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社区

2024-05-14

小城镇社区(精选十篇)

小城镇社区 篇1

1 黑龙江垦区小城镇的发展特点

黑龙江垦区的小城镇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建设和完善起来的,是具有一定辐射能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看,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小城镇经济实力虽小却能够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会给城镇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聚集第二、三产业,增加社区职工收入,推动垦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垦区小城镇主要有聚集和辐射两大功能。聚集功能主要表现在人口聚集、信息聚集、资金聚集、产业聚集等方面。辐射功能主要表现在接受相邻市县的辐射和向所属农场及周边农村辐射等方面。

2 黑龙江垦区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现状

(1)体育人口已达到5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体育人口的性别结构不合理,女性比男性少16.6%,并呈现偏老年型特点。(3)部分人体育意识淡漠,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存在明显的差异,体育人口与文化程度基本上成正相关。(4)体育设施建设成绩显著,但存在体育资源开发不充分、公共场地数量不足等矛盾。居民体育活动组织率较低,随意性比较大。(5)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人以上,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分布不够平衡。

3 黑龙江垦区小城镇社区体育健康发展模式

3.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模式

黑龙江垦区有少数民族38个,主要有满、蒙古、鄂温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少数民族体育具有娱乐性、趣味性、突出,适合居民需求、易于广泛开展等特点,并且充满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是黑龙江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将更多的人聚集在一起,促进社区居民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心理沟通,对于安排小城镇居民的闲暇时间、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建立体育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作用。垦区小城镇社区民族体育健身话动要坚持健康、文明、自愿等原则,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相结合,与文化娱乐活动相结合,与地域特色相结合,广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和文化表演活动,提高居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和身体健康水平。

3.2 单位体育模式

单位体育是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中一个独特的形态,是小城镇体育的主要支撑和重要形式。在小城镇体育处于低水平发展的起点上,公共体育设施不能满足居民需求时,可利用单位的体育资源,充分发挥单位体育的示范、服务、组织、引领作用,是发展垦区小城镇体育的明智选择。单位有组织行政上的保证,比个人行为更具聚集性。通过单位组织体育竞赛和体育文化活动,将单位体育话动设施向社会开放,能够达到增进单位组织内成员与城镇居民的协作与交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保持社区稳定和谐的目的。

3.3 家庭体育模式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垦区小城镇居民生话水平在不断提高,住房条件显著改善,余暇时间增多,自我追求意识在提高,给家庭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需要,家庭体育的兴起成为一种必然。家庭体育可以自主选择体育项目、锻炼方法、活动时间,自由调节消费能力,能够达到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心情愉悦、家庭和睦等目的,从而成为追求家庭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也将成为发展小城镇体育重要模式。

3.4 生态体育旅游模式

垦区地处边疆,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富有特色,既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又有深厚的垦荒文化、黑土文化。著名的旅游景区有八五三农场雁窝岛、嫩北农场门鲁河、锦河大峡谷、富裕牧场柯尔克孜民族村、凯湖北大荒纪念馆等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是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的结合,发展体育旅游可变区域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体育健身旅游,是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现在人们外出旅游是为了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放松身心,体育旅游将成为未来一种消费领域和经济文化现象。垦区蕴藏着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围绕生态型农垦小城镇建设,发展体育旅游即要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又要满足居民对人文环境的需求,以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垦区体育设施的改造和更新,推动社区群众体育的再发展。

3.5 学区体育模式

学区体育模式是以垦区小城镇中、小学校为社区体育的组织者,以学校体育设施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学区内的社区居民为主要对象,已达到合理利用小城镇社区内学校体育资源为目的的学区体育活动的模式。在小城镇建设的初期,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不能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同步,此时利用社区内中、小学校的体育资源,来达到社区居民体育健身和文化需求,是有效的解决方式和渠道。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可以在节假日对社会开放,有偿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增强体质、文化娱乐的需要,实现互惠双赢的结果。

3.6 农业科技园区模式

现代农业园区是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近年来,垦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和数量不断增多,园区体育作为园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要适应园区发展的需要,将园区居民积极组织起来,组织开展广泛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和体育竞赛,从而更好地起到为园区居民服务的作用。为了保证园区体育工作能够持续有序开展,应合理设立园区文化体育工作发展目标,不断拓展新兴的体育项目,调动园区居民的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增强垦区科技园区和谐文化氛围。

4 结语

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由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强国发展的重点,小城镇体育是我国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体育发展与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密不可分,不可能运用单一的发展模式,应该用运动发展的眼光对待。在不同的发展环境和形势下,要合理研究应用不同模式,适时调整以应对不同条件和变化。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黑龙江省垦区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黑龙江省垦区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模式。

关键词:黑龙江省垦区,小城镇,社区体育,健康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袁广锋.我国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4(3).

[3]张治军.山东省小城镇社会体育开展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4.

[4]刘建立.黑龙江垦区小城镇发展类型及功能[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9).

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2

一、转变观念,充分重视社区文化建设事业

大力推进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和生活质量,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影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切实转变“先经济发展后文化建设、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观念,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同心协力,在组织、政策、经费、人员上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帮助解决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事业。

二、以人为本,切实抓好社区文化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由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社区文化教育工作委员会,建章立制,明确职责,经常性地开展工作,指导协调社区宣传、教育、科普、体育、文化、娱乐等文化工作。

巩固、壮大现有社区文化活动团体,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驻社区企业、单位、学校、部队的文化潜力,成立青年、少年、企事业单位、部队文体活动组织,构筑老、中、青、少四梯次,居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相结合的全面发展的社区文化活动网络。

及时发现、培育热心社区文化事业并有一技之长的文化骨干队伍,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鼓励,充分调动文化骨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文化骨干的“传、帮、带”作用,扩大社区文化的影响力,提高社区文化的品位和档次。

三、与时俱进,努力探索社区文化建设新路子

在文化内容上力求丰富多彩。可以是居民文化、校园文化,也可以是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可以是文体活动,也可以是科普法制教育;可以是传统的民族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国际的。在文化活动的形式上应不拘一格。可以是宣传窗、书报栏的宣传,可以是广场演出、卡拉OK比赛,可以是有奖征文、趣味体育竞赛,也可以是模拟法庭辩论、专家授课等等。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处理好一般与特色的关系,以一般为基础,创特色文化;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同时大胆吸收、借鉴国际国内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强县与县、省与省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提升社区文化的内涵和水准。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和社区资源整合三管齐下为抓手,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保障社区文化建设运作协调,不断强化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在保证财政预算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且每年有所增加的基础上,论文网着重加大政策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如社会投资文化项目的建设用地可按规定享受优惠政策;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项目,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指标优先安排;对投资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的企业和个人,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奖励等等。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不断吸引社会资本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资,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确保社区文化建设有钱办事。与此同时,充分调动、整合驻区单位已有的文化设施资源,形成以社区文化中心为基础,驻区单位文化设施联动的社区文化活动阵地,实现资源共享,文化共建,共同发展。

小城镇社区 篇3

养老社区在小城镇建设项目中的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养老人口位居全球老年群体之首,如何为老年民众创建成本较低、环境舒适的养老社区,并且借助养老社区的建设推进当地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将成为我们必须开展的重大社会系统工程。因此,如何以较低成本帮助老年人口实现具有一定质量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依、老有所用,将是非常现实的战略课题。由于我国大城市的人口负荷越来越重,加上增长较快的老年人口,城市运转的成本越来越高、运转效率则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已经明显感觉在大城市养老之不易。面对小城镇建设的兴起,如果采取一定的政策和制度引导,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预留吸纳大城市老年人口的养老社区,对于小城镇和大城市具有双重战略意义。

由于小城镇的土地成本较低,加上处于生态环境较好的乡村或城镇群的卫星城,有利于形成生活成本少于大城市、生活环境优于大城市的养老社区。在小城镇的养老社区定位于吸纳大城市退休人口的目标设计下,不仅养老社区的环境设计、建筑设计要能够满足城市退休人口的基本养老需要,相应的医疗服务与文化事业建设也要随之配套,较高知识水准的城市退休人口所需要的相关家政服务人员将带动相关教育培训产业。当小城镇的养老社区入住率达到一定规模,城市退休人口中具有良好教育和专业背景的人群不仅可以使小城镇的人口结构得到改善,而且可以安排相当规模的离开土地的青壮年农民经过规范培训后成为养老社区的服务员工,养老社区人口形成的消费规模可以活跃小城镇的商业、餐饮及休闲度假行业。

同时,借助于小城镇养老社区的建设,通过设计大城市住房与小城镇养老社区住房置换政策,分流及缓解大城市人口压力,提高城市运转质量。由于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及养老社区住房成本较少的因素,一旦大城市与小城镇住房置换政策设计到位,城市老年退休人口选择小城镇的养老社区,不仅可以居住大于城市面积的养老住房,而且还可以从大城市房屋置换中获取较好的房屋差价,可以较好地补贴基本养老金,提高老年生活质量,还可以在小城镇形成有规模的消费能力,更重要是可以促进大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交通路网的形成,将过度集中的医疗、商业与文化服务资源从大城市向小城镇分流,从而提升小城镇的生活品质,并且可以形成一种小城镇建设所意想不到的良性循环,部分大城市的机构或人口开始向小城镇转移,解决我国目前严重存在的教育、医疗等重要公共服务资源高度集中大城市的现象,最终形成如同北美及欧洲的小城镇生活圈。

养老社区将大城市与小城镇联系起来

目前,有关小城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主要关注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及新农村建设,很少涉及大城市运转与小城镇建设关系的深度讨论,大多将小城镇建设仅局限于农民居住环境的升级换代。因此,通过养老社区项目将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联系在一起,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缓解大城市病,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城乡一体的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制订小城镇建设规划过程中,应当将面向大城市老年人口的养老社区项目列入规划,并且在制度上明确养老社区建设容积率占小城镇建设的比重,保证养老社区成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项目。同时,以吸纳和转移大城市老年人口为目标的养老社区不仅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口的居住和生活需要,也应当适度兼顾接纳大城市分流人口的需要,从而避免养老社区出现清一色白发族的现象,老年人口与中青年及儿童人口的适度融合,对于老年人的心态健康极其重要。因此,除了保证养老社区规划到位,还应当明确养老社区用地成本有别于普通的商业用地,对于入住养老社区的老年居民和普通居民实行差异化的房价政策,优先保障老年人口的入住。同时,为了真正发挥养老社区吸引大城市退休人口的作用,在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中,要预留商业、家政和医疗服务等配套机构的用地需要。政策和制度的设计科学与否、立足大局的思考能否到位是小城镇建设中养老社区项目成败的关键。

小城镇社区 篇4

一、社区及小城镇社区规划的含义

(一) 社区的含义

社区是一定地域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是介于社会和家庭之间的中介系统, 是构成社会的有机器官。社区基本可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两大类型, 小城镇社区则是兼有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两者特点的过渡性社区。

(二) 小城镇社区规划的含义

1. 广义上的小城镇社区规划

小城镇社区作为社会和空间的统一体, 包括社区的物质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 其中包括社区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区意识、民风民俗、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因素。这些内容相互渗透, 共同组成小城镇社区。

2. 狭义上的小城镇社区规划

狭义上的小城镇社区规划的内容主要是侧重于群体、组织性活动, 居民生产、生活的行为心理需求发展及与特征相适应的物质空间环境和设施的规划, 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机制。

3. 小城镇社区规划和小城镇规划的辨析

(1) 两者的区别

小城镇规划主要是技术感生型, 目前基本上是一种政府主导的行为。小城镇社区规划主要是人文感生型, 更多反映的是居民的意愿, 强调广泛的居民参与 (见表1) 。

(2) 两者的联系

小城镇规划和小城镇社区规划是相互关联、互相补充的。小城镇规划的本质是空间规划, 通过有效的空间布局, 对土地使用类型及其变化的控制, 引导小城镇社区的未来发展;小城镇社区规划实质是一种社会规划, 追求社会效益, 其主要评判标准是居民的满意度。

二、关于“新城市主义”

(一) “新城市主义”的核心思想

“新城市主义”在阐述了郊区主义局限性的基础上, “要求回到优秀的美国模式中去, 即回到一种紧凑的、联系紧密的社区。”其核心思想表现为:1.重视区域规划, 强调从区域整体的高度看待和解决问题;2.以人为中心, 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3.尊重历史与自然, 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4.多元开放的设计理念。

(二) “新城市主义”社区开发模式

“新城市主义者”在上述核心思想的主导下, 分别推行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开发模式, 一种是杜安尼夫妇提出的“传统邻里发展模式” (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简称TND) , 另一种是彼得·卡尔索普提出的“公交主导发展模式”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简称TOD) 。

1. TND模式

该模式试图打破简单的功能分区, 重塑邻里空间, 回归传统的社区生活方式, 强调交往空间、邻里单元和传统街坊的重要性。他们所提倡的“传统邻里区”有以下特征:半径约400m (或5分钟的步行路程) , 街道间距是70-100m, 周围有绿带, 邻里内有多类型的住房和居民, 土地使用多类化, 区内道路两旁都有人行道, 每条街道都有各具特色的行道树, 公建布局在人流集散地。

2. TOD模式

TOD模式是以区域性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 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来规划设计社区, 将公共空间、居住、商业、办公服务等组织在一个高密度的步行社区中。该模式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1) 在邻里的层面上, 注重营造适宜步行的社区, 减少对于小汽车的依赖程度; (2) 在区域的层面上, 引导空间开发沿区域性公交干线或便捷的公交支线呈节点状布局, 形成有序的网络状结构。

三、当前我国小城镇社区建设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

(一) 传统小城镇社区的消解

在已建成的小城镇社区中, 有相当一部分小城镇未能认清自身的价值与优势, 片面追求现代化、工业化, 匆匆汇入城市建设的洪流。古建筑的拆除、街道的拓宽、河道的填埋等愈演愈烈。这种形式上的“现代化”大大破坏了原有的风貌与特色, 而新的规划建设导致小城镇风格的千篇一律, 地方特色的消散以及亲切感的丧失。

(二) 小城镇建设缺少规划, 无序建设普遍存在

由于我国现处于城镇化进程的迅猛发展阶段, 城镇社区正处于分化、整合的激烈变化中, 大部分城镇建设缺少总体和布局规划。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镇区村庄迅速非农化, 逐步形成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社区。此时, 由于大量的社区成员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更接近于农村, 一些不适应或阻碍发展进步的旧社会关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因素依然存在。

(三) 小城镇社区规模较小, 经济实力较弱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原来一些工业基础较好的镇也出现了经济衰退现象, 从而制约了小城镇社区的发展。小城镇规模过小, 带来土地资源使用率低下、资源聚集能力弱、就业门路狭窄、城镇功能难以完善和健全等问题, 直接影响了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和周边地区带动作用的发挥。

(四) 小城镇社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差

由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稳定的财政保证, 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普遍不足, 造成诸多如供水不足、排水不畅、用电是农网、通讯是农话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 阻碍了城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五) 社区管理混乱

大多数小城镇社区尚处于分化整合阶段, 存在着居委会和农村委员会两套管理机构。小城镇建设管理的权限只限于居委会这一层面, 镇区的村庄则是管理的盲点。因而在小城镇社区中大量存在着建筑混乱、垃圾遍地等建设管理失控现象。

四、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小城镇社区规划的启示

(一) 柔化的小城镇社区边界设计

新城市主义者认为, 一个相对清晰的社区边界对于居民保持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和社区感是很有必要的。社区边界不应该是封闭或隔离的, 而应该是一种和谐的、积极过渡的概念, 它确定了社区的起止或存在, 其作用是与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 并作用于周围的环境。我国许多小城镇社区的特点为成团片状布局, 边界较为自由, 被树木河流或耕地包围较多, 空间形态较为独立。在小城镇社区规划中应该多考虑柔性边界的设计, 将自然地形、绿化带或农业用地来规划形成社区的围合空间, 同时设置一些公共设施、活动场地、休闲步道等, 既能形成过渡性的社区边界, 又可以获得良好的社区空间层次和景观效果。

(二) 适宜的城镇社区尺度和可识别性的社区中心设计

为了使居住空间的组织结构更能体现人的主体性并使之成为人的生活的物化反映, 从新城市主义的设计观念出发, 依据人的尺度而不是汽车的需求, 以人控制环境的范围和认知能力作为限定居住空间规模的依据。而目前小城镇社区建设中热衷于建设大马路, 却不去研究道路两侧的建筑与道路断面的比例关系, 造成小城镇社区比例失调。小城镇社区不能盲目照搬大城市的体量设计, 应从人的角度出发, 营造混合使用的街道空间, 形成适宜尺度的小城镇社区。

社区中心面向全体居住者, 应具有很强的复合性。因此新城市主义强调中心的主体地位, 并通过标志性的建筑物、混合使用等手段来建立和强化这种主体地位。在小城镇社区中, 可以把山体、水体等自然元素或绿地、广场等景观元素作为主要方式来形成社区的中心。社区公共建筑环绕布置, 以大片开放空间与群体建筑之间的强烈的虚实对比和自然景观的软环境与建筑的硬环境产生的不同心理影响对比使居民产生强烈的向心力。

(三) 多功能混合和多样化的住宅设计

“新城市主义”强调对各类资源的混合使用, 使居民区、工作单位、商业活动等有机融入邻里和社区的生活中, 同时通过有机联系的街道网络共同构成居民邻里生活的舞台。小城镇社区功能组成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为居民提供生活和休息的居住功能, 二是由各种社区服务设施组成的保障功能, 三是产业发展和服务功能。在社区规划建设中, 采取适度混杂的方式配置各种功能用地, 改变单一分区的规划建设模式, 塑造出小城镇社区特色并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住宅设计中, 对城镇社区特有的住宅活动空间给予考虑, 使住宅平面功能必须和城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相结合, 根据生活习惯和实际需求, 来设计垂直分户住宅、水平分户住宅等多种可供居民选择的户型。

(四) 丰富的小城镇社区公共场所和开放空间的设计

新城市主义者认为在社区内设计公共空间, 形成公共中心, 而其他建筑都围绕该中心配置。小城镇社区相比大城市, 其专有化程度较低, 同一空间往往综合了多种功能, 街区和广场就是这样的公共空间。在对小城镇社区规模的讨论中我们提及的以人的尺度为依据设计的社区规模 (小于5公顷, 周边街道不大于130米) 实际上就是街区的基本规模。利用院落式布局, 就是在大的区域内进行的一种领域细分, 由沿街布置的住宅围合成庭院, 在形式上接近新城市主义的街区概念。庭院内部空间既可以作为邻里的中心和活动场地, 又可以以半私密空间的形式存在, 来作为住宅和街道之间的过渡, 在小城镇社区整体环境中形成层次分明的空间序列 (见图1) 。

(五) 提倡多种出行方式结合的交通系统及街道空间的设计

新城市主义者提倡人们以步行为主, 社区中的道路系统、居住布局、服务设施等都为步行者提供方便, 公交系统也尽可能设计在人们步行距离以内。对小城镇社区来说, 提倡围绕步行与公共交通的主导方式来形成网格状道路系统的意义在于交叉点的可预测性, 它可以为行走于其中的人提供参考点以及方向信息。这样, 步行的人有不同的路径可以选择, 增加人们在室外逗留的时间和直接接触的机会, 为促进更有效的交流和互动提供更多的可能。在小城镇社区的调查中发现, 人们对街道的认知往往把完整的街道划分成若干个“段”, 通过有明显变化的空间节点连接起来, 节点一般是道路交叉口、绿地、路边广场或建筑后退的地方。通过这些节点, 使街道片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进而连成一个更大的、连续的空间整体。在街道空间的设计中, 通过街道空间的转折、节点空间的设置、路面高差的处理等方式来体现街道空间的多样化 (见图2) 。

(六) 尊重自然, 提倡生态的社区设计

新城市主义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提倡生态的社区设计。在以往的城镇社区设计中, 我们往往强调改变自然, 以人工建筑取代自然元素, 由此带来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小城镇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更要从中寻求城镇与自然, 几何建筑与自然形态土地形式的呼应, 不应该随便对城镇社区内部及周边的自然环境进行切割、开发和随意改变用途。

小城镇社区生态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 因此处理好这个系统的基本问题就在于正确地处理好人、自然和设计理念之间的关系。生态社区的设计, 要充分合理利用和营造生态环境, 改善住宅区的生态环境和周围的小气候, 实现住宅区自然通风和采光, 减少机械通风和照明, 综合考虑交通和停车系统、饮水供水系统、供热系统、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节约能源, 减少污染。

(七) 结合地域文化, 倡导公众参与, 凸显社区个性

在社区建设中, 新城市主义强调住区原有历史文脉、特色和传统延续, 新与旧、现代与传统要有机结合, 一脉相承, 同时有所发展和创新。小城镇社区特色与大中城市相对具有更明显的区域根植性和对腹地的高度依赖型。我国地域差异明显, 自然环境、区位条件、建筑风貌、文化背景、民风民俗等各方面的差异为城镇社区特设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素材。在具体操作中, 应当发展一种留有余地的弹性设计方法, 通过各种方式集中居民有关住宅与环境设计方面的意见作为依据, 使居住者更多地参与到设计和营造自我空间中, 从而塑造出展现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的个性化社区 (见图3) 。

五、结语

“新城市主义”者建构的小城镇社区, 与我国目前在农村大力发展的小城镇是处于完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的, 两者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也各不相同。但无论是在都市还是乡村的社区,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人类从物质到精神层面都具有差异化的、多层次的需求。因而, 在“新城市主义”规划中体现出的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强调传统、归属感强、人情味浓的生态社区以及实现紧凑、功能混合、提倡步行的新社区模式理念, 应成为小城镇社区建设内在的要求, 它的许多设计手法仍需要我们不断分析、借鉴, 以形成小城镇社区规划手法的有效补充。

参考文献

[1].邱庆红.小城镇社区规划探讨.广西城镇建设.2005/10

[2].A.M.奥罗姆陈向明.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历史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戴晓晖.新城市主义的区域发展模式.城市规划汇刊.2000

[4].吴纯胡正宜.小城镇社区规划建设

[5].陈俊峰.“新城市主义”的社区融合思想探析.住宅科技.2009/1

[6].刘昌寿沈清基.“新城市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启示.现代城市研究.2002/1

城镇社区委员竞选演讲 篇5

首先,非常感谢组织给了我这个竟选的机会,能参加四达社区居委会委员的竞选感到高兴。

一、是具有过硬的政治业务素质。参加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我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用行动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工作中,我虚心学习、刻苦钻研,通过学习和十几年基层工作锻炼,使我系统、全面地掌握了各项业务知识。

二、是有良好群众基础,我自从到社生工作,始终在基层第一线,对社区业务相当熟悉和了解,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撑握了一些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对辖区的情况了解,流动人口、都做到了心中有数,有丰富社区管理经验。

合唱与现代城镇社区文化精神的构建 篇6

显然,社区合唱在中国的兴盛发展而显示出的巨大社会力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在探讨合唱对现代城镇社区文化建设之关系的同时,本文试图通过珠三角城镇合唱团体特别是广东肇庆合唱团的活动状况,认清社区合唱的特点,寻找存在的问题,追溯问题的根源,寻求发展对策。

一、合唱与现代城镇文化精神构建之关系

现代城镇社区建设必须把社区基础建设与文化建设放在同样的地位。现实中,社区文化建设却常常不受重视,现代城镇在为人们提供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却不能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而此时人们对交往、互动的需要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越来越多的人急切向往一种艺术化、美学化的人生态度,因此以艺术为题的“群”体活动似乎更能满足人们这一需求。合唱就是最受人们欢迎的“群”体活动之一,正如我国老一辈合唱指挥萧白所说:“合唱是一项高品位的艺术,它不属于娱乐文化,它属于经典文化;但是它和其他经典文化的区别又在于它的大众性,高可攀低可就。”也就是说合唱是最简便、最直接、最广泛、最容易使普通人接受艺术感染和熏陶的高雅艺术,因而也是最能激发“自觉、平等、包容、互助”的社区文化精神的社区艺术活动。

“群”是合唱社会性的根源,合唱以“群”声创美,以“统一、平衡、和谐”的本体要求体现明确的集体主义、秩序与规范等社会学意义,这是合唱艺术本体对合唱者“行为”的要求,要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必须有意将其内化,在作品规范下做到身心合一,以求其主观精神情感和作品思想内涵的高度融合,才能达到精神的充分对接,才能体现合唱本体的社会性作用。

一个演唱者容易做到的事,一“群”演唱者做到就很难了,因此合唱“群”成员之间的良好社会性互动,是合唱社会性的重要内容。广东合唱协会副会长平黎明教授谈到他带领肇庆合唱团2012年春节期间出国演出前后的艰辛,是对合唱群体互动质量最好的检验,要保证演唱质量,春节期间也没有放松排练,即使演出之前的欧洲之旅,在巴士上、饭店旁、广场空地甚至是酒店地下室都成为了合唱团的排练舞台,最终演出获得了很高的赞誉,合唱团的纪律也获得了组委会的高度评价。该团建团十多年来先后获得了许多荣誉,正是因为这一群体有明确的活动目标、一致行动的能力,有持续的互动关系和情感交流,甚至能表现出具有严密高效的群体行为特征,否则这些成绩都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合唱群体互动的质量,体现在合唱艺术水平的高低,而对社区文化来说,合唱的作用远远超出合唱本身,其社会性意义更为重要。

在我国,关于“群”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从荀子的“能群”到晚清的“合群变法”,即使是在现代社会,“群”的活动依然是政府关注并引领的重要问题。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群”存在的价值、目标、意义完全不同,如果说“合群变法”是合群、是求知、是使涣散的个人变为凝聚的社会力量而改变社会政治体制,那么合唱的“群”是合作、是传承、是愉悦、是净化、是服务社会。合唱的“群”虽然是文娱性群体,但也能展现出巨大的社会力量,其共同的审美性需求和创美目标,极易激发成员对群体的信任和积极性,形成集体共同意识和一致行动的能力,因此合唱的塑造力不可忽视。

“自觉、平等、包容、互助”是社区合唱中最能体现社区文化精神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都来自合唱对成员行为意识的塑造。作为开放的社会群体,社区合唱群体互动是成员自主选择和支配并源于自身需要的自主性社会互动,如果没有自觉、平等意识,如果没有包容、互助意识,这样的团队是不可能存在的。

之所以把合唱放入现代社区文化精神构建的视域中,是因为合唱一直以来以一种特定的文化意义吸引着不同层次却有着相同爱好的人们参与,并以它独特的文化图示影响人们的认知方式和途径,以崇高而神圣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向人们展示自身的、自然的、人生的美,净化他们的心灵,塑造他们的行为,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合唱与现代城镇文化精神构建之现状

然而,在珠三角,特别是“百歌颂中华”活动期间,虽然有成千上万支合唱团在参与(有记者统计广州市就有“三千多支业余合唱队唱响云山珠水”),其实,有大部分是完成任务临时组团的,还有一部分是歌咏队,不具备合唱团的实质,社区合唱发展并没有因此而受到足够的重视。

(一)对社区合唱认识、扶持不足

在采访中,肇庆合唱团副团长回忆起当年建团的往事:“历时十三年,开始起步确实是苦,但是很快乐。”该团常任指挥平黎明教授也是感慨万分:“肇庆合唱团没有用政府一分钱,也活了十三年。”他们的话中透着辛酸。的确如此,一个自觉、义务服务肇庆人民、深受当地人喜爱的团队,却引不来相关部门关注的目光。在珠三角经济较为发达的一些地区,社区合唱团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社会需要是一个群体诞生和成长的理由,社区合唱的产生和发展是一定区域内普通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然而,在一些城市社区合唱群体活动并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主要原因还是经费问题,社区合唱活动与企业、校园合唱活动有所不同,要扶持、发展社区合唱就得政府出资。所以,在一味关注政绩、荣耀和经济效益的思想意识下,忽略社区文化建设,无视社区合唱群体的存在和作用,放弃合唱艺术独特的引导和教化功能对管理者来说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但社区合唱团队的成绩一样能被写入他们的年终报告中。

(二)社区合唱活动专业人才的缺乏endprint

对社区合唱活动的认识不足,必定会忽视相关人才的培养、引进和运用。群体活动的能动性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关部门应该主动利用并合理管理,而不是放任其自生自灭。虽然合唱团能凭借团员的人脉优势,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地方政府文化活动,以获取一定的支持,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合唱社团的活动不能只靠热心人的自觉奉献,在当下城镇社区,缺乏社团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是十分普遍的事,有的部门即使配备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但大多都不会主动到社区进行联系。社区合唱还必须依靠指挥的专业技能和亲和力才能正常维。然而,具有一定水平的指挥人才依然缺乏,有社区工作经验并热心社会工作的合唱指挥更是少之又少。现有的音乐人才对参加社区合唱活动也没有多大兴趣,有学者针对一些城市音乐人才参与社区音乐活动做出了调查和统计:“61%的曾经参与社区音乐活动的被调人员反映没有专业人员参与,20%和19%的人反映偶尔和经常有专业人士参与社区音乐活动”。在肇庆合唱团的常年活动中,除指挥和伴奏外,专业音乐人才的参与度是极低的。

(三)扶持社区合唱活动的场地设备等硬件严重不足

其实,社区合唱最直接的需要就是排练场地问题。中山市做出了榜样。2005年中山市建成了多功能的文化艺术中心,其培训大楼建筑面积就有19551平方米,设有多间合唱排练室,免费提供给当地合唱团排练,为合唱团体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并不是每城必有。肇庆合唱团就一直深受场地的困惑,几经辗转依然“练”无定所。在采访中,合唱团副团长还说出了他目前的担忧:随着指挥平教授的退休,合唱团将再一次面临“无家可归”的境地,因为合唱团近些年的排练场地都是由平教授所在工作单位提供的。在一些新建的居民住宅区也并不缺少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但实验证明“以地缘为主聚集在一起的社区居民,并没有因此而关系密切、互动频繁一,而以亲缘、业缘、趣缘为主的社团互动频繁而有效,因此要发展社区文化必须有功能性的场所,如果一个群体没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成员就会失去对群体的归宿感,一定的活动场所有利于群体空间文化的塑造。

三、合唱与现代城镇文化精神构建之发展对策

对合唱与现代城镇社区文化精神构建的研究,其目的就是要促进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只有修正我国合唱发展的一些偏差,建立正确地合唱艺术观念,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才能还原合唱艺术精神,服务社区文化建设。

(一)摒弃功利思想,让合唱走进人民生活

人口不足加四十万的美国辛辛那提在美国是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城市,却有一千多个合唱团在常年活动,现代化的音乐厅也有六个。在日本,合唱的训练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每个城市、每个街区都有各年龄段的合唱团,合唱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被列入国家教育的战略计划中。在欧洲,市民常年参与或间接参与合唱活动的人数比例更高。而在我国,常有这样的现象:一有重大活动就会凭空冒出很多歌咏队、合唱团,为比赛成绩托人情找关系,活动完后迅速消失。可见我国合唱并没有真正走进人们生活,合唱的功利思想是多么地严重。

众所周知,合唱的价值在于对人的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合唱的功利思想是管理部门认识偏差所带来的不当导向而引出的,它导致合唱群体文化建设走向错误的方向:导致群体内部成员相互埋怨、群体之间互不交流:导致合唱作为大众文化的认识偏差,从而忽视社区合唱文化建设。回归合唱文化本质,扶持和关注这种投入少、效益大的健康社区合唱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并使之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中,合唱的教化作用才会显现。

(二)加强软硬件建设,促进社区合唱发展

1.建造和提供具备合唱功能性的场地,是政府对社区合唱事业的最大支持。根据城镇状况合理布局文化活动场馆或规划建造或维修改造或出资租用,只要解决了场地问题,社区合唱发展才能发挥作用。

2.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能把社区合唱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有这样一种说法“没有不好的合唱团,只有不好的指挥”,可见指挥对于合唱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指挥人才能带动一个地区的合唱发展水平,在深圳、中山、广州、佛山、肇庆已有成功的事例。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培养新一代优秀指挥才是社区合唱发展的长久之计。从引进、培养、管理人手,把合唱指挥人才梯队的建设作为扶持社区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圳音协合唱团为我们提供了好的经验,合唱团成员都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他们有些是基层文化干部,有些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本身也是各地音乐活动的中坚力量。他们在音协合唱团是团员、是学生,在学校、在社区他们又是社区合唱的组织者和指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现有音乐人才参与社会音乐活动的热情,还能通过在高水平合唱团的活动增强专业能力服务社区合唱发展。

3.培养社区合唱环境,助推社区文化建设。定期展开各类型各层次的合唱活动;支持和鼓励优秀合唱团队对外文化交流;鼓励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共建,并为企业资助社区合唱牵线搭桥;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借助高校人才优势推进社区合唱的培训、辅导、组织等工作。总之,要借各方之力推动合唱服务社会文化,有关部门就必须转变工作态度和方法,主动服务社区群体。

(三)发挥合唱协会作用,促进合唱事业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共同发展

2014年1月,在肇庆市召开的广东省合唱协会会长会议提出了省协会的活动宗旨:“服务、培训、交流、展演、发展”,要求专业合唱人员将服务放在第一位。的确如此,在政府管理部门人力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合唱协会的积极工作将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肇庆合唱协会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2013年底协会以纵向项目的形式申请到了该市的文化创作<奔腾的西江>合唱组歌项目,得到了政府的资金支持;2014年初,又以横向项目方式与鼎湖山泉有限公司进行合作,举办了“肇庆市第二届合唱展演暨‘鼎湖山泉新年合唱音乐会”,共有九支合唱团队参加,其中社区合唱团占到一半。这是社区合唱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合作,也是一次对社区合唱发展的有利探索。以各种纵向、横向立项的方式将各种活动、创作任务下放到协会,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协会成员的作用,推动社区合唱发展,又能让协会专业人员有自己的工作成果,还能促进合唱文化的生产,何乐而不为呢。

城镇社区居民高血压现状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益阳市城镇社区中随机抽取四个社区,从这四个社区的所有35~75岁居民中随机抽取1200名居民,其中男624名,女576名。对这1200名居民通过电话预约入户问卷、体查或通知其来社区医院完成问卷、体查。

1.2 方法

培训调查员12名,通过入户或通知其来社区医院体检的方式完成问卷内容及体查。问卷及体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血压、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是否性格急躁)、高血压知晓情况、治疗情况、控制情况等。

1.3 判断标准

血压的测量和判断采用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以korotkoff第Ⅰ音和第Ⅴ音为准。测量两次,相隔5 min,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血压≥140/90 mm Hg和(或)调查前两周服用降压药物者诊断为高血压。采用统一的标准测量胸腰围、臀围、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和腰臀比。知晓率指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在调查前就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比例;治疗率指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近两周内服降压药者的比例;控制率指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目前通过治疗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以下者的比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血压患者男女体格指标的比较

接受调查者共有1200名,女576名,男624名,年龄(50.2±10.8)岁,其中高血压患者370名,平均(52.6±11.2)岁[男(52.2±11.8)岁,女(52.9±10.6)岁,P>0.05]。370名高血压患者体格检查指标见表1。女性的体重指数及臀围高于男性,而腰围及腰臀比低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年龄男女高血压患病率比较

1200名被调查者中,高血压患者370名,男性患病率31.7%,女性患病率29.9%,总患病率30.8%,男女总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r=0.998,P<0.001)。在35~44岁之间,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5~75岁之间,男女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与女性比较,<0.05

2.3 不同性别的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情况

所调查的370名高血压患者中,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女性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知晓率为55.4%,总治疗率为30.3%,总控制率为7.6%,见表3。

例(%)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越来越严重,高血压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WHO的调查显示每年约有1700万人死于高血压[5]。故而了解、控制高血压对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提示:益阳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总患病率为30.8%,而2009年广州市祝贺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4.9%(35岁以上)[6]。2008年贵阳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9.1%[7]。故本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任居于较高水平,且随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并与性别有关。在35~45岁之间,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有显著性差异。而在45~75岁之间,两者高血压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这与其他相关研究一致[8,9,10]。分析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工作压力较大,而女性有雌激素保护有关,女性绝经后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故高血压患病率与男性相近(P>0.05)。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越来越严重,易导致了高血压患病率升高。

从高血压患者男女体格指标的比较可知,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腰围、腰臀比大于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女性高血压患者的体重指数及臀围高于男性,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1]。

本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男性均较女性低,两者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这结果与黑龙江省高血压流行病学50年研究及中国14省市高血压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近似[9,12]。分析原因,可能与男性精神及生活压力较大,社会竞争激烈,较少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有关。

小城镇社区 篇8

一、绵阳城镇社区基本情况及发展调查

目前, 绵阳市共有城镇社区512个, 其中城区社区199个, 乡镇场镇社区313个。分县情况为涪城区77个, 游仙区47个, 江油市95个, 三台县109个, 梓潼县20个, 盐亭县45个, 安县27个, 平武县16个, 北川县32个, 高新区18个, 经开区5个, 科创区6个, 农科区5个, 仙海区1个, 科学城办事处7个。

近年来, 绵阳建成了“全省社区建设模范镇”2个, “四川省社区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 (达标) 机构”6个, 全市“社区建设模范乡镇 (街道) ”18个;2名社区干部荣获“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称号, 18名社区干部荣获“全省优秀社会工作者”称号。在实际工作中, 将“星级社区”创建作为推动社区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 按照“一居一品牌、一居一特色”的要求, 促进社区服务精细化。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具体建设情况如下:

1. 着力调查研究, 大力推进社区工作政策创制

市民政局积极履行指导基层组织自治和社区建设工作职责, 牵头深入基层调研, 了解掌握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工作情况, 建立健全全市社区台账;通过学习、借鉴其他地方先进经验, 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第一手资料。2007年以来, 绵阳市先后出台了涉及基层民主管理、社区组织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社区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文件13个, 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社区建设和发展。

2. 着力“四有”建设, 夯实社区发展基础

一是在解决社区有阵地办事上下功夫。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 为稳步推进全市社区建设提供了阵地保障基础。二是在解决社区有人办事上下功夫。从2010年开始实施“千名干部进社区”活动, 市、区两级派出千名干部分别联系117个社区, 帮助社区夯实组织基础、健全共建机制、改善工作条件、提升文明层次, 解决社区实际困难。三是在解决社区有经费办事上下功夫。目前, 全市大部分地区将社区工作经费从2009年的1~3万元提高到现在的3~5万元, 社区干部报酬从1 000~1 200元/月/人提高到2 000~2 400元/月/人。四是在解决社区有能力办事上下功夫。通过考聘干部、培训学习、鼓励社区干部取得社工师资格、提高社区干部待遇等措施, 提升了社区干部素质和管理服务能力。

3. 着力便民服务, 把和谐社区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一是建立综合服务站。统一社区服务站窗口设置, 规范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办理时效;二是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管理。整合社区就业、社保、低保、卫生、计生、文化、志愿服务等信息, 形成了“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中、事在网中”的服务管理新格局;三是积极引进专业社工人才。优先录用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员, 社区工作者整体素质得以提升;四是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互助服务。全市登记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已近1 000个, 长期从事社区志愿者人数每年达万人以上;五是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创建省级养老服务示范社区9个, 建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2个, 在社区试点建立居家养老“一键通”呼叫平台, 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六是建立爱心慈善超市146个, 为社区困难群众提供有效的救助。

二、绵阳城镇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 绵阳正处在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 社区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不少社区还存在组织不健全、办公用房和服务设施薄弱、工作经费紧张、从业人员待遇偏低、社工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 制约了社区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 影响了社区建设的整体推进。

1. 社区公共服务不完善, 服务水平偏低

由于社会组织发育不全, 当前社区提供的大多数服务由政府主导, 基本上停留在政府安排的状态, 主要集中于劳动就业、生活救助、困难帮扶等基本生活方面, 社区精神文化服务等较高层次的服务相对较少, 养老、心理咨询、健康娱乐、文化教育等服务覆盖面较小, 服务领域不宽, 服务质量不高, 已无法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有相当部分社区对自身的职责范围没有制订明确的规章制度, 从而造成管理的随意性和服务的不到位。

2. 综合投入不足, 社区建设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一是缺少专门的社区和社区服务设施布点规划, 社区布局凌乱, 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协调性;二是社区办公用房和公共服务设施紧张。据调查统计, 绵阳城区近70%的社区活动阵地不符合国家民政部规定的200m2以上标准, 90%的社区组织办公服务用房不符合绵府发[2009]240号文件规定的“一般不低于400m2”的要求, 其中有45个、占37%的社区根本没有办公用房;三是“有钱办事”问题突出。全市有集体经济收入的社区35个, 仅占总数的7.5%, 其中10万元以上的10个, 且多数都在2万元以下。财政补助给社区组织的工作经费, 一般仅够解决日常办公、水电支出等基本费用。

3. 社区工作者素质与社区发展要求还存在差距

目前, 相当一批社区工作者的素质还不能适应现代新型社区建设的需要。一是大局意识不足。有些社区工作者对社区中存在的稳定问题、违法问题、邪教问题等无动于衷, 缺乏大局意识;二是工作作风不实。不少社区工作者缺乏那种“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的奉献精神;三是形象意识不好。个别社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工作机关化、机关权力化、权力利益化的现象, 深为社区居民所诟病。四是协调水平不高。社区工作者普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组织协调能力较差。

三、绵阳加强城镇社区建设的对策思考

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城镇社区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迫切需要提高认识, 创新举措, 以确保社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相互促进、健康发展。

1. 科学确定社区规模, 加快制定社区布局规划

国务院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 要“坚持按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 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目前, 包括北京、厦门、青岛、济宁、南昌等许多大城市都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 调整社区规模, 科学设置人员编制, 合理布局公共资源, 达到了很好的效果。立足绵阳实际, 当前应抓住社区规范化建设的良好机遇, 科学制定城市社区布局规划, 完善城市社区设置, 合理调整社区规模。城市社区设置根据人缘性、地缘性、基础设施配置情况、人口规模以及城市化进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按照管辖区域适当、区划界线清楚、资源配置合理、功能相对齐全, 有利于居民自治、方便管理服务和适度超前等原则进行;社区的人口规模不宜过大, 一般按3 000~5 000户 (10 000~15 000人) 的规模设立, 地理空间半径原则上不超过2km (村改居社区除外) 。

2. 以建立新型社区为目标, 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协调好社区党组织与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之间的关系, 可以实行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干部之间交叉任职, 提倡党组织书记经过民主选举兼任居委会主任, 在社区组织创新中形成较强的合力。二是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构, 充分发挥协调作用。提倡社区党组织的整合和联合, 努力提高协调各方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结对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 组织开展区域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的社区服务活动, 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三是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社区建设中体现党的先进性。使党员的知识、技能和组织、引导居民群众的作用在社区中得到充分发挥。四是推进社区居民自治。进一步规范社区民主形式和程序, 建立健全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社区议事会制度以及居委会定期向居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等制度。五是增加社区常职干部职数, 调整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增强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为社区后备干部队伍提供岗位和平台。

3. 完善社区服务机制, 拓展社区服务领域

一是针对社区实际进行分类服务。可区分新兴城区与旧城区, 富人社区与平民社区, “农转非”社区与现代化新型社区等不同情况, 从经济水平、基础条件、地缘关系、人文资源、人口结构等因素出发, 提出不同的要求, 确定不同的工作目标, 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不同的服务措施。二是采取有效的方式开展服务。社区要建立专门的服务机构, 如社区服务中心、再就业服务站、老年公寓等, 整合社区服务资源, 推出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承诺, 积极为社区居民、下岗职工、老年人、残疾人提供服务。三是发挥社区全体居民的服务作用。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主体, 也是最大的资源。要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深入人心, 实现社区各种力量共同为居民服务的良好局面。四是夯实社区发展基础工作。广泛开展社区教育, 发展社区文化, 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进一步健全区、街道和社区三级教育网络, 深入开展“科技、法律、文化、卫生”进社区和双拥社区、文明楼群、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

苏南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探索 篇9

关键词:苏南城镇,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

一、苏南地区养老问题现状分析

(一) 苏南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

长三角都市圈的16座城市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 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8.7%, 贡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2%和全国出口总额的2 8.4%, 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8%, 这是一个庞大的人口基数。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之一, 目前其老龄化现象已日益加剧, 尤其在城镇地区相对突出。

苏南地区属于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带, 已基本实现城镇化。相较于其他地区, 其目前人口老龄化态势更显严峻。本文通过对苏南部分城镇地区人口年龄数据的搜集与调查, 形成如下人口年龄分布结构分析结果 (见表1) 。

根据上表可以发现, 苏南的苏州、无锡、镇江这三大重要城市, 其2011年老龄化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均在9%左右, 已经超过了我国2011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8%的平均值。这说明在苏南地区, 老龄化现象相比全国其它地区更为突出, 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 作者对苏州地区进行了重点关注。根据相关调查, 苏州在2 0 0 7年6 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 8.2%, 人口年龄结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 早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 0 3 0年, 其老年人口总量将上升到2 4 7.7万, 老年人口比重也将上升至3 7.4%。调查数据还表明, 在2 1世纪前3 0年, 除个别年份外, 苏州老年人口将处于持续增长趋势, 其中2010年至2017年以及2020年至2 0 3 0年是老年人口总量快速增加时期, 将由2 0 1 0年的1 2 9.3万上升至2 4 7.7万, 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由1 8.5%上升至3 7.4%。这种发展态势表明苏州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现象非常严峻, 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社会性养老问题。

苏州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在苏南各城镇地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总体上看, 苏南地区目前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2 0%, 老龄化人口比重已远远高于全国水平, 已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苏南地区将会持续面临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社会性养老负担越来越沉重、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大的困境。

(二) 苏南地区传统养老模式存在的困境

目前, 苏南城镇养老问题除了一般人口老龄化社会都会面临的共性问题外, 还有一部分是历史因素。上世纪7 0年代起苏南就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由此带来的传统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其赡养功能的减弱, 已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步迈入老年人行列而越来越凸显, “4 2 1”模式 (4位老人, 1对夫妻, 1个孩子) 的形成, 使一对夫妻要负担4位老人的养老重任, 家庭式养老不堪重负;另外, 随着苏南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 大多数青壮年人都选择离开父母、家乡, 到机会颇多的其它城市甚至国外就业、生活, 这使得“空巢老人”现象比比皆是, 由此而来的“老无所依”的社会现象使得苏南地区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尴尬困境。

在传统的社会机构养老方面, 苏南地区的社会福利化养老机构兴起于改革开放后, 受制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深化等因素影响, 发展缓慢, 总量不足。随着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大军, 民政部门主管的社会福利化养老事业处于尴尬境地, 单靠国家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已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量。机构养老模式受制于人均GDP和庞大的老龄人口总量, 只能惠及少部分养老群体而难以普及每个人。

综上所述, 可见在苏南地区, 传统养老模式的运作面临很多困境, 寻找一条适合苏南地区养老的新模式迫在眉睫。

二、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提出及其优势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现实的挑战, 近年来, 苏南地区开始积极推进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传统养老方式为辅的运作理念, 并将其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重点项目在辖区城镇展开推广。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传统生活习惯, 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的养老方式, 它以社区为平台, 整合社区内各种养老服务资源, 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相较于一般的养老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具有独到的优势。

(一) 不离家的模式沿袭了传统家庭养老的优势

逐渐淡出工作视野的老人们, 年轻时忙于奔波劳累, 老年了终于可以停下来好好享受生活, 可是计划生育的开展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使得儿女们不能与老人朝夕相伴, 入住养老院, 虽然各项服务都很完善, 然而很难使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邻里之间的关爱。开展社区养老, 老人们不用离开家就能享受到全面的服务, 不仅丰富了城镇社区文化氛围, 更能使老人们感受到机构养老所不能提供的儿女关爱和邻里和睦的情感保障。

(二) 成本低、效率高, 容易被老人和年轻人接受

社区居家养老主要依靠社区内的资源来开展养老救助活动, 一方面, 养老保障依托社区内的人际关系网络, 将城镇社区内的资源聚集起来, 充分发掘利用社区资源对老年人进行服务、照顾。另一方面, 还可以将那些离退休人员调动起来, 让他们发挥余热, 建立起同群体人际关系网络, 便于老年人的情感沟通。因此, 这种养老方式的开展不仅有利于社区内资源的开发, 又有利于闲置资源的再利用, 成本低、效率高, 容易被老人和年轻人接受。

(三) 社区居家养老有利于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全国老龄办等十个部门颁布《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 从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和代际和谐, 推动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阐述了做好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重要意义。随着苏南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峻,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现阶段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不够完善的情况下, 推广社区居家养老必将成为保障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 社区居家养老能够有效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养老服务产业是极具开发潜质的“朝阳产业”,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老年生活照料、康复护理、专项用品开发外还可以包括老年食品、用品、保健、保险、旅游、文化、教育等诸多产业。而也有调查显示, 老年人对基本生活照料服务, 餐饮服务, 老年生活用品, 医疗保健保险服务, 文化与教育服务, 旅游等等均表现出了较强的购买欲望。因此发展城镇社区养老还能更好地带动第三服务产业这一“朝阳产业”的大力发展。

三、苏南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推进问题探析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虽然得到了苏南地区各方面的肯定, 但目前在实际推广中仍存在诸多的应用问题。

(一) 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素质偏低、流动性大, 缺乏培训长效机制

经调查, 目前苏南城镇社区老年人群体对于提供专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然而, 工作任务重、职业声望低, 加之工资待遇普遍较低, 导致养老专业服务人员普遍感到没有发展前途,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机构很难吸引到专业的从业人员, 如助老员、社区医生等。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基本上是“4050”的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 流动性较大, 大部分助老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 从业素质偏低。虽然政府部门规定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 持证上岗, 并对培训费予以补贴, 但由于具体的培训工作通常采取外包式途径, 政府监控不到位, 大多数人员经过几天的简单服务培训就匆匆上岗, 缺乏培训长效机制。

(二) 居家养老政策补贴覆盖面太窄, 政策存在区域差异性

苏南地区需要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数量在持续增加, 但这种养老模式目前在苏南还处于政府示范性推广阶段, 政策性补贴覆盖面太窄, 除了示范性建设小区, 大多数的城镇社区老人尚无缘于这种养老服务的供给。此外, 苏南各地区居家养老政策补贴情况不一, 导致区域之间居家养老福利政策的差异性, 而且近几年城镇动拆迁数量多, 导致人户分离现象明显, 这些情况造成许多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政策补贴难以得到落实。

(三)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运行机制薄弱, 深化推进难度大

从长远来看, 苏南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完全由政府投入显然不现实, 引进市场化运作机制是必然。目前在这方面, 苏南地区的社会资本引入力度远远不够。已有的一些为社区老人提供餐饮服务的市场化机构, 都面临“微利生存”甚至难以为继的困境。作者在调查中发现, 有些餐饮公司利用自身资源为社区老人提供中晚饭, 但由于条件所限, 很难提供大规模服务。老人们虽然吃的不多, 但营养和菜谱花样却不能很少, 利润空间也相对较小, 很多专业供餐机构因而对老年食堂望而却步。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特殊性导致市场化参与率的低下, 成为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一大瓶颈。

四、构建与完善苏南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对策建议

苏南在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推广方面目前已初具规模, 但放眼全局和长远, 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整体上发展很不平衡, 在实践操作中也存在着种种问题。本文在此提出以下相关对策建议。

(一) 不断创新社区养老服务机制, 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高效运行

老年人的照料服务, 不仅是生活照料, 还伴随着医疗护理和精神照料, 涉及多个部门和组织, 做好居家养老服务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当前, 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还处于探索期, 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运行还有很多认识没有统一, 造成了不同地区、街道的做法各异, 制度上很难衔接, 使得一些地区在探索过程中走了弯路, 这些都不利于居家养老服务的推广。建议居家养老服务体制应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 民政、卫生、人口、社会保障等部门配合协调, 具体执行由街道 (乡镇) 层级主管推广实施。要明确职责, 将对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让位于社区卫生部门, 家政服务则重点做好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机构应与各职能机构加强沟通和合作, 在社区层面搞好民政福利服务资源与卫生保健服务资源的整合, 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医院、敬老院等机构间的密切合作, 全方位地搞好居家老人的正规与非正规照料服务, 形成老年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医疗保健“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 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 拓宽社保资金筹集渠道, 保障居家养老政策性补贴的持续性、有效性

目前, 苏南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性补贴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的财政与福利彩票公益金的投入, 筹措渠道单一, 资金总量不足, 带来诸多实施障碍。要想拓展居家养老政策性补贴面, 并保障其持续性、有效性, 首先要以充足的社会保障资金为依托。对此, 政府应有效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 在规范财政收支的基础上, 加大财政向社会保障倾斜的力度, 并进一步完善彩票这一筹集社保资金的有效形式, 同时拓宽社保资金筹资渠道, 如采取减持、划转、出售国有资产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 有关部门也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面向社会发行社保专项国债,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筹集资金, 大力发展慈善和社会捐赠事业;另一方面, 针对居家养老政策补贴覆盖不均这一问题, 政府应加强完善城镇老年人档案登记体系, 从而将居家养老政策补贴有效落实到个人, 弱化该项政策补贴的区域差异性。在做好这两项工作的前提下, 实现居家养老政策性补贴持续有效的发挥作用, 保障社区居家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 促进社会福利中介组织的发展, 将社区居家养老推向市场化

尽快建立健全市场化运作模式, 要大力规范和发展养老服务中介组织。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 关键是要支持中介组织, 由其来构建服务对象与服务人员的对接平台。一是把中介机构“扶”起来。面对社会化养老这一巨大的市场蛋糕, 要创造条件, 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提供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 使从业人员队伍更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二是把中介机构“管”起来。要建立质量标准, 实行评估审核, 奖励符合质量标准的中介机构, 监督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中介机构的工作改进, 促使其向规范化、制度化和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 政府在适当投入的同时, 应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 积极探索“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服务机构的经营管理模式, 共同参与兴办养老社会化服务事业。同时, 要通过把养老设施列入新建小区规划设计公建配套范畴、对国有的空置房进行统筹调拨、整合老小区周边资源等途径, 降低养老机构建设费用。

(四) 加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形成长效机制

苏南地区应全面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力资源建设。要尽快引进该领域的专业工作者和相关专业毕业生等人才队伍, 以此带动、提升区域内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素养;同时, 以专业化的培训机构或已开设养老服务专业的高校为依托, 发挥有经验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监督和指导作用, 对现有从业人员开展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 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参加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等职业水平考试, 结合职业资格培训、考核、认证、持证上岗等一系列综合性、长期性培养机制, 推动区域养老护理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从而全面提升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另外, 要改进养老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待遇, 形成政策性从业激励措施, 稳定、壮大养老服务队伍。

五、结语

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 具有养老服务综合供给的优势, 是解决苏南城镇养老服务需求的有效途径, 是一种符合苏南乃至全国的新型养老模式, 是解决未来经济社会养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强苏南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探索, 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对于苏南城镇乃至整个中国都具有重要的社会发展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红.中国机构养老需求与供给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9 (4) :33-35.

[2]曹冲.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困境及对策[J].南京工程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1) :6-10

[3]王章华, 黄丽群.我国老龄产业现状、问题与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0 (1) :8-32.

[4]陈春柳.社区居家养老方式的发展背景及优势探析[J].延边党校学报.2012 (27) :53-56

上海郊区城镇的社区管理方法探讨 篇10

关键词:公共管理,社区管理,社会组织,管理体系

我国当前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持续推进的社会转型期, 社区作为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的基本特点。建设好社区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 对于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海中心城区的社区管理相对成熟, 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而郊区的乡村目前正处于向城市形态演化的发展期, 社区管理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如何做好郊区城镇的社区管理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和积累完善的过程。

一、郊区乡镇社区的特点

(一) 社区周边环境复杂。

在城市化演进过程中, 条件成熟的区域或者政策倾斜的区域优先实行社区管理, 而条件暂时不成熟的区域发展较慢。在面积较大的村落往往结合行政改革的需要, 先划出条件成熟的区域设立一个甚至几个社区, 并逐步形成社区与村落并存共生的现实景象。称为“社区”的区域经过管理的转型和工作重心的转变,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逐步呈现较大的变化, 而其周边整体环境因为管理机制的原因却相对滞后和复杂。

(二) 社区成员结构有特殊性、素质差异大。

上海的工业化程度较高, 第二产业的良好基础和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吸纳了大量城市化过程中富裕出来的劳动力。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基本都进城工作, 实际居住在社区中的人员以老人和孩子为主。加上原有的乡村企业、民营企业及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混和其中, 社区构成比较复杂。每个群体的道德约束、政治觉悟、文化水平、个人需求、群体意识和日常行为等各不相同, 对于社区管理的理解、支持和参与都有明显差异。

(三) 社区功能薄弱。

从目前社区管理的组织架构、运作方法、资源协调、全员参与的现状来看, 社区管理的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 功能还很薄弱。加上郊区社区正处于分化整合的新时期, 实现社区内利益整合、文化约束、责任意识、共同建设的目标还任重道远。

二、上海郊区城镇社区管理的现状

(一) 居委会规模过小, 协调能力不强。1989年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的管辖范围在100~700户之间,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传统的居委会管辖范围显得过小, 协调辖区单位的能力不强, 远远跟不上目前社区发展的要求, 既增加了管理成本, 消耗了管理资源, 影响了社区管理规模效益的发挥。

(二) 管理人员老龄化、非专业化现象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需求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 对社区服务与管理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社区管理队伍的的老龄化、非专业化己不适应新形势的客观要求。

(三) 社会组织初显功能, 社区服务尚不发达。市场经济环境下, 由于人们认识偏差和利益导向引发价值观扭曲, 基层社区“没钱不干事、无益处不干事”的现象具有普遍性;由于缺乏科学参与机制, 社会团体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社区建设的意识不强;物业管理对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无偿”性的工作, 则甩给了居委会, 产生管理脱节现象;政府投入不够, 基层硬件落后;社区公共物品的不足也严重制约了社区发展。

(四) 初步形成有效的管理思路, 体系构建需要加强。上海市经过城市社区管理的不断探索, 理顺了纵向管理职能的关系, 初步形成了有效的管理思路, 但在如何完善基层社区机构设置和功能分配方面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更深入的实践。主要问题有:基层社区工作人员身兼多职, 忙于应对各种下派任务, 社区工作重心大都停留在维护社会稳定, 创造社区优美环境, 推进社区文明创建的基础层面, 而社区居民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深层次服务和高层次需求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还是组织上发育都很不完善。

(五) 社区管理整体进展很快, 局部特色不足。城市发展和社区规划由政府部门负责编制实施, 自上而下的宏观控制促进了区域建设的整体进程, 促进了社区管理的质量提高。具体到单独的社区建设, 尤其是新小区的规划建造受到建筑单位的设计意愿影响较大, 缺乏自下而上的居民意见征求和民间创意元素, 社区的物质主体同质性严重, 缺乏社区在地域、文化、居民追求方面的个性表达和特色形象。

三、郊区城镇社区管理的改善对策

(一) 强化网格化管理, 明确社区管理范围边界, 推行大社区管理, 实现社区管理规模化。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对社会基础单元的联动反应, 能够强化整合力, 并做出快捷反应和迅速处置的管理机制。在总结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对社区进行适当归并整合, 重新划分网格单元, 明确管理对象, 界定管理幅度, 集中配置公共资源, 投放管控工具, 推动社区管理规模化。

(二) 树立透明社区理念, 理顺人财物关系, 完善社区机构, 夯实基层队伍, 提高社区管理能力和活力。一是树立透明社区理念, 将涉及社区管理的用人机制、财务收支、资产使用等运行规则通过制度予以明确。二是基层政府可以尝试出台政策促进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加入社区管理服务, 建立考评推荐机制, 促进青年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同时, 珍惜和鼓励经验丰富老前辈继续留在适合的服务机构发挥余热。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财政补贴, 促进社区服务机构设立, 稳定社区服务功能。建立社区服务帮扶奖励制度, 通过示范引导和制度规范促进社区服务常态化发展。

(三) 理顺运作机制, 迅速健全和壮大社区组织。一是居委会与社区服务机构的关系必须进行更多的探索。常规的微利型社区服务机构 (比如老年人俱乐部、文化中心、棋牌社等) 有必要通过集体购置固定资产, 聘请社工或者志愿者开展服务工作;居委会引导服务社设定公益性的服务项目, 并对社工进行奖励补偿促进公益服务健康发展。对于适当赢利性的老年食堂、物业管理服务进行契约化管理, 并严格监督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 基层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 加强社区硬件建设。切实把培育专业社会服务机构作为政府的应尽职责, 努力为专业社会服务机构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促进各类互助帮扶机构的发展, 不断壮大社区服务组织。

(四) 从构建新体系上下功夫, 加强社区管理的机构设置和功能规划。理想的社区管理模式是建立“一核多翼”社区管理服务运作机制。居委会作为管理的“一核”, 要精简人员, 主要承担调查、沟通、协调、监督、指导职能, 转达和分派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 重在收集居民建议, 做好服务机构的润滑剂, 协调政府资源分配和社区资源使用, 保障社区服务不断完善提高;专业的社会服务机构作为服务的“多翼”, 要完善机构, 规范运作, 重点做精做细社区服务工作, 并根据服务功能获得政府政策和财政支持。

(五) 提高社区共建共享自觉性, 与地域、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 建设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新社区。社区管理要加强道德建设, 提高社区共建的自觉性。尝试建立物业管理新模式, 充分发掘社区各种资源, 推动建立“人人参与, 共建共享”新机制, 引导社区经营单位爱护社区, 为社区发展出力。充分吸收民意, 善用民智, 开展文化社区建设, 丰富社区内涵, 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和产业发展需要, 建设丰富多彩的新社区。

总之, 上海郊区城镇的社区发展状况有别于相对成熟的中心城市社区, 完善郊区的社区管理任重而道远, 需要我们全心协力, 在实践中大胆探索、积极创新, 加大政府对基层的投入, 加强基层硬件建设, 积极培育社区自治组织, 加强社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大力发展各类志愿者和非营利性组织, 实现政府、社会、市场三者之间良性运行, 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服务优质、文体丰富的和谐社区。

参考文献

[1].吴办明.现代社区工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2].王邦佐等.居委会与社区治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3].林尚立.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3

[4].王邦佐.居委会与社区治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5].张红, 张素梅.和谐社会之建构的路径思考——以上海网格化社区管理为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7

[6].熊辉.社区建设从政府选择走向社会选择[J].广西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小城镇社区】相关文章:

小城镇规划05-24

库区小城镇05-02

沿海小城镇05-08

小城镇污水05-12

历史小城镇05-15

小城镇发展范文05-21

小城镇发展模式05-07

论小城镇建设05-28

小城镇建设典型材料05-24

小城镇综合整治项目05-25

上一篇:肝脏血管瘤下一篇:跨国经营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