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

2024-05-24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通用9篇)

篇1:《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

心脏和血液循环

十堰市竹山县张振武小学 谢小丽

科学知识:、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2、认识血液循环器官及其作用。科学探究:、会利用模型来研究心脏的功能。2、能准确测定自己的脉搏。科学态度:、体会到利用模型研究问题的乐趣,并认识到这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2、意识到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脏健康。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体会模型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模型地设计技术。教学重点: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教学时间: 一 课时

教学准备:视频资料、心脏模型、小橡皮球、水槽。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活动:把手放在胸口感受心脏的跳动,说说你的感受。2、讲述:今天我们学习“心脏的跳动”。

二、自主学习: 1、认识心脏。

(1)提问:心脏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它的形状像什么?它有多大?这些问题你能回答出来吗?

学生试着回答。

(2)讲述:大家回答的都不是很准确,让我们通过心脏模型来认识心脏。(出示模型)心脏共分为 4 个室,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上面还布满了各种血管,它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

(3)提问: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跳动,你知道什么是心跳吗?你觉得心跳是什么?

学生汇报。

(4)讲述:我们做一个实验来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心跳。演示并讲解:一只手握住皮球,有节奏地反复挤压与松开皮球,连续做 20 次,来模拟心脏的跳动。请仔细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指名演示实验,谈体会)

(5)要求:我们换个方法再做模拟实验。每个同学反复地把拳头握紧与松开,连续做 20 次,模拟心脏的跳动,体会手上的感觉。(分组实验、交流)

全班汇报。

(6)讲述:通过模拟实验,大家感觉到手有节奏地握紧与张开,感觉到手臂上的肌肉也随着一起紧张、放松。这只是模拟实验,我们再来看一段真实的录像,看看心脏究竟是怎样跳动的?

学生汇报。

(7)小结:心脏也是由肌肉构成的,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2、探究心脏不停地跳动的原因。

(1)讲述:我们的心脏始终处于跳动状态的,这也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可是心脏为什么要不分日夜地跳动呢?下面,我们通过几组实验来看一看。(2)演示实验 1,反复挤压塑料瓶,你们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水被挤压到另一个瓶子里了)

(3)提问:谁知道心脏把血液运输到哪里去了?(全身)(4)提问:为什么血液能被运输到全身呢?通过什么来运输的?(全身分布了很多血管)

(5)讲述:我们来看人体的血管是怎样分布的。

出示血液循环模型,讲述:人除了依靠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引起心跳外,全身分布了动脉和静脉供血液流动,保证人体的正常活动。在第 1 课中,我们已经学会测量 1 分钟内脉搏的方法,是怎样测量的?今天我们要测量 1 分钟内心跳的次数。你们会测量吗?(把手放在胸口,有力地跳动)

每人测量 1 分钟内的心跳次数,并记录。每人测量 1 分钟内的脉搏次数,并记录。

(6)提问:把 1 分钟内的心跳次数与 1 分钟内的脉搏次数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

(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差不多„„)3、血液循环的意义。

(1)提问:你能推测出心脏不停地跳动是干什么吗?(小组讨论、汇报)(2)小结: 心脏和血管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心脏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血液经过流动,把氧气和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又把二氧化碳和废物通过排泄器官输出。(3)提问:在《肺和呼吸》一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人在运动时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这是为什么呢?

小组讨论、汇报。(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和能量,所以需要肺部尽快尽多的吸进氧气,心脏更有力的搏动,使血液循环流动加快,以便更多更快的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

(4)提问:由此可见,心脏是身体上重要的器官之一,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心脏呢?

(加强锻炼、合理饮食、保持良好情绪„„)三 拓展延伸:

制订家庭健身活动计划。

篇2:《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3、会测量自己的脉搏,知道心跳和脉搏的关系。

4、知道坚持锻炼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心脏。难点:认识心脏的功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模型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心脏的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心脏和心跳

1、谈话:

今天我们先来搞一个比赛,比赛就叫“看谁找得快”要求大家在老师说完比赛内容后,迅速去找,然后坐端正。

2、教师讲解:

血管遍布我们的身体,它们有的粗,有的却很细,最细的毛细血管10根合起来才有一根头发粗,如果把一个人全身的血管连起来,足足有9.6万多千米,这个长度是1路车从姚家跑到火车站4800多趟的距离!血管里装满了血液。血液在血管里是静止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3、提问:那么是什么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流动?

4、学生猜测,汇报。

5、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血液要想在血管里不停流动,必须有一个动力源,这个动力源就是心脏。你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吗?

6、学生回答。

7、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心脏模型,向学生介绍心脏的形状和大小:心脏是由肌肉构成的,形状像一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成人的心脏重量在300克左右,和一个大鸡腿的重量差不多。

8、提问:心脏大致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请你找找看。

9、学生找后汇报。

10、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找到心脏的位置的?

11、根据学生回答再问:你知道心脏是怎样跳动的?

1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导学生看课件并小结:心跳就是由心脏的收缩与舒张产生的,人们常常用心脏停止跳动来表明生命的结束。的确,只要还有一口气,心脏就会跳动。一个正常人的心脏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

二、认识心跳的作用

1、心脏不停的跳动和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流动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研究一下。

2、教师出示课件,学生对照课件试着说心脏跳动与血液流动的关系。教师讲解:心脏就像一个泵一样,借助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来压出血液,同时又抽进血液,把血液泵到全身各处血管中。血管也跟着收缩和舒张,这就是脉搏。血液就是这样在全身不停的流动。

三、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1、血液为什么要不停的流动呢?你能联系前几课所学的知识推测一下吗?

2、结合猜想,教师出示课件讲解。

3、小组讨论:为什么运动之后,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

4、汇报讨论结果。

四、讨论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心脏

1、心脏是如此重要,如果这个泵出现毛病,那么人的生命就岌岌可危了,全世界每年由于心脏和血管出现问题而死亡的有167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29.2%。常见的心脏疾病有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瓣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等。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2、讲解阅读资料。

篇3:《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

传统的体外循环血液保护方法, 如自体血回输以及使用“血液麻醉”药物在不停跳心内手术中也是适用的。

1 自体血回输

包括术前自体血液保存及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式自体输血以及自体血回收三种形式。

1.1 术前自体血液保存

指在手术前前2~3周采集一定量的自身全血, 送往血库储存, 待日后术中或术后使用。研究表明此法能减少外科手术患者异体血的使用量[2,3]。术前自全血的采血量每次不能超过全身总血量的12%, 采血后给予体内红细胞再生时间或给予促血液再生的药物。使用该方法的患者适应证为:男性血红蛋白量含量>120g/L, 女性>100g/L, 且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正常。一部分心血管患者由于病史长术前存在贫血及低蛋白血症, 因此保存式自体输血不适合在较多心血管手术患者中应用。

1.2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式自体输血

1.2.1 患者全麻后体外循环肝素化前, 经颈静脉或桡动脉采血保存,

同时从另一血管通路输人等量的胶体液或3倍于采血量的晶体液, 以保持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预计采血量 (mL) =体质量 (g) ×7%×2×1000 (术前Hct-目标Hct) / (术前Hct+目标Hct) [4]。较多的血液稀释临床研究表明通过代偿不会影响机体组织供氧和凝血功能, 而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 改善微循环。然而, 机体的代偿能力是有限度的, 对于术前存在低血容量、贫血 (血红蛋白<100g/L) 、凝血异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充血性心衰或近期心肌梗死、严重肺疾病、微血管病等情况的患者, 不宜用此法。特别是冠心病患者中, 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症状的左主干病变者不适宜等容稀释放血。

1.2.2 体外循环当中稀释式自体输血的方法是[5]:

肝素化建立体外循环插好管, 从静脉引流管快速采集血液保存在另外容器, 同时将体外循环预充液相应地经动脉插管注入体内, 维持体内容量的平衡。采血量有一定的控制, 计算公式为:采血量=患者血容量- (患者血容量+预充量) ×稀释后Hct/稀释前Hct。由于这部分采集血未经体外循环的破坏, 血液含有常量的红细胞、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在回输后可及时改善血液的携氧能力和凝血功能。

1.3 自体血回收与机器余血的利用:

体外循环结束后, 体外循环管路中的余血和术野的出血可: (1) 直接回输; (2) 血液回收机处理:抗凝血液经洗血球机处理, 回输从中分离出来的洗涤红细胞。对于长时间体外循环的管路余血, 含有较高的游离血红蛋白及炎性物质, 大量直接回输这样的管路余血是否对机体带来损害, 目前尚缺乏肯定的研究结论。建议使用血液回收机处理这部分余血, 经洗血球机处理后只回输其中红细胞, 原血液中90%以上的游离血红蛋白和活性物质被清除, 同时清除的还有许多有效成分 (如白蛋白、凝血因子等) 。故大量出血洗血球回收输血后要及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邱耀辉[6]等认为, 回收>2000mL需用3~4U的新鲜冰冻血浆和1个治疗单位的血小板, 补充凝血因子和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2 体外循环期间应用“血液麻醉”的药物进行血液保护

这些药物选择性抑制体外循环中的血液主要成分, 使之不被激活或处于“冬眠”保护状态, 待体外循环结束后恢复“苏醒”, 此过程类似麻醉过程故称“血液麻醉”。这部分药物包括凝血酶抑制剂、抗纤溶制剂、血小板抑制剂、接触系统蛋白酶抑制剂、凝血因子复合物等。研究表明, 预防性应用纤溶酶抑制剂可减少术后失血量[7]。纤溶酶抑制抑肽酶最具代表性, 具有很好的保护血小板功能和抗纤溶效应, 遗憾的是多项研究表明抑肽酶可能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8], 现在我国已禁止使用该药。目前只有赖氨酸类抗纤溶药物如氨甲环酸较多在体外循环中用于血液保护。

乌司他丁 (ullnastain) 是从人新鲜尿液中分离纯化的一种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动物实验表明, 在体外循环开始前应用10×10U/kg的乌司他丁能抑制纤溶系统的过度激活。也有临床研究表明, 体外循环开始前使用乌司他丁6000U/kg缓慢静推, 体外循环开始时再加入6000U/kg, 能较好维持机体纤溶活性, 减少术后出血[9]。与纤溶酶抑制剂比较, 乌司他丁在疗效、安全性及性价比方面是否具有血液保护优势, 尚缺乏研究证据。

肝素涂层的体外循环材料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 减少血液激活过程。体外循环中使用这一类装置, 减少了剪切力造成的血液破坏, 具有较好的血液保护作用。

以上为传统的体外循环血液保护方法, 针对不停跳心内手术血液破坏的原因特殊性:术野血较多, 左、右心负压吸引血较多引起血液破坏等, 徐学增等[10]在狗体外溶血试验发现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 流量越大, 血液中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越高, 血液破坏越严重。我们可设想采用中低温技术缓慢将体温降低至32℃ (鼻温) , 将转机流量降低到安全低线2.0~2.2L/ (min·m2) , 减少对血细胞的捻压, 减少回心血量, 减少左、右心负压吸引血量, 是否可达到减少血液破坏的目的, 是否在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中有血液保护方面优势, 还需实验室数据进一步证明。

3 结语

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血液保护可沿用传统的血液保护方法, 但有它特殊性, 有必要在不停跳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做进一步的血液保护研究, 寻找更理想的血液保护方法。

摘要: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国内近年来开展并不断完善的一项术式, 在心肌保护方面具有优势, 但血液破坏较重, 我们做一相关的血液保护综述, 探讨血液保护措施。

关键词: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血液保护

参考文献

[1]俎志勇, 鲍乐乐, 凤旭东.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J].中原医刊, 2005, 32 (4) :36.

[2]Camarasa MA, OlléG, Serra-Prst M, et a1.Effectiveness of a pre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 programin total knee replacement[J].Med Clin, 2006, 127 (21) :572-573.

[3]Warsaw DS, Niewiarowska A, Theman T.Effect of autotransfusion on Fibrinolysis in open heart patients[J].J Extra Corpor Technol, 2000, 32 (1) :20-24.

[4]屠伟峰, 盛恒炜.血液回收在外科围术期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广东医学, 2011, 22 (32) :2893.

[5]Jeffrey A.Blood Conservation in Cardiac Surgery:The Vigin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VCU) Experience[J].J cardiothomc Vasc Anesth, 2004, 18 (4) :18-28.

[6]邱耀辉, 郭林新, 练克俭, 等.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脊柱外科围手术期出凝血与血携氧功能的影响[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 17 (5) :351-353.

[7]Kojima T, Gando S, Morimoto Y, et a1.S ystematic elucidation of effects of tranexamic acid on fibfinolysis and bleeding during and afte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surgery[J].Thromb Res, 2001, 104 (5) :301-307.

[8]Brown JR, Birkmeyer NJ, Connor GT.Meta-analysis compar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adverse outcomes of antifibrinolytic agents in cardiac surgeryⅢ[J].Circulation, 2007, 115 (22) :2801-2813.

[9]于金贵, 帅训军, 周广利, 等.乌司他丁对心内直视手术围体外循环期血液纤溶系统和血小板功能的作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3, 23 (10) :727-730.

篇4:《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

【关键词】PP1;PP2A;抑制剂;SK;心肌细胞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255-01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心脏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四类主要疾病之一。心衰的一个普遍临床特征是钙定向紊乱和钙循环抑制。因此,治疗学措施应该专注于纠正受损的钙转运。在心肌细胞中,SR是负责钙循环的主要细胞器,通常它通过收缩期间的钙释放和舒张期间的钙回收来调节钙动力学。在心肌细胞上磷酸化关键蛋白,平衡激酶类和磷酸酶类可以非常精细地调节钙稳态。心衰病人激酶和磷酸酶家族活力异常使正常的磷酸化平衡状态紊乱,钙稳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1心肌细胞SR钙循环和兴奋收缩耦联

在动作电位期间去极化时,少量钙通过电压依赖型L型钙通道(LTCC)进入细胞。LTCC集中在肌膜专门横断小管(T-tubules)的凹陷中,T小管很靠近SR,钙通过这些通道进入细胞引起肌膜和SR之间缝隙内钙浓度局部的增加,接着激活SR膜上RyR大量的钙释放,该过程叫钙致钙释放(CICR)。这些钙释放到肌丝,收缩开始。到开始舒张时,大部分钙再一次通过位于SR膜上的SERCA2a(SR Ca-ATPase pump)退回到SR。该酶受一个小的磷光体受磷蛋白(PLN)调节,小部分通过Na-Ca交换体(NCX),肌膜上的Ca-ATP酶和线粒体膜上的钙单输送体消除。

1.1β肾上腺素能刺激和钙循环

随着儿茶酚胺(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到β肾上腺素受体,腺苷酸环化酶产生了活性,它催化ATP转化为3`-5`-cyclic-AMP(cAMP),紧接着结合到PKA的调节亚基使PKA的催化亚基活化。PKA然后对一些蛋白进行磷酸化,包括LTCC,RyR,肌钙蛋白I(TnI),肌球蛋白连接蛋白C(MyBP-C)以及PLN,磷酸化作用将导致心肌收缩功能增强。磷酸化的作用可以被磷酸酶类的去磷酸化作用所抵消,从而促使心肌收缩力恢复到基础水平。PP1,PP2A和PP2B共同组成了心脏中的主要磷酸酶。其中,PP1作为心脏功能的一个重要的负向调节剂尤为重要。

2蛋白磷酸酶在调控心脏钙循环中的角色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类(PP)分为两大类型,分为磷光体-蛋白磷酸酶(PPP)和镁激活蛋白磷酸酶(PPM)。

2.1 I型蛋白磷酸酶(PP1)

PP1由催化亚基PP1c和100个已确定的和有争论的调节蛋白构成,PP1c控制它的磷酸酶活性。它可以被高浓度的OA(20nM)抑制,也可以被内源性磷光体蛋白质类抑制剂1(I-1)和抑制剂2(I-2)抑制。PP1作为心脏功能的一个重要调节剂其重要性已经被人们所认识,研究证明了在SR中PP1是PLN脱磷酸的主要磷酸酶.基于PLN这个小磷光体蛋白在心脏收缩中的重要作用。PLN调节SR上Ca-ATPase泵的活性,在脱磷酸状态下抑制该泵的活性。PLN在它的PKA(Ser1)和CAMK2(Thr17)依赖性位点通过β肾上腺素级联磷酰化,产生活性并且允许增加的钙流入SR。敲除PLN的小鼠表现出钙摄取的增强和收缩力的增加,反之PLN过表达的转基因小鼠表现出钙流入SR减少以及功能降低。这些研究确定了PLN作为一个关键的调节剂在心肌基础收缩力和对β激动剂回应两方面发挥作用。因此,PP1作为一个公认的调节PLN磷酸化状态的调节剂显得非常重要。

2.2 II型蛋白磷酸酶(PP2A)

PP2A是SK通道的组成部分,SK通道还包括离子孔道核心亚基、钙调蛋白、蛋白激酶CK2,是一个大分子复合体,钙调蛋白是内在的Ca2+门控亚基,蛋白激酶CK2和蛋白磷酸酶调节通道的Ca2+敏感性。SK2和SK3通道除α亚基和CaM外还与蛋白激酶CK2和蛋白磷酸酶PP2A结构性相连接。结构-功能分析显示CK2与α亚基胞内多个区域相连,PP2A与C-端到CaMBD的离散区域相连。CK2不磷酸化SK2亚基,但当通道关闭时,CK2磷酸化SK2结合的CaM,磷酸化位点在苏氨酸80,降低通道Ca2+敏感性约5倍。在通道开放状态下,PP2A的激活去磷酸化CaM(T80),增加通道的Ca2+敏感性。

3 蛋白磷酸酶在心脏疾病中的角色

许多证据表明蛋白磷酸酶活性在心衰实验模型和心衰病人身上是增加的,这促进了脱磷酸使心脏功能更加恶化。实验证明病人心脏的膜囊泡在心衰最后阶段PP1活性明显增加,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这些病人身上PP1的mRNA水平是增加的。随后实验表明蛋白磷酸酶活性在自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心肌细胞是增加的。PP1和PP2A活性的增加,使它们在丝氨酸16位点抑制PLN的磷酸化作用并且减少了SR的钙回收。各种实验表明心衰的一个普遍特征是心脏肥大和充血期PP1活性增加,也表明PP1活性增加导致PLN磷酸化减少。数据指出了蛋白磷酸酶作为一个主要影响因素致使PLN去磷酸化并使心脏功能恶化。

4磷酸酶抑制剂

一项研究表明,磷酸酶非特异性抑制剂斑蟊素在心衰病人心脏所诱导的离子型效应与异丙肾上腺素在非心衰心脏所起的效应同样强烈。研究表明磷酸酶抑制剂OA在心梗诱导的心肌肥大大鼠中增强了PLN的磷酸化作用并且在局部恢复了胞内钙瞬变的休眠期,这些作用是蛋白磷酸酶活性增强的反应。使用非特异性抑制剂的研究使得磷酸酶抑制剂使心衰心脏收缩障碍得到缓解的可能性增加。

5总结和展望

篇5: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观。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3)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猪的心脏,了解心脏的结构特点以及心脏特点与其功能的适应性。

(2)通过分析“血液循环的模式图”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肺循环、体循环的协作关系、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以及血液循环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加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的特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2.难点:通过对心脏各腔室壁、瓣膜的观察,而推测出其各自的功能,更好地理解心脏作为“泵”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根据谜语导入新课:胸中有个大雪梨,拳头大小差不离。劳逸结合巧安排,任劳任怨干到底。学生说出谜底:心脏。

教师引导:从谜语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从谜语中知道心脏的大小和拳头差不多。

(二)讲授新课 1.心脏的位置

教师指导学生将手放在自己胸部中间略偏左侧,体会一下,有什么 感觉?并尝试说明心脏的位置。

学生体会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到心脏跳动的位置就是心脏所在的位置,即心脏位于胸腔内,略偏左侧。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心脏的位置,感受心脏的跳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将准备好的猪的新鲜的心脏分发到每个小组,指导学生观察,并尝试完成下面的问题:

(1)猪的心脏是由哪几个腔构成的?请你摸摸这些腔的壁,你认为壁最厚的是哪个腔?

(2)猪的心脏的四个腔,哪些腔之间是相互连通的?哪些腔之间是互不连通的?

(3)与心脏的四个腔相连的血管分别是什么?

(4)心脏内有哪些特殊的结构?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

学生分组观察猪的新鲜心脏,讨论、交流上述问题,并在班级内展示:(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点拨和指导)(1)猪的心脏具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学生用解剖针指出各腔的位置)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辨认所观察的猪的心脏的左和右。

(2)哺乳动物的心脏中,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相互连通的,不同侧的腔是互不连通的。即左心室与左心房相连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连通;而左右心房(心室)之间是不连通的。

(教师指导学生用解剖针从右心房插入右心室,从左心房插头左心室)

(3)与左心房相连接的血管是肺静脉,与左心室相连接的血管是主动脉,与右心房相连接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与右心室相连接的血管是肺动脉。即与心房相连接的血管是静脉,与心室相连接的血管是动脉。

(教师指导学生用解剖针从左心室插入主动脉,从右心室插入肺动脉„„)

(4)(教师指导学生演示心脏灌流实验:将漏斗放在肺静脉上,用烧杯向猪的肺静脉内灌水,水从主动脉流出,说明,水沿着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的方向流动。将漏斗放在主动脉上,向主动脉内灌水,水仍然从主动脉流出,说明主动脉基部的动脉瓣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扎住下腔静脉,从上腔静脉向猪的心脏内灌水,水从肺动脉流出,说明水沿着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的方向流动。向肺动脉内灌水,水仍然从肺动脉流出,说明肺动脉基部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通过观察“猪的心脏”和观察“心脏灌流实验”发现,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即具有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房室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动脉瓣。这些瓣膜朝向一定的方向开放,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学生质疑:心脏的四个腔的壁厚薄不同,但是,它们的壁都是由心肌构成的,它具有什么功能呢?由此引入下面的学习。

2.心脏的功能

教师指导学生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心脏的功能。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心脏收缩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的视频资料,指导学生观察并尝试分析下面的问题:

(1)血液由静脉进入新房时,心脏的状态是怎样的?

(2)左右心房收缩,血液分别进入哪个结构?左右心室收缩,血液分别流入哪个结构?

学生观察视频资料,并讨论分析上面的问题,最后达成共识:

(1)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时,整个心脏处于舒张状态,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

(2)左右心房收缩,血液分别流向左右心室,左右心室收缩,左心室中的血液流入主动脉,右心室的血液流入肺动脉。教师引导:从视频资料可以看出,心脏像泵一样,能够将血液泵至全身,是因为心脏的肌肉发达,收缩时为血液的流动提供动力。虽然左、右心房(心室)相互不连通,但是,心脏的左右两侧是同时并且协同工作的,左心室泵至全身的血液最终进入右心房,而右心房泵至肺部的血液最终进入左心房。左心室比右心室的壁厚,从左心室泵出的血液流动路线比右心室泵出的血液流动的路线长,这些都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拓展延伸: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体内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和一些其他体液因素,也要通过血液循环将它们运送到靶细胞,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此外,血液防卫机能的实现,以及体温相对恒定的调节,也都要依赖血液在血管内不断循环流动,而血液的循环是由于心脏“泵”的作用实现的。成年人的心脏重约300克,它的作用是巨大的,例如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约跳70次,每次泵血70毫升,则每分钟约泵5升血,如此推算一个人的心脏一生泵血所做的功,大约相当于将3万千克的物体向上举到喜马拉雅山峰顶所做的功。

四、课堂小结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题:

(1)心脏位于人体的什么部位?形状特点有哪些?(2)心脏的结构是怎样的?(3)心脏具有怎样的功能? 学生会议思考、回答:

(1)心脏位于人体的胸腔内,两肺之间略偏左侧。(2)心脏具有四个腔,即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脏的壁由心肌组成,具有收缩的功能,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使血液只能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

篇6:《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

第一课时教案

授课班级:七年级(7)班

2014-4-28

闽侯大义中学

叶庄年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第三节内容。本节教学主要讲述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和难点较多,是这一学期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本节教学通过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观;通过对心脏的结构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积极参与互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2.教学目标 :

设置依据: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能力、提高素养。

知识目标: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观。

能力目标:通过对心脏的观察与思考,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3.教学重点

(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设置依据:通过观察心脏的结构来推测各自的功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教学难点

通过对心脏各腔室壁、瓣膜的观察,而推测出其各自的功能,更好的理解心脏作为“泵”的作用。

设置依据:通过理解心脏作为“泵”的作用从而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已经对心脏有一定的认识,但心脏的结构及其功能的知识比较缺乏。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

三、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运用启发、观察、对比、分析讨论法、谈话法等方法相结合。

2、学法指导:阅读分析、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四、教学设计思路

关于把心脏比喻成“泵”,可以用发动机或抽水机等进行类比,进而说明心脏作为“泵”的作用。在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心脏模型、图片、动画及视频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获得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五、教学策略

1、观察与思考,明确心脏的结构。

根据学习目标所示,设计5个问题,学生对5个问题进行探究,具体探究心脏结构。

2、交流与合作,强化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在观察后要进行充分的表达和交流。大家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对每一个问题给予合理的解释,教师要对学生的表达及时总结,避免给学生错误的认识。

3、借助课件,化解难点。

用模型观察可以清楚地知道心脏的四腔,连通的血管和壁的厚薄,但对于血液流向,瓣膜作用这样的问题就有些困难。此时用适当的课件展示,既可以化解难点又避免单纯的说教,在教学工作中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鼓励学生不断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设置了探究问题是“心脏内部有几个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探究时他们想到了很多办法,教师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给予鼓励,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很有益处。教

具:多媒体、心脏模型。学

具: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汽车开动要用发动机,抽水要用水泵,发动机和水泵都是动力机器。那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血管如同四通八达的管道将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但是大家是否想过血液流动的动力从何而来呢?(听学生回答)很好,是心脏,心脏就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器官。那么你们了解心脏的内部结构吗?你们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吗?(观察学生表现)也许你们已经知道了一些,但还是不够全面,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探索过程: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一)心脏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1)体验:用右手在自己的胸部寻找一下心跳的部位,说出心脏的位置。(2)观察人的心脏模型,结合心脏外形图,说出心脏的形状和大小。

(二)心脏的结构名称(1)继续观察人的心脏模型,结合心脏解剖图,教师讲解心脏的各结构名称。(2)慧眼识图:学生结合课本第68页的心脏解剖图认识心脏的各结构名称(同桌之间可相互指认),后找同学介绍心脏解剖图中的结构名称。(3)学生探究:观察与思考,讨论以下5个问题,互相交流。

1.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心脏具有什么功能?

2.心脏有几个腔?心脏各腔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通? 4.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请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5.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

(突出强调心脏瓣膜的位置和作用)整合提升:一起回忆心脏的结构:(重点问题反复练,使学生印象深刻,能够举一反三)

(三)心脏工作状态:

心脏其实是由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的,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同桌两人共同合作探究心脏的工作情况,力争做到看到心脏不同工作状态图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请问当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时,心脏处于什么状态呢?

2.请问当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时,心脏处于什么状态呢?

3.请问左右心室是同时收缩还是交替收缩呢?(及时反馈学生对于心脏工作状态的理解程度)

4.只要人活着,心脏就不断地跳动。因此有人说:在人的一生中,心脏是从不休息的。

你认为这个说法对吗?为什么? 5.人在参加劳动或体育活动时,心跳会加快,这样可以保证心脏输出的血量能够满足机体的需要。但是,缺乏锻炼的人,在进行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时,心跳会特别快,并出现不适感。这是为什么?

(阐明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

(四)课堂小结:谈收获找疑惑(幻灯片呈现)(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同时查缺补漏)

(五)迎接挑战:课堂练习(幻灯片呈现)

(将所学的知识在练习中得到运用,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六)结束语

同学们,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不知不觉该下课了。那么,让我们人人都拥有一颗充满活力,永不停息的心,让世界更加美好!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位置、形状和大小

2、结构

(1)心壁:由肌肉组织构成

(2)四个腔:上为两房:左心房右心房

下为两室:左心室右心室

关系:左右不相通,同侧上下相通。(3)相连血管(心房连静脉,心室连动脉)(4)瓣膜:房室瓣,动脉瓣

3、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篇7:《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

1.学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4.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5.说出 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2.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3.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4.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

难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教学过程

一、流动的组织——血液。

问题:

1、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

2、为什么通过化验血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查健康的状况或诊断疾病?3.鲜红的血液里面有什么?4.血液对人有什么作用。(一).血液的组成。(出示经抗凝处理并出现分层现象的血液,提供收集的数份血液常规化验单,组织学生分组分析讨论。)

人体的基本组织有四种,其中结缔组织具有营养等作用。血浆中含有血红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大量的营养物质。在流动过程中,可以起到营养人体的作用,所以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由于血浆里含有大量水分,约90%,就象小河流水一样,随着水的流动,使血液中的各种物质和结构都随水而动,血液成为一种可以流动的组织。(二)血液各组成成分作用

运载血细胞,运输里面溶解的各种物质:营养物质和废物。

血液中的各中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都有不同的,依次可以帮助我们在镜下分辨它们。同时也只有它们的形态、数量保持正常,人体才能保证健康,否则,人就会患病。结合提供的相关资料,分析各组手中的血常规化验结果,作出简单诊断,并说明各种组分的作用。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特点:氧气多的地方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氧气少的地方和氧气分离,随着血液的流动,把氧气从多的地方运送到少的地方。

※※红细胞以及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的。被诊断是轻度缺铁性贫血,有时偶尔头晕,医生建议注意加强营养,同时要适当补铁。

※※白细胞数量比参考值偏高。白细胞是负责吞噬侵入身体的各种病菌的。我们认为这个人身体有炎症或者是患有白血病。

※※血小板数量偏低,容易出现受伤不容易止血的现象。因为血小板可以聚集在伤口处,并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二、血流的管道---血管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参照课本上提供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对比,启发学生用对比法比较。实验操作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结合进行小组讨论

师:请介绍显微镜下看到的血管的情况,注意血管里面的血流情况。

生:有许多细小的血管,有些比较粗。特别细小的是毛细血管,里面的血流速度很慢。师:你是怎样区别毛细血管与周围其它血管的?试着总结毛细血管有哪些特点? 生:可以看到红细胞单个通过,就象它的名称细如毛发。

生:小鱼尾鳍毛细血管比较多。毛细血管的血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细胞。生:毛细血管具有:管细、壁薄、量多的特点。

师:同学观察的很细致,而且归纳的也很好。毛细血管的特点可以再加一点:面广——毛细血管在身体内分布广泛,除指甲、毛发等处外,毛细血管几乎无处不在。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有什么意义? 生:毛细血管周围就是人体组织细胞,这样有利于血液与周围的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血液里运输着营养物质,同时可以把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带走。师:与毛细血管两端连接的较为粗大一些的血管分别是什么血管?判断依据是什么?(小组简短交流)

生:与毛细血管相连的一端是动脉,一端是静脉。来血的一端是动脉,因为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输送过来的血管,另一端是静脉。我们用报纸卷的纸筒来说明,两个纸筒外观直径一样,其中一个纸筒的层数较多——管壁厚,代表动脉,弹性大;另一个纸筒纸的层数比较少——管壁薄,代表静脉,弹性小。另外我们还用一层纸卷粘合,代表毛细血管。这个创意很好,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血管的结构特点。出示动脉、静脉的横切面图(另有其他类似制作,用厚度不同的塑料管及口服液的吸管分别代表动、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也有用橡皮泥搓的厚度不同的管代表的各种血管的等等。)师:还有没有其它的区分方法?

生:可以根据动、静脉血管的血液流动速度区分:动脉血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里血流速度慢,和消防水管有些相似,管内水流速度快时,管壁比较硬,管内水流速度慢时,管壁按上去比较软。

师:血管内血液流速不同,血管壁受到的压力就不同,这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血压。由于心脏向血管供血是间断的,和消防水管略有区别,动脉表现的是搏动明显,相比较静脉搏动较弱。难怪中医诊脉要在手腕位置,这里的血管是动脉血管,搏动比较明显。我们手背和手臂上的这些血管,搏动较弱,都是静脉血管。

生:一些粗大的动脉血管一般在身体比较深的位置,分布较浅的多是静脉。

生:在人体四肢,还可以根据血管中是否有静脉瓣区分动脉和静脉血管,静脉血管里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动脉则没有。

师:很好,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认识比较了人体内的各种血管,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各不相同。请同学们试着设计表格对三种血管的结构、功能总结归纳。

师:在人体内,血液循环需要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那么,三种类型血管以及与心脏是怎样的通连关系?

师:那么,能否解释输液或抽血时,为什么要在针刺位置的上方用胶皮管捆扎起来?生:输液或输血时选择的是静脉血管,在针刺位置上方用胶皮管捆扎可以阻碍管内血液回流,使血管胀粗,容易辨认。

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由不同类型的血管和心脏构成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如果在管道系统中把心脏排除在外,观察解剖的心脏,看到心脏是由四个腔室组成,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而且发现只有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同,左右是完全隔开的。

厚度差别很大,最厚的是左心室,然后是右心室,心房的壁整体都不如心室厚。肌肉能够收缩提供动力,肌肉越厚,收缩也就约有力量,腔室里面的血液获得的动力也越大,向前流动越远。心房壁薄,收缩力量小,血液流的距离不远,心室肌肉壁厚,收缩有力,血液流的距离远。血液流动最远的应该是左心室射出的血,因为左心室是四个腔室中壁最厚的。动、静脉与心脏腔室的通连关系应该是:

我们想通过向静脉血管里面灌水,看看是不是从动脉血管流出,如果是从动脉中流出说明前面的推测是正确的。

我们从与右心房相通的静脉向里面注水,水是从动脉血管流出的,说明前面的推测是正确的,血液从静脉→心房→心室→动脉,血液从动脉流出。

在动脉血管与心室的连接处有瓣膜,这是动脉瓣。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动脉里面的血液不能流回心室。所以,从动脉血管灌不进去水。

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也有这样只能单向开放的瓣膜,这是房室瓣。有了房室瓣,心室的血液也不会倒流回心房了。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静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这条线路途径身体各处,范围大,称为体循环。这条循环主要目的是,把身体各部分细胞所需要的氧和营养物质送去,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肺循环:左心室进入肺动脉,来到肺部毛细血管,同样管壁很薄、管径很细,血流速度很慢,在这里主要进行的是气体的交换。然后,经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完成旅行,这称为肺循环。通过肺循环,使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体循环回到右心房的血液,进入右心室,又进入下一次循环——肺循环,而且此时血液恰好是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通过肺循环血液变成动脉血回到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又作为体循环的出发点,送去的是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边在黑板绘制血液循环图解,边简要归纳)通过前面同学们不同线路的“旅游介绍”,使同学们对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有了一定了解,人体内的血液循环路线主要由两条组成: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组成了完整的血液循环,而且这两条循环是同时进行的。血液循环的进行保证了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不断地将营养物质送到组织细胞,同时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出来。

四、输血与血型

1、人类的血型有四种类型:A型、B型、AB型、O型,血型是遗传决定的,也是可以遗传的。

2、人类的血型是由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1900年发现的。进行模拟血型鉴定:

我们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同种血清和血液之间不会发生凝集反应。在载玻片两边分别标记A、B,然后对应各滴一滴A标准模拟血清和B标准模拟血清,将被鉴定的模拟血样(张某)分别滴在两滴模拟血清上,看发生反应的情况。结果是标A的一侧出现浑浊,表明发生凝集反应,我们判定模拟血样是B型血。

图示如下:

在载玻片标有A、B的两端,同样滴一滴模拟血样,然后在标A的一侧滴加A标准模拟血清,在标B的一侧滴加B标准血清,结果是在滴加A标准血清的一侧出现浑浊,即发生凝集反应,我们判定模拟血样是B型血。

根据各组的鉴定结果,如果出现意外情况需要输血治疗时,可以输哪种类型的血? 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若少量输异型血需进行凝血实验。异型血输血关系图:(由教材表中内容归纳而成)

输血可以救治人的生命,那么,血液从何而来?献血。

你怎样评价无偿献血?持什么观点?献血是否影响身体健康? 结合教材内容展开讨论 从血量来看,一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约占体重的8%,如一个50公斤体重的成人总血量约有4000毫升。一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只占全身总血量的1/10——1/20。人体内有部分血液储存在人体的血液“仓库”,如肝、脾等器官,当机体活动增强或献血后,“仓库”里的血就会调动到血液循环中来。血量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恢复,不会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和血压。

血液和其他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各种人体血细胞都有一定的寿命。衰老的血细胞不断地死亡,由骨髓制造新的细胞来补充,献血后,骨髓造血功能回加强,使血液成份维持相对的恒定。因此,献血无损健康的。适量献血对身体不会有危害,一定程度还有益处。我长大成年愿意参加无偿献血,这是很光荣的事情。在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愿我们能够献出一份爱。

本课说明:本课知识点较多,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复习过程中可尽量把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用问题教学法与归纳法结合起来。

本课中考常考点:1.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2.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3.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4.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巩固练习:(详见复习资料)本案主编: 孙师

本案修改人员: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定案时间: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 教学反思:

篇8:《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

1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2014年1~9月在我院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176例, 其中主动脉瓣置换23例, 二尖瓣置换40例, 主动脉瓣加二尖瓣联合置换53例, 冠状动脉搭桥51例, 升主动脉弓置换9例, 年龄33~75岁, 平均年龄48.8±9.5岁, 手术均由同一医疗小组完成。

(2) 方法。手术开始前, 装好血液回收罐, 标记好病人姓名、年龄、科室、住院号及开罐时间。回收罐注入50~100m L肝素盐水 (0.9%生理盐水500m L加25000U肝素) 预冲, 防止回收罐滤网发生凝血, 全身肝素化后停止使用抗凝剂, 体外循环结束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再滴注肝素盐水。调节好负压吸引压力为0.01~0.02Mpa, 负压过高破坏红细胞。从切开皮肤开始回收术野出血, 冷血停跳液, 手术沙垫上的残留血尽量吸尽至回收罐。心内手术结束后, 彻底止血后, 在心包和胸骨上窝各放4mm×6mm或6mm×9mm的硅胶管外接三叉管通过收集管路将引流血吸进回收罐, 缝合皮肤后, 用无菌巾包好一次性使用收集管路的吸引头, 随病人一起推入CCU病室, 再将血液回输机收集管路跟病人体外引流的三叉管接好, 调节好负压引流。观察引流量, 当血液回收罐原血量达到600~800m L可以清洗回收血液, 清洗液为0.9%生理盐水, 一般情况下, 清洗液量应为1000m L/罐, 视血液污染程度调节清洗液量。调整肝素盐水滴速15~20滴/min, 滴注的肝素盐水通过负压吸引混合术野出血一起吸入到血液储存罐。根据吸入到回收罐中原血的量、浓度、速度随时调节抗凝剂滴速, 抗凝剂与吸入原血的比例为1∶5~1∶7。每5~10 min摇动回收罐, 使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匀, 以防止发生凝血。经血液回输机处理过的的浓缩血细胞储存在血液袋中再回输给病人。如需要保存, 常温下在6h内输完, 4℃冰箱内可保存24h, 原则及时回输给病人。

2 结果

不同种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血液回收量, 术中及术后平均输血量见表1。

术中计算出血方法是血液回收罐的量减去肝素盐水、停跳液及洗涤沙垫盐水的量;术后出血计算方法是血液回收罐的量减去肝素盐水的量。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血量通过血液回输机洗涤浓缩后均在6h内全部回输给病人。所有病人输注经血液回输机洗涤的自体血无输血反应及感染。

3 讨论

由于非微创心脏手术常规使用正中切口劈开胸骨, 胸骨创面渗血多, 术野及创面渗出血通过负压吸引回收到回收罐, 避免自体血吸入普通负压储存器, 有效的减少了血源浪费。体外循环建立后, 全身肝素化后, 术野出血吸入体外循环机, 进入全身循环系统。心脏手术经过体外循环转流后, 血液经过心肺机管道的挤压, 细胞脆性增加碎裂, 细胞破坏的程度同体外循环转流时间成正比[1], 增加了体外循环后术野止血困难, 手术创面渗血多。心内手术结束后, 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 体外循环拆除, 术野出血及渗血要及时吸入血液回收罐, 沙垫上的吸血可经少量的生理盐水洗涤后吸收入罐, 尽量减少自体血的浪费。心脏手术开胸渗血较多, 术中肝素抗凝及体外循环转流对血液造成破坏, 都会使术后输血量和伤口引流量增加[2]。术后使用血液回输机, 有利于观察术后引流量, 医生能及时观察病情, 引流血液未污染, 达到一定量的引流液能及时洗涤回输给病人。输入自体新鲜红细胞, 细胞的活力较库存血好, 运氧能力高[3]。

我院心脏手术术前半小时和术中手术超过三小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无一例因输注自体血而引起血源性疾病。通过自体血的回收, 除主动脉弓置换术需要术中及术后输血, 其他种类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在术中及术后不输血及减少输血。使用血液回输机回输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血液, 能有效的补充血容量, 使心脏手术输注异体血量减少了60%, 并减轻病人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梁友君, 林丽珠, 范海鸥, 等.自体血回输技术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2, 10 (1) :13-15.

[2]李丹, 闫玉生, 蒙华, 等.在心脏手术中采用自体血回收能否节约用血[J].透析与人工器官, 2011, 22 (1) :14-18.

篇9:《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

【摘要】目的:观察法舒地尔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4例后循环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予低分子肝素钙和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监测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后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100.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87.5% P< 0. 05(χ2=4.267),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液黏度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减慢,经颅多普勒( TCD)观察到治疗组在治疗后平均流速(V m ) 、血管搏动指数(PI)有显著改善( P< 0. 01) 。结论: 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循环;法舒地尔;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

The Influence of Fasudil on Hemorrheology and Hemodynamics in the Treatment of Transcient Ischemia Attack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Hu Wuhui1 ,Ding ling2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fasudil in the treatment of transcient ischemia attack(TIA)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hemorrheology and hemodynamics. Methods: 64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circulation T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2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o the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and fasudil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Clinical monitoring of patients after the circulation of hemorheology and hemodynamic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100.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7.5% P<0. 05 (χ2 = 4.267), and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group decreased blood viscosity,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and transcranial Doppler (TCD) was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verage velocity (V m), vascular pulsatility index (PI)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0. 01)Conclusion: Fasudil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TIA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dices of hemorrheology and hemodynamics.

【Key words】 Transcient ischemia attack, Posterior circulation; Fasudil; hemorrheology;

后循环(即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临床常见的急性病,是后循环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控制其发作是预防和推迟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法舒地尔(川威)是一种新型蛋白激酶(Rho激酶)的抑制剂,能扩张血管,改善脑血流,抑制自由基的形成,保护脑组织。本试验观察法舒地尔治疗后循环TI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6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4例后循环TIA患者,以突发性眩晕、肢体活动不利、头痛、复视、构音不清、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为主要症状,诊断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1]。并经头颅CT排除相应的颅内病变、脑出血及癫痫等相似疾病,除外良性位置性眩晕、Meniere病和前庭神经元炎等眼、耳疾病,对有严重肝、肾、心脏功能障碍者不予入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治疗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42~78岁,平均(59.6±7.3)岁;对照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43~77岁,平均(57.3±8.1)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IU,腹部皮下注射,2次/d,连用10d;治疗组: 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IU,腹部皮下注射,2次/d,连用10d,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商品名:川威,天津红日集团生产)30mg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30min内静脉滴入,2次/d,连用10d。其他辅助治疗相同,不用其他扩血管药物及脑代谢赋活剂等。

1.3 观察项目 :①血液流变学测定:所有患者给药前及治疗后第10 d均空腹留取静脉血液标本,用肝素抗凝,采用 SA - 6000全自动血流变学检测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②血流动力学测定:采用西德DWL公司生产的MDT-7双通道TCD-T型机、采用2MHz探头,由专人操作测定,观察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流速(Vm)和脉动指数(PI)的变化。

1.4 疗效评定:症状完全停止发作,为显效;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和(或)发作时间明显缩短,为有效;症状无变化或发生脑梗死为无效。以显效和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 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87.5% P<0. 05 (χ2 = 4.267) ,结果见表 1。

2.2 血液流变学测定:和对照组比较,法舒地尔注射液可显著降低血液黏度,减慢红细胞沉降率,对红细胞压积无明显作用, (P<0.05),见表2。

2.3 血流动力学测定:治疗组在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系统 TCD 各参数均有显著改善( P< 0. 01) ,见表3。

2.4 不良反应:治疗组颜面潮红3例,轻微头痛1例,头晕2例,减慢输液速度后上述症状自行缓解,未中断治疗。

3讨论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血流动力学低灌注[1]。既往认为 TIA 是一种良性发作,然而目前研究发现, 在因 TIA 到急诊室就诊的患者中 25 %在90 d内发生不良事件;且 10 %为脑卒中,且绝大多数为致死性或致残性脑卒中[2 ,3 ]。因此发生 TIA后应尽快开始治疗, 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研究报道[4],TIA 组病人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及红细胞压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均有升高。血液高凝状态的存在、血浆粘度的增高其红细胞聚集性的增高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病机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降低已增高的血液粘稠度对预防TIA进一步进展为完全性脑梗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发现,TIA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均升高,提示血液处于浓、黏、凝、聚状态。

TCD通过测定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方向、频宽、音频等能直接获得颅内动脉的血流动态信息,可确定颅内动脉痉挛、狭窄,了解动脉硬化程度。潘勇等[5]对76例椎-基底动脉TIA患者进行TCD检查,发现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占90.79%,提示了椎 -基底动脉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本研究发现。TIA患者血液流速减慢,PI增高,提示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

法舒地尔属于Rho激酶抑制剂,抑制平滑肌收缩的最终阶段肌球蛋白轻链的磷酸化,有效舒张粥样硬化斑块狭窄部位 ,并降低内皮细胞的张力,改善脑组织微循环,不产生和加重脑内盗血[6,7]。其作用机制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8]:①抑制炎细胞的迁徙和浸润,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②增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 eNOS)的表达,促进一氧化氮 (NO)生成。③法舒地尔对缺血区神经元有直接的保护作用。④法舒地尔可以改善缺血区的微循环功能。⑤Rho激酶可增强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参与内皮细胞的收缩,并参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凝血酶、溶血磷脂酸诱导的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改变。本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7.5%,法舒地尔能显著降低全血黏稠度、血浆黏稠度、红细胞沉降率,改善血液流变学,本组TCD研究显示加用法舒地尔治疗后,能明显降低血管阻力,提高病变血管的血流速度,从而改善和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

综上所述,法舒地尔能改善TIA患者的高黏状态,较好地扩张血管,从而保护脑组织,是治疗后循环TIA对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 2006,45(9):786~787

[2]Johnston SC.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 N Engl J Med,2002,347(21):1687~1692

[3]Warburton E. Stroke management[J]. Clin Evid, 2003,9:206~220

[4]许永成, 沈岳飞, 苏承华. 80例TIA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分析[J]. 蛇志, 1999,11(2):21~22

[5]潘勇, 孙燕嫦. 后循环系统TIA的TCD特征[J]. 河北医学, 2008, 14(1):66~7

[6]Somlyo A P, Somlyo AV. Ca2+sensitivity of smooth muscle and nonmuscle myosinⅡ:Modulated by G proteins, kinases, and myosin phosphatase[J]. Physiol Rev,2003,83(4):1325~1328

[7]Wettschureck N, Offemanns S. Rho/Rho-kinase mediated signaling in 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J]. J Mol Med,2002;80(10):629~638

[8]郭枫, 麻亚晶. 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学及血液流变学临床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 29(7):1706~1707

作者单位:413400湖南省桃江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1

上一篇:停薪留职合同合同样本下一篇:115第1课时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