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

2024-04-30

婚俗(精选8篇)

篇1:婚俗

中式婚礼婚俗知识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0、摸橘:新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1、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2、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3、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

14、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中式婚礼新人着装】

新郎可以穿长袍,新娘披戴凤冠霞帔。

凤冠是饰有银质或其他质地的凤凰模型,霞帔则是红色的披肩,一般来说,新娘穿红绸袄裤,绣花鞋,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

中式的服装可以去礼服店订做或租借,在影楼拍摄婚纱照时也可以预定中装,有些影楼会在拍摄套系中免费借用婚礼当天的服装。

【中式婚礼角色安排】

下聘礼方:由男方家长担当。向女方提亲并赠送礼物﹐即旧时所称纳采和纳征.赠送的礼品通常包括各种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吉祥的食品﹐物品。如茶叶等。

媒人:由一位与双方家庭关系都比较密切的人担当﹐负责邀请双方长辈见面,促进双方的沟通。

童子:由男方家的未婚男子扮演,负责婚礼过程中的端茶迎轿。

全合人儿:由女方家的几位年轻貌美的未婚女子扮演,在新娘下轿时扶新娘下轿。

婚礼司仪:宣布典礼正式开始,介绍双方重要亲友﹐并致祝福词。

主婚人:由德高望重的长辈或友人担当,为婚礼致词。

摄像师:专业的摄像人员,记录下婚礼的全过程,拍摄新人与来宾的照片,为新人留下珍贵美好的回忆。

【中式婚礼选址】

传统的中式婚礼仪式,一般早晨女方家里要“出嫁酒”,而中午男方家里操办喜筵。中午的时候傧相帮助在男家堂屋布置好拜堂的场所。不过如今越来越多的新人即使采用中式仪式也会在饭店摆喜筵。

中式婚礼习俗

★迎亲:顾名思义,迎亲是由新郎迎接新娘。在过去,新郎是受父亲之命去迎亲的,到了女方家,女方的人要出门相迎,新郎进门要献上礼品雁,这个礼俗叫“奠雁”,是古婚中比较重要的仪式。我们现在所沿用的花轿始于宋代,在迎亲的队伍中,也包括了鼓吹的乐队。清代北京的婚礼,大多有模仿帝王仪仗的趋向,迎亲队伍中有挑夫拿着“开道”、“回避”的大字木牌和提灯,还举着金瓜、斧铖等什物,新郎戴官帽,新娘则凤冠霞帔。

迎亲的队伍来到女家,一系列仪俗就接连不断地开始了。女家得到娶亲队伍到来的信息后,则将院门紧闭,这叫拦门。这时,便要有一番礼节性的对答,拦门到了一定的时间,娶方才能进门。

进门后除了特别的寒喧之外,娶方还要送上礼品,这些礼品因时代和地点的不同而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都有些吉庆的意思。

女方离别之时,可能会哭哭啼啼的上轿,这一举动被认为是大吉大利。据说,新娘哭的越响,婆家越有财。有些地区,娶亲的轿子离开以后,娘家人要泼一盆水,表示女儿如泼出去的水。

娶亲的归途,必须走与去时不同的另外一条路,表示“不走回头路”。如果路上碰到庙、井、祠、坟、大石和大树等,都要把轿子遮起来,为的是避邪。

★拜堂:迎亲的队伍回到男方家,并不是马上进门,而是把喜轿关在门外,俗称“憋性子”,意思是把新娘的性格憋的柔顺些。

旧时,新娘进门后,要撒些谷、豆、草等,用意是辟邪(三煞: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三煞忙于啄食,就危害不到新娘了)。现代新娘下轿(车)撒花或红纸屑,也许就是由此而来。

喜轿到了院子里,要从预先摆好的炭火盆上慢慢跨过,意思是烧去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落轿之后,新郎要象征性地朝花轿射三次,称“桃花女破周公”,也叫煞,同样是避邪的意思。

新娘从花轿里出来,又有传席之仪。所谓席,也就是铺在地上的红毯。这种习俗在唐朝就普遍存在了,寓意着传宗接代。

下轿之后,一些地区有跨马鞍的习俗,一对新人要跨过马鞍,“鞍”与平安的“安”谐音,寓意着祝福新郎新娘平平安安。

接下来就进入婚礼中的核心环节,那就是拜堂,又称“拜天地”,在唐代即已比较流行。拜天地,一般是三拜,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拜堂时,男在左,女在右。拜堂以后,便是大宴宾客。新郎新娘红线相牵步入洞房。

★进洞房:新郎新娘进入洞房以后,仪俗也是一系列的。

首先是坐帐,也称“坐福”:新郎新娘双双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或床上,新郎将自己的左衣襟压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应该压倒女人一头。

撒帐:这项习俗是指亲朋在新人入洞房以后,把喜果等撒向新娘怀中,撒向合欢床上,甚至撒向洞房的每一个角落。一般所撒的物品有枣、栗子、花生等,利用谐音表示“早立子”、“花着生”(男孩、女孩)

古代婚礼有同牢全卺的仪俗:“同牢“是指新人入洞房以后一起吃一牲,表示从此成为一家称一姓,后来的团圆饭和同牢习俗基本相同。“合卺”又称交杯酒、合欢酒、合婚酒,是将两个酒杯斟满酒,新郎新娘各取一杯,手臂交错同时饮尽杯中酒。夫妻二人喝过这杯酒后就表示二人完婚,有祝福新人合美的意义。方式是用红绳系住两只杯子的杯柄,夫妇一起举杯共饮,有的则是同时喝掉一半,然后交换杯子,喝尽杯中酒。

与同牢,合卺同样表示成婚的还有“结发”(也称合髻):即将新婚夫妻的头发象征性地结扎一下,后来也有新郎新娘分别剪一缕头发用彩线扎在一起作信物的。

“闹洞房”: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汉代已经非常流行。闹洞房除逗乐这外,还有其它意义:比如闹洞房的热闹红火可驱除清冷之感,增加新婚的欢乐气氛,因而有些地方又称为

“暖房”

古代成亲之六礼

来源: 时间:2012-09-26 17:22:58 标签:

古代议亲,一定要经过 “六礼”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提亲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经媒人撮合,认为门当户对,互换“庚贴”(年龄、生辰八字)压于灶君神像前净茶杯底,以测神意。看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无相尅。定亲定亲前议亲,议亲始议“小礼”,在买卖婚姻年代均讨价还价。定亲后,男方将上述礼品用杠箱抬到女方。女方回礼多为金团、油包及闺女自做的绣品。定亲凭证,男方送“过书”,俗称“红绿书纸”(纸张两层外红内绿),女方送“回贴”认可,俗称“文定”。继“文定”后择吉迎娶。

一、说媒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在传统的婚姻中,男女双方必须经过媒人的说合才能喜结连理。

二、批八字与推生肖古人十分讲究婚配,若男家要娶媳妇,先向女家取得女子的八字,然后便交给算命先生推算,看与儿子合不合,俗称“夹吾夹”,卜吉。

三、定聘定及定议,聘又称小聘,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定婚礼。定聘时必须用一种大帖,故乡人称定定日为回大帖或者是压大帖。帖之外又有聘书,俗称婚书。聘书一般都由男家备办。定聘之前一切礼金都已定列成礼单。男家只纳礼金的一小半,俗称上半礼。定聘时也可以以金戒指为定聘礼的。定聘的那一天男女两家皆设宴席,宴请亲朋好友,参加者只凑热闹,并不送礼。

四、送礼送礼大约在婚娶前二十日或一两个月内进行,送礼最重要的是送礼金。由于定聘时已拿上半礼,这时全部纳完俗称下半礼。

五、迎亲迎娶的当日,男家鸣炮奏乐,发轿迎亲。上轿时,新娘一般要“哭嫁”,表示对父母的依恋。娶亲的归路,必须走另一条路,也叫不走回头路。

六、拜堂迎娶之日,新郎新娘举行拜堂仪式。傧相二人分别以“引赞”和“通赞”的身份出现。拜堂意识程序如下:引赞:新郎伫立于轿前。通赞:启轿,新人起。引赞:新郎搭躬(拱手延请新娘)引赞:新郎新娘直花堂前。引赞:新郎新娘就位。通赞:新郎新娘进香。然后就是三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最后才进洞房。

七、闹洞房。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越闹越喜,不闹不发,越闹越发以及新婚三日无大小的说法。

在古代,只有经过这些步骤的才算得上“名媒正娶”婚姻才是合法

中国的传统婚俗与文化

中国婚庆产业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呼唤中诞生的,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许多有志于婚庆事业的朋友登上婚庆经营的舞台,用自己的满腔热情、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地工作,发展了今天婚庆业繁荣昌盛的局面,实现了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文化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其主要含义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意思,这里的文化是封建统治者实施统治的方式。现代文化的概念来源于19世纪的欧洲,它的内涵相当丰富,英国著名的文化学者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为文化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他说:“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一书、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后世的学者根据文化的特质,又将文化细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习俗文化四个层面。婚俗无疑是习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婚俗发展的轨迹,“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镜像”。作为中国的婚庆人,我们应该了解婚俗发展的历史与现状。1.从人类学角度看人类婚姻的演变。

人类从猿到人的遗传进化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大约在500万年前人类开始了社会行为的遗传进化,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开始了主要的文化行为的遗传进化。早期的人类,在两性关系上没有任何文化观念的制约,与动物的性本能没有多大的区别。根据人类学家研究的结果,人类的婚姻大致经过乱婚、血缘婚、普路那亚婚、对偶婚、单偶婚几个阶段。

2.从文化学角度看我国传统婚俗的形成。

我国是个礼仪之邦,人们对婚姻的礼仪尤为重视。早在3千年前的周代,我国就有了“六俗”的婚俗。据《礼记·昏义》记载“六礼”是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6个环节。

纳彩是婚聘程序的第一步,由男方家庭请人像女方家庭正式提出婚姻请求,相当于今天的“提亲”。提亲的人在登门拜访时要带一些礼物,古人早期是“以雁”为贽,“贽”是初次见面时的进见礼。为什么一定要用活的大雁来作见面礼呢?首先,因为大雁是候鸟,往来有时,从不失信,用它来暗示婚嫁要适时,要守信不渝。同时,大雁在迁徙飞行中,行止有序,也象征着嫁娶中要长幼有序,不相跨越。当女方接受了男方的礼物之后,开始进入下一个程序问名。

问名是男方再一次请媒人问女方的姓名以及出生年月日,这是为合婚做准备。男方的姓名在纳彩之时已经通知了女方,此时只问女方的名。古代男女之间“授受不亲”,问名是一件很正规的事情。《礼记》上说“男女非有行媒不相问名”。当媒人将女方的生辰八字带回后,男方请人合婚。合婚是按照旧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推算二人的婚事是否合乎天意,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批八字”。这一步没有问题就可以进入纳吉阶段。

男方将占卜所得的结果通过媒人告诉女方称之为纳吉,意思是此婚可定。这时媒人除了要带简单的订婚礼之外,还要带上男方的订婚贴,女方同意之后将“报婚书”交与媒人,这就是所谓的“换帖”,后世称之为“文订”。双方经过这一轮交换文书,从理论上就算是正式定亲了。纳征也叫纳币,征本是成的意思,这一步非常重要,只要这一关过去,婚事就算成了。春秋时称之为“纳币”,意思是纳聘的财币,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下聘礼”。纳征所用的物品随着时代不同、条件好坏有许多变化,但是,它在婚嫁过程中始终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请期就是选择结婚的日期。本来结婚的日子是由男方来确定的,为了显示对女家的尊重,男方在选择了吉日之后要烦请媒人去女方征求意见,女家同意之后,婚期就算正是订下来了。

六礼的最后一步是亲迎,新郎带上礼物与迎亲的队伍到女方迎娶新娘,这是古今婚俗中最为繁缛隆重的仪式。“六礼”中前五礼都可以说是婚前准备,亲迎礼才是实质上的婚礼。新娘在迎亲的队伍与送亲的人群簇拥下来到男家,经过一系列繁缛的婚礼仪式,拜堂成亲开始新的生活。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谓“风俗”是指由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影响经年累月积淀形成的习俗。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各地都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婚姻习俗,但是,在封建社会中,我国各地的婚俗基本上都是在《礼记》“六礼”框架之中演变而来。

3.我国传统婚俗与文化。

婚俗本身代表一种文化,不同民族的婚俗表示不同民族共同遵守的观念与准则。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变化,人们对这些观念与准则的理解可能出现某些变化。古今中国男女共同新手的观念和准则就是,成婚要经过婚姻仪式。汉代学家郑玄在解释“婚姻”一词时说:“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唐代孔颖达进一步解释:“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论其男女之身谓之嫁娶,指其和好之际,谓之婚姻,其事一,故云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也”。又说:“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名焉”(《礼记·婚义疏》)。正因为婚姻是就嫁娶仪式而言的,所以,古代就非常重视这种仪式,没举行仪式就不承认合法婚姻。古人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礼数,凡是没有举行婚礼的女子,男子死了允许改嫁;凡是已经举行过嫁娶之礼的女子,男方死了,按礼俗女方必须“从一而终”。即便是强调法制社会的今天,人们对取结婚证书的重视程度,也远不如对成婚之礼的重视,在他们的心中认为前者只是手续,后者才是实质。可见,成亲之礼在我们的意识里是何等重要。

在我们所说的“六礼”之中,前五礼只是婚姻的准备,最后的亲迎才是正式的成亲之礼。汉代之前,普通人的婚礼比较简单,一方面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并且战乱频仍,社会财富相对匮乏;另一方面,受原始社会抢婚习俗的影响,结婚更多的在于礼数是否合乎道德,而并不在于婚礼是否隆重。当时的婚礼既没有欢庆的酒宴,也没有吹奏的音乐。据《礼记·曾子问》记载:“嫁女之家,三夜不熄烛,思相离也。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礼记·效特性》也说:“婚礼不贺”。可以说,当时的婚礼就其总体基调来说是庄严、肃穆的。

从汉代开始,社会相对稳定,生产力水平发展较快,社会物质财富响度丰富,在人们的观念上,婚礼也变成可喜可贺之事。于是,一家结婚众人来贺,这才有了婚礼上的酒宴礼乐之礼。在班固《汉书·宣帝纪》中,宣帝曾下诏书说:“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徐州汉墓博物馆藏有一件汉代砖雕,刻的是汉代娶亲图,在迎亲的队伍中,已经见到乐队的身影。汉代之后,纳彩与问名合二为一,纳征与请期也合二为一,嫁娶前的“聘礼”越来越重,亲迎之后的婚礼也越来越繁复,后世人们既喜又怕的“听房”“闹房”的婚俗也起于汉代。

婚俗代表一种文化,在婚俗中,可以投射出宗教、政治、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影像。

在中国传统婚礼上,有些旧习俗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人们憎恶妖魔鬼怪,可又对他们感到畏惧与无奈,人们渴望新婚能够带来幸福,又害怕妖魔作祟,于是就企图借助外力来达到驱邪治鬼的目的。在旧式婚礼中,经常有一位福寿双全的老太太,拿着簸箕,簸箕里装着谷豆,围着花轿,嘴里念念有词,边走边撒。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没有人相信这些做法的意义,人们在婚礼上撒花瓣,表示庆贺,表示祝福。迈火盆的习俗也变成未来生活红红火火的象征。

在婚礼上,最隆重的礼节就是拜堂。古代拜堂主要是拜天地,拜祖先,希望天地神灵与列祖列宗承认他们的婚姻,保护他们平安。拜堂之礼几经演变,最初是只拜天地、祖先,后来加入拜高堂,夫妻对拜,甚至延及拜来宾,有的地方还拜镜台。最早拜堂是在成亲之后三日,后来,变为入洞房前最重要的礼仪。今天保留的拜堂仍为“三拜九叩”之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叩首礼也被鞠躬礼替代。最重要的,原先的宗教含义已经不复存在,“拜天地”不过是人们对“天作之合,婚姻美满”一种感激与期盼。

4.现代婚俗的演变。

20世纪初,一方面,随着西方帝国主义用枪炮打开中国的国门,西方的文化观念开始越来越多地渗入中国。另一方面,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高举反封建的大旗,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开始清算封建文化的罪行。旧的婚姻习俗,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男女平等,自由恋爱,从根本上动摇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观念。婚俗形式也从过去的重“礼”轻“情”,向重“情”轻“礼”过渡。于是,文明结婚的习俗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尤其是在大中城市,以及沿海地区,新式的文明已经成为时尚。

拿我们的传统婚俗与西方的婚俗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一下几点明显不同:中国传统婚俗礼节过于繁缛,从亲迎到归宁(回娘家)就有二三十种礼节。西式婚礼则非常简洁。

中式传统婚礼是人前的婚礼,西式婚礼是神前的婚礼。中国的新郎新娘在众多的亲朋好友面前许下诺言,让他们来见证这一时刻。外国的新郎新娘则大多是在“上帝”的面前进行承诺。

中式传统婚礼追求的是热闹、喜庆;西式婚礼追求的是庄重、神圣。

中式传统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象征着红红火火,喜庆吉祥。西式婚礼崇尚的是白色,象征着典雅、圣洁。

中式婚礼传统的助兴方式是喝喜酒、闹洞房;西式婚礼助兴的方式是自助餐、开舞会。

现代流行的婚俗,吸收了西式婚礼的简介,却仍然保留了人前婚礼的特色;在追求热闹喜庆的基础上,也吸收了西式婚礼的某些特色。婚礼的色调以红为主,新郎新娘的服饰基本上是西装配婚纱;贴喜字,吃喜糖,喝喜酒的习俗依旧保留,闹洞房的习俗在知识阶层与大中城市渐趋弱化。

当然,任何形式的婚俗都要以社会稳定、物质财富作为基础的。上世界三四十年代,因为战争人们的正常生活尚且不能保证,顾不上婚俗。上世界五六十年代,共和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大多数的婚礼都非常简单,“一张床,一包糖”就标志着结婚。上世纪70年代“文革”时期,“破四旧,立四新”,蓝制服,绿军装,手持“红宝书”,一张合影照片就是“革命的婚礼”。

如今,通过改革开放,生产力发展达到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个人所支配的财富也创造历史最好水平。社会发展稳定,行业分工进一步细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的婚庆市场逐渐启动,婚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由婚庆专业人操办的宾馆婚礼、饭店婚礼、大型集体婚礼、热气球空中婚礼、海上婚礼、草坪婚礼、城堡婚礼、奥运婚礼等许多更有创意、更具个性的婚庆形式受到市场的欢迎和追捧。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可支配财富的增加,人们用于婚礼消费的金钱必将越来越多,婚礼的规模与档次也会越来越高。作为婚庆人应该明白:人们对婚礼的要求不是单纯的物质需求,更是一种精神追求与文化追求,高规格、高品位的婚礼时青年人美好的追求与享受。婚庆人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争取在婚庆行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篇2:婚俗

前不久,我有幸去到隆林县参加了一场具有民族特色的婚礼。这一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跟随着妈妈和几个叔叔阿姨们一起驱车前往,我们要去的地方是隆林县一个叫“革布”的乡镇,听妈妈说那是一个座落于大山深处的村落。那里的人们勤劳、善良、淳朴,他们心灵手巧,从植物中找来各种颜色,做成五颜六色的五色糯米饭,香甜可口;他们自己纺布织衣,用植物把布染成黑色,做成黑色的衣服、黑色的头巾,他们被称为“黑衣壮”。

一踏入革布镇,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许多穿着黑色布衣、裹着黑色头巾、背上背着竹篓赶集的人们。驶过热闹的小镇告别笔直的马路,进入一段很长的盘山路,马路蜿蜒盘旋,上坡下坡,走到山顶向下望去,弯弯曲曲的山路像一条在空中飘动的丝带。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突然远远地听到一阵鞭炮声,已经疲惫不堪的我立刻精神抖擞起来,我们终于到了,当我们的车停下来时,我迫不及待地冲下车,往人多的地方跑去,新郎新娘早已站在门口迎接我们,新娘真是漂亮,每个看到新娘的人都赞不绝口。

这里的宴席真奇怪,不像以前我参加过的婚礼那样规定时间开席,我们一到就可以坐下来吃饭了,其间不断地有人起身离开,也不断地有客人到来,真是热闹非凡。

婚礼的高潮还要属晚上。晚餐过后,原本摆满桌椅的大厅换上了一张茶几,茶几两边分别摆放着一张长椅,茶几上放有一盆花以及各种小吃。大概八点钟左右,十里八亲的乡亲们着盛装陆陆续续前来,刚开始只看到几个人,渐渐地整个大厅都被坐满了。因为他们都着黑色的布衣,裹着黑色的头巾,一眼看去整个屋子黑压压一片,那场面把我震撼到了,简直可以用壮观来形容。坐在茶几长椅上的人咿咿呀呀唱着什么,其他人时不时地还发出一阵阵笑声,原来他们是在对山歌,对山歌是壮乡人民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他们这是对新人最真挚、美好的祝福,他们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咿咿呀呀的,从天黑唱到了天亮才离开。

这是我参加过最有意义的婚礼,那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霓虹闪烁,那里的婚礼没有主持人,没有香槟红酒,那里的山歌悦耳动听,那里的人们和谐友爱,我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能一直传承下去!

小作者:陈康

篇3:婚俗

婚俗背后的文化心理

人类求爱、结婚不是纯粹的性本能的要求, 而是性文化的内在驱动, 这就是说, 在男女两性的求爱、结婚过程中, 综合了当时当地所具有的民族文化。[2]。就土家族而言, 其婚俗背后的文化心理主要表现为膜拜神灵和崇拜生殖。

第一, 对神灵的膜拜心理

土家族作为中南地区的古老民族, “大多数人说汉语, 崇拜祖先和鬼神。”很久以来, 土家族就有着自己本民族的神灵。向天王子、盐水女神是土家族的先祖。“向天王子一支角, 吹出一条清水河、、、”这是土家族的创世古歌。就是土家族人对向天王子和盐水女神自由而幸福的结合的讴歌。[3]

土家族婚俗很多源于对神灵的膜拜, 而正是这一文化心理, 造就了其独特的婚俗。

第二, 繁衍不息的期盼

多子多福一直是土家族人心灵深处的期盼。而这一心理在婚俗中又有显现。多用象征意义表现出来。

其婚俗之一的“过礼背山花袱盖”即男方派人送“过礼”, 所背聘礼中有两只鸡 (一公一母) 是必不可少的。这两只鸡一定要与女方家的两只鸡交换, 这是生息繁衍的象征。[3]

又如“新娘出门把筷甩”新娘用手把两把筷子, 在跨过门时使劲向身前身后撒去。这里“筷”与“快”谐音, 含快快“早生贵子”之意。[3]

这些在婚俗中的出现, 都表现了土家族人对后代生生不息的企盼。

婚俗背后文化的审美价值

婚俗作为文化的一种审美形态, 必然有其巨大的审美价值, 在土家族的婚俗中, 我们可发现其独特的内涵美、艺术美, 人情美的审美价值。

第一, 内涵美

作为具有某独到一面的土家族婚俗, 其外在形式美, 为大家喜闻乐见, 但其内涵美则因其不明显性而被人们所忽视, 正是其内涵美, 经过时间的洗礼仍顽强保留下来。如土家族婚俗中的哭嫁, 据《礼记曾子问》记载:“孔子曰‘嫁女之家, 三夜不熄烛, 思相离也。”

土家族的哭嫁有这样的因素, 但都赠与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其所哭的内容有 (1) 泣诉少女时代欢快生活逝离的悲伤和新生活来临的迷茫不安。 (2) 对家长制家庭的控诉, 以及对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的不满。 (3) 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哥嫂姐妹的关怀和睦之情, 媒人乱断终身之恨。 (4) 嫁女对婚事的不尽人意感到委屈, 借机倾泻自己的不满。[5]

丰富的思想内容让我们看到其独特的内涵美。

第二, 艺术美

莫里斯认为:与其说是文明的进步造就现代人的性行为, 倒不如说是性行为塑造了人类文明。换句话说原始的音乐, 美术, 衣饰, 舞蹈等文化艺术同性行为, 男女两性的婚姻关系密切相关。[6]而正是这赋予了土家族婚俗独特的艺术美。

就歌舞而言, 它常常表现着人们对婚姻配偶的选择意向, 审美情感。土家族人传统的恋爱习俗中主要有每年都要举行的跳摆手舞的活动, 这是青年男女选择自己中意对象的好时机。在大型集体舞跳完之后, 已婚男女和小孩就退出场外, 只留下未婚男女青年进行小型且歌且舞的晚会, 舞后再唱“风流歌”, 这种歌可以让青年男女有相互结识的机会, 男女青年可以在歌舞中仔细挑选自己中意的人以单独接触。如果双方情投意合, 便互赠礼品。另外吹木叶谈情是其独特的艺术形式。[6]

通过歌舞等艺术形式表达的恋爱风俗, 使其因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而熠熠生辉。

第三, 人性美

土家族婚俗中的人性美不仅表现在父母姐妹浓浓的难以割舍的亲情, 还表现为朋友间真诚深厚的友谊, 还有姑嫂长辈最沉挚的祝愿。

浓浓的亲情在婚俗中表现为“上轿须得哥背来”, 即土家族姑娘上花轿, 不是由新郎背, 而是由姑娘的哥哥代劳。没有哥哥, 则由弟弟和叔叔替之。清晨哥哥把妹妹慢步背出闺房, 表示浓浓的亲情。同时土家族婚俗中也表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如“哭嫁”时全寨相好的姐妹都要轮番陪哭。至于姑嫂最沉挚的祝愿主要体现在化新娘妆, 即“开脸”、“上头”“戴花”三个步骤, 其细心之程度, 体现了姑嫂一颗诚挚的心以及对新娘的祝愿。

土家族婚俗背后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 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在当代物质文明高压下, 正逐渐被小解。作为文化传承者的我们这代, 应努力加以传承并积极发展, 从而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更多的活力。

摘要:孟子云:“饮食男女, 人之大欲存焉。”古人把婚姻与饮食放在相提并论的地位, 看作人类必须做的两件大事。认为婚姻是维系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头等大事。作为缔结婚姻的形式规范的婚俗, 反映了人类文化的一个侧面,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土家族作为少数民族有其特殊的一面, 这里通过对土家族婚俗的研究, 浅谈隐藏在婚俗背后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婚俗,文化心理,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民俗风情》,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2003年版, 第95页。

[2]鲍宗豪著, 《婚俗与中国文化传统》,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11月版, 第23页。

[3]陶犁主编, 《民族民俗风情鉴赏》,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5年12月版, 第117—119页。

[4]鲍宗豪著, 《婚俗与中国文化传统》,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11月版, 第159页。

[5]陈勤建主编, 《中国风俗小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8年1月版, 第125页。

篇4:奇异的苗族婚俗

寨头的婚姻习俗有两种:一是日娶,即明媒正娶;二是私奔,又称跑婚。私奔,就是说青年男女在恋爱期间,男女双方曾征求过自己父母的意见,因女方家不同意这门亲事,女方便跑到男方家去,叫私奔。日娶,就是说青年男女双方通过玩山对歌情投意合之后,男女双方把真实情况告诉了各自父母,而且双方父母都同意这门亲事,再通过媒人说亲而成的婚事,故为日娶。是私奔也好,是日娶也罢,其婚姻的过程均相同。一是嫁女家当时不请酒设宴;二是新娘回门后才设宴喜庆;三是妻不落夫家。

出嫁不请酒设宴

当媒人说完亲事后,便进入婚期。姑娘出嫁的头一天,姑娘家不请酒设宴喜庆,只是在当天晚上,与姑娘平时要好的朋友和姐妹们来陪嫁。与此同时,原姑娘交往较好的男子也来陪嫁。男子来陪嫁,主要是对歌。双方唱的是别离情或送别情歌等。娶方男家也在婚期的头天晚上,叫三人到女方家去接亲,这三人中,有新郎、弟弟和妹妹。他们一同与嫁娘家的姐妹们对歌守夜……到了下半夜,姑娘的父母杀鸡宰鸭来招待前来接亲的人、当接亲的人吃饭时,嫁娘就开始梳妆打扮。嫁娘一打扮,歌声也就当即停止。嫁娘柿妆打扮完毕,时辰刚好是卯时,即天麻麻亮。这时,早已吃完饭的接亲人,他们在等候着,只要嫁娘同意出门便把新娘接走。去接新娘的三人中,有一人提着装有新娘衣服、首饰的细篾竹篮在前头引路,新娘尾随在后,四人朝男方家走去。

把新娘接到新郎家后,主人便叫一对“福寿双全”的长辈来主持操办这门喜事。男的负责杀鸡、杀鸭,烧香化纸祭祖;女的承担煮油茶……与此同时,主人还叫二三个妹妹陪同新娘去井里挑“喜水”。这“喜水”一挑只能挑七瓢或九瓢水,以免在路上水从桶里溢出。下午大办婚宴。

这天,新郎家杀一头大肥猪来请家族、亲戚、朋友吃喜酒。把肉砍成块并煮熟,然后切成片,一切安排就绪后才就餐,就餐是摆长桌,即用门板、粑板等铺架连接而成的长长桌子。肉片是用来散发的,每人发五片或六片……客主双方猜拳行令,热热闹闹。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一散发肉片的习俗已渐渐打破,现时兴以圆桌或方桌来宴请。

回门娘家设宴喜庆

姑娘嫁到男方家三天或五天后,姑娘要回娘家,这种回娘家的方式,当地苗族人称为“回门”,也,)L广转脚”。回门这天,男方家族、亲戚、朋友都要来陪伴送行。在此之前,即在回门的头一天,男方家把240公斤大米、80公斤猪肉送到女方娘家去。吃了早饭,大家就出发了。走有前头的是位年轻的小伙子,他挑着一对细篾竹篮,竹篮里盛着5公斤左右的糯米饭;竹篮两头,一头挂着一只鸭子,另一头挂着一刀肉。随后是回门女人和几位陪伴回门女人的姑娘,姑娘中又有一人挑着一对细篾竹篮,竹篮两头,一头盛着男方家送的棉花(半公斤),另一头装有原姑娘出嫁时的衣服及一把黑伞。跟在最后是家族、亲戚等这些众多的男女老少。女方娘家也叫几位姑娘到半路迎接作伴。

当众人行至女方娘家时,女方娘家早有准备,一是在路口设一道“关卡”,即在路的两边用捆着的三根木棒制成的架子架着,中间横架一根竹杆,竹杆上置放着用线系着的一对牛角,拦住客人喝酒。这种做法,当地人叫“拦路酒”。二是在大门口再设一道“关卡”,俗称“拦门酒”,凡来客者,都要喝上两杯后方能让其走进女方娘家的屋。不会喝酒的人,只要在牛角上面抿一下,表示已喝了主人的酒,便可过关了。

下午三时左右开席。开席前,主人先叫四位青年客人(当作女婿)吃饭,主人中由一位福寿双全、能说会道的长辈来作恭贺语。四方桌上四位后生各坐一方。桌上摆满了酒菜,听候这位长辈的恭贺。未贺之前,这位长辈先在四位小伙子的脑门画上十字形的锅烟,以示号婿,然后恭贺:“婚后,生九男育七女,九男烧柴亮半寨,七女挑水干半井……”四位后生应声道:“谢谢长辈的金口五牙……”饭毕,主人就叫这四位后生把刚才从男方家挑来的那对竹篮挑去……这四位小伙子走后,大家才人席就餐。席间,主客猜拳行令,拳声一浪高过一浪……太阳快要落山了,客人才离席而去。

当客人离席走出家门时,来到路上,这时,主人又叫大伙提着酒壶拦着路,再邀请客人饮酒对歌,以示对客人的敬重。

对歌是由主人唱起,而且是由主人中的一歌手即端牛角酒的人唱起。主人唱:“在远古时代,水已漫到天,淹得没有种,地已破裂完。去何处找种,才得这酒来?”客人对答:“主人间这事,请听我来言,迪炎(传说是人类的祖先)去坡上,包饭做农活,饭挂在树上,昆虫从南来,飞到这树上,喷水着了饭,一半成了酒,一半仍是饭,你说是不是,”客人全答对了……这种在路上用酒对歌的方式是寨头苗族人民特有的婚姻习俗。

妻不落夫家

新娘回门在娘家住上三五天或八九天后,新郎家要到新娘家去接她回家。因为是首次去喊新娘,所以主人特地选一位命好的年轻妇女去。去喊时,还提着一细篾竹篮去,竹篮中置放着生的米粑及糖果之类的东西。来到女方娘家,女方的母亲便将竹蓝里头的生米耙来煮油茶,让主客共同品尝,以示祝贺新郎新娘成家立业,发家致富……把新娘接到男方家住上几天后,新娘又要返回娘家。之后,男方家在第二次或第三次去喊新娘回家时,不一定是叫妇女去,只要有人去喊(接)就行了,或女孩或男孩均可。通过反复多次接送,新娘便慢慢地习惯了,来去由她。两头居住是她的自由,直到身怀有孕,才到男方家长住。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一“不落夫家”的习俗正在逐渐改变。如今,有的青年男女一结了婚,妻子就长期住在夫家了。

篇5:家乡的婚俗作文

在我的家乡霍邱——一个位于安徽省的小乡镇,比起合肥上海那样的一线城市来说,也算的上是偏僻了,但是这样,这里的婚礼却是热热闹闹的。一般来说,一个完美的婚礼前前后后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订婚,其次就是完婚了,而最有地方特色的便是这定婚。

在一个村子里,谁家若是有了那待婚待嫁的姑娘小子,若是有机会见到了地方的媒人,便会巴结的递上一支烟,认真点上火后搭上几句话或址址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请那十里入村的媒人物色个对象,到这儿算是报了个名,在这之后的几天里,可是有机会见到这媒人,都会上前搭讪,小心翼翼的问关于物色对象的事,问多了还招人烦,因此在这期间,是媒人权利最大的时候,要说这媒人,可不是一般人想当就能当的,一般都是在个地方特别有地位,各人说话都听,给面儿的人,还有能说会道,脑子转弯快,同时,这也是要担责任的,一弄不好就会挨人骂。通知了媒人,就得等媒人叫人物色好,找一个地方少男少女见个面,要是都互相看上了,就接下去谈,这时,媒人也应该把男女双方个个情况,如实汇报,不容半点马虎,这要于注重知根知底,若没什么问题,男女谈个一年半载,便可以订婚了,选一良辰吉日,由男方家里做东,宴请女方亲戚朋友,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忙前忙后的媒人,中午来男方家吃一顿饭,男方备好彩礼——半头猪,三大件(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还有两对,猪心肺,是给女方奶奶,外婆吃的,将他们的孙女喻成他们的心头肉,男方因夺了这心头肉而向奶奶外婆赔礼,求宽恕。当然这彩礼也包括人民币。将区些彩礼一一点数后交给媒人,在由媒人带到新娘家里,在新娘家吃完晚饭后,叫人收拾好桌子上的残羹,铺上两张红纸,点上一对红蜡烛,在围满了人的桌子上,当众人的面将彩礼一一点数,再郑重的交给新娘,这个过程叫做“打盒子”,同时也是订婚仪式的落幕戏。

接下来再过个半年,就该完婚了,完婚倒没什么特色,闹洞房也是各个地方都有的。

篇6:长汀婚俗

首先纳采,男家请媒人向女家议亲求婚,俗称讲亲;其次问名又称请庚帖,男方请问女方生年月日及名字;再纳吉,男女双方商定聘金后,先付一定聘礼,俗称“扎定”,农村称“写婚书”或叫“订合同”;又再纳征(纳币),男家把聘金全数送给女家;又再请期,男方将迎娶日期通报女方,俗称“报日子”;最后,亲迎,俗称“接亲”或“迎亲”。

建国后,颁布《婚姻法》,规定男女双方自由恋爱成熟后,到政府部门登记,便可结婚,删去许多繁文褥节,封建买卖婚姻几乎绝迹,婚礼甚为简便。但“文化大革命”后,旧时婚俗又重演,农村尤甚。

婚书也称红帖、婚帖、婚姻合同,在农村婚俗中尚盛行。内容包括:男女双方姓名、年龄、住址及家长姓名;聘金聘礼项目,数量;压定预付项目、数量都要一一写清楚。立订婚约字人(男、女)、介绍人、在见人要签押。一式两份,未行两份合在一起书写。

聘金聘礼,民国前,少则数十元,多则数百元(银元),农村多讲稻谷多少担。大户人家嫁女,聘金多如数璧还,且备办丰盛嫁妆,故有女儿是赔钱货之说,娶亲者因此而发家致富。贫家嫁娶则相反。近数十年聘金不断增加。据城区、濯田、三洲、河埔、馆前、湖坑、庵杰等地调查(1987年),聘金在3,000~7,000余元之间。除聘金糖果外,在农村还须具备猪肉、糯米、籼米、面、粉干、黄豆,数以百斤计。鸡、鸭、鱼数十斤。甚者加香菰、鱿鱼、莲子、香烟、酒、地瓜粉之类物资。庵杰、馆前一带,另加银元十几个至几十个。聘金礼物总计万元以上,实难筹措,因此婚后负债累累;造成夫妻烦恼、痛苦,甚至酿成悲剧,时有所闻。

定(订)婚后结婚前,每逢年节,男方须备办礼品送给女方,一般宜备四色:衣料、鸡、鸭、美酒、粉丝之类。女家须回赠男方鞋帽,或具红包,上书“充鞋帽”。

报日子

男方择定吉日后通知女方,除“报书”外,要备办首饰、衣裳、三牲、糖、饼之类送到女家。“报书”放置女家神龛上。如三洲等地另给女方洗头礼(鸡一只,粉干若干)。女家将猪肉、糖、饼等,分成若干份分送亲友,城区一般只分送糖果。女家回赠男家鞋袜,俗称“回奉”。馆前湖坑一带另加一条白布做的百子裤。

安床 男家铺新床,一般在迎亲前几天,女家须送木炭、肉丸、红蛋,名曰“探子探孙”。

接亲时人数多少,各地习俗不尽相同。

城区6人:新郎、大客,其余4人,兄弟、亲友均可。

谬田7~11人:逢单。新郎、大客2人(母舅或叔伯)、点灯笼、放爆仗、点香、挑饷各1~2人。

馆前6人:新郎,上三代亲房每代1人、陪亲1人、背请书1人。

接亲所备东西各地大致相同,有马灯2盏、红伞1把、米筛、糠筛各1片,祭品一副:猪头、熟鸡、活鱼(口衔柏枝);香烛、喜爆等。接亲队伍到女家时,城区和部份乡村,女家大门关闭,待喜爆鸣放三次之后才开门迎人。男方给开门、接伞、上茶、上烟者红包,以示谢意。而三洲、濯田、馆前、河埔等乡村则敞开大门迎接接亲者。庵杰则派人到村口接男方礼担,待点好香烛,摆好祭品,然后打开大门,欢迎接亲者。

女方设宴款待接亲者。先点心,后正餐,席间不喧哗不猜拳,旧时在新郎面前放一碗无盐菜,俗称“无盐席”。

盘嫁妆又称送嫁妆。城区在接亲前一天,乡间在新娘到男家当天。送嫁妆由新娘母舅或叔伯主持,提拿扛挑的人则视嫁妆多少而定。

嫁妆丰俭品种,各个时期、各个阶层不同,但不论古今贫富,脚桶、尿桶、门帘、席四色必备。建国后新娘嫁妆一般有缝纫机、单车、电风扇、电视机、皮箱(或木箱)及日常生活用品。现时多备有彩电、双缸洗衣机及电冰箱。嫁妆送到后,男家须给每个送嫁妆者红包,以示答谢。

出嫁 又称“出门”,汀俗均在晚上进行,由弟妹或女友陪送。

出门时,城区将屋内灯火熄灭,而乡间则点满堂烛,适相反,但都迅速关闭大门,并用扫把往内扫三下。新娘出门,有的乡村由新郎或长辈背出大门。旧时坐花轿,轿上有八卦、渔网、轿门锁住,新娘在轿内一路啼哭。

五十年代起,不坐花轿,改步行擎红伞。现远者有迎亲汽车,农村多用拖拉机。

人门

新娘到男家,不能立即进门,须在门前等候若干时候,短则数十分钟,长则数小时,颇为难受。通融的办法,先从侧门入屋休息,待入门时候,再从正门进来。

拜堂

先拜天地,再拜祖先,最后夫妇同拜,现城关多免去。然后饮交杯酒,入新房(农村则入新房后饮交杯酒),新婚夫妇在新房内吃面碗鸡,有的外加四个蛋。

闹房

新房内的布置城乡不同,城区床上多放柚子、花生、红枣、石榴,取“早生贵子”之意。天花板上贴书有“抬头见喜”正方红纸。乡间,于床上或写字台上放

一把斗,斗内盛满谷子,外盖红纸,上放秤、尺、算盘、剪刀、白线各一,油灯点亮,烧香照烛,祝愿仓满斗满、添丁增福。城区,闹房在新房内进行,入新房者须说句吉利话,新娘给客人倒茶请糖。宾客与新郎新娘戏闹,要求新郎新娘表演节目。乡间闹房多在厅堂举行,开始鞭爆从大门放到洞房再至厅堂,男女老幼围观,亲友凑钱包红包,用竹竿垂钓在空中,新郎须抱新娘摘取,观者任意笑闹,闹房后即于厅堂设宴款待来宾。馆前珊坑一带给闹房者每人一个红蛋。

河埔等少数村则无闹房风俗。

回娘家

汀城在女儿出嫁第三天,娘家请女婿、女儿回门,俗称“请三朝”。时须送笑包给女儿分送邻居,俗称“结缘包”。馆前一带,于第七天,母亲做糈送女儿、叫“七朝精”,女儿随母亲回娘家,须夫妇同行,男带去,女带回,不宜在娘家住宿。三洲等地称回娘家叫“脱红衫”。新娘于第三天穿红衫回娘家,换上平常衣裤,意味着结束新婚阶段。

结婚 亲友送礼,娶亲与嫁女不同,亲戚与朋友有别。旧规:亲戚不请不送,朋友则不送不请。

娶亲送礼 城区,亲戚一般送四色:喜幛(联)、笑包、柚子、喜爆;母舅送“中堂”,悬挂厅中央;朋友一般只送喜幛(联),喜爆。

嫁女送礼 城区送鞋袜、胭脂、花粉、镜子之类。乡间送围裙、衣裤布料。蛋、袜等。

篇7:瑞昌婚俗[范文模版]

旧社会的时期联姻礼节繁琐,男女双方要凭媒人说和后,先下“八字贴”(即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也就是生辰八字,八字符合后,再由男方携带金银首饰、衣服、彩礼送给女方,所谓的“行聘”。然后,择定时间,相互过门,设宴款待,亲戚相陪,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形式。结婚前,先由男方择定吉日,将媒人贴呈给女方允许。新娘要避人三天,不出闺门,开脸束发。出嫁时,男方来轿,女方由兄弟将胸佩铜镜,头披盖头的新娘背入轿内,然后抬走,进婆家门时,全家人等各自洗脸后相见,洗脸相见预示以后能和睦相处。洞房花烛夜,新郎新娘并坐床沿,任亲戚朋友们手撒泡米,口唱祝词,嬉笑喜弄,尽欢而散,旧称为“撒帐”。

新中国成立后,旧习废除,虽然不行聘,但男女双方互赠衣服、钢笔等作为信物。60年代多步行,新郎新娘比肩并进,妆奁人等尾随其后。70年代则自行车代步行,新郎骑车新娘坐在自行车后,亲属好友带状奁随后跟行。80年代盛行汽车迎接,一般为两辆,也有三四辆前面坐人,后面载妆奁。妆奁也就是现在的嫁妆,过去的妆奁兴几扛,有六扛、八扛、甚至十扛以上的,以前都为家具,内装衣服,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后则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作嫁妆。长

辈们都会在新郎新娘新房内和床上撒上花生红枣桂圆糖子,新郎新娘与亲朋好友做游戏闹着洞房,新婚的第二天,新媳妇要拜堂见长辈,受礼拜的长辈要给新媳妇拜见礼,第三天新娘偕同新郎接娘家姐妹来看新房,一月刚满后回娘家省亲。

篇8:婚俗“撒豆谷”说略

关键词:婚俗,“撒豆谷”,文化内涵

婚姻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环节。围绕着婚礼的举办,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特点制定了隆重而又繁复的婚礼仪式。这其中, 通过向新郎、新娘抛撒象征吉祥和喜庆的物品来祝福新人婚姻幸福美满、多子多福的习俗则是世界各地所共有的:缅甸人用鲜花蘸水向新人身上淋撒;埃及人向新人身上撒盐末;古希腊人在新娘进门时向其撒无花果;科威特人往新娘身上喷洒香水;马来西亚人向新人撒米麦等等。在我国, 新娘下了花轿, 在进入男方家门之前, 由“阴阳人”或“克择官”手拿装满谷、豆、铜钱、彩果等物的花斗, 一边念咒文, 一边望门而撒, 引得孩子们争相拾取, 以此来祝福新人婚姻美满、多子多福。这种习俗便被称为“撒豆谷”。

关于“撒豆谷”这种婚俗的文献记载以宋代最多, 据宋代高承《事物纪原》记载:“汉世京房之女适翼奉子, 奉择日迎之。房以其日不吉, 以三煞在门故也。三煞者, 谓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也。凡是三煞在门, 新人不得入。犯之, 损尊长及无子。奉以为不然, 妇将至门, 但以豆谷与草穰之, 则三煞自避, 新人可入也。自是以来凡嫁娶者皆置草于门阃内, 下车则撒谷豆。既至, 蹙草于侧而入, 今以为故事也。”南宋梦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载:“新妇下车子, 有阴阳人执斗, 内盛谷豆钱果草节等, 咒祝望门而撒, 小儿辈争拾之, 谓之撒谷豆, 俗云压青羊等杀神也。”吴自牧《梦梁录·嫁娶》:“择官执花斗, 盛五谷豆钱彩果, 望门而撒, 小儿争拾之, 谓之‘撒谷豆’, 以压青阳煞耳”。元杂剧《桃花女》中即有关于“撒豆谷”场景的描写, “桃花女唱到:‘我着这草喂了羊, 谷喂了鸡。 (带云) 这铜钱呵, (唱) 着小孩儿吵吵闹闹斗争相戏。’”清福申《俚俗集》中“撒豆谷”条则载:“禹门按:今止撒钱, 名满天星。”据此可知, 在婚礼中向新娘抛撒豆谷, 目的是为了压制“三煞”, 而“撒豆谷”这种婚俗大约在汉代已经产生, 经魏晋南北朝至唐宋以后, 已成为一种婚俗定制。

今天, 在我国的许多地方, “撒豆谷”的婚俗仪式依然被传承着。在陕西, 新娘下花轿进夫家门时, 后面便有婆家的人提着内装麸皮、豌豆、短谷草、红枣、麻钱等物斗, 边走边向新娘身上撒。同时口中念着《撒草料歌》:“一撒金, 二撒银, 三撒新媳妇进了门, 四撒儿女一大群……”而在河北民间, 新娘下轿时有专人撒五谷和草, 一边撒一边唱着民谣:“一撒如花似锦, 二撒金玉满堂, 三撒咸亨庆会, 四撒华阁兰堂, 五撒夫命富贵, 六撒永远吉昌, 七撒安康祖寿, 八撒子孙兴旺, 九撒凶神远避, 十撒八大吉祥。”此外, “撒豆谷”的习俗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传承, 只是抛撒的东西略有差异, 但大都与农作物有关。如德昂族在举行婚礼时, 新娘一到婆家, 新郎家的一位老人就会端着一盘大米和茶叶, 出门迎接新娘, 将大米和茶叶撒在新郎、新娘头上以示吉祥如意。再如藏族新娘乘马至男方家, 男方家宾客相迎时, 众人突然大吼一声, 随以五谷撒向新娘, 使新娘惊愕, 谓之“吓魔”, 以此来攘除灾异, 保佑新人及双方家庭吉祥如意。

婚礼中“撒豆谷”的习俗历时千载而盛传不衰, 并且遍布我国大江南北, 俨然成为一种典型的婚礼避邪仪式。

值得我们探讨的是, 为什么必须抛撒豆谷一类的农作物才能够压制“三煞”?撒豆谷这种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众所周知, 原始社会礼俗的形成无不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古代社会尤其是上古时代, 由于科学知识水平的局限, 人们对于自身以及自身所处的自然界无法产生正确的认识, 于是初民相信万物有灵, 崇拜着各种自然力和自然物, 如日月星辰、风火雷电、土地山川、湖泊林木等等。随之, 形形色色的迷信崇拜以及相应的祭祀活动成为初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这其中, 人类谋取食物的方式亦对宗教信仰产生直接的影响。正如《礼运》所云:“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在人类历史上, 由于农作物的栽培驯化, 导致了人类的定居生活和人口的稳定增长, 也导致了一个以农业为核心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及由此所造就的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正是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延续的。考古发现, 在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 就已经出现了农耕业的萌芽。到了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的夏商时期, 农耕生产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农事活动不但频繁, 而且已经涉及阶层社会的文艺、军事等多种精神文化领域。特别是入商后, 各种农事祭祀活动盛极一时, 卜辞中就多有商王关心农业的反映, 求年、求雨、登尝、祀士之例盛丰。当进入农业社会后, 如同上古渔猎时代的先民膜拜动物一样, 农业宗教的内容则是有关生活资料的直接、具体、形象的膜拜。对这时的先民来说, 每一种与人类生存相关的植物都具有神奇的力量。早期农业宗教的特点是多神崇拜, 谷物、粟、麦、稻、黍及不同的工具等各有专司。周朝以农起家立国, 承商后丰富多彩的农业祭祀更体现了它的重农传统, 并且使农业祭祀逐步制度化, 奠定了后世农业祭祀的发展模式, 即由最初奉多种具体作物为神灵并分别给予祭祀的现象形成了汉民族供奉的谷物神——稷。《白虎通·社稷》载:“人非土不立, 非谷不食, 土地广博, 不可遍散也, 五谷众多, 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 示有土也;稷, 五谷之长, 故立稷而祭祀之也。”春秋战国以后, 农本思想更是成为一种潮流, 诸子提出的“耕战”思想对各国君主的治国方略都指导意义, 由此也进一步强化和扩大了农业祭祀的功能, 五谷又成为万物之主, 民之司命。如《孟子·告子上》曰:“五谷者以奉宗庙养万民也。”《管子·权修》:“谷, 民之命也。”汉代以后, 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农业盛世, 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做“治国之道”, 由帝王颁令劝农、祀社稷、祷雨水、定岁时、议庆典, 鼓舞天下农夫勤劳耕作。随着农耕区的范围不断扩大, 有关于农业的岁时娱乐渐成风俗, 农业文化日益兴隆和多样化。

历代统治者出于社会控制的需要, 强调礼仪原则、礼仪制度的化导与示范作用, 以教化或强制的形式, 使人们自觉遵循礼制的约束, “化民成俗”成为大小官吏的政治目标。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书·孔圣的批判》中对礼的起源与形成过程作了明白的表述:“礼之起, 起于祀神, 其后扩展为对人, 更其后扩展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各种仪制。”可以看出, 礼最初是人神关系的调节, 后来扩展到人, 最后扩展到社会, 成为严格的社会行为规范, 具有了“经国家, 定社稷, 序人民, 利后嗣” (《左传·隐公十一年》) 的重要作用。在统治阶级不遗余力的灌输下, 传统社会的礼仪制度大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于是, 这种对于农事的崇拜, 特别是对于谷物神——稷的崇拜逐渐由国家礼制下降为民间的家里俗规。我们看到, 在民间, 由于人们崇拜和信仰谷神而形成了种类繁多的习俗。如在播种谷物的季节, 很多地方都要举行歌圩以此来祈祷谷物的丰收。云南克木人则认为在收获谷物时不能用棍打、足踩, 因为谷物对人有养育之恩, 如果不善待之, 会得到谷神的报复, 从此谷子就会减产。水族人在谷物出穗时忌讳烧竹箩, 据说这样做会导致欠收。汉族人在打谷场最忌讳说不吉利的话, 说不吉利的话会得罪谷神, 谷神会把打谷场的谷子全部收掉。此外, 民间许多传统节日也与人们的谷神崇拜有关系。汉族人最为盛大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 春节的原初意象是丰收后的庆祝活动, 故而许慎才在《说文解字·禾部》注云:“年, 谷熟也。”旧时, 我国各地在立春时都要举行鞭打春牛以祭谷神的活动。这种活动通常由当地的地方长官带头, 用涂了各种颜色的鞭子向纸糊或泥塑的牛身上使劲的鞭打, 直至牛肚子里的谷物泄漏出来为止, 人们认为只有这样, 谷物才会丰收。正是由于人们对于谷物神奇力量的崇拜, 谷物俨然成为了驱邪、消灾、赐福的保护神, 而利用谷物来禳灾避邪的观念也就逐步渗透于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广东一些地区在过除夕夜时, 把盐米放在灶上, 用碗盖起来看米的聚散来占卜丰歉;东北许多地方都有以五谷为引物, 直接招魂附体的习俗;在西北地区, 人死后必须通过撒五谷为死者明路, 以祈祷死者能够升入天堂。由此, 我们可以理解, 正是由人们赋予谷物种种的神异功能, 从而使得人们相信, 在新娘进入夫家门之前向其抛撒豆谷便可以避“三煞”, 保佑新人平安、大吉, 多子多福以及双方的长者健康长寿。

今天, 随着社会的发展, 除了少数地方农村依然保留婚礼中“撒豆谷”的习俗外, 在更多的地方, 已改变为向新人抛洒彩色纸屑。这说明, “撒豆谷”习俗的避邪功能已经逐步淡化, 而慢慢演变成为一种增添婚礼喜庆气氛的方式, 带有了明显的婚庆娱乐特性。虽然“撒豆谷”这种习俗的原始意义正在逐渐湮没, 但是从宗教与民俗的关系出发来探讨这种习俗的发展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不仅可以折射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而且还能反映风俗的流变和人们观念的改变。

参考文献

[1]高承.《事物纪原》[M].北京:中华书局, 1987年。

[2]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2年。

[3]吴自牧《梦粱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

[4]臧晋叔《元曲选》[M].北京:中华书局, 1989年。

[5]福申《俚俗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3年。

[6]杨景震《中国民俗大系?陕西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3年。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婚俗】相关文章:

婚俗文化04-11

婚俗2范文05-15

话婚俗范文05-15

传统婚俗范文05-15

楚地婚俗范文05-16

各地婚俗范文05-16

各国婚俗范文05-16

婚俗变化范文05-16

婚俗文化范文05-16

霍邱婚俗范文05-16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申请书范文下一篇:为写好中考作文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