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2024-04-16

《复习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通用10篇)

篇1:《复习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的教学反思邢述成 的工作室一元二次方程复习教学反思《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的教学反思初四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教学反思:《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的教学反思。数学是中考中容易得分也容易失分的科目,因此数学复习质量的高低,对学生来说十分关键。许多初四的老师都有这样一个困惑:到底如何进行总复习?是按复习指导按部就班复习下去,还是另劈稀径?下面就这堂〈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课〉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我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复习,第二部分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我上的是第一部分。这堂课的复习思路还是比较传统:概念的梳理(方法的回忆)——实践(方法的选择)——应用(方法的融合)”,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的教学反思》。其中回忆了近似值、二次函数的顶点式等初四重点知识。最后的应用稍显仓促,没有讲透,还不如把这部分舍去,在前面的解法中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夯实基础。把应用全部放到下节课。在习题的选择上我注意了广度与前后知识的联系,但深度和综合性还不够。上完这堂课我首先感受到了集体备课的好处,可以取长补短,整堂课也具有连贯性,而不是以前的讲到哪儿算哪儿。课前的精心备课也让我整个课堂比较流畅、紧凑容量大。总的来说要上好一堂复习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课前精心备课,加强备课组的联系。

2、重视课本,夯实基础。

3、复习不要只讲究块,而要注意前后的联系,尤其是初四的知识要注意随时渗透。切切实实提高复习实效是初四数学复习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任课教师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认真探讨和研究有效的复习方法,应因地制宜地拟订好复习计划。要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不断研究和改进复习方法,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

教研活动一元二次方程复习教学反思

篇2:《复习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在形式上,尽量采取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独立动手实践等形式,使每个学生尽量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气氛显得十分活跃。

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实际问题的进一步探索,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认识更加深刻,这一切都为以后学习函数等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问题驱动式教学。 郑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宽松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经历观察、时间、交流、反思等活动,并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不是每一个问题都急于直接告知结论。此外,对于学习兴趣等问题,应多创设探索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大胆猜想、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去体验“学数学”和“用数学”的乐趣。

篇3:《复习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前段时间笔者用素描的方式上了一节公开课, 内容是“直线与方程 ( 单元复习课) ”. 本文围绕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反思过程, 谈谈复习课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教学内容分析

平面解析几何联系着“代数学”和“几何学”,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达到基本了解平面解析几何的理论基础, 掌握直线与方程的联系, 并学会利用直线的方程解决相关几何问题的目的.

在解析几何中, 直线是最简单的曲线, 方程的形式也较为简单, 相关的位置关系也是学生在初中已经获得的认知, 因此,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 主要应以理论依据为基石, 熟悉方法为目的, 使学生获得快速有效的发现问题本质并熟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 1) 通过对本章知识的整合, 对直线与方程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 明确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通过几个具体题目的分析与解答, 锻炼学生自己构造题目, 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

问题解决: 教师引导, 学生讨论.

情感态度: 锻炼学生归纳整合的能力,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 1) 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与清楚辨析; ( 2) 熟练运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难点: 根据题设合理选择适当的方法.

四、教学设计思路

直线与方程是解析几何中较为重要和基础的内容, 笔者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是想尽量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自己添加条件, 逐渐丰满题目, 用素描的方式渐渐完成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复习. 因此采取了如下的教学设计思路:一道开放性问题开路→温故知新→师生讨论→借助三角形模型找点的轨迹→三角形中两条直线位置关系→平行四边形模型→一道综合题及其变式. 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和变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1. 一道开放性问题开路 ( 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

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直线与方程这一章, 请问过一个定点可以作多少条直线?

生: 无数条.

师: 平面上一个点不能确定一条直线, 那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确定一条直线呢?

教师活动: 展现几何画板上的题目.

设计意图: 引出直线方程.

问题1: “已知点A ( 5, - 1) , ______, 请你加一个条件, 确定一条过点A的直线, 并求此直线方程”.

稍后请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 由一道开放性问题开路, 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 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联想. 开放性问题自由空间很大, 可以由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 解答过程中熟练公式. 一个问题融合了直线方程的四种特殊形式和一般形式的相互转化, 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及时点拨提醒四种特殊形式的适用范围. 学以致用, 让学生体味知识的应用.

生1: 加一个点B ( 1, 1) , 利用两点式写直线方程.

生2: 加条件直线AB斜率等于2, 利用点斜式写直线方程.

生3: 加条件直线AB纵截距为3, 利用截距式写直线方程.

师: 大家提到了直线方程的三种形式.

师: 若加条件“在x轴、y轴上截距相等”, 请解答.

设计意图: 有学生会遗忘横纵截距为0的情况, 强调直线方程这几种特殊形式的适用范围. 师: 还可以转化为斜截式y = kx+ b ( k存在) . 四种特殊形式殊途同归, 转化为直线方程的一般式Ax + By + C = 0 ( A, B不同时为0) .

设计意图: 形式转化过程中复习过两点P ( x1, y1) , P ( x2, y2) , ( x1≠x2)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2. 一题多问找点的轨迹 ( 直线的位置关系)

问题2: “已知点A ( 5, - 1) , B ( 1, 1) , 请你找一个点C, ( 1) 使A、B、C三点构成三角形, ( 2) 使A、B、C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 ( 3) 使A、B、C三点构成等腰三角形, ( 4) 使A、B、C三点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

设计意图: 应用学生自己添加的条件, 逐渐丰富题目, 串联知识点. 复习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及两点间距离公式和简单的圆的方程作图找轨迹方程. 鼓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体验成功的经验,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让学生自己尝试画图, 利用已有知识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作图实践.

问题 ( 2) 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及复习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 问题 ( 3) 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及复习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问题 ( 4) 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 并且, 后三问均可应用数形结合思想.

教师活动: 利用几何画板操作类按钮使每一个小问题逐一呈现, 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生1: 根据三角形三顶点不共线, ( 1) 点C为“直线AB外的任何一点”.

问题 ( 2) 学生回答时忽略了三个点都有可能为直角顶点的分类讨论: 以A为直角顶点时, C点是过A点且与直线AB垂直的直线 ( 除点A外) ; 以B为直角顶点时, C点是过B点且与直线AB垂直的直线 ( 除点B外) ; 以C为直角顶点时, C点是以AB为直径的圆 ( 除点A、B外) . 师生讨论, 板书应用到的知识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 几何画板演示如图1.

问题 ( 3) 三个点都有可能为等腰三角形顶点进行分类讨论: 以A为顶点时, C点是以点A为圆心, 以| AB |长为半径的圆除直线AB与圆交点外; 以B为顶点时, C点是以点B为圆心, 以| AB|长为半径的圆除直线AB与圆交点外; 以C为顶点时, C点是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除线段AB中点外. 师生讨论, 板书求| AB|长应用到的知识点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几何画板演示如图2.

问题 ( 4) 在问题 ( 2) ( 3) 的基础上, 学生观察出有6个点C, 分别为 ( 2) ( 3) 图形中的交点. 几何画板演示如图3.

3. 在多边形 中应用直 线方程 ( 深化数形结合思想)

问题3: “在上述一个三角形中, 求 ( 1) AB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 ( 2) AB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 ( 3) AB边上的垂直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 ”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简单练习熟练掌握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中点公式.

教师活动: 不妨找三点A ( 5, - 1) , B ( 1, 1) , C ( 2, 4) , 利用几何画板操作类按钮使每一个小问题逐一呈现, 让学生快速练习.

问题4: “已知三点A ( 5, - 1) , B ( 1, 1) , C ( 2, 4) , 求点D的坐标, 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并求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设计意图:“构造平行四边形”利用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及两条直线的交点和中点坐标公式求点坐标. 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价于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说明直线方程一般式的必要.

求点D时有两种解法: 法1: 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边平形的性质, AD∥BC, 直线AD的斜率与直线BC的斜率相等, 利用点斜式求出直线AD的方程, 同理求出直线CD的方程, 两条直线的交点为D. 法2: 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 线段AC的中点为线段BD的中点, 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点D的坐标. 求面积时利用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或点到线的距离公式转化.

4. 综合演练, 自我实践

练习“已知三角形ABC的顶点A ( 3, - 1) , AB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6x + 10y - 59 = 0, AC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 - 4y + 10 = 0, 求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

变式1: “已知三角形ABC的顶点A ( 3, - 1) , AB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6x + 10y - 59 = 0, 角B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 - 4y + 10 = 0, 求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

变式2: “已知三角形ABC的顶点A ( 3, - 1) , AB边上的垂直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6x + 10y - 59 = 0, 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 - 4y + 10 = 0, 求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

设计意图: “综合练习”加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变式训练减少运算量, 增大思维量, 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巩固本节课复习的知识点.

略解: 设点B ( x, y) , AB中点M ( (x + 3) /2, (y - 1) /2) , 点M在AB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6x + 10y - 59 = 0上, 即6 (x + 3) /2+ 10 (y - 1) /2- 59 = 0 ( 1) , 点B在AC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x - 4y+ 10 = 0上, 即x - 4y + 10 = 0 ( 2) , 由 ( 1) ( 2) 得点B ( 10, 5 ) . 同理得点C ( - 1, 221/34) . 所以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3x + 22y -140 = 0.

变式1略解: 求点B ( 10, 5) 同上. 法1: 设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 5 = k ( x - 10) ( k存在) , 利用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角B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x - 4y + 10 = 0上任取一点N ( 2, 3) , 点N到直线AB:|, 从而解出k = -2/9或6/7, 当k =6/7时直线BC与直线AB重合, 所以舍去. 所以k = -2/9, 所以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2x + 9y - 65 = 0. 法2: 利用两点关于直线的对称. 点A ( 3, - 1) 关于角B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的对称点A' ( 1, 7) 在直线BC上. 直线BA': 2x + 9y - 65 = 0就是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变式2略解: 利用两点关于直线的对称. 求点BC同变式1中的法2.

5. 回顾反思, 尝试小结

师: 请大家自己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生: ( 1) 直线方程的四种特殊形式及一般形式; ( 2)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 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两条平行间的距离公式.

师生: 一起完成知识体系图如图4.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是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主要思想进行总结、提炼、升华, 从而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通过引导学生对本章知识点进行复习与整合, 进一步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帮助学生站在全局立场掌控本章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

6. 课后作业, 巩固提高

整理、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完成下列练习.

练习: 已知△ABC中, B ( 1, 2) , BC边上的高线AD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 - 2y + 1 = 0 , 角A平分线方程y = 0, 求AC, BC边所在直线方程.

设计意图: “课后作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总结的能力,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

在解析几何的内容中, 直线是相对简单的曲线, 但却是学生正式接触解析几何方法的开始, 因此, 对于概念的辨析与巩固是复习小结课的重中之重. 本节课的关键是利用直线的方程解决相关问题, 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笔者基本上采取例———练紧密结合的教学步骤, 先将问题抛出, 由学生自己在编题过程中归纳知识点, 再经由师生共同分析题目、教师板演解题的规范过程, 然后紧接着给出练习,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师生的双向交流中, 让学生自己考查自己, 从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灵活调整教学进度, 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整个课堂过程就如美术上素描一般, 让学生自己添加条件, 一点点丰富内容, 最后画出整个知识点的脉络结构.

这节复习课把知识的运用放在前面、通过问题情境实现知识的回顾过程. 在设计例题时, 有目的性地选择学生易错的知识点, 设些“问题陷阱”, 让学生犯有价值的错误, 通过认识错误的过程更深刻的理解概念. 在练习的设置上, 根据学生的现状, 在解决较为灵活和综合的题目时, 不妨先设置一些小题目进行铺垫, 再加以适当的变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 这节课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去设计, 去进行教学, 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中融入问题解决的成份, 把讲授式与活动式教学有机整合, 希望在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 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对复习课的几点体会

在复习阶段, 有的老师十分注重习题, 一上课就是习题, 一节课下来从头到尾都是练习, 学生练得累, 老师评讲也累; 有的老师别出心裁, 用一部分时间测试, 一部分时间讲评, 美其名曰: “现炒现卖”, 以考促学; 有的老师很注重例题, 一节课都在评点例题, 讲得眉飞色舞, 口干舌燥, 学生在讲台下听得昏昏欲睡, 然后布置很多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 搞题海战术.

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

1. 串联旧知, 形成系统

高中数学有五个必修模块, 文科至少有三个选修模块, 理科至少有四个选修模块. 每一模块的学习各有侧重, 但模块与模块之间也是有联系的, 或是原有知识点的拓展, 或是知识点专题的深化. 在复习时, 教师要把握好这些知识点的联系, 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点系统, 形成的系统框架以一些有趣的直观的图象构成, 可使学生更加牢固地记忆与理解必须的概念、定理、公理、公式等.

2. 例题作“桥”, 应用转化

如何把知识点应用到解题中去, 转化为能力, 这本身就是一道难题. 因为是复习,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 所以要注意选取典型例题. 在评点完例题后, 改变题目条件、数据、问题等, 以及引申出一些新的题型, 或探究, 或推理. 以例题为“桥”, 把学生从单纯的记忆知识此岸“送”到能应用知识的彼岸去. 多让学生提问, 尽量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 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 点拨学生思路, 开发学生的潜能, 重要的不是学生记住了多少解题方法, 而是学生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多大的提高. 例题可用变式训练: 针对典型例题解决过程中出现的有共性的问题, 紧扣典型例题, 通过条件变形、结论变形、设问角度变形、考查方式变形等手段进行再训练, 从而达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举一反三、多题一解、熟练掌握通性通法、灵活运用知识、提升学科能力的目的.

3. 换位体验, 讲解评价

适量的练习与评讲必不可少. 在处理习题时, 若学生做了练习不评讲, 这样的练习没有效果; 如果全部都评讲, 讲评的速度快了, 学生掌握不了; 慢了, 时间不够. 所以, 在评讲练习题时, 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 把大量的练习分门别类, 针对教学大纲的重难点加以讲解. 在评讲练习时, 学生往往忙于理解和记录, 课堂气氛通常比较压抑.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在把习题分类后, 对每一类的题目, 只评讲其中几道, 然后, 让学生走上讲台, 像老师一样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步骤, 提议其他同学找问题, 作评价.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一是台上的学生小心谨慎, 台下的学生认真思索. 即使课堂十分安静, 亦可感受到其间思维快速运转的无形紧张. 在这样的氛围下, 不管是讲的学生还是听的学生, 对知识点的应用与解题方法印象更加深刻; 二是使得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 学生在互动过程中, 取长补短, 各有所获, 效果自然更好.

篇4:“求轨迹方程”教学实录与反思

2. 引导学生针对具体情况探究合适求轨迹方程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求轨迹方程的三种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针对具体情况探究合适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曲线与方程,那么如何来求曲线的方程,即寻找曲线上任意一点P(x,y)的横坐标x和纵坐标y所满足的关系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求轨迹方程.(引入简洁明了,迅速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 讲授新课

师:我们先看这样一个例子(投影):

例1已知动点P到A(-1,0),B(1,0)的距离之比为1∶2,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曲线.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道题.要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就是要求……

众生回答:求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满足的关系式.

师:对了!因此,如果大家遇到要求某个动点P的轨迹方程的问题时,第一步是将动点P设为P(x,y),接下来的我们的任务是探究x、y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就本题而言,我们只要把题目转化成数学语言,根据条件直接寻求动点坐标所满足的关系式.(板书)设动点P(x,y),由题意:PAPB=12,即(x+1)2+y2(x-1)2+y2=12

下面请大家把这个式子化简一下,并告诉我动点P的轨迹是什么曲线

生1:3x2+3y2+10x+3=0,是一个圆.

师:对,它是一个圆.圆是怎样定义的?

生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

师:对,那么根据这道题,大家能不能归纳出新的定义圆的方法呢?(学生思考片刻)

生3:是不是“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的轨迹”?

师:如何证明?

众生迷惑:怎么证明啊?坐标都没有啊……

师:对啊,那就自己建立坐标系.这边又有一个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就是如何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设动点P(x,y),定点A(a,b),B(c,d),势必会导致运算繁杂,给求解造成很大困难.那么本题中,我们该如何来设两个定点的坐标呢?

生4:把它们放到x轴上,即A(a,0),B(b,0).

师:能否更简单?

生5:那就让点A是原点好了.

师:很好!这样在运算时就又少一个字母了!

(板书)由题意,建议如图所示坐标系:设动点P(x,y),A(0,0),B(b,0),PAPB=λ(λ>0),即x2+y2(x-b)2+y2=λ.

师:下面请大家把这个式子化简一下.

生6:(λ2-1)x2+(λ2-1)y2-2bλ2x+λ2b2=0.

师:是一个圆吗?

生6:当λ2≠1,即λ≠1时是的.λ=1时是一条直线.

师:怎样的一条直线?

生6:线段AB的中垂线.

台下同学不断点头,众生恍然大悟.

师:λ2≠1时也不一定是圆啊.我们在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中知道,需有D2+E2-4F>0,我们来检查一下:D2+E2-4F=4b2λ2(λ2-1)>0,确实是一个圆.因此,圆的定义可以是……

众生齐答: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λ(λ≠1)的点的轨迹.

师:很好.同时,我们要注意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可以使运算简单.这样一种求动点P的轨迹的方法我们叫直接法.

(板书)直接法:根据条件直接寻求动点坐标所满足的关系式.

(利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手法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问题切入点,通过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活动,不仅加深对定义的理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师:下面大家来看这样一道例题(投影):

例2已知动点P到点A(0,1)比到直线y=-2少1,求点P的轨迹.

生7:设动点P(x,y),则x2+(y-1)2=|y+2|-1.接下来化简比较麻烦……

师:你们可以自己画张草图,再想想如何化简比较简单.

(学生画草图)

生7:由题意,点P在直线y=-2上方,所以绝对值可以去掉.化简为:x2=4y.

师:请注意,要求的是点P的轨迹,“轨迹”是一个几何概念.

生7:x2=4y是轨迹方程,故点P的轨迹是以(0,1)为焦点,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师:对.大家要注意到,轨迹方程是一个代数概念,就是动点的横纵坐标所满足的关系式;而轨迹是一个几何概念,是指动点运动所形成的曲线类型.本题中,点P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轨迹方程为x2=4y.抛物线的定义是什么?

众生回答: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师:那么大家能否从抛物线的定义入手,对本题进行解答?

生8:由题意,动点P到点A(0,1)与到直线y=-1相等,故点P的轨迹是以(0,1)为焦点,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轨迹方程为x2=4y.

师:很好!在求轨迹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曲线类型来归纳出动点生成的轨迹,这种求动点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定义法.本题中,我们用定义法直接求出点P的轨迹方程及轨迹,避免了用直接法需运算及去绝对值的技巧.在高中阶段,我们涉及到的曲线定义有圆的定义,前面已经涉及;有椭圆、双曲线的第一定义;有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等,大家在做题时要观察题设条件,注意能否运用定义法来求轨迹方程,往往可以避免运算和讨论.

(先让学生用已知的“直接法”来求轨迹方程,求解过程引导学生通过画草图,数形结合可以巧妙避免繁杂运算,体现了解析几何中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同时本题依旧引新,用学过的知识来探究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驱动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探究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引导,使问题层层深入,最终得到解决.)

下面我们来练习一道题目(投影):

练习1:已知动圆M与G1∶x2+y2+4x=0外切,且与C2∶x2+y2-4x-60=0内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

师:这道题用直接法很难求,但是通过化简圆方程,我们发现,⊙C1和⊙C2的圆心正好是(-2,0)和(2,0),这让我们联想到什么?

生9:椭圆或双曲线的两个焦点.

师:对!很有可能是椭圆或双曲线,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是MC1+MC2=定值或|MC1-MC2|=定值,如何来表示MC1和MC2?

生9:两圆外切,连心线等于半径之和;两圆内切,连心线等于半径之差.故MC1=r+2,MC2=8-r.

师:相加还是相减?

众生答:相加!

师:请生9把解题过程说一下,我来板演.

生9:⊙C1∶(x+2)2+y2=4;⊙C1∶(x-2)2+y2=64,设动圆M的半径为r,根据图形可知,MC1=r+2,MC2=8-r,故MC1+MC2=10,故点M的轨迹是以(±2,0)为焦点,长半轴长为5的椭圆,方程为:x225+y221=1.

师:若出现MC1-MC2=定值,轨迹是什么?

众生答:双曲线!

师:再想想,双曲线的定义是什么?是双曲线的两支吗?

生10:是双曲线的一支,因为MC1-MC2没有加绝对值.

师:很好,以后我们在解题中要注意思维严密性,不要粗心大意.但是一定是双曲线的一支吗?

众生:……

师:回想一下双曲线的完整定义!

生10:我知道了!双曲线的定义是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定值(小于两点间距离)的点的轨迹,因此MC1-MC2=定值,若定值小于C1C2,则M点的轨迹是双曲线的一支,若定值等于C1C2,则M点的轨迹是一条射线,若定值大于C1C2,则M点的轨迹是空集.

师:很好,我们在用椭圆或双曲线的第一定义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定值和两点间距离的大小关系,注意定义的完整性,这体现我们思维的完备性.

(补充“若出现MC1-MC2=定值,求M点的轨迹”需要分三种情况讨论时十分必要的,此例考查基础知识,易为学生所接受,而且有利于防止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考的片面性,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思维的完备性.)

师:下面我们介绍求轨迹方程的第三种方法:相关点法.

(投影)

例3已知⊙C∶(x-1)2+y2=1,过原点O做圆的任意弦,求所作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师:设弦OA的中点为P(x,y),我们发现,点P是随着点A在动,我们称点A是点P的相关点.而点A在已知曲线上,因此只要找到点p坐标P(x,y)和点A坐标A(x0,y0)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可.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它们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此处略作停顿,引导学生思考.)

生11:根据中点定义,有x=x02

y=y02.

师:x0,y0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1:(x0-1)2+y20=1.

师:因此,x,y之间满足什么关系?

生11:由x=x02

y=y02,可得x0=2x

y0=2y,由于(x0-1)2+y20=1,故(2x-1)2+(2y)2=1.

师:这位同学求轨迹的方法就叫相关点法,即探求所求动点及其相关点的横纵坐标满足的关系式,然后代入该相关点满足的曲线方程,即得动点的轨迹方程.相关点架起了一座求动点轨迹的桥梁,我们也把这种方法称为“点参法”.归纳起来如下:(板书)

已知f(x0,y0)=0,而x0=f1(x,y)

y0=f2(x,y),故f[f1(x,y),f2(x,y)]=0.

(此处若采用讲述法进行教学,往往会陷入平铺直叙的状况,较难激起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在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成为探索的主体,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所求点坐标与相关点坐标之间的关系,自己剖析问题,探索用“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的思路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和消化新知识.)

师:既然有“点参法”,那也应该有“数参法”,这道题用“数参法”如何来解决?

众生迷惑.

师:如果我们设OA的斜率为k,联立直线和圆的方程,能否得到x,y分别用k来表示?大家试一试?

生12:设动弦OA的方程为y=kx,代入圆方程得:(x-1)2+(kx)2=1,即(1+k2)x2-2x=0,故x=x1+x22=11+k2,y=kx=k1+k2.

师:很好,其实大家已经得到了动点P(x,y)的参数方程:x=11+k2

y=k1+k2.要得到x,y之间的关系式.只需将k消掉.如何消去参数k?

生12:两式相除得k=yx,代入x=11+k2,化简即得(2x-1)2+(2y)2=1.

师:很好!下面我们也总结一下用“数参法”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板书)

设定参数k,探究出x=f1(k)

y=f2(k),消去k即可.

(和“点参法”教学一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层层剖析,探索用“数参法”求轨迹方程的思路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问题在浓厚的探究气氛中解决.)

师:以上我们用“点参法”和“数参法”分别求了弦OA的中点P的轨迹方程,它是一条什么曲线?

众生:圆!

师:请大家把它画出来.

师:点P的轨迹可以是整个圆吗?

生12:不行,要出去原点.因为弦的中点总是在圆内部.

师:因此刚刚得出的轨迹方程需做何修改?

生12:(2x-1)2+(2y)2=1(0<x≤1).

师:对!我们在求轨迹方程时需注意是否需要去除哪些不符合条件的点.实际上,本题还可以用定义法来解决.我们连接AB,PC,可得PC∥AB,∵ ∠A=90°,∴ ∠P=90°,∴ 点P的轨迹是什么?

众生回答:以OC为直径的圆!

师:对了!我们可以直接写出轨迹方程x-122+y2=14,在注意去除原点即可.这和前面的结果是一致的.

师:以上我讲了求轨迹方程的三种主要方法:直接法,定义法,参数法(点参法、数参法).大家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题设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方法的恰当选择,可以简化运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探索问题时,必须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来考虑解决问题的途径,若只从单一角度,在同一个思维模式中展现其面貌就会造成思路固定、思域狭窄的毛病.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的多维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课后反思:

1.本节课采用“探索法”设计教学.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得出求轨迹方程的三种基本方法.探索法以发展探究能力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为内容,以知识结构为根据划分探索过程,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在探索中建立自己特色的认知结构.教师在探索法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疑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根据已知与未知、新知识与旧知识、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来巧妙的存疑设问,激发学生情趣,促进思考.在探索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双边交流,力求把各种情景因素组织起来,达到最大限度发展思维的目的.本课的“疑问”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从而把用直接法、定义法、参数法等方法解决轨迹问题的思路逐步展开,使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得到巩固.

2.例题的精选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例题的选取应做到“新”(新颖,以激发兴趣);“广”(广思,以流通思维);“诱”(诱错,可分析解剖);“深”(深挖,可总结经验,加深理解).本节课的例1,选题新颖,入手简单,但通过教师的推广挖掘,又总结出了一般规律,同时在求解过程中还需注意特殊情况做到了“新、广、诱、深”.例2及其练习起到了巩固已学知识和“诱错”的作用.例3和例4尝试用不同方法求解,不但让学生可以“趁热打铁”,练习刚学的方法,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既“广”又“深”.这样,通过讨论分析,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教师的启发及时得法,时间不知不觉的流逝,数学的美感却长流心头,以致回味无穷.

3.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古人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本节课在数学教学中,着重分析范例,注重新旧知识的结合,不仅传授给学生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诱导和剖析,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5:《复习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富县张村驿初中

马晓戎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数学是中考中容易得分也容易失分的科目,因此数学复习质量的高低,对学生来说十分关键。笔者作为九年级数学教师,有这样一个困惑:到底如何进行总复习?下面就这节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课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我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复习,第二部分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我上的是第一部分。这堂课的复习思路还是比较传统:概念的梳理(方法的回忆)——实践(方法的选择)——应用(方法的融合)”。其中回忆了近似值、二次函数的顶点式等九年级重点知识。最后的应用稍显仓促,没有讲透,还不如把这部分舍去,在前面的解法中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夯实基础。把应用全部放到下节课。在习题的选择上我注意了广度与前后知识的联系,但深度和综合性还不够。

上完这节课我首先感受到了集体备课的好处,可以取长补短,整节课也具有连贯性,而不是以前的讲到哪儿算哪儿。课前的精心备课也让我整个课堂比较流畅、紧凑容量大。通过这节复习课,我觉得要上好一节复习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课前精心备课,加强同课头教师之间的联系。

2、重视课本,夯实基础。

3、复习不要只讲究块,而要注意前后的联系,尤其是九年级的知识要注意随时渗透。

篇6:一元一次方程复习教学反思

在学生的作业中,存在重“设、列、解”,轻验答的现象,有些同学甚至不答,应通过分析应用题的特点阐述答案是解应用题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我鼓励学生追求过程的完美――只有完整的解题过程才是完美的过程。

本 节 课 时 间 利 用 情 况

教学过程

用时

情景

创设

新授知识

自主归纳

自主思考

交流探究

练习反馈

设计时间(分钟)

2

6

14

14

4

实际时间(分钟)

2

6

16

13

3

改进措施

本节课是复习课,主要讲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章的应用题复习,应用题是联系于生活实际的,但由于初中生对于生活的经验不足,所以在有些应用题方面,理解题意上,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所以在交流探究上花费的是时间较多,以便于学生充分理解题意,然后列方程,求解,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透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感受数学,从而能够发现数学就是存在我们身边的实际生活中,来源于生活。

篇7:《一元一次方程的复习》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成功之一:能创设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渗透一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成功之二:能进行一题多变,引发学生的认知失衡。如我将第10题设计成路程问题中相遇问题、追及问题。先向学生展现比较简单的同时同向出发;并及时进行变形,把相遇问题转化成追及问题,强调路程问题的多变性,这一道题让他们体会到用方程解决应用题的好处,使他们认识到有进一步学习方程的必要性。

成功之三:对学生进行了数学文化的渗透。方程的概念在小学已经出现过,初一再次学习方程应该让学生们更高一个层次认识方程,因此通过介绍字母表示未知数的文化背景,在文化层面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爱数学,展示数学的文化魅力。

成功之四:分层次设置练习题,逐步突破难点。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本节课的教学从始至终,教师都是面带笑容地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给学生鼓励与肯定,消除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因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心里障碍,激活学生的思维,保持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二、不足之处

不足之一:第10题设置的.难度过高。因为这一问题属于变式题,课前我考虑到这一题虽然有一点难度,但是这题的解法有很多种,既可以用算术解法,也可以用方程解法,还可以依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不同的方程,这是一道很好的引题。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只能想到一种解法,这表明初一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还不强。

篇8:《复习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推进, 教师在应用新课程理念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不断加强.特别是在新课的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非常注重问题情景的创设, 营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课堂氛围, 把握生生、师生间的互动, 注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在例题设计上, 注重层层设计, 注重变式、螺旋上升, 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但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三的复习课怎么上, 这是大家一直在思考、比较困惑的问题.

新课程倡导教师应改进教学方式, 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的问题情境, 通过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经历, 领悟数学的数学方法和数学的本质,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 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笔者针对自己的一堂课的反思, 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二、情景的叙述

下面描述的是笔者在一堂高三数学复习课《直线方程》的教学过程.

问题1:△ABC的三个顶点为A (-3, 0) , B (2, 1) , C (-2, 3) , 求: (1) 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2) BC边上中线AD所在的直线方程; (3) 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的方程.

设计目的:回顾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 及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形式对求直线方程是最好、最快的.

变式1:求过点B, 且与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2的直线方程?

变式2:已知直线l过点C, 且在x轴上的截距是y轴上截距的2倍, 求直线l的方程.

设计目的:让学生掌握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中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利用待定系数法时首先要考虑一下特殊情况是否符合题意.

问题2:如图, 过点P (2, 1) 作直线l, 分别交x, y正半轴于A, B两点.当|PA|·|PB|取得最小值时, 求直线l的方程.

设计目的:直线方程形式的选择和解题方法的训练.

生1:直线方程选用点斜式, 设直线l:y-1=k (x-2) (k<0) (解略) .

生2:直线方程选用截距式, 设直线方程为: (解略) .

生3:设直线l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b (a>0, b>0) , ∴A (a, 0) , B (0, b) , ∴.

要使原式取得最小, 当且仅当, 即, ∴a=3, b=3.∴l的方程是:x+y-3=0.

生4:设, 过点P作PE⊥x轴于E, 作PF⊥y轴于F.

师小结:在解决有关问题时, 我们尽可能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决, 这样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解题, 有利于提高解题速度, 同时要注重解题方法的选择.

师:刚才我们已给定在|PA|·|PB|取得最小值时, 可以有唯一确定的直线方程.接着我给出下面的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

变式:过点P (2, 1) 作直线l, 分别交x, y正半轴于A, B两点, ________ (你认为添加什么条件时?) , 可以确定直线l的方程.请其他同学给予解答.

(不到几分钟, 学生纷纷示意表示自己已想到可能的条件.)

生1:给定斜率k=2或倾斜角α=60°或给定一点P (-1, 2) 等.

生2:点P是线段AB的中点或三等分点等.

生3:给出△OAB的周长为6.

生4:给出△OAB的面积.

生5:给出|OA|+|OB|的值. (对于生4、生5说的涉及有最小值的问题)

……

师:由于时间关系, 我们不可能进行一一解答, 请同学们回去后把上面的各种情况, 由同学们自己选择进行解答.

三、课后反思

作为复习课, 我们必须要思考的是在落实“双基”的同时, 又能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思维.同时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复习课上不要让学生有一种“炒冷饭”的感觉, 应让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反思如下:

1. 基础知识以何种方式展示, 如何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

复习课是在学生原有认知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对某些知识已有所了解, 但可能模糊或淡忘, 知识的掌握可能是零乱的, 但学生的自我感觉“不错”.如果简单地说教, 学生感觉索然无味, 这样会影响课堂的复习效率.因此在设计问题时, 在知识的易错点、易混点处设计一些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做题, 体会到“错”了, 对知识的产生重新认识, 这样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收到了预设的效果, 通过再认知, 完善知识网络.

2. 怎样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完善解题过程的自我评价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教学, 特别在高考中可以说解题技能的较量, 在每年的高考试题中有相当数量凝聚命题者的经验与智慧的原创题.对学生来说, 碰到这些情境陌生、形式新颖、结构精巧的题, 又要在短时间内作出准确的解答, 对学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 在复习课的习题设计中, 设计一题多解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解题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思考问题, 活跃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培养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解题方法的训练, 对同一个问题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 对多种解答方法作出合理的评价, 找到问题解决的最优的方法.

3. 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复习课通常大都是由老师给出题目, 学生思考、解答, 再作评价.学生基本上属于被动接受知识, 提出问题的能力很难得到提高.我发现在复习课时, 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让学生参与到编题中, 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 这也体现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教学原则, 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 是学生对问题认知的过程, 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培养了思维的发散性, 也激发了探究问题的好奇心, 极大地调动了数学研究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4. 如何利用知识的纵横联系,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新授课时, 由于受知识点的制约, 我们设置的习题往往侧重于某个知识点的巩固与练习, 或者对概念、定义、公式等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或者在知识的重、难点处设置一些题目, 这些题目的选取整体上比较简单, 学生也比较容易解答而在高三复习课设置题目时要注重知识的迁移, 使单一知识向复合状态发展, 把相似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归类, 达到“做一题带一串”的目的, 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 提高复习的综合效能.

在选题上注重了互相联系, 循序渐进,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培养学生化新为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例题的讲解上, 立足通性通法, 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 要揭示问题的本质, 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使学生能站在理性的高度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习题设计上, 注重问题的层次性、开放性、科学性,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 发挥主体作用.让练习与知识的建构相互促进, 让复习课堂充盈着师生智慧、灵性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马德高主编.全线突破[M].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2007.

[2]黄安成.数学总复习追求的境界:融会贯通[J].中学数学, 2006 (11) .

篇9:“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生活情境中简单的数量关系。

2. 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探讨交流,培养学生抽象、归纳和概括的能力。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概念的建构过程,感受方程思想。

3. 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进一步探究方程知识的乐趣和欲望。

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生活情境中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流程:

一、谈话交流,激趣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方程。你听说过方程吗?你都想学习关于方程的哪些知识呢?

生:我想知道什么是方程,学方程有什么用,为什么叫方程……

师:看来我们班同学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提出值得研究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值得表扬!那么我们就共同在课堂中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梳理,并把梳理的问题当作教学的主线。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就会变得积极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增强问题意识。】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一些方程。)

师:刚才有的同学问什么是方程。看!这些都是方程。请你仔细观察,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1.学生先自己观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

3.指名回答。

生:我发现方程里都有字母。以前学的算式里没有字母。比如2+3=5。

师:观察得真仔细,果然,每个方程里面都有字母。字母具体表示的是多少,我们知道吗?我们就给它起个名字叫未知数。(板书。)

生:我还发现这些算式都有“=”。

师:你的这个发现太重要了。对于这个数学符号我们经常使用它,你觉得“=”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计算结果表示得数时用等号连接。

师:等号还可以连接什么呢?

生:还可以连接两个相等的算式,比如2+3=1+4。

师:看来等号不仅可以连接算式和果,还可以连接两个相等的算式。

师:它表示谁和谁相等呢?

生:等号左右两边相等。

师:说得很好,表示等号的左右两边相等。(用手势表示。)

4.通过游戏,深入感受等量关系。

师:说到两边相等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了呢?

生:天平,跷跷板,秤……(出示课件。)

师:果然,你们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

(课件出示天平。)

师:图中的天平是一种什么状态?

生:天平平衡了。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23+30=53。

师:像这种用等号连接表示相等关系的算式叫做等式。

师:大家还想到了跷跷板,你们都玩过吗?接下来我想找同学和我一起玩一个跷跷板的游戏。

(1) 一名学生和一名老师。

老师的体重是100斤,学生的体重是68斤。请问我们两个分别坐在跷跷板的两端,会出现什么状况呢?(倾斜。)

你能用数学语言描述此时跷跷板的关系吗?

100>68   两个数比较大小。

(2)两名同学和一名老师。

学生不甘示弱,又来一名,体重x斤。

生:68+x>100 。     (板书。)

师:刚才我们说用等号连接的算式是等式,那像这样不是用等号连接的算式叫什么呢?

生:不等式。

师:真聪明,它们被称作不等式。

师:我们观察这个不等式,你觉得这里的x应该是多少呢?

生:只要比32大就可以。

师:看来这里的x只能表示一定范围的数,不能表示具体某一个数。

(3)如果上来的这个同学恰巧让跷跷板平衡了,又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生:68+x=100。   (板书。)

师:这时这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斤呢?

生:32斤。

师:你发现等式有什么作用呢?

生:等式能够帮助我们求出这个未知数x。

师:是啊,等式的作用可真大啊!

师:刚才的同学说方程都有“=”,实际上是说方程都是(等式)。

师:请你思考,方程为什么是等式呢?不等式为什么不能称作方程呢?

生:因为不等式里的未知数求不出准确的结果,而等式能求出具体的数。

师:说得很好,我们通过等式能够求出未知数的值,这才是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目的啊!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和同学的讨论,发现方程的特点,并创设老师和同学玩跷跷板这一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体会由不平衡到平衡,不等到相等,重点理解了方程为什么是一个等式,为后面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打下基础。】

师: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方程了吗?你能试着试着给它下个定义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师:是啊,说得多准确,像x+3=9,16x=48……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都是方程。endprint

师:你能自己试着列一个方程吗?然后同桌交换检查。

师:请你当小老师出一道式子,让大家来判断是不是方程。

老师黑板上写一个方程,大家判断。x+20=43。

师:你能像我这样赋予这个方程实际的意义吗?五年三班有x个女生,20个男生,总人数一共是43人。(生:有鸭梨x千克,苹果20千克,总重量是43千克。)同桌互相说说自己刚才写的方程的实际意义。

师:方程一定是等式吗?等式一定是方程吗?如果用集合方式表示它俩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

(指名写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写方程和让其他学生判断方程这一过程,数学资源都来自于学生,生生互动、师生交流这样才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赋予方程生活实际含义又让方程回归生活,感受方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方程用数学符号抽象地表达了等量关系,让抽象的直观起来,让枯燥的生动起来,把孤立的联系起来!对方程的认识从表面趋向本质,不仅教学高度有提升,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另外,学生在比较思考中理清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三、巩固训练,应用提升

师:关于什么是方程,你们清楚了吗?我们共同解决了这个问题。

师:这个问题大家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最后知道了什么是方程,能写方程,判断是不是方程,并且还能赋予它实际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我们还理清了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你们真了不起!

师:有同学问“学习方程有什么用”,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呢?

生:学习方程是为了解题更简单。

生:学习方程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好,既然你说方程能帮我们解决问题,我们就一起来试试吧!

1.基础题:给出未知数x,你能用方程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吗?

100+x=50×3               x+73=166          12+x=20

如果学生能运用多种方法,给予肯定。

2.你能根据描述的数量关系列方程吗?

(1)爸爸40岁,小明x岁,他们相差28岁。

(2)张华从家到学校有500米,他每分钟走60米,走了x分钟,离学校还有80米。

观察思考:原来列方程就是找到等量关系后,按照叙述的顺序把算式写下来。

3.提升题。

没有未知数,你怎么列方程?(课件图。)

抽象概括:自己设一个x,找相等量关系。

4.结合生活实际综合运用。

妈妈去文具店买了3支笔,每支1.5元,2块橡皮,一共付给售货员10元,找回3.5元,每块橡皮多少钱?

5.甲杯子里250毫升水,乙杯子里有200毫升水,怎样才能使两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多,你能用方程表示吗?

【设计意图:习题设计难度的逐步提升,看图列式从含有未知数x,到没有x,自己寻找未知数,创设开放的发挥空间,并寻找不同的等量关系而列出多种方法。最后一题的设计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方程的方法比算术方法计算起来要简便得多,体现用方程解题的好处,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方程的兴趣。】

6.课件介绍方程的知识。

师:方程真的能帮我们解决不少生活中的问题呢。其实早在3600多年前,埃及人就会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了。请看资料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第一次接触方程时,就能理清方程和算术是不同的数学思想,是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总结:方程的用处这么大,我们会在接下来的数学课中继续去研究它,希望它能帮你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等式                                       不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68+x=100             x+19=43                  68+x>100

等式

方程

反思:

“方程的意义”是在学生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学习运用方程解决整数、小数、分数问题的重要基础。“方程的意义”是代数知识的起始,也是学生从算术思维飞跃到代数思维的重要载体。为此我思考这样三个问题:如何从形式定义的教学过渡到研究概念内涵的教学?能辨认方程的样子就是认识方程了吗?能顺利地说出方程的定义就是理解方程了吗?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关注了以下几点:endprint

一、设计游戏,突出重点,深入理解方程含义

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用方程表示生活情境中简单的数量关系,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方程的意义”时,利用教师和学生玩跷跷板这一具体的生活情境,通过观察,体会由不平衡到平衡、不等到相等,重点理解了方程是一个等式,为后面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打下基础。学生总结方程概念后,再次强化方程必须包含两点,引导学生用这两点列方程,其他学生判定,这样学生对方程的概念由抽象到具体。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小组讨论,发现方程的特点,又通过玩跷跷板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意义,进而让自己总结出方程的概念。并且让学生说说自己写的方程的实际意义,让方程回归生活,感受方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方程用数学符号抽象地表达了等量关系,让抽象的直观起来,让枯燥的生动起来,把孤立的联系起来!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有效教学的落实

在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后,教师直接问学生,你听说过方程吗?你都想学习关于方程的哪些知识呢?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提出研究的具体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梳理,并把梳理的问题当作教学的主线。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就会变得积极主动。如果教师坚持这样做,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问题意识就会增强。课堂上教师讲得少听得多,充分地鼓励学生探索、讨论、创造,学生积极性高、参与度广。

三、练习设计梯度提升,开放习题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

在列方程的巩固应用中,习题设计难度的逐步提升,看图列式从含有未知数x,到没有x,自己寻找未知数,创设开放的发挥空间,并肯定多种列法,让学生在文具店买文具同一种数学情境中,寻找不同的等量关系,用相同的方程x+20=43解释不同的数学情境。通过怎样使两杯水同样多,同一题可以找到不同的等量关系,方法不同,未知数表示的意义在变,但最终等量关系不变,学生思维充分发散开来,设计太巧妙了!练习题中,教师力求理解方程在左右两边所表示的量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在一种思辨的状态中体验到方程是表达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

比如在最后练习设计上,我还是课前没有预设充分,认为学生肯定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结果一些学生把问题想复杂了,绞尽脑汁去想该如何列这个方程,我也陷入了这个环节,想尽量给他们少数人的想法解释清楚,于是在这个环节浪费了很多时间。这也说明了课前备课不够充分。看来,想要上好一节课,一定要把课备充分,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情一样都不能少。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铁岭小学)

篇10:《复习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本章的第二节复习课,主要复习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安排学生先解4道一元一次方程题,接着又安排了一个比较常见的题型,通过具体问题为例进一步认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流程,后面安排了一道近几年中考热点类型的题目,然后加以巩固。最后给出了几题书本中的例题类型让学生练和一道思考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外思考。

二、教法学法

1、由于本节课主要复习的是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在本节课前,首先让学生练习几道解方程题,即是对上节复习课学生掌握情况的了解,又是为本节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准备。然后通过具体问题为例进一步认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流程,使学生对数学建模思想和列、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过程有较深刻的认识

2、加强对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数学建模思想教学,体现课程标准中:数学思想呈螺旋上升的原则。后面在安排例题的时候,安排的是近几年中考类型的题目,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背景,让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分析数学问题找出等量关系,也是为了让学生对数学建模思想和列、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几道常见的练习题,巩固旧知,让后进生通过最后的复习,也能跟上队伍,最后一道思考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外思考,这样可以让优生更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明确要达到的.目的,并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指导性建议,但不提供具体的解决过程和问题的答案。学生则围绕确定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性帮助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相互间的交流,达到预定的目标。

显然,这样的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首先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所谓差异导学,首先体现的是一个“导”字,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实际上是给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在问题的提法上,力求通俗易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思考,在此基础上,合作交流就能使每一个同学都有所收益。

其次,学习评价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我感受和体验,首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肯定自己的学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但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了学习反馈这一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以利于后续的教学工作。

总之,教学中,一方面加强训练,锻炼学生的自我解题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相互学习、剖析逐步提高解题的正确性。

三、不足之处

本节课我急于求成。在学生讨论交流的环节上,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还略显不足,学生的思维发散很广,教师未能及时地将学生引导到本节课的重点上来,浪费了一点时间,课堂学习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让学生思考的时间应该更长一些才好。多领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找等量关系,引起学生兴趣,就会拉近之间的距离。会使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找等量关系的要领才能产生形象感。

四、注意事项

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我们感觉学生掌握得最薄弱,这也是让我们老师比较困惑的问题。正在努力寻找行之有效的措施。

上一篇:【必备】回故乡作文下一篇:能增加人气的说说