一个文化丛,它有其特定的生长环境。弗雷泽在《金枝》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生长环境,而这种方式是由其生产方式决定的。”[4]布依族婚俗与其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连,这样的风俗礼仪习惯有利于群体文化,如饮食文化、山歌文化、民族信仰等的习得与内化,通过特定仪式的影响,在群体成员内心建立起控制机制,获取文化层面的归属感,强化民族认同感。婚礼是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表现和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马凌诺夫斯基指出:“婚礼表明两个家庭建立了姻亲关系,通过婚礼仪式这种崭新的社会关系得以实现”;费孝通也把婚礼的功能解释为“婚礼是亲属会集的场合,通过婚礼仪式,亲属之间的联系得到了加强”。[5]婚姻习俗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正在流失,保护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成为了一个迫切的任务。我认为,少数民族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政府、少数民族自身、各地学者的共同努力,由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学者提供记录该民族文化的技能和工具,激发少数民族自身的自觉性和全社会对保护民族文化的热情。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民族文化才能绽放异彩,永葆生机!

篇3:中国传统婚俗文化探析

婚礼原被记作“昏礼”,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古代的人们认为黄昏是吉祥的时刻, 所以在黄昏的时候迎娶妻子。另一种说法是在远古时代男性到其他部落抢劫女性成婚, 他们选择黄昏, 目的是使被抢的女性无法再找到回家的路。《礼记·昏义》中曰:“昏礼者, 礼之本也。”这充分体现了在古代社会中, 人们尊崇礼制, 重视婚姻制度, 将婚姻看做社会制度的基础。

从古至今, 产生过多种不同的婚姻形式, 如:表亲婚、交换婚、转房婚、招养婚、童养婚、指腹婚、冥婚等。表亲婚是指兄弟姐妹的子女之间联姻, 但“同姓相婚, 其生不蕃”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后代, 因此在现代近亲结婚是受到严格限制的。交换婚是指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 相互交换女性促成婚姻。转房婚的形式是哥哥死亡, 嫂子转嫁给弟弟或者姐姐死亡, 妹妹转嫁给姐夫等。招养婚在民间被称为“招上门女婿”, 是指结婚后, 男方住到女方家里, 女儿不用离开家, 两人一起供养女方的父母, 为父母养老送终, 女婿相当于女方家的儿子。童养婚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普遍的一种婚姻形式, 它是指抱养别人家的童女为养女, 待适当年龄使其与其子完婚。大多数情况下, 女孩年长男孩, 这样就可以帮助婆婆照顾其子, 或者做其他家务事。指腹婚是指两个家庭的父母双方在子女出生降临之后便决定让他们成年之后成亲, 带有浓厚的“父母之命”的色彩, 若有违抗, 便是大逆不道。冥婚又被称为“鬼婚”, 是指两个家庭的父母为自己死去的儿女联姻, 将他们的尸体埋在一起, 以此了却家长的心愿。这是一种极其愚昧的行为, 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社会的风气和正常秩序。

自古以来, 媒妁都被看做使中国人的婚姻合乎道德的楔子。“媒妁之言”与“父母之命”都是封建伦理道德思想森严的古代中国所必须遵从的, 媒妁便成了婚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角色, 有“无媒不成婚姻”一说。媒妁又称为“月老”、“红娘”或“冰人”, 《卫风·氓》中曰:“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这就充分体现了媒人在婚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媒妁实际上就是在男女双方之间牵线搭桥, 为促成男女之间美满婚姻而奔走。元代王实甫所创的《西厢记》中的红娘就是典型的代表, 她促成了崔莺莺和张生这一段美好的姻缘, 深受后人的喜爱。有的媒人唯利是图, 贪得无厌, 例如《水浒传》里的王婆, 为西门庆和潘金莲牵线搭桥, 引发了一场祸乱, 酿成大错。因此, 如果媒人能正视自己充当的角色, 遵守道德, 成就姻缘, 就能获得公众的认可, 若违背道德操守, 便会引起公众的谴责。

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习俗, 婚礼举行前, 要制定三书, 三书分别指“聘书”、“礼书”和“迎书”。“聘书”是指订亲之书, 在订婚的时候交换;“礼书”是指礼物的清单, 详细记录了礼物的种类和数量, 过大礼时交换;“迎书”是指迎娶新娘之书, 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所用。婚礼的过程分六个阶段: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首先, 男方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 若女方家同意此门婚事, 男方则需要携活雁到女方家正式求婚, 男方家会请媒人询问女方的生辰八字, 看二人是否匹配。若二人八字相合, 男方就开始为女方准备聘礼, 过大礼的时候多以鸟兽为礼, 上古时聘礼必须为全鹿, 后世流传用鹿皮代之。男方家择好结婚的日子, 携带聘礼去女方家, 请求女方家同意结婚日期。结婚的日期多选为双日子, 寓意好事成双, 大吉大利。最后, 结婚当日, 男方家吹着喇叭抬着花轿去女方家迎娶新娘。

此外, 中国古代传统婚俗中还有许多禁忌, 其中狐臭禁忌就是其中一种。因为在古代, 身体洁净是社交的一个基本要求, 无论是参与重大的祭祀活动, 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侍奉亲人、社会交往, 都必须保持身体和心灵的洁净。狐臭被认为是一种遗传疾病, 对后代会造成不利影响, 不利于保持血统纯净, 因此避免与有狐臭的家族通婚。另外, 在结婚当日, 新娘的月经也是一种禁忌, 古人认为迎亲是大喜的日子, 月经会带来晦气, 会使得婚礼不吉利。在选择婚期的时候, 要特别避开女方的经期, 并且经期的妇女不能前来参加婚礼, 否则会使婚礼不吉利。民间认为经期的妇女是魔鬼附身, 会带来灾难。实际上这些传统的婚俗禁忌是古代人愚昧迷信的表现, 毫无科学依据可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这些禁忌随之消失。

婚姻需要夫妻双方相濡以沫、坦诚相待。中国古代传统婚姻制度和观念, 对现代的婚姻习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甚至一些少数民族仍然保持传统习俗。中国传统婚俗文化源远流长, 记录了人类发展的历程, 留下了宝贵的价值。

摘要:自古以来婚姻就是一个神圣的话题, 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俗, 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 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礼的形式、过程及禁忌都蕴含了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 通过了解中国传统婚俗文化, 人们会用端正的态度看待婚姻, 从中深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关键词:中国传统,婚俗,文化

参考文献

[1]朱星.古代文化基本知识.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9.

[2]史凤仪.中国古代婚姻与家庭[M].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7.

[3]鲍宗豪.婚俗文化, 中国婚俗的轨迹[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篇4:布依族婚俗文化浅谈

关键词:回族婚俗文化;文化融合;现代化变迁1宁夏银川回族婚俗的形成

随着唐宋时期回族先民在中国的繁衍发展,伊斯兰文化也逐渐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宁夏银川回族婚姻制度研究是伊斯兰文化与当地的汉族文化逐步形成的。由于东迁的穆斯林特别是士兵,男性居多,定居中国后自然与汉族其他民族通婚。再是明代汉化的政策,实际上鼓励了异族通婚,也加快了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其次,在以夫权为中心的中国,汉族女子嫁给伊斯兰教自然皈依于伊斯兰教。最后,在宁夏省银川市的伊斯兰教回族人数逐渐上升,嫁给伊斯兰教的女子大部分为汉族,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文化特质也相继渗透在回族的家庭与生活当中。最终,伴随着回族与当地的异族通婚,也形成具有地域差异的婚俗习惯。

2伊斯兰教对回族婚俗的影响

宁夏省银川市的伊斯兰教文化对婚姻的影响则表现在隐性方面,它主要对回族婚姻对象的限制及婚姻观念有深刻影响。宁夏银川的回族婚俗主要是伊斯兰教的规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合二为一,主要程序一般包括:提亲、看家道、相亲、道喜、开脸、娶亲、念尼卡哈、表针线、耍公婆、摆宴席、闹洞房、认火小以及回门等程序。[1]开脸与念尼卡哈是回族传统的婚礼习俗,不仅是回族的婚礼会开脸,如今宁夏省的各个地区其他民族也有这样的习俗。关于中国传统婚俗文化中的彩礼,在伊斯兰教中叫作“马尔哈”,是作为男子有能力抚养女子与家庭的象征,也不会将礼金交给女子的父母,而是给女子本人。因此,伊斯兰教中的“聘礼”更有宗教内涵和象征意义。宁夏省银川市的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注意社会道德风尚,注意人类进步,现在基本上没有伊斯兰教提出的那些血亲和近亲的婚姻关系。但在偏僻落后的山区,由于贫困原因所致,仍有个别兄亡弟纳其嫂的情况。[2]

3宁夏汉族传统文化对回族婚俗的影响

宁夏省银川市的回族婚俗文化是伊斯兰教文化与当地的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更多表现在外在中的婚礼程序与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婚姻,婚礼程序是六礼:纳彩(男女相识)、问名(生辰八字)、纳吉(订婚)、纳征(聘礼)、请期择(吉日)、迎亲(婚礼)回族婚礼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基本也具备这些程序。近代以來回族的婚姻制度仍然主要以族内婚为主,但是经过明代、清代几百年的发展,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的结合使回族婚嫁过程已经具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特点。回族是全国分布最广,处于散居的民族,意即回族与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仅从地域上说就有着广泛的交往,民族间文化的接触和传播在历史上从未间断。[3]按照文化的特性,当两个民族有文化的接触和文化的传播时,就会发生文化涵化。当代回族与汉族的交往领域在新时期进一步扩大,文化间的交流只会愈加频繁,族际婚姻是必然的社会文化现象。汉文化无疑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回族文化只有与主流文化间积极交流,协调发展才会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取得进一步发展。

4现代经济文化背景下对回族婚俗的变迁

近20年来宁夏省银川市的改建、扩建、重新规划是最引人注目的,由此导致的回族穆斯林传统定居模式开始变迁。城市回族从相对聚居型模式逐渐走向散居性模式,这种趋势加速了回族穆斯林与都市社会的进一步整合。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城市生活中。回族与各民族的生活、工作、学习的距离愈来愈近,交往愈加频繁。[4]居住格局的变动和社会交往的扩大使回族社会各领域都发生较大变化,其中包括婚姻制度。

5结语

回族婚俗是关于回族文化表现形式的其中之一,是文化传承的一种体现,也是当地居民的道德风尚与宗教观念的反映,其习俗内容与特点是与当地的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文化的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回族婚俗也在传统的过程中变迁。政府的结婚登记和国家的法律的有关规定也对宗教传统有着略微的冲击,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宗教仪式简化或淡化的趋势。笔者通过对有关少数民族婚俗文章的阅读与理解,写下这篇文章,希望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婚俗文化随着现代化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民族语地域差异多样化发展,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繁荣昌盛。参考文献:

[1] 马志荣.西北回族的婚姻习俗[J].西部,2001(7).

[2] 周传斌,马东平.回族婚俗文化论[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1(4).

[3] 刘伟.宁夏回族历史与文化[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篇5:布依族节日文化的心理探析

关键词:布依族;节日文化;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1—0072—02

布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贵州省的黔西南和黔南两个自治州,其次在都匀、荔波、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加上散居在四川、云南、广西的人数,总共约300万人。布依族的节日文化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等特定条件密不可分,并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沿袭下来。在这些重大的节日活动中,集民族风俗、民族歌舞、民间艺术于一体,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凝聚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礼仪信仰,是布依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因此,通过对布依族节日文化的研究,可以探索其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分析其民族心理的共同特征。

一、布依族节日文化概述

布依族依山傍水而居,属于农耕民族。从古至今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活动,有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进而形成一种传统节日。根据这些传统节日的起源大致可分为三类,即起源于祭祀活动、起源于纪念活动、起源于庆贺活动。

1.起源于祭祀活动的节日。布依族普遍信仰多神,在其社会生产生活中常常有祭祀仪式相随,他们相信只要有神灵佑护,就能保证正常的季节序列,植物丰收以及远离病情。起源于祭祀活动的节日主要有“三月三”、“六月六”。农历“三月三”是布依族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之一,俗称“三月三”。据清朝乾隆年间《南龙志·地理志》记载:“……每岁三月三宰牛祭山,各聚分肉,男妇筛酒,食花糯米饭……三、四两日,各寨不通往来,误者罚之。” [1]这天是布依族人民祭社神和山神的节日,每到这天各村寨都要买猪、牛宰杀供祭,还要群集歌唱玩乐,进行摔跤比赛。每年一到“三月三”人们便要以“扫寨赶鬼”、“祭神”、“躲虫”等形式来祈求山神封死各种害虫,保佑寨子安宁、五谷丰登。此外,“六月六”也是布依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据清乾隆年晨李节昌纂的《南龙志·地理志》记载:“六月六栽秧已毕,其宰分食如三月然,呼为六月六。汉语曰过六月六也。其用意无非禳灾祈祷,预祝五谷丰盈……。” [1] 在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这天都要举行祭盘古,供祖先的活动,以示子孙延续,五谷丰收,并教育青年要继承和发扬先祖们百折不挠、勤劳勇敢的奋斗精神。

2.起源于纪念活动的节日。布依族人民常为了纪念一些民族英雄而举行很多社交游乐活动,这些活动相传成习,约定俗成,并且逐渐发展为一种节日文化。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在贵州省黔西南顶效镇举行的查白歌节就是为了纪念古时当地一对为民除害与抗暴殉情的男女青年查郎、白妹而得名。该节日的主要活动是赛歌,每年这几天,周围远近各县和毗邻的广西、云南等地各族群众三四万人都前来参加査白歌节,随着不断的演变现在成为了布依青年谈情说爱和求婚择偶的独特节日。另外,毛杉树节则是来源于纪念传说中为布依民族安居乐业而牺牲的杉郎和树妹,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布依族人民便举行歌会纪念他们,各地青年男女都各自相互邀约地赶来此地对歌找朋友。

3.起源于庆贺活动的节日。布依族的大年节、四月八等都是起源于庆贺活动的节日,其中大年节是布依族最隆重的节日。在过去,布依族有些地区是在11月有的是在12月。近百年来,逐渐演变为和汉族一样以正月为首,后也统称为春节。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各地的布依族人们都要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有玩龙灯、耍狮子、跳地戏、演布依族戏、唱花灯、踩高跷、打陀螺、对歌等内容,其中,传统的娱乐方式是击铜鼓和舞龙。有不少布依族村寨,从正月初一到月底天天都按专门的铜鼓调打击铜鼓娱乐,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全寨人聚会庆祝,进行保管铜鼓的交接仪式[2]。每年春节都有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参与者众多,意在祈求神龙保佑来年丰收,五谷丰登。

二、布依族节日文化的心理探索

由于布依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以及历史上种种遭遇的不同,使得他们具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通过对布依族节日文化这一外在表现形式的探讨,分析布依族共同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对该民族有更深刻的了解。

1.强烈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是使民族及其成员保持在民族群体内的向心力或合力,也称为民族内聚力,它是伴随着民族自身特征的形成、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意识的增长而得以加强的,民族凝聚力主要表现在民族认同感和群体性这两个方面 [3]。在他们的节日文化中,这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人们通过共同的节日习俗,在无形之中强化了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标准,并使之世代相传。另外,在布依族《古歌》中记载,在原始社会早期,布依族先民过着原始群居的生活,由于当时人民征服自然的力量薄弱,其食物种类和来源极其有限,不得不过着“同与群兽居,族与万物并”的生活,再加上生产水平十分低下,生产工具简陋和毒蛇猛兽的袭击,人们不得不联合成群,一起活动 [4]。在布依族节日“三月三”这天,人们都要停止劳动,以寨为单位,全寨中年纪最高的老人,以及一些青年都集中到寨子的“祖”祠堂,打扫清洁卫生,并由寨老主持祭祖仪式,安排一年的生产生活,总结一年来寨内各户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这些节日都具有群体性,而正是这种群体性的推动和促进,才使布依族能够团结在一起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发展至今。

2.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布依族信仰的是本民族的传统宗教,一种是自然崇拜,先民们将一些自然现象拟人化,变成超自然的神力来崇拜,对自然生活环境中的一些自然物,如奇山、怪石、大树等都视为神灵,加以崇拜,祈求大自然不降临灾难。因此,人们把饥饱、冷暖、病痛、欢乐、恐惧、希望等等都同大自然联系在一起,便产生了土地神、山神、水神、龙神、树神等多神崇拜的仪式活动,直到现在布依族的各种不同的节日中,都会有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子孙平安。还有一种是图腾崇拜,最主要的是对龙的崇拜。至今,布依族地区还保留着龙图腾崇拜的遗俗,每逢节日都要祭龙王,还要舞龙、耍龙,举行各种接龙及放龙仪式。另外,在节日期间,人们还常常穿戴各种银饰和布依族传统服饰,在这些银饰上有各种龙的图案,布依族妇女的衣裙、头帕等物上也常能见到龙的图案,这也是布依族龙图腾崇拜的一种表现。

3.坚强不屈的民族气概。布依族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自古以来居住地环境恶劣,来自自然的和族群之间的争斗无不威胁着他们的生存,这种坚强不屈的民族气概就在一次次与外族与自然的抗争中逐渐形成。布依族人民历朝历代都有反抗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农民起义斗争,所有这些农民起义都打击、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势力。在近代史上还有反对外国教会,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正是布依族人民一次次顽强的抵抗和抗争,才使得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世代繁衍生息。比如在贵州安龙一带的布依族,他们的六月六节日就是为纪念在清代时当地人民一次反封建抗暴斗争的胜利,这种坚强不屈的民族气概在这些传统的节日文化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封闭保守、过分依赖的性格。布依族的居住地环境复杂,山高谷深,交通运输条件较差,人们的交往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长期以来,布依族人民都是在不断迁徙不断与外族抗争中度过的,因此,一方面,他们对外来文化有着本能的抗拒与排斥,另一方面即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交通工具的发展,布依族与外族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但他们的这种接触和开放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进行的,原有的封闭保守的心理仍然存在。此外,布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依赖心理,主要是远古的布依族先民对周围的客观世界一无所知,对神秘的自然现象和人体的生理特征,既不认识也不能驾驭,更无法控制和摆脱自然灾害,所以在众多的节日文化中,很少有与外族交流互动提高自身生产生活方面的活动,表现更多的是祈求神灵的祭祀活动,这种封闭保守,过分依赖自然神灵的性格,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三、科学发展节日文化,整体提高民族心理素质

在布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活动内容多是宣讲伦理道德,讲祖辈创业的艰辛,介绍和传颂本民族历史的英雄人物等。通过节日文化的传承,使后代人从小养成尊老爱幼,注重美德,崇拜英雄,热爱自己民族等优秀品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可以看到在布依族传统文化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合时宜的地方,如妖魔鬼怪的封建迷信,对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的过分膜拜等。如果不去除节日文化中的糟粕,就会影响人们的思维特征,行为方式以及认知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本民族的发展。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布依族的民族教育事业,充分挖掘其优良成分并使之继承和发扬光大,同时摒弃不合时宜之处,整体提高民族心理素质;另一方面,积极促进节日活动多元化,增加不同民族之间的节日文化交流,科学提高生产技能,促进布依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也使得各民族之间更加团结稳定。

总之,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表现形式。虽然不同地区的布依族同胞在节日的庆贺方式、表现形式上略有不同,但对节日文化的研究,可以了解布依族整体的文化状况,还可以进一步探究布依族的心理特点,将优秀之处继续传承和发扬,使人们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义仁.布依族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2]韦启光,石朝江.布依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115.

[3]李静.民族心理学教程[M].兰州:民族出版社,2006:266.

篇6:韩国婚俗文化一瞥

韩国在原始时期是没有婚姻制度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产生后,男女成亲要举行隆重的礼仪。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的初期,婚礼形式也很简单,结婚的男女只要向他人宣布二人成亲结为夫妇即可。

到了公元 676年至935年的新罗时期,婚礼形式稍有变化,光是口头宣布就不够了,还必须请家人和族人来摆上酒席吃上一顿,“轻重随贫富”。后来有的韩国学者把这种婚礼形式概括为“祝宴”和“共食”。这种婚礼形式保持的时间很长,一直延续到公元918年至1392年的整个高丽王朝时代。

高丽王朝的婚娶有其独特的方式。结婚时男家向女家只送酒和肉,不送彩礼。结婚的当天晚上,亲戚们聚在一堂贺喜,只喝三杯喜酒便散。这就是固有的祖传婚礼习俗。另一方面,实行“入赘婚”,韩语又叫“男归女第”或“婿留妇家”,也是朝鲜半岛的传统婚俗。这种简单的婚俗同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体现了男女平等的观念,也同佛教在新罗时代得到极大的普及,以及高丽王朝将佛教定为国教有关。因为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公元1392年,韩国建立了朝鲜王朝,又称李朝。李朝把中国的儒教作为新的理念备加推崇,使之成为国教。此后 500年间,儒学思想在韩国得到空前普及,浸染了其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韩国的传统婚俗。

儒教文化传播开来之时愈加强调冠婚丧礼等礼仪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规范。在婚姻上儒教崇尚父母包办,嫁娶礼俗的模式是既周到又烦琐的“六礼”。

李朝时期的韩国据此进行婚姻制度改革,制定了一些具体规定。在实际婚礼中,从做媒开始到觐亲,一共分为6个程序:1.媒人搭桥,相当于六礼的纳彩; 2.提亲圣物“四柱单”,也就是决定婚姻成败的“宫合四柱”(“四柱”指生年、月、日、时辰,“宫合”是根据“四柱”合“八字”,等同于汉族的“合八字”,这相当于六礼的问名),3.婚礼上新郎新娘首次见面;4.在新娘家度过大礼后两天;5.币帛礼,即新娘首次正式地向男方家长及亲属长辈行礼的风俗;6.觐亲,指新娘回娘家拜见双亲。有了这些程序,新郎新娘就成为“行过六礼的人了”。

韩国在借鉴和吸收中国婚俗礼仪外,在婚礼制度中仍然保留了一些自己的特色:一种是“半亲迎”。即“男归女家”,与亲迎礼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婚礼形式,先是新郎在新娘家举行婚礼,并留宿新娘家。第二天接新娘到新郎的家,拜见公婆。另一种叫做“三日于归”或叫“三日对盘”,即新郎在新娘家留宿三天之后,再把新娘迎到新郎家中。李朝社会除了王室和一些士大夫家族在新郎家举行婚礼(“真亲迎”)外,大多数的婚礼还是以“半亲迎”或“三日对盘”为主。

李朝是韩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到19世纪,日本将朝鲜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儒家思想丧失了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与西方文明发生了激烈冲突。在社会变革浪潮的冲击下,婚姻习俗也必然发生变革。韩国进入了新式婚礼时代。

现代韩国青年抛弃了包办婚姻的旧俗,男女都是自由恋爱。不少青年男女结婚以个人感受为准绳,强调“只要我们幸福就可以”。然而,由于根深蒂固的儒教传统的影响,重礼仪的韩国民族并没有在婚俗中完全放弃一些重要的传统礼节。他们在民族传统和现代生活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习借鉴西方基督教婚礼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韩国式的新式婚礼。

现代韩国的婚姻习俗是传统婚俗、新式婚姻和宗教婚礼并存,东西方文化交融,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韩国的婚姻习俗发展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一是结婚年龄从低渐高,过去13~14岁甚至更小的男孩就要娶一个比自己大几岁的妻子,目的在于早抱孙子,并由妻子把丈夫侍养成人。现在法律规定男子20岁,女子18岁才能结婚,但在实际生活中,男女都致力于工作和学习,结婚比法定年龄还要晚。二是婚礼从繁变简,以西式的教堂婚礼为主,费用大大减少。无论是结婚程序、宾客人数或是庆贺延续的时间和方式等等都日趋简化,使人们从沉重的精神、经济负担中解放出来。三是新式婚姻是自由恋爱,订婚仪式可有可无,结婚仪式各地虽不尽相同,但大体有如下程序:婚礼一般在专门的婚礼厅或礼仪厅举行。举行婚礼的当天,新郎新娘在家或到美容院梳洗打扮,新郎穿上西服(燕尾服),新娘穿上白色婚纱,然后同家人一起来到婚礼场所。新郎和他的父母站在右侧迎接来宾,新娘的父母则站在左侧迎接来宾。来宾都到场后,主婚人整理座位,并请两家的母亲走到台前点燃蜡烛。新郎的母亲点红色蜡烛,新娘的母亲点蓝色蜡烛。婚礼开始时,新郎随着音乐慢慢走到台前,给主婚人行礼,再向来宾行礼,之后站在右边准备迎接新娘。新娘随着音乐把自己的手放在父亲的左手上慢慢走过来。新郎上前走几步,给新娘的父母行礼,然后跟新娘一起来到台前。两个人互相对着行礼,转身。主婚人宣读婚姻誓约时新郎新娘要回答“是”。主婚人宣布二人结为夫妻之后,两个人转身向来宾行礼,再伴随音乐慢慢走出去。然后,双方的家人带领来宾到宴请的地方。新郎新娘换上华丽的传统服装,举行传统婚礼中的币帛礼。旁人把新娘家准备的币帛饮食摆在公婆面前。新娘新郎一起向公婆磕头,公婆把大枣扔在新娘的裙子上,祝福他们早生贵子。接着他们向亲戚家人磕头,人们把为新郎新娘准备的红包送给他们。新郎新娘一起拍照,在照片中留下甜蜜的吻。婚宴结束后,在亲友的祝福中,新郎新娘以旅游的方式外出度蜜月,开始新的人生。

虽然传统婚礼不适应现代生活而被新式婚礼所取代,但对重礼仪的韩民族来说,还是保留了某些重要的传统礼节,如币帛礼和觐亲,这两项是最能体现新人对两家父母亲的孝道。

在韩国,数医生(自己开业的)、律师、教授三者地位最高。而这三种职业女性很少,多是男性,如果能嫁给这三种职业的男子,女方则要预先为男方准备好三把钥匙:汽车钥匙、房子钥匙、医院或律师事务所钥匙(即为男方开业做好准备)。这有点像印度妇女出嫁要给婆家厚重嫁妆的味道。

上一篇:教导处第一学期的工作总结下一篇:极品女仙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