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为中心 以质量求发展

2024-05-23

以教学为中心 以质量求发展(通用9篇)

篇1:以教学为中心 以质量求发展

依托教研 重抓教学 提升质量

夏镇中心小学教学工作先进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受领导的委托,我非常荣幸的作为教学先进单位的代表,向大家汇报一下夏镇中心小学近两年来的教学工作,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树立正确办学思想 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心工作。为抓好这一中心工作,办让社会、家长满意的教育,近年来,我校在县教育局、街道教办的正确指导下,在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按照在规范基础上求特色的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求实创新,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在改革中力求创新,张扬学生个性,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规范管理,各项工作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趋势。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依托科学的教研模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以研促教,以研兴校”是每一所学校富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教师参加教育科研,能提高理论修养,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的品位。

在常规教研活动中,我校大力开展了“磨课”活动。促进了全体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是采取学科组“一课多磨”的形式。即以集体教学活动的“磨”为载体,以逐层深入的“研讨”作为提高手段,以年级组为单位,让我们每位一线教师能够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从自己或同伴的教学中思考、分析、反思问题,从根本上改进自己的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年多的时间里,专门聘请全县名师和县局领导,开展了“优化教学结构、构建高效课堂”两次现场研讨课展示活动、两次送课活动和一次教师专业成长报告会。

三是领导班子全员参与进行推门听评课活动。每周累计节次20余节。了解教师教学的真实情况,指导课堂教学。加强对新转学科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听课指导,使他们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四是深化“磨课”,大力开展“照镜子”活动,即要求每位任课教师都要准备一堂高质量的课,进行现场录像,录像课录制后交与本人进行自听自评、总结得失,促进个人提升。活动中全体教师感受颇深,受益匪浅,通过认真的备课、课前准备、教学实践、评委点评、对照录像自评,扬长避短,真正提升了个人的课堂教学水平。“磨课”活动的开展注重了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研活动与培养新教师相结合,有磨、有展、有观、有议、有评、有摩,加强引领,激活了全校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使教研活动规范化、系列化、专题化和经常化,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教研活动氛围,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得力的管理措施,推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1、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办好学校之本。行为的改变来源于思想的改变。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是学校获得发展的重要支柱。为此,我校重视对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制定了近期的教师发展目标即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打造名师工程。具体做法是:多次召开师德师风建设会、政治思想集训会、师德师风演讲会、教学质量分析表彰会,对教师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大力强化质量意识,在教师中形成一种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风尚。通过学校多形式、多渠道进行师德师风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2、科学的管理方法,细致的管理过程是抓好教学工作的重心。

(1)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学校坚持校长负总责、校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的领导责任机制。对每个班子成员的分工进行了明确和细化,实行校委会成员分层管理、教研组包保、班级包保制,从而使成员分工更加具体,职、权、责更加明确。努力建设一个同心同德、求真务实、高能高效、凝聚力强的领导集体。

(2)加大奖励措施,激发工作热情。近两年来,我校对《教学奖励实施办法》进行多次研究、磋商、修改,将原有的奖励制度做了充实、调整与提高,通过实践,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奖励体系,包括教学质量奖、教学工作量化奖、教学荣誉奖。该奖励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对我校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地推动了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带动着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2)重抓落实、细化管理过程。

工作的优劣关键看落实。日常的工作中,杨校长常常提醒我们各科室的同志,管理过程一定要做细、做深、做到位。他经常深入调研、督促各项工作,做我们工作的表率。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细致、更加全面。具体如下:

首先,细心做好教学常规与服务。认真制定业务计划、历表,编班、进行任课分工、编排课程表,订购分发教材、教学资料,建立档案迎接各级视导与督导,做好教学工作的总结;引导教师们做好教学常规工作、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想教师们之所想,做教师们之所事。其次,坚持不懈地狠抓常规教学。抓好常规教学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是做好教学常规定期检查与月抽查:查计划、备课、早读、上课,查作业批改等,并做好检查记录及时总结反馈。二是组织好学生期中、期末监测与分析、各科教师工作测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鼓劲加油,帮助教师们提升教学质量。三是薄弱年级的包保与调研。今年刚刚毕业的六年级,由于学生基础较差,杨校长了解以后多次召开业务班子会、毕业班教师会进行商议提升办法,采取了领导班子包保制、任课教师分科辅导等办法,按照杨校长的提议经常到班级调研、了解学情、与学生进行疏导交流、帮助任课老师组织测试等辅助工作。得到了班主任与学生的好评。这个年级在今年全县的统考中,中心校名列前茅。

3、紧抓教学质量监控是做好教学工作的保障

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和评价机制,是难以将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落到实处的。要做好监控工作,必须做到“监”要真,“控”要实。要真正把“监控”落到实处,把“监”与“控”有机结合起来,就要做到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从而建立起监控的保障机制。

(1)我们经过多次会议磋商,精简教师常规业务工作项目、合理分配业务量化分值,严格检查要求、提高业务工作质量。实行教师业务工作周查制,进行“观课”或“巡课”,抽查教师常规业务材料,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提升了教师的业务工作质量。

(2)重视质量分析与测评。质量分析是教师进行下一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保障。我们对单元测试、期中、期末测试加强组织与分析,提高测试质量。要求所有学科教师及时进行期中、期末考查,及时批阅与分析,及时反馈,每单元要有成绩单,分析单。同时加大了小科监管力度,学校专门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测评和教师“三评”工作,并纳入教师教学工作量化。

(3)制定了科学的教学奖励措施,加大奖励力度,激发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使教学条件日趋现代化,努力打造品牌学校。学校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学校育人环境。首先建立了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和成功激励机制,关心教师的需要, 满足教师获得成功的需要。其次在教师群体中弘扬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精神。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关心教师。最后,学校给老师们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比如:合理安排办公地点,办公室安装空调,电脑配备人手一机,每班安装电子白板现代化教学设备,购置各种教育、文学书籍供教师们学习。让老师们工作在团结、和谐、舒适、优美的的环境中,加大地提高了教学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四、正视成绩、展望明天

正是基于以上的一些做法,在杨校长的带领下,学校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积极研讨与交流、踏实工作、关爱学生、创先争优,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在今年的县、镇统考中我校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教学工作多次受到了市、县、街道各级领导的表彰。

成绩已属过去,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与时俱进、上下齐心、继续努力、开拓创新,为中心校的明天再创辉煌!

谢谢大家!

2011年8月31日

依托教研 重抓教学 提升质量

夏镇中心小学教学工作先进汇报材料

2011年8月31日

篇2:以教学为中心 以质量求发展

——安徽·界首市冠军电脑职业培训学校

一•正确把握形势,科学合理定位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层次办学体制和以市场导向就业体制和以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逐步形成。一方面国有企业改制退位,企业职工身份实行置换,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及大中专学校毕业生迫切要求就业;另一方面,新形势下技术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日益短缺,而廉价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职业技能培训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却面临着质量要求更高,竞争更加激烈的矛盾和困难。冠军电脑学校面对机遇与挑战,正视现实,理清思路,正确三个定位。首先定位于按社会需求,“办精品学校、育一流人才”的发展路,以优秀的人才产品占有市场;其次定位于服务改革大局,推进本地职业技能教育,促进就业再就业,再次定位于突出技能培训,使一些文化层次低,缺乏专业技术,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得生存的学员掌握一技之长。

二、适应市场需求,开设特色专业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的一项新生事物,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正确面对市场考验,开设适应市场需求的培训专业和工种。冠军电脑学校办学以来,做到了适时而生,因势而为。一些打工遇到挫折的农村青年,一些想凭专业技术脱贫致富的农民,一些下岗失业再就业的工人,选择冠军学校,选择适合他们的专业,从而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三、瞄准就业目标,输出优秀人才

职业技能培训就是就业培训,一切为了学员就业、谋好业——这是冠军电脑学校孜孜不倦的办学追求。针对培训对象文化层次低、年龄参差不齐等客观实际,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培养优秀技能人才。解决方案:

首先加强技能培训。技能考试及鉴定可有效地促进学员技能水平的提高和学习技能的积极性,通过了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鉴定,大大提高了结业学员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学校不断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力度,规定所有结业生必须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证书。

篇3:以教学为中心 以质量求发展

《中国学校体育》:您认为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有些什么特点?

赖天德: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宋尽贤理事长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闭幕式上做的学术综述报告, 对本次展示活动的特点, 进行了很好的概括和分析, 我完全同意宋尽贤理事长的观点。

另外, 我还觉得, 无论从现场的展示课、研讨课或从报送的录像课来看, 大多数的上课教师都具有比较强的改革意识, 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积极进行改革尝试;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 力求通过体育教学来发展学生的身心;重视按运动文化特有的内涵来进行技能教学;重视对教材的钻研与把握, 以运动技能教学为主线来设计教学, 教学步骤比较清晰,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通过帮助学生掌握与提高运动技能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积极尝试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重视改变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努力尝试把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结合起来;而且, 还重视学生的自我展示与启发学生相互帮助、相互鼓励。

也许这些不一定称得上“特点”, 但说它是“优点”还是可以的, 尽管有的还体现得不够突出、鲜明和充分, 但应当肯定。

《中国学校体育》:您认为这次活动的展示课是否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赖天德:是的, 宋尽贤理事长在综述中对这个问题也作了比较客观的论述, 特别是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此外, 我觉得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我们一些教师虽然有改革的意识和改革的积极性, 但不知从何入手, 原本是在想方设法地从组织教法上做些改革的尝试, 却又对改革的具体措施缺乏必要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的分析, 效果不太理想。还有一点就是, 有些课的教学气氛显得有些沉闷, 学生的情感投入与思维投入不够充分。也因此, 有些观摩教师评论说“没有什么新东西”。

我认为, 上课教师的改革精神应当予以肯定和鼓励, 改革的实际效果不太令人满意, 这是焦急不得的, 需要通过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来逐步解决。至于有些课上得不够生动活泼、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 是学会和教研工作今后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同时也需要通过提高教师专业化水来逐步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中国学校体育》:在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 观摩教师对观摩展示活动有一些负面的评价, 您是怎么看的?

赖天德: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举办中小学体育教学展示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总结、推广各地体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 为一线体育教师提供参与、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提升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 促进以提高质量和教学效果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改革。两年一次的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总的来说效果是好的, 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得到了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欢迎和肯定。否则, 参与观摩的教师就不可能那么多, 也不可能那么踊跃。参加这次教学观摩的体育教师就多达三四千人, 这多少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对观摩展示活动的负面评价主要有两点:一是说, 展示课没有什么新东西, 没有什么好看的;二是说, 展示课是经过精心策划与准备的, 不是“常态课”, 上得再好也没法学。我认为观摩教师的意见值得主办单位认真听取, 努力改进工作, 不断提高观摩展示活动的质量。

但对有没有“新东西”要具体分析, 如果是指教学改革创新体现得不突出、不鲜明, 而难以从中学到更多的新经验, 得到更多的新启迪, 这是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努力的, 我刚才说过, 这有待于广大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需要有一个过程, 需要时间, 急是急不出来的。如果是指“新花样”, 我觉得体育教学是有一定之规的, 不可能也不需要有那么多的“新花样”。至于不是“常态课”、“没法学”的问题, 我的看法是, 展示课或是研讨课进行精心策划与精心准备是必要的, 它不同于“常态课”也是肯定的, 无论是主办单位还是上课教师, 或是指导教师, 都希望把课上得更精彩, 更具特色, 能充分展示其改革成果, 给人以更多的有益启示, 或引起更多的教学改革研讨。至于实际效果如何, 能否达到预期的期盼, 这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能不能学到东西, 能不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我认为关键取决于我们怎么看课和怎么分析课。

在这次观摩展示活动前一天, 温州市教坛新秀体育教师培训班让我和老师们谈谈如何提高观摩效益的问题, 一开始我就说:无论别人的课上得怎样, 只要你能认真看课, 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多方位的分析与探究, 都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1. 分析展示课与研讨课的改革亮点;反思自己是否想到过, 为什么?

2. 分析展示课与研讨课存在的缺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缺点, 如何才能避免?

3. 分析展示课与研讨课存在的问题;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如何解决?

4.分析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 (规定教学内容的研讨课) , 或类似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比较其优缺点, 并探究其原因。

5.分析成功与不成功的展示课与研讨课的原因;从正反两个方面获得启示。

《中国学校体育》:您对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今后的发展有何想法?

赖天德: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已经举办过四届了, 对总结、推广各地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和经验, 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应当坚持办下去, 不断提高活动质量与效益, 发挥其更大的积极作用。

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是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提高展示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我有如下一些想法:

1.每次展示活动都要有一个主题。主题应当明确、具体, 让教研员、指导教师, 特别是上课教师都能摸得着、抓得住, 能够真正用来指导课堂教学设计。评选与推荐获奖课与展示课时, 也应充分考虑展示活动的主题在课中的体现如何。

2.动员广大体育教师都来参与这一活动, 把评选过程当做教学研究、进修提高与推动改革的过程。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层层评选, 把真正的好课评选出来。

3. 建议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 根据展示活动的主题和当时教学改革出现的主要问题, 组织专家小组有意识地发现与培植几节具有示范与引领作用的优秀体育课。

4. 展示课的专家点评。如果点评得好, 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能启发观摩教师去思考一些教学改革中更深层次的问题, 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为此, 建议对专家点评应有一个基本的要求, 努力提高点评的质量。

5. 努力提高展示活动结束后专题研讨会的质量。专题的确定应与展示活动的主题相一致;研讨的内容要与现场教学展示相结合;及早通知, 有备而来, 指定专家有准备的发言和与会代表的研讨相结合。

6. 建议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在展示活动结束后, 能组织专家充实、修改学术综述, 尽可能地全面反映展示活动的成果, 准确地提出教学改革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使没有亲临现场观摩的广大体育教师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借以扩大展示活动的社会效益。

篇4:以用户为中心 以创新求发展

《中国教育信息化》:请谈谈您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您认为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困难急需解决?

唐景贤:教育信息化是手段也是目的,必需打破成规,迎难而上,才能更好地发展。

首先,教育信息化本身是解决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完全可以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共建。在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积极能动性,将优秀教师和优质资源都进行碎片化,前端碎片化的资源再上传到平台上来进行分类,形成大数据,有教师的大数据,有资源的大数据,这些大数据就是可以被其他师生使用的优质资源。

第二,教育信息化本身也是目的。我国教育发展这么多年,也是在不断使用新技术、新方法。就像医学的发展,我国教育从学前到高等教育,刚开始的时候会使用一些多媒体的工具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果。但这些应用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还停留在单机时代或班级范围内,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移动终端的发展,这些应用已经明显落后,这跟我国教育行业相对比较保守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教育信息化也是在拓展教育管理者、老师、学生的新思维,开阔他们的眼界,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起到很好促进作用。

教育信息化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和资金,而是观念和思路。

教育是国计民生的大事,是需要国家整体考量和布署的。教育信息化的战略也是需要国家整体设计和规划的。但是,教育信息化的产品和实施一定是市场为主导的。目前对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是观念和思路的问题,在我们接触的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和负责人里,一谈到教育信息化,就是建机房、购设备、系统开发等大量工作,建成以后的系统大部分时间是闲置的。这种观念和思路的本质是站在自身考虑问题,而没有站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使用者:一线老师、学生、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只要保证我建的东西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就可以保证不会负重大责任。

早在2010年初我们就开始做“智慧教育”的相关产品,那时候整天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我甚至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总结出来,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播爱和尊重”。从教育的这个本质得出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以一线教师和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核心,以信息化的手段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最终实现以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引导答疑为辅的教学方式。

对于各级学校来说,主动选择权过小,没有自主选择系统的权利。这是各级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适应新的变化。在新形势下,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都不需要自建,只要租赁即可,免去了前期的大量投入和后期持续的维护更新,各级部门可以把前期一次性的投入分批交给企业运营,保证了产品的用户体验度和更新速度,一举多得。

对于目前急需要解决的困难,我个人觉得还是观念和思路的问题。而且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观念和思路需要改变。但是这个困难需要时间和市场来解决,靠行政部门和学校都不行,只有通过市场的变化来引导,来证明,最终水到渠成。在这里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市场化,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信息化!

《中国教育信息化》:针对目前教育部“三通两平台”等的重点任务,贵公司采取了哪些举措?有哪些产品得到广泛应用?

唐景贤:“三通两平台”应该是一个系统的、不可割裂的、互通互联的有机体。

教育部提出的 “三通两平台”,除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需要建设的基础性大数据类的系统外,应用方面的信息化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我们深入了解了“三通两平台”的具体建设要求,主要致力于围绕日常的教育管理、课堂教学、家校互动、师生社区(学习空间)、ODAP资源库等开发出了一套基于B/S架构、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在智慧管理模块中包括:在线办公、日志、个人空间、通知公告、新闻系统、邮件系统、自定义门户系统等。在智慧教育模块中包括:翻转课堂、微课堂、在线备课、协同备课、考试系统、题库系统、直播教室等现代化的教学教研平台。在家校互动模块中包括:网上家访、学生定位与考勤、校车定位与测速、学生考评。在师生社区模块中主要开发了教师空间、学生空间、班级空间等模块,空间的主要模块有:班级公告、民主选举、家长学校、求助台、班级活动、爱心公益、专家库、新鲜事、相册、微博、日志、好友、留言板等。主要解决 “学习空间人人通”的问题。在资源库中,包括全国300余个版本的教材的分类,涉及到试卷、教案、课件、素材等各类教辅资源。

另外我们还开发了一套基于无线传输的平板和投影的班班通系统,系统主要实现电子白板功能和录播功能,对微课制作提供了便捷途径。目前我公司的“壹佰乐智慧校园云平台”和授课通系统相结合,在解决师生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学习与备课起到良好的作用。其中授课通系统不但可以发挥比班班通更加强大的功能,并且可以替代录播系统进行高清课件制作。

目前我们有两款产品最受欢迎,授课通和壹佰乐智慧校园云平台。

授课通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我们授课通软件,第二是授课通硬件,他是专门为授课通软件而研发生产的,同时也具备其他平板电脑的所有功能。通过一个接收器就可以和投影进行连接,操作极为方便简单。授课通可以完全代替我们的电子白板,老师上课再也不用拘泥于讲台,而可以随意走动关注到每位学生,老师的板书通过投影就能展示给学生,笔迹的粗细颜色的选择操作简单方便,最主要他有太多实用的功能比如,绘图工具、虚拟实验室、一键录播、直播课堂、制作微课等等。

为什么壹佰乐智慧校园云平台能够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和高度关注,就是因为它完全具备了实现人人通的四个能力:第一,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教师、学生、学生家长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一个网络化社交平台,为教师在网络上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为教师、学生及家长的网络互动提供支撑;第二,具有汇聚优质资源能力的“资源超市”,为各类优质资源的提供者提供高效的交易服务,使学生和教师有更丰富的资源可用。第三,它能够主动推送帮助老师、学生快捷的获取适合的资源。第四,他是一个管理平台,能够帮助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管理辖区所有的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能够统计到教师利用网络从事教学活动的频率、效果及自发创新资源上传的数量,并作出评价。为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统计分析,为学校或区域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网上教学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教育信息化》:您对教育部门实施信息化项目的具体建议是什么?凭借您的经验,教育部门在选择信息化产品供应商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考核?

唐景贤:实施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要解放思想、改变观念、把握方向,为信息化的主体解决实质性问题。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在实施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要解放思想,把握方向,为信息化的主体解决实质性问题。在接受新技术、新思想、新方法上要转变观念,例如目前的云计算技术,这种技术对基础教育信息化是非常适合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打通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的信息流通,从而达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校间、区间的资源共享。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深度建设阶段,第一代的信息化基本都在基础建设如网络、电子白板、计算机等,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看见的,而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不是这些硬件的采购,信息化的核心是软件、是应用,而这些东西又是看不见的,甚至无法比较,这也给一些主管单位对产品的选择存在困惑。在我看来,我们的主管单位一定要站在学校角度、站在老师和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尤其是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那么在选择产品和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方向就不会发生大的偏差。

对于各级学校来说,核心的问题是观念和重视程度。建议各级学校积极参与到信息化产品的选择中来,多给主管部门和厂商提出自己的需求。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是一种大趋势,教育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学校和老师较早适应信息化、掌握信息化,就会从中获益,较晚适应和掌握信息的就会被动,这有点像十年前的电子商务。

《中国教育信息化》:在中国教育信息化庞大的市场中,贵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单介绍一下贵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唐景贤:以用户为中心,创新求发展、快步赢未来,才是信息化时代生存和发展的王道。创新、与用户零距离接触、快速迭代一直是我们的优势。

篇5:以教学为中心 以质量求发展

22、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23、知难而进,重铸辉煌。

24、产品若要无缺点,全面品管不可免。

25、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26、力求一次做好,争取效益。

27、优质建设,以质为根。

28、讲究实效,完善管理,提升品质,增创效益。

29、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向质量要效益。

30、光做不行,还要做好。

31、创新奋进心牵手,收获辉煌共拥有。

32、鉴旧日精神,创新世伟业。

33、汗水汇聚你我,创新铸就明天。

34、众人拾柴火焰高,众手划桨开大船。

35、求实是我们的根本,创新是我们的动力。

36、考试虽是一种压力,却是增长能力的催化剂。

37、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

38、诚信立足,创新致远。

39、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

篇6:以质量求生存以稳定促发展

高考质量是展示学校办学质量的第一窗口,高考成绩最能显示学校的办学实力,最能凝聚学校的人气,最能吸引社会的注意力。

2008年我校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高考上重点人数19人,二本227人,这对我们09年高考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们年级务必在学校党委和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静下心来,反思过去,正视现实,找准差距,增添措施,狠抓落实,务必要发扬“甘于奉献,敢打敢拼”的作风,严格管理,努力打造一支团结协作、勤奋奉献的高三教师群体,务必要在教学中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更多的优秀毕业生为已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家庭与事业的关系,顾全大局,群策群力,知难而进,切实落实学校工作计划,认真做好本年级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结果,更重过程,做到抓过程促成效,确保09年高考质量有一个新的突破。

一、总体目标:

1.稳定师生队伍,平和师生心理,树立高考备考复习意识,精心准备全力以赴认真扎实进行好第一轮总复习工作,紧扣课本,适当补充课外练习题。

2.教学重点放在抓学生学习上面,倡导学科间协调发展,大幅度提高优等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力争完成学校下达的高考任务。

3.动员班主任狠抓学习成绩和严格班级管理,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和觉悟,一心一意为学生备考复习创造学习环境。

4.进一步传承和规范相关活动的秩序及纪律,进一步创新并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支持引导各学科备课组长自主开展工作,实现高三年级组和谐发展。

二、总体思路

1、加强团队意识:精诚团结,通力合作,群策群力。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一定要互相协调,团结一致,每一位教师都要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力求达到师生之间的信任与和谐。

2、抓好班风学风建设

一开学就着手培优补差工作,突出尖子层,狠抓中等层,不放弃较低层,共同营造紧张有序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有效地抓紧时间。

3、细致地做好课常教学质量分析

做好教师的教学反馈,学生学习质量反馈,每次单元测验、月考及期中期末考都要认真细致的进行成绩分析,并通报到全组教师。

三、高考目标

本届共有应届学生901人,文科 359人,理科 542人。

1、2班为理科实验班,3、4、5、6、7、8班为理科普通班;

9、10班为文科实验班,11、12、13、14班为文科普通班。

通过一年的努力,力争2009年高考应届目标达到:一本上线率2%,共18人;二本上线率20%,共180人;专科以上上线率90.08%,810人以上。指标任务具

体分解到各班如下:

理科实验班1、2班:一本每班6人,二本以上每班38人

文科实验班9、10班:一本每班3人,二本以上每班22人

其他班级3、4、5、6、7、8、11、12、13、14班:二本以上每班各6人本届历届学生共有246人,其中15、16班为理科班,17班为文科班。争取09年高考奋斗目标为:

15班:一本6人,二本以上28人;

16班:一本6人,二本以上35人

17班:一本5人,二本以上31人

四、加强领导,科学管理

高三毕业班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最高水平。而高考成绩更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立校之本,也是全社会关心的热点和焦点。

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高三领导小组,校长梁海宁和书记韦兆纲亲自挂帅,在周承典副校长和学校各位中层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形成由年级组具体负责,以班级为主体、高三全员参与的管理育人环境。

高三年级组的下年级领导小组成员既协作又分工。其中,周承典副校长负责星期一的检查督促,潘主任负责星期二检查督促,黄录山副主任负责星期三的检查督促,农学科副主任负责星期四的检查督促,苏海斌副主任负责星期五的检查督促,星期六和星期日则根据学校的部署安排由年级级长和各班主任一起来检查。学校高三领导小组宏观调控,切实做到重心下移,靠前指导,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规范教学与管理行为,齐抓共管,以建立一整套良好的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

五、具体工作措施

(一)教师管理

1、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科学分工,明确职责,积极思考,狠抓落实。

2、加强高三教师政治思想和职业教育,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学生伤害处理规定,努力增强高三教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岗位意识,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3、严肃工作纪律,端正工作态度。严格上下班制度,办公时间严禁上网浏览与教学无关的网站内容,严禁进行电脑游戏。

4、建立正常年级备课制度(每周五下午第八节为各科备课组会),确保年级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二)学生管理

1、落实学校德育处的主题班会制度,每周一晚上第一节是各班班会时间,要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明确目标,增强紧迫感与竞争意识。

2、实行年级晨会制度。在每周二早操结束后年级集中训话,训话结束后要重点检查学生的仪容仪表、校徽佩戴情况。

3.班主任跟班到位,对班级实行全方位的常规管理,严格班级的常规要求。年级所有领导、班主任和体育老师每天早上都要跟操,学生早操结束后,大家再

碰头商量工作。由级长进行考勤。

4.年级实行中午轮值制度。时间从12:40至14:10,并对出入宿舍区学生进行详细登记,有不良问题则在年级板报上进行通报。

5、建立班主任值日制。值日班主任每天对学生的出勤、学习、纪律、行为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督促,并作好登记,在当天傍晚18:30时检查各班学生到教室人数,然后把人数填到年级黑板报上,每周年级归总一次并公布。

6、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班级管理,实行课堂纪律科任老师负责制。科任教师上完课后要填写课堂纪律反馈表。

7、加强家校信息联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解决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上的有关问题。

8、抓好早午晚读的管理,争取不浪费一分钟。

9、大力营造学习氛围(主要依靠黑板报、主题班会、家长会、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及学法指点,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三)教学常规管理

1.备课

1)、规定每周五下午第八节开始到17:30时这段时间为各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实行同一备课组集体办公,由备课组长负责,确定重点内容,讨论重点题目,研究教学方法,安排试题组编,实行资源共享,经验互传,任务同担,备课组长每周把集体备课内容教案汇总交到学校教务处存档备查。

2)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教学模式。要有上节课教后感;要为尖子生设课堂提问;要有课堂检测;要有作业布置,且有分层做法指导;要了解本堂课学生掌握了多少,本课堂时间浪费了多少等。

3)、各备课组要结合新大纲、考纲,根据教学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计划的制定要体现“两结合”:总体计划与阶段计划相结合,新授计划与复习计划相结合。

4)、严格集体备课流程。针对青年教师多的特点,严格集体备课流程,并定期检查集体备课记录,备课要做到“五备”“五统”。“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五统”: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资料、统一测试。

5)、重视高三复习信息收集工作,加强复习时效性,利用好网络,友好学校、友好人士、报刊杂志。

6)、认真研究考纲,各学科研究高考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①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

②近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③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

④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⑤外省试题集中研究——找新意、找动态。

7)、大力提倡刻苦钻研的精神,做到备课不留疑点;提倡青年教师备详案;要求各位教师互相听课10节以上,并填写听课记录。

2.上课

1)、坚决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实施高三复习课教学,坚持低重心教学,做到课堂教学的精细化,追求有效教学。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做到讲练结合,要防止满堂灌、上课简单对答案、没有重点要点的错误做法。

3)、努力提高课堂效益,向40分钟要质量。严防三个误区:以讲为懂,以懂为会,以会为通。要在复习讲授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要加强训练、运用,要让学生对所讲所练的内容进行思考,领悟、消化、反思、订正。

4)、注重把握复习课的深度和广度。该讲就讲,该舍就舍,确保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要加强练习与测试,练习测试要及时批改,认真统计分析,讲评突出重点,重点学生力求面批到位。

6)、试卷讲评要注意四个程序:一查,二统,三找,四改。一查即查每次考试目的;二统,即数据统计的数量分析;三找,即找出学生出现的知识错误及引出错误的原因;四改,即制定改进措施。讲评尽量做到要及时,年级提倡当天测试第二天即可讲评的做法。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针对性,有辐射性,有指导性,有诊断性。

3.检查

1)、进行自查,教师对自己每一堂课要进行自我分析检查,检查自己的备课状况,检查自己上课中对学生、对课堂的驾驭情况,要根据年级提供的数据自我教学分析,不断进行反思。

2)、加强对学生的情况检查,要善于通过检查对学生的水平进行评估,要善于搞好单元过关和查漏补缺。

3)、要自觉接受学校的教学常规检查、年级组的每周检查和督导室、市县教研员的随堂听课视导。

4.辅导

1)、实行科任教师晚自习坐班辅导制,要求科任教师要及时、到位、认真。

2)、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多种多样的补差模式。补差主要是针对边缘生希望生,辅导人员及时间由年级商定后确定,年级按时进行考勤考核,并计入教师工作量。补差工作要体现立体化、全方位的特点。遵循“先查病,后治疗,再进补”的原则,做到“三补五多”,即补态度、补方法、补知识,课堂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平时多谈心,练习多面批,方法多指导。

3)、认真准备辅优教案,悉心编制辅优练习。由班主任与科任老师认真研究,在实验班里按理科班每班15名,文科班每班8名划定一本培养对象,实行尖子生导师制,打破教师任课班级限制,采取专人定时间,定地点的管理,年级组在各个环节予以侧重,经常深入谈心,了解他们的情况以及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材料记录和反馈。其他二本培养对象由各科任老师分工各帮4名左右(文科)、6名(理科)的学生,采取重点临界生辅导制的形式,科任老师业绩与被帮带学生的成绩挂钩。对这两类同学要适当增加难度,加快进度,扩充容量。

4)、做好音、体、美、影视、主持人等专业特长生报考宣传,引导部分同学走适合自己的路,争取家长支持,确保文化教育与专业培训双落实。普通班要抓两头,促中间。

5)、狠抓周六、日补课效益。周六全天安排课程,周日安排半天课程。九门学科都得以加强。

6)、晚上自修延长到10点半下课,11点钟教室熄灯,从而增加时间的利用率。

5.考试

1)、加强考试流程管理,专心组织每次考试,认真抓好周测及月考制度。从命题、监考到阅卷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操作,每次考试都尽量有考前重要方面的提示。争取让学生提前熟悉高考有关要求。

2)、严肃考风考纪,严密考试环节,严格考试要求。

3)、每次重大考试及时做好质量分析工作,排找差距,分析原因,及时整改。特别是针对尖子生、希望生、边缘生的成绩要密切关注,填写他们的成绩记录,形成书面材料上交,供个别指导时参考。年级质量分析会上指定人发言。

4)各学科周测为每两周一次,统一时间进行。要求每课必练,每周必考,每练必批,每批必评。

(四).心理疏导

高三学生的复习任务重,面临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重压力,很多学生精神上不堪重负。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势必会导致部分学生情绪低落,成绩下滑,甚至会出现其他方面的问题。针对此种情况,我们要求高三教师一方面走近学生,了解学生,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多与家长沟通,全方位了解学生,使心育工作有的放矢。另外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通过开辟心理咨询室(地点安排在科学楼三楼物理办公室)、印发材料等途径,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和指导,以帮助他们解除紧张焦虑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以自我调节,树立信心,努力消除非智力因素失分。

(五).突出补习班工作

进一步增强补习班的教育教学工作,设法稳住与扩大优质生源,加强常规管理,在保尖与上线数量上下工夫,争取在一本二本上有较大的数量,艺体特长生上线数量有明显的优势。

总之,措施再好,重在落实。我们认为:竞争靠实力,应试靠信心,发挥靠心理,潜力靠管理。相信,全体高三教师会在校行政的领导下,用积极的行动去创设学生成长与学校发展的良好局面,也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将克服困难,齐心合力,实干加巧干,稳定高三年级师生情绪,力争我们年级在09年高考中有新的表现!

愿南宁四十三中的明天会更美好!

南宁四十三中高三组

篇7:以教学为中心 以质量求发展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在一起交流一个话题,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今天想跟大家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交流:第一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二,2013年经济工作的要求;第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任务。

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好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的几个方面的任务。“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要履行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职能,议大事、抓大事,把领导经济工作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上来。”这段话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中所强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工作的重点,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的主要任务是把立足点转移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

这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科学化水平,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学习和调研,提高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增强全球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做到厚积薄发。要尽快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要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增强党和政府公信力。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要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具体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说,牵扯到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或者说有三个方面的要求,需要我们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来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一)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需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第一,首先是十八大提出来的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我们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家都知道,我们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五个方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第五个子目标是国际竞争力明显地增强。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来说,要实现那五个目标,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的进展。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

如何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呢?要以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我们知道,十七大也提出来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时我们把它称为主题与主线。这次十八大,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明确了两个立足点(两个中心)。以前十七大的时候发展的主题是科学发展,发展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八大提出来了,立足点是什么?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得有一个立足点,立足点是提高质量和效益,有人说,这个东西是老生常谈了,早就听说了,我们以前就听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提高质量和效益,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要提高质量和效益,是不是一个回归呢?不是简单的回归,它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什么叫螺旋式上升?我们当时讲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80年代、90年代中期以前的提法,当时中国经济的体量有多大,当时中国的产业结构和今天完全不同,因此,今天提出来的提高质量和效益,和当时提出来的经济发展方式当中提高质量和效益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更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这么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增长了,中国经济总量的排名已经到了世界第二位,中国经济的结构有了重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质量和效益当然不是当年80年代或者90年代中期以前所提的质量和效益,而是需要更高的质量、更高的效益,所以,我们的立足点是提高质量和效益。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那要怎么转变呢?转变的方式是我们一定从“微笑曲线”的低端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微笑曲线”的低端有质量、有效益吗?但是这个质量和效益是在产业链的低端的,什么质量?装配制造的质量。从产业链来说,它是最容易的,什么样的效益?产业链低端的低效益。一个企业可能挣很多钱,但是就单位产品而言,这个企业,单位产品的利润率可能是很低的,而这个企业的规模可能很大,因此老板挣钱的利润率很低,老板挣钱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但它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没有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以后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比如说,我们经常讲中国的手机,最近媒体上登了一则消息,说中国到今年的年末,中国手机出口的数量就可能达到了10亿部,但由于中国的手机企业是在产业链的低端,因此,虽然这些手机企业从总体上来说挣了很多钱,但是利润率很低,比如说,就手机而言,中国出口手机的99%都让人家给挣了,只有只挣1%,为什么中国不能够多挣一点呢?质量不够,效益不高。

我们怎么提高质量和效益呢?这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往创新研发的方向转变,比制造业能够多挣钱的,能够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是要能够生产关键的零件和组件,能够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是能够进行设计,比设计更有质量和效益的是研发(研究和开发),当然质量和效益最高的是创新,因此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确确实实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沿着“微笑曲线”的左侧我们不断地把装配制造的能力提升,提升为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设计、研发、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质量和效益才能持续地提高。另一方面,中国装配制造业的转型要升级,往哪儿升呢?往全球的运筹,当然,最能够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是品牌,其次是营销的模式,再其次是物流,全球的营销,品牌也好,营销模式也好,物流的形式也好,首先需要我们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往“微笑曲线”的两边延伸,首先我们要抓的是创新研发,只有创新研发,你有了自己的生产能力,有了自己的技术,第二步我们才能够把中国的产品很好地在全球进行运营,营销能够营销到世界去,当然它就离不开物流了,只有你有强大的自助,创新的技术,我们才能够有真正的自主的品牌。因此我们发展方式转变的立足点一定是提高质量和效益,当我们从“微笑曲线”的底部往两边延伸的时候,我们的质量也提高了,我们的效益也提高了。

大家想一想,我们老是装配手机,你是挣不了几个钱的,就像大家经常讲,你一台手机,人家挣了几千,你也就挣了几块钱,剩下的钱给谁挣了,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两大公司是从手机当中直接挣钱的,一、苹果;

二、三星。中国当然要做到像苹果这样的创新确实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中国要是能够集中力量搞创新,做到像三星这样的公司还是有很大的可能的。

最近在手机市场上苹果和三星互相攻击,有矛盾,有摩擦。苹果把三星给告了,告赢了,赢了多少?赢了25个亿美元,但是三星在乎吗?不在乎,25个亿美元就是它一个月的利润,三星回过头来就干了一件事情,因为三星掌握了手机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苹果不掌握,苹果要买它的这些零部件,于是三星就把这些关键性的零部件涨价20%卖给了苹果。三星的效益比搞装配制造的人要高很多,所以中国的企业要想提高质量和效益,不能老在扩大规模上动脑筋,应该往哪儿动脑筋?应该往“微笑曲线”的两端动脑筋。“微笑曲线”的低端是装配制造,“微笑曲线”的左边是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设计、研发、创新,越往高端挣钱越多,效益越好,“微笑曲线”的右端是物流、营销、国际品牌。我买一双鞋,国际著名品牌的鞋,3000元,有人问成本多少?成本200元。为什么它能够卖3000元?因为它是品牌。做成品牌了就是效益,做成品牌了就是质量的保证,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就是要从“微笑曲线”的低端装配制造往两边延伸,只有往两边延伸了,有创新研发的能力,有全球运营的能力,那中国的质量和效益就提高了,每个企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了,那每个行业中的企业质量和效益提高了。各个行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了,全国的质量和效益就提高了,不仅如此,质量和效益提高了是不是给国民收入翻一番带来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在一个装配制造部门,当手机生产,一开始手机只能挣几块钱的时候,这个企业的职工要想收入翻一番是不是很困难。而一个企业假如能够生产关键性的零部件,甚至于能够把它加价卖给国际大公司,是不是这个企业的效益就提高了,这个企业的职工的收入想翻一番是不是就有了经济基础,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个转变一定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篇8:以教学为中心 以质量求发展

1 客观分析我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蚕桑产业一直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是蚕桑产区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重要的贡献。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省蚕桑丝绸产业已由满足国家创汇需求到满足民生需求,由出口创汇外向型产业到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型产业,战略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加工业通过转型升级加快由外向型向扩大内需型转变,农业通过提质增效加快由粗放型向高效集约型转变,是转型期的蚕桑丝绸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全国其他蚕桑产区相比,我省保持着发展的优势和条件,一是近年来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了蚕茧单产、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我省不少蚕区蚕茧质量已跨入全国先进水平,我省蚕桑产业在全国保持着规模和质量优势;二是全省已基本形成了攀西、川南、川中北三大优势蚕桑产业带,蚕茧产量占全省的80%,蚕农售茧收入占全省的83%,产业布局趋于合理;三是蚕桑已经成为乌蒙山区、秦巴山区等贫困地区的骨干经济产业和重要生态产业,为贫困地区农民持续增收和生态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四是我省蚕桑丝绸产业体系比较完善,生产加工链条完整,科研和人才优势明显,发展后劲充足;五是我省深厚的蚕桑丝绸文化是蚕桑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蚕桑作为行业发展的基础,保持基础稳定和发展提升的挑战更加突出,一是我省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保供给、促增收任务繁重,农业内部产业之间、传统产区与新兴产区之间竞争加剧;二是我省龙头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品附加值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蚕桑资源的综合开发尚未形成大宗的产品、知名品牌和稳定的市场,对产业支撑带动能力不足;三是土地、劳动力等成本要素快速上涨,特别是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养蚕业劳动力成本已占总成本的70%以上,比较效益下降;四是农村青壮年大量向城镇转移,养蚕老龄化趋势突出,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减弱,劳动力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制约。

2 明确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

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是今后一段时期蚕桑产业发展的根本任务。为此,我们的工作思路是:坚持把提升产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基地为抓手,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构建以桑树为核心,多元发展的现代蚕桑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千亿增收示范工程”蚕桑万亩核心区建设,把蚕桑产业打造成为我省盆周丘陵山区农民增收和生态良好的优势特色产业,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优质茧丝原料基地和现代桑产业示范基地。

产业发展方式要实现六个转变,一是基地由零星分散向规模化转变。重点打造攀西山地、川南丘陵山区、川中北丘陵山区三大蚕桑产业带;二是户营规模由家庭副业向主业转变。重点培育以蚕桑产业为家庭经营收入主要来源的专业户和重点户;三是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注重农艺农机结合,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四是产品结构由单一蚕茧向多元化产品转变。注重蚕茧单产质量提升,促进茧丝产业的优化升级,注重蚕桑资源开发,促进加工业发展;五是土地利用由单一向立体农业转变。发展“桑-经”、“桑-粮”、“桑-禽”立体农业,推广“桑、蚕、粪、沼、菜”等种养加循环模式;六是经营机制由分散经营向组织化经营转变。大力培育产业化经营主体,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推广桑园有效流转方式,引导蚕农扩大户营规模。

3 扎实推进现代蚕桑产业发展

质量是我省的优势,提升土地的产出效益是稳定蚕桑基础的前提。加快发展现代蚕桑产业,让更多生产要素向优势区聚集,让蚕桑产业更具市场竞争力,让更多发展收益与农民分享。当前我们的工作重点是:

3.1 建设基地,引导产业聚集

在“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3.3万hm2(50万亩)攀西产业带,3.3万hm2(50万亩)川南产业带,6.6万hm2(100万亩)川中北产业带。引导全省蚕桑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聚集,加强桑园耕地质量、水利和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小蚕共育、省力蚕台、优良蔟具、桑园管理机具等设施建设。精心培育和打造一批规模大、品质优、桑园连片成带的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和重点县。

3.2 强化科技,推动产业转型

整合科研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开展对蚕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提升蚕桑生产技术水平。研发推广省力化机具、轻简化技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研发推广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专用品种与标准化种植技术,鼓励大型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合开发蚕桑新产品,建立蚕桑资源综合开发标准体系,为构建多元化新型产业体系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撑。

3.3 培育龙头,增强带动能力

扶持和培育一批产业链长、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建立以工促农的产业发展机制。支持对产业有一定影响力、产品有特色、产量有规模的地区和企业,打造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规范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鼓励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共育户联农户的合作化服务体系。

3.4 开发资源,拓展效益空间

利用项目、政策、规划等引导,鼓励和扶持具有较强实力的龙头企业在集中产区实施桑果、桑叶、桑枝、桑皮、蚕、蛹、蚕沙等资源综合开发,催生新的产业,推动蚕桑产业向食品、医疗保健、饲料、木材加工、造纸等领域发展。规模化推广“桑+粮”、“桑+经”等桑园立体农业模式,增加桑园土地产出。积极探索推广桑树在荒漠化、石漠化治理、泥石流治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桑树的生态功能。

3.5 健全体系,支撑产业发展

篇9:以教学为中心 以质量求发展

关键词:教师教学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高职教育

经过近20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外延发展的任务已基本完成,高等教育已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重视结构优化、重视体系构建、重视文化建设、重视特色化专业学科培育、重视课堂和课程教学创新已经成为主要内容。对于经过快速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尤为如此。在众多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路径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创新无疑是最有意义的。

一、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是推动教师教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1.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现实意义

也许有人会说,教师的发展问题事实上各学校各部门乃至全社会一直在做,如学校的人事处开展的学历提升、教务处组织的业务培训、工会开展的技术比武、信息中心组织的新技术培训、科研处组织的课题申报培训等。也就是说,教师发展途径十分广泛。

而我们所说的教师教学发展是一个比较狭义的针对性的概念和范畴,它是特指通过有组织、有针对性、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和激励,帮助教师更好地胜任角色。实际上,对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指导,有利于教师生涯发展更全面,人生发展更富意义。从职业性的维度来讲,高职院校本身就是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目的,以培养面向一线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为主要使命。职业性也因此成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最为核心也最为社会各界广泛认同的一面。

2.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功能定位

纵观国内外众多高校的经验,对教师发展机构确实具有不同名称,从而也赋予了不尽相同的职能。但作为一个高等教育教学中带有共性的机构,其大致应有规律性的东西,即教师教学发展(促进)中心,且其职责和职能也应大致相同。

(1)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即它既不是纯粹的行政机构,也不是纯粹的学术机构,而是将行政机构和学术机构的性质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而发挥行政与学术的双重优势,有效地履行教师专业发展的使命。

(2)强化教师教学专业认知是第一位的职责。从表面上看,提高教师及教学能力和水平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首要职责和主要任务,其实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从根本上看,是把教学作为一个专业来进行认识,并掌握其根本方法和基本规律,掌握教师这个职业乃至工种的专门知识、专门能力和专门方法及专门技巧,即基于职业化的专门训练。

(3)提升教师教学专业伦理是极为重要的任务。专业伦理是专业群体的行为规范与伦理标准,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更好地履行职责。在教师从事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课堂内与课堂外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是什么与为什么的关系、教书育人与教学相长的关系等,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这是需要认真修好的一门课程,而且必须与时俱进加以推进。

(4)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无疑是直接目的。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根本任务,而通过教师教学专业认知和伦理的修炼,通过教学培训,使教师知识更新、技能提高、方法优化,更能因材施教,从而更好地解决好教师在提升职业道德基础上的师能与师艺问题,更好地解决学生培养中知识、能力与素质统一问题。正因为如此,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必须是为了教师,进而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最后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建设的具体行动策略研究

根据前面分析,我们认为,在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内涵提升阶段,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不仅必要而且富有意义,应该积极加以推进。高职院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其核心内涵应该是以培养和提升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实现高职教师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研究之间深度融合的专业性组织。

1.采用行政推动和学校自主相结合的模式

鉴于内涵建设阶段教师教学中心建设的重要性,教育部已经启动实施了本科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项目,并采用经费资助的形式加以推动。实践证明,这种行政推动和经费资助的方式,对于明确行动导向、调动学校的积极性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处于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环节,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对于提升我国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意义十分重大。因此,作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重要内容,应在巩固“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成果的基础上,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中心”建设计划,作为新一轮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积极加以推进,以此引导整个高等职业教育战线重视教师教学发展工作,引领更多学校真正落实。

2.采用委员会领导职能机构的运行模式

目前,各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情况各有不同,有作为人事部门下属机构的,有作为教务部门下属机构的,有作为科研部门下属机构的,也有直接作为学校一级机构的,我个人认为,这些都有道理。从理想角度看,学校应建立一个教师教学发展指导委员会,由院长直接挂帅,分管教学和人事工作的副院长任副主任委员,有关方面如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财务处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在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工作。如能作为一个直属一级专门机构,则效果很好;如果因为职数编制等原因,也可以作为直属一级半机构挂靠教务部门,因为它毕竟是教师教学发展问题;当然从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设计角度看,也可挂靠在人事部门,作为一级半单位,具体可由学校选择。

3.采用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队伍组织形式

由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对教师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指导、教学的专业化培养与培训,因此专业性和经验性二者都十分重要,需要配备一定的力量进行工作。也就是说,需要有一定的专职人员,而且是有专业和经验的专职人员。与此同时,由于学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数量众多,专业分散、需求多样,因此,支持满足条件和要求的指导教师也应具有多方面人才组成,这就要求选配众多的兼职教师作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教师。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要求出发,主要应包括:一是校内的兼职教师,主要是指有经验的老教师或者说有教师教学专业背景的老师;二是指其他高等院校、教师培训机构的专家和学者作为指导老师;三是从专业角度看,还需要聘请来自行业企业的业务专家组成指导团队。总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组织上应该是小专职、大兼职的开放式团体,小专职具有一定行政属性,大兼职具有学术属性,而教师相互之间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努力提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工作成效

从全国范围看,我国高校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学校也不在少数,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但从调查反馈看,不少学校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也有形同虚设乃至形式主义的情况,甚至不能受到教师的欢迎。在全面进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阶段,必须加强这一领域的建设,并切实提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工作成效。

1.以“校校成功”的高职教育发展目标战略作为支撑

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环境,这是今后一个阶段职业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任务。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必须构建起“校校成功”的目标战略。只有“校校成功”,才能促进教育均衡,只有“校校成功”,才能普遍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要实现“校校成功”和学生“人人成才”的目标,必须推动“师师精彩”,只有“师师精彩”,才能帮助和指导学生“人人成才”,进一步支持和创造“校校成功”。

正因为这样,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推动了“师师精彩”,助推了学生“人人成才”,对实现“校校成功”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正

是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力之举。

2.坚持独立性设置机构的建设目标

前面已经说过,从理想化的要求看,应该建立委员会指导(领导)下的独立性机构设置,而从世界各国和我国高等学校现实情况看,凡独立设置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学校,一般都办得比较好,而附属性机构容易受其他中心工作影响。因为,独立性机构设置首先给人以重视的感觉,同时也便于考核,方便下达和落实任务。当然,独立性机构设置时,配强专职人员,选好兼职专家也十分重要。

3.努力打造学术性交流平台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要真正办好办出成效,必须从行政推动起步,朝着学术性方向发展。如果说行政推动,往往使老师陷入被动,疲于应付和被考核;那么,学术性的存在和发展会使教师真正感到有收获、有帮助,对其职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成功有益,进而成为自觉乃至留恋和依赖,这样,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就能拥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4.构建校内外互通合作交流机制

高职院校教师首先要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树立现代职教理念,树立高职特色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以通过专家培训、专题讲座、工作坊、习明纳等方式进行;而教学观察、模拟教学、课堂录像、教学研讨等则可以让教师深入教学实践进行行动体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要增强吸引力、增添魅力,必须拓展指导专家的来源和渠道,从而为每位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因此,各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之间应该构建一个共建共享联盟,推荐共享指导教师,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上一篇:《为了他的尊严》的说课稿下一篇:工厂班组竞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