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年互助组如何“长寿”

2024-04-08

(课题)年互助组如何“长寿”(通用4篇)

篇1:(课题)年互助组如何“长寿”

老年互助组如何“长寿”

——以新华区矿工路街道民主街社区老年互助组为例

新华区矿工路街道 杨心武

(2014年11月)

矿工路街道民主街社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充分发挥网格管理员作用,引导、鼓励老年人互助养老,5—8人就近组成帮扶小组,探索建立了“远亲不如近邻”老年互助组,通过“互助、助他、他助”三种互助模式,实现了关爱帮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如何促进老年互助组长期健康发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对民主街社区的老年互助组进行调研,找出其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试图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民主街社区是平顶山市最早成立的城市社区之一,辖区东起开源路,西至体育路,南临矿工路,北接平安大道,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有中平能化集团、平煤矿工报社、矿工路派出所等10家驻社区单位,服务于12个家属院,现有居民楼103栋,常住户4188户,人口15000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7名,志愿者326名。

社区有60岁以上老人2399名,占人口总数的16%,养老压力较大。针对这一现状,社区党总支在矿工路街道党工委支持下,于2013年10月,确立了社区互助养老的思路,— 1 —

鼓励老年人就近结成帮扶小组。目前,社区在4个家属院共组成了互助组8组,每组由组长、网格管理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层层负责,老年人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组织开展有共同爱好的活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精神慰藉问题。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主要做法。1.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社区于2013年11月建成了党群综合服务中心,为辖区居民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老年互助组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利用现有场地、人员等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2.加大与志愿服务结合。社区全力打造了“志愿服务114”品牌,整合社区98户商家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提供家政、订购、文娱、医疗等四大类服务。老年互助组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引导党员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等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壮大了服务力量。3.探索三种互助模式。民主街的老年互助组主要三种模式:自助、互助和公助。所谓自助,是指老人组织起来,形成集体的力量,自己帮助自己,减少社区组织、家庭其他成员和社会的负担。所谓互助,是指在爱心互助组内,全体老人相互间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互相关心、爱护、照顾和帮助。所谓公助,指的是小组内任何一个老人有困难,全体老人都有义务帮助这个老人,让这个困难老人得到爱心互助组整个集体的关心和爱护。

(二)取得成效。1.生活实际问题得到解决。以社区的何凤秋老人为例:作为互助组组长,定期到独居老人家里陪他们聊天、买菜,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她常说“每

个互助组成员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互助组成员相互帮扶,切实解决了生活实际问题。2.精神上寻得寄托。互助组成员经常聚在一起聊天、散步,一起买菜、做饭、问寒问暖,老年人在一起有共同话题,情感上也得到了寄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活动经费不足。由于老年互助组是由社区党总支引导、鼓励形成的小规模组织,活动经费只能从社区每月1万元的经费中抽取,其活动内容、场次都受到较大影响,老年互助的积极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场所面积有限。现在互助组开展活动,大多要集中到社区所在地,由于办公场所狭小,大型的活动很难开展。另外,老年人行动不便,特别是存在一些不能出行的老人,这都限制了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内心顾虑较多。很多老年人以及家里儿女对互助组了解较少,不愿意主动结成帮扶对子。另外,有部分老年人担心别人说闲话,怕影响到自己正常生活等,主动加入互助组的人数还非常有限。

(四)骨干力量不够。互助组人员构成主要是网格管理元、老党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这些人是互助组的中坚力量。事实证明,网格员、老党员在互助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仍存在有部分党员先进性未得到充分发挥,较年轻志愿者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四、对策建议

(一)打造互助活动平台。针对场所有限的问题,要尽可能在每个家属院都建立一个互助中心,方便老年人就近自发组织活动。现在,胜利花苑、内衣厂家属院已经建成了互助中心,下一步要加紧协调、争取支持,在15号楼建立互。助中心。这样,场地得到了保障,为开展互助活动打下硬件基础。

(二)引入社会结构。要积极借鉴其他地市街道,以及中兴路街道、光明路街道所辖社区居家养老的先进经验,争取引入专业的社会结构,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

(三)扩大与志愿服务结合面。要将互助组与志愿活动结合,通过志愿服务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主人翁意识,通过互助组鼓励号召全体居民尊老爱老,互助养老,使辖区老人“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

(四)加强培养骨干力量。要进一步加强对辖区老年的调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顾虑,提高互助参与度;发挥辖区党员、网格员作用,在经费上向互助组倾斜,激励骨干力量参与和组织活动。

篇2:(课题)年互助组如何“长寿”

要分层面批作业,首先要分层次布置作业。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中学英语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的改革不只是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的改革,还应包括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的改革,因为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也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如何让学生认真学习,认真做作业,提高对英语的爱好和兴趣,是每位英语教师探索的问题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本工作报告。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必须在课改目标的指导下,认真做好每个教学环节的改革。传统的作业布置和批改方法已与新课改的要求产生冲突,传统的英语作业布置基本上是全班做相同的题目,以便教师统一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这违反了因材施教原则,同时也不承认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其结果是好的学生吃不饱,也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而差的学生觉得部分题目不会做又不敢(或者根本没机会)请教老师。

英语家庭作业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国家教育司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 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英语家庭作业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确保兼顾基础知识巩固与能力发展的同时,要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能在练习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通过对学生做的问卷调查的反馈信息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平时的家庭作业不能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几乎所有基础差的学生都觉得平时有些作业都超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大多数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认为平时的作业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反馈信息给我的触动是:不是学生变懒了而是我的作业枯燥了难了,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我的具体做法是:

分层建组,互帮互学:

首先给同学们讲清道理,说明分层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个别学生作好单独的思想工作,然后根据我掌握的情况,把全班学生分为三个组:A组是智力因素较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较好的优秀学生;B组是属中游的大多数学生;C组是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的学生。并向学生说明,分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按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单元过关检测成绩定期调整,引入竞争机制,使每个学生都能舒心乐意地到相应的层次里。层次划定后,按4人一小组结成互帮互学的小组,每个互帮小组都是由A,B,C三个层次的学生组成,由A组的同学帮助B组和C组的同学,并采取一定的奖励制度,激励全体同学团结互助,共同提高。

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层次和课堂教学的环节。

篇3:(课题)年互助组如何“长寿”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目前,在新课改的的要求下,整个教育界都在做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习惯的研究,对此很多工作在教学一线得教师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在初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

第一,仍有一部分教师没有转变观念,仍旧沿用着老一套“填鸭式”教学模式,控制着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不对等关系,是授与受的关系,在日常教学中强调学生服从老师,老实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没有一点回驳的权利。这种学习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成为了学生发展的阻力。

第二,在教学中,虽然教师千方百计的培养学生的自主互助学习习惯,但上了六年小学早已习惯了被动学习的学生,始终走不到自主学习的道上来。他们缺乏自我效能感,不懂得运用学习策略,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离开课堂和老师就不会学习。他们仍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对所学的知识毫无兴趣,课堂上所做的一切完全是应付老师,根本谈不上自主学习。

第三,从学生家长到社会,从教师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关注的是学生考试的结果,而忽略了教育过程的乐趣对学生成长得重要性。导致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无暇顾及。

当前初中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和学校领导,也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发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主动地、独立的、有目的的去进行学习,已引发了众多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共同思考,也成为整个初中教育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 课题研究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好多教育界的佼佼者,在研究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习惯的问题上做出了贡献,研究的内容也很丰富,但关于初中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习惯的研究并不多,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比较薄弱。我们认为,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习惯或者是学习模式,其培养的关键是在少年儿童阶段。因此研究初中学生自主学习,一定能进一步充实、丰富自主学习理论,能够更好的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学生自主能力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目的:

1.调查和分析当前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

2.对初中学生学习的有关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3.提出培养初中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习惯指导策略。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

国内外很多教育专家在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研究上做出了重大贡献。自从齐莫曼提出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概念以来,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研究。如自主学习的结构与策略、自主学习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等,但学多方面还没有定论,比如学习成绩与自主互助学习

习惯之间的关系,国内有人指出在初二时存在非常积极地关系,但研究表明这种关系并不确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般认为,自主学习的提出可看成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使学生适应学习社会化的重要手段,而且由于它与认知和学习积极性的密切关系,更是受到教育理论界的高度关注。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在任何一个学科上进行过三者结合得成功尝试,但无论如何却给我们进行学科教学改革和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四.研究对象及范围

1.实验班的选定:我校七年级共有四个平行班,从中抽取了8.3,8.4作为实验班,8.2,8.1作为对照班级。

2.实验老师的选定:刘春生老师负责实验班,秦克玉老师负责对照班

五. 研究内容

第一是注重自主课堂环境的研究,自主学习研究强调的是课堂上自主学习,研究的重点是在创立自主的课堂环境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能满足学生对学业与非学业的追求需要。与以往课堂环境不同的是,它特别强调在自主的课堂环境中能满足学生在课堂中关注自己的身份、态度、情感及自我调控的需要,它又能满足教师工作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创建这种积极地学生自主的课堂环境。

第二是注重自主学习技能的研究,重点放在自我调节学习技能技巧的培养上,主要探索如何培养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包括培养时间、计划与管理能力、文章理解与摘要技能、笔记的技能、培养考

试预测与准备的技能,并注重在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的责任,还要把自我调节学习引入课堂学习中。

目前,根据对我学校的具体情况的分析来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和教师自觉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的课堂教学观和学生观是本研究的重点。

六. 研究的方法

1.理论研究法

搜集的内容:主体性哲学理论,主体性教育思想,学习理论,特别是自主学习理论即一些与自主学习密切相关的教育理论及心理学理论依据。2.文献搜集法

电子检索,主要途径为利用百度搜索引擎等普通搜索工具,搜索中小学学术期刊网、中国优秀课题论文数据库等。3.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的方法,从教师、学生、家长中详细了解当前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发展状况。4.实验法

依据自主学习理论,着力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在实验班开始全面实施新的教学策略,而在对照班则仍按照过去一般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七.研究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4月——4月

参与实验教师对研究内容的学习与培训、调查和初步制定并尝试各种教学策略,初步形成几个典型课例。同时为正式实施各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准备必要的调查与测试工具。

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齐莫曼的自主学习理论及相关资料,学习课程改革纲要及新课改教学理念。使实验教师能够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技能上适应研究的要求,并使他们对自主学习理论、各种教学设计方法等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二)试验阶段2011年5月——11月

尝试几种课堂教学模型,初步提出数学自主课堂教学方式的主要结构,为正式进入实验准备条件。

(三)总结阶段2011年12月

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

八. 研究预期成果

(一)成果的形式

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成果形式

{1}前期准备阶段,成果形式主要为问卷调查和调查分析。

{2}实施阶段,成果形式主要为教案选编、个案研究报告及经验总结、{3}总结阶段,成果形式主要为研究报告。(二)最终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形式: 2011年12月,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

九. 课题组成员

刘春生 秦克玉 张凤娟 杨树强

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习惯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红河镇朱汉中学

篇4:(课题)年互助组如何“长寿”

根据市教科所《关于做好第四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中期调研指导工作的通知》(银教科函[2016]73号)要求,我们对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农村小学和谐互助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XKT-ZH-04-033)两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归纳、自查自评,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主要工作

(一)完善方案,及时开题

一是完善方案。接到课题立项通知,我们认真研究了评审表中专家提出的意见,并按照意见认真进行了修改。首先,精简拟解决问题。将原拟解决的8个问题减少至3个,原拟定的8个研究目标任务,压缩至4个。问题更具针对性,目标更集中。其次,细化研究步骤。研究步骤由原来的三阶段8个环节,增加至三阶段10个环节,进一步明确了各阶段的研究任务,具体了各阶段的工作内容。

二是及时开题。2014年11月19日,灵武市教培教研中心在灵武市第三中学召开《农村小学和谐互助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开题会。会上,灵武市教培教研中心书记刘学科宣读了教育厅教学研究室批准《农村小学和谐互助教学实践研究》课题作为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立项通知书。课题负责人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等方面详细汇报了课题有关情况,刘学科等评审专家对课题的针对性、实用性、可行性及课题报告内容、结构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目标的拟定、研究步骤的细化、人员配备等进行了指导,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三是细化步骤。针对开题报告会专家提出的建议,研究小组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研究步骤,进一步明确了每个环节的任务,将实施阶段任务具体为24项活动,为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确定了研究人员,明确了任务分工。

(二)学习宣传,提高认识

一是组织成员集中学习。通过开题报告会、课题申报研讨会等活动,组织成员在活动中学习、在研讨中培训,了解了课题概况、熟悉了研究目标、明确了研究步骤、知道了研究方法。

二是鼓励成员自学理论。提供《即墨二十八中解码》、《课堂风暴》等关于和谐互助教学的书籍,倡导教师通过浏览即墨二十八中网站,网上查阅和谐互助教学资料等方式,学习和谐互助教学理论,学习和谐互助教学各环节操作方法,了解和谐互助教学新发展,吸收和谐互助教学最新成果、最新经验。

三是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宣传。通过教师例会、和谐互助教学课题推进会、印发和谐互助教学宣传资料等形式,促进教师了解、熟悉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基本内容、操作环节等,坚定开展和谐互助教学课题研究的信心和决心。

四是组织和谐互助教学主题论坛。以教师论坛形式组织和谐互助教学论坛2次,教师就和谐互助教学在教学中的运用、和谐互助解决教学难题等进行了交流探讨,丰富了教师提高教学效率、转化学困生的方法。

(三)模仿学习,感悟模式

一是建立学习小组。在中高年级个别班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中仿照即墨二十八中操作策略,进行师友划分、分工,建立互助小组。并不断完善结对学习小组,调整师友学习小组,使师友在学业成绩、学习习惯、性别搭配、认知基础等方面更具有互补性、合作性,借鉴性。同时,开展宣传动员,课题组成员在各自班级开展师友培训,使师友知道各自承担的责任,开展教师培训。

二是尝试课堂教学。仿学和谐互助教学设计,为促进和谐互助教学有效开展,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设计内容,补充了课标理解、学情分析、教学资源等内容,从环节上,把过程分为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备课更好地服务于和谐互助教学。仿照即墨二十八中操作模式在语文新授课、作文课、复习课,数学、英语新授课、复习课,开始和谐互助教学。

三是仿学和谐互助教学环节。课题组教师仿照和谐互助教学操作环节开展教学。如:语文设计课前预习提纲,明确课前预习内容、要求,课堂用检测单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测,督促学生课前主动学习,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数学课把学生每两人分一小组,每四人分为一大组,“徒弟”会的先让“徒弟”讲,“徒弟”不会的时候“师傅”再给“徒弟”讲,“徒弟”会了再讲给“师傅”听。

四是仿学和谐互助教学评价。课题组教师开展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如有的班,以2-4人为评价单位,用成员名字命名小组名称,对小组在课堂表现打分奖励小红花,并在黑板一边统计公布,激励学生合作共进。

(四)模仿改进,理解模式

一是开展课前和谐互助学习。尝试指导学生开展课前、课后合作学习,课堂互助学习。针对学生早晨到校早,学习时间长的情况,教师指导学习小组开展督促学习、检查预习、温故复习等学习活动,形成班干部负责整体、组长负责小组、学友负责结对的课前互助学习机制。一些班级早读学生两人一组、四人一组学习环境初步形成。

二是开展课堂和谐互助学习。课题组积极探索课堂和谐互助学习形式,逐渐形成了结对小组互助解决字词、听读课文、复述内容,班级互助质疑问难、汇报展示、竞赛交流等形式的课堂合作互助学习方式。

三是开展和谐互助教学展示。组织课题组成员以汇报交流和谐互助教学体会、探索为内容,开展了上汇报课、研究课活动,全体课题成员用课堂展示了自己对和谐互助教学理论的理解、展示了自己在和谐互助教学上的探索,有效地推动了课题研究的发展。

四是及时交流体会。每学期利用学校教师论坛交流和谐互助教学理论、操作体会多次,组织专项课堂教学研讨交流1次,学期和谐互助教学工作汇报会1次,交流了教师在和谐互助教学上的探索,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多名教师撰写的和谐互助教学方面的论文获市奖次。

(五)初步融合,实践运用

一是探索不断优化互助小组。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始终是开展好和谐互助教学的关键,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才能实现互助、共赢。教师对和谐互助小组成员在怎样情况下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发展进行了进一步实践探索。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一般由4人组成,每个小组中有优等生1名、中等生1-2名和学困生1-2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如师傅、学友(徒弟)或者记录员、资料员、汇报员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是探索发挥互助小组作用。小组是学习的主要单位,是学习的主要形式。小组确定好后,各班积极探索发挥和谐互助小组的作用。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后练习,还是自主学习,都注意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尽量体现学习小组的教育力量。通过发挥互助小组的作用,自习课上讲话的现象少了,课后作业组长会认真检查后才上交给课代表,拖交作业现象少了;课堂上讨论更加热烈,参与率提高了。如一位班主任组织学生讨论班规时,每个同学都各抒己见,不仅列举他们班已有的班规,还补充了一些对本班比较实用的其他规定。教师检查小组讨论情况时,有意识仔细观察某组的发言,并为她们计时,该组4个成员个个发言,每人列举了1-2条班规,而且他们在2-3分钟内完成了发言。这位教师后来反思,如果不通过小组互助合作,小组间的竞争,估计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也就是说,他们的学习效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几倍。他们的主动性更是让教师感动,那节课后学生主动要求写班规,要求教师帮他们修改。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立,整节课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是探索和谐互助教学技巧。互助小组如何开展学习,怎样使他们的互助学习有意义、有价值。我们对课堂引导学生互助学习的技巧进行了一些探索。首先,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有教师在教学《夜莺之歌》一课时,与学生整合出了三个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小夜莺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如何来读懂一个人物呢?”然后,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学习,解决问题。这样,既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又给了他们探究的空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握时机,体验了“合作”。其次,注意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简单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而复杂的知识内容,重点的问题,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如教师教学《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时,当学习了本课字词后,教师让学生自学解决课后思考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比赛,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最会迁移,最具有创造性。同学们经过合作讨论,得出了结论,解决了问题。合作互助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四是探索和谐互助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转变,是实践和谐互助教学方式的重要内容。我们的探索是:课堂上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先不讲,而是师傅讲。徒弟自己可以学会的,师傅就让他们自己钻研,师傅的训练质量大大提高。通过纠正错误,训练一题多解,达到对知识更加透彻的理解和领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求异的思维能力,而给别人讲的过程中又是一种熟练的过程。师徒结对荣辱与共,当师傅想教会徒弟,自己必须先熟练掌握教材才能给徒弟讲明白,要会分析题的解题思路,把题同更多的类似题,相应的知识点和拓展点联系起来,从而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师傅都有一种使命感,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出榜样,有责任心,对于培养师傅的品德和素质非常重要。师徒管理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调整,对于师傅时刻保持绷紧的心弦,既要学习好,又要管理好徒弟。教师在学习小组困惑时指导,在师傅困难时点拨,在困难生气馁时鼓劲。

五是探索和谐互助评价运用。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评价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我们探索通过奖励激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任务,去主动学习。奖励的方式有口头表扬、鼓掌祝贺、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六是探索和谐互助德育实践。在学习上实施和谐互助的同时,我们也提倡各班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实行和谐互助实践。有的班级实行小组和谐互助这种学习方法后,极大地发挥了小组互助合作精神,组内互帮互助,组间互相竞争,比学习习惯,比作业效果,比行为规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班主任把小组合作方法还用到了班级管理上。比如,有的班级上半学期班里纪律差、卫生乱,整顿了一段时间无效后,教师就采取互相监督的方法,每个小组负责一星期的卫生纪律监督工作,小组间成员互相约束,不许把垃圾扔在地上。如果有人扔在了地上,那么无论小组成员谁看到之后都要捡起来,否则就惩罚小组长。经过一段时间的轮流监督,很长一段时间地上都没有垃圾,教室保持的特别干净,班里连着得了好几周的流动红旗。纪律方面也是如此。

二、初步成效

(一)大多数教师的观念得到一些转变。通过长时间大量的学习、讨论、交流,大多数教师的课堂观、学生观、质量观、效率观得以更新和转变。在新的观念的指导下,新的课堂模式的实施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变为自觉。

(二)教师角色在课堂上有了一些转变。学生积极展示,认真反思,充分交流;教师由前台退到了幕后,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由演员变成了导演,体现了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课堂变得和谐高效。

(三)“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一些教学方式。新课程要求将学习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自己,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老师尽量少讲,强调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预习能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弄懂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独立思考能明白的不讲。教师及时了解情况后,就重难点进行纠正点评。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一些转变。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式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方法明确,时间明确,检测题目和方式明确,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小组交流还是合作探究都比较注重实效性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三、存在问题与困惑

(一)教师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转变。基于教学成绩等的考虑,教师仍然喜欢用自己熟悉、习惯的教学方式。另外,研究实践带来教师工作量增加,工作难度增大等,都增加了教师畏难情绪。

(二)学生学业成绩有待进一步提高。刚开始,学生处于好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但随时间增加,学习主动性与学习量的增加,学习热情、动机受到一些减弱。尤其是一些留守儿童、或父母早出晚归在外打工的学生,缺乏家长的支持,在家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三)学友互助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调动学生互助动力、积极性的手段、方法不够丰富多样、务实有效。合作互助的意识、习惯有待继续强化。任课教师、班级、学校缺乏富有实效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措施。

(四)和谐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初步形成一些学科教学操作流程、相对固定的环节,尚未进行归纳、概况、提炼,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实践、验证。

(五)教学模式融合有待进一步加深。以和谐互助教学理念为指导,结合学情、校情开展校本化、本土化的和谐互助教学,融合不够、创新不够。

(六)和谐互助理念有待进一步理解。存在和谐互助教学理念与合作学习混淆的情况,把和谐互助教学教学等同于合作学习,弱化了师友职责,弱化了效果。

四、下一步研究思路

(一)加强学习,坚定信心。深入学习和谐互助教育理论,丰富理论素养,增强操作的规范性、科学性,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工作,用科学的操作保证教学实践。

(二)融合创新,实践运用。综合和谐互助教学理念、操作方法、学校班级实际,开展本土化和谐互助教学实践、德育实践。

(三)归纳提炼,形成模式。相同学科教师结成结对发展共同体,对本学科同课型进行归纳提炼,形成具有共性的课例模式,创建个人特色课堂教学形式。

(四)多措并举,激发动力。加强班级、学校对和谐互助进步明显、表现突出的优秀小组的鼓励,要求教师更多地使用发展性评价,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主动性。

(五)注重实效,提高质量。和谐互助教学模式最终要落实在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提高学生学业水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落实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师德进步、知识丰富。

(六)整理收集,汇总资料。边实践边收集整理资料,同时做好资料的分析工作,为总结做准备。

上一篇:常熟市小学三年级阅读考级题目《海底两万里》下一篇:方村中学开展智慧教育应用平台教学资源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