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玩具》教学反思

2024-05-10

《民间玩具》教学反思(共8篇)

篇1:《民间玩具》教学反思

民间玩具教学反思

篇一:民间玩具>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接触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对中国民间玩具和民间艺术的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说实在的,这是一节欣赏课,开始我很害怕,因为中国民间玩具源远流长,分布地域广阔,它的种类、材料、造型虽然都各不相同,但它们又是相互借鉴与传承的共性艺术,因而具有稳定的传统式样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我面对的又是三年级的学生,不知道课下查没查资料,我心里没底,于是我查了好多有关的资料,但又不知从何入手。就在我犹豫的时候,儿子说:“妈妈我想学剪纸”。这一下引起了我的启发,对就从剪纸入手。

于是,开始我就利用剪纸导入了本课,孩子都喜欢剪纸,这一下就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接着欣赏教材中的民间玩具作品,并提出问题,让小组讨论:图片有什么民间玩具?你见过吗?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你找出这些民间玩具的共同特点吗?它们在造型、色彩、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并引导学生从材料、颜色、图案、功能不同的侧面欣赏民间玩具。

于是就总结出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点是:色彩鲜艳、造型丰富、废物利用等,还总结出中国民间玩具不仅好看,好玩,还寄托人们希望吉祥、长寿、>幸福如意的美好愿望,也是馈赠亲友的吉祥礼品。在本课孩子不光体验了玩具带来的快乐,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合作能。

篇二:民间玩具教学反思

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风风雨雨,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和灿烂的文化,而它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四大发明、万里长城、丝绸之路和汉唐盛世,更多的却是点点滴滴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精神的表征,是民族文化之根!然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一问题亟需我们正视——中国的民俗文化在国内面临传承的危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做自己的一份努力。

那么如何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教育工作?现就民间玩具一课做如下反思,以期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三课。在教学过程中,气氛热烈,结构紧凑。本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民间玩具的了解和鉴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艺术,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现就我处理教学的两个难点以及其它环节的实际过程谈点体会:

1、学科融合,真切认识民间>传统文化

民间玩具是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刻的内涵,它的起源、制作工艺等囊括了人文、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知识。本课开始,我从学生熟悉的潍坊风筝导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共鸣很快进入课题,在介绍其他的民间玩具时,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拥有的民间玩具,让学生就自己知道的讲给大家听。一则使知者得到鼓励,二则使不了解者得到促进,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民间玩具这类民俗传统文化渊源的深入了解和继承。这样,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得到了解决。

2、直观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尽可能多的搜集民间玩具实物素材,加深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孩子们对民俗文化能有直观的感性的理解和领悟。显然,同学们对于这些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是喜闻乐见的。

3、重视动手操作,强调亲身体会

很庆幸美术学科尤其是工艺美术与民间传统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尤其作为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乃其天性。教学中我一改以往先教后学的老路子,伴着欢快热烈的传统民乐,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去研究实物范本,自己实践操作,制作简单的泥塑面塑玩具。至此,本课的第二大难点也顺利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竟然把“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也纳入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何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在这些孩子身上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这应该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篇三:民间玩具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通过图片、实物和录像,对民间玩具有了初步了解,知道了民间玩具在题材的选择上,强调思想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注入对下一代人的深情与爱心;在造型的塑造上,不仅强调夸张变形,又强调生动活泼、清新健康,传神地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情趣;在色彩的运用上,不仅有象征性,而且更重视色彩自身的对比和五彩斑斓。我们通过简单的玩具制作,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兴趣。结束总结:近几年来,民间玩具得到很大发展,各种新型材料制成的玩具已步入现代人的生活之中,中国民间玩具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各种具有民俗意义的玩具已成为各地主要的旅游品,有的甚至走向世界,中国的民间玩具越来越受重视和关注。今后,我们小朋友也应该多留意、收集和了解民间玩具,为发扬和光大我国的民间艺术做一点努力。

我在执教《中国民间玩具》一课时,以“欣赏评述”为切入点,结合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深入研究儿童>美术教学,使儿童依靠直观知觉,发展他们感官敏锐性,尊重儿童情感体验,培养其审美意识,利用多种手段扩大生活视野,激发创作兴趣,培养儿童视觉造型反应和创造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美术语言特点,逐步积累美术审美的经验,学会欣赏人类的艺术精华。

篇2:《民间玩具》教学反思

《民间玩具》教学反思

风心扉语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三课。在教学过程中,气氛热烈,结构紧凑。本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民间玩具的了解和鉴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艺术,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现就我处理教学的两个难点以及其它环节的实际过程谈点体会:

1、学科融合,真切认识民间传统文化

民间玩具是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刻的内涵,它的起源、制作工艺等囊括了人文、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知识。本课开始,我从学生熟悉的潍坊风筝导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共鸣很快进入课题,在介绍其他的民间玩具时,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拥有的民间玩具,让学生就自己知道的讲给大家听。一则使知者得到鼓励,二则使不了解者得到促进,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民间玩具这类民俗传统文化渊源的深入了解和继承。这样,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得到了解决。

2、直观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尽可能多的搜集民间玩具实物素材,加深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孩子们对民俗文化能有直观的感性的理解和领悟。显然,同学们对于这些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是喜闻乐见的。

3、重视动手操作,强调亲身体会

很庆幸美术学科尤其是工艺美术与民间传统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尤其作为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乃其天性。教学中我一改以往先教后学的老路子,伴着欢快热烈的传统民乐,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去研究实物范本,自己实践操作,制作简单的泥塑面塑玩具。至此,本课的第二大难点也顺利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竟然把“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也纳入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何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在这些孩子身上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这应该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篇3:论民间玩具的装饰寓意

一、色彩寓意

我国民间玩具的色彩总是给人以艳丽的色彩,视觉效果对比强烈,作为民间艺术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色彩搭配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沉淀,有了自己一套固有的使用口诀。其中“红红绿绿,图个吉利”贯穿于民间艺术作品始终,以亮丽的色彩搭配烘托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传达出人民内心渴望幸福生活的激情。人们将自然的色彩提炼加以想象化处理,将一年四季中不断变化的颜色作为美好的希望存在于人们亲手制作的小玩具中。例如江南玩具桃红柳绿般秀丽,陕西玩具色彩秀丽朴实大方,贵州玩具常在黑底上加彩,江浙的竹玩具色彩鲜明亮丽等。民间色彩搭配口诀是艺人们在长期的探索中总结出来的宝贵财富,对于后来的设计探索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从布老虎和真老虎的颜色对比中,可以看出流传在山西、山东一带的黄色布老虎除了借鉴真老虎的黄色作为主色调外,其在颜色使用上纯度较高,大片黄,再加以红、绿、蓝点缀,整个布老虎显得格外抢眼,给人一种红红绿绿的感觉。从色彩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颜色搭配具有温暖、稳定、安全、喜庆之感,加之虎的形象,不仅仅是一种玩具,更是孩子身边的守护神。

二、图案寓意

民间玩具不仅色彩独特,图案非常别致,花样繁多,一般在玩具上饰以莲花、鸳鸯、金鱼、石榴、寿桃、秋叶、蝙蝠、龙凤、五毒(旧时人们将蝎子、蜈蚣、蛇、壁虎、蟾蜍成为“五毒”)等图案,再饰以云纹、宝相花纹、瑞锦纹等纹样。这些图案的组合表现出人们对于生存繁衍、驱灾辟邪、纳福求吉的推崇。

1、生存繁衍

河南淮阳具有代表性的泥塑玩具“泥泥狗”,其造型、纹样的实质是和祭祖、娱神、祈子和消灾等功利目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反映了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泥泥狗以黑底打色,身上多用点线图案绘饰,色彩艳丽。其中有一种人面似猴的泥泥狗被称为“人祖”或“人祖猴”。整个躯干就是一种纹饰,最常见的是枣核形状,在黑底上,绘以黄、白、绿、粉等色,一圈套一圈,每一种颜色外圈上都饰有白色小点,最外一圈绘以毛饰,具有强烈的女性生殖器官特征。其他一些三角纹、折纹、叶纹、凹凸纹、花卉纹、太阳纹、葫芦纹等都是女性生殖器官的一种变形形式。这种独特的纹饰通过线条变成一种特殊的抽象符号,附饰在形体怪拙的泥泥狗身上,犹如原始的印记,释放出一种原始文化的野味性,反映了远古人们强烈的生殖崇拜意识。

2、驱灾辟邪

由蝎子、蜈蚣、蛇、壁虎、蟾蜍五种毒物组合在一起的“五毒蛙枕”,其整体的青蛙造型就是“五毒”中的蟾蜍,在蟾蜍的身上缝制着其余四种毒物。传说在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邪毒集中之日,人们在此日饮雄黄酒并在门上菖蒲和艾草,室内挂“五毒”挂片,为的就是“祛除邪气”。“五毒蛙枕”是母亲为自己的孩子缝制的,造型非常别致。枕头的中心有一个杯口大的洞,这是为了使孩子们睡觉时能将耳朵放进洞中,不受挤压,同时又便于泪水的漏淌,不会打湿枕头、流进耳朵,影响身体健康;这种枕头色彩鲜艳,形象给人以笑眯眯的感觉。除了睡觉外,这枕头还是小孩们所喜爱的玩具。蛙形枕头上图案绣得很精致,上面的莲花、莲蓬、莲藕和鲤鱼的组合,意味着年年有余,同样也有连生贵子,期盼多子的意思。给孩子做五毒蛙枕意在以毒攻毒,辟邪消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

3、纳福求吉

有着两千多年的风筝,不仅是我国独创的最早的飞行玩具,还是飞机发明的灵感来源。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到处可以看到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我们所熟知的“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白蝶闹春”、“鲤鱼跳龙门”、“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出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运用人物、花鸟、走兽、器物等吉祥图案和文字,结合民间的谚语和一些神话题材,通过暗喻、借喻、比拟、双关、象征以及谐音等表现方式,构成“一语一图案”的美学展现形式,赋予吉祥、消灾之意,寄托着人们对于幸福、长寿、喜庆等的愿望。又因其以物寓意,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而主题突出,构思精巧,趣意盎然,富含独特的格调和强烈的民族色彩,传承着代代兴盛的民族情思。

三、形体寓意

中国民间玩具的形体看似简单粗陋,其实质是在汇聚人们的智慧结晶之后创造出来的形有限而意无限的大气成品之作。通过艺人“心中有图,手中作画”的形式展现出具体的形体之美,没有矫揉造作的多余装饰也没有富丽堂皇的金丝银线,所造出的形态就是为了人民心中渴望的美好愿望服务并成为人民心中幸福的寄托。就是这样的一些玩意儿抚平旧时人们心中对生活现状的不满,继续充满希望的生活下去。民间玩具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艺人们采取最简易、最便利的手工制作,利用廉价的面、土、布、木、纸、藤等材质,凭借灵巧的技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所创作出来的玩具不仅仅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物质产品,更是传授美的艺术品。它借助虎、鸡、鱼、龙、凤,这些人们喜爱的、有特定审美内涵的形象,生动形象地表达“吉祥如意”、“富贵荣华”的主题。民间玩具形象生动,活灵活现,是一种大胆取舍和添加,注重装饰性和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形象。

香包作为我国流传的节日玩具,题材样式很多,其造型经过一定的艺术化处理,表现出别样的形体特征。甘肃庆阳的鱼娃香包挂饰,采用中国民间一直以来视为吉祥之物的鱼为整体造型,通过鱼头人身的结合,并将鱼身的鳍、尾加以夸张化表现,表现出另一种形体之美。“鱼”和“余”谐音,象征着生活富足;而鲤鱼产仔多,是生殖繁衍、子孙昌盛的象征;民间流传“鲤鱼跳龙门”的说法,因此鲤鱼又成了科举及第、功成名就的象征,将娃娃和鱼组合在一起,体现了人们希望多子多福、富足有余的愿望。

结束语

中国民间玩具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有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广发民众智慧的结晶,许多民间玩具被作为非物质文化得以保护和继承,其强烈的装饰美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寓意吉祥。通过对民间玩具装饰寓意的探讨,使人们更多的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展现出对驱灾、吉祥、幸福的追求,以此来提醒当今生活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在当今充斥着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

参考文献

[1]王懿静.民间玩具的艺术魅力[N].艺术与魅力.2008-01-15

[2]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2.4

[3]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4

[4]李友友.民间玩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9

[5]王连海.中国民间玩具造型图集[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4.8

[6]吴景泽.中国古代陶瓷玩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7

[7]王连海.中国玩具艺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7

[8]王连海.北京民间玩具[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5

[9](法)芒松著;苏启运,王新连译.永恒的玩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篇4:《民间玩具》教学反思

关键词:民间传统;儿童玩具;现代设计;作用

1 了解传统民间玩具的种类及特征

中国传统民间玩具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发现了轻吹可以发声的陶埙和形制较为粗糙的陶猪;分布地域广阔,经考古发现,传统玩具分布在中国的各个地方,比如江苏无锡的大阿福、北京的兔儿爷、山东潍坊的泥娃娃等;种类造型繁多,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竹木玩具、葫芦玩具、健身玩具等,健身玩具又分为毽子、秋千、陀螺、空竹等。它贯穿于人们的生活当中,以它独有的娱乐性、趣味性、祈求性充实着人类的生活。

传统民间玩具的特征有以下三点:第一,地域特征明显,乡土气息浓厚。传统玩具是劳动人民在闲暇之余亲手设计编织的,通过民间艺术家们或粗糙或细腻的设计手法,可以看出当时的风俗和文化,同时能表达出浓厚的本土气息和地域特征,也就是我们现代人常讲的“接地气”。第二,创作形式自由,不受拘束。传统玩具没有宫廷贵族那样精致的要求,全凭民间艺术家们直观的感觉和丰富的想象力,完全是随心随性,在极其自由畅快的环境下创作出的作品,不需要受任何拘束,因此我们才能看到不同造型的泥塑、不倒翁这样充满童趣的玩具。第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影响力也是渗透到了发展的方方面面。民间玩具和民间图案一样,都是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工艺美术形式,只不过民间玩具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更强一些。许多民间玩具都是诞生于民俗事项之中,这就说明玩具的本身也是民间风俗和日常生活的体现,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玩具本身也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2 分析目前儿童玩具设计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自主创新品牌,忽略传统因素。近几年我们总是看到这样的新闻:“中国游客在日本购买大量的马桶”、“澳大利亚奶粉被中国妈妈们买断”。有人说这是“崇洋媚外”,但是这也反映出了我们的不足。中国与发达国家比起来确实还有一定的差距,玩具产业也是如此。由于发展时间晚,基础差,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一直得不到提升,同时迫于现实的压力和舆论的导向,设计者们过于追求创新的力度,却忽略了我们的最大的优势——传统文化,无法做到在继承中创新。

第二,市场调查不充分导致供求不匹配。有些商家在产品上市前,市场调研工作准备不充分,缺乏对儿童消费心理合理的、具体的分析,只是一味地抄袭和模仿。智能机器人火了就大肆的生产机器人,“奥特蛋”有名气了,就赶紧制造上市,这样看似抓住商机的做法,其实是错误的。玩具设计必须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准,不能盲目跟风。

第三,监管力度有漏洞,玩具的结构安全性能差。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差,尤其是0~3岁这个年龄段,他们经常喜欢把手中的物体放到嘴里,这是非常危险的。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市场可以发现,由于家长们缺乏玩具安全性的意识,只是觉着玩具好玩、好看就买了,再加上商家的贪婪,这样便导致市场里仍然存在很多“三无”产品和标识不规范的产品。这反映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是存在漏洞的,这样会使生产厂家放松警惕,从而导致更多存在安全隐患的玩具流入市场。

3 探究民间传统玩具对现代儿童玩具设计的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以及基本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在积极发展宣扬优秀文化的同时,绝不能墨守成规,以“拿来主义”为主,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这便是研究、传承传统文化的真正意义。现代玩具设计也是这个道理,先学习借鉴民间传统玩具的优秀特征,再结合现代人的消费心理和主流趋势,创造出更有趣、更受欢迎的玩具,促进玩具企业的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探究民间传统玩具对于现代玩具设计的启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第一,注重玩具的教育功能。功能是玩具设计的主旨,也是玩具价值的体现。很显然,古代民间艺术家是非常注重这一点的,例如九连环和七巧板等玩具都具有教育功能,其作用就在于供儿童玩耍的同时,进行思维开发和品德教育,希望通过这些玩具把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传达给孩子们,培养他们积极勤劳的美好品质。在如今这个需要全能型人才的社会里,思维的开发显得更加重要。在玩具设计中,我们要注意到玩具蕴含的逻辑性,把玩具与大脑思维关联起来,例如在扑克牌上设置问题,改变积木玩具的形式等等,总之是要通过设计一些复杂而又有趣的环节,在吸引孩子们注意力的同时,还要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第二,从民间工艺玩具的美学角度入手,打造具有民族传承力的作品。有人认为,传统玩具造型粗糙,颜色花花绿绿,甚至有一种“土里土气”的感觉,已经不符合现代的审美观念了。不尽然,现在的人生活压力巨大,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他们已经厌烦了城市的灯火辉煌,反而会怀旧,会喜欢民族的东西。民间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母体,民间玩具又是民间工艺的特殊形式,其多样的色彩和纹样图案,以及或捏,或编,或缝的成形方式,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因此要想创造独特的、具有民族风格的玩具,就必须以民间玩具的美学为基础。第三,崇高的价值追求。中华民族是一个追求文明,道德高尚的伟大民族,在岁月的沉淀和优秀文化的指导下,不仅形成了自强不息,永不言弃的民族精神,同时还培育了中国人民崇高的价值观。古代人民是淳朴善良的,同时也是积极高尚的。他们创造出的作品必定也是高尚的,不掺有任何杂质的。玩具是孩童们最亲近的玩伴,例如在欧美电影《玩具总动员》中,男主人公安迪总是离不开牛仔玩偶胡迪,一放学回家就要找它。因为玩具不仅仅是孩子们手中的玩物,还是他们孤独时、迷茫时最值得信赖的倾诉对象,在孩子们的世界中,玩具是活的,有人性的,甚至是可以进行交流的。因此我们在设计玩具的过程当中,就要摒弃污秽与恶俗的设计方式,注意价值观的主观融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四,非凡的想象力和创作思维。古代没有天文望远镜、显微镜这样的高科技,对于无法用肉眼看到的东西,就全凭自己的想象和对生活的认知。因此对于现代设计者来说,我们也需要将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开放自己的思维,不受任何因素的制约,从而创造出个性的、自由的、另类的玩具。

玩具在每一个人的童年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陪伴儿童成长,给他们带来快乐,还能开发心智和大脑,使孩子更加聪明。

研究和借鉴中国民间传统玩具的文化,不仅可以拓宽设计者的思维领域,还能给现代玩具赋予更深刻的意义,这样不仅能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到传统文化,同时也促进了现代儿童玩具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小美.儿童玩具设计的心理学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1.

[2] 李刚.陕西民间玩具梳理与创新设计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

[3] 余慧君.现代陶瓷玩偶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4] 仝娟.物以载道[D].安徽财经大学,2012.

篇5:《民间玩具》教学反思

在教学之前,我让学生收集了一些会跳的物体,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收集资料的能力,又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能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物体拿出来,相互展示交流,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接着,我出示了用卡纸做的兔子,让学生想办法使它们跳动起来。当学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时就启发他们,看看能不能利用你手中的会跳的物体使这只小兔子跳起来?通过我的启发,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有用衣夹的,还有用铁丝自制弹簧的……这样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中我还让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他们做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构思自己的玩具。我还通过让学生自主的交流和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自主的掌握会跳玩具的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我再以自己做的小老虎来激励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制作过程的轻松愉悦和取得成果的兴奋。接下来就是学生大显身手了,学生表现得很积极,作品的完成也很顺利,这样学生在玩乐中自然的掌握了本课的重点,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

篇6:《民间玩具》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

感受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1、活动一:教师问:“你发现什么?它们叫什么?”

欣赏课本提供的玩具图例,找出它们的名字。

2、活动二: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A、教师提供“泥、纸、竹、皮、面、木、布”等多种材料,让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B、感受民间艺人心灵手巧及民间艺术特色。

3、活动三:它们“想说”些什么?

A、让学生讨论民间玩具的产地、寓意及有关的故事。

4、活动四:民间玩具美在哪里?为什么?

A、提供描述的感觉词语(如:材料美、装饰美、对称美、质朴、饱满、逼真),玩具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B、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

5、活动五:学习民间艺人,可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小玩具或描绘自己感兴趣的民间玩具。

6、布置作业。

A、尝试收集大家画的民间玩具。

B、布置师生共同收集民间小玩具集市。

教学后记:基本能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书中的作品。

篇7:玩具宝贝教学反思

《会走的玩具》这节课是四年级的一节美术手工课,本课的学习要求让学生用废弃材料做一个会走的玩具。作为手工课学生会特别的感兴趣,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玩过的玩具,再出示自己制作的玩具,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以后,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走?同学们通过观察很快发现,玩具“走”的方式有很多种,一般都靠外力和动力。

并以大公鸡为例,让学生了解制作的方法,欣赏了课本中展示的玩具范例,让学生商讨各种“会走的玩具”的设计思路和对制作材料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的装饰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玩具。学生制作出会走的圣诞老人、大公鸡、小娃娃等等,并采用画、剪、贴等各种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学生在游戏比赛中体验到自制玩具的乐趣,但有小部分学生没能及时完成作业。

篇8:《玩具》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玩具》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玩具》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认识形状标记(方、圆),能将相同形状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2、能根据物体的形状选择相应的标记。

活动准备:

学具方、圆片片各占人数的一半(大小、颜色相同),方、圆篓子各占人数的一半,方、圆标记各占人数的一半,方圆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将形状相同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出示方、圆片片,“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出自:屈;老.师”“方形的片片,我们叫它方片片;圆形的呢?”“一个小朋友拿好一个片片,一边拿一边说:X片片好。”

教师出示方、圆篓子,“看看这有什么啊?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娄子,我们叫它圆娄子,方形的呢?”看看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片片?想想它最喜欢和什么形状的娄子做好朋友?一个小朋友拿一个娄子,一边拿一边说:X娄子和X片片做朋友。”拿完后,问幼儿他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片片?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娄子?

2、按照玩具的形状选择相应的标记。

出示方、圆标记,“这儿有许多的标记,上面话的是什么形状?”“画着方形的,我们就叫它方标记;画着圆形的呢?”让每个小朋友选一个玩具,“看看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玩具?开动小脑筋想一想,应该送它什么标记?一边送一边说:X标记和X玩具做朋友。”

3、评价:方片片和圆片片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它们谢谢小朋友。

活动反思:

1、选材适合小班幼儿,比较贴近幼儿生活,幼儿非常感兴趣。

2、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

《玩具》教学反思2

在进行本次教学的时候,我收展示各个充气玩具的图片,然后从这些图片我引入本课。从效果看,学生的反应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充气玩具。我首先出示注射器和橡皮。然后演示里面冲一些空气。然后教授学生怎去做。由于我分发的注射器是玻璃的,因此需要在活动中注意安全的问题。展示完注射器的使用方法之后,我指导学生进行想一想在操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个时候学生都能够注意到安全问题。在这里我强调了操作的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学生进行活动的时候,学生们都进行较为谨慎的操作。但我发现有的学生虽然操作但是没有进行观察,我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和感受。还有许多小组的合作的不是他太好,需要老师进行教育和指导。在我发现学生基本上都进行了体验之后,我让学生进行将注射器进行交会。学生们交回之后,然后学生进行汇报。我想这个操作还是有必要,进行这一边之后,学生就能够较为专心的进行汇报和交流。通过学生的汇报和交流,我导出压缩空气,及发现压缩空气又弹性,能够产生弹力。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篮球的拍球的比赛,当然一个是气足,另一个是气不足。通过活动很容易得出充气玩具有弹性,并且得出压缩的越厉害,弹力越大。这个活动效果还是不错的。

最后一个活动就是学生进行放气球的活动,在个活动中学生比较容易的发现气球的运动与喷气发现的不同,然后介绍反冲。这个活动虽然学生经常做,但是经过活动能够有更深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

《玩具》教学反思3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学习重点:

默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学习难点:

联系实际,谈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教法:

谈话法、点拨法

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陪爸爸妈妈逛过商场吗?你最喜欢在哪类柜台前停留?如果遇到了你特别喜欢的东西,你会怎么做?

2、看图:看这也有一个孩子在陪妈妈逛商场。睡与阿尼亚说说你都

看到了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说说读题后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检查识字情况

三、朗读感悟:

1、开火车检查读文情况,并思考读题后提出了问题。

2、这个孩子为什么在玩具柜台前?我们到课文中去细细地寻找答案,请默读课文,找一找能回答问题的句子画下来,标出认为重点的词。画好后说给旁边同学听听。

3、指生汇报:

1)“目不转睛地盯着”是怎样的看?

2)为什么“闪着兴奋的光芒”?

4、能把小兵的喜欢读出来吗?想一想他看见别人来买玩具汽车时,心里会想什么?

5、如果你遇到了这么喜欢的东西,会怎么做?小兵和你们的做法一样吗?他是怎么做的?

6、什么是“抢着说”?小兵为什么要抢着说?

理解“常年”的意思。常年这样病着会怎么样?(体会妈妈的辛苦)

7、看到妈妈如此辛劳,如果是你,还会要心爱的玩具汽车吗?所以小兵要抢着说:——

8、小兵只是看到玩具汽车这样说吗?还会在什么时候?

水果店前、蛋糕店前、看到漂亮衣服等

9、妈妈在说这些话时,会想些什么?读读妈妈说的话。

10、妈妈被小兵感动着,还有两个人育人被感动着,是谁?这处他们被感动的句子。

从这些句子看出他们的什么样的人?

三、总结扩展:

小兵是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啊,让我们送给他不同的祝福吧。把你想要祝福他的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喜欢——不要

送——不要

懂事、体贴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反思

回顾这节课,我认为最突出的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自读自悟。从课堂呈现出的效果来看,学生能处于兴趣盎然的读书氛围中,读的情绪高涨,读的目标明确,读的层次也很清晰。分析其原因,在于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的不厌倦。

在略读课文中除了形式多样的读,还要有重点的读,避免泛泛读,无目标的读。在突破课文重点部分,重点理解“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等词语时,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课堂上又不能完全放手。我就通过创设情境,适当加以引导,运用了学生多种感官来感悟,学生完全把自己当作了课文中的小男孩。从那丰富、传神的表情动作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多么喜欢小汽车的“小男孩”。学生在朗读时真正的有感而发。在突破难点,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时。我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默读方式,感受文本,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既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又提供了个性化阅读的空间。

有待改进的问题:

课堂上学生的感受谈得还不够深刻,内容还不够具体。仔细分析,这与我在课堂上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有关;也与我有些紧张,没有仔细地倾听学生的发言,而忙于教学进程,给学生默读的时间还不够充分有关。

因此,尝试上了这节略读课文后,也使我更清楚了今后略读课文教学的方向,既要大胆放手,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自由阅读的时间、空间。同时也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还是要给予适时的引导、点拨。

《玩具》教学反思4

“玩具”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是我在与我班学生的交谈中发现并提出来的,通过搜集和了解了一些相关资料后,我认为这个主题非常具有实施的价值,内容涉及的比较广,可操作性强,实践性强,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学习热情。下面,将从活动前、活动中与活动后三个阶段来进行全面的反思,把我的心得与体会,大家共同分享,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活动前:情境创设 激情引趣

情境创设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一种方法,被广泛推崇与使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够巧妙的运用,那么对于保持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会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我们经常苦于学生的“三分钟热血”,于是我在活动前的情境创设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我今天展示的《玩具总动员》,从主题导入上看就能给人一种神秘感,“玩具”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玩具伴随着学生成长,但是用猜测游戏导入,吸引着学生想布口袋里面到底装的什么。我认为在我的精心设计下,主题活动的情景创设也可以成为主体生成的一个重要素材,看似无意,但其作用却也是不可忽视的。

其实我认为我的指导从活动前就已经开始了。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学生的热情越来越少,甚至中途停止,不再参与,明明这个主题很符合学生的兴趣,为什么开展不下去呢?于是,我就从头想起,我为学生创设的这个情境能够吸引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吗?通过探讨与实践,我认为,任何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都不应该是草率的,所以在开展活动之前应该深思熟虑,想想应该怎么样指导,让学生走好重要的第一步。

二、活动中:以点带面 全心投入

在本次的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将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但是我并没有就因为这样割裂组与组之间的联系,使小组间没有联系,而是利用“以点带面”的形式,在各组之间建立起纽带,让组与组之间息息相关,相互关注,共同进步。

在我的课堂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当我让学生去评价其他小组时,学生不知道说什么,时而说些空话、假话,为了让学生更多的去关注其他小组,互相促进,我不遗余力的去引导,却始终看不到什么效果。

对于“小组合作”我有太多的问题和疑惑,但通过我的一番思考后,我认为“小组合作”并不仅仅是指组内的合作,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尽量拓展学生合作的空间,跨组的合作、跨班级的合作,乃至跨校、跨区域的合作……合作的空间越大,学生的发展空间就越大。同时,要让合作来的自然一些,少一些刻意,多一些创意,其实“合作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三、活动后:拓展创新,活动升华

综合实践活动的意旨在于实践和创新,活动后,根据在“交流和展示”环节中发现的问题,大家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积极行动。如,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些新玩具。在制作的过程中,同学们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最后,组织学生写一写活动的感受,使这次活动进一步深化。

四、活动启示:

这次活动,不管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成长的过程。作为老师,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是学生的朋友,是他们的合作伙伴。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协助、指导,而不是包办代替。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亲身参与社会实践,获得了感性体验,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增强。更可喜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他们的创新思维的火花更在活动中大放异彩。

《玩具》教学反思5

《介绍我喜欢的玩具》这节课从题目上看就是非常吸引学生的一节课,本课教学重点就是学习观察玩具的造型特征、色彩搭配,用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的爱好和对玩具的评价,并把自己喜欢的玩具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玩具,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有的玩具是伴随着他们一起成长起来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玩具,我想他们一定会有很多关于玩具的话题想要与别人分享。所以在这节课中我先运用多媒体播放《玩具总动员》的一段视频带领学生们走进了玩具世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回想起属于自己的玩具世界。视频刚刚播放完,学生们就迫不及待的讨论起玩具来,我并没有制止他们的自由讨论,就让学生沉浸在他们的快乐之中吧。随后我让学生在对书中作品的欣赏和认识中感受到了卡通玩具的特点,并让学生拿出从家里带来的自己喜欢的玩具,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玩具的造型和色彩,还有自己的跟玩具有关的经历,并与其他学生交换玩具玩一玩,分享玩具的乐趣。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在绘画时就有了很高的热情,作品的表现也更加富有趣味,有的学生在画面中把自己的各种玩具组合在一起,好像在讲述故事一样。这节课我觉得课上得很轻松,最重要的是学生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还得到了欢乐。

《玩具》教学反思6

本节课我选择在室外进行授课,原因是球类的实验需要学生在室外能够进行进行较好的操作。而且今天三个班都在室外进行了操作学习。我有以下的一些反思。

1、首先是学生在操场的坐的位置。

我发现对于学生在操场上的座位的位置,需要精心去安排。我首先学生按照横列分小组进行坐下,但是我发现这样学生坐的就比较的长。我站在中间,虽然我拿着话筒,但是还是有同学特别是两头的同学没有提到声音。我后来又改成圆形的,围着我做。但是我发现后面的孩子就听不大清晰了。我想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将孩子摆成一个扇形,那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2、在打操场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问题。

在操作上课,学生的注意力较为分散,我想主要是因为周围有很多的其他的干扰物进行干扰。虽然他们不是故意的,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不自觉的收到吸引。我除了将课设计的更加的精彩之外,还需要尽量排除干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选择在除操场之外其它人较少的地方,上课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3、在教学中,还要注意预设的。

在以后的教学,我一定注意预设,才能够更好去提问,根据预设进行设计问题。这样上课就会使课程的环节紧紧相扣。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只是重视提问的环节,但是预设没有进行真正的重视。

《玩具》教学反思7

在这一节课中我通过设计了四个活动来达成教学目标,一年级的学生对数玩具比较有兴趣并且对他们而言数玩具并不陌生,我觉得通过选择孩子们所熟悉所兴趣的教学材料,可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他们会觉得我们的学习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让学生将具体物体的个数转化为图形来表示,再对图形抽象出数字,通过“直观操作―图形符号―数字符号”的转。例如让孩子们在练习题的第1题第二排的图中,找出题目的要求并且从数字中找出排列的规律。结果,学生在第3题的图中也能找出题目的要求,填完方框里的数字后,也能自发地去寻找数字的排列规律了。使得学生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数的含义。

这一课时是学生初次书写数字,一年上的学生刚才幼儿园的以玩为主的教学环境中走出,对他们而言初次正式的书写数字当然有相当难度,当然,在这些人当中不可避免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已经能够掌握规范的数字书写,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需要在老师正确的示范下和悉心教导才能掌握,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本课时或日后的教学中,进行多加指导,如注意书写时应注意做到“顶天立地”统一书写在田字格的左边或是右边,分析书写的笔画笔顺和书写的姿势。

此外,当你要求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可以用1,2,3,4,5来表示”时,如果有人说“1可以表示一群小鸟”这是我们事先没有想到的,这时你就不应扼杀学生的潜力了。

《玩具》教学反思8

本课是篇阅读课文,学生对阅读课文已经有了一些积累。默读勾画,旁批,写写自己的体会(知道什么)。于是本课的学习活动全放手于学生,本人只是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本文的插图非常显目,清晰、人物表情、动作,以及柜台上那些各种各样的玩具,这一显目特点,就足以表达了文章的中心。特别引导孩子关注“庆祝 ‘六一’儿童节”,这是文中主人公奢望自己喜欢的小汽车的原因所在。

出示阅读要求,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完成作业练习,本课用了50分种左右完成。阅读课文主要是训练思维的速度与方法,则无须精读,初略浏览,小学生“一目一行”,跳跃性读,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与中心(也就是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从学生完成作业来看,学生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比如、不认识的字,大家都查找,不懂的问题一起研究,老师陪着学生作最关键的点拨。

比如、本文的结尾,售货员阿姨天天盼望着再次见到那个小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让学生带着希望的语气该段,并设了几问:售货员见到了小男孩吗?见到了阿姨会说些什么?小男孩会怎么样呢?本人的提问引起了学生的兴奋劲儿。有的说,还是这么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小男孩又来到柜台前……有的说,那是星期五,阿姨拿着小汽车来到小男孩的学校,站在校门前……也有孩子说,爸爸的病好了,妈妈给了小男孩钱,让他去买小汽车……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写在课后。(点拨,这是续写)。

续写就是接着写下去。为什么要接着写下去呢?因为文章没有说出最终的结果或接下来会有什么发展变化。由于是还没有说出来的内容,续写时要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和推测补充地写下去,所以续写也属于想象作文的范畴。那么如何续写呢?(续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接着一篇完整的文章,把原文没有写出或没有写尽的部分写出来。例如,课文最后一句。课文并没有明确说出来。引导学生可以想象“重复反思内容”,另一种情况是提供一定的情节,让我们接着写。比如、今天天气真好,早晨,我穿着一件漂亮的新衬衫去上学,心里特别高兴,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情节想象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恰当地组成一篇情节完整,前后统一的文章。续写的想象要合情合理,故事必须真实可信,续写的内容必须与课文前后一致,不许有矛盾之处。

上完本课,本人感觉学生长大了许多,好像是知我心的感觉,回家想想在自己的教学指导中,没有忽视如下方面。

本文是根据略读教材的编写意图,设计了尊崇文本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教学设计中,以读为本,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体验,感悟思考。

抓住课文插图,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前的谈话,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生活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读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能力。

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本人始终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伙伴,旁敲肯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有效的促进与发展。

读书方式自由,本人力求把读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个性行为。使学生喜欢读书,并能准确流利地朗读,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句,感悟文本内容,领悟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抓住文中对话的行文特点,从读中理解,在挖掘人物内心情感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修改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中受到文中主人公潜移默化的影响,渗透德育思想教育,有恩,知恩、懂恩、报恩。

本文的教学效果一般,习作练笔是成功的。语文就是这样有“矛”无“盾”反而没兴趣,为了“双齐”只能走“永久的探究之路。”

《玩具》教学反思9

上周市教研中心到我校视导,我执教了一节课题为《民间玩具》的美术课,这节课是四年级的一节美术手工课,作为手工课学生会特别的感兴趣,但课堂组织与课堂秩序等方面也会出现混乱,课堂局面不好控制等问题。于是,课前我就做了精心的准备,紧紧地抓住了“趣”这个特点,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了“圣诞老人”和“多啦A梦”两个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动画形象,在新课导入时搞了一场“小型模仿秀”,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心都从别处收回来了,下面的教学就顺利多了。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以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圣诞老人”和“多啦A梦”为什么会走?同学们通过观察很快发现,“圣诞老人”是靠人的手指来“走”的,“多啦A梦”的两条腿是可以自由活动的,人用手推着它就可以“走”了。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我马上因势利导:还有其他的方法让玩具走起来吗?学生们马上联系到自己的玩具上,想到还可以给玩具安上轮子等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一课的学习要求不但是让学生用纸或废旧材料做一个会走的玩具,还要让学生学会画设计草图,而我们平时上手工课一般都不画设计草图,为了让学生明白设计草图的重要性,于是我就在课前以“圣诞老人”为例先画了一张设计草图,上课时对照草图边讲解边示范“圣诞老人”的做法,还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不画设计草图会出现什么问题?”同学们经过讨论知道,如果不画草图可能导致圣诞老人各部位尺寸不合适,影响制作效果等问题,明白设计草图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制作环节中大部分同学都考虑到这一点,从而保证了制作的玩具比较成功。

接着我引导学生们欣赏了课本中展示的玩具范例,让学生商讨各种“会走的玩具”的设计思路和对制作材料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的装饰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玩具,并采用画、剪、贴等各种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我示范了“圣诞老人”的制作方法,无形中产生了一定的框框,使得全班大部分同学都制作了“圣诞老人”,没有什么新的创意。其实这也是美术课上的一个“老毛病”,不示范,学生无从下手,但一示范,又是全篇一律,没有了学生自己的想法。我一直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在积极的寻求好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最后的作品评价阶段,由于时间问题很多同学没有完成自己的作品他们总是不停的做自己的,无心评价别人的.作品,也没有一个好的倾听习惯,这就使得这一环节不尽人意,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这也说明平时的课上就没有很好的去培养学生的这些良好习惯。今后,我一定要注意平时课上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提高作品质量的同时对行为习惯也要提出相应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在美术课上获得能力与习惯的“双丰收”。

通过这节课教学,使我认识到教师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课,必须认真领会课程目标,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入手,调动了每个学生的每个感官,对学生加以引导,实施教育。总之,今后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寻求更好的方法,让我的美术课上得更有特色,更有成果。

《玩具》教学反思10

美术课的趣味性强,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多种造型方法,给学生以想象、创造的空间,尤其是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的培养。引导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知识,讨论会转的原因;开放的教学方式,营造宽松的娱乐环境,让他们大胆地做、尽情地玩。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

在上《会转的玩具》一课时,首先我让学生试着发现并巧妙利用身边废旧材料用不同的装饰手法来制作“会转的玩具”。丰富的玩具材料是发展学生思维和想象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准备大量的废旧物或自然物,充实制作内容,充分发展学生想象创造力。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材料远比一些现成的来的吸引学生,只要稍微动动脑筋,都能变废为宝,能带给孩子更多的乐趣。对孩子是有益无害。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制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一样玩具做好后,学生在欣赏自己的作品时,会无比的快乐,有利于自信心的发展。其次,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制作,他们也明白通过自己付出的劳动也能变废为宝,这些奇妙的变化会让人欣喜,明白有劳动才有收获的道理,会更加珍惜自己制作的玩具。学生在收集废物的过程中,会逐渐明白废物利用的好处,有利与学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的形成。

我引导学生们欣赏了课本中展示的玩具范例,让学生商讨各种“会转的玩具”的设计思路和对制作材料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的装饰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玩具,并采用画、剪、贴等各种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整个课堂在趣味无穷的情景体验和浓厚的情境氛围中达到高潮,学生在作品的展示中既张扬了个性,又轻轻愉快地消化了本课的知识。通过有意设置一定的情境氛围,让学生产生激情,主动参与,释放激情,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探究欲望、个性化创造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这节课教学,使我认识到教师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课,必须认真领会课程目标,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入手,调动了每个学生的每个感官,对学生加以引导,实施教育。

《玩具》教学反思11

现代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学生通过阅读,在被故事情深深吸引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与文听小男孩进行对照,教学中我抓住略读课文的教学规律,积极引导学生认真读文,强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思考,在读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现在,我将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谈谈我的本课设计中所体现的教学亮点:注重朗读感悟。

本节课紧紧围绕“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这句话,逐词逐句,层层深入,让学生真正感悟小兵的内心活动。抓住“抢”字,设疑小兵抢着说了些什么?他抢在谁的前面说?学生联系上下文明白小兵抢在妈妈前面,他为什么抢着说?他真的只是看一看吗?心里不想买吗?学生说出小兵抢着说的原因有“保护妈妈的自尊心、不想让妈妈丢脸、不想让妈妈心里难过等等。”老师问这该怎么读呀?学生读:“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进一步让学生感悟。引导学生朗读时语气速度要稍快,要读出孩子不买的决心。从学生朗读声中我发现学生读得要比第一次有感情,这次的读学生是发自内心的!“小男孩的爸爸病着,家里的生活很困难,小男孩心疼妈妈,不让妈妈给他买小汽车。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出示孩子他妈说的话:{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的生活也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小兵为了给爸爸治病,什么都不要啊!此时此刻,老师问:“你想对小兵说些什么?”学生都发自内心地说小兵是一位十分懂事的小男孩。老师再让学生读:“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这句话时,学生已经完全领悟小兵说“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这句话时的心情和分量了,从孩子的脸上,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已经被小兵这懂事、善良、体贴、知道心疼妈妈的心思等等品质被深深的打动了,学生内心深处都洋溢着要向小兵学习!

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就是需要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文本的魅力。“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这句话时,是在学生层层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而发自内心读书的。学生发自内心深情的朗读和形式上的做秀完全是不一样的,发自内心的感悟朗读不是强加刻意的直白、宣告,而是老师潜移默化的引导,层层深入,学生融入文本,静下心来静静地品悟。

《玩具》教学反思12

本课主要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接触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对中国民间玩具和民间艺术的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说实在的,这是一节欣赏课,开始我很害怕,因为中国民间玩具源远流长,分布地域广阔,它的种类、材料、造型虽然都各不相同,但它们又是相互借鉴与传承的共性艺术,因而具有稳定的传统式样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我面对的又是三年级的学生,不知道课下查没查资料,我心里没底,于是我查了好多有关的资料,但又不知从何入手。就在我犹豫的时候,儿子说:“妈妈我想学剪纸”。这一下引起了我的启发,对就从剪纸入手。

于是,开始我就利用剪纸导入了本课,孩子都喜欢剪纸,这一下就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接着欣赏教材中的民间玩具作品,并提出问题,让小组讨论:图片有什么民间玩具?你见过吗?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你找出这些民间玩具的共同特点吗?它们在造型、色彩、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并引导学生从材料、颜色、图案、功能不同的侧面欣赏民间玩具。

于是就总结出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点是:色彩鲜艳、造型丰富、废物利用等,还总结出中国民间玩具不仅好看,好玩,还寄托人们希望吉祥、长寿、幸福如意的美好愿望,也是馈赠亲友的吉祥礼品。在本课孩子不光体验了玩具带来的快乐,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合作能。

《玩具》教学反思13

讲到玩具不仅是学生的最爱,也是我的喜好,从小我就喜欢玩玩具,不过小时候我的玩具大都是自己做的,所以特别珍贵,而现在市场上的玩具琳琅满目,随便去个玩具店都会让你看花眼,有了这种共同的爱好便容易找到共同语言。这是一节手工制作课,作业也是学生熟悉的玩具,课上我先从各种玩具谈起,孩子们也有话要说,纷纷回忆自己难忘的玩具,我先把他们的思路放出去,然后再拉回来,学生的兴趣却不减,我趁势把课本上的设计构思和设计思路介绍给学生他们很快就明白了,但是毕竟是学生动手能力不是很强,许多学生的作品只能算是勉强完成了作业。接下来我让做的比较好的学生做了设计感受,许多学生深受启发,纷纷重做,这次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作业效果自然变好。有时学生的语言要比教师的更容易让同龄人接受。

《玩具》教学反思14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文中用亲切朴实、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售货员阿姨及她的女儿关心小兵,胜似亲人,妈妈用爱挑起生活的重担,主人公小兵,小小年纪却懂得关爱父母,自尊自爱,“非常喜欢小汽车”却“不要妈妈买”,非常渴望拥有小汽车却对着售货员阿姨说:“不要!”故事情节曲折,令人感动,引人深思。现代社会中养尊处优的孩子,是很少有文中小男孩这样的情感体验,而本文用贴切的语言讲述的故事,很容易唤起学生的情感,并自然而然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对父母的关爱,对二年级学生来讲是个很好的思想教育题材。因此,如何使本堂语文课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后发自内心地爱父母,爱他人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程和新教材中均指出: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乐学,便会积极投入其中。于是,我努力创设了愉悦可持续型的氛围,上课伊始,我首先与学生进行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到它的?如果你见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读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能力。

二、自主学习,发散思维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遵于这一目标,我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及词语卡片,创设找朋友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先词卡出示“晴”,让学生认读,并请读得准确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读,然后课件出示“晴”,请同学们给“晴”找朋友,学生们很快完成了这一任务,找出了“目不转晴”这文中的关键词,我随机运用课件出示带有“目不转晴”的句子,请孩子们在小组内表演“目不转睛”,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齐读“目不转睛”,接着尝试用“目不转睛”互说句子,同学们发言热烈,参与性高,我乘胜追击,让大家把“目不转睛”当成最好的伙伴认真书写,同时采用多种方式认读“柜台”“售货员”“富裕”“心疼”等词,巩固了识字教学,为阅读课文打下基础。如此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方法,对于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有效地促进。这样轻松、宽松的氛围,让学生体验了学习的喜悦,从而达到乐学的目的。

三、利用课件、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注重积累

这篇课文情节曲折感人,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是在简短的对话中折射出来的,要让学生充分领悟到人物鲜明的个性。于是我利用课件展示了文中人物对话的内容,让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质疑。如“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吗?有的学生说小兵心疼他妈妈,不想让妈妈花钱,因为他家里不富裕。我接着问你从哪读懂的?能读出妈妈无奈的心情吗?有的学生说,小兵很懂事,帮妈妈省钱给爸爸看病,有的学生甚至可以说售货员阿姨要把小汽车送给他,他也不要……此时屏幕上打出“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让学生体会小兵内心巨大的心理反差,进而领会人物内心的情感。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法,既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也能使学生容易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触摸到人物的心灵,想人物之所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小学阅读教学,不仅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本课所描绘的情节感人,语言文字也很贴切,所以我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积累语言,如“目不转睛地盯着”“兴奋的光芒”“专心地看”“忍不住”“眼圈红了”等词语,在结尾时,出示习题:如果小兵来到我们当中,你想为他做什么?落实语文课堂听、说、读、写的教学目标。

四、读中品味,读中激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独特感受。整个读书过程为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我努力将以上思想运用教学实践中。

1、读书方式多样,激趣学文:课文教学中,我力求把读放首位,通过自读,评读,比赛读等方式,使学生喜欢读书,并把课文读准,读流利,到有感情。

2、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领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如:让学生自主读第一节,启发思考: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想干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汽车的喜欢之情。从小男孩在玩具柜前的表现入手,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理解下文小男孩的异常决定,体会人物的品质打下坚实基础。自主讨论的方式,同有感情地朗读相结合,训练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在深入研读课文后,分组研究讨论:小男孩那样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结合课文内容,抓住为什么喜欢却不买这个核心问题,统摄文章的主体部分。利用对话较多的行文特点,从读中理解。学生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避免了繁琐的分析,提高了教学效益。同时强调自读自悟,引发学生的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体验,并从中受到人物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

然而,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认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感到课堂上仍存在一些不足:

课堂上学生的感受谈得还不够深刻,内容还不够具体。仔细分析,这与我在课堂上巧妙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有关;也与我有些紧张,没有仔细地倾听学生的发言,而忙于教学进程,给学生默读的时间还不够充分有关。

因此,尝试上了这节略读课文后,也使我更清楚了今后略读课文教学的方向,既要大胆放手,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自由阅读的时间、空间。同时也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还是要给予适时的引导、点拨。

《玩具》教学反思15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想到了现在孩子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以哭闹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现在的孩子对玩具也很迷恋,所以,上课伊始,我说:“你们喜欢玩具吗?你站在过玩具柜台前吗?说一说你站在玩具柜台前的样子。”孩子们先是沉默着,好像在回想着什么?马上又都兴奋起来,情不自禁地说起来。有的说:“我一动不动地盯着里面的飞机。”有的说:“我看到我喜欢的玩具两眼放着光。”当你家长给你买你喜欢的玩具时,你又怎样了?有的说:“我高兴的蹦起来。”当你家长没有满足你的愿望时,你又怎样了?哭过吗?蹦过吗?闹过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他在玩具柜台前,遇到心爱的小汽车是什么样的神情?快到课文中找一找,边读边画。“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你认为这里的哪个词用得好?说一说?“只要、马上、目不转睛、盯着、闪着、兴奋的光芒。”你就是那个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快来演一演。这么心爱的小汽车,他让妈妈买了吗?为什么?“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因为他知道,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还得给爸爸买药,他懂懂得心疼妈妈。你被感动了吗?售货员阿姨也被感动了,阿姨做了什么?可是,她再也没看到那个小男孩。

上一篇:也谈人的追求和价值 (教师随笔)下一篇:开业典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