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需要是一种快乐与幸福作文

2024-04-17

被需要是一种快乐与幸福作文(精选6篇)

篇1:被需要是一种快乐与幸福作文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议论文

需要是由于缺乏某物而产生的想得到的一种心理状态。需要是一种输入,而被需要却是一种输出。

生活中,我们不仅关注自身需要,也常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当下,我们越来越关注精神上的富足。人生活于群体中,没有人生来就享受孤独的,当你感受不到被他人需要,你会感到心灵的孤独。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论述的那样,人有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被需要”正意味着自我实现,意味着得到尊重。被需要本身也是一种需要。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高尔基说:“当你感到一切人都需要你的时候,这种感觉就会使你有旺盛的精力。”如同电影《玛丽和马克思》中所呈现的:玛丽与马克思都是孤独症患者,但他们心底却渴望一个朋友,一个偶然的.机会,玛丽开始给马克思写信,就像对待无话不谈的朋友一样,玛丽的信如黑暗中的曙光,照进了马克思孤独的世界,他第一次有了被需要的感觉,打破了他一成不变的生活,激励着他充满力量地竭尽所知去回信。他们彼此需要、彼此支撑、彼此治愈、彼此沉浸在被需要的幸福里。

在被需要中,我们探求着存在的意义,去实现自身的价值。然而,完全地将自我价值寄托于被需要上也是不可取的。纪德在《人间食粮》中说:“借助芦苇的摆动,我们才能认识风,但风比芦苇更重要。”在被他人需要中,我们实现自我存在之价值,但绝不是不被他人需要就没有自我价值。海德格尔说:“人是目的。”人始终在形成中,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毕生的追求,无关他人。

他人的需要既是自我的被需要,需要与被需要同时出现,并行不悖。王昭君自愿出塞,她感知到自己被需要,她的被需要与国家的需要相吻合,换回了民族半个世纪和平安宁。新冠疫情中,从运输物资的司机到无数医者每一位逆行者又何尝不是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需要汇成的被需要,毅然坚守岗位,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时势造英雄,不过就是一个普通人感受到他人的需要而在民族大业中绽放自我价值。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正是彼此间的爱化为桥梁连接孤岛,互相治愈。正如叔本华所言:“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来源于爱。”而需要与被需要正是这种爱的体现。

篇2:被需要是一种快乐与幸福作文

八年抗战时期,日本帝国的铁骑践踏了我国的土地,许多流离失所的百姓饥不择食,生活苦不堪言。然而上天总有好生之德,派来共产主义战士解救他们。这时,上天的“使者们“是奉献、是被需要,百姓们则是接受、是需要。

幼年之际,父母都在劳累地工作,以此养活家里的人,每当我哭着闹着想得到某样玩具时,他们总是经不住我的纠缠而妥协了。那时的我还为自己得到了好处而嬉笑玩耍,熟不知父母在这背后所做的一切辛苦劳作。不错,在年龄如此的时间里,恐怕每个小孩都会有和我一样的想法:父母生我们养我们,这是理所应当的,我们所想要的一切东西都要给我们,我们的需要是正确的。对于这样的想法,我的父母并没有太多的干扰。

我第一次在这本书上看到需要与被需要是相对的,就好像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是一样的。我终于懂得了父母的无私关怀与给我想要的东西不是绝对的应该的,因为他们是被我需要,他们因为生我出来与对我的责任养育我、却不是当我的玩具宝库。

共产主义战士被百姓需要,他们的心里是自豪的;医生们被病人需要,他们的心里是自豪的`;不论何人被他人需要,他们的心里都是自豪的!因为,被需要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对我们是自豪的!

“生命赐给了我们,我们必须奉献于生命,才能获得生命。”伟大的文学家泰戈尔曾对获得生命作了个定义:奉献。只有奉献,只有被他人需要,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美好与付出的快共产主义战士救人民与国家于水火之中,但他们自己也遭受了许多的磨难:日本帝国的现代化武器太过强大,使得很多的中华儿女为了保家卫国而牺牲,可是如果我们去就这件事问他们是否值得,我相信他们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因为他们是一群不畏牺牲而为了自己的祖国与人民而奋斗着!他们保护着人民,是被人民需要。

时过境迁后,我已成了一名学生,已经是要去学习的时候了。于是,每个星期我都会去书城看会儿书,以增长知识。有一次,我正在书架上找着关于古代的小说,不知如何,眼光一警竟将一本书的名字收入视网膜中又到了大脑中枢里,,这本书的名字我现在已经忘记了,但是它对我的影响可以说是一生的。

篇3:营造快乐与幸福的课堂

如何有效?我所追求的有效课堂是集快乐与幸福于一体的课堂。

幸福课堂是高效的, 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学习, 掌握技能和方法, 内化提升情感, 在轻松快乐中达成教学目标;幸福课堂是生生、师生互动;是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后的喜悦, 解决不了问题时的困惑;是教师讲解点拨和引导之后的豁然开朗, 问题解决后带来的惬意。我所追求的恰是这样的幸福课堂, 为此, 我将不断努力。

要成就快乐与幸福的课堂, 我认为应具备以下条件。

首先, 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课堂氛围。

一次上课, 恰是夏日, 一推门进教室, 发现半数学生趴下, 对我熟视无睹, 于是大声训斥他们上课没有精神, 即将高考还如此懒散之类, 本想学生会抖擞精神, 正襟危坐听我讲课, 不料学生个个神情呆滞, 以无声来表示反抗。那一堂课, 我自己感觉非常压抑, 学生自然学习效率不高, 下课铃响, 学生如释重负, 轻叹一声表示解脱。回到办公室, 我反思了自己这堂课失败的原因之一, 就是我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学生。因此, 以后每次进课堂前, 无论什么情况, 我都让自己保持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因受各种原因而产生不良情绪, 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 教师绝不应该将这些不良情绪带入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 否则就会损害正常教学的效果, 并给学生留下教师情绪反复无常的印象。和谐师生关系是教育的灵魂。一踏进教室, 教师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着一个班学生的情绪状态。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过激的、冲动的情绪, 在感到愤怒、生气时, 运用10秒原则, 即让自己停下来10秒, 然后再去判断自己该怎么做。有时候面对学生的调皮行为, 用幽默来化解也是很好的办法。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 除了传授知识之外, 一颗积极饱满的心也必将带给孩子快乐与激情!

其次, 要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一位多年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曾写道:“我遗憾地发现, 现阶段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正在慢慢减弱, 初一时课堂上还经常发现一双双跃跃欲试的小手在举着, 初二时已很难再现……”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能激发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 渴望达到苏霍姆林斯基所描述的那种境界:“要使学生认为你所教的课程最有趣, 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像渴望幸福一样渴望在你向他们讲基础知识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学生如何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呢?———兴趣。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必须做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学中, 我是通过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来培养学生兴趣的。高三教学任务很重, 但语文教学只是做题肯定不行。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 阅读理解是关键, 做题则是答题技能的培训。我努力在阅读课上培养学生研读文本的兴趣。比如散文教学, 我总是引导学生读, 边读边讲边赏, 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之美, 体悟到文字之美。

再次, 教学中多用一些激励代替批评。

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我一般用激励的方法。

抓住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赞赏勉励学生

课堂提问中, 对学生的回答, 有的教师只是用“坐下”这样冷冰冰的话语回应, 其实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扬是激活课堂气氛, 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对任课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依赖性, 都希望从教师那儿得到热情的关注和认同。表扬要出于教师的真心, 要尊重客观, 不能过于频繁;表扬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 要具体、明了而不笼统。

面对与学生之间的摩擦, 用一颗宽容的心引导他

“教室中教师与学生脸是相对的, 但感情不对立!”陈垣老先生如此告诫我们。教师不能居高临下, 要从情感上靠近学生。教师教导学生的过程应该是引导、教育的过程, 而不是硬性要求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情感上是相通的, 在沟通之后是可以达到一致的。明白了这一点, 在批评学生前就能做到:人格上给予平等的空间, 学会耐心倾听与等待。

面对学生的错误, 教师在内心理解之后, 行动上该做些什么呢? (1) 注意谈话的语气; (2) 分析错误在哪儿, 坚持是非原则; (3) 解决冲突,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是的, 我们应用比天空还要宽阔的胸怀去包容学生, 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七彩的“心桥”, 才能使教育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我坚信:没有孩子会抗拒一个真心为他着想的教师!

树立班级榜样人物, 强化学生的求胜竞争意识

榜样是在人们头脑中的先进、典型、突出的人物形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班级管理实践中, 我是这样做的:开展各类竞赛, 评选出“十佳”能手、学习好榜样。竞赛是形成学习动机的外部条件, 能增强学习兴趣和发挥潜能, 提高学习自觉性。竞争能强化学生求胜心理, 使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提高。

我们还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 如“我对工作很负责, 学生就是不愿学, 不爱学”,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 不吃苦怎么行”……我们往往会用“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这些言语来激励学生努力读书, 很少考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会愉悦和快乐。“学而实习之, 不亦说乎”, 学习本来就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 就会用全部精力去做事, 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快乐是人的天性,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接受知识, 用愉快的心情融入学习, 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

篇4:有一种幸福叫“文化快乐”

在人类历史上,文化和文明一般是同步的,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有教养。然而在当今,文化和文明出现了脱节,教育和教养出现了脱节。我们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正在提高,但是社会的文明程度没有相应的提高。一个没有文明和没有教养的人,以及由这些人组成的群体,难以拥有真正的幸福。

我想举两位老人家的例子。一位是季羡林先生,另一位是钱学森先生。

他们两人都曾历经苦难,都有过吃不饱的经历。但是我觉得他们的人生都是幸福的。为什么他们的人生会那么幸福,我们难以想象。

比如季先生讲,在那段疯狂的岁月里,不对他批斗了,就把他安排在女生宿舍门口打铃接电话。后来季先生告诉我,他那段时间居然感觉幸福。为什么?因为他终于可以每天偷偷地从家里抄两大张纸的梵文——古代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把它带到门口的值班室里,边喊电话的时候,他就边琢磨怎么把它翻译出来。我们知道,《罗摩衍那》的汉译版是季先生独立完成的。

钱学森的幸福充满文化的快乐,跟季先生一样,他们完全没有物质上的那么多选择性,他们依仗着一种人文的滋养、一种文明的积淀,度過了非常快乐的人生。钱先生的写字台是老式的,写字台的对面有一把非常小的椅子,钱先生的儿子钱永刚说这是母亲蒋英的。原来钱学森先生每天做完非常高精尖的绝密研究之后,就会坐到这个桌子前剪报,蒋英就坐在那把小椅子上陪着丈夫,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一天蒋英对钱永刚说:“你去陪陪你爸爸。”他说:“他是搞导弹的,又不好跟我谈。”蒋英说:“你爸爸会高兴的,陪他不一定要说话,你坐在那里就可以了。”钱永刚先生说:“我这才知道,快乐是可以很安静的,幸福是可以很宁静的,陪伴是可以不需要说话的。”

当一种生活真的有了幸福感以后,一件最普通的事情都会给我们带来温暖的感受。

篇5:乡村女教师的快乐与幸福

家庭是我温馨的港湾, 是我快乐的起点, 幸福的终点。拥有温馨的家庭, 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虽然我女儿智残、公婆体弱多病, 但是我还是觉得很幸福。上帝为我关上一扇门, 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因为我不仅拥有一个能唱会跳的女儿、一个调皮聪明健康的儿子, 还拥有爱我疼我的公婆、一个事事为我着想的老公。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我在厨房为家人准备早餐, 忽然客厅里传来孩子们咯咯的笑声。我好奇地跑到客厅里, 哦, 原来是孩子们在和老公做游戏, 婆婆则坐在一边手拿针线、眼戴老花镜看着他们眯笑着。我喜欢这样的早晨, 是那么的温馨, 那么的祥和。这样, 一天的生活就从一个平凡而充满快乐的早晨开始了。

菜肴上桌, 虽算不上丰盛也谈不上美味, 一家老小三代同桌就餐, 不能不说这是一道让人感到幸福的风景。席间, 年近八十的公公东家长西家短地说个没完;婆婆则一边用餐, 一边逗一岁多的小儿子乐。那一刻我虽然有点累, 但还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 因为我看到了家人们吃着饭菜时那种满意的神态。也许有人会认为我没有追求和理想, 给家人做一顿饭菜, 就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但我想生活就是这样:工作、吃饭、休息, 这就是生活的全部。而所有的这些却又令人惬意与快乐。

下晚自习回到家, 儿子跑过来叫着让我抱;女儿忙着接过我的包, 顺便把拖鞋给我换上, 这一刻, 我真的是一位幸福的妈妈。一旁的婆婆说:“你辛苦了, 孩子我来抱, 你去洗个澡吧!”这一刻, 我又觉得我是一个幸福的媳妇。洗了一个热水澡, 赶走一天的疲劳, 然后舒坦地靠在床背上, 看着书, 什么都不想, 给紧张的神经放会儿假。

追求幸福是每一个人的终极目标, 享受幸福是每一个人的神圣权利, 创造幸福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个平凡人, 同样渴望生存的愉悦, 追求生命的快乐。作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 我们不仅要在工作中有“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 我们更应积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当我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上讲台, 真诚地对着同学们喊一声:“同学们好!”然后等待着同学们用略显谦恭而虔诚的语气回敬一声:“老师好!”那时我的心湖犹如一阵柔和的春风掠过, 轻轻漾起层层幸福的涟漪。课堂上, 我尽量让我的讲解变得诙谐幽默、通俗易懂。我认为, 轻松教学是福, 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亦是福!课间, 孩子们一小群地向我围拢, 然后七嘴八舌地跟我分享他们的趣事, 分享他们好吃的小零食。有时, 我会问孩子们我上课时有哪些他们喜欢的地方, 哪些不喜欢的地方, 为什么, 如何改正。童言无忌, 孩子们会毫无保留地告诉我。这样, 我慢慢地在与孩子们的成长中进步了, 成了孩子们的知心朋友。

我所在的年级组办公室是一个和谐快乐的大家庭, 同事们团结友爱, 真诚相待, 特别是跟我的指导老师在一起工作、学习。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她会及时给我指出来, 并帮助我改进。同事们挺羡慕我们师徒之间的默契, 说我是最幸福的人。听到同事们的评价, 我心里高兴得像吃了蜜一样, 笑着说:“羡慕吧, 像我这样做一个知足常乐的人, 你们也会幸福的。要求不要太高, 目标不要太高, 随时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 对待周围的一切, 不久你也会成为幸福的人。”

作为教师, 尽管收入不高, 但在教育这块疆土里, 我们能固守一方清贫, 在平凡的岗位上教书育人,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曾经有人问过我, 你的快乐幸福是什么?我莞尔一笑说:“我生在‘幸福’的年代, 活在‘幸福’的社会, 哪能不快乐幸福呢!”

篇6:有一种幸福叫文化快乐

传统的幸福观用一句话就可以总结,那就是《安娜·卡列尼娜》开头的那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很多人把这句话绝对化、抽象化为:“幸福都是一样的,不幸各有不同。”

当今,确实有一种让人非常担忧的情况,我们的幸福观正呈现出一种僵化和单一的趋势,比如我们认为财富、地位是幸福与否的重要标准。我发现有些年轻人的幸福观也很狭隘,越来越单一,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

幸福应该是多样的。同时我想幸福的重要基础之一,实际上是一种和谐的观念。当年温家宝总理曾经公开发表过文章,说他那时去看望季羡林先生,季先生跟他讲,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最重要的贡献是两个概念:一个概念叫“天人合一”,第二个重要概念就是“和谐”。季先生讲的“和谐”包括三个层次,但是媒体只侧重讲了前两种。一是人和社会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季先生讲的最重要的第三点是人自身的和谐。你如果自身不和谐,怎么可能跟别人和谐?比如我看到一个人开的车比我好,我就很生气,然后我就要骂两句;我看到一个人的房子比我大,我也要骂两句;我看见崔永元、孟非的名气比我大得多,我看到他们就恨得要死。这就是人自身不和谐所造成的。

人自身的和谐既然如此重要,那它主要靠的是什么呢?我想,靠的是文明與教养。在人类历史上,文化和文明一般是同步的,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有教养。在今天,文化和文明似乎没有必然的关系,教育和教养似乎也没有必然的关系。我们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但是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没有相应的提高。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准越来越高,博士、硕士、名牌大学的本科生比比皆是,但是我们看到整个社会的教养水平不仅没有相应的提高,反而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降低。一个没有文明和没有教养的人,以及由这些人组成的群体,是难以拥有真正的幸福的。

幸福有很多种,幸福是多元的,但我认为,有一种幸福是必须生活在一种文化的、文明的、有教养的快乐之中的。有时候我特别愿意从一些老人身上感受他们的幸福。我想举两位老人家的例子。一位是季羡林先生,他出生于1911年,清朝灭亡那一年。他从小经历战乱,他在留德期间,天天挨着盟军的炸弹,天天要躲炸弹,他虽然躲开了国内的抗日战争,却置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旋涡中心。另一位是钱学森先生,他20世纪30年代去了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没有波及美国本土,但是钱学森先生曾以美国陆军上校的身份被派到德国去。

季先生出生在一个非常贫苦的家庭,他的亲叔叔中就有饿死和送人的,他的父母都不识字。当然钱学森先生有点不同,他的父亲是教育家,曾经担任过教育部的官员。他们两个人都曾历经苦难,都有过吃不饱的经历。季先生曾经一次吃下过一筐土豆再带十磅苹果。因为在二战期间,他一度没有东西吃。但是我觉得他们的人生都是幸福的。为什么他们的人生会那么幸福,我们难以想象。比如季先生,在那段疯狂的岁月里,不对他批斗了,就把他安排在女生宿舍门口打铃,因为那时都是传呼电话,电话来了要说“几零几室、某某同学有客”,都这样叫的。季先生有一段时间就负责干这个。后来季先生告诉我,他那段时间居然感觉幸福。为什么?因为他终于可以每天偷偷地从家里抄两大张纸的梵文——古代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把它带到门口的值班室里,边喊电话的时候,他就边琢磨着怎么把它翻译出来。后来我们知道,《罗摩衍那》的汉译版是季先生独立完成的。

钱学森的幸福充满文化的快乐,跟季先生一样,他们完全没有物质上的那么多选择性,他们依仗着一种人文的滋养,一种文明的积淀,度过了非常快乐的人生。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大科学家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大家可以去钱学森图书馆看看,他的儿子钱永刚先生把父亲所有的东西,包括与母亲蒋英的婚书都捐到了上海。钱先生的写字台是老式的,写字台的对面有一把非常小的椅子,我问钱永刚这椅子谁的?他说是母亲蒋英的。原来钱学森先生每天做完非常高精尖的绝密研究之后,就会坐到这个桌子前去剪报,蒋英就坐在那把小椅子上陪着丈夫,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一天蒋英对钱永刚说:“你去陪陪你爸爸。”他说:“我跟他没什么好谈的,他是搞导弹的,又不好跟我谈。”蒋英说:“你爸爸会高兴的,陪他不一定要说话,你坐在那里就可以了。”钱永刚先生说:“我这才知道,快乐是可以很安静的,幸福是可以很宁静的,陪伴是可以不需要说话的。”

当一种生活真的有了幸福感以后,一件最普通的事情都会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感受。在钱学森晚年,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钱和奖金都捐了。香港有位爱国企业家颁发给他一个“杰出科学贡献奖”,奖金是五百万港币。钱学森先生那时住院了,就由蒋英代他去领。她临走前,钱学森先生笑着对旁边的工作人员和儿子说:“你看,你妈妈要去领奖了。”蒋英说:“是啊,我要去领奖了,一张证书和五百万元港币。”下面一句钱学森先生说的话是我听过的非常有教养,而且极其幽默的话。他指着蒋英说:“你看你看,她要‘钱’,我要‘蒋’(奖)”。

今天,在我们的国家正经历着快速的发展和转变的时候,在我们享受物质财富,享受着安宁和安全,享受着越来越多的自由的时候,我们也要有一个思想准备,我们会面临更多的疑惑和困境。而我们对幸福的标准不再也不应该再一致。幸福绝对不是一种,幸福绝对不等同于或者不仅仅等同于财富、地位、名誉等,请大家一定要记住,有一种幸福叫“文化快乐”。谢谢大家!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文化论坛上的演讲

编辑 张金余

上一篇:低压配电检修高级工岗位规范下一篇:杨飞的合作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