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平均数教学设计

2022-08-27

第一篇:统计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设计之统计平均数

篇一: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之平均数》平均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平 均 数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p

42、43页《平均数》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课件出示两个小组同学的计算考试成绩;

2.小组讨论比较:哪一组的计算能力好一些?并说明理由。

3.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引入:因为两组人数不一样多,不能比两个小组的总分数,应该用每组平均每人得的分数比,比较合理。那么,怎样求每组平均的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均数”。

(二)新授

1.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42页的例题1的统计图

教师:用自己的话说-说统计图的内容。

提问:我们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子?什么叫“平均”? (也就是每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子的个数一样多。) 教师:怎样才能使七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子个数一样多?看看哪个同学的方法多?(以2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学生:把收集的矿泉水的瓶子个数多的移给收集的矿泉水的瓶子个数少的人,每人最少都收集了ll个,把比11个多的先调整出来,·然后把小红多的拿一个给小兰,小明把多的拿二个给小亮,这样每个人就都有13个。

教师小结:移多补少。

学生:把4 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的瓶子个数合起来,求出总个数,然后再平均分成4份。

教师小结:先合后分。

教师:“合”就是求出4个人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的瓶子?“分”就是把收集的总数在平均分成4份,求每一份是多少?如果我们列算式该怎么样列呢,请大家试一试。 (14+12+11+15)÷4 总数 份数 =52÷3 =13(个)平均数

小结:我们利用矿泉水瓶子的移多补少来求平均数,还可以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来求平均数。我们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同时,还要学会根据题目中的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算法,怎么样简便就怎样算。 2.练习:

下面我们再来算一下,这两个小组哪个小组的计算能力强?课件再次出示。

先让学生试算,然后教师用课件出示正确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订正。 看了这两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第二组的平均计算能力强。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科书第44页练习十一的第1题。 2.完成教科书第44 页练习十一的第2 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四)拓展延伸:“你知道吗?” 歌唱比赛,评委给一位歌手打分:

48、7

7、80、8

1、8

2、88,如果不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那么这位选手的最后得分为?

学生计算:(48+77+80+81+82+88)÷6=75 去掉以后,是多少呢? 学生计算(77+80+81+82)÷4 =80 看一下评委的打分,大部分是在80分左右,75分不能真正反映这个情况,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有一位评委打分过低,所以为了保证最后的结果更客观、公平、合理,一般在评比打分时,会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

教科书p

42、43页《平均数》第一课时

计 数》 《平

篇二: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

《统计——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第42页例1。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平均数》这个内容被安排在《统计》这个单元之内,教材强调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学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习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求平均数的技能,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显重要,也为高年级学习统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2、在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简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激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统计学中平均数的价值。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动手实践与引导探索

学法: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究

七、教学准备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课前请学生了解自身身高情况。

教学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水面图(课件):同学们,来看看眼前这几杯水,哎,我们怎样才能使四杯水都同样高呢?让学生想想,然后指名发表意见。

2、出示圆片图(课件):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小球同样多。老师提出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3、象这样把多的匀给少的使每排一样高,我们可以称之为“移多补少法。”总数一样,既然总数不变了,我就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的数量。

老师:这种分法叫做什么?

这种分做平均分,每排放5个,这里的5就是672的平均数。(课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平均数,怎么求平均数。

(揭示课题: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老师:同学们都知道,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为了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不再受到破坏,有些小朋友行动起来了。咱们来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2、课件出示课件例1 a、他们在干什么呢?

生:他们在收集矿泉水瓶。

b、从这张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他们收集矿泉水瓶的数据。

c、他们4个人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个数一样多吗?

生:不一样多。

d、如果要求出这个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同学们想想,这是什么意思?生:使得他们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一样多。

e、根据你得到的信息,怎样才能使得他们收集的矿泉水瓶一样多呢?每个人平均收集多少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然后点名回答。

3、用课件展示统计图变化的过程。

我们把多的矿泉水瓶拿出来,补给那些少的,使得每个人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一样多,这种方法就叫做“移多补少”。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求出他们4个人平均每人收集矿泉水瓶的个数。

(板书:移多补少)

我们可以看出平均每个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

4、除了通过这种“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以求到他们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小朋友们想想看,还可以怎么想?

把他们组收集到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须先求出什么?

生:先要求出他们组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怎么求?(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4+12+11+15)

要平均分成4份,还应该怎么办?

生:除以4。

学生说出列式,老师板书。 板书:(14+12+11+15)÷4=52÷4=13(个)

篇三: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

《统计——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第42页例1。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平均数》这个内容被安排在《统计》这个单元之内,教材强调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学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习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求平均数的技能,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显重要,也为高年级学习统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2、在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简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激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统计学中平均数的价值。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动手实践与引导探索

学法: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究

七、教学准备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课前请学生了解自身身高情况。

教学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水面图(课件):同学们,来看看眼前这几杯水,哎,我们怎样才能使四杯水都同样高呢?让学生想想,然后指名发表意见。

2、出示圆片图(课件):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小球同样多。老师提出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3、象这样把多的匀给少的使每排一样高,我们可以称之为“移多补少法。”总数一样,既然总数不变了,我就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的数量。

老师:这种分法叫做什么?

这种分做平均分,每排放5个,这里的5就是672的平均数。(课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平均数,怎么求平均数。 (揭示课题: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老师:同学们都知道,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为了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不再受到破坏,有些小朋友行动起来了。咱们来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2、课件出示课件例1 a、他们在干什么呢?

生:他们在收集矿泉水瓶。

b、从这张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他们收集矿泉水瓶的数据。

c、他们4个人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个数一样多吗?

生:不一样多。

d、如果要求出这个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同学们想想,这是什么意思?生:使得他们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一样多。

e、根据你得到的信息,怎样才能使得他们收集的矿泉水瓶一样多呢?每个人平均收集多少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然后点名回答。

3、用课件展示统计图变化的过程。

我们把多的矿泉水瓶拿出来,补给那些少的,使得每个人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一样多,这种方法就叫做“移多补少”。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求出他们4个人平均每人收集矿泉水瓶的个数。

(板书:移多补少)

我们可以看出平均每个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

4、除了通过这种“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以求到他们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小朋友们想想看,还可以怎么想?

把他们组收集到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须先求出什么?

怎么求?(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4+12+11+15)

要平均分成4份,还应该怎么办?

生:除以4。

学生说出列式,老师板书。

第二篇: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认真分析新教材不难发现,教材其实没有把“平均分”这一概念解释深奥,也没有让我们把“平均分”的所有特点向学生作详细的介绍,更没有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所有特征。

首先来看例1,教材呈现了全队小朋友收集矿泉水瓶的统计办法。显然教材选用这样的统计材料和这样的统计图,目的有以下三点。其一是让学生体会到“平均分”就在我们身边。其二通过动手操作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空瓶,也就是让学生经历“平均数”是怎么得来的过程。其三运用平均分的思想得到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样的编排不但加强了学生的统计意识,而且使学生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经历得到“平均数”的过程。

再看例2,教材安排了一幅情境图和两个小朋友关于两队队员踢毽个数的对话及两张简单统计表。我们不难看出教材是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的大小会受到数据的影响,但是个别数据不能代表整体情况。其核心是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最后看例3,通过给某地区做城市人口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该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的认真冲突,激起思维的矛盾,进而激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纵、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情分析:

教材把“平均数”编排在统计中进行教学,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从统计的角度去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四年级学生的统计意识比较薄弱,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肤浅,而用统计的思想去理解“平均数”需要有一定的统计意识和一定的生活经验,而正是由于受到这两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3、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能根据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4、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5、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6、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平均数(1)

(教材90页例1.) 教学目标:

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3、能正确、全面地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1、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手拿8支铅笔,并指名四位同学起立。 请大家帮忙想一想,要怎样分?

学生发表意见后顺势导入课题,板书:平均数(1)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中的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泉水瓶的统计图。 提问: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他们收集的瓶子一样多吗? 想一想:如果要求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是什么意思?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14+12+11+15)÷4 =52÷4 =13 3.教师小结;

13就是4个数的平均数,平均每人收集了13 个。要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可以先求出他们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总数,再把总数平均分成4份。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想一想:为什么会是平均分成4份呢? 学生思考,教师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

92页做一做。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二十二

1、2题。

板书设计:

平均数(1) (14+12+11+15)÷4 =52÷4 =13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平均数

(教材第90、第91页的内容及第93页练习二十二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

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

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

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上课前我想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平均分是90分,你猜猜这个班的马莉莉同学可能会得多少分?为什么? (小组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师:班级平均分是马莉莉的实际分数吗?如果不是,你知道“班级平均分是90分”是什么意思吗?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

第2课时 (板书:平均数)

二、自主探究

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读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

14、

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 师: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

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每人收集到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 (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谁能总结一下平均数的求法? 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先合后分计算。

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

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 师:“哪个队成绩好?”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成绩来比较? (预设答案,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页可以用总数来比)

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公平些。

师:你能说出总成绩、每队人数和每队的平均成绩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 每队的总成绩除以每队的总人数等于每队的平均成绩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 =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把多的塑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塑料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生2: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生3: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不能比较出结果时,可以用两组量的平均数来比较。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可以利用移多补少法来求平均数,还可以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来求平均数。

生2:我学会了用数据分析、比较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3:我知道了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平均数(2)

(教材91-92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理解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3、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踢毽子吗?那么男生队和女生队比赛踢毽子,哪一队能赢呢?结果是否公平呢?

学生讨论。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比较才公平。 板书课题:平均数(2)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 1.出示例题,并读题,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哪个队踢毽子的总个数多就成绩好?如果是,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指导: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总成绩来进行比较。 2.现在人数不同,又该如何比较? 组织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结果板书: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个数:(19+15+16+20+15)÷5

=85÷5

=17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个数:(18+20+19+19)÷4

=76÷4

=19

因为17<19,所以女生成绩好些。

三、巩固练习:

92页做一做。

四、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五、作业:

练习二十二4-6题。

板书设计

平均数(2)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个数:(19+15+16+20+15)÷5=17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个数:(18+20+19+19)÷4=19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第95—97页的内容及第98页练习二十三) 教学目标 :

1、经历将两个相关联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认识横向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感受图例的作用。

2、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在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3、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以及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理解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地数据、 教学难点:

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尝试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教具学具 :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

一、情境导入

(出示教材第95页例3情境图和统计表) 师:读统计表,说说你能读出哪些已知条件。 生: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数分别为21万、27万、35万、46万和58万、54万、49万、43万。 师:根据统计表给出的数据,你能分别完成城镇和乡村人口条形统计图吗?今天我们就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

二、自主探究

1、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观察教材第95页给出的“某地区城镇(乡村)人口统计图”,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数,一格代表10万人。

师:你能独立把“某地区城镇(乡村)人口统计图”补充完整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展示)

师:在补充上面的统计图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注意横轴上的年份和纵轴上的人口数要对应,另外,画出长条后还要在上方标出数据。 师:自己把“某地区城镇(乡村)人口统计图”补充完整。 学生汇报。

师:补充了上面的两幅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条形统计图是用不同长度的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

师:如何在一个统计图里描述上面你们所说的这些信息呢? 生:如果把上面的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在一起,就能得到下面这幅条形统计图,在这幅统计图中,右上角表示的就是这幅统计图的图例,其中表示城镇人口,表示乡村人口,在数学上,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以后就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你能试着把这幅统计图补充完整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师:在补充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根据图例画直条,不同颜色的直条表示不同数据,另外还要记得标数。

师:上面的这幅统计图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观察统计图,说说它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何不同?

生1: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同一事件有两种数据,单式条形统计图是一种事件,一种数据。 生2:复式条形统计图一定要有图例,而单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没有图例。 生3: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直条高度要弄清楚,并且要标上数据。 生4:间隔要均匀。

师:根据上面的统计图,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要解答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只需要看颜色是“”的长方形直条就行,通过对比,发现2010年城镇人口最多,是46万,1980年城镇人口最少,是21万。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要解答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只需要看颜色是“”的长方形直条就行,通过对比,发现1980年乡村人口最多,是58万,2010年乡村人口最少,是43万。 (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要比较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和最少,需要分别计算出每年的城乡人口总数,再比较。 1980年:21+58=79(万) 1990年:27+54=81(万) 2000年:35+49=4(万) 2010年:46+43=89(万) 79<81<84<89 所以,1980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少,2010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通过观察、对比和计算,发现城乡人口总数在逐年增加。

2、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如果把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的表示年份和数量的位置交换一下,即用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年份,就得到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年份,就制成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你能把上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师: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生: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类似,不同的是数量在横轴上,年份在纵轴上。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两种直条表示两种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生2: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都能形象地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不同的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数据的变化情况。

生3: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写出统计图的名称、横轴、纵轴分别表示的意义;定好单位长度和图例;根据图例画不同的直条表示数据并标数。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学习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统计表与统计图可以相互转化,这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生2:我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图例的作用。

生3:复式统计图有横向和纵向之分,这也体现了同一数学知识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生4:我能根据复式条形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95-96页例3) 教学目标: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

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

断。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第5课时

一、导入

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人口吗?

出示例3复式统计表 :这里有一张人口统计表,反映某地区1980-200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复式统计表。

师: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知道哪些信息。

师:还可以用哪种形式来进行数据统计呢?

揭示课题,板书——条形统计图

师:以前我们学过将统计表绘制成条形统计图,那么今天我们能不能将这个统计表变成统计图呢?一起动手试一试。出示两张统计图

师引导学生说出:标题;纵轴:代表人数,单位:万人 每一格表示10万人;横轴:表示年份,年份上的小格中对应该年人数的条形图和数据。

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 师:你们会画吗?请大家把城镇人口的条形图补充完整再完成乡村人口的条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师:现在我们完成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分别反映了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 两种量。请你们观察比较后告诉我1980年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相差多少?

师:在比较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师:为什么可以合二为一?

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在相同项目内容下,才可以进行此操作。

2、师:我们刚才完成的城镇和乡村的人口统计图可以合二为一吗?怎么合呢?

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绘制统计图,并展示作品学生互相评价。

师:老师这里也将他们合起来画了一张,你们看看感觉如何?

为了区分开乡村和城镇,应怎么办?

引导学生说出图例的作用,感受图例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重要性。 板书:图例

出示完成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揭示课题,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

3、出示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 比较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1) 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能表达一个项目的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情况。

(2) 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观察一个项目,还可以进行两个项目之间的比较.。

(3) 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图例而单式条形统计图没有。

4、 根据绘制好的条形统计图回答一下问题

(1) 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2) 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3) 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 (4) 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5、出示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和上边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说明: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称作横向条形统计图。

(3)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6、小结

三、巩固练习:

97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学习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1-3题。

教学内容:营养午餐

( 教材101-102页。) 教学目标:

1、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

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

谱.

3、培养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4、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学以致用,学会健康生活。 教学重点

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 教学难点

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设情境,轻松导入 师:(1)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精美的菜肴图片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广播教学)

(2)这些菜中你都喜欢吃些什么?(3)你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菜? (4)你今天中午吃了什么?你认为自己吃得科学、合理吗?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营养师。

二、探究新知

(一)分析菜谱

1、到模拟的叮叮餐厅里看看新推出的菜谱,教师介绍热量、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系统广播)

第6课时

2、让学生说说这些菜中,都喜欢吃些什么菜?

3、这些菜都可以进行如何分类?(肉类和青菜类)

(二)初次点菜

1、让学生按照个人喜好,任点三个菜,特别强调:想吃什么就尽情点什么。

2、点完三种菜后,让学生汇报所选菜式及相关的数据。比一比谁的菜式热量总和最低、谁的脂肪总和最高。(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学生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纷纷点出自己所喜欢的 (2)通过热烈的汇报,菜式热量的总和一个比一个低,脂肪总和一个却比一个高.

(三)对比专家建议

1、出示专家建议。让学生阅读饮食与健康(专家建议)。(系统广播)

2、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不低于”和“不超过”的具体含义。

3、让学生观看长期热量不足和脂肪过多而导致的图片。

4、让学生用专家的建议对比自己的菜式,谈谈自己的菜式是否科学、合理。并找出不合理的理由。

(1)学生阅读并汇报: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午餐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50克。(板书)

(2)学生结合实际,发表自己对“不低于”和“不超过”理解。

(3)学生惊讶地发现纯粹根据自己的喜好所点的菜,与饮食专家的建议有冲突。

(4)通过学习专家的建议,了解热量和脂肪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人体对热量和脂肪的需求并不是越多越好。

(5)理解不低于”和“不超过”是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充分表述和理解,为后面的活动打下基础。

(6)让学生明白到个人的喜好与科学、合理的饮食发生了冲突,从而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点菜方式。为接下来的合理调配做铺垫。

(四)合理调配

1、结合专家建议,4人小组之间说说点菜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才能做到科学、合理?(荤素结合)

具体操作要求: a、先估算一下,哪些菜搭配在一起比较符合营养标准. b、说说搭配的理由,并由一名代表上到讲台推荐给大家。

2、在明白了点菜要注意荤素结合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再次点菜。(本次点菜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个别菜进行适当调配,也可以重新点一个菜式。)

(五)制作条形统计图

1、反馈学生的投票结果(广播教学)

2、能一眼看出投票结果吗?有没有更直观的表示方法?(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

3、绘制条形统计图。

4、对优秀的搭配菜式进行交流、分析,指出优点或不足。

三、总结作业。

根据学习常见的事物热量表,小组合作设计一份比较合理晚餐食谱。

2、结合本节课的10种菜,小组合作,把所有符合专家标准的菜式列出来。

第7、8课时

教学内容:单元检测 教学过程:

一、填空

1.看图填空。

如图,甲、乙、丙三人各集邮票3张、5张和4张,乙给甲(

)张时,三个人的邮票同样多。

2.观察统计图,请你算一算,填一填。

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

)棵;第(

)组和第(

)组植树棵树比平均棵数少;第(

)组植树棵树与平均棵数持平。

3.看图回答问题。

(1)收入最多的是(

)月,支出最少的是(

)月; (2)5个月一共收入(

)元;

(3)(

)月余额最多,(

)月和(

)月余额同样多。 4.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数码相机(

)月的销售量最多,普通相机(

)月的销售量最少; (2)(

)月两种相机销售量差距最大。

5.根据下面统计图填空。

(1)乙品牌的电视机二月比一月销售量增加了(

)台; (2)甲品牌第一季度共销售电视机(

)台;

(3)三月份甲品牌电视机销售量比乙品牌少(

)台。

二、选择

1.某公司上半年生产饮料42万箱,平均每月生产(

)万箱。 A.42÷12

B.42÷2

C.42÷6

2.丽丽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5分,期中英语是91分,数学是(

)分。 A.90

B.95

C.99 3.师傅和徒弟两人用3天合作生产一批零件,第一天生产234个,第二天生产287个,第三天生产293个,平均每人生产(

)个。 A.(234+287+293)÷2 B.(234+287+293)÷3 C.(234+287+293)÷2÷3 3天是多余条件,打破“先求和时,几个数相加就就除以几”的思维定势。 4.三年级4个班同学捐图书,一班和二班共捐23本,三班捐了15本,四班捐了22本,平均每班捐图书(

)本。

A.20

B.15

C.5 5.五个人踢毽子,丽丽踢了39个,明明踢了28个,华华踢了10个,另外两个人踢的个数比明明少、比华华多。这五个人踢毽子的平均数应是(

)。 A.大于10小于28

B.28

C.大于28小于39

三、解答

1.下面的统计图是鲜花店本周四种花的销售情况。 (1)平均每种花销售多少支?

(2)如果你是花店老板,下周要购进鲜花,你会怎样进货?

2.下面是小亮组和小玲组回收废纸情况。

从回收废纸的情况看,哪组同学环保意识好?为什么?

3.下表是2013年~2014年某校六年级1~4班各班近视学生人数统计。

2013年平均每班有多少人是近视眼?2014年呢?你有什么建议?

4.上周自行车销售记录:周一15辆,周二12辆,周三10辆,周四9辆,周五2辆,周六38辆,周日32辆。

(1)上周平均每天销售自行车多少辆? (2)明天是周六,店里要准备多少辆自行车合适? 5.小明和小刚练习50米蛙泳,每次的成绩如下。

(1)他们两人的平均成绩各是多少?并填在表格里。

(2)假如要选他们两个当中的一个去参加比赛,你认为应该选谁?为什么?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篇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

一、单元教学内容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P90——P102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

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5、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6、发展统计观念,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四、单元教学安排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3课时

第1课时 平均数

一、教学内容:平均数P90——P92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难点: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班级图书角的书架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

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吗?

2、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师生交流后,教师用课件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6本书了,这个6是它们的什么数?(平均数)我们是如何求出平均数6的呢?

师生交流后明确是通过把上层书本移2本至下层得到的相同数。 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朋友。 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统计图:环保小分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后反馈: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

求平均数的问题。

(2)解决问题: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如何解决?

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 汇报预测:

方法一:移多补少,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像这样,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13是

14、

12、11,15的平均数。

方法二: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得;(14+12+11+15)÷4=52÷4=13(个)。

(4)小结: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也可以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求出平均数。数据较少时,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据较多时,用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5)教师追问:平均每人收集13个,是不是每个人真的都收集了13个?你是怎么理解“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句话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平均每人收集13个”表示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可以比13个多,也可以比13个少,也可以刚好是13个。

(6)区分“平均分”和“平均数”。

①把52个矿泉水瓶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②每人分到13个和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两个“13”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师生交流后小结:平均分是实实在在的量,平均数是虚拟的量。

2、教学例2。

(1)创设问题情境。

四(1)班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进行踢毽比赛,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

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的情境图和两张统计表。

师:这两张统计表给出了他们踢毽的成绩。观察两张表,你能从中知道些什么?(参加人数、每人的踢键个数等)

(2)探索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你认为是男生队的成绩好一些还是女生队的成绩好一些呢?说说你的理由。

让学生充分从多个角度分析表示男、女生队的踢毽情况。在尝试中体会到用平均数能较好地说明问题。

学生动手列式计算:

男生队: (19+15+16+20+15)÷5 =85÷5 =17

女生队: (18+20+19+19)÷4 =76÷4 =19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为什么男生队除以5而女生队是除以4呢?你认为是男生队还是女生队成绩好?

师生交流后明确:因为男生队有5人,所以要除以5,而女生队只有4人,所以除以4。男生队平均每人踢17个,女生队平均每人踢19个,女生队的成绩好一些。

师:问题解决了吗?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交流后明确: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分析得到的数据,常常能反映一般情况,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求出平均数的。

2、四(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种了180棵,第二组种了166棵,第三组种了149棵,平均每组种了多少棵?

3、想一想: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求平均数可以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先求几个数据的总和再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即为平均数。

(五)板书设计

2六、教学后记 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1.数据较少:移多补少法

.常用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篇二: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3、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能根据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4、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5、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6、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课时 平均数(1)

教学目标:

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3、能正确、全面地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第一课时 平均数(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理解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3、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篇三:2015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精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95-97页例3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及“做一做”绘制纵向条形统计图和第98-10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

1、

3、

5、6题。

【教学目标】

1.能看懂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知道怎样制作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经历把两组数据集中在一个图中进行比较的探索过程,从中体会引进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作用。

3.使学生领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

1.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能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图练习纸、彩色笔。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复习:

师:我们学过了统计表和简单的统计图,那怎样来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呢? 生:①画纵轴和横轴;②定刻度(每一格表示几个单位);③写类别,画直条。

2.导入:

师:好,那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吧。

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新课讲授】

探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单式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

师:这里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呢?

生: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数。

师:那应该画几个统计图?

生:两个。

师:好,那现在你们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快完成?学生分组合作绘制单式统计图。

师:绘制好了吗?你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成果吧。学生展示。师小结: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①画纵轴和横轴;②定刻度(每一格表示几个单位);③写类别,画直条。

2.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质疑

师:我要想知道1980年这个地区的城镇和乡村人口,看一张图行不行?那怎么看? 生:不行,要两张图一起看。

师:你觉得这样操作方便吗?

生:不方便。

师: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可以将两张图拼成一张图,我在电视上见到过。(2)实验

师:把两张统计图并成一幅图,这个主意真不错,想不想实践一下,把两幅统计图合并一幅统计图。(出示两张单式统计图)要求:想办法让人一眼就读懂你做的统计图的意思。

第四篇:统计平均数教案

“统计—平均数”教案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2.学会用移多补少法和先合后分法求平均数,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3.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4.进一步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感受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方块贴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PPT呈现图片)

这里有几个同学正在进行套圈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套的怎么样好不好 ?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 呈现套圈成绩的统计图

师:三年级第一小组的男生、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15个圈。这张图表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

老师现在要选择套的比较准的那一队去参加总决赛,可是老师不知道应该是选男生队还是女生队,你们能帮帮老师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生:

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那是不是应该选套的总数多的那一队呢?(„„)这样是不是对男生队不公平呢,男生只有四个人,而女生有五个人。那是不是最高分在哪一队就要选哪一队呢?(„„)可是,最低分也在女生对呀。老师现在实在是没有办法做出公平的选择了,看来呀,我们要找一位新的朋友来帮忙了,那就是“平均数”。(板书课题“统计—平均数”)

2. 引入平均数,移多补少法

1 师:同学们看,老师刚刚在黑板上贴了四组小方块,分别是2块、6块、5块、7块,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老师变个魔术,使得每组的小方块一样多。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老师请同学来给大家变一变。 生:„„

(让学生上黑板移一移,使四个同学的一样多,并说说自己移动的想法,过程,其他同学也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总结出第一种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师:总结学生的想法、观点,得到平均数的概念“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经过移多补少,使得每组的数都相等,这个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结合例题介绍概念,要求学生气度概念。 生:(齐读概念)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什么是平均数,想想刚刚移多补少的过程,看看自己记住了没有。 师:刚刚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来求平均数,那么“移多补少”法能不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呢?假如老师要知道两位同学的平均身高能不能运用“移多补少”法呀? 生:

师:看来呀我们的寻找一种新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了。回到刚刚分方块的问题,引导学生数一数“总共有多少块方块”“有几个同学”“最终平均每组有几块方块”鼓励学生发现其中的计算关系。

生:(4×5=20„„)

师:哦,一共有20块方块,要平均分成四组,那么每组可以得到20÷4=5(块)(PPT呈现)

师:应到学生总结说出新方法“先合后分”。(板书“先合后分”) 生:(闭上眼睛回忆刚刚“先合后分”法)

4、探究发现平均数范围

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平均数与原来四个数的大小关系 生:(各抒己见)

师:给予肯定的、鼓励的评价。总结假如小于等于2,那么四组总共不可能有20块,假如大于等于7,四组总块数肯定不止20块,得出“最小值<平均数<最大值”。(板书“最小值<平均数<最大值”)

5、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 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套圈的问题,先估一估两队平均数的范围。 生:

师:先运用“移多补少法”,再运用“先合后分法”求两队的平均数。 生:书本练习,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练一练

师:评讲。验证最终的平均数是不是在刚刚估计的范围内。

师:现在我们知道该选择哪一队了吧(男生),因为他们的平均得分较高,套的比较准。 师:同学们,觉得这两种方法哪种更好、哪种运用范围更广? 生:

师: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先合后分”法可以再更多的地方进行运算,而 “移多补少”法,在数字较小,较直观具体的题目中使用比较好。

(三)知识运用,巩固练习(PPT呈现) 想一想:

1、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30厘米。

(1)那么三年级小明的身高有可能是120厘米吗?

(2)小刚的身高是150厘米,那么他有可能是三年级的学生吗? 师:同学们先好好想一想,然后老师请同学来给大家说一说? 生:

师:评价分析(让学生真正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说一说

师: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数的运用吗?谁来给我们说一说? 生:

师:很好,同学们真是善于发现,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关于平均数的知识,同学们在课后做一些关于平均数的记录。(旨在加强平均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算一算: 1. 想想做做1 先数一数每个笔筒里笔的枝数,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分别求出“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 2. 想想做做2 老师:要求的是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那你能估计一下平均长度在什么范围之间呢? 那请你动手算一算,看看你得到的结果和你估计的结果是否符合。

3 生:

3、给出三组数据让学生直接算平均数。(PPT呈现)

(旨在考查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巩固运用) 考一考:

师:舞蹈演员得分:95 92 98 93 84 99 97,求最终得分。 生:

师:讲解评析,引导学生了解平均数运用的特殊情况。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首先平均数是什么?求平均数有哪两种方法?平均数的范围是什么?很好,看来同学们上课都听得非常认真,掌握的很好,老师希望你们在课后要充分运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有所用。

五、布置作业,强化学习

数学书第94页,想想做做的

3、4两题。

六、板书设计

统计—平均数

移多补少

先合后分

最小值<平均数<最大值

教学反思:这节课关于平均数的教学,涉及平均数的意义和平均数的计算两个方面,下面是我教学后的一些想法。

在呈现了套圈游戏,并提出问题后,我没有直接用这道题来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而是利用在黑板上贴的方块。一方面,我认为直接运用书上的统计图来让学生移一移、补一补不够直观贴切,比较难,另一方面,我认为让学生来移动黑板上的方块是比较简单易操作,切直观形象的,其他的学生也可观察到具体的操作过程,便于学生理解什么是移多补少、怎样移多不少。当然内容的衔接、切入上可能显得较为仓促、突兀,有待改进。

在学生学会了移多补少、先合后分两种方法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去解决套圈的问题,我是认为这样的安排是比较合理的,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当然在学生运用了这两种方法后,我没有引导学生去比较两种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是我在这节课教学的一个疏漏。因为,两者的比较是必要的,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每种方法的特点、优点,便于学生在今后的练习中选择较合适的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4 想一想这部分的题目在教学过后,回过头来看看,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问题提的不是特别清楚,可能在抛出问题后,学生不知道要回答什么;再者,作为第一层次的练习,可能题目偏多偏难。应该减少题目的量,可以仅仅选择第一个问题,将这个问题具体化、深入化。(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30厘米。(1)那么三年级小明的身高有可能是120厘米吗?(2)小刚的身高是150厘米,那么他有可能是三年级的学生吗?)这样的话,问题就变得清晰,学生就能知道自己要回答什么。

说一说,课堂总结这两块内容我在课件上都没有给予呈现,而是采用口头阐述的形式,其实,若是在课件上直接呈现出来,然后再在课堂上讲一遍,可能效果会更好。因为呈现之后再讲一遍学生不仅看了一遍,听了一遍,还可以凭借着课件思考一遍,而说一遍学生可能就是仅仅听了一遍。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反思,今后的教学中必将加以注意,努力克服这些问题,不断取得教学上的进步。

第五篇: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进一步认识平均数第1课时(教材97—99页) 教学目标:

1、在读统计表、交流信息、自主计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3、在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师生谈话,由学生是否认识姚明的话题,引出两支球队的事情,用课件出示两支球队队员身高的统计表。

2、学生读统计表,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情境,师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探究体验,认识平均数

1、教师提出:请同学们估计一下,统计表中所列出的哪个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交流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给学生创设发表自己见解的平台,达到人人参与学习的目的。

2、看来大家都有自己估计的理由,如果动笔计算一下的话,你打算怎样计算各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指名学生回答。然后实际计算。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教师巡视。

3、汇报结果。

4、课件出示问题:

(1)、银河队最高的队员的身高超过本队平均身高多少厘米? (2)、红星队最矮的队员的身高比本队平均身高矮多少厘米? (3)、红星队求出的平均身高能代表每个队员的身高吗? (4)、银河队某一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个队的平均身高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平均身高的实际意义,使学生理解求出的平均身高不是某个队员的身高,某个队员的身高也不能代表整个队的平均身高,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

三、尝试应用,解决平均数问题:

出示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第五组和第六组同学体重的统计表,

1、让学生读表,了解表中的信息。

2、让学生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

3、汇报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感受计算平均数的必要性,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四、知识延伸,出示课件“小知识”

五、巩固练习,提升学习质量,完成教材中练一练的第一题。

上一篇:统计局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天空中还有多少星星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