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人的追求和价值 (教师随笔)

2024-05-10

也谈人的追求和价值 (教师随笔)(通用11篇)

篇1:也谈人的追求和价值 (教师随笔)

也谈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有需要、劳动、社会关系、自由等多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并依次递进。由人的需要(原初本质)引起人的劳动(动力本质),人们在劳动中结成各种社会关系(核心本质),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生产劳动去追求自由(目的本质)、获得自由,从而结成严密、完整、不可分割的人的.本质的多样性辩证统一体。

作 者:胡万钟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浙江杭州 310009刊 名:江西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JIANGXI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分类号:B0-0关键词:人的本质 需要 劳动 社会关系 自由

篇2:也谈人的追求和价值 (教师随笔)

什么是人?欲望满身。

是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欲望。爱美,爱钱,爱吃,爱赌……说真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是人就不可能没有欲望。人不是神仙,更不是妖,是人便会有七情六欲,欲望缠身。

谁都会自己喜欢的,自己想要的,自己所追求的。有好的欲望也有坏的欲望,有你可以抑制的欲望,有你抑制不住,蓬勃而发的欲望……

可是,你不去努力,不去奋斗,就不能为你的欲望买单。你爱美,就要有所付出,去买各种护肤品,每天都要坚持去保养自己,才能真正的美;你爱钱,你不去努力,不去上进,不去外面流汗,不去赚钱,哪里来的钱?你去哪里弄钱呢;有些人爱吃,可吃的东西同样需要你去赚钱,才能买到,你有吃遍天下美食的欲望,就要有这个财力,来支撑你这个欲望,没有钱,没有所需的东西,你用什么来吃遍天下,用什么满足自己的欲望;你喜欢赌,你就要告诉自己,自己不去外面赚钱,为什么要赌?拿什么赌,拿自己的姓名,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一辈子,去赌吗?你还有什么可以赌,你要拿什么去赌,你还有赌的能力吗,你的.一辈子已近被你赌掉了……

人,总会有无休无止的欲望,人的欲望不会停止。可你不去努力,哪来的东西满足人的欲望呢?

篇3:浅谈我国园林设计的要点

1 园林方案设计的步骤

a.吸收方案建设任务书、现场实地踏勘, 同时收集相干基础材料;b.提交初步方案文本, 提出总体构思及方案目标;以供业主认可;c.编制详细方案并召开评审会。由业主组织的专家评审组, 集中时间, 进行评审 (论证) 会, 根据专家评审组意见, 落实调剂和修正工作;d.进行扩初方案建设并提交工程概算书;e.基地的再次踏勘施工图的方案建设;f.施工图预算编制和施工图的交底。

2 园林方案设计需要论证的内容

2.1 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效

无论是公园游园, 风景名胜区, 居住区, 城市广场和道路, 厂矿企业和机关单位及校园环境的方案设计;还是像世博园等大型专类园的方案设计, 应根据其服务对象不同, 明确功效和主题。

2.2 进步园林作品的艺术品味

高品味的园林工程是一幅俏丽的立体图画, 不仅要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 还要有四季特点的变更, 它是各种园林要素的艺术组合, 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 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 有较高的艺术程度。

2.3 对园林绿化的各项指标进行认真盘算

包含绿化笼罩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干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联合, 避免盲目寻求草坪的现象, 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3 园林设计的要点

3.1 相地过程

原是中国踏勘选定园林地域的通俗用语, 明末造园家计成所著《园冶》一书中有专论踏勘选定园址的《相地》一章。相地包括园址的现场踏勘, 环境和自然条件的评价, 地形、地势和造景构图关系的设想, 内容和意境的规划性考虑, 直至基址的选择确定。

计成在《相地》章的起首一节, 介绍了他做相地工作的实际经验, 突出了勘察中的关键事项, 归纳为五个方面:a.园基选择不拘朝向, 其重点应着眼于造景的有利条件, 例如是否有山林可依?是否有水系可通?以及有无利用原有大树、植被等条件。b.必须在勘察过程中同时展开造景构图的设想, 不仅注意地形 (如方、圆、偏、正) , 而且要注意地势 (如“环曲”、“铺云”等动向趋势) , 以及“培高控低”利用的可能性, 克服地形、地貌上的缺点来筹划方案等。c.必须重视水文和水源的疏理问题, 尤其是园林建筑布局必须联系园林理水, 建筑才能获得有水面配合的优越性。d.选地也必须考虑建园的目的性。城市土地虽不是很好的造园环境, 但鉴于便利园主兼享城市生活, 还是可以选用;如选乡村土地造园, 要便于眺望田野景趣, 如选定不利于野眺的地位, 就是相地的失败。e.要十分重视原有大树等的保存和利用。

3.2 布局过程

园林设计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步骤, 是根据计划确定所建园林的性质、主题、内容, 结合选定园址的具体情况, 进行总体的立意构思, 对构成园林的各种重要因素进行综合的全面安排, 确定它们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园林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选择, 山岭、水体的位置和大体轮廓的确定, 不同功能用地的划分和衔接, 活动和安静景区的布置, 园林主景的位置、主要出入口和干道的安排等。布局时须综合考虑平面和立面之间的关系, 使全园结构形成一个能够满足功能和景观要求的统一体。经过多个方案的比较, 确定合适的布局方案, 然后再作深入的设计。布局是否合宜得体关系到建园的成败。

园林是一种多维空间供游人身临其境进行游赏。组织景区、分隔空间务使全局既有分隔又有联系, 各个景区互相呼应衬托。布局要突出主体, 分别主次;利用地形、植物和建筑、道路等分隔空间, 有开有合, 有聚有散, 曲折多变, 小中见大, 使全园既有变化又有统一, 使游人感觉有不穷之景, 不尽之意。

3.3 造景环节

通过人工手段, 利用环境条件和构成园林的各种要素造作所需要的景观。

中国自南北朝以来, 发展了自然山水园。园林造景, 常以模山范水为基础, “得景随形”, “借景有因”, “有自然之理, 得自然之趣”,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造景方法主要有:a.挖湖堆山, 塑造地形, 布置江河湖沼, 辟径筑路, 造山水景;b.构筑楼、台、亭、阁、堂、馆、轩、榭、廊、桥、舫、照壁、墙垣、梯级、磴道、景门等建筑设施, 造建筑景;c.用石块砌叠假山、奇峰、洞壑、危崖, 造假山景;d.布置山谷、溪涧、乱石、湍流, 造溪涧景;e.堆砌巨石断崖, 引水倾泻而下, 造瀑布景;f.按地形设浅水小池, 筑石山喷泉, 放养观赏鱼类, 栽植荷莲、芦荻、花草, 造水石景;g.用不同的组合方式, 布置群落以体现林际线和季相变化或突出孤立树的姿态, 或者修剪树木, 使之具有各种形态, 造花木景。

3.4 雕塑

园林雕塑配合园林构图, 多数位于室外, 题材广泛。园林雕塑通过艺术形象可反映一定的社会时代精神, 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 既可点缀园景, 又可成为园林某一局部甚至全园的构图中心。

园林雕塑按内容可分为:a.纪念性雕塑。纪念历史人物或事件, 如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上海虹口公园的鲁迅像等。b.主题性雕塑。表现一定的主题内容, 如广州市的市徽“五羊”、南京莫愁湖的莫愁女等。c.装饰性雕塑。题材广泛, 人物、动物、植物、器物都可作为题材, 如北京日坛公园曲池胜春景区中展翅欲飞的天鹅和各地园林中的运动员、儿童及动物形象等。

按形式分有圆雕、凸雕、浮雕、透雕等, 使用材料有永久性材料 (金属、石、水泥、玻璃钢等) 和非永久性材料 (石膏、泥、木等) 。园林雕塑常用永久性材料的圆雕, 至于凸雕、浮雕、透雕则常与建筑结合。冰雕、雪塑是东北园林冬季特有的一种雕塑艺术。

摘要: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全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繁荣, 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 公园、绿化广场、生态廊道、市郊风景区等愈加成为城市的现代标志, 成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生活品质和满足文化追求的必然途径, 由此可见, 园林规划设计的观念在逐步深化和完善, 领域也在拓宽。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要点

参考文献

[1]浅谈园林规划设计要点[EB/OL].http://www.papercool.com/html/ligong/gongyesheji/201012/24-42030.html

篇4: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关键词:人的本质;社会价值;自我价值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29-01

观看电影《第四十一个》有感,禁不住思考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

人类有两种基本属性:自然性和社会性。自然性是人和其他动物共有的属性,它不能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 开来。而人的社会性揭示了人和社会的本质联系,揭示了人所以是人而不是其他动物的特殊性质,所以说,人的社会性是人类特有的本性,离开人的社会性,就无法把握人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在1845年的《关于费而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不变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主要内容有:

第一,人都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即是生活于社会中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人。因此,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应是现实、具体的人的本质。劳动活动是人之为人、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最根本的活动,所以劳动才是人的真正本质。劳动从来就是一种社会活动,只有在人们结成的一定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所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和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随着环境和实践的变化,人的本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没有所谓的永恒不变的、人类共同的本质。

第三,人具有社会性,人是社会动物。人的本质不是他的生理构成而是他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特质在阶级社会中突出表现为人的阶级性。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物,而是具体的、历史的。例如,在原始社会中,在氏族、部落内部实 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共同的劳动,形成了人们平等、互助的思想、道德观念,这是原始人的 社会性的特征。进入阶级社会后,人的本质属性即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人的阶级性。因为,在阶级社会中,人群 是划分为阶级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不同阶级的人的本质是不同。例如,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 ,占有无产阶级的劳动,从而形成资产阶级贪婪自私、剥削成性、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本性。无产阶级在社 会化大生产中,形成了严守纪律、团结互助、集体主义的本性。可见,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属性就是阶级 性。因此,在阶级社会中,我们观察、分析人的本质问题时,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第四,“人就是自由”是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一个核心思想。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把自由当作人的本质,提出“人就是自由”,认为这种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人不能不选择,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由此得出人的自由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与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因为人是现实具体的,因此,人的自由也必然是具体的,根本不存在什么抽象的自由。自由不能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谁也不能在现实条件许可的范围之外去享有自由。在阶级社会里,只有带阶级性的自由,而不存在“超阶级”的自由。

第五,抽象的人性论对人的本质的错误归结。抽象的人性论离开社会关系来认识人的本质,否认人的本质是社会的、具体的和历史的,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属性或生理属性,否认人的阶级性,认为人具有超社会、超历史、超阶级的永恒不变的本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根本本质,人是社会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存。电影中,男女主角在孤岛上虽然有爱情的甜蜜,但二人离开各自生活的社会群体后的彷徨、迷茫和无边的烦躁在在透露出,二者想回归社会,与各自的群体共同生活,反映了人的社会性的根本本质所在。

二、人的本质决定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是价值关系的特殊形式,是以人本身及其活动作为价值客体的一种价值关系。是作为价值客体的人对于自身、他人或社会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是以人的劳动创造活动为内在根据的。人的价值是一种与任何物的价值相区别的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

人的价值具有二重性:①人的价值具有目的性:当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占有价值的时候,人是价值主体,人的价值的这一方面称为个人价值。②人的价值又具有工具性:当人作为价值客体去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时,人的价值的这一方面称为社会价值。

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外部体现。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也有不相一致的一面,这主要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的奉献和社会对个人需要的满足有时会出现不相适应,甚至相矛盾的情况。总之,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电影中,男主角作为资产阶级的一员,即使身馅危境,也不忘将来统治和管理工农阶级,并以此作为他的人生目标,显示了他的个人价值的追求。女主角作为一个革命者,时刻不忘回到同伴身边和他们共同对付资产阶级老爷,把达到资产阶级老爷作为她的最高理想,不能理解男主角的心理,即使她很爱他,但由于价值观人生观的冲突与本质不同,最后开枪打死了心爱的人。电影以悲剧收场,更加强化了历史条件下人的本质的具体化。

基金项目:2014年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大学生法律实践缺场视域下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4SZK005,项目负责人:陈若冰.

篇5:谈人的尊严优秀

何为人的尊严?汉语词典解释为高贵显达、威严肃穆、地位不可侵犯等意。进一步说就是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独立而不可侵犯的中心地位和身份。从这定义看起来仿佛有地位才会有尊严,那么偌大的普通的`没有地位的人就谈不上尊严吗?普通人的尊严怎么体现?由此按照我对尊严的理解就是:“在人这个天平上每个人不论男女老幼都是一个分量、一律平等,没有上下等级贫富贵贱等差别心,每个个体的意见和建议都有表现和表达的平等机会,并同样被重视,在这样的氛围下每个人的尊严就受到了尊重,人格就得到了体现。”

现实中令人感到做人没有尊严的事情频频发生:一个人违法了,当然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自然有对其惩罚的程序。是否就非得把他们置于公开的场合甚至戴着刑具在众人面前频频曝光呢?一个明星刚出生的孩子有点生理缺陷,全世界人就都知道了,这对于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如何谈得上做人的尊严?哪还有仁道可言?小学生上学考试成绩被频频排队,无数幼小的心灵在比较中就不断受到伤害,多少孩子天性的创造力就在这比较中被扼杀了?凡此种种不讲尊严的事情真是数不胜数。

还记得萨达姆被抓后只穿着一条短裤,美国人把他的这种形象频频曝光于世人的瞩目之下,即使是一个罪人、犯人,难道就不用谈尊严吗?美国天天都在谈人权,这样对待一个人,哪里够资格谈人权?这次拉登被俘,美国没有公开有关的照片,应该说较之前者至少在人性方面是一个进步吧。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活着的生理、安全、情感需求满足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精神需求、人格和尊严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物质不再是人的第一需要时,人就对自己的精神层面有更高的追求:人活着要活出尊严和人格,活出个凌然正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食嗟来之食,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就是所谓做人要有的志气吧。

篇6:浅谈人的本质是什么

摘要:

我们通过学习哲学史知道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早就进行了。根据前人的观点和自我梳理得出主要有一下三种本质说:先天人性论,就是把人的本质看做是与生俱来、先天形成的。例如讲“性本善”、“性本恶”;自然人性论,即片面强调人的自然属性(人的各种欲望)决定人的本性;抽象人性论,即超越阶级和历史发展谈论人的本质的趋同性、永恒性。这三种本质说法,都没有科学地揭示出人的真正本质。在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黑格尔等前人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下,创造性地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人的社会关系及人的需要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探讨,从而使人的本质有了科学的界定。

关键字:本质,全面发展,统一性

“劳动是人的本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本质作出了详细论述,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这里面的人的类特性指人的本质,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则是指劳动,换言之,人的本质就是劳动。这正是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性活动即劳动来探讨人的本质。我们可以从这文献资料中看到,马克思对人的对象性活动进行了论述,认为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人不是抽象的存在于世界之外的东西,人的发展离不开他所生存生长的自然界,离开了自然便不复存在,应该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看人的本质属性。“劳动是人的本质”是马克思提出的重要问题,是对人类主体性活动本质的深度概括。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从这里看出,马克思是立足社会关系去探讨人的本质。这一论断的提出,就意味着马克思开始着手从历史的、现实的社会角度去探讨人的本质。因此,马克思给我们后人提供了立足实际生活中去分析人的本质的思路,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人的本质必须从各种“社会关系”中去探寻,不能直观猜测和主观臆断,只能通过反思、实践、再实践的形式去把握和理解,人的本质不能离开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来空谈,它不是由社会关系的某一个方面决定的,而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这里是马克思从人的需要探讨人的本质。他认为,任何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存在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个人存在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满足生命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得以维持的前提,也是人进行劳动活动的动力。而人要进行劳动活动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必然要在实践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与上述两个人的本质的界定是具有密切关联的。满足人的需要的劳动造成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以及人们在分工中又会受到所处地位和条件的限制,从而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换、消费就成为必然需求,进而形成了社会关系。

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和最终探索的目的。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整个“人类”和“个体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而在这方面重点是讲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一是人的体力与智力的充分发展;二是人的个性自由充分发展(如性格、才能、品格、气质、情感、志趣、等非智力因素)。另外,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一个历史过程。马克思曾提出了人的发展有三种形态,即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自然经济阶段,即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个人没有独立性,个人直接依附一定的社会共同体。2、商品经济阶段,即“资本主义物的依赖关系”,是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独立性阶段。个体的人,虽冲破了人身依赖,却陷入了对物的依赖之中。3、自由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即共产主义阶段。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理想境界。

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又是什么呢?有学者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的素质和潜能的普遍提高与充分发展。“既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的均衡发展,又包括个性心理、性格、兴趣、意志、气质等非理性因素的健全发展。”[3]而前人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和《经济学手稿》等著作中所阐述的思想再提炼,得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1、人的生活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2、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3、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4、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5、人的潜在能了的充分施展。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基本涵盖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叙述。它们内在的统一于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整天命题之中,缺一不可。

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性

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内在统一性。具体表现在一下方面:

认识劳动是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人的全面发展又会促进劳动的极大提高。一方面,马克思透过主体实践的对象化活动的劳动揭示出了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和实践性,这是人同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而劳动包括三个要素:劳动主体、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因此马克思从劳动的三个方面即主体、对象和工具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进行阐述。人的解放和发展过程是人首先作为自由的人,来自由自觉地从事创造性活动,从而满足自身的需要,实现人的本质要求,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一种活动,是人的生存需要和存在方式,无论人的对象性活动,还是人的社会关系都统一于实践。因为实践是人的实践,动物没有目的性实践。因此,有能动性的人能在实践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就能更好的作用于实践活动,从而使人的本质随之改变。当人实现了全面发展(即体力、智力极大的发展及各种潜能充分的发挥并且能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时,人的实践性的劳动变发生了改变,这是由于人作为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要素已经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并且人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方式的改进,劳动效率和生产力也随之提升,因此整个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劳动就更上一个层次,对人的本质也产生了影响。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人的社会关系不断丰富,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有充分的认识,便能够促进人与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为人的基本属性是自然属性,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所以人的本质不仅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更离不开人与社会的关系。又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关系而独自存在和发展,所以人的全面性指的是他的自然关系、社会关系的全面性,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其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关系的不断提高、不断融洽和不断突破。我们知道,人的关系的普遍性最初主要体现在物质交换关系上,然后在物质交换关系基础上建立起了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思想的、道德的、法律的、民族的、宗教的关系等,它们共同对人的本质产生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极大提高,交通的发达逐渐的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使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广泛和深入,更加凸显出个人的主体地位。在社会关系中认识人的本质、发展人的本质,促进现代人社会性的全面发展,并且以每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互动,有利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当人实现了全面发展,人的全部社会关系就会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完善。人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等等,都得到了全面发展,使得人们之间各种权利和社会地位的相对平等,不再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现象,人的社会关系就会得到空前的丰富和发展,进而影响了人的这一本质。

需要是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满足了人的各种需要。需要是人进行各种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是活动的最后目的。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社会中的个人都是从自己出发的,为自己的目标进行活动。他们为了追求自己的本性即需要,为了求得满足自身发展的方式,所以他们之间发生相互关系是必然的。这种相互关系包括各种社会分工、物品交换和消费等,我们从马克思对需要的界定可以看出:需要不仅具有目的性和普遍性,而且具有永恒性和能动性。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就是人的需要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不断改造和发展的过程。离开人的需要,人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都将无从谈起,都会变得毫无目的,所以人的本质的需要性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和最终的目标。当人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时,人的发展就会越全面。反过来,当人实现全面发展时,人的各种需要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即体力、智力极大的发展及各种潜能充分的发挥和精神的极大提高,因此人的需要包括生理、心理及其他社会需要会因为人的全面发展而得到充分的满足。不仅如此,人的劳动和人的社会关系也会随着人的需要的满足而不断发展。由此可见,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统一的。

篇7:浅谈人的记忆与增进记忆的方法

班级:商贸英语2班

学号:050502037

姓名:徐 将 原

指导老师: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一. 记忆的性质:

(一)记忆的类别:

1感官记忆2短期记忆3长期记忆

(二)记忆的历程:

1编码2储存3检索

(三)记忆的测量:

1回忆法2再认法3再学习法

(四)影响记忆的因素:

1序位效应2闪光灯效应3来斯托夫效应

二. 增进记忆的方法:

(一)(二)感官记忆重在集中注意(1.2.)短期记忆有四项原则(1.2.3.4.)

(三)长期记忆采取多种策略(1.2.3.4.5.)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摘要

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关注物质生活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自身的关注

了。于是,心理学的研究正成为一个新的热门,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为了开拓视野,我对相关心理学文献进行了阅读和学习,对心理学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这里提出心理学已经领域的一个分支,就人的记忆和记忆的增进方法进行以下探讨。希望寻找一些对日常学习生活有所帮助的东西,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关键词:记忆学习增进记忆

一、记忆的性质:

学习是因经验而使行为或行为潜势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历程。根据此义,记忆

(memory)的定义为:记忆是对因经验所学得并保留之行为,在需要时不必再加练习

即可重现的心理历程。此定义强调记忆也发生在学习历程中,不再强调学习完成后的记

忆,在性质上,人类记忆可分为三类型,如下:

(一)记忆的类别:

从事讯息处理心理研究的心理学家们,一般同意按先后顺序,将记忆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感官记忆:

感官记忆(sensory memory),指个体凭视,听,味,嗅等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按几分之一秒计算)记忆。感官记忆只留存感官层面,不加注意,转瞬即逝。乘车过街道,视听器官对街景,各种声音,正如走马观花随收随忘,此现象即感官记忆。它是讯息处理过程第一站,如不立刻予以处理,记忆就会消失。感官记忆也称为感官收录(sensory register),又称为感官储存(sensory store)。

2.短期记忆:

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简称STM),指感官记忆中经注意而保存到20秒以下的记忆。查字典找到所查字,回头写下意思时竟忘记;找到电话簿上号码,回头拨号码时,却忘记;此等记忆属短期记忆,它是讯息处理的中间站,仍需继续加以处理,否则消失。它也称为初级记忆,又称短期贮存。

3.长期记忆:

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简称LTM),指记忆中之能够长期甚至永久保存者。我们日常中随时表现出的动作,技能,语言,文字,态度,观念等,均属长期记忆。

(二)记忆的历程:

现代心理学家们,一般同意在每一个阶段的记忆中均须经过以下三种历程:

1.编码。指个体在讯息处理时,经由心理运作,将外在刺激的物理性特征(如声音,形状,颜色等)转换成另一种抽象的形式,以便在记忆中贮存并备供以后取用的心理表征。如学习记忆事务时,用抽象文字或符号代表具体事物,一边心理运作处理,就是心理表征。再如:学习文字时,按单字形状,声音,意义,分别编成意识中的形码,声码,意码,便于心理运作处理,也是心理表征。

2. 贮存。指将已经编码的讯息,留存在记忆中,以备必要时可供检索之用。它的时间

视记忆类别而定长短。目前,一般认为贮存与中枢神经有关,而不同性质讯息(视觉,听觉,味觉等)又与大脑皮质各部位功能有关。

3.检索。指在必要时将贮存在记忆中的讯息取出应用的心理历程。检索时,将编码后

贮存在记忆中的许西,再经过心理运作的解码过程,使之还原为编码以前的形式,并表现于外显行为。

(三)记忆的测量:

测量记忆的方法很多,最为常见的三种:

1.回忆法:是测量记忆最常用的方法。可用于测量短期记忆。例如:实验者先说出一个数

字,接着由受试者立即复述,就是回忆法。它也可用于测量长期记忆,学校里一般采取的论述式题目测量学得知识的方法,性质上就是回忆法。实际使用上,回忆法可分为:

自由回忆法,对所会议资料,在贮存上不加限制;另一种叫依序回忆法,按一定程序回

忆所学得资料。就同一学习材料而言,依序回忆较困难。因回忆方法目的是要受试者重

视以前学过的东西,故也称复现法。

2.再认法。又称辨认法,一切测验式考卷中的是非题与选择题,在性质上,均属以再认

法测量学习过的知识。其优点是,使用省时便捷,可用于分述三种不同记忆类型。再认

法可弥补用回忆法会议学得经验为时已久,记忆模糊的不足。在法庭作证时,常采用再

认法搜集证据。

3.再学习法。也称节省法。在学法较耗时费力,较少用。使用时,要受试者重视学习以前

学习过的资料,而达到初学时同样熟练的程度。

(四)影响记忆的因素

影响记忆的因素很多,有的属学习方法,有的属学习材料,有的属学习者本身条件(如

努力,动机,情绪,经验等)。以下三种只是从学习材料本身特征上的差异,观其对学习后所长生的不同影响。

1. 序列位置效应。指在多个项目连续出现的情景下,各项目因其在序列中位置不同,而影响到学习后的记忆。如看完一张排列名次的榜单,榜首易记,榜尾也易记,中间人的姓名不易记忆。如榜单有一百人,看完榜单的人也有一百人进行测试,将一百人所记忆者,做成一个次数分布,形成一个记忆曲线,该曲线会呈现碗状,两端上升,中间下降。曲线高端部分,表示最初学习材料容易记忆,为初始效应。曲线后高端表示最近学习较易,称为时近效应。该曲线称为序列位置曲线。

2. 闪光灯效应。指对引人震撼的事件,容易使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它影响下所产生的深刻记忆,称为闪光灯记忆。

3.来斯托夫效应。指学习材料中最为特殊的事件,容易记忆。例如,在行列中一位身高两米以上的女人,给人突出印象,故她的名字容易记忆。正如,有些人为了增加别人对他的印象,在服装上力求新颖,言行刻意表现突出;方式不同,目的则一。

二、增进记忆的方法

现代心理学家们,不再将学习与记忆堪称两个阶段,而视为同意历程。基于此义,我们讨论的增进记忆方法是以三种记忆类型,与三种记忆历程,综合一起考虑。

(一)感官记忆重在集中注意

将记忆解释为讯息处理也好,解释为吸收知识也好,无论如何,必须经过注意,然后才能在消极方面不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积极方面将记忆讯息经由感官收录,并作为继续处理的讯息。

1.减少分心刺激

实际进行时,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2)改变读书环境,使自己与干扰刺激隔离 使读书活动简单化,不携带分心东西,比如小说,化妆品等

(3)家中自修时,务使房间单纯安静,桌上少摆陈设。

2.使目的单纯化

读书做事时,先求专心,专心就是心无旁骛的专注于正在进行中的一件事。在同一时段内做好一件事。

(二)短期记忆有四项原则

1.善用声码为先的原则

学习语文材料时,字形,字音,字义三者编码上,声码最为重要。就学习英文而言,容易拼音的字也易记。因此,学习外文遇到生词时,务须先读音正确。

2.扩大组块和记忆广度

短期记忆受记忆广度限制,一般人只能短时间经过一次视听,大约记下7±2个组块,或平均7个组块。但组块本身并非固定不变,一个组块可以是一个数字也可以是数位数字。由此看,记忆广度是有限的,但如从组块本身内容可变性看,直接扩大组块,等于间接扩大记忆广度。

3.发挥工作记忆的特征

如按记忆功能而言,短期记忆也称为工作记忆。工作指思考,指短时间内对知觉信息,特别予以考虑。如亲历车祸时,稍加留心,记下时间,地点,肇事汽车类型及现场状况,你将会留下更明确的记忆。

4.复习后输入长时记忆

5.短期记忆后讯息有两种处理:一是达到使用目的后弃置;另一类是输送长期记忆,以备将来检索之用,学习英文差单词的经验即属此类。

(三)长期记忆采用多种策略

1.多重编码策略

长期记忆的编码工作以意码为主。在学习时应按材料性质予以多重编码,以便增加记忆。如学习单词时除编好形码,声码与意码三者外,还须加编一个“动码”,书写的动作性质上即是。

2.轨迹法

指用于带有空间顺序关系材料的学习与记忆方法。

3.关键字法。

此法原本是一种运用心像联想方式便于记忆人名,后扩大用于学习外文。如有人介绍一位阎先生,为便于记忆,你会立即联想到“阎王”。

4.主观组织法。

指对多种彼此不相类属事务时,个人仍予以主观组织便于记忆的心理倾向。

5.情景助记法。

指利用以前学习时的情境帮助记忆的一种方法。例如,会议在幼儿园学滑滑梯的经验,可能困难,但如回去现场,定有助于记忆。

结束语

通过对各类心理学书籍的参阅,我对人的记忆有了初步了解,希望通过自己的研习而得到的一些浅见能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有所帮助。

致谢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论文写作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这与老师的精心教导、同学的互相帮助密不可分,能够完成这篇文章,我深感荣幸。在此,我感谢给予我帮助的人们,谢谢!

参考文献

张春兴 《现代心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梁庚辰 《怎样增进记忆》 远流出版社 张春兴 《怎样突破读书的困境》 东华书局

篇8:PPP模式在安置房建设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PPP模式的不断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优势与效益越来越明显。二者合作,取长补短,将资源效益最大化,达到双赢。与此同时,应用于各个领域的PPP模式得到了创新与发展。本文通过将PPP模式应用于安置房建设的案例,对此类PPP模式的应用进行阐述,为其他项目使用此类PPP模式提供参考。

2 PPP模式概述

所谓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模式,是一种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模式。是指政府和民间营利性企业、非营利性企业为完成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由各参与方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合作形式。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为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或者为了提供某种公共产品或服务,基于特许权协议,双方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实施更为优异的结果。[1]

3 PPP模式在安置房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3.1 项目简介

某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现有六项安置房建设项目待建,规划占地面积约360亩,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配套道路6200米,概算总投资约23亿元。

3.2 PPP模式的应用背景

当前,该市工业集中发展区范围内拆迁农户约12000余人,其中部分农户已拆迁多年无法安置,安置房建设项目的开工建设已迫在眉睫。

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贯彻实施后,政府性工程面临资金紧缺的严峻局面,为缓解项目建设与资金筹集的矛盾,根据近期国家政策导向及园区实际情况,拟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实施该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安置房建设项目。

3.3 实施方案

市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中标人合资组建项目公司,其中:投资人出资95%,该市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出资5%。

项目总投资约23亿元,投资收益及资金折现费约为7.5亿元,政府付费共计约30.5亿元。PPP项目建设合作期限不得低于10年。

该市人民政府或其授权主体向项目公司支付投资收益,年投资收益率不超过8%;为保障项目公司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不受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该市人民政府再按项目公司实际到账资金以不高于年6%资金折现率支付项目公司资金折现费。

其中,该项目还款来源为:项目建成后,共有商业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按目前市场价约1.2万/平方米,可为本项目创造收益约30000万元;同时,为保证政府有足够的资金,拟在项目合作期限内将该市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配置商住用地1200亩(评估价约300万元/亩,扣除征地成本,土地净收益约250万元/亩,收益额约3亿万元)分批出让,作为政府付费资金来源。两项收益共计约3.3亿万元,可以覆盖项目总投资及投资回报。

4 实施PPP模式在安置房建设中的优势

使用PPP模式进行此安置房建设项目的合作有以下优势。

4.1 缓解财政压力

以公私合作为核心的PPP模式,将政府从建设保障房面临的巨大资金困境中解放出来。虽然资金来源从单一政府转变为了主要为社会资本,但是政府仍在保障房建设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既可以在房屋建设上保证质量,也可以在财政预算方面缓解政府的压力。[2]

4.2 有效规避风险

投资人在PPP项目初期就分担政府风险,有利于风险承担的最小化。双方在承担不同责任的同时,发挥自己的职能与优势,承担来自不同方面的风险。政府利用其强大的公信力承担由各种社会因素造成的风险,与此同时,企业利用其自身的生命力及其所拥有的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来控制市场竞争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风险。不可抗力的因素则由双方共同承担。[3]这样,强强联手的抗风险能力就比单独任何一方高得多。

4.3 创新政府职能

政府不再像从前一样全面承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而是从劳动者的角色转变为监督者。这样的角色转换,是政府职能的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减少对市场干预的方式,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体制改革。[4]

4.4 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安置房建设本属于公共服务,它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与PPP模式的契合性。在合作中,将最大限度发挥政府公共机构和投资人各自的优势,弥补对方身上的不足。政府发挥其职能优势,投资人发挥项目运营优势,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本与时间,以期收获最高品质的服务,从而达到合作共赢。[5]

4.5 缩短项目耗时,提升社会效益

相较于传统的PPP模式的应用,此类安置房建设中的PPP模式有其独到的创新之处。利用转移居民所空出的增值土地进行拍卖,相较于出租房屋更加方便快捷,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项目的时耗,使得时间效益得到了提升。将空置土地进行拍卖也更加充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避免了土地闲置现象的出现,合理有效地将空间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居民也可以第一时间享受安置房的良好待遇。群众安居得到了保障,安置房的社会效益也就有了空前的飞跃,这对社会稳定有百利而无一害。

5 结论

该市工业集中发展区以PPP模式为核心的安置房建设,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为PPP模式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项目实施方面,它不仅有利于消除费用超支,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同时也能有效避免项目完成风险和资金风险;在公共服务方面,它取长补短,致力于以最有效的成本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政府职能方面,它有助于转换政府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财政压力;在城市发展方面,它保证了地方财政税收,实现了地方经济增长,因此也加快了该市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石鸿楠.土地储备项目PPP模式可行性初探[J].天津经济,2015(9):47-49.

[2]周雪峰.保障性住房PPP融资模式研究——以河南为例[J].建筑经济,2015(1):91-94.

[3]赵昱,许浩磊,赵宇.沈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PPP模式的应用[J].辽宁经济,2015(7):48-49.

[4]鞠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建设PPP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6(12):27-28.

篇9:《玫琳凯谈人的管理》读后感

———常健昕

本月读了玫琳凯女士的《玫琳凯谈人的管理》一书,很有收获。玫琳凯女士是美国企业界最成功的人士之一,她带领玫琳凯从刚创业时只有9个人的小公司发展到现在业务遍布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销售人员超过200万的跨国企业。本书是她现身说法,通过大量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述她取得成功的管理哲学。读完此书,对我触动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你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说的简洁一点就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就是把自己放到对方的位置上,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对于我的工作和生活都是不可或缺的。平时总是习惯于站在自己的位置来考虑问题,主要是考虑自己,这样办起事来难免会产生对我方便,与人不便的不融洽、不和谐的局面。长此下去就会是觉得大家都在为难我,与我过不去,找我的麻烦。如果事前能够做到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多为对方考虑一些,那么就会寻求到大家都乐于接受的方法,这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真正的做到换位思考,才能把自己从人人与我为敌的泥潭中拔出来,实现双赢。古语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何况今天的你我?

舍得精神:从“舍得”这词的组成结构就可以看出,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小舍有小得,大舍有大得,不舍就没得。平常我们常说

要有给予精神,付出才会有回报。这提示我要有付出精神,今天的舍是为了明天的得,如果想明天有更大的得,马上行动起来“舍”。

让他人觉得自己重要,他就会重要。从心理学上讲,这是运用了人的一种自我心理暗示,使人成功。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次实验,从一个学校随机任意抽出100名学生,分成甲乙两个班,由同一老师执教,他们告诉学生的老师,甲班的学生都是我们精心挑选出来的,以后都是大人物,老师知道后,经常以正面的方式鼓励学生,告诉他们是最棒的,结果若干年后,甲班的50名学生真的很成功;而乙班那50个学生(事先并没有和老师做特殊说明),成功的人数就很少,这说明潜意识的力量真的很强大。作为一个团队的带头人,要学会运用潜意识的力量来鼓舞士气,使其成为公司的一种文化。高昂的士气是提高业绩的重要因素,成功的带头人应该不断地勉励每一位同僚,以使他们不断努力并为自己的付出感到骄傲。这提醒我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团队,不断地鼓励他们,使其优秀。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我身上还有许多的不足,我会以像玫琳凯这样成功的成功者为楷模,时时对照,检查自己,及时发现自己的短板并弥补,使自己早日踏上成功之路。

更多读后感及复印机相关维护知识请关注快力文办公用品商城专家答疑版块,会有专门的专家回答您的提问。成都复印纸

篇10:无悔的人生追求(教师随笔)

作者:陶厂初中谷和好

最近,我喜欢上中央3台的一栏综艺节目-------朗读者。不单单是喜欢那些声情并茂的朗读,还有那些感人至深的朗读内容,更喜欢这些朗读者讲述他们人生中精彩的故事。这些朗读者面对着现场的观众,不,他们面对的还有全国的观众,甚至于全世界的观众。他们用自己富裕磁性的声音朗读者他们喜欢的作品。从他们的朗读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是真的用心在朗读;从他们的朗读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很多故事也许就是曾经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从他们的朗读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那些他们所读的片段其实就他们对生活的诠释和感悟;从他们的朗读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他们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从他们的朗读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他们对人类发展的思考和担忧。他们所传递都是正能量,他们所传得是新理念,他们所传得是新思维。是啊,人的一生要经历许多事情,有顺利的愉悦,也有失意的.痛苦。如何去应对生活中的喜和乐、悲和苦,是我们在人生成长过程中会经常面对的问题。古人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们往往把个人的得与失看得很轻,而把国家的强弱看得很重。他们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人才是我们当今社会,尤其是当今的中学生所必须要学习的地方。

古人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句话在提示我们尽管人生是短暂的,匆匆几十年,但我们一定要活得有意义、活得要精彩、活得有价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样的人生活得就有意义;“生当为人杰,死也为鬼雄”,这样的人生活得叫精彩;“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样的人生活得就有价值。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要留名而去不择手段的让自己的名字保留下来。正像臧克家在《有的人》里所说的,“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想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石头上想永垂不朽,他们的名字比尸体烂得更快”。像这样的人,他们不留名也罢!如果非要让自己去留名于世,那只能是遗臭万年了。如我们古代的昏庸的商纣、奸佞的秦侩、贪腐的和|,不就是一个个鲜活的臭名昭著的例子吗?!我们提倡的是做好事不留名,这样的人,尽管他们没有把名字雕刻在石碑上,但他们的丰功伟绩、他们的道德情操、他们的高尚品德将永世不朽、流芳百世、万古永存!像我们的祖先炎黄二帝、忠贞的岳飞、大义的文天祥、刚正的鲁迅。他们虽然离开我们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了,但他们的高洁的品质、伟大的思想、不朽的精神却一直为人们所传颂,人民永远会记住他们的!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虽没有像唐宗、宋祖那样受人敬仰,也没有像黄继光、邱少云那样令人敬佩,更没有像毛泽东、周恩来那样被人永怀,但我也一样有一颗为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的赤胆之心。

我从1987年就来到我现在工作的学校,三十年来,我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地备好每节课、仔仔细细地教好每篇文章、耐耐心心地批改每本作业,还利用课余时间无偿地给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辅导、补课。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因为我心中有个信念和愿望,希望我的付出和努力能国家在培养更多的有用的人才方面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我内心的,一不图名,二不贪利,尽心尽力,对得起良心,对得起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号。只要学生今后不在背后议论我,说我这个老师是个不称职的教师;只要家长不当面指责我,说我不能教书育人;只要同事不认为我,说我是个胡差事,混工资我就知足了。这也是我读了一些关于我国古代和近、现代优秀的人物故事所受到的教育和鼓舞。他们这些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那么作为新时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正享受着国家发展红利的我们来说,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呢?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从没后悔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前人,勤奋工作,努力教书,认认真真做事,本本分分做人,脚踏实地,刻苦钻研教材,虚心向他人学习,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这也是我无悔的人生追求!

篇11:也谈人的追求和价值 (教师随笔)

前的杜郎口中学,满目疮痍,不堪回首,连续十年教育教学综合评价在全县初中教育史上倒数,每年升入高中学生不足10人,甚至本校教师子女也纷纷转入外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难以维持,常规上课就成了问题,教师无心教,学生厌学、逃学乃至辍学,学校成为每年人大代表评议的黄牌单位。

一、灌输式教育阻碍创新人才的诞生。

实行强制灌输,把学生视为知识容器,把人作物,教师扮演了知识的仲裁者、传授者、控制者角色,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储藏者、应试者。学生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辨别是非的批判意识,也没有创新实践的精神,只是逆来顺受的绵羊,不加品味与咀嚼的填食鸭,实行照搬照抄的教育、死记硬背的教育、囫囵吞枣的教育,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知识的奴隶,由苦学到厌学,由厌学到辍学。有的人把当今教育称之为苦难教育也不过分。具体体现在下边四个方面:

(一)教师传授,学生被动的接受。

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学目的、内容、过程、方法、形式全部由教师掌控,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成了看客、道具、附属品,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抄记,谈不上对知识的过程体验、感受,更没有形成能力之说,比的是单独记忆力,看的是考试准确率。

(二)共性教育,培养听话的学生。

同样的目标,同样的进度,同样的要求,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步骤,同样的答案,甚至同样的性格,等等,同样的太多太多,像是从一个模子生产的产品一样。共性教育,一个特征就是听话的学生,惟命是从,教师口谕便是圣旨,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发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是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张扬、性格成熟的绊脚石,在教师心目中,学生应是无条件顺从的听话学生。能够认真听讲,背过老师口授言传的圣经。考试时按老师讲的内容去应对。敢于质疑教材、权威,勇于探索创新到底哪里去了,这怪学生吗?应该怪谁呢?

(三)大题量机械训练,压的学生透不过气来。

教师们都清楚,单纯靠学生课堂上的听讲就能拿高分是远远不够的,其绝招就是让学生长时间,大题量地去训练,通过训练,达到应对考试的目的,上课做作业,业余时间做作业,甚至学生边吃饭边写作业,晚上加班做作业,有的到晚上12点还做不完作业。现在有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晚上要写30页作业。课外资料也日渐多起来了。每科都要配上两种以上的资料,现在实行一费制了,教师发动学生让家长到某某书店,某某地下印刷厂去购买,教师不敢出面给学生共同购买,转移到家长、学生单个出手。现在的辅导书、资料、训练册非但没减反而增多,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就抄袭,或者由家长代替完成作业。

(四)师道尊严,体罚、变相体罚时有发生

教师与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教师唯我独尊,高高在上,神圣而不可侵犯,对完不成学习任务或者没有按教师意图去办事的学生,体罚、变相体罚成家常便饭,学生的心灵得不到安慰,心理紧张,精神恍惚,厌学思想严重,愿放假,快离校的心情非常急迫。

在此背景下,课堂教学探索犹显重要,改变师生紧张的关系、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听的被动局面刻不容缓。

二、开放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开放课堂很关键的一点便是让同学们的心灵得到放飞。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育者必须融入教育对象中,避免师生在精神上的分离。

尊重是办好教育的前提,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之间的知识水平、生活条件、家庭背景、社会经验、人生体验等可能存在着不同,但人格是平等的,相互友爱,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尊重差异,同学之间是有差异的,差异表现有众多方面,个性差异、学习差异、品质差异、条件差异等,作为教师,应承认差异,并立足现实,在尊重的基础上改差变优,促优求进,切不可粗暴或带有色眼镜待人,尊重同学们的情感,师生交流是心灵的呼唤,教师的工作是滋润心灵的过程,让每个心灵都得到安慰,让学生真情流露,能给老师说知心话,师生之间平等友善,亲师信道,处处流淌着亲情与关爱。尊重同学们的个性,不仅是因材施教,更主要的是宽容学生们的“与众不同”,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鼓励学生发疑、质疑、析疑、解疑,让学生敢于挑战课本、教师、权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创造力和潜能的开发,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领域最充分地发展自己的才能。

平等民主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保障。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相信学生、发动学生、组织学生、发展学生。教学不是一味地如何教,而是正确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创设学生人人参与的教学情景,发扬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并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这符合学生求知的心理,并能尊重个性,因而有利于把学生推到主动学习的位置,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尊性、创造性,每一个学习者都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对所学的内容有不同的体验、认识、选择、评价、重组和整合,真正把知识变为自己的一种能力。认可并鼓励学生合作,毕竟自我认识是有限的,资源共享,你有一个观点,他有一个观点,我有一个观点,互相交换,可以有多个观点。也可以争辩,在争辩中可以开发思维,精力集中,动用多种器官联合表达,争辩可以引向深入,争辩可以使真理更加明辨,争辩可以向他人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争辩可以使自己的学习态度更加认真、严肃、科学。教师要善于提供同学表达的场景与舞台,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表达欲,都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都愿意成为本班不可缺少的主角,“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您一份惊喜”,表达了同学们是多么热切表现自己。“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这就是我们的教学观。

自主探究,积极向上,民主平等,互助互帮,让学生在教学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展示自己,反思自己,发展自己,是我们教学文化的特征。我们的学生在自学中理解,在交流中反思,在互动中提高,从而形成了我参与我快乐、我交流我提高、我自信我成长的自主发展心理平台。通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持续和谐发展,师生在有效的互动中得到生命意义上的发展。

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教学就不存在或没有发生。而交往是主体间进行的相互活动,它反映的不是人与自然或人与物之间的对象性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为主体的关系。主体之间交往过程能够互相认同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相对独立和相互平等的主体;二者在平等对话中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也得到教益;学生在得到教师教育、启迪的同时,反过来又影响和启发着教师,师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长。所以,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的过程。教师应屏弃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主角”、“师道尊严”观念,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平等中的首席”并不是要教师的行为变成学生的行为,而是以教师行为方式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其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引导、交流,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照顾差异、因材施教;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体验尊重,形成自信;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者,积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组织学生发现、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创设合适的学习情景,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为师生、生生平等对话,为全员合作、有效教学,为学生快乐学习、自信发展,创设阳光的教学空间。其实,我们的教学文化就蕴涵着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课程理念。

在我们的教室里,每一名学生都会受到尊重,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是自主的,不受任何的压抑和束缚。学生的学习行为没有任何的约束,读书可站可坐;发言争先恐后,唇枪舌剑,但又礼貌大方;思想解放,只要围绕主题,可以用任何一种形式来诠释自己的理解。诗歌、歌曲、绘画、小品等都是学生阐述自己观点的课堂语言,其中既有教学内容中的话语、作者的思想,更有学生自己的创造。课堂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无论是学习优秀的还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能大胆地、自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事先不用举手示意,想说就说。可以说,在我们的课堂上,每一名学生都是自己的主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课堂教学的真实写照。在我们的校园里,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给学生自信养成打下基础。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没有了绝对的权威,没有了教师的喋喋不休,教师真正成为了,导演,学生个个都是主要演员。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倾听,但关键时刻又及时追问、点拨、评述。一般来讲,在大部分的教学时间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教学生--预习时相互请教和探讨,展示时相互启发和评点,反馈时相互考问和“敲打”。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充满热情地张扬个性。在我们的课堂上,虽然看不到多种现代化教学设施,但我们每一个教室三面墙壁上都有黑板,教室外走廊上每个班还有一块教学白板。黑板历来是教师挥洒汗水、展示自我的风水宝地,是教师带领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可是在我们这里,黑板却成了学生施展才华、展示自我、合作交流的阳光地带。由于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激情展示的活动量比较大,三块黑板和一大块教学白板还常常不能满足学生需要,于是学生就在自备的小黑板上,乃至在教室的水泥地面上尽情挥洒。

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良好教室文化的有效载体。全班学生不是传统的排、排坐,而是被分为6到8个教学小组,每一个小组的同学都是相对围坐,以方便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助。为了便于学生合作、展示的方便,以及快节奏的转换交流,我们撤掉了所有教室的讲台和讲桌。学生可以自由离开作为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尤其是当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或教师在黑板上讲解点拨时,全班学生完全是打破了原有的座次,一起靠拢在前面,有坐在座位上的,有坐在课桌上的,有席地而坐的,也有站立的,总之怎么方便听讲和参与就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这种“不规矩”的教学组织形式,让传统教室的座位模式带来的不平等荡然无存。众所周知,在大班额的教室中,学生坐在后面及角落里时的听课效果是相对较差的。为此,有的家长为了自己孩子的学习常常通过不正常的途径恳求班主任将自己的孩子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使得原本充满友爱和纯真的教室出现了人为的不平等。教室排座中的不平等常常在孩子们湛蓝的内心世界投下令人心痛的阴影,同时也直接阻碍民主、平等教学文化的形成。

民主的开放的教学,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让师生关系充满了平等与和谐。来自省教研室的专家称,在大城市也几乎没有看到过这么充满活力的课堂。同时师生交往的过程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课堂上讨论问题时,师生是学习的合作伙伴,是平等探讨和交流;在课下生活中,他们似乎又成为朋友。在全省农村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会议间息,我们学校参加会议的学生和老师头挨头、肩靠肩,“窃窃私语”;一名学生信手拿起老师的水杯就喝,毫无距离感,亲亲和程度受到很多会议代表的羡慕。在相对比较简陋的教室里,享受不到暖气、空调带来的惬意,但他们却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和谐教学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幸福。而且这种充满生命意义上的高品位精神享受,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成为他们人生的一笔财富。

三、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是课堂的灵魂。

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坚持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索,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一)构建新课堂评价体系。

秋,为解决“学生不爱学、学不懂”的问题,我校对教师上课、备课、业务学习等方面有了新的规定:

上课要求:(1)、课堂气氛:A、微笑授课;B、学生积极主动、情绪高涨、勇于自我表现。(2)、活动形式:形式多样、情趣浓厚、寓教于乐;能体现学生动脑、动手、动耳、动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3)、学生活动量:学生活动35分钟以上(优),30分钟以上(良),29分钟以下(一般);(4)、教师基本功:A、板书条理,能把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在黑板上,版面设计美观科学;B、讲普通话。

备课要求:杜绝抄袭教学参考及现成的教案,主要把上课的措施显现出来,体现学生为主体,活动的形式多样,反映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业务理论学习要求:笔记每周一篇,不准抄袭,要写上课的心得体会、经验总结,写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为了改变传统课堂的面貌,为了使教师们掌握教改的内涵,校领导提出了学生课堂表现:“生龙活虎,欢呼雀跃,争问抢答,喜笑颜开”的课堂评价标准。

8月在各班中悬挂大幅字板对学生要求:举手积极,声音宏量。讨论热烈,辨论激烈。争问抢答,欢呼雀跃。多种角度,创新实践,笑逐颜开,热闹非凡。

9月对课堂的要求:(1)、师生必须使用普通话;(2)、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3)、不集体、集中背答案,做练习题;(4)、拓展、挖掘、拔高,重视能力培养;(5)、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有份;(6)、课堂效率高,效果好,达标率高。

208月对课堂结构要求是:①、预习交流,确定目标(5分钟);②、分配任务、立体教学(2分钟);③、完成任务,合作探究(6分钟);④、展现拔高,师生互动(18分钟);⑤、串插巩固,全面掌握(8分钟)。⑥、达标测评,检查验收(6分钟)。

203月对教改的提升意见: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撞击、智慧火花迸溅、学生灵感的生发,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憧憬、盼望、最美好的、最有诗情画意的东西。

06年2月关于课堂标准作了进一步说明:

(1)预习交流(5分钟)。“代表”、“结队”“笔记展示”等。理清预习内容中要点,准备素材,尤其是小组负责人检查中下学生的把握情况,订正。

“说”、“校”、“查”、“览”、“写”关注中下,小组长作用,下桌等。

(2)确定目标(2分钟)。①提出,学生订正;②教师修改,补充;③板书到黑板,写小黑板,直接亮小黑板,多媒体演示;④检查掌握情况;

(3)分组合作(8分钟)。①师分配任务,细细加工,最好专题化为优。具体明确,提出要求(1分钟);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代表”(优生),“对子”(优、差)。黑板板示、设计,独立读、写、构思、创意,单人、集体,下桌、出教室,(个体、双人、多人、桌上、桌外、生师、黑板、读、演、画、作、室内、室外、思路、作品、道具、教具、情感等)(5分钟);③小组策划,准备展示的精彩,注意中下学生的参与。(1-2分钟);

(4)展现提升(15-18分钟)。①以小组为单位,解答。黑板前讲解,学生中间分析(显要位置表现者为演员,其他学生为观众,畅谈心得、思路、步骤、体会),还可以有更多形式出现,小品、歌曲、相声、快板、朗读、作画、美文。注意学生参与的面,优中差都要有机会,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鼓掌。②同学们表演完后,教师、学生可作点评,有的也可以反问,追问,让同学们深层次探究问题。③双质量必须保证,一是对知识的归纳、总结、特征、规律,还有深一步的启示,感悟,联系实际等。二是学生的语言,神态,动作,情感,书写等。这一环节是课堂的重点,也是艺术设计,享受快乐的一大环节,不管是备课,还是预习,以及课前于学生的沟通,再加上平时上课的精彩积累,以及对学生的场外指导等,都是非常必要的。

(5)穿插巩固(5分钟)。①外组同学的掌握、讲、写、悟;②延伸、创新等。

(6)达标测评(5分钟)。①基本问题;②拓展问题;③注重差生的检查。

06年10月制定了关于课堂评价问题的补充说明:

(1)对于文本的挖掘。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有自己的认识,观点,能够分析,结合事例表述、板演、绘图、感受感悟,艺术形式表达、写作、制作、实验、多媒体、录音、辩论等;②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概括重点;

③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流露。

(2)课堂形式。①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弱生是否参与表现,气氛浓厚,人人踊跃;②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语言洪亮,无语兵,尽可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的能力,声情并茂,动人;③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④点评恰当,突出要点,重在本质规律,被点评的同学要有表示,或口述或板演,要当即纠正其差错;⑤每节要有总结、反思、测评。

课堂评价标准,是关系到什么样的课堂是最佳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是最差课堂,具有导向作用。也可以说,这是教师教学的风向标,指南针,我们出台新的评价标准,是在论坛形成共识的前提下,逐渐形成的,得到老师们的认可,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开展业务论坛,确立教学原则。

我校利用周六下午开设业务论坛,坚持教学研究,让教师结合自己的上课体会,谈思路、讲体会、说经验、找不足,每位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说课》、《我的一堂精彩课》、《我的帮扶工程》、《学洋思有感》、《我的课堂优与缺》、《如何对待别人提不足》等,教学论坛是我校的一大特色,通过它给予了教师展示的舞台,学习的机会,使教师的理论水平,课堂技能得到极大提升。

确立了课堂教学遵循的九原则:

1.民主性

归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教师创设人人参与情景、场景。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唤起学生的主动性、自尊性、创造性。学生能够“敢”字当头,敢想、敢问、敢讲、敢疑、敢评、敢写、敢画、敢下桌、敢讨论。增强自信心,形成独立的人格。

2.趣味性

“活动是儿童的本能,游戏是孩子的天使”。教师布设舞台,学生精彩表演,小品、相声、歌曲、舞蹈、诗歌、快书、绘画、魔术……直观教学,实物标本、小制作、小发明、小创作交相辉映,情趣连连。

3.鼓励性

鼓励、激励、唤醒、点评、鼓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探究、尝试、激发学习欲、表现欲。

⒋实践性

知识来源于实践,理论来自于生活。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抽象的知识寓于事例中去领会,课本内容是知识海洋中的一个例子,只有知识与生活接轨,才可能学以致用,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内涵,把握其实质,弄通弄透,将知识化为自己的技能。

⒌探究性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更有挖掘不尽的潜力,要把学习任务放给学生,也就是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尊重学生,那么学生探究知识欲望是高涨的,教师制定出一些方法、要求,科学指导,落实学习成果,学生有所求,有所得,有所收,教学适时鼓励,唤起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预习,要在“画蛋”中体会出只有自己去尝试,去反复的做,深入的思考,才会有提高,有成功。学生自我的收获,才是真正的收获,才是幸福的,快乐的。所以一名教师切不可去给、去灌,要让学生滚爬跌打,去学、去做、去体会、去感悟、去总结、去收获。

⒍创造性

学习不是复制,不是记背,不是模仿,而是多触角,不同的侧面去挖掘,去探索。学生是有差异的,性格、程度是多元化的,所以教学切忌千人一面,课堂是一个挖之不尽的矿藏,创新是一个课改的永恒主题,知识的创新,表达形式的创新,育人的创新,学习成果的创新。创造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生要深入研究,善于总结,形成特色;学科要结合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方法,要围绕“课堂要活、内容要密、检查要实、纠正要准”做好创新。

⒎全员性

每个学生都应受到良好的教育,学有所得,学业品格双丰收,绝对不能搞精英教育,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一定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才,使每个心灵都得到安慰,尤其是对学困生,要更加去关爱、帮助,多吃偏饭,做好保底工作。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有品格,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的教育,才配称为合格的教育。

⒏合作性

古语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学习中,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是有限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人有各自的优势与长处,所以求知的过程,不能有个人英雄主义,切实做好合作,优势共享,少走弯路,合作共赢,继续发扬结对子工程,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教学相长,互相促进。

⒐终身性

教育教学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奠基。教学不应是阶段性的,独立性的,切块性的,而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人格素质的形成,才是我们教学的主要任务,为此,在教学当中,以培养能力,重视学生的学、做、体验,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合作交流,自主、自觉、自信、自强,真正实现通过我们的教育教学所培养的学生能力,在学生终身发展中而享用不尽的生命动力。

(三)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

首先必须“让说”。杜郎口的“10+35”时间模式,每节课老师讲授不得超过10分钟,学生活动不得少于35分钟,在时间上保证让学生说。现在,杜郎口的在每节课上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说的机会(即参与率超过100%)。

其次必须让学生“会说”。杜郎口的“预习”,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在预习课上,教师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上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做预习笔记。著名心理学家、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张梅玲考察杜郎口课堂后说:“让学生去预习,当然不可能100%看懂,可能大部分看懂,也可能什么都看不懂,但你给时间让他预习,在心理上就有了定向。”

再次让学生“敢说”。杜郎口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展示”环节为学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展示课上,就是学生的定向学习,通过预习他有了定向,就知道了自己应该去学什么,也保证了学生课堂上的参与性,可以有准备来展示。如果没有预习,学生不知道讲什么。学生在展示中的表现,提出的问题大家进行讨论,产生了自信感。人有了自信,什么都不怕。”(张梅玲语)

最后用课堂评价保证学生“说”。标准之一就是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百分比;之二是学生展示(学习)的深度;之三是学习的效度。杜郎口的课堂给学生展示的舞台,这个舞台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把教学民主化、平等化体现出来了,化成了行为。因为理念需要行为的支撑,没有行为的支撑,这个理念是空的。

(四)评优带动

任何一项大的变革,一刀切是不现实的,因为人员的思想认识、知识能力、个性特点是不一样的。邓小平曾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们先培养一部分骨干搞好带动。每学期要评选教学能手,教学优质课,杜郎口中学名师,现在又评选了杜郎口中学等级教师:专家教师、能手教师、优秀教师、进步教师。配合评优工作,我们每月例行领导班子上观摩课,骨干教师上公开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薄弱教师上过关课。通过一系列评选活动,教师的工作干劲骤增,比学赶帮超的局面得以形成。

对学生积极踊跃的自主学习,曾经评选学习勇士、创新健将、小名士、小闯将、智多星、写作秀、朗诵秀、表演秀等。

为了使优秀师生的事迹广泛流传,利用专题校会、主题班会进行典型发言、校园广播、黑板报和宣传栏进行图文报道。

(五)多层次管理

近几年我们逐渐形成了校委、学科、年级、班组四级管理体制。校委的管理主要是体现对教师的考核、验收、指导。学科主任是本学科的教育教学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本学科人员的聘任、管理、业务指导、教科研活动;每周例行优秀人员的观摩课,一般人员的实验课,较弱人员的汇报课,听评课活动。年级主任对本年级班主任,教师的聘任管理,重点体现对班主任工作的督导、评价、反馈,达到日清周结;通过听课,常规工作的落实,及时对老师、学科主任进行信息反馈,以便纠正。班主任已不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只管学生不管教师的单一做法,对学生纪律、学习、文明礼貌等日常管理是必做的,最基本的;班主任聘任教师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要进行全方位管理、评价、指导、帮助,教师备课、上课、育人,业务学习、拓展笔记,论文,成绩检测等要一一把关。对管理人员提出了先过关后把关的要求,管理者首先是一位优秀教师,成为教师可以效仿的楷模,然后去影响他人,指导、督促、帮助、提高老师们。

(六)倡导教师创新,鼓励教师求变。

语文教师徐立峰谈到语文教学时深有体会:1.把时间还给学生。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人,45分钟的课堂学生的活动应大于35分钟,教师将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没有预习的课不上,预习不充分的课不上,只有学生充分的预习,才看到展示课上,学生思想上的提升,心灵的感悟、灵感的放飞、才艺的展现。如果教师参与多了,学生相对利用的时间就少,所以时间是前提,只有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才有了可能。2.把空间留给学生。教室内教室外,大黑板小黑板,地面上都会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本组、其他组都可以是交流探讨的地方,坐在座位上,离开座位,只要是真正的学习所需,老师也不反对。3.把机会让给学生。学生的思想是开放的,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或说、或评、或演、或唱、或朗诵、或舞蹈,课堂成了学生展示才艺的舞台,同时学生的潜能又是无限的,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让其迸发生命的活力,形成其个人对世界对社会的感观。想尽一切可能,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敢说、会说、能说。相信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定会还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惊喜。4.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谈谈你最欣赏的语句’这是语文教学中的教师用语,而同学们更是全身心投入课堂:‘我觉得’‘我认为’‘我不同意’‘我给××同学纠正一个错误’‘我建议’‘我和我的搭档’‘下面由我归纳一下’‘我想把我写的一首歌献给大家’在这样的课堂中呈现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一位教育家讲过,‘在我们研究的全世界每一个成功的教育体制中自尊的重要性要超过课程内容的重要性’。相信学生,发动学生,给学生学习的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和体验,才能让学生有参与的热情和亲身体验的激情,正如新课表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数学教师刘桂喜是一位善于钻研,勤于思考的人,在她的课堂中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的内容,范围,安排发言的顺序;‘记录员’记录组员的学习表现、收获、疑难点;‘检查员’检查小组成员学习进展、达标,督促同学们完成学习任务,‘点评员’负责对知识点、关键点、易错点、方法、切入点、辅助线的添加规律、解题思路等点评。

政史地课中,“畅谈收获”,“辩一辨”,“谈体会”,“落实行动”,“热点聚焦”,“献计献策”,“心灵呼唤”。理化生中的“快乐起航”,“激活思维”,“能力演练”,“经典回顾”,“动手操作”,“观察实验”,“智力陷阱”,“潜能开发”,“点击热点”,“思维拓展”。数学课中的“变式训练”,学生编口诀,如初一学生王路路编的:有理数比大小,看距离,再比较。两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负数总比正数小。英语课堂,创设场景,学生表演对话,开展赏识教育,强化成功意识,现场写作。

四、杜郎口中学解决了哪些问题。

1.解决了教育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问题。

山东省教科所陈培瑞研究员在考察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后曾讲到:学校和课堂应当是一种生态环境,学生是这种生态环境中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鲜活生命体,他们有情感,有人欲,有思想,有追求,有个性,有尊严。教师也是这种生态环境中的生命体。教育教学活动应当是生命体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和生命融合。课堂应当讲求课堂生态,教师应当把学生看作一片风景,以赏景之趣,爱景之心并通过爱的奉献和生命的付出,哺育一棵棵生命之树常绿。走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给人们的突出感受是,孩子们不再是整齐划一、举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应试的机器,不再是分数的奴隶,而是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每个人都有一种灵动的思维,自主参与和表现自我的强烈意识,不同的意见可以自由的发表,不同的个性可以得到张扬,令人感到这里的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生命是千姿百态的,生命是有潜能的,生命是有活力的,生命是有强烈表现欲望的。只要让生命释放出潜能,只要让生命充满活力,就会让生命充满成就感、幸福感,厌学就会变为乐学,负担就会转化为轻松。对于这一点,孩子是有深切感受的。他们共同的心声是:“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这四句话中有四个“我”,说明孩子们在学习中找回了自我。

2.解决了课堂教学方式由教师传授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

山东省教研室主任王景华到杜郎口中学听课后总结:原来是讲课堂秩序,老师站在讲台上,要有风度,要有仪表,学生甚至都倒背着手,进去一看鸦雀无声,这是个好课堂。现在看到了杜郎口中学课堂以后,它是什么呢?有的说象赶集一样;有的说象听戏一样。这就是变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现在学生动起来了,厌学心理没有了,恐惧心理克服了,自信心确立了,学习主人的地位回归了,学习的活力焕发出来了,这不是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吗?我们教学的框框冲破了,教师的束缚没有了,教学效果落实了,这不就是进步吗?这不就是变化吗?如果我们的教学方式变化了以后,对一代人的精神上的解放将是不可估量的,我打了个比喻,我们大清民国的时候,剪大清的辫子,民国后期有个“放脚运动”那是解放了一代妇女,解放我们全中国的带长发,带尾巴的国人,杜郎口教学模式跟当时的“放脚运动”是一样的,我们的框框打破了,我们的两千年的孔孟之道对人的束缚打破了,看杜郎口中学学生那种自信,那种素质。这是几年的工夫,功不可没。

3.解决了师资队伍比较薄弱的农村学校也能创造出一流业绩的问题。

杜郎口中学的师资和千百所农村学校一样相对薄弱。64位任课教师的第一学历,中师有16人,正规师范类专科只有9人,其他就是教育学院、电大毕业的。可是通过八年来的校本培训,立足课堂,开展教学创新,现有的聊城市以上的教学能手、优质课、公开课、十佳教师等46人次。何海燕老师幼师毕业,宋斌中师毕业,孙秀梅中师毕业,这三位教师是从小学调入中学,现在他们都已是市级教学能手、优质课获得者。中师毕业的徐利老师是聊城市课堂教学十佳教师,06年聊城市十佳教育创新人物。

4.解决了素质教育与升学的和谐统一的问题。

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历时八年,学生由厌学到愿学,由苦学到乐学,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时时处处都表现出自信、勇敢,做到了人格学业双丰收。至06年连续四年升学成绩位居全县前3名,彻底摘掉了前连续十年倒数的被动局面。

5.解决了轻负担照样高效率的问题。

我校从03年以来取消了作业,提出了先学后交,当堂达标,向课堂要效率,课下减负担,追求课堂达标,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把学习前置,增设预习课。通过实践已经有力证明,没有作业照样高效率,升级、升学考试,我校均为全县前三位。

李安登

上一篇:高三规划作文下一篇:《民间玩具》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