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典型主观题一

2024-05-07

经济生活典型主观题一(精选6篇)

篇1:经济生活典型主观题一

《经济生活》典型例题

(一)1、材料一: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民生保障,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要更加注重公平,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强调发展成果要“更公平”的惠及人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的直接的现实的意义与目标就是让人们生活的更好。

(1)报告中加强民生保障措施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提出收入倍增目标,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②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③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这些措施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⑤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国人民的体现。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让人们生活的更好”?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③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缩小城乡差距,坚持共同富裕道路

④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发挥财政作用,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发挥税收作用,调节过高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2、(韶关二模)材料三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任务、新举措。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重点是两项任务:一是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2)根据材料三,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提出的两项重点任务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推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4分)

②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的管理结构等优点。许多国有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4分)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市场作用。(2分)

3、(惠州二模)材料二:2013年7月29日,广东省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提出在推动粤东西北地区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社会不能乱、环境不能坏”两条底线,走出一条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材料三:《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从调研到出台历时半年多。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基础上,反复斟酌讨论,并吸收和继承了历届省委、省政府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和政策,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举措。根据实际明确了粤东西北地区12市各自的具体发展任务和发展目标,使文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粤东西北应如何坚守“两条底线”。(10分)

①完善分配政策,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以维护社会稳定。(4分)

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3分)

③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3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或“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4、(珠海一模)材料一截止到 2013 年上半年,我国微信用户超过4 亿户,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同比增长56.8 %,电子商务整体市场的规模达到5.4万亿元,增长38.5 %。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的销量增幅都超过了25%。信息消费正在成为市场新的亮点和热点,信息消费正成为一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增长潜力巨大、影响范围广泛、拉动作用持久的新型消费形式。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该如何促进信息消费市场更好地发展?(10 分)

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利益杠杆的驱动下,生产适销对路的信息产品,刺激信息消费需求。(2分)

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2分)

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信息消费市场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2分)

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在财政和信贷方面支持信息消费,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规范信息消费市场中各主体的行为。(2分)

⑤消费者要求实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才能实现信息消费的可持续发展。(2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发展信息消费的积极作用

①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升生活水平。

②引导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提供更好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

③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增长。

5、材料二:某市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针对《决定》中“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提出要调整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已有100项行政审批项目被调整和取消;进一步清除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抓配套措施的建立和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好服务。

(2)材料二中某市的做法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启示?(10分)

① 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4分)②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3分)

③要形成科学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好服务。(3分)

篇2:经济生活典型主观题一

答案(1)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人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中朝文化交流可以使中国文化在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交融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获得更为旺盛的生命力。中朝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有促进作用。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山东省政府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如下目标:到2010年全面实现20个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2015年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到2010年完成乡镇服务站点改造提升,40%的村服务点达到规范化要求;到2010年全省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或活动室;到2010年全省实现一村一月一场公益电影;到2010年全省一半左右的行政村建成农家书屋,2015年覆盖所有行政村。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山东省政府采取的上述措施的依据。(20分

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能够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③文化能够塑造人生。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能够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④有利于推动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近几年来,随着洋节的兴起,在许多青少年中年味越来越淡。但在许多国家中,中国的春节却越来越受到欢迎。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年味”变淡的看法。(12分)(2)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春节?(8分)

答案(1)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年味、年俗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应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交替而与时俱进。春节某些习俗的改变,顺应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是必然现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因此,西方节日在国内盛行是正常现象。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推陈出新,以增强民族凝聚力。(2)传统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选择过春节的方式时,不应该“全盘照搬”或“断章取义”。

②对待传统春节,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4.2009年1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罗发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演讲,强调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中华文明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请你阐述这一文明观的理论依据。(10分)(2)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伟大思想对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何启示?(10分) 答案(1)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①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5.看漫画《引向歧路》,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此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漫画《引向歧路》的认识。

答案(1)漫画反映了文化对人有着重要的影响,落后腐朽的文化会把人引向歧途,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漫画也反映了当前我国文化市场中存在一些落后的、不健康的文化现象。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对人的影响。

②针对漫画所反映的这些现象,我们必须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查处落后腐朽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青少年要提高对文化的鉴别能力,自觉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影响,主动选择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

6、在每年的国庆、春节等“黄金周”,文化消费正逐渐成为广东人长假消费的新热点。广州购书中心人头攒动,日均人流量超过5万人;定位合理的文艺演出大受观众追捧,中山纪念堂举行“金狮奖”经典木偶剧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肇庆七星岩、佛山祖庙、梅州客家民居、中山伟人故里,一个个文化

含量高的旅游景点无不游人如织„„这,不仅让众多文化商家赚得盆满钵满,也让消费者尝到“花钱买品位”的甜头。

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提高该省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1)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提高该省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对该省社会发展能够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有利于促进该省科技、教育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文化生产力水平。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促进该省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

(4)文化丰富人生。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7、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从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的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工作,要求学生欣赏、学唱“国粹”京剧。北京作为参与试点的地区,从新学期起将在20所中小学试点开设京剧课,并向中小学推荐了一批优秀的京剧传统剧目,如《抗金兵》、《将相和》、《苏武牧羊》等。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回答:

(1)北京为什么要推荐一批优秀的京剧传统剧目进入中小学课堂?(8分)

(2)京剧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形式,有人为了京剧的发展和创新提出用钢琴等西洋乐器代替京胡为

京剧伴奏;也有人认为钢琴属于西乐,与京剧不相容,坚决反对。你对这两种观点怎样评价?(9分)答案(1)京剧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优秀的京剧传统剧目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优秀的京剧传统剧目进课堂,有利于丰富青少年精神世界,增强青少年精神力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等。

(2)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观点一照搬外来文化,完全否定民族文化。观点二认为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不相容,抵制外来文化。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8、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科学巨星钱学森在北京逝世。钱老走了,但留下的问题值得人们深思。以下是钱老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一些谈话片段:(北师大)附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培养了我的科学兴趣。

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

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

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

从文化创新途径的角度看,钱老的上述谈话对你有什么启发?(20分)

答案(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结合实际,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2)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创新中,要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需要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

(4)加强不同文化形式之间的平等交流、相互借鉴、相互结合,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

9.有专家认为,传统文化有双重作用,岭南传统文化特色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乃至社会全面进步的依托,但过于偏爱和僵化传统“粤味”,则难以跳出狭隘地域和“小传统”的限制,会使广东文化成不了大器,很难有积极作用。我们要大力革新岭南文化,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广东。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大力革新岭南文化必然要经历的两个过程。因此,实现岭南文化的创新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传统文化通过哪些形式传承下来?(4分)(2)在岭南文化创新中如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10分)

⑴文化通过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形式传承下来。(4分)

⑵① “古为今用”,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4②“洋为中用”,就是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4分)

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2分)

10.有人认为:世界各国文化应该趋向统一,而不应保留什么多样性。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各民族间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应当具有多样性。

(2)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世界才因此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人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嫦娥”工程是我国在发展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它对引领中国科技和文化不断创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人们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10

(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分)

②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能够培养人们的民族凝聚力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3分)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能够促进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分)

篇3:经济生活典型主观题一

《经济生活》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 2012年高考, 涉及的《经济生活》试题主要是图表类、问题指向类、原因论证类、观点评析类四种;试题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国内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 与党和国家当年的政策重点相一致, 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复习时, 研究高考中主观题的呈现形式, 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图表类

这类试题具有文字量少、信息量大、直观明了、富有条理、可比性强等特点, 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有效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试题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 二是设问。材料一般由标题、图表、注释三部分组成。设问通常由2个小问题组成, 如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如何解决图表中的问题, 或者图表中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设问之间形成锁链式, 环环相扣, 一环比一环要求高。

2012年高考,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38题第1问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北京文综卷第38题第1问 (读图12, 描述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在各个阶段变化的基本特点, 并说明加快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山东文综卷第30题第1问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浙江文综卷第41题第1问 (根据材料一中的表和图指出钢铁行业的现状) 都是此类题。

解答图表类试题一般采取“一审、两对比、三看”的策略。

“一审”就是审设问, 明确设问指向。

“两对比”就是在看图表内容时要横向比较 (即看不同年份、不同区域) 和纵向比较。遵循“纵比比变化、横比比联系 (差距) ”的原则, 在比较中得出结论。

“三看”就是看标题, 看小注, 透过现象看本质。 (1) 看标题。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 把握住图表的标题, 联系图表内容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同时图表的标题又对作答起到提示、指向和限制作用。 (2) 看小注。小注往往对答题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或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 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答案的来源之一。 (3) 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注意根据图中的信息找出内在的信息。

例1[2012·浙江文综卷·41 (1) ]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量过剩”问题突出,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材料表2007~2011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率及进口铁矿石价格

图2007~2011年我国钢铁产业粗钢产量及行业集中度

注: (1) 行业集中度以钢铁行业前十大企业粗钢产量占行业总产量的比率来衡量; (2) 《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行业集中度指导目标为60%。

根据材料中的表和图指出钢铁行业的现状。

解析:“一审”:本题要求考生对图表材料中的现象进行“描述和阐释”。

“两对比”: (1) 横向比较, 两则材料中都没有涉及横向上的对比, 故省略。 (2) 纵向比较, 将不同主体不同年份的情况进行比较。

三看: (1) 看标题:2007~2011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率及进口铁矿石价格, 2007~2011年我国钢铁产业粗钢产量及行业集中度。 (2) 看小注:小注讲解了行业集中度的概念和《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行业集中度指导目标。 (3)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国钢铁产业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目标相比, 还有一定差距。

参考答案:材料中的表表明, 2007~2011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率总体下降, 进口铁矿石价格总体上升。材料中的图表明, 2007~2011年粗钢产量不断增加;行业集中度逐年提高, 但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目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二、问题指向类

问题指向类试题, 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有效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此类题一般在材料中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或者是指明了为解决某问题采取的措施, 要求考生对应问题作答。

2012年高考,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38题第1问 (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安徽文综卷第38题第2问 (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 说明政府如何应对流动人口期盼) 、广东文综卷第36题第2问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 对材料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都是此类题。

解答此类题, 要认真分析材料中的信息, 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再一一对应着解答, 最好一个问题写出一条解决措施。由于每个问题对应的解决措施比较多, 因此要找出最重要的来作答。设问中规定了主体的, 一定要对应着主体写。

例2[2012·安徽文综卷·38 (2) ]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的视角看, 引导人口有序迁移, 统筹规划, 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 创新社会管理, 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

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 说明政府如何应对流动人口期盼。

解析:解答本题, 首先要正确分析材料中流动人口的期盼是什么, 即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其次, 确定主体是政府, 本着措施从问题中来的原则一一分析如何做。由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可以是多方面的, 因此要注意设问限定的范围, 即从促进社会公平的角度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通过再分配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促进教育公平,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让流动人口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考生若答出“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等举措, 可酌情给分)

三、原因论证类

原因论证类试题以往一般是要求分析某个主体为什么要做某件事情;近几年其设问有所变化, 一般是引用材料中的某个观点, 要求考生分析这种观点为什么会成立。

2012年高考天津文综卷第12题第1问 (根据上表,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概述我国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主要经验) 、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卷第12题第1问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 根据上述材料解释为什么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 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2012年高考广东文综卷第36题第1问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 简析“中国之谜”的原因) 都是此类题。

解答此类题, 有两种方法:材料中有明确的信息的,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来答题, 也就是说, 材料中这个观点有哪些支撑点, 考生必须找出来并将其转换为课本语句或时政用语;材料中找不到有效信息的, 根据设问的提示, 注意设问的角度, 将设问的限制范围进行分解后, 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找出支撑观点的依据。

例3[2012·广东文综卷·36 (1)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9.9%, 2010年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在短短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西方经济学界以苏联、东欧为参照, 不能合理解释中国改革与经济高速增长并行的独特现象, 将此称为“中国之谜”。

结合材料,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 简析“中国之谜”的原因。

解析:解答本题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范围, 二是明确“中国之谜”的原因是什么, 三是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阐述上述原因。而材料中并没有支撑这个观点的事实依据或理论依据, 因此只能根据设问进行分析了。可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及优越性等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鲜明的特征, 这是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基础。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

四、观点评析类

评析类试题主要分为两类, 材料评析类和观点评析类。近几年高考中观点评析类试题较多, 通常是通过一定的时事热点或者生活情境, 引发不同的争论, 得出不同的观点, 引导考生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说明。此类试题既有辨析题辩证思维的特点, 又同一般材料题一样可以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设问方式一般是: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等。

2012年高考安徽文综卷第39题第1问 (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 对“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进行评议) 、浙江文综卷第41题第3问 (结合上述材料, 运用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三中小林同学的观点) 、福建文综卷第39题第3问 (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追求利益最大化。”结合材料,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 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都是此类题。

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三步:第一步, 立足设问, 评析观点, 对于观点依据核心知识, 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 确立回答问题的角度。第二步, 依据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 依据有效信息, 调动相关知识。第三步, 组织答案, 论证观点。如果整个观点是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的, 则着重对观点进行理论性支持或批判。如果观点正误混杂, 则对正确的部分简要说明为什么正确, 重点分析错误的部分错误的原因并指出应该怎么办。

例4[2012·福建文综卷·39 (3) ]福建某著名民营企业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强调利义兼顾, 诚信不欺, 重视节能减排, 依法纳税, 积极捐助慈善事业,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追求利益最大化。”结合材料,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 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解析:解题时, 要明确此观点中既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首先要肯定合理的地方, 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什么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其次要补充不足, 明确企业不能只追求利益最大化, 还应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最后指出企业应怎么办。

参考答案: (1)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 是竞争的需要, 是企业自身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还必须遵守法律和道德, 诚实守信, 支持环境保护和公益事业, 承担社会责任, 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篇4:经济生活典型主观题一

一、“典型答案”的类型和选取

在每次学生检测练习时,总会出现一些踩不着点的答案,细细分析,这些答案不外乎有这样几种类型:第一,扣不紧题意,答案游离于题意之外,答案与题意可谓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典型答案”;第二,看不清要求,答案偏离了方向。譬如,题目要求利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有的学生答卷却出现了唯物论的原理,这种现象还不在少数;第三,记不住观点,答案缺乏政治术语和书本观点。由于书本知识不熟,作答时不能完整表达出书本上的原理、观点,答案中往往夹带着大量的学生个人语言。

在利用“典型答案”讲评前,首先要精心选取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答案。在选取过程中,要注意兼顾不同类型;同时将不同学生出现的问题集中起来。总之,选取的“典型答案”应来自于学生试卷,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试题讲评的方法和依据

在利用“典型答案”讲评时,老师可以将试题内容和事先选取的“典型答案”用多媒体呈现出来,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点评。我们可以组织前后桌4人一组,进行讨论,最后,由1人将讨论内容稍作整理作为主发言,说明“典型答案”可取之处,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待几个小组发言交流后,由老师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这样组织进行主观题的讲评往往能产生比较好的效果。之所以这样进行组织讲评,主要有这样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利用“典型答案”讲评时,我利用多媒体将学生中带有普遍性问题的答案呈现出来,并告诉大家这些答案是从各位同学的试卷中摘录下来的,这样一来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大家的兴致空前高涨,马上把注意力集中到屏幕上。

第二,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要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理念,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点评学生自己的主观题答案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在课堂上,组织前后桌4人一组,进行讨论,分析来自学生中的答案摘抄,既简便易行,又让学生全员参与,积极开动脑筋,相互讨论,达到共同提高的理想效果。

第三,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同学们自己的“典型答案”,由同学们自己分析,这样同学们不仅有兴趣,而且通过讨论,相互取长补短,使同学们在讨论分析中得到启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讲评之后的思考和启发

在利用“典型答案”讲评之后,老师必须引导学生从自己身上出现的这些“典型答案”中进行思考,这些答案有哪些类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答案,今后怎样注意这些问题?思考之后,对于今后的复习和答题又能获得哪些启发,通过引导,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对于“这些答案有哪些类型。”有的认为,答案角度发生了偏差;有的认为,答非所问,没有扣紧题目要求;还有的同学认为,答案纯碎用自己的话,没有利用书本原理、观点,说了许多外行话,根本没有说服力。这些意见就将前面所说的,学生主观题往往出现的几种问题答案罗列出来了。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答案”,同学们也有自己的说法。有的认为,书本知识缺乏理解,没能熟记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有同学认为,对主观题所给材料没能仔细阅读,审题出了问题;也有同学认为,在审题时,没有看清题目要求,未抓住所给材料和要求中的关键词。对于“今后怎样注意这些问题”同学们也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同学认为,要加强考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是最根本的一条;也有同学认为,要认真审题,注意题目要求。从这些学生的发言中,我们不难看出,利用这样的方法,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老师的引导,发动学生开动了脑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感悟,最后,由老师总结、归纳,提出复习、答题要求:第一,在复习上,复习记忆要到位。要注意围绕考点记忆,做到记忆不盲目;要围绕理解记忆,做到记忆不死记,进一步提高复习效率。第二,在读题上,思考分析要到位。要注意明确用什么知识点,做到思路不偏差;明确材料中的关键词,做到要点不偏离,进一步提高有效思考水平。第三,在答题上,得分意识要到位。要注意答案尽可能往书本上靠,做到答案不外行;尽可能获得更多知识点,做到答案不漏点,进一步提高主观题的得分率。

实践证明,利用“典型答案”进行试卷讲评,同学们获得了很大的启发,在复习、审题以及答题上都有了很大的长进,我觉得,这里主要还是得益于新课改中必须“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如果能做好这一点,“小高考”中的政治必修冲A还是不成问题的。

篇5:经济生活典型主观题一

一、考查辩证的唯物论(一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1、屠呦呦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终于从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随即另辟蹊径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创造性地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她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今年获得医学科学领域重要的大奖——拉斯克奖。

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屠呦呦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是怎样发挥意识的作用的?

2、理念引领行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绘就了十三五规划的蓝图,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引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进有利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体制机制,就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根据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说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的理由?(9分)

(二)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我国不断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从1971 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单独二孩政策顺利落地,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符合人口发展规律,有利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对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是如何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4、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长期来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因贫施策的科学性不够。精准扶贫是一种新的治贫方式:精确识别,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精确帮扶,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精确管理,农户信息管理,阳光操作管理,扶贫事权管理,做到公开、公正,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权和责。

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知识阐述为什么要从粗放扶贫转变为精准扶贫?

5、党的十八大报告出现了“美丽中国”的提法。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哲学依据?

6、“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政府采用了“西医”治疗,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这一剂“中医良药”发挥功效。可见,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的上述举措。(12 分)

二、考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7、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意义。8、21年前,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开启了与世界互联互通的新时代。从“K时代”到“G时代”,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互联网”到“互联网+”,中国互联网一直在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表达“中国主张”:“倡导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推动互联网迈向全球共治时代,中国不仅在说,更在努力行动。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互联网建设“中国主张”的发展演变过程所蕴涵的哲学道理。(10分)

9、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科学家们在2月1 1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引力波: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个世纪前就预言的时空涟漪。1916年6月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时预测,时空会产生涟漪并产生“引力波”,以光速从物体向外扩张。很多科学家怀疑这种波是否真实存在。1969年6月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物理学家约瑟夫〃韦伯宣布发现在引力波撞击探测装臵时发出了“声响”。但他的实验结果从未被再现过,最终所有人都不认同这种结论。1974年马萨诸塞州大学艾姆赫斯特学院教授约瑟夫〃泰勒和他的学生拉塞尔〃赫尔斯,首次发现了脉冲双星PSR B1913+16,以爱因斯坦预测的速度螺旋式向内靠拢。此次发现被认为是引力波存在的间接观测证据,获得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人类对引力波的探测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10、“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解决我国发展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知识,分析党是如何正确处理理论创新与解决实践课题之间的关系的?

11、近年来,某省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截至2015年底,该省已完成18家国有文艺院团和20家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完成全省图书出版发行、省级和地市级电影公司和电影院的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请运用“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原理评析该观点。

三、考查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一)联系的观点

12、人口问题跟消费、就业、养老密切相关。尽管依然顶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帽子,但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出现严重扭曲。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了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的新常态:一方面,中国已经处于深度老龄化阶段;另一方面,青少年人口减少将对未来的消费、劳动力供应、创新等经济活动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直接给未来养老带来挑战。为积极应对人口结构出现的新变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增加劳动力供给、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是继“双独二胎”、“单独二胎”之后的又一次调整生育政策。

请运用联系观的知识,谈谈你对国家调整人口政策的理解。

13、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习近平主席针对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立足于不同国家、地区、人群间信息鸿沟的客观现实,顺应人们对互联网安全与发展的强烈诉求,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状况并倡导各民族文化的交流,锁定智能互联带给人类的空前发展机遇,直面网络犯罪、网络攻击、网络谣言等网络空间问题,提出了“中国方案”的五点主张: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知识,分析提出“中国方案”五点主张的正确性。14、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所谓“相机调控”,就是政府根据经济形势、市场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种或者几种政策措施,做好“预调”、“微调”。

根据材料,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才能做好相机调控?(12分)

(二)发展的观点

1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所坚持的方法论。

1、量变与质变

16、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原因的影响,我国外部需求明显减弱,我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增长的压力增大。同时,我国外贸企业的研发、设计等核心竞争力与外贸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附加值低、国际议价能力差。长期的贸易顺差也容易导致贸易摩擦。为此,我国政府提出,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这三个支柱开展工作,保住外贸企业多年苦心经营的国际市场份额,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说明我国应如何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2、综合考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7、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关系错综复杂,各国具有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但是,各国又是有着共同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种复杂关系为中国与沿线各国制定方针政策提出更高的要求。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系统勾勒了“一带一路”路线图。目前已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透过这些早期收获,“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建设所蕴涵的哲学道理。(12分)

(四)矛盾的观点

1、矛盾的基本属性

18、从经济学角度看“需求侧”的三大需求是投资、消费、出口,与之对应的是“供给侧”,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长期以来,我国将“需求侧”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供给跟不上需求”的矛盾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中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根据材料,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说明“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关系。(10分)

2、矛盾的对立同一关系原理

19、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正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词。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人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多依靠“用免费拉人气、用刷单求上位、用低价抢市场、用爆款搏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这个根本,而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互联网+”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真正的融合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的促进和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互联网+”与“工匠精神”能够实现融合的哲学依据。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20、201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分类推进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亮点。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关于分类推进国企改革指导意见

总体要求: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着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主要措施:商业类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

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分类推进国企改革指导意见的正确性。(8分)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方式经历了从“输血式”的生活救济扶贫向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的“造血式”开发型扶贫,从大水漫灌式的全面扶贫到滴灌式的精准扶贫的转变,扶贫方式日渐科学精准。开展精准扶贫,要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工程,坚持了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有效衔接。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是如何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

5、综合考查矛盾的观点

22、近年来,面对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特别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2013年,中央提出“区间调控”概念,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把握好防通胀的“上限”,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着力调结构、转方式;2014年,进一步提出要注重实施“定向调控”,即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2015年以来,又提出要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相机调控’’,强调把握好调控措施出台的时机和力度,不断提高相机抉择的水平。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央是如何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12分)

23、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

《纲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动力。但是,当前我省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要重点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珠三角地区着重发展传媒出版、工业设计、动漫游戏等高端和新兴文化产业;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要依托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雷州文化等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同时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五)辩正否定观 24、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用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培育健康网络文化;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原因?

(六)综合考查唯物辩证法

25、“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下供给侧存在如下问题: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没有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构;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差;有些产业的发展已达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峰值;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等等。

针对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为供给侧改革提出方法论建议。

26、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上个世纪70年代,在极端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克有效治疗疟疾的方法。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通过翻阅大量中医药典,受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的启发,屠呦呦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醚冷浸法低温提取,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由于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作出的革命性的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青蒿素提取成功的原因。

四、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发展规律 27、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变身为市民后,这就必须要打破二元化户籍结构,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意见》要求适应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化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进行户籍改革的哲学依据。

(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28、建设美好家园,让人民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中生活。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截至2013年,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县)5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986个。政府还推动建立生态被偿机制,中央财政安排的生态补偿资金总额从2001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约780亿元,累计约2500亿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需要人民共同参与。

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6分)

(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9、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督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分析H市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合理性。

(四)综合考查唯物史观

3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患上了“城市病”,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房价虚高、管理粗放、应急迟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破解城市发展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结合材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在实现城市发展中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的必要性。

31、改革开放以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需求侧政策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国内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2015年12月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运用唯物史观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当前加快供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性。

(五)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

32、屠呦呦和同事们通过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可能对疟疾治疗有效果的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实验,但没有发现有效成分。“后来,我想到可能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用乙醚提取。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用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试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经过试验,用乙醚提取的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抑制率达到了100%。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药。”因其在治疗疟疾方面的杰出贡献,、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

请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谈谈屠呦呦获奖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答案:

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屠呦呦在科学探索中发挥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发现了提取青蒿素的方法。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屠呦呦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保持高昂的斗志,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屠呦呦坚持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成功提取了青蒿素。

2、①理念引领行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五大发展理念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2分)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新阶段发展实践中的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新认识。(3分)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的正确认识,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才能有效化解风险,应对挑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4分)

3、①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既要立足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又要随着当前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②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对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遵循了人口发展的规律。③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根据我国人口形势的变化,逐步调整生育政策,稳妥有序推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4、①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粗放扶贫对贫困的状况不明,政策和措施的针对性不强、指向性不准,未真正做到从贫困的实际情况出发。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贫困状况和扶贫的任务、难度在变化,粗放扶贫存在不足,需要我们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创新扶贫政策措施。③把发挥主动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精准扶贫由于精确把握贫困的实际情况,遵循经济规律办事,能取得更好的扶贫效果。

5、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美丽中国”是立足于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一客观实际所作出的正确决策。(4分)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4分)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实现人富山水绿。(4分)

6、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这一剂中医良药发挥功效。(4分)②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要尊重客观规律,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4分)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要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4分)

7、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群众路线教育是新形势下顺应群众期盼、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深人开展,有利于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效果将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接受检验。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每点3分,共12分)

8、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我国基于互联网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主张并推动互联网共建理论发展。(4分)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体的认识不断深化,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分)③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国关于互联网共建的理论随着实践深入,不断向前发展。(3分)

9、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探测引力波的实践水平是不同的。(3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物理学界对引力波的认识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是会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3分)③认识具有无限性。随着引力波探测实践水平不断提高,探测设备的更新,人们对引力波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3分)④人类的认识是在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中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引力波探测和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变化过程。(3分)

10、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准确把握。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五大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目前中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坚持了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①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文化体制改革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防止真理在某种条件下转化成谬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既要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又要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而不是全盘搞文化产业化。

12、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人口问题与消费、就业养老密切相关。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党和国家根据国家发展状况,及时调整人口政策,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③关键局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决定整体功能,要求搞好局部,推动整体发展。人口问题对国家长远发展有重要影响。④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综合思维。国家的长远发展要求合理的人口结构。

13、①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中国方案”五点主张锁定网络空间,兼顾各类联系,坚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②“中国方案”五点主张立足客观现实,顺应人们诉求,既注意客观条件,又恰当运用主观条件;③“中国方案”五点主张尊重各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状况并关注文化间的交流,既把握事物内部条件,又关注事物外部条件;④“中国方案”五点主张锁定智能互联带给人类的空前发展机遇,正视互联网存在的问题,既认识事物有利条件,又重视事物不利条件。

14、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正确认识宏观调控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联系,增强调控的预见性,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准备不同的预案,做好“预调”。(4分)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正确认识和把握相机调控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灵活机动的决定和选择采用哪种政策措施。(4分)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整体统帅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在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对局部进行“微调”,做到既顾全大局,又重视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增长。(4分)(若答系统优化酬情给分)

15、①全会要求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体现创新精神,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全会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坚持了用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③全会要求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不断开拓新境界,坚持了积极做好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④全会要求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坚持了在解决问题时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因。(每点各3分)

16、①量变是质变的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调整产品结钩,增强外贸竞争新优势,实现外贸稳定增长。②质变是量变的的必然结果,当我们留要保待事物性质稳定时,必须坚持适度原则,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我国政府在支持出口的同时,要积极鼓励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减少贸易摩擦。

17、①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认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一带一路”属于人为事物,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形成之后变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具有客观性。(3分)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彼此之间存在着固有的联系,通过“一带一路”建立起新联系,使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更加紧密,来往更加方便。(3分)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它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带一路”的开辟和建设,立足长远加强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其广阔的前景是可以预见的。(3分)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大胆支持新事物的成长。“一带一路”的愿景是美好的,符合沿线各国的共同利益,但是其发展过程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要积极促进“一带一路”的健康发展。(3分)

18、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供给和需求是现代经济活动互为关联的两个方面;扩大内需能够引领和推动供给,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③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情况下,由原来着重扩大内需转向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9、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贯通。“互联网+”与传统“工匠精神”既存在相互冲击,也可以相互适应,双方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②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可以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树立企业信誉和形象,打造品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让“互联网+”与传统“工匠精神”在取长补短中促进企业发展。

20、①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必须坚持以普遍性为指导,国企改革要遵循中央的总体要求。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根据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分类改革措施。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深化国企改革,要把贯彻中央指导方针和把握不同企业的实际和特点结合起来。

21、①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五个一批”工程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因人因地施策,以提高扶贫实效。③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五个一批”工程的提出和实施是我国根据当前贫困问题实际情况,实现扶贫方式的与时俱进的结果。④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起其特殊性。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坚持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相衔接。

22、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正视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以利于新问题的解决。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调控思路和方式。③坚持个性与共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遵循宏观调控总体思路,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具体方式,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3、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广东省文化建设既取得了重大成就,又存在不足。(4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东省文化建设要针对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同时要充分发挥广东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4分)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要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广东省文化建设要把突出地方特色和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结合起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4分)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集中主要精力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广东省文化建设既要重点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又要发展好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4分)

24、①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新兴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辩证否定,是媒体形式的发展;②辩证的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新兴媒体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又在传播手段上进行了创新,实现了发展;③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的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的否定一切,其实质是“扬弃”,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有特色,因此要形成生态互动,融合发展。

25、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供给要适应变化发展的消费结构。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供给应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③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处理好生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联系。④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科技创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26、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善于从事物的固有联系出发,建立新的联系。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中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体现这一点。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疟疾给人类带来危害,中国科学家敢于直面问题,努力协作攻克这一难关体现这一观点。③系统和要素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求我们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青蒿素的发明是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要脚踏实地,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不断改进提取方法,最终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体现这一观点。⑤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办事情。青蒿素能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的作用不可限量反映这一观点。

27、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要打破二元化户籍结构,必须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3分)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说明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2分)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城镇化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2分)

28、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3分)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3分)

29、①针对存在的问题,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在实践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分)②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提高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把握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2分)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基层法治体系,改革上层建筑,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分)④依法推动社区协同共治,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2分)

30、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城市发展的五大理念是对我国城市发展问题的的正确反映。城市工作发展牢固树立并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有利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城市发展的五大理念自觉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做出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利于让我们的城市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幸福,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解决当前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现实问题。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提升的需求。

篇6:典型时政主观题

一、长征精神

1、长征精神是照亮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永恒的高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①长征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③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2、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谈谈党是怎样在长征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①真理在实践中得到认识和发现。经过长征,党找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道路和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②真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长征的胜利,使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③真理在实践中得到发展。经过过长征的千锤百炼,使党的思想不断成熟,为抗日战争胜利和中国革命赢得最后胜利提供了中坚力量

3、班级召开“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主题班会,请就中学生如何走好新的长征路列出发言要点。答案示例:①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②脚踏实地,不怕艰险,团结协作,甘于奉献。

4、有人说,长征精神不过是一种求生欲望,是在有生命危险时给逼出来的精神,对现在来说已经过时了。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知识,对长征精神“过时论”加以批驳。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虽然红军长征的年代过去了,但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全民族的广泛认同,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长征精神是红军在长征这一伟大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③长征精神“过时论”抹黑历史,误导国人,贻害无穷,我们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坚决抵制错误思潮。

5、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应如何弘扬长征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习长征精神,尊重长征的客观事实,理解长征精神的本质,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时代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赋予长征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增强民族凝聚力。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6、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用长征精神照耀新的长征路。

①传承长征精神,不忘初心,不畏艰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②弘扬长征精神,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矢志奋斗。

7、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为什么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革命胜利并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②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③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的利益是我们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8、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请为高三学子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设计一个班会主题,并列举一个文化或哲学依据。

示例:主题:弘扬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依据:意识能动作用;文化影响人。

9、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需要激活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②红色基因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根脉源泉。③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④激活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途径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

10.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当代我们应如何发挥英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12分)①必须充分认识到英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4分)

②学习英雄精神的实质,用英雄精神引领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践行英雄精神,发挥英雄精神的激励引导作用。(4分)

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把弘扬英雄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赋予英雄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使英雄精神在引领民族前行中永葆生机与活力。(4分)

二、精准扶贫

1、党和政府提出“精准扶贫”的政治学依据。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

②体现了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分);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 ④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政府职责的所在。(3分)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3分); ⑥有利于政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2分)

2、党和政府实施“精准扶贫”的经济学意义。(14分)① 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4分)②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4分)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3分)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3分)

3、假如你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在扶贫开发中应如何履职?(12分)

答案一:人大代表:①行使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实际的精准扶贫的方案,并在人大会议上审议相关精准扶贫的议案,表决关于精准扶贫的相关决定。(4分)②行使质询权。对政府在扶贫开发开发工作的工作进行质询并要求答复。(4分)

③在自己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中,积极宣传有关精准扶贫的政策、法律法规。并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关于精准扶贫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4分)(如果学生没有结合精准扶贫进行相应分析,每点只给2分)

答案二:政协委员: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关于精准扶贫方面的意见和要求,(4分)②积极提交精准扶贫措施的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4分)

③就精准扶贫方面的工作、问题和落实情况对有关部门进行民主监督。(4分)(如果学生没有结合精准扶贫进行相应分析,每点只给2分)

4、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XX模式”对贫困地区脱贫的启示。(14分)①政府应实施宏观调控,制定乡村经济发展规划,为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找准定位。(3分)②应积极发挥财政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3分)

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采用公司经营,市场运作模式,发展乡村经济。(3分)④发挥多方市场主体作用,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农户积极性,扩大就业,增加收入。(3分)⑤加快转变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从而实现脱贫。(2分)

5、结合材料,说明该县扶贫致富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2分)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2分)+扣题分析(2分)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分)该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扣题分析(2分)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2分)+扣题分析(2分)

三、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1、结合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角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①道德模范彰显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的重要载体和道德滋养。②表彰道德模范活动,有利于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③表彰道德模范活动,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有利于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④有利于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2、互联网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

①互联网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全新契机。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互联网促进了文化与资本的有机融合,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③互联网使选择、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颠覆了传统资讯生产的组织形式、传播途径,推动了文化内容形式创新,增强了文化创造活力。④互联网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最大程度地超载时空的局限,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每点3分)

3、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10分)

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通过规范网络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树立良好国家的形象。(3分)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不断解决抄袭之风、网络盗版等问题,使文化产业在曲折中持续发展。(3分)③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紧紧抓住“提升内容品质、积极打击盗版”这一促进互联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4分)

4、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孝文化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如何促进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12分)

①辩证地分析传统孝文化的现代价值,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让孝文化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挥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②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要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需要赋予孝文化新的内涵,促进孝文化创新。(2分)③增加“民主”“平等”“法治”“公正”的元素,促使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2分)④营造孝文化的社会氛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崇尚孝道的社会风尚(3分)。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

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1、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的理解。(12分)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发挥先进文化对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3分)②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可以不断巩固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3分)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之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3分)

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和的核心和标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有利于提高全民族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国家力量。(3分)

2、分析X省通过开展“四德”(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生活依据。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四德”建设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分)②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四德”建设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文化塑造人的作用。(4分)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促进社会全面进步。(4分)

3、请你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国家:加强舆论宣传教育,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教育。

家庭:家长要以正确的思想和言行引导、教育子女,及时解决子女思想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创作出版各类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未成年人读物和视听产品,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等。

4、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开展道德模范等形式各样的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学习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法律法规,依法处罚严重违背道德规范的各种行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到大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邀请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作道德报告会。认真落实大中小学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形成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引导他们养成文明行为习惯。鼓励多推出一些文艺精品书籍、优秀影视剧和音像制品,并优惠或免费向大中小学生发行,引导广大青少年用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加大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强力推进打击网络和手机淫秽色情信息、整治网吧、净化荧屏声频、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和出版物市场专项行动,净化文化环境。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及不道德行为的危害性。加大对道德模范的奖励评价机制建设等。

5、写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依据材料一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阐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12分)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能发挥优秀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促进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3分)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3分)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3分)

6、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引导广人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依据。(10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在指导人们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中能发挥积极作用;(2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有正确的导向作用,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2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引导人民群众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引导和保证。(3分)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引导人民群众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推动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分)

7、作为即将毕业的当代中学生,应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统一”?(4分)①掌握理论,内化于心,学习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2分)

上一篇:作文 九班,独家回忆下一篇:高考语言表达得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