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贯通-融会贯通的故事-融会贯通的寓意-融会贯通的意思

2024-04-09

融会贯通-融会贯通的故事-融会贯通的寓意-融会贯通的意思(精选6篇)

篇1:融会贯通-融会贯通的故事-融会贯通的寓意-融会贯通的意思

【成语】融会贯通

【拼音】róng huì guàn tōng

【简拼】rhgt

【近义词】举一反三、豁然贯通

【反义词】望文生义、生吞活剥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解释】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例子】要没有活泼的想象力,就只能做出点滴的的工作,决不能融会贯通的。(朱自清《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英文翻译】achieve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ubject

【谜语】水管结冰用火攻

【成语正音】会,不能读作“kuài”。

【成语辩形】融,不能写作“荣”;会,不能写作“汇”。

【产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篇2:融会贯通-融会贯通的故事-融会贯通的寓意-融会贯通的意思

【拼音】róng huì guàn tōng

【解释】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融合多方面的知识道理,得到全面、透彻的领悟。

【出处】语出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於此。”

【近义词】举一反三 豁然贯通

【反义词】望文生义生吞活剥

篇3:浅谈机械专业课程教学的融会贯通

众所周知,机械专业课程的特点是门数多、繁杂、难学。而机械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又存在相互割裂,各成一体的现象。如后续课程《发动机》中,学生读不懂发动机各零件图及装配图,授课教师很难开展下一步教学,甚至不同教师教授的不同课程中,相同部分内容出现出入、矛盾,让学生感到茫然无措。职校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下滑也是不容小视的问题。每门课程教学面摊得过大,知识点分得太散,教学内容多而学生真正学到手的少,进一步造成学生厌学的现象。

2 机械专业课程教学的融会贯通

根据机械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学生现状,集中精力围绕本课程重点讲授,课程间采用融会贯通的教学方式,把机械专业各门课程有机的连成一体,可以避免重复教学,并可使各门课程互相巩固、互相支撑、互相补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机械专业课程间的联系

观察机械专业各门课程的结构,可以将不同课程分为如下部分:重点部分、相同部分、相通部分、补充部分等。

不同课程有各自的重点部分,是该课程的精华所在,也是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要目的,主要技能;相同部分内容讲述时侧重于对知识的巩固;相通部分内容注意讲授顺序的安排,互相支撑;补充部分内容既是本课程知识要求,又是对另一门相近课程知识的延伸。

2.2 机械专业课程教学实例

以《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三门机械专业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怎样进行机械专业课程教学的融会贯通。

先介绍一下这三门课程的重点内容。《机械制图》课程重点内容: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的画法;《计算机绘图》课程重点内容:符合国家标准的计算机绘制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的技能;《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点内容:机械零件、构件的结构、选用及尺寸的确定。

以两个教学实例谈谈怎样在授课过程中使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教学实例一:齿轮。

《机械制图》课程中直齿圆柱齿轮知识要点:1)齿轮的分类;2)标准直齿渐开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3)标准直齿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4)单个圆柱齿轮的画法规定;5)一对圆柱齿轮啮合的画法。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知识要点:1)齿轮传动的特点、分类;2)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3)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4)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5)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的理论啮合线、实际啮合线;6)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的正确安装条件;7)圆柱齿轮啮合传动的强度计算。

这两门课程中相同部分内容有:齿轮传动的特点、分类;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相同部分的知识点在其中一门课程中讲授,在其他课程中以同样讲授形式进行巩固。如:《机械制图》课程已讲授的知识点:齿轮传动的特点、分类,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以同样的形式,用少量时间侧重于巩固即可,这样可使知识明确,学生记忆深刻。

这两门课程中相通部分内容有: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与单个圆柱齿轮的画法规定;一对圆柱齿轮啮合的画法与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的理论啮合线、实际啮合线,正确安装。相通部分的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中注意讲授顺序的安排,承前启后,互相支撑,相辅相成。如:《机械制图》课程中重点讲授一对圆柱齿轮啮合的画法时,顺带介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涉及到的分度圆、齿顶圆、齿根圆作用,以及顶隙、侧隙的意义,键槽的作用等,使《机械制图》课程中关于齿轮啮合画法的图线规定与齿轮结构联系起来,利于学生掌握齿轮啮合画法,也为后续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打下了一定基础,起到了启后的作用。

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学习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时,可先简要复习《机械制图》课程中学习的一对圆柱齿轮啮合的画法规定:齿顶圆(齿顶线)用粗实线;分度圆(分度线)用细点画线;齿根圆(齿根线)不剖时用细实线或不画。一对啮合齿轮在分度圆处相切,分度线重合,如图1所示。

从一对啮合齿轮的画法可以看出:正确安装的两啮合齿轮的中心距应等于两齿轮分度圆的半径和,即:a=2(d1+d2)。齿轮啮合传动中的实际啮合线B1B2是在理论啮合线N1N2基础上,用两啮合齿轮的齿顶圆分界得来,如图2所示。简要复习一对啮合齿轮画法,既巩固了齿轮的画法,又能在读懂齿轮图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掌握齿轮啮合传动中的理论啮合线,实际啮合线,以及一对齿轮正确安装条件,起到了承前的作用。

相通部分内容在不同课程中讲授时注意互相支撑,承前启后,可保证同一专业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完整性,使学生活学、活用,能够站在专业高度理解、吸收所学知识。

教学实例二:

图板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主要区别在于绘图工具的不同在《计算机绘图》课程中学习计算机绘图软件CAD的基本命令和基本操作时,可选一张学生在《机械制图》课上画过的零件图(如轴、端盖等零件图)为例进行入门教学,再配以学生没画过的,又较常见的机械图(如开关杠杆装配图及相关零件图一套,齿轮油泵装配图及相关零件图一套)进行巩固,既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绘图能力,又补充并延伸了学生的《机械制图》知识面。

在对本专业数门课程统筹安排的基础上,合理选用补充知识,强化本课程知识的同时,又对本专业其他领域有了更深入的学习。

3 结语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加强机械专业课程中重点知识的讲授,加强机械专业课程教学间的联系,达到本专业课程间的融会贯通,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精通重要的专业课,与其他课程授课教师多沟通,通过各门课程间的互相贯通,反复巩固加深,可使知识简化精练,化零为整,聚沙成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已开展的部分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当然,注重课程间的融会贯通这一教学方式不只适用于机械专业课程间的教学,同样适用于其他专业课程间的教学。机械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很多,文中只是对机械专业课程间的教学联系作了融会贯通的初步尝试,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机械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幼龙.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黄森彬.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4:缩展提联:让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

一、缩——梳理有序,由厚变薄

人的记忆力总是有限的,也是有选择性的,学生不可能也不愿意无限量地进行记忆。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对已有知识进行归纳、提炼和浓缩,削掉繁枝冗叶,留下精简主干,使书由厚变薄,从宏观上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缩的方法很多,如“框架法”“点线面法”,等等。笔者曾采用“点线面法”对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汇入了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课进行了整理,效果不错。

首先,用“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三条线索把十多个知识点串成三条知识链。然后,运用“刺激”和“回应”的关系,把三条知识链织成一个知识网(详见图1)。

最后,讲解中国回应外国列强入侵的历程。

一是面对外国列强的一次次冲击,中国最直接、正面的回应就是顽强抵抗。其中既有清朝官兵的抗战,如鸦片战争中关天培的虎门之战和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的黄海海战;也有老百姓的抗战,如太平天国运动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等。

二是面对列强的冲击和挑战,中国国内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烧到北京,政局岌岌可危之时,一些有识之士如魏源等就主张向西方学习,掀起了洋务运动。经历了甲午战争的失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不再相信洋务运动可以使中国富强,又开始寻求新的救国道路——维新变法。

三是当清政府在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后与之签订了《辛丑条约》,就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为了推翻这个傀儡政府爆发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成为处于封建军阀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上尊孔复古逆流猖獗,封建思想沉渣泛起,便有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挺身而出予以回击,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这样,通过一张简单的“知识网”,把相关历史知识和历史线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形象地反映了历史事件的相互联系、历史阶段的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并使后继的知识讲解流畅进行。可见,把书由厚变薄,不是简单的删减处理,而是对知识进行加工和重组,抽出其内在的规律,使原有复杂知识条理化的一个知识整理的过程。

二、展——补缺到位, 由薄变厚

知识要素是知识的最基本单位,一个知识点由若干个知识要素构成。教学时仅仅理清知识网络还不够,还要把构成知识点的各要素舒展开来,就像用放大镜把观察对象放大一样,把浓缩了的知识点“放大”,从而将书中涉及的内容尽量延伸、扩大,努力使知识点的掌握不留空白,让书再“由薄变厚”。

例如,笔者用“思维导图法”先把“鸦片战争”这一知识点扩展出4个二级关键词(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再以这些关键词为中心,扩展出更多层次的关键词。(详见图2)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就能把有关鸦片战争这一知识点的的知识要素有机地串联起来,让不同思维之间形成了可联系、联想的记忆链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记忆力,还有利于学生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知识蕴义。

三、提——把握整体,着眼提高

要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即见树木又见森林是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前两步的整理,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主要仍是局部知识,还必须引导学生解读文本,通过分析归纳,抓住本质,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课由“屈辱的岁月”“悲壮的抗争”“师夷长技以制夷”“从维新到革命”四目组成。对这四目内容与标题之间的关系,学生往往无法理解,笔者就展示自己绘制的图3,形象地反映了四目内容与标题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结合图3讲解,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认识。

笔者告诉学生,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浪潮下,资产阶级为了扩大产品销路奔走于全球各地,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古老国家,自然成为西方殖民者侵略扩张的对象。在列强一次次侵略下,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通通商口岸,中国市场被打开,大量商品涌入国内,原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秩序被打破,中国不可避免地、被动地卷入了世界工业文明的大潮。面对工业文明的大潮,中国也在积极应对挑战,不断进行探索,虽然这些探索最终都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例如,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军事和科技人才,兴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为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打开了窗口。戊戌变法,在经济上奖励农、工、商,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时间国内实业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这些现象足以说明,中国已在探索过程中主动地汇入了工业文明的大潮,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整节课,通过图3的呈现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讲解,从整体上勾勒了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历史,揭示了中国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历程,也诠释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强烈冲击,从而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提高认识,握握全局。

四、联——纵横对比,迁移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的概念和技能的内化和运用,必须以学习者对知识,有意义的脉络以及整体概念的理解为基础。可见,没有联系,无从建构,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有序性和概括性直接影响着知识迁移的效果。经过前三步的整理,学生对事物间的内在联系重视了,但还是局限在一个章节内。接下去,我们应该打破章节的界限,通过“纵横比较法”对相关性强、相似度高的事件进行对比和联系,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纵横比较法”中的“纵”,是指在同一个国家不同时间的相似事件。中国近代史上就纵向发生过几件思想解放的历史事件,如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等。使用“纵横比较法”,能从时间、代表阶级、主张、性质、结果、影响等方面对相似历史事件进行比较。

“横”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似事件。例如,我们可以把辛亥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这四次资产阶级革命作比较,也可以对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作比较。以后者为例,笔者出示了表1,使相关的比较内容一目了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要注意的是,“横向对比”的范围可大可小,小的可对几个知识点或几件事件作对比,大的可以对历史阶段或发展特征作对比。例如,中西方在探索近代化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西方经历了从“精神”到“制度”再到“器物”的历程,而中国却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精神”的相反历程。这样,学生就能用全球的眼光、多维的视角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正确地了解世界发展与中国发展的互动关系。同时,学生也将新知识稳固地纳入了已有的认知结构,并使之得到了调整和完善,从而提升了知识迁移能力。

总之,要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历史与社会知识,缩、展、提、联这四个整理知识的步骤教学是必选动作。其中,缩是关键,使学生构建起知识网络,获取规律性知识和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展是重点,不仅使知识不断“生长”,也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提是升华,让学生思维得到再次的活跃和升华;联是拓展,使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四者合一,让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

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历史与社会以主题式编排方式整合了人文地理、历史以及其他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上中外合编,涉及面广,跨度又大,教学时容易出现知识不成体系的现象。加之一些教师教学时往往包办代替或以练促学,不重视对学生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在预料之中。要扭转上述状况,笔者认为,采用缩、展、提、联四步整理知识的关键步骤,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为后续学习甚至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缩——梳理有序,由厚变薄

人的记忆力总是有限的,也是有选择性的,学生不可能也不愿意无限量地进行记忆。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对已有知识进行归纳、提炼和浓缩,削掉繁枝冗叶,留下精简主干,使书由厚变薄,从宏观上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缩的方法很多,如“框架法”“点线面法”,等等。笔者曾采用“点线面法”对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汇入了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课进行了整理,效果不错。

首先,用“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三条线索把十多个知识点串成三条知识链。然后,运用“刺激”和“回应”的关系,把三条知识链织成一个知识网(详见图1)。

最后,讲解中国回应外国列强入侵的历程。

一是面对外国列强的一次次冲击,中国最直接、正面的回应就是顽强抵抗。其中既有清朝官兵的抗战,如鸦片战争中关天培的虎门之战和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的黄海海战;也有老百姓的抗战,如太平天国运动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等。

二是面对列强的冲击和挑战,中国国内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烧到北京,政局岌岌可危之时,一些有识之士如魏源等就主张向西方学习,掀起了洋务运动。经历了甲午战争的失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不再相信洋务运动可以使中国富强,又开始寻求新的救国道路——维新变法。

三是当清政府在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后与之签订了《辛丑条约》,就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为了推翻这个傀儡政府爆发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成为处于封建军阀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上尊孔复古逆流猖獗,封建思想沉渣泛起,便有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挺身而出予以回击,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这样,通过一张简单的“知识网”,把相关历史知识和历史线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形象地反映了历史事件的相互联系、历史阶段的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并使后继的知识讲解流畅进行。可见,把书由厚变薄,不是简单的删减处理,而是对知识进行加工和重组,抽出其内在的规律,使原有复杂知识条理化的一个知识整理的过程。

二、展——补缺到位, 由薄变厚

知识要素是知识的最基本单位,一个知识点由若干个知识要素构成。教学时仅仅理清知识网络还不够,还要把构成知识点的各要素舒展开来,就像用放大镜把观察对象放大一样,把浓缩了的知识点“放大”,从而将书中涉及的内容尽量延伸、扩大,努力使知识点的掌握不留空白,让书再“由薄变厚”。

例如,笔者用“思维导图法”先把“鸦片战争”这一知识点扩展出4个二级关键词(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再以这些关键词为中心,扩展出更多层次的关键词。(详见图2)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就能把有关鸦片战争这一知识点的的知识要素有机地串联起来,让不同思维之间形成了可联系、联想的记忆链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记忆力,还有利于学生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知识蕴义。

三、提——把握整体,着眼提高

要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即见树木又见森林是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前两步的整理,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主要仍是局部知识,还必须引导学生解读文本,通过分析归纳,抓住本质,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课由“屈辱的岁月”“悲壮的抗争”“师夷长技以制夷”“从维新到革命”四目组成。对这四目内容与标题之间的关系,学生往往无法理解,笔者就展示自己绘制的图3,形象地反映了四目内容与标题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结合图3讲解,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认识。

笔者告诉学生,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浪潮下,资产阶级为了扩大产品销路奔走于全球各地,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古老国家,自然成为西方殖民者侵略扩张的对象。在列强一次次侵略下,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通通商口岸,中国市场被打开,大量商品涌入国内,原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秩序被打破,中国不可避免地、被动地卷入了世界工业文明的大潮。面对工业文明的大潮,中国也在积极应对挑战,不断进行探索,虽然这些探索最终都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例如,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军事和科技人才,兴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为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打开了窗口。戊戌变法,在经济上奖励农、工、商,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时间国内实业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这些现象足以说明,中国已在探索过程中主动地汇入了工业文明的大潮,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整节课,通过图3的呈现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讲解,从整体上勾勒了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历史,揭示了中国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历程,也诠释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强烈冲击,从而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提高认识,握握全局。

四、联——纵横对比,迁移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的概念和技能的内化和运用,必须以学习者对知识,有意义的脉络以及整体概念的理解为基础。可见,没有联系,无从建构,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有序性和概括性直接影响着知识迁移的效果。经过前三步的整理,学生对事物间的内在联系重视了,但还是局限在一个章节内。接下去,我们应该打破章节的界限,通过“纵横比较法”对相关性强、相似度高的事件进行对比和联系,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纵横比较法”中的“纵”,是指在同一个国家不同时间的相似事件。中国近代史上就纵向发生过几件思想解放的历史事件,如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等。使用“纵横比较法”,能从时间、代表阶级、主张、性质、结果、影响等方面对相似历史事件进行比较。

“横”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似事件。例如,我们可以把辛亥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这四次资产阶级革命作比较,也可以对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作比较。以后者为例,笔者出示了表1,使相关的比较内容一目了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要注意的是,“横向对比”的范围可大可小,小的可对几个知识点或几件事件作对比,大的可以对历史阶段或发展特征作对比。例如,中西方在探索近代化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西方经历了从“精神”到“制度”再到“器物”的历程,而中国却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精神”的相反历程。这样,学生就能用全球的眼光、多维的视角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正确地了解世界发展与中国发展的互动关系。同时,学生也将新知识稳固地纳入了已有的认知结构,并使之得到了调整和完善,从而提升了知识迁移能力。

总之,要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历史与社会知识,缩、展、提、联这四个整理知识的步骤教学是必选动作。其中,缩是关键,使学生构建起知识网络,获取规律性知识和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展是重点,不仅使知识不断“生长”,也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提是升华,让学生思维得到再次的活跃和升华;联是拓展,使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四者合一,让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

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历史与社会以主题式编排方式整合了人文地理、历史以及其他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上中外合编,涉及面广,跨度又大,教学时容易出现知识不成体系的现象。加之一些教师教学时往往包办代替或以练促学,不重视对学生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在预料之中。要扭转上述状况,笔者认为,采用缩、展、提、联四步整理知识的关键步骤,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为后续学习甚至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缩——梳理有序,由厚变薄

人的记忆力总是有限的,也是有选择性的,学生不可能也不愿意无限量地进行记忆。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对已有知识进行归纳、提炼和浓缩,削掉繁枝冗叶,留下精简主干,使书由厚变薄,从宏观上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缩的方法很多,如“框架法”“点线面法”,等等。笔者曾采用“点线面法”对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汇入了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课进行了整理,效果不错。

首先,用“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三条线索把十多个知识点串成三条知识链。然后,运用“刺激”和“回应”的关系,把三条知识链织成一个知识网(详见图1)。

最后,讲解中国回应外国列强入侵的历程。

一是面对外国列强的一次次冲击,中国最直接、正面的回应就是顽强抵抗。其中既有清朝官兵的抗战,如鸦片战争中关天培的虎门之战和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的黄海海战;也有老百姓的抗战,如太平天国运动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等。

二是面对列强的冲击和挑战,中国国内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烧到北京,政局岌岌可危之时,一些有识之士如魏源等就主张向西方学习,掀起了洋务运动。经历了甲午战争的失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不再相信洋务运动可以使中国富强,又开始寻求新的救国道路——维新变法。

三是当清政府在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后与之签订了《辛丑条约》,就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为了推翻这个傀儡政府爆发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成为处于封建军阀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上尊孔复古逆流猖獗,封建思想沉渣泛起,便有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挺身而出予以回击,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这样,通过一张简单的“知识网”,把相关历史知识和历史线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形象地反映了历史事件的相互联系、历史阶段的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并使后继的知识讲解流畅进行。可见,把书由厚变薄,不是简单的删减处理,而是对知识进行加工和重组,抽出其内在的规律,使原有复杂知识条理化的一个知识整理的过程。

二、展——补缺到位, 由薄变厚

知识要素是知识的最基本单位,一个知识点由若干个知识要素构成。教学时仅仅理清知识网络还不够,还要把构成知识点的各要素舒展开来,就像用放大镜把观察对象放大一样,把浓缩了的知识点“放大”,从而将书中涉及的内容尽量延伸、扩大,努力使知识点的掌握不留空白,让书再“由薄变厚”。

例如,笔者用“思维导图法”先把“鸦片战争”这一知识点扩展出4个二级关键词(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再以这些关键词为中心,扩展出更多层次的关键词。(详见图2)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就能把有关鸦片战争这一知识点的的知识要素有机地串联起来,让不同思维之间形成了可联系、联想的记忆链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记忆力,还有利于学生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知识蕴义。

三、提——把握整体,着眼提高

要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即见树木又见森林是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前两步的整理,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主要仍是局部知识,还必须引导学生解读文本,通过分析归纳,抓住本质,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课由“屈辱的岁月”“悲壮的抗争”“师夷长技以制夷”“从维新到革命”四目组成。对这四目内容与标题之间的关系,学生往往无法理解,笔者就展示自己绘制的图3,形象地反映了四目内容与标题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结合图3讲解,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认识。

笔者告诉学生,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浪潮下,资产阶级为了扩大产品销路奔走于全球各地,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古老国家,自然成为西方殖民者侵略扩张的对象。在列强一次次侵略下,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通通商口岸,中国市场被打开,大量商品涌入国内,原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秩序被打破,中国不可避免地、被动地卷入了世界工业文明的大潮。面对工业文明的大潮,中国也在积极应对挑战,不断进行探索,虽然这些探索最终都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例如,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军事和科技人才,兴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为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打开了窗口。戊戌变法,在经济上奖励农、工、商,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时间国内实业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这些现象足以说明,中国已在探索过程中主动地汇入了工业文明的大潮,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整节课,通过图3的呈现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讲解,从整体上勾勒了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历史,揭示了中国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历程,也诠释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强烈冲击,从而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提高认识,握握全局。

四、联——纵横对比,迁移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的概念和技能的内化和运用,必须以学习者对知识,有意义的脉络以及整体概念的理解为基础。可见,没有联系,无从建构,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有序性和概括性直接影响着知识迁移的效果。经过前三步的整理,学生对事物间的内在联系重视了,但还是局限在一个章节内。接下去,我们应该打破章节的界限,通过“纵横比较法”对相关性强、相似度高的事件进行对比和联系,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纵横比较法”中的“纵”,是指在同一个国家不同时间的相似事件。中国近代史上就纵向发生过几件思想解放的历史事件,如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等。使用“纵横比较法”,能从时间、代表阶级、主张、性质、结果、影响等方面对相似历史事件进行比较。

“横”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似事件。例如,我们可以把辛亥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这四次资产阶级革命作比较,也可以对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作比较。以后者为例,笔者出示了表1,使相关的比较内容一目了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要注意的是,“横向对比”的范围可大可小,小的可对几个知识点或几件事件作对比,大的可以对历史阶段或发展特征作对比。例如,中西方在探索近代化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西方经历了从“精神”到“制度”再到“器物”的历程,而中国却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精神”的相反历程。这样,学生就能用全球的眼光、多维的视角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正确地了解世界发展与中国发展的互动关系。同时,学生也将新知识稳固地纳入了已有的认知结构,并使之得到了调整和完善,从而提升了知识迁移能力。

篇5:融会贯通的典故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全面理解。 指融合领会各种说法,贯穿前后,全面理解。陈立,字卓人,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士。任曲靖(今云南曲靖县)府知府。陈立广博查考刊载的古籍,凡是唐朝以前有关《春秋公羊传》的古代释义以及清朝各儒家解说《春秋公羊传》的,选择精要,文语详细。从开办以来近三十年,原始稿本长编刚刚具备。他回到南方家乡后,贯穿前后,整理齐全、层层深入,融合领会各种说法,写成《公羊义疏》七十六卷。

篇6:我在学习上的融会贯通议论文

学习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也是我们每天必须面对的。通过小学近五年的学习,使我对学习有了许多新的认识。我认为,要想学习成绩好,除了需要一定的天分外,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勤”。“勤”就是勤奋,做什么事都要勤奋。每一个成功者的成功道路上都会流淌着无尽的汗水;每一个收获人的背后都有他们的勤奋和努力。

就拿我来说吧,这学期第一单元英语默写,王老师提前发了信息告诉家长,希望家长们能督促我们做好复习,所以我很重视。默写的前一天晚上,我一吃完饭便坐在书桌前先拼写了所有的单词和句子,然后让妈妈帮我默写了一遍,最后我又把错的单词和句子反复的背了又背,直到自己认为都掌握了,才放心的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我早早的起来又把课文读背了,上学的路上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单词和句子。那次默写我得了86分。或许是太骄傲了,第二单元默写,我认为没有必要的.那么认真得去背记单词,只是在默写前一天晚上把书看了看,默写了一遍,就认为自己已经掌握的很好了。谁知第二天,我有很多英语单词不会写,默写成绩很不理想。回家后我想了很多,也有了一些感触:学习是没有捷径走的,不劳而获只会什么也得不到;只有依靠勤奋,才会不断进步。

当然,勤奋不仅体现在学习上,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勤奋。还记得那是四年级的时候,那年的冬季三项运动,老师要求跳双飞。看着同学们熟练地在操场上“飞”来“飞”去,我的心也痒痒的,于是也认真地练了起来。在“老师”——陈浩宇的帮助下,我不仅很快的掌握了跳双飞的技巧,成绩也突飞猛进。一次下课,我和陈浩宇比赛,最后我以多跳了10个超过了他。陈浩宇惊讶地说:“你跳双飞的技术比我好多了,怎么练的?”我笑着说:“就是勤奋的练呗!”“对,就是勤奋”!正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爷爷说过:“天才=99﹪勤奋=1﹪灵感。”

上一篇:杂文随笔且以深情共余生下一篇:工笔花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