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心案例

2024-05-03

事业心案例(精选6篇)

篇1:事业心案例

事业心案例:

田家炳:事业心是企业常青树

知足常乐 重实轻华

“宁可实而不华,切忌华而不实”,这是田家炳先生长期以来的座右铭,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他一贯淡泊名利,重实轻华,朴实谦逊。

田家炳先生出生于1919年,书香世家的田玉湖公十分重视对子女的培养,他认为比做生意更为重要的莫过于教育后代。家炳先生至今还时常提起其先父对他的教育和影响,严父的言行和修养情操,对他日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一位闻名中外的实业家,早在1982年,田家炳先生就开始将价值10亿港元以上产业的全部收益捐出,成立专门办公益的田家炳基金会。对社会公益,他慷慨解囊,毫不吝啬,一斥千万元、上亿元,可谓泽被神州,德昭后人;然而对自己、对子女他却要求严格,从不奢侈。他常常教育子女要知足常乐,知足才有乐。

田老先生在生活上知足,但在事业上却永不满足,他常说:“知足常乐,并非满足现状,固步自封。在生活上知足,在事业上却要永不满足。人生活在世上的时间,对于历史长河仅是一瞬间。而历史的一瞬能量可以有多大?机会可能有多少?我看是大无边,多无限。能否最大限度地开发和摄取,关键在驾驭,在创新,在奋发,在永不知足中进取。”

田老先生从少年时期走进社会创业至今,在数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中,他就是怀着一股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闯荡商海,苦心经营,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执着追求,开创了田氏事业新局面,终于成为闻名中外的“人造草大王”。

田家炳先生在创业历程中,每每遇到困难,总能迎难而进,百折不挠,终于取得了事业的巨大成功,这就印证了这样一个结论:自古以来,任何有伟大人生理想的人,都是“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是孜孜以求、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的人。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他认为:(因早年丧父辍学而养成的)刻苦的精神,事事在脚踏实地中一步一步摸索求取经验,在不贪意外之财、不求侥幸等种种务实的基础上求进步,六十几年来遭遇不少难以预测的转变,结果每次都能转危而安,平稳渡过。”他也曾多次勉励青少年一代,特别是农村和山区的青年人,要有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1

道德问题既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因为任何道德认识只有落实到道德实践中,才能发挥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的关系、完善人的品质的作用。田家炳常说:“以身作则,己立立人,是我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我深深感到身教好于言传。”这是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也是先哲们论及的要把所立之志、所学之知扎根于思想之上,落实于行动之中,才能达到高尚人格的目的。

田家炳的道德实践行为符合儒家思想中“履。德之基也”(《周易·系辞下》)、“非知艰,行之惟艰”(《古文尚书·说命中》)、“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中”(《左传·昭公十年》)历代思想家都崇尚道德实践,提倡慎言笃行、躬身践履,强调把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信念转化为道德实践,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田家炳“旅行住酒店宾馆,不会随便浪费水电及一切物质等等,很多看似小事,但却能看出人的内心世界。”点点滴滴体验着他知行统一,道德实践从细微之处做起,正如荀子在《修身》中所言:“道虽迹(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卖土起家的香江人

做小生意的“阿炳”是在18岁闯南洋卖“土”发家的。

在父亲48岁那年,田家炳出生,是家里惟一的男孩。老来得子的父亲希望孩子能“彪炳百代”,为他取名“田家炳”。在田家炳15岁时父亲病逝。16岁的少年阿炳辍学继承家业。18岁那年,具有家族冒险和创新血统的田家炳,决定漂洋过海寻找财富。

少年阿炳由汕头经香港,目的地越南。他坐的是2000多吨载重的货船,在大海上,如一飘零的树叶。

田氏宗族宋代从福建迁至梅州大埔县,在韩江流域延续至今近800载。在贫困的梅县,田家是很富裕的家族,用田家炳的话说,“算是个有钱佬了”。

大埔是“瓷土之乡”,大埔的乡亲甚至把陶瓷厂办到了国外,但国外缺乏品质上乘的瓷土原料。

18岁那年冬天,田家炳在越南西贡建立公司,开始了“卖土”生意。

“我们成本低很多,推销很成功。”说起当年赚的第一桶金,田家炳很是自豪。

之后的几十年,田家炳的事业越做越大。瓷土生意因为战争被迫中断,田家炳转战印尼,投资橡胶工业。正当生意蒸蒸日上时,印尼反华排华的情况令人心惊。1958年,田家炳举家迁往香港。

田家炳在香港开始新的事业:生产人造革。他一干就是近半个世纪,现在田氏橡胶已经是东南亚最大的人造革制造商。1958年12月,田家炳在香港正式成立了田氏塑料有限公司,开始了他香港创业的第一步。1960年秋天,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投产。这一项目香港企业界曾经计划多年但终因投资大、技术高、风险大等诸多原因未敢涉足,但田家炳却以他不同寻常的勇气再一次成了吃螃蟹的第一人。他克服了很多困难,成功地办成了当时香港人不敢做的事业,引来香港各大报刊、杂志等媒体的争相报道。

1962年,中国内地正值自然灾害时期,而这一时期的香港经济却朝气蓬勃。处于时代经济大潮前端的田家炳,事业上突飞猛进,功成名就,他完全可以坐享清福,把酒话桑,采菊东篱下。但是他不,他又一次扬起了创业的风帆。就在这一年,田氏企业有限公司开始涉足房地产,购入了香港荔枝道2万多平方英尺的官地。一栋高12层、近20万英尺建筑面积的大楼胜利竣工,田氏的经济基础伴随着竣工的大楼也更加坚固。

1965年初,以香港广东信托银行挤提为导火线引发的经济危机直逼香港,以一时间香港工业界风声鹤唳。所幸荔枝道的田氏大楼使田氏企业信誉倍增,从而缓解了田氏的经济困境。同年4月,田家炳出任香港最大、最老、最具规模的慈善机构“东华三院”总理,为社会慈善工作出钱出力,他的社会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20世纪的60年代,中国内地开始了“文化大革命”,香港又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田氏企业也受到影响,客户生意一直走下坡路。房地产价格暴跌,市场混乱,商家纷纷停业。由于劳资纠纷引发的重重困难使得香港到处动荡不安。此时的田家炳又一次远谋深虑,作出非凡决策,他趁机低价购入大批工业用地。这一大手笔显示出田家炳驾驽复杂局面的卓越才能,使他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时期皆能化险为夷。

20世纪70年代,香港的工商界万物复苏,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香港政府计划将屯门新建成50万人口的卫星城市。田氏塑料厂30余万平方的土地被征用后仅余26万平方英尺。田家炳料定今后的屯门地价会大涨,于是便向香港政府申请改变土地用途。果然,历经5年的发展,屯门地价暴涨。

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检验着每个人的才智。强者会变得更强,弱者、怯者便会在惊涛骇浪中遭到淘汰。田家炳是强者,他在大浪淘沙中变成了一块闪闪发光的真金。

田家炳这颗闪亮的企业明星在香港化工、房地产界纵横驰骋。他像夸父追日一样,看准了一个又一个目标,永不停步地前进着。1975年,应台湾友人的邀请,田家投资台湾南部重镇高雄,成立了亚太仓储运输股份公司,开辟了田氏的台湾市场。

田家炳以自身良好的综合素质,以自己独到的眼光,在商界创功立业。乘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春风,田家炳又走进了春风荡漾的祖国内地,他在寻思如何为祖国的建设大业添砖加瓦„„田家炳,这位仁者、智者、勇者带着对华夏的深深爱恋,义无反顾地向祖国的文化、教育建设的大潮中走去„„

田家炳及田氏化工有限公司:

田家炳,香港田氏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家炳基金创办人、董事会主席田家炳先生,是一位爱国爱乡、热心公益的企业家和慈善家。

田家炳先生为本港著名实业家及慈善家,一九一九年出生于广东梅州市大埔县银滩村。其先翁玉瑚公乃客家后裔,以经商为业,平生急功好义,济分恤孤;母亲田氏则具备妇女传统德,为人纯朴务实,克勤克俭。田公晚年得子,故倍加爱惜,然平日封之管教甚严,不时以古代圣贤忠孝节义故事加以勉励,以《朱柏庐治家格言》加以教诲。家炳先生承庭训,在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而然养成了洁身自爱,刻苦自励的性情以及慈悲为怀、乐善好施的品格。田家炳先生为谦君子,自奉甚俭,克已待人。询之以处世之道,成功要决,先生谓为人必须秉承“勤、俭、诚、朴”四德;而职业无分贵贱,不论身处何种工作岗位,只要尽忠职守,敬业乐业,自能拨支见日,渐入佳境,逐步攀登成功的高峰。实则先生除此之外,尚且目光如炬,稳中求进,故能转逆境为顺境;知人善任,礼贤下士,故能化独乐为众乐;加以入事亲力亲为,任劳任怨,能人之所不能,敢人所不敢,故而使田氏企业,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发挥出超卓的成效。

一九八二年,田家炳先生成立 [ 田家炳基金会 ],以 [ 安老扶幼、兴学育人、推广文教、造福人群、回馈社会、贡献国家 ] 为创会宗旨,自此谒力奉献,德泽四方。迄今为止,基金会捐资设立的慈善项目,不计其数,举其要者,有遍布神州三十一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三十余所大专院校的教育书院、四十余所中学及横贯家乡的医院、道路、桥梁等民生公益捐赠数百宗,加以资助国家教育部 [ 高等师范教育面向二十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北京市自然博物馆之生物标本馆及南京市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之天文科学交流中心、全国校图书室五百五十间等,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难以尽述。

思考题:

1、你怎样理解“宁可实而不华,切忌华而不实”?

2、你还知道田家炳先生的哪些事迹?

3、中华美德在田家炳身上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朱保国:甘于化蛹为蝶

“那时候,哪怕有一丝的软弱,也就没有我朱保国的今天,也就没有太太药业。人家说不撞南墙不回头,我是不仅撞了南墙,而且还要撞开它。机遇只偏爱那些有所准备、毫不松懈、绝不轻易放弃自己梦想的人。”朱保国如是说。是的,朱保国是一个始终坚守自己梦想的人,就是这份强烈的事业心,推动着他在保健行业大步前进,最终成就自己的商业王国。

1992年10月,朱保国和几个志同道合者,带着2000万元启动资金来深圳办厂,创建深圳爱迷尔食品有限公司。很快朱保国和他的公司就如同很多创业者创业之初一样,遇到了严峻考验。公司因流动资金不足、员工工资无着落而使得人心涣散,合作者也要求撤资,朱保国明白,这一关如果过不去,公司的下场只有一个——解散。朱保国开始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甚至以厂房和设备作抵押,以高息向私人借贷,回来以后还要安抚员工,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激励他们。他所做的一切并没有白费,上天开始眷顾他了,资金问题得到缓解,员工重新开始投入到工作中,企业成功度过了这次危机。

太太集团副总顾悦悦女士这样评价朱保国:“他的性格里有一些偏执的成份,当他发现如果某种因素可能会成为目的地的障碍时,如果这个因素由五个方面构成,他会用一切办法将这五个因素一一解决,他从不存在任何一点侥幸心理。”朱保国最欣赏英特尔·葛鲁夫的那句话:“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然而,仔细看看朱保国的创业历程,你可以发现,其实所谓的偏执,只是对未来的判断和执著。

1992年底,朱保国果断地进行了企业转型,将“爱迷尔”保健食品公司注册为“深圳太太药业公司”。从此,朱保国开始踏上了一条不断充实、不断完善自身梦想的征途。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保健品的春天。仔细研究过内地的保健品市场之后,朱保国发现保健品虽多,却没有一家是专门针对妇女、准确定位于女性美容保健的。朱保国说:“当时太阳神的口号是老少皆宜,虽没说是转为男性,但包装和广告形象都突出了男性气质;而娃哈哈是针对孩子的;女性保健市场实际上是个空挡。” 犹太人有句名言:“女人和嘴巴的生意最好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保健药品的需求十分迫切,女人更需要关心,这个消费群体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消费潜力。朱保国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女性占人口的一半,市场庞大,而且最爱美,也爱花钱。中国绝大部分家庭的财政是由女人支配的,一旦有针对他们的适宜的美容保健品,想想会是什么样子?”

朱保国把这个产品定位在20~30岁的女性,决定以一种“活血、去斑、养颜”的产品去满足她们婚后仍做一个完美女人的要求。产品选好以后,取个什么名字才能让消费者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好感呢?名字想了不少,朱保国联系到内地人习惯称妻子为“爱人”、“内人”、“老婆”,但随着对外开放及境外文化影响,称妻子为“太太”新潮、更文明、更尊重,于是,产品就取名“太太口服液”。者正好扑捉到了女性在文化开放后追逐健康美丽的心态。就这样,一个后来响遍大江南北的品牌——太太口服液诞生了。

1993年3月8日,太太口服液首批产品在广东面市。由于产品定位的独特和广告推广的成功,作为我国第一种女性口服美容保健品,在之后的几年中从一个地区性新产品飞速发展成为今天销售遍及中国2000多个城市的全国性品牌,还出口至港澳、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区。太太口服液一跃成为中国美容保健口服液市场中的佼佼者。

朱保国说:“你只要多留意,就会发现缺少哪些产品,如果没有发现就说明你用心不够。”商人就是商人,朱保国用他商人所特有的眼光又开始搜索。

太太口服液成功之后,朱保国又瞄准了另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40岁以上、有更年期症状的女性。针对更年期的女性特点,朱保国把新产品命名为:静心。静心口服液很有市场潜力,因为当时市场上这方面的产品还是空白。不过朱保国也知道,要说服女人们买你的产品,“疗效”是重要。从1998年4月到10月,由北大第一附属医院研究更年期综合症的专家负责,对静心口服液的配方进行了严格的临床检测。经过半年的检测,证实这个配方对人体内分泌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患者服用一个月后,像潮热出汗、睡眠不好等更年期常见症状基本消除。至此,太太集团的又一个拳头产品诞生了。

“有没有机会,就看你有没有准备”。2001年底,太太以纯天然保健品的角色,将其调血脂保健品汉林清脂胶囊投放市场。此时朱保国针对的是西药调节血脂虽快,但副作用大的问题,将汉林清脂定位为新一代调节血脂的纯天然保健品,这一下子就使汉林清脂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近年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入高脂食物过多,使得高血脂这一隐形杀手悄悄靠近着每一个都市人。为此,汉林清脂适应了这类人群潜在的需求,准确地抓住这一类人群为诉求对象。

就这样,朱保国凭借敏锐的眼光和对保健品行业的执著,一路打拼下来,在保健品行业挣得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2003年5月27日,太太药业(600380)在深圳召开大型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健康元药业集团成立,“太太药业”正式更名为“健康元”。并于上周五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12月18日该上市公司更名为“健康元”。至此,品牌价值达18.3亿元的“太太”将成为单一的产品品牌,附属于健康元母品牌。

目前,健康元集团业务范围涵盖保健品、OTC、处方药三大领域,旗下包括太太口服液、静心口服液、鹰牌花旗参、丽珠得乐、新肤满灵霜、意可贴、喜悦洋参等多个国内著名品牌。针对为什么放弃太太药业的名字而起用新的名称,健康元药业集团董事长朱保国说:“近年来,随着公司不断的专业扩张,对医药行业资源优势的整合,‘太太’两个字的局限性已经很大,不能涵盖集团旗下多个品牌,考虑到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即将集团做强作大,成为能与跨国制药公司抗衡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制药企业,摆脱‘太太’给人‘女性+保健品’这一品牌定位已经刻不容缓,重塑品牌势在必行。” 至此,新的健康元药业集团基本架构包括含深圳太太药业有限公司、丽珠医药集团、深圳市海滨制药有限公司、健康药业(中国)有限公司、山东健康药业有限公司、深圳喜悦实业、深圳太太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太太医贸有限公司、天诚实业有限公司等子公司。提到健康元药业集团的专业发展方向,集团副总顾悦悦介绍说,太太药业将以女性产品为主要方向进行延伸,比如以太太口服液为核心的系列品种、以静心口服液为核心的系列品种及其他妇科、女性产品;健康药业(中国)将以鹰牌洋参系列产品为主要方向,其定位届定于生产、经营高档滋补品的企业;喜悦实业将在大众营养及滋补品方面进行产品延伸;山东健康将以新福满灵为主导,在皮肤产品方面进行延伸;海滨制药仍将以抗生素为主,全力发展处方药;丽珠集团将发挥其在处方药方面的绝对优势,打造品牌大军。

作为新集团的掌舵人,朱保国表示,公司的目标是在5-10年内进入全国药业前五名。他说,目前中国现行的医药体系、社保体系不健全和医药不分家等问题是阻碍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的最大原因。他认为解决医改弊端可以用增开保险公司,加大私人医疗保险的力度的办法,增加处方药,使处方药标准化是解决医药分家的手段。

朱保国及太太药业集团:

朱保国:深圳太太药业懂事 年龄:42 出生地:河南新乡

教育:大学(河南师 范,化学专业)

主要公司:深圳太太药业(现更名为“健康元”)公司总部:广东深圳

上市情况:上海-600380 太太药业(2001 年6月),深圳-000513 丽珠集团(2002年5月)

主要行业:保健品,医药 太太药业简介:

深圳太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2月18日,1999年11月24日完成股份制改造,2001年6月8日太太药业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目前主要从事保健品及中成药、化学药品原药和制剂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八年多来,公司以振兴民族医药事业为己任,以跻身于中国最优秀的制药企业行列为目标,稳健经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效益稳步增长。公司目前已拥有两个通过国家GMP认证的现代化的大型制药工业基地,员工1600多人,年销售收入增长到现在的近10亿元。产品结构由最初单一的女性美容保健品扩展至包含抗感染药、心脑血管药、妇科用药、抗肿瘤药等众多门类,已上市产品30多个,其中以太太口服液、静心口服液为主的中药保健品,以意可贴、正源丹为主的OTC和以倍能、海他欣、舒氨西林、海舒必为主的西药抗生素产品,均以其确切的疗效和良好的品牌形象畅销全国。

思考题:

1、“南墙”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表现?

2、太太口服液的命名有何特别之处?

3、与那时很多保健品公司相比,太太药业有何不同之处?

诚信案例:

屈云波:书生般的“诚信”

商人和书生

屈云波很瘦。

即使整个身体裹在厚厚的羽绒服里,伸过来的青筋暴突的手还是让你马上感觉到这个男人很瘦。有人开玩笑说,屈云波的“迷人”身材是年轻女士们梦寐以求的目标。

在消瘦的面孔中,屈云波流露出商人与书生的双重气质。说屈云波是商人,但他在入主科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却又表现出理想、纯净、诚信的书生气;把他归为书生,但又掩盖不住他作为商人所特有的睿智与精明。

一句话,精明、严谨、正直、诚信的屈云波是一个书生和商人的结合体。之所以不说屈云波是儒商,是因为他还没有达到在商战中运筹于千里之外的高度;他还没有将理想与务实,理论和实践融合到天衣无缝。

不过,诚信应该是屈云波最突出的性格,同时也是他最值得赞赏的一面。

刘备三顾茅庐请到诸葛亮成为千古美谈,当年王国端也是三顾北京城才使得屈云波南下。但屈云波不是诸葛亮。不过与诸葛亮类似的是,屈云波也是逍遥派,少了一些学院派的书卷气,但同时也少了一些实战派的霸气。与诸葛亮难以形成对比的是,诸葛亮出山之前就知道三分天下的大势,而屈云波显然对家电行业没有底气。诸葛亮一出山就用事实赢得了“老员工”关羽、张飞的信服,且在战场上节节胜利。屈云波南下则是迎着科龙“元老们”不情愿退役的秋风,给人一种科龙过河拆桥、不讲道义的感觉。这必然会使得科龙原有员工将科龙失利原因判断为“都是屈云波惹的祸”。也许是命运不济,也许是出山时机不对,屈云波在任期间,就遭遇几易主帅。从王国端到徐铁峰,每次变动,对于屈云波来说,无疑是一次大的地震,留给他的是更多的压力和阻挠。这对于从派力空降到科龙急需立功以树立威望的屈云波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自然给他大刀阔斧的改革之路带来更多的变数和危机。

但是,就是在这样大的困境之中,屈云波丝毫也没有放弃“书生气”般的诚信。屈云波上任之后,于2000年八九月间开始处理坏账,2000年处理了若干个亿,2001年处理了若干个亿。结果表面上看,科龙是亏损了,本来由赢利六七个亿变成亏损六七个亿,但是2000年末科龙基本上制止了继续下滑的势头,这就像一辆车一样,它在下滑的时候会有惯性,止住它是很难的;2001年继续解决了一些问题,使销售额的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这样科龙内外部信心已经大大提升。这就是以诚信善待客户得到的回报。

虽然,最终的结果是屈云波离去,但是,他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在此之前家电业一直盛行浮夸风,将自己的利润夸高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以某一个调查公司在某个地区的数据来以偏概全,产生了那么多的全国第一。屈云波的诚信策略推出之后,让很多家电企业纷纷仿效,这多多少少也给不安分的家电带来了一片净土。

空降科龙 1998年刚接过科龙权力棒的王国端,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场人事改革。成名之后的屈云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王国端三顾茅庐请进科龙的。

对于屈云波来讲,选择科龙等于选择了巨大的机会和巨大的风险,如果做成功了,他可能是中国最牛的职业经理人之一;失败了,对屈云波,对派力,甚至对整个咨询业都会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因为屈云波到科龙时,“点子大王”何阳正好因诈骗而被捕。所以,屈云波与科龙都十分谨慎,前后谈了四五个月的时间。而且在这之前,屈云波在科龙作过三个月的咨询工作,对科龙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屈云波非常自信地说:“在我过去的时候,我想应该是有充足的心理准备的。而且,如果了解派力营销和了解我的人,对我可能会有些信心。因为我在科龙所做的很多事情,实际我早在派力营销的7年时间里都做过,我们每天都在帮助像科龙这么大规模的企业进行改革或提高其自身的营销水平。屈云波曾经向科龙集团的懂事会立下过军令状,要完成四个目标:第一个目标就是把整个公司变成一个真正市场导向的公司;第二个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专业的营销系统;第三个目标是建立一支专业的、勤奋的、团结的和正气的营销队伍;如果前三个目标都做到的话,那么第四个目标就顺理成章,第四个目标就是完成每年董事会下达的营销目标。

当时屈云波作为家电业的的“空降兵”代表,曾被传媒大肆报道。屈云波上任伊始,尚未坐稳科龙营销副总裁的位置,就做了一件大违业界“传统”的事情。他发表了一篇业界不常有的文章,叫《海尔,我尊敬》,以行家的眼光分析海尔成功之道。有媒体说:“此举让习惯相互攻击的家电业吃了一惊,不知道屈云波‘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些科龙旧部更认为屈云波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屈云波说:“承认竞争对手的长处,提倡相互学习有什么不好?难道一面偷情报,一面攻击竞争对手才算正常?我就是要改变一下游戏规则。

不要说屈云波是咨询人出身,就是以其启蒙者的身份,也决定了他其实想以领袖的身份给中国企业带来一个良性循环的营销环境,当然也有着他还没有“科龙心”的原因。屈云波对自己的影响力是十分自信的,他梦想着亲自出手打造一个自己的样板工程,而科龙就成为他实现理想的一个载体。

不过当时兴致勃勃、充满信心的屈云波可能怎么也没有想到,他打造科龙的过程竟会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2000年以前科龙的财务利润几乎是业内平均水平的两倍,但这仅仅是报表的。2000年和2001年的扩孙都是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而非这两年的经营性亏损。当屈云波进入科龙后,赶到当时的科龙面临两大困境:

一是当时的科龙金在和部分企业合作中,双方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完全安合同运作,造成彼此失去信用和信任。所以,屈云波才不得不提出“以诚信拯救家电”,但这毕竟不是企业本身的事,而是整个社会价值观的问题。

二是当时家电行业有一个不好的风气,就是彼此都在吹牛皮:动不动就是某某方面全国是第一。其实往往是借某某调查公司在某个地区的调查结果,就以偏概全地说在全国是第一,玩弄一些数字游戏,给消费者一种错觉。这种浮夸风在家电业很普遍,甚至很难找到一家没有全国第一的“知名”公司。

另一方面,当时大量的应付和应收账款、大量库存、大量返修品、兼并破产企业的资产等,都没处理反而在报表上表现为利润(尽管这种做法在上市公司中并不罕见),这也为后人留下一个很大的包袱。因为一旦要把以前的水分去掉,亏损是必然的,而一旦亏损,股价连崩盘的可能性都会有,一夜损失几个亿并非什么稀奇的事。

但是,屈云波当时就认为虽然尽快挤掉水分,无疑会影响到一批干部的个人业绩,但从公司的长远发展看,这绝对是有利的。所以,屈云波几次向科龙最高领导建议挖掉这个疮疤。尽管科龙高层也面临很大压力,但最终是给予了理解和支持。于是,当时就在科龙的年报中看到了2000年亏损7个亿,2001年亏损15.5个亿的科龙真实面目。

然而企业留给屈云波的时间并不多,由于他的激进,他的改革方案触动了一部分权势人物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最终被迫离去,但是,科龙给他的一课对他从理论到时间的融会贯通是大有裨益的。

有记者曾经很直接地向屈云波发问:“你在任期间,追求‘诚信’的理念,2000年就付出了7亿元的代价,这7个亿正好和当年科龙亏损的数字很接近。有这样一个不很诚信的市场环境,用7个亿来推行你这个诚信,到底有多大意义?”套用一句话就是,屈云波完全是“白天不知夜的黑”。对于屈云波的出局,家电业的主流舆论是看笑话式的幸灾乐祸。屈云波显得很委屈地谈论着诚信及诚信的代价,但不管怎样说,他的书生气,面情观念还是让科龙失去了咄咄逼人的市场锐气,加上科龙彼时正患上大企业病,这一切让屈云波的科学和洁净精神在某种程度上遇到了挫折,但屈云波启蒙式的诚信教化依旧让中国企业界受益匪浅。

屈云波及科龙公司:

出生时间

1963年 原

河南南阳 毕业院校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学

硕士

派力营销公司合伙人

1987年

郑州市三联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现该公司已成为河南省最大的计算机软硬件经销商,至今已有15历史。

1993年 1994年 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营销专业

组建北京派力营销咨询公司,曾为多家企业作营销管理咨询,并出版了在营销界产生广泛影响的《派力思想库》丛书100多册。为科龙空调做营销顾问 任科龙电器副总裁 从科龙辞职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科龙集团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制冷家电集团。现有员工逾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00余人,固定资产净值19.28亿元,是第一家在香港挂牌(H股)上市的电冰箱企业。98年8月科龙和华宝空调实施强强联合,更进一步稳固了国内制冷行业的龙头地位。

回顾科龙集团的发展历程,1984年靠9万元试制费起家,短短十五年来,飞速发展,目前主要生产享誉国内外的“科龙”、“华宝”系列空调;“三洋科龙”系列冷柜和“科龙”系列洗衣机。

1999年完成工业生产总产值83.86亿元,完成税后利润6.77亿元,年均销售增长率高达30%-50%。并连续九年保持国内冰箱产销量第一位,空调连续五年在全国空调质量检测中荣获第一名。

1985年科龙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定了百万字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这些标准现已成为了公司各级干部、员工管理与工作的法定制度和自觉行动。为了将人力资源、资金、设备、销售、运输等诸多因素有机有效地利用起来,科龙斥巨资将世界上最先进的MRPⅡ(制造资源计划)引入企业管理,并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国际MRPⅡA级企业。1994年科龙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1997年获国家环保体系认证中心的ISO14001认证证书;1997年世界经济论坛授予科龙集团“东亚区全球最佳增长公司”奖。

1996年7月科龙集团投资11亿日元,在家电王国日本成立了日本科龙株式会社(电器产品开发研究所);同年,与日本三洋合作,建立广东三洋科龙冷柜有限公司;为了构筑国内生产基地“铁三角”,先后成立了成都科龙冰箱有限公司和营口科龙冰箱有限公司。1998年相继投产,使科龙集团冰箱年生产能力达到350万台以上。1998年8月,科龙、华宝的“强强联合”形成空调业的新格局,联合后科龙集团的空调年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台,成为国内空调生产的大哥大。1996年7月,科龙H股在香港成功上市,并于一年后相继配股成功,共为科龙募集海外资金近25亿元人民币。科龙集团在1997--1999年连续三年获《亚洲货币》杂志“中国最佳管理公司”和“中国最佳投资者关系”殊荣。1999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20家最优秀的中小型企业之一。

2006年4月24日,科龙董事会发布公告称,已与海信空调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标明了最后的股权转让价格为6.8亿元。

思考题:

1、你怎样理解“书生般的诚信”?

2、对于屈云波的“败退”,你有何看法?

3、企业家在面对社会环境时应保持怎样的心态?

南存辉:以诚信为本

十几年前温州街头的小鞋匠,今日《福布斯》杂志认定的中国富豪前50名,南存辉一边不断汲取着温州的商业文化底蕴,一边不断革自己的命,终于使一个家庭小作坊成为今天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企业。他在当代经济的主流故事里加进了一出中国特色的“民间传奇”。

一、以修鞋的名义记忆童年

有些人的记忆已经写进历史,有些人的记忆却只属于自己。前者成为公众的文本,后者只能是在阅读自己。

“一个小鞋匠„„”

南存辉以修鞋的名义记忆了自己的童年。

一个乡村孩子,对幸福的定义也许是简单的,一块砖、一片瓦都可以当作玩具。尽管如此,南存辉还是对半饥半饱的日子刻骨铭心。从六、七岁开始,南存辉作为家中长子就挑着米糠、鸡蛋什么的去街道上卖,那也许可以算作他商业生涯的开始吧!

南存辉的父亲是温州乐清柳市镇人人皆知的老鞋匠,13岁那年,他初中刚毕业,父亲在一次劳动中脚被水泵砸伤,卧床不起。作为长子,南存辉辍学子承父业。他每天挑工具箱早出晚归,一晃就是三年。

一个寒冷的冬天,补鞋的锥子不小心深深地扎入南存辉的手指中,他咬牙拔出锥子,用片破低包上伤口,坚持为客人补好鞋。

回忆这段非常经历时,南存辉说,修鞋那阵子,我每天赚的钱都比同行多,我就凭自己的速度快,修得用功一点,质量可靠一点。

在温州的低档压电器创业潮中,南存辉找了几个朋友,四处借钱,在一个破屋子里建起了一个作坊式的求精开关厂。四个人没日没夜地干了一个月,赚来的第一笔钱只有40元钱。三个合作伙伴都沮丧极了,而南存辉却兴奋异常,因为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一条通往财富的路子。南存辉说,我们要干,就要讲究质量,不能赚昧良心的钱。

有一次,在出品检查时,200只正泰产品中有一只不合格,南存辉非常恼火,要求产品全部返工。当时情况非常急,船期都定了,马上要发运,如果返工,不但船期要延迟,而且各户要提出延期赔偿;全部返工以后,包装等损失又很大。按公司的检验规定,200只产品有一只不合格是可以允许出厂的。可是南存辉硬说不行,他极力强调这批货要返工,最后在他的坚持下,这批产品被全部返工。正泰为此损失80万。可南存辉却说:“正泰的牌子远不止80万元。” 后来,一位退出舞台的一位大业主不无感慨地说:当年产品好坏都有人要,我们只图眼前利益,没想到这是条末路。南存辉看得清,他胜我衰,这是关键。

二、家庭企业发展先要打破家庭经营——革自己的命

另起炉灶创立正泰后,摆在南存辉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坚持自己的绝对控股;另一条是走分红入股、分担风险的道路。南存辉选择的是后者。在解释自己的做法时,南存辉认为这与当时的客观环境有关。一方面,高薪待遇他付不起,另外让出股权也同时让出了风险。温州人每个人都有投资欲望,不给他分红,就会认为给你打工;给他股份他就有老板的感觉了。投其所好又何乐不为呢?

1991年,南存辉拿出家产,与美商合资创办了柳市镇历史上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并且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把自己的家产交出去与别人一起经营管理的做法,遭到了一些非议。但南存辉说:家庭企业要发展,首先要打破家庭经营。只有走现代企业制度之路,才是家庭企业的出路。从此,南存辉踏上了提升“温州模式”的探索之路。温州柳市以低压电器起家,1989年前最多,家家户户都搞,但不突出,号称东方电器之都,但是南存辉认为柳市的辐射能力有限,如果不进行整合,肯定会形成恶性的竞争。当时有人惊呼,上千家低压电器厂要倒闭,只形成一两个巨头的局面。

在此局面下,南存辉发表了《联合:低压电器迎接挑战的必由之路》的文章,分析柳市产业成因,认为重复投资没有前途,希望通过多层次的联合,才能整合资源。文章引起同业的重视,有些小业主恨不得马上与正泰联合起来。

三、“正泰”进行时 1993年房地产热时,有人动员南存辉。但南却听了专家的话,投入450万,建了低压电器设备检测站。固定资产投入回报慢,但正泰却因此被列为二十多省的免检产品。正泰是温州企业中首个建立全国营销网络的企业。但正泰一度也摆脱不了价格战的纠缠:正泰在某一城市设立了营销网点,就马上被同业包围起来。甚至把价格压低到成本以下。当时别人害怕正泰降价,因为正泰的质量好。于是政府出面。南存辉从大局出发,为区域经济的未来考虑,决定提价5%。销售中心的人不理解,但南存辉坚持。由谁知销售不降反升,引发正泰产品的抢购潮。

2001年被许多人称为私营企业上市年,虽然王文京们一股独大遭遇诟病,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进步。同样是民营企业,正泰集团公司董事长南存辉却不仅提出要″慎言上市″,而且公开表示,家族未来在企业的股份,只要有5%就可以了。

当大家都在关注新经济,冷不防,以低压电器起家的正泰却以自己创造的新温州模式,呈加速度发展起来。这说明,至少是在中国,传统产业领域还是大有前途、大有可为的,关键是怎么做。大家看到,南存辉及家族的股份降下来的同时,企业发展壮大起来。就像南存辉自己所说的财聚人散和财散人聚一般的道理一般。

南存辉为什么这么想得开呢?这要从正泰的发展谈起。

当年,温州的柳市集中了一千多家低压电器厂家,二十岁的南存辉,创业的起点仅仅是五万元资本。当大家都满足于伪劣假冒赚取眼前利益时,南存辉确信,质量才是企业发展的金钥匙;当柳市的一千多家低压电器厂陷于恶性竞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时,南存辉率先倡导走联合发展的道路,以正泰品牌带动了柳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企业不断发展,面临着坚持家族控制,还是让出股权引进贤能的选择时,南存辉选择的是分红入股,同担风险。股东从南存辉一人逐渐到十人,再到106人,而企业发展到现在则成为销售收入逾60亿,纳税仅次于联想集团的一家民营企业。正泰发展的新温州模式获得成功,有人把正泰看作未来的中国西门子。

如果说民营企业的上市相对于资本市场只为国企脱困服务是一个进步的话,那么,南存辉的5%相对于私企上市的一股独大,也是一种进步。

为什么这么坚定5%?南存辉的答案是,因为我从联合中受益。虽然到现在为止,也有浙江籍企业家认为,进入美国福布斯杂志中国富人排行榜的南存辉,并没有多少钱。但南存辉认为办企业的过程中,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会成为一种负担。这是一种清醒的认识。同样,作为人大代表参观浙江嘉兴的明清两代私家藏书楼时,面对人去楼空,南存辉看到的是书香犹存,因为南存辉认为,办企业终究是要回报社会的。

南存辉及正泰集团

南存辉:汉族,1963年7月出生,浙江省温州市柳市镇人。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

现任正泰集团理事长、正泰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南存辉是温州二次创业的杰出代表,由他率领的正泰集团从一个家庭作坊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大型现代企业集团,被誉为新温州模式的缩影。

正泰集团始创于1984年7月,现辖6大专业公司、50余家持股企业、800多家专业协作厂,并在全国各地设有2000多家销售公司和特约经销处,在国外设立了5家分公司和30多家销售总代理,产品畅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生产经营高低压电器、输变电设备、仪器仪表、建筑电器、通信设备、汽车电器等100多个系列、5000多个品种、20000多种规格的产品。集团综合实力已连续五年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前十位。“正泰”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三大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3年集团员工13000多人,厂房面积30万平方米,总资产31亿元,工业总产值103亿元,销售收入101亿元,系中国低压电器行业最大产销企业。

思考题:

1、“诚信”在南存辉身上如何体现?

2、童年的故事对南存辉产生怎样的影响?

3、南存辉以怎样的行动去提升“温州模式”?

篇2:事业心案例

1.张强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刑满释放后无业谋生,遂纠集李大、李

二、李三组成“自由帮”经常进行盗窃、抢劫等犯罪活动。一日张强与李大、李二商量抢劫生意兴隆的千里马鞋店。李三知道后不想去,张强便骗他说,大家只是挑两双鞋穿罢了,出了事由张强一人顶着。四人在抢劫时被片警和附近老百姓抓获。请问:

(1)“自由帮”属于何种性质?为什么?

(2)李三是否具有法定减轻情节?为什么?

(3)对张强应如何量刑?

2.某市工商局和卫生局根据群众举报及调查,以出售变质食品为由,对某餐厅予以罚款1500元的处罚。该店店主王某不服,以工商局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问:

(1)本案是行政诉讼案件还是民事案件?

(2)如果人民法院认为应把卫生局列为共同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该如何处理?

(3)如果原告起诉后,工商局和卫生局改为对餐馆罚款800元,并退还了700元罚款,原告表示同意,但未申请撤诉,法院应如何处理?如果原告申请撤诉,法院应如何处理?

1.【要点】(1)属于犯罪集团。其符合犯罪集团特征:①三人以上;②经常纠集在一起进行一种或数种严重的犯罪活动;③重要的成员固定或基本固定,有明显的首要分子;④都是有预谋的实施犯罪;⑤不论作案次数多少,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所具有的危险性都很严重。

(2)李三不具有法定减轻情节。李三不是胁从犯,因为他不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被欺骗参加犯罪的,新刑法规定不属于胁从犯的情形。

(3)对张强应按照犯罪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张强同时构成累犯,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2.【要点】(1)本案是行政诉讼案件,因其是针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而提起的诉讼。(2)法院只能以工商局为被告进行审理。(3)原告未申请撤诉的,法院应继续审理,此时被诉讼行为仍为改变前的行为。如原告申请撤诉,法院应进行审查,确定被告的改变是合法的则裁定准许撤诉,若确认违法则裁定不许撤诉,继续审理,依法判决。

五、案例分析题(认真阅读案例,并根据案例回答所附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1.被告人肖某,女,27岁。曾于1985年12月到1988年1月先后拐骗少女三人分别卖给某县农民陈某等为妻,获款共4100元。1988年12月,肖某又在西安××旅社以骗术拐卖了一少女杨某到×县卖给农民官×为妻。此案案发后,某县公安局派出人员侦查,侦查终结于1989年6月17日,向某县人民检察院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后于1989年7月10日向某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9月7日某县人民法院以拐卖人口罪判处肖某有期徒刑5年。人民检察院认为县法院量刑过轻提起抗诉,经某地区二审改判肖某拐卖人口罪有期徒刑7年。请问:此案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是如何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

2.某科研单位张研究员写了一篇论文在研究刊物上发表,作者吴某亦写了一篇学术论文,在另一杂志上发表,该文中75%以上内容与张研究员所写论文相同,但却没有在文章中注明出处。张研究员发现后,向吴某提出,指出是侵权行为。吴某提出以下解决办法供张研究员选择:一是在作品上去掉自己的名字,将作者改为张研究员,稿酬也归张研究员;二是保证在该杂志上发表声明,将张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请问:

(1)你认为以上两种解决方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2)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要点】此案办理过程体现了“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刑事诉讼原则。(1)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检察机关负责提起公诉和案件的审查,人民法院负责审理。三机关在分工的基础上通力合作,互相支持共同查清案件合理断案。(2)互相制约:三机关的配合是有制约的配合。公安机关执行逮捕要经检察机关批准;法院对人民检察院的起诉罪行给以判处刑罚或免予刑事处分的结论,实质上是对检察机关工作的制约;同时,检察机关的抗诉也说明检察机关对法院工作的制约。正是在这样的彼此制约中,三机关达到配合查清案件的目的。

【要点】(1)两种方法都不合法。第一种解决方法,因该作品的20%是吴某的智力成果,不是张研究员独立完成的著作,所以不合法。第二种解决方法实际上是按合作作品处理,但该文在创作过程中,张研究员与吴某二人并无共同创作目的,也未形成共同创作权,不构成合作作品。(2)本案吴某的做法属剽窃他人的作品,构成侵权,应依法公开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五、案例分析题(认真阅读案例,并根据案例回答所附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1.某部办公厅张副主任接到几份登载任免有关人员的《人事信息》。其中,第一份是国务院任命五位同志为有关部副部长,相应免去有关同志的职务;第二份是某直辖市人大党委会任命一位主管全市农业的副市长,并免去他原任职务,第三份是某市电子办任命一批所辖电视机厂、广播器材厂等车间主任的信息;第四份是某市人民政府任命一名财政局长,并且该局财政局长仍是该市人大大常委委员。

问:张副主任接到的《人事信息》中哪项任免合法?哪项任免不合法?并说明理由。

2.2002年11月,甲、乙兄弟俩到某县百货大楼购买衣服,在挑选衣服时,甲不小心将衣服掉在地上,并脱落了两个衣扣,遭到售货员的责骂,并要求甲、乙赔偿100元,甲、乙兄弟俩气愤不过,与售货人员发生了争吵,这时大楼的服装部经理金某出来,不由分说打了甲一记耳光。甲、乙二人推拉着金某要去找总经理评理,在推拉中将一节柜台挤坏,金某的眼镜也被摔坏,并因此使商店停业一小时,后来县公安局的人员出面才平息了这场争吵。县公安局根据以上情节,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甲、乙二人处以拘留7天。甲、乙二人仍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公安局作出维持县公安局处罚决定的裁决。甲、乙二人不服,在收到复议裁决的第二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公安机关的裁决。问:(1)人民法院是否应受理甲、乙二人的诉讼?

(2)该案应由何地人民法院管辖?

(3)谁是本案的被告?

(4)原告起诉是否有举证的义务

1.按照国家公务员任免权限的有关规定,《人事信息》第一份登载国务院任命五位同志为有关部副部长的做法是合法的,因为国务院各工作部门非政府组成的人员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由国务院任免;《人事信息》第二份登载的直辖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一位主管全市农业副市长的决定也是合法的,因为在市人大闭会期间,市人大常委会可以决定副市长的个别任免;《人事信息》第三份登载的做法不合法,市电子办无权直接任命企业内设机构车间主任职务,应由厂长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规定任命;《人事信息》第四份登载的做法也不合法,因为市政府无权任命政府工作部门首长,作为市政府组成人员的工作部门首长,只能由市长提请市人大党委会决定任命,且一旦任职就不应再担任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

2.(1)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甲、乙二人的诉讼。根据《行政诉讼法》有关条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

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民对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甲、乙二人的诉讼符合以上规定,所以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本案中复议机关没有改变原县公安局的行政行为,所以该案应由某县人民法院管辖。

(3)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所以本案应以某县公安局为被告。

(4)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所以,原告不负举证义务,但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包括原告在内的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当事人不得拒绝。

五、案例分析题(认真阅读案例,并根据案例回答所附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1.潘某系某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国有)特艺科、包装科业务员。某年某日,某印刷社找潘某,要求调拨纸张给该社。潘提出白版纸、玻璃纸每令分别加收15元和25元“奖金”。印刷社领导研究认为,即便付“奖金”,也比买高价纸张便宜,便同意潘的要求,印刷社先后9次向潘买纸,潘本人从中获款1万多元。另外,潘某还违反规定,先后5次向另一印刷厂低价卖出30多吨白版纸,从中获取好处费1万多元。

问:潘某前后两次行为构成了什么罪?

2.陈某,妻子早逝,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参加工作,小儿子刚上小学。陈某因患有严重疾病,故立下录音遗嘱,将财产平均分给两个儿子。1996年5月陈某病发被送进医院,危急之时立下口头遗嘱将财产全部留给小儿子。经抢救陈某脱离危险回家,有感于大儿子病中照顾,又立下代书遗嘱将财产全部让大儿子继承。三个月后,陈某摔伤致死,整理遗产时发现死前一天所立一份自书遗嘱将财产全部留给小儿子。请问:陈某所立各份遗嘱效力如何?陈某的遗产如何继承?

1.潘某的行为构成了受贿罪。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潘某的职责就是管理纸张的销售,他在销售过程中,订立名目,从中索取“奖金”和接受不正当利益,其行为已完全符合受贿罪的特征。再者新刑法规定,国有公司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潘某正好具备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符合受贿罪的主体特征。所以,被告人潘某构成了受贿罪。

篇3:事业心案例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涉税事项,问题,原因,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属于政府公共管理部门, 行使管理、执法和服务等公共职能, 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涉及纳税事项上,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依法纳税意识淡薄, 使用收入票据混乱, 对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重视不够, 导致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甚至因此发生了偷漏税款的事实, 情节严重的还被加倍罚款。现就下面的案例分析行政事业单位涉税事项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行政事业单位税收检查案例分析

案例:2012年11月某省税务局对本辖区某行政事业单位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执行税法的情况进行纳税检查。在检查过程中, 主要采用了详查法和逆查法等检查方法, 审核了该单位的原始票据、会计凭证以及有关资料, 发现以下问题:

1、出租房屋场地租赁收入少缴房产税67, 218.15元。2009-2011年, 账面租金收入合计为560, 151.25元, 未按营业用房租金收入的12%计缴房产税, 少缴房产税共计67, 218.15元。

2、签订合同协议少缴印花税58, 823.16元。

(1) 截止2011年12月31日, 签订租赁合同金额共1, 968, 000.00元, 按租赁金额的1‰贴花, 少缴印花税1, 968.00元。

(2) 截止2011年12月31日, 签订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总金额为185, 485, 072.40元, 按承包金额0.3‰, 贴花, 少缴印花税55, 645.52元。

(3) 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共签订图书采购合同协议总金额为4, 032, 136.95元, 按采购总金额的0.3‰贴花, 少缴印花税1, 209.64元。

3、其他业务收入少缴营业税金及教育附加31, 886.57元。检查发现:

(1) 2009年其他业务收入66, 200.00元, 未申报缴纳营业税, 少缴营业税2, 386.00元、少缴城市维护建设税119.30元、少缴教育费附加47.72元。

(2) 2010年其他业务收入571, 985.02元, 应交营业税22, 459.55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 122.98元、教育费附加449.19元。已交营业税8, 699.21元、城市维护建设税2, 946.57元、教育费附加872.08元, 少缴营业税13, 760.34元。

(3) 2011年其他业务收入690, 559.90元, 应交营业税31, 413.02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 570.65元、教育费附加942.39元, 地方教育费附加628.26元。已交营业税16, 581.39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 989.77元、教育费附加497.44元, 地方教育费附加331.63元。少缴营业税14, 831.63元、教育费附加444.95元, 地方教育费附加296.63元。

上述案例少交税157, 927.88万元, 如果按此计算罚款, 对单位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资金, 不仅没有节约资金反而增加了纳税成本, 由此, 行政事业单位的涉税事项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根据上述案例结合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税务检查暴露出的涉税问题, 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涉税项目的账务处理不真实。有的单位将涉税收入列入经费收入或者冲减支出, 有意无意中归避了纳税义务。如果将其他收入记入了行政事业收入, 不查看原始凭证根本无法从账簿上反映出应税金额, 给税务稽查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2、印花税的纳税事项概念模糊。上例中单位与供货单位签定的购销合同、建筑合同等均应交纳印花税, 但税负单位认为本单位使用的是财政资金, 购销合同和建筑合同的印花税均应由供货商和承建商交纳, 本单位不应该再承担印花税, 并且以前也从未交纳过, 也没有税务机关要求交纳。

3、发票管理不严谨, 存在非税项目和应税项目混用发票的现象。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税收费项目使用财政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和行政事业单位结算凭证, 而应税项目则应使用税务票据, 有的单位还使用收款收据, 导致发票使用混乱, 应税基数不真实。

4、房屋租金收入设置账外账的现象较为普遍, 有的单位将收入记入单位工会财务账上, 有的单位由非财务部门收取, 减少了相关税费。

5、处置不动产时不交税。对不需用的不动产进行处置时, 未缴纳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以及地方教育费附加, 也未缴纳土地增值税和印花税。

6、没有设置“应交税费“科目, 也不做纳税调整, 不及时向税务机关报税, 存在饶幸逃税的思想, 只要不检查就不会发现问题, 就可能成功逃税。

二、行政事业单位纳税问题的成因

1、纳税意识缺乏。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财务人员对税收政策不熟悉, 对应税收入不明确, 该扣除支出的不扣除, 该申报的未申报, 该代扣代缴的未代扣代缴, 造成税款流失。如承包费收入、租金收入应交营业税, 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集资建临街门面, 年终时发放集资利息没有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未按规定代扣代缴外聘人员的个人所得费等。

2、税法宣传缺位。税务部门对企业宣传的较多, 且执法较严, 而对行政事业单位宣传得少。宣传活动只停留在表面, 纳税事项没有深入细致地宣传和指导, 新税制实施后行政事业单位非预算专户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收人、店租收人等应依法纳税, 履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没有宣传落实到位, 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仍停留在财政预算拨款单位无需交税的“老皇历”上, 未按规定自觉申报纳税。

3、税务执法力度不强。行政事业单位纳税意识淡薄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加上税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偷税漏税的问题, 处罚不严, 甚至存在较严重的人情税, 致使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不重视涉税事项。

4、政府部门监督检查各自为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检查一般由财政部门组织实施, 但财政部门的检查人员不熟悉税务知识, 只侧重于财务检查, 忽略了税务检查;而税务部门因行政事业单位涉税金额不大, 未与财政部门联合检查, 形成税务检查的盲区。

三、解决行政事业单位涉税问题的建议

(一) 增强纳税意识。

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 是国家的重要法律, 这种法律不仅是义务性的强制规范。依法纳税是公民、单位、部门的一种应尽职责,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 更应该自觉维护和遵守国家法律。增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及财务人员的纳税意识, 有助于创造良好的税收氛围和环境, 提高纳税收缴率, 充分体现财政再次分配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二) 加大宣传力度。

税务部门要向行政事业单位大力宣传有关税收政策, 组织力量对这些单位进行纳税辅导, 使其领导和财会人员正确掌握好征税范围、对象、程序等有关规定, 使其能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加强代扣代缴义务人的辅导培训, 推行税务代理等多方面举措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缴税的自觉性。

(三) 加强票据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部门提供的非税收入发票和税务部门提供的税务票据, 多种票据共存, 容易造成票据混用。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在领用, 核销发票的过程中要严格管理, 严格审查发票使用的规范性, 以防非税收入发票收取应税收入, 规避税收。

(四) 明确涉税事项。

税务部门要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纳税鉴定.明确涉税事项, 定期对各行政事业位进行全面调查, 确定征免范围, 使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正确区分征免涉税事项, 并明确纳税程序, 做到及时报税, 足额交纳, 提高纳税管理水理。

(五) 加大处罚力度。

税务稽查的威慑力来自税务稽查执法力度, 特别是税务稽查处罚力度。税务、财政、物价部门联合执法, 加大税收检查力度, 防止税收流失。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在税收方面出现的各种违法行为, 决不人情执法, 看人执法, 尝罚要分明, 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六) 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涉税会计核算科目和账务处理程序。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处于使用财政资金不纳税的老皇历上, 纳税意识不强, 导致会计人员在账务处理上也从不使用涉税会计科目, 在账务处理中很少有单位使用“应交税费”, 纳税情况混乱, 纳税申报较随意。财政部门应规定行政事业单位设置“应交税费”科目, 并按税种设置明细分类进行核算, 规范涉税会计业务进行规范处理。

参考文献

[1]陶其高:公立高校涉税事务及处理[J].教育财会研究, 2009, (08) .

[2]蒋欣: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涉税业务的会计处理[J].财会通讯, 2009, (1 0) .

篇4:关键在于事业心

早在上世纪40年代,索尔兹伯里就已经是名记者了。1948年,在担任《纽约时报》驻前苏联记者期间,他率先报道了乌克兰大饥荒;这一组报道,获得了当年普利策新闻奖。1950年,他奉调回国,在《纽约时报》编辑部当记者。当时《纽约时报》内部不和,争权夺利的结果是索尔兹伯里遭到排挤,本来已经是名记者的他,却被迫干"狗崽子"(cubs)的工作。"狗崽子"是美国新闻界的行话,指初出茅庐、名不见经传的小记者,也指实习生。《纽约时报》编辑部有一间很大的会议室,每天早晨全体记者在那里开"班前会",由值班总编辑分派采访任务,"面授机宜"。记者们的坐席很有些"梁山泊一百单八将排座次"的味道,约定俗成,按照记者"知名度"的高低和采访任务重要性的大小从前往后按顺序就坐。那时索尔兹伯里已经40岁出头了,却不得不与一群乳臭未干的"狗崽子"坐在最后一排。"狗崽子"的采访任务主要有三项:一是在消防队门口"蹲守",发现火警出车立即报告,同时跟上去了解情况;二是每星期报道一次本周内纽约市垃圾处理情况;三是每个星期日的教堂礼拜。可能是考虑到索尔兹伯里年龄大了,手脚不那么灵便了,所以不派他去消防队"蹲守";"老同志"嘛,毕竟扯家带口,星期日让人家出去采访似乎不近情理。于是,索尔兹伯里"承包"了每周一次关于垃圾处理的采访任务。"狗崽子"们写的稿子,每篇不到一页,这些"豆腐块"通常被塞在本市新闻版最后一栏的某个旮旯里。

两个月过去了,索尔兹伯里在完成例行报道的同时,写了一组六篇关于纽约市环境卫生的调查性报道。他从垃圾处理这个不被编辑部"老总"重视的问题入手,对全市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当局官僚主义严重、忽视环境卫生的种种表现,对于市政建设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不足等等问题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这组报道分六天在《纽约时报》头版连载,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为此,索尔兹伯里再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就这样,索尔兹伯里迫使"老总"们承认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以后被提拔为副总编辑。退休前,这位四次获普利策奖的名记者是纽约时报总编辑。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我想至少有两个:

第一,从事新闻工作,不要挑肥拣瘦。能够像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那样专门采访世界风云人物、写震动世界的新闻,那当然求之不得。但是,法拉奇那样的记者毕竟是极少数,世界各国莫不如此。在中国,绝大多数记者,尤其是地方新闻单位的记者,恐怕只能把主要时间和经历用在本地区的"凡人小事"上。然而,索尔兹伯里的经验证明,"凡人小事"中往往孕育着大新闻,能不能把这"大新闻"挖掘出来,就看你是否有事业心。我坚信,世界上没有不出新闻的地方,只有挖不出新闻的不称职的记者。实际上,近年来我国有不少记者就是从"凡人小事"入手,写出了在全国有影响的新闻报道。

认真对待每一项采访任务,"大"任务也好,"小"任务也好,都要全身心地投入,说不定"小"新闻背后就有大新闻。记者的"看家本领",就是把"小"事情背后的"大"新闻挖出来,贡献给公众。美国新闻史上还有一个故事,对我们也颇有启发:曾经有一个"狗崽子"奉命看一场歌剧演出,写一篇评论。演出即将开始的时候,剧团经理出现在舞台上,宣布本场演出"因故"取消,特此向观众道歉。这位年轻的记者心想既然演出取消了,那么也就无事可做了,于是"打道回府"。凌晨时分,睡梦中的他被电话铃声惊醒,怒气冲冲的总编辑对他说,演出被取消,是因为上场前主演、一位有相当名气的女歌剧表演艺术家自杀了。

篇5:事业单位考试案例分析(二)

1.某县人民检察院报经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于2002年4月6日以贪污、受贿嫌疑将县人大代表李某逮捕,同月26日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5月20日县人民法院对李某作出一年管制的判决。李某不服,上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证据不足,于同年7月2日作出撤销原判、宣告李某无罪的终审判决。2004年5月10日李某以对其错误逮捕、判决为由,向县人民法院请求赔偿,请求赔偿其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误工损失、参与刑事诉讼费用以及精神损害费共计8000元,并要求为其恢复名誉。问:①李某是否超过赔偿请求期限?

②李某向县人民法院请求赔偿是否正确?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是谁?③李某的赔偿请求是否都能得到实现?

④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方式有哪些?

2.段某,男,46岁,某单位人事科长。段某在当人事科长期间,于1983年4月15日,在上级主管部门批给的招工指标中,利用职权私自安插其亲友5人。对此,本单位职工潘某向上级纪检部门写信揭发,使段某受到通报批评,其私自安插的5人也被除名。之后,段某借调整工资之机,捏造、散布潘某有流氓行为,致使潘某未升级。潘某向纪律检查机关提出控告,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段某撤职的行政处分。

问:处分段某的宪法根据是什么?

3..毕某与他人发生纠纷,诉至法院后,法院经审理作出裁决,要求毕某赔偿对方当事人经济损失,毕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一审判决。毕认为法院处理有错误,拒不履行法院的判决,被法院拘留15日。问:(1)毕某是否可以对法院或其审判人员提起行政诉讼?并说明理由。

4.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同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从几年前就开始实行“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而且主要领导互相兼职。对此一些人很是想不通,认为这是党政不分、党的权力过度集中的表现,会影响行政监察的作用谈谈你的看法。

5.今年1997年,北京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的支持下,面向社会招考副司局高级公务员。此项举措引起社会轰动,应考者不绝。而且许多是中央政府机关干部和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应考者。

试问:北京市采取的是何种方式的干部录用制度?有何优点?

参考答案

1.【答案要点】①李某未超过赔偿请求期限。国家赔偿法第32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本案中县人民检察院与县人民法院违法行为的确认依据是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时间是2002年7月2 日,从这一天算起二年内李某均有权提出赔偿请求。

②李某向县人民法院请求赔偿是正确的。首先,本案中,县人民检察院和县人民法院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国家赔偿法第19条规定:“二审改判无罪的,作出一审判决的人民法院和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本案中,作出一审判决的是县人民法院,作出逮捕决定的是县人民检察院,因此他们应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其次,李某向县人民法院请求赔偿是正确的。国家赔偿法第10条规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

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先予赔偿。”因此县人民法院对李某的请求应当先予赔偿。

③李某的赔偿请求不能全部实现。我国国家赔偿法主要是对当事人的直接损害、物质损害给予赔偿。因此,对李某要求赔偿精神损害费不予支持。

④关于赔偿方式,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5条和第30条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第二,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第三,对依法确认有国家赔偿法第3条第(1)、(2)项、第15条第(1)、(2)、(3)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并造成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本案中,应采用以支付赔偿金为主,并为李某恢复名誉的赔偿方式。

2.【答案要点】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申诉、控告、检举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段某打击报复控告人,是对公民宪法权利的公然侵犯,理当受到处分。

3.【答案要点】所谓行政诉讼是基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不服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而引起的诉讼。行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这就是说:首先,只有行政机关才能作为被告,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不在行政机关的范围之内。第二,法院对案件依法做出裁判,不是具体行政行为,而是行使国家审判权的行为。第三,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是机关而不是个人。所以说,任何人都不能对法院或其审判人员提出行政诉讼。如果毕某认为法院的处理不当,则可以依法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在法院决定进行再审之前,必须履行法院的判决。

4.【答案要点】

监察部是政府系统内部的专门监察机构,对所有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实施全面性的监督。而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纪律检察委员会是党组织中专门行使监督、检查权的机构。两者有明确的分工,监督对象、性质也不同。因此案例中的论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同时还要结合我国政治、行政现状考虑这个问题。

首先,我国当前党政职能尚未安全分开,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受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领导,因此党政不分在我国现在还很常见。但这种行政体制是

过渡型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行政体制向成熟型过渡后,党政职能分工会明确下来。另外,比起行政处分,在我国,党纪处分更有威慑力,加之大多数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多数是党员,在我国当前腐败、违纪现象大量出现的情况下将政党监督与行政监察结合在一起,可以加大惩戒力度,提高行政监督的威慑力。

5.【答案要点】北京市是采用考任制方式,面向社会进行招考,而产生的行政领导者。考任制,即由用人单位在符合规定条件的基础上,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它的长处在于充分体现公平原则,可以广开才源、拓宽视野,同时有效防止任人惟亲。

1.小王曾是某部委的一名公务员,因种种原因而辞职下海,奋斗几载后,觉得还是部委机关工作条件好并且适合自己,于是他又准备报考公务员。而小李目前是一名公务员,从事机要工作,长期以来想到某企业任职,但是受到有关机构和人员的阻挠,一直未成功。请问他们各自能否成功?需要什么条件?

答案;1.答案要点:小王与小李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功。

小王曾是公务员,辞职后又想回到公务员系统,他的报考需经原来部委任免机关之批准,取得报考资格后,才能参加新一轮的竞争,只要考试通过且各项手续齐全,他就会重新成为一名公务员。

篇6:新疆事业单位考试作文案例4

新疆事业单位考试

保护地球,从我做起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在刚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植树活动,带领我们初一(6)中队的班干部创立了“绿色天使”植绿护绿小组,鼓励队员们在校园里认养了一棵小树苗,利用课余时间给它梳妆打扮,为它长成参天大树打下了基础。在学校组织的“让地球充满生机”的签字活动中,我郑重地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写下了自己对环保的决心和期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积极参加学校在世界环境日举行的有奖征稿,认真查阅、收集各类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撰写有关环境治理设想方面的文章,我经常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讲座,观看环保方

新疆事业单位考试

面的录相带,积极参预环保知识问答调查活动,认真填写每一项提问。我参与了“红领巾植绿护绿队”的网站建设,在上面发布大量的环保图片和环保知识,以及关于环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我国在环保方面发展动向、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情况;每个月我都利用网络、报纸,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专题和板块“环保资讯”来告诉大家;还定期制作一些宣传板来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号召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关爱自己的家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周围的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积极动员身边的人一起来依法保护和建设人类共有的同样也是仅有的家园,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我还和同学们共同发起“养一盆花,认养一棵树、爱惜每一片绿地,让我们周围充满绿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让我们远离白色污染”的倡议。让我们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篮子,让我们共同走向美好的绿色的明天,走向辉煌、灿烂的未来!

据我收集到的一份报告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新疆事业单位考试

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在温暖的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上一篇:省医院消防工作总结下一篇:我们应该这样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