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生活主观题

2022-07-29

第一篇:哲学与生活主观题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

哲学主观题通常以情景材料为依托,着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解答哲学主观题,要求学生根据情景材料和提问指向,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结构体系,而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再现。

哲学主观题的方法和技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设问明确答题范围和角度

1、审设问明确答题范围。主观题一般由材料和设问构成。认真阅读设问非常重要。材料蕴涵着知识点,而设问却规定着答案的范围。通过审设问明确使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还是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回答问题。

比如下面这道题: @某贫困地区县政府要组织群众开垦荒山,可是荒山上长满了一亿多株的酸枣树,新树种不活,老树又挖不掉。于是县政府组织农科人员对荒山进行实地考察,同时借鉴外地经验,从外地购入枣树进行接穗。经过 5 个村的试验,使经济价值不大的酸枣变成了经济价值很大的甜枣。 “ 一花引来万花开 ” ,试验成功后,调动了农民承包荒山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得该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县政府是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

如果不看问题,可以写的知识点要比实际答案多得多。比如 “ 一切从实际出发 ” 、 “ 联系的观点 ” 等都可以写。但此题已经做了限制,即 “ 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 ” ,所以答案就不能多写。

22222审设问明确答题角度。一般说来,提问不外乎三种: “ 是什么 ” , “ 为什么 ” , “ 怎么样 ” 。从难度看是逐渐加深,从知识点看 “ 是什么 ” 和 “ 为什么 ” 侧重于原理, “ 怎么样 ” 侧重于方法论意义。从能力要求看, “ 是什么 ” 主要考查知识能力, “ 为什么 ” 主要考查分析能力, “ 怎么样 ” 更倾向于考查适用能力,所以,不同的提问角度要求同学们作出相应的不同的解答。如上题设问的是 “ 怎么办 ” 的问题,侧重于方法论意义角度。

可见,审题时仅仅看材料是不够的,还要认真看清范围规定和提问角度。

二、审材料分. 在 “ 审设问 ” 之后,要提炼出与问题相适应的哲学观点,这其实也是审题,而且是审题最关键的步骤。

第一步对材料做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层并概括出其大意,用单句或词组写出来。具体做法是:每一层概括为一个短句或词组,全段再概括出一句或几句,划出重复部分。这样做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出其所蕴涵的哲学观点。

如上题,我们可以概括出这样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开荒困难,老树不让新树。 第二层次:考察、借鉴、接穗。 第三层次:试验、(接穗)酸枣变甜枣。第四层次:经验推广、脱贫致富。 第二步是在第一步概括的基础上,对每一层次作分析,提炼出哲学观点。分析时要注意的是并非一个层次只能提炼一个观点,在哲学常识中,一种现象可以用几种观点来解释是很常见的,而且有几个现象共同反映了一个观点。

如上题:“ 开荒困难,老树不让新树 ” 可以得出 “ 矛盾普遍性 ” 的观点; “ 考察、借鉴、接穗 ” 反映了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的观点; “ (接穗)酸枣变甜枣 ” 是 “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的观点; “ 试验 ” 和 “ 经验推广、脱贫致富 ” 共同反映了 “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 的观点。

这种提炼观点的方法看来有点机械,却显得很有条理性,尤其对那些面对主观题觉得无从下手的同学而言,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三、组织答案“四注意”

组织答案是题目最终的完成,也是考生知识和能力的展示,因此显得尤其重要。一般说来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 、注意结合材料

组织答案时,首先要写出观点,而且表述要到位,关键词不能漏,当然仅仅写出观点还不够,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是很重要的。有些学生不知道该怎么结合,最简单的方法是摘录材料中的句子,指出体现什么观点。

2 、注意答题角度

答题角度一定要根据提问作出对应的回答。如上题问的是 “ 该县政府是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 ,答案就要从方法论意义上阐述,并且紧紧围绕 “ 如何 ” 这一问题。这样才做到紧扣题眼,不至于 “ 答非所问 ” 。

3 、注意答题语言规范

语言首先要简洁,句子要通顺、达意,同时要注意学科性,答题时一定要运用一些学科术语,体现哲学性和政治性。如果没什么把握,尽量用课本上的原句。

4 、注意价值取向

由于哲学常识是思想政治课,所以有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这要求在答题时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如关于环境,人口等问题时,态度要明确,在阐述观点,结合材料之后,旗帜鲜明地表达个人倾向。

《生活与哲学》重点原理提示:(注意各原理所属的范围)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规律客观性原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原理唯物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观联系的客观性原理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发展观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观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方法)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理辩证否定观原理历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群众观点价值观导向作用原理人生观、价值观:人生价值实现原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原理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例题

1.西部某贫困山区,人多地少,700平方公里的荒山上长满了1亿多棵野生酸枣树。其中有一个村靠酸枣嫁接率先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县政府及时总结他们的经验,并派农技人员下乡考察,在借鉴该村嫁接技术的基础上,培育出经济价值更高的新品种——酸中带甜的大枣,在全县推广。县政府还制定了荒山使用权60年不变的政策,嫁接活动全面展开。县政府当好后勤,组织购买嫁接穗,开办技术培训班,后来,又利用丰富的大枣资源,瞄准市场,办起大枣系列产品加工厂,实现加工增值。经过几年奋斗,该地区逐渐实现了脱贫致富。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该县政府是如何带领群众奔小康的?(12分)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2分)根据本地人多地少的实际,在酸枣上做文章,推广酸枣嫁接技术,做到从实际出发;(2分)

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2分)县政府及时总结经验,培育出新的品种,在全县推广体现了这一点。(2分)

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坚持联系的观点。(2分)农村中的各产业是相互联系的,兴办大枣系列产品加工厂解决了大枣的销路问题,实现加工增值,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2分)(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也可以,其它原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注意: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2、 材料一:2007年5月29日开始,江苏省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的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和面包。各方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出现50年以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等诸多因素,导致蓝藻大面积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地的水源。

材料二:在这场看似天灾的背后,也有挥之不去的人祸的因素。无锡“水危机”引发一场“环保风暴”;当地一些企业因违法向太湖排污而遭到严肃查处或遭勒令停产整顿,相关政府部门责任人也因“监管失责”被问责查处。为做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统计分析和预防应对工作,无锡市将从10月份起实行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月报制度,对全市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进行监控。

从哲学角度说明,无锡水污染事件给予我们哪些启示?(8分) ①太湖水水质变坏,启示我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 无锡市引发的“水危机”,启示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要重视环境保护,从长远利益出发,落实可持续发展。 ③ 当地一些企业的做法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不作为,启示我们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企业要有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政府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④ 太湖水污染问题,启示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护好环境。

(如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等角度去答也可酌情给分。)

注意:“启示”重在回答方法论,即“怎么办”

3、(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农村经济结构问题不解决好,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素质结构的提升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要做好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就必须认清和把握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演化的规律,使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问题: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1)体现了主次矛盾辨证关系原理,我们要善于抓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解决次要矛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体现了主次矛盾辨证关系原理。(4分)

(2)整体与部分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立足整体,同时重视局部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部分对整体有重要影响。(4分)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如果农村经济结构问题不解决好,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素质结构的提升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观点。(4分)

4、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材料二:200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三农”问题发出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材料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就业体制改革,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保险等制度,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为此,国家着手解决9亿农民的看病难问题,拨出专款扶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三个材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观点?(8分) ......答案要点:(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及国家着手解决9亿农民的看病难问题,拨出专款扶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都体现了这一点。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尊重人,主动关心人,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

第二篇:2016生活与哲学哲学主观题问法分类

【第一单元】

★请结合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为什么要倡导哲学成为人类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的“灵光”? ★“但要说哲学知识没用,那就大错特错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要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为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概述牛顿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牛顿信奉上帝,晚年科学研究受阻) ★你是如何看待反方的担心与正方的根据的?能否从正方的根据得出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必要的结论?(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马哲的作用)

★结合材料

一、材料二,分析说明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联系。(联系≠关系) ★请写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围绕哲学和世界观这两个概念,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概述各种观点。(二者关系、科学非科学之分)

★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是什么?它们各自的基本观点如何?

★结合信息二,请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关系?

★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书P

12、

22、23)

★漫画反映的共同哲学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背景是算命、求神拜佛等唯心主义观点,指向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人类对极端天气的反思是如何体现哲学的基本问题的?

★结合材料分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是如何体现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分析人类对月球的探测带给我们的启迪。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结合材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结合材料,试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分析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正确性。

★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党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正确性。

★请用哲学与社会变革的关系原理分析上述材料。

★有人认为: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观点的?

★拉法格谈到的马克思“那人类社会发展的辉煌理论”指的是什么?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清楚地把握了世界历史的逻辑”的哲学原因是什么?(唯心×古朴×近代机械×马哲√)

【辩证唯物论】

★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唯物论+认识论)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道理。 ★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指出我国出台《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的正确性。

★西藏林芝地区发展经济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生态保护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观点?应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请分析“小鱼胜大坝”的故事所蕴涵的辩证唯物论智慧。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阐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唯物论依据。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样的唯物论启示。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山东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唯物论依据。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海南省政府是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 ★请简要回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唯物论依据。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说明,为什么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哲学道理?(钱塘江涌潮的探索) ★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论角度分析说明观潮者怎样才能安全观潮?

★请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相关知识,分析2013年经济增长目标变化的哲学依据。(唯物论的知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和主观能动性) ★请运用“探索世界的本质”的知识(或“探索世界”有关知识),谈谈抗战剧创作者们应如何做到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正确发挥意识活动的特点+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说明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的合理性。(自然界的物质性+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

★结合材料一和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从网购者角度谈谈应如何理顺关系,过好“双十一”狂欢节。

★结合材料,从“把握思维的奥妙”角度,说明人们在治理都江堰的工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说明做好扶贫工作各级党员干部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的原因。(能动地改造世界两条) ★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谈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什么要重视“魂”的建设。

★有人认为,蓝藻不能消灭但能有效扼制,也有人认为,人类总有一天能够消灭蓝藻。你持什么观点?为什么?(蓝藻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自古就有) ★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试用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结合材料,运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对该专家的观点加以分析说明。

★结合材料,说明打造金山银山应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走低碳化道路应如何坚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具体要求,反对两个错误倾向)。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基本观点的发展过程。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求索真理的历程”的观点,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过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年,价值体系→党的十八大2012年,核心价值观)

★分析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观点?(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制定就业政策)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西柏坡精神的产生及其对“中国梦”实现的意义。

★材料中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过程:十四届六中全会96年→十五大97年→十六大02年→十七大07年→十七届六中11年→十八大12年→十九大17年)

★运用“实践”的知识,说明该市是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的观点,说明《纲要》(××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实践的特征+实践决定认识之来源)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回答,依法治国为什么既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该院士观点的正确性。(对同一个问题“量子通信”的质疑、争论,所以用真理的属性+认识的特点) ★用“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材料:三步走,第一步2000年到2003年,初步建立系统;第二步,2012年前,覆盖我国及周边;第三步,2020年左右,全球覆盖)(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无限、上升)

★从实践与认识关系角度,分析中央领导同志深入全国各地进行调查研究的正确性。(或如何认识教育部要求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尊重事实,修正历史,从实际出发)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说明科学实验在量子通信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实践的决定作用,本题落脚点科学实验的作用,所以没有认识的反作用)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中国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谈谈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探索是如何体现这一过程的。(8分,十五大97年确立→十六大02年进一步确认→十八大12年全面阐述→十八届三中全会13年构建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14年通过《重大决定》,明确总目标)

★以珠峰为代表的喜马拉雅山的降升过程至今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说明了什么问题?(认识的反复性)

★科考人员描绘出一幅珠峰地区成长变化的历史画卷,说明了什么道理?(可知论+认识的无限性、上升性)

【唯物辩证法】

★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经济会议分析形势,一分为二+关键措施+区别对待+产业创新培育新增长点) ★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对上述两种观点的共性错误予以评析。(文化自满、肯定一切+文化自卑、否定一切)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传统文化应如何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角度,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广东省某市如何开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

★请分析材料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相结合、联系+新的领域、创新+重点、主要矛盾)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分析中共中央对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认识。(主次方面)

★结合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央在处理新疆问题上是如何坚持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的。(主次矛盾)

★结合材料,试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陕西省重视企业的科技创新的哲学依据。(原因、意义、理由)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中我们实施的嫦娥探月计划进行简要分析。(整体和部分、主要矛盾、量变质变、创新意识)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程。 ★有人认为,养老是家庭子女的义务。请用“联系”的观点对此进行评析。(整体与部分,一分为二分析,合理之处+不足之处)

★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有关部门在怒江开发问题上持谨慎态度的原因。 ★结合材料,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阐释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正确性。(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不是无能为力+多样性) ★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开展“兴边富民行动”的原因。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划分主体功能区的原因。

★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谈谈应怎样推动中医药发展。

★请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分析,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应如何突破“经济凹陷带”的制约。

★结合材料,说明必须把建设廉洁政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的哲学依据。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谈谈屠呦呦的事迹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哪些发展的观点? ★你是否赞成“电视将死”的观点?请运用发展的观点说明理由。 ★假如你参加了“光盘行动”,请运用发展的观点说明应该怎样做到节俭。

★结合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分析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有利形势。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有关知识,阐述当地是如何推动自身发展的。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注意材料,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运用矛盾分析法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经济振兴出谋划策。 ★材料一中振兴文化产业的要求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各国应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对立统一的观点的?(特殊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

★请运用矛盾观对材料中网民的言行进行简要评析。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对“人肉搜索”现象进行分析。

★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材料二中专家观点的认识。(普遍性或对立统一+特殊性+矛盾的主要方面、人口政策调整有利有弊)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芭比之父”通过“研究失败的花朵而赢得成功的芬芳”的原因。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开发与保护、公平与效率、开源与节流、中美之间的关系)

★中美两国在历史上关系错综复杂,既有竞争也有合作。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在推动信息消费发展过程中应当如何处理好试点和推广的关系?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载人航天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我国空间站建设历程的理解。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示范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做法的正确性。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矛盾分析法,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分类管理钢铁企业)

★Y区在打造黄酒特色小镇中是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结合材料,谈谈A市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中是怎样(或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相关知识:含义、矛盾特殊性具体表现即要求、重要性)

★结合材料,试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我国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理由。(经济建设+贫富差距等利益冲突)

★请运用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道德状况。

★有人认为:网络越发展,危害性越大。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观点。(网络利弊共存)

★假如你是学校书法宣传大使,请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服少数同学。(少数同学认为,电脑手机广泛使用,习惯了“键盘”,拥有毛笔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所以现在学习书法没有必要)

★请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说明电视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才能焕发生机。 ★结合材料,根据辩证否定原理谈谈“芭比之父”获得成功给我们的启迪。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原理,谈谈应怎样批判继承传统孝文化。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应怎样实现“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如何破旧立新,具体内容)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与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为什么能够成功研制电推进系统。(辩证否定观总体观点,勿分开+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及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重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依据。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分析党中央为什么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分析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或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和尊重民意的必要性。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从“国强”到“民富”转变的理论依据。

★请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日本方面应该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有关知识,简述我国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合理性。 ★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提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加快推进改革的依据。(投资体制、金融体制等)

★请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你对深化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认识。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对人口政策进行调整的原因。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合理性。(矛盾和规律)(亦可考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文艺创作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文艺评论工作应坚持的标准。(价判和选的特点+标准)

★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当前人们对少林武术价值定位为什么会有新的时代内涵。(特点+标准)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怎样才能保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李保国的事迹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价值观的知识+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请结合屠呦呦的成功经历,运用“人生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写一篇人生感言。(感言内容要求体现哲学理论,字数200字以内)

★运用“价值和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材料为突出贡献的人物谈人生感悟)(人生价值+价值观的知识,即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合材料二,说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撑船的准备。运用“价值创造与实现”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结合潍坊义工的义举,从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怎样才能使人生更有意义。 ★班里开展“学习村官张广秀先进事迹”主题活动。团支部成员以“如何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为题发言,请你列出发言提纲。

【开放式题型(全书)】

★你能从上述格言中感悟人生与哲学的关系吗?请运用哲学的智慧为你的人生拟定一个规划。(至少四个方面)

★请运用哲学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做法的合理性。(国家出台区域规划和区域性的文件、整体和部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体现的哲学道理。(细化于心,内心接受,意识的作用+量变质变+重视实践)

★结合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谈谈应如何推进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观+辩证否定观+创新的意义)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弘扬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的必要性。 ★你同意材料中的哪种观点?请用所学“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结合材料,为弘扬少林武术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知识点+材料)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就实现绿色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材料)

(知识点+

第三篇:林百欣中学《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训练

41.36. (23分)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和城镇化率情况

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达已到80%。

材料二:城镇化过程是一个资源重新配臵的过程。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推进城镇化。

材料三:当前我国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同时城镇内部“二元结构”现象又显现,后者既包括城镇居民与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之间在生产生活条件上的差异,也包括城镇棚户区困难群体与大多数市民在居住条件上的差异。要破解这种“双二元结构”问题,就必须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并行不悖”。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简要说明如何破解当前城乡“双二元结构”难题。(8分)

2.37. (29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03年,广东省曾经将“广东精神”概括为“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随着时代和经济社会的变化,精神建设重点也发生了变化,新时代广东精神应运而生。2011年12月起,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组织各界进行讨论,征集新时代广东精神。各级党委、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开展讨论,新老广东人、专家学者和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等也通过网络和报刊、座谈会等形式积极建言献策。2012年5月召开的中共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正式公布了“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厚于德,侧重于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诚于信,侧重于对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融合和坚守;敏于行,侧重于对敢为、实干的当代广东鲜明特色精神的彰显。目前中共广东省委正大力宣传新时代广东精神。

(3)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共广东省委在提炼新时代广东精神的过程中是如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8分)

3.36.(2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07年—2011年广东省A市GDP与民营经济发展状况

注:该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7年的34.24%上升到2011年的38.97%,而广东省提出了2012年达到45%的全省目标。

材料二:过去,A市利用全球资金、技术、原材料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廉价劳动力,大力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外源型经济”。但这一模式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动荡、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的影响

1而举步维艰。为此,该市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利用本地生产要素,鼓励发展民营经济,并成立了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和信用担保协会。针对该市发展“内源型经济”,专家指出,A市不缺内生性市场资源,关键是政府要善待市场资源,尊重市场主体的选择,让市场通过优胜劣汰以及经济周期自动完成产业升级过程。

(3)结合材料,说明该市在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的。(8分)

4.37.(29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8世纪,中国处于康乾盛世,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法国的伏尔泰甚至号召西欧向中国学习。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起来并处于上升时期,而中国正处于清王朝统治的末期,经济、政治日趋落后,“西学东渐”形成热潮,以严复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中国人”系统地把西方的经济学、政治学等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进入21世纪,我国确立了文化强国的战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发展公共文化外交,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寻求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之路。

(2)结合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阐释在文化发展战略上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方针的正确性。(8分)

5.36.(30分)材料一:近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材料二:2010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文化产业比重超过1/4,连续八年居全国各省市之首,然而,广东文化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且普遍存在“小、弱、散、乱”的状况,这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材料三:2010年7月,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必须坚持开放创新,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文化产业成为广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3)有人认为 “只有坚持文化创新,才能把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强省。”用辩证否定观分析这观点的合理性。(8分)

6.37.(23分)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我国治国安邦的大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治水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当人们对水的自然状态无力改变而不得不听命河流的阶段;二是人们有能力一定程度地控制洪水的威胁,也有条件兴建灌溉和航运工程的抗御并利用河流的阶段;三是随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改造河流为自己服务,但也对河流健康造成巨大伤害的阶段。四是当主要依靠工程技术等措施治水出现困境时,人们重新认识到人类与河流要和谐发展的阶段。

材料二:2010年4月5日,首届湄公河委员会峰会发表《湄公河委员会华欣宣言》,承诺要致力于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公正和环境良好的湄公河流域”。作为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亲密近邻和合作伙伴,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次区域合作,及时提供湄公河上游水文信息以协助下游国家的抗旱工作,此举获得各方赞赏。

(1)结合人类治水的历程,说明我们应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12分)

7.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身先士卒,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今天,从汶川到玉树,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事件甚至于社区服务中,都能看到

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真情献社会、服务暖人心”,在不断付出中也体验了快乐、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获得了赞赏,成为社会文明风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新时期志愿者行为的认识。(14分)

8.36.(2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李考进某大学学习设计专业后,客观分析了自己的情况:一方面基础知识扎实、能吃苦耐劳,另一方面缺少社会经验、家境贫困。据此,他制定了大学四年的发展规划: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既能解决学习生活费用,又为将来就业积累经验。一家以生产出口文化产品的企业征集改良产品的“金点子”,小李经过调查研究,为该企业提供了以下建议:一是在产品中注入中国文化元素;二是改进产品的外观设计,使产品适应进口国民族的传统习俗;三是通过互联网宣传产品。小李的建议为这家出口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也因此获得了丰厚报酬。

(1)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谈谈小李是如何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的。(12分)

9.36.(3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化产业是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我们促进文化 产业快速成长,繁荣文化市场,有效扩大了内需。2010年我们要更加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生产更多健康向上的文化产,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材料二 S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成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其主要做法是:坚特政府引导,立足市情,盘活老城资源,大力扶持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坚持用市场化的方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国有、民营和外资非文化企业以及非国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2) 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s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9分)

材料二 高铁技术素来被称为“大国技术”。2004年开始,我国汇集国内铁路装备设计 制造方面的精英人才,一边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再创新,一边开展工务工程、通信信号等各专业系统的集成创新,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涌现了多件是明专利。现在武广高铁的自主创新技术已成为多国购买目标。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树立创新意识”的理解。(11分) 10.37.(25分)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位于广州北部山区的某村,是一条具有800多年历史、具有典型岭南风格的古村落,曾获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保护奖。但过去很长时期内,该村的保护和发展面临“无人看管、自生自灭、干部对古村落漠视、群众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资金缺乏、旅游设施落后”等问题。这几年,全国兴起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热潮。当地政府意识到,必须本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力开展对古村落的抢救性保护和活态传承,防止过度开发。他们在农民群众中开展“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在学校进行乡土民俗教育,增强了民众的保护意识。同时从政策和投入上加大力度,把古村落保护的内容列入新农村建设日程。在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古村落一梁一柱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正绽放新的活力。

(2)该古村落的前后遭遇如何体现了实践的观点?(9分)

(3)针对古村落保护,有人说:“旧的不推倒,新的建不来,”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加以评析。(7分)

11.(3)2010 年9 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四届夏季达沃斯年会上指出:我们要认真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还要把“蛋糕”分好。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为广东做大并分好“蛋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12 分)

12.(21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反映一定时期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情况的指标。

图 广东省部分年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统计(元)

材料2008年我国投资率为57.3%,居民消费率为35.3%,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最低点,居民消费率远低于欧美国家70%的水平。据国家统计局测算,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4.3%。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给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

(2)结合上述图表和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我国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应如何扩大内

需。(10分)

13.(31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迈入2010广州亚运年,某中学高三(1)班围绕“激情盛会,和谐亚洲”主题举行了一次班会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

同学甲:前不久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今年要“精心组织和办好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有中央的大力支持,广州市政府更应积极进行亚运的筹备工作。

同学乙:为了办好亚运,市政府对多个交通路段进行修整改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亚运会的最终受益者将是广州市民。所以,广大市民要群策群力、群情参与,积极支持迎亚运市政大建设。

同学丙:我本人非常喜欢广州亚运会吉祥物乐羊羊,它是由广州美术学院4名在校学生作为主创人员大胆丰富的创意的结果。其创意,一方面体现了奥林匹克和亚运精神,另一方面来源于广州的“五羊”城市传说,具有浓厚的岭南韵味。

(2)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谈谈你对同学乙观点的理解。(10分)

林百欣中学《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训练

41.(3)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突破地域、区划、体制的束缚,统筹城乡发展和大中小城镇建设。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依靠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着眼于国家整体发展,统筹考虑各城镇、各农村地区,形成统一的科学的城镇化规划。(每点2分)

2.(3)①根据变化发展的时代和经济社会现状,调整社会意识的内容,提炼出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的广东精神。(3分)

②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变革思想上层建设的内容,使之适合广东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状况。(2分)

③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提炼出切实反映人民需求的新时代广东精神。(3分)

3.①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该市在不同时期,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都是依据当时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形势做出的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3 分)

②做事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市面对经济发展的困境,果断转变发展方式,对发展民营经济采取多项扶持政策,体现了政府的与时俱进。(3 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该市既充分尊重市场调节,又注意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2 分)

第(2)问:

4.①事物联系是普遍的。中外文化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我们既要“引进来”,吸收世界文化的先进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4 分)

②事物是永恒发展的。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方针,是为了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促进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4 分)

5.(3)①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4分)

②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建设文化强省要立足于广东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现创新与发展。(4分)

6.37. (23分)

(1)①要尊重客观规律。人类治水历程告诉我们,必须遵循规律,不可违背规律。(4分)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兴水利、除水害,是我们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民的体现。(4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我们要立足实践,不断深化对规律的认识,按规律办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4分)

7.37.(26 分)

(1)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志愿者为他人付出真情、担当责任体现了正确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和导向作用。(3 分)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新时期志愿者的行为体现了培育文明风尚、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新特征。(3 分)

③人生价值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志愿者既服务了社会,又体验了快乐、增长了知识、锻炼的能力、获得了赞赏,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了人生价值。(4 分)

④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我们要学习志愿者行为,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积极的贡献。(4 分)

8.36.(22分)

(1)①小李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了自己的发展规划。(6分)

②小李一分为二地分析自身情况,既看到有利条件,也看到不利条件,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6分)。

9.(2)①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立足市情,盘活老城资源,扶持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②正确把握实际。要把握本市的实际情况,立足市情,去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鼓励各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③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S市在立足市情的基础上,对老城资源进行盘活,用市场化的方式来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①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要求我们立足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我国在高铁技术方面的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但这种突破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对旧的传统的“扬弃”,敢于创新,突破陈规学说。我国在高铁技术的研制过程中,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加以再创新,又根据新情况加以集成创新,而不是盲目的否定一切。③辩证法的否定观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国高铁的研制过程,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又根据需要集成创新。

10.(2)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当地对古村落的态度从自生自灭到主动保护的转变体现了这一点。(3分)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该古村落前后遭遇,以及当地干部和村民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人们实践的历史性和局限性。(3分)

③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古村落和传统文化的态度的变化。(3分)

(3)①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既肯定又否定。古村落的保护应以保护为主,保留优秀的传统,同时适应现代生活的变化,才能使古村落在时代变化中更好地生存下去。(4分)②“推倒重来”的观点割裂了肯定和否定的关系,是一种机械的形而上学观点。(3分)

11.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正确处理这一矛盾,才能促进广东又好又快发展。(4分)

②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广东要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蛋糕”做大,更要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分好“蛋糕”,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4分)

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东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物价水平,积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4分)

12.(2)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办事情应善于抓主要矛盾。扩大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最持久的拉动力,要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我国农村人口多,更要把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减少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增强农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作为现阶段扩大内需的着力点。(10分)

评分意见:若考生答案符合题意要求,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3.(2)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通过办亚运让广州市民受益,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5分) 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策群力办亚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5分)

第四篇:2014届高考生活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主观题

历史唯物主义主观题 1. “收入倍增”和“教育发展”关乎民生之利,为人民群众所广泛关注。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过程中,围绕这两项内容进行了交流。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 聚焦“民富”

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实现这一目标最大挑战是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结合第一组观点,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确定的理论依据。(20分)

2. 土地的有效利用和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2010年某市农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耕地保护协会”。他们举办“耕地保护论坛”,积极宣传国家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主动监督和协助处理违法用地行为;主动整治废旧建筑,建设休闲健身场所,改善居住环境。他们发挥集体智慧,既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又保护了耕地,成为耕地的“第一守护人”。

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分析农民群众为何能够成为耕地的“第一守护人”。(10分)

3. 创新社会管理,共建活力中国,共享和谐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

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需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了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救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

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

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T市是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12分)

4.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材料二:某市政府法制办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先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后召开座谈会,请市民代表对条例的草案发表意见和看法。

材料三:某市区党组织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创建街道社区党建的立体运行体系,通过“分类设岗定责”、“民情日记”等形式,帮助3000余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解决了1700余件社情民意问题。

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价值观的什么作用?(4分)并分析党和政府是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的。(12分)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是一份郑重承诺,也是一项重大部署。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积极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果经济总量上去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不能相应增长,人民群众获得的实惠不能相应增加,经济增长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根基也会受到影响。

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努力“增加居民收入”。(14分)

6.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预计100万左右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实际上,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是可以满足大学生就业的,然而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有的宁愿蜗居大城市当“蚁族”也不愿到中小城市和基层施展才华,有的只盯着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而不愿走进中小企业;有的宁愿被动等待机会降临,也不愿主动创业。

结合材料,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是,说明大学生应有的就业观(10分)

7. 材料: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观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的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10分)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60年,雷锋当上了运输兵。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他写下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77年,刚入伍的郭明义代表新兵宣誓:“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精神追求。”几十年来,郭明义多次发起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资助学、义务献工等活动,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2011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2012年被人们称为“最美的感动年",涌现出“最美司机一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一大批平凡的英雄,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雷锋精神,使人们在温暖和感动中产生向上的精神力量。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8分)

历史唯物主义主观题答案 1.(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倍增目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倍增目标的确定,有利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倍增目标的确定符合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

2.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3分)

农民群众是农业生产的主体,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日益增强。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和首创精神,自觉地保护耕地。(3分)

党和政府实施的耕地保护政策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和表现。(4分)

3. ①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适应社会转型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3分)

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调整上层建筑,进行机构改革,促进社会发展;(3分)

③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发展社区自治,培育社会组织,推动社会进步;(3分)

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

4. ①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4分)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的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分)

③对根本政治问题和权力的认识,通过广汇民意、广集民智作出决策,着力解决群众的问题,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3分)④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3分)

⑤把群众放在首位、秉持正确权力观、问计于民、帮助再就业等,实践了群众路线,坚持了群众观点,巩固了群众基础。(3分)

5. ①是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需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者社会历史的发展。(亦可以从社会发展规律或主要矛盾角度回答)

②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或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观点)的需要。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③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亦可以从群众观点角度回答)

④是我们党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的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6. ①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根据实际选择职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发挥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3分) ②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把个人愿望与社会愿望结合起。(2分)

③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立足现实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奋斗中实现中游理想。(2分)

④坚持贡献与索取的统一,竞争就业、自主创业,在为社会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2分)

7. ①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循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②消费主义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违背了客观规律,危害了人民利益。

8. 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

②在劳动创造和奉献社会中不断实现人生价值;努力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第五篇:哲学与生活期末考试主观题目

2009届高三迎接期末考试《生活与哲学》典型主观题(精选)

1、2008年9月11日晚中国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随着行业内的各大知名企业也纷纷被查出产品含三聚氰胺,乳制品行业面临着信任危机。为应对危机,有人认为:相关企业应针对这一事实采取相应措施,如召回问题奶粉,对受害儿童作出相应赔偿,提供检查、治疗费用等;乳制品行业应树立产品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严把产品质量关,保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乳制品行业应该尊重价值规律,生产优质的产品。

结合背景材料,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谈谈乳制品行业怎样应对信任危机。(12分)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形势,总的来说,“当前矛盾突出,今后压力很大”。我国特殊的资源国情是: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矿产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3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矿产资源人均探明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环境问题。胡锦涛同志曾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臵。”试用唯物论有关道理分析党中央、国务院重视生态文明和资源环境的态度。(8分)

3、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减轻环境压力的治本之策。要加快循环经济立法进程,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探索有效模式,研究建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推动重点行业、源区域、城市和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把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落实到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制度设计、项目决策和法规规范制定等关键环节。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抓好重工业集聚区或工业园区建设和改造,推进产业链延伸组合,实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2分)

!

4、2008年9月19日至21日,由上海陆家嘴金融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在出席此次论坛时表示,为了克服当前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应进一步加强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加强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果。

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基本观点?(12分)

5、材料一:1993年的“汪辜会谈”过后,两岸关系经历了一段蹉跎岁月。而今,两岸在走过“乌云飞渡”的风雨历程后,终于迎来“雨过天晴”的“陈江会谈”。

材料二:两会成功复谈并达致丰硕成果再次表明,两岸关系发展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同胞加强两岸交流合作的愿望进一步增强,两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携手合作、共同发展。

材料三:两会复谈协商贯穿了“双赢、共构、包容”的智慧,而“两岸双方要商谈解决的问题还很多,需要两会承担的任务还很繁重”,变化了的历史形势,促使两岸要走出既往格局,开创合作共赢的新局面。两岸关系的未来,需要两岸高度的政治智慧、宽阔的人民智慧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认识。(11分)

6、据新华社北京2008年7月8日电,外交部8日在北京举行奥运会倒计时一个月动员大会。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说,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承诺,是中华民族的百年企盼。奥运会平安、顺利举行,事关国家工作全局,对进一步推动国家发展、提升国家的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奥运会筹备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时,希望全部同志和直接参与奥运的工作人员:增强做好涉奥外事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强化奥运意识,在思想上、行动上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更加积极主动、务实高效地投入到奥运各项工作中去;增强忧患意识,为举办奥运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紧迫感,以贵宾接待为重点,全面推进奥运外事工作;增强大局和全局意识,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增强主人翁意识,提供热情友好、优质高效的接待服务。相信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外交队伍一定能够圆满完成涉奥各项外事工作,为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试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上述材料。(9分)

7、材料:“鸟巢”的初步设计方案施工后,14名院士指出“鸟巢”设计方案既不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又忽视了“安全、实用、环保”的要求,该方案被暂停施工。北京市政府根据“节俭办奥运”的原则,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对“鸟巢”方案进行修改。在保留原方案设计风格的情况下,修改后的方案取消了原方案中的可开启屋顶,优化了钢结构,大大减少了用钢量,同时缩小了投影屏幕以减少光、声污染。

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说明“鸟巢”方案的完善过程。(12分)

8、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灾情牵动着无数华夏儿女的心,某校高三(12)班学生围绕“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主题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景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就在全世界还在惊诧错愕的时候,中国总理在三小时后直达灾区最前沿;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灾区,慰问抢险救灾人员和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雷霆万钧奔赴现场,各军种十万大军迅速集结灾区。抗震救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国务院决定对因灾死亡人员的家属每人发放5000元抚慰金。

(1)请你谈谈“抗震救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哲学依据。(6分)

情景二:汶川地震中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四个字“多难兴邦”,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底蕴,阐释了这个民族的不屈精神,地震让我们整个民族觉醒,让我们整个国家的凝聚力空前提升。是的,四川地震,让中华民族塞翁失马!

(2)从温总理所引用的四个字“多难兴邦”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哲学道理?(4分)

情景三: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让我们感动的英雄人物。为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授予成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等320个集体“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雷勇等5名同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授予蒋敏等517名同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3)抗震救灾英雄人物的事迹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启示?(8分)

答案

1、(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相关企业应针对这一事实采取相应措施,如召回问题奶粉,对受害儿童作出相应赔偿,提供检查、治疗费用等。(4分)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乳制品行业树立产品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严把产品质量关,保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4分)

(3)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如果违背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乳制品行业由于违背了价值规律,面临着信任危机。乳制品行业应该尊重价值规律,生产优质的产品。(或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4分)

2、(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3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和资源环境的态度反映了我国特殊的资源国情。(1分)

(2)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正确意识指导实践,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意识。(3分)坚持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突出位置。(1分)

3、(1)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3分)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循环经济的立法进程,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探索有效模式,研究建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推动重点行业、园区、城市和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等。(1分)

(2)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即从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3分)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减轻环境压力的治本之策。(1分)

(3)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3分)把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落实到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制度设计、项目决策和法规规范制定等关键环节。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抓好重化工业集聚区或工业园区建设和改造,推进产业链延伸组合,实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1分)

4、①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要求我们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和自觉性。“为了克服当前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应进一步加强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就体现了这一观点。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就体现了这一观点。

③主要矛盾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加强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体现了这一观点。

④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要求我们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果,就体现了这一观点。

5、(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1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两岸关系的发展。(1分)

(2)要把事物如实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分)从历史大跨步的“汪辜会谈”到因“两国论”而使两岸关系线路僵化,再到现在两会的复谈,两岸关系一直是不断变化发展的。(1分)

(3)要明确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2分)两岸关系经历了各种考验,正步入和平发展时期,两岸双方商谈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只要共同努力,必可以重新出发,步入合作双赢到良性循环。(1分)

(4)要培养创新精神,与时俱进,促进新事物的成长。(2分)变化了的历史历史形势,促使两岸要走出既往格局,开创合作共赢的新局面,这需要两岸双方发挥足够的智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1分)

6、(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分)“增强忧患意识”体现了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坚持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看问题。(1分)

(2)矛盾具有特殊性,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在奥运会筹备工作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措施,体现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1分)

(3)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2分)“增强紧迫感,以贵宾接待为重点,全民推进奥运外事工作”“增强大局和全局意识,提高统筹协调能力”体现了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1分)

7、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鸟巢”设计方案的完善从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出发,实现了方案符合实际的优化。②坚持联系观点,立足整体,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来认识事物。“鸟巢”的设计和修改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实用、环保”这一整体效果着眼,寻求了最优目标。③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多次召开论证会,对方案进行修改,保证了方案的科学性。④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方案的修改既保留了原方案的设计风格,又大胆创新,符合了节约、环保、整体要求。(9分)(每个原理1分,说明2分。答出三条可给满分。用其它原理回答酌情给分,不得超过9分)

8、(1)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抗震救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3分)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抓住主要矛盾。抗震救灾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3分)

(2)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分)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分)

(3)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5分)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3分)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

上一篇:中央储备粮直属库下一篇:自愿放弃缴纳社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