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湘教学实录

2024-04-15

王玲湘教学实录(精选4篇)

篇1:王玲湘教学实录

看王玲湘老师《搭石》教学实录有感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在王老师的教学中,她并没有涉及繁琐的分析和串讲串问,而是致力于引导学生读。在学生初读后询问学生有何感受,是什么滋味,使学生初步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进而能自主地读出“清波漾漾”、“踏踏”的有声有色之独特的美景。言为心声,声音富于情感了,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要把这种心情和感受“写在脸上”,这样的读可谓既有“声”又有“色”,不但使“以读代讲”、“以读悟情”落到了实处,而且提升了层次。教师“以情激情”,学生“以读悟情”,水涨船高,相得益彰。因而,此过程中的读,真可谓是朗读引导的经典范例,没有硬生生的道德灌输,一切皆是“花开自然”。如像“抬起脚,紧跟上去”等细节到“协调有序”是独具匠心的,真是令人拍案击节。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对它的理解尽在不言中,学生既体会到了走搭石的行为之美,更能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表达之美。同时,王老师将文中的这段话改成小诗的形式,没有音乐的渲染,孩子们却能一下子找到了感觉,都能感受到一曲清新,和谐的旋律在课堂上回响。这样的朗读指导新颖、有实效,学生在一次次的读中对于语言的美感逐渐提升,对于搭石独特的美味也油然而生。搭石在文中实际上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乡亲们的美好心灵,它与文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使全篇文气贯通、气韵流动。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将景美与人美融合在一起。以“风景”一词切入,将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全部融合在“风景”中,紧紧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展开全课的学习,通过和谐的师生对话、诗化的朗读指导,教师适时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特殊的风景,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篇2:王玲湘教学实录

生:我找的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课件出示语段)你找的是这幅画面.(“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

(生有的读xínɡ,有的读hánɡ)

师:意见不统一呀,想一想: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常叫我们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作排成一--

生:行(hánɡ)

师: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

生:一行(xínɡ)人

师:齐读两遍。

(生读)

师:这还有几个词语,谁再读一遍?(“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变红)男生来。

(男生读一遍)

师:“人影绰绰”要读准确,女生读。

(女生读一遍)

师: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

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你联系下文理解了。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师:(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

生:搭石上。

师: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

生:有。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速度渐快)前面的--

生3: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4:紧跟上去

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

生5: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6:紧跟上去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

师:前面的--

生(组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组2):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体会得好。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师:“绰”是生字,课前大家查了字典吗?

生:查了。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这是学习的好习惯。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绰: A宽;不狭窄

B宽裕;富裕

C形容姿态柔美

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不错,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

生:是“宽”的意思。

师:是吗?你知道“绰绰有余”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就是很宽。

师(微笑地):老师告诉你,“绰绰有余”不是“很宽”,而是“很宽裕,用不完”的意思,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我觉得是“宽裕;富裕”。

师:理解了吗?(生点头)那么“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师: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师:你还想来描绘一下,说吧。

生2: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师: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打开手势)请读读这两个词语。

生2: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师: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

师:(指举手的生3)你来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生3(声情并茂地):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师:身临其境吧?

(生点头)

师:还有想读的,全班一齐读。

(全班读)

师:水波在轻轻地荡漾呀,再读。

(全班再读)

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师: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来,咱们推荐一位同学吧。

(全班同学推荐一生读,生读,台下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

(生齐读)

师: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

(生再次融情朗读)

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

生:一道风景

师: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读“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

师:能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吗?

生:我觉得家乡的人能够互相地谦让。

师:好一个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男同学,一起感受这份美。

(男生齐读“如果有两个人……”)

师: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读“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你会带着问题读书,这有个生字(课件中“伏”字变红),齐读三遍。

生:fúfúfú

师: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

(生自由地读几遍)

师:哪个词语打动了你?

生1:“理所当然”打动了我,家乡的人觉得是应该这么做的。

师:有你的读书体会,还有其他的吗?

生2:我觉得“伏”字打动了我。

师:是的,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读书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伏”,“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弯”的意思。

师:我们再看看这个“伏”字,什么结构?

生:左右结构

师:(出示字理图)左边--

生:一个人

师:右边--

生:一条犬

师: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征,弯得是那样恭敬,是那样心甘情愿啊,(展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我们的祖先就这样造了“伏”字。

师: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个小伙子。

(一男生上台)

师:请你做做“伏”的动作

(男生深深地弯下身子)

师:(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师:(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

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师:因为(指课件文字)--

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

师:因为--

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生:尊老爱幼

师:是尊老还是爱幼呢?

生:敬老

师: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书)--

生: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生1:我觉得家乡的人一代一代都是这么做的。

生2:家乡的人十分地谦让,十分地淳朴

师:我注意到你的发言中有两个“十分”,那也就是说,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

生:一道风景

师:让我们捧起书,读课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

(生读课文的3、4自然段。)

这部分是一个立体化学习的板块,教师将读懂词句、体验语言的画面、体验美好的情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让你简直不能分割出一个单独的环节,真的有浑然一体的感觉。甚至一个多音字,一个查字典选择解释好像都染上了课堂情感的色彩,堪称经典的是对“和谐有序”“人影绰绰”“伏”“理所当然”几个词的理解和感悟,既有最基本的查字典,更有到语言里去体验一番的经历,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体验、感悟的过程后,才真的学会了学习,真正学懂了语言,真正在心中构建出了属于自己的知识。教师在这部分的教学中,精心截取了几个生动的画面,并带领学生从语言文字中走进了这些画面,把自己当成画中的人去体会那画中的美。教师在课堂上构建了一个强大的语文文化的场,这个场有着巨大的磁力,是学生的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在这个场中,语言文字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学生在这些画面中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篇3:王玲湘教学实录

已经掌握的字义不必再行求索?

上课伊始, 王玲湘老师采用“据形索义”的方式析解诗题《望天门山》。《探》文认为这几个字是熟字, 学生对其音、形、义“已经了然”, 因此无需“大费周折”。诚然, 作为单纯的识字来说, 已学过的字再析形索义是“大费周折”的。但是, 教者执教的是四年级的阅读课, 析解诗题时引出“山”的古文字“”是为了与本诗中天门山独特的“”形相比照, 而后又由“”的独特山形引出繁体的“門”字, 这对理解安徽芜湖“天门山”的独特山形以及了解因形命名的文化常识都是有益的。题目为何不叫“过天门山”、“登天门山”或“赞天门山”而叫“望天门山”呢?再由此引出“望”字, “望”虽为熟字, 但其形义大多数人还是比较模糊的, 此时提示其“亻”站于“土”坡上 () 抬头望“月”的本义后再移至仰望眼前的天门山, 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诗题“望”字所蕴含的情境, 以体悟作者遣词用字之妥帖精妙, 而不是简单地再识该字。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建立起“词”的概念, 这些词不少是由熟字组成的, 在具体的语境里会含有不同的情意, 因此, 对已经学过的熟字是否还应求索要据语境而定, 不能决然地说“不必”。比如简化字“门”虽已学过, 其状就如现代门形, 形义不难理解, 初始学习也能见形知义。然而, 本诗中“天门山”之“门”是依据繁体的“門”形而命名, 由此引出“門”以让学生形象感知“天门山”之独特形态, 这有何不好?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遇到熟字组成的词语时依据语境再度析解是常有的事。概言之, 学生对字词形义的认识是螺旋式上升的, 熟字会不时相遇, 认识应逐层加深。一些熟字再现时其形义是否再行求索或二度析解要因时因境因字而异, 不能断然地说“无需”或“不必”。

字理对“举象”的作用该有怎样的估价?

王玲湘老师“字理解题”旨在让学生想象“天门山”的样子, 《探》文认为如此字理举象是“转弯抹角”的, 不如“直截了当地唤醒烙印于学生心中的‘天’和‘门’之形象”, 认为“这样才来得快捷和有效”, 并提示大家“舍弃对字理的迷恋和膜拜”, 然后自行设计了如下的导入和释题方式:

板书:天门。让学生说说“天门”会是怎样的门。答案可能是, 大自然创造的门、神奇怪异的门、高耸入云的门、令人神往的门、上天之门等等。然后在“天门”后面板书“山”, 说:“天门是大自然造就的门, 或奇形怪状, 或高入云端, 神奇而美妙。在安徽芜湖西南长江两岸, 有天门山。透过‘天门’俩字, 请你发挥想象, ‘天门山’又会是怎样的山?”

看了这样的导入, 孰优孰劣, “只要冷静思考, 不难明白”。安徽芜湖东梁山和西梁山夹江而立, 宛如天设之门, 此“门”形只像繁体之“門”形, 绝不像现代简体上有门头的“门”形, 因此, 教者引“門”识山, 让学生“见形知义, 因义识形”, 字理“举象”的效果显而易见。而依照《探》文设计, 学生心中的“门”其实就是简化字之“门”形, 那是“洞开”之门。《探》文预想学生对“天门”的答案是“神奇怪异的门、上天之门、令人神往的门、高耸入云的门”等, 这种想象与海拔仅80余米的安徽芜湖的天门山之“門” () 形基本不搭界。想象是要符合特定物象特征的, 要切实地“防止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王玲湘老师在讲读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时, 由“断”引出繁体的“斷”, 让学生理解其本义为用刀斧 (斤) 断丝 () , 再提示学生由表示斧头的“斤”有力地砍断来想象天门山是怎么被断开的, 最后又由此引出“开”字, 并承接之前析题引出的繁体字“門”巧妙地把“开”嵌入“門”里构成繁体的“開”, 提示“廾”是两只手的变形 () , 双手 (廾) 正把门闩 (一) 拉“开”, “門”就开 (開) 了, 理解“開”的形义后再让学生们想象楚江是被谁“开”的, “开”的情势怎样。这种从文字入手析形索义, 再凭借文字形义展开想象的教学方式是扎实而有效的。而《探》文对以上教学基本上是否定的, 认为“字理对于彰显意象, 作用其实微不足道”, “在古诗教学中, 试图以讲解字理来彰显意象, 几乎是缘木求鱼”。此言差矣!我们知道, 古诗文中的字与词多是合一的, 字即词, 词即字。学生想象必须借助字词唤醒, 大部分的字至今依然是形义清晰的, 也是可以通过形义析解而“举象”的。正如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 文字上面有含糊, 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 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 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 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若不顾及重点字词的形义析解, 而是所谓“直截了当地唤醒烙印于学生心中的形象”, 或者干脆直接播放视频来“造像”, 可这还是语文课吗?《探》文还认为“断丝的斧头砍天门山, 一双人手开天门, 何其柔弱无力”, 并认为“若无后续的想象, 这样引导, 相去诗歌的意境何止十万八千里”。这实在是把文学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硬要当作纪实文学来看或数学方式来计算了, 若以此言之, “女娲”纤纤玉手能“补天”?“盘古”双手抡斧就能“开天地”?岂不都是“浮云”了?

在否定教者“字理举象”的教法后, 《探》文作者再一次另行设计:先引导学生了解诗句大意后, 再以“那样雄伟、高峻的天门山, 居然被长江之水中断和洞开!那是怎样的长江?置身江边, 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这种设计同样也是不敢苟同, 因其关键字词形义模糊, 只是“了解诗句大意”而已, 特别是引导学生时说“高峻的天门山, 居然被长江之水中断和洞开”, 这更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歧路。我们知道, “洞开”是以名词“洞”作状语的一个不及物动词, 本义是像洞一样地敞开, 像张家界天门山的“天门洞”就是典型的“洞开”, 我们日常说的门窗“洞开”是含有比喻义的, 因门窗就像洞形。按照《探》文作者“洞开”的提示, 我想不少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引导”下想象成长江穿越了“洞”状的天门山, 这下就真的是“相去诗歌的意境何止十万八千里”了!

汉字文化的传播是额外的?是喧宾夺主?

《探》文认为, 像王玲湘老师这样在阅读教学中结合字词讲解字理是“无多大用处”的, 传播汉字文化是语文教学“额外”的任务, 是“挤占规定任务的教学时间”, 是“喧宾夺主”, 是“将手段当做了目的”等等。看到这样的言说我深感震惊!汉字是表意性文字, 内含字理是汉字的主要特点, 所以,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强调指出:“识字教学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 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 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 “识字教学充分考虑汉字特点”目的有二:一是“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二是“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语文课程标准“前言”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了强化这一观点, 在“总体目标与内容”的第二项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再进行细化, 如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中的情感目标就分别是“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等。这里也都明确地把上述要求当做“情感目标”列入年段的学习目标中。实践证明, 只有让学生懂得一些汉字的构字理据, 才能让他们真正地认识到汉字文化的“丰厚博大”;只有认识到汉字文化的“丰厚博大”, 小学生才会真正地“喜欢学习汉字”, 才会越来越“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 并“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由此可见, 结合字词渗透字理析解, 传承汉字文化, 这既是认知目标, 也是情感目标, 是我们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目标, 也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分内任务。

语文知识不是核心要素, 语文能力才是?

《探》文在基本否定王玲湘老师字理教学的特色后又生发议论道:“语文知识不是核心要素, 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才是”, “语文教学中有比字理更重要的知识要学习, 更有比各种知识更重要的能力要历练”。《探》文作者把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如此偏向一端的言说是极少见的!著名的语文教育家王荣生教授在《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十对关系》一文中说道:“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一大贡献就是引进了知识教学, 使语文教学摆脱了‘未可以言传’的落后状态,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的确如此, 知识越牢固, 能力越增强。语文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是作为并列关系的词语表述的, 并没有标明哪个是核心要素, 哪个是非核心要素, 倒是一再强调“三维”是“一体”的, “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也都是紧密联系的, 怎么能说“语文知识不是核心要素, 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才是”呢?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韩雪屏教授在其《审理我国百年语文课程的语用知识》一文中说道:“语文是一门以实践性为主要特征的基础课程, 言语实践活动需要语文知识的引领……但是, 遗憾的是, 作为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领域中最核心的元素, 语用知识的有效运用还存在着大量错位与缺失的现象。”在这里, 韩教授就特别清楚地指出, 语用知识不仅是“核心元素”, 而且是“最核心的元素”。她还说这是“目前研究者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了的。概言之, 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是对立统一的, 它们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 两者都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不应人为地再去区分“核心要素”和“非核心要素”。《探》文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 还引出2001版“课标”中“不必 (实为‘不宜’) 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来作为“不必”注重学习汉字文化等知识的“理论依据”, 十余年来这句饱受争议的话在新修订的2011版“语文课标”中已全然删除。“刻意追求”不妥, 不讲求语文知识则是不对的!回归本课, 王玲湘老师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引导无可厚非!

篇4:王玲湘搭石课件

《搭石》是一篇以爱为主题的文章,文章以一个小山村的搭石为背景,描写了村民的人性美,教育学生从平凡的小事中去感受美,下面是王玲湘搭石课件,为大家提供参考。

【教材分析】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有关爱的主题在前六册教材中已有所涉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再次安排了“人间真情”的专题,是为了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捧读《搭石》,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翻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学情分析】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城市的孩子几乎无人知晓什么是搭石,读悟、探究的兴趣应该更浓厚。

学生在本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强化了“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即“变话为画”的阅读方法。教学本课,应注意继续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刻体会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促动。同时,四年级学生已会运用查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教学本课,应引导学生通过体会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个词,大家来读一读。

板书:

搭石

生:齐读:搭石。

师:搭石这个词,我们生活中并不常见。但是,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通过课文,了解了搭石,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搭石?

生: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边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噢,原来搭石就是铺在水中,供人方便行走的石头。如此普通的搭石,为什么会吸引作者,并以此为题,写下这篇文章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搭石》(板书)。

二、通读全文,体会作者对搭石的情感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3页,自由地朗读课文,看看作者眼中的搭石什么样子?把作者直接描写搭石的句子画下来,体会作者对搭石的情感。

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直接描写搭石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同学们读的很认真,谁找到作者直接描写搭石的句子了?

生:我在第一自然段找到了,进入秋天──

生:我在第二自然段也找到了,──

生:在第三自然段也有直接描写搭石的句子,──

生:课文的最后一段也是──

师:同学们找的很准确,老师把大家找到的句子打在了大屏幕上,(多媒体出示)同学们把这几句作者直接描写搭石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看看从中你体会到了作者对搭石怎样的情感?

生:我体会到了作者对搭石的赞美,我是从这句话体会到的: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生:我体会到了作者对搭石的喜爱,我也是从这句体会到的。

师:那我们就带着对搭石的赞美、喜爱之情再来读一读这句,一排排搭石,起!──

生:齐读。

师:同学们,作者在描写搭石时写了这样一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我们都到风景区游览过,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景色才称得上风景?

生:名胜古迹,有观赏价值的才是风景。

生:很美的景色,使我们很陶醉的才是风景。

生: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的地方,我们看着很舒服、很美的景色是风景。

师:只有美的,可供观赏的景色才称得上风景。而搭石只不过是铺在水中的石头,它美在了哪呢?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让你感觉到了美?

三、细读课文,感受美

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使自己感受到美的句子。

四、汇报交流,体会美

师:同学们学的很认真。我们来交流一下,边交流边体会也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谁来说一说,课文的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让你感觉到了美?

生: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惟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招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个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一段打动了我,我觉得这里的人很勤劳。

师:这一段是描写人们干什么?

板书:

在这段人们摆搭石的描写中,作者用了一个很长的句子,(多媒体出示:老人摆搭石的句子)怎么把这么长的句子读好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哪些词要重读?

生:自由练读。

师:谁愿意读一读?

(指两名同学读。)

老师发现了,你们把这些词重读了,(多媒体闪烁重读的词),同学们观察一下:这都是些什么词?

生:关联词。

师:作者一连用了几个关联词,把老人摆搭石的动作连接起来,使文章顺畅自然,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学习正确使用关联词。

请同学们把打点的词重读,看看从中你还能体会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生:(自由读)我还体会到了这是一个勤劳的老人。因为他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就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生:我觉得他还是个做事认真的老人。因为他把合适的石头搭上后,还要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知道满意了才肯离去。所以我觉的他很认真也很仔细。

师:是啊,这真是个勤劳、善良、做事认真的老人。老人的行为的确让我们感觉到了美!你还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觉到了美?

生:我从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感觉到了美。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一个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我觉得人们尊敬老人的行为很美。

生:我也觉的这段很美。因为这里的人谁也不抢着走搭石,而是互相谦让,让对方先走。遇上老人,还要背老人过去,他们把这都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人们都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什么是理所当然?

生:就是应该做的事。

师:这里的人们都把什么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把让对方先过河和尊敬老人、爱护老人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山里的人把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尊老爱老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可见美好的品质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心中。我们怎能不被这美所感动?课文还有哪些地方打动了你?使你感觉到它的美?

生: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人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我觉的这一段很美。

师:这段是写人们干什么?

板书:

人们走搭石这段的确很美,你能说说,它具体美在哪么?

生:我觉得它的声音很美。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生:我觉得它的景色很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生:我觉的人们走的动作也很美:他们的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师:景色美、动作美、声音美,这么美的画面,你能动情地读一读么?请同学们先自己练一练,一会老师找人配乐朗读。

生:(自由读、个别读。)

师:他读的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我觉得他读的很流畅。只不过他不音乐读成应乐了

师:注意要把字音读准确。你来读一下:音乐。

(叫刚读错的同学。)

生:我认为他读的很好。很有感情。

师:一行人走搭石的画面实在太美了!老师也想读读,行么?(多媒体播放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想象这美好的画面。(教师范读。)

谁还想读?这么多同学都想读?那请咱班读的最好的同学来读,好么?

读的可真好!听了他的朗读,老师头脑中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傍晚,夕阳西下,染红了天边的云彩。一群放学的孩子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奔回家。他们从搭石上走过,撒下了一路欢歌一路笑语──

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能仿照老师的样子说一说么?

生:傍晚,太阳快要落山了,一群年轻的姑娘手拿箩筐,唱着山歌从搭石上走过。

师:你想到了年轻的姑娘,她们唱着山歌从搭石上走过,说的非常好!

生:早晨,太阳公公还没起床,老人们、年轻的小伙子们已经扛着锄头去干活了。他们从搭石上走过,年轻的小伙子俯下身子背年迈的老人过河。这时小鸟从他们头上飞过,唧唧地叫着,好象在说:你真是个尊老爱老的小伙子!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不但想到了年轻人背老人过河,你还想到了太阳公公和小鸟,非常棒!

搭石的画面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使我们感受到了山里人纯真、质朴,感受到了山里人的和谐、美好。让我们怀着这份美好,再来读一读这段。

生:齐读。

师: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么?

生:老师我不明白“紧走搭石慢过桥是什么意思”,我想请同学们和老师帮我理解一下

师:谁来帮帮他?

生;“紧走搭石慢过桥”就是走搭石要快点走,过桥要慢点走。因为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走起来难免会活动,所以你要快点走才能保持身体平衡,而桥是人们建造的很宽、很坚固的建筑,走起来很稳所以不用那么快,慢慢悠悠过桥就行。

师:你能联系课文后面的内容帮他解答这个问题,非常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内容也是学习的好办法。你明白了么?

看见了这么多的美,感受到了这么多的美,这美撞击着作者的心灵,使他发出由衷的赞叹,齐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我觉得作者是从两方面来写的:一个是写搭石任人走,任人踏,无怨无悔,另一方面也写这里的人们无私奉献、默默无闻。

师:说的太好了!至此,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明白了作者写搭石的真正用意,作者是借搭石的默默无语,无怨无悔来写山里人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板书:

无私奉献

文章的最后一句也正是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让我们再来深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这一句也是文章的中心句。中心句在文章中有提纲契领之功能,画龙点睛之妙用,我们今后在写文章时也要注意使用中心句。

五、发散思维,寻找美

师:顾全文,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所选取的都是生活中极为平凡的小事,而正是这些让我们看不起眼的小事,却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使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正如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去寻找生活中的美吧!

生:生活中感受到的美以及自己做的好事。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这些事虽小,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人间的真爱!让我们继续用我们的眼睛发现美,用我们的心灵感受美,用我们的双手创造美!

【板书设计】

21、搭石

摆 走 让

搭石 人们

无私奉献

【课后反思】

《搭石》是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编排特点之一,就是以主题组织单元。本组教材的主题是──人与人之间纯真的爱。紧扣这一主题,这组教材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阐述了爱的哲理。我所执教的是《搭石》的第二课时。重点是体会乡亲们淳朴的.爱,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小事让我们感受到美的。课后静心反思,感触颇多。现将本节课教学反思如下:

在教学预设时,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首先,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课堂中,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通过自由的朗读,思考、勾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加强说、写的训练,设计了通过老师的朗读,你想到了那些动人的情景,谁能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事情让你感受到了美?你又做了哪些事,让别人感受到了美?把你感受到的美写下来。进行说写训练,训练学生的思维、语言训练与表达。通过朗读──评价,描述画面──评价,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品质。

其次,注重传授学习方法,提示学习规律。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了解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是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的必要前提。在词句教学时,我不光引导学生了解意思,还提示理解方法,如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总结全文,提示写法时,揭示“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蕴涵美,生活处处是文章。

再次,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追求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基本功综合训练的同时,我注重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比如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在过渡语、小结语、激情语中渗透。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勤劳是美、助人是美、谦让是美、和谐是美、美就在我们的心里,只要我们奉献了爱,我们的生活就充满了美。

教学永远是一项遗憾的劳动,虽然预设时考虑周全,但是真正教学时未必达到预期效果。静心思索,感觉课堂中存在以下不足:

1、借班上课,对学情了解不是十分清楚,因而不能兼顾优等生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造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忽视的现象。

2、由于时间关系,原来预定的“写一写你身边的美”临时改成了“说一说你感受到的美”使写的训练没有完成。

3、由于在教学中既想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想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还想渗透写作方法,认识关联词和中心句的作用,谈体会谈感受。设计的内容太多,想讲授的太多,因而对文章个别语句分析理解不是很到位。例如没有体会“谴责”是什么意思。人们可能会怎么谴责?老人发现搭石不稳时,会怎么想,怎么做?哪些词语写出了老人的“心中有他人”?他满意离开时,又会怎么想,怎么做?等等。

新课改的探究之路还很长,如何真正落实新课改的思想,是我今后教学思考和实验的主旋律。

【评析】

陆老师凭借其扎实的基本功、纯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向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这堂课,紧紧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线”这一线索展开探究,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精神空间,同时以情激情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注和丰富学生情感世界的过程,成为学生智慧生成和人生态度、生活品位提升的过程。

一、教师的教学设计跟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吻合

儿童世界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奇妙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思维逻辑、价值观念和游戏规则。不要把成人的思维逻辑、价值观念强硬灌输给他们。“蹲下来”看孩子,力求与儿童世界相似,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契合。因此,陆老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多站在了学生的角度考虑,寻求教材与学生认知的结合点,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成长的过程。

1、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中朗读、感悟、积累、运用:

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语文又是一门感性课程,生动的语言描绘着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例如,在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浓郁的生活气息,教师让学生通过欣赏课件,自渎课文,再配乐范读、生生互读互评,作者描写一行人走搭石是动作的协调有序,“像轻快的音乐”,“给人以画一般的美感”,仿佛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在教师的鼓舞和引领中,学生充满感情朗读、交流,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爱的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2、恰当把握教材的人文内涵,达成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搭石》一课选取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普通生活情景,反映出其中的人性美。这种美主要是指山里人的纯朴、友善与关爱。教学中,教师把对石头的赞美与对人们的尊敬有机地结合起来,紧密结合文本进行思想内涵的感悟,不空洞、不生硬,让家乡的场景与人物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刻下终生难忘的烙印。

二、课堂教学中关注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使预设因生成而精彩

新课程倡导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种资源既包括教材、资料等文本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教学中,对于学生质疑的“紧走搭石慢过桥”教师处理的非常恰到好处,机智灵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并能结合课本理解“为什么紧走搭石?”又怎么是“慢过桥”的道理,尤其是后者,更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王玲湘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王玲湘搭石课件04-16

王玲的稿件04-10

《银杯》教学实录04-10

背影教学实录04-11

花脸教学实录04-16

天窗教学实录04-21

《背影》教学实录04-25

《掌声》,教学实录05-02

阳光教学实录05-05

《采薇》教学实录05-06

上一篇:把人感动到哭的句子下一篇:不跪着教书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