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

2024-04-11

要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精选15篇)

篇1:要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包括本科就读学校认可属于“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将于6-7月本科毕业的“专接本”“专升本”“3+2”类的全日制学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即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到209月1日)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可以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条件为①修完大学本科全部必修课程;②在所报考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两篇以上(含)论文;③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

(5)非应届在读研究生(含单证专业学位硕士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就读院校同意,并在录取时先办理原就读院校的`退学手续。我校不允许研究生同时攻读两个以上(含)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

除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外,其余的党校本科学历不能报考。在国(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4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体检要求。

报名

【说明:考生报名前应仔细阅读我校的报考条件,确认完全符合后再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必须如实、准确地填写信息。凡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弄虚作假者,不予录取。报考资格审核将在录取阶段进行。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缺一不可。考生须于月10日—31日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并于年11月10日-14日持有效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应届生持每学期均注册的学生证)、网上报名编号,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

篇2:要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是全国通用的。尤其是很多将来想从事与语言有关工作的同学,一定要考取这个证书。当老师的话,要求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至于主持人、演员、播音员的要求是一级以上。北方的同学很容易拿到这个证书,南方的同学基本需要苦练一阵发音才能顺利通过考试。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CET-4,CET-6)

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要考的,但是也是很多学生最头疼的考试。英语不是很好的同学,考四级可能要考两三次才能过去。但是一般只要认真备考,一两次准能过。英语四级是必须要过的,因为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有的单位会要求你有大学英语四级的证书。英语好一点的同学,考完四级可以冲冲六级。尤其是有志考研的同学,英语必须过六级才能对付得了考研英语。

三、优秀学生干部或优秀毕业生等校内证书

大学给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课余生活十分丰富。校内的学生组织和社团会很锻炼你的能力。如果你参加了学校的团体或者组织,最好能在里面有所作为。很多用人单位会看你在大学期间担任过什么职务,有过什么突出的表现。而能证明这些的就只有像优秀学生干部或者优秀毕业证这类证书。

四、驾驶证

可能很多同学在高考结束的这个暑假就会去考驾照了,思想超前的人总会收获的更多。上了大学就会发现,附近有很多驾校。同学们最好做个全面的调查,再选择报驾校。男生最好是在大学考个驾驶证,找工作的时候说不定就用得到。

不同专业需要考取的证书也是不同的,法学的学生要考司法类证书,想做老师的必须要考教师资格证,学计算机的要考计算机等级证书……证书是技能水平的一种证明,更是为了未来的发展做出必要的准备。

哪些证书的含金量较高

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是大学就可以考的证书,需要本科以上的学历。老师是一个非常稳定且待遇比较好的职业,所以,如果想要以后从事教师行业的学生,建议在大学期间就要考取这个证书了。

国家司法考试:参加司法考试的一般是专业与法律相关的学生考的比较多,但其实这个证书只要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都可以参加考试。考试一般是在每年的9月份,想考司法部门就必须要考这个证书。但不得不说,这个证书的含金量很高,证书也比较难考!

篇3:要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

中心成立揭牌仪式由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系主任王雁主持,北师大教育学部石中英部长、北京师雅明新教育学研究中心于凡董事长、北京海淀培智学校校长于文共同为中心揭牌。中心成立获得了北京师雅明新教育学研究中心于凡董事长捐助100万,顾定倩副部长宣读中心成立,北师大教育基金会张吾龙秘书长颁发捐赠证明。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孤独症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有利于我国孤独症儿童教育理论的发展与建设,有利于科学研究、理论创新和人才培养,可以为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发展、专业人员建设以及家长提供支持,促进孤独症研究的专业化发展,最终提升我国残疾儿童的教育权利,促进我国残疾儿童的教育质量,为建设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可以整合北师大教育、心理、脑科学研究等优势资源,通过中心与各学科、机构建立起比较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扩展教育研究的范围,为学术研究带来新的增长点。

篇4:大学生要考的证书

目前可供大学生参加考试的证书多达数百种,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广,概括起来主要可分为三类

1、通用型证书

之所以称“通用型”,是因为不论现在学何类专业,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都用得着的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和中、高级口语等证书,往往会在求职时有用武之地,逐渐成为大学生考证的首选和“必修课”。

2、能力型证书

如:托福(TOEFL)成绩证书、高级口译资格证书、微软MCP证书等,这类证书是毕业生求职和职业发展中具备基本能力的最好证明。

3、职业资格类证书。

目前,我国已对23个行业、90个职业(工种)设置的资格准入门槛,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家强制性的“执业资格认证”,如国家司法考试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导游资格证书等;另一类是非强制性的“职业资格(水平)认证”,如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等。这两类证书在准入制行业是必备条件,所以考证目的是首位的。如在你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有从事某种需准入资格职业的设想,那就有必要在毕业前就考取该职业的资格证书。

如果我们把考证热度、难度和能效作为因子,以星数表示程度(五颗星为最高或最大,见表

1、表

2、表3)可以更理性地选择自己要考的证书。

不要以为热门证书的含金量就高,其实,有些热门证书只是因其“通用”而已。譬如:现在用人单位需求“飞机型”人才:专业是机身,职业素质和团队精神是两个发动机,计算机和外语则是两个机翼。所以,计算机和外语这两类考证在大学里一直是相当热门的。

虽然考出六级并不一定代表英语好,但不可否认,这依然是中国大陆地区惟一的认证度最高、适用面最广的英语能力证书。不少用人单位还将其作为筛选应聘电子简历的“关键词”。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英语六级证书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入职大企业的必备证书。

证书有没有用不是绝对的,就像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说这个证书有用,那个证书没有用。也许对你没有用,对别人就有用;对别人没有用的,对你却很有用。我认为考证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不要盲目“跟风”。

虽然有些证书的热度不高,难度也不大,但由于对应职业相对来说比较狭窄,而且,有

些证书的权威性和行业认可度也比较低,因此,除非你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指证,否则该证书的能效很低。此外,还有像CAD工程师证书,虽然建筑类、机械类和设计类都用得上,但这几类专业都会学CAD这门课的,你求职时有证书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因为大家已经都会应用这个软件了。

在考证族中,更多的是一些想考一些证书,但又不知到底需要考哪些证书的大学生。大学生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如所学专业、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作冷静的分析和思考,然后再踏实、理智地行动。

第一步:规划。

没有人会规划失败,却有太多的人因为没有规划而失败。大学生活并不像想象的那么轻松,对大部分人来说,毕业后都将面临严峻的择业压力。这就需要我们为自己制定合适的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并且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减少盲目性,加强针对性,以便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并且打下一个较好职业基础。

第二步:分类。

分类目的是把考证这件事变得更有条理性。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把各类证书按其重要性、紧迫性和效益性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必须千方百计保证考出来的,主要包括两类:

1、外语和计算机等“通用型证书”;

2、在职业规划指导下,目的明确的“职业资格类证书”。第二类是可以去努力争取考出来的,主要是确实能够提高自己择业竞争实力的“能力型证书”。第三类是应该理智舍弃的,有些证书即使再“热”,对你来说可能还是用处不大,这类证书就不要“跟风”去考了。

第三步:行动。

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后行。考证一般应从大二开始,先考“通用型证书”的“英四”(CET-4)和计算机二级;大三再考“英六”(CET-6)和专业计算机应用证书。有能力的还可以加考中、高级口译和进修与本专业相关的、时兴的应用软件;在基本完成专业学习的基础上,从大四开始可进行“职业资格类证书”和“能力型证书”的考证。

以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本科学生、职业规划毕业后到装饰行业就业来举例说明:

1、“通用型证书”:“英四”(CET-4)或“英六”(CET-6)证书;与设计相关计算机软件(如CAD、)“中级”证书。这能证明你的机翼是比较硬的。

2、“职业资格类证书”:劳动部门颁发的《装饰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是上岗证,表示你具有从事室内设计的资格。以上“三证”中的“通用型证书”必须在大

二、大三时完成考证,“职业资格类证书”可在大四完成。

3、“能力型证书”:应争取考出由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颁发的《中国室内设计师资格证书》。这是行业内最为权威的“能力”证书,应在大四第一学期考取。有了以上“四证”,再加上“毕业证和学位证”,你就可以向用人单位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我是学这个专业的,已经基本达到“入职”的要求。

下列几种证书是热度较高、难度较低的:表

1证书名称热度星数难度星数能效星数

大学英语四级证书★★★★★★★★★★

中级口译证书★★★★★★★★★

二级计算机证书★★★★★★★★★★

会计上岗证书★★★★★★★★

教师资格证书★★★★★★★★

下列几种证书是热度较高、难度也较高的表

2证书名称热度星数难度星数能效星数

大学英语六级证书★★★★★★★★★★★★★★

高级口译证书★★★★★★★★★★★★★

微软认证专家

证书(MCP)★★★★★★★★★★★★

注册会计师

资格证书(CPA)★★★★★★★★★★★★★★

下列几种证书热度不高、难度也不大表

3证书名称热度星数难度星数能效星数

人力资源师职业资格证★★★★★★

价格鉴证师证★★★★★

投资管理师证★★★★★

营销师职业资格证★★★★★

宝石鉴定师资格证★★★★★

大学生考证时间表

一月

MBA联考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二月

LSAT美国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三月

TEF法语水平测试

PETS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

四月

速录师职业资格考试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

五月考试表

人力资源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注册建筑师一级、二级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六月

英语四六级考试

七月

自考统考

九月

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PETS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十月

保险经纪人基本资格考试

十一月

人力资源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十二月

日本语能力测试

篇5:要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

人事局强调,严禁用人单位多头申报毕业生,一经发现将取消其在市人才中心的引进毕业生资格,弄虚作假的将重点查处。

12个专业毕业生优先进京

符合规定的单位须在教育部直属院校、其他部属院校、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及列入“211”工程的北京地区院校范围引进紧缺专业本科毕业生,20接收非北京生源本科毕业生紧缺专业范围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及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建筑工程、生物医药类、化学化工类、材料学、会计学、护理学。

本科英语四级要到425分

篇6:要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

》半岛都市报11月15日讯(记者刘雪莲) 记者15日从市招办获悉,硕士研究生报名,青岛市招考办报名点共确认考生18084人,比上一年增加1305人。20研究生入学考试将于明年1月7日至8日进行。

据悉,在市招考办报考点进行信息确认的18084人中,全国统考17296人,占95.6%;法硕联考569人,占3.2%;管理类联考 219人,占1.2%。男生9699人,占53.6%;女生8385人,占46.4%。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15048人,占83.2%;在职人员1058人,占5.9%;其他人员1978人,占10.9%。25岁以下的17556人,占97.1%。

与相比,市招办年研招确认人数增加了1305人,增长7.8%。市招办相关负责人分析,报考人数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通过考研的历练,提升学历“含金量”,增加就业的筹码;二是规避当前就业压力风险。

据了解,青岛市招考办报考点只接受报考青岛市以外招生单位全国统考 、法律硕士联考和管理类联考中的审计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的考生。而报考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驻青高校的考生直接到该校报名点进行确认。

篇7:要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提出来,SWOT分析法是进行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从而寻找二者最佳可行战略组合的一种分析工具。在这里,S(Strengths)代表企业的长处或优势;W(Weaknesses)是企业的弱点或劣势;O(Opportunities) 代表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T (Threats)为外部环境所构成的威胁。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本文将借助SWOT分析法帮助师范院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分析其自身优势与劣势,抓住就业机会,认清周围就业前景。

(一)内部优势分析———Strength分析

首先,与专科生和本科生相比,硕士研究生不仅掌握本学科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而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在进入学校后,可以同时担任教学与科研工作,不仅可以以学校为样本分析申报科研课题,同时也可以带动该专业学科的总体平均水平提高。其次,硕士研究生的发展潜力以及晋升空间比本、专科生大,在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后,有适当机会时将会脱颖而出。再次,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硕士研究生更显成熟稳重,择业心态日益趋于积极、务实和理性。

(二)内部劣势分析———Weakness分析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内在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缺乏教学经验。由于当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大部分是应届毕业生直接读研,实践经验比较少,只是在实习期间接触过教学工作,而且只能进行一些基本的听课评课,或在精心准备后上一两节课,并不能像有经验的教师那样可以自如地对待教学工作。然而教学经验限制在各大中小学招聘时都会成为应届毕业生的瓶颈。 第二,性别歧视。由于教育学硕士大部分为女性,且在毕业时正是适婚或者生育年龄,一些用人单位对这类女性持不欢迎态度,加深了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难度。 第三,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期待值比较高。由于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较高,目前教育学硕士毕业生还是比较倾向于从事高校教育工作,并且对工作单位薪金以及是否能提供编制等都有要求。最后,由于研究生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可塑性比较弱,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可胜任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宁愿选择本科生。

(三)外部环境机会分析———Opportunity分析

首先,从人力资源角度而言,硕士研究生属于较高层次的稀缺资源。因此硕士研究生在国家双向就业政策下,拥有较大的就业选择空间。其次,我国当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在这样的宏观条件下,各行各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研究生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主动力,占有比较大的就业优势。再次,国家为加快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推进优质就业服务,全面促进高校硕士毕业生就业工作。为鼓励硕士研究生参加基层工作,国家还相继出台了各种面向基层的就业项目,例如“三支一扶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选调生”、“到村任职计划”等。同时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规定大学生、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全国许多大学在有利于教学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学生成才和有利于市场发展规律的原则下出台了对创业学生“停学与复学”的具体规定。

(四)外部条件威胁———Threats分析

首先,当前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2013年遭遇毕业生数量最多的一年,劳动力供大于求。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社会舆论等多种因素影响,许多研究生的就业观念无法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其次,我国就业市场处于人才供需失衡状态,区域结构性矛盾与学科专业结构矛盾突出。大部分人才想往东部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发展,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则无人问津。这就出现了马太效应,越好的地方越多人为其发展献力,而偏远地区出现了人才匮乏的现象。最后,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比较完善,但是在硕士研究生这方面还有待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为硕士研究生提供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例如,择业心理、面试技巧等的指导与培训,还有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定位等的建议与指导。

二、SWOT矩阵与改进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策略

(一)S-O战略

S-O战略是指善于依靠外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建议具有较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并对自身有较为明确的职业定位的毕业生选择该战略。此战略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且利用外部机会实现自我价值。

首先应当加强自身的实践经验,当前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已经是我国硕士研究生的一个培养方向,把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成各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其次,选对就业方向。如上所述,教育学是外部性较强的专业。多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择业时都想从事高校教育行业,但高校要吸收的硕士层次教学人才毕竟是少数。因此,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时应当有现实的职业定位以及较强的心理抗压准备。最后,由于硕士研究生依旧是较为稀缺的高层次人才,对于综合素质特别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就业选择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建议此类研究生在就业决策时,选择较有发展潜力的专业对口单位,从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W-O战略

W-O战略是指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的战略。建议不善于展现自己优势、自我定位不够准确、没有做好自身职业规划的硕士研究生,把握好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寻求新的突破或者进一步完善自己,做好职业规划。

首先,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来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必须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充分利用在校时间以及学校资源,多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挂职锻炼以及参与课题等,以增强自身社会工作能力。其次,应当正确对待就业歧视,且在做择业决策时,应当较为注重在该单位的发展前景,是否有施展能力的空间。如果有可适当降低自己的初始就业期待值。 最后,高校硕士毕业生可积极响应国家面向基层的就业政策,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积累工作经验,发挥才能,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三)S-T战略

S-T就业战略是毕业生充分利用自身内部有利因素以及尽量回避外界威胁的组合。建议符合此战略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要善于利用自身具备的能力,清晰定位,依靠自身内部优势。但是也要回避不良环境,创造良好就业环境。

首先,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应当利用自己的优势:较好的学习能力、勇于挑战新事物、较强的创新能力,以体现自身的工作潜力。其次,要理性看待就业单位的择人标准,要从自身客观情况出发,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各类型学校的招聘情况,深入了解求职单位文化,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最后,高校要切实落实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一个阶段性工作,而应当贯穿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阶段的全过程。从入学开始开设职业规划指导课,为让毕业生掌握与本职业相关的职业基本技能要求,进行必要的专业技能储备培训。在择业期,应当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除此之外,为了帮助学生做好精准的职业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应当加强对学生求职技巧、模拟面试等就业技能的训练。同时,开设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

(四)W-T战略

W-T战略是四种战略中最不利的情况。此类毕业生本身既没有技能优势,也没有突出特长,又无法回避外部重重困难。故此类硕士研究生应当做好充分准备, 降低自身就业期待,提升自身素质能力,为将来求职积蓄力量。

首先,此类硕士研究生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对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教学实践能力,如果理论知识很扎实,而实践能力很差那就只能纸上谈兵。所以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应争取多参加各类实习工作以弥补缺乏社会经验的不足,并且在实习期间有侧重地选择符合或者有利于自己职业发展的岗位,为以后就业打下相关技能基础。其次,因为硕士研究生正是适婚年龄,大部分就业决策会受到家庭、婚姻等因素影响,从而产生就业地点或者就业单位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相对来说,可供选择的就业范围会比较小。此类硕士研究生应当有较为长久的就业计划,首先注重培养自身团队协作精神,以使自己有较好的适应能力,适应每个不同的工作群体。其次应当适当调整自身就业标准,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从低做起,以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寻找机会展现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和优势。

本文主要是呼吁师范院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当通过SWOT分析从而正视自身优势与劣势,提前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再相信“研究生是女儿不愁嫁”,直面严峻的就业形势。 应当珍惜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机会,把握学习时间,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注意扬长避短,以最好的状态来迎接社会的调整;同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外界社会大环境的变革,积极面对就业压力,以寻求就业决策的最优化。

摘要:为积极促进我国扩招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通过应用SWOT分析法,客观分析了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择业中自身的优势、劣势及社会大环境下面临机遇以及挑战,并结合SWOT分析法提出了改进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四种战略。

篇8:各种要考的证书

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CET-4,CET-6):极其重要;

专业八级:只有英语专业才有资格考,但很多职位要求,如翻译或者外籍主管的助理;

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证书:证书不重要,能力重要,面试的表达重要;

英语中高级口译:含金量很高;

托福(TOFEL):只有少数企业会问到是否考过托福,但同时会担心你工作不久后,可能会出国溜掉;

雅思(IELTS):少数英联邦国家企业会注意到你考过雅思,但绝不是必要条件;

剑桥商务英语(BEC):证书说明了你的英语能力,还有你在大学里很好学,懒惰的同学不会去学,或者学了考不过的;这是企业关注的。(后悔啊同学拉我一起考我懒了下就放弃了··)

托业考试(TOEIC):鸡肋,有比没有好;没有培训,只是考试,企业不感冒。

小结:四六级证书最重要,其他有比无好;至于口语,关键看面试时的表现。

NO.2:计算机证书

Office操作是基本技能,不需要证书的。

全国计算机二级证书:有些大城市申请户口时用,必要条件,如上海市。

此外还有三级和四级。

其他如:ACCP、MCSA、CCNA,以及名目繁多的专项技能计算机证书,则与未来具体的工作选择相关,不是每个企业都会看重,甚至知道这些证书的。

我们统计了约5万条招聘信息,18.6%的招聘信息中提到了计算机,但提及具体证书的不到0.1%。更多的描述是模糊的,例如:“从事java编程两年经验”“熟练电脑操作”。对很多同学来说,如果从大二开始学习java,到大四时可以算做三年经验了。

关于计算机技能的各种培训很多,但被企业认同的证书却不多,关键看实际操作技能。

NO.3:学校证书

包括:奖学金证书、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等

奖学金证书非常重要,有的HR看不懂大家给出的各种复杂算法的GPA,但一看是否有奖学金,就有一个大概印象了。奖学金证书被很多企业列为筛选简历的必要条件,没有奖学金,就没有面试机会。

学生干部经历非常重要,如果再有一个“优秀学生干部”的证书,就更能起到证明作用了。

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在申请户口时候可以加分(上海),非常重要。

还有一项不是证书的,党员,在申请公务员、到中学当教师的时候,作用很大。

NO.4:第二外语证书

会一门第二外语,将大大增加进入相关企业的机会。

时下比较热门的第二外语:

日语(世界500强中87家日本企业)

法语(世界500强中36家法国企业)

德语(世界500强中35家德国企业)

韩语(世界500强中13家韩国企业)

其他如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等,因为中国与南美国家的经济往来,与阿拉伯国家的石油合作,前景看好。

还有,学习德语和法语,不仅是找工作,还可以在申请到德国或法国留学时起到作用。

NO.5:财务类证书

注册会计师(CPA):共五科,每科报名费80元

注册金融分析师(CFA):需要相关方面3年以上工作经验,考证难度很高(考证费用2~3万元)。

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ACCA被称为“会计师界的金饭碗”。英国立法许可ACCA会员从事审计、投资顾问和破产执行的工作,有资格直接在欧盟国家执业。(考试费用在2万元以内)。

希望从事财务工作,或者以后要做职业经理人的,财务知识必不可少,财务类证书和财务知识使你早日成功。

NO.6:专业资格证书

很多很多,要看专业和行业情况,如:律师资格证书,适用于未来立志于当律师的同学;

CAD工程师认证证书:多用于机械、室内装饰、建筑行业;

导游资格证书:根据国家规定,导游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报关员证书:有证书才有资格;

人力资源从业资格证书;

国家司法考试证书;

驾驶证:不是应聘司机才需要

NO.7:兼职实习证明

因为没有经验,所以才叫“应届生”,所以工作才难找。

但是,具有了相关的兼职实习经验,就成了应届生中的“有工作经验”的,具有优势,脱颖而出。

参加一些知名企业的实习生计划,更有可能直接留在公司工作,如:宝洁80%实习生留下成为正式员工;GE50%留下:IBM50%留下,等等。

有相关企业兼职实习经历及证明,求职时极具优势。

NO.8:发表论文、专利证书

对于研究生来说,做过相关项目,撰写过有质量的相关论文,被EI/SCI收录,这些发表论文的证明,在寻求相关工作的时候会有极大的帮助。

另外,本科生或研究生在申请出国的时候,如果发表过高质量的论文,就更容易获得国外教授的青睐。

还有专利证书,在申请户口中起加分作用。专利申请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发明专利较难,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还是非常容易申请的。拥有专利和申请专利都可以获得户口加分,而且企业对专利证书也很重视。

NO.9:竞赛获奖证书

大学里或者社会上的各种竞赛,获奖证书也非常受青睐。

一名同学大学里多次参加辩论赛获奖,被一家企业老总直接聘为总裁助理;

西安交大一名同学,挑战杯获奖,直接获得了麻省理工(MIT)的全奖;

上海交大两名参加ACM竞赛获奖的同学,李开复直接打来电话抢先挖去;

欧莱雅“全球商业策略竞赛”的获奖者,大多直接获得了在欧莱雅工作的机会;

浙大一名同学大学四年不断参加各类编程比赛,累计赢得奖金20万美元,近日被topcoder聘为中国技术副总裁;通过参加竞赛锻炼能力,获得证书,找到工作的例子遍地都是。

NO.10:毕业证、学位证、第二学位

这是最重要的证书,存在三点区别:一是名牌院校和普通院校的区别;二是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区别;三是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区别。

专业背景是企业最最看重的,很多职位只给限定专业毕业同学面试机会。

具有第二学位,跨学科辅修某些专业,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也是很多企业所看重的。

虽然说企业看重能力,而不是学历,但名牌大学、热门专业,就是一块有分量的敲门砖,进得门里才有机会展现能力。

总结:

证书代表了大家的能力;

证书代表了大家在大学期间没偷懒;

篇9:雅思到底要考多少分?

凡事要有个目标,许多朋友一直都不太清楚到底 IELTS考试要考到什么样的分数才可以,一般所传的5分 6分是怎么个层次,可以起到什么作用?下面给大家彻底地归纳一下。

留学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考A类 (Academic)

移民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考G类 (General Training)

留学英国,一般性基本要求,最低6分,6.5以上为佳,个别文科专业要求7分。

留学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6分以上基本没问题。

移民加拿大,考5分以上有机会免面试,IELTS成绩用作语言能力评估的参考。

考分与移民资格评分当中英语语言能力一项有不小关系,因此如果资格评分比较紧,刚够资格的.申请人可以尽量把阅读、写作、口语中一至多项考到7分以上提高该项评估分数。听力考分一般不作参考因素。

移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低考5分,而且听说读写各单项必须均不少于5分。

篇10:公务员要考什么科目

公务员考试需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与《申论》两科。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考试没有指定教材。有关情况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相应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的考试大纲。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五个部分。A类、B类、C类试题均包括五个部分内容。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人员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常见的题型有:片段阅读、文章阅读、选词填空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申论

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公务员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3年10月至10月期间出生),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8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设置10%—15%的计划,用于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按照《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要求,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

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曾在市(地)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截止到当年10月(具体以当年报考通知为准!)。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职位。

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

面试考查考生的全方面能力,其中言语表达能力可谓是贯穿于面试始终,甚至直接关乎着面试的成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诸多考生的面试备考中会发现,平时生活中能够侃侃而谈,但是一到考场就出现回答磕磕巴巴、口头语“嗯”“啊”“这个”“那个”“然后”频出、或者是词不达意、逻辑词使用不当等问题。那如何才能应对这些问题,在面试中做到对答如流呢?

第一,善用逻辑词,清晰表达。部分招录单位很多时候是给考生稿纸的,考生在作答前都有思考时间,但是很多考生在列提纲时就没有使用逻辑连接词的习惯,在答题时又经常会一锅烩,把所有内容杂糅到一起,最终导致在紧张的面试考场忘记要说什么,而出现磕磕巴巴的情况。还有部分考生虽然有使用逻辑词的意识,使自己的答题显得有条理一些,但是常常出现逻辑词混搭的情况。这就需要考生能够善于使用逻辑词,例如:“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一方面……,另一方面……”。

第二,加强积累,夯实基础。云南省考、事业单位的面试中多数都会考查当下的时政热点、政策法规等内容。这个部分是需要考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私下需要进行大量的积累。可以通过“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云岭先锋”等官方app平台,抖音、微视频等平台,通过多渠道的方式进行大量的积累。不需要去背热点理论,而是理解这些热点,用自己的话将热点表述出来,可以是金句,背景、原因、意义、危害及对策角度,这样在答题中才能有的放矢地表达出来。

第三,日常交流,勤能补拙。语言表达与写字一样,属于一项技能,要想能够熟练掌握,就需要我们能够勤加练习。这就需要考生们在面试备考中,摒弃笔试学习的思维,只进行埋头苦学,不进行表达;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使用普通话,用较为规范的语言和周围人进行交流;同时对于积累的热点知识、好词好句、面试的题目进行反复的训练,直到自己满意为止;除此之外,最好能够有人对于我们的表达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正。最后就需要能够进行突破练习,进行即兴表达,对于某个主题或话题进行简短思考,立即发表自己的看法。

篇11:要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

200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所学校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2007年实施改革的高校增至17所。2010年,改革已推广到47所设置研究生院的高校。各试点高校按照改革要求,在统筹教学、科研资源,建立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改革研究生选拔机制,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培养过程,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不断完善和深化改革奠定了较好的基础。2009年,改革推广到全部中央部委属院校,同时鼓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省属高等学校开展改革试点工作。在此形势下,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师范大学过去主要致力于为基础教育提供师资,但为了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师范大学也设置了一些非师范专业,向综合性、多学科发展。同时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也凸显了向多学科发展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师范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是否存在问题,硕士研究生能否适应我国当前对师范教育的需求,能否真正培养出合格的师范硕士研究生,这就亟待我们去调查,去研究。本文拟通过调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基础,进而提出深化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二、样本描述

2009年7月笔者对某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11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为940份,回收率85.5%。样本分别涉及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一、二、三年级的硕士研究生分别占各年级研究生总量的38.4%、29.0%、32.6%。

三、调查结果

(一)招收方式

招收方式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能否顺利达成的首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招收方式的调查,了解当前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收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使得招收方式更趋合理。目前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招收方式中以免试推荐和公开招考为主。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免试推荐入学的比例大大低于招考的研究生(表3-1),反映出了当前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收方式的不合理问题。

(二)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而架构的,培养目标决定和制约着整个培养模式。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可以把研究生培养模式划分为学术性和应用性两种模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划分。[1]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教育提供师资力量,大多数毕业生都将在初中、高中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属于学术型研究生。但从图3-1的统计结果看,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就业去向脱节,还有较多的硕士研究生选择去国有大中型企业、党政机关等。这说明当前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不能适应硕士研究生就业需求。

(三)课程设置

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分为四大块: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学术水平。根据表3-2的统计结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还存在着以下问题:课程类型比例不合理;课程设置欠规范,随意性大;课程欠考虑知识的更新;没有体现课程发展的时代性。36.5%的硕士研究生认为“课程设置欠规范”,34.2%的硕士研究生认为“课程设置欠考虑知识的更新”,24.2%的人认为“课程类型比例不合理”。

(四)学术科研环境

学术科研环境主要涉及导师与学生交流的情况、与外界交流的广度,甚至还包括图书馆资源等。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包括参加国际国内大型的学术研讨会、听取名家的学术讲座、举办学术沙龙、公开作学术报告的形式。[2]学术科研环境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硕士研究生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所以对此进行调查十分有必要。事实上,根据表3-3可以发现,师范大学的学术科研环境不够好,主要体现为几个方面:一是平均每月与导师交流较少。仅有27.5%的硕士研究生与导师交流的次数在3次以上。二是学术交流机会较少。由于经费有限,硕士研究生出去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年会的机会不多。超过70%的三年级硕士研究生都没有参加学术会议的经历。三是图书馆资源不太丰富,尤其外文资料的查阅不太方便。总体来说,当前学术科研环境不太理想。

(五)勤工助学方面

勤工助学对锻炼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和提高其积极性有很大影响。从图3-2来看,目前奖助学金体系覆盖范围不够。结合访谈得知,目前师范大学的奖助学金对于资助贫困、奖励优秀来说是杯水车薪,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40.6%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54.4%的硕士研究生做兼职的动因是为了补充生活费。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学校目前的资助体系的覆盖范围还很有限,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及争先创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竞争性。同时,很多硕士研究生迫于经济压力去做兼职来补充生活费,这又影响了学习。

(六)学位授予前提条件

学位授予前置条件是对硕士研究生达到一定质量培养规格的规定。目前,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学两年课程、做一年论文,且有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的规定。从表3-4看,该师范大学有要求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的规定;而由于现行期刊评选制度的原因,很多期刊有发表论文收取版面费或评审费的做法,47.5%的硕士研究生关于支付论文发表的版面费用高达1000元以上;且支付版面费的来源也是自筹为主;超过90%的硕士研究生希望建立多元化的学位标准,而不仅仅是发表论文。当前学位授予前置条件给学生带来很大经济压力,授予条件缺乏灵活性和多元性。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可知,当前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招收方式、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学术科研环境、勤工助学、学位授予方面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到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所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师范大学应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客观要求,在进一步做好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新的突破。因此,师范大学应该在保留自己原有的师范特色的同时更加充分地发展自己,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硕士研究生。

(一)适当扩大推免生招收比例,吸纳优秀生源

“推荐免试”是指推荐优秀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硕士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推荐免试在我国1985年实施以来,对于部分高校吸引优秀生源、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大学本科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以及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当前以公开招收为主的硕士研究生招收方式,统一、方便地吸收了更多的硕士研究生,但这种方式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说,许多研究生都是跨学科考的,专业性不是很强,这样会影响研究生的教育发展。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推免生就尤为必要。推荐免试生一般专业对口,大都具有优秀的品质素养、学业成绩和专业技能,并能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更好地完成研究生学业。尤其是在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优秀的推荐免试生更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自身的专业优势。但长期以来,免试推荐生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中所占比例很小,且仅限于在具备推荐或接收资格的一部分高校。当前,随着师范大学的发展,扩大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的入学比例,成为师范大学吸纳优秀生源的又一条重要途径。

(二)创建学术性、应用性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

一般而言,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是一个过渡层次的教育。通过这个层次的教育,一部分人会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将来进入更深的研究领域;另一部分人会选择就业,而且就业的方向也越来越多元化。因此,对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势在必行。不同类型的学位具有不同的性质,必须在培养计划和手段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攻读不同类型学位的研究生所接受的训练方式也不同,应该提倡分类培养。用同一把尺子来规定所有学校或者所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不合适的。[4]因此,师范大学要根据硕士研究生的实际需求情况及时调整培养模式,明确既要培养面向社会具有竞争能力的硕士研究生,又要培养最优秀的教师的目标,从而使教育类硕士研究生突出师范特色,非教育类硕士研究生更具竞争力,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三)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地设置

课程是将老师与学生紧密结合的重要纽带。同样,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关系着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好坏。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应该进行科学、合理地设置。首先,要合理设置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其次,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必须结合该专业的实际需求,进行规范合理设置;再次,要凸现课程发展的动态性,从这一意义上讲,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应该进行适当调整,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另外,师范大学硕士课程设置应该发挥导师在课程设置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导师能够依据研究生个体的研究能力和优势,设置具有个性化特色的课程。同时,课程设置要关注专业领域内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及很多富有争议性的问题和研究发展的新动向,真正体现课程设置的时代性。

(四)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环境,提供更多的科研机会与条件

为了能够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师范大学要从多方面努力:首先,要加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师范大学应当鼓励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增加与导师交流的次数,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其次,师范大学应该为硕士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举办更多院系级、校级的学术交流会,提供一些外出交流的机会。再次,要提供充足的图书资料,尤其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外文资料。同时,也要提供更多反映当代学科发展前沿的期刊与书籍,以及迅速快捷的科研信息网络服务,这样才能使研究生能利用各种资料,了解学科领域前沿。

(五)建立一套富有竞争性的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

目前,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仅仅能够解决一部分硕士研究生的部分生活费用,而且缺乏竞争性,也没有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因此为了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应该形成富有竞争性的奖助体系。首先,必须改革原先针对计划内硕士研究生发放助学金的做法,让计划内和计划外硕士研究生在入校前和在校期间都有获得助学金的机会。其次,增大资助范围,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再次,硕士研究生的等级奖学金应该具有竞争性,让计划内与计划外的硕士研究生都有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激发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动机,树立良好的责任感,从而更加有利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长远发展。

(六)形成具有学科差别的多样化学位授予标准

为了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重大变化,师范大学增设了很多非师范专业,在专业设置上从单一的教育类专业向多种专业发展。很多师范大学从文理基础学科、教育学科增加到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门类。但是,师范大学无论是何种学科,几乎都有发表论文的规定,且以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的重要标准。这样,一方面由于现行期刊评选制度产生的高额版面费加重了师范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活负担,另一方面,论文发表也不一定能够反映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水平。因此,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不应该仅仅以学位论文为标准,应该建立多元化的学位授予标准。具体来说,一方面,师范大学的基础学科还是应该以学位论文为授予标准,强调学术性,注重对专业领域知识的不断探索;另一方面,师范大学的应用学科的学位授予应该考虑到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如应用学科可以将科研成果或者作品作为学位授予标准,以此来设置多样化的适合学校以及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学位授予标准。

注释

1[1]李胜兵.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之反思[J].教育研究, 2005, (11) :57.

2[2]杨颉, 陈学飞.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与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72.

3[3]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年博士学位论文, 2004.

篇12:人力资源证书到底要不要考?

记得我大学毕业后干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人力资源工作。作为应届毕业生的我,一个典型的“三无”人员无专业,无知识,无经验,这让初初接触人力资源工作的我很是紧张害怕了好一阵子,尤其在三个月试用期的时候,很担心自己因为“三无”不能胜任工作,过不了试用期。那时,我曾萌生过很强烈的通过考证来恶补相关知识的想法,这种想法不久后就被迷惘和思考到底要不要的想法所取代了。

首先,人力资源从业门槛很低,可以说几乎没有门槛限制。在工作一段时间工作后,我慢慢发现不仅在本单位,其它很多单位,向我这样的“三无”人员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很多,几乎没有持证的门槛限制。换而言之,只要一个正常人,单位允许都可以从事人力资源工作。

其次,非专业出身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一样也可以很优秀。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接触到一些专业的从事人力资源的咨询之类的公司,从这些从业者身上我听到了一个很奇怪的说法: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绝大多数都是非科班出生。另外,证书等级不能决定个人的能力等级或者是职务等级。我发现很多“三无”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很多也很优秀,有的甚至是做到了中高层管理管理,他们当中很多人也没有考取相关证书,持证者是少数。

最后,人力资源工作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工作。这也是我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以来听到最多的话,本人也在实际工作中深有体会和感悟(想必很多从业者也都这样的感悟)。我从一个“三无”的入门新人,经过大约五六年的经历,使我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一个只认识“人力资源”四个字到现在一提到“人力资源”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自己的看法。好比一个人,从陌生,从不知道到知道,并且认识,深入了解并逐渐熟悉,能清楚地说出他的优缺点,面对现实中的各种表现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和他愉快地交往、做朋友。时间越久越发对“人力资源工作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工作”这句话深有感触。人力资源工作就好比酒,它的醇香和醉人,是需要时间伴着“实践历练”来发酵,需要不断累积和沉淀来实现的。

经过以上种种,我开始动摇了,人力资源证书到底要不要考?考了真的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增分添彩吗?不考是不是在这条道理上就不能走下去了呢?我不断地问自己,并在这种种情绪中纠结着,徘徊着,最后陷入深深的迷惘之中。

后来有段时间工作比较轻松,空闲时间比较多,想想与其浪费不如学点知识,既然学知识没有证明的东西也无法叫人信服(中国的实际国情还是不能忽略的),如此这般的思考后我决定考取人力资源证书企业人力资帅管理师证书,我的考证生涯也就在无意之间萌生的想法中开始了。

想想觉得好笑,我纠结四五年都没下定决定心到底要不要做的事,在一个不经意的冲动下做了,并且还坚定地走下去了,从三级、到二级,一年通过一个,现在等待自己符合资格再去考取高级证书。

人力资源证书到底要不要考?我想这问题现在一定也困扰着很多人,我不能说考取了就一定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好处和回报,但是我敢肯定以下三个好处:

第一,考证的过程可以使自己学到很多专业知识,不失为一种逼迫自己学习上进的方法之一。

第二,证书等级越高虽然不一定和自身的能力和技能成正比,但这个小小的本子或许可以使你在同等条件下淘汰其他竞争对手的一个有利筹码,成为自己开启新机会之门的敲门砖。

第三,在自己人生职业生涯结束后,高级证书可以使自己每月微薄的退休金之外多些补贴(这方面国家有政策)。

到此,人力资源证书到底要不要考?因人而异,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有答案了。

篇13:外卖小哥也要考驾照了!

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城市大街小巷的送餐员,在为民众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他们闯红灯、逆行、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也让交通安全暗生隐患。

杭州交警创新管理模式,让外卖小哥在上岗前接受交通安全与知识的培训,并取得“驾照”,可谓实现了源头治理。通过这样的培训与“准入”制度,能够使外卖小哥在上岗之初,就树立遵守交通法规条例的意识。

在取得“驾照”后如有违法行为,需要接受半个小时的教育学习,一旦被记满5次违法,还要参加为期半天的体验学习,才能重新上岗。这样具有连续性的举措,也能确保“驾照”具备持续约束力,使得外卖小哥在送餐过程中规范驾车行为,进而逐渐消除之前存在的种种不文明陋习与交通违法行为。

这样多赢的创新举措,应该实现全面覆盖。但由于外卖小哥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如果由交警部门直接对他们进行管理,组织他们“考证”,显然难度不小,最好的办法是交警部门与外卖平台或者送餐物流平台对接,让这些平台主动将聘用的送餐员送至指定的地点进行学习。

交警部门负责培训、“发证”,并对这些平台送餐员的资质进行抽查审核,如发现“无证驾驶”的外卖小哥,不仅要处罚个人,也要追究平台的连带责任,如此就能敦促餐饮、物流平台参与到共管共治中来。

篇14:新闻专业的学生要考的证书

(1)外语,普通话等级证。(2)影视编辑和后期处理(是计算机软件)

(3)计算机二级

篇15:要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

师范类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传统师范类院校纷纷以建设教学研究型和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为目标, 在各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发展需要。然而师范类院校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如研究生的国际互认程度还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师范类院校研究生国际合作起步晚、发展缓慢。因此, 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 师范类院校探索研究生教育中外联合培养模式、大力促进国际合作, 成为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师范类院校探索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师范类院校探索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模式是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也是高等院校自身发展及合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其重要性具体表现在: (1) 师范类院校探索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模式是师范类院校跟上国际化办学步伐、更新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 (2) 师范类院校探索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模式是提高培养质量和提升学校自身影响力的重要选择。通过合作办学可借鉴和学习国外教育机构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手段和运行机制,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促进学位授予制度改革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有利于高校形成学科优势, 实现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3) 在全球化时代, 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下的交际、学习和竞争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研究生教育中外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能增加师范类院校学生接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开阔眼界, 借助国外更为先进的科研环境和条件, 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提高师范类院校研究生的国际竞争力。

二、师范类院校中外联合培养模式的现状

近十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强, 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高校对国际合作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积极推行“走出去, 引进来”的战略方针。一方面鼓励学生出国深造, 分享国际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留学生和专家学者。

师范类院校中外联合培养模式主要探讨的是国内外研究生教育机构合作参与研究生教育过程的各种培养方式。中外双方紧紧围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中心, 谋划好联合培养模式并不断创新, 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促进双方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1) 学校以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扩大高校办学的全球化视野, 进行课程、教材、教学模式、考试和评价体系的全方位改革; (2) 聘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学, 举办国际会议, 组织教师及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参与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申请各类留学资格到国外高校访问和学习; (3) 与国外研究生教育机构联合举办研究生课程和讨论班, 国内外教育机构实行双方相互认可学分、学历的措施, 研究生修满规定的学分, 可在对方机构继续深造, 完成学位论文。

三、重庆师范大学中外联合培养模式初探

重庆师范大学提出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西部前列、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的主要任务。学校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创新能力为中心,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坚持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 适应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以国际化的视野推进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强化既有特色, 同时, 更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需要, 抢抓机遇, 拓展教师教育领域, 尽快构建新的制高点。师范专业要强化优势, 对接教师专业标准, 契合师范教育新变化;非师范专业要聚焦重点, 对接行业需要, 培养实用人才。

重庆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于2007年11月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其重点是重庆师范大学的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与科廷科技大学的数学与统计系和计算机系的联合培养升硕的学分互认协议。从2008年起, 学校举办科廷科技大学硕士学分课程班, 通过课程班学习合格获得的学分, 可作为本科生升读澳方硕士研究生的学分得到澳方的认证。具体形式为联合培养1+1本升硕项目, 即在读或已经毕业的本科生, 在重庆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学习4门联合学分课程 (2门双语课程、2门全英语课程) , 同时进行英语的雅思培训, 如果所有课程合格, 且英语达到要求, 则可以进入科廷科技大学继续学习 (通常还需在科廷科技大学再学习8门课程, 即1年的课程) , 如果合格, 由科廷科技大学颁发硕士学位。该项目自实施以来, 已有十余名学生获得了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的硕士学位, 由于项目具有学位认可度高、安全高效、实用的特点, 反响良好, 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关注。

虽然学校在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外高校的深入合作, 努力拓展新型的国际合作培养方式。同时, 加强教师培养的国际化, 鼓励教师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其他各种渠道出国访问、深造, 积极参加国际会议, 增强与同行专家交流合作;加强学生培养的国际化, 为学生参加国际会议、参与国外科研项目创造条件。按照《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 (2002—2010) 中指出的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教师国际化、学生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实习场所国际化、学位制度国际化、研究生教育观念国际化等各方面, 切实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査远莉.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研究——中德合作建设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的探索与实践[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2.

[2]陈钟颀.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 28 (12) :1-4.

[3]徐志玲, 吕永钢, 杨力.立足交叉学科特色, 推进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以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类研究生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5 (12) :189-191.

[4]孟成民, 魏旭娇.农业院校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初探——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4 (20) :204-206.

[5]査远莉, 汪宏晶, 吴汉清.中外合作办学对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启示[J].医学与社会, 2012, 25 (4) :94-96.

上一篇:梵音,清梦美文下一篇:建筑垃圾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