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4-04-10

平均数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6篇)

篇1:平均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P92-94页 导学目标:

1.在丰富具体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的意义。2.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3、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同学们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 点: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难 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资源:自制课件、彩笔及笔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课间休息时玩什么?(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跳绳等)课前让同学们记录自己一分钟跳绳的次数,请一个小组汇报。男生和女生谁获胜了?怎样比较?(求总数)

2、你玩过套圈的游戏吗?三年级第一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男、女生套圈比赛,(出示成绩统计图),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你觉得男生成绩好还是女生成绩好?比什么?怎样比? A、比男、女生的总数(质疑不公平)B、套的最多的、最少的都是女生,不好比。C、比男生还是女生套的准?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问:怎样才能说明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各组代表向全班学生汇报本组的想法。引出平均数。即:分别求出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2、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1)◆学生演示移动条形统计图中方块,使4个男生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

◆移动女生条形统计图中方块,使5个女生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动手操作移动彩笔。(说清移动方法及结果)

◆质疑:移动有局限性,数大或者没图怎么移?(如:求平均身高)(2)通过计算求平均数:

◆求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抽生讲解思路并板书)◆独立计算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抽生板书)◆求丝带的平均数。(P94页2题)◆求平均身高。

小结:求平均数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提问:学校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身高是155厘米,可能吗?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的队员吗?(1)在小组内讨论。

(2)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2、河水平均深度110厘米,身高145厘米,下河游泳一定安全吗?(1)在小组内讨论。

(2)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揭示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小,有些可能和平均数相等。

四、实际应用:

1、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平均数?

2、给本节课打分(提出对老师、同学的建议,进一步渗透平均数的应用意识。)五.课堂总结:今天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与困惑?

教学反思

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以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运动会跳绳的录像引入,把学生一下子引入了课堂。这一情境的创设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起到了迁移的作用。在例题教学中,我让学生观看了“套圈比赛”的录象,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的问题: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在此,我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不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

收获二: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如:第一题是对平均数的理解;第二题是对平均数的应用,第三题是对平均数的深化认识。这三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我也有困惑:首先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行合作讨论、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概念;其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流于过场的倾向,怎样实现这一学习方式优化及发挥其最大功用,这些问题仍值得不断探究和实践!

篇2:平均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课:

1.通过操纵和思考平均值的平均值来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一个整数)。2.可以使用平均数量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用的问题,进一步积累数据方法的分析和处理,发展统计概念。

3.进一步提高与同龄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使用知识解决乐趣的问题,建立良好的数学信心。

本课的困难:平均的意义和平均的方法。

学习过程

自学准备和知识指导:

1,预览教科书92-93页的内容,不明白标出的地方。2,通过预览,我认为男孩和女孩相比设置了前景,因为

团体交流前学习情况

学习交流和问题研究:

1,确定男装套准或女装套为什么,分别找男人,女孩,每组的平均人数? 2,生产学习菜单:

(1)这本书有几种方法来找到平均学生的表现?谁能介绍介绍?

(2)仔细看图表 变化的过程,思考是如何分裂的?

(3)如何计算计算?

总结:平均数,可以先find()数,然后())。

3,研究的意义平均。

(1)这7分是每个男孩的实际得分?你怎么理解的

(2)请仔细观察与这个组的原始号码的平均值,你发现了什么? 4,计数女生平均分。

(1)首先估计每人每人的女孩数量?你在想什么?

(2)我们不允许估计呢?什么方法来验证什么?

(3)谈谈您的验证方法。

(4)为什么它除以5?

面板讨论在菜单中

奖励:这种方法称为移动多于弥补

奖励:这种方法称为sum equal 集体沟通,教师访问,指导。

实践检测和问题扩展: 1,产生思考做第一个问题

(1)如何在笔筒中移动铅笔?

(2)你有其他方式吗?

(3)如果将第三支笔从第一支笔支架取出到第二支笔支架中,然后将第五支笔从第二支笔支架取出到第三支笔支架中,则每支笔中的平均笔 有多少根棍子?

(4)如果将第三支笔从第三支笔支架取出到第二支笔支架中,然后从第三支笔支架中的第一支笔支架取出到第二支笔支架中,每支笔支架的平均数量是多少?

(5)在钢笔上的三个平均,有一个变化?为什么? 2,想想做第二个问题

谈谈你做什么?

3,小林参加了三环游戏,以下是小林的数量统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分

小林 12 11 10

小林第三集的数量是多少? 4,第97页的文本你知道吗? 5,检测:想想先做3,4个问题

集团沟通

根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问题,进一步明确指导。

学生独立完成测试,教师巡逻,给予贫困学生适当的帮助。

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三年级学生非常抽象。在过去,当教授平均概念时,教师倾向于关注法律的平均教学数量。新的教科书对于学生理解平均水平更重要 的意思。基于这样的理解,我在设计的一个实际问题的组合(男孩和女孩环比赛),这个团队会赢?要确定男士套的准女孩套,为什么,分别找男人,女孩,每组的平均人数?指导学生开始沟通,思考。在对学生活动的讨论中,认识到平均值可以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导致平均值,感觉的平均值是对现实生活的需要,以及学习习近平均值的需要。教学只是组织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和作用可以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面对类似的问题,自然可以将平均值作为一组数据代表,进行比较和分析。

篇3:平均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过程:

师: (板书:平均数) , 今天我们来讨论与平均数有关的问题

出示:男生平均身高142cm, 女生平均身高140cm, 你们有什么想法? (师:故意设陷阱)

生:可以求出男、女生平均身高是多少cm。

师:怎么求?

生: (142+140) ÷2=141 (cm)

师:都同意这种做法吗? (生都同意) 今天就解决这个问题, 都做对了, 就可以下课了。 (师: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生: (沉思) 不会这么简单吧?

生:应该知道人数是多少。

师:补充上一个条件:一个运动队共10人?又该怎么求呢?

生: (又思考片刻) 不知道男、女生各多少人?

师:想一想, 设一设, 试一试。

生:得数不固定, 因为男、女生各是多少人不固定。

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计算各种情况, 并配合:这个线段区间图, 估计答案分别在哪个区间上。

140 141 142

生:讨论:当男生人数分别是2、3、4、5、6、7、8时, 平均数各是多少?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进行分组讨论, 效率高, 教师深入小组参与引导]

生:分组汇报自学的结果, 先估计所算答案在哪个区间上, 再列式分别是:

当男生人数是2、3、4时, 答案在140~141之间, 算式分别是:

(142×2+140×8) ÷10

(142×3+140×7) ÷10

(142×4+100×6) ÷10

当男生人数是5时, 答案是141, 算式是 (142×5+140×5) ÷10, 即 (140+142) ÷2

当男生人数是6、7、8时, 答案在141~142之间

算式分别是: (142×6+140×4) ÷10

(142×7+140×3) ÷10

(142×8+140×2) ÷10

[反思]

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重点让每个学生说出答案, 在哪个区间上。这是教师在说课时阐述的本课保底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估算。即让学生看到题目, 不用计算就能根据线段区间估计答案在什么范围内。但没有引导学生观看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让学生发现规律, 总结出求平均数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两个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问题。求平均数问题最基本的保底目标不应该是正确估算答案的范围, 而是让学生在弄清求平均数问题的解题思路, 并利用线段区间图理解求平均数问题的本质, 最终通过分析观察引导学生得出求平均数问题的方法是用“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一基本定律。

2.对 (140+142) ÷2=141 (cm) 教师给予简单的肯定。其实对 (140+142) ÷2=141 (cm) 正确是有前提的, 即当男、女生人数相等时才是可以的, 但也应通过从:

(140×5+142×5) ÷10

= (140+142) ×5÷10

= (140+142) ÷2

推导得出, 如果直接列成 (140+142) ÷2应是错误的, 如果教师把这个推导过程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弄清来龙去脉, 体验错误的成因, 学生理解就深刻了, 也就不至于练习巩固过程中又出现一片错误。

题目:什锦糖每千克60元, 水果糖每千克40元, 两种糖合成一种糖, 每千克多少元?

生: (60+40) ÷2=40 (元) , 错误率达85%。

篇4:“平均数”教学实录及评析

本文结合第十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无锡分赛区初中数学展评课《平均数》第二课时一课的教学实录,从“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的视角进行粗浅评析.

1 理解数学——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作为教师,只有清晰地知道“教什么”,理解所教内容“是什么”,充分发掘隐藏于数学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和自身的学科价值,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平均数》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实录 新知探究

问题1 某校要招聘1名数学教师,甲乙二人应聘参加了3项素质测试,成绩如下表:

应该录取谁?(小组交流)

生1:我准备录取甲,因为他有两项比乙好.

生2:我准备录取乙,因为他的命题成绩非常突出.

生3:我准备录取甲,因为作为教师,上课能力应该最重要,甲上课成绩比乙高.

师:能否找到一种方法,即兼顾各项成绩,又能突出上课的重要性呢?

上述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两个层次明显的问题,引导学生自悟“加权平均数”的概念.第一个问题,旨在承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复习平均数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不等,只要比较两人的平均成绩即可.而第二个问题,学生通过计算平均成绩后发现其平均成绩相同,此时,对于“录取谁”的问题就有了不同的声音,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境下,教师适时抛出“能否找到一种方法,即兼顾各项成绩,又能突出上课的重要性呢?”这一问题,其意图是引导学生思考“加权平均数”的问题,渗透隐藏于知识背后的“统计意识”和培养“数据处理能力”,这是执教者在充分理解数学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的有针对性的问题,为后续“加权平均数”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问题基础.

2 理解学生——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这已是共识.只有“理解学生”,才能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课堂教学中,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等基础,即要明确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在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是什么,以及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是如何展开“思考”的.

教学实录 自学质疑

请拿出教材,阅读第100至101页,阅读教材时,请在不理解的部分打上问号,在认为重要的内容划上波浪线.(请同学写在黑板上)

师:哪里有疑问?

生1:“5∶2∶3”是什么意思?

生2:表示各数据的重要程度,这里表示采访最重要.

师:怎样表示创意最重要?

生3:提高创意的比例.

师:刚才那组同学把他们认为的重要内容写在了黑板上,你们也这样认为的吗?怎样理解权的意义?

生4:权反映数据的重要程度,哪个数据重要,可以让他的权变大一点.

生5:用比值可以表示权.这里的十分之五,就反映写作成绩的权.

师:请按照你的理解解决问题2.(学生展示解法并讲解.)

师:这样算得的叫加权平均数,请解释一下.

生6:增加了权的平均数.

师:如果想录取乙,该怎么做?

生7:提高命题的权,因为乙唯有这项分数高,提高它的权,才可能被录取.

师:利用加权平均数,可以兼顾各项成绩,又能体现数据的重要程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作出选择.

对于《平均数》的内容,学生小学中已经学习过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执教者采取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让学生自觅“加权平均数”的相关知识,方法得当.上述教学过程也显示,教师“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何让学生产生“自明性”,即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不断追问,逐步逼近知识的本质——对“权”的理解.常识告诉我们,教学的本质是“去倾听学习者,并让我们的学习者告诉我们他们的思想.”基于这种理念,应不再把教学理解为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过程,恰恰相反,教学应是学生讲解、教师倾听的过程.换言之,教学的根本不在于教师向学生讲了多少,而在于教师对学生理解了多少.倘若教学指向于理解,教师的任何讲授都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的倾听之上.“只有创造机会让学生去言说和表现,教师才可能理解学生,学生也才可能相互理解,教师的讲授和其他教学行为也才有了可靠的基础.”本节课的执教者深知这一道理,教的过程就是“学生讲解,教师倾听”的过程.

3 理解教学——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所谓教学,就是引起、维持、促进学习的所有行为.雅斯贝尔斯所著的《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关于“教学”有以下观点:教学的本质在于唤醒;教学的本体在于对话;教学的本然在于追求“自明性”;教学的本真是需要自由的;教学的本源是要回归生活的……因此,数学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唤醒学习欲望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使得学生产生“自明性”的过程,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过程,是自由活泼的过程,也是以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为载体的学生的认知过程.

教学实录 课堂练习

小明所在的小组同学的身高如下(单位:cm):168,168,170,160,168,160,170,160,168,170.求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要求:完成后,组长汇总小组的方法.同时交流归纳,何时用何种方法比较恰当?

生1:有三种方法.

方法1:按照平均数计算公式;

当出现重复数据较多时,用这种方法.

师:这样计算时,4,3,3分别是168,160,170的权.

生2:方法3将各个数据同时减去160,得到一组新的数据8,8,10,0,8,0,10,0,8,10.求得它们的平均数,再加上160.当一组数据都接近于某个数据时,采用这种方法比较恰当.

师:当一组数据较大,且接近于某个数据时,比较恰当.

师:如果小明组的平均身高比小丽组的平均身高高,是否说明小明就比小丽高呢?

生3:不是.

师:平均数反映的是数据的集中趋势,体现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单个数据的大小.

教学实录 课堂小结

师:我们小学就学过平均数,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体会呢?加权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请各小组交流.

生:小学学的是算术平均数,现在学的是加权平均数,权是衡量数据重要程度的数值.

生:算术平均数容易受极端值影响,加权平均数则可以调整各数据的影响程度.

师:算术平均数其实可以看成各数据的权是多少?

生:都是1.

师:在统计学中,平均数有六类.同学们在今后高层次的学习中会接触到.

从本节课中的上述教学实录(包括前文中的教学实录)中也可以“看到”前述的过程,问题1和问题2的教学流程设置,让学生在情境对比中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唤醒学生探究“加权平均数”的欲望;整节课的教学,教师仅仅充当“助产婆”的角色,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让学生逐步“自明”加权平均数,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所设置的问题情境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种莫名的“亲切感”;教师所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声有色的阅读、有情有义的交流、有滋有味的探究”,教学过程是民主的、开放的、自由的;课堂小结也不落俗套,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学生“认知结构的再组织”;布置的作业“把今天上课的感受写成一篇数学小文章.”也别具一格,没有约定俗成的“计算”式作为,而是让学生写出感悟,可谓匠心独具.

可以说,正是基于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载体“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教学对象“认知基础”的理解,才有了对课堂教学的“本质要义”的把握.只有对课堂教学三要素“数学、学生、教学”的理解到位,课堂教学的效益才能得以凸显.

参考文献

[1]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1991.

[2] 张华.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8(6).

篇5:平均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

领导签字

教学目标、集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会用“平均成绩”说明问题的公平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会用“平均成绩”比较哪个组成绩好的公平性,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学会计算平均数。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的作用,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数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口算练习

560÷40=

240÷60=

420÷7=

50÷30=

54÷9=

960÷6=

88÷8=

76÷4=

85÷5=

810÷9=

(30+50+80)÷4

(80+80+80+80+85)÷5=

【设计意图:炫我两分钟的内容要围绕着“目标原则”,即尽量设计成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本课重点内容为计算平均数,通过对简单的加法、除法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为这节课计算平均数打下基础。】

二.尝试小研究课前尝试小研究

.1号笔筒有()支铅笔

2号笔筒有()支铅笔

3号笔筒有()支铅笔4号笔筒有()支铅笔

5号笔筒有()支铅笔

2.上图中一共有()支铅笔。要使每个笔筒放的铅笔同样多,每个笔筒应放()支铅笔,动手分一分。

3.列算式为:

课上尝试小研究

研究一:四(1)班一、二组同学进行投球比赛,每人投10个。

第一组

姓名

投中个数

张华

8个

王云

7个

李英

6个

赵明

7个

第二组

姓名

投中个数

刘杰

9个

杨立

8个

孙梅

5个

王丽

3个

丁鹏

5个

.读上面的统计表,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上面两个组哪个组的成绩好?

3.你能算出每个组的平均成绩吗?

研究二:亮亮把自己家一个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情况作了统计:

星期

数量(个)

.读上面的统计表,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算一算亮亮家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

3.议一议:求出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

(提示:以上几个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内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形成最终的小组意见,最后小组长确定好发言顺序。)

【设计意图:整个小研究的设计体现了低起点、多层次、深思考、求精炼的原则,课前尝试小研究的设计意在从学生旧有知识,且与本课密切相关的逐渐渡到新知的尝试研究,充分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的解决尝试新知铺路搭桥。而课上尝试小研究通过计算平均数,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感受平均数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

三.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课上研究

(一)(二)。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

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

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

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小组合作交流建议的给出使小组交流有序进行,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与合作、学会倾听与欣赏、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探索知识的欲望。】

四.班级展示提升、找一个小组展示本小组对尝试研究问题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作补充和评价。

要求:下面的同学也要认真听,看看你同不同意他们的研究方法。一会说出你想问他们的问题,或者对他们的研究方法做出自己的评价,或者对他们的研究方法进行补充。

2、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对老师指定的尝试小研究的内容进行交流汇报。

在交流汇报的基础上,组长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补充、质疑。

组长: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补充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补充、质疑。教师适时点拨,填写评价表格。

3、教师适时点拨引领:平均数的含义,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互相纠错,小组内同学互相检查尝试题做得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

【设计意图:班级展示提升是小组内形成统一的观点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并引发深入思考的过程,通过小组间思维碰撞,以及老师精彩的点拨引导,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

五.挑战自我

(一)尝试应用,解决平均数问题:

出示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第五组和第六组同学体重的统计表,让学生读表,了解表中的信息。交流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第五组有7个人,第六组有8个人。

教师提出:要比较哪组同学的平均体重重一些,该怎么办?学生可能回答先计算两个组的平均体重,然后进行比较。

接下来让学生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名两名学生进行板演。

预设:第五组同学平均体重:

(34+36+42+44+46+50+42)÷7=42(千克)

第六小组同学平均体重:

(38+34+54+34+35+41+39+45)÷8=40(千克)

提出“议一议”中问题“42千克、40千克分别表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求出的两个平均数的意义。完成比较哪一组平均体重重一些的问题。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感受计算平均数的必要性,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二)巩固练习,提升学习质量:、独立完成教材中练一练的第二题;

小军的身高是1米40厘米,他在一个平均水深为1米20厘米的游泳池中(小军不会游泳),问:小军会不会有危险。

【设计意图】借助此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反思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七、拓展延伸:

小军的身高是1米40厘米,他站在一个平均水深为1米20厘米的游泳池中(小军不会游泳),问:小军会不会有危险。

课后反思

篇6:《平均数》教学反思

建阳区莒口中心小学

伊楠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平均数”。教材通过创设的“快速记忆数字”的数学游戏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平均数”出现的必要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进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求法。在“试一试”环节,教材着重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会更加直观、鲜明,因此,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平均数的意义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注重学生平均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交流、操作、计算等学习活动,深刻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发展了学生的统计观念。学生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概念形成过程,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我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什么是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它的价值。对于这节课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教材通过创设的“快速记忆数字”的数学游戏情境,从记数字的游戏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下一步分析数据铺平道路。进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求法。

二、在寻找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时,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和交流,教学时,我利用教材中淘气和机灵狗记住数字游戏的情境,提出问题,虽然淘气每次记住数字的次数不一样,但如果想知道淘气平均每次记住多少个,该怎么办?学生积极探索,想出了精彩的解决方法,“移多补少法”和计算等数学思维方法,接着,我又创设了自己班上学生记数字的情境,让学生猜想,出现不同意见,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再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最终探索出用平均数来比较。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在“试一试”环节,教材着重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平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会更加直观、鲜明,因此,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平均数的意义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注重学生平均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交流、操作、计算等学习活动,深刻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发展了学生的统计观念。学生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概念形成过程,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上一篇:关于二手车的社会实践体会下一篇:中医个人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