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2024-04-30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精选6篇)

篇1: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通过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这一数学教育目标的变化折射出数学观及数学教育观的变化。良好的数学教育不仅指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定律等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核心素养是针对良好数学教育这一数学课程基本理念,对学生提出的基础性、整合性、前瞻性要求,也是体现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本质要求。数学核心素养是基于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反映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现数学的本质。把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学核心目标,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具备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不是空泛的,我们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把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之中,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落实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方法、策略。

一、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基于认数、计算、测量、统计等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形成的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以及对数学在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的认识。在进行不同内容领域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能认真研读教学内容,通过对教材中每一幅图、每一段话、每一道例题和习题的仔细分析和思量,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准确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厘清知识技能目标;同时,更要深入教学内容的实质,挖掘具体知识技能所蕴含的核心素养,需要的核心素养,以及可以培养的核心素养,并把它们作为明确的教学目标呈现出来。这样,在教学中才有可能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如“圆柱的体积”这一内容,从知识技能层面,教学目标有:理解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应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等。蕴含或可以培养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符号意识、模型思想、应 用意识等,以及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感悟转化、类比、极限、数形结合、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又如,一年级上册教材“整理20以内的加法表”不仅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还通过一组又一组的数之间相互依存的算式让学生感受分类思想和函数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有这样的教学思想意识,才可能外化为教学的行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才可能得到落实。

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传统数学教学的一个现象是精讲多练,就是急于把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技能训练,即轻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技能的训练。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内容的学习,学生认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之后,教师经常会提供这样一道挑战题:用3根整厘米数的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为8厘米、5厘米,第三根小棒最长是多少厘米,最短是多少厘米?首次接触此题时,如果学生尝试未果,教师大多会直接告诉学生“第三根小棒最长要小于另外两边长度的和,最短要大于另外两边长度的差”,并结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加以解释说明。学生没有主动运用认知工具一一列举,只是无方向地尝试或等待教师讲解。这种教学模式表面上对应试有效果,实际上既浪费时间、又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导致很多学生害怕数学,学习兴趣缺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此过程在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1、引导学生经历“慢”“长”的自悟活动。

“知识是外在于人的,是一种可以量化的‘知道’,只有在‘悟’的过程中,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悟有所得,才能称为素养。”如,在上述案例中,如果我们教师提供长度为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8厘米、9厘米、10厘米、11厘米、12厘米、13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让学生去摆一摆,从而激发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的本能。当然,我们更可以引导学生不用小棒,而是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这一认知工具来辨析和判断,经过假设、验证、否定、筛选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找到最终的答案“最长12厘米,最短4厘米”。把学生置于慢体验、长思维的状态之中,判断方法不断优化。

2、引导学生经历过程性经验的构筑过程。

对于上述案例,除了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或者一一列举找答案,还应带给学生更多思维层面的过程性经验.比如,学生找到答案后,教师应去掉题目中“整厘米数的”几个字,让学生思考:“小棒的长度还可能是多少厘米?”“3.1厘米 行吗?3.2厘米?12.1厘米呢?12.9厘米呢?”由此,把学生的思维触角从整数引向小数,即从离散量的思考过渡到连续量的思考,水到渠成地建立起思考原型“3厘米<第三根小棒的长度<13厘米”。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建立起数学模型:“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最长要小于另外两边长度的和,最短要大于另外两边长度的差”,经历了思维阶梯的攀爬,即使日后学生遗忘了数学模型的具体内容,他们也能运用一一列举再次建立数学模型,甚至将建模经验迁移到其他问题情境中。

3、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等部分用不同的方式强调要重视过程目标。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一如既往地重视知识尤其是概念的形成过程,因为概念不仅是知识的基础,也是抽象思维的基础和基本形式。在数学知识中,公式、法则、性质、定律、定理等都是在概念的基础是界定和描述的,概念是核心,概念和概念的关系构成知识的主体。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是学生获得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良好的知识结构,才能很好地利用分类的思想方法、模型和推理的思想等学习数学、解决问题。

现行教材对知识的呈现体现了它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引导学生充分观察科技园里准备分食物的大情境,感知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再接着通过例1把6块糖果分成3分理解平均分,通过例2和例3体验平均分有两种实际情况及平均分的过程、方法和结果,再通过例4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盘引出除法、除号的概念,最后通过例5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引出被除数、除数和商的概念。整个教学过程非常丰富,有观察、操作、演示、语言表达、画图、书写、符号表征、思考等多种活动,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积累的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除法,初步理解除法的概念。再通过适当的练习和利用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概念。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从直观操作的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概念的抽象思想,认识用除法符号表达的具有简洁性的符号化思想,体会用实物、图形帮助理解除法的具有直观性的数形结合思想,知道除法是一种重要模型的模型思想,体会商随着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函数思想,在用数学符号进行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4、引导学生经历解题方法的优化过程。

最有可能促进学生转变已有观念、形成科学认识的情况是:学生对自己的理解现状不满意,发现新的观念是合理的,承认新的观念确实比旧观念更有成效。比如,分数乘法的最快捷的方法,是先约去分子和分母、分母和整数的公因数,再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但初学时,学生由于没有感受到此方法的优势所在,往往不以为然,只有经过大量、多次的分数乘法特别是多个分数连乘的运算后,才会逐步领悟这个快捷方法的价值所在,从而自觉地运用“先约分,后再乘”的方法计算。

5、引导学生挑战类似数学家们研究的问题.了解数学家们如何应对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比如,对于问题:“平面上任意6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沿着“动手操作:在纸上画一画、连一连、数一数→反思:点的个数更多时(如20个点)如何应对?→小数值范围内的探索→观察记录,分析数据,寻找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模型”这一研究思路展开学习,“学会思维,并能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这正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涵义所在.正如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也应该像春雨一样,不断地滋润学生的心田。我们老师应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适时、适当地体现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思想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真正提高。

“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落实学科育人的必然要求。古人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教师既要深入解读教材,立足当下课堂教学实践,让学生主动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将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四基”目标有机融合;又要着眼于长远,从整体的视角,结合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目标要求,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的规律,坚持不懈,渐进发展、逐步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王永春:《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华东大学出版社

(3)曹培英:《小学数学课程核心词演变的回顾、反思与展望》小学数学教师,2015(11):4-9,57.(4)史宁中:《漫谈数学的基本思想》 [J].数学教育学报,2011(4).(5)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

篇2: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1.回归学习本质—解决问题。

2.学习方式改变—问题化学习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

篇3: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误区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不仅要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数学技能, 而且还要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与品质。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不够了解, 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也缺乏科学认识, 导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时存在着一些误区。

1.将数学素养等同于数学技能。很多数学教师认为, 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依靠系统、扎实的机械训练, 做到熟能生巧, 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和数学素养。这种观点未充分认识到数学素养的真正内涵, 大量的日常训练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 使其掌握相应的数学技能, 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难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2.认为培养数学素养时对教材内容具有选择性。有的数学教师认为教材中有些内容可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而有些内容则不然。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数学素养的宽泛性, 它不仅包括数学意识, 还包括学、用、创新数学的行为和品质。因此, 无论哪一节数学课堂都可以作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平台, 与具体教材内容并无密切关系。

3.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离不开具体的文化背景。有的数学教师过于注重数学文化背景, 致使小学数学课堂上出现了唯文化等现象。这是一种教育形式化的表现, 表明教师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意识较为淡薄。

二、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具体对策

(一) 小学数学教师应牢记育人为本, 树立大数学观

很多数学教师认为, 讲好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十分注重讲, 而学生则习惯于被动倾听、勤学苦练。未来社会需要的数学人才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 还要具备数学思想及实际应用能力。因此, 为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师要牢记育人为本, 树立大数学观, 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做到以学生为本。

教师应努力提高数学教学的自主性,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让其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体。

2. 注重挖掘课程资源。

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与生活中的数学零距离接触, 培养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倡合作学习。

合作交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师通过合作交流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促进专业成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取长补短, 吸收和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 进一步发展自身的智力与非智力品质。

(二) 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综合运用数学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我在教学中, 很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完“分数加减法”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果园里的桃树占全部果树的1/3, 梨树占全部果树的2/9, 苹果树占全部果树的1/4, 请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可多了, 如:1.桃树和梨树共占全部果树的几分之几?2.桃树和苹果树共占全部果树的几分之几?3.梨树和苹果树共占全部果树的几分之几?4.三种树共占全部果树的几分之几?5.桃树比梨树多占全部果树的几分之几?……然后, 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解决这些数学问题, 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都能正确解答。

(三) 启发学生构建模型思想

所谓数学模型, 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 在做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 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 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 数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 都以各自相应的现实原型作为背景而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 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解决“我家这个月用水8.5吨, 每吨水1.75元, 一共应缴水费多少元”这道题时, 我先让学生说出两个信息分别表示什么。学生答出表示单价和数量。我又问:问题求什么?学生说出求总价。那我们可以建立什么模型呢?学生顺利答出“单价×数量=总价”, 我顺势告诉学生, 我们根据这个模型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再如:当解决“小华的体重是30.5千克, 爸爸的体重是小华的2.4倍, 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这道题时, 我都是先要求学生在观察、理解的基础上构建出“小华的体重×2.4倍=爸爸的体重”这个数学模型, 再让学生接触模型进行解决。

(四) 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和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所以, 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注重学生解题能力训练, 忽视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那些片面做法。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思维能力呢?在日常的课堂学习和交流中, 小学生爱思考, 爱表达。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 对数学概念、法则等比较抽象的知识, 就无法正确地用数学的语言和思维来增强认识。特别是低年段学生, 生活经验缺乏, 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学习时比较吃力, 对于数学语言表达和思维扩展经验就更少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示范、渗透、指导各种数学语言表达的方法和数学思维的拓展, 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 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例如, 在教学面积单位时, 教给学生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后, 引导学生能自主学习得到: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从而使数学语言表达和数学思维得到加强, 这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任何一种表达方式的习得, 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自身建构的基础之上。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为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联想提供了良好的媒介, 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这样的建构。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数学语言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五)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发展创新意识。如教学这样一道例题:“出租车计费。出租车起步价是5元, 2千米以后按每千米1.2元计费。我要去的地方离这儿有20千米, 至少需要多少元?”我先引导学生运用“起步价=以1.2元计价的出租车费=一共要付的费用”解题后, 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还可以怎样算?”学生的热情可高了, 大家积极思考、热烈讨论, 终于探索出“20千米都按1.2元算的计费+少算的2.6元=一共要付的费用”, 学生的创新能力无形间得到了培养。

总之, 数学素养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素养, 数学教育也就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 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联系实际, 创造适合他们开展和参与各种探究活动的条件,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探索活动, 使他们在活动中开拓思维,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所在, 真正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是传授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其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的重要平台, 小学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为其日后学习和成才打下坚实基础。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素

参考文献

[1]胡晓梅.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 2012 (73) .

[2]孟晓婕.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J].祖国:教育建设, 2013 (5) .

篇4: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里程碑上的数”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第五节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的第三课时。前继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解法,“鸡兔同笼”“增收节支”。一线教师在教学时普遍存在的困惑,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与方法已经讲了两个课时,这节课主要讲什么?2.里程碑上的数和方程的应用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用“里程碑上的数”作为课题名称?3.这节课难点和重点如何定位?

教材以里程碑上的数为情境引出数位的表达,怎么理解里程碑在教学中的作用?有些教师不明白教材的意图会直接舍弃这个素材。这节课的重点是数位的代数表达及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数位上的数,落脚点自然在方程组的应用上,那么难点在哪?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难点主要有三点:1.对“里程碑”的理解(学生缺乏生活体验)。2.数的代数表示。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数位、数值、数字,七年级学了用字母表示数以后,如何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一个数,是学生的易错点,也是难点。这节课“里程碑上的数”正好提供了让学生巩固、纠错、应用这一知识的时机,也达到让学生能力螺旋上升的目的。3.审题。解方程组应用题关键步骤是审清题意,这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载体,现在学生普遍对文字长、情景不熟悉的应用题有畏惧心理,需要在教师指导下提高阅读能力。

教材是静态的,而课堂是灵动的,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让学生学会思维、提升能力、养成习惯、掌握方法为出发点,才能让一节课充满数学的味道、灵动的画面。为了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妨对教材进行如下处理:

渗透整体性学习策略,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整体性学习策略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包含对知识的获取—理解—拓展—纠错—应用—测试等环节,教师在深入理解这一学习策略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并将其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为出发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指出学习路径。

1.通过分析课题,建构学习框架

问:这节课的标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里程碑上的数”中,什么词比较陌生?

答:“里程碑”。

问:里程碑上的数涉及到数的表示,这些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有什么关系呢?

(引发学生思考,建立知识链接)

教师沿着“概念的认知——模型的建立——模型的应用”这样一条主线展开,关键是教师应关注并承接住学生的思维点,进行有效引导和启发,并指出本节课的学习路径是“认识——表示——应用——总结”,重点在应用。

2.通过认识“里程碑”,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引导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对里程碑的认识(可借助工具查询),并用课件展示结果:

里程碑: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碑。俗话称作“公里桩”,是标志公路及城市郊区道路里程的碑石,每一公里设一块,用以计算里程和标志地点位置。里程碑的颜色,国道为白底红字,省道为白底蓝字,县道为白底黑字,常设置在道路的右侧。

通过这个过程,老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3.巧设情境,突破难点,培养学生推理、建模的能力

前文指出:用数的代数式表示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但并不是新知识,如何让学生在应用过程中认识不足并通过纠错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设计:

师:同学们都是八年级的学生了,能告诉我你们的年龄吗(课堂调查学生的年龄大多是14岁)?老师的年龄正好是41岁,14和41都是两位数,我们来看看这两个数放在一起会怎样呢?

以师生的年龄为切入点,精心设计两张表格(如表1和表2)课前发给学生,并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同学在自己的表格上填好,然后分组发言,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与老师一起完成贴在黑板上的表格。

小学的运算对象是数,可以找到相应的实物背景,而初中运算对象是字母,学生按照运算规则、运算律运算后,往往并不知道这个过程的含义,不思考运算结果是否合理,结果是对还是错,也无法确定。所以教学中应从小学的学习经验出发,加强对代数式含义的理解。例如借助数字运算理解代数运算的含义,借助几何图形的操作理解代数运算公式比如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这节课,学生用数字表达数位时一般不会出错,一旦出现字母时,有一部分学生就会出现上图中的错误,原因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经验仅停留在简单的模仿阶段,并没有养成思考推理的习惯,这时就会出现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碰撞,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契机,老师课前应充分预估到这种情况,给学生犯错的机会,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探讨,让学生们能深入理解并建立知识模型,为后续应用打好基础。

这两张表格的设计体现了从数到字母,从一个字母到多个字母,从两位数到三位数再到四位数的表示,这其中预设了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的可能,也全部容纳了下一环节中要用到的各种数位的表达。学生完成表格过程需要经历辨别、推理、纠错、建构的思维过程,最终达到建立正确的数位表达模型的效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通过例题的变式,培养阅读理解、运算能力,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

把教材中的引例作为问题1,把教材中的例1进行变式作为问题2,引导学生探究。

即:问题1里程碑中的数;问题2年龄中的数(教材上例题改编)

问题2紧扣年龄问题,以轻松的父子对话形式呈现出来,亲切自然,与问题1相呼应,充分体现了类比思想,便于学生自主探究。

为什么要对教材中的例2进行变式处理呢?原教材例题在审题上有个难点“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右边接着写较小的两位数……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左边写上较小的两位数”,这句话表述很拗口且不容易理解清楚。其次,由于是例题,解方程的运算过程很容易被学生忽略,而恰恰在运算过程中才能暴露学生运算能力的不足,且用对话的形式能很好地解决原题中叙述拗口的问题,也能激发学生的认真读题兴趣;另外对题中的相关数据适当改变,68改成61;2178改成2871,粗心的学生没有仔细审题,便会得出和原例题一样的结果,这个纠错的过程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积累学习经验,提醒督促其养成仔细审、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5.课堂结束语,开阔学生视野,渗透情感教育

在这节课进入尾声时,对里程碑的寓意进行升华,首尾呼应,提升立意和品位,实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里程碑”通常用来比喻历史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理想与成功——人生路上的里程碑;

挫折与失败——人生路上的里程碑;

学习路上的里程碑见证了成长的足迹!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有在日常教学的细节中渗透于无形。教师不着痕迹地精心设计、和善而坚定地引导,并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表达、纠错的机会,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最终成为素养,终身受益。

本文系“江西省中学数学互联网+教学研修”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责任编辑 程 璐

篇5: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三年级数学组

高雪梅

一、重视探究活动,发展关键能力,渗透核心素养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探究、创造并应用数学的过程,核心素养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特别是现实情境,设计形式多样的探索活动,让学生真正面对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提出个性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关键能力。让学生不仅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以及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而且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切实体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真理的科学精神,从而使课堂教学的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二、合理提出猜想,培养创新精神,渗透核心素养

杜威曾说:“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数学问题的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创新地学习数学。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

例如: 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会是什么的环节中,一般都先让学生将平行四边形不满一格的迁移合成一格,再经过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面积公式,让学生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会是怎样的,最后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的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验证猜想的结果。但我想其实猜想可以更大胆一点,课前带领学生回顾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紧接着就让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阐述猜想的理由,一定会有学生猜它的面积计算是邻边相乘,但肯定有聪明的孩子反驳,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可以从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想起,可以由此提出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是底乘高,接着去验证。这样学生的思维火花在碰撞中会更灿烂地绽放

三、进行合理提炼,建立数学模型,渗透核心素养

数学模型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不仅可以为数学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提供桥梁,而且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并解决问题。

如: 《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公式的推导过程也是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通过建模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四、强化推理意识,培养思维能力,渗透核心素养

数学推理,是从数和形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归纳类比、判断、证明的过程,它是数学发现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抽象性的有效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能重视强化学生的推理意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言必有据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促进已有知识、经验、技能的有效迁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运用数形结合,培养数感,渗透核心素养

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良好数感则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直觉。具备良好数学意识和数感的人应该具有对数和数运算的敏锐感受力和适应性,能够有意识地用数学知识去观察、解释和表现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并善于捕捉生活中诸多问题所包含的潜在的数学特征。数形结合也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量关系借助于图形的性质,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和关系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而图形的一些性质,借助于数量的计量和分析,得以严谨化。使抽象的数概念形象化,学生输入的数学信息的映象就更加深刻,在学生的脑海中自然形成数学的模型,建构数学知识网链,发展数感。

六、关注情感体验,培养自信心,渗透核心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常说:“给儿童劳动的欢乐,取得学习成绩的欢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成功的体验不仅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动机,而且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稳定的情绪,养成他们健康的人格。开放的课堂教学就要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尤其是对那些挫折多于成功,沮丧多于快乐的学生,更要为他们提供机会和条件体验成功。从而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理想的发展。

总之,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重点不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培养学习习惯;重点不是强调死记硬背,而是帮助学生理解;重点不是简单重复再现,而是引导归纳总结;重点不是采用题海战术,而是实施变式训练;重点不是肤浅复制教材,而是注重思维训练;重点不是学生语言表述,而是加强能力培养。每位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导者,更是学生思想品格上的引路人,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究,总结经验,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篇6: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习总书记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这“四有”涵盖了价值观标准、道德标准、专业标准、情感标准等方面,互为关联、形成整体,道出了教育工作的真谛。

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数学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试用)》中,一度成为全国数学教师的热门话题之一。人们普遍认为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它的形成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渐进的自主生成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省、反证的自我体验过程。它一旦形成必将超过数学学科知识范畴,并发挥长期、实在的功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我应该做到

一、对学生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的培养;

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只有深化了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企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教师如果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获得,而相对忽视了数学知识的运用,到至于只会计算不会运用。使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我们必须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使课堂教学成为培育学生数学素养的温床。为此我根据目前教育现状和本地实际提出“培养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研究”课题。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取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在我们身边更多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关注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数学素养的培养。

二、将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目标进一步升华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是指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达到一定心理发展内容和心理水平,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技能,观念、态度、行为习惯、价值观等。将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目标进一步升华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数学素养。从而使教师意识到培养数学素养比培养成绩更重要,自然会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在数学能力上都能有一个跨越性的提高。

三、改善教师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数学过程是一种体验和领悟的过程,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形成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数学教学方式。通过课题研究诱发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作,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从而促进他们学习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勤于动脑独立思考、认真细致独立完成作业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方面能进一步提高。

上一篇:偷喝红酒记作文下一篇:附城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