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规划

2024-05-24

小城镇规划(精选6篇)

篇1:小城镇规划

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程教案 >> 城镇体系的规划

城镇体系的规划>>>

一、城镇体系的规划

城镇体系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城镇体系是一个区域范畴

城市经济区——城市行政区 ·具有一定的等级和层次

·具有不同的职能分工和多种城镇类型

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职能分工——确定城市性质 ·空间分布有序,形成一定的网络和格局

空间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

区域生产力分布状况,受资源、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影响

城镇的相互作用、职能分工及各自的腹地范围 ·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

历史变化引起的体系格局变化

生产力布局状态的变化导致的格局变化

基础设施条件引起的变化,尤其是交通条件

二、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

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是城镇体系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城镇体系形成及发展的初始条件。目的:明确城镇体系在区域中的发展水平,明了其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明确城镇体系今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扬长避短,有的放矢。方法:

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单因子和复合因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横向纵向比较手段,通过城镇体系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来反映城镇体系区域综合发展水平。

区域发展优劣势分析——采取定性分析,找出城镇体系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以期发挥优势,转化劣势,使城镇体系的规划有的放矢。

2.城镇发展的建设条件分析

(a)城镇自然条件(主要指影响城镇发展的气象、地形与用地条件、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等);(b)城镇资源开发与工业布局条件;(c)城镇交通运输与区位条件;(d)城镇水源和能源条件;(e)城镇旅游发展条件;(f)城镇社会经济基础条件;(g)城镇地区农业发展条件;(h)城镇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条件;(i)城镇科技实力;(j)城镇生态环境条件。

三、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

1、城镇体系规划的产生

·城市的发展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应从较大区域范围来分析该城市在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周围城镇的关系,城市的发展和空间布局需要与区域开发建设的总体布局相互协调。

·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没有专门的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起到区域规划的部分作用。·1984年《城市规划条例》:“直辖市和市的总体规划应当把行政区域作为统一的整体,合理布置城镇体系。”

·1989年《城市规划法》:“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1994年建设部颁布《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2、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现状

不同地域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一般配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都只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陪衬,多数只是简单、生硬地套用有关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模式,发挥不了应有的指导作用。

单独进行的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在逐步拓宽,除了城镇体系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协调外,还增加了与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的内容,并力求明确区分需要对开发建设进行鼓励、引导、控制、限制或禁止的不同地域空间类型,使原功能较简单的城镇体系搞活转向以城镇体系发展为主体,与相关要素进行空间综合协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规划,在较大程度上顶替了衰变前的国土区域规划。

四、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条件

历史背景——分析该区域各个历史时期城镇的分布格局和演变规律,揭示区域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导致每个阶段城镇兴衰的主要因素,特别要重视历史上区城中心城市的转移和变迁。

区域基础——分析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它涉及到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环境生态结构,劳动力,经济技术基础,区域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广阔的领域。经济基础——深入分析各产业部门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通过对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分析、方案比较,指出各城镇主要部门发展的方向。通常需要回答的问题有:区域的工业发展方向、工业结构的调整及时序安排、主要城镇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农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对城镇发展的影响、综合运输网的改善与城镇发展的关系、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城镇发展的关系,以及城镇其它第三产业的发展。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主要考虑规划区域内建制镇及以上等级的居民点的合理发展,适当考虑与集镇的关系。关键点:城镇人口的实际含义和收集每个城镇最接近实际的城镇人口资料。

3.确定本区域的城市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核心:依据公平和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区域内城镇和地区发展的均衡与不均衡的关系。

4.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建立在现状城镇职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区域内各个城镇经济结构的统计资料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明确各城镇之间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实现城镇的职能分类。对城镇现状职能加以分析,制订出有分工、有合作,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的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有机结合的新的职能结构。

对重点城镇还应该具体确定它们的规划性质,使重点城镇的总体规划编制有所依循。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规划

分析各城镇人口规模的变动趋势和相对地位的变化,预测今后的动态; 分析现状城镇规模分布的特点;

确定规划期内可能出现的新城镇,包括某些农村集镇的晋升和因基本建设而可能新建的城镇;

结合城镇的人口现状、发展条件评价和职能的变化,对新老城镇作出规模预测,制订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规划,形成新的、合理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职能类型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在区域内的空间组合和表现形式。主要内容:

a.分析区域城镇现状空间网络的主要特点和城市分布的控制性因素; b.综合评价区域城镇的发展条件;

c.设计区域不同等级的城镇发展轴线(或称发展走廊);

d.综合各城镇在职能和规模的网络结构中的分工和地位,对它们今后的发展对策实行归类,为未来生产力布局提供参考;

e.根据城镇间和城乡间交互作用的特点,划分区域内的城市经济区,为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的结合,带动全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地域组织的框架。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区域基础设施包括区域交通运输、水资源、供排水、电力供应、邮电通信以及区域防灾等; 区域社会设施包括区域性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设施及区域市场体系等内容。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新增建制镇与新设市规划——首先要研究和确定新镇和新市设置的依据;

其次要考虑新增建制镇的建镇基本条件,如地理区位、产业特征及发展趋势、现状基础等; 其三,要进行拟新设建制镇人口规模的预测,并注意各新设镇、市人口加上原有城镇人口之和,应与城镇体系总的城镇人口预测值符合;

其四,要确定所有新增建制镇、新设市的建镇与建市的具体时期。

其五,要从城镇体系的整体与新设镇、市的局部两方面的结合点上考虑与确定新设镇及新设市的城市(镇)性质及发展方向;

其六,要对新设镇及新设市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作出初步的规定。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规划实施的措施可包括行政措施、政策措施和组织措施等。政府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通过行政管理系统的强化,建立与加强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权力与资源的分配,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改变交通系统与其它基础设施的系统,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政府对工业与公共项目的直接投资,以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对收入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改变以影响城镇体系;

·通过鼓励、支持商品农业生产以影响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宏观性问题——城镇体系未来发展过程中将要遇到的区域性及跨区域性问题,如水系整治、跨市域引水工程施工、水库开发建设、跨区域用地范围的旅游区的建设管理、高级别干线道路网、铁路的选线建设、多城市共用的大型机场的选址布局等等。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关键性问题——影响和制约城镇体系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区域的自然条件、资金、水源、能源等因素。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政策性问题——包括人口管理问题、新设镇(市)问题、单个城镇的行政区划调整及管理机构设置问题等。

关于充实完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要求

(建规[1998]108号)

一、规划的核心内容

(依据《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制订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战略。包括:确定城市化方针和目标;确定城市发展与布局战略。

2、协调和部署影响省域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包括: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市发展的原则性要求;统筹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开发时序;确定需要重点调控的地区。

3、按照规划提出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和整体部署,充分利用产业政策、税收和金融政策、土地开发政策等政策手段,制订相应的调控政策和措施,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经济活动和建设活动健康、合理、有序的发展。

二、需要补充和加强的规划内容

1、确定区域开发管制区划

——优先发展和鼓励发展的地区,需要严格保护和控制开发的地区,以及有条件地许可开发的地区,并分别提出开发的标准的控制的措施,作为政府进行开发管理的依据。

2、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

——对省域内城镇发展用地的总规模和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提出控制目标;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镇用地控制的指标和相应的引导措施。

3、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确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途径和引导措施; ——提出农村居民点和乡镇企业建设与发展的空间布局原则;

——明确各级、各类城镇与周围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协调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工作方法的完善

1、加强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机制的分析。

2、积极开展多方案比较。

3、注重对设市城市、建制镇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的研究。

4、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建村[2000]74号)

一、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突出的三个重点

1、确定城乡居民点有序发展的总体格局,选定中心镇,防止一哄而起,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2、布置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防止重复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分析全县基本情况,综合评价县域的发展条件;

2、明确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3、预测县域人口,提出城镇化战略及目标;

4、制定城乡居民点布局规划,选定重点发展的中心镇;

5、协调用地及其空间资源的利用;

6、统筹安排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7、制定专项规划,提出各项建设的限制性要求; ·交通网络规划

·给排水、电力、电信工程设施规划 ·教科文卫等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

·其他专项规划(有选择开展)——广播电视、供热供气、科技发展、水利、风景旅游、文物古迹保护、园林绿化等规划

8、制定近期发展规划,确定分阶段实施规划的目标及重点;

9、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建议。

篇2:小城镇规划

在讨论一般性规划问题时,我们往往运用规划理论进行理论上的规划,比如讨论道路交通规划时,往往考虑规划对象的一般性状,根据规划理论,进行交通预测,道路网形式布局、道路横断面和交叉口规划、停车场设置等规划,形成完整的规划结构体系.但是,实际上规划对象在它们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状况、城市性质、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发展目标和规划的指导思想等方面肯定存在着个体性差异.

作 者:杨明 作者单位:河北省围场县交通局地方道路管理站刊 名:交通世界(运输车辆)英文刊名:TRANSPO WORLD年,卷(期):“”(4)分类号:关键词:

篇3:小城镇规划

当前, 我国城市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 出现了城镇用地粗放增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滥用、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灾害频发等诸多问题, 在小城镇发展中, 这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国家、住建部针对这些问题, 反思传统规划方法的弊病, 相继出台了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乡规划法》, 对原有的规划方法体系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变革, 空间管制的出现便是其中之一。空间管制作为一种新的规划方法和调控手段, 转变了传统规划重开发轻保护的思路, 先行划禁建、限建、适建和已建区, 从而加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城市生态规划是在对传统规划方法总结反思基础上, 以生态价值观为出发点, 综合发展而来的新的规划设计方法理论, 这与空间管制有着相似的出发点。因此, 空间管制的出现给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本文正是基于这一思考, 积极将生态规划理念和方法融入到空间管制规划的编制中, 使诸多生态规划方法和内容在空间管制规划中得以应用和法定化, 同时也使空间管制规划的方法与内容得以丰富和完善。

2 空间管制与生态规划的关系

空间管制是以空间政策为手段, 制定不同片区内的建设管理措施, 控制公共资源的有序使用, 协调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实现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过程。

2.1 空间管制与城市生态规划目标一致

生态规划与空间管制有着相似的目标, 他们都视保护自然环境资源, 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重要的规划目标, 以实现区域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2 空间管制是生态规划介入城市规划编制的重要环节

城市生态规划的许多理念和内容由于对城镇发展的“限制”, 且无相应的法规支撑, 也未能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 使得其勾画的完美图景难以实现。而空间管制则是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的法定内容, 其中的许多方面还属于强制性内容, 因此, 在空间管制规划中引入生态规划理念和方法可极大的提高生态规划的地位, 使之发挥更大的效用。

2.3 生态规划方法是空间管制规划的重要支撑

现有的空间管制规划大都没有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征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仅通过整合部分法定的限制建设区域即作出“四区”划定, 且规划结果也往往没有对城镇规模、用地布局、绿地系统规划、四线划定等规划内容提供有效指导, 甚至还存在城镇规模和用地布局方案确定后, 反推得出“四区”划定的情况。这些问题反映出现有的空间管制规划没能充分体现资源环境保护要求, 其编制方法、原理、实施等内容都有待完善。而生态规划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已相对成熟, 因此, 在空间管制规划中引入生态规划理念和方法, 可加深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认识, 加强规划中的定量分析, 提高空间管制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也为其实施夯实基础。

3 基于生态规划的空间管制规划思路

3.1 总体技术路线

综合运用多种生态规划方法, 在对规划范围内生态环境调查分析基础上, 进行限制建设要素分析和生态敏感性评价, 并结合区域生态格局构建, 最终得出“四区”划定及其管制措施, 并与其他相关规划内容充分衔接, 为城镇规模和用地布局提供有益的指导。其中, “四区”划定宜覆盖整个市 (镇) 域, 以有效指导城乡建设, 尤其是在发达的城镇密集区, 但也可因地制宜, 重点针对城镇建设集中区域 (见图1) 。

3.2 用地辨识

3.2.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生态调查与分析指收集地理区位、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资源等基本生态环境信息, 并通过分析, 找出现状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对城乡用地安全性影响突出的主导环境要素, 并为以后生态分析提供基础资料。其主要的分析方法有现状土地利用分析、地形地貌分析、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等。其中, 现状土地利用分析和地形地貌分析主要是应用3S技术, 借助遥感解译和GIS分析工具, 对各类土地利用的面积、分布状况以及地形的高程、坡度和坡向等地形特征建立充分的了解。

3.2.2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敏感性是指在不降低环境质量的情况下, 生态因子对外界压力或外界干扰的适应能力。通过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 可以对规划范围内土地对城乡建设活动的抗干扰能力进行评估。生态敏感性评价过程一般包括选取评价因子、单因子评价和多因子综合评价。其中, 单因子有地质、地形、土壤、水文、植被、气候、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等, 而评价因子的选取应根据不同规划对象选取最为敏感的关键因子。

3.2.3 限制建设要素分析

限制建设要素分析指通过梳理与城乡建设相关的国土、水利、绿化、文保和环保等多个部门颁布的法规和法定规划, 从中提取出法定限制建设要素及其对应区域, 并将这些限制建设区域运用GIS软件赋值叠加, 形成不同限制建设程度的分布图。其目的是避免长期以来以建设主管部门为主的限制建设要素确定方法, 充分整合和协调了各部门管理内容。

3.3 生态格局构建

在用地辨识基础上, 对区域整体生态格局和规划范围内景观格局现状进行分析, 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构建生态格局, 整合生态敏感区和限制建设区域, 使其联结成为更好的生态弹性和可持续性的功能结构, 以充分发挥其生态效应, 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维护。

3.4 空间管制区划与措施

3.4.1 空间管制分区

通过用地辨识与生态格局构建, 可对用地适宜建设程度有较全面的认识, 可据此先行将规划范围内所有用地划分为禁建、限建和适建区。其中, 由于限建区内并非不可进行城镇建设, 而是有条件的建设, 因此, 可依据限制建设程度将限建区再细分为三级, 从而形成对规划范围内建设活动的有效管控。而已建区是指现状的城乡建设用地, 将其与三区划定结果进行叠加, 可细分为位于禁建、限建和适建区内的三类已建区, 由此, 可对已建区分布合理性进行辨析, 以指导城乡用地的优化与调整措施 (见图2) 。

3.4.2 空间管制措施制定

针对禁、限、适和已建区及其亚区的特征, 对各类分区制定不同的管制措施。

(1) 多种控制目标综合考虑

管制措施的制定应综合考虑相关法规及规划中的管控要求、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城市建设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如山地大型冲沟, 它既属于地质灾害危险区, 也可能是生态格局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除了禁止城乡建设以外, 还应提出相应的生态建设要求。

(2) 多种控制方式综合运用

管制措施可分为刚性与弹性控制, 刚性控制包含禁止建设内容, 弹性控制则包含鼓励建设内容、允许建设内容及其建设要求。其中, 禁止建设内容指分区内不可建设的内容, 属于强制性要求。鼓励建设内容指分区内根据各类要求, 鼓励进行的土地利用方式, 如历史文化维护项目、生态保护项目等, 对这些利用方式不进行强制规定, 但可给予适当的奖励。允许建设内容指分区内可选择的建设项目内容, 但不可超出其中规定的建设内容, 并对可建设内容提出相应的建设控制要求, 以减轻建设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 减少建设风险。

3.5 空间管制规划内容落实

空间管制规划通过对空间资源的分区管控, 可有效指导城镇空间增长边界划定、城乡用地优化与调整、城镇规模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等规划内容。同时, 绿地系统规划、四线规划等专项规划内容也应与空间管制进行衔接, 落实相关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4 规划实例

木渎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区西南侧, 毗邻太湖, 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 保护要素众多, 山体与水网纵横交错, 生态环境复杂。但随着近年来城乡建设用地的快速增长, 大量山体、林地、水域等具有重要生态服务价值的土地遭到占用和破坏。因此, 总体规划将基于生态规划的空间管制作为切入点, 并将其规划范围扩大至整个镇域, 统筹各种资源环境要素的保护要求, 先底后图, 引导城乡有序建设, 有效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4.1 限制建设要素分析

4.1.1 限制建设单因子分析

根据木渎镇域现状, 梳理相关法规和法定规划中确定的限制建设要素, 并将其划分为资源保护、环境保护、风险避让、市政设施防护4大类, 并在此基础上又细分为11小类, 同时, 将这些要素所对应区域在空间上落实 (见图3) 。

4.1.2 限制建设因子综合叠加分析

将11类限制建设因子中各类限制建设区进行赋值, 并运用GIS软件将各限建建设区域进行叠加, 可得出镇域用地不同限制建设程度的分布图, 图中分值越高的区域, 越不适宜建设, 而红色区域则是法定不可建设区, 包括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高压走廊等重要区域。

4.2 生态敏感性评价

4.2.1 单因子评价

针对木渎镇域的实际情况, 选取对城镇建设最敏感的土地利用现状、高程、坡度、地质灾害五个单因子进行生态敏感性的分析, 对各单因子中用地的敏感性进行分级并赋予相应分值。

4.2.2 综合评价与分区

将五个单因子赋予相应权重, 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叠加分析, 形成用地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 将用地从很敏感到很不敏感分为5级 (见表1、图4) 。

4.3 生态格局构建

首先, 对市域层次重要生态格局要素进行分析, 这些要素也是木渎镇构建生态格局的基础要素。木渎镇域包含了苏州四角緑楔中的西部山体绿楔和上方山、石湖绿楔, 同时也是太湖重要的生态屏障。

规划以拥有较为完整生态空间环境的区域作为生态格局构建区域, 包含了除木渎镇以外的胥口、光福和狮山等地区, 避免就镇域论镇域。规划以市域重要生态格局要素为基础, 梳理区域景观格局现状, 最终构建了“一源、一带、三楔、八廊”的区域生态格局 (见图5) 。

4.4 空间管制分区及措施

4.4.1 空间管制分区划定

根据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结果, 先行将木渎镇域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 (见图6) , 并将限建区依据限制建设程度再细分为三级, 以此作为城镇空间布局的前提 (见图7) 。在此基础上, 叠加已建区, 并将其分为位于禁建、限建和适建区内的三类已建区 (见图8) 。

4.4.2 四区管制措施

(1) 禁建区

禁建区内用地应以生态修复为主, 维育其生态功能, 使其成为城镇发展的生态基底。

(2) 限建区

限建区依据限制建设程度分为三级进行控制, 限制建设程度逐渐增加。

(3) 适建区

适建区原则上可以进行高强度的城镇建设, 具体地块的开发与建设指标应遵循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根据资源环境条件, 合理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开发强度。

(4) 已建区

已建区分为Ⅰ、Ⅱ、Ⅲ三类, 即包含在禁建、限建和适建区内的已建区, 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其中位于禁建区内的已建区应逐步搬迁, 恢复和提升其生态功能。

4.5 规划内容指导

4.5.1 指导城镇空间增长边界确定

木渎镇总体规划中, 在空间管制分区基础上, 划定了城镇空间增长边界, 即允许城镇发展的界限。增长边界划定中, 避开禁建区, 并尽量避让一级限建区, 使城镇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 实现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见图9) 。

4.5.2 引导城乡已建用地调整与优化

依据空间管制中划定的三类已建用地类型, 因地制宜的对镇域内城乡用地进行调整。规划重点针对与禁建和限建区冲突较大的现状建设区域进行调整, 这些区域主要位于七子山、穹窿山、灵岩山等山体周边。

首先, 规划将位于禁建区内的城乡建设用地进行拆迁, 并对这些区域施行生态修复, 恢复其生态功能。其次, 对位于限建区内的城乡建设用地进行梳理分类, 其中, 村庄建设用地适当拆并, 集约用地;而城镇建设用地则对应所在区域的限制建设要求进行改造, 若通过改造仍无法满足相关要求的, 则限期拆除。如七子山北侧现状分布有大量的工业用地, 其几乎都位于二级限建区内, 这一区域包含在石湖景区建设控制协调区之内, 并且是苏州四角山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依据空间管制分区结果, 规划将城镇建设用地限制在了宝带路以北的范围, 拆除了路南的除市政设施以外的城乡建设用地, 并且将路北的建设用地置换为居住和公共设施用地等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用地类型。

4.5.3 城镇用地规模校核

通过规划范围内用地分区, 可得出不同生态保护强度下, 能用于城镇建设的用地总量。其中, 可分为城镇建设用地占用适建区、占用适建和三级限建区、占用适建和二、三级限建区三种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加上相应的绿地和古镇保护用地面积, 即大致推算得出相应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最终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为30.5平方公里, 小于低生态保护水平时的用地规模, 保留了一定的生态环境缓冲能力 (见表2) 。

4.5.4 其他相关规划内容衔接

空间管制规划还与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四线控制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内容进行了有效的衔接。如绿地系统规划中, 绿地系统结构和绿地范围结合了空间管制区划结果;四线控制规划中, 各种廊道的宽度结合了空间管制规划中对宽度的控制要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则落实了相关的管制措施要求。

5 结语

空间管制规划作为一种新的规划方法和调控手段, 其编制方法和实施都尚处在不断探索阶段。本文提出的基于生态规划的空间管制规划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生态规划方法, 体现生态优先, 运用GIS等技术进行用地评价, 加强定量分析, 并在“四区”基础上细化分区, 有效指导用地布局和规模控制, 并与其他规划内容良好互动, 落实空间管制管控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光宇, 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8) .

[2]沈清基.城市生态规划若干重要议题思考[J].城市规划汇刊, 2009 (2) :23-30.

[3]龙瀛, 何永, 刘欣, 等.北京市限建区规划:制订城市扩展的边界[J].城市规划, 2006 (12) :20-26.

[4]张泉, 叶兴平.城市生态规划研究动态与展望[J].城市规划, 2009 (7) :51-58.

[5]吕斌, 佘高红.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J].城市规划学刊, 2006 (4) :15-19.

篇4:小城镇用地规划新思考

【关键词】小城镇 用地规划 发展

发展小城镇,提高城镇化水平,是我国确定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一项重大举措。城镇用地规划涉及的问题很多,也比较复杂。目前面临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镇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都应以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认真研究具体的措施,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发挥城镇规划的龙头作用。

一、小城镇用地规划的现状问题

1.小城镇建设规划起点不高,执行规划缺乏严肃性,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相衔接,影响了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2.目前,有些乡镇领导对小城镇建设的现状没有认真调查分析。在計划经济体制转轨后,经营状况不够理想,土地利用率更低。

3.政府对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用地管理政策不够明确。

4.小城镇建设中的违法用地现象时有发生。

二、小城镇规划面临的机遇

1.中国城镇化的机遇

就目前的国家形势分析,小城镇规划是推进我国城乡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由二元结构进行转变的必要手段。另外,由于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基数大,人口的迁移量大,难度大,因此以小城镇来作为人口空间的集聚是必然的选择,既能减少物力,也能减少财力,更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小城镇的发展还有利于专业分工细化,知识积累创新加速的加剧,以及带来经济效益的新一轮增长。

2.推动农村现代化

三农问题是关乎国家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减少农民数量、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都需要通过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发展大城市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发展小城镇则是现实的。小城镇规划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达到解决三农问题并从质量上有一个飞跃。

3.构筑和谐社会的基石

从人与自然关系看,人对自然影响可能从面到点;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城乡、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呈倒置U型库兹涅兹曲线;同时,我们也需要一个公平、秩序化的社会。城里人的生活已经迈出了很大的步伐,而农村则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发展小城镇,则能够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清楚——穷人和富人的和谐。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进行小城镇规划,有利于扩大消费群体,转变城乡消费模式,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增长基础设施,房地产投资,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

三、小城镇用地规划的新思考

1.创新

(1)体制创新,构筑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投入体制。

(2)政策创新,土地政策做到既利用好增量,又盘活存量。

2.城乡一体化

(1)城乡经济一体化。只有城乡市场体系和产业结构协调,才具备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条件。因此,要大力培育小城镇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如劳务、技术、信息等专业市场的建设,加快城乡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还应根据小城镇的实际,规划开发一批工商区,优先安排吸纳劳动力较多,农业关联效应大的产业。

(2)基础设施一体化。要突破建设资金短缺问题。要探索公用事业、基础设施有偿使用,使之由福利型逐步变为商品型;利用级差地租、盘活土地存量、集约开发等形式,提高土地综合效益,聚集建设资金。

(3)科学技术一体化,实现小城镇建设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过渡。

3.规划协调性

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要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应有效地作到“三个集中”,即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工业企业向小区集中。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要做好县城城镇体系规划,明确小城镇发展重点,合理确定空间布局。小城镇的发展并不是小城镇本身的问题,而应该把小城镇纳入发展一个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总盘子中通盘考虑。要根据“中心城市——中小城市——重点镇——中心村”的发展格局,通过区域规划确定一批基础好、实力强、区位优的小城镇作为试点镇加以培育,使之成为具有更大影响力的中心城镇或小城市,使每个经济强县都拥有2~3个县城驻地镇以外的经济副中心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二是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合理确定小城镇人口规模和用地规划。

人口规模的确定要与县域人口总量、区域人口的增长及中心村的合并小城镇聚集的可能性相结合,一定要考虑合理性与可能性。三是高水平做好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修编。规划修编的重点应要解决好小城镇的空间安排,确定好道路、绿地、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用地,划分好城镇功能区。功能分区的安排要根据各城镇发展的潜在优势、发展特色和发展方向来进行,不能千篇一律。

4.土地效用性

解决小城建设用地紧张问题,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第一,落实土地储备政策,统一调配使用闲置存量土地。通过储备中心调剂,促进和加快闲置土地的盘活,同时也可增加政府土地收益。第二,制定鼓励使用闲置存量土地的有关优惠政策。一是鼓励城镇内未入工业小(园)区的工业企业实施“退二进三”,原行政划拨土地。二是鼓励将停产企业、批多建少及其它的闲置企业用地,进行转让、出租、开发利用。对原划拨土地转让,按标定地价一定比例补交出让金后,补办出让手续。

四、小结

篇5:小城镇规划文献综述(范文)

王贺 资源与环境系 地理科学专业 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镇化的主要障碍,要切实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只有在提高城镇化水平,才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问题,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主题

2.1 国外小城镇规划综述

卫星城镇。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经历了附属型、20年代,英国建筑师R·昂温为伦敦地区制订咨询性规划,提出大规模地把伦敦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附近的卫星城镇去。其被用于泛指城市“开阔的郊区”或“田园式市郊区”。

新城市主义。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发展阶段。

2.2 国内城镇规划综述

近年来,经济学、地理学的渗透近年来,经 济学、地理学 的渗人推动了小城镇研究的发展,特别是产业聚集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区 位理论、路径依赖理论、生态位理论等应用于小城镇研究中,为我国小城镇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动向。总结

国外的小城镇规划是处于逆城市化的阶段,而我国的城市化处在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二者表面相似,但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是采用目前先进的理论,单纯的进行大城市规划。然而,我国农村区域差异大,人口多,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单纯依靠大中城市的吸引作用,把大部分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是不现实的。建立以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自然村的居民点体系,将中心村镇作为城镇体系的基本单元切合我国农村实际。

本文目标在于用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对徐水县安肃镇进行了分析,进行合理地布局,构建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自然村的居民点体系,将中心村镇作为城镇体系的基本单元,全面带动乡村城镇化推进中心村镇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村庄整合,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篇6:小城镇特色塑造和规划应对

——以江苏省半城镇规划为例

本文以江苏省泗洪县半城镇规划为例,探讨小城镇特色定位与特色塑造的方法、途径,以及小城镇规划在城镇特色问题上的应对手段。半城镇概况与特点

1.1 城镇概况

半城镇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位于江苏省泗洪县东南部,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西岸,距泗洪县城24公里。镇域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洪泽湖水域面积60多平方公里),人口1.8万余人。半城镇水产资源丰富,为全国水产重镇,是宿迁市首批达小康乡镇、文明乡镇、十强乡镇,也是江苏省重点镇之一。

1.2 城镇特点

1.2.1 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

半城镇是古徐国故都所在地。徐是距今2500多年前的古国,自若木夏初(约公元前2070年)得国,至章禹春秋(公元前512年)灭亡,历经夏、商、周三代,延续1600多年。春秋时徐国国王徐偃王建都于今半城镇,古称徐城,现从半城镇往南达魏咀尚存其遗址。今半城镇为“南北朝时置、或曰徐城地,土基犹少半,故名。”

1.2.2 优越的旅游资源

半城镇紧邻洪泽湖,是从县城取道洪泽湖、饱览湖光的最便捷的通道。辖区内穆墩岛是洪泽湖中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岛屿,是泗洪县旅游开发重点之一,新建成穆墩岛风景区。另外,镇区内雪枫陵园(彭雪枫墓地)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级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

1.2.3 较为单一的产业基础

半城镇水域面积60多平方公里,水产资源丰富,为全国水产重镇,水产品年产量达10000吨。水产养殖业为目前支柱产业,第一产业中种植业的比例较小;第二产业主要为水产品加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1.2.4 较小的城镇规模

半城镇陆域面积仅20多平方公里,全镇人口仅1.8万,镇区人口仅7千人。虽然半城镇是泗洪县三个中心镇之一,但未来人口扩张的规模也有限。根据总体规划,通过产业转型、吸纳产业人口和迁村进镇,远期2030年镇区人口为

1.8万人。

因此,半城镇的发展,不同于一般“中心镇——综合型小城市” 的发展路径,城镇发展轻规模,重特色,注重小而精。半城镇规划编制背景

2007年,江苏省全面推进重点中心镇规划编制工作,对重点中心镇建设发展起到重要引导作用。从2009年起,宿迁市提出了建设特色乡镇和特色村庄的要求,为避免小城镇“千镇一面”提供了政策支持。

2010年以来,半城镇政府、泗洪县住建(规划)局先后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半城镇古徐都风貌旅游区概念规划》、《泗洪县半城镇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和《半城镇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半城镇产业发展、土地开发、基础设施配套、景观形象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系统规划,对于城镇

特色的塑造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由于三个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规划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编制,城镇发展思路、规划主旨和规划内容得到了较好的衔接,对于亟待转型的半城镇的规划控制和管理发挥了较大作用。

三个规划的编制打破了以往自上而下的单向思维模式,进行了一次新的规划方法与程序的尝试:首先编制的《半城镇古徐都风貌旅游区概念规划》,在上一轮总体规划的城镇定位基础上,以旅游业为切入点,综合分析了半城镇发展古徐都风貌旅游的市场环境和旅游发展路径,进行了重点旅游项目的策划,最终落实到整体规划布局的调整和旅游核心区的城市设计。概念规划作为前期基础,既理清了自上而下宏观上的主导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关系,又有自下而上从微观的镇核心区城市设计和项目设计的切入,因而后期协调推进的镇区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不仅具有完整性、系统性,而且突出产业特色和近期发展重点,兼顾项目开发运作的经济可实施性和当地居民公众利益,最终形成了一套一脉相承、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成果。

在半城镇的规划中,近期的项目开发是主导,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突围是关键,同时兼顾解决镇区发展和城镇建设积压的多方面问题,包括城镇特色问题。虽然半城镇的规划不以塑造半城镇特色为最核心的目的,但是城镇特色塑造的各个层面要求已经融入到规划的目标之中,在各层面规划成果中得到体现和落实。3 半城镇规划中的城镇特色定位

3.1 城镇发展目标定位

半城镇总体规划目标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提高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加强历史文化挖掘与建设。发挥优势,将半城镇建设成泗洪县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以及古徐文化特色乡镇、水产养殖与农副产品加工业强镇。总体规划确定半城镇镇区的性质为:古徐都文化展示基地,泗洪县环洪泽湖旅游服务基地之一,半城镇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旅游、水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现代化综合型城镇。

3.2 半城镇特色定位

城镇特色包括城镇内涵及外在表现两个方面。城镇的内涵,是指城市性质、产业结构、经济特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城镇内涵的外在表现即体型环境。总体规划的目标定位既明确了半城镇的产业特征和文化特色,也包含了对城镇建成环境的特色化要求,因而综合确立了其城镇特色定位。从内外两个方面来阐述,半城镇的城镇特色内涵是以古徐文化和水文化为主题的极具发展活力的旅游小镇;其城镇特色外在表现是环境优美和谐的具有古徐意向的特色风貌小镇。

在半城镇的特色定位中,市、县规划部门和专家都形成了共识:要突出半城镇“洪泽湖畔的水文化”和“以古徐国为主的古徐文化”,不求镇大,但求特色,在镇区建设中要突出建筑的特点,要形成独特的建筑风貌。据此,半城镇的特色可以概括为:滨湖小镇,古徐半城。半城镇特色塑造的路径

4.1 内外双重的城镇化动力激发小镇活力

城镇发展活力是城镇特色积淀和传承的基础,而城镇化是新兴成长型城镇发展活力的来源,半城镇的城镇化动力包括内生动力和外助动力两个方面。

4.1.1 半城镇的城镇化内生动力

从江苏、山东、安徽旅游景点分布来看,半城镇所在地区是旅游资源分布较少的地区。而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早已进入旅游消费热潮快速上升期,半城镇古徐都风貌旅游和洪泽湖生态旅游在一定区域内有其独特性、稀缺性,旅游业发展将具有较好市场潜力。另外,旅游服务业作为关联带动性强、进入门槛低、就业弹性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也将发挥很大积极作用。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整体前景也十分良好。由于传统捕捞渔业已达到最大产量水平,发展水产养殖是填补水产品供需缺口的唯一途径。半城镇的水产养殖业是其传统优势产业,在旅游业兴起后,还可将水产养殖与旅游结合起来,发展观光型养殖农业,形成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

半城镇区人口近几年呈小幅下降趋势,主要为外出务工造成人口流失。随着本地产业经济发展,就业机会的改善,这一趋势将很快得到改变和逆转。云南许多少数民族村寨在几年前开始发展旅游后,出现了返乡潮,年青人已不再外出寻求就业;而随着大城市就业难度增加、住房等生活成本持续增高,我国许多劳动力输出大省近两年也已开始出现返乡就业潮。半城镇作为经济基础尚佳的乡镇,在新兴产业旅游业和水产养殖加工等现有优势产业协同发展的前景下,未来城镇化动力将十分强劲。

4.1.2 半城镇的城镇化外助动力

半城镇域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仅为20平方公里,在目前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除镇区外,还散布着十多个自然村庄。现状村庄分布散、数量多、规模小,最远的村庄距镇区仅1公里左右,平均每个自然村人口不到600人,而人均占用村镇建设用地面积达140-150平方米。而且,由于缺少统一的规划指导,基础设施普遍缺乏,村容也较差。

基于这一现状,本着改善农村环境和面貌、节约土地、集中发展的指导思想,泗洪县域和半城镇域城镇体系规划中,都明确了拆村并镇的战略,近期对小于200人的自然村进行撤并,中期对小于300人的自然村进行撤并,远期对小于400人的自然村进行撤并。除穆墩岛外,总体规划范围内的村庄集中到镇区统一建设,最终规划形成1个半城镇区、1个穆墩岛农村居民点的村镇格局,而这一战略举措将直接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4.2 产业发展方向的转移带来社会生活形态的变革

城镇作为人类活动的集中场所,有着深厚的社会学内涵。城镇居民的生活中体现出的城镇文化,也是其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北京老年人的街头溜鸟、秧歌,广东人的早茶等等,社会生活中体现的城镇特色,不仅易于被外来者感知,也是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们获得对城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最直接来源。

半城镇当前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产业转型,而产业发展方向的转移带来的社会生活形态的变革,将促成新的城镇特色内涵的形成。

在《半城镇古徐都风貌旅游区概念规划》中,提出了景区与生活区、商业区相融合、景区建设与镇区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相结合、徐文化营销与地区社会经济活力提升相促进的发展思路,是一种旅游业和城镇建设协同发展、共生互动的模式。这一模式将建立新的社会生活形态、生活生产方式,通过旅游发展重塑城镇面貌和人们精神面貌,未来的半城镇将改变过去比较缓慢的发展轨迹和生活节奏,取代半城半乡、城乡交杂的冷落面貌的,将是一派欣欣向荣、游人如织的繁华胜地景象。

4.3 镇湖相溶的水文化是旅游小镇发展的魅力资源

半城镇域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洪泽湖水域面积60多平方公里),镇区紧邻洪泽湖,沿洪泽湖岸线保存着良好的生态水景,辖区内穆墩岛是洪泽湖中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岛屿。基于半城镇独特的水环境,在规划中突出了以水为主的旅

游特色营造,一是将穆墩岛规划为以洪泽湖水文化为主的旅游生态休闲景区,规划建设成为环洪泽湖的旅游重要目的地之一;二是引水入镇,在镇区规划中将水文化与古徐文化相结合,引洪泽湖水进入镇区,建设水陆两通的风貌古镇。

4.4 独特的历史成为挖掘文化特色的无穷宝藏

城镇文化是城镇的灵魂,城镇特色是城镇文化的标志。对于历史悠久的小城镇,挖掘和保护城镇历史文化,以文化延伸应对城镇“特色危机”是首选之路。半城镇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南北朝时置,古之半城周长三里三,四周有城墙,护城壕沟上设吊桥,四面建有城门楼。城中曾建有天圣寺、东岳庙、三元宫、文昌宫、观音庵、地藏庵、清分州衙门、贞洁牌坊等古建筑。令人扼腕痛惜的是,众多古建筑无一留存。解放后,寺庙陆续被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后一座历史庙宇建筑也被拆除。如今在北街路边农户院子里,还静静躺着土地庙中的石门枕、贞洁牌坊上的小截石梁。

相比2000多年的半城镇历史,古徐国故都的历史更为辉煌,也更具独特性、唯一性。据有关史料记载:徐国自若木建国以来,共传43世,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直至周敬王8年(公元前512年)为吴王阖闾所灭,历时1000多年,在此期间,徐戎一直活动在淮河中下游和泗水流域,建都于半城、城头、太平境内,现今的半城一直是徐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的第十一大姓。

徐姓的根基和发源地。“半城”的地名即由损毁一半的徐故都城墙遗迹而来。虽然物质遗存已不复存在,但城镇的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有形的文化遗迹上,而且体现在无形的文化内核上。历史文化存留于城镇和建筑中,珍藏于人们的记忆中,融合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半城人对古徐故都和徐姓发源地的历史充满自豪感,对季札挂剑、徐偃王避战弃国等历史故事津津乐道,泗洪县成立了徐文化研究会,许多学者对徐文化和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

正因如此,在半城镇规划中,对古徐文化这一半城镇历史中最具闪光点的文化瑰宝进行了全面发扬。文化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强力资本,文化旅游也是近年来旅游的热点,以古徐文化主题开发半城旅游项目,既是一个独特而强有力的品牌经济战略,又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文化发展战略。通过旅游发展将古徐文化扎根于半城人民生活中,在获得旅游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能增强半城人的文化自信。核心旅游项目“市坊”“徐文化展示馆”等在《半城镇古徐都风貌旅游区概念规划》中研究确定后,最终在《半城镇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得到落实。另外,规划对古半城的历史文化也进行了深入挖掘,在《半城镇古徐都风貌旅游区概念规划》的核心区概念性设计中,规划复建了三元宫、文昌宫、观音庵、地藏庵等多处寺庙,重现古半城“三步两桥”、“一步两庙”独特格局。独特的历史成为挖掘文化特色的无穷宝藏,也成为塑造城镇特色的依托和根源。

4.5 多层次的规划控制及引导塑造城镇风貌

城镇的整体形态和布局决定了城镇风貌的大致轮廓。半城镇总体规划在城镇用地布局上,以“集中紧凑、均衡布局、各有侧重”为原则,形成了“一轴、两心、两片、五区” 的规划布局结构。“一轴”即沿镇区主要发展方向,形成一条东西向城镇功能拓展轴,将老镇区、新镇区及两个镇区中心串联起来。“两心”即老镇区的旅游休闲商业中心和新镇区的行政文化服务中心。“两区”是以兴徐北路和兴徐南路为界,新老镇区各有侧重发展,形成老镇区旅游重点发展区和新镇区现代综合功能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两大风貌区。“五组团”包括四个居住组团和一个工业组团。

这一规划布局保障了特色产业和城镇风貌的相互呼应,旅游产业功能和日常公共服务功能的相互协调,在节点、轴线、片区的分布上融入了整体城市设计的内容,为形成具有特色的城镇意向打下了基础。

半城镇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将规划区城市设计内容进行了深化,对建筑风貌片区、景观轴线、景观节点和标志建筑四类要素进行结构性的规划控制,四类要素通过“点、线、面”相结合,形成城镇景观的整体识别体系。每类要素各有侧重控制的重点:建筑风貌片区和标志建筑重点控制建筑风格、形式、色彩等;景观轴线重点控制沿街建筑风貌和沿街绿化景观;景观节点重点控制场地环境设计。此外,对夜景照明、街道设施、广告店招等均提出了设计引导要求。

上一篇:2017带教工作计划下一篇:小狗小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