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平均数》教案

2024-05-06

《求平均数》教案(共13篇)

篇1:《求平均数》教案

(3)列综合算式并解答问题。

3.学习例题②

(1)指名读题。

(2)启发提问。

①例题②与刚学过的例题①有什么异同?

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③怎样求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人?

怎样求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篇2:《求平均数》教案

(教师应告诉学生,求得的平均数有时不能恰好除尽,这时只要根据具体情况取近似值就可以了。这道题中已知数只有一位小数,因此得数取一位小数就可以了。)

(4)例题①与例题②有什么不同,解答时应注意什么?

(再次强调例题①与例题②的区别,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死套公式。)

4.完成书后“做一做”

五、课堂练习

●基础练习

1.填空。

(1)平均数=( )÷( )

(2)( )×( )=总数量

(3)总份数=( )÷( )

2.选择题。

(1)五年级两个班为希望工程捐款,一班42人共捐168元,二班45人共捐210元,平均每个班捐款多少元?正确列式为 ( )

A.(168+210)÷2 B.(168+210)÷(42+45)

(2)一个工厂前3天烧煤4.8吨:后4天烧煤7.8吨,这个工厂一星期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吨 ( )

A. (7.8+4.8)÷(4—3) B. (4.8+7.8)÷(4+3)

●综合练习

1.劳动实践。

(1)同学们在校办工厂里糊纸盒。第一小组10人,平均每人糊7个;第二小组8人,平均每人糊6个;第三小组5人,平均每人糊4个。三个小组平均每人糊多少个?

(2)春光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春季植树,领来白杨树苗140棵,梧桐树苗60棵,桑树苗25棵,共分给5个班种,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2.下表是四年一班各组同学寒假阅读课外读物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看多少本课外读物?(得数保留整数)

各组人数

12

14

13

12

平均每人阅读本数

6

4.5

5

5

●实践与应用

王华同学五次语文、数学单元练习成绩如下:

第一次:语文92.5分 数学100分

第二次:语文88分 数学97分

第三次:语文94分 数学98.5分

第四次:语文98.5分 数学100分

第五次:语文99分 数学97分

先分别算出五次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分,再制成统计表。

王华同学五次语文、数学单元练习成绩统计表

年 月

篇3:《求平均数》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材中设置了“求平均数”这一内容,“平均数”这一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若不清楚自己学的是什么,那么其学习兴趣就会降低。基于此,我想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了解“什么是平均数”和“求平均数的意义”。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反馈

上课初始,我对全班学生说:“今天,我们进行颠球比赛。”全班学生精神一振。我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两个乒乓球拍和两个乒乓球,对全班学生说:“按照座次来看,咱们班同学已分为四组。现在,我把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同学合并为A组,把第三组和第四组的同学合并为B组。每组一次派一个同学上场,在10秒钟内用球拍颠乒乓球,并记录次数。次数多的组获胜。”就这样,两组学生的比赛开始。前10个学生比赛完毕,A组学生暂时领先。我问:“B组同学,你们服输吗?”B组学生回答:“当然不服!”于是,B组又派一个学生颠球。结果B组领先。此时,A组不服。A组又派一个学生颠球,于是,A组重新领先。比赛继续进行。此时,B组有个学生提出疑问:“我们组19个人,他们组20个人,我们岂不是输定了?”B组另一个学生提议:“要不让A组减少一个同学参加比赛吧!”A组有学生抗议:“我们不同意!”B组又有学生提议:“要不让我们组的张强多比赛一次,不就够20人了?”A组有学生反对:“你们组的张强颠球那么厉害,还比赛两次,实在不公平!”我及时强调:“必须所有同学都参与到比赛中,如果有哪个同学不参与,我相信他自己也不乐意。”接下来,我向全班学生提问:“有没有一种方法既可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又能让每个同学都觉得公平呢?”学生一时想不出好办法。这时,我请出五个学生,先把其中的两个学生分为一组,再把剩下的三个学生分为另一组,并把这两组学生颠球的次数分别写在黑板上:

第一组学生颠球次数:

方耿22,吴杰章18。

第二组学生跌球次数:

林浩然22,任心怡15,冼晖杰20。

我提出问题:“怎样比较这两组学生颠球的次数呢?”这时,李颖举手回答:“在第一组中,方耿颠球的次数较多,吴杰章颠球的次数较少,那就从方耿那里匀出2次放到吴杰章那里,这样,他们2人颠球的次数都变成了20次。在第二组中,可从林浩然那里匀出3次给任心怡,从冼晖杰那里匀出1次给任心怡,这样,他们3人颠球的次数都变成了19次。这时,纵观两组同学颠球的次数。第一组同学平均颠球20次,第二组同学平均颠球19次。可见,第一组同学平均颠球的次数多于第二组同学平均颠球的次数。”顿时,全班学生恍然大悟,纷纷鼓掌。我顺势提问:“这样来比,大家觉得公平吗?”有的学生回答:“公平!”有的学生提出:“刚才我们争论的问题,能否用这种方法解决呢?”有的学生立刻回应:“应该可以!”这时,我引入有关“求平均数”的教学内容:“其实,把颠球次数多的同学的颠球次数分给颠球次数少的同学,使大家的颠球次数相同的方法,就叫做‘求平均数’。在生活中,我们可通过“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情境创设的特点

1.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真实

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应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不能刻意为了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而胡乱编造。学生只有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才能真正融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只有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才能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深入思考,进而主动构建知识。通过颠球比赛开展“求平均数”的教学,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投入度增加了,问题自然而然出现,学生想方设法解决。

2.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新颖

新颖的教学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在以教学内容为本的前提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智力水平设计新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索营造气氛。颠球比赛使学生努力寻求击败对手的方法。这样一来,“求平均数”的学习内容就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这一知识点时也更加得心应手。

3.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睿智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睿智,即教学情境要有效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在颠球比赛中,如何使双方组员都觉得公平,这自然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于是,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有的被立刻否定,有的在操作过后被认为不可行,也有的在实践分析之后被放弃……这就是思维活跃、碰撞的结果。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

4.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全员参与为宗旨

教学情境是为全体学生创设的,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其中。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综合考量,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颠球比赛中,有的学生提出选取代表参与比赛的方法,此时教师应加以引导,强调全体学生必须参与。这样,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就不会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

5.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切实可行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考虑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力求让学生从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自身的思考和行动解决问题,让教学情境变得切实可行。例如在颠球比赛中,其可行性体现在三方面。其一,为了控制整个教学过程,我选择在教室中颠乒乓球这种比赛形式。其二,为了节约时间,我规定每个学生的比赛时间为10秒。待学生熟悉比赛后,我把时间缩至5秒。其三,在设计比赛时,我考虑到班级人数是单数。于是,在比赛过程中,预期问题自然产生,已然投入其中的学生非常乐于进一步探索。

篇4:谈谈求《平均数》说课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求平均数。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在学习了等分除法的基础上来教学求平均数。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量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表示一组数量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产量等。这里所说的平均数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操作能力。

(3)向学生渗透事物间联系的思想和统计的思想,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

3、教材的重难点:

明确“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1、通过直观、图示,让学生充分感知,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归纳、总结出求平均数的方法及“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从而达到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

2、采用引探教学法,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对例题进行加工调整,在探求知识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引导,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过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知识,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问题情境,谈话导入

师问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你听到过带有“平均”二字的说法吗?这样生可能举出一些不成熟的带有“平均”二字的事例来,同时还谈出自己的理解,由此导出了新课“平均数”。

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平均分”与“平均数”是有差异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

(二)调整例题,建立模型

1、数学例1

(1)示四杯水,问:

老师这有4个同样的水杯,里面装的水,看水面的高度是多少?(6厘米、3厘米、2厘米、5厘米),老师想考考你:这4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谁能说说老师提了一个什么问题?(第二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2)你是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平均高度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吗?

(4)怎样做才能使4杯水的水面高度同样高,而得到4杯水的水面平均高度值?

接着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操作,用不同的方法求出4杯水的水面平均高度,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意识。数学《课标》中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等分除法”的基础上,是“等分除法”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同时又发现了新问题,利用“操作的方法”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因而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2、教学例2

在例1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探求新知的方法,所以例2的教学,我没有用原题,而是课前把学生按小组分工,让他们收集数据,有的是自己的体重、投垒的米数、一分钟跳绳的数量、自己的身高等数据,让小组同学合作,求出所收集数据的平均数,进而总结平均数的方法。这样,使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步过度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收集信息的能力。

(三)解释与应用、拓展思维

篇5:三年级上册《求平均数》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思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秒表、绳子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听体育老师贾老师说咱们班的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6名同学的“跳绳”成绩挺不错的!我很想知道两个小组,哪个更好些?有什么办法?

生:比赛,在规定1分钟内看哪个小组跳的总数多,就是胜利者。

师:哦,好建议。不过,一节课只有40分钟,谁来出个好主意,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

生:6人一起跳,分组数数。

师:哦,好主意!那就按你的方法比赛吧!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引出“平均数”,体验“平均数”产生价值。

6名学生开始比赛,其余学生认真地数着。生汇报,师板书如下:

第一组:82、86、81

第二组:78、83、82

师:请同学们以最快的口算算出结果,并汇报补充板书如下:

第一组:82+86+81=249

第二组:78+83+82=243

师:(热情洋溢)通过比总数,第一组以248大于243获胜了,恭喜你们(师与他们一一握手表示祝贺,这时发现第二组同学鸦雀无声,面无表情)

师:我加入第二组,让老师也来跳一跳,你们帮我数着。(学生欢呼)

师跳了83下,改板书如下:第二组:78+83+82+(83)=326,现在第二组获胜了吧,你们高兴吗?

生:(议论纷纷,有几个喊叫)不公平的,第二组4个人,当然获胜了。

师(面带疑惑)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时,用比总数办法来决定胜负是不公平的。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比较这两组总体跳绳水平的高低了吗?

(全班寂然无声,学生思索着,半晌,有学生举手了)

生: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这种类似的情况,比较平均数就可以了。

(这时有很多学生表示赞同,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师:(赞赏)哦,你知道的知识真多,老师佩服你!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怎样计算每个组跳绳的平均数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方法,师要求任选一组说想法)

生1:我用算术法求第一组的平均数,我是这样算的:(82+86+81)/3=83

生2:我从86里拿出3个,给82加1也变成83,给81加2也变成83,每人都是83,那平均数就是83

师:谁听明白了吗?(再指5名学生说)

师:(看着生2)你能给你的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由于平时有渗透过这种方法,生2很自然地说出是“移多补少”)

师板书:算术法

移多补少法

师小结:刚才生1和生2分别用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求出了第一组的平均数是83,那有谁求出第二组的平均数了?

(生摇头,大胆学生说:除不尽的)

师:(乘机)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用我们学过的“估算”

师:好,那你们试试吧!(指1名板演)

板书:(78+83+82+83)/4~81

师:从两组平均数83和81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第一组平均数大,所以还是第一组总体水平好一些。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第一组的83表示什么?你怎么理解“83”这个数?

(引导学生明白:“83”是个“虚数”,第一组的83不表示每人真跳了83下,有可能小于83,有可能大于83,还有可能等于83。)

师:通过刚刚的情景,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是谁帮助了咱们?(平均数),那你想对“平均数”说什么心里话?

生(自由发言)生1:平均数,你真厉害,使不公平的事变公平了。

生2:平均数,因为有了你,世界上才会太平

。。。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师:在平时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生举例:统计考试成绩需要平均数;平均每月用电量;节目比赛打分用到平均数。。。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多媒体呈现:下面是某县1999—XX年家庭电脑拥有量的统计图。

图略:1999年350台,XX年600台,XX年1000台,XX年1600台,XX年2500台

(1)

求出这五年来,平均每年拥有电脑多少台?

(出现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两种方法)

(2)

估计一下,到XX年这个县的家庭电脑拥有量是多少?为什么?

(3)

从图上你还知道些什么?

2、多媒体呈现一幅统计图,内容为:小刚家每个季度用水分别是16吨、24吨、36吨、27吨

师: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应该选择哪个算式?

(1)(16+24+36+27)/4

(2)(16+24+36+27)/12

(3)(16+24+36+27)/365

a、生举手表决

b、辩论交流得出正确答案(2)

c、师生小结:计算平均数时,得从问题出发去选择正确的总数和总份数后,再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觉得这些知识对你以后生活或学习有什么影响或作用?

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算术法

移多补少法)

第一组:(82+86+81)/3=83

第二组:(78+83+82+83)/4~81

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我们就得看“平均数”。

篇6:小五数学 求平均数 教案(一)

1.体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4.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关键: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悟平均数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

本节课的教学脉络按“平均数”(数学概念)――“求平均数”(计算方法)――“应用题”(实际应用)逐步展开。主要分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谈话引入(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平均数)

①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平均数的信息。

②师提问:为什么你们认为平均年龄、平均工资、人均住房面积这些都是平均数呢?能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吗?

③师:看来大家对“平均数”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这节课,我们就去数学王国探索一下有关“平均数”的奥秘。(板书:平均数)你想了解平均数的哪些知识呢?

④师:看来同学们对平均数充满了好奇,一起进入迷宫探秘。

说明: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是教学求平均数的重要基础。引入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说说他们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平均数的信息。调查学生对“平均工资”、“平均年龄”、“人均住房面积”……

这些已经抽象了的平均数的理解情况,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接着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愿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课题。

第二层次:构建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① 观察棋子,提出问题。(多媒体显示)

师提问:看着你面前的棋子,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说明:让学生同桌合作,用军旗作为操作活动的材料。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②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动手操作: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棋子同样多。

师提问:现在每排棋子都是几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这个平均数4与原来每排棋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

说明:通过任意一种移动方法,使三排棋子同样多。从而揭示平均数的真正含义。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精心设计学具操作,并配以恰当的媒体显示,突出了平均数那简明、直观的特点。

2、探索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

师:四人小组合作,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求出平均数,并且把你们小组独特的方法取个名字!等一下我们来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命名奖。比一比,哪个小组最爱动脑筋!

①小组活动讨论。

②汇报交流。(生说方法多媒体显示棋子移动过程)

移多补少! 先假设后均分。先求和再均分。

说明:在学生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后,探索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用数学算式概括操作过程,并且让自己给方法命名。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积极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汇报交流中相互启发,最后共同探讨出2、7、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的几种方法。体现了“小组合作交流――大组交流汇总”的自主探究模式。呈现了知识的产生――发展――初步完善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创新教育要求。

第三层次: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尝试不但知道了什么是平均数,而且探索出了许多求平均数的方法。那么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吗?

第四层次:实际应用

选择正确的算式:

前几天,学校举行了献爱心活动,我们班52名同学分成4组,第1组捐款192元,第2组捐款212元,第3组捐款205元,第4组捐款 198元,平均每组捐款多少元?

A: (195+212+205+198)÷52=16(元)

B: (195+212+205+198)÷4=208(元)

①说说你选择B的理由。

②小明从结果16元他就肯定A 是错误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③如果选A该怎样提问?

④比较这2个问题的异同点?

篇7:《求平均数》教案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160斤,平均体重多少斤?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实际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不一定是实际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是有区别的.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2.教学例2.

(1)出示例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2)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面高度同样的高度值.

(4)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5)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

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入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入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6)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操作时,我们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削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7)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小结:通过上题的计算,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除以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8)看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即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的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并不要求发生变化.

(9)反馈练习.

小强投掷三次垒球,每次的成绩分别是:28米、29米、27米.求平均成绩.

3.教学例3.

篇8:《求平均数》教案

一、应用混合烃完全燃烧生成的平均物质的量热量和十字交叉法

【例1】 (2009全国理综Ⅱ) 已知:2H2 (g) +O2 (g) =2H2O (l) ΔH=-571.6 kJ·mol-1;CH4 (g) +2O2 (g) =CO2 (g) +2H2O (l) ΔH=-890 kJ·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 L (标准状况) , 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l) , 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 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

A.1∶1 B.1∶3 C.1∶4 D.2∶3

解析: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n=112L22.4L/mol=5mol, 平均1摩混合气体放出得到热量为3695ΚJ5mol=739ΚJ/mol;1摩尔H2的燃烧热是285.8 KJ;1摩尔CH4燃烧热为890 KJ.

二、应用平均摩尔质量和十字交叉法

【例2】 甲烷和丙烷混合气的密度在同温同压下与乙烷的密度相同, 则混合烃中甲烷、丙烷的体积比为 ( ) .

A.1∶1 B.1∶2 C.1∶3 D.1∶4

解析:同温同压下, 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因为M (乙烷) =30 g·mol-1, 所以Μ¯ (混) =30 g·mol-1;

三、应用C原子平均个数和十字交叉法

【例3】 常温下, 一种沸点最低的烷烃和一种气态单烯烃的混合气体1 L, 充分燃烧, 在同温同压下得到2.5 L CO2.则下列选项中混合烃及体积比可能的是 ( ) .

A.CH4和C3H6 1∶3 B.CH4和C2H4 1∶3

C.CH4和C4H8 1∶1 D.C2H4和C4H8 1∶1

解析:沸点最低的烷烃是甲烷.该混合烃1 L完全燃烧生成2.5 L CO2, 则混合烃平均组成可表示为C2.5Hx, 所以, 一种烃分子中碳原子个数要小于2.5, 另一种的要大于2.5.已推知烷烃为甲烷, 则可能的单烯烃为C3H6和C4H8.

若为CH4和C3H6的混合烃:

若为CH4和C4H8的混合烃:

答案:A和C.

四、应用H原子平均个数和十字交叉法

【例4】有1 L气态单烯烃的混合气, 在120℃时和9 LO2充分反应, 恢复到120℃和反应前的压强, 体积增大6.25%, 则两种烃及体积比可能为 () .

A.C2H4 C4H8 3∶5 B.C2H4 C3H6 2∶3

C.C3H6 C4H8 3∶1 D.C3H6 C2H4 1∶1

解析:要混合烃充分反应, 氧气必须过量.设混合烃的平均组成为:CxHy.

解得:y=6.5, 即混合烃平均组成可表示为CxH6.5, 与碳原子数无关.在混合烃中, 一种烃分子中氢原子个数小于6.5, 另一种大于6.5, 则混合烯烃可能的组合有:C2H4和C4H8、C3H6和C4H8.

答案:A、C.

五、应用C、H原子两者的平均个数和十字交叉法

【例5】某气态烷烃和气态单烯烃的混合气, 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 完全燃烧后生成6.6 g CO2和4.05g H2O, 则混合烃及体积比可能是 () .

A.CH4和C3H6 3∶1 B.C2H6和C4H8 1∶1

C.C3H8和C2H4 2∶3 D.CH4和C4H8 4∶5

解析:根据题意, 混合烃物质的量为, CO2的物质的量为H2O的物质的量为, 则混合烃的平均组成为C1.5H4.5.因此, 混合烃中肯定有甲烷, 符合平均组成的气态单烯烃可能有C3H6和C4H8.

(1) 若是CH4和C3H6混合, 则有:

按C原子平均个数:

按H原子平均个数:

(2) 若是CH4和C4H8混合, 则有:

按C原子平均个数:

按H原子平均个数:

从计算结果看, (1) 满足C、H原子个数比都为3∶1.

答案:A.

六、应用消耗O2的平均物质的量和十字交叉法

【例6】乙烯和某气态烃的混合气, 完全燃烧时消耗的氧气为该混合气体积的4.5倍 (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 , 则某烃及与乙烯体积比可能是 () .

A.C2H6 1∶2 B.C3H6 1∶4

C.C3H8 1∶3 D.C4H8 1∶1

解析:1体积混合气完全燃烧消耗氧气4.5体积, 则其中一种烃消耗氧气小于4.5, 另一种烃消耗氧气大于4.5.已知:体积C2H4消耗O2为3体积.四个选项中的1体积烃消耗O2的体积分别为:A.3.5;B.4.5;C.5;D.6.

则混合烃可能为C2H4和C3H8或C2H4和C4H8.

答案:C、D.

篇9:《求平均数》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2.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体会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渗透“移多补少”等数学思想。

课前准备:4个有刻度,同样大小的水杯,一个有刻度的大量杯和一个大杯子。

课前活动:

1.每人测量出自己的身高并记下来。

2.做好“跳绳”准备活动。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师将全班同学分成4组,每组选出3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

问:你们猜哪一组赢哪一组输?怎样比较?

2.如果学生认为比总数好,教师则可以先让学生跳绳,做好相应的记录,并用比总数的方法得出结论。

3.教师在4组中加入不相等的人数。

问: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怎样判断各组的输赢?引导学生找到用平均数比较的方法,并试着比一比各组的平均数,从而引出课题。

(在此过程中,教师一改昔日的室内教学,将学生带入操场,通过切身体验、思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切实感受“玩中学”“学中玩”的生活数学观。)

二、自主探索,研究新知

1.创设氛围,探讨策略

(1)每组准备4个带有刻度的杯子,杯中水的高度与书上相同。

(2)猜一猜:这四杯水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并说出理由。

(可以估计出具体的数字,也可以用手指示具体高度,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及能力。)

(3)小组讨论:如何才能将这四杯水平均分?

(4)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设想动手分一分。

(让学生经历移多补少的过程,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

(5)研讨第三种方法,请同学们试着列出算式,归纳求平均数的方法。

①移多补少

②先算总数再平均分,教师据学生回答板书:(6+2+5+3)÷4=4(厘米)

问: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哪些同学猜得比较准确?如果要你再一次猜一猜它们的平均数,哪些数你不会猜?为什么?

(在比较中学习,在选择中学习。使学生拓展思维空间,从而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求平均数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三、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1.指导同学们填写本组同学的身高数据,并计算出本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1)汇报各小组的平均身高。

(2)提问:全班平均身高最接近于哪个小组的平均身高?为什么?

(3)估测:全校、全市乃至全国小学四年级的平均身高。

(根据本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推测全校、全市以至全国四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有利于统计观念的培养。)

2.练习:课本第29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四、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1.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遗憾?

2.你准备给自己布置什么样的家庭作业?

(关注学生的收获,更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将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篇10:《求平均数》教案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投影显示第13页的复习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1)这题要求的是什么?(2)必须要知道什么?(3)怎样列式解答?

计算的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它有什么用?

思考:全班同学上美术课每个人都带了些“橡皮泥”做手工用,为了使大家都拥有有等量的“橡皮泥”,我们该用什么办法把我们手中的“橡皮泥”平均一下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求平均数(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小组合作讨论:研究例1 。

1、观察比较:例1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处与不同处?

2、思考并回答:

(1)这题求的是什么的平均数?

(2)必须要知道什么?

(3)你会解答这道题吗?

(先让学生分小组试着做一做,再选几名学生代表,讲一讲他们是怎样做的,老师将学生说的解题过程板书出来后集体订正)

①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28+33+23=84(个)

②全班一共有多少人?10+11+9=30(人)

③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84÷30=2.8(个)

列成综合算式是

(28+33+23)÷(10+11+9)=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例2。

1、观察比较:例1与例2 的条件与问题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思考并解答:你能联系例1 的解题思路计算出这题的结果吗?

放手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再讲一讲是怎样做的,老师将学生说的解题过程板书出来,使学生明白:条件与与问题不同,计算方法和步骤也就不同,最后集体订正。

①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2.5×12+3×11+3.2×10=95(个)

②全班一共有多少人?12+11+10=33(人)

③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95÷33≈2.9(个)

列成综合算式是:

(2.5×12+3×11+3.2×10)÷(12+11+10)

=95÷33

≈2.9(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9个。

三、课堂实践

做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篇11:求平均数

1、结合统计的具体事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2、能从各种信息中,发现并提出平均数问题,并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3、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体验平均数在描述事物时存在状态方面的优越性。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关键: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悟平均数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

红旗和黄旗各一面、课件、三个笔筒(21支铅笔)、乒乓球拍和乒乓球等。

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脉络按“平均数”(数学概念)――求平均数(计算方法)――应用题(实际应用)逐步展开。

活动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掂球比赛

引出争论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高兴吗?像老师这样掂球你会吗?

好今天红队和黄队来比一比谁掂得多,有信心吗?

各队赶快推选出自己乒乓能手上台来!

谁愿意当裁判来数一数?

老师把大家的成绩统计在黑板上,请各裁判汇报!

看看比赛成绩哪个队获胜了呢?

…看来不能以某一个孩子的成绩来比;

…看来也不能以总成绩来比;

怎么办呢?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我们就能解决评优的问题。

裁判选手各就各位

掂球比赛

各裁判汇报成绩

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到评选优胜小队,学生都乐于其中,所提的问题与已学知识构成矛盾,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笔筒分笔

方法渗透

老师先考考大家:怎样使这三个笔筒里的笔同样多呢?

…我们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叫“移多补少” ;

难道只有这种办法吗?

…老师给你的办法取个名字叫“先合后分”。

两种方法都可以知道平均每个笔筒里的笔有7支。

…同学们用了两种方法使笔筒里面的笔同样多,真聪明!

学生上台实际操作,同时说说过程。

通过简单的,具体生动的笔筒分笔,让每一个孩子初步体会到“移多补少” “先合后分”能使几种东西同样多。

学习例题

新知建构

1、出示例题。在废品回收活动中,四个小朋友上交的矿泉水瓶如图:

你获得的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要求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也就是要使每个小朋友收集的矿泉水瓶同样多,怎么办?…

3、学生汇报,教师边课件演示,过程之中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的表述准确清楚。

4、谁能用算式表示出刚才“先合后分”的过程?…引导孩子说出用瓶子总的个数除以人数。

5、

6、小结。刚才孩子门用了两种方法都可以知道平均每个人收集了13个(课件演示统计表),这13个是小红收集的吗?是小兰收集的吗?是小美收集的吗?那这个“13”是个什么数呢?对,这个“13”就是这四个小朋友收集的平均数,同学们注意观察,这个平均数“13”与这四个小朋友实际收集的个数相比,你发现了什么?在全班交流…是呀,这个平均数13并不代表实际每个孩子收集的,而是反映的四个小朋友收集的整体水平,它比最多的15个少,比最少的11个多,是处于中间的一个平均水平。

学生汇报所获信息。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边课件演示,过程之中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的表述准确清楚。

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

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平均数“13”的特点,各抒己见。

在学生体验了两种方法之后,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用数学算式抽象出操作过程,使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积极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呈现了知识的产生――发展――初步完善的过程。

评选优胜

运用新知

现在你们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评优”问题了吗?怎么评呢?…

两个队交换计算平均数。

用平均数来评价两个队的成绩,现在大家觉得公平了吗?你是怎么认识平均数的?它有什么好处呢?…启发孩子明白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是呀,平均数的作用真大,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它。

两个队交换计算平均数

评选优胜队

谈谈对平均数的理解。

首尾呼应,突出了孩子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孩子体验感悟平均数的优越性。

新知拓展

总结提升

1、教材44页第2题。气温。

2、平均数论坛。

(1)游泳池平均水深120厘米,小雪说:“我有142厘米,不会有危险的!”她说得对吗?

(2)数学故事:小陈应聘,他受骗了吗?公司员工平均月工资元,怎么理解呢?

3、小会计师。

4、教材45页第4题。

5、总结

记录本地一周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并算出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学生讨论交流

帮银河之星大擂台的选手算分。

篇12:《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课尾)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假如请你给自身的这节课打分,你会给自身这节课打多少分?(满分100分。)

生1:我觉得我听得很认真,学懂了,可以打95分。

生2:老师,我没有举手要发言,我想只能打76分。

生3:我可以给自身88分。因为我在小组活动时表示的很好。

生4:我可以给84分,因为老师教的知识我听懂了,但是我发言不积极。

生5:我这节课表示一般,只能打85分。

(教师板书:95、76、88、84、85)

师:假如一节课获得85分算优秀,你们这节课能算优秀吗?

生(齐声):能算优秀课!

师:根据是什么?76分能行吗?

生:光看95分、76分都不行。我算了一下,这五个分数的平均数是(95+76+88+84+85)÷5=85.6(分),85.6分超越了85分,所以我们这节课是优秀课。

反思:

对学生而言,“给自身当评委”是少有的事。课堂上一般都是学生被老师评价,对于学生评价自身这种形式学生感到新奇、难得,因此特别珍惜这次为自身当评委的机会,注意力高度集中。评述过程使学生明白了如何联系生活实际深刻地感受平均数的意义,进一步巩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体验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评价中教师听到了平时听不到的心声,尤其是学生敢于说自身的缺乏。

篇13:“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青岛版(五·四分段)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131~13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学会求平均数。

2.学生经历探究求平均数的过程,培养操作、观察、归纳、概括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合作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小正方体、学习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展示校园篮球场上四(1)班和四(2)班篮球比赛的精彩片断[四(1)班的得分明显落后],学生观赏。

提出问题:假如你是四(1)班的教练,这时你准备怎么做?你在换运动员上场时,会考虑哪些因素?

出示两名运动员平日训练在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统计表,如下:

现在就请你当教练,根据上面统计表中的数据,你会选谁上场?并说出自己强有力的理由。(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评析:教师恰当运用CAI课件,创设一个学生熟悉且比较喜欢的真实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自己提出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需要换人”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问题。这样,不仅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引发了学生的思考。通过小组赛中得分情况统计表,又将生活化问题转化为根据“平均分”换人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平均数产生的需要,为下面的探索活动提供了动力与明确了方向。]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怎样计算7号和8号运动员的平均分呢?下面,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和手中的操作材料,小组合作,共同来探讨。注意:一个小正方体代表一分。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

1.小组合作探求算法。

2.汇报交流。

操作法:重点让学生把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讲明白。

小结:刚才同学们都是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把多的移走补给了少的,使它们变得同样多,这个同样多的数就是它们的平均分。

计算法:重点让学生理解平均分除了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来外,还可以先求出各场得分总数,再除以上场的次数,也可以得出每个队员的平均分。

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了选谁上场的问题。因为7号运动员的平均分11分高于8号运动员的平均分10分,所以应选7号运动员上场。同时,我们知道求平均数有两种算法,数据少的时候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据多的时候用计算的方法会更方便。(板书课题和算式,如下)

(9+11+13)÷3=11(分) (7+13+12+8)÷4=10(分)

[评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了自主性、探索性与合作性。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他们在开放的空间里运用手中的材料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解决了问题。这既是一个学生自我探究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只是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融入学生的活动中,和他们平等相处,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引领学生归纳概括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对10分的理解:你对10分这个数是怎样认识与理解的?与它的各场得分相比较,你有什么发现?10分是8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

对11分的理解:11分是7号运动员第三场的得分吗?为什么?它是什么?

小结:平均数比大数小,比小数大,介于二者之间。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可能存在于一组数据之中,也可能不存在。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板书: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较好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评析:在学生的亲自感受中,他们用自己质朴而稚嫩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虽然这只是粗浅的,但却是非常有价值的。]

三、实践运用,体验生活

在生活中,你见过平均数吗?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平均数的例子)

在我们的生活、生产,特别是在统计当中,平均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整体水平与分析存在的问题。

评价时,师问:看着王红的成绩,你想对她说点什么?

不计算,估一估他们的平均身高会是哪个答案?(让学生谈观点,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先不计算,同学们估计可能会是多少?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多少次?

4.过河问题。

身高145厘米的小华,要过平均水深110厘米的小河到底有没有危险?(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均数的意义)

通过这个题目的思考,你觉得应该对大家说点什么?(没错,徐老师希望同学们每天都能安安全全地来校,平平安安地回家)

[评析:练习设计由浅入深,形式多样,且能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实际,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肯定都想知道自己表现如何。现在请拿出学习评价表,给自己一个诚恳的评价吧!(附表,如下)

学习评价表

本节课,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样?请在相应栏目中填上相应的分数,并算出平均分。(优秀90分,良好80分,一般70分)

(小组交流后,学生展示)

看着自己的评价表,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你觉得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师评价:其实,从平均分可以看出你整节课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徐老师相信在评价过程中,同学们又一次加深了对平均数的理解。

[评析:让学生自我评价,增强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通过自己给自己打分及平均分的计算,既强化、巩固了本课学习的内容,再现了“求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体现了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形式多元化的思想,同时还为随后的课堂小结作了巧妙的预设,可谓“一举三得”。]

上一篇:浙江大学现代教务下一篇:那张慈祥的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