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互助合作

2024-05-03

小组互助合作(精选十篇)

小组互助合作 篇1

多年来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在我头脑中根深蒂固了,导入新课———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层次———讲解课文内容,这样的教学过程连学生都摸得一清二楚了。老师在课堂上讲风太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这样的现状着实令我们犯愁。

学什么?怎样学?教什么?利用很长的时间,解决了充斥在我的脑海的这一个个问题,下面结合《少年王冕》一课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思考。

一、精心设计学习单,让学生自主学习

《少年王冕》选自古典小说,课文讲的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如何孝敬母亲、学画荷花的故事,表现了王冕刻苦学习的顽强意志和好学精神。这篇课文最大的特色就是透过人物的言行,抓住细节,突出人物精神品质,凸显人物形象。作为高年级学生应能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文章的写作方法提高自生的写作能力,这样的读书才是有效而扎实的。

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学习单”。

自主学习我能行!

(一)收集资料我能行。

要求:收集王冕的资料。

(二)文中词语我会读。

要求

1.大声地朗读课文一遍,不会读的词语向组长请教,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相读一读学习纸上的“文中词语我会读”。

生字词语:耽误秦家晶莹明媚 载着

四字词语:腌鱼腊肉争先恐后青翠欲滴

带有多音字的句子:

1.王冕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靠母亲做些针线活供他读书。·

2.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

3.一天,正值黄梅时节,天气闷热,王冕放牛累了,便在绿草地上坐着。·

4.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

(三)文中生字我会写

要求:记住写字要领:竖画对齐横画匀,斜钩靠里右下展。

(四)作文我能写

今天同学们的作业做得不好,老师捧着一摞作业怒气冲冲地走进教室……

要求:抓住人物对话或者动作来续写。

在新课程理念下,生本的最终的目标可以说是先学后交再教,在这一部分的设计就体现在这里:先让学生自学后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再在进行课堂交流。

二、提出合作要求,让学生学会小组互动合作

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为学习方式。课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与小组合作、生生互动中进行探讨分析人物分析。小组交流注意人人参与,注意小组成果的形式。对于小组互动合作教者应提出具体可操作的要求。

组内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过程,必须给予充足的时间保证。当然,除了时间上保证之外,还要注意要让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发表自己的意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解决。讨论完之后,也要让每个学生都知道组内在讨论什么,达成了怎样的共识。小组成员在讨论交流时都有锻炼的机会。

三、适当点拨,让学生逐渐明晰

生本语文课堂中的老师角色,是指引者、帮助者,提供话题、创造思维碰撞情景舞台的总设计师。“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阅读课就是通过这个“例子”,教给学生清晰明了的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语文智能。这样的阅读教学,就具有语文的专业特点,学生就能学到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体现语文课堂教学鲜明的成长性。

教师在课堂上应做好以下几点:

1.在新旧知识联结处点拨。

在新旧知识的结合处点拨,便于引导学生由旧知识过度到新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

2.在学习新知关键之处点拨。

在这些关键处适时进行点拨,有益于重、难点的问题的突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深,理解的透,掌握的牢。

3.在学生疑惑之处点拨。

针对学生课堂中的疑问,教师进行点拨指导,设计合适的坡度,架设过度的桥梁,帮助学生寻找思维的突破口,排除疑难解决困惑。

4.在学生争议之处点拨。

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思维角度不同,对一些问题的结论有争议。教师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然后进行适当的点拨,或给予正确地解释。

5.在思维受阻之处点拨。

在课堂上,新课中的难点往往会使学生的思维受阻,这时教师可适当地分化这些问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与诱导性,巧妙地让学生在探究中突破难点。同样也能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在思维定势干扰之处点拨。

在课堂中学生往往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干扰,产生负迁移,此时设计探究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冲破原有思维方式的束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寻求正确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向。

师友互助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反思 篇2

唐县雹水乡初级中学 石崇

在学习了洋思,杜郎口,山东即墨28中的先进教学经验之后,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我校现阶段实行师友互助合作的教学模式。

以“五步教学法”模式为载体,同桌两人为一组,师友互助为特征,通过“展示目标”“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拨升华”“检测反馈”五个环节,突出了课堂教学中自学探究、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精讲多练特点。在这“五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中,都遵循了一个原则,那就是“小徒弟”会的先让“小徒弟”讲,“小徒弟”不会的时候“小师傅”再给“小徒弟”讲,“小徒弟”会了再讲给“小师傅”听。师徒都不会的时候,再由“小师傅”自主地向其他“小师傅”请教后再讲给自己的“小徒弟”听。教师及时了解情况后,就重难点进行纠正点评。凡是学生自学已会的内容,教师坚决不教;教师所教的,一定是那些学生费尽心思而学不会的地方。这样,就特别关注了“小徒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为“小师傅”展示自己为师者的风采提供契机。

随着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已摆脱了原来那种严肃、死板的模式,一种活泼的、充满童趣的、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模式,正逐渐形成。

在学习先进教学经验的同时,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感觉自己的课堂教学虽然初步具备了高效课堂的样式,但还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课堂上还是讲的过多。在让学生自主进行活动的时候经常出现学生对老师的要求领悟不清。操做杂乱浪费时间等问题,也有的学生以一种看笑话的心态来进行,导致课堂不够严肃。最后导致老师只能回头来走老路,------教师讲,学生听。

2.有时候学生的课上参与积极性不高。随着对新的课堂模式好奇心的逐渐淡去,学生对于一些课堂活动热情不高,不愿意参与,不愿意展示。要么就是热情过度导致混乱,不能很好的配合老师的活动。

3.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课堂的实际情况是时间紧,任务重,师友合作往往是匆忙讨论,匆忙展示,走的不过是个过程,学生从师友合作中得到的东西却很少。久而久之,也就出现了好差分化的现象。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只能忙着赶进程,学不到东西。

课程改革需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更需要老师靠自己的智慧来进行。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这是需要老师精心钻研和准备的。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效率?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做好课前准备。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优化师友组合,注意优势互补,便于学生互相促进。精心准备学、教案,通过设计新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激发学生创造力,活跃课堂气氛。

2.课堂教学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以促进竞争和转化,对学生的自学,师友合作,全班交流展示等进行口头或者通过加分来实现。

3.注重通过多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得学生用以前的知识去思考和理解新的知识。

小组合作互助 生生共促提升 篇3

一、优化合作架构,把握合作契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再针对各小组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后进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

如在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沙。”在教学时,有一个同学提出这样的疑惑:这句话中妈妈为什么不把雨衣先给五年级的学生托利亚,而是直接把雨衣给了四年级的学生萨沙呢?是不是漏写了啊?多么有趣的问题,多么重大的发现呀!我并没有担心课堂时间来不及,而是笑着说:“很好,你很爱动脑筋。其他同学对此有什么看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众说纷纭。一个孩子说:“老师,我觉得书上没有漏写内容,妈妈是应该直接把雨衣给四年级的学生萨沙。因为妈妈对萨沙说:‘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在妈妈的眼中萨沙是他们一家中最弱小的一个,所以妈妈直接把雨衣给了萨沙,而没有先给托利亚再给萨沙。”又有孩子说:“直接给萨沙是正确的,表达了妈妈对比自己弱小的萨沙的爱护,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表现出了萨沙的爸爸妈妈所具有的关爱弱小的美好品格。”这是多好的合作学习和交流,我想这样的效果远比把答案直接告诉他们要好。

二、加强合作互动,拓宽合作空间,提升学生的合作素养

合作性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探究知识的奥秘,促进了学生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请看《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在说理文中,光提出观点是不够的,作者又是怎样证明这样的观点的呢?

学生交流。(作者通过举例来证明观点)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学习作者通过举例证明观点的方法。

出示合作小贴士:

1.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人,读读课文,想想他是怎样努力的?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找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圈出来,做上适当的批注。

2.组内交流,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交流。

教师随机出示:李时珍。

小组汇报的是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学生各小组派出代表汇报学习体会,略)

围绕构建的主导问题,以学生为对话的主体,四人小组为主要学习单位,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深入探究文本。通过学生、教师、文本的三维对话,通过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迅速解决了问题。

三、营造合作氛围,实施合作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我在确定教学策略方面尝试运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一篇饱含强烈爱国情怀的文章,描述的是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深深地思念、热爱着祖国,表达了对祖国波兰至死不渝的爱。我在备课时采用以“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直指文本的核心。这一教学变数果然收到了奇效,学生们很快进入课文的情境,走进肖邦的内心世界,感受着他伟大而热烈的爱国情愫。合作过程中,学生之间的语言表达、思想交流又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促进了对文本语言的内化,加深了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交流时,他们的朗读不再是平常的泛泛而读,而是带着个体的情感体验来读,有的被肖邦和老师、同学的离别之情所打动,那盛满泥土的银杯冲击着时代浮躁的功利观念;有的被肖邦客居异国的思乡情结所打动,那催人奋进的音符拨动学生血脉中的爱国元素;有的被肖邦废寝忘食的奋斗精神所打动,那频频跃动的琴键定格着音乐家凝聚心血的经典画面……合作学习的课堂是这样充满生机和活力,让人不得不感叹合作的巨大效应。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师生、生生之间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高效课堂下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探究 篇4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 要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落实学生的主题地位,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呼唤着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到来。

小组互助合作学习 (又称合作学习) , 在20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 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水平、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 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 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 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 通过相互合作, 小组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 提高了学习效率, 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的进步。它是通过小组团队的形式, 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它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有效地改革了课堂教学, 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历史教学中,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我尝试进行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 形成基本的程序:确定共同的学习目标→成员分解目标, 收集信息→确定方案完成部分任务→小组成员合作加工, 形成共同的学习结果→组际集体交流→评价达标情况。现将具体的操作叙述如下。

一、合理组建小组, 差异互补, 激发学习兴趣

编组是实现小组合作的前提, 学习的内容不同, 达标要求不同, 编组也不同, 总的要求是差异互补, 激发学习兴趣。具体可以分为二种。

1. 随机编组。

有些教学内容, 只需要在全班集体学习的情况下, 再设置一个小范围的学习群体, 让每个学习都能在这一群体中得到锻炼, 达到交流信息和感情的目的。这样的分组可以是同座位的学生, 也可以是男女生互相搭配, 甚至可以根据学生的服饰等方式进行随机编组。例如在学习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2. 指定编组。

它又可以分为两种方式: (1) 相反相成式:根据教学内容, 将不同性别、不同爱好、不同特长、不同水平程度、不同个性的学生合理安排, 组成一个个合作学习小组。例如, 把性格内向, 不敢开口的和性格外向, 善于言谈的配在一起;自制力强, 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和自制力弱, 学习习惯差的配在一起等。每个人在小组中承担一定的任务, 并指定其中一人担任小组长, 由小组长来协调组内成员的关系, 互相合作, 共同完成一个学习目标。这样指定的编组, 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能起到互补互助、相辅相成的作用,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效率。例如, 在编写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时, 让善于表演的学生分别饰演禄东赞和文成公主, 让善于朗诵的学生分别担任旁白的角色等, 经过这样的搭配, 学生各有所长, 兴趣很浓, 排演短剧获得成功。 (2) 相近相成式:把对同一问题、同一教学内容感兴趣的学生自由组合编成小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 能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自我控制。他们能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上发出共同的心声, 能对共同的话题作进一步的探究, 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发展。例如, 评价秦始皇, 学生自由组合成两组, 一组认为秦始皇功大于过, 另一组认为秦始皇过大于功。每组都准备了许多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 各自派代表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通过交流, 学生间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对秦始皇这个人物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激活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使之能在已学习的知识和没有学习的知识之间发生迁移。

二、明确职责, 共同参与,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明确职责, 共同参与, 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组内成员不仅要认同小组合作的共同目标, 还要自觉地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 还要帮助别人完成任务, 从而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例如, 活动课“寻找历史”, 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 学生们着手开始忙起来。他们有的访问老人;有的查看历史影片或幻灯片;有的跑图书馆等, 忙的不亦乐乎。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各方面的能动性都被调动起来, 真是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在经过组与组的交换后, 学生们还把收集到的相关历史图片, 在班上组织了一次历史图片小展览, 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延续。同时, 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拓宽了知识面,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建立组内互相合作、组间积极竞争的激励机制

小组建立起来以后, 要使小组的效能发挥出来, 还要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积极作用。促使他们在积极完成自身学习任务的同时, 帮助和带动本组其他成员完成预期的学习任务, 并营造出浓厚的你追我赶, 互帮互助的学习气氛。不仅让他们体验到完成学习任务的成就感, 体验到助人为乐的光荣感, 还要不断地增强他们的学习紧迫感和对集体的责任心, 对他们的能力及取得的成绩及时肯定。

四、采取多元评价, 重在过程的机制

积极的评价是创建快乐课堂的催化剂, 评价实行合作小组捆绑制, 即个人得失也就是小组得失, 小组受益也就是个人受益。

把小组合作评价放权给小组长。利用每个小组成员都想维护自己小组的荣誉的心理特点, 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堂课给学习小组长两颗星的权力, 一颗“红星”, 一颗“绿星”。“红星”代表学习, “绿星”代表行为。“红星”奖给课堂上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的学生, “绿星”奖给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时守纪律的学生。对于不守纪律的学生, 小组长有权扣除一颗“绿星”。这样, 无形中就树立了学习小组长的威信。在这一基础上, 我通过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来吸引违纪学生的注意, 让这部分学生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老师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样, 这部分学生课堂上也就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了。课堂教学中, 只量化评价到小组, 在黑板的一角设立评比打分栏, 督促小组长履行职责。不论“红星”还是“绿星”, 小组成员得一颗星, 就奖励小组量化分2分。不论“学习卡”还是“行为卡”, 小组成员得一张C卡, 就奖励小组量化分10分。得一张B卡, 就奖励小组量化分20分。得一张A卡, 就奖励小组量化分30分。每周评出得分最多的三个小组, 定为“优秀合作小组”, 小组成员每人颁发一张优秀合作小组C卡, 小组长得一张优秀合作小组B卡。

每堂课结束时, 我对小组学生的得“星”得“卡”情况进行汇总, 并评选出优秀合作小组, 小组成员得到奖励。学生清点一堂课的收获时, 心里都有沉甸甸的快乐。以此累计, 结合学校的要求按学生得卡的多少, 期末评选出班级优秀合作小组长。

只有充分发挥好评价的“杠杆”“作用, 才能营造出快乐和谐民主的氛围, 让学生兴趣盎然;才能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进步, 都有新的收获, 时时处处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小组互助合作 篇5

为认真贯彻全省行业2012年工作会议精神,有效落实省公司关于进一步提升客户赢利水平的工作要求,切实增强卷烟零售户诚信经营意识,提高守法经营自律能力,有效稳定卷烟市场价格,规范和净化卷烟市场,切实维护零售户合法经营利益,根据市公司组建互助合作小组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11158”发展思路为指导,按照“发展同向、工作同心、服务同步、利益同体”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现代卷烟零售终端建设,提升零售终端赢利水平,以利益“双赢”为依托,建立平等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客我关系,有效发挥工商双方和行业内外多方力量,以零售客户互助合作小组的形式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营造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成熟、完善的市场价格体系。

二、工作目标

本着就近和自愿原则,每10-20名零售户组建一个互助合作小组,小组成员相互管理、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形成终端客户之间“互信、互助、共生、共赢”的管理机制。做到守法经营、文明经营、诚信经营,切实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卷烟零售经营秩序,营造良好的卷烟销售环境。同时,利用互助合作小组的形式,推进“全员服务”理念向客户的有效延伸,拓宽客户与工商双方的沟通渠道,丰富服务客户的手段与方式,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和

1水平。

三、组织机构

成立互助合作小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推进步骤和具体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16日-4月15日)

1、召开专题会议(3月16日-3月22日)

召开中层会与全体职工会,传达市公司相关会议精神,宣传互助合作小组建设的目的、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职工在互助合作小组建设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2、建立规章制度(3月23日-3月31日)

借鉴其他县市先进经验,初步建立互助合作小组章程、公约等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小组成员加入的条件、具备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印制宣传材料,为下一步大力宣传做好准备。

3、进行大力宣传(4月1日-4月15日)

在全县范围内大力营造舆论氛围,向零售户发放宣传资料,搞好宣传发动,客户经理、专卖人员在宣传时,要让零售户认识到成立零

售户互助合作小组是维护广大卷烟零售户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在宣传的同时,要了解辖区客户意愿,挖掘热衷于此项活动且在当地有号召力的客户,统计好辖区客户支持率,为推选小组负责人做好准备。

(二)具体实施阶段(4月16日-7月15日)

1、成立互助合作小组。根据区域、人口数量以及交通状况等实际,合理设置互助合作小组数量和成员数量,按照每个小组10-20户的要求,成立互助合作小组,造册登记,指派客户经理抓好管理,同时在小组内确定一名号召力广、责任心强的零售户作为召集人,配合客户经理做好小组工作。

2、做好互助合作小组制度建设。在严格执行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由工作小组和零售户互助合作小组代表共同商讨,对前期制定的制度做进一步修改与完善,并在互助合作小组成立大会上公布,促进互助合作小组的制度化、规范化、自律化。

3、做好互助合作小组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客户经理培训,不断强化客户经理对互助合作小组的组织指导职能,激发客户经理工作热情,全面促进客户经理对互助合作小组组织指导职能的充分发挥。二是做好小组召集人培训,增强其理论知识,在小组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以便更好地带动互助合作小组建设。

4、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提高零售户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开展终端陈列评比、品牌培育比赛,功能店建设等活动,开展组与组之间、零售户与零售户之间的比赛,组织小组成员到功能店参观,激发零售户

积极性,促进互助合作小组的建设。

5、做好发展新零售户加入互助合作小组工作。要积极做好未参与互助合作小组的零售户的思想工作,解释活动的意义,鼓励其加入到小组中来,不断完善零售户的经营管理。

6、借助外力,做好价格监管工作。一是通过公布举报投诉电话,让消费者来监督零售户的经营,发挥最大的公众监督作用。二是聘请若干名消费者作为明码实价义务监督员,通过他们的消费来检验明码实价工作的落实情况。三是通过物价部门对零售客户明码实价的监督,与我们形成监管合力,切实维护好市场经营秩序。

(三)整改提高阶段(7月16日-7月31日)

根据市公司与领导小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县营销部在互助合作小组建设工作中发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小组成员提出的各种意见、建议,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水平。

(四)总结推广阶段(8月1日-8月31日)

对互助合作小组建设工作认真总结,相关的痕迹化资料及时汇总、整理、归档,做好保管,并结合实际,逐步扩大互助合作小组数量,完成互助合作小组建设目标任务。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互助合作小组建设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督导的职能,要深入一线,做好调研,切实掌握互助合作小组建设开展情况,防止形式主义,工作小组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各阶段工作的开展,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统筹兼顾,明确责任

今年工作项目多、任务重,一定要统筹协调,合理安排,要把握好工作进度和工作节奏,严格按照工作计划,细化工作目标,抓住重点环节,明确人员职责,妥善处理互助合作小组建设工作与其他工作间的关系,确保此项工作按时按质完成。

(三)积极协调,密切配合零售户互助合作小组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单靠几个人或

一、两个部门难以完成,在建设过程中,各科室要大力支持,相互间要密切配合,同时做好与市公司的协调,避免绕圈子,走弯路。

(四)认真梳理,科学总结

小组互助合作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6

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

“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途径。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具有速度快、质量高、印象深、趣味强等优点。它是以6人小组为学习单位,在行动上相互配合,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组与组之间相互质疑,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从而区别于传统班级教学。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个性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学习基础、家庭环境、经济状况也各不相同,运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更好地学习他人的长处,并在小组中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展现特长。

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合理地建构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手段。小组人数在班级一般是6人。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组内成员之间要有明确的分工,明确组长、每个组员的责任,这样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中心问题展开讨论、探究。

小组成员应该是动态的,学生对不同学科的掌握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定期让小组间的学生自由组合,这样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从而给每位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使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

采访法 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问题时,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访几家大卖场,了解进价、标价、售价、利润,然后概括出打折的主要等量关系:利润=售价-进价。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笔者编题考察本组同学,并通过小组择优选择出最佳题目,呈现到展台上考察全班同学。这样的走访,如果个人独资行动会比较难以完成,而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则可以相互鼓励,增强信心。

头脑风暴 在经济新闻中,经常有几个经济巨头在一起探讨某个话题,形成共识,再汇聚成方案进行实施。在教学中,很多章节都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概括重点,小组派代表在班级宣讲,共同学习,分享成果,使单调的内容学习起来不至于无趣。例如,在因式分解4的教学中,其实是把提取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放在一起用,笔者让小组内部观察、讨论、总结,并且小组之间相互质疑、点评。各小组的方式都很好,对全班学生的启发很大。

辩论法 对于一些有分歧的问题,通常都是采用这样的方法。例如,在平行线一课教学复习中,笔者以一个题目作为出发点,征求不同的解法,学生探讨各种方法的利弊。当然,在组织时,要让小组对抗辩论,阐述自己的观点,揭示其他组的弊端,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形成共同的意见。这比教师唱独角戏讲多种解法要强,学生也越辩越有趣,课堂氛围活跃,还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步骤

教师要精制学案,引领学生高效学习 学案中每一个活动都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虽然不同的课题、课型有不尽相同的设置,但经过教师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地处理,会逐步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训练体系。教师根据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学习,遇到难题寻根问底,课堂上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

根据本班的情况制定规则,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要改变合作初期讨论中出现的两个问题:一是班级讨论时,每个人都在说,教师听不清,也没有办法参与;二是停止后回答问题的同学都是“我认为”“我觉得”,出现名为集体、实为个人的单干活动。教师应该为小组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所有人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都有事可做,都能感受自身的价值。组内讨论时,学生要独立思考,避免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组间交流时,学生要学会倾听,取长补短。笔者认为,课堂的目标是不要求人人成功,但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有所进步。

教师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能单纯地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潜能发展,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当然,教师除了知识目标外,还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能力的追求。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现在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不能满足课改对数学教学的要求。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恰好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根本就是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少教,学生多学,这样,校园里可以少一些抱怨和吵闹,同时教师和学生可以少做无用功,多点快乐、悠闲。

小组互助合作 篇7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 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小组合作就学习本身而言其实就是实现“发现性的学习目的”。它通过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以小组合作活动为主体, 利用同伴间的互助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学生会自发式搭建起知识框架结构, 促使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交流。

2. 小组合作学习能提升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新课标里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不仅是学习课本知识, 最重要的还是要在思想上有所触动、认知、落实。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把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改变了以往同学之间以竞争为主的状态, 转向以合作为主。在这种良好的人际环境下, 不仅能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英语知识技能, 也能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能力教育, 以及加强学生与同伴之间交流的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简单的几个同学组合在一起, 它需要靠同伴们之间的互相帮助与合作才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必须尽自己的努力, 化“单独作战”为“合作进军”, 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协作, 也能不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课前”未雨绸缪

在预习环节融入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上课前全面、细致的预习能够有效保证课堂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预习时, 学生相对较为盲目, 教师可以事先把预习的内容及要求告诉学生, 让小组同学根据要求查阅生词、预习对话或课文及语法要点, 注明自己在自学过程中的疑点和难点, 带着问题进课堂, 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例如牛津版7BUnit 6“Pets”一课, 我要求学生预习时做到: (1) 预习课文, 查阅生词, 理解文章意思, 并就疑难点做一份笔记; (2) 准备一些常见的动物玩具或图片, 查阅动物的英文名称, 并用英语简要描述其中两种动物的外形及习性等; (3) Write your simple poems about“Please cherish the small animal”.任务一分配下去, 学生学习积极性都很高, 有序地进行预习安排, 不仅课上得轻松有趣, 也让学生学到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 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课中”实战演练

新课改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 不要再像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 将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因此, 教师要坚守课堂这块主阵地,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真正地走进英语课堂。同时, 课堂教学环节中对合作交流的教学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紧紧围绕“多样性”和“互动性”突出学生的课程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 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潜能, 满足他们多元化学习发展需要。

例如在学习“Pets”一课时, 首先是新单词学习的合作。通常对单词的记忆是枯燥乏味的, 但由于小组长的监督、组员间的竞赛, 使得学生在记忆新单词时所花的时间更短, 印象更深刻, 热情也更高。其次是课文朗读的合作。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可以读难度较大的部分, 尤其是Unit 6Reading 2“Poems about pets”, 可以让其他成员欣赏、模仿, 并且帮助小组其他成员纠正读音, 克服心理障碍等, 使得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再次是合作归纳知识。如:重点单词hold, feed, catch, bark, trouble等;重点词组、短语feed sb./sth., hold sth.in one’s hand, the cleverest animal of all, look a little different (from) 等;重点句型“I like watching it swim around.”“It is a good idea to do sth.”“Fantail goldfish are easy to look after.”等;语法知识如肯定祈使句和否定祈使句、情态动词must和should表示职责和责任等。最后是作文批改的合作。写作是考查英语综合能力必不可少的手段。让学生全程参与批改, 可以让学生借鉴别人的思维方式, 熟悉不同句式的变换, 也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 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3.“课后”温故知新

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 课后的复习和巩固环节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新知识的学习, 更需要学生和老师用心去巩固和强化。可面对这么多学生, 教师根本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生在课下, 自主地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 由成绩较好的小组负责人监督、指导。

例如在学习“Pets”一课后, 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默写新授单词、固定搭配的词组和句型, 背诵课文重点语段等, 这不仅让学生在课后再一次地将所学课本中的固定搭配总结出来, 也加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 学习效果十分显著。

三、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

1.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只有让学生树立起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分子的意识, 才能使学生不断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使自己和小组这个团队融为一体。因此, 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比如创设多媒体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等, 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积极思考, 更好地开展团队合作, 从而掌握语言目标。

2. 搭建交流平台, 实现共同提高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 教师不要急着讲解, 力争做到小难不出组。对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也可以展开组组交流, 教师给予适时的激励评价, 把合作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位学生的潜力, 实现个人的提升和小组的提高。

3. 既要面向全体, 也要关注个体

在开展合作学习时, 我们一定会发现小组活动中有种种不平衡的现象, 这就需要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 帮助学生深入探究其中的学习任务,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运用能力。因此, 教师可以从学生语言认知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 设计多层次的学习任务, 让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都得到满足。

总之, 小组合作教学让小组内的各个个体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来发现未知的知识, 以灵活多样、形式丰富等优势建立了一种分组分层有快有慢的教学情景, 不仅能有效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也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学习运用能力, 促进了学生语言知识技能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艳.小组合作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 2012 (36) .

[2]韦崇月.倡导合作交流实现有效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 2013 (7) .

小组互助合作 篇8

一、课前预习

俗话说,不打没准备的仗,在预习环节,教师必须清晰熟透本节学习的内容,从而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们阅读文本、查阅资料、做预习笔记。识记单词、学生跟读录音、自己读、小组齐读是英语课教学预习的方式,最后完成首字母填空题,加深印象。这种预习非常有成效,使学生解决了词汇的障碍,学生们在课堂上理解文章容易多了,并且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以“兵教兵”的形式,1号学生辅导4号学生,小组内外互相交流,训练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这让一般层次的学生很好地学习到了系统的预习方法,对学习好的学生为下一环节的“课中展示”做了充分准备。

二、课中展示

课中展示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交流预习成果。在小组讨论中,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各抒己见,除了接受信息外,更多的是带着怀疑的心态去思考问题,对于中肯的答案,很多学生除了听,更多的是赞许、补充、质疑。然后是全班性的展示,学生们都会争先恐后争取发言机会。例如,too much和much too这两个短语的用法,许多学生都会混淆,经过学生讨论分享过记忆方法后,由4号学生发言,说出了他的记忆方法是:只记后面的中心词,即much是“多”的意思,too是“也、太”的意思,那样too much就是“太多”,much too就是“实在太……”。4号学生的发言思路清晰,其他同学凝神倾听,认真思考,很容易就接受了这样的解释,往后再出现同样的选择时,很少有学生再有区分不清的情况。由学生教学生,效果有时比老师教还要好。尽管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程度各不相同,学习的深度各不相同,但是每个人都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了出来,自己的见解得到认同和尊重,日积月累,每位学生的自信心都得到了培养。

三、适时点评

在学生展示完后,根据授课要求及知识点的重要程度,教师作适时点评。教师点评要以正面鼓励为主,既充分肯定回答正确的学生,也要充分肯定那些敢于大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学生;即使是对回答不那么正确与完美的学生,也要给予鼓励,以保护其积极性与自信心。通过这样的点评,让每一位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例如英语短语默写,只要4号同学能默写出一个单词,虽不是完整的短语,也应给予鼓励,要看到他们的进步,相信他们终能正确默写出完整的短语。点评方式应多样,可以采取教师评、组内评、小组互评的形式,这样不仅评者、被评者双方都处在积极的状态之中,还可以激发双方的学习兴趣。

四、及时总结

学生点评后,教师要进行及时小结。小结是一个深化、提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一样,不可小觑。而总结法是课堂小结最常用的方法,它能把复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有助于学生对该内容的记忆和运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把握重难点。如学习“如何请求和给别人提建议”这节课时,可以让小组各自将表示建议与请求的句型进行罗列:

Why don’t you/Why not do sth.

What/How about doing sth.

You should(not)do sth.

You’d better(not)do sth.

Let sb(not)do sth.

Would you mind(not)doing sth.

由学生自己小结出来,学生的印象会特别深刻,而且同时也反映学生已经达到了该节课的学习目标,也能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五、当堂反馈

“当堂反馈”是最后一个环节,是要求对前面的课进行总结的一个教学环节,要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关注4号学生,教师应给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是否掌握该节课所学的知识。这一环节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例如小组长抽查组员背诵句子,4号学生在小黑板上默写句子,组长批改,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促进学习进步。

小组互助评改作文方法初探 篇9

我的尝试是百分量化作文标准, 进行小组互助共改。

一、百分量化作文评改标准

拿到一篇作文, 究竟该从何入手进行评改, 如何评改好, 是学生初学评改作文时的一个难题。尤其是我所训练的是初入初中的七年级新生, 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 作文水平更是良莠并生。为避免出现学生根据印象随便乱打分乱批改, 或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甚至评改出谬误, 也为了增加学生评改作文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将作文评改标准事先分项使评改作文有据可依是很必要的。因此每次作文训练, 我都是根据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 综合作文的常规要求设置五个“写作要求”。这五项写作要求就是评改的五项标准, 只要学生按照写作要求去做了而且做得很好, 那么他本次学习任务就是完成, 就可以得高分。每项标准都是20分, 一共是100分。每一项标准含有几个方面, 按这一项的20分进行均分就可以了。这样学生评改时就有章可循, 也可以据此标准衡量评改者是否认真负责任, 还可以发现评改者的实际作文水平。比如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学习了一系列的写景散文之后, 作文训练安排为描写景物, 要求学生“观察秋天的景物, 写一篇文章, 记下所观察的景物和当时的感受。题目自拟, 但标题中必须含‘秋’字, 如《校园的秋天》《秋到山村》《秋天的田野》等等”。根据这次作文训练的重点, 我对学生提出的写作要求是: (1) 字体端正, 文面整洁, 书写正确, 无涂抹无错别字。———这一条是从作文的常规上进行要求。 (2) 语言表达自然通顺, 无病句和半截句。———这一条是从语言表达上要求学生做到文从字顺。 (3) 采用一定的观察方法, 或定点或移步, 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这一条从观察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提示和指导, 这是本次写作训练的重点。 (4) 景物描写要突出秋天景物的特征, 能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这一条从描写的角度和修辞方法方面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引导, 是本次写作训练的难点。 (5) 550字以上。———这一条从字数和篇幅上进行规定, 引导学生将景物特征描写具体。

二、规范每次作文评改的方法和步骤

蒋南翔说过:“一个教师是交给学生已经猎取的猎物好, 还是交给学‘打猎’的猎枪并授之以方法呢?我以为给学生的‘猎物’不管多少, 总是要吃尽的;而把‘猎枪’交给学生并授之以打猎的方法, 他就永远取不尽、用不完了。”评改作文对于初中生来说, 并不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情。“适应学生心理, 组织得好了, 才有实效, 学生的批改能力才会提高。”学习评改时, 我从学生习作中, 精选一篇代表习作, 并借助幻灯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 现场按作文评改的五项标准进行评改, 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整个评改过程, 以便学生在今后自己修改和互相评改时模仿借鉴。然后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写作要求进行评改。评改作文的方法和步骤:

1. 以前后三张桌子的六个学生为单位组成评改小组, 每个小组设置一个组长负责组织评改, 一名书写认真字体工整的学生担任书记员负责写总评语, 并记录本组所评改的每本作文的最终得分。每次评改时按照本小组的人数分配相当数量的作文。

2. 拿到作文后, 同桌共同负责两本作文。先一起看第一本, 先对文面字体及篇幅有一个评判。然后通读全文, 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用统一的修改符号画出文章的病句和错别字。

3. 六本作文初步评改之后, 再拿到小组里评改。一人负责念 (每人负责一篇) , 其他同学倾听。读完后, 组员对照本次作文训练的标准发表个人的意见。书记员负责对每一项的大小要求打分。做到的做上标记“√”并打上分数, 没有做到的做好标记“×”。还要逐句逐段地对文章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并适当加上眉批。

4. 复阅全文, 纵观整体, 写上总的评语并给出总的分数。对照写作要求做的好的总结到优点部分, 没有做到或做得不很好的写到缺点部分。对于审题立意、篇章结构或整段整文的问题, 能给出修改意见

5. 在打好的分数后注明评改该文的小组号和全组成员名字。

6. 每组根据本组所评作文的实际的得分, 选最高分向班级推荐一篇优秀作文。

7. 八个小组共推荐八篇优秀作文。这八篇作文专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在全班交流。每一小组先公布该篇作文的得分和本组的推荐意见, 然后由作者来念。读完后, 再由全班同学进行评议, 指出作文的优缺点以及使自己有收获对自己有帮助的地方。

整个评改过程完成后, 我再针对推荐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和表现出的优点进行总结, 表扬评改认真的小组和个人。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让学生动手相互评改作文, 既把原来“学生习作”、“老师批改”的两个互不相干的独立静态的环节融合在了一起, 又切实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更重要的是, 经过多次批改实践, 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 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 提高了学生对作文的积极性和写作评改的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 学生作文方面出现了不小的进步。现在两个教学班的学生人人动手写作文, 作文上交率达到100%。学生写作的文面和字体有了很大的改观, 涂抹现象越来越少。学生的错别字在逐渐减少, 句子也通顺流畅了许多。学生初步具备了作文鉴赏能力, 在班级推选出的优胜作文往往确实是写得优秀的, 能够得到全体同学的一致好评, 也能够代表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

当然这样的作文评改尤其是学生小组评改方式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问题, 比如耗时长、方法烦琐等, 这有待于在以后的试验中不断创新和改善。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 播撒灵动的思想, 放飞创新的羽翼, 那么, 我的作文教学收获的将是一方神奇!

摘要:以传统方法批改作文一直以来是让语文教师身心俱疲却收效不佳的工作。本文分析和介绍在将每次作文训练重点百分量化的前提下进行学生小组互助共改同学作文的做法、步骤以及效果。

关键词:百分量化,小组合作,互批共改

参考文献

小组互助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动能 篇10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 教师依旧起着主体作用。一些学生以为自己的回答不过是老师课堂设计中的一种可有可无“点缀”, 因而拒绝参与这种“表演”;一方面课堂设计缺乏有效的互动模式, 分工不明确不到位, 学生参与角色不明显;再者, 课堂问题设计缺少新鲜度和深度, 现在学生手头资料很多, 教师如果课堂上设计的问题和资料上重合, 学生看看资料就能明白的问题, 何必要故作玄虚地再“研讨”一番呢?

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激发学生潜在的动能和创造的热情, 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 进而打造“高能”人才, 笔者认为应着力三个方面: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给学生一个“推力”。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本质上不是技能的传授, 而是唤醒、激励和鼓舞。”作家林清玄同样认为:“教育最要紧的是唤起人内在的渴望, 不在于塞什么东西。”创设有效教学情景常用手法是设计巧妙的导入语和组织教学游戏。幽默, 生动、富有情感导入语是一种催化剂, 带有强烈的暗示性, 迅速有效地张舍一种氛围, 给身在其中学生注入新的活力。而组织课前游戏, 也是一种迅速达到高涨动能的激情推动方式。例如在讲《陈情表》的时候, 组织学生合唱一段筷子兄弟歌曲的《父亲》;教学《雷雨》的时候, 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在讲授古典诗词的时候, 让学生把诗歌的意境用图画表现出来。或者在普通的课前, 玩“击鼓传花”“沙场点兵“之类的小游戏, 活跃一下课前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和创作世界中时, 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的价值, 没有了这些, 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1]现实阶段, 音乐, 博客、QQ聊天, 微博、微信等众多多媒体平台已经成为青年的精神需求, 产生出勃发的生命力。在课堂上, 教师不妨实行“拿来主义”, 将音乐、视频、图片引入课堂, 都是唤醒学生“内在渴望”的良好方式。

二.建立有序的小组分工模式, 给学生一个“恒力”。“《超级学习》的作者, 美国超级营地创建人之一埃立克.詹森相信影响学习的两个核心因素是:状态和策略, 第三个当然是内容。“状态”创造出学习的适当的精神状态, “策略”代表授课风格和方式, “内容”是主题, 在每个好的课程中, 你都有这三者。”[2]小组教学的策略就是:“人人参与, 合作共生, 分享共赢。”为此, 要建立必要学习模式。根据这几年教学实践, 我们总结了语文小组教学“四步教学法”:

1.圈点勾画, 充分预习。“不动笔墨不读书”, 本阶段要求学生反复研读文本, 梳理文章内容, 初步提取文中信息, 对阅读有障碍的地方圈点勾画, 并且深入发现疑难疑惑点, 形成自己问题。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己,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这是学生进步的标志, 是成熟的标志。

2.投石问路, 小组讨论。本阶段要求每个组员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汇总到小组长那里, 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然后总结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或者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到课代表处。

3.沙场点兵, 智慧碰撞。本环节要求全班同学对各小组呈报问题进行讨论, 然后采取合作探究, 相互质疑的方式, 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探讨。这里是小组教学的高潮部分:有智慧的火花, 有思想的撞击, 有勇气的较量。通过这一环节, 力争华彩满堂, 精彩纷呈。

4.有的放矢, 破解疑难。最后, 教师对学生还未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重点突破, 同时要高屋建瓴地总结方法, 迁移拓展。

当然, 要保证这些环节的高效运行, 还必须创造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为此, 我们打造“一分钟建设”:“幽默一分钟”, “微笑一分钟”, “冥想一分钟”, “小睡一分钟”, “高呼一分钟”……

三.探究与分享, 给学生一个“变量”。“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3]科学知识只是一种“外衣”, 科学的本体则是发现和探究。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 (发现) 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尤其强烈。”获得新知和创设有价值的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更为深刻或者贴近现实的问题, 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条件, 也是打造“高能”人才的基石。

一个“高能”的人才需要有发现问题的敏锐力, 需要有对问题明察秋毫的洞察力, 还需要有准确预判问题走向的远见力, 还需要有解决问题的智慧。因此, 引导学生发现新知培养“高能”, 这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变量”。从一定意义上说, 这个“变量”关系着高效课堂的成败, 关系着社会的发展, 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未来。

“知识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教育只有真正切入并融入生命的教育, 才能体现教育的生命, 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避免或纠正教育的过度外在化和空心化问题。”[4]因此, 教育不是简单地获取知识, 更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而最为重要的就是探究发现能力, 并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 满足学生自身个性, 价值, 欲望, 认同等需求, 实现自我的价值回归。

探究发现是培养“高能”人才的基石, 而“分享”则是完善学生身心的重要砝码。教改先锋山东杜郎口中学语文课堂就大力倡导分享式的互动式教学:“吟一首小诗, 博得满堂喝彩!写一篇美文, 赢得大家青睐!问一个问题, 收获无限精彩!分一份心田, 回报汩汩清泉!”社会已经进入色彩缤纷的自媒体时代, 合作分享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主流意识。小组互动教学就是这种合作互动方式的良好体现。

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认为,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儿童的生长。叶圣陶先生秉承杜威先生真传, 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 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诉求, 唤醒学生内在的渴望,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 最终才能创造出华美的乐章。

注释

1[1] (苏联) 苏霍姆林斯基著, 毕淑芝等译, 《育人三部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第71页。

2[2] (美) 珍妮特.沃斯 (新西兰) 戈登.德莱顿著.顾瑞荣、陈标、许静译《学习的革命》.M.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8年12月第2版第293页。

3[3]普罗塔戈语, 普罗塔戈, 古希腊生物学家, 散文家。引自 (美) 珍妮特.沃斯 (新西兰) 戈登.德莱顿著.顾瑞荣、陈标、许静译《学习的革命》.M.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8年12月第2版.第284页。

上一篇:史地知识下一篇: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