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生活对话的美文随笔

2024-04-10

和生活对话的美文随笔(通用10篇)

篇1:和生活对话的美文随笔

和自己对话-生活随笔

我们都可以随心所欲的和朋友家人畅谈,在人生坐标轴上可以谈上至国家政事下至家庭琐事,左到人生大事右到生活小事,但往往在于别人交谈的时候把真实的自己给忘记,忘记也跟自己聊聊心事。

和自己对话可以无拘无束,不必皮笑肉不笑也没有必要说以客套话和违心的话,把自己最真实的那部分裸露出来,就像月亮那样透明、干净地展现自己给自己看,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只有自己能帮助自己得到什么。

学会跟自己对话还是在高中的时候,特别是在高三那年,因为要开始思考传说中的“人生”,一个懵懂的少年和一个模糊的概念,酿造了一段人生中的非常时期——和自己对话。那个时候只知道吃喝玩乐还有考试,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突然卷入这个沉重的话题当中。今后的人生路该怎么走,该往哪里走,都是一个个沉重又头疼的话题。所以经常在安静的时候来思考这些问题和跟自己对话,而不是去想那些复杂的函数和能量机械题目。

安静的时候最合适打开自己的心扉,尤其是有星光和月光的.夜晚,可能是因为夜晚的星光和月亮容易创造使人类内心安静的频率吧,才会在夜里让自己把内心不曾告诉外人的东西像流水一般渗透出来,让自己听听自己的心声。

对话归对话,行动却是又是另一回事了。活到21岁了,自己还是一个靠老子养的人,怀揣在心中的梦想却迟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是因为自己没有信仰而是因为环境习惯性懒惰。如果说忙于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在像狗一样的生活,准备考研的学生像猪一样的生活的话,那么我现在正处于这种猪狗不如的状况之中。看着别人21岁就已经功成名就了,我的同学在他21岁的时候也已经当爸了,可自己在21岁的时候还是一个没有摆脱学生幼稚气的孩子。原本也想在这个年纪干出一番别说对得起家人的事,起码要对得起自己的事,结果呢,由于自己的游手好闲、心高气傲把第一个酿成了现在的一个随遇而安的不良少年。

十八岁的梦想还在心中起伏,昔日的豪言壮志也还在耳边荡漾,但是现在却少了当初的那份涌动的激情和发烧的热血,它们就如同登山的爱好者,在即将登上山顶之时不幸被突如其来的暴风夺走了生命而被山顶的厚雪封藏在无人问津的角落。原本以为自己可以这样麻木下去,但是看到身边所认识和知道的人都是在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下取得的成功后,会在夜里翻来覆去,差点没有把床板滚烂。同样是有志青年,为什么差别就这么大呢?难道他丫的就是天生成功的命吗?这样的鬼话将给鬼听都不信,更何况是人呢。

在夜里数落着自己过去的点点滴滴,像放电影般,半个小时就播完了,我活了21个年头,多少个小时啊,现在却只得半个小时就把我这小半生给想完了,由于都是些平淡的过往,没有哪个片段是只得细细回味的,就像一首歌,只是一味的平淡,没有旋律的起伏、情感的爆发是很难引起听者的回味的。我的人生便是如此。看着渐行渐远的梦想,我除了长叹短唉之外就是将它彻底忘记。在这个早已经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被同化了,因为他们说这是现实,所以我爽快而又胆怯的接受了,结果呢?我把自己给弄丢了。

在走过的21年里我没有留下任何脚印,即便留下了也很快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在人生的坐标轴上我被限制在第一和第四象限,岁数和惆怅都在朝着X轴的正数方向前行,那些沉淀在第二和第三象限的记忆,犹如被夕阳拉长的影子,消失在夜幕里。

好吧既然没有后路可退,那就拿起手中的快条,向明天杀去、向我的第二个21年间杀去,即使得不到在夕阳无限好中高歌,也要保持飞翔的姿势倒下。

篇2:和生活对话的美文随笔

很久没有刘翔的消息了,最近偶然在鲁豫大咖行节目里看到了他,这次他上访谈和以往的感觉截然不同,不再是标准的运动装束,而是一件白色宽松的毛衣,和一条牛仔裤,很温暖随性的样子。鲁豫和他一起重温了过去辉煌的时刻,又陪他回顾了他因伤退役遭到大众质疑的时刻。

原本只是有些内敛的刘翔,在触碰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因伤退赛的记忆时,表情凝重,声色哽咽,眼泪在他的强忍之下,才没有滑落下来。

刘翔曾是中国的英雄,是上海人的骄傲,这点毋庸置疑。他给中国的田径带来了巅峰时刻,也打破了很多零的记录。他甚至参加48场国际比赛,夺得了45枚奖牌,这在国际田联历史上,也属于罕见。

但是,他2008在北京奥运会现场退赛,却让他的人生跌倒了谷底,有人讥讽他是影帝,说他是逃兵,总之,他的这次退赛,就像动了全中国人民的奶酪一样,大众将他过往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一笔勾销。

“这不是谁的错,也不是这个时代的错,这是宿命使然,是刘翔命运的必经之路。”刘翔和鲁豫都这样解读。但是,人不是活在客观理论的动物,人是靠着情绪情感而生活。

刘翔虽然一度强颜欢笑说自己已经释然了,放下了,但他紧绷的神情,以及总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证明,他内心的疼痛犹在。

如果这是一个人成长的代价,那未免太大了,他只是个人,却要背负神的期待,那份压力非常人所能理解。但是他背了,直到他在2012年奥运会上摔断跟腱,彻底和赛场告别。

接下来没多久,他就和刚结婚不久的葛天离婚了。他再一次成了舆论的焦点,负面消息呈泰山之势压倒而来,他不解释,不逃避,默默吞下所有的质疑和舆论攻击。

鲁豫在后台回顾和刘翔的访谈时说:我很意外刘翔是一个这样柔软易感的人,整场采访他都几乎是含着泪完成的,身体也不够放松,表情也透露着很多的无奈。

直到访谈的后半段,鲁豫提到了他的爱人吴莎,这个名字只在刘翔的耳畔响起,就让他的表情瞬间温暖了起来,眼中依旧有泪,但那是一种基于幸福和感动交织的情绪,鲁豫问:这个人(吴莎),会是那个和你一起走到白头的人吗?

刘翔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吴莎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伴侣,更是一盏灯,一个暖炉,是让他重燃希望的动力。他们曾是初恋,刘翔在经历了短暂婚姻之后,重新去找吴莎,没想到吴莎坚定的回应了他,同意回到他的身边。他忽然觉得,如果命运曾经嘲弄过他,那么,吴莎就是命运补给他的最珍贵的礼物。

吴莎坚强乐观,而刘翔内向敏感。这是一种强烈的反差,也是强烈的互补。在刘翔失意的时候,吴莎的开朗正好给了刘翔信心和勇气。

如果将男人比作天,那女人当之无愧的就是地。男人负责飞翔,而女人则在后方承载以及支撑。好的婚姻就该这样,一方内心持弱,另一方就显刚强,而这种强不是一种要超越对方能力的彰显,更是一种对这个圆满的共同体的保护,所衍生出来的力量。

记得一位作家说过,千万别小看一个女人的力量,她们有着男人无法匹敌的韧性,而她们若坚强起来,任谁都击不垮她们。

我虽然对吴莎不甚了解,但通过节目里她和刘翔在东方明珠塔上的一瞬间的互动,我就有直觉,这是个爽朗大方,非常乐观的女孩,她在刘翔事业登上高峰的时候,默默关注而不打扰。而在刘翔最失意的时候却挺身而出,给他足够的爱和温暖,这都足以证明她在爱情面前的勇气和担当。

2.

著名导演李安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被问道:你觉得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李安腼腆的回答:是太太对着我笑的时候。

很多人不能理解,这样一位华语影坛数一数二的人物,还会因为太太的一个笑而感到幸福?这也太滑稽了吧。

了解李安发展之路的人都知道,其实李安在成名之前,有六七年的时间,一直是靠老婆的工资生活。那几年,他真的只是一个家庭主男的角色,买菜做饭,带孩子洗衣服,家务活全包了。而他身为博士的老婆则每天准时出门去工作挣钱。

李安说他也曾经介意过这样的身份,甚至觉得一个家庭靠女人来养活实在不是光荣的事。相反,她老婆却非常不以为然,还反对李安为了生计放弃做导演的梦想,支持他在家里边做家务,边潜心学习。

如果没有李安老婆的支持,或许就根本没有日后电影圈里炙手可热的李安了。

李安对于她老婆的感激可想而知,而除了感激,他说对他老婆更多的是倾佩和欣赏,他自己生性细腻敏感,而他的老婆呢,恰恰是特别开朗乐观的那种。

她过去从不觉得家里有个不工作的老公有什么难为情,而今也不会因为有个名人老公而洋洋自得,她觉得自己的老公除了有份热爱的事业,多拿了几座奖杯外,和过去并无分别。

得奖以后的李安和太太去菜场买菜,摊贩对李安的老婆说“你能让大导演陪你买菜,真是幸福啊”而李安的太太直率的抢过来说“你别搞错啦,是我陪他买菜才对”。

正是这样自信洒脱,完全活出自我的女人,成了李安最大的精神支柱,也让他的内心多了更多的安定。这让我不由得感叹,女人的容貌固然重要,但是真正能打动男人心的,不是那跟随岁月流逝的容颜,而是任时光都带不走的从容和智慧。

比起那些娇捏作态,只想通过男人成就自身价值的女人来说,李安的老婆是一本颠覆传统的活教科书。她毫不做作,宠辱不惊,那份超脱比很多事业有成的男人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3.

在传统的观念里,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男人就是坚强果敢,勇气担当的代名词。其实这实则是一种非常大的认知偏误,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人与人的区别,没有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有些女人比男人更有担当,也有些男人比女人更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

美国电影“雨人”里面,查理的父亲突然去世,查理原本以为自己会继承一笔价值不菲的遗产,没想到却被律师告知,他父亲的遗产绝大部分都留给了素未谋面的哥哥雷蒙。

查理本来就和父亲的感情不好,在父亲去世前他都对父亲充满了不满和怨恨,而这一次当得知父亲这样偏袒一位莫须有的哥哥时,他怒火中烧,对父亲,以及那位不曾谋面的哥哥都怨恨至极。

为了那高额的遗产,他决定要去找哥哥。通过了解他方才得知,原来哥哥是个智障,一直住在精神病院里。为此他更是百般困惑,父亲为何会将钱扔给一个白痴,都不愿意给自己呢?

查理完全被恨冲昏了头脑,而陪在他身边的女友却和他有着截然不同的视角。女友在见到雷蒙以后,从客观的角度看出雷蒙的简单和单纯,她清醒的知道这个哥哥对雷蒙来说是完全无害的。

而他们的父亲之所以会将大笔遗产雷蒙,是因为童年时雷蒙被父亲从家里带离,一直住在疗养院里,他从未享受过和父母的天伦之乐,他也从未得到过能上学,能和朋友一起玩的美好童年。因此,父亲出于对他的补偿,以及对他未来生活的安排,而选择将钱留给了他。

查理觉得女友的言论太过客观,而且似乎事不关己,就无法体会他的愤怒,他的公司遭遇资金链问题,而父亲的遗产正好可以解决他的燃眉之急。可是女友却坚定的觉得,厄运是人生的必然,厄运也不会伴随人的一生,她既不在乎男友经济陷入困境变成穷光蛋,更不在乎男友有一个莫名其妙的,智障的哥哥。

她甚至在拉斯维加斯迷离的酒吧灯光下,教雷蒙如何去和女孩约会,她还在电梯里给雷蒙传授亲吻的经验。

她当然不是疯了,她更不是随性和放荡,这正是她有别于查理更坦荡和真实的一面。她好可爱,她完全不认为雷蒙是个异常的人,她只看到他是自己深爱的男人的哥哥,她就爱屋及乌,心无旁骛的去尊重和爱戴。

雷蒙当然有他很多的可贵之处,他虽然情商几乎为零,但他对数字的敏感以及超强的记忆力,都佐证了他的智商异乎寻常,另外就是他的单纯,他的单纯最后彻底软化了弟弟查理的疯狂和执着,也粘合了两人断开几十年的兄弟情谊。

而这一切,和查理的女友不无关系。如果换一个虚荣的,有偏见的女人,查理一定难以回归理性,只会在疯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女人在理性的时候,真的比娇媚的时候更可贵,而在坚定的时候,又比男人还不可动摇。如果将爱情里的男女比作太极的两端,女人和男人都可以亦黑亦白,没有谁比谁厉害,也没有谁能吞并得了谁,只有互相补给,相互支持,才能和谐稳定,走得更远。

有一天在马路上偶然听到有个男人在说:现在的女孩子都越来越漂亮,但是却越来越浮夸。我正匪夷所思他是从哪里得到的这样片面的言论。而后他又对身边人补充了一句:女人真正的魅力,不在于胸,而在于胸怀,也不在于脸上的娇媚,而是藏在头脑里的智慧。

我既认同他对于优秀女性的评判标准,又想驳斥他以偏概全的评价现在的女孩都很浮夸。浮夸的确局部存在,但并不影响智慧和内敛的份额。以上所举,就突破了传统观念里对女性认知的局限,女人除了撒娇卖萌,真的还有很多能令世界为之动容,令男人为之臣服的内涵,那就是智慧和勇气。

★ 青春别被颜值裹挟抒情美文

★ 勿以颜值论英雄作文

★ 蓝颜知己美文随笔

★ 有颜值的好听情侣个性签名

★ 颜值阻挡不了通天之路作文650字

★ 青春美文经典语录

★ 青春校园爱情美文

★ 短篇青春励志美文

★ 你的信任值一千万的美文摘抄

篇3:精彩对话, 营造鲜活的课堂生活

一、发掘矛盾, 获得启迪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阅读活动实际上是读者通过心灵对话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因此,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活动的主体, 是阅读教学的中心。传统的阅读教学过分强调意义的获得, 使得对话仅在认识层面上进行, 难免会变得枯燥单调。因此, 教师必须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 引领学生读书探究、讨论, 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如教学《赶花》一课, 教师让学生交流初读感受之后, 大胆给了学生将近10分钟的时间,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课文, 谈谈有什么新的发现和问题, 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由原来的粗浅逐步引向深入, 让学生走进课文, 走近养蜂人, 基本掌握课文的内涵。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求学生再读书, 再思考, 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矛盾点”, 引发学生与文本意义的激烈碰撞: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采蜜而四处奔波, 不累吗?既然累, 为什么还要从事这份工作?在明白了养蜂人是以此为职业养家糊口时, 学生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既然养蜂人翻山越岭、四海为家这么艰辛, 为什么说这种生活义充满了诗情画意呢?他们岁数大了, 还做这些工作吗?……从这些“矛盾”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学生已完全进入到课文情境, 正在与主人公进行心灵的对话。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 热情高涨, 在心灵自由飞翔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他们联系生活与文本对话, 跳出文本与老师对话, 个性得到解放和张扬。

二、启发质疑, 生成认识

教者要善于捕捉在师生互动中闪耀出的创造火花, 适时组织合作学习, 通过心灵碰撞, 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从而生成新的认识。

例如, 在教学《詹天佑》这一课时, 有学生质疑开凿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迸法”, 他认为:既然中部打竖井可以增加工作面, 那就应该多打几口竖井, 工作面越多, 工期越短。可其他同学不同意他的说法, 认为打竖井也需要时间, 不是竖井打得越多工期就越短。究竟打几口井?点应该定在哪儿?此时学生情绪亢奋, 正是探索的契机。教师牢固把握, 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场所和方法, 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伙伴, 针对以上问题仔细阅读课文, 寻求问题的答案。为了让学生透彻地理解, 教师提示学生画出示意图。学生将课文上的语言、知识达到了真正的内化, 最后形成了一致的观点。

三、合作交流, 张扬个性

教学是一种沟通现象, “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 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 才有互相间智慧的碰撞, 心灵的交融。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 教师要重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建立合作式学习。合作学习是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一种形式, 教师要及时抓住并利用有价值的信息, 参与学生的思维, 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效果。如我在教学古诗《春日》时, 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读读诗句, 观察插图, 联系注释想想诗意, 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再让学生组成三人小组按伙伴学习法进行学习, 在这样的合作氛围中, 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 自己已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视点所唤醒和激活, 整个对话过程充满了创造色彩, 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小画家、翻译家、朗诵家中的一个角色, 分别以特有的形式表达对诗的感悟。当小画家的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诗意, 当翻译家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绘的意境, 当朗诵家的以朗诵的形式朗诵诗句, 然后再让学生推荐汇报学习结果, 班中其他同学当评委, 与汇报的同学进行自由交流, 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调控。这样, 学生不仅各取所需, 各展所长, 在充分民主、轻松愉悦、乐于探究的氛围中学懂了古诗, 而且在课堂中构建了“生生合作”的交流网络, 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体现, 课堂中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多元化感悟。

四、创设平台, 拓展想象

想象是头脑中改造旧表象, 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是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催化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潜能, 让学生的记忆表象由模糊而清晰, 由单薄而厚重, 使鲜活的新形象随着表象的不断改造而不断生成, 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对话平台。

例如, 我在教学《陶罐与铁罐》这一课时, 估计学生对画画这一学习方式兴趣会更浓厚些。于是, 在让学生理解陶罐与铁罐的神态、语言时, 我就因势利导, 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图画, 并展开对话。学生有的问:“你为什么这样画?”画画学生的理由有的是:“铁罐说话时, 特别生气, 后来恼怒了, 大发雷霆, 所以我把它画成竖起眉毛, 两眼圆瞪的样子。”又有的学生说:“我是想表现铁罐当时谦虚的表扬时, 所以说话时, 它的表情是平静的。”由于我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平等对话的机会和条件, 鼓励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交流、自我释疑, 实现了学生和学生之间与文本对话的平等互动过程, 挖掘了学生的思维和体验, 拓展了学生的想象。

篇4:数学教学和生活对话的有效策略

时下,为了体现新课程的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与生活联系。有些教师不管创设的生活情境、运用的生活实例、布置的生活作业能不能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只要是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就认为是数学课堂。这种想法是欠妥的,数学教学与生活对话要确保有效。数学教学与生活对话的有效性,是指学生通过与生活对话之后,较好地生成数学知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较高,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数学教学与生活对话有没有完美结合,并不是看课堂的热闹程度,而要看学生与生活对话所选用的生活素材是否恰当,时机是否及时,对话之后达成的教学效果好不好。

下面笔者就谈谈数学教学和生活对话的有效策略的一些做法:

一、与生活情境有效对话,发现数学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想、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把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这是体现数学教学新理念的重要环节。数学是抽象性的,而生活却是现实的、丰富的,将数学与生活两者结合,就能使学生容易理解,并能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用的。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按比例分配问题”时,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明拿出12元,小红拿出28元,到超市合买了一箱牛奶(20袋)。两人对分牛奶的方法产生了不同意见,争吵了起来。小明说:“我认为应该平均分,每人10袋,因为牛奶是我们两个人合买的。”小红说:“我应该多分点,因为我出的钱比你多。”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谁说得对?

问题一出来,同学们纷纷发表见解:小红说得对,因为两人出的钱不一样,不能平均分。

师:看来平均分在生活中并不是都行得通的。那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分,才能使两人都心服呢?

生:因为(12+28)÷20=2(元)12÷2=6(袋)28÷2=14(袋),所以小明应拿6袋,小红应拿14袋。

师:说得真好,现在两人都接受了你们的分法,满意地拿着各自应得的牛奶回家了。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同学们,如果只知道两人出钱的比是3:7,你会求出小明和小红各应拿多少袋牛奶吗?

生1:3+7=10,20÷10=2(袋)。所以小明拿6袋(2×3)=6,小红拿14袋(2×7)。

生2:3+7=10。小明拿6袋(20×),小红拿14袋(20×)

师:像这样的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什么特点呢?

生3:告诉我们总量和比。

这个教学片断,通过富有生活气息的实例,让学生一方面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领悟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方法,另一方面也理解了数学就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也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与生活实例有效对话,感悟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用电饭锅盖在黑板上画圆。从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电饭锅盖这个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学生感悟“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这一定律埋下了伏笔,形象生动。

又如在上“三角形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感悟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用途的广泛,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又出示了生活中多个三角形的实例。如为庆祝神舟飞船首飞成功,国家发行的邮票是由6个等边三角形拼成的正六边形图案;金字塔上出现了4个三角形;摄像机的三脚架组成了4个三角形……由此,教师联想到“三足鼎立”这个成语,出示鼎的图片,让学生感悟鼎的4个三角形;接着出示了一个人用三只手指抓田螺的画面,引出谚语“三只手指抓田螺——十拿九稳”。以上教学片断,就是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的一些具体做法的体现。

三、与生活作业有效对话,证实生活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学习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身临其境地学习数学,就会让学生产生亲切感。

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课前布置了生活作业,要求学生收集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并带到课堂上;课上让学生利用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课后布置了生活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以及他们所掌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用纸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

生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篇5:和生活对话的美文随笔

今天一早听到他和他妈妈的对话:

小儿子:妈妈,我今天没有哭。

(他大多数的哭都是不听话耍无赖的时候用的招法)

妈妈:说明你今天表现很好!

小儿子:妈妈,以后我不听话,你也不要打我。

妈妈:不听话为什么不要打?

小儿子:因为,你打我,我就没有办法爱你了。

妈妈:不听话的孩子,没有人喜欢。

小儿子堆着个笑脸对着妈妈:妈妈,你看我!

妈妈:不要来这一招,没有用。

小儿子:妈妈,你生气的时候,我就特别的爱你,你就不会生气了,是不是?

妈妈:你怎么爱?

小儿子:我使劲亲你,就是爱你啊,你就不生气了是不是?

聊天还在继续着。。。

小儿子:妈妈,明天我想请蒋红美吃饭。(延陵荟一名爱心义工)

妈妈:你有钱吗?

小儿子:就在家请。

妈妈:在家请也得买菜啊。

小儿子:没事的,我请客,你给钱就可以了。

妈妈:。。。。

作者:王志敏

篇6:平淡生活的暗淡美文随笔

生活平淡无奇,日子黯然失色,仿佛对很多事物都失去了兴趣,像是一个没有感情的行尸走肉。

前2个月还追着火影看,如今看不看好像也不是那么重要。以前是个手机控,天天把玩着,如今,没有了,倒也不显得自己多么慌张,还是一如平常的淡定。用纸记录下两三个人的号码,出去也就够了,走在路上,借路人陌生人的电话打打,人家也是乐意的,毕竟我看起来不是坏人。

没有电话,倒也是多了几分宁静和安逸,不会在为一个电话而让原本懒散的我变得惊慌失措,来不及安排。这也就成了我推掉很多事情的借口,有时候也会因此而庆幸,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这些的事情的发生。

春天到了,以前没有怎么感觉春天,也许这几日气温的回升,会让我感觉春天的脚步。也许我的性格,也许我的其他方面,让我成为一个停不下的人,看看自己的爸妈,我就知道这是遗传。我经常到处跑,到处逛,可以说骨子里是个不安分的人。前几日形色匆匆的路过一个湖边,面积不大,却也和旁边的花花草草相得益彰。说是行色匆匆,但是也像是一个无头苍蝇一般没有目的,因为也不敢时间,于是脚步慢下来开始看看这个湖,这条路起码走了不下几百遍吧,印象中没有一次停下来真正看过这个湖。去年冬天和ZB吃完饭在绕着湖走了一圈,说是绕湖行走,观光湖色,可是心里的注意力都在放在人上了,哪里有心思观湖。这一次算是真正赏了一次。

不是说有多么富丽堂皇,不过也觉得挺精致。湖边的山茶花已经开了,挺漂亮的,也忍不住弯下腰去摘了一朵,不是很香,不过花的形状,却让我想起了一个武侠人物---红花鬼母。去年湖南卫视热播的《新白发魔女传》我全部看完,这朵红花和红花鬼母头发上那个挺像的呢....干枯的垂柳,也冒出了一点嫩芽,淡淡的绿色,生长的很安静,就那么一丁点,却足以让浮躁的人安静下来,欣赏着大自然的新奇.。

都说触景生情,谁说不是呢!当然情有很多种,不单单是那么简单了。自己也老大不小,身边的同学朋友也结婚的结婚,生小孩的生小孩,自己确实也是感到压力山大......想想自己,就不敢往下想了,自己的预期与父母的期望之间的巨大冲突,自己憧憬描绘的.生活与父辈传统规矩的生活理念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两代人的思想难以逾越的鸿沟,很现实的摆在眼前..........想到这里,不由得嘴角微微一笑,暗自说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总有办法的。这句话我经常用来安慰我自己,与其说是安慰,倒不如说我为自己找的借口......

本想着11点钟写完这个日志睡觉的,没有写着写着,话就不由自主的多了些,人总是需要一个手段和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感。从小喜欢乱涂乱画的我,竟然也会安安静静坐下来写点东西,来祭奠逝去的一些日子,一些遗憾..........

我想去高原,我想去草原,但是,我更想去武汉。在人流嘈杂的都市中暗自沦落总比在静谧开阔地域上自诩清高来的要简单的多。我选择去武汉,倒也是有些原因,去年的那次短暂的武汉停留2天,我觉得我是没有吃够的,吃货的世界,很多人永远也不会懂,美食带来的快感不比异性带来的快感差。征服的快感,沦为美食的奴隶,我更愿意成为后者.......

篇7:生活美文随笔

哲,是你的名字,我是从朋友那断断续续知道了你,一位美丽又洋溢着才情的女子。我没想过与你有任何的交集,因为有些人不需要相识,也不必认识。只是当朋友总是不断地说起你,说起你的善良,你为爱的执着,我便看到了指间流年里的那抹纤影,你,就那样在红尘深处翩然一笑,莲步轻移,拂去一切浮华宛若世外仙姝,傲然独居于世。“转身,对着岁月微笑,没有天荒,亦没有地老,文字中依旧只有你。纵然这年华似水流,也隔不住你的深深眷恋。若,许你一生欢颜,愿意,在佛前苦苦相求;若,许你一世温暖,愿意,在路上慢慢等待。”婉约的词句在字里行间漫延着一世的温情,悄悄地守望爱的甜蜜与酸楚,柔情脉脉吟一曲无悔的相遇。“一曲悲歌,唱出相思几何,嘈杂的世界,闭上眼睛,一切,用音乐替代。只是寂寞,并非堕落。”几许轻轻的惆怅,几许人世的无力,点点沧桑里是一个女子默然而深刻的世界。世上的女子为何总是情关难过?世上的男子用了什么魔法让女子痴痴地在情海里颠簸沉沦?有些人,明知不会拥有却仍爱得一踏糊涂;有些爱,明知是无法成就仍然去飞蛾扑火。冷冷的人世,麻木的情感,原以为的波澜不惊里澎湃了爱的悸动,在无法预料的邂逅里揭开了唯美的演绎。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痴心滴滴染眉宇,谁能否认谁的情深谁能否认谁的爱浓?真的爱都不容易收,手执一杯醇香的酒在真情里摇动一片斑斓,最美是一场醉,今世能相遇相知醉一场又何妨?

红尘自有情,情痴自有人,爱是无错的。也许错了时间,也许错了地点,但那不是我们的错。有些爱谁能说不应该,有些情就这样无由深陷。爱与不爱谁又能把握?一直认为爱,是一个美丽的字眼,不应抹上哀伤的色彩。如若爱得如火灼烧了自己,如若情成禁锢,那么锥心的刺痛里凌迟的是自己,一种慢性自杀的爱恋又何来美丽?君子之交淡如水,爱也应如此。既已相遇恨晚,既已始夫有妇,就淡然的去爱,淡然的感受茫茫世间心灵的温柔碰触。偶然的相逢,注就一生的难忘,不是你早遇了我,也不是我早遇了你,或许是上天给你我一次的机缘,让疲惫的你我携着爱的美丽走向人世的风雨。一如那首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你妖娆的静静地绽开于世间,用你如水的文字诠释你无语的心绪。读你的爱总有些心疼,读你的爱总有一抹繁华里的苍

凉。流年在指间游走,情蔓在流年里滋生,长长的藤蔓锁住了梦,梦里梦外地的相系间抖落了手心的那片温柔。攀延于爱的路上温暖在左,孤独在右。爱的城墙很高很高,当有一天无力的坠落于风尘时,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而落幕?你是那样精致的女子,那样纤细的情怀,轻轻的似风似雾,朦胧于红尘之外。花自开落,你自悠然。是谁曾说过,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是的,只为遇到,别离没有对错,要走也解释不多,只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曾爱过你,给了你一份爱的馈赠,不需要去书写结局,只因为曾经相聚过。

“是否,能寻到一个,原谅自己的理由。在经年后,才不觉得时光薄凉;是否,能丈量一段刚刚好的距离,在一切都还来得及的时候,抽身而退。从此,心间有流年里最暖的笑,却不逾爱与恨的城池?”爱了就是爱了,何需太多的理由。此爱在天涯,此情藏在心间,谁能说拥有就能长久?恒久的在此岸遥望彼岸的牵系,渡与不渡都不重要,不能白首莫离但求不曾错过。再深的爱抵不住流年,再深的痛熬不过真实的岁月,经年后都化为零散的片段,或埋于记忆或逝如云烟。爱情,不过花开花谢何必执着?握不住指间的流年,停不下路上的脚步,也许很久很久以后,彼此也只是一段风花雪月的故事。我们留不住岁月,留不住美丽,留不住生命,既然如此,不如淡然地相爱于红尘,坦然地相恋于流年,倾心于相知,只要真诚相对,就是红尘最美丽的风景!

最是那回眸一笑,惹得百花报春早,晓风暗月歌声飘,红颜正为君来傲。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命运似风,吹散你的骄傲,眷恋似水,牵绊你的微笑。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三千青丝挽起,天涯一舞,妩媚顾盼间,纤盈玉手琵琶情!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伊人,在水一方,细语轻言,浅唱流年。

指间流年不会停留,尘世的轮转中我们都会魂飞魄散,不必问再遇不必许来世。红尘里摆渡,岁月中起舞,千年缱绻,荏苒的光阴里细听一曲春花秋月,相视一笑,天涯路彼此温暖。

篇8:对话,生活课堂的呼唤

一、对对话的认识

1.涵盖现代教育

平等。平等对话有利于构建民主、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促进师生以尊重、信任、包容、共享的关系相处。师生互相理解、互相承认、互相支持,实现彼此之间友好的相知、热情的接纳和真诚的沟通。

自主。在对话过程中,师生双方是相对独立的、自由的。人格的独立,能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的积极性;心态的自由,能够使学生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展示生命的独特性。

快乐。对话能让人获得倾诉的快乐。人是靠思想活着的,对于生活、环境、文本、社会等一系列事物的认识,别人的观点永远属于别人,因学识、环境、观念、年龄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认知和解读的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观点一且形成,就会有表达的需要,而这种欲望如果不能满足,心灵就会受到压抑,甚至感到痛苦。对话恰能满足表达的欲望,让人在畅所欲言中,展示自我,享受快乐,从而更好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合作。对话不是为了排斥,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对话不是标榜,而是为了更好地融合。对话既是加强理解,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合作方式。

2.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对话的过程

备课的过程是教师与文本完成对话,形成自己审美体验的过程。“与文本对话,绝不只是要求学生去感受与体验,更重要的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与融合,如果教师本身对生活的认识不全面,对生命的理解不深刻。与文本的交流、对话不到位,怎么能够引领学生去与文本对话呢?”“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阅读中对话者之一的教师,理应是文本与学生的中介,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生活态度、审美水平对学生解读文本起着向导作用。因此,为让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教师就必须在备课、上课乃至于课后认认真真地与文本对话……如果我们对文本的解读不到位,备课不到位,就不可能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中积极、正确、智慧地引导学生与文本交流。”(凌宗伟《精心预设动态生成》,《教育家》2007年第四期)因此。在备课中,教师要设计出一堂理想的教学方案,就不能依赖教参或别人的思想,就得对文本进行一系列的解读与沟通,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积累自己的审美体验,丰厚自己的思想情感。教师只有在对教材洞若观火、充分驾驭的基础上,才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课堂教学更是对话的过程。课堂不是让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与感受强塞给学生,而是围绕文本,师生之间用情感、道德、知识、智慧展开生命对话的过程。我们知道,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它蕴涵着生动的情感和态度。教师应从自己的经历、内心的情感和独特体验出发,揭示、拓展生命的底蕴,使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被陶冶、被感动,成为既具有知性、理性,又充盈着灵性与感性的整体的人。

二、怎样才能有效的对话

1.话题是对话前提

对话总要围绕一定的话题展开,没有话题的对话是没有意义的。话题的内涵与深度,决定着对话的内涵与深度。因此,话题应该是关键性的、有深度的、有探讨价值的,或者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内容。那话题从何而出?

可以从文本的内容中寻找。文本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环保的等等,只要切合文本的中心、适合审美的需要,都值得我们组织对话。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教师围绕“纹丝不动”展开对话:“纹丝不动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必须纹丝不动?”“怎样做到纹丝不动?”这种既统帅全文,又突出精神的内容当然值得我们与学生进行交流。

从艺术的角度看,我们也能找到对话的话题。多样的体裁、丰富的表达手法、精辟的语言描写等,都为我们的对话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例如《凡卡》一文的结尾,用喜剧的形式表达悲剧,这样的表达手法即是一种艺术,也是贯穿文章的情感基调,值得我们组织对话。

从情感的角度看,我们同样能寻找到一些话题。例如,在教学《狐狸与奶罐》时,教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狐狸,我想对你说……”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们小手纷举,争先回答,“狐狸,你真是自作自受”,“狐狸,这是你应得的报应”,“狐狸,你贪吃,贪玩,这是你应得的下场”,“狐狸,你真是活该”……突然,有个学生说:“为了一罐牛奶,让狐狸丢一条命,我觉得这样的惩罚太过分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种关乎学生的同情心,关乎学生道德的话题教师也不能错过。

2.情感是对话的纽带

任何活动和交往离不开情感的参与,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我们的教学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李吉林老师指出:“儿童的情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起,一旦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情感,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情感是促进学生行动的动因,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情感进入对话,这才能让对话注入生机,保持活力。

以教师的情感调动学生。学生的感受,来源于教师的感受;学生的体验,根植于教师的体验;学生的情感,萌动于教师的情感。一方面,教师要参透教材,从教学内容出发,孕育自己的情感体验,形成自己的判断,并预设一些话题,这样才能在与学生的对话中真正做到以情动情、有感而发;另一方面,教师上课时要精神饱满,善于用自己的激情、热情、深情去营造热烈、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

以生动的情景感染学生。人认识客观世界首先是用形象思维,而不是抽象思维。围绕教材中心,通过画面、音乐、实物、表演、语言以及活动场景的转换等形式,创设一个个形真、情切、意远、理深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参与生动丰富的情景对话中接受情感的洗礼。如在教学《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教师围绕“母子情深”这一主题,向学生展示一组反映母子情深的生活照片。感人的画面、鲜活的形象,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强烈的感情其鸣。有的学生甚至悄悄地抹起了眼泪……如此,学生自然会满怀对母亲的感恩、崇敬之情进入与文本的对话中。

以充分的自主激发学生。一个人最大的满足、最大的幸福,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之后的成就感。一个好的教师最大的成功不是让学生觉得是老师教会了自己,而是让学生觉得这是自己努力获得的。因此,在课堂对话中,教师应立足学生视角,做好启发、引导,

充分让学生自主体验;教师应全神贯注,学会倾听,积极反映,充分让学生发表观点;教师应肯定学生,积极评价,充分让学生体会成功的自豪感。

3.生成是对话的目的

解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认为:“对话过程是一个对话主体双方的视界融合过程,是一种主体双方认知结构的不断相互改组与重建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可能是某种预定知识的复制与客观再现,而是新知识与理念的生产与创造。”由此可见,对话实际是师生双方相互影响、不断生成、共同创造的过程。

情感交融,生成热爱。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师越喜欢的学科,教学就越得心应手。一个喜欢诗歌的教师,在教学诗歌时,必定多一份浪漫;一个“三国谜”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必定多一些故事;一个勤于笔耕的人,在辅导学生作文时,必定多一点创意……不必刻意强调,不必有意为之,我们就是在用我们对文学的爱好、对文学的追求、对文学的修养,感染、引领、教育着学生,在悄无声息的影响下,在天长日久的熏陶之中,学生自然对文学多一份眷恋、多一份热爱。

心灵感应,生成品格。从表面上讲,教学中,教师是在用语言与学生对话;实际上,教师在用心灵与学生对话。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源于对学生的理解与思考:在问题设计中,会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谈话交流中,会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哪些学生需要帮助,哪些学生需要鼓励,哪些学生需要肯定……随时把握好学生的情绪态度、心理动态、学习状况,不失时机给予修正、指导,在与学生“共情”中,调适学生心理,形成“共鸣”,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品德。

思想交锋,生成智慧。生成智慧是有意义对话的最核心追求。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是为了使学生的智慧变得崇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是为了使学生的智慧变得锐利;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是为了使学生的智慧变得丰满。

智生于疑。教师要变传统的提问为学生主动发问,营造良好的问题氛围,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质疑。

智成于行。教师要变传统的教为学生的学。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单方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探索的空间和表现的机会。语文教材选人的都是意新、情真、境高、言美的好文奄,教师要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小小的鉴赏家,鼓励学生品味、鉴赏,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见。

智明于辩。教师要变传统的讲为学生的论。讲只是表白观点,论除了表明观点外,还耍阐述依据。论据越充足,观点越鲜明。辩是运用论据、确立观点、进行反驳的过程,辩充满激情、洋溢灵性、张扬个性,是对话的最高境界。教师要创造对话的情景,让学生在“说一说”、“讲一讲”、“辩一辩”中,明确观点,明晰认识,增加智慧。

篇9:生活随笔美文

二十一世纪,我来到绵阳,绵阳有了圣水寺。我想,大约圣水寺是供奉观音的。因为观音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洒下圣水,洗净人间83种烦恼。

20xx年九月,我来到绵阳,一直想去圣水寺,奈何俗务缠身,不得一睹圣颜。

终于在12月的一天,我休一天假,便到圣水寺。我乘的是33路车。

圣水寺依山而建,前有路桥。路桥前里有一座牌坊,上会彩饰。

入口处有一男子以粉笔写字乞讨。另有两三残障人士要钱。我走上路桥,路尽为寺,但见一庙,供奉弥勒,一老头于像旁设一桌,伏桌昏睡。善男信女在塑像前膜拜。

出殿门沿途而上,至观音殿。于像前作揖,捐了一张人民币,和尚敲了一下钟,仿佛我的心意被接纳。据说观音在西方极乐世界。我曾把佛经中的有关观音的文字辑成一书。

再 上行,至大雄宝殿,拜于释迦像前,捐钱。心中仿佛有灯照着,也许他有感应――在另一个世界。说起佛,与我也算有缘。1985年,在江油武都极乐堂,一老僧 赠我佛书。后来,气功热潮兴起,我读了大量的佛书,学会了贴佛像,烧香,吃素。1998年,我患了疯病,进入疯人院。出院后我过起了正常人的生活。但我的 脑海中常常出现佛说的话,令我沉思。

我想寺庙代表人的出世的愿望,代表人对另一个世界的渴求。我想,宗教的存在是必要的,它是世界的平衡。因为在世俗的`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无奈,绝望焦虑困惑着我们。

篇10:生活随笔美文

我是不情愿的。害怕是小事,主要是天黑洞洞的,一脚高一脚底从庄子东南角到西北角,中间还要提防一些强悍的狗的突袭。到了地头,我“啪”地甩下凉席,开始打地铺。我虽然拿了一条很窄的凉席,可是铺在窄窄的烟行里还是别别扭扭的。

月亮刚出时是通红的,眨眼工夫变成淡红,末了是清明,感觉好像经历了几个时节。最美的要数月亮高挂时。月光倾泻,如芭蕉叶的烟叶,光影密疏分明。放眼望去,地的尽头,如浓雾笼罩;远处的村庄如一绺山丘,天地仿佛一幅巨大的国画,浓墨泼洒。半夜醒来,一簇小草的阴影像栅栏。其间竟有一只蟾蜍如莽牛瞪着大眼,旁若无人地爬行,搜索猎物,那渐行渐止的姿态,似乎对我这庞然大物有着某种试探。

没有月光的夜晚,两步之外便是漆黑一团,模糊的庄稼罩着几分神秘。一阵风拂过,枝叶沙沙,好像进行着某种膜拜。附近的村庄睡在暮帐里,隐隐约约的高树透过几绺灯光。这司空见惯的东西让人浮想联翩:想到房屋里人吃饭的情景、孩子玩耍的情景、一家人熟睡的情景;狗蜷缩在门口,鸡探起头来,看着灯光在屋里闪动……

躺在烟叶下面,仰对苍穹,星光闪烁中,银河纵在你的头顶,这便是最美的景致。心也跑得很远,仿佛你要君临那神奇的世界,那也许是另一类人的都市,银河的大街万家灯火,也是热闹非凡,有他们的欢宴,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偶尔,远处火车的鸣笛透过夜色传来,那放气和“咣当”声是这段想象的小插曲。其实那时我没见过火车,便想象火车的.样子,是和电影里的一样吗?给人一种奔向征途的感觉。半夜,醒来就有几分怕,想起那田地的一角有几个坟头;或者说害怕蛇的出没:村庄上有人在抱烟时被蛇咬了,若不是抢救得及时……其实,这只是瞎想,一会儿我便睡着了。

头几回我忘了带床单了,前半夜还好,后半夜便觉得凉了,到五更时,露水上来,露珠滴在身上,凉飕飕的,我便蜷曲如刺猬。这使以后我读初中时,对蜷缩有了深刻的认识。

这段寄居在村庄外的时光里,偎依在或明月高挂或漆黑一团的大田里,有寂寥在心中,更多的是对今后所走道路的思索与等待。升初中的考试结束了,我心里没底,也不曾希望过什么,自然也没有去打听,然而,我到底是抱着一种态度:我觉得我是努力的,或者说是无悔的,那便是无论到何种境地,我将坦然面对。

上一篇:王古同小学寄宿生管理工作计划下一篇:社团新闻稿写作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