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期末总结

2024-04-13

形成性评价期末总结(共8篇)

篇1:形成性评价期末总结

《新课标》指出:“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改变以往只注重终结性评价方式,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使教学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己、激励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师改进教学的反馈方式。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倡导灵活多样、开放的、动态的考试方式,注重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以减轻学生的压力,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新英语课程标准针对过去评价只重视终结性评价而产生的种种弊端,提出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更关注形成性评价的新理念,将对中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评价结果对教学的反馈作用,包括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方面的反馈作用。评价要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和潜能,要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和正确认识自己。同时,评价又可以正确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利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目标作了新的更符合素质教育的界定。它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情感与文化。其中有些教学目标或指标可以用常规的语言测试方法进行评价与检测,如语言知识和技能,但对于情感和策略等学生内在发展状态性指标如何进行评价,特别是量化评价,传统语言检测手段和方法是无能为力的。因此,根据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引入新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形成性评价的科学利用能有效检测学生的语言发展状态和趋势,提示个体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状态和策略应用。形成性评价的引入有利于英语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有利于学生英语按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健全、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注重在发展过程中多次、即时、动态地实施形成性评价,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起来。

在以往的课堂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过于强调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的学业成绩,过于强调对理论知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的评价重视不够,更看不到学生内心演变的过程。这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因素,削弱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而在新课标中要求我们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既注重对学生语文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现实状况进行评价,更注重对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状态、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的建立不但有其自身的优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同时,终结性评价应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才能保证评价的真实、准确、全面。形成性评价是动态的,即时的,其评价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要使形成性评价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我们事先要制定一套比较完整、比较合理的评价指标。比如,评价学生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态度,组织学生进行即性演讲等。有了这些可操作的评价活动,教师才可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根据收集到的有关信息,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或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细致的评价,进而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为此,为打造高效、高质量的课堂,教师应协调好形成性评价与终节性评价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

篇2:形成性评价期末总结

教育评价就其目的的不同,通常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种类型。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两个概念是由斯克里文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一般地说,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与此不同,它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一般地,它与分等鉴定、作出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体的决策、作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相联系。学生的毕业考试、教师的考核、学校的鉴定都是总结性评价的例子。由此可见,这两类评价活动是有区别的,并且,这些区别可以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目的、职能(或者说期望的用途)(expected uses)不同。布卢姆(Bloom,B.S.)曾经明确指出,这两种评价相区别的“明显的特征在于目的(期望的用途)”。他进一步指出:“形成性观察的.主要目的是决定给定的学习任务被掌握 的程度、未掌握的部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或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的学习上。” 布卢姆的这段话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而言,但其基本精神同样也适用于教育评价的其他方面。在教育方案的评价中,形成性评价通过社会需要、教育活动参与者的需要的评定、可行性研究、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调查,将其目的指向改进教育活动的质量。

总结性评价“指向更一般的等级评定”。它的直接目的是作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合格。总结性评价与教学效能核定(accountability)联系在一起,它为关于个体的决策、教育资源投资优先顺序的抉择等提供依据。

第二,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报告听取人(audience)不同。形成性评价是内部导向的,评价的结果主要供那些正在进行教育活动的教育工作者参考。总结性评价是外部导向的,评价的报告主要呈递给各级制定政策的管理人员,以作为他们制定政策或采取行政措施的依据。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这一区别,决定了这两类评价活动的外部特征:形成性评价者与教育活动的实施者相互依赖。教育活动的实际参与者与实施者需要形成性评价者提供各种帮助,这两类人员关系密切。然而,总结性评价者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独立的关系,这一独立的关系是他们能以客观的态度实施评价的基础。

第三,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覆盖教育过程的时间不同。如前所述,形成性评价直接指向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以改进这一活动为目的,因此,它只能是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一般它并不涉及教育活动全部过程。总结性评价考察最终效果,因此它是对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检验,一般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进行。

第四,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对评价结果概括化程度的要求不同。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因而,它不要求对评价资料作较高程度的概括。而总结性评价是综合性的,它希望最后获得的资料有较高的概括化程度。

除了上述区别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在评价的准则、标准、方法等方面也有些区别。但是,这些区别并非是本质的,而是由目的或期望用途的不同而派生的,并且随着一些新的评价模式的出现,这些区别正在变得模糊起来。

篇3:单元评价的形成性评价功能探究

1 形成性评价与单元评价

1.1 形成性评价

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的M.Scriven教授于1967年提出的。他认为, 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及教育过程中针对出现的教学计划或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然后反馈到相应的教育部门进行相应的改进, 达到提高教育活动的水平的目的, 而实施的评价。它不是主要用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的优良进行评价的, 并且也不是主要用来对学生进行分类鉴定等, 其实质是评价教师与学生在获得学习信息并利用所获信息来推进教学的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进展过程中, 适时地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评价, 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教与学的信息反馈, 并且在将这些信息分析处理后, 适度调整教学环节, 满足学生的需求及提高教学质量, 这种评价就是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主张教学和测试的重点是: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结合不同的专业设置, 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实践环节。坚持以学生为主导, 教师成为学生的指导者, 对教学过程和环节有清楚的认识和有效的监控, 实现教与学的双赢模式。作为教学监控手段之一, 形成性评价能帮助学生了解课程重点及自己的学习进展状态, 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可以指导督促学生学习, 又能给学生以小的成就感, 进而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1.2 单元评价

单元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为了达成单元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的重要环节, 它是大学英语多元化评价的形式之一。因此, 要想形成每单元的评价方案, 首先要分析单元的学习目标和本单元主要的学习活动, 把影响这个单元主题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学习环节或者成果作为本单元的学习要素, 然后, 在确定单元主题的学习要素基础上, 选择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进行评价的学习要素作为评价要素。

2 单元评价的形成性评价功能实践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最初, 笔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遵循“教一学一练一考一评”各个环节相结合的交互式模式, 坚持课堂内外的有机融合。在课前, 学生对课文进行仔细深入的预习。在每一个单元结束时, 教师利用课堂2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小测验。每次测验题目结构大致相同, 主要考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通常含四个部分:段落听写、句子听写、词汇听写和汉译英、英译汉, 教师集体确定测试内容并自行编辑段落和句子听写的音频, 当然, 根据各个单元文体或者内容的不同, 单元评价的形式与内容也有所改变。测试成绩按一定权重计入期末成绩。

对照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所设定的标准, 之前大学英语所进行的单元测试如同期末和期中考试一样, 它是在每单元这个教学阶段结束时进行的总结性评价, 它实现了对学生阶段性 (每单元) 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的功能, 它没有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总的表现以及在学习中表现出的态度情感等进行评价, 也没有对学习成绩是否进步进行总结, 也没有追踪记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趋势进而进行反思给出一个发展性评价;也没有能够在学生的学习中掌握调节自己的进程方面发挥很大作用、也没能让学生更加自信、更加有成就感, 更没能培养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在单元测试中, 学生依然是被动接受评价而不是评价的主体和积极的参与者。所以, 不能称之为形成性评价, 而是终结性评价的一种形式。而且, 在之前的单元测试中, 我们只是检验了本单元的单元目标 (即阶段性目标) 是否达成, 但均以一定的权重计入期末总成绩, 形成性评价不仅仅是测试, 是不能以权重来计入总分的, 因为在某次单元测试中学生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并不等于在期末考试时该学生就达不到学习目标。同时, 在目前所进行的单元测试中, 每次测试完了也就结束了, 只是记录了学生的单元测试成绩, 至于没有真正达到本单元的阶段性单元目标的学生, 老师们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操作与实践。这样, 单元测试的作用只是记录本单元成绩而已, 达不到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因此, 在不想改变目前单元测试等这一系列教学环节的情况下, 笔者和同事们又研究如何实践单元测试这一阶段性终结性评价的形成性评价功能。

在实施单元测试这一阶段性终结性评价的形成性评价功能时, 每次的单元评价交由学生课下提前完成, 带到课堂后, 由学生本人对自己的单元评价根据老师的讲解进行成绩评定, 在成绩评定后, 对于未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学生, 在其经过努力学习和复习后申请, 教师重新就教学目标设定测试题目, 并给与其多次测试的机会, 以期达到教学目标, 最后计入学生成绩的是其本单元测试得分最高的那次。经过反复的学习, 学习能够通过多种评定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对于经过多次测试还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 在成绩分析的前提下, 对学生进行访谈, 探讨这种给与多次测试与评价机会的方式能否真正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并使其得到相应的发展。

如在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第一单元A Brush with the Law的第一次单元评价中, 笔者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设计出了本单元的单元评价, 第一次单元评价包括Part one: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text;Part two: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make the sentences complete;Part three Translate the Chinese into English to make the following complete (this part was phrases translation, so as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students reach the study objectives or not) ;第一次单元评价是要求学生在课下自行打印并独立完成的, 允许他们在单元学习目标的指导下、遇到学习困难时查找学习资料或者词典等材料。回到课堂, 在老师的讲解中, 同时根据学生答题的情况, 同学自行给自己的第一次单元评价打分, 满分30的第一次单元评价中, 如果有同学达不到25分, 将需要和老师约时间进行第二次单元评价。还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第一单元A Brush with the Law为例, 第一单元第二次单元评价的Part one: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Part two:sentence translation;Part three:write a paragraph according the words given.本次测试成绩总分依然是30, 但此次测试要采取闭卷的形式, 以考察学生对课文知识掌握的程度。如果学生本次评价还未达到25分的话, 将需要进行第三次测评, 第三次单元评价采取开放式的问题, 如Picture Description, Question Answering等等。三轮评价后, 都未达到学习目标的学生, 老师将从态度、情感、认知、学习风格等方面与该生座谈。

3 单元评价的形成性评价功能

通过实验笔者发现, 单元评价可以很好地表明学生在掌握教材中存在的缺陷和学习过程遇到的难点。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单元评价并让学生进行自我测评的时候, 可以明显看到某个题目或者某些题目学生掌握的并不是很好, 通过这种了解, 可以很好地改进学生的学习。同时, 在设计多次单元评价题目的过程中, 教师会考虑遵循知识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原则, 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下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在学生评定单元评价中以及单元评价的结果都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强化作用。一方面通过学生的情感反应加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或积极性, 另一方面, 也通过学生的认知反应出他们的掌握程度。同时, 通过对单元评价结果的分析, 教师可以从教材组织与呈现、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学生掌握程度、学生情绪、学生学习态度、学生学习策略等几个方面得到很好的及时准确的反馈, 以便改进教学, 单元评价也很好地发挥了其形成性评价功能。

4 结束语

总之, 单元评价这种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育评价的过程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和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把它更好地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 通过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 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同时, 在开展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活动的过程中, 要避免陷入盲目为评价而评价的怪圈中, 只有在重视形成性评价的同时, 结合终结性评价等各种有效的评价方法, 实行多元评价, 才能促进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摘要:单元评价是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该文将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单元评价的形成性评价功能以及它在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中的作用。

篇4:“分层、反馈、形成性”评价法

一、出题

通过本人的细心观察,我发现学生们对当老师都很感兴趣。于是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想给他们创造一个做老师的机会,就想到了让他们自己出题。

出题,就是让每名学生都出一份考题。这一环节是学生在课后完成的。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后给自己的对手(同桌)出一份考题。目的是活跃他们的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一种自豪感、成就感,让他们充分实现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另外,对出题者的要求除了常规的以外,重点要求题量不得超过三分钟,避免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影响到答题的效果和出题人的兴趣。

通过这种出题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主动回顾当天或以前学过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增强记忆、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果,也可以让学生抓住重点、难点,找出疑惑,自己进行查缺补漏,从而达到教会学生会学习的目的。

二、答题

答题,就是同桌的两名同学,把各自的考题互换给对方,让对方答自己出的考题。目的是让他们相互评价,在评价出题人水平的同时也评价了答题人的水平,从而达到综合评价的效果。这一环节,是在课堂上进行的。为了更好地做好答题这一环节,我事先给学生进行了“分层”。就是把学习成绩很接近的一对学生安排在同桌,让他们对手相当,同步学习,有利于接受各自的考评,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习得性乐观,避免因出题人水平太高,而答题人水平过低的大落差问题。这一环节只给学生三四分钟的答题时间。等学生答完题后要求各自写好答题人的姓名,且把试卷互换回来。

通过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了解对方的思维,扩大原有的知识面,活跃自己的思维。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及时反馈,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也能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真正认识自己,养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求知欲。

三、评卷

答题结束之后,紧接着就进行评卷。评卷,就是让出题的学生给答题的学生评卷。因为出题的学生对试题的正确答案很清楚,对方答得对不对一目了然。这一环节只给两分钟的时间,但在这两分钟的时间里,学生感觉异常地兴奋,十分活跃,也格外地认真,哪怕是错了一点点,对方也不肯放过,俨然是一名老师在给学生评卷,大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待评卷完成之后,重新把各自的试卷交还给对方。

通过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在评价各自学习效果的同时,也评价着各自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也让他们尽情地享受做老师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评价能力,学习能力等。

四、查卷

查卷,就是当对方把自己的试卷评完之后,自己在课后进行查找。让他们在自己的试卷上查出不足,找出正误的原因,进而强化识记。校正、反馈易错问题,内化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通过这一环节,让他们进一步评价自己、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让他们养成一种在自身上找差距的好习惯,让他们能“静坐当思己过,闲谈莫说人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良好品质。

五、赏卷

赏卷,就是让学生在课后相互欣赏各自的试卷。当学生答题结束之后,教师不收试卷。且鼓励他们在课间相互传阅欣赏,让他们相互交流,共同学习,达到交流合作、质疑研讨之目的。如果每个学生的考题是三分钟的题量,班级如果有二十人,那么,通过这样相互赏卷后,每个学生的考题量就可以达到一个小时。由此,提升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的思路,提高了学习量和学习效果。

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相互评价能力。也能让他们认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让他们学会欣赏别人。养成虚怀若谷的良好品质。

六、教师检查、指导、升华

上述几个环节完成之后,教师要委托科代表,把试卷收上来。教师再进行详细的检查后对个别试卷写出评语,且进行指导。有利于下次出题水平的提高。另外,把优秀的试卷,张贴在“学习园地”中供大家欣赏、效仿。

这一环节是为了收集学生的信息,掌控学生的动向,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让学生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进而提升“分层、反馈、形成性”评价法的效果。

通过上述几个环节的进行,真正把学生原来的那种干枯的“考试”变成了一种游戏;把原来的那种单纯的“灌输式学习”变成了合作探究式学习;把原来的那种单纯的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的评价方式变成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志趣,增加了乐趣,激发了兴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长春市第一五九中学)

篇5:形成性评价期末总结

这一段时间,我每天学习《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这一学科,通过网上看视频、听专家的讲座等,我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有了新的认识: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教与学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改进,强调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旨在通过经常性的测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改进教师的教学。形成性评价是整个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诊断、反馈、激励、导向等功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用它来指导我的教育教学,改变过去那单一的评价方式。下面是我学习之后的一些理解和今后的改进方法:

一、注重学生,让评价生“情”

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中学课堂学习评价的中心。教师必须注重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教师对学生应当给予不同的鼓励:一要赞誉优秀生;二要肯定、鼓励中等生;三要宽容激励后进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因人而异,贴切的评价语要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婉转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在评价中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寓情于评价之中。

二、多元评价,让评价有“爱”

语文教育评价对学生语文能力要求是多元的,它符合语文学习个性差异。“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评,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和良好的个性。同时,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阅读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实践活动 , 不同的读者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个文本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意识中的“权威”角色,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在教学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对学生多一点信心,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在语文课程的评价中才能真正实践评价标准的多向性和多元化。

三、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家长评价相结合

新课程倡导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评价等等,让家长参与评价,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形成学校和家庭的合力,共同提高孩子的学业水平。

四、常换常新的评价,让评价有“趣”

常换常新的评价更能吸引学生,激励学生不懈努力。求新猎奇是学生的天性,如果学生整天面对的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那么孩子将对此失去兴趣。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间,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产生争取进步的信心,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

五、通过培训学习,我还认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与可操作性。

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学行为,多年从事毕业班语文教学的我在在思想上不能面向全体学生,重精英而轻学困生,评价方式单一。通过本次学习我认识到自己的这种做法很错误。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使我认识到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每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他们雕塑成一件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只因为他们学习上有困难,他们的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只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倍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要倾注更多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行上的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正确的评价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使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木桶上的短板”增长,提升综合力量。

总之,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不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给予一个评价,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给予一个“路标”,指明前进的方向。这个“路标”应该起到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地作用,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形成发展、形成结果,而在形成的过程中,激励是不可缺少的。形成性评价的优势就在于“激励”二字,终结性评价难于完全发挥这个作用。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享受获取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愉悦,在互评及家长、教师的评价过程中得到鼓励,明确下一步自己的学习行为,并主动去调整,监控自己学习过程。通过形成性评价,发现学生的优点,从而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师生之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篇6: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及特点

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习者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用于教学的形成性评价进行得较频繁,如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后的小测验。形成性评价一般又是绝对评价,即着重于判断前期工作的达标情况。

教学设计中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来说,重视形成性评价比重视总结性评价更有实际意义。

形成性评价的作用

1.改进学生的学习

形成性测试的结果可以表明学生在掌握教材中存在的缺陷和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难点。当教师将批改过的试卷发给学生并由学生对照正确答案自我检查时,学生就能了解这些缺陷和难点,并根据教师的批语进行改正。有时,当教师发现某个或某些题目被全班大多数或一部分学生答错时,可以立即组织班级复习,重新讲解构成这些测试题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当有些错误只存在于个别学生身上时,教师可以为其提供适合其特点的纠正途径。

2.确定学生的学习进度

某门学科的教学总是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循序渐进、互有联系的学习单元,学生对一个单元的掌握往往是学习下一个单元的基础。因此,形成性评价可以用来确定学生对前边单元的掌握程度,并据此确定该学生下一单元的学习任务与速度。如果形成性测试能有计划地进行,就可使学生一步一步地(一个单元接一个单元)掌握预定的教学内容。

3.强化学生的学习

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可以对学生起积极的强化作用。正面的肯定,一方面通过学生的情感反应加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或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通过学生的认知反应加固了学生对正确答案(概念、法则、原理等)的认识,校正了含糊的理解和不清晰的记忆。

要使形成性评价发挥这种强化作用,重要的一点是,形成性测试不要简单地打等第分数,而应通过适当形式简单地让学生知道他是否已掌握了该单元的学习材料,如已掌握或接近掌握,应明确指出;如没掌握,要尽可能使用肯定性或鼓励性的评语,并提出改进建议。

4.给教师提供反馈

篇7:以形成性评价代替分数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中的活动与事件的评价。传统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其弊端常常是以分数来评价学生,这样就割裂了学习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内在联系。学生主要依靠听讲和记忆来掌握知识,而无需作出智慧努力。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掌握了知识,却不会进一步质疑知识、评判知识乃至创新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不但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一、形成性评价要求师生有共同的评价标准。

它能使小学生具有评价的职责?这有助于学生养成批判地评价自己的习惯,逐步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能将别人对他的教育化为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我教学“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之后,组织学生讨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之间的联系”,学生发言积极,观点不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效果是不能以简单的分数来评价的。

二、形成性评价也是新课程赋予教师的新任务。

新课程重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已成为主导。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呼唤教师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尝试,充分体现学生自主的`原则。形成性评价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对学习过程产生好感,有持久的求知欲,自觉地克服学习上碰到的困难。

三、形成性评价需要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

让家长了解评价项目、评价要求、评价目标,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家校共育。评价通过《家校联系册》来完成,每周老师在《家校联系册》上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同样,家长也须详细汇报孩子一周内的学习、生活情况。这样家校共同创设了能消除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环境,为形成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条件。

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学生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惟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终身受益。”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

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在行为上参与到学习中,更要让学生的想像、经历、情感等都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在充分的探究活动中感受、领悟、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增强自觉运用数学方法的意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提出猜想并对猜想进行检验的学习态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习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探究问题,形成独特的个人见解,产生创新灵感。

篇8:“绿色课堂”的形成性评价探究

“绿色是很特别的颜色, 它既不是冷色, 也不是暖色, 属于居中的颜色。它代表着清新、希望。代表着安全、平静、舒适。”[1]“绿色课堂”围绕着“人”和“课堂”为改革的着力点, 构建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 创造有自信、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

自2012年起, 在华师大熊川武教授的指导下, 笔者所在学校就开始了“理解教育”和“自然分材教学”的课堂教育教学改革。笔者也有幸参与其中, 并就初中英语小组合作的形成性评价做了一些尝试。笔者所教两个班级, 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 平均地将学生分为5-6人的小组, 在各小组内部选出组长一名, 由组长根据相关教育教学内容带领组员进行活动, 对组内各学生和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考评。

1 形成性评价的内涵

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 “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 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 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2]

形成性评价的关键是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获得关于学生学习过程的信息。获得信息的方式包括课堂观察、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小测验、课后作业等。在这些过程中, 教师必须要及时有效地记录信息, 并向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不仅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绩, 更要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 从而为他们的学习起到直接引导作用。

2 课堂内部形成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2.1 基于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常规性评价

英国作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这句话很好的道出了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和对人以后发展的重要性。在英语学习上也一样。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不良英语学习习惯是学不好英语的根本原因。

在每节英语课的预备铃之前, 笔者都会要求各小组组长起立检查组员课前准备工作情况, 组员根据老师的要求和组长提醒做好准备工作, 如:整理好课前文具、书本, 学会安静等待老师上课, 根据老师布置的口头作业要求适当预习、彩排等。老师授课前, 会就各小组的表现, 给出综合评价。前三名者可以在“课堂绩效评价表”自律一栏得到相应的分数, 同时老师也会就得分原因作出解释。从而引导学生注重课前准备工作, 促使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养成, 为接下来高效课堂的创建保驾护航。

2.2 基于课堂观察的表现性评价

课堂活动既是学生展示从学习结果的过程, 也是教师观察学习情况的机会。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 并就共性问题, 可以进行集体反馈;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一对一的反馈。英语课堂中除了大量的口头练习之外, 还有适量的笔头练习。笔头练习既是课堂学习的必要组成部分, 也是当堂检测学生听课效果和学习效果的重要载体。

2.3 基于小组合作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 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 提高了教学效率, 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案例】牛津英语8B Unit 2 Reading第一课时 (片段)

1) 自学内容一:快速阅读, 回答问题

自学方法:个人阅读, 集体讨论

Who visited Disneyland?

How long did they stay in Disneyland?

2) 自学内容二:阅读第8行-12行, 完成首字母填空

自学方法:个人阅读, 集体校对

Kitty and her parents got to Disneyland and from their hotel by u______________.They took photos at the entrance.The r_________c_______in Tomorrowland was really exciting.It moved at high s____________.We were s____________and laughing through the whole r___________.

这一过程中:1) 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话题,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讨论, 并得出结论, 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2) 教师制定一个有序、具体、可操作的合作学习规则, 让学生有章可循、活而有序, 坚决杜绝表面上的“假热闹”, 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如在合作环节, 我就在PPT上出示本环节的合作要求和步骤。3) 每一小组活动之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及时进行以鼓励为主的总结评价。因此每次学生合作之后, 笔者都会在黑板上的“课堂绩效评价表”上给出相应的得分, 以分数的形式鼓励促进每一位组员的发言, 同时也促进组与组之间的竞争, 通过竞争促进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 基于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写作评价

“学生在写作中的思维过程、语言的选择与使用都是内隐的。”[3]了解这些过程比评估写作结果更为重要。小组合作模式下的写作教学, 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互相影响, 互相补充。

【案例】牛津英语8A Unit 4 Main task (片段)

挑战四:撰写报告

1) 选择一个动物进行讨论 (小组合作)

Notes:_______are in Danger

Appearance:___________________

Food:________________

Ability:________________

Character:______________

Danger:_________________

Action:______________

2) 独立撰写报告 (个人学习)

3) 展示报告 (全班学习)

在这一板块中, 教师要学会灵活参与, 为学生的思维指明方向, 教师可以亲自参与到各个小组中去, 贴近学生, 进行调控, 巧妙地实施点拨与导向, 从而提高学生主动性、协作性和创造性。在小组合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笔者深入每一个小组中去, 了解每一组描写的动物及原因, 对于文本结构和语言组织都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 尤其是学生互批作文的过程, 老师进行多方位的调控和指导, 并提出合适的评价意见, 从而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作文的写作要求和得分情况。最后, 组内推荐的作文展示, 教师可以就报告的语言流畅性, 语句是否有语法错误, 单词是否拼写有误, 带领学生进行一一点评, 并给出相应的得分, 这样对于应试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 课堂外部形成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3.1 基于学习档案的形成性评价

学习档案是常见的形成性评价之一。学习档案可以包括:“平时学习情况记录”、“作业样本”, “活动成果”等。使用学习档案在于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和收集反应个人学习情况的信息, 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3]教师通过展示学生作品、示范反思等方式, 帮助学生进步。

【案例一】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作业样本展示和评比

作业展示和评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增强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氛围,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切磋的机会, 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英语成绩较好的同学, 他们除了在意自己的书写之外, 更多地关注跟自己同水平同学的作业质量, 从而会暗自较劲, 形成作业竞争氛围。对于英语成绩较弱的同学, 给予表扬鼓励, 引导他们规范书写, 树立他们自信, 提高基础题的正确率。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水平, 同时还能为他们不久之后的要参加的中考答题提出要求。

【案例二】牛津英语7B Unit 3 Reading“lucky escape”学完之后, 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学生根据兴趣进行自由组合, 每个人根据表演擅长和口语水平各自选择不同的角色进行扮演。因为完全是学生自由发展, 所以即便是班上最不愿意开口的学生, 在同学们的鼓励和要求下, 也能领到相应的一个角色。他们自己准备道具、服装, 创造性地加入了一些情节和台词, 使得整整一节班会都成为学生们自我提升和展示的欢乐时光。因为课后, 学生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排练对台词, 所以很真实地展现了课本情节内容。同时也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锻炼了英语口语能力, 提高了语用能力。最后, 根据每一组选手的表现, 评选了一二三等奖, 学生也从内心底真正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

3.2 基于课外延伸的检测性评价

因为我们国家没有学习英语的语用氛围, 所以很多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不快。老师就会每天布置学生质量的背诵复习内容, 用默写这一种方式进行检测。默写兼具背诵的优点, 同时通过默写, 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提高学生写作的精确度。因此, 默写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

在我的课堂中, 每个人根据已有的英语水平制定不同的默写要求, 相同的默写任务, 不同的默写标准, 达标即可为小组加分。因此学生也就有了默写的动力, 有的为超越自我而默写, 为了是多得满分证明自己的实力;有的是为了能为小组加分, 评选优秀小组而努力;而中下水平的学生, 就不会有太多的负担和压力, 他们也能尽心尽力认真复习背诵。除此之外, 默写本的收交就全权交给组长负责, 对于诚信默写, 不作弊、效率高的小组, 教师会给予额外的分数。默写本收交齐全后, 老师组织部分学生自行批改, 再由各小组长督促组员订正和重默。等这一切都形成了一系列之后, 默写就不再成为老师的麻烦、学生的“噩梦”。

3.3 基于英语思维的拓展性评价

学生学习英语, 总是希望自己的英语掌握程度与母语一样, 可灵活的使用流利的、纯正的英语表达所思所想。事实上, 很多学生用英语交际时, 由于怕错, 所以想了又想, 而由于英语不熟, 语汇不多, 所以就求助于汉语, 产生“心译”。因此,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 消除“心译”, 笔者也有了一些尝试。

【案例一】学到8B Unit 2 reading时, 课前播放英文版的迪斯尼乐园宣传片, 让学生通过视频先感知课文内容。8B Unit 6 Qxfam trailwalker时, 同样也是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和新闻, 让学生对这一陌生的知识有一个了解。

【案例二】每年11月组织学生参加“星星火炬杯”英语口语风采大赛, 指导学生选题, 参与他们的排练, 包括语言内容的提升、道具的选择等。参赛学生都获得了各自的名次, 多次获得了市二三等奖, 甚至有同学参加了省里的比赛, 并获得较好的名次。

4 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思索与展望

4.1 新课程要求我们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也是评价的主体, 在各种评价活动中, 学生都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而事实上, 新绿色课堂模式和形成性评价的发展在我校还处在初级阶段, 因此很多评价还是以老师为主体, 学生部分参与, 还没有完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体系。这也是我们后阶段改革的重点之一。

4.2 新课程评价改革主要目标是实现评价的多元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尤其要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互相补充, 综合运用。目前在我们的评价中, 主要采用计分形式评价学生的表现, 得分最高的小组获得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因此, 我们还要开发更多的评价方式, 将各门学科的评分与班级常规管理相结合, 从而促使教育教学两相长。

4.3 形成性评价不能只局限于某个人或者某些学科, 应该是在所有学科, 所有老师、所有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因此今后, 还需要形成更完备的评价体系, 从而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的进步和长久发展。

“走进“新绿色”课堂, 马蹄形座位、信息沟通牌、小组合作式教学方式令人眼前一亮。这里有一个快乐的学习现场、有一个生成的学习过程、有一个阳光般的学习评价!”[5]形成性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体验进步与成功。然而, 如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还有待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我们只有不断尝试, 不断改进, 形成一条适合学生、适应时代教育要求的教学之路, 才能真正让老师和学生减负高效, 体验成功, 体会学习快乐。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23550.html[OL].

[2]http://baike.baidu.com/view/625207.html[OL].

[3]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4]杨元元.默写输入对提高英语学习质量的意义[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3) .

上一篇: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下一篇:恰好随笔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